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音乐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音乐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音乐教学

篇1

关键词 多媒体音乐教学;教学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与音乐的结合日益密切。“一架琴、一本书、一张嘴”的音乐教学模式已远远适应不了当今教育教学的需要。计算机音乐软件更是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而且功能越来越完善和强大,从而使迷人的音乐世界更为变幻无穷、丰富多彩,让人更确切地感受到世界的美妙与和谐,体验到生命的快乐与幸福。日益成熟的多媒体技术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因此,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1 运用多媒体感受音乐美,激发学生兴趣,活

跃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集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信息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引入的设计,可以突破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富有自觉性和主动性。他们一旦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便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甚至于他们的内心世界都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才智。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进行教学。

兴趣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形象具体、形式新异的事物最容易引起好奇、诱发兴趣。而多媒体能形象直观地把一些抽象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一些好听的旋律变得更加优美动听且富有意境,使人产生无穷的愉悦感。愉悦的环境使人产生好心境,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学生踏着欢快、优美的旋律走进教室,便会感到进入音乐世界,用电钢琴弹奏起立、坐下的口令,不但培养学生听觉能力,而且是极好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戴着耳机,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进行音乐创作。用播放录音的形式欣赏自己演唱的曲子,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学生百分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音响他们可以听到自己作品的效果,及时地进行修改,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激发求知和创作的欲望。

2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增大教学容

量,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音乐学习更多的是依赖个人的情感悟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学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突破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效果。而传统的音乐教学由于受到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教学手段一成不变,可以说,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枯燥单一的状态,这并不符合艺术教育陶冶情操的原则。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表现形式,教师就可轻而易举地把音乐教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感艺术教育。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他们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教师只需课前把准备所写的内容精心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只需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点击鼠标、键盘或操纵实物投影仪,教学内容便清晰规范地展现在大屏幕上,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舒畅地学到更多知识。

以往听记单音或节奏只能找到两三个学生到黑板写结果,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如今,综合训练把听到的音乐或节奏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同样的时间能检查更多学生的作业,经过师生共同讲评,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视唱或器乐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艺术的实践课。以前,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密密麻麻的曲谱,现在使用实物投影仪直接把课前准备好的曲谱放在投影仪上,或直接扫描到电脑中再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既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又给学生增大学习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电教媒体时,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3 运用多媒体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拓

宽学习视野

有人说:“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中学的艺术创造教育,不能奢望学生出多大的创造成果。如果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造性地看待、处理问题的习惯,那就是对他们一生负责了。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受到的一直是僵化的训练,哪天突然要他挖掘“创造的潜力”,有人就会责问:无源之水从何而来?所以说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其技巧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才是其真谛。音乐欣赏对触发灵感、启迪智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教学中,学生往往兴趣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但学生对该记的还是记不住。现在运用多媒体把聆听、观看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见解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景感染,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潜移默化地得以进行。

如在欣赏乐曲《沃尔塔瓦河》时,由于作品结构变化复杂,学生凭耳朵很难分辨清楚。使用多媒体将作品的旋律及结构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播放音乐的同时,配以形象生动的电脑制作画面,让学生的视听相互结合、相互感染、相互渗透。把不同音乐情绪、不同音乐内容的片断和画面对比欣赏,让学生展开联想,以此来加深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分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观赏的同时还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体验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为加深记忆,欣赏第二遍时,再根据学生所会乐器把主题音乐用长笛、单簧管、钢琴、小提琴等不同乐器演奏下来,这种参与活动,能使学生融进音乐进行体验、感受、理解,使复杂抽象的音乐在学生头脑中不再是一片混乱模糊的音响,而是有段落、有层次、有各种对比和变化的美妙乐音,在欣赏时不再游离于音乐之外。

由于音乐是中学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因此,在中学音乐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进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拓展性学习。例如,在上音乐欣赏课“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时选用《壮乡春早》《牧民新歌》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乐,用图文并茂、形声同步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欣赏能力,也让学生认识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外形特征,听辨它们的音色和欣赏乐器的合奏表演。学生又听又看,兴趣盎然,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结构,弥合了音乐的抽象性欣赏与学生的形象性思维之间的矛盾,充分提高了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还可以了解更多有关的音乐知识。

