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

篇1

光疗法治疗寻常痤疮新进展刘蔚李利(332)

强脉冲光在皮肤科的应用孙彩虹常宝珠(334)

长脉宽1064nmNd:YAG激光脱毛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姜丽亚刘华绪杨秀莉任秋实(338)

外用光动力疗法治疗非肿瘤性皮肤病劳力民朱可建(340)

光动力疗法在外阴病变的应用进展刘永鑫郑和义(343)

免疫防护指数对防光剂评价的研究进展闫言王宝玺(346)

关节病性银屑病发病机制及生物制剂治疗的进展陆威劳力民(348)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吴艳华李其林(352)

抗菌肽对皮肤感染的保护作用陈学军FrancoisNiyonsaba冉玉平(355)

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的影响因素马立娟刘贞富(358)

血管新生的机制及在皮肤肿瘤和银屑病中的作用王红梅刘晓明(361)

银屑病易感基因最新研究进展范星张学军杨森(364)

副肿瘤性天疱疮的研究进展孙怡王玉坤(367)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颜潇潇张福仁(370)

淀粉样变性的研究现状康尔恂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郑家润(373)

白塞病发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李晓建陈明华(376)

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T细胞与皮肤病朱洁骆丹(378)

HHV-6、HHV-7和HHV-8与某些皮肤病的关系研究进展王启华陈树民(381)

HIV/AIDS流行及医源性感染刘志陆洪光(384)

人瘤病毒体外研究的技术及进展吴剑波李新宇郑家润(387)

出版·征订·启事

编辑部电子邮箱更名启事(331)

《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邮购信息(342)

《疾病与性病》出版通知(354)

《汉英对照医学真菌学》书讯(369)

2006年《中国美容医学》改月刊启事(380)

文摘

文摘杨亚妮(摘)刘彤(校)(351)

会议·征文·消息

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研修班及图书邮购消息(369)

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372)

2006年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皮肤性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383)

308nm准分子光照射身体不同部位产生最小红斑量的比较宋秀祖樊奇敏胡慧丽许爱娥(267)

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一例顾俊瑛陈明华肖丽明李晓建(270)

文摘

不伴有水疱或糜烂而组织学典型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一例张健(摘)刘彤(校)(269)

诊断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不同方法的比较、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邵长庚(摘)(326)

会议·征文·消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创刊在即诚征来稿(272)

综述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伊曲康唑在儿童真菌病中的应用罗权林玲张锡宝(273)

皮肤光老化的外用药物预防与治疗高莹孙建方(276)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银屑病临床安全性评价陈敏崔盘根陈志强(279)

细胞因子治疗黑素瘤的进展傅友军马鹏程(282)

皮肤镜在色素性皮损中的应用殷董邓列华(285)

麻风畸残的预防与康复王焱张国成(288)

鲍恩样丘疹病研究进展刘永鑫郑和义(291)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胡炜炜劳力民(294)

CD40-CD40L与皮肤病朱健伟骆丹(297)

TCR基因重排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马一平卢宪梅(300)

CC型趋化因子号慢性荨麻疹唐慧徐金华郑志忠(303)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分子遗传学进展吕红莉张学军杨森(306)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进展袁丞达刘建军张学军(309)

可变性红斑角皮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吴要群张学军杨森(312)

鱼鳞病综合征的遗传学进展蔡艳霞李常兴罗权张锡宝(315)

单纯疱疹病毒耐药的流行趋势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郑波王千秋(318)

树突状细胞在性病方面的进展余兵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翁瑞全李惠(321)

潜伏相关转录体在单纯疱疹病毒中的作用仕瑶慧樊建勇杨慧兰(324)

染色体介导淋球菌耐药机制的进展蒋法兴其木格王千秋(327)

出版·征订·启事HttP://

《实用美容皮肤外科技术》出版(293)

《皮肤科用药及其药理》出版(308)

《皮肤病分类与名称》等书邮购与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研修班招生消息(323)

蕈样肉芽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张思平朱一元(6)

药物性红皮病陈佳曾学思(10)

激光治疗皮肤血管瘤的进展章泳宋为民许爱娥(13)

表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酸酯皮肤光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徐丽贤骆丹(16)

人类瘤病毒和紫外线及皮肤肿瘤李凯段逸群周小勇石平荣(20)

银屑病微血管异常增生机制及治疗对策张彩萍崔盘根(23)

银屑病与免疫分子调控网络田晗郑捷(26)

CLA^+T细胞与银屑病的研究进展韩凤娴徐丽敏(29)

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研究进展董正邦张美华(32)

白塞综合征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左付国金春林李铁男(35)

肾源性纤维化硬皮病王晓华徐丽贤骆丹杨俊伟(38)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研究进展陈声利孙建方(41)

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朱红周海涛何春涤陈洪铎(44)

存活素和皮肤病邵黎明朱可建(48)

Toll样受体与皮肤抗感染免疫周炳荣骆丹(51)

Th1/Th2细胞因子与生殖器疱疹关系的研究现状徐金华(54)

文摘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一例付俊(摘)刘彤(校)(9)

美国五个城市男男性接触者的HIV患病率、未识别感染和HIV检测(2004年6月-2005年4月)邵长庚(摘)(19)

会议·征文·消息

科医人医疗激光与强光临床应用有奖征文通知(15)

2006年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皮肤性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19)

消息(40)

篇2

关键词 行为遗传学 本土心理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76

当今分子遗传学和心理学研究疆域的飞速拓展给行为遗传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物种基因组测序最新研究的进展也已经提示,遗传和基因组学方法必将从根本上挑战传统的神经生物学、医学、行为学、尤其是心理学研究的方向。

行为遗传学研究进展

行为遗传学是一门探讨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对人类心理发展的机制、教育、优生优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争议止于20世纪7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尤其是90年代,行为科学家们越来越接受基因的影响的观点。1992年的美国心理学年会上, 遗传被确立为最能代表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主题之一(Plomin & McClearn,1993)。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定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的具体研究成果上,尤其体现在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领域的新成果上。

