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病害及处理办法

篇1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1 市政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病害及产生原因

1.1 常见病害种类

1.1.1 功能性病害

这类病害的产生多半原因是由于设计中出现问题导致的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受到损害。由于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会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气候和条件下,因此这类病害发生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的问题暴露裂纹、凸起、坑陷和泛油等问题。

1.1.2 结构性病害

这类病害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发现问题,但是在桥梁或者道路达到一定负荷之后就会使工程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桥梁道路无法正常的使用,如果不能及时维修或者重建会引发事故的发生。

1.2 产生病害的基本原因

1.2.1 裂缝

市政桥梁道路能够遇到的最为常见的病害问题就是裂缝,能够引起裂缝的因素也很多,一般包括建筑材料本身特性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混凝土的抗拉伸能力比较弱,导致桥梁道路在经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裂缝。能够导致裂缝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原因能够将裂缝分为很多种类型,我们常见的有安全裂缝,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北方的道路上很容易发生这样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勘察和维修即可;还有非正常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式由于施工或者材料的问题等造成的,属于工程质量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此外还有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裂缝、结构与非结构裂纹等等。

1.2.2 腐蚀

腐蚀主要带来的危害部位是在桥梁或道路的外观上,经常会出现酥松起皮、剥落或者麻面等现象。主要引起腐蚀的因素多为自然因素,比如风沙,雨水或者天气炎热寒冷等。一旦桥梁或者道路的表面发生腐蚀现象之后,内部结构就会失去保护层,被腐蚀和破坏的机会就会加大,因此应该及时修复。

1.2.3 锈蚀、碳化

钢筋发生锈蚀现象和混凝土被碳化是对桥梁路面损毁最大的威胁,当钢筋被锈蚀之后表面会发生膨胀现象,这样混凝土就会受到很大的拉力,在拉力的作用之下路面会发生开裂的现象,这时外界的空气和水分会进入到路面的内部,造成内部被腐蚀是钢筋产生生锈的情况,长期的腐蚀会使桥梁或者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给安全问题带来巨大的隐患。

1.2.4 地基下降

市政道路在建设的时候往往也会考虑到边远地区或者气候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会出现地基潮湿或者在山体上面修路的情况,因此地基的修建往往受到当地地型和环境的影响会造成下降的现象,在地基的处理方面呀有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设计,并且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或者地理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修建,尽量避免由于地基下降所带来的灾害发生。

2 针对目前的问题采取的处理技术

2.1 裂缝修补

目前经常使用的裂缝修补技术有涂抹、灌浆、填充和表面修补。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裂缝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修补办法,很小的裂缝可以直接在路面的表面涂抹丙酮或者酒精然后使用环氧树脂浆,每五分钟进行一次涂抹直到厚度达到一毫米即可。在桥梁的表面由于超过应有的负荷而出现表面裂痕并且裂痕比较浅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表面修复的方法进行修补。面对比较宽或者很深的裂缝时,表面的修补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在裂痕中加入填充物质,这样能够使桥梁的稳固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2 加固增强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应有于沉降所造成的病害之中,沉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路基的不均匀产生的,这样直接受到损害的是桥梁的结构,这时如果使用桥梁的加固技术处理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主要办法是对桥梁上方的结构进行加固,从而是整个桥梁的结构能够更加的稳固。桥梁加固的一般方法包括增加桥w的截面积或者在桥的外部黏贴覆盖等办法。

2.3 实现设计的合理化

在实行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时候要对设计进行合理化,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在对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选择优质的材料,数量上必须保证充足的供应,避免由于材料无法充足的供应而导致的工期拖延问题发生,对于质量不能够满足国家相关要求的材料要避免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完成。

2.4 及时清理混凝土,保护暴露的钢筋

在桥梁的表面经常会出现表层由于腐蚀等原因造成的疏松脱离现象,这时应该及时对劣质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工作,同时应该清理的还有下面钢筋部位的混凝土,并且能够及时的填充进去新的物质。这是对病害修复的常用技术。另外暴露在外面的钢筋极容易受到腐蚀,因此对钢筋的表面进行及时的清理和干燥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使用钢筋的时候在钢筋的表层加上特殊物质,比如涂抹保护层是十分有效的防治钢筋受到锈蚀的有效办法。在建筑使用的钢筋应该尽量避免在风吹日晒或者雨淋的地方保存。

2.5 加强日常的道路桥梁养护工作

在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建设工程,却忽略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政府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发生病害的概率增加,对于桥梁和路面,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修复是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年限的有效办法。在工程完成之后,相应的交通管制工作也应该及时进行,尽量避免由于经受超负荷的情况引起的不必要的损害造成桥梁或路面的损坏。

3 结语

交通运输直接关系到的是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就是道路运输,因此道路桥梁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正在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改善桥梁道路病害问题。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的是国家和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慎重处理,不断的在工程材料、施工建设及设计工程等方面更加科学化,为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最坚实的后勤保障。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类型;预防措施

前言

现今的城市道路基本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应针对其多发的病害部位进行具体病害原因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预防和恢复措施,在确保行车、行人安全的前提下,保证道路质量安全与视觉效果。现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现象,总结市政路面病害的原因,并从技术层面提出相应维护策略。

一、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与成因

现今,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上,虽然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也不可否认,在路面设计、建造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设计上的不合理,施工质量管控不佳,运营后对违规超载车辆管理不到位,加之气候等客观原因,很容易造成城市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发生,其中常见的病害类型有一下几类。

(一)裂缝

对于城市沥青路面,发生的裂缝现象主要有两类:横向与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主要是由于在温度应力的影响下,沥青路面出现的疲劳裂缝,与横向裂缝相同,纵向裂缝也是很难避免的,纵向裂缝主要是填土与地基的横向不均匀性引起的。

(二)水破坏

水破坏主要是指,路面结构受降水作用的影响提前发生破坏现象,在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中,水破坏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其破坏力却是最大的,水破坏主要包括:辙槽、网裂、唧浆和坑洞等几种形式。水破坏主要是因为建造过程中对配料的比例管控不力,配料搅拌不均匀、碾压过程中效果不佳,致使路面存在较大的空隙。

(三)松散

松散,引发松散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凝土的表面层中的集料颗粒脱落。并自上而下渐进发展。而颗粒掉落的原因则是裹覆沥青和集料颗粒没有很好的完成粘结。

(四)推移

造成推移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施工质量不佳、车辆超载严重、透油层的洒布质量不好等等。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前,由于场地基层表面的清扫不彻底很可能导致沥青基层与面层的粘结质量不佳。投入使用以后,行车量增大,加之存在一些超载现象,面层与基层无法形成有效粘结,尤其在铺筑接缝处,很容易出现推移现象。

(五)车辙

车辙,主要受车辆长时间行驶而在路面上形成的永久性车轮压痕。车辙的产生对行车舒适度与路面的安全性都有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道路的损害。首先,导致路面发生形变,影响路面的平整。其次,路面上车辙常年磨损,会造成沥青层厚度变薄,并最终影响整个路面的质量与强度,从而引发其他路面病害。最后,路面的不平很可能影响行车操控的稳定性,从而诱发交通事故。

二、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预防措施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原因,还应该从更多方面进行理解和分析。但在日常的路面维修、养护工作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

(一)对裂缝的防治

1.在沥青混合料的进场摊铺环节上,应该严格把关,如果存在混合料在质量或级配上存在问题,砂石比例低、集料较细等情况,应该马上将摊铺环节暂停,并且第一时间对拌合站下达调整通知。

2.对才初碾、终碾、摊铺等环节要严格把控,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控制,对沥青混合料的厚度及时把握。

3.针对纵缝情况,应该尽可能采用直茬热接的手段,此时的摊铺段不应设置过长,并应该在当天完成衔接,在第一幅路面完成摊铺以后,应该马上进行第二幅,两幅的搭接应该保持2.5-5cm的空间。下一步在进行碾压。如果没有在当日完成衔接,那么在纵横缝上则应该上冷接茬,要刨直茬,在粘层边油涂刷以后,在进行摊铺。

4.一些不严重,或者没有发生变形的裂缝,养护过程中,可以利用刷油法来完成,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喷油封面,从而达到防止渗水,抑制裂缝进一步扩大的效果。

(二)水破坏的养护

如何对水破坏进行养护,首先使水能够进入后及时排除,或者不进入,这是缓解沥青路面水破坏的重点。对此,应该从设计与施工两个角度来进行分层考虑,将水破坏的影响降到最低,使路面早期水破坏现象得到解决。其次,在公路工程中,应该注意沥青混凝土集料的选用,保证其与沥青具良好的粘接力,以防止雨水及其他用水渗入。