篇2

关键词:多媒体;欣赏;歌唱;视唱

中图分类号:G623.71

在音乐教学设计中,有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完美的优点,不受空间、时间、微观等方面的限制,形象生动、活泼、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完全解决了教师无法讲清课本中的某些重点、难点、使课堂结构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提高,从而为开展学生的素质更好地服务。

一、在欣赏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资源

在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资源教学是多媒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兴致淡漠不以为然,思想不专心,不集中。教师用了不少方法,如画图片、讲解、编故事、提示等等,学生往往只听懂了老师说的,而对该记的知识却还是听不进去。假如运用多媒体手段,把观察、聆听、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加上精辟、简洁的语言来引导给学生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

二、在歌唱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资源

教师在歌唱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唱歌,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唱好歌曲。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则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后,还应该引导学生处理歌曲情感。如果单靠教师讲解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生不易接受。现在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集视、听、唱于一体的优势,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音乐表现上,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模仿、这样促使学生从简单的练习起步,初步学会如何处理歌曲情感。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唱歌曲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同步”的优势,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优美的画面,把画面与歌曲的录音编辑在一起,恰当地插入教学歌谱,使声音、画面、歌谱、连成一片。学生在欣赏到绚丽的画面同时又能投入的演唱歌曲,学生的演唱更入情、更真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唱歌兴趣,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优美景色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良好地唱歌效果。

三、在视唱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资源

视唱在音乐学科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培养学生乐感,更是学习音乐的必备前提。对于刚刚接触到音乐学科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很多学生对此学科感到陌生又枯燥无味,不懂得在学习上从何下手。教师为此必须巧妙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逐渐对此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师在视唱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分析曲目中的每个乐句、每个乐段、每个小节的节奏型;更要掌握曲目中的重点难点,如果单老师的教唱、讲解,学生一定很难明白清楚的,也不能掌握其中的难点、重点,更谈不上把一首歌曲的视唱唱准,唱好。教师若运用多媒体教学把要视唱的曲子及其结构、、速度、节奏型表情等标清楚、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使学生理解曲目中的难点、重点,更能使学生提高视唱教学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资源在音乐教学中不仅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使师生的双边活动有机地结合,更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习得容易、乐意学习、勇于思考、敢于创新。是一种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性

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断音乐的教学论文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蒙■、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自然地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化深为浅,攻克难点

音乐课以其特有的载体和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视觉、听觉等因素在激发人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综合驾驭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媒体,从而能够较好地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小学生的理想、信念尚未成熟,他们对学习的选择性,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特别是由具体形象事物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如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它涉及到乐曲欣赏、器乐欣赏等内容,在乐共欣赏中,又包括了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吹打乐、丝竹乐、民乐重奏和民族管弦乐等五种。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最好是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图片等现代教学媒体。因为通过录像,学生不但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乐特点、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利用录音、录像的暂停、重放、快放功能,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辩、鉴赏,还可以达到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对于以具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这样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多手段、多形式的教学,教师可以灵活地将语言讲解、电脑演示、实际操作、影音播放等综合起来,根据小学生情绪的变化,科学搭配,合理运用,化深为浅。

三、发挥网络优势,整合音乐教学

篇4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音乐教学 增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30-01

在这个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计算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在各个领域不断地研究和运用计算机技术。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也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运用多媒体与音乐学科的整合,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运用多媒体给音乐教学增色,使音乐课堂变得更精彩,使学生更快的获得新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习惯、兴趣和各种能力,为学生学习音乐奠定基础,让学生在音乐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繁多,形式多样,笔者在上课前认真备教材,备学生,运用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优势辅助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做法:

1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有时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听课率和积极性都不是太高,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给一节音乐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一年级《云》教学时,笔者让学生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思考: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认真听的学生很少。后来笔者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欢有声的心理特征,运用多媒体播放《云》的flas,很容易就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率也提高,让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再比如:教学《我是少年的阿凡提》时,笔者先出示阿凡提的人物图,让学生猜猜,这个人是谁?然后,播放一段《阿凡提》动画,让他们根据自己看到的结合自己知道的来说说,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最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少年的阿凡提,你们想认识吗?(想)请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听后请谈谈你们对他的印象如何?(播放歌曲)根据学生的好奇心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导入新课,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乐学,好学,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 运用多媒体简化学习的重难点

音乐课中的重难点,不易解决,学生也难以掌握,笔者就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简便性,简化重难点,而不是反复的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愿听,愿学,积极配合,很快掌握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轻松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基础,但节奏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难点,枯燥无味的节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愿意去学。在教学《剪羊毛》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环节,我把歌曲里难点的节奏,一条条做好,放到羊的身上比作羊毛,用多媒体出示,让学生比赛“剪羊毛”,看谁剪得又快又多。学生在有趣的节奏游戏中,掌握了这首歌曲的难点节奏,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3 运用多媒体点燃学生的激情

教师教学时,要时刻抓住学生,不仅让学生学习有兴趣,还要点燃学生的激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让学生始终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比如:教学《大河之舞》时,爱尔兰很有名的踢踏舞,开始先是让学生听这首乐曲,让学生说说感受,学生只会说好听,节奏欢快。笔者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看完以后回答时人多,是整齐划一,给人以震撼,学生们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激情很高。最后还设计让学生观看我们国家的藏族踢踏舞,学生的激情又一次被点燃,学生很直观的理解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他们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不仅课上学得积极主动,课下还会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这就是多媒体带来的课堂魅力。再比如:教学《云》时,让学生思考:歌词中的“帆船”指的什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笔者就用多媒体出示云形成的各种图片,学生明白了,看着漂浮的云能在空中形成各种漂亮的形状,显得异常兴奋,不仅异口同声的说出图形的名称,有的还动手在本子上划出云形成的图形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激情被调动的很高,学习积极又主动。

4 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审美体验的机会

《2011年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审美体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如:教学《小小摇篮曲》时,根据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怎样让孩子们很快的进入“静静地”的意境中,笔者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夜晚的天空,多么迷人,星星眨着眼睛,对着孩子们微微笑,静静的夜晚,一位妈妈用她的手当摇篮,在摇着小宝宝。孩子们在老师温柔甜美的语言引导下,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美:夜晚的美,妈妈的美。创造美的意境,给学生美的体验。再比如:教学《小乌鸦爱妈妈》时,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导入,简单明了,学生受到爱的洗礼,受到美的教育,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美,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再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动画,但是,是无声的,让学生看完后说说:小乌鸦是怎么爱妈妈的?由于是无声的,学生看得特别认真和仔细,看完后,学生非常受感动,积极的回答,回答都很好,老师总结,告诉学生这是小乌鸦“反哺”的故事,动物都能做到这样爱妈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突出了本课的主题,把爱的教育升华,把美育放大,在无形中学生又一次受到爱的洗礼,让学生懂得了怎样去爱,怎样做是美,培养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彰显了音乐以美育人,以美感人的功能。

篇5

一、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课上能否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欣赏教学成功的关键。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直观,能将聆听、观察与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中的绚丽色彩、迷人的画面、动听的声音,从各个感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欣赏中来,从而为音乐欣赏教学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音乐的欣赏。

在一年级的一节综合练习课中,是认识X、XX、X-节奏。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X、XX、X-三种节奏以及它们的组合,并且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用X、XX、X-组成多种节奏组合,为歌曲编配节奏乐伴奏。在这节课的讲解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使这节课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在导入时,我做了一幅配有音乐的画面,画面上是在一所大森林的小房子外面,一位教师和许多小朋友在说话,是以开门的方式进入画面的,并且还伴有音乐。这时,我发现学生的眼睛亮起来了,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画面中,有的学生还说:“哇,真好看!”我对学生说:“今天,教师带你们到这个神秘的大森林里,这一路上我们是怎么走的呢?请同学们看着老师学做一下。”通过实际生活中人们走和跑的动作让学生感性的认识X、XX、X-节奏。

