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改革

篇1

论文摘要:比较分析了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阐述了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深化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0引言

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毋庸置疑,新纲要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观念、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总结,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我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对比法: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距.

2结果与分析

2.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新纲要》我院制定了新的课程指导纲要,从2003级开始全面采取学生选项上课,本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占4个学分,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半,占3个学分,每学期1个学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为:必修(基础课)与选项课,选项课项目又分为初级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散打、体育舞蹈和网球)和提高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健美操).只有经过初级项目学习并合格后才能选修提高班相应项目.另外,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保健班,每学期4学时体育理论课.体育课教材选用自编教材,执行自编教学大纲,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是将其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

2.2对照《新纲要》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素质教育、健康第

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探索,实施了体育选修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纵观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对照《新纲要》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以下欠缺和不足: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纲要》根据体育教育的功能十分具体地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为大多数学生确定了基本目标,也为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了发展目标.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性质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制定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中明显缺少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

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应达到144学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目前我院专科只开设三个学期的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也未开设规范的选修课.

在课程结构方面:因为我院只有课堂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现行的选修课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而且我院虽然“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但是由于学生选项后都是只有经过初级班学习后,才能进入提高班,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外,由于我院场地、器材的原因,目前只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八个选项课项目,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小,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及“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等方面尚存不足.还有,我院体育理论课只是徒有虚名,基本没有落到实处.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尚未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思想影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提高、轻意识和习惯养成、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和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因此,不仅在课程内容的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接受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多样化,师生之间多边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还有欠缺.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较大幅度的增加,我院场地严重不足,我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班人数在4O人左右,远远高于《新纲要》要求的“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同时由于经费短缺,我院还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

在课程评价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应包括教与学两方面,而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缺少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上分析主要内容见下面简表

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观念没有更新;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场地建设速度、教师扩充速度跟不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

2.3深化改革的思路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在总结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找出不足的基础上,依据《新纲要》精神,从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的单项课建设人手,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结构、内容、考评方法、课外锻炼,进行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在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上,突出“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重视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将以往按照运动项目确立学习目标的做法,转变为以体育的功能确立课程目标,在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具体,便于操作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结构方面:保证专科生的二年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学分为四学分;实施“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增加俱乐部活动课,按基础课、选项课、俱乐部活动课、竞技训练课四个层次进行课程教学;在选项课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按层次选课(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均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现有水平按层次选课,并打破年级及班级的界限.);要求本科学生第

五、第六学期必须选修俱乐部活动课,并需修满36学时获得2学分;制定体育理论教学计划,规定每学期必须进行4学时的理论教学,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配到具体的学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突出体育单项课建设的特色.对各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要求每位主讲教师都能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单项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出该课的具体目标,紧紧围绕课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层次,对教学环节结构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导学方案,制定出与课程目标相适宜的课程标准,确定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搞好公共体育课部业务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推广新经验.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学院应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加快场地(特别是室内场馆)建设,同时根据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课内系统可开设乒乓球选项课,素质提高选项课;课外系统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资源,在目前我院现有体育协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俱乐部,加大“终身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外活动的发展,以促进俱乐部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内外的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每年评价一次,评价结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奖励等的主要依据;开发网上选课平台、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和场馆、器材管理系统,力求使公共体育课部的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在课程评价方面:改革公共体育课程考评方法,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与学两个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专家组评议的方法,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态度、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课程目标贯彻得是否全面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法,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与运用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评价内容.

3结论与建议

(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与《新纲要》对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篇2

1课程与大学课程

从广义上来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的总和,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2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史回顾

2.1建国初期的大学体育课程

我国建国后到以前,由于各方面制度不完善,自1951年开始学习前苏联的课程模式,大有“全盘照搬”的架势。由于特殊的国情和政治因素的需求,迫切的想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以及希望通过体育促进外加关系的发展。我国体育课程的设置以竞技体育为主,课程结构很单一,其指导思想基本以教师、课堂、教材三要素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集体教学,教授整体划一的动作,师生间缺乏互动,整个教学体系形成一种教学法。这种单一的控制模式导致了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总之,在我国建国初期,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教学模式,我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体育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2.2时期的曲折发展

十年的,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高等教育体制和课程的设置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扭曲。全国大学体育课程基本被取消,少数地方以“军事训练课”代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由于政治原因,课程目标价值也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脱离了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学科轨迹。

2.3改革开放初期,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我国早期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政治色彩,受到政治形势的操控和影响。但是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慢慢恢复了其应有的面貌。突出的标志就是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大学体育课程又重新走上了正轨。在这个阶段,大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在1979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对这一目标提出了重点要求,但是在这个时期过分重视体质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课程内容的编制,课程教学组织都有所突破,教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4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向多元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学体育,除了增强体质,还注重学生心理、社会方面转变。由最初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变为“三元”模式,注重学生身、心、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一阶段的课程改革走向了繁荣阶段。

3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为我国新型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验阶段。不再呈现单一、守旧的传统模式,开始向自由化、多元化发展。在“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新纲要》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大学体育改革的新。在体育课程模式、课程指导思想、体育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如下:(1)在课程理念的设计上不断与时俱进,并逐渐与世界接轨,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和满足不同教育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需要。关注个性的发展。(2)课程指导思想在不断转变,任何形式的变革,首先都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课程改革也是如此,由当代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可以看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正由“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向“健康第一”进行转变。(3)课程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逐步走向多样化。主要变现在运动项目的增加和上课形式的丰富,以适应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将野外生存、职业拓展和休闲体育纳入了教学范畴。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趋势。运动项目的增加和课堂形式的丰富有助于培养有个性的、复合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适应社会的需求。

4我国当代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4.1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我国几千年的应试教育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把分数当作衡量学生成绩好坏和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正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观念的落实,也影响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2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脱节

