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现代哲学思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后现代哲学思潮

篇1

关键词:现代性;后现代性;关系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现代性”是指启蒙思想兴起之后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现代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合目的性的、螺旋上升的空间和时间观念。现代性超越了过去的哲学思想,因此现代性“意味着对于自身的理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群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一个突出的转变。群体的或者共同的不是现代性所关注的东西”,①而是强调“个人高于群体。”同时现代性对传统的影响和功用持质疑态度,他们把传统时代当做“黑暗的时代”,认为传统缺乏知识和理性的优点。现代主义哲学将个人信念置于个人的理智之上。

(二)现代性的特征

1、理性主义

“现代性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现代时间―――理性主义。”②在繁杂的现代性的阐述中,理性主义首当其冲,同时这也构成了现代性的其他特征(如商品货币化,都市化等)的根本原因,因而成为现代性哲学文化主流的思想内核。

2、商品货币化

“当把所有多种类多层面的事物以同一的方式置于完全相同的评价体系和维度,金钱最终成为最令人恐惧的将这些事物予以平等化的媒介。金钱充当这种中介的依据则是遵循‘多少’的评价标准来阐释事物在本质上的差别。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也逐渐由金钱所替代,金钱也完全地架空了事物的特殊、差别以及内涵的可比性。在商品经济和货币的推动下,人们完全漠视了事物本身存在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只关注象征和体现着交换价值的金钱数字,认为金钱可以精确地计算和衡量所有事物。

二、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所谓后现代性,是在声讨和反思现代性所日益显现出的弊端之后,提出了一套不同于现代性的新的生活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哲学思想,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是它的主要特征。”③后现代性思潮明显反映出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于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和秩序所表现出不满的态度,以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怀疑态度,他们表现出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导致的麻木不仁和生态破坏的深切厌恶,同时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基础的深切忧虑。

(二)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批判现代性的“个体性”;2、批判理性至上的精神;3、反对对于超感性的、超验的东西的崇拜4、反对以同一性和普适性挟制差别和个体的思维方式5、后现代性最终把对现代性和老旧思想的批判总结归纳为人的审美生活,即创造出完全自由的生活,因此,文艺评论和对于美学的探讨构成了后现代性的主要哲学话题。

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

(一)后现代性孕育于现代性之中

现代性要想完全达成自身的理论愿望,就必须开展一场自我否定与革新的运动,而发动这场理论思潮运动也恰恰是后现代性的首要任务。严格意义上说,后现代性的哲学精神就是一种彻底批判的精神。所以说后现代性本质上一开始就孕育在现代性的深刻内涵中,它正是从现代性的襁褓中不断发展壮大。后现代性精神是孕育在现代性中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自由创造理想的彻底实现。因而,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超越和批判,不单单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性的表面的超越和批判,不是对现代性的单纯抛弃,而是对于现代性的一种辩证的改善和改进。

后现代性思想家利奥塔说:“一部作品只有当其首先成为后现代的,它才能成为现代的。”④依据这种说法,后现代性不是在摒弃现代性,而是现代性的再次萌发,是上升发展的现代性。 “后现代性孕育于现代性中,现代性不断地滋养着后现代性。”⑤所以,后现代性中的“后”,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后”,“后现代性”意味着比现代性更为优先和超前。后现代性虽然在时间上在现代性之后,但是从思想深度上看,却优越于现代性。一个事物,只有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和反思,那才算得上是具有“现代性”的最本真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利奥塔说,一个事物,只有当他属于后现代的范畴,它才能成为现代的。

(二)后现代是现代性的自我反思

后现代性当然不是象征着着现代性的瓦解和消散,或现代性彻底的毁灭。后现代性不过是对于现代性精神深刻的反思和自省,后现代性关注自我本身的现状和以往的境况,它并不是单纯地享受视觉经验带来的感受,而是想要急切改变现状的一种心态。后现代性就是现代性在另一个时代的继续:这种现代性是从一定高度上审视自身,对自身展开彻头彻尾的辨析,发掘前所未有的精神精华。后现代性是一种批判反思过得现代性,是一种审时度势的现代性。

结 语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创造可行而自由生活的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在后期阶段却逐渐走向滑坡。后现代性就是现代性要完成自身理想而进行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后现代性孕育于现代性之内。后现代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传统的“主体性”概念、理性至上精神等的批判,最终被归纳总结为彻底的自由生活,即审美生活的完美实现。虽然后现代性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过程中,存在着偏颇的态度,但其彻底批判和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却是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辩证的看待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对于解决中国当下经济建设中并发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商务艺术馆,2005年.

[2]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贝斯利、凯尔纳.后现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5]利奥塔.后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M].商务印书馆,2003年.

注解:

①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商务艺术馆,2005:18

②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

③贝斯利、凯尔纳.后现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62

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价值内化基本特点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一场发生于欧美,并于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它的存在和发展深深根植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之中,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语言、政治、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它的含义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其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尽管它们的理论来源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理论倾向、基本观点和思想实质。这就是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宣扬所谓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内在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由此得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哲学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产生和迅速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它既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文化上的反映。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超越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罗蒂认为,理性主义是一种统一性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多元分化的性质。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其相对立,提倡差异性、不可通约性、零散性和特殊性。绝对的理性导致了理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这本身也就预示着理性中心主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正如费耶阿本德所言:“理性不再是指导其它传统的力量。它本身只是一种传统,它要求进入舞台中心的权利与任何其它传统同样多(或同样少)。”利奥塔主张把哲学的注意力重点投向我们的现实社会,他指出,世界上许多因战争和屠杀所引起的灾难都是在理性的幌子下造成的,人类的非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疯狂表现彻底摧毁了人们对理性的迷信。

(2)反主体性和反人道主义。近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在发挥主体性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认识世界,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人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为自己服务。而人道主义是以主体性为基础的,他从共同的普遍的人性出发,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中心,它高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种传统主体性和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特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坚决反对主体性哲学和人道主义哲学,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提出了“主体的死亡”。德里达提出“人已终结”。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根本不承认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把历史看成是无主体的过程,从而站在了反人道主义立场。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内化

价值内化是价值主体将一定的社会的精神文化经学习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内化是在个体的实践中经过语言文化等中介而实现的。它不仅使人类的许多知识与经验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使一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信念,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由外而内的价值转化而逐渐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前现代、现代主义的质疑,即反中心性、反体系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形而上学。当然,后现代主义哲学也包含着建构性或重构性,但在“反传统”这个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哲学并不像席沃尔曼所认为的“没有特定的发源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传统的精神,即它的价值所内化的精神文化就源于西方整个反传统的精神文化之中。实际上,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现代主义的兴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反对强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终结的是传统与现代的霸权主义,而现代主义终结的是教会的霸权主义。虽然二者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内容,但反强权主义、反霸权主义的精神则是一致的。如果说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前现代、现代主义的某些合理性的话,那么反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从它们那里所吸取的一个重要品性,这一品性是西方文化反传统中的一个传统。绝对理性的失败,表明了现代性的危机。但现代主义中的反传统、反霸权主义、反教条主义、反理性主义的精神则被后现代主义所吸收,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飞.后现代主义与哲学的历史观比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05).

