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它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进而全面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大课程创新和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贯通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探索符合技工教育特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有效促进学生分组互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工作的责任、获得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三、具体方案
1.实施理实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模式,理论教师只讲理论,而实习指导教师只管实习教学,这就势必造成理论与技能的脱节。
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按企业的一个个典型工作任务使理论与实习教学穿行,强调知识的“实用、必须、够用”及“教、学、做”紧密结合。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分为若干个工作模块,每个模块由2名双师型教师指导,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生在某一工作站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即可进入下一个工作站进行下一个工作任务。
2.全面更新人社部一体化教材
根据人社部一体化教材发行情况,各专业将全面更新一体化教材。专业建设中心组可搜集与一体化教学相关的教材、习题册作为教辅材料。在对人社部一体化教材使用一年后,专业建设中心组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需求,依据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规程,借鉴德国、英国、北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职业教育模式和一体化教材编写模式,对人社部一体化教材进行修订完善,教学模块增加校企合作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组织开发适合本校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校本教材及辅助教学材料,力争构建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更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高度结合。
3.严格按照分组互动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
将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策划、组织和引导下,以工作页为基础,以分组讨论、个人展示、集体评价和教师点评等形式组织教学。整个教学流程包括:提出任务分组讨论展示汇报点评归纳评价记录。
教师按照一体化教材工作页中的课程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提出典型工作任务。各学习小组针对典型工作任务中的问题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各组选出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或实施方案。教师对学生展示内容点评和指正、归纳总结,并对学生讨论结果做出评价,记录在课堂教学跟踪记录表上,该表作为学生课堂表现、平时成绩和该课程学分的参考。
4.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工作站
按照“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理念,根据专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增加学习区、工作区、材料区、产品展示区、企业文化区以及效仿企业的加工设备、计算机网络信息查阅系统等设施,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集教学、实训、生产、鉴定于一体,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条件。
专业建设中心组在构建一体化教学工作站时需要充分考虑本专业特点、人社部一体化教材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需求。
5.建立一支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教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要求既是教学行家,又是技术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加强一体化教师培养的途径有:通过政策引导,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培训和学习;通过“请进来”的方法,聘请各类专家到校讲座、指导或担任兼职教师;通过立标课、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通过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认证考核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安排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带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提高专业技能素养;通过产学研结合,在科研应用、课题开发中提高教师创新能力;通过技能竞赛锻炼和提高教师操作技能。
6.创设一体化评价机制
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强调过程性考核,特别是要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基础。同时要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融核心技能到行业通用技能之中,避免学习、考核两分离。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是灵活且个性化的。
7.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关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工作
及时总结改革中的经验教训,用正确的教改理论来指导教改实践,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各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十二五”规划科研课题指南的要求,广泛开展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研究相关的课题研究,总结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经验与教训,形成相对系统的一体化教改理论体系,以进一步指导一体化教改实践。这样就保证了一体化教改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四、保障措施
篇2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
一.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无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还是整体社会发展中,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作为职业教育大军中中职教育,研究改进中职教育的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尤其要重视理实一体化的研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它是是指综合运用讲授、示范、练习、探究等方法,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并实现相互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抽象与直观交替出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体现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来说,培养具备旅游职业能力的初级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很少有实践的机会,所以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旅游市场。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应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本文拟通过对旅游专业的相关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旅游专业教学质量寻求有效途径。
二.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背景分析
(一)现实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需充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大多实行的是二段式的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模式,人为地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隔裂开来,造成学生理论学习过程缺乏实践的支撑,实践过程缺乏理论的指导,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而实施“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改革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二)课程改革实验背景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提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重大任务之一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建立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目前,课题改革也正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示范性课程和专业建设的背景:
中职旅游专业示范性课程和专业建设要求,中职旅游课程要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创新教学方式,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因此,进一步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是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价值分析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形式,其理论基础是杜威的“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其实践依据则是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看作是“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通与微型化。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有利于完善中职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提高技能。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其“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所形成的实践范式将为其它专业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再者,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的。
四.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内容
通过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构建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旅游专业课程课程方案。二是开发旅游专业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制定“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与平台。三是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形成有推广价值的旅游专业课程教学范式。四是制定旅游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与评价改革方案。
(二)方法
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雷正光认为:“理实一体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是行动导向教学,但从工作任务特点看,行动导向的教学又可以分为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具体到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可以就某一具体的工作内容分解为不同的过程,针对岗位群,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开发具有较强情境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教学项目,宜选择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教学方法;情景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如旅游市场营销类课程,宜选择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效果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如旅游线路设计、导游实务等专业,宜选择示范教学、项目教学等,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企业实际运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具有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评价