课程改革理念要与时展同步,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出现很多与社会不一致的现象:(1)体育教学观念传统落后;(2)大部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3)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片面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重视教学效果的质量。

4.3大学体育必修课的存

在使教育培养目标脱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来设置体育课程的科目和内容,而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必修科目过多,盲目设置了许多不合实际的教学课程,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4大学体育课程只是对中学基础体育课程的简单重复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目标衔接不连贯,大学体育和基础体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没有本质的区别。简单地说,大学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基础体育教育的重复,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和突破。

5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5.1国家、政府部门的干预措施不断变化

教育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他的运行需要国家、政府的干预,只有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教育事业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但是过多的干预又会让教育事业脱离实际,不能自由发展。而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政策性的干预是在不断减弱的,让学校有更多的办学自。这样更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教学课程,另外,政府部门会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支持,为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5.2课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

在旧的大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主要以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课堂评价的标准。而在现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理论中,则不断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进步变化的幅度纳入到评价内容的体系中,评价方式也不断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得到发展与优化。

5.3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逐步与社会需求接轨

需求是物质发展的动力,有需求就会有发展。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同样要依存于学生以及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双向选择,所以为了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将不得不更多地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立足社会需求来设置大学体育课程,让学生能更多地学到适合就业的专业技能,这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5.4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满足个性化教育是世界范围内体育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身心特征出发制订大学体育课程,必修课程具有更多的共性,会强制性地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所以,减少必修课程的种类势在必行。

5.5大学体育俱乐部将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篇3

在教学中教师所安排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体育游戏是首选内容,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一种游戏。教师结合中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时代特点,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在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培养其团体协作精神,对体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教师要不断地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增加要求,提高难度,使学生始终处于有兴趣之中。

二、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在人类若干素质中应该为首,它是人类渴望值最高的素质。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创新素质要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是否有创新精神是衡量当代新型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创新素质包括四个要素: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要有善于吸收、加工、储存、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才会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与学的定势。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沿着素质教育发展方向前进的主观动力,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体育教师应是创新能力强,精力旺盛、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朝着“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才能造就大批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

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无处不在,转化学有困难的学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中,教师不能埋怨他们,要鼓励而不能挖苦,要关心而不能歧视,要爱护而不能打击。当学生胆怯时要安慰他,当学生没有信心时鼓励他,当学生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或不想克服时要帮助他。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因此,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使所有学生都感到学有所得,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我把教学计划作了调整,由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带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同学,采用“一帮一”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后者的自尊,又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的个性与风格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的体育教师应在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更深的突破;在教学中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个性与风格;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增强学科的兼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更新教学内容,贯彻“新、精、实”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做到方法优化、独特、实用,真正落实寓趣于教、寓情于教、寓乐于教;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思维方式,具有相关学科的拓展能力,肩负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责任,教会学生终身受用的健身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工作,适应新形势体育教学的需要。

五、及时点评和总结

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也有教师评价。对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长的学生来说,获知自己在学习等方面的任何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反馈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价值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大学第一年,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内化的评价自我的标准,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根据他人的评价如教师、同学等,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评价,在众多人当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有着权威的地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如:在一次游戏教学中,当游戏告一段落时,我对刚才的活动进行评价:1.自我评价。四个小组中,为什么有的小组跑得快?找出原因。2.小组评价。找出自己小组的不足,进行战略调整。3.教师评价。我把学生没提到的或没想到的地方进行评价,表扬好的,然后告诉学生,不论做什么事情,当做到一定的时候,要进行总结,这是为了做得更好。得到表扬的小组更加兴致勃勃,没有得到表扬的也受到鼓舞,不甘落后,小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兴奋之中。

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体育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挥内在潜能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和效果。随着新课程的运行,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篇4

关键词: 高校;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策

一、新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我国课程理论的研究曾一度中断,近20 年来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毕竟在课程设计的研究方面依然存在着理论程度不高、指导实践乏力、重引进轻继承吸收、研究主体单一、视野狭窄以及研究滞后于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等问题。客观地讲,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有其相应的课程设计理论基础,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的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但这种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其课程设计的根基有多深? 在理论上的准备是否充分? 其设计是否经过了比较充分的论证? 涉及本次课程改革设计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比如,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什么? 其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其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是否具备? 我们能否套用一般文化科学课程的编制原理来建构体育程? 体育课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本质上有无区别? 是否只是称谓上的变化? 两者在课程设计上遵循的课程构建原理是否相同?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应该按照什么逻辑设计? 按照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设计课程在逻辑或原理上是否成立?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否具有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意义上的深入思考? 这诸多问题值得深思。对这次新体育课程改革,广大体育教师充满了期待,而实验伊始,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接二连三地显露了出来,现了诸如“淡化运动技能教学” 、“赶时髦,搞形式主义” 、“体育教学虚无化” 等倾向。更令人我们难堪地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体育教师竟然不知道怎么上体育课了; “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活报剧一样”、“模拟劳动的体育课”等怪异的体育课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新体育课的观摩示范给人以内涵不深、做秀表演之嫌。随之而来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讨论体育课程“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这类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课程改革实践层面出现的问题必然和其指导改革的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课程的改革在理论上准备不足,势必会影响其改革的进程。

二、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 场地不足, 资金短缺, 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 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 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 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 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 经常被挪作他用,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 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3) 体育器材管理不善, 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 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 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 闲置不用, 造成散失或破损。(4) 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近几年来, 青年教师逐年增加, 但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缺乏强度和力度, 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 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在社会上从事的职业, 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 课程无进度, 教学无计划, 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状态。由于新课标并没有提供多少“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范例,也没有提出“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方案,因此,“目标引领教材内容”还只停留在课程理念上,而把具体操作问题留给了第一线的体育教师。目前在绝大多数教师对大纲教材仍然有很高程度依赖的条件下,面对没有规定具体教材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他们真的会体验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吗?

