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专业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专业的优势

篇1

论文关键词:案例,药学,教学

2011年4月,江苏80后男子王某与陈某通过网络结识后,商量合伙制造冰毒(甲基苯丙胺)。2011年6月初,两人在南京溧水租赁房屋,分几次购买了大量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即新康泰克),利用购买的设备、试剂提炼制毒原料伪麻黄碱,制造出冰毒。2011年6月29日,两人在出租屋内被抓获。王某、陈某共同制造冰毒95克,两人一审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一、用于药理学及临床用药指导教学

新康泰克为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感冒药,分为红色装和蓝色装,案例中用于提取伪麻黄碱的为新康泰克蓝色装。

红色装即美扑伪麻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500毫克、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和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其中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盐酸伪麻黄碱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可消除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症状;氢溴酸右美沙芬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可消除或减轻感冒引起的过敏症状。红色装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咳嗽和咽痛等症状。

蓝色装即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为复方制剂,每粒含盐酸伪麻黄碱9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4毫克,可减轻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和鼻窦炎、枯草热所致的各种症状,特别适用于缓解上述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

二、用于药事管理与法规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教学

(一)用于药品包装管理教学

对照案例中的药品包装图片讲解药品的名称。

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是药品的通用名称。通用名称是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组方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不可用作商标注册。新康泰克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的注册商标,具有专属性,为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专有。毕业论文

药品包装标签中应当显著、突出药品的通用名称。注册商标应印刷在药品标签的边角,文字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四分之一。

(二)用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教学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可用于制造海洛因(白粉)、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质。麻黄碱、伪麻黄素、甲基麻黄碱、去甲麻黄碱等麻黄素类产品作为制造冰毒的主要原料,我国列入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对其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出口出台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案例中犯罪分子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麻黄素类作为冰毒制毒原料,因此通过各种手段骗购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从中提炼用于制毒。

(三)用于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教学

近年来,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从正常药用渠道流失被用于制毒的问题频发,此类药品已被列入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管理。药品监管、公安、卫生等部门先后多次发文强化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管理。单位剂量麻黄碱类药物含量大于30毫克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如本案中的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被列入必须凭处方销售的处方药管理,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应当查验购买者的身份证,并对其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予以登记,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

三、用于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教学

药物的化学结构是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此案例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麻黄碱类药品化学结构的记忆。

四、用于远离、珍爱生命教育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中吸毒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学生吸毒占我国吸毒总人口的近80%。在教学过程中还可用此案例拓展生命教育,列举吸毒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严重危害,教育学生远离、珍爱生命,积极参与宣传禁毒,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导游 互动和点评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为了给行业、企业培育输送优秀的员工。我国的职业教育强调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随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革和完善。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给我们的教学成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加,以及国家职业教育中的各种改革,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学也要从现实出发进行改变。

首先,要正确的认识什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

第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同步进行。[1]

它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更加突出了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完成情况。

职业教育的学生最大的价值就是让企业“拿来就用”,因此要根据专业的要求、岗位能力需求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培养。在实际的行业工作中,我们更强调对某件事,或某件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将这种“完成”,放在校园的教学中,就是某项教学任务的实现。这个教学任务的实现,更注重结果性、实效性。[2]

第三:理实一体化最大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的主动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选择一个专业,首先是基于对该专业的认可和喜爱。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这种情绪很好的挖掘和延伸下去。要在学生最有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的时候,进行最直接、最有效、最实际的教学。传统的学习看重理论,然而单纯的理论学习,或者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学习,恰恰是中职学生的软肋、甚至死结所在。不符合中职学生性格外向、好奇心重、基础差的特征。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好可以即抓住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同时又是以完成某个教学任务(即今后就业后某岗位上的工作任务)来进行。

其次,导游专业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教学法?

第一:“导游”这个职业的工作和意义在发生着变化。

“导游”这个职业不是简单的嘴巴上说说,这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专业。这个职业所展示和需要的“业务”、“实务”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进入到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景区景点的相关概况,人们大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信息渠道去获得,比如网络、杂志、媒体等。游客搜索到的可以比导游的述说更为具体、丰富、准确。真正的导游,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既有讲解的服务,更多的是保重游览、旅行过程中顺利,以及常见问题、突发问题处理情况的能力体现。[3]

第二:“导游”的工作职业能力,需要在练习中去寻求熟练和窍门。

如今的市场、行业、岗位对“导游”的需求就是“做事”的能力体现。在校的学习必须更多的关注实操和实训,然而任何的实训都离不开理论指导,作为旅游业的一线岗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这个岗位的规范性和个性化要求已经是众人皆知。若要实现规范化,必须加大练习,如果要创造出个性化,更要通过练习以实现“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

鉴于这两点的分析,导游专业的教学务必要将实操和理论无缝衔接,互补互成。在同步进行下,双向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我们要思考在“导游专业”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注重些什么。

