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手工作品制作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手工作品制作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手工作品制作方法

篇1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1 “示范——模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示范——模拟”教学模式是当前小学手工制作课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例如:通常教师先情境引入课题,然后出示老师做好的漂亮手工作品,学生们立刻被激发了兴趣,跃跃欲试想立刻动手制作。接着老师马上会提问:“怎么做的?同桌合作交流。”可学生交流了没一会儿,因怕学生独立思考会耽误时间,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把“怎么做”、“要留意什么”统统告诉学生,怕学生还不明白,就示范一下,要么就用课件演示一下。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就开始了对教师作品的模拟制作。所以做出来的作品往往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富,没有发挥出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我们强调在动手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能素养的形成,从而学会技能。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是一时的,“会学”才是终生的。手工课中除了让学生动手掌握制作方法,关键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创新。遇到困难的技术问题,老师别忙着“解”,把学生的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解决方法。想想、做做、做错、再试,失败了没关系,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技术探索的意识。

2 “尝试——点拨——改进”模式下的高效课堂

鉴于此,我们把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尝试、点拨、改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生生多项互动,使学生从“学会技术”到“会学技术”,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模式概述:第一步,尝试。在尝试制作过程中,探究制作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树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教师马上提出让学生尝试制作的问题,学生进行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巡视中观察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激发尝试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欣赏作品、玩一玩作品、猜一猜作品、设疑提问等,教师可视详细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其次,尝试问题要注意难易要适度,要让学生在尝试制作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例如:①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对于较复杂的作品,我们只要让学生在重点、难点上进行尝试,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可。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清重点或难点部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尝试。②在整体构思上进行尝试。有些手工制作课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只差整体的设计、构思,这时,我们可让学生进行整体构思,不用急着尝试完成整个作品,缺乏设计思考。

第二步,点拨。当学生尝试制作后,得到了一些方法,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马上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制作的方法和从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从学生的发言和尝试作品中进行引导点拨,总结制作方法,解决重难点,拓展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点拨重难点学生在尝试制作时,肯定会碰到一定的困难,这其中绝大部分会是我们教学设计中预设的重点和难点。此时,教师如能适当点拨,不但可以使学生解决一个个困难,本课的重点难点也随之迎刃而解。其次,点拨拓展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形象的,同时又伴随一定的狭隘性。教师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能更大胆主动地放开思维,放开手脚去干,或许效果会很让人意外。

篇2

手工课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平面手工制作,也有立体手工制作,还有结合废旧物品的制作等。每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不同,對学生的启迪方式和教育作用也不同,但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上好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就成为每一个任课教师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抓好课堂教学,培养兴趣、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堂教学是完成手工课教学任务的主要形式,一定要切实抓好。

(一)手工课教学中的学生现状

1.学生对手工课缺乏热情,有畏难情绪;

2.学生只会模仿教师,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技法;

3.学生缺乏认识材料、发现材料、利用材料制作手工作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针对学生现状,改进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提高手工课教学效率

1.增强手工课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手工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充满了趣味性,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只是对理论和制作方法进行阐述,则势必使原本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变得索然无味,从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编写教案,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的教学效果,不断创新手工制作的材料、内容和技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以后的工作实际,具有针对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的工作主要是幼儿教育,掌握的手工制作知识也必须为以后的教学实际服务。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从儿童比较熟悉、趣味性比较强又比较容易制作的题材入手,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也必须符合儿童的制作能力和条件。如:剪纸、剪贴、撕纸等纸的平面造型加工是幼儿园常用的手工教学内容,幼儿学习制作剪纸和撕纸不仅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还能体验到纸变化无穷的制作乐趣。又如纸浮雕、纸圆雕、纸花等纸的立体手工制作,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能训练幼儿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体验空间感。这些都是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手工制作内容,由于和学生以后的工作有关,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加强示范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与技能的形成

手工课教学注重操作,许多操作技法用语言是表达不清楚的,必须加强示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产生表象理解,进而形成形象思维。