实施第三方评价,即建立企业、行业、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加强职业引领,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质量来保证学生就业后起薪额的提高。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
五.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中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建议
(一)构建体现“理实一体化”理念的专业课程方案
要打破原有旅游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训课程这样的三段式的课程方案,依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采用基础平台与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在基础平台课程设置中,要对原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课程。这样更有利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
(二)加大“理实一体化”环境建设与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材是教学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旅游专业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理实一体化” 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理实分离” 的教材实施教学,由于这些教材过多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呈现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关性不高,难以体现操作技能的培养,在真正的“理实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很难派上用场,着力编写一批适应于“理实一体化” 教学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已是迫在眉睫。旅游专业课程改革应力图在导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的综合课程教材开发上取得突破。
3.推进“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课例实践
根据旅游专业职业面向的岗位特点,其工作任务大多表现为过程导向的属性,因此其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是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示范教学、探究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解构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旅游专业课程设计不可单方面地将“理实一体化”理解为“教学实践化”、“教学实训化”,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够,从而影响到学生技能的学习。“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能够实现降低学生学习理论的难度,提高学习理论的效率,同时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突出理论源于实践,但理论对实践又有指导作用的辩证关系。
4. 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区别,其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计划的实施、考核评价等方面都会较大的变化,学校对教师的备课、教案、教学准备内容、作业等管理要求要与之相适应,有利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评价手段要从单一的一张试卷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手段转变,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主体转变,评价的方式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秦雅林.项目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06(35).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Solidworks;空间想象;抽象思维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raditional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HAO Lin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Henan 461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 a teaching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drawing” course. And the reform scheme combinate with the course of computer 3 d solid modeling software “Solidworks”, which teachers do it in class above demonstration teaching and vivid image; and students do learn while solving problems by themselves. The teaching effect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reform scheme bot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space imagination ability and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and to take an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Mechanical drawing;Solidworks;The space of imagination;Abstract thinking
0 引言
诸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具典型意义和启示意义的是“讲授—接受”这一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由19世纪下半叶的赫尔巴特提出,这种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1]。
1 教学改革方案
所谓传统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主动教授,学生被动接受,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被束缚,无法挖掘其潜能,导致学生厌学或者学习方法不适合自己而造成学习成绩不好。针对这种情况,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改革,以课程基本内容为基础,与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软件《Solidworks》课程同时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此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2-4]。
1.1 教学改革方案具体细则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实质上是根据投影理论研究用二维平面的“图”来表达三维空间的“物”的一门课程。《机械制图》教材中,投影原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每位学生与教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最感棘手和头痛的。学好这一知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靠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的。只有通过对空间物体的充分理解和认识,并通过大量的模型演示与课堂、课外练习而形成空间立体概念,进而培养出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机械专业或者与机械专业相近的工科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通常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很多学生不能很快从高中语数外的学习模式进入到大学专业课的学习模式,而投影原理这一章节的内容是整本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每一位教师如何让学生学好这一章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往往要在黑板上绘制各种三维模型和几何要素的直观图,而且是反复擦反复画,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徒手画图的能力要求较高,或者教师需要拿大量的实物模型演示来培养空间立体感,这样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讲不了多少知识,同时教师也会付出许多体力;此外,教师在绘图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不利于组织教学;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没有掌握某一实体,课后还是难以完成作业。针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本文提出采用与《Solidworks》(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计算机课程辅助教学,把后面学期学习的Solidworks软件课程提前到第一学期,并与《机械制图》课程相结合,Solidworks软件做出实体模型进行展示,真正做到边教边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SolidWorks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三大特点,可以绘制出任何实体的动态三维模型。操作者课通过其拉伸、拉伸切除、旋转、拔模、抽壳等命令生成所需的实体,并且对生成的实体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以便全方位的观察实体,进而增强立体感。另外,SolidWorks软件可以直接从三维模型中自动产生工程图,包括六面视图、尺寸和标注,既方便操作者,在初学者学习时也方便检验对与错[5]。
《机械制图》课程与《Solidworks》(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计算机课程同时开课,在《机械制图》课程学习前面画法几何部分时,《Solidworks》(三维实体造型软件)计算机课程可以把其基本的简单操作学完,在学习投影原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动态演示,做到边演示边讲解,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个教学内容的连续过程,而且能突出表现教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同时对重点、难点可重复播放,大大提高了短时记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听明白的地方,在课下可以自己动手运用Solidworks软件生成所需实体,既可以复习课上《机械制图》课程所讲内容,同时又可以练习操作Solidworks软件,真正做到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改革方案在实际中的应用
以本学院12级机电一体化专业为对象作为本教学改革的试点,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理论教学过程在师生协同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以课堂讲解、动态演示为主,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案,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真正融为一体,营造学术型或科研型的课堂氛围。
(2)通过作业训练,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上交的作业包括练习册和Solidworks实体造型作业,简单直观。并让学生随作业提交疑难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最终考核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点考核。
1.3 效果总结
经过课程改革后所教的班级与以往班级期末成绩比对,班级平均成绩提高9.2分。这一教学改革得到同学们的认可,通过计算机教学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机械制图》中的“组合体”一章在教学中做过尝试,把组合体的组合方式,特别是制图中被认为是难点的截交、相贯,通过此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教学,学生一下子被直观形象、生动的动画深深吸引住,大大地缩短了感知、认知的过程,效果显著。
2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手拿粉笔的习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深得学生好评,我们将继(下转第331页)(上接第251页)续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华.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0-31.
[2]岳增敏.浅谈教学方法的改革[J].科技与企业,2011(2):52-53.
[3]闫仕梅.浅谈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11(5):45-46.