第一:既然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的任务。

以我省为例,贵州旅游资源很明确,主要分为自然地质(以荔波、赤水、黄果树等景区为代表)、民族风情(苗族、侗族、屯堡等为代表)、红色文化(以遵义会址为代表)、气候(以贵阳、六盘水为代表)、特产(以茅台、蜡染等为代表),常规的线路分为东南西北中,因此在相应的教学任务中,应该以此为参考进行;同时,中职学生毕业就业,主要以地陪、销售人员、旅行社办公人员等岗位为主,因此教学任务中也应该围绕这些进行设置。[4]

第二: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点评尤为重要。

所谓“一体化”实际是综合性和同步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对过程的把握以及指导要求更为严格,最好的指导方式一定离不开互动,既然是实操与理论同步一体,在过程中随时进行点评、鼓励、纠正也颇具重要意义,尤其是点评,不仅是教师的点评,同学相互之间的点评,甚至引入第三方点评也很重要。

第三: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延伸部分也应该引起重视。

在一次旅游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无人能预料,因此对导游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对设定任务内容的掌握和练习,更应培养学生处理时间能力以及本身的灵活应变方面。因此每个任务的背后都应该有所延伸。让学生去思考还有可能的方法以及还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第四:不仅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合,更要依托高科技的实训设施设备。

除了体现出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应该在实操中,让学生有真实感,这就需要大力的借助高科技的设施设备,比如一些模拟景区、模拟服务的软件系统等。一切尽量真实,一切回归工作任务。让学生的学了有兴趣,更有一份真实而产生的责任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朱劲松;浅谈职业学校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三个条件[J];成才之路;2008年18期

[2]袁洪渝.对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篇3

1.1英语基础薄弱

一般中职幼师专业学生选择中职教育,其自身一般不具有较高的高等教育的能力,因此其中大部分英语文化水平较低,甚至很多人连基本的英语语法和简单词汇都没有掌握,如果要讲求实际的运用更是困难。这些学生一方面对于理论性的学习没有充分的兴趣,学习方式和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基础薄弱,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较弱。正因基础薄弱,因此在教学开展上,为了符合基本情况,教学内容要相对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进度较慢。甚至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有效吸收教师每天教授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教师的教学信心。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的信心,不能得到有效的成就感。

1.2缺乏英语学习氛围

中职幼师专业英语学习中,自身学校的英语学习氛围较弱,学生自身处于汉语文化氛围中,没有较好的语境环境辅助,在英语学习上,即便课堂已经吸收,但是没有实际操作的反复运用,实操能力相对较弱。同时英语的基本词汇量没有得到有效的巩固。课下时间一般学生不会进行英语学习,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1.3教学缺乏专业实用性

一般在教学的材料上,多采用统一性的中职教育材料,缺乏幼师专业的专业特性,教学缺乏针对性。同时教学内容过于依赖课本教材,而课本教材编撰具有滞后性,无法与实际专业和社会发展进程有效统一,因此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去甚远。同时由于缺乏实用性,学生没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较为呆板、沉闷,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度。很多学生在课堂内容学习上甚至无法有效集中精力进行学习,课堂纪律涣散的情况较多。同时英语学习的强化力度较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进行教学规范。

2.中职幼师专业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

以就业为导向主要是提升学生自身英语的运用能力,这种英语运用表现在幼师工作中幼儿英语教学能力、日常工作基本英语读写与交流能力、教学中英语文化的素养能力等。可以有效地针对中职幼师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低、学习氛围不佳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提升学生基本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其毕业后的再教育与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能力上得到有效的保证和提升。让教学内容充分贴合实际工作需要,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非过度地强调理论性,让教学内容与实际充分地结合。甚至可以针对性地针对市场企业运作情况来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让教学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从而促动教育者和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向性,成为教学工作开展各细节的指导标准。

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幼师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3.1重视幼师职业知识融入

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让课堂教学内容围绕幼师职业内容开展。例如幼儿英语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了解幼儿英语教学模式、知识内容,提升课堂中对幼师职业环境情境的模拟来提升教师英语运用能力。目前幼师专业性的英语教材比较缺乏,可以将幼儿英语教学材料以及网络专业性资料联合运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知识能力,更要懂得幼儿英语教学的方式,如情境模拟、游戏等兴趣教学方式,同时要强调幼儿英语教学中幼儿心理学的运用、幼儿英语接受能力,从而在教学的语言、方式运用上具有更好的针对性。

3.2充分建立学生英语学习有效性技术支持

在课堂学习中,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展现方式,为英语学习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的材料和情境。课本教学材料具有局限性,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有效补充课本材料,同时材料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可以采用视听一体的环境对职业中遇到的英语情境进行展现,提升学生的情境感受能力,同时也让教学内容更与现实情况相符合。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也可以提升课堂的活跃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下,教师可以多推荐相关英语学习网站和软件,甚至是在社交软件中进行英文美文、学习方式、学习信息的交流、分享,充分提升学生的课下学习效果。例如,学生的基本词汇量不足,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机词汇记忆软件做训练,让学生提升词汇记忆效果;可以采用课堂歌曲MV欣赏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在学生英语发音等能力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软件做监测、纠正等辅助工作,充分利用好英语学习资源。同时当下英语学习软件汇集了较好的实用英语,可以有效地通过软件的不断使用来提升日常英语运用能力。而阅读英语新闻,有助于学生掌握当下英文使用流行情况,特别是现代英文翻译软件可以有效地辅助英语能力提升。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是学生日后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保障。在幼师职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拓展,传统的课本教学可能会逐步被信息技术所取代,因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也可以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