(三)路面松散情况预防

1.应该有效掌控沥青混合料在碾压与摊铺时的温度,在常温条件下,碾压的温度应控制在:80―100℃,而摊铺的温度应该在100―120℃之间。

2.在材料属性上来说,沥青混合料属于热操作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遵循“三快”方法,即:“快卸、快铺、快碾压”。当地表温度在5℃以下时,应该马上暂停摊铺。

3.针对一些小面积的掉渣、麻面现象,应该针对问题部位喷洒沥青,然后将其压实。但是针对大面积的松散掉渣,可在20℃以上的气温下,将问题路面做好清理,同时在路面上喷油,然后铺设一层沥青,最后压实。

(四)、对推移的处理

1.应该在反复试验的前提下,选用相对合理、科学的施工配料比例,并且,在沥青与粒料的选择上也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与规范。

2.在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环节都应该严格依据道路施工规范进行,尤其在沥青厚度的问题上,应该确保铺筑最薄的地方也达标。

3.针对路基或者下承层的强度较弱而导致推移现行的发生,可以采用在面层与下承层的中间加入一些专用的合成材料。

4.低于透层的施工问题,应该着重严格把握,从对下承层的清扫到乳液的撒布都要认真施工,让透层油起到良好的粘结作用。

5.对两层油面之间污染造成夹层现象,可以通过洒布粘层油来解决。

6.针对通车后路面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处理方案,最终做好养护工作。

7.通过渗水试验来检测路面的压实效果,避免路面结构有水而造成推移。

(五)车辙的预防措施

如果路面在轮迹部位发生下陷,两侧并没有明显隆起,首先应该将修补的范围确定下来,可以将支持架于凹陷处,路面与直尺相接处就是应该进行修补的轮廓,然后可以将轮廓内面层利用机械铣削,或者直接刨去实现槽地与槽壁的垂直,并将原面层凿毛,清扫干净后,涂刷0.3kg/-0.6kg/粘层沥青,用与原面层结构相同的材料修补,并充分压实,与路面接平。

结束语

城市道沥青路面病害的维修和养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需合理的计划,严格控制施工技术,借鉴好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以上多种条件限制着城市道路沥青面病害的维护和养护,需要市政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维护养护是十分复杂的,需要我们及时的重视,并通过有效的解决办法。使路面病害的预防和养护工作更有序的进行,使城市道路面更加整洁、美观,从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城市交通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赵宏宇,浅谈市政路面的病害及维护[J].中国人民论坛,2003.3,22

篇3

[关健词] 水泥砼路面板、病害、防治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stone is rich in resources, local usually road design for cement concrete road, but because of the traffic increases and all kinds of construction factors influence the damaged road, to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plate causes disease exists about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plat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Q1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文献标识码]B

我县石料资源丰富,所以石料价格低,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作为一名市政工程监督人员,我们所监督的道路都是水泥砼道路居多。而水泥砼路面具有舒适、平坦,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但从我县所建成的水泥砼路面情况看,有相当部分砼被破坏,如裂缝、开裂、路面沉陷、板面断开等。正确分析砼路面板病害的原因是克服和控制裂缝、开裂保护路面正常使用的关键。

1、水泥砼路面板病害的成因分析

1、1路基不均匀沉陷的原因

1.1.1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适的建筑材料

如过境路五指山路段,路面板开裂破坏,经工人割开路面,发现路基是由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填筑的,云台山路段由土质原因,采用高液限粉土填筑的路基,路基出现了不均匀沉陷,从而引起路面板开裂。而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规范中规定,不应使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大于50%、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处理不得作路基填料。由于施工单位在路基填筑材料方面控制不严,使用了不适宜材料从而造成路基下沉或塌方,以致影响路面直到路面砼板破坏。

1.2路基土方填筑方面的原因

路基填土施工前1.2.1施工单位没有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清除干净; 1.2.2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视压实机具的功能确定每层虚铺厚度来压实有的虚铺厚度达到1米,使用的压实机械没有达到一定吨位要求。1.2.3路基填筑中没有按要求做成双向横,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未做或不畅通,从而使大量的积水渗入下一层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1.2.4路基填土宽度施工时没有比设计规定宽50,造成路基压实宽度不足,又另外补土没有用机械压实。1.2.5路基碾压没有按要求进行,而是随意进行。压实度没有经过试验就进行下一道工序的隐蔽工作。1.2.6石方或土石混合料填筑时,石头块径过大,使填石路堤或填土石混合料路堤密实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在马栈道路路基施工中,原路基为农田,路基填石厚1.5m由于填石料时,石头直径过大密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至使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直到影响路面砼板

1.3特殊土路基处理不适宜

在特殊土路基填筑前,应该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依据工程工地质勘察报告核查特殊土的分布范围、埋置深度和地表水、地下水状况,根据设计文体、水文地质资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膨胀性土路基宜在少雨季节施工;湖、塘、沼泽等软土路基宜在枯水期施工。软基处理方法一般有清淤回填土方、石方、土石混合料或砂砾,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土工布等。由于我县处于边远地区,以前施工的道路没有进行地质勘察,没有探名地基承载力。如第二居民区十米道路,原路基为农田用地,在施工时,施工单位在软基处理办法,当时只清除田表面杂草而软土没有全部清除,因软土的压缩性大,在自重的作用下产生沉降,部分路段由于路基的防护、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湿陷性土不均匀沉陷、水流不畅,引起路基变形,最终影响路面砼板。

2、路面方面的原因

2、1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不合要求

路面基层一般县城道路设计成级配碎石基层。路面开始施工前要求路槽应清理干净,标高等应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基层的设计厚度(厚度增加提高成本,厚度减小影响路面基层的稳定);基层集料细长及扁平的颗粒,不得超过20%,且不得含有粘土快,腐植等有害物质,集料必须有良好的级配,级配曲线应接近圆滑并居中。0.5mm以下的集料其塑性指数应小于4%,液限指数应小于26%;松铺好的集料在压实时,其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稍高。

在铺前水泥路面时,将基层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及任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表面部重新翻松,清除或用同类材料进行整行,并压实到符合规范要求的密实度和规定的线形、坡度、标高。如马栈道路工程由于施工队施工时,使用集料的级配不好,路基基层标高控制不严,这样严重影响了基层的质量,甚至路面板槽破坏。

2.2路面结构不合理。水泥混凝土道路大都采用水泥、石灰稳定土材料铺筑路基。根据近年来养护工作取得的经验来看,利用水泥、石灰稳定土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有许多缺陷。因为该种材料的水稳定性较差,被水浸泡后一旦有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很快就会形成唧泥,造成板底淘空,致使道板局部受力不均匀,引发路面破损。

2.3随着经济的发展,超载、超重车大量出现,进一步加剧了混凝土路面破损的速度。

2.4道路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对水泥混凝土道路来说,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对水的防治。如果排水系统存在缺陷,使本应及时排走的水,大量滞留在路上无法外排,势必造成路面积水下渗至路基,导致路基强度的局部软弱,从而出现大面积的严重病害。

3、水泥砼路面板病害的防治

3.1 路基施工方面

路基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由于路面板遭到破坏后,要对路基有质量问题的地段返工是不可能的,水泥砼板难修补。故在路基施工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3.1.1清表要彻底。不适宜的材料应全部清除上按规范要求搞好

3.1.2路基填筑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填料,控制松铺厚度和粒径,控制压实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每层填筑要用平地机等机械整平后压实,形成横向路拱,做好临时排水使路基干燥等。 3.1.3 特殊土路基处理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选择适宜的季节施工。

3.2路面方面

3.2.1 路面基层施工要严格按规定要求选好合格材料,保证路面基层设计厚度及顶面标高,保证压实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2.2路面板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材料及材料的级配,保证砼质量要按砼配合比设计进行施工,搞好施工缝、缩缝、胀缝的处理,防止路表水渗入路基。

3.2.3水泥混凝土道路病害刚刚出现的时候可能只是轻微的唧泥或小的裂缝,如果任其发展,就会逐步扩散,最终形成大面积的严重破碎。所以,搞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预防性养护十分关键,一定要做到勤观察、早发现,并及时处治。

3.2.4要特别重视对路面积水的防治工作,坚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即在做好灌缝工作的同时,对路面积水进行疏导,对经常积水的路段要增设泄水槽和排水沟渠,尽快排除积水。