[2]华丽.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再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8,(01) .

篇3

关键词:互动视频 网络文学 后现代

何为互动视频

互动剧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学术界还较少有人关注,因此关于互动剧究竟是什么并没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定义。就笔者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只有百度百科从互动剧的特性和功能出发,给出了一个解释性的定义,所谓互动剧,又称互动视频,“是一种用户能‘玩’的交互式网络视频,是一种游戏化的视频,或者说视频化的游戏”①。这种视频以电视短剧的形式出现,在第一集当中设置整个剧情的起点,然后随着剧情的进行,在视频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的情节节点,在这些情节节点上设置不同的剧情走向,观众、用户或者玩家则通过点击视频播放器内的选项按钮来进行“选择”,不同的剧情走向将把观众引向不同的叙事段落和场景,遭遇不同的结局。这种让受众自己选择剧情的视频观看形式大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同时在游戏式的体验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娱乐和放松。

互动剧最先出现在YOUTUBE上,2008年圣诞前夕香港林氏兄弟制作了真人视频《电车男追女记》,吸引了大量网友点播参与。而在内地,视频门户激动网宣布旗下原创短视频品牌“赳客”率先推出互动剧,并推出了高质量专业互动平台――“互动剧场”,首批上线由知名艺人及制片方参与的20部精彩互动剧,成为中国网剧市场的一次重大创新。

后现代语境下的互动剧

网络与后现代。互联网从诞生起就充满了后现代的精神气质。有人把网络文化概括为“平等文化、“个性文化”、“权力分散文化”、“虚拟社区文化”以及是“具有虚拟现实的功能”的文化。②而这种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以及权力分散化的特点同后现代的精神气质不谋而合,而要探究这种网络文化形成的原因,我们还需要从网络独特的传播方式去寻找答案,“数字化信息传播使用的是以‘比特’为‘信息DNA’的软载体语言,网络的自由空间、开放性、实时互动等特征,几乎拆除了所有的信息壁垒和地域鸿沟,以‘无中心’和‘不确定’的方式破除了权威话语,剥开了经典、高贵、宏伟、神圣等弥漫于人们精神世界的神秘面纱,而网络的蛛网重叠和触角延伸的方式,又打破了昔日信息垄断的中心话语模式,促成了个体话语、小众话语对主流传媒话语权力的消解,形成了开放、透明、民主、平等、宽容的大众话语新格局……冲击和削弱了信息控制和舆论垄断的行为”③。从形式上看,作为一种杂糅了戏剧的基本叙事要素、游戏的互动方式,以及网络文本的超文本性的视频形态,我们很难把互动视频划归到某一个具体的类别中,它既是电视剧,又是游戏,更是网络文本独特构造方式的变体。而为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后现代意识如何具体作用于互动视频,我们不妨就从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入手去对互动剧进行深入剖析。

1.作为戏剧的互动视频。互动剧同传统戏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可互动性。如果说视频网站的诞生使得人们只需要打开网站链接,就能够随时随地地收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内容,那么互动戏剧带来的体验则更进一步,它使得长期以来被完整的戏剧结构封锁在封闭的叙事链条中的内容遭到了瓦解和重构。

对于开放式戏剧形式的创新和尝试,当然需要从戏剧的母本――文学作品入手,我们必须说,这种戏剧形式的存在是首先得益于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在戏剧领域的这种创新的代表自然应该首推德国导演泰克沃的电影《罗拉快跑》。在这部电影中,泰克沃用一种充满后现代和游戏感的独特视角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在整部影片中,他没有采用传统的故事整一、叙事流畅、时间呈线性发展、情节依据从开端经历发展导致最后结尾的模式,而是对传统进行了颠覆和瓦解,在这部电影中,他采用了三个不同的叙事模式来进行叙事,在这三个故事中,事件的起因是相同的,但是三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不同、人物不同,因而结局也不同。随着主人公一次次死而复生,影片本身俨然变成了一个游戏,在游戏中死亡是虚假的、时间是虚假的,空间和场景也都是虚假的,就连作为主体的人也是虚假的,它是一场时间的游戏,而我们都是游戏的玩家。西方的哲人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在一个现实的情境中,时间永远是线性的,而“罗拉的成长和成熟过程却是在同一场景里‘反复实践’完成的,显然这是一种假设或者选择的结果,这种‘反复过程’只能出现在可以反复闯关的游戏中”④。或许《罗拉快跑》就是一场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游戏。

在许多研究后现代的文章中,都谈到了偶然性的问题。世界是混沌的,这是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假设之一。宇宙中许多事物是处于混沌状态,处于偶然之中。现代西方哲学相信在初始阶段一个极小条件的改变,到了后来会发展成为一种巨大的误差,蝴蝶效应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例证。在这种哲学观照中,一切事物的发展变成了一种偶然。正是基于此,传统戏剧的那种封闭式的、预设立场和导向的、指向清晰的叙事方式变得面目可疑。同一件事情,从起点看和从终点看,结果完全不一样,从终点看,事情的结果是唯一的、固定的,而从起点看,事情的结果则是不确定的和未知的,无疑互动剧选择了从起点看事情,并提供多种假设的视角去对现实进行还原的方法论,因此,对于互动剧的创新,我们不应该仅仅从形式的层面去进行思考,更应该从哲学,从我们认识世界的认知方式本身进行一次革新,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下社会的影响。

2.作为游戏的互动视频。正如开头对互动视频所下的定义中说明的那样,它是“游戏化的视频”和“视频化的游戏”,它从本质上就是游戏的,同电脑游戏一样,互动剧设定了开头,然后从这个开头出发,选择不同的情节发展方向,进入不同的场景,达到不同的结局。受众(玩家)拥有对叙事展开的控制权,于是原先设定好的情节和发展的方向就这样被玩家彻底改写,成为充满个性化与参与感的游戏,而这种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和在游戏中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正是互动视频相比其他戏剧形式的魅力所在。

席勒认为,游戏是实现人类整合的方式,他所提出的理由很简单,“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会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⑤。游戏作为一种休闲、一种消遣,意味着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到了后现代社会,游戏则更多地成了一种关于身份各种可能性的想象,在游戏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不同的身份体验,而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提供这样一种重新创造自己的平台,在互动剧中,比起那些3D技术建立的模型,真人出演的电视剧更具有现实感和真实感,你感觉他是真实的,你控制着他的命运,而他也就相应地成了你在剧中的替身,他替你哭替你笑,你可以完全地进入角色,然而当游戏结束时,你又能够完整无缺地全身而退,回到现实世界中,因此,如果说电视、电影等戏剧形式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还原了的生活,那么互动剧则把生活彻底地变成了游戏,而这种游戏的实质,就正如学者刘泓所写的一样:“人们……总是以某种新的方式创造自己,在角色的扮演中解放自己。而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主体身份的新质,表达了人们对创造性和解构原有文化结构的愿望。网络世界的主体身份的多样化,实际上是对传统身份观念的单一性和确定性的挑战,也是对人的现实环境和人的现状的抗议和反抗。”⑥