教师的示范要规范、熟练、有创造性,不要急于讲解制作方法,可先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一些造型各异的示范作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教师则在关键处适时进行示范、指导,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4.发挥课程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手工课教学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采取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通过制作千变万化的作品,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手工课堂教学效率

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应借鉴优秀的艺术作品,但美术类的工具书价格昂贵,每本书的知识面也有局限,学生们很难买得全、买得起,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欣赏利用到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在备课时上网收集手工制作的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下载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为手工制作课程所用。

二、善用评价,提升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和素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的评价可以给予学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促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教学中的评价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善用评价,评价语言要委婉、中肯、切实到位,不可夸大、拔高,让学生觉得教师言不由衷,甚至误认为是讽刺嘲笑,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手工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起到了补充课内教学不足、增强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践性极强的手工课来说,课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手工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手工教学的意义。

四、结语

手工活动寓教学于娱乐之中,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对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等方面效果明显。掌握熟练的手工制作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是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增加手工课等实用性强的课程,改变色彩、素描等纯技法课程课时偏多的现状,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张楠,女,1991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现任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科教学。

(编辑:李艳松)

篇3

目前的美术课越来越讲究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通过计划的实施和课堂中切身的体验,我认为以下几点可提高小学美术课中手工课的质量,并能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一 兴趣是知识的“第一生产力”

兴趣是世界上所有有效活动的基础,更是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推动力,在小学美术教材中也充分地对“兴趣”进行了体现。在教材编排内容上,以图为主、以文字为辅。这些插图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不仅增加了教材的美感和吸引力,而且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学习功能。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不遗余力地发挥课文插图的直观作用,通过让学生观察、欣赏、学习图片,不仅初步使学生掌握了手工操作的基本要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动手的欲望。

如在学习漂亮的书签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把商场中各种各样的书签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吸引了自己,并说一说受到的启发等。然后,我再把漂亮书签的价格展示给大家,学生会张大嘴巴,不约而同地发出“啊!这么贵!”这时我就启发大家“我们能不能动手做一做,可以模仿商场里的,也可以自己创造出更加漂亮的书签”。因势利导把学生强烈的愿望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到教学中,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获取新知识。

二 家庭是学生手工制作的支柱

家是孩子的港湾,也是手工制作的支撑。做好家长乃至整个家庭的工作,把学生的课前准备问题解决好十分重要。手工课上需要的材料比较杂、比较多,仅仅让孩子自己去准备是不可行的。这时,家长的力量会凸显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利用开家长会的时间与家长交谈,说明手工课的重要性;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让家长明白,孩子们的手工课是在开发他们的潜力。

三 让学生当小老师,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教师不能小瞧学生的能力,他们的水平和智慧往往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小组合作不仅只是体现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上,在美术课上同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小组中,六七个孩子的能力不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都不一样。通过孩子们的互相观摩、互相指导,对自己的作品了解得更深入,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还不够完美。

四 做好范作供学生观摩

在美术课教学中范作是很重要的,范作可以是教师的作品,也可以是学生的作品。手工制作课对范作的要求更高。范作是学生手工课制作最直接的模本,我们应如何收集制作范作呢?(1)根据所要教的内容自己动手制作范作。这种方式是现在很多美术教师常用的方法,教师的制作过程也是体会教学重难点的过程,教师精彩的范作会带动学生制作的积极性。(2)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范作。在日常生活中美术作品随处可见,如超市、商店、回收站等都有可能有美术教学的范作,只有我们留心观察,细心收集就能找到很好的范作。(3)在教学中注意收集优秀的作品,作为日后的教学范作。学生的美术作品有的也很优秀,比日常收集的范作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三种收集作品的方式,很快就有了丰富的资料。

篇4

一、课前调查研究,创新教育理念

上课前,通过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多家幼儿园的参观学习,邀请幼儿园园长及教师来校开展教学交流,了解现代幼儿园手工制作新需求,收集幼儿园手工制作教学典型案例,从几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毕业生从业后的工作情况等,寻求和探索适合我校学前教学美术―手工课程职业化的有效教学模式,以适应目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把幼儿园活动中玩具、教具、幼儿园布置等手工的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方法应用到美术―手工教学中。用系统的、成型的、针对性强的课程模式指导教学,使学生通过新模式的实施,提高学生手工技能和技巧,激发学生手工创造美的热情,完成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通过调研了解到手工方向职业技能培养三个需求问题:手工玩教具制作的目的与意义,手工玩教具的制作与使用方法,幼儿园环境的手工布置。

