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观

篇1

(一)以明确的指导思想统一各学校的思想认识

统一思想认识,是统一行动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三河湖镇教委出台了《关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关于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意见》等几项指导性意见,使各学校上下认识到:落实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行动;学校教学管理是以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规范课程管理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通过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的系统复杂工程;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需建立在尊重教学规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激发师生活力的基础上。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各单位要逐步建立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以必要的制度规范统一各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为引导学校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做文章,镇教委通过制订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使学校围绕规范课堂教学,制定、落实相关制度,并努力探索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价制度。例如,镇教委在出台《关于做好教学评价工作的意见》等几项指导性意见的同时,研究制订了《三河湖镇学校校长听评课制度》、《三河湖镇中小学教学评价标准》等。每学期,镇教委对各学校的教学管理分别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制订并落实必要的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教学评价制度,为学校、教师提供了科学性指导,也为学校、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充分发挥各校长的独特作用

学校、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主体,校长是这个主体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校长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为此,三河湖镇实施校长进课堂工程,落实《三河湖镇学校校长听评课制度》,校长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听评课并且保持常态化,发挥了校长自身在课堂监督、指导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重过程

(一)创新教研形式,务实开展活动

切实发挥镇教研室的业务监督与指导职能。根据相关制度要求,镇教研室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调研听评课。镇教研室根据学期计划安排,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走进学校搞调研,深入课堂听评课。通过进校调研,及时掌握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重点的确立、工作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听评课,了解学校在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促进校长听评课制度的落实,促进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

实施学科骨干带动战略。例如,针对各小学师资极不平衡的现状,从小学落实课程方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出发,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科骨干,开展小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等学科的镇公开课观摩活动;针对偏远小学的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严重不足的现状,镇教研室特邀同学科名师到小学教研组进行听评课帮扶等。为调动学校、骨干教师参与帮扶活动的积极性,镇教委规定,把各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数量列入教委对各学校的教学评价内容之一;同时,各学校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须服从镇教委安排,积极参与跨学校同学科“师徒结对”帮扶等活动,否则,相关指标计零分。

搞好常规教研,务求实效。例如,为给各校同学科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每学年组织一次全镇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突出“同课异构”特征,提高新手的参与率;借助学科远程研修,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建立网上教研平台,促进同学科跨学校教研的广度与深度;针对某些学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少、同年级同学科开展集体备课组织困难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跨学校同学科集体研讨活动;着眼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借助《三河湖教研》平台,建立全镇教师反思集。结合区教研联合体活动,组织开展了全镇美术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的美术作品展及评选活动等。

(二)检查与指导相结合

在加强过程管理与检查的基础上,每学期,镇教委集中组织教学检查暨学科教学视导活动。一是检查小组对学校的课程、课堂、课时、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测试、学生日常评价等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与学校教学评价结果挂钩;二是依托学科中心教研组,由学科骨干组成教学视导小组,通过跨校听评课、对同学科的作业及测试等各环节进行检查评价,实现跨学校同学科教师内部的集体交流,其结果不与学校教学评价结果挂钩。两个小组既分工又合作,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学骨干从不同侧面入手,发挥检查指导职能,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抓落实

(一)落实评价制度求实效

制订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等于评价改革研究的成功。好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来源于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实践的深刻反思,只有在生动活泼的学校教学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例如,镇教委把学校在区教研室教学视导中的课堂教学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学校校长每周向镇教委传送的校长听评课记录情况、学校各学校所取得的教研成果及骨干教师参与“结对”帮扶情况等多项内容,按相关标准计入学校的教学评价成绩。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的真正落实,为学校落实课程方案,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正确的导向和有力保障。

(二)落实效果测试求质量

镇教委为突出学校在教学管理评价方面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学校要努力探索实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也从本镇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通过镇级抽测以评价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其总体思路是,以校本测试为主,以镇教委指导、监督、检查为辅。关于考试科目的成绩抽测,镇教委根据学期教学计划抽取科目、班级等要素,集中组织命题、监考、评卷、统计等环节,集中组织测试以评价学校。关于考查科目的成绩测试,一是学校按镇教委要求制订具体的考查方案,并上交镇教委审核,教委对学校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等级评价计分,通过检查(包括实地检查)方案是否真正落实以及落实的规范、严格、完整程度等进行量化计分;二是在组织考试科目抽测时,根据部分考查科目的可测试程度,选取某科目(至少一科)进行抽测。