二、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对于歌曲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学生不易掌握的重点,通过暂停、重放、快放等操作,无限制地重复播放,也可以利用网络中的一些音乐编辑软件对教学中的音视频文件进行剪裁、编辑,制作出自己教学中需要的音乐素材,不但可以节省时间,突破教学重难点,也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还可以让学生对演唱的歌曲有更深入全面的把握,通过配合歌曲内在的意境,加快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如教学《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了孩子们在公园、校园等场所的嬉戏活动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有感情

三、实现“视听同步”

音乐作品在本质上是听觉艺术。先听后感,才能有所联想、想象,进而才有听众审美的提高。因此,音乐欣赏的学习,必须通过“听”,通过反复的“听”,不只一般的感知的“听”,还要达到理性的“听”,甚至达到审美意义的“听”。既然如此,们就可以先在“听”上下工夫,让学生能主动的被“听”吸引住,而后才有“被教育”的可能,这是音乐欣赏实施美育的第一步。要实施此第一步,最佳方式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谓音乐教学之“核武器”,它集视、听、唱、赏于一体,能全方位地满足听众的感官刺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实现高标准的视听同步。

例如,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由于歌曲意境较成人化,学生很难体会这种情绪,更别说引起共鸣了。在教学中若采用多媒体,当前奏响起时,画面便展现出草原那苍茫辽阔之美,还有如白云般的羊群,强悍奔跑的骏马,绿毯上星星点点的帐篷,在一轮红日的映衬下,如诗如画,再加上雄浑、嘹亮的歌声,学生的情趣就会被牢牢地抓住,他们会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为明朗的草原气息所陶醉。在观看画面,聆听音乐之中你就会一下子明白音乐表现的事物。当然,并非只有多媒体才可实现“视听同步”,录像、投影仪、音响,只要组合得好,效果同样不错。

四、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敏感,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对于声音、图像、动画等视频感兴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引入其中,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给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平添生气,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蒲公英》一课教学中,开始上课之前,教师想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有一个小孩儿,名叫姣姣,有一天和父母吵架了,站在河边愁眉不展,这时候听到草丛里传来了一个声音:“小姑娘、你在想什么?”视频镜头随之移动,原来是草丛里的一株蒲公英……在教师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学生真实的走进蒲公英的世界,走进姣姣的生活,对歌曲《蒲公英》会产生影响深刻的理解,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把握。

篇6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和享受,培养音乐情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以粉笔、黑板、钢琴或录音机作为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渴望更加丰富的多元化教学,多媒体技术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将声、色、光等技术融合于一体,再经过教师的巧妙设计,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迅速地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当中。例如,在教授《鸭子拌嘴》这一课时,多媒体技术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合奏《鸭子拌嘴》,使学生开始接触和喜欢民间音乐,了解各种器乐。在讲授知识点前,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鸭子拌嘴》,让学生在观看中听音乐,说出音乐中存在哪些打击乐器,而且播放了各种乐器的音色。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各种乐器的音色和形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来表现狗叫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一首《鸭子拌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高昂,纷纷投入到创造的激情当中。

二、 小学音乐课多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1.多媒体技术在教唱教学中的应用

在音乐教学中,教唱教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即学生听范唱,老师教曲谱,学生学唱歌词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使音乐课真正的“乐”起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歌曲做成MIDI的音乐,其中乐谱的谱面跟教材中的相同,从而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这节课程的侧重点,而且MIDI的音乐效果要比录音机的音乐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教授《春天》这一课时,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春天在哪里》的背景,使学生先初步感知一下春天的美景,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一些描写春天的美丽诗句。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营造音乐学习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对春天的联想,进入音乐情境。

2.多媒体技术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听,就是其中一种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审美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粉笔、黑板加录音机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听得下面昏昏欲睡。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现状,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