互动剧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充满了游戏,目前推出的互动剧并没有太多的类型,主要集中在角色扮演、恋爱养成、悬疑推理等三种互动剧类型,这些类型本身并不指涉太多的主旋律、家国情怀等严肃的话题,即使有,也往往已经被游戏化,从而消解了原来的意义,而这也正是后现代的特质。

3.作为文本的互动剧。互动剧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从本质上讲,是支撑互动剧内容和形态的文学文本创新的体现,正如陈京晶所说的那样,文学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了文学文本形态在新兴技术的影响下,特别是文学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革新之中,也在从各个层面改变着自己的形态,“电子媒介创造了没有边缘的多中心,以随机的不连续的图像瓦解了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而走向非线性的思维”⑦,而网络文学正是文学同网络的技术特性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非线性以及超文本、超媒体的特性决定了网络文学同传统的文学形式相比,更加分散、碎片化甚至充满了“另类”,但是它却具备了传统文学形式所不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读者改写文本的特性。马修・米勒的《旅程》是一部较早的真正充满了网络精神和技术特性的网络文学作品,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幅美国地图,上面有纵横交错的公路和地名标志。随着故事的展开,主人公将走遍全国,为两个不是自己子女的孩子寻找他们的母亲。至于如何去走这旅程,则是读者自己的事。

网络文本的整个改变从根本上应该从电脑书写方式的产生开始,马克・波斯特对电脑书写的去主体化和去中心化的倾向有过这样的描述:“作者是一个个体,一个在书写中确认其独特性的独特存在,他/她通过其作者身份确立自己个性,从这个程度上讲,电脑可能会扰乱他/她的整体化主体性感觉。电脑监视器与手写的痕迹不一样,它使文本非个人化(depersonalizes),清除了书写中的一切个人痕迹,使图形记号失去个人性(de-individualizes)。”⑧“电脑书写还以另一种方式颠覆了作为中心化主体的作者,即它引入了集体作者的诸种新的可能。”⑨网络文本正是在这样的两个层面上解构掉作为个人化以及中心化写作的传统文本的,或者说文本的开放性和多种可能的存在正是以丧失掉作者的中心地位为代价的。正是作者的这种缺席或者地位的下降,才使得读者在文本的阅读中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而正是由于读者的这种参与,因此我们也就可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在网络文学中,文本永远处于生长当中”⑩。

结语

如果说是读图时代的现实需求催生了互动视频,那么后现代哲学思潮就是赋予这种网络文本方式灵魂的巫师。互动视频与后现代思潮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当笔者试图把互动视频这种新型网络文本形式进行解剖以探究竟的每一次聚焦中,都逃不开它。正是由后现代思潮生发出了网络,又从网络生发出了适应网络发展的网络文学的文本,从这个文本出发,作为后现代文化分支的网络文化包含了网络化、分散化、去中心化、游戏化等后现代精神的基本要素,进而又重构了网络视频传播的新形态。在认识网络文本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把互动视频看做是一个整体,它既是游戏,又是戏剧,还是文本,而这种身份上的多重并置,不正是拼贴出了一幅充满后现代风情的镜像吗?

注 释:

①百度百科:《互动剧》,baike.省略/view/3637669.htm?fr=ala0_1

②张成岗:《网络文化及其哲学思考》,《理论与现代化》,2000(11)。

③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④刘宏球:《罗拉为什么不“打的”――论罗拉快跑的游戏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3)。

⑤⑥刘泓:《虚拟游戏的身份认同――网络游戏的文化体验之反思》,《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⑦陈京晶:《视觉文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⑧⑨马克・波斯特[美]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3页,第154页。

⑩文彦波:《网络文学――后现代的审美范式》,《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9)。

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设计理念

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后现代主义更倾向于一种对于传统思想的反叛与重塑,“解构、反叛、重塑,超越”是它的代名词,它主张打破一切传统和规范,在重新解构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理念与规则,它斥规则、统一、比例于一边,主张更加多元化的结构,在肯定传统基础上超越传统的规则,使传统理念迸发出崭、多元、和谐的整体模式。在许多领域,诸如建筑、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后现代已经自成一统,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理念,在服装设计领域同样也产生不小的冲击,具体而言,后现代主义理念的主要特点有:

1.颠覆传统,另构新意

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强烈的颠覆传统的意识,在设计方面,后现代主义主张对传统的创新,摒弃固守的在成不变的思想,将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在设计风格上更为大胆、设计元素更为多元、材料选用更加丰富,富有创意。后现代主义被称为是现代主义的内部逆动,正是因为其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主义的反叛,它更强调用户与使用者的个性需求,注重设计中的人性化与自由化设计,强调了人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使得设计呈现人文主义情怀。

2.包容并蓄,倡导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主张兼容并蓄,在设计元素中主动运用大量的多元化元素,使得设计中的色彩、构图、元素等呈现异常缤纷,体现一种包容的美学态势。因此,无论是在建筑、符号还是服装设计中,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体现出矛盾和对立和统一,既充满古典的怀旧之美,又呈现现代的简约之美,既有传统的典雅,又充斥着现代的新颖,集古典时尚于一体,运用多种混合、叠加等手段,使作品呈现出多元化,和谐并存的状态,在美学上,后现代主义脉承古典文化与现代艺术于一体,体现出一种另类的美学,使作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放眼全球,强调地域文化

现代主义经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这使得其在设计理念上打破对于技术的崇拜,摒弃对于功能的过分追求,转而追求个人对于设计作品本身的情感、个性化的需求的导入,以及设计本身所展现的意象、隐喻和简约之美。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展现现代人的个体文化需求,除了尊重个体化差异外,更尊重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强调对于不同文化间的衔接与对应,使设计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生命力。

4.更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后现代服装不但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而且更注重人性化的体现,这种后现代思想影响下的服装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努力打造人体与服装的立体化呈现效果。以往的旧有服装被重新进行构造、分类和整理,不断的追求新鲜的服装作用、装饰的改进以及服装形式的美感等等,尽可能的展现出身体的自由与舒适感并存,体现美感。例如,日本的服装大师运三宅一生用后现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推出了褶皱系列的服装,这种服装造型十分的简单、面料很富有质感,而且在设计思想上符合很多当代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这种面料以及款式的服装不需要过多的打理和保养,十分便于穿着和收纳。在穿上身体之后,穿衣服的人也成了服装设计的重要体现,并且能够让穿着者尽可能的体现自身的优点。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融入服装设计更趋于现代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给人以惊叹的同时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达到人衣合一的境界。

具体而言,在服装设计领域,后现代主认思潮已经慢慢渗透到当下的领域中,在材料的选择,色彩的使用,多种元素的运用方面更加多元化、大胆,并且富有新意,同时,贴合当下社会对于低碳和环保的宣传,服装设计理念也更加注重服饰的材质的环保,倡导生态技术,节约服装能耗。后现念已经渗透到服装设计的方方面面:

1.服装材料更加多元化

现代化的服装产品由传统的单件订做逐渐转变为批量流水线制作,对材质的要求也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后现代主义的服装设计由逆向思维,将褶皱、破洞、反而设计等手法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同时更加加强了不同材质间的整合与混搭,如,蕾丝与雪纺、流苏与铆钉、毛呢与针织等材质的混搭,不仅在材质的选择上拓展了更加多元化的空间,更为服装设计增添了一种别样之美。随着科技的发展,面料的不断开发与改进,一些新型的纤维面料被引用到服装设计中,一些织、绣、印等传统的工艺艺术,经过高科技的轧光、涂层、修剪、砂洗等工艺手段,产生出了意想不到的珠光、褶皱、起绒、段染等效果,为后现代主义创造出众多各具风格特色的服装作品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

2.服装色彩运用更加奔放

色彩是服装最直接的表达,要使得一件服装设计作品有新意,必须要在颜色搭配上面做到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后现代主义主张颜色的选择与搭配出挑胡新意,跳跃传统的色彩搭配与视觉形象,大胆而极具反差性地选择与运用色彩,将多种色彩和谐地融入自身的设计作品中,使作品产生一定的视觉美感与冲击力。例如传统的女装设计作品中,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传统色彩多被大量运用,而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则可能会一些条纹、格子、波点、抽象图案等形式,形成一种前卫、时尚的设计风格,打破传统女装一成不变的色彩地带,使人们对于服饰的审美眼前一亮。同时,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意境、身份特征、情感特征等被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师巧妙运用,则会形成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天蓝色、明黄色等亮色,多给人一种清闲、阳光、活泼的一面,多被运用到时尚男装中,展现一种与众不同的男装魅力。后现代主义的服装设计并不讲究一定的章法与规则,他们主张大胆、合理地运用色彩,使色彩搭配更加奔放,搭配效果更加和谐,创造一种全新的视觉盛筵。

3.设计元素更加丰富多元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于地域文化的重视,主张突出不同地域与民族间的文化特色,并将之运用到服装设计理念中,使设计既体现现代美学,又突出民族文化张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型元素,具有地域特色的梅、兰、竹、牡丹花卉等图案,以及蜀绣、苏莠、提花等鲜明的地方特色刺绣纹样,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的服装设计理念中,使传统文化绽放出持久的生命力。这些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的运用,使得服装设计展现出浓烈的东方文化特色,不仅使中国民族文化彰显全球,更使得全新的设计思想走俏,使得人们对本土服饰文化有了全新的自觉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正是在尊重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一种碰撞和交融,亦是服装设计具备世界视野的魅力所在。

4.设计理念更加超前

对于传统设计理念的颠覆正是后现代设计思潮的主要特点,因此,在服装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更加胆,将多种设计元素运用于一体,大胆组合,新颖出挑。传统服装设计无论是在外形轮廓、工艺元素、服装配饰、色彩及图案元素运用方面均遵循一定章法,而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则展现出更多的人文主义、突出服装主题和人性化风格。例如,在后现代服装的轮廓设计中,茧型、不对称元素等的运用,均使得整体设计风格个性突出、风格鲜明,展现了一种另类的时装之美。而一些具有欧美、朋克风等风格的配饰元素,亮片、铆钉、不规则切割等元素的引入,使得平淡无奇的设计作品平添一分个性,深受现代年轻男女的喜爱。

5.倡导环保与生态理念

21世纪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强调对于环保的重视,低碳与环保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装设计领域,对于低碳与环保材质和生态技术的运用风潮更是空前高涨。后现代主义,积极地倡导生态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推崇生态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使得服装设计材料既深得人们生活和生产所需求,又能对环境与社会资源起到应有的正面作用。后现代主义的服装设计,强调服装面料的创新与开发,服饰的工艺改进和提升,从而推动设计的整体环保性。生态技术,不仅能够在面料上增强服装的环保性能,开发出更多舒适、耐久、手感舒爽的生态材质,而且在工艺环节,将许多产生有害物质的环节得以改进和处理,使得服饰材质更加安全环保,这正是后现代服装设计思潮所鼓励和推崇的。

6.对旧有服装特点就行分解

在后现代主义思想到来之前,服装形象是十分明显的,男士服装与女士服装区别十分的明显。从最开始的服装独特的形象,到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男女士服装的区别也就变得越来越不清楚,后现代主义将固有的服装构造以及服装轮廓打破,以往那种外形十分清晰的服装已经逐渐不被人们所接受。后现代主义思想下,服装开始求新、求变、追求个性化、与众不同化的发展。例如,让•保罗•戈尔捷突破传统的观念大胆的推行将内衣穿到外面的观点,他为著名歌星每当那设计的胸衣引起了时装界的巨大轰动。并且在上个世纪90年表了时装秀,彻底的颠覆了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与此同时,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年轻人把服装不仅仅当作一件遮羞的衣服,更是一种美、时尚、地位的象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消除性别歧视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倾向。到了20世纪60年代,服装出现了两性平等的观念,反观念发展的服装开始逐渐凸显出来,人们的服装款式和类别更加趋向于中性化的发展趋势,仅仅从服装上来看,很难看出男装与女装的区别。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给现代服装带来了重大的变革风暴。多元化思想的发展和变革已经成为时展的需要,以往那些过分追求主题性、轮廓性、单一性、传统性的服装款式已经逐渐被人类所淘汰,并且逐渐呈现出解体、分化的趋势。越来越多另类化的服装设计风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这一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并且人们受到先进思想和多元化思想影响逐渐增大。伴随着人们思维的变化,传统的服装设计风格以及传统的服装样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更加喜爱那些大胆、丰富、多样化风格的服装设计类型。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服装设计师将多种文化、思想进行了大胆的融合和统一,并且加入了非主流化的思想,根据不协调、多样化、混搭的特点,不断额扩展服装的内容与格式。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服装设计的影响是空前的,并且它的融入使得服装设计更富有活力和创意。

参考文献:

[1]周锋.历史前进中的“扬弃”——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4.

[2]沈福实.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面面观[J].大众文艺,2011(10).

篇5

关键词:解构主义 文字语言学 传统 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对社会和政治问题认识的深入,逻辑中心主义和结构主义等在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不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西方思想逐渐陷入迷惘、失望和忧愤之中。西方语境也出现了反形而上学传统的后现代思想。作为后现代思想之一的“解构主义”思潮,对政治、哲学、文学、语言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潮开启了西方政治和哲学思潮新的发展方向。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解构主义直接对人类文化传播载体——语言提出了挑战。德里达以人的永恒参与为理由,认为写作和阅读中的偏差永远存在。他把解除“在场”作为理论的思维起点,以符号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与所指的永难弥合,结构中心胜颠覆为“差异性”的意义链为自己理论的推演展开。兴起于西方的解构主义思潮,是对西方中心主义传统思潮的反思。现在“解构”一词不再属于哪一个领域或地域,而是属于人类自身。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今天研究“解构主义”,吸取其精华,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

1 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形成的优良传统

在今天的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我们首先应该继承自己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中国传统语言学最值得我们发扬的传统有以下三点。

1.1 重视实证和归纳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实证法来自西洋。但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实证法在中国本土有厚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持续的传统。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从许慎开始就特别重视实证和归纳。