3.3提升教师对幼师职业的了解

要想提升幼师专业学生的职业化能力,英语教师本身需要深入地了解幼师职业。这种了解一方面需要教师深入到幼师的工作中,有较多的实际体验感受;此外需要在网络资源上对幼师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对幼师工作的发展做及时掌握,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充分地将情境模拟还原到当下幼师工作情景。要多与幼师工作者进行联系,可能是以往的学生,也可以是幼师岗位上多年的资深工作者。这样才能有效地针对幼师工作现状展开针对性的英语教学。

4.结束语

篇4

>> 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刍议技校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中职酒店服务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分析高职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论酒店服务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浅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空乘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探讨 浅议中等职业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 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教育和培养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培养刍议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浅析旅游职业院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探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教育与培养的途径 酒店英语教学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浅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教育与培养途径的探讨 培养中职学校珠宝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探索 关于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论中职旅游专业学校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论中职旅游专业学校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服务意识是旅游服务行业最基本的行业需求,也是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学生适应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服务意识的培养应是成为中职学校旅游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服务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童编号:1671--7740(2010)03--0175--02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1.学生劳动观念较差。由于受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90后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着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习惯不好、环境与生存意识淡薄、自理能力弱等现象,更不用说有为别人服务的习惯了。这正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尽人意的根源,其结果必将导致责任感的失去,在价值取向上,往往是只图索取,不思奉献。

2.学校教育的偏差。旅游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及劳动态度等因素的培养,不注意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3.社会、家庭教育的误差。长期以来,由于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事服务工作的人被看成是下三流、人下人,至今社会上还有轻视服务行业的现象。为使孩子将来能成为人上人,许多家长让孩子全身心地学习,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自己宁肯包揽所有家务,也不愿给孩子一点劳动的空间,甚至对孩子在学校的积极、主动的劳动表现极为不满。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懒惰和依赖心理,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影响了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康・尼・希尔顿在谈及希尔顿饭店的成功经验是曾说道:良好的服务意识无形中为我们饭店增加了客源数量和单位产品的利润,它是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也是以后必须坚持的。西方酒店业也认为服务就是SERVICE(本意亦是服务),而每个字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S――Smile(微笑):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对每一位宾客提供微笑服务。E――Excenent(出色):其含义是服务员将每一服务程序,每一微小服务工作都做得很出色。R――Ready(准备好):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随时准备好为宾客服务。V――Viewing(看待):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将每一位宾客看作是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贵宾。Inviting(邀请):其含义是服务员在每一次接待服务在每一次接待服务结束时,都应该显示出诚意和敬意,主动邀请宾客再次光临。C--Creating(创造):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应该想方设法精心创造出使宾客能享受其热情服务的氛围。E--Eye(眼光):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始终应该以热情友好的眼光关注宾客,适应宾客心理,预测宾客要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使宾客时刻感受到服务员在关心自己。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服务意识取决于服务人员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对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它是服务人员内心的愿望与观念,是在掌握了业务技巧,把握了服务的本质和规律,加之兴趣情感等个性品质方面的因素后形成的心理上成熟的行为习惯,很难简单地通过规章制度去强制建立或调整。服务意识要求服务人员具有主动服务的兴趣、热情等个性品质并形成心理上成熟的行为习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旅游服务是其最基本的“产品”,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服务意识是旅游服务行业最基本的行业需求,是旅游从业人员业极为重要的理念。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在良好的服务意识指导下才能发挥工作热情,提高对旅游工作的兴趣,为顾客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从而为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专业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等,缺乏任何一种素质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旅游工作者。对于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来说,服务意识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适应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服务意识,其他素质才能发挥作用。困此,旅游专业应该把服务意识的培养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加以重视。

三、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多学生认为导游挣钱容易才去做导游的,这种动机危害很大,要是缺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只为谋财而不择手段,就会导致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形象受到损害。因此,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手,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强化旅游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旅游教学中我们常常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客人总是对的”、“顾客是上帝”、“客人第一”,要求学生具有宽容、忍耐、服从、敬业的品格和意志力。学会服从不是知识、学识的多少能够决定的,而是一个人思想感情、情操、品质和精神境界所决定的。学生在心理上理解、接受了这种思想,进入这种境界,他在对待客人的态度上便会真正贯彻“客人永远都是对的”的服务观念,从而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场合,对待任何一位客人,都会笑得更甜、更美、更自然。同时,在旅游业中,百分之百的规范服务并不能换取百分之百的客人的百分之百的满意,这是因为服务需求的随意性很大,尽管服务员已经尽心尽责,但客人会因其自尊、情绪、个人癖好、意外情况、及时需求等原因,提出服务规范以外的各种需求。所以我们要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追求尽善尽美的服务效果,从给客人创造惊喜中获取自己的服务人生,在客人的惊喜中找到富有的人生。