定量遗传学对于人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谱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和领养研究上。在Bouchard和McGue(2003)的文章中引用了历年来在双生子研究中对遗传和环境作用的估计结果,这些结果分为人格、精神能力(mental ability)、职业兴趣、心理疾病和社会态度五个方面。其中,在人格的影响中,基因影响的范围是40%~50%,且对不同的人格特质遗传力大致相同。对于精神能力,即IQ而言,遗传的影响随年龄增长在上升(5岁时,遗传力是0122;10岁时是0154;16岁时是0162;18岁时是0182;50岁时是0185),共享环境的作用随年龄增长从5岁时的0154到年老降至近乎0。职业兴趣的遗传力平均为0136,共享环境对每一因素的影响是大致相当的,约是10%。在心理疾病方面,各种疾病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其中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力大约是0180,没有非共享环境的影响;抑郁症的遗传力约是0140,没有共享环境的作用;恐惧症约是0137,也没有共享环境的作用;酒精中毒是0150~0160,有共享环境的影响;行为的遗传力成人大于儿童,遗传力0141~0146,共享环境的影响从儿童到成人是下降了。社会态度方面,既有遗传的影响,又有共享环境方面的作用,且在不同层面上的影响作用不同,如20岁以上的成人保守性的遗传力是0145~0165,女性有共享环境效应;成人虔敬性的遗传力为0130~0145,共享环境的影响是0120~0140。此外,在其他研究领域,也有相应的结果出现,如自尊领域,也发现遗传力对自尊水平和稳定性均有重要作用,其余的则用非共享环境来解释(Neiss,Michell等,2006);Ryan W1 Herndon等人(2005)对17岁青少年对家庭环境的认知进行了有关研究,发现青少年对《家庭环境量表》(FES)的测量结果具有相当的遗传力。

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科学家试图寻找哪些基因与特定行为特征相联系。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突破为行为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鉴别DNA的各种技术和成果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认识和分析复杂特征的遗传因素提供了事实依据。目前,在行为遗传学领域已经发现了诸如老年痴呆、阅读障碍、活动过度、酒精中毒、同性恋等的相关基因。在寻找特定基因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大多数行为性状是受到多种基因的影响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基因数量和位置的多大差别,而在于比人们先前考虑的更小效应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ive trait loci,简称QTLs)。QTLs是多基因系统里的基因,每一个QTLs为我们打开了联系基因和行为的一个小窗。例如,Smith等人(1983)在第15号染色体上发现一片区域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阅读障碍有关;2003年,Taipale等发现位于15q21染色体的DYX1基因座附近的DYX1C1是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候选基因。Gayán等(2005)运用双变量连锁分析的方法考察合并阅读障碍和活动过度,发现14q32染色体区域与阅读与活动过度有关。在研究中,科学家们也提出质疑,纵使QTLs的效应十分微弱,但也不能排除有的QTLs对某些特定个体的作用很大,只是在人群的平均下效应被冲淡了;QTLs的微弱效应也有可能是基因与基因相互作用(即遗传抑制)或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GxE)的结果,这也使QTLs的效应特别难辨别。在寻找QTLs的过程中的问题就在于QTLs效应大小的分布以及QTLs主效应被遗传、GxE和测量问题所冲淡的程度。所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也有它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当前,在行为遗传学领域进一步要考虑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因如何影响心理特质间的关系;第二,基因如何在遗传和教养之间相互作用;第三,某行为的特定基因是什么;第四,基因型如何转化为表现型。

行为遗传学对心理发展的解释

行为遗传学在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对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两个前提:第一,一种心理或行为,如果在不同的时间及情境下相一致,那它就可以归于遗传;第二,一种心理或行为,如果可以通过持续强化而使之巩固下来并保持稳定,就认为它由环境决定。

著名的行为遗传学家普洛明(Plomin)将个体心理特质的差异归为遗传、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三个方面。遗传指的是个体的心理特质中来源于基因控制的部分;共享环境指生活在同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所分享的使他们在行为上具有相似性的环境,如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职业、受教育水平、邻里等;非共享环境指的是使同一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兄弟姐妹在心理行为上产生差异的环境,它是个体在家庭内外所获得的独特经验,如不同的出生顺序、父母的不同教养态度、所处的同伴群体等。更进一步,个体的心理特点是在遗传的生理基础上,通过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斯卡尔等(Scarr & McCartney)提出,个体的遗传类型将影响他对环境的选择和经验,即虽然个体成长中的环境因素很重要,但哪些环境因素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将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特征。他们将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分为三类:一是被动型(passive),即当父母和孩子具有相同的遗传倾向时,父母所提供的环境会强化该倾向,如父母的攻击性强,他们所营造的紧张的家庭气氛会强化子女的攻击倾向;二是唤起型(evocative),即个体在遗传的作用下做出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又反过来强化了该遗传特征,如某个体易激惹,以至其所处的环境充满了紧张气氛,这又强化了他的易激惹行为;三是主动型(active),即个体能选择适合其遗传特点的环境,如某个体外向、活泼,他会选择同样外向、活泼开朗的同伴群体。

总的来说,在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遗传是发展的基石,环境的决定作用是在这一基石所确定的潜在范围内有选择地进行着。

以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视角对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启示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也在这些研究成果面前不断地加深对自身心理发展的认识。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即随着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一步步揭示出与人类心理特质有关的基因组,人们对基因在人类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在一步步深入,那么他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减弱了本土心理学的研究的力量,还是强化了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本土心理学中强调的本土文化、环境、教育的干预在基因面前是否就无能为力了?这就是在行为遗传学研究成果面前,本土心理学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白云静,等.行为遗传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305-306.

2 Robert Plomin.Behavioural gene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0,24(1):30-34.

3 David R.Shaffer,Developmental Psycholog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6th Edition):87.

4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78.

5 Rober Plomin.Finding genes in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When are we going to be there?[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5,46(10):1030-1038.

6 Tomas J.Bouchard,J r:Genetic Influence on Human Psychological Trait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J].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2004:148-151.

篇3

关键词: 动物遗传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型人才

《动物遗传学》是畜牧科学和动物医学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理论抽象、逻辑思维强、知识涵盖面广等特点,是与家畜育种和畜牧生产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1]-[3],也是实验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只是为了验证理论,实验设计和教学都是围绕“教”而进行的,学生都处于接受式被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调动,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4],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难以满足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探索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对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动物遗传学课程迅速发展的特点,笔者积极创造条件,从以下方面对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调整教学方案,精选实验教学内容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学》是广东省精品课程,理论课时为32学时,实验课为单列实验课共16学时。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动物遗传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产生新的知识内容。因此,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把《动物遗传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需要有最佳的教学方案。我们在《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中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和改革,在以往以经典遗传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现代遗传学实验技术引入本科生实验教学,适当增设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内容以适应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加深学生对现代动物遗传学新理论和技术知识的理解。经过两年实验教学实践,总结出“动物遗传学实验”涉及果蝇的相关实验包括:果蝇性别鉴定及性状观察、单因子杂交实验、双因子杂交实验及果蝇唾腺染色体观察等验证性实验内容,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经典遗传学的知识自主设计果蝇杂交组合,并按制订的设计方案实施,把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相结合,整合成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遗传学实验的综合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在分子遗传学实验上,依托研究生培养及在研项目,以动物DNA组提取、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为基础,增设RFLP、分子克隆等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以适应当前遗传学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

2.开放动物遗传学实验室

实验室实行在上班时间内(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定时开放,允许学生非实验教学时间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实验让每个班级选出五六名学生,负责班级实验课的前期准备;通过开放实验室还能给予有些课堂上实验效果不理想学生重做实验的机会。此外,开放实验室还能给予设计性实验的同学和科技创新的学生课外技术指导和帮助。总之,施行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制度可为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实验场地保障和技术资源保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推动遗传学实验教学