三、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策略

(一)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师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教学质量不高等等的因素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谈体育课程改革是件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各级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应努力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我国学校体育跟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改革指导思想

近年来,无论是教育改革,还是体育改革都将学生健康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学校体育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方面被赋予了新的职素,从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看,无不体现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导向性,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体育对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指导的思想。

(三)构建多文化的体育课和模式

由于受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我国曾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单一的体育课程模式已经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校与学生实际需要,构建多文化的体育课程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解读新《课标》与新《纲要》也可以发现,国家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实际上就是引导和鼓励地区、学校和教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构建具有地区、学校、和教师特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多元化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将使不同地区、学校与教师找到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定位,顺应我国国情和学校与师生发展需要。

(四)整体设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我国以往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存在交叉,重复与渗透的现象,新《课标》与新《纲要》明确的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同样存在着交融,但是更体现出递进。只有从整体上设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处理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避免大中小学教学内容重复,才能符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体育课程教育的整体连贯。

(五)编写融基础性、人文性、健身性、科学性、实用性、时代化、

校本化于一体的教材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应用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编写与选择应用高质量的教材,无疑会使学生收益非浅。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国家对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一些条件具备的学校纷纷着手编写符合自校特点的教材,尤其是在高校这种现象更为普遍。编写教材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如果编写人员水平缺乏,编写的教材质量不高,那么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将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效应,各级学校编写与选择应用教材应量力而行,条件好的学校完全可以编写较本化的体育课程教材,各级学校编写与选择应用教材都应力求将教材内容定位于具有基础性、健身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上。只有这样的教材,才能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六)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标》与新《纲要》提升了对体育教师的职能与素质要求,体育教师要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逐渐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学的中心将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应采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法教育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融洽、信任的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帮助,成为教学研究型的育人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七)合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新《课标》与新《纲要》明确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内容,各级学校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和信息化三类资源,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打破体育课校内统一的状况,使体育课程形式更加多样,灵活性提高,对于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八)制定新的科学评价体系

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从内容与形式方法等都应作科学的定位,应紧密贯彻新《课标》与新《纲要》的精神,做到内容形式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对体育课程评价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等多种维度实施综合评价,真正形成以评价促进改革,以改革完善评价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J ] . 中国学校体育,2004 , (3) :81

[2]赖天德. 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要注意防止虚无倾向[J ] . 中国学校体育,2004 , (2) :91

[3]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指导纲要[z ] . 2002- 08 - 12.

[4]王宗平等,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 ] . 体育科学,2001 , (1) :21 - 24.•80 •

篇5

日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

日本体育课程改革具有延续性的特点,体育课程涵盖了竞技运动,并且将舞蹈、体操和游戏融入体育课程教材体系。同时,日本体育课程突出个性化特点,从而具有独立性特点。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日本尽力将分散的内容协调起来,并且从标准、内容、组织、理论以及考试等层面上实现内部的平衡。

日本体育课程改革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不仅遵循法定的约束,而且关注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非常关注教学计划的整体性。日本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改革符合高校的主体性要求,有利于高校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高校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且能够使高校学生养成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

日本体育课程在教材改革上也有独到之处。教材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体育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日本高校对体育课程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断进行体育课程教材的开发。日本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且重视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从而能够使体育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校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日本体育课程融合了放松身体运动。通过放松身体运动,有利于高校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放松的身体运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轻松地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从而有利于高校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日本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只关注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更关注快乐体育,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得到快乐的感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日本体育课程改革在学习评价层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不断向过程性评价转换,在高校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过程中,目标设置得更为具体,通过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此外,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完成。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启示

目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课程改革观念陈旧、资源匮乏、课程系统性不佳等,为此,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该吸收日本高校体育教学的先进经验,逐步转变体育教学旧有模式,从而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不断更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观念 高校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学生的观念转变则能够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构建。因此,高校应该吸收日本高校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制订体育活动计划,确保高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之间的紧密结合,从而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的内容应该结合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难易适中、操作性强的内容,从而能够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并且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此外,体育课程教材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应该和体育教学的规律相适应。

强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结合日本高校成功的经验,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地和团委、学生处等机构进行沟通,相互合作和协调,积极地开展丰富的体育竞赛,加大高校体育竞赛的组织力度,从而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积极地指引高校学生逐步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高校最先要做的是积极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展开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通过高校的社团组织举办大型的体育比赛,为高校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较好的平台。然后,高校应该争取经费增设体育设备,为高校学生提供体育活动的硬件支持,同时配备完善的软件服务,例如,为高校学生创造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观看各类大型的体育赛事,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等;接下来,高校应该大力宣传体育活动,提高高校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使高校学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体育活动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高校学生就能够更加关注体育、喜欢体育活动,并且能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从而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日本体育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考虑到我国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应该针对体育课程的实际特点,从而能够使高校体育课程在高校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体育课程的目的以及高校自身的体育功能,体育课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不断提高体育技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等,这几个领域所设置的课程的目标、内容、计划、进程和标准,对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都具有导向作用,所以要求在课程的设置上,各环节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并且,要求课程设置不仅要紧跟时代要求,不能脱离社会,而且能阐明高校各年级、各年龄学段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教学内容、形式、课外活动、运动训练、各课程内容的选择比例、各学段体育课的目的任务、评价体系等,使课程设置更具可操作。

日本高校体育课明确体育课程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全面的体育课程体系。我国通常把体育课程和体育课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仅仅考虑到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改革,通过忽略了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和与体育有关的课程,例如,大学生体育文化节、高校学生运动会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范围应该更为广泛,不能只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我国体育课程应该逐步地形成一种大课程体系,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游戏和高校体育文化等,将课外体育活动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融合为一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到体育课程体系中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体育教育资源,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借鉴日本高校放松体育运动的经验,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放松身体运动。体育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环境。在放松体育运动中学生应该进行密切地沟通和交流,同时体育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放松活动中去,通过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和布置宽敞的运动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篇6