二、课堂中创新,改善教学方法

在了解现代幼儿园手工制作的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广泛搜集材料,认真思考,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的表现形式,如制作课、观摩课、实践课、欣赏课、集体创作课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

授课时以实践课程的教学为主,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课堂教学示范演示,课堂教学辅导相结合,通过制作、观摩、实践、欣赏、集体创作等教学环节,渐进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以上能力。

课程安排上,教师注重课程各个环节的设计。即学生自主预习――作品欣赏师生讨论――教师理论讲授――教师示范演示――幼儿教学情境模拟――教师总结――学生创新设计――教学评价。

同时还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示范演示法、自主探究法、集体创作法、主题创作法、实验创作法、案例教学法、实践创作法等有效措施。着重于教法的创新与手工作品的创新。

“案例教学法”教学。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将搜集来的优秀幼儿园手工制作作品进行详细的剖析,通过欣赏、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幼儿园手工课程的认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示范演示法”教学,手工制作课程动手操作性很强,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手工制作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制作手法,教师对具体的手工制作步骤一一进行演示,完成最终效果,通过这种手把手直观有效的传授,使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专业制作技能。

三、课后总结,完善课程评价

每次课后要积极总结,掌握每个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课后及时沟通,因材施教,逐一排疑解难,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及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情况,及时引导。(1)课堂引导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2)课堂示范演示,促进学生掌握本门课程基本技能。(3)课后讲评,促进学生间互相学习,形成良好学习竞争机制。(4)作业联评、互评,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信心,明确努力方向。(5)手工作品展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通过上述评价考核,学生逐渐摆脱了过去对老师的那种过分依赖,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得到了加强。

篇5

【关键词】手工课 常见问题 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78-0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手工制作是幼师必备的工作技能。作为他们的教师,必须让他们学习好这一技能。并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使得他们在毕业后的工作中能够熟练、灵活地应用。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从手工制作的整体设计以及创新思维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促进学生手工技能的提高。

一、手工课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象思维、动手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幼教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手工课教学是学习如何应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最后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手工技能的学习要以美术课程为基础,教学方法与美术课也有一些相似,但是,手工技能的学习过程着重于训练,有其教学特殊性。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心里不够重视,制作不够认真。

手工制作是学生以前所没有经历的。从小学到初、高中,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方面的课程,日常生活中学生即使看到了,自己也很少去动手实践。手工制作的材料力求取材容易,简单实用,看过去好像很不起眼,教学效果学生往往不太了解,因此容易掉以轻心。其实,每一个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教学效果,只是一部分学生暂时不了解。因此要让学生思想上重视,行为上才会用心。

2、学生以为只学课本上有的、老师教的,缺乏创新意识。

大部分学生以为手工制作跟其他的科目一样,一般只学课本里面的,学老师讲过的。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教学是很失败的。我们要求学生除了学好课本知识以外,自己能够尽情地发挥,创作出更多的手工作品。要学习教师方法,不能要刻意地模仿老师。因为我们针对的是成人,而他们将来面对的是幼儿。因此学生的学习要与今后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有些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的时候,只会跟着老师按部就班,缺乏形象力,没有自己的风格。幼儿教师不但要心灵手巧,还要富有想象力。要大胆地创新,要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

3、学生在制作材料的选择上过于单调,缺乏审美能力。

手工制作中,选择材料是进行制作的开始。可选择的材料很多,根据制作的内容来定,可多可少,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可以贵的也可以便宜。可是许多学生还不会很好地把握,学生还没有养成在便宜、简单、实用中去寻找材料的习惯。没有少花钱或者不花钱来做手工的想法。应该让学生能够变废为宝,用最普通材料制作出最能产生教学效果的作品。