3.2.5从长远看,在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建设、施工中建议逐步淘汰石灰稳定土质层,而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来修筑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基层。

3.2.6做好道路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杜绝超载、超重车辆对道路造成的破坏。

4水泥砼路面板病害后的处理

4.1错台沉陷的现象,由于修补困难,以往人们总是用沥青砼进行填补压实,实际上这种修补方案是不可取的。因为水泥砼路面与沥青砼路面颜色不致,这样的局部修补,会给汽车驾驶员造成错觉,所以,由于错台、沉陷的水泥砼板最好是铲除,用高标号的砼进行修补。

4.2 对于板块断裂情况较轻,象只有一条贯穿板厚的裂缝来说,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对待此类病害,宜采用封缝胶来处治。具体做法是:首先将裂缝清理干净;按间距1 535 era布置注浆咀并固定好;按水泥:封缝胶=1:1比率配制封缝用浆并刷在裂缝表面以封闭裂缝;最后按主剂:固化剂=2:1的比率配制注缝浆,利用补缝器通过注浆咀压入裂缝,从而达到粘结裂缝的目的,使之重新恢复通行功能。有些断板不但有了贯穿裂缝,而且裂缝处已出现了垂直位移,这说明板下有脱空现象。此时较好的处治办法就是压浆。利用灰浆泵的压力将水泥砂浆通过预先钻好的孔洞直接压入板下,填充板下出现的空洞,使基层重新稳定。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道板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道路通行能力,而且成本较低,很值得研究和推广。可采取直接灌浆法。

4.3 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严重的修复,宜采用旧混凝土路面罩面技术,即采用道路专用土工布作为复合式路面夹层材料,并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抗剥落剂,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及缝隙进行技术处理。这样做可较好的延缓和减少反射裂缝,减少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行车舒适性,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技术主要特点为:能减少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造价省,并可及时修补;施工方便,工艺简单,快捷,推广容易;确保行车畅通,社会效益显著;行车舒适,减少环境污染。

结束语

砼路面病害要想减少到最小,要从路面基层施工阶段就开始重视,所有参加道路建设的施工队、监理单位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社会效益和社会质量才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CJJ 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包惠敏.曹晓岩《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06.[S].公路历清路面设计规范

[4] 李旭.唐威远历清砼路面施工机械选择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8年7月

作者姓名:徐金华 出生年份:1972年7月性别:女 籍贯:广西省百色市凌云县

篇4

关键词:道路;路基路面;病害;裂缝;翻浆

Abstract: the roa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road, is the key content and the location of a road maintenance. Due to its the happening of the disease, directly influence the use function of roads, so cherished. Road roadbe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intenance costs by more than 80%, so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road engineering disease common subgrade pavement,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Firstly for the common diseases and causes of roadbed road surface in detail, and then targeted road subgrade pavement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oad; The subgrade pavement; Disease; Fracture; Frost boil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道路路基常见病害及成因

(一)路基翻浆

1、病害

季节性冰冻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率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造成路基湿软弹簧、路面破裂、冒出泥浆等的现象。

路基土质不良、 公路经过湿地,或路基坡脚存有积水的路段容易出现翻浆病害,盐渍土和沼泽地是翻浆病害的重灾区。路基翻浆的过程大致如下:

秋季(聚水)冬季(冻结)春融(含水量增加)强度降低、因行车荷载翻浆

非春融的雨季,如果路面密水性差,导致降水浸入路基,造成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率过大,也可能造成翻浆。翻浆时沉降与隆起并存,路基路面倒置,结构混淆。

成因

(1)地下水、地表水和汽化水是影响路基翻浆的内在因素。

(2)道路施工和交通量等是影响路基翻浆的外在因素。

(3)土质因素:细粒土中的粉性土是最容易翻浆的土;粗粒土(砂砾土)基本上不产生翻浆病害。

(4)温度:一定的冻结深度和一定的冷量(冬季各月负气温的总和)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5)人为因素:设计不当、施工质量有问题和养护不当都会邹城翻浆的产生。

(二)路基不均匀沉降

路基不均匀沉降主要表现为路面不平整、行车颠簸、局部沉陷或塌陷等。

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地基沿纵横向软弱土层分布不均,如地层倾斜、土层、土性、密度等,横向半填半挖或纵向填挖交界,部分路基入河塘回填等特殊地段,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相接部位处理不当等都有可能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在软土地基路段,由于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其上面构造物承载力的要求,导致地基失稳、变形,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另外在旧路加宽改造时,由于设计与施工原因,新旧路基之间产生纵向裂缝,也是目前在工程中较多出现的问题。

(三)路基滑坡

滑坡是高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带或面滑动的现象。滑坡是路基上边坡或路基局部自上而下的滑移,具明显的滑动界面。滑坡是滑动界面抗剪应力小于滑动应力而引起滑动体产生位移。导致路基滑坡的因素如下:

1、底层岩性是滑坡产生的重要地质基础。

2、地质构造是产生滑坡的另一物质基础。

3、不合理开挖是滑坡的重要诱因。

4、水是滑坡产生的另一重要诱因和催化剂。

二、道路工程路面常见病害及成因

(一)沥青路面裂缝

1、病害

沥青路面在荷载和温度应力作用影响下产生线性开裂,被称作路面裂缝。路面基层开裂反射(影响)到沥青路面开裂,也叫做裂缝或反射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块状裂缝和不规则裂缝。纵向裂缝是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缝。横向裂缝是与行车方向基本垂直的裂缝。块状裂缝是裂缝分别为纵向与横向,将沥青路面分割成近似方块状。不规则裂缝是排列无序的裂缝,其严重时近似于龟裂病害。

2、成因

沥青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由于行车荷载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一般称之为荷载型裂缝。

另一种主要是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包括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一般称之为非荷载型裂缝。另包括半刚性基层的温缩裂缝或/和干缩裂缝引起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或对应裂缝。

(二)路面坑槽

坑槽是指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沥青路面透水;

2、路基强度不足或因轻微病害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3、车辆滴油漏油(柴油是沥青的溶剂)侵蚀沥青路面;

4、沥青混凝土层与基层之间局部出现隔离(干扰)层。

(三)路面车辙

车辙是指渠化交通的道路上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发生的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车辙的主要类型包括失稳型车辙、结构型车辙、压密型与磨耗型车辙。一般研究认为,车辙主要表现为前两种车辙类型。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压密型车辙在国内多为呈现。

车辙的主要成因包括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车辙产生的外部因素包括高温、车辆荷载两大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原材料(沥青混合料、集料)性能、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施工因素等等。

(四)路面不均匀沉降

填土路堤上的路面竣工后以及开放交通后,路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其上路面顶面产生波浪式的不平整。在未填筑路堤之前,地基处于平衡状态。填筑路堤后,地基受到动静荷载的共同作用产生固结形变,直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为止。地基产生固结形变的大小,既与填土高度有关,又与地基内部各层土的压缩系数有关。软土基层沉降是由于软土地基引起路面产生很大的不均匀沉降,使路面纵断面产生大的变形。主要原因是施工期太短,在软基还没有固结沉降达到基稳定时就铺设沥青路面。

道路路基路面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病害的防治

1、路堤填料

用于大陆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其中强度要求是按cbr值确定,应通过取土试验确定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路堤填料一般应采用砂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不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质的土。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一般不宜作为路基填土。2、填土路基压实

道路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现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现行要求进行,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 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压碾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还要有一定素质的施工队伍来具体施工。3、特殊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但从广义上讲,只要外在荷载在土基上有可能出现有害的过大变形、强度不够等问题时,都应该视为软基而认真对待,并进行 必要的处理。一般按处理的部位可分为地基处理和路基处理。4、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经久耐用、节省造价和造型美观”的原则。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包括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柔性支护与防护等几种类型。 (1)植物防护

植物防护就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着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调节边坡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较简单、经济。一般来说,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当然其土壤必须适宜于植物的生长,而且边坡比较平缓,坡高不大。在高速公路上,常用的植物防护有植草、铺草皮和植树等。 (2)工程防护

工程防护主要是针对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填、挖方边坡或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岩石路基边坡,以及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等,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即设置人工构造物防护。工程防护的类型有护面墙防护、干砌片石防护、浆砌片石防护、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锚杆防护、挡土墙以及土工合成材料防护等。 (3)柔性支护与防护