四、成效与反思

经过近三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镇小学教学管理评价工作已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学校的教学管理思想的转变。学校领导对落实学校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的意义以及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质量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研究探索教学管理评价改革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教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意识、教与学的评价意识有了新的提高。

二是各学校落实教学管理制度的行为特征的转变。各学校领导更着重在新新课程背景下从制度层面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更着重运用教学评价杠杆的作用来激发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2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

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首先是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开始的,从以往的传授者、讲解者转变成了现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更多的是引导、点拨式教学,而不是以往的一味地教师说,学生听的这么一种模式。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到现在的学生为主体,我们成为了主导者。而我发觉确实有了质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不断更新,尤其是教学观念的转变,由过去的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现在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了,热情高涨了,思维活跃了,高效课堂自然形成了。

其次是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想我们上学时,老师就是天老师的话、老师说的一切就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课堂上总是老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说,我们在下面认认真真的听。就是这种模式的传授占了绝大多数。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等阶之差,即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而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传统一样。教师们都放下在自身的权威、架子,现在和学生们都成为了朋友。这样也必然会令学生更加的想与老师亲近,学生们不知不觉就能更加的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老师讲。而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单调、死板。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等不一而列。从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再是以往的“师要他学”,而是成为了“他要学”。

这些都是我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身体会到新课程改革中的变化,当然这只是令我感到最大的变化之处。还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喜人的进步、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三、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

但既然是改革,那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再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因而总会有一些不足之处。

当前,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学校内部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校内结构工资制和工资总额包干。再加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已制度化,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了教师评价的工作必须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如果没有对教师的比较客观、比较科学的评价,那么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及对教师的奖惩就会成为问题。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三大主体是教师、学生、教材,而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大理念中的第二条: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而在现在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成长一块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说是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忽略了。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本来新课改之后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对教材的适应难度较大,而又普遍存在资源不足和缺乏师资培训的状况。导致课改工作在农村小学的推进中造成较大的困惑、难题。其中较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成长跟不上来。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必须科学化。在学校诸多的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能够科学地、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实现对教师管理科学化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随着学校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管理者就愈加感到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

就拿我个人来说,我参加工作已经六年了。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培训也参加几次了,但是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学多都是停留在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上。而为数不多的专题(如: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学习培训普及面又实在是太窄了。这就导致教师理论娴熟,但缺乏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虽较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效率,也更注重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贯穿,但也仅仅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因此还需大大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及农村小学资源配备的投入。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与我们的理想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现在的现状就是:虽然有把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但是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教师的教学成绩来作评价标准教师的优秀与否。而这样的后果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向学校要成绩,而学校向教师要成绩,而我们作为教师就会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掺杂成绩观,成了教师就会向学生要成绩。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缺乏足够的重视。毕竟绩效的着重点都在学生的成绩上。这样一来新课程改革在最后,虽然在过程中有了较大的转变,可在本质上却仍然与应试教育殊途同归了。最终目标只是需要学生的学业成绩好就可以了。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不作为 应对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尽管课程制定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教育管理部门大力提倡,但一些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也只是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不是那么积极,不是置之不理,就是阳奉阴违,甚至抵触,表现出了“不作为”的态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新课程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忽视教师改革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被动接受;有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统一的要求不能适应差异性,使教师无所适从;有学校管理上的问题,采取家长式的管理,常规教学管理以“考”为中心,使教师无暇顾及新课程提出的理念;新课程理论评价和实际评价差异大,教师服从实际的评价要求,不去理会新课程改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教师不作为”的概念,从教师主观角度分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作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一、教师不作为的表现

“不作为”本是法律术语,指“行为人消极不去实施自己应当履行的某种特定义务行为。也就是通常说的法律要求做而不去做”。本文所指“教师不作为”是基于新课程改革趋势之下,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态度、行为、能力和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消极应对或者置之不理的状态。现把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作为的表现分为以下五类进行分析。

1.不想为

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套路,已经成了习惯,对整个原有课程格局认同,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惯性”,这种惯性运作的结果使许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让他们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这种习惯,已经不想有所作为,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惰性。

