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提高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逻辑思维提高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逻辑思维提高方法

篇1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 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他们除了必须学好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修养,简单的说,就是应该掌握和具备一些适应社会的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衡量大学生思维能力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提高大学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

1 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1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掌握其他专业知识。

一般我们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关系比较密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学习数学等学科比较容易,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对学好其他学科也有很大的帮助。具备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会比较清晰,不但关注事物现象,对问题的本质会有比较深入的看法,其思考方式也会变得比较严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好的学习方法通常能使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学,所以掌握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的时候能够产生融会贯通的作用,因此,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有利于开展其他学科和知识的学习。

1.2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有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样,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也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现代大学生要想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应该会学习,会思考,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和环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我们大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3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求职时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所有类型的大学生毕业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要找到工作都一样要参与社会竞争,或者参加招聘考试,或者参加求职面试。无论是考试,还是面试用人单位除了考查必须得专业知识外,他们都将着重考虑求职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一些临场应变能力,归结起来,这也体现了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现在大学生毕业考公务员的人数是居高不下,无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是申论考试,都要考核考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跟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关,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很容易就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提出解决的措施,这样在考试的过程中既节约了时间,也比较容易考出好成绩。同样的,在各种面试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会占据优势。所以,我们要让大学毕业生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占有优势甚至胜出,那么就必须加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途径

2.1 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许多大学都开设了逻辑课程以及一些逻辑学有关的选修课程。不论什么形式的逻辑课程,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讲授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听老师讲,是被动接受,而没有主动参与进去,主动进行思考。本来开设逻辑课程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实际上,仅仅采用讲授的授课方式是不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逻辑课的主动性,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听老师讲了以后,积极主动思考,提高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通过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检查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就是临考前找重点死记硬背,有时候,采用这种方法有的学生也能在有的学科取得较好成绩,所以就有学生就认为平时的学习不重要,只要考前用用功就可以了。这种学习态度是不对的,对于比较灵活的学科也是没用的,更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了,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有必要变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检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些小测验或者现实问题来考核学生的运用逻辑知识的能力,考核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3 在实践中积极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种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堂上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培养,更重要的培养方式是要在实践中加强练习,注重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比如,高校的课余生活比较丰富,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辩论和各种比赛,既能锻炼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在学生实践、实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事情,在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大学生也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为了更好的解决突发事件,他们就会思考最好的最合理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训练。长此以往,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势必得到很好的训练,从而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宏.浅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焦作大学学报,1994,(02)

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建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制订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

以前多数学校和教师强调和重视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考试能力,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一点要求非常明确,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初步的思维能力则是二者的基础。基于数学科目的特点,即数学有大量的数学术语、逻辑术语及相应的符号系统,有很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通过逻辑推理,一些理论生成新的理论,一些判断生成新的判断,数学就是由这些理论和判断组成的。虽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或者说起步阶段,教学内容也比较简单,不需要推理论证,但只要学习了数学科目,就离不开判断或推理。或者可以总结出,数学学习,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还处于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针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途径

逻辑思维能力是多层次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提出几点看法。

1.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灵活性。

数学有着“唯一性”的特点,即“一就是一”,但如果从思维方式看待数学,它在很多时候也具备“灵活性”的特点。这个认知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一题可以多解,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题目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身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前,让学生根据题型的不同,尝试着通过转变思路,寻求一种更适合、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如:200千克海水能够制盐2.5千克,那么50000千克的海水能够制盐多少千克?这属于一题多解,可以通过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几种方法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从表面现象寻找和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和帮助学生尝试从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与内在联系,从而找出更多、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

3.打破常规,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独立创造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不受到常规的解题模式的限制,找出解题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把2、5、6三个数字卡片进行组数,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模式,组成的数就只有25.26.256.265.52.56……除了这些数外,学生还会发现“6”的特点,把“6”反过来是“9”,从而组成更多的数,也是思维创造性的一种表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培养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及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结合实践,提出几种训练方法。

1.延展法。

延展法可分为单向延展法、多向延展法及反思延展法等。单向延展法应由易到难、由因导果,逐步延展;多向延展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及单元内知识点的联系等;反思延展法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整个审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及解题所用知识的回顾与总结,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解题后会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2.破思维定势训练法。

所谓的破思维定势训练法,其实就是指教师呈现一组一组的题目,通过题组训练,打破思维定势的一种思维训练方式。打破思维定势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可通过题组进行教学,选取的题型一般为基本题与变式题的结合。