2.通过学科理论的渗透,培养旅游服务意识。在旅游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多门学科的教育要形成合力,适时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如在《旅游礼仪》课教学中,通过礼仪礼貌等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礼貌礼仪是旅游优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人际沟通的钥匙,是提升个人和企业形象的法宝。让学生懂得在对客人服务中怎样才能更热情、到位,更富有人情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导游业务》教学中通过创造“现实情境”、“模拟情境”、“交流情境”让学生体验做导游应掌握的规范化程序。在《客房服务》教学中,就要在模拟客房室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客房服务员,真正体验“客人人住我做房;客人睡觉我铺床;客人如厕我涮桶;客人洗澡我擦缸”等程序及其心理承受能力,并从中体会到劳动服务的艰辛与乐趣。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3.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教师服务意识的培养。教师是育人的主导,教师的素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的服务意识又怎样呢?在对某职业学校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有80%的教师从来就没有“学生是上帝”的观念;有78%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有65%的教师认为职高学生根本不值得教,做职高学生的老师没有任何价值感。由此可见,教师在职业观、教育观及学生服务意识上还存在偏差,那他们中的一些人怎么可能尊重学生?只要求学生有服务意识而教师却没有,这样的教育是不平等的,也决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教师的服务意识教育同样需要加强。在旅游教育中,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不光取决于班主任或专业课教师及有关领导的教育水平如何,也取决于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教育时的服务意识如何。所以,学校要营造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整体氛围,以出色的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5

服务意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专业要求,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完善学生实践,增强其专业综合素质,提升旅游饭店的经营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也日益强烈,服务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旅游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的旅游饭店服务行业中存在部分问题,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同质化严重,服务意识弱化等。笔者对所在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进行了调查,简要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现状,对如何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进行了浅要分析。

一、现阶段旅游饭店管理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感不明确,专业素质较差

旅游饭店的消费类型按消费目的划分属于享受资料消费。顾客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标准。这就需要相关服务人员具备职业责任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服务客户。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形势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存在动手能力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专业基础较差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我国旅游饭店的服务质量长期难以得到提升,服务人员没有责任承担意识,在对客服务中不能摆正心态面对高物质消费,甚至于产生心理矛盾。

(二)角色转换困难,难以适应实践工作

受到传统尊卑意识以及当下社会氛围的影响,社会大众对于旅游管理、饭店服务行业都存在偏见,认为学校的旅游管理教育没有实际可操作性,对于从事旅游服务的人群也具有心理歧视。这就导致专业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不能实事求是,忽视基础工作眼光好高骛远,违背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受到这种心理意识的影响,学生就业后,难以调整想象与实际中角色转换的落差,不能积极的投入工作,服务认知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三)重视操作培养,轻视思想升华

大部分旅游管理教育中都存在重技能提升,轻思想升华的问题。操作技能考核是企业招聘员工时采用的普遍方法,能够直接、客观的检验学生对饭店服务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造成大部分学校教育只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了思想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重要精力放在了实践操作上,理论学习也仅仅局限于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服务精神、职业认知的不完善。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学生服务意识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自身认知的提升,这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转变社会大众对服务行业的不恰当观点,提升学生对服务的理论认知水平并适时的应用于实践。

(一)强化学校服务意识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生服务意识的构建过程中应该起到主力作用。全面系统的对服务内涵进行剖析,并向学生传授服务思想。在英文中,smile微笑,excellent业务,ready随时准备,viewing重视,invitation邀请creating环境氛围以及eye眼神交流七个方面共同组成了服务――service。

1、保持微笑。在酒店的管理中,真诚的微笑是对每个员工的最基本要求。这需要学生长期的自我训练以及感情调节。保证在实践服务中随时、随地的保持微笑。尽量避免个人感情外露,影响服务态度的情况发生。

2、熟悉的业务掌控。服务行业除了要求员工保持良好的形象之外,还要求员工具有精通的业务掌控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及时应用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反馈。勤于实践是熟悉业务流程的最佳方法,所以在校学生要创造实习机会,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3、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全面的准备工作,对于良好优质的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在旅游饭店的实际工作中,要实时检验折叠口布是否摆放整洁,餐饮用具是否清洁以及酒水单是否齐全等。完善的准备工作对于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实际服务中的难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重视每一位客人。在实际的酒店服务中,经常存在服务人员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的情况,服务质量以客人的消费标准为依据。这是不尊重顾客的表现,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该不卑不亢,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客人。

5、再次邀请。饭店服务业具有反复性、频繁性的特点。回头客是服务类行业经营的基础。

服务人员在客人离开时发出欢迎再次光临的邀请,并通过服务过程中的语言形态等对客人的再次光临产生吸引力。这需要服务人员真诚热情的对待客人,以自身积极的形象感染他人。

6、环境氛围的营造。服务是一种无形的活动,顾客对其的判断标准就是自身的舒适度。所以,环境氛围的营造对于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提到了环境氛围营造主要是指服务前,例如,在服务人员心态的提前调整、顾客用餐或休息时的特殊要求了解等。营造一个顾客熟悉的氛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7、用心观察,超前服务。优质的酒店服务不止局限与满足顾客形式上的命令,还要满足顾客的消费心理。这需要服务人员善于观察顾客心理感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与形式。这种超前服务可以降低顾客对所处环境的防备心理,对所处环境形成好感。