1.以课程目标的调整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编制的依据,调整课程目标,使之更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当今课程目标发展的共同趋势,表现在:(1)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2)重视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3)重视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注重体育习惯的养成。(4)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个性化的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而培养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5)重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体育属于教育的范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利用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改善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2.以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充实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要素,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那么,课程内容应具有以下特点:(1)科学性和逻辑性,及内容体系的合理性,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逻辑性是指课程内容内部技能的处理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2)多样性和趣味性。(3)迁移性和灵活性,迁移性是指课程内在联系密切,一部分内容的掌握可以为另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可转移化。灵活性是指“以学生为本”为出发点,课程内容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不搞统一标准、同一模式,充分扩大学生的自。在教材上,可以突破它的技术框框,根据学生实际和健康的要求,降低技术规格,调整动作结构,改革评价办法,使之易于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致使多年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应当从实际出发,存在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1)改革重复过多、竞技性过强、脱离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体育教学内容必须从学生个体需要(现在的学习兴趣、将来工作、生活需要)出发,强调健身性,删除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与将来工作生活关系不大的教材内容。选择以兴趣和健身为主的内容,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真正动起来,在校期间能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或特长,最终养成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2)改革过于规范化、一体化的教学组织管理。多年来,我们在体育课的教学组织上过分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指挥,强调统一目标、统一要求、统一行动。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往往受到许多教师的推崇。这种教法,严重地扼杀了青少年学生好动的天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因此,课堂教学组织管理应以自主管理为主。针对学生以往在体育教学中被管得过紧的情况,我们应在体育教学中开展责任教育研究,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思想,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1.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个性化体育教学为目标“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1]高校体育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服务,是高校体育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基础;“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根据个性化教学的基本思想,采用分层次教学就成了实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重要形式。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与运动技能,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按层次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项目,关注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如满足他们的健身需求、健美需求、发展体育特长的需求、调节身心的需求等。学生个体体育的需求的多样性是高校体育多样性的原动力。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应有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体育项目,同时还应有体育休闲项目等。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文化抉择

中图分类号:G8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185-02

在当今经济、教育、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的体育课程更多反映的是西方体育文化,学习的是西方体育项目、体育思想、健身原理,乃至西方的体育生活方式;至于我们自己的体育文化传统,往往是以“补丁”的形式出现。从1903年以《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标志的我国制度化的学校体育诞生起,在我国体育课程中居于主流,仅是在内容或方法层面上进行了补充,如将武术作为教学内容来达到西方体育价值框架中的课程目标。如果一个国家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失去了民族的体育文化传统,那么这种传统就有可能中断或丢失,而失去民族传统的体育课程必然成为无本之木。在此意义上,重新审视中国体育课程建设中的体育文化抉择及传统体育文化的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合”与“争分”: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

(一)中华体育文化的特质――“和合”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浩瀚的巨流之中,恒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就是“和”与“合”二字。“和”字包括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祥等多种涵义,具体表现为传统体育被限定为一种娱乐和技艺性的表演,抑制人的求胜和争强的竞争心理,重视体育活动中的自身、他人、活动本身、外界、自然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强调体育对于身心的愉悦性、审美性、娱乐性。“合”即把全世界看作一个整体,把每个人的身心、每一动物、每一植物,都看作一个整体。其具体表现在“天人合一”和“神形合一”的整体性体育观之上。所谓“天人合一”,是将作为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的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体育内容与方法也遵循自然生命运动与成长的法则,如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等特色,并生动地体现在中国传统的仿生运动形式中,如五禽戏、大雁功、鹤翔功、形意拳,而太极拳、八卦掌则是在更抽象层次里的合,自然生命之道的运动形。所谓“神形合一”,就是将作为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的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兼顾、内外兼修,体育的指导思想重视由外向内的外练和由内向外的内养有机统一,这种“和”与“合”的深刻内涵,是我们东方体育文化固有的特质。

(二)西方体育文化的特质――“争分”

西方体育文化的特质刚好与中华体育文化相反,在于“争”和“分”二字。“争”是指西方体育强调突出个人,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超越的思想本质而突出个人的一枝独秀,这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争斗,流传至今的奥运会便是见证之一。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超越,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争斗以及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如在西方盛行的冒险、登山、冲浪、漂流等体育活动是其生动写照。所谓“分”,是指西方体育的“还原”方法论,西方体育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他们试图以“分析”、“分解”、“实验”的方式去揭示体育的规律,沿着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途径不断深入观察和分析,按照人体解剖学、力学和生理学的理论去构建和规范形体动作和运动方法,利用具有针对性的肢体外部运动刺激人的有机体,通过“超量恢复”产生“适应性反应,使得人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使机体能力得到最大发展,以充分展示人体生命运动的能力,从而也形成了西方体育运动具有规则明确、尺度客观、评价准确的特点。这种体育重视人体的外部运动,而不注重视人体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的协调统一和生命功能的整体优化,其健身原则在于“分而治之”。