2.不愿为

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原有的教学适应学生,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一套不认同,或是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管理者的做法反感、抵制,不愿意进行改革。

3.不能为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原有的教学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些教师自知能力缺乏,有心无力;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的客观条件不具备,如班级没有多媒体,或是一个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教师想上多媒体课,需要申请、排队。这样,束缚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

4.不敢为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改革,既然是改革,就有可能失败,有些教师主观上害怕失败,不想承担课程改革的责任,担心教学效果会比旧课程差,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客观上,面对学校的评估、考核及升学压力,教师不敢去尝试新的教法,觉得还是旧的课程教法更保险,至少能保持现有成绩。

5.假作为

这部分教师表面上处于“操作”状态,实际不是那么回事。最难以衡量他们是否进行了课程改革,因为他们表面很配合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每次有领导、教师听课时,花架子摆得很好,好像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上课。没有人听课时,立即又按照原有的一套上课,细细检查他们的教案,除了格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内容还是原有的一套,这实际上是消极应对。

二、教师不作为的深层原因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有如此多的不作为表现,从主观上分析,有以下几点。

1.传统课程观念束缚,新课程理念适应不良

人长期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从事某种特定的工作,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某种较为固定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业已形成的心理定势,使人有一种按照固定模式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1] 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后,许多教师已形成了一系列和传统观念相对应的教育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相对固定的教学策略。他们认为这些做法是实践的积累,是正确的。面对新课程改革,当教师发现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不能及时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质量时,就会对新的理念提出质疑,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所以,面对升学带来的压力,他们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看不到新课程理念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受旧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束缚,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出现了不同的态度与反应,即不想为、不愿为。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没有取得预想中那样良好的效果,就会失望,对新课程理念失去信心,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好,不愿再去尝试新的教法,不愿对新课程改革有所作为。

2.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同感

首先,新课程改革是激进式的,把现行的基础教育定位于传统教育,要求重新建构“课程”“教学”“知识”“学习”等概念,“转变观念、转变学习方式”,采用了“推倒重来”的策略,以不容教师争论的气势,推进课程改革。对教师以往的课程观念、授课方法几乎全盘否定了,把新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人为地“简单化”,使教师对新课程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排斥心理,不太愿意接受和进行课程改革。

其次,新课程改革是由政府发起、专家推动的由上而下的改革,是通过国家制定改革方案、确立改革目标、编写教材,然后对教师进行密集培训,试图促使教师反思并按照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来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然而,正如加拿大教育改革专家本杰明·莱文所言:“不管人们如何抽象地看待一项政策,要教师接受,就必须让教师看到政策在他们所在的环境下是有用的。教师愿意做什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对什么是课堂中有用的东西的判断。也许一些新观念,原则上是吸引人的,但实践中却难以操作,就此而言,实施环节可能很薄弱。”[2] 如果教师觉得新课程改革并不符合教学实际,不能提升教学质量,难以操作,就会对新课程理念产生怀疑和不安全感,教师要么会按照原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教学,要么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造,要么为了应付,阳奉阴违,只做表面文章。

3.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影响

就目前的整个教育现状来看,教师的荣誉感来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这是因为不仅学校以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取得的具体成绩来考评教师,学生家长评价教师优劣时,也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一个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能考出好的成绩,升学率高,这个教师就被认可为优秀教师,就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得到更多的荣誉。至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升学压力面前被忽略了。因此,虽然学校大力提倡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上课、安排整个教学,平时的常规检查也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但是面对巨大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面对家长的希望,学校最终对教师的检查与评价还是落到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上。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旧的压抑学生创造力的新的课程理念,即使认为合理,也置之不理,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出现了假作为的现象。

4.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能力差

当前许多教师课程概念模糊,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单一、意识淡薄,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和教书匠,把课程视为“法定的教育要素”,不可变更的知识与系统,只是尽可能地把教材所反映的知识原貌传授给学生,在课程面前无所作为,没有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不能从多维度整体规划教育活动;知识结构陈旧,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学科知识过于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缺乏,重专业轻基础,对学科课程以外的课程类型很不熟悉;缺乏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薄弱,科研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欠缺,在实际教学中,统一地按“模型化”要求学生,照本宣科,满堂灌,只会教教材,不会用教材教,更不会编制和优化教法。这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相差甚远,也使这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不能有所作为。

