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基本动作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篮球基本动作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篮球基本动作教学

篇1

摘 要 篮球模块教学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篮球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形成对篮球的爱好和专长,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优化篮球模块设计与实践策略,不断提高模块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篮球模块 设计 实践策略 探析

篮球模块教学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结合高中限制性选修教材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达到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策略

(一)增强目标意识。模块设计时必须用目标引领内容,并面目标渗透和体现到篮球模块的教学中优化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目标设置难适中。先设置阶段性的目标,再延伸到学期和学年教学目标,要不断更新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具兴趣性和鼓励性,充分体现模块教学优质、高效、互动的特点。

(二)整合单元教学。单元是实施模块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篮球模块的学习过程中,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是对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篮球单元教学既要以技术学习的主线,也要以身体健康的主线。要注重模块整体性的框架下,搭建重点突出、相对平衡的篮球大单元教学,提高篮球模块教学的有效性。

(三)科学选择内容。高中学段(水平五)篮球学练内容可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的可能性,注重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将篮球教材设立为三大模块(六个单元),既要关注基础发展,又要关注个性发展。由于同一个模块中学生水平差距很大,特别是女生,甚至从零开始,教师应在各自的班上还可以再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

(1)基本技术模块(1-2单元)。有层次性、针对性选编了运、传、投的基本技术及组合动作、各种行进间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以及一定量的攻防基础配合等学习内容。考虑到高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其内容与初中相比,表现在基本动作结构、基础配合形式等方面的难度有了提高,竞技运动的竞赛性、对抗性等特征也逐步显现,学练中的运动负荷也会有一定的增加。

(2)基本技术模块(3-4单元)。技能教学部分由运、传、投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基础配合与攻防战术、以及教学比赛等几部分内容构成。基本动作主要以行进间动作、串联练习为主;组合动作和基础配合主要以动作串联练习和简单攻防对练为主;战术部分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攻防配合形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组合动作、基础配合学练水平,提高综合运用基本动作的能力;

(3)篮球内涵模块(5-6单元)。加强弱化规则的比赛实战训练,增强学生配合意识的形成。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安排一些有一定负荷量和强度的对抗性和竞赛性体能练习。同时穿插介绍篮球的自我锻炼方法,规则和裁判法等内容,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篮球,培养运动参与意识和欣赏能力乃至组织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二、模块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统一思想,强化管理。选项教学尽量避免不同年段、相同模块教学班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出现。如:在高二、高三的选项教学中可能会同时出现几个“篮球”模块的教学班,在课程的安排上可以安排高二、高三的体育课尽量不在同一时间内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的内容来调节。

(二)加强指导,端正动机。让学生认识到选项教学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让他们做出全面的衡量、理智的选择。每个篮球班教学班不出现人数差异悬殊。应根据志愿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分配进行相应的调整。还可以增加相应模块的上课教师或增添体育器材、场地,对学习人数较多的模块再进行分班。

(三)多元评价,激励参与。合理的模块教学评估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检测与总结,以保证教学评估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在学分处理上,模块学习之前进行一次摸底,建立学生水平档案。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按照正常的方法进行评价。而对于那些体质或者能力差的同学,对于他们的评价不以技能考试为主,而是参与学习和练习的态度。使学生也能在学到知识、得到锻炼的基础上得到认可,不会出现有的学生再努力却因为身体等原因拿不到学分的情况。

(四)正视交叉,有效分层。模块选项教学中,学生在经过一定学习时间后需要重新进行选择。会带来在同一个年级里出现同一项目不同模块的交叉。一个教学班里有学模块一的,有学模块二的,一定要结合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合理的、有层次的学习目标,提高模块教学的有效性。

(五)内涵教育,终身篮球。通过篮球模块教学应让学生在游戏与竞赛中体验和认识篮球运动的攻防内涵及辩证关系。让学生理解参与篮球活动,不仅是学练技战术、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也是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的过程,更是改善生活方式和文化审美的过程。既要学习进攻也要练习防守,最后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得到愉悦的体验,注重篮球的整体竞赛价值和文化内涵。