篇4
关键词:浙江省;中职课改;逻辑路径;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4-0031-03
一、浙江省中职课改模式的省域背景
2012年,浙江省的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领域开始启动。继后,浙江省于2013年着手开始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试点方案。上述改革为2014年的浙江省中职课改提供了导向和积累了经验。
在全国稳步推行教育改革的同时,浙江省的中职课程改革与普通教育改革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此次中职课改秉承着“普职融通”的教育宗旨,是立足于普高课程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变革之上启动实施的。从教育体系协同性的视角来看,任何教育层次、教育类型的改革无法单枪匹马地进行,必须实现协同式发展与一体化改革。在浙江省,统领不同教育层次与教育类别的共同关键理念均为“选择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不断向上跃升的平台,以普职融合为基本理念,推行课程改革的联动发展。
二、中职课改的逻辑路径取向
(一)基于标准的自上而下
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首先是基于专家伴随指导,由政府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路径实施。学校在自主探索和构建丰富的选择性课程体系之时和建立多样的选修课程模块之时,能够有效地保证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整体性理念,防止以改革职教课程之名陷入“职教课程普教化”的窠臼之中。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上升至国家层面,会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社会舆论上形成共识,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求。因此,自上而下的中职课改推动实施路径,保证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具有宏观导向作用。
(二)基于行动的自下而上
“选择性”课程改革最终是在课程中实现的,“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和“导生制”、“导学案”的学习方式探索,都需要教师、学生乃至学校在实践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探索推进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职业教育已从“规模发展”阶段到“内涵发展”阶段,深入推进中职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靠基于区域、学校乃至课堂实际的行动与国家的顶层设计相呼应,形成一种自发、主动的校本课程研发,实现一种自下而上的“底层突围”。
(三)基于效果的外界介入
国务院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发挥重要的办学主体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意味着企业办学不单单狭义地理解为出资创办学校,还包含企业应参与学校的教育过程,譬如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吸纳学生实习、组织派遣技术人才讲授实训课程等。可以说,企业的积极参与是浙江省实施和深化中职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需挖掘和利用好社会资源,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倡转变教学机制,以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为指导理念,以“做中学”为方法途径,把一学年按照教学功能的差异划分为若干个长短学期,组织学生进企业体验情境,实施“做中学”与“学中做”,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因此,基于企业外部介入的助力机制,是一种推进中职课程改革的最重要方式。
三、中职课改的“选择权”价值取向探析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围绕“选择性”共列出5项主要任务:建立学生多次选择机制、创新教育组织形式、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开发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系及建立健全与选择性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选择性权利放活:解构教育供给驱动
此次中职课程改革,是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影响下开始在浙江省逐步推行的。以“选择性”为核心,增强学生选择的自。这一改革直指中国职业教育之前长期固守的教育供给驱动原则――自上而下提供哪些专业、课程、学制与方向,那么学生只能学习和接受相应的安排。当前,摆在中职课改面前的一大难题是:课程如何能发展个人的创新思维,有效激发中职学生这一群体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在未来从事职业时逐步实现对人格的完善,这正是驱动浙江省实施新一轮课改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在实施浙江省新一轮中职课改时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进入中职后既可以走直接就业的路,又可以走继续升学的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有能力学好、今后有志于从事的专业进行有效的学习,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学习选择权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赋予学校更多的选择权,促进学校选拔适合自身培养要求的学生,办出特色,实现多样化发展。改变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教育供给制度,结合了自下而上由学生掌握课程乃至学制的选择权,这是一种更加自主灵活的方式来推动课程的实施,进而真正导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倾向,同时体现课程本质观的深化与突破。
(二) 选择性权利回归:就业与升学导向的课程平衡
让选择权回归是本次浙江省新一轮中职课改的关键核心,这一现代教育价值观滥觞于改革开放后,课程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回归的需求,它赋予学生在选方向、选专业、选课程和选学制时更多的权利。值得强调的是,教育选择机制与学生的选择能力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从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能力方面考虑,需要一个逐步清晰、逐步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选择能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实现教育育人的过程,更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历程。
在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次选择的机会。在按大类招生的平台上,各个学校积极开发特色教育资源,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理念,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健全和发展选择机制。首次选择是在校学生历经一年学习体验后进行的,主要是对专业的考量与抉择。再经过一学年学习后开始第二次选择,选择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值得突出强调的是,此时,一部分学生可根据自身状况对专业再实施调整。第三学期则侧重于专业方向的选择,同时允许一部分学生在升学与就业之间做出平衡选择。在不断选择与调整中,始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图1以典型试点推行的浙江商贸学校的选择机制为例。
(三)选择性课程体系:彰显素质本位理念
目前,职业教育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泾渭分明的课程体系,实质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考一考定“终身”,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就业导向为主。但是,中职学生作为独立的、自主的、发展的个体,可塑性极大。如果说之前的浙江中职课改是强调“类型”建构的“职普分离”课程结构的话,那么,浙江省新一轮中职课改则是在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素质本位”的课程理念,在普职融通的基础平台上,打通学生多路径成才和多样化选择的立交桥。
在新一轮中职课改中,在课程结构上,提出课程由必修的“核心课程模块”与选修的“自选课程模块”组成。“核心课程模块”包括公共文化课和专业核心课,原则上不超过总课时的50%,“自选课程模块”不少于总课时的50%。在教学目标上,着眼于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职业精神与素养的培养,加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以浙江东阳市技术学校选择性课程体系为例(见图2)。
实行“自选课程模块”与“核心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实施“宽基础、活模块”的培养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是在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背景下基于“选择性”的核心理念,同时将“选择性教育”“普职融合”“现代学徒制”“弹性学制”“走班制”等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元素相融合。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还面临着学生怎么选,学生能否真正实现选择自,教师对学生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权指导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于志晶,程江平,荣国丞.浙江中职课改:省域推动的实践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14(36):10-20.
[2]臧志军.课改:你的另一个名字是妥协――一个江苏人对浙江新课改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5(4):77-78.
[3]方展画.以现代学徒制为方向改革中职课程[J].民族地区职业教育,2013(5):27-28.
[4]翟帆.改革课程给中职生更多发展选择权――访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 [N].中国教育报,2014-12-01.