三、教师不作为的应对策略

1.树立正确课程观,推动新课程改革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构成,突破“教师中心论”的偏执;重建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其次要转变传统、封闭的课程观念,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领悟,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2.权衡利益与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利益得失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本着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分数的多少、上什么学校的区别,更是能力的提高,全面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理念的意义,认识对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对整个教育系统带来的活力,把应试教育带来的暂时利益和改革带来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

3.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课程能力

台湾学者欧用生认为:“课程改革是教师再社会化、再学习的过程,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说,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课程改革归根到底需要教师自身的改革,正如有人总结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时说:“改变自我成为一切变化的前提。”[3] 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很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4]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投入改革,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课程能力,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进行反思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际之中。

四、由“不作为”到“作为”,深入新课程改革

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采取什么态度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10年,许多教师能逐渐改变思想,慢慢适应新的要求,努力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去做,取得了成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持拒绝、对抗、不作为的态度。其实,尽管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驾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制约因素纷繁多样,但应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作为具体实施改革行为的主要参与者,面对改革提倡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要明白学习、接受到实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如何由“不作为”到“作为”,深入新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的过程成为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相互适应、相互理解的过程,任道而重远。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参考文献:

[1]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2010.

[2] [加]本杰明·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基础教育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广泛实施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各方面特别是教师的支持。教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具体的实践者。教师如果缺乏贯彻实施新课改的主体意识、参与能力和素质,即便设计再完美的课程,也无法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新课改的目标也无从得以实现。教育部明确指出:“师范院校与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理应按照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以便培养出更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课程质量关乎师资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高质量的教学课程密不可分。基于培养合乎新课改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人为本、综合化和现代化等特点。

(1)实现课程功能转变。改变以往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使其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培育合作精神,打破传统的以升学取向和精英主义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2)新课改对现行课程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同时,大幅增加了致力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课程,综合实践和科学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新课改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注重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像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类活动等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逐渐淡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3)课程内容与社会和时代紧密联系。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特点,强调课程内容与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增加与终身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容。新课改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力争体现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能切实有效地反映当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改变传统课程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状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价值理念,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培育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它纠正了以往教育课程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它不仅要求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和培训的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

2.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新课程具有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所特有的难、繁、偏、旧等现状,增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新课程内容上的变化要求高等师范类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不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付诸实施。

3.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过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权威,以单向“灌输式”教学为主的弊病,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知识的传授是基于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乏味而成为具有愉悦感的体验过程。

三、新课程视野下的高等师范课程改革与创新

作为新课改的关键和核心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其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其在培养综合性人才、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教学内容适应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课程目标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灵魂。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只有确立合理、有效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践行其教育使命。

在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中,课程价值取向是其最核心的基本要素。换而言之,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结构特点、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因此,树立正确、合理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价值观,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等师范教育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围绕“育师”、以学生发展的内在线索和逻辑来构建其课程目标及其价值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就要根据高等师范教育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积极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2.课程内容要求统筹结合学生生活、

社会和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结构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淡化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确保学生能得以全面、均衡、自由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理念,培育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类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课程、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建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权重,让学生接触和体验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促使其向基础性强的通识教育方向发展。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是体现教师专业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教育职业的重要标志。

3.课程设置要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课程设置是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师范院校应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化调整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1)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重。课程的综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增加高等师范综合性课程,不是将传统分科专业简单拼凑起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具有单一学科特征的知识体系。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大综合文科教育课程”“大综合理科教育课程”,前者将现有历史、教育、语文和政教融合在一起,后者则将数、理、化等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有的学校在大一、大二时期开设综合性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再开始分科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强化专业学习等,在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的同时,又不放松其专业学习和训练。

(2)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关注学生人文、情感、意志和社会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提高与学生人文素养相关专业课程的权重。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师要想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也必须养成高尚的道德风貌。通过增设一些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通识教育课程,辅之以教师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促使其走上教师岗位后,再用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中小学生。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改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基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对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教学结果,同时更应该关注其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其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其学习过程;既要关注课程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发展。课程评价应从统筹专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高等师范院校应着手建立多元的、开放性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创新与新课程改革的对接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只有实现两者的成功对接,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实施成为可能,才能为中小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而有效发挥新课程改革之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一、要注重将新课程理念深入渗透到学校管理和日常教学环节中。