课程团队一直注重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教学团队现有教师六名,整个队伍是一个充满活力、知识结构合理、学缘广、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组合,团队成员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起着骨干带头作用,其中教授: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讲师(或实验师)的比例是3:1:2,其年龄结构主体处于29岁∽50岁,其中主讲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中、青年教师构成了较好的学术梯队,团队成员除了完成教学工作外,还积极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近五年教学团队主持参与科研项目39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部级12项,横向5项。课程教学团队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67篇。此外,教学团队成员还是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鸡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和国家生猪工程中心平台的科研骨干力量。《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依托上述三个科研平台,利用其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课程团队课题项目。此外,课程团队还每年定期聘请国内外本学科专家给学生做讲座或进行学术研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动物遗传学的研究前沿,培养学生对动物遗传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篇4

关键词:互联网;医学信息;获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263-02

目前互联网医学信息资源出现两个趋势,一是医学网站迅速增长,二是有价值的免费资源越来越少。利用一般搜索引擎和医学搜索引擎检索出来的文献,要么相关度低要么就是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学院校的学生若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国外医学信息资源,对教学、科研和临床大有裨益。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外比较著名的医学网站。

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称NIH)

NIH(http://nih.gov)是世界一流的医学研究中心。NIH网上信息资源丰富,主页上主要栏目有:

(一)Health(健康):有Health Topics A-Z(健康专题A-Z)、Clinical Trials (临床试验)、MedlinePlus(Medline附加信息)、Health Hotlines(健康热线)。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大众和病人设计的,但对医务人员和医学信息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News(新闻):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了解NIH的各种新闻、大事件、学术活动信息、视频、博客等内容。

(三)Research(研究):本栏目即“Research,Training Scientific Resources(研究培训和科学资源)”,为医学专业人员提供NIH的临床研究项目、实验室研究项目、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项目、研究培训以及其他联邦网站,包括政府科学和技术网站、各种出版物、图书馆的书目、期刊等信息。

(四)Institutes(研究所):列出NIH主任办公室、NIH下属27个研究所和中心的界面链接。在NIH下属机构网站中,蕴藏着各专业丰富的信息资源。例如,相关专业数据库、最新研究动态、专业研究项目、本专业基础知识、研究经费资助、工作和培训岗位招聘、统计数据、学术会议、继续教育、临床试验信息等相关链接。这个栏目也是供专业人员利用的。

二、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简称NLM)

NLM(http://nlm.nih.gov)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其网上信息资源丰富多样,包括PubMed在内的几十种数据库可供查检者免费使用。以下介绍其中主要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

(一)Health Information(卫生信息)

MedlinePlus:向大众和医务人员提供医药卫生知识和信息的事实型数据库,有卫生专题、药物信息、医学百科全书、医学词典、新闻、医生和医院名录等。

NIH SeniorHealth(老年卫生):由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ging)和NLM合作开发,目前收录的卫生专题有:老年痴呆、关节炎、乳腺癌、老年痴呆症的保健、结直肠癌、老年人运动、失聪、肺癌等。每个专题提供的具体内容包括:疾病定义、病因、危险因素、症状与诊断、治疗与研究、FAQ、MedlinePlus中与本专题有关的信息。为了方便老年查检者,网页设有文本朗读播音(Speech On)和字体放大(Text Size+)等功能。

(二)Library Catalog & Services(NLM目录与服务):提供NLM馆藏图书、期刊、视听资料目录查询系统,以及参考咨询服务和其他服务等。

(三)History of Medicine(医学史):可检索NLM馆藏的医学史及相关科学史资料。

(四)Human Genome Resources(人类基因组资源):汇集生物信息学资源的链接,包括基因知识、序列数据库、基因图谱、细胞遗传学和比较基因学等信息。

三、MDLinx

MDLinx(http://省略)是由内科医师自发组织创建,其目的是为内科临床提供最集中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信息。该网站由近40个专业网站组合而成,Internal MDLinx(内科医学网)只是其中之一。该网页定期更新,查检者可在网页左侧的目录中选择所需内容来查看最新的消息、文摘或全文(部分全文是免费的),同时还可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其主要栏目包括:

(一)Top Internal Medicine Articles:每日提供最新医学文献,这些文献多选自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等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查检者可免费获取文摘和部分文献原文。该网站将所有信息分为变态反应/免疫学、基础医学/遗传学、心脏病学、临床药理学、急救医学、内分泌/糖尿病等27个大类。读者可根据需要选择。而且最受欢迎的服务是将每日的最新医学信息以E-mail的方式免费发送用户。

(二)Resource Directories:这是一个导航系统,提供14种疾病相关资源的链接,这14种病包括:炭疽、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痴呆、运动医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功能障碍、乳腺癌、疼痛治疗、变态反应等。如点击“Diabetes”,可链接到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糖尿病(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Diabete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糖尿病、消化病、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 Digestive & Kidney Disease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等10个糖尿病的相关网站。

四、Cancer.gov(癌症网)

Cancer.gov(http://cancer.gov或http://nci.nih.gov)是大型的肿瘤学综合网站,主要特色是为肿瘤学专业医生、基础研究人员和保健专家提供癌症分型、癌症的治疗、统计数据、研究项目、基金资助、研究进展、综述性文献等信息,也为癌症患者提供预防肿瘤、克服肿瘤、营养保健及其他相关知识和信息。

(一)Cancer Topics:包括:①肿瘤类型,如常见癌症、身体各部位各系统的癌症及癌症名称字顺列表;②治疗,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癌症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设备等;③预防,如预防信息、遗传学检测;④筛检和检测,如癌症筛检信息、PSA检测、结肠镜检测、X线片等;⑤克服癌症,如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癌症并发症、情感与其他因素;⑥援助与资源,为癌症患者、医务人员提供援助的机构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Clinical Trials:提供癌症治疗试验方案、实验性癌症临床研究资源、最近研究进展(新的癌症治疗方法及预防、筛检信息,治疗费用信息)、临床试验结果、教育性资源(为专业人员和患者提供的教程、出版物信息)等。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蒋永光.中医药信息获取与利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篇5

投稿要求:

1)文稿内容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或实用性。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设计合理,结果可靠,文字精炼,用词规范,图表清晰。文稿请用电脑单面打印(自留录入文件),A4版型纸5号字体通栏排版,用字规范,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

2)请以word格式将稿件通过E-mail附件的方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信箱或寄送打印稿。在来稿的首页,请写明以下内容: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个人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手机号码、办公电话、传真号码及E-mail。