[5]麻来军.构建中职课改区域化实践模式之探[J].职教论坛,2010(9):16-21.
[6]关晶.新背景下中职教育怎么办――基于浙江中职课改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5(1):78-80.
Logical Pathway of Selec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Curriculum Reform and Value Orient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CUI Li -li,ZHANG Jian-po,CHEN Ming-ku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Zhejiang 321004,China)
篇5
关键词:专业课程;改革;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8月27日
引言
专业课程是实现专业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进行课程改革的质量评价,可以促进专业课程改革向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从专业学习中得到实惠,良好的课程改革使学生乐于接受并享受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从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技能;改革的另一个目标是使企业从人才使用中得到实惠,有效的专业课程改革可缩短企业培养员工的时长,减少企业投资人才培养的风险。专业课程改革的最大获益者是职业教育的学校,良好的课程改革使学生愿意选择职业学校进行技术技能学习;同样也使企业愿意选择职业学校进行人才的长远储备。
专业课程改革使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使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对接。专业课程改革的质量评价首先是课程改革的宏观评价,它将全面反映课程改革进行与否、进行的程度、进行的方式以及进行的效果。宏观质量评价作为质量评价的一种形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这四个方面呼应质量管理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
一、课程改革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专业课程改革计划的制定者、是课程改革操作的执行人。师资队伍的构成一般包括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的兼职教师。校外的兼职教师一般是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高级顾问,他们熟悉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动向,更熟悉企业中每一个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任务。在专业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校外兼职教师是领路人,是高级咨询师。专业的课程改革离开校外兼职教师将会使改革的路径变得曲折和漫长。而校内专职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总设计师,是专业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主力军。改革中,典型的学习任务是从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而来,如果专职教师没有企业的相关工作经历,没有解决岗位工作任务的实践积累,那么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即使有了好的课程改革设计,缺乏企业经历的师资队伍进行课程改革的推进也会出现断章取义或者是在执行中出现过多的主观臆断。在这种情况下,典型学习任务容易从岗位的实际项目任务中割裂开来,学习任务全部训练完成后也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岗位工作。因此,能够进行有效专业课程改革的师资队伍必定有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的校内专职教师。以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专职教师作为专业课程改革的负责人,将使课程的教师团队融入持续进行课程改革的理念,也将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教学由策划变成现实的教学实践。在课改师资的评价中,有过企业挂靠锻炼经历的教师往往会模糊评价的视线。挂靠的时间长短往往不能说明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企业挂靠锻炼不仅要有时间的保证,更要有让教师真正锻炼的工作任务,并且任务的成果较多地被单位采用。当然,倘若教师没有经过企业实践的有效锻炼,那么他所设计出的课改方案要么是学科体系知识的简单拼装,要么是企业工作任务的原装进口,先天缺陷渗透于课程改革方案的胚胎中。
二、课程改革的行动
师资队伍有课程改革的理念,有课程改革的专业素质,不一定会出现课程改革的现实行动。行动是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束缚,建立一个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过程。课程改革的行动可从行动设计、行动环境、行动方式等三个方面来评价。
课程改革行动设计的成果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中。整体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指导课程改革推进的纲领性文件,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单元设计是课程改革的详细规划,是课程改革具体操作的指导文件,它决定着课程改革的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
课程改革的行动环境主要看课程教学的场所。学生未来岗位工作的环境一般一套桌椅无法体现,因此课改的行动环境也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多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所,以操作实践见长的岗位训练环境较好地体现在校内良好的实训场所中。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是课改行动环境建设的反映,实训基地不仅有学生实训的空间,而且有完成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训练的设备及工器具;实训基地不仅有学生的现场训练情境,更有学生良好训练成果的历史档案。在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课改训练成果的可视化以及可检索性将促进课改行动环境的不断优化。
课程改革的行动方式聚焦于教师与学生如何使用教学时间。项目化教学下的职业学校的课堂,能够非常充分地反映“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特点。在课堂上,学生以操作训练即“做”为中心,学生是课堂行为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小组互助学习来解决岗位学习任务。教师是学生岗位典型学习任务设计团队的成员,在答疑解惑的同时教师更是课改课堂的一个主持人,一个时刻关注课改设计是否达到生成目标的导演。
三、课程改革的过程评价
课程的师资队伍创设了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改革的行动则使课程离质量目标越来越近。从PDCA循环的宏观视角考察课程改革的评价,主要侧重于课改本身的过程评价。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氛围、情境推进中的每一个阶段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在标准的策动下,学生改变了学习状态,被动学习转变成了主动求索。互助学习的课堂组织使学生在操作训练中的障碍越来越少,越来越小,学生由疲于学习转向乐于学习。学生在训练的推进中,不断实现一个个学习的阶段小目标,心中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不断奋进,向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不断积累自信。课程改革的过程评价不仅表现为精细的评价指标,更表现为学习主体的行为快乐;课堂的气氛不再是压抑与沉闷,而是活泼与生动,课堂的生态表现为积极、向上和可持续。
课程改革是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职业学校整体推进课程改革的情况下,不仅教师个体关注课堂,学校的同行、领导、家长也在关注课堂;无论是课程的师资团队还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也都在思考社会企业如何更好地介入课改课堂的评价。
专业课程改革通过项目课程自身的质量评价系统,项目课程外部的质量评价和监督系统,促进专业教学不断寻找与学生目标岗位工作的差距,并且持续采取方法来缩小差距,努力地提高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课程改革的资源建设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变革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没有资源建设,就没有课程建设的历史轨迹,也就没有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
课程师资团队的项目化课程改革资源建设成果有:课改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课改单元的教师工作页、学生工作页,课改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课程改革的学生成果,以及教师关于课程改革的相关教学研究论文。较为成熟的课改课程还有校企合作编写的课程校本教材、课程的相关网站或者是教师的网上教学空间和学生的网上学习空间等。在课程改革的资源中,近两年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的相关成果是课改是否成功的一个缩影,毕业即能顶岗是课程改革的初衷。因此,学生毕业后2~3年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以及所形成的良好工作业绩会使课程改革资源锦上添花。
结束语
从宏观的角度评价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可以快速地揭示课程改革的实际状况,按照优秀、良好、合格、需要大幅改进四个等第进行评价,可以定性地分析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师资队伍、课改行动、课改过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建设等四个方面按照3∶4∶1∶2的权重进行量化评析,将较为科学地反映四个方面在专业课程改革质量评价中的重要程度。
有效的课程改革质量评价将促进师资队伍不断向专业岗位一线汲取能量并将能量转化为课程改革质量提高的持续动力。富有成效的专业课程改革将推动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课程的过程学习和技能训练。全面的课程资源建设将使课程改革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也将使职业学校的质量教学活动过程更加扎实、多彩。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现状改革方案设计