柔性支护与防护主要包括三维植被网、钢绳网主动防护等防护形式。

(二)路面病害的防治

1、裂缝类病害的治理

路面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早期裂缝对路面质量及外观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处置,雨雪侵入后会造成基层的损坏,严重的会导致路基浸水现象发生,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会更大。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确定合理的路面厚度和半刚性材料的合理组成;要选择合理面层材料,提高沥青混凝土均匀性;设置中央分隔带和排水措施。裂缝产生之后,应尽快处置。路面裂缝的处置方法很简单,如填灌热沥青或其他柔性防水材料都较理想。也可采用了注浆加固局部地基沉陷、开裂的办法。这种加固修补方式避免了刨开处理的不少弊病,产生的垃圾也大大减少,修补速度大大提高。

2、车辙病害的治理

在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中,约有80%是因为车辙变形。车辙损坏的维修最为困难,因为车辙不仅发生在表面,也经常危及中下面层,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车辙的治理方法如下:

(1)如仅在轮迹处出现下陷,而轮迹两侧未出现隆起时,则可先确定修补范围,一般可目测或将直尺架在凹陷上,与长直尺底面相接的路面处可确定为修补范围的轮廓线,沿轮廓线将5 cm~10 cm 宽的面层完全凿去或用机械铣削,槽壁与槽底垂直,并将凹陷内的原面层凿毛,清扫干净后,涂刷0.3 kg/m2~0.6 kg/m2黏层沥青,用与原面层结构相同的材料修补,并充分压实,与路面接平。

(2)如在轮迹的两侧同时出现条状隆起,应先将隆起部位凿去或铣削,直至其深度大于原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2 倍,槽壁与槽底垂直,将波谷处的原面层凿毛,清扫干净后涂刷0.3 kg/m2~0.6 kg/m2黏层沥青,再铺筑与面层相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并充分压实与路面接平。

(3)如因基层强度不足,水稳性不好等原因引起车辙时,则应对基层进行补强或将损坏的基层挖除,重新铺筑。新修补的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性,坚实平整;如原为半刚性基层,可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水泥稳定碎石修筑。但基层厚度不得小于15 cm,修补时应注意与周边原基层的良好衔接。

3、坑槽的修补

按照材料和修补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现代的坑槽修补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种,即冷料冷补、热料热补和热料冷补。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应的情况也不同,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适当的方法。修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坑槽较深,深度>6cm时,宜采用两层或两层以上分层修补。采用两层修补时,上层应采用细粒式(AC-13)沥青混凝土。下层厚度超过6cm时,可采用沥青稳定碎石(ATB)结构。分两层以上修补坑槽时,宜上一层比下一层多出15~20cm的搭接宽度,避免上下层接缝通缝。

(2)摊铺沥青混合料时,松铺系数可取1.25~1.3。

(3)在涂刷粘结沥青前,应采用喷灯等对槽壁进行加热。

(4)若因基层结构组成不良,如含泥多、含水率过大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等使基层破坏而形成坑槽,应先处治基层,再修复面层。

结语

综上,道路的建设成果不仅对于交通运输业起到决定作用,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而路基路面病害是道路安全运行的“大敌”,它时刻威胁大陆交通的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路基路面的病害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玉峰.道路病害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2010.11.

篇5

关键词:市政道路;病害;路基;裂缝;翻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 infrastructure, urban road conditions are improved greatly, but due to the increase in road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echnical level is uneven, lead to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is not rigorous, let the quality of the roads have also been affected. Plus, the pressure of traffic and environment, the road, the phenomenon of the diseas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urban road subgrade pavement common diseas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general cause of disease, finally by targeted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Disease; Subgrade; Fracture; pumping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一)路基病害

1、路基沉陷

路基的沉陷是指路基竖向产生较大的沉降,从而引起局部路段的破坏,影响道路交通运营。路基沉陷有路基本身的沉降和地基的沉降引起的路基沉降。

(1)路堤的沉降一般是由于路基填料不当或碾压密实度不够,在自重、行车、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堤身向下沉降。

(2)地基的沉降则是由于地基为软弱土层或遇水下沉,路基填筑前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经过处理或者没有达到压实标准时,就会发生地基下沉,侧面剪裂凸起,容易引起路堤沉降和位移。

2、翻浆

翻浆是指在冻胀性土的路段,在冬季、地下水分连续向上聚集、冻结成冰、导致春融期土基含水率过大,强度急剧降低,在行车作用下路面发生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

路基边坡滑塌

开挖路堑时由于处于岩质或土质的山坡上,很有可能因为自然平衡条件被破坏或者是因为边坡过陡,使坡体沿某一滑动面滑塌,这样就产生滑坡。滑坡不仅掩埋道路,中断交通,影响行车安全和道路的正常运输,而且严重时还迫使放弃道路的使用,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对滑坡进行治理是十分有效的,是非常必要的。造成滑坡的原因,主要由水害引起,因此,重视导水、排水是防止滑坡的主要措施。

(二)路面病害

1、裂缝

(1)龟裂、网裂

裂缝与裂缝连接成龟甲纹状的不规则裂缝,且其短边长度不大于40cm 者。在路面纵向有平行密集的裂缝,虽未成网,但其距离不大于30cm 者,都属龟裂,裂缝测定以面积计。

(2)不规则裂缝

包括龟裂和网裂,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通常是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裂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裂缝形成。当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时还会产生路面松散。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 容易造成路面坑槽和剥落的出现。

(3)纵向裂缝

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也可以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形成。

(4)横向裂缝

通常是因低温收缩或者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造成。

2、变形类

(1)沉陷

路面、路基有竖向变形、路面下凹,深度3cm 以上。

(2)车辙

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 以上,数量按实有长度乘以变形部分的平均宽度。沥青路面车辙,如属路面推移产生的,则其变形部分包括凹陷和凸出的两部分。如属磨耗产生的,则其变形部分包括凹陷部分。

(3)波浪

路面纵向产生连续起伏,有似搓板状峰谷高差大于1.5cm的变形。

(4)桥头跳车

公路桥头及伸缩缝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

3、冻胀和翻浆

由于低温冰冻作用,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既冻胀现象。春暖化冻时,路面和路基结构由上而下逐渐解冻,而积聚在路基上层的水分先融解,水分难以迅速的排出,造成路基上层的湿度增加,路面结构的承载力便大大降低。若是在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翻浆。

市政道路病害产生的一般原因

(一)主观原因

道路工程的质量好坏,源于施工人员的技术与材料设备。部分开发商为了赚取暴利,减低的施工设备与使用廉价原材料等,来降低施工道路的成本。若是采用技术能力有限的单位来建设,他们使用廉价的原材料.简单的工序步骤.施工管理不合格等来敷衍了事,建造出的道路必定质量不合格,这样严重制约了道路的发展,质量不合格的道路特别容易引发病害现象,从而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二)客观因素

形成路面的重要基础就是路基,在柔性路面的超重负荷作用下,大量的弹性与塑性变形,导致路面不平整,甚至出现翻浆,其发生原因为路基强度差与不稳定性而引发的。因此,要保障路面的平整就需要增强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市政道路施工中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病害的防治

1、路基沉陷的防治

(1)换填法

换土法是先将路基一定范围内的松软土挖去,然后回填分层夯实的砂砾石或素土等强度较高的填土材料。其主要施工要点如下:①软土开挖;②选用良好的填料,分层填筑、分层碾压;③设置路基排水设施。

(2)灌浆法

灌浆法的主要施工要点如下:

①钻孔。较浅的软土,可采用螺旋结,较深则宜采用回转式钻机。为防止冒浆,孔径小一些,一般为75mm~110mm,垂直偏差小于1%。

②制浆。根据材料试验确定配比,选择浆体,制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按程序加料,准确计量,掌握制浆性能,控制浆量。浆液应进行充分搅拌,并坚持灌浆前不断搅拌,防止再次沉淀,影响浆液质量。

③灌浆。灌浆是通过灌浆设备、输浆管路,将浆液注入到目的层中。

路基翻浆的防治

(1)开渠排水

翻浆是由于路面经常处于潮湿状态而使路基发软造成的,在路肩上开挖沟宽为30cm~ 40cm的横沟,间距为5m左右,沟深至路面基层以下,高于边沟底,及时把表面积水排除干净来防治翻浆。路面严重坑洼的地段,还应顺路面边缘纵向修筑小盲沟或渗水井。

(2)挖除换填

先将路基翻浆地段内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土和稀泥挖除,换填40cm~60cm厚的符合规定要求的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如砂性土或碎(砾) 石,换填时要做到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然后重新铺筑路面。