我们农村小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日常教学中要能够明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和其在教育改革中的关键性,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这样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始逐步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才能够更加主动地研究新教材,探究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能使得教学研究真正地运用于课堂实际教学。同时,也会不断地用爱心研究学生,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会注重改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将自己主动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引领者、促进者,并增强自己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共同达成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合理化和科学化。对于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还要做到重视特长、因材施教。同时,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领导要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将新课程政策的宣传落实、新课程实施的进展情况等方面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评估,建立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精神,把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科学性评价等都纳入考评的重要项目,并且运用多种激励方式,不断激发教师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二、实施新课程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要逐步树立起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信息化支持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新课程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工具来开展,根据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国家在设备层面上对新课程实施给予大力支持,现在我们西部农村学校均配置了现代远程教育接收及光盘播放系统,但要使这些设备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对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广大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校的信息管理员要维护并利用好这些设备,及时接收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信息,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对广大基层教师加强先进理念、课件制作、信息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及时了解教育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会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这对农村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进一步加大新课程理念下对农村地区教师的有效培训,是要提高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的实施能力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校本培训是对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非常有用的一种培训形式,对各学校来说,校本培训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促进。鼓励广大农村小学教师抓住国家教育政策向西部农村倾斜的大好时机,争取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机遇,积极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同,逐步改善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激励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制订一个规划良好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有效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四、实施新课程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要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渗透评价与反思意识。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不光是成功的课例,失败的课例也要反思。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心理与反应等,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是否自我追问过,"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去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各种资源,善于运用研究小组和同事指导、他人帮助等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与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只有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生。评价是教师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正确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

五、实施新课程的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应得到适当的心理调节,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是否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潮流的关键所在。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农村小学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了思想障碍,觉得压力大、任务重,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因此,学校应该帮助这些精神压力大、教育教学成绩不能提高的教师多做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自身心里素质,使他们能够顺应改革的潮流,提高自信心,集中精力投身于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便保持更好的精力进行教学科研活动。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也在不断开拓。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迅速成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能力进一步强化的时期。只有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起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目前,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足,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为低下,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1 新课程改革概述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而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多的集中于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培养,从而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并且进一步养成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并且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素质教育。

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初中语文新n程改革标准,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够探索更多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够有较强的课堂活动组织能力,能够积极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自身角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和有效性。

2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正是由于一些语文教师的抵触心理,导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难以深化新课程改革标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显,导致学生们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欠缺,陷入语法以及词汇的积累中,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因此而失去了对学习语文的自信,陷入恶性循环。

2.2新课程要求认知不足

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年纪较大,对于新课程的理解认知不足,表现在教学中,其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仍然较为单一,考试成绩是其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并且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效果,因而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很多新的理念与要求不理解,不支持。部分教师认为,语文课堂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分散,难以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更难以掌握活动时间。因而,这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改革中的新方式存在一定的程度抵触。

2.3 课堂教学互动不足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明显较少,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不足。目前,仍存在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旧是主体,开展灌输式教学,整堂课都是语文语法知识的讲解以及词汇知识的讲解,学生依旧只能被动的听讲,对教师的讲述心不在焉,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到了较大的挫伤。

3 落实新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3.1 教师要准确把握初中语文的学科性质

初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在人们日常的交际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独特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用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教师要在让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其在书海中畅游,接受更多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洗礼。

3.2 教师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努力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应付中考,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总是让学生将这些重点知识进行反复的练习,常常使学生在题海大战中筋疲力尽,学生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完全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中的内容丰富,选择的文学作品体裁不同、各具特色,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3 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工作

在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当中,分数已经不能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唯分数论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综合的考虑,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课堂学习效果、课外自学能力等等因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共同寻找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优良之处加以提高,让学生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黄勇志.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 2016,20(1):21-30.

[2]段红容.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J]. 青年时代, 2016,20(17):190-199.

