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为科学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为科学的内容

篇1

【关键词】微型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内容选择;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8-0077-03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元素”的盛行,暗示着新媒体环境下的“微时代”已经到来。这不仅对大众的娱乐方式(微电影)、交流方式(微信、微博)、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样,它也使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新形式——微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时代弄潮。

一 引言

微型学习被视为新的学习环境下实现非正式学习的一种实用模式,它是近年来成人学习及培训领域开始关注的一种新型学习形态。微型学习具有学习内容模块化、学习时间短、学习设备多样化及学习形式个性化等显著特征,它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设计学习内容,利用手机等微型媒体来呈现学习内容。较之传统的学习方式,由于微学习方式及学习终端的特殊性,决定其对学习内容也有特殊的要求,从而在学习内容的选取、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学习有较大的差异。要开发适合微型学习的资源,首先需明确何种类型的学习内容是适合微型学习的,这就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选择。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一种交互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相互交互与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中得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所以,微型学习内容可以不同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鉴于此,本文将讨论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和学习活动设计的问题。

二 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的内容选择

1 微型学习内容选择

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语言知识包括音标、语法、字母、词汇、词组(语块)、句子、段落和篇章。研究选取的学习内容包括音标、语法、词汇、词组、句子、段落和篇章。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听”和“读”的语言知识信息“输入”,训练理想的“说”、“写”各项“输出”技能。“译”是语言信息处理的加工阶段,是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

本文从“语言基本技能”和“学习内容分类”两个维度出发,构造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内容的二维矩阵(图1)。将矩阵的纵向水平“语音基本技能”与横向水平“学习内容分类”进行组合,得到35种学习活动成分,并按是否适宜微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划分(/表不适合,空白表适合)。

“音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因为只有掌握了音标才能正确发音,最终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有关“音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达到“听得懂”、“读得来”、“说得清”即可,因此“译”、“写”技能不作要求。“语法”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律,是语言应用的规范与约束体现。“语法”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达到灵活应用,并在“听”、“读”中得以体现。而“词汇”、“词组”、“句子”这三方面的学习内容都具有相对短小精悍的特点,是相对较为独立的知识点,符合微型学习的主要特点,故词汇、词组和句子的学习与训练都较适合微型学习。相比较而言,“段落”的信息量更多更为复杂,需要学习者投入较大的精力保持持续注意,但“听”、“说”、“读”相关的技能训练不需要太多的人体器官的投入合作,因此与“段落”学习内容相关的“听”、“说”、“读”方面的技能可通过微型学习得以训练。而“篇章”方面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需要学习者更多连贯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这与微型学习片段式的特点冲突,因此“篇章”方面的学习内容都不适合微型学习,因而划去。

2 微型学习内容分类

知识分类学说在各类教学活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运用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学科的学习内容非常注重知识的输入与输出。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认为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是可理解性输入,而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学习者能够听到或阅读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而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则认为,只有通过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言的口头或书面表达活动——即说和写——才能有效习得。依笔者据语言五大基本技能及Krashen的“输入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将五大技能分成输入型内容和输出型内容。然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首先要经过以阅读、视听为代表的输入过程,然后经过大脑的处理、记忆和吸收,最后达到以说、写、译为代表的输出过程。即Harmer提出的输入、练习和输出之间的平衡过程。综上,将大学英语知识内容体系按“输入型内容”、“加工型内容”和“输出型内容”进行划分(表1)。

三 大学英语课程微型学习活动设计

在大学英语学习内容整体框架指导下,从语言技能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大学英语课程中适合微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构想出表2所示的学习活动。

篇2

关键词:行为科学;管理会计;行为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20-02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而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在企业管理活动的理论和实践中,管理活动的主体、客体都是人。管理会计的职能从行为角度考虑就是一种行为职能,即能对人的行为施加积极影响的职能。正如Anthony Hopwood所说“任何会计程序的有效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因此,加强对人的行为的关注,在企业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思考如何预测、激励并引导企业各级员工的行为,如何制定出切实可行而且能让各方利益相关者都满意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从而使企业各级成员为实现企业目标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应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

1 行为科学的涵义及基本理论

1.1 行为科学的涵义

关于行为科学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 概括起来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研究人的行为以至动物的行为在内的多种学科, 它是一个学科群而不是一门学科。狭义的行为科学则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其他与研究人的行为有关的学科的理论。1980年出版的英文版《国际管理词典》将其定义为“行为科学主要是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体和群体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说。其应用包括信息交流、创新、变革、管理风格、培训和评析等领域”。它强调的是试图创造出一个最优工作环境, 以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公司目标,又能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同时从心理和社会两方面去理解人、诱导人、激励人。因此, 有人通俗地把它叫做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科学。

1.2 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

行为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个体行为研究,团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等。它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

(1)重视人的因素。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人,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对人的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2)人是社会人。人不是只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有需求、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社会人,人在管理实践中既能改造客观世界,也能改造主观世界。

(3)人作为社会人,除了有经济方面的需要,更有社会方面的需要。人的需求存在着一个由生理需求向心理需求、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激励人首先就要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4)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组织行为的研究,进而提高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企业目标。

(5)重视对领导行为与领导方式的研究。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必须充分注意员工的情绪和士气,加强对员工的感情投资,在企业中形成一股内在的凝聚力。

(6)对人的管理,必须贯彻“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的原则,要按照人的行为特性加强对人的思想管理,增强人的素质和创造力。

2 行为管理会计研究现状

由于行为科学是从西方引进我国的,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上海财经大学潘飞教授在《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576-577页中对美国自1990年至今的研究从管理会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上做了统计分析,从该统计数据看,以组织行为理论为基础研究管理会计的文章很多;以论文研究方法分布看,行为激励方面的文章有两篇。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学者就对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1962年美国学者贝格尔(Becker)和格林(Green)发表的《预算编制和职工行为》。70年代卡普兰(Caplan)主编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和霍普伍德(Hopwood)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国内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管理会计问题,不仅研究者人数少,而且研究成果也不多。根据粗略的统计,在我国权威性杂志《会计研究》1995-2002年度发表的文章中,有关管理会计行为研究方面的文章仅有10篇左右(不含责任会计方面),与西方还有较大的差距。但也可以说在我国进行行为方面的管理会计研究还有很大潜力。厦门大学余绪缨教授在1990年发表的《试论现代管理会计中行为科学的引进与应用问题》是我国最早关于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研究文献。该文献论述了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及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几个具体领域。他认为,在预算、业绩计量评价与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有重要影响。卢焕立1991年开始研究行为科学对管理会计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意义。孟焰1997年探讨了行为科学在责任会计制度中的运用。史习民2002年探讨了行为研究经常涉及的几个管理会计领域。胡玉明2004年强调管理会计具有企业化和行为化特征,不能离开企业组织及其管理活动研究管理会计问题。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首先将行为科学的思想引入会计研究,开辟了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拓展深化,行为管理会计研究已成为目前会计学最新最有前途的研究领域。