(六)组合学练,注重实效。

(1)加强技术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竞赛中加强对篮球基本技术实用价值的理解,指导学生强化和运用运球、传接球、投篮、防守移动、抢断等技术,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基本技术的组合教学、应用教学,逐步提高在复杂条件和对抗环境下的动作正确性和熟练程度。(2)提高运用能力。根据学生掌握篮球技战术的不同程度,可以采取分组、分层、法定或自定规则的教学比赛等形式,促使学生运用技战术,提高竞技和协作能力,不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形成技能及个性特长。(3)强化健身实效。既要强化篮球技战术学练与竞赛活动的练习负荷,又要将篮球教学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起来,在教学和竞赛中活化体能训练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篮球专项素质,提高体能水平和健身实效。

参考文献:

[1] 赵显强,张树超.模块框架下高中篮球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J].体育教学.2011(4).

篇2

关键词:初中篮球;投篮命中率;基础教学;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G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36-01

篮球运动是一项娱乐性很强的运动,也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篮球运动主要包括运球、传接球、脚步移动、投篮等几项基本动作,在这几项基本动作当中赢得比赛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投篮得分,因为篮球比赛最终的胜负是靠得分的高低所决定的。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投篮的基本功。本文主要介绍投篮手法、投篮连贯性以及投篮瞄准方式,希望能对学生投篮命中率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训练手法,保持平衡

投篮手法是投篮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投篮手法主要是指投篮者用手触球的位置、投篮力度的大小、投篮的方向、投篮的协调性、正确的出手时机等。同时,学生在投篮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在身体运动状态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抓住时机果断出手。以右手作为投篮手为例,对于普通投篮方式而言,在投篮之前应当保持右手小臂与地面垂直,右手大臂与小臂成90°角,右手五指分开,用手掌托住篮球,左手扶在篮球的左上方,同时保证双腿略弯曲,双眼望向篮筐;在投篮时应当双脚蹬地、双腿发力,根据投篮点与篮筐的距离调整投篮力度,用身体和手腕的力量将篮球从手指尖投出。对于跳投投篮方式而言,跳投投篮方式与普通投篮方式基本相同,主要不同点在于跳投投篮方式在双脚蹬地、双腿发力的过程当中身体会跳离地面,这时就要注意投篮的正确出手时机,当身体达到最高点或者身体相对静止的时候出手投篮。

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投篮手法和出手时机的方法讲授相对简单,学生容易听懂,但是能够真正掌握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出手时机则需要长时间、不断重复的训练。

二、全身联动,协调连贯

投篮时需要全身联动,协调连贯,一气呵成地完成投篮动作。在投篮过程当中,从双脚蹬地、双腿发力开始,到身体的向上伸展,到手肘的向上提起,到手臂的伸展,再到扣腕,最后通过手指拨球将篮球投出,这一系列动作需要每一个动作的连贯性,更需要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在具体的连贯性投篮练习当中,应当注意上面所述投篮环节当中的两个容易忽视的细节。第一个简单的细节就是手指拨球投篮,对于篮球初学者而言,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投篮训练,很可能是通过手掌将球推出去而不是用手指将球拨出,这种投篮方式的投篮命中率相对较低。第二个简单的细节就是扣腕,这个投篮动作看似简单却能提高投篮命中率,因为投篮结束后的扣腕动作可以保证篮球沿着投出的轨迹继续运动。而如果少了扣腕这个动作,篮球就很可能偏离最初预计的投篮轨迹。

对于学生而言,投篮的连续性往往是他们不容易掌握的地方,因为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差别都可能带来投篮命中率的改变。因此,学生在练习投篮的时候应时刻保持投篮的协调性和连贯性,不要因为外界的干扰或者比赛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投篮节奏。