学校教育就是要根据这七点服务标准,对学生进行服务意识培训。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微笑课程训练,开设专门的仪容仪表、常识礼节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细节注意力的锻炼,还可以创设实际情境,考察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争取在学校学习阶段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并予以解决。除此之外,还要开设有关职业道德的课程,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之上,升华其对旅游饭店服务的思想认识。

(二)营造服务环境氛围

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不只需要学校的知识理论教育,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氛围。例如,教师以身作则,强化服务学生意识,在教授课程过程中,树立一个为学生服务的良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同时,良好的环境氛围,还需要家长与社会的配合。家长应及时更正传统的认知,正确理解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性与实际应用价值。社区也要加强宣传,为学校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结束语

篇6

一、国内最早的粮食类本科专业

1956年国家在北京成立中央粮食干部学校,设立全国唯一的粮食储藏、油脂工学、粮食检验专业,1959年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北京粮食专科学校迁至郑州,合并成立郑州粮食学院,设立粮食加工、粮食储藏、油脂工程本科专业,组建粮食工程系、油脂工程系、粮食储藏系,是我国建立的第一所粮食本科院校,被称为“亚洲粮院”。后来,随着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的调整,1999年将粮食加工、粮食储藏、油脂工程、食品工程系合并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原粮食工程系、油脂工程系、粮油储藏系、食品工程系合并成立粮油食品学院。2004 年,郑州工程学院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是河南工业大学的特色专业。

自郑州粮食学院组建以来,为全国粮食行业培养了大批从事粮食储藏、粮食加工、油脂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对我国粮食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办好特色专业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包括原来的食品工程、粮食储藏、粮食加工、油脂工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水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几个本科专业。建国后的大学有些是教育部直接管理,有些由国务院各个部委管理,有些是地方办学,所以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每个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有的在乳制品方面有明显优势,有的在肉制品加工方面有明显优势,有的在果蔬加工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则在粮食产后加工与贮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调整后如何办好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新的专业,各个学校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当时主要有两种思考,一是不管原来自己的特色,重点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成通用食品专业,这样就会形成全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个面孔,即相近的必修课程,相近的专业课程;二是把调整前的专业名称改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对原来的教学内容不作改动。当时,根据我们的专业特色和对行业的影响以及粮食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借鉴了各个兄弟单位的经验,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了比较符合我们专业实际和行业需要的修改,修改的指导思想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方面与国内外同学科接轨

专业合并完的几个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是照顾到专业课的需要,基本素质的培养注意不够,主要原因是专业面过窄。比如,粮食储藏专业不开设有关食品科学原理、物理化学、力学、机械制图、工厂设计、食品机械等课程;油脂工程专业不开设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等;粮食工程专业不开设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等。调整后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采用以上任何一个老专业的教学模式都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采用了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与国内外同学科接轨,开设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分析等化学类课程,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奠定必要的基础。开设了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检测、食品微生物、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使学生具备必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这样国内外同类专业就基本接轨了。

(二)在专业课设置方面保持并完善专业特色

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考虑了我们现有的资源优势,更重要的考虑了国家发展的需要,粮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把粮食专业的主要课程分为四个选修模块,一是粮食工程模块,主要课程包括谷物加工工艺学、通风与气力输送、谷物化学与品质等;二是油脂工程模块,主要课程包括油脂化学、油脂制取工艺与装备、油脂加工与装备、植物蛋白工艺学、植物油厂生产安全等;三是粮食储藏模块,主要专业课包括储量害虫防治、储粮工艺与装备学、粮食质量检验等;

四是食品工程方向模块,主要专业课课程包括食品机械与装备、食品工艺学、食品感官评价等。专业调整后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比以前的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粮食储藏、食品工程四个老专业有很大不同,专业调整对人才培养是一种很大进步,既保证了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又发展和完善了为行业服务的专业特色。

新的培养方案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在学科领域内的综合素质。调整后的培养方案比以前四个老专业的方案都有很大改进,比如原来的粮食储藏专业,没有设置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机械与装备,毕业生即使在粮库工作也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粮食储藏的需要,比如研究新的绿色储粮技术、自动化储粮工程、储藏粮食品质的鉴定等,都需要这些知识;原来的油脂工程没有开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等,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油脂工业的需要,因为油脂作为三大营养素之一,不研究其营养性质及油脂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同时微生物油脂也是新的优质资源,不开设微生物方面的课程显然不科学;原来的粮食工程不开设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等,而现代粮食加工专用粉研究、粮食资源的转化、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原来与最终品质的关系必须具备这些知识。因此,专业调整不是将原来四个专业简单合并,而是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完善了专业特色。

具体实施过程是:学生入校后到大学二年级之间上公共课、基础课和部分通用的技术基础课,大三第一学期根据学生的志愿、学校教师和实验条件等办学资源分方向上课,毕业设计(论文)和专业课模块是配套的,比如,选择了油脂工程专业课模块,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应选在油脂工程方向的课题。