3.常规求异法。

常规求异法对教师及学生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改变常规的定向思维方式,不受固定思维支配,独辟蹊径,使之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思维训练方式。以12根火柴棒摆6个相等的正方形为例。按照学生惯有的思维方式,多数学生只是摆弄摆弄,这样显然无法达到题目的要求,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相等,六个面的面积相等)。学生的思路打开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摆出的正方体中找到了六个相等的正方形。

四、结语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峰.浅谈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2.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逻辑思维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12-01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的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数学概念的分类,定理的证明,公式法则的推导,广泛使用逻辑推理,因此,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为有力的场地。

1 提升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

1.1必要性

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如果能够培养比较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对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综合专业素质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符合逻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假如数学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或者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又将逻辑思维能力实际的运用到数学课程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仅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以及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也对以后的各种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老师需要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1]

1.2紧迫性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注意到许多初中生很容易忽视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在遇到综合性题型的时候往往没有充分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期望一下子解决题目,那是不可能的想法,也是不科学的想法。面对这样一种情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从而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较大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传给学生,未能让学生形成独立解题的思维能力,遇到新的问题就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另外一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有利,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很大好处。[2]

2 培养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2.1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几何定理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推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在课外的时间多做一些几何题目可以增加思维的活跃性,同时可以积累更多的做题经验,这样才能在解题的时候发挥自如。

几何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系统性,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让学生要善于总结、归纳、概括。比如证明两条直线平行,除了利用定义证明外,还有哪些可以使用的方法?两条直线平行后,又具备怎么样的性质?还可以观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平行现象,都可以进行归纳与总结。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的记忆方法掌握其基本原理。

2.2建立合作小组

老师不停地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就是老师“煞费苦心”,学生就是“云里雾里”,如果要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组成合作小组的形式来讨论,可以增加求解题目的方法,在学生进行解题之前,可以多讨论、多思考问题,一旦发现差异,就会有新的方法。一般而言,可以采用“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的解题模式,主要是让学生提出多种解题思路,利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再或者就是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求解题目。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无法求解问题,可以进行合作小组的方法进行,让学生在合作小组里面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共享资源,出谋划策,从而可以寻找多种解题的办法。[3]

2.3教师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条件下,初中数学老师以现有的教学水平,很难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此刻,就需要老师从提升自我的素质开始。针对现有的条件,老师就要通过多看书多实践的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用更加活跃的上课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的逻辑思维看待事物,此外,老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增强与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做好及时向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反馈的事宜,此外,老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让学生喜欢你,从而可以对这门课产生很强的兴趣,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4]

2.4严格进行推理与证明的训练

加强推理证明的严格训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组织推理证明例题,并通过有指导的严格训练,使学生养成不仅证明题求解要有步骤,还有计算题、作图题求解有依据,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逻辑错误。

例如:有的学生在使用反证法证明a>b时,仅仅反驳了a

3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这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教学和培养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只有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总结,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彦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教育科学,2013(4):56-56.

[2]康华明、章宏,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248-248.

[3]吴学军,初中几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教学交流,2010(8):115-115.

篇4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1

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职校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职校生在职校生活中,有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同样,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也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现代职校生要想毕业后很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在学习生活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应该会学习,会思考,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和环境。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职校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可以促使职校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要提高职校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我们大力培养和提高职校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职校生求职时的社会竞争力。随着社会制度的改革,所有类型的职校生毕业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要找到工作都一样要参与社会竞争,或者参加招聘考试,或者参加求职面试。无论是考试还是面试,用人单位除了考查必须得专业知识外,他们都将着重考虑求职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一些临场应变能力,归结起来,这也体现了职校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职校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也会占据优势。所以,我们要让毕业生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占有优势甚至胜出,那么就必须加强培养和提高职校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观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逐渐加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二)指导积极发散拓展,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经验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发散,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中学数学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都潜含着共同因素,因而使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着,我们要挖掘这种因素,沟通他们的联系,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识同化到旧知识,让学生用已获得的判断进行推理,再获得新的判断,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内容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内容;(三)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二要加强变式练习及该知识点在中考和奥赛中出现的题型的练习;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四)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将方程的所有知识系统梳理分类,在学生头脑中有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的灵活性

(一)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面对各种题型游刃有余,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某一道题。

(二)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精心设计思维感观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观材料,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2、依据基础知识进行思维活动。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义、法则、定理、公理、推论等。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例如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作三角形的中位线,怎样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呢?很简单,就是先弄准什么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作起来也就不难了。