3 行为科学在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3.1 行为科学在决策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内容――决策管理会计(包括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决策理念有很大影响。行为科学观对人的认识由“经济人”转向“社会人”,在组织理论与激励理论中以多元化的决策目标和激励因素取代原来的单一化的经济目标、经济激励。因而,决策方法上由原来寻求最优化的准则修正为满意性准则。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提出的决策理论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决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中,以效用函数取代价值函数,可以适应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效用有多种表现形式,非物质因素(精神因素)也可以用效用的形式来表现。其次,在决策方法上,以满意性准则取代原来奉行的最优化准则,即企业中的各级决策人,从“主观理性”出发,在决策中寻求的是他们自己认为“满意的解”,而不是从“客观理性”出发所要求的“最优解”。把决策人看作是“寻求满意的人”,而不是“寻求最优的人”,这是现代决策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此外,在技术方法上,最优解只有通过许多复杂计算才能得到,而满意解可以用比较简化和近似的方法求得。这也有助于提高这种新的决策理论的实践性。

3.2 行为科学在预算中的应用

预算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决策目标的一种数量表现。有效的预算能将企业内部各个层级连为一体,同时促使和激励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采取一致行动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1)行为观的预算编制与预算责任划分。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主张把目标最优转变为目标满意,制定具有多样化目标的预算体系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各级、各单位和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实行能充分尊重下级预算执行者独立自主精神的“参与性预算”,在预算的制定、分解、落实等方面充分尊重执行者的意见,让执行者参与预算编制。这也是满足组织成员受尊重和自我表现的手段之一,可以增强下属的主人翁责任感,有利于充分调动预算执行者完成预定目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预算的制定要更加人性化,没必要在所有方面都精打细算。

(2)行为观的预算执行的评价与控制。在分权制基础上形成的分预算体系,由于各执行单位均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正确处理上、下级各单位之间的纵向关系,还应正确处理同级单位之间的横向关系,力求“目标一致性”的原则在上下左右之间都能得到贯彻执行;对多目标体系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在“参与制”基础上形成的分预算体系,其执行情况的评价、考核和控制主要依靠执行者本身自主进行,让执行者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差异,消除不利差异;依据激励――贡献之间的最佳关系,综合而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因素,以促进各项预定目标顺利实现。

(3)行为科学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成本控制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全部成本进行控制,它是保证成本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传统成本控制是在泰罗制基础上运用标准成本系统来控制成本。而行为观的成本控制是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用标准成本系统来控制成本。它具体表现在:①标准的制定,除了依据严密的科学计算外,还应该实行广泛的“参与制”。也就是让标准的具体执行者广泛参与标准的制定,标准制定者与执行者共同协商沟通讨论,最终制定出能被大家自觉接受,切实可行的标准,增强标准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的主人翁责任感;②建立明细化的成本差异分析制度,及时地为标准的执行者提供明细而具体的差异化信息,以便执行者能够经常而又及时地了解到自己的成本标准的执行情况,使他们能够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充分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综合而有效地运用各种激励因素,而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奖惩,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要十分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④进行定期的差异分析。要根据大量的综合性资料定期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为下阶段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成本标准提供有用信息。

4 构建以行为理论为导向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现代管理会计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实际上就是围绕着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社会行为而展开。在产生形成时期,注重研究个体行为,寻求成本的降低;在发展变革阶段,注重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寻求提高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注重把企业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行为研究,寻求企业行为的社会效应。行为科学不仅奠定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而且使之更好地用于指导管理会计的实体,实现企业最优化。在当今新的经济管理环境下,应该注重管理会计与行为科学的有效融合,提出创新的理念,探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理论基础:行为科学。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职能,它将人的行为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管理会计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与行为有关。(2)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主体假设,要把企业员工看作是有感情、有思想、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社会人”;可计量性假设,现代管理会计应用的指标应该兼有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财务计量重综合,非财务计量重分析,二者结合以满足各方面管理需要;(3)本质:管理会计应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正确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管理的有关信息(既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非财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系统的作用就是用来指导管理活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经营所需的文化价值。(4)目标:协助组织的管理者做出合理决策,保证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获得组织最佳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组织的所有经济行为都是围绕目标来进行,而管理会计的目标又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职能来实现,这涉及到员工、管理者以及管理会计人员三方面的行为。(5)对象:以规划与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为基本内容的管理活动。这其中必然包括个体、群体、组织行为研究。(6)基本要素:计量、信息系统、沟通、反馈。因此需要组织各层级人员的相互配合与协调。(7)基本原则:决策相关性,成本效益均衡性,公允性与激励性原则。行为影响因素需要考虑其中。

总之,现代管理会计只有通过人的行为,人的作用,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实际的效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人本管理基础上形成的行为管理会计必将拥有一片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潘飞.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2003.

[2]余绪缨.试论现代管理会计中行为科学的引进与应用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1990,(4).

[3]卢焕立.论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意义[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

[4]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篇3

西方行为科学,是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是应用当代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行为科学主要研究人的本性和需求、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问题,它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西方行为科学主要内容

梅奥的“社会人”。行为科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梅奥,作为西方行为科学的奠基人,梅奥提出:人是“社会人”,不仅具有金钱方面的需求,还存在关于心理、社会的需求。对于社会人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最重要的,人们在无序的群体中相互竞争是次要的,人主要是通过感情而不是逻辑来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激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和行为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经过多年研究,提出著名的人类需要层次论。