二、手工技能的提升

手工课主要就是利用废旧材料对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做纸花和泥工、布工等综合训练,还有就是幼儿园教室的设计等。手工课最常见的就是剪贴、剪纸、折纸、泥塑等,学生主要是学习一些最基本的材料利用和工具的使用。通过设计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能体现了学生工作的熟练程度和材料的利用率,同时更能体现该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在思想上要着眼于未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师专业的学生将来就是从事幼儿教育的,对幼儿来说,手工作品对教学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好手工技能是必须的。课本中理论和制作方法的介绍,毕竟是很枯燥的。要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就要由简单到复杂,并从教学的趣味性入手,不断创新手工制作手法,从学生感兴趣的开始,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内容不断递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纸立体造型》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用粘土和橡皮泥的造型方法来尝试,提高一些造型办法,把碎的纸浆“塑”起来,产生出特殊的效果。学生会从中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在学习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要学生调整心态,保持一颗童心。要做孩子王,自己就要融入他们的群体,成为他们的朋友。对每一个作品,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完成,必须用一颗幼儿的心来对待。手工作品力求形式多样,每一类型作品一般都有特殊的制作方法,制作时候要讲究技巧。在作品的制作到成型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作品的塑造过程要把形象思维体现处来。手工制作不是为制作而制作,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作品背后的因素,学生就说不出其所以然。因此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这样学生才会用心做,才会做好,进而为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创造条件。

2、教学的过程要把教材的内容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教材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会实际操作。教师要熟悉教材,充分研究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材的内容充分地、很自然地展示给学生。通过教材的教学,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上剪纸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实施教学,教师先示范折剪一个喜字,然后将双喜字的两个口字上下变化,就会出现了动画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的创作,以此来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

教师做手工教学以前,自己要反复进行练习,要做到出神入化,这样上讲台的时候,学生就以为不复杂。如果老师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感觉毛手毛脚,成功率低,学生就会缺乏信心。教师熟练地表演,对学生也是一种享受。学生就会积级思考,就会配合老师的教学。教师要掌握时机,适时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技能。在上《泥塑》的课的时候。我拿出一些作品作为示范,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让学生自己对这些作品仔细观察,找出作品的艺术特点。自已去探索,自已去学习。他们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和他们进行互动、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思考中领悟。

3、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手工制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适合幼儿教学的手工作品,用自已的理解加以提升,用作品来表现生活。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创作手工作品,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们在教《剪纸》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把民间剪纸文化的内容结合进来。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民间贴花、窗花等剪纸艺术。让学生了解到剪纸就来源于生活,剪纸艺术是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6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教师尝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快乐和新奇中主动参与活动,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得以充分发展。小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活动,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动手和探究的欲望。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手工作品的创作。

1.材料中激发兴趣。让学生从认识一些常用的手工工具材料入手,例如小剪子、双面胶、透明胶、色卡纸、海绵纸、皱纹纸、瓦楞纸,超轻泥……,学生认识后一定会特别兴奋,很想尝试用这些材料做出新颖的物件来。

2.欣赏中激发兴趣。让学生欣赏用各种材料做出的优秀作品,学生看后会感到新奇、喜欢,并从这些作品的制作中得到启发,汲取知识。课堂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这节课中要学习的是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设计出完美的手工制作。例如:我在教学《纸拖鞋》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欣赏各种漂亮的纸拖鞋,可以让学生猜一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了解纸拖鞋的制作过程及性能,用多媒体展示花样繁多的纸拖鞋作品,学生欣赏之余,得到启发,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纸拖鞋。这样一来,学生的手工制作兴趣大大提高,创作的作品会更有创意。