篇5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者应当利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入手,简单讨论利用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

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实现途径

鉴于初中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中,设置的教学知识大多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实践能力为主,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者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做出创新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1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当今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都是照本宣科,将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灌输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忽视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学生总是模仿教师的思维方法,无法形成独立自主的解题思维模式,在遇到数学综合题型时,常常按照记忆中的解题思路照搬硬套,往往不能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灵活性较差。学生在形成完善的数学逻辑思维之后,获得学习数学科目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科目的兴趣,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运用数学逻辑思维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养成勤于动脑、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利用初中数学教学,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逻辑思维十分必要。

2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

2.1夯实基础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知识大多是抽象的,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逻辑思维。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十分重要,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基本概念的含义,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打下基础。同时,学生的判断能力也切实反映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弱,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判断,完成信息筛选的步骤,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判断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的关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教学问题,使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判断能力。通过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2根据教学内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形成数学逻辑思维,教师应当钻研教材,根据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特点,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利用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但初中数学不是思维逻辑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偏离了教学主题,应当在讲授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逻辑思维教学。因此,结合教学知识进行逻辑思维教学十分必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在内容中渗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使用设置教学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假设一个布袋里有两个白球,取出一个球,会有几种结果?如果一次取出两个球,会有几种结果?”通过设置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数学思维方式,达到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目的。

2.3改善教学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提升初中数学课堂质量。

(1)游戏教学法:初中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游戏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游戏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实现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置一些数学思维游戏,为初中数学课堂带来活力,帮助学生形成善用逻辑思维的习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的逻辑思维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烤面包片的时候,第一面要烤2分钟,烤第二面时,面包已比较干,只要烤1分钟就够了,也就是说,烤一片面包需要3分钟。小明用的烤面包架子,一次只能放两片面包,他每天早上要吃三片面包,需要烤多少时间呢?”利用趣味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锻炼。与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相比,游戏教学法具备更高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与教学游戏结合起来,在调动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合作教学法:现今,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已经厌倦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填鸭式”教学方法下,极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采用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例如,在《三角形及其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以小组的形式整理三角形的性质,最后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在新颖教学方法的刺激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所学知识和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利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寻找出切实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并结合教材内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逻辑思维。同时,教育者应当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彦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3,11:56.

[2]仲崇猛.在反例中求正解———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反例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2:53-54.

篇6

逻辑思维能力是正确与合理思考的基础,逻辑思维能力代表着认知事物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就越透彻,运用就越灵活.数学作为一门结构严谨的科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与推理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善于缜密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1.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本方法应该与数学知识并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清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外,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在解题过程中,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同样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拥有相关的洞察力.

2.让学生在感性认知数学的基础上理性地认知数学

高中数学的综合思维不等同于解题.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虽然是建立在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但相对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高中生解题结果的差异性.只有在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

思维是人脑以理性形式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能力保证.

2.教学中不能一味突出高中数学的应试性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一味地迎合考试,已经不符合时展的潮流.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1.结合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大都来源于课本,教师在传授课本内容的同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相关训练.

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表面,只有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在挖掘教材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在能力培养中起决定性作用,是运用数学理论的基本能力,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结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先形成基本的概念,然后通过语言表达让学生意会.基本知识加工过的授课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寻求思维方向,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1)顺向性思维

顺向性思维通常以单一的条件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对待问题只寻求一种解决方案.顺向性思维的学生习惯用概括与推理得出最后的答案.教师在指导顺向性思维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期待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

(2)逆向性思维

逆向性思维学生与顺向性思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截然相反,逆向性思维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喜欢从问题出发,再去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逆向性学生的思维方式通常情况下会产生“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系思维方法.对逆向性思维学生的逻辑能力培养,通常情况下是让学生有能力获得更多的已知条件.

(3)横向性思维

横向性思维的学生通常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横向性思维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更善于运用之前学习过的相关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横向性思维的学生沟通内在知识联系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4)散向性思维

篇7

一、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非唯一任务

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在小学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的理论根据