(3)设置砂桩

在行车道部位开挖出圆形或矩形的渗水井,其直径或边长一般为30cm~50cm,采取措施把井内的水掏出,掏水时应加深至冰冻层以下,当不再出现渗水现象或渗水停止后,再填入粗砂或碎(砾) 石形成砂桩,根据翻浆的轻重程度来确定砂桩桩距和根数,成桩的过程应连续,并应保证桩径和砂料不被周围土体污染,一个砂桩的影响面积通常为6m2~10m2。

路基边坡滑塌的防治

(1)排水

滑坡体上及其以上的地表水,应拦截引流,可采用截水沟、明沟、渗沟等排水构造物;地下水可采用支持渗沟、边坡渗沟及截水渗沟等措施。

(2)减重

在滑坡体后缘挖除一定数量的液体,以减小下滑力,此法常用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减重的弃土,应尽量堆填在滑坡边缘,以稳定滑坡,减重的坡面,应注意整平、排水和渗水。

(3)支挡措施

根据滑坡的性质,可采用干砌石垛、重力式防护挡土墙、锚杆及加筋挡土墙等构造物进行处理。

(二)路面病害的防治

1、裂缝类病害的防治

路面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早期裂缝对路面质量及外观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处置,雨雪侵入后会造成基层的损坏,严重的会导致路基浸水现象发生,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会更大。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确定合理的路面厚度和半刚性材料的合理组成;要选择合理面层材料,提高沥青混凝土均匀性;设置中央分隔带和排水措施。裂缝产生之后,应尽快处置。路面裂缝的处置方法很简单,如填灌热沥青或其他柔性防水材料都较理想。也可采用了注浆加固局部地基沉陷、开裂的办法。这种加固修补方式避免了刨开处理的不少弊病,产生的垃圾也大大减少,修补速度大大提高。

对于沥青道路的各类建设缝来讲,因为没有合理的压实,导致其出现台阶以及松散等问题。应对方法如下:

对于冷接缝,一般是结合相关的建设规定来设置,当摊铺新的材料的时候,要把已经处理过的的道路外层区域,使用切割设备来处理,要确保切线是平顺的,而且要保证它的侧壁是竖直的,清扫碎粒料后,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纵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cm~20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cm~20cm,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的要求。

2、车辙类问题的防治

在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中,约有80%是因为车辙变形。车辙损坏的维修最为困难,因为车辙不仅发生在表面,也经常危及中下面层,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防治车辙问题可以采用改性沥青进行铺筑;选择合理面层材料,提高沥青混凝土均匀性;改善沥青加工工艺;调整矿料级配以及防止超载车辆行驶。

结语

综上,市政道路病害是影响道路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的直接原因,而引起路面发生病害的原因各种各样,因此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但某些典型病害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然威胁着城市道路工程设施的安全、高效的使用。对道路病害发生的原理、发生的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处治措施,是减少城市道路病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陶亚平.高速公路常见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机防治[J].甘肃科技纵横,2009.3

篇6

关键词:沥青路面 裂缝治理 加铺平衡层 土工格栅

Abstrac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in summer, winter road easily crack disease, affect the use of roads and traffic safety, must repair of crack. Combined with a rigid roadbed flexible surface engineering examples highway, analyzes the cracking reason, and will crack repair methods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ame disease for the government provide reference.

Keywords: asphalt road surface cracks that add a store balance layer grille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路的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等级公路建设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沥青路面以其适应性强、养护容易、行车舒适、噪音小、防尘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但沥青路面在建成之后,不论是柔性基层还是刚性基层抑或是半刚性基层,都不同程度的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病害,破坏路面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影响道路使用性能和使用筹命,尤其是夏季施工完成的沥青路面病害情况最为严重,极容易在冬季发生裂缝病害,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修补。下面,本文结合一段刚性路基柔性面层公路工程实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就裂缝修复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为同类病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底层素土夯实,压实系数大于0.95,上铺300mm厚10%石灰土作为底基层,再铺200mm厚C25混凝土作为基层,基层上铺60m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并上铺40m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道路结构详图如(图1)。本工程在夏季施工完成后,冬季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病害,裂缝间距较为平均。

图 1 原始道路结构详图

3 裂缝病害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原因较复杂,裂缝形式也较多样,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原因有沥青以及沥青混合料性质、基层材料性质、气候原因、交通荷载、施工工艺等,通常将沥青裂缝病害按开裂原因分为荷载型裂缝、温度裂缝、反射裂缝、沉降裂缝等。荷载裂缝病害是由于行车荷载作用导致基层产生拉应力,当超过基层抗拉强度基层底部开裂,并在车辆荷载下不断扩展最终至沥青面层引起面层开裂,荷载裂缝通常沿轮迹方向纵向开裂或龟裂。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是由于表面材料和下层材料温度变化率不同产生温度拉应力差异产生张拉应力,当张拉应力超出柔性面层抗拉强度即出现裂缝病害,温度裂缝多呈现出横向裂缝和块状裂缝,也有少数纵向裂缝现象。反射裂缝是由于刚性路基干缩或温缩产生开裂,引起裂缝上方柔性面层底部开裂并不断向上扩展,最终导致沥青面层开裂,反射裂缝多表现为横向裂缝。沉降裂缝是由于填土固结以及路基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多表现为纵向和横向裂缝,这类裂缝病害一同现在桥梁两端或路基半填半挖位置。通过对本工程实例进行现场分析发现,本工程所产生的沥青面层裂缝,主要是由于刚性路基冬季收缩,导致混凝土分缝位置沥青面层产生裂缝。

4 修复方法

4.1 修复思路

在工程应用中,为了避免因刚性路基收缩引起柔性面层裂缝,通常会在刚性路基和柔性面间加铺平衡层,但由于本工程施工已经完成,要将沥青面层完全铲除重新加铺工程量极大,且造价昂贵,还会影响公路正常使用,所以重新加铺已经不现实,为此,经项目组研究决定,采用“铲除混凝土分缝位置沥青面层,加铺一层土工格栅作为平衡层,再回铺沥青面层”的办法来解除裂缝病害,这一修复方法即经济有效,又不会对公路正常交通运输造成太大影响,极具可行性。

4.2 铲除裂缝病害沥青面层

在进行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理中,需要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宽度、裂缝深度采用不同的处治措施。如果是在高温季节能够全部或大部分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以不用处理,对于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用乳化沥青灌缝处理。基层和面层均有裂缝可直接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灌缝修复,因老化等产生的大面积裂缝以及网状裂缝,在基层强度够好时可以用乳化沥青、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等作封层处理,如果是因为土基、基层强度不够或基层翻浆引起的严重龟裂,必须先修复好基层再重铺面层。本工程由于仅是基层冬季收缩引起沥青面层开裂,基层并不存在裂缝沉降等病害,因此可仅针对面层进行处理,但如果只是采用沥青混合料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势必不能根治本裂缝病害,因此将裂缝病害柔性面层完全铲除,铲除范围应大于裂缝病害范围。

4.3 土工格栅加铺

土工格栅是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有塑料、钢塑、玻璃纤维、玻纤聚酯等几类,具有强度大、变形小、蠕变小、耐腐蚀、寿命长、施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路基路面增强、地基增强、边坡防护等工程中。由于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具有极好的耐磨性和耐寒性,且表面涂有特殊的改性沥青,能更好的与沥青路面牢固的结合为一体,提高沥青混合料承重能力,因此本工程采用玻璃纤维土工格栅作为加铺平衡层材料。在加铺土工格栅前,需要先清除路基表面杂物、突起物、水渍等,使铺设面清洁干燥,铺设前,先在基层面洒好粘层油,再沿道路轴线方向平整铺设张紧并压实,使土格能处于绷直受力状态。由于本工程仅是小面积铺设,因此采用不带自粘胶玻璃纤维格栅人工铺设的方法,在铺设完成后用钢钉固定并作倒角处理。

4.4 沥青面层回铺

在铺设好土工格栅后,采用沥青混合料对铲除部位回铺,回铺时要注意土工格栅平整无皱,并充分把握好沥青混合料的稠度、搅拌温度、搅拌时间,严格控制施工方法,加强施工管理,切忌出现在潮湿基层上回铺沥青混合料的现象,并作好沥青混合料防离析处理,在回铺完成后进行压实处理,直到沥青混合料温度冷却到45℃后方可开放交通投入使用。

5 结束语

刚性路基柔性面层裂缝病害较为常见,在实际修复维护中需要根据裂缝成因和特点,采用适宜的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处理,杜绝偷工简料、应付了事的现象,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潘红蕾,王晓黎.略论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