这一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它包括衣食住行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东西。二是安全需要,长久生存的保障自然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它以人长期不受侵害或永远避免灾难为界定限度。三是社交需要,人本身是一个“社会人”,他的一切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包括个人的精神价值需求,如参加政党,信仰宗教等。四是自尊需要,任何人都希望通过别人的尊重来感觉个人在人群中的存在和重要程度。五是自我实现需要,它代表了个人和现实世界的矛盾,体现的是个人改造现实世界的欲望和内驱力,是幻想变成现实的需要,是人类的最高层次需要。马斯洛认为,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人们对它的追求度就会减少,它的激励作用就减少了。此时,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动机和激励因素。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提出“双因素理论”。在对200名同一地域职业者的工作动机进行访问调查后,他发现存在着多种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状态。外部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单位工资、同事关系等,它虽然不能直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作为日常的客观条件,却可以保证员工的基本利益,减少员工的不满;激励因素包括晋升空间、发展前景、工作挑战以及成就感等,这些要素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麦格雷戈与尾内提出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X理论是麦格雷戈对把人的工作动机视为获得经济报酬的“实利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命名。他认为人本来就生性懒惰,尽可能的逃避工作,绝大多数人没有远大志向。为了使他们能够努力工作,必须对大多数人采取强制办法。因为只有极少数人有创造力,激励只在较低层次上才能发挥作用。Y理论认为:一般人本身是不讨厌工作的,如果给予合适的条件和机会,人们会喜欢工作并希望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激励都能发挥作用。因此,人是“自动人”,可以通过扩大工作范围、提高工作的趣味性来激励人们。综上所述,行为科学家多数情况下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动机的,而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引起,主张要正确处理好人不同层次的动机在满足人多方面需求的基础上,以诱导激励方法为主,调动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实现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

二、西方行为科学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启示

为高校培养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中去,形成高校人才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高校要努力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及教学环境,设定相应奖励机制来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和谐校园。首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激励理论,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建设安全文明校园,为师生提供工作和学习的良好环境,是高校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其次,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和谐校园,还要把健康有益、格调高尚、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理想信念的培育与养成。再次,正确引导大学生辨别和评价社会思潮的能力,使他们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在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丰富校园活动,加强心理疏导。丰富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增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还可提升师生的精神诉求。当人们在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进一步寻求社交需要。丰富的社团活动对师生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这些活动的经历使大学生逐步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积极乐观的正面心态。同时,校园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更多地增加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让教师更能及时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的个体状态与诉求,及时准确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篇4

关键词: 行为科学理论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对于从事劳动、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小培养学生稳定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行为科学是在不同的层次水平上研究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激发人的积极性,试图创造出一种最优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既能为实现集体的目标又能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效地作出贡献。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兴趣

行为科学认为,人对环境的反应有赖于他对环境的看法,人们对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往往会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需要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并按照各人自己的认知世界来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行为往往不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影响,而是受到个体对这些事物知觉的影响。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知觉的发生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而响亮的声音、突出的标志、鲜艳的色彩、自己熟悉的记忆等比较容易引人注意,作为知觉对象进入个人的认知世界。因此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特点将其熟悉的童话故事、戏剧、相声、童谣儿歌、绕口令等融入语文教学内容中,让语文学习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的父母往往喜欢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因此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最熟悉和最喜欢的内容,童谣儿歌往往会触动学生儿时的记忆,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戏剧明快舒缓的节奏、婉转悠扬的唱腔、优美按韵的剧本往往也能吸引学生产生兴趣、并使他们学好韵母知识;绕口令不仅能锻炼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同时对拼音教学中声母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随着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及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用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方法,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清晰的知觉。

2.培养学生的社会动机,让学生保持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当需要指向一定的目标,并且展现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时,就能产生动机。一个人积极性的高低决定于他是否具有进行这项工作的动机及动机的强弱。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只有社会发展了,人的需要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满足,当社会的需要为人们所意识到,并愿意为社会作更多贡献,这时社会需要就转化为个人需要,而表现为一种献身精神,这种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推动力。费约的右手食指拉力试验和黎波特的耐痛水平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社会性最丰富的动机表现出最大的推动力量。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读书的社会动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少年时期的痛心于祖国落后挨打、饱受侵略、惨遭蹂躏的现实,立志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而读书,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东渡日本,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不满足于学校的学习,投身社会,深入群众,向工人学习;为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课外阅读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军事科学等各个方面;为了探求最科学的内容和答案,他还把几本书的内容对照起来阅读,加以比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社会性动机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收入、综合国力等各个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更应该培养小学生刻苦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化成恒久的精神动力,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3.融洽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会心理学家列文从个体因素和环境相互联系交互作用中来考察人的行为,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的行为的著名公式:B=f(P*E)。B表示行为,f表示函数,P表示人,E表示环境。意思是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良好的学习型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他的课程,因此教师必须以民主、合作、平等、对话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把自己看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喜悦和艰辛。教师与家长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结构和动机结构,了解他们的迫切需要,对合理的要求,当前能解决的要引起重视加以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说明道理,创造条件逐步解决,要通过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激励学生;对于不正当的、不能实现的需要教育说服予以放弃,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需要,教育学生懂得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要考虑到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4.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需要水平的提高表示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心理发展水平越高,越能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要倾注身心、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实现崇高的理想。麦克莱兰的研究发现,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往往喜欢能够发挥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工作前制定周密的计划,并分阶段确定有限的成就目标,有明确的不间断的关于进展的反馈,对于失败也不会过分沮丧。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庭给学生创造让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采用由老师、父母包办的填鸭式教育,并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当然,由于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而且各个学生的能力不同,因此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每个学生能力的不同问题,要求他们根据问题制定切实可行、具体细致的学习计划,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并及时了解进程情况给予评价,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同时要注意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走向成功的经验。爱因斯坦发明电灯经过了一千多次的失败,当人们认为他一无所获时,他却能够高兴地说他有了很大的收获,发现了一千多种方法不能制造电灯泡,最后他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是从失败中总结成功经验的典范。

5.恰当的激励,保持学生持久高强度的学习兴趣

激励总是同满足人的这样那样的需要分不开的,离开了需要的满足就谈不上激励。因此,弄清楚学生的需要,并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望理论试图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与其所获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激励过程的理论,期望理论认为,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努力将可能产生高度绩效,高绩效可能产生某项特定结果,该项结果对本人具有大的吸引力时对其的激励作用大。因此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要恰当,要使学生感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大,给他们以期望,使他们产生心理动力,激发热情、引导行为、确定目标时要与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相联系。研究发现,选择、寻找和到达目标的过程即目标导向行为与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即目标行为对需要(动机)强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力,需要强度会因目标导向行为的进展而加强,当目标行为开始后需要强度开始减弱下降的趋势。怎样才能使动机(需要)强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行为科学认为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循环交替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当一个目标达到时,马上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并进入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积极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研究还发现,目标导向过程不宜太长,停留在目标导向过程的时间太长会使人感到目标“可望而不可及”,影响到信心,出现泄气的情绪,影响积极性的持久。另外,如果目标缺乏挑战性则会使人感到“平淡无奇”,从而失去兴趣,降低激励力量。一个人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攀登上高峻的峰顶,心里就会产生自豪感、成功感。在目标导向过程中,当学生达到目标的能力增强时,要设法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使他们实现更高目标的条件、环境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引导他们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同时,制定目标后要认真执行,必要时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作适当的调整,以便使它更加符合变化的主客观条件,更好地激励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如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根据各阶段的学习要求安排学生的写作训练内容,开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端正、熟练的书写,达到目标后及时要求学生注意字、词、句、段的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形成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为写作做好了铺垫,学生有充分的信心写好作文时,要提出更高的写作目标,并让学生通过欣赏自己的作品而进一步提高写作兴趣。