3)单位介绍信,加盖单位公章,注明无一稿两投,所有作者对署名的顺序无异议。请邮寄至本刊编辑部。

4)投稿时须向本刊缴纳审稿费50元(请通过邮局汇款,并在留言栏注明第一作者姓名)。

篇6

从前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我们可以看到,干细胞由于其活细胞及动态的特点,使其具有化学药品无法完成的“神奇疗效”,从单一靶点的药物转变为多靶点的系统治疗,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为许多身患难治性疾病的患者与家庭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但同时,正是由于干细胞的活细胞特性,也使得干细胞的临床转化成为常规医疗实践的途径更具有挑战性,细胞来源的个体差异,细胞传代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免疫原性,冻存和复苏等都会成为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可能因素。据此,干细胞治疗临床转化的关键在于构建与其活细胞特性相匹配的管理法规与临床转化路径,而不是套用现行的化学药品的法规框架与商业模式。首先界定干细胞治疗临床转化的边界。界定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干细胞的伦理考量,某类干细胞的科学研究进展,与之配套的管理法规及转化路径。以目前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前实验开展的最充分的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为例,应先行明确MSC在我国进行临床转化研究的合法性地位,进一步根据伦理,科学,法规及商业等方面制定细则来评价和规范其转化路径,推动干细胞治疗的分层、有序管理,成熟一个转化一个。间质干细胞管理规范与质量标准制定通道,管理法规与质量标准:包括有硬件设备、软性流程、人员资质,并设立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最低门槛:根据供者筛查方面的最新能达到的检测手段,及实际实施的可能性,保证安全、有效及可控的前提,制定准入门槛性标准。这是必须要达到的,具有强制性,应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为行业学会(如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等)根据目前国际发展趋势,建立的质量标准与管理规范,相对于现行门槛标准要高,为提升我国在该领域国际竞争力而进行的质量管理标准升级而进行的前期准备与探索。行业规范与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但代表着该领域未来管理法规与质量标准升级、改进与完善的方向。产业标准:为提升中国干细胞产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中国干细胞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如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须根据国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应用经验与数据积累,产业国际发展趋势而制定更高的质量标准与管理规范。产业标准应着眼于未来的国际竞争而先人一步的进行研究探索,既为干细胞产业联盟的首要责任,亦是其永续经营的必由之路。通过在龙头企业内运行通过,输出为行业标准,再经过行业协会内更多企业的运行,最终形成法定标准的升级换代。这也是我国目前制定中国干细胞产业化管理规范与质量标准的产出通道,即龙头企业标准—行业协会标准—通行的国家标准。

间质干细胞临床转化的产业链及关键质控点

间质干细胞临床转化产业链包括了细胞的采集,细胞的处理与制备,细胞的运输,细胞的应用。干细胞从源头采集到终点临床治疗中整个产业链中,要达到安全、有效及可控的干细胞疗法,需要从如下几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1)干细胞采集—来源可控:间质干细胞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的许多组织中,如骨髓、新生儿的脐带组织、羊膜、胎盘、牙髓、脂肪等。供体的筛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伦理考量:用途告知;采集方法及采集方法可能并行的风险告知(如是骨髓来源的,采集骨髓可能会引起伤口感染等等告知);供者可能的隐私尊重与保密条款(因需要进行传染病,遗传病,家族史,血清病毒学等筛查,供者相关信息的保存以供追溯细胞质量等等);供者知情同意等等;科学方面:当前的科学研究最新进展所掌握的手段,对供者筛查包括:家族史、传染病、血清病毒学、遗传病、外源性感染等等,以及每项检测指标排除的最佳时间窗;管理法规:公共健康安全法案(FDA:Public Health Safety Act,Sec-tion 361;良好组织规范(Current Good Tissue Practice,CGTP);行业认证:AABB、ISO9000、FACT等等。(2)干细胞制备:主要是控制干细胞的纯度(细胞的特异表面标记),安全(细菌、病毒等检测),潜能(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冻存与复苏。参照规范FDA的公共安全法案和良好组织规范。制备处理操作流程的标准化:SOP从采集入库—处理制备—冻存—复苏—发放—运输—医院(临床应用),及供追溯查阅的文件,至少保存10年可供追溯;传代代数的标准化;培养液的标准化,并且界定是否有动物来源的培养液,如果用小牛血清,则其来源必须为没有发生疯牛病的国家等等;无血清培养体系的建立;细胞的鉴定检测,表面标记,活细胞的数量,纯度,及功能鉴定。ISCT对MSCs的鉴定标准;冻存、保存及复苏:操作流程的固化;运输(GDP: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温度,时间(最大限度保持干细胞。生物活性运输的时间及患者治疗最佳时间窗),运输液,包装器皿(冷冻袋)等。(3)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到达临床的干细胞需要配备表明干细胞“身份”的质量说明书,供临床医生检测该份干细胞是否合格的清单;临床应用,标准临床诊疗路径,包括:①适合应用间质干细胞治疗适应症的纳入/排除标准;②患者知情;③疗效判定指标/治疗无效的指标;④发生副反应的处理预案(抢救设备,抢救流程等);⑤临床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向干细胞制备机构沟通反馈。4.基于干细胞治疗的上述活细胞特性,干细胞治疗的商业化流通完全不同于现行制药工业的商业流通模式。化学药品成份的稳定性,使得其采取的是现行的从生产地发往世界各地的商业物流模式。但间质干细胞由于其活细胞的特点,其鉴定“身份”特质的细胞表面标记会受到组织来源、分离方法、制备方法、培养液、冻存方法、复苏方法、保存温度、运输温度、传代数及复苏后时间等变量的影响。故而需要一个完全不同于现代制药工业的商业物流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干细胞发挥疗效的活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结语

篇7

【关键词】  细胞癌

     随着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开展,增进了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深入了解,2004年who[1,2]依据rcc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还集合了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和影像学情况、体细胞遗传学和预后等相关信息对肾癌组织病理学进行了新的分类,现在的观点认为肾细胞癌是由不同亚型组成的一组疾病,每个亚型都具有独特的遗传学改变和临床特点。为使大家尽快掌握新的分类标准,现将有关2004年who肾癌组织病理学分类及临床特点作一简要介绍。

    1   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的高发年龄是50~70岁,男女比例约为2∶1。无症状肾癌占33%~50%[3]。临床表现可有血尿、腰痛,10%~40%的患者出现副瘤综合征。ct增强扫描以“快进快退”为其特点。

    透明细胞癌约占rcc的60%~85%。大部分散发性肾透明细胞癌是单侧单病灶,2%~5%的患者同时或相继发生双侧肾脏或单侧多中心病灶,而遗传性肾透明细胞癌多为双侧多病灶。肾透明细胞癌大体标本切面多呈实性,因癌细胞含有脂质而呈黄色,肿瘤中常见坏死、出血,10%~25%的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有囊性变,10%~20%癌组织中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从而使切面呈五彩状着色。镜下,癌细胞胞浆透明空亮,形成密集的腺泡及管状、囊状结构,肿瘤内有纤细的血管网。以往曾使用的“肾颗粒细胞癌”,现划归为高分级的肾透明细胞癌。伴有囊性变的患者预后好于实性透明细胞癌患者[4~6]。2%~5%的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含有肉瘤样结构,提示预后不良[1,2]。