三、选择弧线,正确瞄准

投篮弧线的选择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很大。投篮弧线的选择受到投篮距离、投篮角度以及投篮方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投篮弧线的选择还受到投篮者的身高、起跳高度、出手点、投篮的方式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投篮瞄准的过程当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弧线,正确瞄准。通过相关理论与投篮实践表明,在具体投篮弧线选择上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投篮的弧度应当尽可能大。如果投篮弧度较小,篮球很容易磕到篮筐的前沿或者后沿而弹出;如果投篮弧度较大,篮球进入到篮筐的几率也就明显提升。第二,出手后的篮球应保持有一定的后旋。后旋的篮球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稳定性强的篮球很容易按照预计轨道进入篮筐。教师在投篮教学当中经常强调的就是投篮弧线以及投篮时篮球后旋的问题。在篮球教学当中,教师要通过学生的投篮训练不断提醒他们调整投篮弧线,尽量提高投篮弧度,使篮球在出手以后呈后旋状态。通过这样弧度选择以及后旋方式,很容易提高投篮命中率。

在根据客观因素和个人因素选择投篮弧度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投篮弧度、保证篮球后旋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投篮的命中率。

四、结束语

总之,在篮球教学当中,投篮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只有准确掌握投篮手法、出手时机,保持身体协调性、连贯性,选择正确的出手弧线,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和修正,才能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如果学生能通过以上方式提升投篮的命中率,在一些篮球比赛中将具有很大的比赛优势,因为具有更高投篮命中率的一方更容易获得篮球比赛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1]石卫锋.浅析非智能因素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投篮命中率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8).

篇3

迁移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广泛现象,而体育教学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性,因此迁移规律如被灵活应用,将在诸多方面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和提高,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探讨一下迁移规律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运用。

一、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新课程改革后,体育课程内容的编排已不像课改前那样,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和顺序编排教学进度就可以了。新课程改革给予了教师更大的自,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排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虽然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了更大的自,但是,如果不懂迁移的规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能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理解迁移的含义和迁移的种类,掌握迁移的规律。所谓迁移,是指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并促进新知识的掌握和新技能的形成。根据迁移对学习产生作用的性质为标准分为正迁移和零迁移,根据迁移的作用范围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是正迁移,两个情境的学习起互相干扰作用,是负迁移。难易程度不同的两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是垂直迁移;难易程度相同的两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是水平迁移。体育教师只有理解了以上迁移的含义和分类,掌握了迁移的规律,才会给体育课程内容的编排带来正确的指导。

二、重视学生的基础技能学习

对学生原有技能水平是产生迁移的基本条件。总的来说,对基础打得越牢固,其大脑认知结构观念的储存就越丰富,越牢固,产生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加之,各种动作技能之间又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原理,当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时,在大脑中可能供他们利用的概念越多,提取的共同要素就越充足。例如在篮球的运球教学中,掌握了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在学习前转身运球时,一些学生掌握前转身的基本动作技能,就和没有一定变向运球基本动作的学生要快得多、牢固得多,学习效率也非常高。这就是以学的知识、动作技能和新的知识点、技能,有着相同及相似的原理,从而产生相应的迁移动作效果。篮球的变向运球与前转身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都是有着单手推来的要求,所以掌握了变向运球技术,一定对于学习前转身运球产生正迁移的效果。

三、促使正迁移的发生,防止负迁移的出F

要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促使正迁移的发生和防止负迁移的出现,体育教学训练中就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教师应了解两种不同运动技能间的类似性,以做到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学习的内容。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技能具有共同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这是运动技能发生正迁移和负迁移的重要条件。运动技能间的共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可以从刺激和反应两个方面去分析。当两种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刺激的反应完全相似时,发生最大的正迁移;当两者间刺激相同反应不同时;产生负迁移。因此体育教师应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明确哪些项目在运动训练中会产生正迁移,哪些会发生负迁移,以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内容,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认为:两种运动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生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的共同原理。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只要熟练掌握了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技能,那么就很容易学会背后运球和后转身运球的动作技能,这是因为这三种运球有一个共同的因素,手拉球的动作,只要能完成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那么对学习背后转身运球就较为容易。