二、传统体育价值的现代审视

对于本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我们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首先,我们不能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因为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就是一种具有个性的独立文化形态。有学者认为,我们的传统体育是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西方体育则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是对生命的把握。这一观点从整体上揭示了我国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性,既然中西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规定性的差异,我们就必须以中国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中国的传统体育,否则就无法发现传统体育的价值所在,试想我们若在“争”、“分”的衡量标准及其内在逻辑定势之下必然会割断和架空我们对“和”、“合”的充分认知。其次,不能以两个极端的态度对待传统体育,即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完全否定。文化的继承必须经过选择、批判、改造和完善的完整程序。再次,传统体育应与时俱进。论及传统体育,很多人认为那是上千年以前的东西,属于历史的陈迹,殊不知传统体育也是随时展的,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思想和内容,不懈地进行着自我改造和完善。我们不能望文生义,用现代价值标准去评判某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项目,虽然以表演性的武术套路为其主流形态,但很多武术专家已在其基础上注入了双人对抗性的散打内容,故现代武术实际上是集实用性和观赏性、竞技性和技艺性于一体的现代运动项目,相比“传统”意义,武术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后,中国的传统体育也强调竞争性和外炼。在过去的东西方体育文化研究中,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轻视竞争性和缺乏外炼,这实际上是对传统体育的曲解。就竞争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所强调的是有限度的竞争,反对“极限的”、“损伤身体的”、“非道德的”过度竞争。《周易・乾・象传》言?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见,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所具有的进取心和奋斗传统已鲜明地体现在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以前。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夕阳文化”,而是生机不竭的“朝阳文化”。21世纪必然是东西方体育文化合流的世纪,而且在“合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正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因为中国传统体育“和”与“合”的特质具有无所不包的融合性与无所不至的渗透性,它促成了中西体育文化的有机互补,中国传统体育并非只是封闭的、保守的“茧式”文化,它的主要方向是开放的,能不断吸收各种不同的外来体育文化思想而转化为自己的文化,同时又把自己已有的文化思想不断建构新的理论形态。

三、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体育文化抉择

中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抉择必须基于中国具体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建构在一个由中国特定的体育文化决定的逻辑范畴内。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不同于“流水线”和“科学技术”的引进,能即时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和产品具可重复性。如果缺乏对体育课程深层结构的深入研究,即对体育课程背后体育文化“质”的准确把握,就无法对国外的先进课程实施有效借鉴。

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比较,在追求和表达体育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优越性所在就是其蕴含的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模式,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将人体看作一个系统。“和”、“合”的内涵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体,而且包括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和全面,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在气功科学研究座谈会上指出:“人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利用人体固有的东西,把它调顺了,产生人体的这个系统的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有利健康的,是能够抵抗疾病的”。在这一“将人体看作一个系统”的整体思维模式上,传统体育与传统中医是一脉相承的。从体育课程目的论的角度看,传统体育的这一“系统”思维取向,相比西方体育的“分而治之”更具先进性。体育课程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既要重视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课程内容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全面理解体育的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体育的价值,实现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第二,将体育课程看作一个系统,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课程各参与人员,如专家、教师、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家长等的全面互动。课程文本(包括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的试验开发、试行、反馈、修订等一系列严格程序,以及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和分配等。就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它决不仅仅是一次课程文本的更新和修订,而是从课程的理念层面到操作层面的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传统体育中的这种系统思维观对体育课程改革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课堂是基本单位,一堂课上得好坏就能评价其课程的优劣,因此,我们把精力放在如何上好一堂课上。实际上,一堂课并不是完整的基本单位,这是因为一堂课也许连一个完整技术还没有教完,更不用说掌握一个完整的系列。既然它没有完成课程,因此它是课程的基本单位,但不是一个完整的单位体育课程的整合,其基础是一个教学单元,而不是一堂课,因为我们教给学生的应当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一个系列,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单一的技术无法在实际中应用,学了就会忘,其教学效果是极差的,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强调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如何构建单元,并以单元为基础设计课程,这本身就是改革的新动态,也是整合性操作思维的具体体现。

从文化的视野中探讨课程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辨理性问题,在当前我国正进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特殊时期,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多元体育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抉择必须充分认识自身体育文化的特质,同时克服机械思维模式,在对立的两极或多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是一种可行的范式。总的来说,倘若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华能够珠联,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能够璧合,那么这必将会引起在体育课程上一次“质”的飞跃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J].文化导报,2007,(1).

篇8

1传统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需要与时俱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亦不例外。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大学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模式需要不断调整,不仅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要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动机。[8]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27号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发文件来看,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目标完成,教学内容设置、学校资源利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

1.1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困境

健康中国战略核心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主题,以及〔2016〕27号文规定,学校体育要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目标进行,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返观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现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仅重视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考核和技术规格的传授,对健康知识、运动项目学与练的理论与方法传授较少,致使学生大多只是大体了解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很难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志和习惯。此点可以从大学生体质测试所显示的后两年与前两年成绩存在一定落差的现象中得到验证。另外,课堂中合作学习以及体育对情绪的积极引导不足,存在学生独自练习多、合作练习少的现象。访谈发现,学生体育课堂体验的运动乐趣较差,运用体育锻炼调节情绪的学生较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学体育教学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致使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学生很难达成既定的目标,更加不适合当前发展的需求。

1.2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更新缺乏

就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而言,传统大学体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固有的缺陷。调查显示,目前大学体育主体内容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田径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需要很长时间,实效性差。另外,教学模式以枯燥的技术模仿与同一动作的重复训练为主,很容易消磨掉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女生尤其如此。访谈发现,学生选择体育课内容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而普通高校开设的大学体育课程基本上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娱乐性与健身性并重的、文化性与情义性兼顾的课程。[9]这样课程内容设置,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也不符合大学体育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上,容易出现“一份教案用三十年”“一套拳教三十届学生”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课程内容创新不能与时俱进。

1.3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滞后

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实际,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民族民间体育的开发均较少,滞后于学生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内容,严重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其一,体育课程开发对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资源和知识资源利用率不高。如学生喜爱的轮滑,电子竞技,街舞等等。以学生已有技能进入体育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体育技能学习时间,有利于培养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其二,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与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之间脱离,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锻炼内容不统一,出现学生组织体育活动,专业性不强,观赏性不高,规则随意,活动影响力受限。其三,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在利用网络信息、体育图书、期刊等资源,丰富体育内容的多样性,文化性,促进教与学模式变革。