0、 引言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使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类高校相继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经过近20年的研究与实践,各校都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的普及,社会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大纲、一本教材、一张试卷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1.1教育目标不明确
很多高校至今还是通过某种形式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来检测教学质量,将证书作为课程的最终衡量标准,学生为了顺利拿到等级证,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也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也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2教学对象基础参差不一
由于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教育极不平衡,导致新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教学采用“单一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势必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层次高的学生“吃不饱”,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浪费时间,学习积极性不高;层次低的学生“吃不了””,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进而妄自菲薄,自我放弃。
1.3教学内容滞后
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学科自身也对计算机课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如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掌握平面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三维表现技能,土木建筑、机械设计专业需要掌握CAD绘图技能,财会及管理专业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应用技能。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采用的一本教材、一个大纲的统一化教学模式,一些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远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更难以适应学生专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1.4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依赖于上机的实践与钻研。目前,几乎所有的院校仍采用的是1+1教学形式,即上一节理论课,由老师讲解相关内容,然后学生上机操作。很多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自己独立操作时就无所适从,更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确立了以“重在应用、强化能力、适应社会、促进就业”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案进行了设计。
2.1教学目标设计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互相渗透、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注重“爱与美”的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2教材内容设计
改变传统的计算机教材中以介绍软件菜单命令功能为主的方式,教材以任务驱动为主指;以案例项目为引导,以“典型案例+基础知识”的组织形式,按照CDIO的教学理念合理设计教学的内容,通过各种案例的制作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软件的操作命令、使用方法和使用环境,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2.3教学案例设计
采用一体化案例设计思想,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即前面设计的作品,会为后续项目中的案例使用,项目案例之间前后呼应。案例的形式上注重了三个层面,合适―>协调―>美,案例的内容上体现了三个原则,知识―>情趣―>爱。
2.4教学方法设计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有:任务驱动法、案例展示法、作业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网络教学法和分层教学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任务驱动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激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5教学手段设计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定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课堂讲授、课外实践、视频点播等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做”为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
2.6考核方式设计
“考”的目的是为了“学”,为了真正体现考试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手段,在考核环节上,我们采取了开放的过程考核方式,即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一模块设立考核目标,考试题对学生公开,学生以进阶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2.7网络教学设计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具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介实用等优点的基础上在视频点播环节独具特色,根据计算机课程注重演示过程的特点,用Camtasia Studio录制了课程的讲解过程,将整门课程划分为若干单元,学生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有选择、有针对地学习。
3、结尾
从2009年开始,我校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三年来,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学会了创造美、表达爱。
参考文献:
[1] 关心. 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 黑龙江教育.,2009第3期44-45页
篇7
关键词:狱内侦查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监狱管理专业人民警察培养目标是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但是在试点过程中《狱内侦查技术》课程并没有成为实施方案所设定的课程。笔者认为有充分必要将《狱内侦查技术》课程设置为该专业必修课程。本文试图就该课程建设所涉及的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方案进行初步探讨,着力打造“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期使《狱内侦查技术》课程逐步得到完善。
一、《狱内侦查技术》的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
《狱内侦查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既注重理论教学,又突出狱内侦查的程序和技能,是一门具有理论基础的实践课程。狱侦工作对维护监管安全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监狱管理专业人民警察是订单式培养,狱内侦查以监狱安全防控为核心,同时也直接关系干警切身自我防护能力,所以应以监狱基础课程为基础加大对狱内侦查技能的训练,重视侦查思维和安全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二、《狱内侦查技术》课程建设
《狱内侦查技术》课程目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中监狱犯罪预防的内容过于简单,且理论色彩过浓;由于监狱特殊环境的限制,实训形式单一和实训项目内容不科学;实训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成熟等。笔者建议,该课程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突出政治业务素质培养的首要地位
监狱管理专业人民警察的各项素质中,政治业务素质即职业素质养成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狱内侦查技术》课程建设的首要位置。尤其注重提高政治素质中依法办事的意识,保护罪犯人权的意识。而专业能力包括:冷静处置,情绪调节的能力;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灵活应对的思维能力;分工合作、组织协调能力;法律逻辑能力等。在课程设计和实训过程中都要体现对学员职业素质的养成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编写专用教材,科学选取教学内容
目前狱内侦查教材的内容设计和监狱安全的工作的重点存在不完全对应的问题。狱内侦查工作重点在于两大任务:包括监狱安全防控和狱内犯罪侦查。其中强调以预防犯罪为中心。但是目前的教材中狱内预防内容空乏,引用案例也多是参考公安机关的刑侦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狱内侦查技术》课程建设的一个瓶颈。笔者认为应以教材编写为突破口,由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参与教材的编写,指导教学,指导实训,指导考核。通过教材的编写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三)以模块化教学内容为突破口,进行课程设计
我院按照“一个本位,一条主线,一个主体,两个结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课程,即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任务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将情境、项目教学和模拟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的模块化专业课程”。
以狱内一线干警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即监狱安全防控和狱内案件侦查)确定教学内容特别要注意狱内侦查的程序性规定和相关技术性要领的掌握和应用。知识点项目化,每个项目按实际工作任务完整训练,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根据狱内侦查涉及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一般可以构建出狱内侦查基础业务、应用业务、综合拓展业务三大教学模块。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严格考核标准、把握考核方式