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大量著作都是通过实证和归纳而成就的。如在《说文解字》研究上,清代乾嘉学派通过实证研究取得卓越成就。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乾嘉和传统实证方法一直处于被否定的地位,这是不尊重传统的表现。对此,王力先生曾强调:“能不能因为乾嘉学派太古老了我们就不要继承了呢?决不能。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乾嘉学派必须继承。特别是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乾嘉学派的著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段王之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永放光辉。他们发明的科学方法,直到今天还是适用的。”鲁国尧先生也认为,研究汉语史的最佳方法,或者最佳方法之一是“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的结合。可见重视实证是中国语言学的重要特色。

1.2 重视书面语言及其意义研究 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言文及其在历史上的功用。文言文是汉语的一个传统,一个与汉字的表意性质有关的传统。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性质差异巨大。中国学者把意义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形成了以汉字的形、音、义为研究对象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说文解字》所包含的字在离开语言环境后,还可以见到它的本义,看到其本义如何引申出新的意义。古代学者一直把意义当作可以独立研究的对象看待,而不认为它从属于语法。在训诂学中,意义是可以分析的,它运用“义界”的训释方法,就是在意义内部进行结构分析。传统语言学还特别重视语音在词汇语义系统、词源系统、诗词韵律中的表现,古人很少做纯形式的运作,而是在务实的基础上以音证义,以义证音。这是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又一特色。

篇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高职院校体育 课程改革

On College PE Curriculum Reform in Post-Modern Perspective

CHEN-yu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China, 325035

Abstract:Since the 1960's,post-modernism,as one of tha major theoretical ideas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circles, is characterized by opposing rationality, promoting pluralism, stressing communication and tolerating uncertainty. Such thinking on the reform of college PE programs has a very unique value.But it sets a trap for it. However, the post-modern rational thinking for PE curriculum reform of colleges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the direction of college PE curriculum reform and make a wise choice.

Key words:Post-modernism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诞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思想界,它是在批判现代主义强调绝对理性、规范性、确定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的影响日益显现。诸如改革进程中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提倡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和民主化教育、探索体育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对接、倡导体育课程的校本性地方性和实用性、重视课程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与互动性、强调课程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性等,这些都是后现论特征的体现。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过分用体验代替认识,用生活取代科学,用“研究”、“发现”取代“传授”,用“能力”取代“知识”的现象[1]。因此,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后现性思考,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加快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1、后现代: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是错综复杂、褒贬不一的。尽管后现代主义发展时间不长,流派众多,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其相对共同的价值取向,比如后现代提倡超越理性,主张世界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等,其几个主要思想特征可归结为:

批判科学理性。后现代主义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上,既批判科学理性的权威,又批判追求终极真理的哲学观,体现了否定性思维的倾向。在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否认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性和客观真理性,反对只注重认知与智力的学习理论,反对严格控制的模式化的教学论,反对教师的权威作用”。[2]这为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创新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提倡世界多元。后现代主义强调真理的相对性,由于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人在主观认识上的差异性,所以人们要从多个视角出发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即便是同一实体,也应当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存在。而改革进程中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尊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朝着体育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前行已是不争的事实。

主张对话交流。后现代主义认为任何霸权性的话语都将使人的思维受到压抑,必须打破权力话语的霸权性和思维一元论,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对话交流和不同观点的展示,突出交往双方的和谐关系。大力提倡教育民主化,强调建立平等和谐交互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正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今后努力的方向。

容忍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他们批判基于分析思维和逻辑建构的方法论,[3]对于不确定情况具有高的容忍度及适应力,其核心价值是摸索、探寻,制度的空间伸缩性很大。一切体育教学活动都是预设与生成的对立统一,预设是为了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展教育活动,而生成则体现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因此,容忍不确定性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体育教学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及平衡问题。

2、后现代的诺亚方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被拯救

篇7

[关键词] 后现代;课程价值;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248-2

本文试图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审视当前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以培养健康和谐的人才为根本目标,探讨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作用与影响,从而使我们获得更全面的见解,丰富我们的课程理论知识,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正确把握体育课程理论发展的方向,并对这一论题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反思与评价。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将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逻辑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人文学科,是二战以来西方世界出现的社会文化思潮。原来仅指一种以批判和背离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波及整个世界的、广泛的文化哲学思潮,对整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都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想与当代西方哲学精神紧密相连。当代西方哲学更加关注人本身,人的问题上升为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存在问题、人性问题、异化问题、自由问题以及人类的前途问题成为哲学理论的中心话题,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超越性被看作人的本质,人的非理性、本能冲动、生命意志得到承认,在哲学讨论中获得了与理性同等的地位。应该说,后现代课程观是资本主义与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哲学从理性及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也是在课程领域的客观反映。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美国的小威廉姆 E. 多尔对正在形成的后现代框架予以勾勒,他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织入一种新的课程观。

多尔将他所设想的课程列为具有4R特点的课程,即:丰富性的(rich)、回归性的(recursive)、关联性的(relational)和严密性的(rigorous)。丰富性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则像布鲁纳的螺旋型课程概念一样,是一种丰富的课程产生与对自身予以反思所带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之中,而且,从杜威的观点来看,它为经验的反思性再组、重构和转变提供了机会。关联性指的是对观点和意义之间联系的不断寻求,并考虑历史和文化背景与关系感和方式之间的联系。最后,严密性成为对可供选择的关联和联系的有目的的寻求。

(一)开发体育课程价值

当今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强调课程的人文化;力求课程的生活化;注重课程的统整化;加强课程的弹性化;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着重培养创造能力。可见,课程作为承载教育内容的具体呈现,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动的,具有社会性的不确定性,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选择性绵延。对课程内涵的不同理解,关系着教育活动的不同开展方式。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发展新观念,使体育走上了以实现人的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为依托,长期关注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现代人生活已经进入一个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年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呼唤课程改革回归生活世界。有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尤其要促进学习者努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顺应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这表明课程价值的重心发生了重要的位移,即从单纯突出国家教育意志到兼顾学习者个体的充分发展。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和未来的创新主体,学生不仅仅要优化包括认知能力在内的智力要素,更是要发展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的新人文本质。因此,教师就要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课程理想。

长期以来, 我国的课程实行中央集中管理,国家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整齐划一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及多样化趋势。一味强调课程内容的确定性、精确性就则显得不尽合理。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丰富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吸纳其潜在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例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主张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一刚要空前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

(二)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系统中的两个要素,由于不同的历史地位和生存背景,使得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视界。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作为交往的主体,是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交往的结果是二者各自获得了自我意识的提升和个性的解放。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交流对话,在交往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达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后现代课程观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教学的革命,它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作用的改变,教学的中心发生转移。为了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成功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面向教育情境、面向师生本身是后现代课程实施理论的精髓所在。多尔设想的后现代课程,促使人类创造性组织与再组织经验的能力在有效环境之中发挥作用,这种环境要在寻求终结的需要与探索的愿望之间保持有益的张力。这一开放的系统允许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在会谈和对话之中创造出比现有的封闭性课程结构所可能提供的更为复杂的学科秩序和结构。当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引入学校教育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