[2] 韩晓洲,张剑,吴亮.沥青面层厚度对路面结构力学指标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1(19)

[3] 肖伟,何健杰,雷鸣.沥青路面裂缝修复新技术初探[J].西南公路,2006(01)

篇7

关键词:城市道路;检查井;病害;对策

在城市道路中,大量的管线埋于路面之下,为了对这些管线进行检查和维修,每隔一段距离需要设置1个检查井。车行道上的检查井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往往发生井盖沉陷、井周路面龟裂、凹陷等通病,对城市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外观质量造成了严重破坏,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年限,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城市的景观效果。多年来,各种管线的检查井都是道路施工的薄弱环节,检查井与路面的顺接给道路工程质量埋下了许多隐患,给行人及机动车出行带来不便,轻则引起道路的损坏,重则检查井大幅度沉陷,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随着城市交通的高速发展,因检查井病害而影响行车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彻底解决这一道路顽症成为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1 城市道路检查井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孝感市区新建道路的调查统计,城市道路检查井质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井盖与井座吻合不严:井座及井盖之间的橡胶垫层缺失、井盖与井座不配套、检查井盖松动等。车辆行驶经过时造成井盖与井座撞击,产生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严重时可能发生井盖翻转,造成交通事故。

(2)检查井井盖下沉:检查井自身在车辆重力及动荷载的作用下,出现井盖下沉,导致道路检查井部位的路面出现凹陷,整个道路路面不平整,给行车带来不安全因素,同时,由于检查井井口凹陷,容易造成雨水流入检查井内,使井内积水,影响电力、电讯设备的正常使用安全。

(3)检查井周边路面下沉:道路建成投入使用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负荷运营,部分检查井周边50mm范围内的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开裂,路面表面不平整,车辆行驶阻力增大,影响车辆行驶速度和安全以及驾驶的平稳性和乘客的舒适度;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的p坏。

(4)检查井周边路面出现裂缝:道路检查进周边在行车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许多裂纹,下雨时雨水渗入这些裂纹,再经过重力的重复碾压,路面很容易损坏,给城市道路美观及其使用带来影响,并破坏检查井井壁和井口。

(5)检查井内部结构破坏及路面开裂、松散破碎:检查井内部结构破坏表现为井筒、井室、砼井圈破坏等,会加速路面开裂、松散及破碎,而路面破坏又会加剧检查井下沉、移位、渗水等病害,两者相互作用,导致道路及检查井自身的使用年限降低。

2 检查井病害成因分析

2.1 检查井井盖及井圈安装不合要求

井盖安装过高或过低均可使井框、井座易受到较大的撞击力作用,造成车辆跳车,导致井盖周围的混凝土板面应力增大,当其超过混凝土路面强度时,该部分混凝土路面遭到破坏。

2.2 检查井周回填材料及其压实度不合格

检查井属市政小型附属构筑物,参建单位对此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大多就近取土回填,甚至采用杂填土、建筑垃圾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回填,材质不均,压实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在施工时若没有严格分层回填、压实,导致后期沉降增大,周边路面沉陷。

2.3 检查井井体强度不够

当前大部分检查井井壁多为粘土砖砌筑,部分检查井井口部位虽然使用了混凝土,但整个井体还是粘土砖砌筑。粘土砖的抗压强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城市车流量大,荷载大的交通重力负荷,特别是大型货车通行较为频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由于重力动荷载较大,砖砌检查井井壁抗压强度无法承受负荷,井壁遭压损坏,检查井上部结构出现下沉,路面呈现凹陷。

3 检查井病害的防治措施

3.1 严格控制检查井的高程

检查井所在位置的标高应与道路的竖向标高、横坡相协调,避免出现高差。由于施工误差,底层沥青混凝土高程不可能与设计完全吻合,所以在施工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前,需对检查井的井座标高进行微调,其井面标高不再以设计高程为控制指标,而是采用在下面层沥青混凝土标高加上上面层设计厚度来控制井面高程。

3.2 确保检查井井室周围回填、碾压的质量

检查井井室周围回填、碾压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检查井及其周围道路的使用情况。检查井周边的回填应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夯实器具。在检查井砌筑完毕,砂浆充分养护后,便可在井室四周进行回填。周围回填时采用分层回填,每层回填厚度控制在25cm~30cm,并用平板振动夯夯实,直至路面的基础高度。

3.3 提高检查井井壁的抗压强度,

可将路面高程以下40cm~50cm范围内(包括井盖座的厚度)的井壁材料改为强度等级C25以上的素混凝土。若检查井井体与路面衔接部分为砌体结构。砌块强度应不小于MU10。沥青混凝土层下20cm厚(属于路面结构层)、检查井周围30cm宽的范围内用等级强度C25~C30混凝土浇筑,且在路面沥青混凝土层施工前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4 结语

检查井及井周出现失稳、破损、下沉及井周环裂、沉陷等多种病害,使道路的使用功能下降,影响城市道路的整体美观,甚至给行人、行车带来安全危害,并且增加维修养护费用。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检查井施工时,一定要检查井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加强管理,使检查井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不合格率大幅降低。对于已建道路,当检查井及井周路面已经发生病害,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方法以迅速恢复道路的使用功能,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峰,李少成,史,等.城市道路检查井存在的问题与防治[J]市政技术,2010(01):34-37.

[2] 畅芬叶,李永前.城市道路检查井周围病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07(04):305-306.

[3] 马建生,刘国富,张伟民.检查井常见病害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8 (07):276.

篇8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路桥在施工过程中屡屡受到施工病害的侵扰,这给路桥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也同时也严重损害了路桥施工工程的利润。因此,我们需要对施工病害进行防治,这对路桥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病害及形成原因

1.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市政道路路桥采用的混凝土结构常会产生裂缝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将桥梁结构的刚度以及强度削弱,还会造成许多工程安全事故,进而影响到整个市政道路路桥的正常使用以及结构的美观。现在比较困扰施工单位的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不单单是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操作问题,还涉及到施工材料的质量等因素,但是前者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降低的最直接因素。

2.钢筋出现锈蚀现象

路桥的使用寿命常会受到钢筋使用寿命的影响,一旦钢筋出现锈蚀现象就会直接缩短路桥的使用寿命。而引起锈蚀现象的因素有多种,最常见的是施工方法、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施工原材料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不管是哪种因素都会减弱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稳定性,使得钢筋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然而如今还没有探索出能够准确判断路桥采用钢筋出现锈蚀现象的机理,因而市政路桥的钢筋防腐工作很难开展,但是施工人员可以制定一套综合性比较强的管理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3.铺装层面出现质量问题

从以往的市政道路路桥施工案例可知,桥梁的铺装层也是病害常发的区域,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损害。在路桥施工中施工单位经常会把桥梁的施工管理这一环节的工作给忽视掉,这就使得桥梁铺装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尽管施工前施工单位已经制定了各种工程管理方案,但真正被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去的少之又少,而且这些施工方案通常不会对后期的施工管理工作起什么作业。因此市政道路路桥的铺装层常会出现脱落、松散以及裂缝等多种问题。

三、发生病害问题的原因

1.设计不合理

在对路基进行施工图设计的时候,由于工期要求紧,在施工图设计时没有即时进行场地的地质勘察,仅仅是通过工程等级及相关设计经验来判定路基构造的类型及确定道路结构型式,那这样也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曾经在某一个公路项目中,就是因为在设计的时候产生误差,没有做半刚性基层,从而导致了在下雨天的时候雨水不断渗入软化了风化岩,最终使混凝土出现了大面积的裂缝。

2.路面的厚度不合格

通常在设计路面厚度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对于一些特殊工程也要满足国家强制规定的标准。但是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多数施工方为了可以节约成本、早日完工,都忽略了路面厚度的重要性,以为只要路基够坚实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却不知路面厚度的大小如何会直接关系到日后路面使用寿命如何。

3.改造方案不够细致

在对旧路进行改造的时候,应该是对路段的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一些客观的指数来设计出改造方案以及需要补强的厚度。但是实际施工的时候,施工方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调查,而是给出一个大概的路段桩号以及补强厚度,监理则是有其名但没有实权,从而也就不能对其进行监理,这样的话也就造成了实际补强的后弯值超过了设计值,那么路面的强度不足也就容易遭到破坏。

4.混凝土问题

其实混凝土所具有的特性也是导致病害发生的一个原因,比如会出现深层裂缝、表面裂缝、贯穿裂缝等。混凝土收缩就是在空气中混凝土发生硬结从而体积变小的一个现象。混凝土就算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也会自己产生形变,那么当有外部约束的时候就会产生拉应力,从而致使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而导致混凝土开裂还与水分、温度等因素有关。