二、指导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我们强调在动手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能素养的形成,从而学会技能。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手工课中除了让学生动手掌握制作方法,关键还得让学生学会动脑,学会创新。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学生手工制作中,更应注重实践第一的思想,大胆让学生进行尝试。我在教学中,注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体现从易到难的教学层次,放手让学生实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先讲后做和边做边讲的教学形式。如在执教《会走的玩具》一课时,我拿出已经做好一个小玩具,并推着它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一名学生将这个会走的小玩具拆开再组装起来,其他学生观看;在学生重新组装玩具的过程中,适当讲解与点评;当某个环节遇到困难时,就重点讲解这一环节;当全部组装完成后,再让全体学生自行动手制作。有些手工制作需要采用边做边讲的方式,如《千变万化的帽子》我这样设计的:第一是借助手工材料,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模仿着做,指导学生认识帽子的造型和装饰特点、设计方法、基本知识等;第二是让学生借助手工材料制作千变万化的帽子:用什么材料、如何将平面的纸变成各种立体造型的帽子、设计装饰出造型独特的帽子……这是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的过程,是自己动手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过程;第三是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小组内比一比谁的帽子设计的好,谁的存在哪些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自我,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新知识,锻炼新技能。评价时,注意加强针对性,对制作的好的作品及时表扬。对学生手工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改正,并不断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同时,我利用搜集的各种款式帽子图片和自己事先做好的作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以此来点燃学生手工制作的欲望,巩固了学生劳动成果。

总之,在教学中利用多种形式,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合作交流,发展良好品质

在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为小组的集体荣誉负责,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

1.分组各自完成作品。美术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和发展,走下讲台,努力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能够促进他们思维发展与品质形成的活动空间,在学习中与他人互动。如在教学《穿花衣的鱼》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把做好的“鱼”示范作品分发到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研究是怎么做出来的;再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做一个折纸鱼,并对“鱼儿”想象美化,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花衣服;最后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欣赏、比较、借鉴。在此过程中发挥“群育”效应,小组内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创造能力弱的学生,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分组共同完成作品。手工制作看似简单,但由于学生个性心理、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的不同,在创作水平上会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个体差异变为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有主动权,可以自主安排手工制作活动,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飘来飘去的小岛》时,我将学生每4人围成一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共同讨论、构思,分工画稿、选材、切割、组合、粘贴,制作出不同风格的小岛。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通过听、学、看、做、说,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创作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创作愿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篇7

关键词:技能;审美;手工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02-01

1.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1审美教育必须依靠技能。在美术课程中审美教育主要体现在艺术教育当中,在这一意义上,审美教育也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技艺训练,它包含了σ帐跫家盏木验把握。审美感知不可能离开技能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审美教育也就无法完成,美育也就成了一般的知识教育,名存实亡。

1.2技能训练必须渗透审美。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教育是技能教育的前提。缺乏审美感知的技能训练只能等同于一般性的技能,而非艺术技能;而所进行的活动也并非艺术活动。正如克罗齐所指出的:"表现的活动,正因其为活动,不是随意任便,而是心灵的必然,它只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去解决某一固定的审美问题。"因此,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审美教育。

2.手工课程中积极开展技能与审美教育的对策

2.1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开展审美教育。在手工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课时量的客观限制等原因,原有课程内容并不包含对手工作品的鉴赏,仅有对不同种类手工的一般性介绍,而主要以制作流程和运用为主。针对这一缺陷,我校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手工作品的审美,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形式,开展审美教育。如针对平面纸工的"剪纸"教学部分,在讲解制作流程、进行制作练习之前,先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主要流派等知识,并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大量的剪纸作品;进而引出剪纸的表现形式和基本技法,进行剪纸制作练习。同时,利用课外活动,进一步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时代的剪纸作品,并引导学生运用展业美术术语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形成研究报告。

作为中国民族特色课程-手工制作融合了我国传统和现代手工制作工艺,同时它也是当下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在中华民族艺术传承道路上应当以民族艺术发扬为关键。通过民间艺术手工制作课程可以极大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对调动其对传统艺术学习的积极性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营造课程学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为我国特色民族手工艺术的传承奠定扎实的基础。

2.2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审美教育带动技能学习。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现阶段部分学生缺乏善于发现的精神,对一些材料缺乏创新性的应用。在手工制作课程进行过程中,材料是基础,做好相应材料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教学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多,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进行创新性的应用,无法发现材料中所蕴含的"潜力"。对于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可以站在多个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第一,在日常生活中,美随处可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艺术",去发现普通材料的"闪光点"。每一种材料都有自身的美,看似平常的材料其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善于观察,勤于观察,做一个"发现美"的"有心人"。