篇7

【基金项目】自然基金项目《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及其扰动机理研究――以云南旅游地为例》(项目编号:41061012)阶段性成果。

如何将旅游这一学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旅游业市场需求的人才?这是国内开设旅游专业教育的所有高校都在进行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为例,对旅游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思考。

1.云南高校旅游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A.云南高校旅游教育专业的现状分析

a.开办旅游专业的状况

云南省本科院校中开设有关旅游专业的学校有8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学院、昆明学院、大理学院和玉溪师范学院。各院校的旅游专业都是依托于其他学科,形成了二级分科或者三级分科,但也各具特色。

b.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制状况

在云南省的8所旅游专业的本科院校中,如云南大学的旅游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专业下的分支专业,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是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开设的特色专业。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本学位下设有有两方向:旅游与休闲管理和旅游经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分两个方向:旅游教育(师范类)和旅游策划与规划(非师范类)]四个方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是追踪国内外旅游研究动态与应用前沿,以云南建设旅游支柱产业、旅游经济强省为依托,充分应用多学科综合集成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各具特色的旅游地规划、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等进行研究,努力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等学科理论、方法和技能等,能在旅游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旅游管理、旅游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旅游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旅游教育、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中等旅游学校、旅游职业学校从事旅游教学、旅游教育研究及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可在旅游管理部门从事旅游规划、旅游信息系统技术、旅游管理等工作。可在旅行社、景区、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导游、市场营销以及旅游项目创意与宣传等工作;可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社区等从事休闲管理工作。

各高校本科学制均为四年,专科一般三年,研究生学制三年。本科生、硕士生毕业时符合条件者分别授予管理学学士、硕士学位。

c.课程设置状况

1997年,国家教委将旅游学科归属于工商管理类的二级学科。纵观我省高校的旅游专业,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家旅游专业目录开设课程。如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

主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旅游地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等基本理论类课程;大学英语、英语听说、旅游英语、旅游信息系统等语言类与信息类课程;并开展系统的旅游区(点)、旅游企业、休闲企业实习实践活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旅游教育方向主要课程:旅游美学、旅游策划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电子商务及旅行社、酒店、客房及餐饮服务等经营与管理类课程外,尚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件制作以及教学实习等。

休闲管理方向主要课程:旅游广告策划、休闲管理、休闲设计、休闲资源开发与规划、休闲产业市场营销、主题公园规划与设计、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

虽然全国旅游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才的输出数量和输出质量却令人担忧。

B.云南省高校旅游专业存在的问题

a.实践目标不够明确

学生们在没有充分了解专业情况,清楚专业方向之前,学习无目的,实践无方向,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实践能力差,同时也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专业失去兴趣。另外,经过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培养,有的学生本身对实践课程不感兴趣,只求在理论课程上获取高分,这样即使学校设置了实践课程,他们也不会真正的融入实践。其次,在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即使开展了实践活动,学生们也会因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使实践盲目、低效。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与市场相结合。

b.实践环节投入力度不够

从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来看,教育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实践培养的态度上,高校方面通常只是迫于学计划的压力,部分学校安排只有2~3个月的实习时间,甚至更短;各级旅游高等教育机构对实践课程的重视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实践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能力的实际作用。旅游实践的意识还不够深刻。另外旅游专业下各个方向在教育实习中内容一样,并未按所学的方向进行合理安排[1]。

据调查:我国所有的学校都要求必须实习,其中要求学生实习时间超过半年的院校比例为56.7%,3~6个月的院校比例为32.8%,3个月以内的为31.04%。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达到了旅游企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教学中大量引入实践的做法在我国还并未成为主要的方法。这也是目前我国旅游专业教育的问题所在。

c.选修课时所占比例小

从云南师范大学的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课程的开设上具有特色,但是不管是哪个方向开设的基础理论课时在课程中的比例都很大,而选修课所占的课时比例却很少。在研究生阶段,专业选修课更少,基本上到研二就是跟着导师做课题。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向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吸取经验,比如日本的立教大学,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或者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来深入,总共有124学分,专业选修课专业选择科目30学分,占了总学分的24%①。

d.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足

旅游教育既是高层次的,又是应用性的,在确立培养方向和目标时,要在坚持旅游教育与旅游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重视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随着就业观念、人才供需和企业用人的变化,职业道德和职业养成类的课程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予以安排,给予高度的重视,应将学生的学习观转到“社会承认的是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学过什么”上来,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在旅游企业中充分施展才能。

2.云南高校旅游专业的对策分析

A.明确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所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云南本科院校开设的旅游专业来看,各具特色。但是在培养目标上仍是较模糊,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所需脱节,并未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专业设置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专业结构要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相适应[2]。围绕培养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编制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可考虑通过设置不同选修组课或设置不同档次课程进行组合等办法达到使同一专业有不同培养模式的目的[3]。

B.理论学习、实践环节并重从学生到老师,从基层到管理者,从学校到部门,都应该重视旅游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