    2   状肾细胞癌

    在美国,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被称为嗜色肾细胞癌(chromophilic rcc),其发病年龄、男女发病率比例以及症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常见于长期血液透析和获得性肾囊性疾病的患者[7,8]。一般认为状肾细胞癌影像学上无特殊性,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ct增强扫描时表现为缺血供的肿瘤,肿瘤强化不如典型透明细胞癌强化明显。

    状肾细胞癌约占rcc的7%~14%。病变累及双侧肾脏和多灶性者相对多见,有些文献报道近40%为多中心性病灶[9~12]。肿瘤多呈灰粉色,出血、坏死、囊性变多见,质地软,颗粒状,部分区域呈沙粒样外观。镜下以状或小管状结构为其特点,核心可见泡沫状巨噬细胞和胆固醇结晶。可分为ⅰ型:肿瘤细胞较小,胞浆稀少,细胞呈单层排列。ⅱ型:肿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瘤细胞核分级高,细胞核呈假复层排列。状肾细胞癌ⅰ型多灶性病变较ⅱ型常见。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状肾细胞癌预后好于肾透明细胞癌,其中ⅰ型患者好于ⅱ型。但也有报道高分级以及晚期状肾细胞癌预后不良[13,14]。

    3   嫌色细胞癌

    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发病平均年龄6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ct显示:瘤体常较大,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内部密度均匀,多无坏死和钙化。

    嫌色细胞癌约占rcc的4%~10%。肿瘤多为单发性实体肿瘤,无包膜但边界清楚,切面呈质地均一的褐色,可见有坏死,但出血灶少见。镜下,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非常清楚,胞浆呈颗粒状,核周有空晕。cindolo等[15]总结了文献报道的523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资料,分期在pt2以下的病例比例占53%~95%。术后5年生存率78%~100%,死亡率不到10%。但renshaw等[16]报道在25例嫌色细胞癌中有7例为高分级,并最终出现远处转移。

    4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的男女发病率为3∶1。b超、ct、mri检查都可显示为多房囊性肿物,可见不均匀的间隔增厚,约20%可见囊壁或分隔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囊壁及肿瘤内分隔可见有强化。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罕见。肿瘤组织边界清楚,囊腔大小不等,其内充以浆液性或血性液体。肿瘤最大直径可达10cm以上,甚至完全由囊腔构成。镜下,肿瘤呈多房囊性,囊壁衬覆透明癌细胞,在囊肿的间隔内也见有聚集的透明癌细胞。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17,18]。

    5   bellini集合管癌

    bellini肾集合管癌(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 ducts of bellini)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平均55岁。患者常有腹部疼痛、季肋部肿块和血尿的表现。该病诊断较困难,无典型影像学表现。由于肿物常常侵犯肾盂,故影像学上易与肾盂癌相混淆,甚至有的患者尿细胞学检查中可发现癌细胞。

    bellini集合管癌常位于肾脏中心部位,肿瘤切面实性,灰白色,边界不规则。常由肾髓质中心扩延到肾皮质或肾门处,有些肿瘤可长入肾盂。镜下,癌细胞具有腺癌和移行细胞癌的特点,另一特点是管腔的被覆细胞呈平头鞋钉状。

    bellini集合管癌约占rcc的1%~2%,诊断时多为晚期。chao等[19]总结有关报道,发现诊断时约有55%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1%的患者有肾静脉或下腔静脉侵犯。该病预后较差,在有预后情况报告的40例病例中,已经死亡20例,仅有2例术后存活超过5年。

    6   肾髓质癌

    肾髓质癌(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常见于患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龄10~40岁,平均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与bellini集合管癌相似。

    肾髓质癌起源尚不清楚。常发生于肾中央部分,切面实性,灰白色,边界不清,可见坏死。镜下呈低分化的、片状分布的肿瘤,瘤细胞排列呈腺样囊性结构,瘤体内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可见镰状红细胞。

    wanda等[20]总结文献报告的17例肾髓质癌,易发生颈部或脑转移。所用化疗、生物治疗、放疗方案几乎无客观疗效,患者存活时间以周计算,最短4周,最长的96周。

    7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 11.2 translocations/tfe3 gene fusions)罕见,主要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年长者少见。形态学上最具特点的表现是由透明细胞构成的状结构,遗传学检查均有染色体xp11.2的不同的易位,所有的易位都导致tfe3基因融合。发现时多数已是进展期。

    8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neuroblastoma)罕见,多是儿童肾母细胞瘤治疗后长期存活的患者,少数为同时发生神经母细胞瘤伴发肾细胞癌。男女发病率相同。肿瘤的形态表现因不同病例而异,可表现为透明细胞癌,亦可见状结构。

    9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罕见,发病年龄17~82岁,平均53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多无特殊的症状,偶见季肋部疼痛和血尿。组织形态学上以具有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为特点。

    2004年分类中保留了1997年分类中肾透明细胞癌、状肾细胞癌(ⅰ型和ⅱ型)、肾嫌色细胞癌及未分类肾细胞癌4个分型,将集合管癌进一步分为bellini集合管癌和肾髓质癌,此外增加了多房囊性肾细胞癌、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共9个类型。新分类中更强调病理与临床的联系,更加注重不同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当然,新版分类仍需要逐步完善,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将会有更为准确的分子标志物用于肿瘤类型的分类和分期中。

【参考文献】

  [1] ebele jn, sauter g, epstein ji, et al.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m]. lyon: iarc, 2004. 12-43.

[2] 陆敏, 邹万忠. 肾脏肿瘤[a]. 冯晓莉. 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译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37.

[3] 马建辉, 何志嵩, 万奔, 等. 肾细胞癌诊治指南[a]. 那彦群, 孙则禹, 叶章群, 等.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5-51.

[4] corica fa, iczkowski ka, cheng l, et al.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cured by resection: a study of 24 cases with long-term follow-up[j]. j urol, 1999, 161(2): 408-411.

[5] koga s, nishikido m, hayashi t, et al. outcome of surgery in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j]. j urol, 2000, 56(1): 67-70.

[6] onishi t, oishi y, goto h, et al. cyst-associated renal cell carcinoma: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in 27 cases[j]. int j urol, 2001, 8(6): 268-274.

[7] ishikawa i, kovacs g. high incidence of papillary renal cell tumou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aemodialysis[j]. histopathology, 1993, 22(2): 135-140.

[8] storkel s, ebie jn, adlakha k,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workgroup no. 1 union internationale contre le cancer (uicc) and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j]. cancer, 1997, 80(5):987-989.

[9] renshaw aa, corless c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hist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j]. am j surg pathol, 1995, 19(7): 842-849.

[10] amin mb, corless cl, renshaw aa, et al. papillary (chromophil) renal cell carcinoma: histo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 and evaluation of congenital pathologic prognostic parameters in 62 cases[j]. am j surg pathol, 1997, 21(6): 621-635.