2.3结合幼儿园教学需要,将审美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第一,从实践经验分析发现,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教学效果,可以邀请幼儿园园长及教师来学校参观交流,更加全面且详细的掌握现代化幼儿园教育工作对手中制作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一些奠定案例的研究可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为学生今后社会就业保驾护航,同时也可以为社会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人才。例如可以整合玩具、教具、幼儿园布置等手工制作方法、使用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性的融入到美术-手工教学工作中去;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过程的系统性、针对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手工制作课程的创新与教师自身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做一个"引导者",激发学生对美的热情,为其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华民族艺术提供扎实的基础。

其次,结合幼儿园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比如中班上学期主题活动"快乐的冬天",其中既包括教学活动 "剪窗花" (剪纸)、"中国龙"(折纸)、"美丽的雪房子"(泥塑),也包括剪纸欣赏,还包括"冬天"、"过新年"主题墙的设计。根据这些内容,一方面,我们在剪纸、折纸、泥塑等专题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剪纸中的窗花、拉花,折纸中的拼贴,泥塑中的彩泥圆雕等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自己能够学会这些技能,还能在教学中教会幼儿;另一方面,重视剪纸艺术、折纸艺术、泥塑艺术等作品的鉴赏,使学生能够带领幼儿欣赏这些艺术座屏;另外,重视剪纸、拼贴等技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是学生能够结合幼儿园环境的整体审美需求进行环境创设。

3.结论

总之,通过"技能"与"审美"并重的教学改革,我校手工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同时,为幼儿园培养的大批具备较高审美修养和过硬技能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时代;手工制作;分析研究

科技教学作为艺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普遍认可和重视。近年来,小学手工制作课程新增了更多教学内容,被注入了更高的教学期望,其教学目的主要就是希望小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等,进而创作出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小作品,并在制作过程中增强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小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1.开发小学生的大脑思维

手工制作课程主要是将学生动脑和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大脑思维,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脑和手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动手可以让脑得到发展,使它变得更加明智,同时脑也可以让手得到发展,将它变成思维的镜子和工具。”这里充分说明了动脑和动手在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中的重要性。手工制作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科技知识和艺术思想,在他们的大脑中完成构图,然后通过科技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和活跃小学生的大脑思维。

2.将想象能力和实践相结合

一个完美的手工制作品融合了创作者独特的想象力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和巩固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科技知识。想象和实践之间具有统一性,如果片面强调其一,都无法实现良好的效果。片面强调实践技法,最终作品就会枯燥乏味,构图死板教条,缺乏灵性;如果片面强调想象,那么也无法在作品中充分表现学生的奇思妙想。因此,要将二者统一起来,同时展现到作品中,这样才能展现作品的活力与生机,增强作品的生命力。这一创作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挖掘他们的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手工制作课程

手工制作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美术家都需要深入生活,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科技作品。生活是进行科技创作的源泉,而科技创作又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蕴藏着美。因此,老师在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让他们用眼睛去寻找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让小学生学会聆听、用心感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心灵美、自然美,从而将这些美有效地融入手工制作中,提升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小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激情。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明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时钟,并且让他们观察生活,选择身边的材料来制作。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易拉罐、树叶、彩带、纸板等多种材料制作出优秀的科技作品,不仅完成了作业,同时还增加了对生活的认识和了解,产生对生活的向往。

2.采用多样化的手工制作教学形式

首先,将手工制作与绘画有机结合,他们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还能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制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步提升。例如,老师示范船模的制作方法,让小学生了解基本的制作流程和思路,从而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船模,在制作完成之后,老师可以让小学生拿起画笔将自己想象的东西画在船模上,实现对手工作品的修饰。其次,将手工制作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它可以应用到任何课程教学中设计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并将其转化成技能。例如,老师在教授折纸课程时,可以让小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个学生折出的花样最多,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对小学手工制作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而手工制作作为小学科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实施和小学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手工制作教学,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同时,将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亩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孝感雕花剪纸 视觉元素 创作方法