从领导思想和老师态度上要进行根本的改变,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条文和教学规定来规范老师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意识。并配以科学的教学计划来贯彻实施,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来重视旅游实践教育,把它当作振兴旅游教育、振兴旅游业的大事来抓,为学生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

C.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

现代旅游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就业竞争的激烈,因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结合学生兴趣,在课程上也要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4]。如云南师范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分出四个方向,即旅游与休闲管理方向、旅游经济管理方向、旅游教育(师范类)方向和旅游策划与规划(非师范类)四个方向,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另外,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大选修课的量,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这也是拓宽口径的一个方面。

D.突出特色,注重能力培养

旅游行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要求。在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中,首先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如旅游礼仪、旅游外语、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特色课程不可缺少,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其次,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能力,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将能力培养贯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当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5]。

E.重视职业素质的教育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旅游行业人才。但是,在一些调查中,旅游企业在评价旅游人才时,不管是哪个层次的人才,对于其职业素养都不甚满意。为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首先,可以开设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或是职业指导方面的教育课程,让学生理性、全面地看待旅游业。其次,教师要积极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手段,逐步建立起学生的专业感情,培养职业素养,奠定其以后事业成功的基石。

旅游教育既是高层次的,又是应用性的,在确立培养方向和目标时,要在坚持旅游教育与旅游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重视理论体系学习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5]。随着就业观念、人才供需和企业用人的变化,职业道德和职业养成类的课程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予以安排,给予高度的重视,应将学生的学习观转到“社会承认的是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学过什么”上来,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进入社会适应生存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在旅游企业中充分施展才能。

篇8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旅游专业;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能到生产和技术一线的专业技能人才,这就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上边做边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学习和实践,掌握相关的技能。课堂上不仅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领会了解,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他们之前在初中阶段学习习惯较差,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但是他们精力充沛,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不错,实践技能的领会掌握强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因此,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在旅游专业课的教学上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

一、实际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课教学时,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硬件环境没有较好的配套到位,需要及时完善更新

合适的硬件环境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保障,但是很多学校的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实训设备不足,以至于只能部分学生操作,部分学生旁观,实训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很多学校的设备陈旧,不愿意花钱更新,实训操作也因此与实际岗位要求脱节。

2.旅游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技术和能力与最新的岗位技能要求脱节,需要加强培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旅游专业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同时具有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而目前在职的旅游专业教师岗位实践经验不足,对行业的最新要求领会不够,不能较好地完成实训任务。

3.教师和学生对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关注度不同,导致课堂的教学目标实现难度加大,需要及时沟通,反思调节

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上,教师比较关注课堂纪律,关注每个学生参与操作的情况,关注学生操作的要领有没有掌握,而学生可能更关心的是各个操作环节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完成的技巧和完成的质量要求不高,师生关注点不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难以正常实现。

4.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学校自成一体,优秀的教学资源无法共享

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时间还不长,很多学校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优秀的课件资源,但是由于不太成熟,相互之间还没有实现共享。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果仅仅是重形式轻效果,做表面文章,或者不注重对课堂各个环节的把握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回顾之前的教学实践,对在旅游专业课堂上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体会

1.在有限的实训条件下,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实训任务

虽然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训设备不足,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操作的需要,但是在旅游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合理分组,将实训内容细分,利用有限的设备,给每组学生安排相应的任务,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任务,有目标积极地去完成。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需要加强课堂管理,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虽然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课堂上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教师应讲明实训操作的任务、要领、技巧以及注意的细节,并进行规范细致的操作演示,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问题,及时指导,并对重点问题详细讲解。对少数问题较大的学生还需要重点辅导,强化学生的训练效果。

3.课堂上应策略引进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操作积极性

理实一体化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际操作中,为了巩固学生的训练效果,常常需要学生对一些项目反复练习,相对比较枯燥,这就需要有策略引入竞争,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比赛,在时间和质量上打分,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

4.教师应及时关注最新的行业要求,规范引导学生的操作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技能要求较高,虽然我们旅游教师很多都是本专业毕业,对业务知识比较了解,但是行业实践相对缺乏,或者长时间没有在企业岗位实践操作,对一些新的行业要求和规范不太了解,在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指导也必然与行业要求脱节。因此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应及时关注最新的行业要求,规范学生的操作。

篇9

关键词:旅游专业; 一体化教学;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Abstract: This paper "work is learning, thinking, learning is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work",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ourism specialty training standard,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of Guangzhou industry Technician College Tourism Majors in constructing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gram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mode and effect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is model,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ourism talents of the actual, from the employment point of view,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tourism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体化教学是指根据企业岗位任职需求,按照学习与工作无缝对接、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思路,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分析,创新开发具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一、我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和现状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为:

一是“定向班”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比如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珠江新城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等,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 “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方案设计中课程设置的“职业能力进阶”体系,第一学期为职业初级阶段,即旅行社导游(兼职、全职),开设课程有《旅游行业认知》、《游客服务与协调》、《餐饮服务与管理》等基础课程;第二、三学期为中英文导游、形象店营销员模块,开设导游景点知识和讲解,酒店管理课程体系模块等课程,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企业同时进行理论教学与顶岗实习,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 与行业考证结合,争取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第四学期为职业的高级阶段,即旅行社计调人员、行政人员,开设课程有旅行社企业会计,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等,第五学期为旅游管理延伸体系模块,根据企业需要,去旅游企业实习或与行业考证结合,争取取得旅游行业的相关证件;第六学期,去深层次合作的企业或贯名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并与就业结合。