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恰当地运用含有期望因素的表扬,往往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对加强学习动机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如果对学生抱有期待的态度,坚定地认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和人格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然会在与学生交往中表露出这种殷殷之情、拳拳之意,并主动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这种期待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这种期待,自然会使师生关系更为密切、融洽、和谐与默契,也是激发学生建立在自主性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对课程评价的理解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观,评价方法偏重定量和结果而轻视定性和过程,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和智性而轻视情意要素,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上往往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即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学生学习动机与进取精神的培养,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的进步幅度,弱化评价的鉴别、筛选和选拔功能,淡化竞技技术体系,使处于不同层次水平上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新课程评价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关注被评价者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关注被评价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经历和体验,关注被评价者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进步。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ove)。

(四)优化教学过程

体育课程应强调在活动中产生体验,积累经验。组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产生运动体验,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关键。一堂好的体育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还可以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多尔提出了自己的课程乌托邦,即“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在多元的文化世界里,重要的不是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珍视差异,在差异中追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形成双方可以认同的共同基础。建构是有层次的,通过反思,有利于师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建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后现代课程观是对现代课程观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是对现代课程观的完全抛弃,相对于现代课程观的封闭性、线性、统一性, 后现代所强调的开放性、不确定性、非线性、丰富性拓宽了人们的课程视野。后现代课程观给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我国体育新课程所凸显的基本价值取向,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宏观走势基本保持和谐与同步。

(二)建议

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若想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教学效果的长足进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1.应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对课程新理念的理解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3.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6).

[2]张灵芝.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中国的适切性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5).

[3]程红玉.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泰山学院学报,28,(2).

[4]蒋己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5,(8).

[5]饶远,陈斌.体育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6]胡云飞.审美取向的后现代课程观散论[J].江苏高教,2005(3).

[7]刘艳.寻求课程理解[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

[8]马振中,李慧敏.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启示[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5(1).

[9]陈桂梅.后现代课程领域中师生交往关系的构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25(4).

[10]刘佳.后现代课程观下的课程内容新品质[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11]潘涌.论课程新理念与教师角色转换[DB/OL].芜湖教育信息网,2003.

[12]郝德永.课程研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3]李子建,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篇8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32(2015)01-02-0047-03 From Verbal Description to Symbolic and Emotional Visualiz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 in Artistic Expression DONG Qi(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Abstract :The art of illustrations has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from purely imitating verbal descriptions to portraying more symbolic and emotional meanings, resulting in a new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s have derived considerably from their original recounting purpose yet they are not totally separated from such a purpose. Through analyzing skill innovation, media and demand varieties, this article aims at reporting with evid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illustration and at projecting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dern illustration; narrative; overflow; evolvement Internet :artdesign.org.cn

一、插图的叙事性特征与溢出性表现

插图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通过带有艺术性的非文字方式进行视觉传递,辅助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传递与交流。插图通过自身属性的独有表现方式赋予文字一部分外延空间,插图充当着把抽象思维与概念表达赋予视觉化、具体化与形象化的角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插图伴随哲学思潮与审美范式的演变、科技与媒介的增加以及人们观看心理的转变等以上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现代插图在叙事性特征之外,开始更多的追求溢出性。

(一)传统插图的叙事性内核 插图是结合造型表现与传递文本内容的艺术形式,其叙事性特征,表现为对文本的“模仿”与“还原”。文字和插图做为两种最主要的信息传递媒介,同时也是叙事手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都具有着叙事性特征。插图的叙事性,其实也是绘画本身的原初目的,所有图像的原初目的,都是叙事,而这种叙事性,远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不论是祭祀、祈福、巫术还是纯粹的记录,图像的作用,都是以叙事为核心。因此,叙事性是绘画或者图像与生俱来的特质,插图当然也不例外。 插图在叙事手段这个作用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文字的附庸角色,其表现有书籍长期以来的重文轻图局面,早期插图的主要作用是辅助阅读,表现手法上注重写实性与合理性,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描述与上下文辅佐,几乎难以理解插图的内容,因为早期插图主要以文本需要表达的情节与内容为标准,这个时候的插图强调基于文本的具体叙事性,几乎不存在独立性。

(二)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 所谓的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从现象上来说可以概括为:偏重意向、感受传递与符号象征,给阅读者带来1:1还原叙事之外的溢出感官体验,注重对描述物体的感受与情绪传达,赋予人情味及符号性语言,传递一种类似诗歌的情感渗透,以幻象来表现感情,以某个感情或观念的代称或符号代替人物性格和个体的描绘。 现代插图的叙事性不再单纯的依文而设,开始拓展文字信息之外的意境,显示出了相较于早期更具抽象性、象征性以及感受与观念的艺术处理。插图的感知者也从感受叙事的“准确性”像感受叙事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赋予图像开放式的理解。

二、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插图艺术表现嬗变的影响

插图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其每个时代的多元艺术风格都离不开各自的哲学基础构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西方艺术思潮,也影响到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而就我国近代插图的变化来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之学也渐有复苏之象。

(一)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 西方的艺术思潮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世界的审美构建与艺术观念的转变,随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的流行,让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趋势。插图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表现为逐渐从对文字的辅助阅读与具体叙事性中跳脱出来,开始向现代设计及当代艺术风格转变与靠近,插图艺术整体的绘画性也开始相对削弱,插图作者越来越重视插图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性、符号性。现代插图开始具有造型表现概念化、描述角色拟人化、联想外延扩大化和艺术形式多元化的特征,不再一味追求时空、明暗、光影这些物理还原,而开始为了突出情感与表达重点进行夸张比例、放大再绘等,这一切都依赖于插图艺术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再现与具体叙事,而是有了诸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以及抽象主义等艺术形式本身的多样性发展。

这一切改变的根源,在于绘画艺术本身脱离了“写实性”,“写实”是“叙事”的根基,一旦“写实”这个根基发生变化,那么整个“叙事”体系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自印象派始到近现代艺术潮流,每一次艺术运动的演进,都是往叙事性的反面多走一步,而现代插图也随之亦步亦趋。

(二)中国意境美学体系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客相通、有无相生、味外之旨、诗思和谐等等的意境学说从很大程度上也对当今的插图艺术溢出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图像的叙事性之外追求超越有形之外的艺术之象,使有限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无限的艺术意境。“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虽说意境学在中国古以有之,但由于社会阶级等级的划分以及传播手段的落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毕竟都实属不易,对于意境学、象外之象等理论的理解更属奢侈之事。经过长期的发展至今,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大背景下的西方艺术思潮等诸多原因都重新激发了意境美学在新时期下的内涵,审美需求的普泛化促使美学从传统精英艺术为核心的经典美学理论的圈子发展为现代艺术审美日常化,艺术与大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如今已经逐渐瓦解,从“象”到“象外之象”“酸咸之外”“韵外之致”的中国意境美学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高雅文化变异为平民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的回归,不仅是对插图,甚至是对整个当下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去不被重视的诸多传统美学,由理论逐渐渗透到具体手段之中。

三、读图时代背景下关于现代插图自身走向的多样性

如今,新媒体的不断创新,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视觉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是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大众的阅读方式由“读”正更多的转为“看”,图像的确已经占据了传播信息媒介中的较大比重,这与早期是不同的。“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杯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插图叙事性目的,逐渐转换为展示、启发、想象空间、感性与情感、符号化意义以及溢出性体验。