孝感雕花剪纸是湖北孝感地区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孝感地区有待开发的重要视觉艺术资源,在2008年已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普及推广方面孝感雕花剪纸远远不及其他地区的民间剪纸,尤其是北方的民间剪纸,甚至还面临着失去传承的尴尬境地。

自2008秋天到2009年,我在走访了几位从事孝感雕花剪纸的民间剪纸艺人后,根据其口述和现存的一些资料,对孝感雕花剪纸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剪纸。北方剪纸大气、朴实,南方剪纸细腻、写实,从风格与地域上进行划分,孝感雕花剪纸大体上属于南方剪纸,具有南方剪纸共有的特点――写实。但由于湖北地处中部,在艺术风格上向来兼收并蓄,因此孝感雕花剪纸又与南方其他地区剪纸有所不同,在具像中透露着意象,更加大气与简炼,综合了中原地区民间艺术的特质,这也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

一、对孝感雕花剪纸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晋朝,在当时的孝感,雕花剪纸已经蔚然成风,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这也是较早关于孝感雕花剪纸的记载。

在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包括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有很多用剪刀剪“花”并靠此为生的民间艺人,他们主要是为妇女做帽花、枕花、鞋花、帐帘花等手工绣花提供花样。(见图1)

经过漫长岁月的洗涤,从“箔”到“红”,孝感地区的艺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创新,将孝感雕花剪纸发展成为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形式。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繁荣,雕花剪纸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与人们审美观的改变之下逐渐受到冷落,目前在孝感地区还有几位老艺人在从事孝感雕花剪纸,他们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技艺精湛,然而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孝感雕花剪纸现在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失传的境地。

二、对孝感雕花剪纸视觉元素的研究

1.形态元素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在形态上融合了南北剪纸的特点,与南方其他地区的剪纸相比,孝感雕花剪纸既保留了楚文化的特色又有了中原文化的渗透。

民间剪纸的表现素材与内容大都取材于生活,包括生活场景和人们工作劳动的场景,也有植物动物等形态元素,孝感雕花剪纸也不例外,但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以秀丽、流畅的线条、块面为主。

2.色彩元素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可以运用单色剪纸与套色剪纸,单色在色彩上以红、黑、金为主,目前也有套色的雕花剪纸作品。由于最初雕花剪纸很多是绣花的花样,当时剪纸只是一个妇女们制作手工艺品的参照,在色彩上比较单一,不过色彩的单纯以及随之形成的平面化效果也成为剪纸本身的一个主要特色。

3.材料元素的研究

孝感雕花剪纸主要采用宣纸、腊光纸、吹塑纸等材料制作,近年从事孝感雕花剪纸多年的管瑞芳老师还用各种特种纸发展出立体的雕花剪纸。

三、对孝感雕花剪纸创作方法的研究

1.构思。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收集整理,有针对性地确定表现主题,可以表现的内容有植物花卉、动物、人物、民间故事,多是人们对吉祥、喜庆、美好愿望的表达。(见图2)

2.起稿。根据构思的主题,通过绘画的方式勾勒草稿,在创作草稿时必须考虑到剪纸的最后效果和黑白关系。

3.刻镂。用专用刻刀进行制作,在刻镂过程中配合一些辅助工具与材料,比如刻刀、特制蜡盘等。

4.孝感雕花剪纸在创作上最大的特点。主要是在制作过程中的“刻”,其中“开片”是孝感雕花剪纸的精髓,行话叫“破”,在制作上要求“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

从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品研究的角度来看,孝感雕花剪纸具有丰富的视觉资源,独特的视觉形式和特殊的制作方法,需要做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研究,笔者只是浅谈一二,目前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完成。

孝感雕花剪纸所具备的独特视觉元素和创作制作方法形成了孝感雕花剪纸独特的风格,即玲珑剔透、生动秀丽、刀法流利、线条简练。可以说,孝感雕花剪纸是湖北孝感地区乃至整个荆楚大地传统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_杜靓 李松林