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百鸟朝凤》的时候,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音乐形象更加的生动。首先投影仪播放唢呐的外形,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唢呐的基本知识点,在乐曲声中,教师依次给学生播放一幅幅水墨画,加深学生对百鸟争鸣的印象。学生在试、听两个感官当中快乐地学习,整堂课都处于一种活跃的气氛当中。

新课标规定“要使得学生了解音乐艺术和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将音乐扩大化”。感知不同艺术对学生学习音乐、增加艺术见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将狭隘的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自然知识,而网络为教师课前准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将音乐家的名言或生活小故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到网上找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品进行观赏,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扩展作用。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 多媒体 音乐教学 合理利用

1.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1内容、形式过度依赖多媒体。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不是说使用了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好,不合理的应用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在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普及期,有的老师刚接触多媒体教学,为了能上好一节精彩的音乐课,在备课时重点总是放在课件的制作上,想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表现教学内容,忽视了对教材本身的钻研和课堂整体环节的设计与安排。

1.2多媒体不应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上过多媒体教学音乐课或听过此类课的老师都会有一个体会,不成功的一节多媒体课,老师往往成了一个预先写好程序,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播放的电脑操作员。老师围绕电脑进行着按部就班的操作,也许时不时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操作,学生此时就成了观众,观看老师的多媒体展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与交流的核心。

1.3多媒体课件的机械化。

电脑的使用让人们从纷繁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些事情可以更简单、更快捷地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也让黑板和粉笔被弃之不用,以往优美、合理的板书被键盘的简单操作取代,只要敲敲键盘,课的内容就往下进行了,学生看过之后无法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回顾,只能是机械式的“注入”教学。

1.4对网络的不合理利用。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如今网络已无处不在,任何事都能与网络联系上。网络的丰富资源共享,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势。老师们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很容易就能从网络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互联网的开放性势必决定了网络资源的可靠性不是很有保障,随意选择素材,不加甄别、不合理地运用网络,有时不仅不能增强音乐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反而会成为负担。

2.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1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与形式。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了解音乐、掌握音乐,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和手段,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必须有针对性,利用视频、音响、画面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课的内容是根本,形式只是外在和辅助,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是为了课的内容服务的,切勿成为一味的多媒体展示。因此,我们应该借助丰富的多媒体元素,把音乐的知识、内涵、背景更有效地分析透彻,让学生学习、体会所学内容,并不是用多媒体渲染课堂内容。比如在钢琴曲欣赏课上,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不能很好地同步进行,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和削弱了艺术的魅力。但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可把乐曲、乐曲描述的内容以声音、描述内容的画面、文字提示等要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步刺激,使乐曲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心理和感官上主动感受音乐的美妙。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很好地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2.2以学生为主体,认识多媒体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培养,并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不能用教育技术替代的,在音乐教学中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整个教学过程,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上多媒体课而使用多媒体,不能以多媒体教学技术表现整堂课,这样不仅不能突出音乐学科教学的特点、突出音乐性,反而让形式化的东西把以学生为主体变成了以老师为主体。合理应用多媒体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做出合理、适度的选择、应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必须精心挑选、细心制作,绝不可粗制滥造,以求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最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否则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不仅发挥不了自身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反而会使教学变得死板,破坏整体教学过程。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固然丰富,但一味地追求电脑操作会影响师生间的互动。因此,以往传统的板书不应成为过时的东西,如教学重点和课堂上的即时信息、总结评价等应以板书的形式反映在黑板上,配合多媒体的声音和画面,静动结合,互相弥补,使授课的形式多元化,取得较好的效果。

2.4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

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总是和网络挂上钩的。在这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不管教师或者学生想从网络获得自己想了解的知识都是易如反掌的。在教学中使用海量的资源时必须注意科学原则,因为这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引用网络资源时首先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文字、语言表述正确,信息客观、准确,才能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涉及知识性的内容时,需验证所用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教学不能光顾着漂亮形式而忽视了知识的内涵。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作为辅助手段合理地运用,可以丰富音乐课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的多元化,切不可滥用,否则就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