(一)技术多样性带来插图表现手段多样性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印刷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绝唱,图书所造就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电脑的产生以及其后期图像处理软件以及数位板等设计工具的不断发明与广泛应用,赋予了插图诸如光与影、时间与空间、质感与情感表达等等更多的感受,其高效、精准的特性以及手段的可轻易复制性、表现手法多样性等特点,为当代插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传统的手绘插画被大量代替,现代技术带来的多样性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门类与插图艺术的互相渗透与交织、借鉴与融合。随之不可避免的,技术带来的重重革新也改变着同时期大众对图像的审美趣味特征,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因以上而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对像素、立体、矢量等等的多元风格欣赏,从平面到二维三维甚至更多,插图实现的技术手段的进步与革新促使着插图叙事性到溢出性的变革,带来了插图具体叙事性之外从描摹的理性到写意的感性的更多可能性。

(二)媒介多样性带来插图自身概念的多样性

科技进步带来的大量图像载体以及互联网的兴起,让插图的传播媒介从早期主流的纸媒介日趋转变为数字化媒介。图像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一方面,插图运用直观的形象符号打破语言、民族、地域、习俗与文化的差别与局限,使得信息传递更广泛、快捷;另一方面诸如手机、电脑、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载体的形式丰富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自身特性,使得大众日常行为与时间安排发生改变,大众阅读与获取信息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日常时空也被进行着功能性的分割,图像成为大众提取信息与意义的主要手段,现代插图与过去相比表现为更加直接与快速,更加吸引眼球,大众对插图的感官刺激与轰动的追求日趋明显。以互联网为例,单张插图所要表达的内容涵盖以图表或极度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要求被利用到最大化。

(三)需求多样性带来插图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早期阅读肩负道德观念培养、精神播撒与生活秩序宣传的需求,如今这部分需求正在不断弱化,自近代以来,阅读从精英文化逐渐走向大众文化,大众在阅读中追求娱乐与相对艺术性的需求也在增强,从早期对于情景气氛塑造的正统与严肃,到如今对轻松愉悦与多元性的追求变化中不难看出大众对插图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从现代插图艺术审美范畴的表象看来,主流的大众性、娱乐世俗性正取代精英性与纯艺术性,从形而上的阐述追思发展为感官的愉悦性追求。周宪在《读图、身体、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状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人类思维范式与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促使了“读图时代”的到来,也导致着插图叙事性所表达的还原与再现特征削弱,开始从理性走向感性。

四、结语

总之,插图在叙事性向溢出性发展的路径上,逐渐离其原有的叙事性越来越远,但又并非意味着会与叙事性完全脱离,因为毕竟插图之所以成为插图,仍然需要其所依附的文本,否则,它会脱离插图这个基本属性。尽管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这种属性和联系越来越脆弱了。

参考文献: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13.

[3] 海德格尔. 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89.

篇9

[关键词]“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主体性原则;价值主体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07 ― 02

主体性原则是近现代哲学的“内核”,它“成就”了哲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哲学范式,那就是主体性哲学。主体性原则是人类自我精神觉醒,人类征服能力增强的结果,它开启了近代人类社会解放的序幕,它用人的理性、人的主体性来代替上帝的位置,重新为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奠定基础。在主体性原则的“照耀”下,近代西方社会发生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主体性原则确立了整个现代社会的生活样式。然而,随着主体性原则的过度张扬,主体逐渐成为一种“实体”,其结果是抽象主体“吞噬”了个人主体,主体成为一种独断的、无根的东西。主体性原则逐渐由一种追逐解放和自由的原则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依附于“资本”和“权力”的仆从,用来“压制”和“摆弄”个体命运的工具。因此,在现代哲学中,主体性原则不断遭到批判和非难,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甚至把消解主体性原则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

面对这一哲学困境,现代哲学束手无策,因为主体性原则本身就是现代哲学的根基,瓦解主体性原则就等于否定现代哲学自身。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却把这一困境看作是成就自身的“跳板”,它正是借助批判现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起家”的。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看来,现代哲学在主体性原则的支持下,已经开始“癫狂”,成为阻碍人类解放和自由的“障碍”,一系列现代性悲剧都和主体性原则密不可分,比如法西斯主义的大屠杀、资本对人的压制、贫富两极化、全球生态危机等。若想破解现代社会的根本困境,清除现代社会的根本弊端就必须丢掉主体性原则。

然而,丢掉主体性原则就真的能够解决现代哲学以及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吗?主体性原则真的如同“死狗”一般,毫无价值了吗?人们对此持有较多的怀疑,后现代主义要把社会变成“一地鸡毛”、“碎片化”,这未必就是我们想要的“未来社会”。社会存在本身,需要一定的“共度性”,需要一定的原则,解构了它的存在原则,也就解构了社会本身,这对于人这种“社会性”的动物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面对主体性原则的这种两难处境以及存在危机,学者贺来把化解主体性原则困境,恢复主体性原则的解放和自由宗旨作为自己的一项学术使命,借助马克思哲学的生存实践思维范式对主体性原则进行了深度研究,《“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马克思哲学“主体性”问题的深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便是其长期求索的成果。该书对涉及主体性原则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度研究:

其一,深度剖析了抽象主体的虚假性和无根性,为个人主体进行了论证。在作者看来,抽象主体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幻觉,它具有“玄幻性”、“无根性”、“独断性”。抽象主体就是把本不存在的东西当作了一个“真实的实体”,也即实体化。而当代哲学对它的批判已经表明:“‘主体’并不是如它自诩的那样是一个独立、自因、透明的实体”〔1〕9。主体实体化背后隐藏着“控制欲望和特殊利益”,这才是它“异化”的根源。而真正存在的主体是个人主体,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树立个体的独立性地位,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责任、独立的尊严等。抽象主体却把“主体”抽象出来,用来凌驾于个人之上,要求个体无条件的服从,同时把它与我们的本源性存在方式相“剥离”,成为指导和控制我们生存方式的原则和理论。

其二,把主体进行了二分,认为主体从根本上来说包括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两者是异质的,不能混淆。传统主体性哲学以及当代哲学对主体性原则的批判,往往是基于主体是认知主体这一理解之上的,没有对主体进行自觉划分。〔1〕51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为世界立法”、再到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等,都彰显出主体的认知功能。这也是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的本意所在。但“认知”只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而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生存”、“生活”才是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把认知主体扩张为主体的全部,就产生两大问题:其一,遮蔽了人的存在方式这一问题;其二,把认知主体抽象化,忽视个人主体。这正是后现代主义要消解主体性原则的根本所在和可能性所在。

而该书却独辟蹊径,对主体进行了二分,即认为主体包括认知主体和价值主体,价值主体才是根本的,也是不可消解的。在该书作者看来,价值主体“所关注的是个人不能被任何外在强制力量所剥夺的自由、权力与尊严。它并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价值,也不谋求成为其它价值的决定者。但是,人类经历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突破了种种专制权威和抽象共同体的束缚,才使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得以自觉和确认。在摆脱现代性方案的教条和独断倾向、破解‘主体性’原则的实体化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捍卫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实质就是在捍卫文明发展所凝聚的重大成果。‘价值主体’是有限的,但同时又是不可缺少、极其重要的。”〔1〕49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全书的主线就是为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进行“正名”,而这正是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之所在。马克思一直反对对人的抽象性理解,把具体的个人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在马克思看来,人就是一个个特殊的个体,他是单个的和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在一定领域内从事着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此外,马克思还继承了康德的实践哲学思想,并进行了提升。在马克思那里,实践优先于理论,而实践领域正是价值的领域,价值具有主导地位,所以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价值优先的观念。