篇4

在高中女生的篮球技术和战术教学中,通常很多教师会根据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先教基本动作(如移动、步法、手法等),然后教复合的动作(如三步上篮、移动中传接球上篮、持球突破等),再教复杂动作(如传切配合、运球过人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经过教学比赛的检验,很多动作学生仍然没有掌握,出现很多低级错误。这时教师又重复以前的教学,反复进行基本动作的教学,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如何摆脱这样的低效教学,是摆在广大基层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先打后教”的教学思路,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先打后教”的教学方法,就是改变原来常规的教学流程,把原来的先教授基本技术动作,后进行教学比赛的常态教学流程,变为先进行简单的半场三对三或四对四教学比赛,后根据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的教学。“先打后教”的教学思路是根据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对激烈对抗的畏惧心理和学习积极性不高提出来的,目的是先从提高高中女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为着眼点,在提高女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来改进和提高运动技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虽然与教学常规要求有偏差,但对特殊问题采用超出常规的教学方法,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本人从事高中合班教学多年,感觉到女生篮球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后,本人从 2011 年的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尝试采用“先打后教”的教学方法,并从所任教的班级中选取了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和对比研究,并采用了技术评定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生通过两年多学习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篇5

【关键词】体育游戏 大学 篮球教学 影响分析

体育游戏在大学篮球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得学生在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相对较为枯燥的体育项目基础动作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基础动作训练效果和提高学生对篮球掌握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大学的篮球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喜爱和对篮球基本动作练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结合作意识,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引起更多体育教育者对于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关注。

一、实验研究的对象及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游戏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作用”这项研究项目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系和政治系在体育课上选修篮球的所有学生,共计60人。

(二)实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文献资料查阅法,另一种是实验对照法。文献资料查阅法是在进行实验前进行了有关篮球教学、训练的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整理记录。实验对照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将这60名学生进行随机分组,使未经过训练的学生分成综合水平相当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普通组,给两组学生配设相同的训练设备和器材,在同样的时间和场地对这两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训练,6周以后观察训练成效,得出训练结果,进行相关的记录并分析。

二、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分析

(一)两组学生对篮球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成绩

从6周以来的训练考察结果看,实验组也就是在篮球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小组要比运用传统的教学训练方式进行教学的效果要好,而且效率高。在对实验组的教学训练中教师的工作量也有减少,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

(二)两组学生在不同训练方式下进行的不同训练的不同成绩和分析

第一次,在篮球运球这项基本动作的训练中采用不同训练方法得出的不同结论:

从6周以来对两组学生运球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学生表现的综合记录而言,实验组的学生在篮球的运球教学中表现的更为活跃,积极性较高,投入的经历多,而在普通组的教学来看,普通组的学生对于篮球的运球训练起初还有较高的积极性,在从第三周开始部分学生便逐渐丧失了兴趣,表现出不积极不活跃不主动的态度。由此可见,体育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加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喜爱。体育游戏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次,在进行篮球投篮训练时的不同实验数据和分析:

从上述投篮训练统计的数据来看,明显的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一分钟投篮次数和命中数还有命中率都高于普通组的学生。在实验组的一分钟比准投篮训练法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高。得出结论,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篮球的学习兴趣,较快的掌握篮球中的相关的技能,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三、综合阐述体育游戏对大学篮球教学的影响分析

综合上述的实验结论和实验分析可以看出,体育游戏在大学篮球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将体育游戏贯穿到大学体育篮球教育中,是新课标的实践,有利于贯彻落实“终身体育”。

四、结语

将体育游戏贯穿到大学篮球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使得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多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完善和训练,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倡导下的“终身体育”的理念。对于篮球这项运动项目本身而言,体育游戏的贯穿也有利于篮球这项体育项目在全民中的推广。所以说,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教师应该积极将体育游戏贯穿到篮球体育项目的教学中,根据篮球教学不同阶段的不同重点练习项目积极推出针对性练习的体育游戏来促进教学,这样才能够使得体育游戏更好的服务于大学篮球教学中,为大学篮球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大学体育篮球教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喻梅.论体育游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效果和作用[J].高校讲坛,2010,19.