5.施工控制不严

在检查原材料的时候不严格,混合料配合比不恰当,材料不合格,沥青、矿粉的用量不准确,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材料配比,这些原因都会让路面出现坑槽、油包这样的病害问题。同时如果拌合矿料、沥青的温度太高,那么沥青就会被高温的矿料所灼焦,那当沥青老化以后路面强度不够,也就会产生坑槽、松散这样的病害。在进行碾压的时候如果温度太高或者是碾压的不及时,那么混合材料也就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发生推移现象,最终也就会出现混凝土开裂这样的问题。除了这些,如果养护人员的技术不过关,不能及时的进行养护,对油量控制不足,那么就会出现推拥、泛油、松散这样的问题。

6.钢筋严重被锈蚀

桥梁寿命是和钢筋使用寿命息息相关的,那么如果桥梁的钢筋发生了锈蚀这样的问题也就会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安全,同时也会破坏混凝土结构。钢筋出现锈蚀的程度、时间是与混凝土周围环境所相关的,而混凝土的保护层就是为了不让钢筋受到外界不不良影响,但是在混凝土的表面还是会有一些细小的锈蚀、裂缝。

四、市政路桥病害防治方法

1.防治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办法

施工人员只有把好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关才能确保其施工质量。而最关键的便是严格把控选购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时会对混凝土进行拌制,在拌制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其质量,仔细检验新拌的混凝土的质量能否满足施工技术性能以及施工要求所需。这个时候可以采取水灰比测定的方法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然而由于很多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有限,很难将这种新工艺推广出去。现在施工场地上比较常见的判断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性能高低的办法是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试验,与此同时还需对混凝土的流动性、棍度以及粘度性和保水性进行评定,并且要控制好加水量,尽量的保证水灰比不会出现变化,这也是制造出优质混凝土的最为关键的环节。此外施工人员还要对配置所用的各种材料的用量以及性状进行检查,对于骨料的变化,特别是里面砂子细度发生的变化以及外加剂里面的溶液浓度发生的变化也要随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对其调整。

2.防治钢筋锈蚀问题的方法

施工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来处理路桥钢筋的防腐问题,以便能够保证钢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能够达到路桥施工规范的质量要求标准。施工时要选用高性能的质量比较好的防腐材料,并且要确保材料性能符合施工工程的实际所需,在尽量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将选用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钢筋技术人员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的施工技术并将其应用到路桥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去,这样从最大限度上将腐蚀现象所带来的破坏力降低。为了避免桥梁钢筋锈蚀可以在施工中引进电化学防护法,该技术有先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钢筋携带数量足够的多余电子,无论腐蚀液体的硬度值是大是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钢筋的腐蚀现象起到控制作用。

3.防治铺装层面质量问题的方法

施工人员选购铺装层面的铺层材料时一定要格外关注其防水性,这对铺装层面的施工质量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另外还需随时观察施工过程中采用的铺装层材料的防水层的使用状况,以免铺筑完工后又出现透水现象,此外还要将桥梁铺面层的使用期限延长。路桥结构的维护工作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免铺装层的厚度难以达到施工规范要求的标准。施工人员在铺设材料时一定要将其自身具备的弯曲性能纳入考虑范围内,这样才能有效防治路桥裂缝带来的危害。由于经常在不同的地区进行路桥施工,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顾及到天气变化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于非冰冻地区的市政路桥,则应设置适合的防水混凝土。

五、结语

总的来说,路桥施工发生病害的原因是有很多种,因此,我们要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处理,只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病害,提高路桥施工的质量,是城市路桥建设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徐光明 探析市政路桥施工病害的成因及处理措施 [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2013年7期-

[2]李翔,刘雪环 市政路桥施工病害及防治方法 [J] 《技术与市场 》 -2013年7期-

篇9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预防养护

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的处治非常重要,它能减少后期的大中修次数和费用,并能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服务能力。对沥青路面出现的裂缝、坑槽、松散、变形等常见病害,应针对病害的产生原因,并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维修季节、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及时进行处治。

1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种类和原因

1.1裂缝类

龟裂有轻、中、重3种程度,轻的缝细、无散落、无变形;中的裂缝明显、缝隙较宽,有轻度变形;重的缝隙宽、裂块破碎、变形明显。

1.1.1龟裂

1)龟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晚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沥青的老化和疲劳引起的,早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路基强度不够,如高填方路段,在填筑完成后,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自然沉降,就填筑路面。②面层强度不足,施工控制不当,致使路面压实度不足,矿料离析,在车载作用下,路面面层形成裂缝。③水损坏,由于第二条原因,使雨水透过面层,渗入到路基,使路基的强度下降,最终反映到路面上形成裂缝,变形成龟裂。

2)预防措施。①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合理的安排路面、路基的施工周期,使路基在碾压成型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沉降后,方可进行路面的施工。②基层施工质量控制、一定要做好材料配比的试验,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集料中粗集料的含量,降低细集料的用量,使粗集料形成嵌挤,增大抗拉强度,同时,低的水泥、石灰用量还可减少干缩,基层碾压完成后尚未干燥时喷洒透层油,以保证基层有充分的水分起到养生作用,并且达到均匀的缓慢的干缩。

1.2.1纵缝

1)产生的原因。①旧路拓宽时,新旧路基连接布牢固,半填半挖路基的布均匀沉降。②基层施工与面层施工时,纵向接缝的接茬未能妥善处理。

2)预防措施。①路基施工时采用开挖台阶等方式,使新旧路基或半填半挖路基强度的横向过度均匀,使路基的相对沉降减小:亦可在新旧路基或半填半挖路基之间铺设一层土工格栅,以加强路基的连接。②基层的纵缝接茬处理。无论使采用以一台摊铺机分幅作业,还是采用两台摊铺机梯形作业。前幅的混合料压实时,不可全部压实,要留有不小于15cm宽松铺层,待后幅摊铺过后一起碾压,碾压要从一压实部分逐步以15cm的错动,碾压到新摊铺层,使纵缝连接牢固。当基层分两层或两层以上施工时,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20cm~30cm做成台阶式衔接。

1.3.1横缝

1)产生的原因。①路面设计不当,过车辆超载严重,致使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基层的抗拉应力而造成结构性的破坏,形成裂缝。②面层温度收缩引起裂缝,沥青混合料的收缩系数为25×10-6~40×10-6。在冬季气温骤降时。所产生的拉应变可达到300×10-6~500×10-6。此时的应变。③路面基层的干缩和温缩两种应力叠加形成的基层裂缝,反映对路面上形成裂缝,这是路面横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2)预防措施。①应密切配合做好超载车辆的治理工作,严禁超载车辆上路,避免对道路形成结构性的破坏。②沥青路面施工要根据规范要求,选择符合本地区道路自然区化的沥青或改性沥青,尽量采和开级配的骨架型密实结构,以提高面层的抗变形能力。③基层要增加粗骨料的数量,减少细料和粉料的用量,尽量使水泥的用量不大于5.5%,以减小基层的干裂和缩裂。③可在基层与面层之间设置土工织物,用以分担基层温缩和干缩的应力,以减小面层所受的反射应力,减少裂缝的发生。

1.2松散类

1.2.1坑槽

1)坑槽产生主要原因是在面层龟裂形成后未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也会产生坑槽。

2)预防措施。要加强路面养护,发现路面出现轻度的龟裂要及时处理,避免雨水渗入路面后,行车时产生动水压力冲刷油石界面,使油石分离,面层松散,加快坑槽的发展。

1.2.2松散

1)产生的原因。沥青质量不佳,或是施工中偷工减料,沥青含量偏少,使混合料的粘结力不足,在车载作用下开成松散。集料质量差,使集料与沥青的粘结力不足。混合料拌和是温度过高,拌和时间过长,使沥青老化,失去了粘结力。

2)预防措施。选择符合当地条件的优质沥青,拌和是控制好沥青含量。集料应选择亲沥青的碱性集料,如果,当地无碱性集料,在拌和混合料是要增加抗剥落济。以增加集料与沥青的粘结力。拌和是要严格控制拌和的温度和拌和的时间,普通沥青的老化温度是166.2℃,加热时,不得高于该指标。

1.3变形类

1.3.1车辙

1)产生原因。施工时,沥青混合料复压时碾压不到位,致使沥青面层的压实度不足,在车载作用下,沥青面层被压实,形成车辙。沥青路面在高温下软化,抗剪强度不降低,在车载作用下形成车辙。