篇5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建设;行为观察室;实验教学;实验心理学

作者简介:欧贤才(1981-),男,壮族,广西武鸣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心理学实验室主任,讲师;杨晓玲(1984-),女,山西太原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独立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A23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53-02

行为观察实验室是对人类和动物行为活动进行模拟、观察和分析的实验室。通过互联网检索并初步统计(2012年9月)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建设的各种称谓的行为观察实验室(仅限人类行为方面)至少有80个,其中面向心理学、教育学类专业的约40个,面向社会工作专业的约30个,面向管理学、经济学类专业的约10个,此外还有部分高校正在筹划建设行为观察实验室。可见,目前行为观察实验室在我国高校心理和行为科学中的建设已有一定规模。然而,到目前为止,介绍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建设情况的专门文献却寥寥无几,其他有关实验室建设的研究文献也很少提及行为观察实验室。本文根据互联网资料,总结分析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建设现状

1.实验室的称谓和类型

目前我国高校各类行为观察实验室的名称叫法比较混乱,有些冠名为“观察室”,有些则为“实验室”,另外有些则称为“训练室”或“实训室”,总体上较为通用的称谓格式是“××行为+观察室或实验室”。从行为观察实验室的称谓格式可以看出,行为观察实验室主要包括:第一类为侧重行为观察和记录的“××行为观察室”,第二类为侧重行为控制实验的“××行为实验室”,第三类为在行为观察记录基础上增加实验控制功能的“××行为观察实验室”;第四类为行为观察和行为实验都不侧重,只重视给实验对象提供行为活动操作和训练场所功能的“××训练室”或“××实训室”,如模拟法庭实训室、财会模拟训练室等。

2.建设机构

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人类行为方面)最初主要在一些师范院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类专业中建设。21世纪初开始,部分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开始建设行为观察实验室。例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2001年建成了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第一个多功能、多用途的社会工作实验室。随后,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建设管理、经济、司法、外语等行为科学领域的行为观察实验室。例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行为与沟通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的“模拟法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行为科学实验室”。再后来,有关人机交互与用户适用性方面的行为观察实验室相继涌现,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人机工学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慕尼黑大学的“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联合实验室”。

3.功能建设

行为观察实验室的功能可以分为两大层次:行为模拟和观察、行为控制实验与分析。第一层次的功能是行为模拟和观察反馈,重在模拟、体验特定的行为活动并给予观察反馈,而不是行为的精确控制和行为反应数据的精细分析。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室、社会工作行为观察室、财会模拟实训室、模拟法庭以及各类儿童行为观察室、心理行为观察室等,其功能都属于这一层次。第二层次的功能是行为控制实验与分析,其作用是对实验对象的行为活动进行严密设计和控制,并加以精细的观察、记录、编码和分析,多用于科研方面。例如,宁波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的“行为观察与分析实验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人机工学实验室”、山东师范大学的“工业与管理心理学实验室”。

二、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功能和机构缺乏整合

目前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主要根据学科专业而不是实验室本身具有的功能来设置。由于学科院系设置的分离以及不同行政单位之间缺乏交流与共享,导致同一个学校的不同院系之间或同一个院系不同但相近专业之间,都各自设置行为观察实验室,出现了实验室内容的重复建设,[1]造成了浪费与功能利用不足。即便在同一个学科专业内,也存在行为观察实验室缺少整合的情况。以心理学行为观察实验室为例,一些高校在设置心理与行为观察实验室的同时,还另外设置了单独的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室、社会行为观察实验室等,而这些实验室的实验活动都是典型的行为观察实验,完全可以整合到同一个行为观察实验室中。

2.重教学科研、轻社会应用

目前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的功能使用,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主要在基础领域(如儿童行为观察、精神疾病评估、认知与情绪实验、社会心理研究等方面),面向社会服务和应用领域(如管理行为、消费者行为、体育运动以及产品用户体验方面)的还比较少。事实上,行为观察实验室的功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与社会生产生活应用紧密相关。行为观察技术可以用于心理学专业的行为模式识别、学习心理过程等认知和情绪,模拟情境中的决策行为、从众行为、合作行为等社会、经济行为,以及人员的评估、培训与选拔等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的教学实验与研究,此外还可以用于心理训练和行为矫正。[2]

3.行为观察实验重视不够

目前的心理和行为科学实验依旧沿袭传统的自然科学实验模式,即采用物理化学设备和仪器对客观事物进行精确控制与量化分析,实验活动遵循的是“人—机器—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模式,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及群体行为活动观察实验等“社会科学实验”长期得不到重视。实际上,只要涉及人的外显行为的活动(包括个体、人际和团体活动)都可以设计成相应的行为观察实验。例如心理学专业中的心理咨询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治疗技术、从众行为,社会工作专业中的个案访谈、小组工作、问卷调查活动,管理学专业中的人际沟通、群体决策、人才测评、招聘面试,以及经贸类、法学类和财会类专业中的技能模拟与行为训练活动等内容。这符合一些学者提出的“大实验观”,[3]认为行为观察实验除了规范的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项目等传统的“实验室实验”外,还包括各种行为模拟和职业技能训练活动。

4.行为观察实验教学不规范

由于行为观察实验的控制性、严谨性和规范性不如自然科学类实验,且具有现场性和动态性特点,因此行为观察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缺少精细的教学大纲,缺少行为实验活动的专门教材或实验指导书,观察记录方面缺少明确和客观的指标,实验活动的评估考核缺少科学成熟的方案等。此外,不少行为观察实验教学只重视行为体验和观察,而不重视实验设计和行为观察的记录与分析。

三、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建设的未来趋势

基于我国高校正致力于通过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未来我国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的建设具有以下四个趋势:

1.“多学科综合实验室”倾向

除了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心理与行为科学领域外,经济、法律、体育、艺术、财会、外语、新闻等其他行为科学领域也都在建设相应的行为观察实验室,它们可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行为学科融合、具有多功能用途的综合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以心理学学科为例,现代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趋势之一是基础教学实验室朝综合实验室方向建设,即“心理学基础实验室、心理统计实验室、心理测量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可以集成成心理学综合实验室”。[4]例如,一些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将一些专门的实验室(如眼动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室)纳入行为观察实验室,而中科院心理所的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已形成在基因—神经—心理—行为层面和个体—群体—组织—社会多个水平上开展行为科学研究的综合平台。①

2.实训室倾向

从实验扩展到实训,在实验室中进行技能实践和训练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验教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学生。”[5]未来的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将更为重视面向人才技能训练而不是单纯的教学科研用途,在真实验、准实验设计活动基础上,将引入更多的非实验设计行为活动,尤其是模拟工作行为活动,以帮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他技能(如求职技能)。这一功能类似于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些高校将具有行为观察实验功能的实验室称为“训练室”或“实训室”是有道理的。

3.“活动型”实验室倾向

传统的专业实验室由于其专业性,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相对固定,相比之下,未来的行为观察实验室除了场所和部分设备是固定的之外,实验活动和功能将是灵活变动的,是“活动型”实验室。例如,对于心理学方面来说,行为观察室本身并不是实验仪器,但可以在行为观察室中进行很多心理学实验,并辅助心理实验的完成。[6]行为观察实验室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灵活安排实验器材和实验活动,并且随时可以撤换实验项目。可以说,行为观察实验室提供的是一个空间和功能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导演(实验员)可以灵活安排道具(实验器材)和表演曲目(实验项目)。为此,在实验室建设上要遵循“灵活室内设计”的原则,一室多用,以适应心理学实验的特点以及适应心理学实验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验手段改革、实验类型改革、实验室管理改革等方面的需要,避免不断改建。[7]

4.多领域服务倾向

高校行为观察实验室除了教学、科研和社会应用之外,还可以用于教师和学生的各种行为活动训练。学生方面,可以用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训练和求职技能的培训;教师方面,可以用于教学技能训练以及示范课建设,此时的行为观察实验室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微格教室”。此外,教师和学生的一些文艺活动训练也可以在行为观察室中进行。可以说,未来高校的行为观察实验室既是一个专业实验教学的实验室,又是一个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实验室;既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的训练室,又是一个教师、学生文体艺术训练的活动室。

注释:

①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EB/OL].http:///jgsz/kyxt/xwkx/.

参考文献:

[1]罗志高,容国濂.实验室建设发展趋势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66-68.

[2]曾祥炎.现代心理学研究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9):206-210.

[3]严由伟.新教师教育体制下本科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心理科学,2007,(5):1237-1238.

[4]曾祥炎,黎文导.现代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趋势[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149-151.

[5]付成华.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本科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7-49.

篇6

关键词:西方管理;历史;体系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⑴背景:古典管理理论是以工业化大生产为主要的背景,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主体地位逐渐的建立,不断出现丰富的思想火花,反过来又进一步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古典管理理论出现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实践基础是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化进程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学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则成为古典理论阶段的产业基础。

⑵特征: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使小企业获得生存和把企业获得获得最大的利益作为企业的奋斗目标。以组织为整体,以获得最大利益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①科学管理理论。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管理哲学。作业管理,由一系列的科学方法组成。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实行刺激性的报酬制度。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等。

②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一般认为包括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六大职能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以及管理。并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同时提出了法约尔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韦伯的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现代官僚制也称为理性官僚制或韦伯官僚制,它的内涵可以总结为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作为组织结构,官僚制组织结构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是人类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⑴背景: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促进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古典管理理论并不能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对人的研究,古典管理理论涉及的非常的少,逐渐从科学管理理论转向了行为科学理论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行为科学理论出现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尽管泰勒的科学理论管理为企业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劳资纠纷此起彼伏,这在客观上要求新的理论出现。

⑵特征: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对人的研究,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等。重视高效率实现组织的目标。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①霍桑试验:20世纪20年代,尽管泰勒的科学理论管理为企业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劳资纠纷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情况下促使资产阶级管理者们研究什么决定了工人的效率,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赞助下,开展了著名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前后共进行了2个回合。第二个回合是在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主持下进行的。试验共分为:车间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访谈试验、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通过霍桑试验,人们发现了影响员工效率的因素。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金钱不是刺激人们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②个体、群体行为研究。在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出现了分别对个体和群体的研究。人作为社会中最小的单位,研究个体人的行为,是研究组织的基础。个体行为研究中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奥尔德弗的生存发展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沙因的复杂人理论。霍桑试验之后,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同样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群体行为研究研究主要是指群体动力学。

③领导方式理论。在西方领导方式理论分为2个部分,一是对领导者品质的研究,二是领导方式理论的研究。美国的行为科学家亨利和鲍莫尔都提出了成功的领导者所具有的的品质,例如:能与人合作、忠于组织、灵活机智、责任心强、掌握领导艺术、具备高效率的企业领导能力等。领导方式理论,包括连续统一一体理论、二维领导的模式、Z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⑴背景:资本主义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政治、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管理理论也出现了巨大变化。现代管理理论的经济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发展。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科学技术背景。垄断企业规模巨、大中小企业协作化要求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而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受教育的程度的提高、自然科学的渗透则是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深层原因。

⑵特征:现代管理理论体现出了管理理论的渗透性、相交性和多样性。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征体现了管理理论的复杂性。现代管理理论又被称为管理丛林时代。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时期的管理流派甚多。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数量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计算机管理学派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流派之多,思想之丰富。现将最具有影响力流派介绍如下。

管理过程学派理论来源于法约尔思想。该理论后经孔茨得以发展。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就是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管理的过程和管理的职能是分不开的。管理是个普遍的过程,它与组织中的层次没有关系。

决策理论学派,决策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全部过程,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西蒙。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理论。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四、当代管理思想阶段

⑴背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世界各国的竞争由军事实力为基础转向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原材料经济与工业经济、制造业的生产、流动资金的发展,是当代管理思想的的经济原因。世界的格局发生的变化,旧的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是管理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⑵特征: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战略”这个词语被引入到了管理界。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动荡的环境中,迫切的需要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为了适应这一动荡的年代,出现了以彼得斯为代表的适应变化的管理管理思想,以及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同时为了适应企业兼并和企业的发展,波特创造出来战略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彼得斯的管理思想、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威廉大内和沙因的企业文化理论等。