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也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都是经过人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得出的真正的科学结论,只是不给学生进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即使这样,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对应思想、量不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四、精心设计科学训练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极其有效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我们要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训练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数学充满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是逻辑思维的过程,所以注重训练学生发现规律,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结合2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说说算式排列的规律。通过课本中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这样做,比过去单纯由老师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推理能力。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在小学数学教材里比比皆是,它是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实践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正确推理。例如教材在讲计算法则时, 一般通过实例都要求大家来总结计算法则。我们根据教材精神,注重训练学生自己归纳小结,以提高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再例如,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后,有的教师让学生归纳思考方法和步骤,学生发现教材先通过实例引入一组算式,再到两组算式,然后通过观察找出这些算式的共同点, 再根据共同点揭示规律,这实质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由于教师注重让学生归纳上述推理过程,所以到教学乘法分配律时,虽然它的知识结构和深度都比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些,但由于归纳推理的过程相同,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学起来就显得轻松,应用运算定律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此外,高年级教材中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类推出来的。例如,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既从除法、分数、比的意义方面类比,又从除法、分数、比的写法上类比,除法、分数、比的各部分名称,相互之间关系方面进行类比,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学生不仅记得牢学得活,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得快。

3.利用计算和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数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可相应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练习题设计的好坏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篇8

【关键词】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 培养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65-01

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但现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数学最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思想方法缺乏,思维惯性造成思维机械,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本文旨在探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渗透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问】: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我们是从研究直线还是研究圆锥曲线入手。

【学生回答】:从直线入手。

【教师追问】:为什么从直线入手。

【学生思考后回答】:高中阶段的圆锥曲线的位置相对固定(以坐标原点为中心)

直线的位置相对变化多,直线的斜率可以变化,直线过的定点可以变化,所以从直线入手。

显然,这样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从数学本质出发, 通过数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在一系列的提问回答中,充分注重向学生展现探究问题的全部失败或成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周密、严谨、灵活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既处处体现了逻辑思维的深刻性、严谨性,又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函数思想方法。从而开阔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在探究新知中渗透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数学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在思维能力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向学生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背景过程,逐渐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学生思维中,通过学习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例题。

【例题1】:探究直线y=kx+1与椭圆■+■=1有几个交点?

【分析】:从几何性质出发,我们发现直线恒过点P(0,1),点P在椭圆内,所以直线和椭圆一定有两个交点。

【例题2】:已知:直线l过双曲线 ■-■=1外的一点P(0,1),探究直线与双曲线交点的个数。

【分析】:从几何性质出发,我们发现直线l过双曲线外点P(0,1),所以直线和双曲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没有交点,一个交点和两个交点三种情况。

【例题3】: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0,1),过点P(0,-1)的直线l与抛物线相切与M,N两点,求:M,N的坐标。

【分析】: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中,相切一定只有一个交点,但是直线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交点时,位置关系不一定是相切。

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设计首先就要有逻辑性,本节课的三个引入例题,就很好的体现了逻辑思维顺向性。首先三个例题包含圆锥曲线中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其次直线分为过圆锥曲线内和圆锥曲线外的定点,最后从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相切入手。虽然只用了三个引例,但包含了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所有内容,做到了从简易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发散性思维,可见具有数学逻辑性的教学安排,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尽量大容量的展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将已知迁移到未知、将新知识转化到旧知识,从而扩展他们的认知结构,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数学逻辑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三、在练习纠错中渗透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的解法,怎样分析的,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例题1解析】: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y=kx+1■+■=1方程组解得个数就是交点个数。消元后得到:(9k2+4)x2+18kx-27=0=1296k2+432>0恒成立

所以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

【纠错】:函数首项含参数的时候,只有首项不为0时,才是二次函数,才能讨论,这是很多同学都忽略的问题。

【例题2解析】:设直线方程为:y-1=kx,然后联立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消元后讨论二次函数的的情况。

【纠错】:直线的点斜式是建立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的,所以过点设直线方程首先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例题3解析】:联立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y2=4xy=k(x-1)

方法一:消x得:ky2-4y-4k=0

方法二:消y得:k2x2-(2k2+4)x+k2=0

【纠错】:首先消x的过程中就要讨论两边只能同时除去一个不为0的数,其次,当首项为0时,函数为一次函数,这时只有一个解,但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不是相切。

篇9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

开发智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己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所谓智力,指的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思维时,要求做到概念明确、评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或通俗地说,思维要合乎逻辑。这是正确思维最起码的要求。可见,逻辑思维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多方面的途径。而数学这门科学,由于它是以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这就决定了它是一门抽象性很强、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有关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处理好培养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努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能,在发展智能的指导下传授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上达到高质量,在智能发展上达到高水平。在数学概念的教和学两个方面,一定要重视概念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深刻揭示数学概念的内函和外延,对学生掌握概念的要求要严格,使学生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如学生在学习函数这个概念时,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在函数概念中涉及到的两个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及它们之间元素的对应关系,弄清这个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函数这个概念。在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方面,不能仅仅背会这些公式,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推导公式、定理的过程,掌握这些公式定理与教材其他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重视教材中逻辑成分的讲解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途径是教会学生在运用逻辑知识进行推理论证过程中,提高他们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运用了许多与逻辑知有关的数学内容的推理证明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和内容,通俗地讲授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使学生能运用它来指导推理、证明,这会有助于他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运用穷举法证明问题是,经常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等情况。那么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学生掌握概念的分类方法和要求。数学内容的讲授应加强逻辑严谨性。例题、习题应适当增加些思考题、证明题、讨论题等,借以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三、加强学生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教学