1.4传统体育课程信息化程度差

目前,国内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其程度和水平都有待提高:首先是教师信息化意识不强。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亲自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有些年纪长的老师,不能高标准完成动作示范,语言讲解又不能使学生直接感知动作结构与幅度,降低了学习效率。何况尚有部分教师专业化水平、知识储备水平存在差距,会出现一些错误引导[10]。其次,学生学习的信息化资源不足。传统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课外活动的自我学练,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导致错误动作定型。在体育健康知识,体育运动文化教学中,暴露出传统体育课在时间、空间、场地、师资等方面局限性的。传统体育课也不能满足现在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再次,高校体育课程信息化平台缺失。目前各高校之间的体育课程资源处于相对独立存在状态,师生之间交流大多是以体育课堂为纽带,师生及学校体育组织或社团的之间的交流更加稀少。但是,传统体育课程优点也非常明显。内容方面,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运动强调身体的直接参与性,符合人们生活与健康的需要,能促进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身体锻炼方面,参与者不仅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参加,还需要参与者思维能力的参与,正确合理的参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长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形态和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参加体育环境方面,一般是比较开放的体育场馆中,活动空间比较大,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比较多,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直至“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国发文件出台,大学体育课程与大学生发展要更加切合学生日常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教学内容与形式,并对学生的生活积极引导,才能满足“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新时代体育教育目标。

2电子竞技运动进课程的优势分析

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电竞”在短短几年里就广受大众追捧,预计2016年电子竞技用户将达到1.6亿人口[11]。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增补专业中,电子竞技与管理属于体育类专业和体育与教育大类。虽然电子竞技运动还没有进入本科专业,但在校园中众多电子竞技参与者,他已经成为贴切学生日常生活的体育运动,“电竞”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可行性[12]。

2.1电子竞技在达成体育课程目标的优势

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体育教育目标。首先,在实现运动参与目标上,电子竞技运动对体能、环境、场地要求不高。其公平的规则、参与门槛低、娱乐性强等特点吸引众多大学生参与,在比赛中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参与,以及手、眼协同配合。其次,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完成。集体项目中,更需要队友之间交流沟通、协同合作、战术配合,同时在团队中,队友之间也存在竞争,一般获胜一方表现优秀的队员会得到MVP奖励,参加电子竞技比赛时要求队员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心理会因比赛波动,产生情绪的变化,参与者为比赛胜利必须控制心理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再次,协助完成运动技能目标。在电竞比赛取得成功,可以增强体育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心智反应能力,促进现实中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2电子竞技特有的内容吸引大学生参与

体育运动本身以游戏和娱乐吸引大众参与,电子竞技也不例外。电竞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人文精神。在虚拟化的体育场景中,营造比赛气氛,模拟观众、裁判、拉拉队,给参与者逼真的临场感觉,使参与者集中精力投入比赛。同时熟练掌握技术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简单几次教程学习就可参与比赛。参与虚拟类电竞项目,学生可以了解该项目规则、战术、文化等等如足球越位、篮球中传切战术、网球比赛前后礼仪等等。电子竞技运动趣味性、娱乐性强,男女之间可以同场竞技,增加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在参与中缓解大脑疲劳、释放精神压力。电子竞技作为一种新教材,补充并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使高校体育焕发新的生命力。电竞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激发竞争意识、丰富体育知识,对传统体育运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电子竞技独特的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课程开发的新资源,挖掘电子竞技在课程开发中价值潜在性。首先是电竞人力资源与比赛资源开发。在以往体育课程开发时,对已有竞技体育,民族传统运动开发作为体育课有很多,但是在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开发不多。在以大学生为电竞主体的高校中,有专门电子竞技协会或社团来组织一些比赛或文化活动,学校或政府也会给予比赛一定的支持,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其次是电竞教学资源的开发。有些电竞项目可直接作为体育教材使用,如NBA2k,实况足球等等。电子竞技资源在制作多媒体视频,教学平台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再次,电子竞技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电子竞技人物设计很多都是根据民间神话人物特点改变而成,如“英雄联盟”中“盲僧、九尾妖狐”等,这些人物具有很多民族文化特征。对于宣传民族文化、武术教学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利用电子竞技开发体育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调动体育的活力。

2.4体育课程信息化发展的选择

电子竞技运动本身就是信息化的产物,兼具竞技体育的特点,因此在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尤为重要的是,可以丰富信息化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很高的利用价值。虚拟类电子竞技项目中,教师结合电子竞技中的图像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师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结构,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表象感知。而电子竞技的先天性平台优势与学生用户聚集效用不可忽视。现在电竞项目主要以腾讯TGP游戏平台为主,几乎每个学生都拥有的QQ为登陆账号。改造可利用“电技”的平台,可以拉近师生之间距离,教师课下指导学生可以不用亲临现场,通过平台给学生讲解,解答疑惑。学生在技能学习时,对于动作不清楚,动作路线模糊等问题,也可以课下自主学习。虽然电子竞技进入课程具有优势,但电竞也存在不足之处。内容上,电子竞技制造商为迎合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增加用户消费,会添加一些低俗化、暴力化的内容。方式上,参与电竞运动一般是久坐在电脑前,会造成腰椎,颈椎,肩关节等部位损伤,同时眼睛要一直注视电脑屏幕,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形成近视眼。环境上,参与者一般在网吧、宿舍等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与社会中的人交流减少,容易使学生沉迷虚拟社会,逃避现实甚至形成网瘾。电子竞技项目直接作为体育课内容最大不足在于身体的缺席。学生只需要手指和手臂的参与,其他部位都处于静止状态,不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电竞与大学体育课程融合时,应避开不足之处,发挥出电子竞技教育作用,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电子竞技融合与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走向融合