篇6

一、篮球持球突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篮球持球突破教学的针对性差。在现今篮球持球突破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常规性的教学方法,很少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持球突破技术的教学安排,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专门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巩固。尽管许多教师会长时期的教学,但是在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由于缺少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篮球基础水平和身体状况,做好篮球教学分组和专门性训练。

2.篮球持球突破技术的标准难以鉴定,不细化。作为系统、连续的技术动作,持球突破技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受对方防守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对持球突破技能标准的确定有利于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持球突破技能的掌握。制定持球突破的标准需要从多种因素来进行考量,如持球突破的速度、持球突破的效果、连贯性等方面。

3.篮球持球突破技术和传球技术结合使用不好。篮球持球突破技术要求学生加强对持球突破技术的熟练程度,提升大脑与身体机能的配合协调。单一的技术动作的强化训练,不注重身体机能各个部分的协调性,不利于学生达到相关的技术动作要求。另外,教师还应创设特定的比赛模拟环境,提升和训练学生的持球突破技能,培养学生身体技能和大脑的协调性。

二、提高篮球持球突破易犯的预防建议

1.篮球持球突破技术的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教师通过直接叙述或直接演示法,促使学生对篮球持球突破技能有直观的了解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篮球持球突破技能的难点的掌握。另外,教师还可以加上文字说明或是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更加直观地展示篮球持球突破技术,促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精确地掌握动作要领。2.持球突破技术动作标准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对持球突破技术的标准示范是学生掌握相关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篮球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不规范动作示范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技术动作训练。

3.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利于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篮球持球突破技术,而理性教学只是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技能的基础知识。在持球突破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有规律的节拍、节奏,从而培养学生的技术动作的感性认知,进而有利于学生持球突破技术水平的提升。

4.加强篮球持球突破的强化练习。在整个篮球教学过程中,呈现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难的过程,并在一定程度加强相应的联系训练,则可以增强篮球技能的提升。持球突破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连续的假动作,通过一系列的假动作,做成迷惑对方的假象,从而容易投篮成功。因此,加强对篮球持球突破的强化练习是提升持球突破技术的重要途径。

5.重视篮球训练中的技术错误并及时改正。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纠正学生在篮球训练中的技术错误,并且对学生的错误做出正确的分析,之后对其错误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并继续加强对持球突破技术的强化训练。另外,教师还应增强对学生在篮球训练中的错误的重视程度,倡导学生对技术错误的重视和及时纠正。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对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的完善,并根据学生的篮球基础水平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篇7

    本期我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努力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了过去体育教材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方式,力求把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和健康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放在首位,并且尽最大可能采用生动活泼的、能吸引学生的方式表现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和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经验和成果

    本期我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一些过去的教学方法,如:在进行篮球双手头上投篮的教学中,过去的教学注重技术动作,强调运用过程,反复练习徒手的基本动作,学生投篮难以掌握,没有积极性,因此学习兴趣下降,达不到教学效果。通过教改,首先让学生以投出去为主,增加练习次数,教师用语言鼓励并做规范、准确的示范,当学生屡投不中时,他们就会去摸仿教师的动作,提出问题,这时再进行技术讲解,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多(70—80人);

2、运动场地少、小(上课班级多),运动器材少;

3、从“达标”情况看,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主要表现在:耐力、力量、吃苦耐劳精神、勇敢精神、集体主义等方面;