本着“符合实际、突出实用、贴近实战”的原则,采取“现场教学、模拟教学和实战教学”相结合的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现场体验法、小组研讨法、训练法”等教学方法。目前这些方法在均已在教学中实际运用,但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是检验监狱管理专业人民警察政治是否过硬、狱内侦查技术和能力是否强的重要环节。按照“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求,目前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相对更加科学。本课程尽量采取对学生学习过程全程量化考核的方法,学完一个模块考核一个模块,各个模块完成以后展开课程综合实践训练及相应考核,形成理论、实践和应用相结合的模块式考核体系。
三、以职业精神、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着力打造“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深化;高职课程改革;途径
一、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有一些教师对于课程问题缺少基本的概念,更没有形成系统明确的课程观念,这在新近几年参加教学工作的教师身上更为突出。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来源于普通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他们在上岗前虽然接受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岗前培训,但是其所接触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与普通教育并无区别;而在后续的在职教育中,一些高职院校也很少组织教师系统学习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许多教师对职业教育理论缺少必要的了解。在我们所进行的调查中,很多年轻教师明确提出了希望学校组织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相关知识的愿望。影响课程改革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部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由于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理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许多方面,有些专业课程体系需要整体重构,工作量大,即使有些课程已经改革到一定程度,最后的包装和展示也需要教师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但学校对这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不够,教师往往会感觉很累,力不从心,课改效果自然不佳。
2.教学团队没有得到有效建设。在课程改革中,以课程为纽带,形成了各个教学团队。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学团队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做出了很多成绩,但大多数教学团队比较松散、缺乏有力的团队领导,整合不够,重复劳动多,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学团队的结构没有层次性,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的团队,不能形成互补优势、没人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对课程进行提炼和整合;第二,目前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还是以个人成果、绩效为评价依据的以个人科研绩效为基础的考评制度,考核结果往往与奖金、晋升等联系在一起。而课程改革成果的最大受益人往往只能是课程负责人,团队的其他人员的贡献无法得到有效地体现。
3.课改模式有机械化、单一化的倾向。目前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打破学科体系,以整体的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应该说,这样的课改思路在宏观上是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但是在具体的课改过程中,是否所有的课程都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是很值得思考的。
4.课程改革组织机构不完善。高职学院课程改革的组合机构一般是由学院内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校外的课程专家组成,这样的组织机构是由比较内行的人员组成的,他们之间的探讨、磋商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但课程改革最终是要发动广大的普通教师能够思考并认真参与、并落实在很多普通学生身上,但当前的课程改革的组织机构中并没有普通教师和学生参与,这使得当前的课程改革组织机构在决策时容易脱离实际。所以,考虑到课改效果,有必要对课改组织机构进行一些改革。
二、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指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作为学校应该组织培训,使教师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深刻清晰地认识,对高职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理解透彻,同时,课程作为教育目标实现的核心,应该在教师中引起普遍的重视。只有观念改变了,教师才会自觉投入课程改革。另外,学校应该多邀请课程专家对教师进行直接指导。课程专家拥有课程变革的新理念和新价值,拥有培养教师的能力,学校可以邀请这些课程专家到学校开设一些讲座,在开设讲座的过程中和教师进行互动,把课程改革的最新信息直接传递给教师,甚至可以请课程专家通过网络普及课程改革的相关的信息和资源。
2.加强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1)整合教学团队。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基于团队成员结构、学科与专业方向及各种制度组成的刚性整合,另一方面是指成员之间的思想、价值观、工作态度和方法的柔性整合,将两方面有机结合才能使团队成为更有朝气活力的战斗集体。整合好的教学团队,可以提高综合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但必须坚持几个原则:一是知识产权原则,二是专业化原则,三是沟通原则,四是信任与充分授权原则,五是战略一致原则。(2)建立团队导向的绩效评价和奖酬体系。除了根据教师个体的教学业绩进行考评和奖励之外,学校还应该考虑采用基于团体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例如,可以实行“岗位实绩管理”,将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在教学团队中承担什么岗位,创造什么业绩,就拿什么津贴,岗位业绩变了则薪酬随之变化。实行“岗位实绩管理”,其目的在于鼓励教师在整个教学团队中多做贡献。只有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评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才能实现对团队成员和整个教学团队的有效激励。
三、深化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1.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案、切实可行的教学标准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校企合一、“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则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能规划改革方案、开发教学标准、实施课程教学的高素质、高技能、企业岗位一线的教学团队,是专业课程改革的第一要务。高职高专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校企合一、专兼结合、双职双师、结构合理”,核心是建设“双职双师”教学团队。“双职”是指专任教师既在学校任职又在企业兼职,兼职教师既在企业任职又在学校兼职。“双师”是指专任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职业资格和能力,兼职教师既是企业岗位实习教师,又是学校项目实训教师。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是1:1,专兼职“双职双师”教学团队的目标比例同样是1:1。
2.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课程改革方案,必须营造“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在校内,要按企业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在校外要按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和专业课程所涉及工作的内容成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合作型”和“顶岗实习型”两种类型。前者是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而建立,要求校企紧密合作,培养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能满足课程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和综合调研的需要。后者是为完成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而建立,要求校企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企业有用人需求。
3.实施“专兼双考”评分机制。突出课程教学改革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融“教、学、做”为一体改革,还应冲破学习团队成绩评价的一贯性,实施“专兼双考”评分机制。专业课程设计的关键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评价学生成绩和能力应实行专任老师和企业师傅的“专兼双考”评分机制。职业性成绩评定由专任教师把握,实践性成绩评定由兼职教师把握,在专兼职教师双考评机制下正确评判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专兼双考”评分机制,一方面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调动三方积极性,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兼职教师指导的积极性。
融“教、学、做”为一体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突出了实践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参 考 文 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3)
[2]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
2002,1(9)
[3]赵志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新理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篇9
一、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改革概述