智力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增长,跟年龄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积累和更新,即使老年人,通过学习,也还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但一个人的智力增长最佳年龄是在从出生到十七岁,错过了这个时期,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教学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严谨、文字要精炼、准确、规范、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对学生证题的叙述要从严要求,着力纠正学生所犯的逻辑性错误,对于学生不同的正确解题法,教师首先要给以肯定,以鼓励学生不断开阔思路,敢于创新。在平面几何证题的教学中,不主张把过于艰深、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难题给学生去做,在教学上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发现学生可能遇到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章节的教学

在数学各科、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归纳、总结、教给学生以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形成知识新的概念结构。初,高中数学课本的每一章,都设有小结一节。教师要重视小结的教学,要突出新知识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圆、椭圆、又曲线、抛物线,分别是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均可统一在二次曲线的概括结构之中。在向学生讲授数学归纳法时,可向学生介绍推理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及探索解题方法时就要常常用到它们。这样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分散在中学各个学习阶段的推理方法归纳上升到新的概括结构。这种引导学生的把新旧知识和技能按不同的系列、不同的层次不断形成新的概括结构,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健所在。

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的手段。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例题的教学中,在复习课、练习课中,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尽可能组识学生的探究活动。讲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时,可以配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实形,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找出正确、简单的解题方法。另外在课处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写数学小论文、出版数学学习园地或举办数学智力竞赛等,都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办法。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智力活动进入积极的状态;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使智力水平迅速地得到提高。总之,中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做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这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一批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篇10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某些方面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我认为,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涵义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对立统一

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则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从某一特定目标出发,思维向外辐射,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向,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想象,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因此不少人认为,创造性思维只包含发散思维,这是很不完全的。创造性思维应包含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

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对立统一

逻辑思维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和结论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和顿悟,快速地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可以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当然,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逻辑思维是直觉思维的基础,直觉思维是高度成熟的逻辑思维的产物。没有直觉思维做先导,难以提出新问题、新设想,可以说,直觉思维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新思想、新设想提出之后,仍需要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论证,因此,我们不能排斥或贬低逻辑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事实上,整个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是在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交叉状态下进行的。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逻辑思维的培养

学生实现认识结构的组织,是思维过程的最关键环节和最本质的东西。提高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

(1)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活动的能力,则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

(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类比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由归纳法推理所得的结论虽然未必是可靠的,但它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对于科学的发现是十分有用的。

2.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的空间。

(2)提供错误的反例。为了帮助学生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去揭示变化的实质,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在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可适当举出一些相反的错误实例,供学生进行辨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活动。

3.各种思维的协同培养

当然,任何思维方式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多种思维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我们来看下面这些例子:

例如: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求AC的长。请补充题目的条件,每次给出两条边。

本题是一个条件发散的题目,条件的发散导致多种解法的产生。事实上,至少存在如下10种解法:

(1)AD,CD;(2)AB,CB;

(3)AD,AB;(4)AD,DB;

(5)AB,DB;(6)CD,DB;

(7)CB,DB;(8)AB,CD;

(9)CB,CD;(10)AD,CB。

已知(1)(2)时,直接应用勾股定理;已知(3)(4)(5)时,直接应用射影定理。只用一次定理即可求出AC,可见已知和结论距离较近。

已知(6)(7)(8)(9)(10)时,需要应用两次定理才能求解,这五种情况比较,已知与结论的距离远些。

通过对此题的研究,“穷举法”在列举各种已知条件的可能性时得到应用,并体现了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观察中了解了自己的思维层次,在总结、选择中提高了思维水平,由发散到集中(非逻辑思维到逻辑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逐步形成。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到,创造性思维是由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等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并且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核心。数学教学应该尽快地转变思想,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教育所强调的逻辑思维向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转变。

参考文献:

[1]仇保燕.教学思维方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221-235.

[2]杨春宏 《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