篇7

关键词:安全生产;质量监督;思路;理念;煤矿工程

1 安全系统工程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煤矿生产绝大部分为地下作业,这种特定的作业环境经常要受到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威胁,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而煤矿生产原有的管理经验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必须探索一套与现代化矿井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方法,那么安全系统工程则是目前煤矿近代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安全系统工程是用科学的工程原理、标准及技术知识去鉴别、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减少普采工作面和最终消灭普采,以综采综掘取代普采普掘,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2)大胆采用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机械装备,改造机电运输条件。如在井下安装综合保护装置,井下运输应用架空线常闭状态断电仪,装备信集闭系统,实现运输集中监控及井下防灭火束管监测,两综采工作面及运输系统均采用工业电视监视系统等。

(3)对全矿职工实行生产全过程中的行为控制,并通过各种岗位责任制、“奖惩条例”、操作规程、自主保安等规章制度来强化其约束力。

(4)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按培训计划对各工种工人进行强制性定期培训,否则禁止上岗,以增强安全观念,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及安全知识和自主保安能力。各种岗位工人必须达到应知、应会后方可上岗并严格按规程操作。

2 行为科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行为科学,是通过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等各种因素的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企业领导的安全素质,培养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集体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为安全生产服务。

(1)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地学习、运用行为科学的原理,进一步总结、概括安全管理的经验,就会使安全管理更加理论化和科学化。

(2)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预见性。行为科学告诉我们,通过观察人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外部表现,可以了解一个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而追寻他的目的,预测其行为,及时抓住思想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从而实现安全工作管理上的预见性。

(3) 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学习、运用行为科学对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注意等揭示的规律,既可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直观性、启发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可拓宽工作思路,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果。

3 安全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根据工作目标来指导和控制每个职工行动的科学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以工作目标指导管理活动,以实现工作目标的成果评价其贡献;其方法就是组织企业各部门和全体职工参加制定目标,并保证目标的实现;其目的就是通过目标的激励,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目标的真正实现。

4 工序安全管理

实施切实有效的组织管理和科学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使工序操作中的人、机等生产要素实现最佳配置,以保证个体和群体人身安全及工程质量。工序管理是指对影响工序安全质量状况的人员、设备、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和文明生产的目的。

(1)工序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安全管理的过程,既是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统一的过程,也是使矿工把煤矿技术操作规程转化为安全需要和安全动机的过程,从而促进矿工个体社会化,不断完善矿工自我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自主管理。(2)工序安全管理是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化和发展。工序管理(控制)是从严格的工序操作标准、规范操作行为入手,对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实行综合控制,是一种过程控制,可以实现动态操作、动态达标,并对易出现问题或问题严重的部位实行重点管理。

(3)工序安全管理是消除事故隐患的根本。坚持“三工序”原则是消除事故隐患的关键。 “三工序”原则系指检验上道工序、干好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其中尤其要强服务下道工序思想,努力满足下道工序正常生产的需要,做到“不为下道工序留安全隐患”。检验上道工序,主要表现在工序交接时,对上道工序施工质量、技术规格尺寸的符合性方面的质量检验和查处问题,坚持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完工和隐患不排除,下一道工序不开工”。通过工序管理,把安全质量事故的隐患、苗头置于全员的监视控制之下,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5 加强群众安全意识与加强职工培训

在一个群体中,群体核心人物的安全意识、安全心理素质和行为模式,对群体成员的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领导者、生产组织者在群体出现不利心理定势和消极激情时,应能不为其形势所左右,审时度势,掌握群体成员的心理动态,加以疏导,做出合理安排,防止不良心理状态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1)煤矿生产的特殊环境需要安全技术培训。作业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二字,绷紧安全弦,做到居安思危、思危保安。

(2)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安全技术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开采技术和安全装备在不断更新,煤矿生产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

(3)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技术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安全技术培训的对象是人。培训的内容归纳起来有: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管理能力、事故预防和处理、避灾自救等;培训的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物操作、电化教学、模拟演示、现场参观等;培训的目的是将培训内容通过培训方法以文字、图形等信息传授给培训对象,使培训对象掌握培训的内容,进而实现安全生产。

(4)搞好安全技术培训,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通过安全技术培训,作业职工能够加强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熟悉避灾救护知识、掌握事故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作业过程中,安全意识提醒作业人员按章操作,操作技能可使作业人员实施按章操作,从而达到安全生产。而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生机械、电气、液压、放炮、顶板、工程质量等事故,作业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样发挥作用。

篇8

【关键词】管理科学管理管理哲学化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需要应运而生的。总体来说,人类的管理经过本能、经验、科学三个阶段,而当下,正在由科学管理向哲学化进步。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最原始的管理,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源起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从泰勒到德鲁克,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原先的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大多是方法和工具,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化无常,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进入整体思维时期,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相反,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立心为本。立心,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如:稳定与发展,合作与竞争,知与行,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在企业是培养团队,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F•W泰罗、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提高效率,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

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某种哲学。”因此,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辩方法,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在现代管理中,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篇9

[关键词]行为文化;生命化教育;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58-03

学校文化的传承和重建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管理来支撑,但是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而且有复杂的交叉,这就给学校文化建设带来不少困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江苏省南通市二甲中学立足于学校实际,提出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理念,即学校所有的文化都是由人和人的行为来建构的,学校所有的人和行为都在构建学校的文化。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二甲中学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行为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对生命化教育和行为科学的文化追求

管理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能够影响到组织具体行为的信念可能更需要变革。这些信念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例如人们所接受的培训、他们个人的经历、他们对组织未来的理解以及他们对领导者言行的观察等。只有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从而使人们相信自己以前的观察和观点是错误的时候,他们的行为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如果一个组织中的人们相信自己所处的是积极向上、前途光明的团队时,他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谋求在这个行业中的发展。自趋力立足于员工的自觉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使员工渴求不断完善自己,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会热情主动地投入任务的完成中,甚至不计报酬地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如果他们相信许多在工作上做出了业绩的同仁会得到赏识和奖励时,他们就会以更大的热情做出更大的成绩,反之亦然。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作为一所发展中的三星级高中(相当于过去的省级重点中学),已经具备相当的办学规模,并且在办学硬件上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可能完全均衡,因此二甲中学与四星级的学校(相当于过去的国家级重点中学)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且随着生源的减少和通州教育区域规划的调整,二甲中学的办学定位难免会发生变化,如何积极应对现实的变化,继续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就成了二甲中学领导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谋求学校事业的发展,二甲中学积极借鉴在企业管理中被有效运用的行为科学原理和行为教育学理论,自2008年9月提出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理念以来,学校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在干部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和改革、学生教育等方面进行尝试,以推进学校文化进步和学校的事业发展。