(一)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要性
“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表明了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一方面,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在录用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新员工岗前培训、职工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新产品开发与项目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在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建设水平。
产教融合是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改革,既是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被产业界和职业院校所认可并予以重视,一些地方政府正着手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建设、融合发展职教园与产业园,从政策层面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
(二)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实施产教融合的平台是校企合作。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这是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用人需求产生错位的根源。企业(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对职业教育改革事业的冷淡态度,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成效,导致院校可利用的地区行业企业资源有限,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影响专业课程开发的水平、质量和范围。
校企合作平台能让企业进校园、教师进车间、教学进现场,形成“校中厂”及“厂中校”的生产与教学相互交融的良好格局[1],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容之一。职业院校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目标和人才需求,找准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在设备、场地、技术服务和特色人才培养方面向企业伸出橄榄枝,与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学校育人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格局。
进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改革,要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基础上,完成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第一,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第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将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二、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起源于德国20世纪90年代。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将现有的学科体系转变为行动体系,将“教学过程”改造成“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培养自我习得的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的,以充分调研相关职业岗位(群)为基础,收集、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并获得行动领域,进而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2]开发流程。
(一)职业岗位(群)调研
通过对本地支柱产业领域的规模制造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由专业团队联合企业工程师或技术能手实地考察职业岗位,收集并筛选与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确保所选任务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及工作过程具有系统完整性与职业代表性。
(三)行动领域归纳
邀请企业及职教界专家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归类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相关职业能力,确保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进而总结出专业的行动领域。
(四)学习领域转换
学习领域是一种根据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而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并组织教学的课程模式。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从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中的行动领域集合推导出一系列教学课程单元,每一课程单元包含完整的工作过程,并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及深的逻辑顺序递进排序,其总和就构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同一学习情境中,通过模仿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让学生“边学边做”,探索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
(一)学习情境设计
1.目标及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是以形成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具体化。其目标及内容之间呈相关性、递进性和包容性关系。设计时,要抓住两个要素:一是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二是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训练,形成本专业特有的工作技能。由此,设计系列学习情境,并对每个情境的能力目标、各子任务的内容及预期成果、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等进行具体描述。[3]
2.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开发体现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制作配套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和加工案例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同时,利用校园网络作为支撑平台和校内教学资源库作为管理平台,满足师生个性化的使用需要。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有效完成案例导学、难点解析和作业布置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开放式学习平台可以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完成交互式学习任务和拓展性学习项目。
(二)教学实施
1.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使职业教育紧扣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任务要求,获取相关信息,制订并实施计划,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边学边做,自主完成工作任务,及时总结成果与经验,最终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由此,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4]
2.实施“三阶段岗位”、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学习期间,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岗位学习。一是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项目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工作技能,体验工作过程的一般流程;二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课程综合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参加顶岗实习,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强化质量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实施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关键。一方面,将企业加工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既满足企业降低设备成本投入和追求利润的目标,又实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在完成综合实践训练,也是在承担生产任务,所完成的合格实训作品就是企业产品。通过工学交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全面的检验和提升,学生提前适应了工作岗位,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由此增强,还能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三)教学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不仅能及时展示学生的工作成果,分享学习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反馈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还检验了教师教学的效果,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服务。
篇10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51-02
“数字电子技术”(简称“数电”)课程以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为基础,注重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随着集成数字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EDA、FPGA、DSP、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等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个以“数电”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群[1]。“数电”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影响到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2013人才培养修订方案,对“数电”课程的建设思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几点改革,以求能更早地开展“数电”及其课程群的教学,更好地培养电子设计与应用人才。