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 新课程改革 困惑 出路

一 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当前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程,教师将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然而,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课程改革的实施环节出现了许多诸如形式化、极端化、表演化等堪为人忧的问题。新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是变得越来越适应,而是表现得越来越不适应,甚至有些教师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新课程开始产生疏离、排斥和倦怠。教师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课程设计得再完美,如果不被教师所接受和内化,不变成教师切实的教学行为,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明确教师为何会在新课程实施中表现出如此之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其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是什么,应如何看待这些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对于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临夏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旧的教师评价体系扼杀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形成了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的评价方式,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家长关注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学校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主要考核标准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另一方面,新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而这些综合素质往往因为缺乏直观性和见效慢而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2.教师、领导的行动与观念相脱节

教师、领导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看法和认识能够顺应社会主流意识,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选择,但他们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却很难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特别是当“传统”的、“应试”的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改变时,这种“转变”就更难。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部分教师一节课只留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或自主复习,其他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津津有味地进行“满堂灌”。学校行政领导更看重整齐划一的、井然有序的教学,课堂中出现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时,被认为教学秩序混乱,可能还会受到批评,致使部分青年教师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尝试新的教法。

3.教师的心理不适应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部分教师表现出心理不适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自我否定的痛苦感。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的根本性转变,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因此,当教师必须否定和改变自己已有的、落后的观念和做法时可能比较痛苦。如果这种痛苦的情绪没能得到有效调适,将极易动摇他们对改革的信念。(2)缺乏交流沟通引发的不适感。由于缺乏教学交流与心理沟通,目前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信心,总担心自己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获取知识不利,产生忧虑和为难情绪,这也正是造成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压力较大,影响其对新课程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4.教师的知识技能缺失

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如在知识结构上,从原来只要求会处理本学科的知识发展到还要求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在思维方式上,要求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能力上,要求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要求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都感到自身素质和技能的不足。诚然,教师可以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素质,但现状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5.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层理解

甘肃省刚刚进入新课程实验,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有待加深,还需要学习和把握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也有一些教师虽然认同新课程的理念,但对于理念如何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困惑,特别是缺乏可操作的技能和方法。例如,教师对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应该如何按照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定位把握不准;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上还不能有效地发展听、说、读、写的策略;对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层次思维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困惑。

6.新课改培训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教师培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培训机会少。

对于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英语教师来讲,在职培训几乎是他们接触外界有关专业发展信息的唯一途径。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渴望通过培训来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但是,民族贫困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师资薄弱的局面,这使得当地的教师培训对象相对过多、培训任务较为复杂、培训机会少。

(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对教学操作层面的指导。有很多老师都对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今后的培训充满了希望,但也有不少老师表示了遗憾。他们认为目前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如迫切需要的教学方法的培训与指导并没有体现在培训内容中。

(3)培训方式单一。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是有效培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课程改革要求这些受培训者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他们接受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模式是怎样的呢.据调查大部分接受过培训的教师表示“满堂灌”的培训模式仍然很普遍,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培训者与他平常的教学方法差别不大。事实上,教师希望通过难得的培训机会获得新的教育理念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示范和指导。

三 对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1.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1)更新评价观念,“为发展而评”应成为教师评价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评价实践的行动指南,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必须体现在整个评价体系的始终。

(2)从评价的目的来看,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发展。评价不是为了制定教师的奖惩标准,而是为了客观地了解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势和不足,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帮助,使教师能得到充分发展。

(3)从评价主体来看,倡导自评为主,多元互动,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主动参与评价,以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使被评教师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以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4)从评价的内容来看,多元智力理论启发我们,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方面的发展也不一致。因此,课程评价应立足于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教师,综合考查教师,不仅要考查教师的教学成绩,还要评估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让他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5)从评价的方法来看,应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由于人的丰富个性往往是几个僵硬的数字所不能全面反映的,应当改变过去单一的定量评价方法,引入档案袋评价、评价日程表、反思日记、成果展示等定性评价方法,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情况。

2.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1)培训内容、形式和手段科学化。在新课程培训中,要充分了解教师的需求,将培训重点放在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上,做到有的放矢。培训内容中应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开发能够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教师创造力的课程,关注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了解地方风俗习惯、宗教传统等。在培训形式上,要改变单一的“讲授式”培训方式,多开展案例讲座、观摩研讨、课改研讨会等互动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在培训中能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在培训手段上,充分利用卫星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师培训,能缓解贫困地区师资不足的矛盾。