[11] baltaci s, orhan d, soyupek s, et al. influence of tumor stage size, grade, vascular involvement, histological cell type, and histological pattern on multifocality of renal cell carcinoma[j]. j urol, 2000, 164(1): 36-39.

[12] chow wh, gridley g, fraumeni jf, et al. obesity, hypertension, and the risk of kidney cancer in men[j]. n engl j med, 2000, 343(18):1305-1311.

[13] lager dj, huston bj, timmerman tg, et al. papillary renal tumors: morphologic, cytochemical, and genotypic features[j]. cancer, 1995, 76(4):669-673.

[14] renshaw aa. subclassification of renal cell neoplasms: an update for the practising pathologist[j]. histopathology, 2002, 41(4):283-300.

[15] cindolo l, de la taille a, schips l, et al.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104 cases from multicenter european database[j]. urology, 2005, 65(4):681-686.

[16] renshaw aa, henske ep, loughlin kr, et al. aggressive variants of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j]. cancer, 1996, 78(8):1756-1761.

篇8

答:“孤独症”一词近两年已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和关注,而且儿童心理门诊接待的“孤独症”患者也日渐增多。据国外最新统计,目前该病患病率为每万人10~21人,男孩是女孩的2.16~7.5倍。不少人认为孩子性格孤僻,不太合群便是患了“孤独症”,或是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之后,家长即陷入极度焦虑和自责之中,认为是自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这些都说明很多人知道存在“孤独症”这一疾病,但对其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目前从遗传学、神经学及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来看,较为肯定的结论是该症不大可能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即该病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基本无关。

目前认为,“孤独症”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所致的全面发育障碍,它可能由遗传因素引起,也可能因母孕期或分娩过程中的脑损伤所致。该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典型的“孤独症”常起病于3岁以前,且病前无明显不正常的发育期,家长常因孩子语言落后或交往障碍前来就诊。

大约80%的“孤独症”儿童存在智能缺陷,但很多家长并不承认孩子的智力低下。的确,有些孩子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所有省会名称或对数字、人名、路线有着不同寻常的记忆力,也有的可以毫不费力地推算出某一年的某一天是星期几,但是这部分儿童除去这些特殊能力之外,均表现为普遍的智能缺陷,这些“孤独症”患者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天才”,就像美国影星达斯汀·霍夫曼在电影《雨人》中扮演的主人公。

平常我们接诊的“孤独症”患儿大多为5~7岁,其实“孤独症”儿童一般在30个月以前就已经具有很多明显的早期症状了,只是很多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耽误了孩子的早期治疗。所以,假如一个18个月的婴儿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表现,那么在其30个月时就很可能被诊为“孤独症”,这部分高危儿童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①无视线对视,缺乏面部表情,被拥抱时无相应期待被抱的姿势;呼唤他们的名字,常常无反应。

②不关注周围人的面容和表情,而过分关注周围的声或光。

③反复模仿别人的话或自顾自地说话或无原因地反复尖叫;无故大笑或突然发笑。

④不理周围同龄儿童,经常摆弄玩具,不许别人改变事物的固定模式。

⑤经常有奇怪的手指活动,或常转圈跑、重复蹦跳或有咬手、撞头等自伤、自残行为。

⑥一岁前已会说的有意义言语又逐渐消失。

一位心理教育学家曾说过:“其实‘自闭症’的孩子是有才华的,只是情况有如‘闭’字一样,‘才’被锁在‘门’内,有待我们发掘。”所以作为患儿家长一定要树立信心,不要对“孤独症”的孩子轻言放弃。

篇9

关键词: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诱导性细胞;细胞治疗

中图分类号:Q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0993-05

将已分化的体细胞重编程为类胚胎干细胞样细胞的技术完成于2006年。Takahashi等[1]通过外源表达一组选择性的转录因子导入成体小鼠成纤维细胞,最终确定最少有4种转录基因组合――Oct4(也称Pou5f1、Oct3/4)、Sox2、Klf4和c-Myc可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从此iPS细胞的研究开始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门,并且iPS细胞的来源也越来越广泛。利用iPS细胞诱导技术将终末分化细胞先诱导成iPS细胞,再进一步诱导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称为诱导性细胞。时至今日研究者已经开始尝将iPS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

1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从iPS细胞诞生之日起,iPS细胞的研究就成为细胞研究领域的热门。起初,研究者诱导iPS细胞时,iPS细胞的诱导效率极低,而且他们用的是4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其中c-Myc还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后来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尝试,开始用小分子化合物、miRNA、mRNA或蛋白质等导入细胞来诱导iPS细胞[1-6],转录因子的个数也从4个减少到1个,甚至只用小分子化合物等物质来诱导iPS细胞[7-9]。近年来iPS细胞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建立了人类疾病特异的iPS细胞,借助锌指核酸酶和转座子等介导的转基因技术高效制备了无病毒的iPS细胞[10-13]。

从2007年Takahashi 等[2]和Yu等[3]先后将人的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开始,多种人类成体干细胞被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但是直到2013年Trokovic等[14]才将人类骨骼成肌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他们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图1)或仙台病毒载体介导目的基因的异位表达,在无饲养层且含有适宜的培养基条件下,可以使人类骨骼成肌细胞达到和人类成纤维细胞一样的重编程效率,再加入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丁酸钠(NaB)和ALK4/5/7抑制剂SB431542(SB),能明显提高人类骨骼成肌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的诱导效率。

到目前为止,除了人之外,小鼠、大鼠、猴子、绵羊、猪的iPS细胞系均已建立[15-19]。

iPS细胞研究的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多潜能干细胞[20]的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避免了传统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为细胞的体外培养和诱导提供了平台(图2),使人们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人类多种疾病及其发病机理成为可能(图3),也为相应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便利。正是由于iPS细胞技术使得整个细胞生物学研究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Yamanaka荣获了201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当然,目前iPS细胞的发生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还有待深入了解,iPS细胞的诱导效率仍然很低,整个诱导过程相对繁琐,费用比较昂贵,达到商业化、大众化应用的地步还有些遥远,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2 诱导性细胞的研究进展

利用iPS细胞诱导技术,通过导入特定的转录因子组合,再加入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等物质,将终末分化细胞先诱导成iPS细胞,再进一步诱导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称为诱导性细胞或诱导细胞。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多种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上诱导成功[21-23]。

2.1 诱导性造血和血管祖细胞

Park等[21]在改进的无饲养层的内皮培养条件下,利用了一组重组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最适组合,然后在成分明确的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中附着低密度培养,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和人类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培育出大量的CD34+CD45+造血祖细胞(表1)。这些造血祖细胞出现在附着于内皮或基质的细胞层周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方式与体内胚胎生血内皮的造血方式类似。虽然之前已经证实由成纤维细胞衍生而来的hiPSC细胞系并不具备有效分化为造血内皮的能力,但是这个培养体系能够使hiPSC具有和hESC一样分化为造血内皮的能力。这个有效的分化体系可用于直接延时摄像和造血发生过程的时间进程研究等。