实践证明,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将极大地增强教育能量,一所校容美、校风好、质量高、声誉佳的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置身其间,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行为得到规范,心灵受到陶冶,素质不断提高,相互之间就会产生正强化。学校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方面,一旦形成,师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一股信念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当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学校形象被师生认同后,就会以微妙的方式来沟通师生的思想,使他们产生对目标的认同感,从而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团结全体师生,规范师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整体合力,进而推动学校事业朝着共同的愿景发展。

思考并不能使人养成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而具体的实践却可以帮助人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理念一旦转变为实际行动,理念就直接表现成了行为,而行为又会导致具体的结果。从这一角度来说,行为又可以被看成是思想与实际的具体连接点。据此,二甲中学所提出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原理来指导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的过程。学校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方式,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有关理论来指导学校管理机制建设、学校办学规范、师生行为规范、课程实施与建设、资源开发与整合、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校园管理等,从而有效改变师生生命状态。

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教育上升到生命的高度,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用教育不断润泽师生生命。这也许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由此,二甲中学加入了生命化教育团队,明确以生命化教育统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路。二甲中学的行为文化建设就是围绕着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每个领导的生命成长而展开的。

二甲中学的行为文化建设,概括起来讲,是“在生命化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其内涵可以理解为:确立适应师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搭建丰富师生生命内涵的教育平台。行为文化建设就是要用理念点亮师生心灵之灯,给教师一个诗意的栖居,使他们拥有幸福愉悦的精神生活;要用理念给师生一对进取的翅膀,使他们树立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要用理念给二甲中学酝酿一种大气,有气则有魂。

二、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点:用理念来改变师生的行为方式

和企业管理一样,学校管理面对的是“人群”,要提高管理的效益,改善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激发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需要以人为本。学校本就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学校办学实际上就是办文化。学校文化正是那种在背后推动学校前进的组织精神。所以,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眼光不能仅仅盯在教育、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上,不能仅仅盯在方法的选择、规章的制定以及职能的运作上,而应该特别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创造一种推动学校前进的组织精神。学校行为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一所学校历史文化积淀在一定阶段的显露,而作为学校文化“动态”的部分又是需要维护和可以塑造的,这些可以通过学校行为文化建设来实现,亦即成功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行为文化建设,首先是要转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理念,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再通过他们去改变学生的理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改变。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发展。在实施文化熏陶策略的过程中,校长可以秉承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以开放的思路敞开大门办学,采用读书感悟、专家培训、外出求学、博客交流等立体式的策略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断提升幸福指数,学校在教师培训上向来是不遗余力的。学校提出了“创造一切机会促使每位教师成长,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有特色的名师”的发展战略。措施之一就是借助专家的引领。学校请来一些教育专家到学校实

地指导,同时还请来一些特级教师,以他们的言传身教开阔二甲中学教师的眼界,进一步开启教师的智慧,点燃他们的激情。

二甲中学在行为文化建设方面,除了专家的引领和兄弟学校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从二甲中学实际出发,形成学校自己的东西。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武装和战略思考。为推动整个团队的研习思考,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协会,建立了“教育行者”“心智家园”“三人行班主任在线”博客圈,创办了《今天第二》校刊,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育沙龙活动,这些小团体的活动有效地推动了二甲中学团队全体成员的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在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认真梳理了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办学追求等。学校以“行于天地,止于至善”为校训,倡导一种以“卓越”为核心的境界追求。办学理念调整为“办有灵气的教育,育有个性的人才”。育人理念是“用智慧开启智慧,以生命润泽生命”,时刻提醒着二甲中学的每位教师应该怎样放飞自己的思想,怎样活跃学校的教育气氛,怎样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才,怎样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开发他们的潜能,彰显他们的个性。同时,学校从“二甲”的字面意思挖掘出一个新的办学追求,那就是“今天第二”。

“今天第二”既是对今天的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明天的进一步期望。

三、行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改善师生的生命状态

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其效果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师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学生的精神状态、文明举止、行为习惯等,要使学生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得珍惜,懂得关爱,也就是成为所谓的“文化人”。

学校管理并非纯粹管理人和事,而是要从符合学生人性需要、符合学生人格尊严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命需求,创设能影响学生行为的生命成长环境。同时,二甲中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在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中更加注重活动课程的建设,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

行为文化建设,最难的是课堂。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是行为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行为文化建设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个“生命场”里,蕴含着人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生命境界等持续不断生成的能量,这是一个渐进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彰显生命光彩的过程。

在课堂上,不但要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习得知识,更要使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与方法,为他们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人生奠定基础。本着这一宗旨,二甲中学实施了以“学教案”为抓手的课堂教学改革。“学教案”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学,其次才是教师的教,在考虑学生如何学到、学会的基础上再去考虑教师如何去教,讲究“相机而教”,追求课堂的动态生成。“学教案”安排了充分的自学内容,讲究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总结和反思。这也正契合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

“学教案”体现的是一种新的课堂观,即充分预设加动态生成的课堂观。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主动创造和生成教学的过程。“学教案”强调在教学组织中师生的双向互动,要求教师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因势利导,利用生成的动态资源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把师生生命的即时状态调整到最佳。当然,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建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

篇10

组织传播学的相关定义

赫伯特·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将组织定义为:组织指的是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传播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一个组织成立的条件是:"(1)有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传播的人;(2)这些人愿意作出贡献:(3)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总的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组织之中,时刻都能感受到组织所带给我们的影响。

国外组织传播学的研究历程

作为组织传播学的发源地,美国学术界已将组织传播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作为美国传播学者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近20多年来,美国组织传播研究文献数量之多、研究主题之广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并且,随着其对组织传播在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变革及其细微的变化也体现出这个学科的整体发展方向。

从1988年至今,美国组织传播研究的主题包括:电子媒介的沟通与技术;困境、挑战、变革和创新;领导权力与政治冲突;情感生活;组织气候和文化;认同;多样性和多元化;组织形式;应用性:全球化;女性主义;公众传播与资讯流动;社会化和其它。