(2)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通常有这样几种方法:一是对本校教师进行各种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如“说课”训练、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培训、活动课技能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等,这类培训旨在让教师掌握操作要点,培养教师的基本功;二是实践性培训,其方式是导师带教、校际教师之间交流、教学案例分析等,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三是组织教师在学校真实环境中开展课题研究,学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调查研究,旨在培养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开展评价培训,即开展听课、评课、课堂教学评优等,旨在帮助教师认清自己,提出改进的建议;五是开展学校、教师、家长、社会联动,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旨在收集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共同谋求学校的进步。

(3)倡导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必须加强三个方面工作:首先,使教师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树立科研先行的观念,并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克服遇到问题“凭直觉、靠经验”去解决的思维定式;其次,努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通过举办科研方法培训班、指导教师做科研课题、交流科研经验的方式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第三,建立教师科研支持系统,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与学校加强联系,确保教师在教育研究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高中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主动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当中,把新课程改革当做自己专业更新和成长的有利时机,自觉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课程知识和教育情景知识,优化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现状。要彻底改变教育观念,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又是学生进步的观察者、鼓励者和积极的评价者,从而摆脱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被动和困惑局面。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高洪德.理解与实践高中英语新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何锋.高中新课程实践引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4-0000-01

New Curriculum Reform New Requirements on Teaching

Xie Peiyan,Zhao Peipei

(Shandong Province Yanzhou No.1 High School,Yanzhou2721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ince the community's joint efforts,made a lot of gratifying results.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but also the need for a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is paper,for teach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ests,in several ways to do a brief introduction,I hope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ill help the staff.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Quality education

新课程改革自提出以来,犹如燎原之势在全国上下迅速的铺开。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不仅在教学观念上发生着变化,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惊人地突破;学生不仅知识面有所拓展,与教师的关系也是不断地走向融洽。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也发现我们的教学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这次课程改革当中,教学的改革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它决定着新课程是否能够真正的被实施。所以新课程改革给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行为的指导。要想进行革命性的教学改革,就必须树立起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只有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改革才能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相符合的教学观念,从而对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新课程改革要求确立的教育理念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种与国际接轨、与未来接轨、与人接轨的思想。素质教育理念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实际的教育理论。所以素质教育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要想成功地完成本次课程改革,必须首先树立起素质教育理念。

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论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在教学论中一般都把教学划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与课程。在不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是一种约束与被约束、压抑与被压抑的关系。课程约束、压抑着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受着课程和教师的双重约束和压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和不平等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进行的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关系是导致教学古板僵化、枯燥乏味和缺乏创造力的罪魁祸首,是导致学生学习范围狭窄、学习方法死板、机械的罪魁祸首。

所以新课程要求教学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民主关系,即实现教师、学生、课程之间的民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即是要求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课程与教师、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关系,主要表现在让教师与学生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主体开发者与创造者。他们对课程的体验、领悟和独立思考是课程的主要关注点。这样教师与学生就不再受制于课程,而是将课程化为己用,实现课程与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总之,具有民主性的新课程要求具有民主性的教学,而具有民主性的教学主要表现在打破教学个要素之间的隔阂,形成互通、互动、互促的教学氛围。

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

无论是教学观念的变革,还是教学关系的变革,都需要通过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来实现。因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具体行为。不同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反映出不同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一言堂”是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则采取记忆、背诵等机械式的学习方式。而新课程改革不仅内容广泛、丰富多彩而且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这样的课程必然要求教师采取与以往不同的、而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求学生进行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容器。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是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新课程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实施的程度。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不是对传统教与学的补充,而是对其进行的彻底变革,在这种变革中,它更注重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要求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由选择为前提条件的学习方式、建立起一种充分利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来激发学生进行思维、创造的学习方式。所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与学习方式打破僵化、统一和机械化,走向互动、开放和创新。

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地提出要转变传统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即改变以往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因为从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角度来看,只有这种民主化的课程管理模式,才有利于课程与地方学校实际的结合。评价制度也由从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向发挥评价的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的这些转变要求教学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所以为了新课程改革顺利地进行,我们必须下决心、下大力气对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重新建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真正的让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保驾护航者。

结论

以上四个方面是新课程对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从这些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必须破釜沉舟彻底的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重新建构适应时展的新的教学理念。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且教师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指导思想,并将其真正的落实到教育的第一线,不断的完善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

[1]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J].北京出版社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新课程