一、多媒体音乐的含义

所谓的多媒体音乐课就是将多种电教进行整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的一种音乐课堂的全新呈现形式。尤其是将计算机技术集合到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将各方面的知识要点结合到一起,向学生呈现跨越时空的多元化综合的知识体系。可以把课堂的局限性充分的规避掉,并且可以将声音、色彩还有文字等多种元素有效地结合,让学生听到音乐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以及作者写作时的一些心情、心态等,这样的课堂学生们受益无穷,耐人寻味,每一次的音乐课堂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在课件最后一页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同样制作课件,与同学共同分享更多的音乐故事,这样的教师所能够覆盖的范围就不仅仅是课堂时间了,学生在课堂下面同样可以充分地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二、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突破传统教学法的限制

多媒体教学系统突破了传统教学法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束缚,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并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运动发展的全过程,便于学生对所学教材获得最充分的感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很难感知的一些内容,如历史事件、远方景象、异国的风土人情等,通过音响设备,使它们清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同时,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借助其他综合艺术的表现力,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感受音乐艺术形象。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音乐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音乐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教学,其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药利用现代技术本身的多样化以及可操作性,不像传统的教学中一旦错了就必须重新写谱,而利用计算机中的绘画板则可以轻松的进行随意的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真正在自己的世界中写出他们所认为的美好的事物,由此也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倡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设计,使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扩大信息增值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使信息增值率增加几十倍,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方式,如电子计算机教学、广播电视教学等,信息的增值率可以扩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倍,这对音乐教育来说尤其重要.随着广播、电视、计算机的普及,音乐教育面临着社会化的问题.凡是电视、广播、计算机普及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音乐教育的课堂,学生可以从中欣赏音乐,学习演奏乐器,接受远程音乐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教育作用,使音乐教育冲破学校院墙的束缚,使课堂延伸到整个社会,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多媒体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音乐教学的起始和结束阶段,多媒体技术可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各个教学关节有效串联起来,承上启下,唤起审美主义和审美渴望;在教学内容上,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吸引人,更具感染力;总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音乐教学创设了形声兼备的音乐情景,全面增强了音乐的时空效应,激发学生探索美感的欲望,提高其审美能力。

(二)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如此,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品质。如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其个性、发展创新思维,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其有声有形的情景优势,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其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三)多媒体的“工具性”可加深师生间的交流

在多媒体运用到音乐课堂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多媒体是工具,但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而不能让多媒体喧宾夺主,挤占学生体验交流的时间。现代社会提倡人性化教育,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应该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人,而应该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彼此课堂中的地位进行有机的协调,从而形成有效地课堂教学的互动与积极的交流,在不断地沟通中形成良好的融洽的课堂气氛,由此让学生改变以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将只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去忽视了音乐欣赏,例如将较多的时间花在可见的制作,忽视同学们的情感互动,例如只是一味的播放课件,而不去深入讲解,课堂上只是学生在欣赏,老师在播放,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知识,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但达不到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反而会割断老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联系。

(四)引导艺术创新,引导学生创造美

篇9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情境创设;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实践证明,多媒体是一种理想的教学辅助工具,它以形象直观的形式,丰富的教学信息容量,快捷的传递方式,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动静结合,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为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动画、影视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利用它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进而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尽管现在的音乐教材图文并茂,提供了大量的情境材料,但毕竟是静止、单调的。如果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动静结合,声像结合,不但创设了教学情境,为学生掌握课本内容拓宽了思路,强化了理解,而且能使学生从声色俱佳、形象逼真的动画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优化了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歌曲制成影像资料融入课堂,会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多媒体播出这样的画面――百花盛开、小鸟歌唱、树林换上绿装、小朋友戴上红领巾在郊外踏青,再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仿佛置身其间,体会到儿童渴盼春天早日来临的迫切心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据调查统计,音乐课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可达到95%以上,而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只达到56%。因此,多媒体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扩大教学容量