电子竞技融合体育课程不是两者之间的捆绑,而是优势互补:利用电子竞技的长处来更好发挥传统体育的优势,弥补开设体育课程的不足,使大学体育课更好的服务学生,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以“健康第一”与“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中走向融合,有利于大学在体育课程中都达成自我实现成长目标。

3.1参与方式上促成由被动到主动的转换

现在电子竞技运动有很逼真的虚拟技术,尤其在比赛中“人员”的各种跑位,“人员”战术意志和现实中几乎无差别。学生在玩电竞时可以学到正确的战术配合,在现实的比赛中,直接运用就可以达到效果。在技术学习上,虚拟化的图像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且人物可以旋转观看,从不同角度观看动作顺序、技术路线等等。给学生的感知信息更多,更有利学生学习。在体育学习中增加数字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门槛降低,主动参与的人就会增加。在参与中增加人与人的交流机会,提高技能、战术有效掌握的程度,促使学生进入体育场馆锻炼的频率,从而使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3.2运动方式上促进体育课程生活化

在访谈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主要是太枯燥,女生反应更加强烈。作为大学生生活方式之一的电子竞技运动融入传统体育课程,使体育课变得更富有趣味性、娱乐性,技能学习更加形象化、立体化,运用电子竞技中营造出虚拟的比赛环境,增加了学生竞争比赛的经验。而且使特殊群体的学生也能和正常学生同场竞技。首先是课下学习与课上知识内化。融合后的课程,学习方式不在依赖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观看视频和教程化的操作学习,课堂上通过与师生交流消化、巩固提高、练习运用,技能学习可接受性提高。其次是体育文化更好渗透课堂中来。体育教育的根基是体育文化,大学生体育实践的实效性和长期性需要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13]。融合后的课程,体育文化、理论在教学与练习中很形象的展示给学生,潜移默化改变体育文化素养,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新途径。

3.3需求上满足师生多元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学生课内与课外资源整合,需要把学校中社团活动与体育课程有机连接,使课外活动在课上也能发挥其教学作用。另外课堂教学很好的服务于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课内外锻炼项目保持一致。首先是满足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需要。利用电子竞技录制教学视频、图像制作,满足教师多媒体素材需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电竞高度的信息平台化,减少高校建设平台的困难。利用电子竞技平台,可以整合各个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更好为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服务。其次是满足民族文化资源传播需求。融合后的课程,课堂上学生更加形象化的接收民族文化知识,如在武术、太极拳服装特点,表演方式等。

3.4教学上信息化促使教与学模式的改变

利用电子竞技信息化的体育课程,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依靠老师,学生在课外利用信息化的体育课程预习或复习。教师在教学中变成辅导者、服务者。教师转变成指导解惑、纠正动作错误,组织比赛的角色。构建体育课程信息平台,高校之间体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平台可以囊括校内外体育资源,学生通过客户端可以反馈问题,与老师交流。利用平台可以“一师多班”“一师多校”开设健康知识课程,体育文化课程。利用信息化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多媒体的教学更加形象化,师生之间交流更加便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对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开发会有很大改善和提高。

4结束语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肩负着促使学生健康水平提高的重任,而现在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导致推进课程改革以适应大学现在化的发展迫在眉睫。“互联网+教育”模式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而电子竞技对大学课程的目标、内容、资源开发、信息化发展都有很多明显优势,“电竞”在参与方式、运动方式、需求满足以及信息化等方面深度融合传统体育课程的长处,遵循时展与学生发展的规律,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机制,合理解决身体的缺席与在场的时间张力,更好发挥体育课程在“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中的教化作用。唯有如此,体育课程才能受学生的喜爱,健康促进的效果才能更加突出,学生身体素质才能积极的提高。

作者:房大帅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谢燕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99.

[2][13]葛青,张秋亚.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87-90.

[3]刘衡,冯婷.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49(6):649-652.

[4]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6,(2):70-73.

[5][10]郭赟程.推进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6,(7):55-56.

[6][11]艾瑞质询.2016年中国电子竞技及游戏直播行业研究报告[R].2016.

[7][12]杨喜明,武燕燕.电子竞技引入高校体育范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88-91.

篇9

他们热切期望自己的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能扬弃传统体育项目的程序和模式,摆脱规则的束缚,更多地灵活运用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进行体育活动,追求大学体育课程要有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突破传统和刺激体验等,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开设如攀岩、轮滑、登山、体育舞蹈、健身艺术、健美操、搏击、电子竞技、皮划艇、游泳、桌球等减缓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的体育课并使这些项目在高校流行和普及。由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标准》的硬性要求促使学校必须开设以田径的中长跑、立定跳远为代表的身体素质练习必选项目以及学校开设的选修体育项目种类较少,造成了学生对大学体育课上课的排斥性和选课的被选性。这些必然会对处于特殊时期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青年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压抑,不契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让他们的青春活力和热情呈现出分化和湮灭的趋势。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势不容缓。

二、现状分析

(一)全国艺术类高校分布情况

艺术类高校指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我国现在有本科艺术类院校40余所,并且在各类师范类院校、综合类大学中多设置音乐、美术、传媒等学院(系、科)。截止到2013年全国拥有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95所,其中本科42所,专科53所。本科中公立院校30所,民办本科院校7所,民办本科独立院校5所,河北省现有艺术类高校19所。

(二)河北省艺术类高校招生学生人数现状分析———以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为例

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作为河北省民办独立自主招生艺术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受到社会的青睐。招生日益火爆,近三年来这两所大学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800~4500人之间。在圆很多青少年梦想的同时也引来了连锁反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时男女比例1∶5,有的专业甚至只有1~2名男生或没有男生,这也就给大学体育课程造成很大困惑。