4、学生基本没有时间参加业余锻炼。

四、改进建议

篇8

【关键词】花样拍球探索创造力协调能力

学前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幼儿产生运动的兴趣的源泉,这种兴趣也许能伴随他们终生。从孩子一生下来,大人们会在孩子面前放一个球,不管是什么球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小脚去碰、去踢。从小就已经萌发一种向往,一种追求。儿童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好动、好强,积极向上,追求新奇。他们喜欢变幻莫测、趣味横生的运动。他们极力想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球类运动正是符合了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激烈的比赛中,在群体活动的对抗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那么如何在球类体育活动中改变以往动作的模仿与重复。使球类活动富有变化,具有多样性,让幼儿感兴趣,从而发挥幼儿自己的创造力呢?以花样拍球为例,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和开发幼儿园各项资源,丰富和拓展球类活动课程的形式与内容。

玩球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与精确性还未完全发展,在这一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于每种球的特性及其所需要的基本动作与技能的掌握。为此,我们在球类活动区中投放了大量的不同类型、不同质地、不同大小、五颜六色的球,如:羊角球、珠光球、粘靶球、足球、皮球、自制彩球等,以吸引幼儿对球的兴趣,满足不同幼儿的玩球需求。在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给自己带来快乐。依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孩子们在球类区尽情地玩着。能力强的幼儿选择二人一起玩粘靶球;男孩子对足球比较感兴趣,他们就分组进行足球比赛,而且还对人员进行分工;拍皮球的幼儿在拍球的同时,嘴里不停地数着数,还不时吸引其他的幼儿来观战并帮着数数,而不会拍球的幼儿选择了珠光球、羊角球并坐在球上玩,因为这些球的弹性好一些。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这样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玩球的过程中也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幼儿的创造力,他们还创造出了许多新玩法呢。

二、通过优化球类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幼儿对拍球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球类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通过游戏形式教授幼儿各种球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在帮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同时,增强幼儿体质以及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与社会发展的教学活动。我们根据幼儿认识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精神,做了尝试性的探索,制订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目标、内容。如小班教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了“小小超人本领大”的双手滚击球教学活动;中班教师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组织了“星球大战”的单手滚球击物教学活动;大班教师则设计组织了更有挑战性的活动,如“保龄球过山洞”的助跑滚球击物教学活动等。

不同的球类有着不同的运动特性,尽管幼儿处于球类活动的启蒙阶段,我们仍然要帮助他们建立和形成比较规范的基本动作技术。此外,在球类教学活动中要给与幼儿身体一定的运动负荷,使他们在运球、传球、投球、相互进攻和防守的技能练习中,在各种比赛中,身体技能和运动技能获得了发展。如:在手球教学活动“小猫打怪兽”中教师为幼儿提供高度不一的靶,引导幼儿选择目标进行练习,教师在观察指导过程中不断地鼓励、肯定幼儿,不断激励他们向新的难度挑。因而每投准一次,孩子们就会发出“耶――”的欢呼声,享受着学习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满足、快乐,激发了奋发向上的情感。

三、创设游戏情境,激活想象力,引发创造力。

幼儿天生喜欢游戏,在教学中将各种球类活动渗透在游戏中,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也能促使幼儿对各种球类的基本技能产生持久不厌的兴趣。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长期进行单一的拍球动作练习,幼儿会有倦怠情绪。结合我班幼儿的特点,在花样拍球中,教师设置各种障碍,或富有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例如在大班“篮球小精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设置了“游乐场”的活动情境,并在“游乐场”提供了不同的辅助材料。然后,引导幼儿徒手花样拍球、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拍球、幼儿间合作拍球、幼儿师范表演、游戏比赛等。在环环相扣、紧凑有趣的活动过程中,幼儿从分体验到花样拍球的乐趣,丰富了篮球动作与技能,如高低拍球、单手撑地旋转拍球、胯下拍球、击掌拍球、站在辅助物上拍球等,提高了幼儿玩球的多样性。