一、“数电”课程教学现状
数字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已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其应用形式也很灵活,从早期的TTL、COMS、555定时器,到现在的CPLD、FPGA,正体现着本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等特点[2-3]。国内外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引入信息化、理实一体化、项目驱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和手段[4-5],全面推动了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数电”课程以逻辑代数为理论基础,注重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应用,不需要考虑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与“电路”、“模电”课程相关联,但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特别是引入EDA技术之后,将电路设计与软件程序设计结合起来,通过硬件描述语言(HDL)就可以自动化地实现数字电路分析、设计。学生具有简单的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就可进行任务实践,这大大降低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学习门槛,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
但是,目前许多国内院校“数电”课程存在着开设时间晚、课程内容落后等问题。它普遍开设在第4/5学期,影响到“FPGA”、“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课程的学习时间,使学生的电子设计、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起步太晚,没有充分打开学生自主学习和就业准备空间,不利于学生就业。另外在教学内容上,普遍仍然以卡诺图为核心对组合、时序逻辑电路进行手工地分析、设计,实验中仍以74系列等小规模器件为主要的应用工具。这种教学方式与时展相脱节,偏离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工程实际,制约学生掌握最新知识和先进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培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修订2013人才培养方案的机会,我们大胆地实行本次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对“数电”及相关课程设置做了大幅度调整,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以期将“数电”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二、“数电”课程改革的思路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对新形势下“数电”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认真的思考,重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确立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以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
1.“软件先行,以软带硬”,这是本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软件先行”,就是利用QuartusⅡ软件和HDL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仿真验证,从而以程序设计形式带动对数字电路的硬件结构、功能和应用的初步掌握,达到“以软带硬”的目标,打破传统的以电路结构为主的教学模式。
2.打破传统,“数电”置前开设,提前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将“数电”课程开设在大学第二学期,置前于“电路”、“模电”,打破传统的课程群设置顺序,使学生更早地接触数字电子技术和工程训练,提前打开学生自主学习和就业准备的空间。
3.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调动学生去积极探索、工程实践,为更多更好地培养电子设计与应用类人才而服务。
三、“数电”课程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1. 调整开课时间。“数电”置前至大学第二学期,“电路”、“模电”随后,其他诸如 “工程认知实践”、“FPGA”、“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和“DSP”等应用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紧随其后安排在第3―5学期。这就使学生具备提前接触电子设计知识及工程训练活动的能力,在大学第二个暑假就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活动。这种实践性能力的获得,比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至少提前2―3个学期,学生能提前为未来的学习和实习打开充裕的自主学习空间,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优化教学内容,将EDA/FPGA技术引入课程教
学。由于“数电”开设时间大幅度提前,需降低对“电路”和“模电”等课程知识的依赖。因此,首先精简逻辑门电路章节内容,去除复杂的CMOS、TTL门电路结构分析,只作逻辑门电路的功能、特点的简略讲解;淘汰555定时器相关内容,并将D/A与A/D转换器内容调整至“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中;大量引入EDA技术和 Verilog VHDL语言,将Verilog VHDL 语言及其应用贯穿于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章节,使Verilog VHDL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与数字电路的理论与应用密切衔接,实现“软件先行,以软带硬”的教学目标。
课程理论授课学时压缩至48学时,并开设24学时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中,去除基于74系列器件的低层次设计内容,将FPGA 技术全面引入到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总共安排13个实验项目,其中7个是基于FGPA的复杂数字系统的设计,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能有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教材选取工程创新型电子信息类精品教材《实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潘松等编著),理论与EDA实践结合紧密,满足本课程改革的内容要求。
(二)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
1.实行模块化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程内容分成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三个模块。第一部分突出逻辑代数基础知识的讲授,采用案例教学法,布置难易合适的习题,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后两部分注重理实一体化,部分内容放在EDA实验室讲解,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提高教学质量;配置充分准备的实例,部分实例如组合电路中的编/译码器、选择器,以及时序电路中的计数器等内容,运用EDA 技术进行仿真、验证,并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等手段,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将任务驱动式教学与“口袋实验室”相结合。在理论和实验课堂教学之外,还安排三个实践项目:智能抢答器、数字钟、电子密码锁,要求学生自行组织3―5人的小团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项目的分析、方案的制订、EDA仿真,并在开发板上完成硬件调试,最终进行作品展示、成绩评价和经验交流。这里,我们提倡“口袋实验室”运行方式,让学生从实验室定期租借开发板或自购,进而解决实验时空局限性的问题,他们在宿舍就可以完成课程中的实例、实验训练以及自己的创意设计,充分打开自主学习空间,并激发个人学习兴趣。
3.推行第二课堂教学法。由于本课程教学知识点较多,而课堂教学课时较少,因此要拓展第一课堂,将部分教学知识点,如Verilog语法学习、建模设计方法、Quartus II软件使用等,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实验考核和课程考试包含这部分知识点,从而实现有效的督促作用。
4.改革考核方法,突出实践能力考核。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严格要求,将理论与实验课程独立考核,并将以上三个任务驱动式项目的考核成绩纳入理论课程总成绩中。理论课程总成绩由项目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作业成绩(占10%)、期末考试(只占60%)三部分组成。其中,项目成绩是上述三个实践项目成绩的加权和,体现每个项目准备、完成、评价等情况。
通过本课程改革实践,倡导“软件先行,以软带硬”的教学理念,注重EDA/FPGA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以加强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融会贯通。本次改革方案已经在个别班级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大多数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要求,课程考核通过率达98%以上,实践考核100%通过。对本课程以及数字电子系统设计的兴趣明显提高,2014年加入学院电子协会的达80人以上,部分学生还积极参与了201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本课程2014年总体评价优秀,很受学生欢迎,充分达到了课程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潘明,潘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
[3]Thomas L.Floyd.Digital Fundamentals[M].China: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TD.and Science Press
LTD,2011.
[4]彭新光.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研讨[J].高等工程教
育,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