(三)公共体育课开设现状

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三自主”模式。各高校在遵循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同时,创新发展了自己的特色项目,努力满足当今学生健康需求,公共体育课选项课逐步增加,全国各地高校都已开始实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己院校体育课程的有特色的创新改革。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也执行此规定,开设了不同的公共体育选修项目课程。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这两所学校一年级开设了公共基础课(身体素质练习),二年级都开设了不同种类的体育选修课(专选),三年级没有开设体育选修项目。河北美术学院把散打和初级剑术分别作为一门选修课项目来上,这两所学校开设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部分休闲体育项目。二年级开设各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常规型教学课为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河北传媒学院为伤、残、病、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河北美术学院没有。但根据教育部2014年《高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文件的要求》,这两所学校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都没有达标(不少于15项),学期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三年级没有体育选修课)。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二年级选课时“被选课”和盲目跟随别人选课。同时对伤、残、病、弱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四)公共体育课师生比例

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为1∶150,从表4来看,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师生比都远远超出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数量缺口极大,尤其是河北美术学院。这就加重体育教师工作量,会导致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质量不高,消极怠工,身体疲惫。

(五)公共体育课班容量及男、女生比例

河北传媒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年的男女比例为:1∶6,2014年为1∶5。河北美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2014年男女比例均为2∶3,这两所学校的女生在学校中占主体地位。校园中的女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一方面,她们体育锻炼的主观思想参与倾向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她们也存在着“挑剔”和“求助”的消极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体育习惯,随年龄的增长其惰性明显上升,存在娇、懒、软、怕的不良习惯。在这种情形下,部分女学生走出校门后,便彻底与“体育”分道扬镳了。漂亮的面容、美丽的身材是当今所有女学生追求和向往的。有些女学生为了拥有美丽的身材往往去吃大量的减肥药,去过度地节食,这样大大地损害了身体的健康。女学生的身体的可塑性较大,她们的体型、肌肉和内脏机能都有显著的变化,她们除柔韧素质外,其他素质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差。女生被选课现象严重。

三、教学设施和场地利用

(一)教学工作实行微机管理

随着体育教学工作信息量越来越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方式已明显落后,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在繁杂的管理工作中导致低效率和高出错率,也不能更好地体现面向学生、为学生服务。在体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使用教务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网上评教系统,学生可以网上查询体育成绩,网上选课。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已经基本实现了体育课程网络信息化管理。

(二)教学场地利用(以河北传媒学院运动场地为例)

学府路校区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8道),面积为18960m2(含足球场);室外篮球场7块,面积为3480m2;室外排球场2块,面积为2160m2(含周边空场地);羽毛球场地2块,面积为480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25080m2。警安路校区拥有300米标准田径场1个(6道),面积为6453.8m2(含足球场和2个室外篮球场);室外篮球场1块,面积为420m2;室外排球场1块,面积为162m2;综合室内运动场地1个,面积为2738m2;室内综合健身房1个,为974m2;室内练功房1个,面积为368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7035.8m2;室内场地面积为4080m2。栾城校区拥有室外篮球场5块,面积为2864.47m2;室外排球场12块,面积为4571m2;室外网球场10块,面积为6937.33m2;室外毛球场6块,面积为491.4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14664.2m2。三个校区的运动场地合计室外面积为46780m2,室内面积为4080m2。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学生人数在10000~20000规模的普通高等院校,运动场地人均室外4.7m2,室内人均0.3m2,我校运动场地室外面积应为62571.1m2,室内面积应为3993.9m2。我校现今运动场地室外缺失15791.1m2,室内缺失0m2。健身房现空置,有攀岩场地和多功能健身器材。运动场馆基本保证了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使用。推进群体活动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有部分室内场馆资源浪费。

四、结论

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质健康;研究效果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和制约,一直遵循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综合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的重点目标。

1.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育教学思想单一

我国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和学习技能为主,内涵显得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体育课也并没能体现出其本质的功能,缺乏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2]。

1.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几个体育项目为主,不能体现现代学生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对学生的培育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考虑,在项目选择上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体特质和基本技能,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3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个性化

我国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还是继承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即一味的传授技能和强化训练,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可言。现在的学生由于个性化比较明显,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对于传统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接受,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体育课程评价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标准和手段上有点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现状往往很容易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达不到客观和公平性[3]。而对一门学科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课程评价做得不够好,也就不能相应的反映事实,从而做到更好的促进教学反思和教学改正。

2.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紧迫性要求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十多年以来对于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水平、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高、体重相较于过去有明显得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身体素质指标却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青少年体能测试中100米、200米、8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成绩都在下降,速度和耐力均下滑明显[4]。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

2.2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国家实施有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方案标准、组织实施、管理约束等方面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具体实施和贯彻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体育课程在社会、教师、学生之间往往被当作为一门副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考试和测评成绩也只是作为参考依据不作为奖学金评定依据,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形成高校体育课程不重要的观念,无法发挥出成绩记录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5]。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活动中。

2.3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方向和指导作用

当前,有部分高校试点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选择自主选项教学,以学生个体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体现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体育课程多数采取的是选修某些项目作为考试和测评成绩,学生更多时候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难易程度选择相应体育课程项目,大部分学生对于选择项目认识不够充分,没有考虑自身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进行中会逐渐丧失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也无从说起[6]。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势必要通过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深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并且整合以往的思想体系,将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地方进行深化,从而建立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3.2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质量低的结果。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拓展体育课程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为主,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项目,比如瑜伽、健美操等等;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专长等等因素设置更加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层次化课程设置,针对身体素质和技能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避免因学生自身特性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佳。

3.3个性化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个性化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所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适当性地运用趣味幽默的讲解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完善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入手:建立以学生体质健康指数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学期前后的对比,及时有效的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区别于以往的以学生技能学习效果为主的评价标准,加入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参与度、表现程度等等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前后的差异以及因学生体质差异可能带来的进步空间,注重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