2)预防措施。控制好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尤其控制好复压阶段,该阶段是整个压实过程中的关键。该阶段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压实度是否能达到规范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沥青标号,经济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选用改性沥青担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

2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措施

2.1治路病害先治水。要保证公路工程、养护质量,首先必须先处理好水,故而公路扩建、改造工程的设计必将排水防护工程作为整个工程设计的重点之一,使地下水不得渗泡路基,地表水不渗透路面。在日常的路面养护中,应加强对路基路面排水设施的养护,路肩与路面衔接应平顺,及时排除路肩、路面积水,这样才能使路基路面长期处于干燥状态,使路基路面保持一定的刚度和强度。

2.2定期检查,合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确定的依据是沉降值、弯沉、平整度等核定。可采用钻孔取芯的办法分析病害层次和处理深度,并确定专项处治方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局部出现裂缝,轻微沉陷,行车轻微跳车以及横纵接缝,柔、刚结合处(桥头搭板或沥青路与水泥砼路面接合处)出现轻微错台等,要列入预防性维修;对大面积裂缝,路基严重沉陷,路面坑槽超过8‰以上,要列入专项处治。对如何确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时间,一般依据《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路面进行评价,路面评价指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损坏分级、路面病害的破损率、路面强度、路面压实度检测和坑槽深度的检测。通过对路面评价,从而采取相应的如局部补强、中修罩面和彻底翻修等措施。

2.3严把设计、施工关。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严格规范进行设计,在设计上必须做到科学、严谨,设计资料必须与设计情况相符合,坚决拒绝“只管数量,不管质量”和行政指令性设计,杜绝边施工、边设计和无设计施工的现象。

2.4依法治路,整治车辆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加速了公路路面的早期病害形成。公路管理部门要依据《公路法》及各省市与之相配套实施办法,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实行计重收费,严重超载卸载放行,从而防止公路路面病害的早期产生。

2.5预防为主,加强养护。早期预防性专业养护该如何实施,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秉着科学规划、经济安全、便于操作的原则,尽快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管理规范,并在实际养护工作中得以应用。

3结束语

要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科学地确定公路路面的养护对策,来提高养护质量,合理使用养护资金。并建立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治,使路面的养护工作做得更好。

篇10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裂缝;碾压

一、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

(一)路基变形、下沉

路基变形是道路路基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在高填区、半填半挖等地区发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施工的时候对压实不重视,使用的材料含水量不达标等等。另一个是在使用中车辆荷载过重,道路路基不能承受车辆重量而发生变形。路基下沉主要是发生在软土地基上,因为软土的含水量比较大,且承载能力较低,在软土地基上基建路基就会造成沉降现象的发生。道路路基沉降的产生与道路施工也有直接的关系,各种不当施工引发的道路路基沉陷现象日益增多。另外,道路路面病害的扩散也能导致路基沉降的发生,路面病害产生之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理,在车辆的作用下就会形成大面积沉降。

(二)边坡下滑

边坡下滑也是道路路基病害的一种,边坡下滑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塌方,另外一种是滑坡。塌方是土质向下移动造成的,主要是道路路基的地质条件不好导致的。边坡滑动主要发生在一些地质比较陡峭的地方,因为路基底部的含水量较大,形成一个滑动面,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坡脚采取支撑,在道路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因为路基自重和车辆重量的共同作用,使得整个路基沿着斜侧的一面滑动,导致整个路基的稳定性失衡。

(三)路面裂缝

长期以来,裂缝现象都是道路建设的常见病害,由于裂缝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常给现场的应急处理造成很大的难度。高速道路产生裂缝问题易损坏路面的牢固性能,现场施工勘测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纵、横向裂缝。导致裂缝形成的因素:在道路面层分路幅施工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和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或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而形成。

(四)路面坑槽

道路路面坑槽的产生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坑槽主要是在路面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坑状,坑槽最早期是以网状开裂的形式存在的,对网状开裂不重视,导致路面材料松散脱落,最终形成坑槽。从坑槽的形成过程来看,主要的成因有两方面:第一是因为材料的搭配不合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过多,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产生影响,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第二是因为沥青路面的空隙率比较大,水分子进入之后,降低了沥青与骨料的粘附性,在使用中就导致沥青与集料剥落,形成坑槽。

二、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问题的防治对策

(一)路基变形、下沉防范策略

路基变形、下沉对整个公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是非常大的。要有效防止路基变形和下沉的发生,在路基施工的时候就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在使用的时候应该重视开挖回填工作。对于路基基地不密实的情况,应该使用大型的压路机碾压密实。在密实性不好的地方应该回填一些密实性较好的材料,分层摊铺,最后进行碾压工作,针对不同的地区,应该采用不同标准的碾压强度。

第二,软土地基的处理,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在软土地基中添加干石灰粉,将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吸走。第二种是在软土地基填筑中使用质量比较轻的材料,如粉煤灰等等。第三种是在软土地基施工之前,可以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能起到很好的隔离作用,在土工布上进行施工。在进行填筑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它和路堤的沉降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使用轻型填充材料不仅能够减少路基沉降问题,还能够对路基的压缩及变形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在填筑材料压密严实以后,其压缩模量也将提升,能够对反复荷载导致的累积性地基变形起到缓解作用。基于此,在选择台背材料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填筑台背材料的施工方法进行关注外,还要关注用于建设以后的实际情况。

(二)边坡下滑防范措施

防止边坡下滑的产生就是要在边坡部位做好防护性措施。

第一,对于可能出现边坡下滑的部位可以采用抗滑桩、挡土墙、灌浆等方法,对边坡下滑进行防范。

第二,可以采用柔性防护措施,在道路建设中道路边坡采用植物性防护措施,在道路边坡种植植物,减少雨水等对边坡的冲刷,不仅能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同时也能美化道路的周边环境。

(三)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1、纵向裂缝预防措施

(1)分层填筑,边坡充分压实,可以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正确放坡,高填方段放缓边坡,减少边沟深度。

(2)旧路加宽或半填半挖地段:路基填筑前应将边坡松土清除,并按填土厚度逐级进行开蹬处理并严格压实。

(3)加固地基:使用合格的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

2、横向裂缝预防措施

(1)处理基层:采取防裂措施,及时对基层养生以减少前期开裂,及时铺筑沥青面层或浇洒透层油以减少时间,减少基层横向干缩性开裂。

(2)采用橡胶、改性沥青封缝胶开槽法封缝。

(四)路面坑槽的防治措施

1、开工前按使用要求设置操作参数,确保机械和找平装置运行状态良好。试铺后进一步优化技术参数,确保状态最佳。

2、指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车辆调度工作。排铺前,至少安排五辆运料车现场待命,确保连续摊铺。铺筑时,摊铺机匀速行进,力求一次铺筑成型。

3、按设计要求控制好路面各个结构层的平整度,每施作完一道工序立即自

检,以免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质量。

4、碾压:基于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进行压路机选型,设定初压温度、碾压速度、振频、振幅等技术参数。铺筑过程中禁止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层快速行进、急转弯或急刹车。

三、特殊路段路基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路基是道路的基层组织,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对地面道路性能的影响甚大。软土路基是道路建设的难点之一,由于软土层自身的结构缺陷,现场施工操作易受到特殊路基的干扰。解决软土路段的施工难题,有助于防止道路路面病害的发生。我认为,软土路基施工应注意工艺流程、软土结构、性能检测等方面的措施。

(一)工艺流程

现场施工是软土路基建造的核心环节,加强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其中,完善路基施工工艺是最为实用的方式,通过对早期建造工艺加以更新改进,在提高软土路基建造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道路路面抗裂抗害的性能。可在路基施工工艺流程里添加结构加固方案,选用合适的土层参数优化工艺,从而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

(二)软土结构

遇到软土路基地段,需及时调整或修改建设方案,提前采取抗病害的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工程图纸,详细地规划路基结构的组合形式,从局部增强道路路基的抗病害能力。除了图纸上规划出的道路结构,技术人员可适当进行优化修改。比较常见的措施:对特殊路段的道路路基添加支护体系,在路面出现各种病害现象之前能及时支护路基结构。

(三)性能检测

经过性能检测可及时发现道路潜在的病害隐患,提醒施工人员制定有效的抗病害技术方案。针对软土路基病害事故的具体成因,现场可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利用计算机平台对路基作业情况综合监督。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工程自动化监测方案得到了推广应用,给施工单位的工程监督提供了方便。如:性能检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自动化运算处理显示道路病害的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