其三,该书作者借助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对主体性原则的新理解,结合中国语境和当下人类的生存实践,对一些与主体性原则相关的重大课题进行了重新省思。

第一,当下中国人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对于这个问题,该书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首先,把人视为内在的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这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人的尊严和幸福要成为可能,就必须克服人被工具化的命运,把人确立为真正的目的。”〔1〕65其次,个人的自由和社会正义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重大前提。两者缺一不可,具有内在关联。个人自由对于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来说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前提,如果把个人自由绝对化和实体化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极端自由主义,从而破坏真正的幸福,所以个人自由和社会公正必须同时在场。最后,人还必须以一种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出场,这是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第二,对社会发展观的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一直认为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并把社会实体化,人成了社会这个实体发展自身的工具和手段,这就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立起来。人类的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社会的发展未必就必然会带来人自身的发展,只有把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人自身,才会实现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只是意识形态的一个虚幻产物,它不能被实体化理解,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者立足于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认为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人才真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这为我们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种理论论证。人在四个方面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体,那就是人是发展的目的主体、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

第三,对“自由”和“启蒙”的概念进行了新的反思。在传统哲学视域内,个人自由和普遍自由构成了根本矛盾,普遍自由对个人自由常常“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吞噬”有限的个人自由。作者认为,如果不保留个人自由的“合法领地”,在那里,个体对社会共同体和他者具有“说不”的权利,那么所谓的自由其实就是专制的别称。其实,从自由的本源上看,普遍自由不是个人自由的对立面,它只是保障个人自由的社会制度架构。另外,随着主体性原则缺陷的暴露,人们对启蒙也产生了诸多非议,批评思潮此起彼伏。然而,该书作者通过分析发现,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启蒙的名词意义,而忽视了动词意义上的启蒙,这才导致了人们对启蒙的“短视”。作为动词意义上的启蒙,它“意味着的是一种‘历史性’的‘治疗’活动,其目的在于破解笼罩在人的思想、行动和生存之上,使人的思想、行动和生活陷入抽象化的力量,从而推动人们不断从束缚和强制中解放出来,不断扩大人的自由生活空间。”〔1〕230这种意义的启蒙,既是人类的希望所在,也是哲学的希望所在。因此,“只要人类还在不断地渴求自由和希望,启蒙就是哲学永远未竟的事业,启蒙精神就是哲学不可消解的最为重大的精神。”〔1〕238

总的来说,《“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一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化解了主体性哲学的困境,使得对主体性哲学的研究有希望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展开。并且,作者借助于个人价值主体的“目光”对时代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很多观点都有创新。该书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我们相信,该书对主体性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对当代问题的深入思考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篇10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 教学 困境 突围

论文摘要:文学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本身的概念繁杂,抽象艰涩,教师教学不得法,教材遴选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教学的困境。本文本着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困境的梳理,从教师业务水平、教材把关和重视文学作品三个方面尝试突围。

1、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1.1文学的边缘化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学在当时的大学校园中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一大批热血沸腾、好学上进的青年选择去读文学名着,即使非中文系的学生也会手捧一本小说或文学理论,那时的校园中可谓是无人不读文学作品。但到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文学逐渐被边缘化,文学名着和文学理论在大学校园中变得无人问津,即使是中文系的多数同学也只会在考前背一背教科书、习题集,平时对文学专着则毫无热情。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表达出的正是这种喧嚣时代的精神失落,因为人们似乎一下还不能接受文学的边缘化,不能接受人文精神的下滑,但这一切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木已成舟。

1.2文论的平面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海德格尔、维特格斯坦、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哲学家纷纷举起消解本质主义、消解深度模式的大旗。所谓的本质主义也就是,它并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一种超越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的存在,坚持宏大叙事或元叙事,而后现代却正是解构元叙事的,这种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文学的原本深度、崇高被后现代的平面化、庸俗化了,大家不再将文学奉为经典,不再对文论顶礼膜拜,认为本质是不值得关心的,而是越来越关心平面化的知识,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他们以西方的这种先声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虽然有些盲目,但是毕竟影响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1.3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与文学相比,更加抽象和艰涩,更加的玄妙,学生要接受则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同学在上课时也会开小差,根本不听老师在讲授什么,这就使得它具有了比文学更为复杂的困境原因。再者,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学校选择的教科书严重的脱离了时代脉搏,或者不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要么过于专业,要么不够深刻。此外,一些教师的上课方式相对的落伍,照本宣科或严肃刻板的教学,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文学理论的教学陷入困顿之中。这些实际困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会更不愿意涉及文学理论,总之,文学理论的教学困境突破势在必行。

2、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突围

2.1教师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

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以解决困境通常为众多的老师所忽视。但教师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能使学生信服,学生将彻底失去听课的兴趣,一切的困境出路都将是空谈,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一个课件用了一年又一年,从不变动,严重落后于时代精神,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可多面的提高,既要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着作,比如像《诗学》,像《文心雕龙》等认真阅读,也要时刻关注到前沿的文学理论知识,不能让自己落伍。只有认真去阅读,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只有紧跟前沿信息,才能在给学生讲授时不慌乱。同时,教师一定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不要太过于古板,要适当的严肃,适当的幽默风趣,循循诱导,让学生在自然、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2.2教材遴选的把关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上课的凭据,教材的水平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虽然现在多数学校选择的都是新近一来的文学教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像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王一川主编的《西方文论史教程》等等,这两本教材,在体式上是不同的,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比较概论性的,而王一川的《西方文论教程》则相对有背景分析,个案分析、深度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像《文学理论教程》这类的书籍,可以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涵盖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像《西方文论教程》这样的书,则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扩展性,能够增加学生的对于文学理论的兴趣爱好。此外像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是一些融合古今中外的专题,使得学生能够对中西文论能够融会贯通,所以这些教材各有优长,在遴选教材时,一定要照顾到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只有好的教材做保障,学生在预习或复习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温故知新,教师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发挥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3重视文学作品,简化文学理论

以上的教师业务素质,以及教材的重视中,都涉及到学生兴趣的问题,只要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只有以上两个方面是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众所周知,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理论是从文学作品中产生出来的,如叙述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没有文学作品的支撑,很多的文学理论是比较艰涩。教师在讲授某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列出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扩展阅读篇目,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在对文学作品的体会、领悟和分析中,随着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语言的直觉敏感力,篇章结构的把握力,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力的提升,会使得他们的将其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或在文学作品的品读中读出理论的味道,或是带着理论的思维去阅读文学作品,这样对于理论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在讲课中,穿插文学理论阐释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阐释,使得学生感受到文学理论的用处,不是毫无价值,而是却又其用的。

总之,要解决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困境,既需要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循循诱导,也需要学生在刻苦能力中培养起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只有如此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陶东风主编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