多媒体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它能大大地节省教学时间,增大课堂的容量和信息的密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如果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拓宽了音乐教学的课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同时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例如,在学唱《卖报歌》时,我通过课件介绍战争年代儿童忍饥受寒、沿街乞讨卖报为生的背景,从而激发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教《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为了使学生对这种轻快愉悦风格的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我收集了两首类似这种风格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即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和《乡间小路》。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找到了活泼轻松的感觉,然后再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效果很好。不仅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吸收了教材以外更多的知识,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四、音乐教学化繁为简,省时增效

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枯燥无味,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只靠教师的讲解 ,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处理好乐理方面的音像资料,使得声像俱佳,使抽象难懂的乐理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起到了化繁为简、省时增效的作用。例如,在教授“民族乐器欣赏”这一课时,要让学生了解各种乐器及音色,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可能要花费不少气力才能勉强说明白。我借助于网络搜集了各种乐器的图片,事先做好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只轻轻点击该乐器图片就能发出与之相对应的乐器声音。使学生在认识该乐器的同时,又能了解该乐器的音色,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分辨出各种相近的乐器。

篇10

一、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给未来一片绿色》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景: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二)情境凸现,突破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要准备图片、大歌纸,在黑板上写大量的板书等,既浪费时间又乏味。运用多媒体教学,任何乐谱、图片、实物都可以放大到大屏幕上展示。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使各种乐谱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式凸现在大屏幕上,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加强刺激,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促进他们对乐曲旋律的体悟、理解。而将二胡、小提琴等放大投映出来,则可以使对乐器的介绍更形象、准确。

音乐教学不同于绘画教学,可以借用色彩、线条来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叙述。学生对音乐的接受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运用多媒体把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把虚幻音乐变得直观化。如在向学生讲述调式音级与键盘各音的关系时,可制作一张标有音名的键盘图。点击鼠标,出现C大调的唱名;又点击,C大调消失,出现G大调在键盘上的位置;之后又出现F大调、D大调、A大调等调的音级在键盘中相应的位置。这样,使得学生对这较为难懂的调式一目了然,从而使教学难点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

(三)情境引导,培养创造

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

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八幅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赏毕,我对学生说:“大家在小学时写过看图作文,今天,大家能否试一试听音乐作文呢?”当我再次播放录音时,同学们纷纷拿起了笔。一位学生曾写下这样一段不错的文字:“从那典雅委婉、恬静柔美的乐声中,我仿佛听到了那沉沉隆隆的暮鼓、悠悠扬扬的渔歌和江水激岸的回响;从那一幅幅清丽淡雅、神奇辽阔的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那明月晚浴后跳出江面时的盈盈笑脸,江风轻吻微波时的柔情蜜意,白帆飘飘荡荡的怡然,橹桨划开浪花的潇洒,花影频摇的舞姿,水天一色的和谐,归舟远去的幽静和满款鱼虾的快乐。此时此刻,我完全置身于云河仙境之中了,获得了不出校园而餐水乡之秀,身居教室而醇花月之境的艺术享受。真是听之心旷神怡,观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在激发写作兴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外表,更要注重内涵

有的教师为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形式上。他们竭力挖掘教材中可用多媒体的知识点,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形式,录音、录像、投影,制作的课件也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这样的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实际效果一般,甚至学生的注意力被无用信息牵制,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赏的音乐的内涵,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这违背了媒体的运用应为音乐教学服务的教学规律,是不可取的。

(二)不盲目追求形象性,视情况制作情节MTV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材中,不少音乐作品是根据文学名著或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这类作品往往篇幅较长,学生由于欣赏水平、能力的局限,往往听了几分钟后就思想开小差,以致不能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耐心地听完全曲,就选取与该音乐作品相关的电影片断或制作相关内容的动画,再配上背景音乐制成情节MTV播放。我认为,这样的课件弊大于利。孰不知,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其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把音乐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内容中,这有违艺术欣赏教学的规律,会限制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再则,若教学每首乐曲都制作这样的课件,费时费力,不切实际。因此,要从课堂实效出发,真正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涵,想象音乐意境,参与音乐创作。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