再如,“战胜蜘蛛精”,“小船加加力”、“占圈拍球”等游戏均是拍球动作的练习,但通过情境创设,既提高了不同层次的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拍球的技能,还发挥了幼儿运动潜能和探索潜能,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也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更促进了幼儿肢体的协调能力。

四、在求异、求新的操作中增进幼儿肢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每次球类活动的开展,教师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设想、体验一物多玩、一物多变。如:一物多玩的游戏活动,以玩《拍球花样多》的游戏为例:开始教师问幼儿:“球应该怎么玩?”当幼儿马上说出:“拍着走”、“慢慢拍”、“快快怕”等玩法。当幼儿较熟练地掌握了《拍球花样多》的基本玩法后,教师继续引导:“除了单手拍、双手交替拍之外,还可以怎么拍?怎么玩?”随着教师不断地启发、引导,幼儿兴趣逐渐增强,很快出现了利用身体各部位玩球的多种玩法:如拍球有双手拍、转身连续拍、抬一下脚拍一下球、双脚跳拍、边走边拍、手背拍、指尖拍等。

再如教师提供健身圈与皮球,请幼儿自由探索各种玩法。在没有任何指导的前提下,可以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变换出各种玩法:有的站在健身圈里向外拍球,固定住身体以此来锻炼拍球时的平衡。在这过程中幼儿的肌肉的控制能力得到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得到提高。

在实践研究中,在球类体育活动中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幼儿肢体协调能力发展的同时,教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在球类体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体育活动区,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开拓游戏过程的发散性,寻求游戏结构的求异性,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肢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篇9

【关键词】小学 篮球 训练方法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157-01

篮球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篮球训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反应度,能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当前小学篮球训练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地解决,并对小学篮球的训练方法进行很好的探究,促进小学篮球训练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 当前小学篮球训练面临的问题

1.家长所持的态度及对子女参加篮球训练的制约

很多家长并不赞成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他们认为学习是主要的,他们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让学生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以及各种琴棋书画艺术的训练之中,篮球训练一般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因为父母的反对,很多非常优秀的篮球运动苗子在训练的初始阶段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

2.各学科老师之间对课程安排的矛盾问题

小学的学习课程中,主要的目标是放在语数外等主要科目之上,体育、美术、音乐等则被认为是副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很多篮球训练都是在下午即将放学的时间段进行,且很多都会与其他课程的时间安排产生冲突,这就使得各科老师因为课程的安排产生矛盾。而且,一些教师会在篮球训练时间里留下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辅导,这就更加剧了主科老师和体育老师的矛盾。

3.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考核问题

《新课程体育考核标准试行本》是小学生体育考核主要参考的准则。但是,这一准则中却并不包括篮球等专项技术的考核,这就使得篮球的考核缺乏专业的标准和规范,使得很多体育项目越来越远离课堂,成为闲暇之余的消遣活动,甚至很多学校的学生临到小学毕业之时还未碰触过篮球,这对于篮球训练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 小学篮球训练的基本方法

1.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相结合

以往的基本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单纯地进行讲解,然后简单地进行示范,便让学生进行练习。在当前的教学中,篮球教师要注意将自身的示范与讲解完好地融到一起,让学生可以更清晰和确切地理解篮球的基本动作和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运动,教师可以采用如多人一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进行锻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观察,以便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篮球运动是一项相对复杂和难以理解的体育运动,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要领和主要内容,就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下功夫。首先,要将篮球教学的内容安排得合理、恰当、适用,尤其要注意基本战术的调整,以便让小学生都能增强学习篮球的意识。在篮球训练的基本知识上,要增加它们的锻炼强度和学习力度,让小学生能在每次上课时先对这些基本知识进行反复的练习,让他们能熟练掌握。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锻炼项目,要与那些基本项目相结合,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体素质有限,不能对他们进行高强度的练习和训练,要以基本的基本知识为主。