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呢?如何才能发挥数学的教学价值呢?这就成了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数学课堂在教师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改革下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数学素养,以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做到全面,要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下导入方式的选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是有效课堂实现的前提。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导入形式,要注意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样化的导入形式,如,故事导入、设疑导入、活动导入、生活情境导入等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如,有一张图中有一根长为10 m的竹棍,还有一个标有是长竹棍的 的短竹棍,请问短竹棍多长?还有一张图中有一堆白菜,标注为100千克,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等等。形象的图片展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导入环节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是有效课堂实现的关键

环节。

三、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实现有效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的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只会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同时,也严重阻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选取了自主学习的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到小组长哪里;大概在20分钟的自主学习之后,我开始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圆的特征以及直径与圆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以确保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进行,进而,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除了上述的小组自主学习的模式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有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有效的数学课堂不应该是一种教学方法展示的空间,还是多种方法、多种教学形式的展示平台,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应该给我们呈现不一样的形式。

四、新课程改革下评价模式的改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

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下的评价模式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终结式的评价模式,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找到自我发展的空间,进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新课程改革下反思环节的改变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反思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率不是太大呢?仔细分析不难想到,部分教师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反思的价值;还有部分教师只注重了自身的反思,根本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反思,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反思价值的体现的。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反思除了教师要认真完成之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每天、每学科、每节课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思考,只有明确了问题的存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才能为有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

基础。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数学课堂要摒弃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地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布.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02).

篇10

关键词:新课改 教研员 职能

在这浩瀚如烟而五彩缤纷的信息时代,教研工作的重要与价值更加凸现出来。教研员已被推到风口浪头,教研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应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教研员不仅应该善于收集信息,还应善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以全面提高自己能“研”善“研”能力,认真探索、研究和实践,真正使教研工作取得实效。应提倡“教研员可以是教师,教师也可以是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并应挖掘各种积极因素全员动员,形成万马齐腾、千帆竞发的态势,才能促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行和积极推进。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新课程改革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这种理念必须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才有意义和价值。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优秀教学效果的获得,主要靠教学实践来落实和实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是探究者、实践者、指导者和引导者。故,教研员应该熟练掌握新课程教学的理论、策略、原则和方法,并能进一步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出方案、实施操作等。教研员既是“技术员”、“施工员”,又是“监工员”,其担当的角色有多重性,而几“员”间命脉相关,生死共存。教研员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和“复合型”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研员应该是“万精油”。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研促教”。

2.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动手的情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真正实现“变教为导”、“教是为了不教”,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展,最终成为有用之人的目标。而教研工作就是要以此为目的,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最终成为完整的、有用的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倡导,教研员也是教师,是培养和引导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和引路人。

3.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和支配下,加强理论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也是教研员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和“加油站”。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这种实践也很难获得成功。教研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把握新课改理念,反复研读新课改理论和有关的教育文献的方式,并不断将之用于实践。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与教研员职能

1.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就是教研员实践的过程。其过程特点主要是学习理论――把握导向――探寻规律――研究教材――理出目标――了解学生――注重教法――实施操作以及命题评价这样几个环节。教研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教研员要不断提升自我,并不定期、不间断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共同探究,寻求径路。教师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者,在与之交流时,教研员要有亲和力,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教师愿与之接近。同时,还应具有审视力、观察力和洞察力,适时与教师交流,为教师垂范。既能为人之师、做人之“范”,又能拜人为师、以人为“范”。从新课程实施的过程看,教研员应该扮演“学用型”和“开放型”角色,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具有全能意识,担当全程引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能。

2.过去的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教研员深入一线调研,与教师了解得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学生学习成绩优劣的认定主要看一份试卷上的勾叉,看表册上排名的位置。教研员的工作程序是进校――听课――指导――命题――考试,然后,又是看最后的结果――成绩,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环节――交流。而教研员从未认真反思过这样的恰当性、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是否合符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评价观,合符新课程改革理念,致使学生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而只能盛水的“容器”,这样,学生的能力从何而谈?学生怎能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法创新、教师的教法创新,但教研员的“研”法更应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施行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总之,新课程改革迫使教研员必须转变角色,应重新审视自我的职能,给自己恰当地定位。并应认真细致地审视自己的教研行为,将自己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思考相整合,既要有更多、更高、更实的理论思考与提升,又要有更多、更具体、更细致的操作与实践。并不断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并积极实践和推广,才能有效和高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