Author_Du Liang Li Songlin

作者系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平面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湖北孝感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幼儿师范学校  结合幼儿园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在幼师美术教学内容中一般包含有美术鉴赏、绘画、图案、手工四类,其中手工课占有很大的比例。学习手工制作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熟练地掌握手工制作方法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条件之一。因此,手工课在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幼师手工课教学要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

    我们应根据幼儿园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幼师手工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剪纸、折纸、立体构成、粘贴画、橡皮泥、编织、墙饰设计、教具设计、自然角综合设计、游戏区综合设计、校园综合设计等,这些手工制作内容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和校园环境设计中都被广泛地运用。选择合适的手工制作内容是上好幼师手工课的首要条件。记得有一年,我担任毕业班的美术课程,考虑到他们面临毕业,我给他们安排了幼儿园环境设计、教具设计、橡皮泥设计的教学内容。由于和他们以后的工作有关,所以学生学习起来特别的用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扎实抓好课堂教学

    手工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完成的,所以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1.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幼师专业学生掌握的手工知识必须为以后的教学实际服务。选择教学内容要从趣味性强、儿童感知熟悉的、简明又易于制作的题材入手,并考虑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符合儿童的制作能力和条件。如泥工、纸工、废品工、编织、剪贴等。

    2.注重示范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许多技法问题仅用语言表达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注重操作的手工教学,必须加强示范。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熟练掌握制作技巧,以保证示范的规范性、熟练性,使讲解与示范配合自如。课前准备的范作或其他可视性的形象资料在课中适时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可使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思维得以启发,构思得以驰骋。

    3.注重启发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潜在的创造力,不能让学生按图索骥。例如,在讲授《拉花彩球》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按书本要求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启发他们大胆创新,找出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果然,学生解决了制作难度大、翻拉困难、成功率低的问题,省去了画角度、开槽口等繁琐的工序。方法是在长方形纸上等距离交替划线抹糨糊、贴纸,当纸贴到一定数量后,按所构思好的形状裁剪即可。方法简单易掌握,且一个彩球能翻拉出多种优美的造型。我对这一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并及时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4.教学与各学科紧密结合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手工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地理学要求了解地形地貌知识,可在泥工中进行地形地貌图制作,还可利用泡沫塑料、纸板、有机胶板进行各种建筑模型制作;联系生物学,可利用海绵、泥巴制作松鼠、大象、熊、狐狸、骆驼等动物;联系物理学,可用纸板等材料制作船模、航模;联系数学多面体教学,可利用纸板进行多面体几何模型制作……通过这些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造的精神。

    5.优化教学内容、学习民间手工艺

    民间手工美术有着十分雄厚的群众基础,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教学中可结合各地实际,学习民间手工制作和经验,并加以改进和提高,赋予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如剪纸、泥塑、面塑、风筝、花灯、草编、竹编、中国结等。民间手工制作具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艺术传统,平时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整理。利用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手工美术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着。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手工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起着补充课内教学不足,增强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认真开展了如下手工课外活动。

    1.组织开展手工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年级,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课堂教学复杂。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学生在互教互学中掌握了丰富的手工制作知识,锻炼了综合能力。另外,手工兴趣小组应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活动,充分展示手工活动的意义。如在充满喜庆气氛的日子里做些大红灯笼、五彩花、彩球;在国庆节、教师节做些以歌颂祖国、热爱教师为题材的剪纸、彩带;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举办雷锋同志人像剪纸、刺绣、纸版画、雕刻比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气氛,又联系了实际,把学到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学校和社会中,学生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还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手工教学的意义。

    2.定期举办手工作品成果展览

    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计划进行与教学紧密相关的手工教学,开展手工制作竞赛,并结合其他学科的手工制作举办手工成果展览,同时,组织师生观摩,学校统一进行评比,形成学习手工的风气,丰富学校的文化 生活。

    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必须改变过去色彩、素描纯技法训练课时偏多的旧观念,增加适合幼师职前教育的手工教学,以适应今后的教学需要。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和笔者带队见习、实习过程中的体会,手工教学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手工活动寓教学于娱乐之中,效果明显。在幼儿师范学校美术教学中增加实用性强的手工课,是贯彻新课标、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手工[M].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