3.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如果能够在篮球活动中将游戏的环节融入其中,会极大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篮球的训练和学习中。不仅如此,通过运用游戏教学法,还能让学生的身心获得极大程度的运用,开发身体和大脑,提高篮球运动的学习效率和成果。合理地运用游戏教学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合理地安排整个练习活动中游戏的比例,既能将游戏活动融入其中,又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其次,游戏应具有目标性,篮球训练中的游戏不是随意进行的,应是为了一定的目标服务;再次,结合小学体育标准的相关要求,注意活动的负荷量,切实考虑到学生的练习强度,要做到劳逸结合;最后,游戏活动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展现他们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一面,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三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体育游戏;篮球教学;学习效果

体育游戏与篮球教学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竞争性强的运动娱乐活动,这种活动能获得知识、技能与技巧。在篮球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1篮球游戏教学法的作用

篮球游戏是与篮球技术密切相关的一种专门性游戏,它是篮球技术教学课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它对学习和掌握篮球基本技术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1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练习。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耐久力差、灵活性高,注意力不易长时间地专注于一种活动上。因此,单调重复某一种动作,往往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厌烦情绪,抑制大脑皮层活动,影响教学效果。篮球游戏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状态,主动学习各种篮球基本技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有利于课堂的组织,调节篮球课的运动量

目前,一般学校都存在篮球场地及设施器材少、上课人数多的矛盾,常常出现练习场地安排不开、练习器材不够、学生在一堂课中练习数太少等情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各种篮球技术的学习,达不到对学生身体锻炼所要求的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同篮球游戏教学相结合的办法,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因为一般篮球游戏对场地设施要求不严格,器材用量比较少,参加可多可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活动量一般都比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2篮球教学中游戏的制定和编排

游戏选择和创编应该从篮球的教学目的出发,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游戏,才能体现出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游戏制定的难度要适当且内容要丰富,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情况下完成,能体现出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达到教学的目的。另外编排上也得有创新,能够让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锻炼了意志。

2.1 根据教学目的制定相应的游戏

篮球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课时和学生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教案中按照教学的内容再制定相应的游戏,游戏按照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进行制定和编排。

投篮是篮球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各式各样,教师也应该在特定的学习阶段来进行教学。初学者在教学的前期一定要规范其技术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标准的示范。要求学生不要着急对篮练习,先进行两人的对投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在这期间建议教师制定一些难度较小的游戏,如投篮比赛。

2.2 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游戏

制定游戏还要根据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人数进行制定。我们通过对初级篮球水平的学生和专业水平的学生进行研究,制定出符合学生运动水平的游戏。

对于篮球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和女学生来讲,教师就要制定一些简单、运动负荷较小、娱乐性质强的游戏,让学生始终拿球进行活动,保持他们对篮球的新鲜感;尽量不去要求技术动作,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教师可以逐渐提高要求,让学生逐渐掌握技术动作。

3游戏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篮球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化。笔者将游戏分为娱乐性游戏和竞争性游戏,并对这两类游戏在篮球教学中如何运用进行分析。

3.1 娱乐性游戏的运用

娱乐性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并能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合理地把娱乐性游戏融入到篮球课堂教学中,既能让学生获得乐趣,又能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准备活动应采用“拉网捕鱼”“贴膏药”等奔跑类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往慢跑的热身方式。在进行热身游戏时,老师要告诉学生游戏的目的,在游戏的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的事项。同时老师也应当加入到游戏中,以此带动学生对游戏的兴趣。

3.2 竞技性游戏的运用

篮球本身就是一项高速度、高强度、强对抗的激烈运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练习的成果。竞技性游戏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技能水平,因此,开展竞技性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相互间的差距,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练习。所以,在学生掌握了篮球的基本技能之后,利用竞技性游戏去激发他们的潜能。在篮球投篮教学中,可采用“一分钟跳投”等游戏让学生体会投篮的节奏感,提高投篮命中率。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且做示范,在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投篮的基本动作,在游戏结束后应当对学生进行点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那些技术不好的学生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