2.2 诱导性神经细胞

Kuo等[22]在由海藻酸和多聚γ-谷氨酸(γ-PGA)以及表面神经生长因子构成的水凝胶中将iPS细胞诱导成神经元。这种由海藻酸和多聚γ-谷氨酸(γ-PGA)以及表面神经生长因子构成的水凝胶在整个诱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孔隙结构、孔隙度和溶胀比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水凝胶中,iPS细胞分化的形态学图像(图4)展示出神经元的特点。在诱导iPS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表面神经生长因子可以增强β Ⅲ微管蛋白的表达强度而抑制SSEA-1的表达强度。iPS细胞在这种水凝胶中的分化可以通过SSEA-1和β Ⅲ微管蛋白的表面抗原免疫化学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鉴定。

2.3 诱导性心肌细胞

Jiang等[23]使用从Oct4-GFP-C57小鼠身上获得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感染逆转录表达重组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来诱导功能性心脏细胞(Cardiomyocytes,CMs)。以初代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s)作为对照,试验发现由CFs衍生而来的iPS细胞(CF-iPS)与胚胎干细胞(EBs)及MEF衍生而来的iPS细胞(MEF-iPS)具有同样的生理学特性。他们使用经典拟胚体的方法和Transwell CM共培养体系来模拟心肌旁分泌微环境,进而将CF-iPS向功能性心肌细胞诱导。在模拟的心肌旁分泌微环境中,CF-iPS自发地形成可以跳动的EBs。这些分化而来的能够自发跳动的细胞可以表达心脏特有的组织特异性转录和结构因素,而且显示出典型的心肌形态学和电生理特征。

当然,除了上述诱导性造血和血管细胞、诱导性神经细胞和诱导性心肌细胞外,还有其他的诱导细胞也已经被人们所发现并认知。如Yamaguchi等[24]将小鼠的iPS细胞诱导成肥大细胞。

3 展望

iPS细胞自诞生之日起即受到人们的关注,iPS细胞的研究开创了细胞生物学的新篇章,也极大地促进了表观遗传学和胚胎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再生医学和特异的细胞治疗带来了更美好的希望。

如果供体细胞是来源于病人自身的体细胞,就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问题,将这些体细胞先诱导成iPS细胞,进而再诱导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目的细胞,理论上就可以用于临床医学和再生医学,这样就有望实现个性化治疗。然而,到目前为止,诱导细胞的种类有限,诱导效率也有待提高,并且细胞的功能仍需要大量动物模拟试验验证。

目前,如何获取更多的从终末分化细胞诱导而来的iPS细胞,并进一步诱导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成为热点,对多种体细胞衍生的iPS细胞和多种新的培养诱导方法[25-28]也已经进行了尝试。

尽管这种诱导的功能性体细胞在将来可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中的详细机理仍需要探索明确。相信在胚胎干细胞研究、iPS细胞研究、现代基因组学和RNA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和带动下,在不远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诱导细胞有望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基础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加快再生医学和动物组织工程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发育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TAKAHASHI K, YAMANAKA S.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factors[J]. Cell,2006,126(4):663-676.

[2] TAKAHASHI K, TANABE K, OHNUKI M, et al. 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human fibroblasts by defined factors[J]. Cell, 2007,131(5):861-872.

[3] YU J, VODYANIK M A, SMUGA-OTTO K, et al.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somatic cells[J]. Science, 2007,318(5858):1917-1920.

[4] ZHAO Y, YIN X L, QIN H, et al. Two supporting factors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uman iPSC generation[J]. Cell Stem Cell, 2008,3(5):475-479.

[5] LI W, WEI W, ZHU S, et al. Generation of rat and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combining genetic reprogramming and chemical inhibitors[J]. Cell Stem Cell, 2009,4(1):16-19.

[6] ANOKYE-DANSO F, TRIVEDI C M, JUHR D, et al. Highly efficient miRNA-mediated reprogramming of mouse and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cy[J]. Cell Stem Cell,2011,8(4):376-388.

[7] ZHOU H, WU S, JOO J Y, et al.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using recombinant proteins[J]. Cell Stem Cell, 2009,4(5):381-384.

[8] KIM D, KIM C H, MOON J I, et al. Generation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by direct delivery of reprogramming proteins[J]. Cell Stem Cell, 2009,4(6):472-476.

[9] WARREN L, MANOS P D, AHFELDT T, et al. Highly efficient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 and directe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cells with synthetic modified mRNA[J]. Cell Stem Cell, 2010,7(5):618-630.

[10] HOCKEMEYER D, SOLDNER F, BEARD C, et al. Efficient targeting of expressed and silent genes in human ESCs and iPSCs using zinc-finger nucleases[J]. Nat Biotechnol, 2009, 27(9):851-857.

[11] GIBSON S A, GAO G D, MCDONAGH K, et al. Progress on stem cell research towards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J]. Stem Cell Res Ther, 2012,3(2):11.

[12] NAKAMURA M, OKANO H. Cell transplantation therapie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focusing o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 Cell Res, 2013, 23(1):70-80.

[13] KUES W A, HERRMANN D, BARG-KUES B, et al. Deriv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leeping beauty transposon-mediated porc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 Stem Cells Dev, 2013,22(1):124-135.

[14] TROKOVIC R, WELTNER J, MANNINEN T, et al.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promote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human skeletal myoblasts[J]. Stem Cells Dev, 2013,22(1):114-123.

[15] KIM J B, SEBASTIANO V, WU G, et al. Oct4-induced pluripotency inneural stem cells[J]. Cell, 2009,136(3):411-419.

[16] LIAO J, CUI C, CHEN S, et al.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fromrat cells. [J]. Cell Stem Cell, 2009,4(1):11-15.

[17] LIU H, ZHU F, YONG J, et al. Gener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rhesus monkey fibroblasts[J]. Cell Stem Cell,2008,3(6):587-590.

[18] BAO L, HE L, CHEN J, et al. Reprogramming of ovinefibroblasts to pluripotency via drug-inducible expression of defined factors[J]. Cell Res, 2011,21(4):600-608.

[19] WU Z, CHEN J, REN J, et al. Generation of pig-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a drug-inducible system[J]. J Mol Cell Biol, 2009,1(1):46-54.

[20] BELTR?O-BRAGA P C, PIGNATARI G C, RUSSO F B, et al. In-a-dish: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s a novel model for human diseases[J]. Cytometry A,2013,83(1):11-17.

[21] PARK T S, ZIMMERLIN L, ZAMBIDIS E T. Efficient and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hematopoietic and vascular progenitors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 Cytometry A, 2013,83(1):114-126.