所涉及的组织传播的各类文献,也勾勒出了美国组织传播研究主题三个不同阶段的演变:1988年到1995年,组织传播研究大比重地聚焦在"电子媒介的沟通与技术"上;1996年起,组织传播研究更多地围绕着"多样性和多元化"主题;2002年至2008年,组织传播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困境、挑战、变革和创新"。

国外研究中组织传播学的几大学派

·古典学派

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代表的,以生产为中心、管理为导向的古典学派理论是组织传播学研究的萌芽期。这个学派的理论主要出自工程学和社会学科领域的研究,其观点认为传播仅仅在机器被打开以前存在,它是用来下达命令、协调工作以及获得雇员服从的工具。

在古典理论的认识中,组织的大部分传播都是以命令、规定和指示的方式从上到下流动,唯一承认需要反馈的地方就是定期报告计划的进展状况,而水平流动和自由流动的传播只是古典理论中的特例。在传播渠道方面,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经典人物都指出了书面传播的重要性。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提出著名的十四条管理原则,其中包括协作与专门化原则;等级原则,即强调等级制组织形式,在其中,所有的参与者都被置于控制关系的金字塔结构内;指令单一原则,即没有哪个参与者可以从两个以上的上司那里接受指令;控制范围原则,强调每个上司不能拥有多于其有效监督范围外的下属等等,其中的很多原则对现在的组织传播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正因为古典学派倾向于组织从上到下的等级秩序,以及以书面之类的规范形式进行传播,而且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探讨包含在信息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从而形成了非常刻板的传播语气和严肃的传播氛围。正式称谓、标准语言的使用不仅使组织传播显得非常疏远,而且还会导致组织中的僵化现象的发生。

组织传播古典理论学派的研究,虽然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但他们并没有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并且表现出了他们思想方法上的局限性。

·人际关系学派

在古典理论学派之后,学界兴起了重视组织传播中人的因素,重视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的运动。对人的关系处境的分析,造就了组织传播早期研究中的人际关系学派,并对20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的组织传播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尽管心理学在当时还是一个相当新的学科,但人际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福利特是首先意识到可以使用心理学工具来研究组织传播的学者之一。她试图提供一种新的观点,即组织、领导和权力等问题都应该从人的角度来看待的。在她看来,根本的问题在于使个人与社会组织协调起来,以至于使组织传播的总目标,成为组织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福利特强调,任何组织传播的目标应该是构筑并维持一种动态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便是在雇员之问建立一种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关系。这种理念有助于把组织传播中的管理督导与人事事务的方法,重新聚焦到组织和谐的总目标上来。

人际关系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卢因认为,任何群体都是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人们在组织起来的群体里面,需要有共同目标并且不断地相互帮助才能发展,个体成熟和组织的群体机能,也需要在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中才能实现。

人际关系学派在肯定古典学派倡导的信息垂直流动的必要性的同时,大力提倡组织内部的横向传播与相互沟通,其最突出的一点是,面对面的传播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在现实的组织传播中,大多数传播项目是通过单向渠道进行的,然而人际关系学派提出了雇员们更愿意能够通过双向交流获得重要信息的思想。

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即使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鼓励式的非正式的团队规则也会对生产产生正面的影响。因此,改善人际关系能够导致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人际关系学派的理论大大地促进了组织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文化的提高。

·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赫茨伯格的研究强调了雇员动机的重要性,而且为对雇员士气和组织氛围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马斯洛教授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前三种通常称为较低层次的需要,最后两项则被称为较高层次需要。按照马斯洛的观点,需要就是一种潜在的动力,直到它得到实现或满足为止。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变成无效的动力,而下一个更高级的需要则将成为个人的动力。

行为科学学派提出,对组织传播中的人类行为的理解、预测和管理,必须了解微观的行为模式与宏观的组织环境之问的关联,因此,我们必须创造相互信任,交流更加开放,个人和组织更加灵活的管理模式。行为科学学派鼓励组织中各方位的信息流动,包括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水平以及交叉方向上的传播。同时,行为科学学派注重通过有效传播来提高组织效率、满足人性需求的双重目标。

·批判学派

权力问题一直是组织传播研究的中心问题。权力直接影响着组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组织中的每种规定都代表着把一个人的选择强加给另一个人。因此,人们试图用批判的眼光,找到组织传播这个规定与被规定问题的的根源,批判学派也就由此产生。

组织传播批判学派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卡尔·马克思,理论主要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为根基,批判理论家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是"意识形态批判方法"。在批判学者看来,组织文化理论基本上是意识形态的,而且这一意识形态维护的是资本主义。批判学派采取激进的参考架构,将组织视为支配与主宰的权力所在。

批判学派十分强调组织权力,权力依存于构成组织生活和社会结构的过程,而组织权力是传播互动和传播关系的产物。摩根认为,强调对知识和信息的控制、人际联盟、网络以及对"非正式"组织的控制,是形成组织权力的重要因素。其次,组织的过程就是传播和形成控制的过程,即使是当前较为流行的,被认为是所谓发挥雇员民主的团队管理方式,也已经完全蜕化,比如团队制定的纪律往往更加行之有效,更加无法理性,更加不可抗拒。

中国当代的组织传播研究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播学正式被国内引进,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组织传播方面的研究在整个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上显得稍有落后,在研究者队伍、研究成果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中国组织传播类文献主要发表在新闻传播类期刊和大学学报上。2006年7月,《今传媒》杂志率先在国内期刊界开辟了第一个"组织传播研究"专栏,是国内第一个期刊杂志为组织传播设立的独立研究阵地。此外,还有其它的新闻传播类期刊,例如《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等。同时,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深圳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上也发表了许多相关的组织传播学文献,表明组织传播研究已经逐步得到了学界的重视。

组织传播作为传播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已经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关注。2000年以来,众多新闻传播学院以及管理学院都已开设组织传播学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大陆出版的第一部组织传播著作是1990年林瑞基编著的《组织传播学》。2002年出版的《组织传播理论与实务》和2007年出版的《组织传播论》都着重摆脱国外教材的体例模式,在组织传播理论的原创性方面做出了贡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胡河宁教授的《组织传播学》,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也呈现了很多基于中国本土的组织传播研究成果,是中国组织传播研究的创新之作。

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方向

目前的一些组织传播仅仅拘泥于单调地研究传播或沟通,将组织中传播的意义建构活动等同于工具性的传播,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广义的理解组织传播。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层面,面对新的社会形势,我们应该从多个视角进行研究,构建组织传播学研究的新范式。比如基于权力、关系、文化、心理、修辞等角度出发,考察组织传播研究的进路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