[22] KUO Y C,CHANG Y H.Differentiation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ward neurons in hydrogel biomaterials[J]. 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2013,102:405-411.

[23] JIANG B,DONG H,LI Q,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reprogrammed 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 into functional cardiomyocytes[J]. Cell Biochem Biophys. 2013,66(2):309-318.

[24] YAMAGUCHI T, TASHIRO K, TANAKA S, et al. Two-step differentiation of mast cells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 Stem Cells Dev,2013,22(5):726-734.

[25] BARDY J, CHEN A K, LIM Y M, et al. Microcarrier suspension cultures for high-density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o neural progenitor cells[J]. Tissue Eng Part C Methods,2013,19(2):166-180.

[26] SALEWSKI R P, BUTTIGIEG J, MITCHELL R A, et al. The generation of definitive neural stem cells from PiggyBac transposon-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can be enhanced by induction of the NOTCH signaling pathway[J]. Stem Cells Dev,2013,22(3):383-396.

篇10

【关键词】进化生物学 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25-02

进化生物学是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20世纪后期,随着遗传学、生物化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生物进化论从推理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使得这门学科由模糊的理论推测日渐发展为脉络清晰的系统学科。它从各门功能生物学科获得研究基础,综合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理论又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线索。迈尔曾说:“进化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最大的统一理论”,是建立在生命科学各层次研究和各分支学科基础之上的理论综合。由于进化生物学涉及学科广泛,是高度概括的综合性理论,实践环节存在困难等原因,导致进化生物学教学有其独特性,本文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就进化生物学课程改革方面进行探索。

一 课程目标的设置

针对进化生物学既是生命学科各分支学科的综合,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沿学科,又是生命科学的一个核心理论的课程特点,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1.牢固掌握本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

主要包括生命及其在地球上的起源、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发展历程、微观进化、宏观进化、遗传系统的进化及人类起源等问题,这些知识既是进化生物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这些内容涵盖了各门生物学分支学科的成就,特别是把植物学、动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结合起来研究有关生命进化的问题,力求让学生在掌握生命进化的基本历程、进化的动力机制,学会对进化现象进行正确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对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

2.密切结合生命科学研究中各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

进化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本课程以现代达尔文综合进化论为基础,同时密切结合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把各个学科前沿进展融入教学过程中,如以鸟类手指同源问题讲解物种特化式进化中的分歧进化,在“适应”的问题上联系燕子为躲避车辆进化出更短的翅膀等,把一些最新进展融入理论教学中,不仅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兴趣,更能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也体现了进化生物学是一门前沿学科的地位,吸引学生从事进化生物学的研究。

3.着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进化过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进化生物学是在哲学思想指引下产生的,研究进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将古论今,“现在就是过去的钥匙”,通过学习能够加深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正确理解,单独的思想教育往往说服力不足,课程中引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如让学生从微观进化角度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生物大灭绝对生物环境保护的意义,从人类进化历程角度谈如何摒弃“为人独尊”的思想等,把这种思想的教育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也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最好的验证。

二 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进化生物学研究内容贯穿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甚至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门类中都会触及生命起源及进化的问题。在国外很多大学都把进化生物学列为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研究生基础课,甚至成为一门通识课。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进化、生态和行为原理从2009年录制以来风靡全球。

――――――――――――――――――――――――――

*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Y1320)

在我国,很多高师院校把进化生物学课程设置为生物科学专业必修课,一般在学习最后阶段开设;也作为生物学其他专业,如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选修课,也有院校将生命起源与进化之谜作为一门通识课来开设。由于进化生物学融汇众多交叉学科,每个学校学科课程设置各有不同,教材内容不可能完全适应具体情况,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不能一味照搬。我院曾把进化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必修课,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学生的通识课开设,在围绕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优化:

1.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而言,进化生物学课程在初中、高中课本都有体现,应该详尽系统地开设

通过对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原因、机制、速率、趋向和物种的形成与绝灭、系统发生以及适应的起源机制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认识生命进化的基本历程、进化的动力机制,学会对进化现象进行正确的理论分析,融会贯通各分支学科;同时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学习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具有用进化理论来综合生物学各个学科知识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设

由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进化生物学课程主要应从生命史、小进化(种内水平的进化)、大进化(种以上水平的进化)及人类的起源与演化四个主要方面讲解,着重从个体、群体以及物种等不同分类群探讨进化的规律,涉及学生已掌握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加深对各个学科知识的贯通,着重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思想的培养,让学生对生物进化的本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高速发展的科技人才。

3.作为一门通识课,针对生物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开设,课程学时一般为18学时

课程从宏观角度对生物的发展历程、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等问题入手展开,介绍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环境系统的演变、生命的起源、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关系等,展示人类探索生命起源、探索天外生命的科学成果和艰辛历程。审视30亿年来主要生物类群的延续发展,探索起源、分化和灭绝等问题,使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培养大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其珍惜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课堂教学改革

进化生物学课堂教学既要符合课堂教学的一般教学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将学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师生角色互换

进化生物学是一门前沿的学科,有很多未知的内容等待我们去探索,对于一些前沿的问题,如恐龙灭绝之谜,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下一次物种大灭绝的预测等问题,让学生自行组织,用多媒体报告的形式做介绍,各小组相互提问,并按照评价表进行打分,小组成绩就是小组成员的成绩,以此培养团队精神,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大规模应用还存在褒贬不一的看法,但对于进化生物学课程而言,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片、音像资料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课堂内容。如古生物的化石,冥古代地球表面特征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用一张想象图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降低学习难度。另外,借鉴并剪辑国内外大型探索片、纪录片、科幻片中相关内容及其中涉及的电影片段,如《宇宙的诞生》《与远古人同行》等,这些音像资料有效地提高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进一步探讨一些科学问题提供了证据和平台。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丰富、形象、通俗易懂等特点,学生易于接受,便于他们掌握重点内容。

3.教学过程与观察、实验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须要有实践环节的支持,而生物进化的历程有数十亿年之久,无法真实再现当时的情境,这成了进化生物学实践环节的难题。课堂教学主要从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实践教学展开,通过对以往知识的回顾、实践结果的描述和多媒体图片视频展示,让学生对生物进化历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有些历史阶段没有化石等直接证据,则利用解剖学、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知识内容,从现存的状况去推断过去的事件,如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通过对现生类群的研究,推断生物的系统发育。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地质馆,通过研究已灭绝的生物骨骼化石标本和对不同地质断层进行分析比较的活动,让学生获取最直观的认识,总的来看,效果还不错。

四 展望

进化生物学从探索生命起源出发,融会众多学科内容,以哲学思想概括总结出理论知识,通过认识生命来源和历程,从而加深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以进化的思想升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人类发展必须自觉地顺从并维护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的观点,对于培养大学生系统地认识自然界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除了在生物相关专业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应该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广泛开设公共通识课,特别是在将来从事科普工作、小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行业工作的学生中开设通识课,以此培养学生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