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构建与实施分析

根据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探索了“学校与旅行社”、“学校与酒店”、“学校与茶馆”三种校企合作途径。

1.“学校与旅行社、酒店”合作。学生导游证考试一般都会选择广州考区,所以对广州的市景点的旅游路线和导游词都容易掌握,尤其是在校的“工学结合”实习和毕业定顶岗实习都很容易进行。

2.“学校与酒店”合作。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企业的合作已经有几年经验, 学校与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建国酒店等酒店合作过程中,逐渐发现管理正规、集团式经营、地理位置优越、企业信誉好、待遇优厚的酒店企业进行长期、深入合作。通过学生实习加强学校与酒店的深度合作。采取平时聘请酒店的专家来学校给学生作报告,实习的时候学生和指导教师去酒店参加现场操作和锻炼,逐步形成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并且利用企业资源更新教学理念。

3.“学校与茶馆”合作。目前与学校合作的有广州珠江新城“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广州市核心地块,主要面对是一些高端消费的白领阶层。这些高素质的客人的消费观点比一般酒店相对要好,此时,学生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茶师会得到相应的尊重,比在一般的酒店实习的学生在心理相对会得到满足。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茶艺知识和专业泡茶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一般公司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因此,我校在和“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合作办学“联姻”时,直接按照珠江新城店的模式迁移到学校,而且对校内学生进行开放消费,旅游专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常规店面打理,宿短了学生下企业实习的适应期,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真正体现“工作即是学习,学习即是工作”的教学模式。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对比分析

1、初级阶段的合作模式

我校在酒店、旅行社、广交会等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与他们签订短期或长期实习合作协议。一是学生可利用“广交会”和寒暑假的时间与旅游企业签订短期合作协议, 让学生到旅游企业去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让他们对旅游企业的运作有所了解。二是学生学完全部课程后与旅游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几个月的实习。现我校已与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建国酒店、广州广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广州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广州太平洋国际旅行社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2、中级阶段的合作模式

从教学环节开始合作。我校与企业合作体现为“三个共“,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旅游专业教学计划, 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学校把旅游企业的经验丰富的员工请进来, 聘为学校的专家教师, 参与学校教学工作, 把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以案例的教学形式引人课堂。同时组织学校教师到合作企业各部门进行实际操作, 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进修。通过教师参与企业管理, 指导企业经营,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获得了实习环境, 提高了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在学校学完主干课程后, 直接进人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这一实习要与就业相结合, 可以让学生与企业进行首次双向选择。选择后双方共同商定和实施培养方案。最后, 企业优先选拔留用优秀毕业生, 签订就业协议。我校与广州东方宾馆、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建国酒店、广州广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广州中国青年国际旅行社、广州太平洋国际旅行社等单位合作后,他们既给我们提供了实习基地, 又给我们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3、一体化教学合作模式

学校主动与旅游企业联系, 实施“一体化教学” 培养模式,即指根据企业岗位任职需求,按照学习与工作无缝对接、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的思路,把企业搬到学校,真正对外进行营业,如我校“广州撒拉亭茶馆有限公司”工贸店,真正体现“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因为跟企业是一样的,大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小到茶艺教学设备,跟企业是一模一样的。所不同的是顾客不同,学校经营的对象主要面对是师生消费群体,在消费能力上稍逊一些,所以产品的定价比真正的企业下一两个档次。这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可, 而且还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基地, 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并且能够使学校的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吻合, 又为企业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结语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学校的运营还存在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能真正把企业搬到学校的为数不多。大多数的院校和企业合作多为短期行为,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合作仅限于学生实习与就业等不足之处。因此,在财力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值得借鉴的地方。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从“工作即是学习,学习即是工作”的模式下,可过渡到“工作是工作,自己是自己”,把“工作”与“自己”分开,让两者保持距离,这是最近年轻人中流行的观点。然而,要做好工作,就应该消除“工作”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要悟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这两者密不可分。这个经验相当重要。也就是说,连同身心一起,要全部投入工作,热衷于工作。

这才真正的教育目的所在。

樊雅琴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J ]. 中国校外教育下月刊 2011, (5) .

篇10

【论文摘 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学习现状,通过分析学生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来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从词汇量,正音正调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多背,多听,多练;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高职英语听力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听力课程是非英语专业高职本科的一门通识必修课。同时,非英语专业高职本科生也要参加各类国家级英语等级考试(CET4&8,PETS,IELTS等),在诸多测试中,听力是必考的一部分,且与过去相比而言,听力部分所占分值只增不减,因此,对高职学生来说,听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语言技能。通过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及对部分同学进行调查访谈发现,这一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尤其是英语听力,因此提高英语听力的课堂教学效果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影响英语听力效果的主要因素

1. 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应指出的一点是,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均为非英语专业高职本科,分别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调查发现,在中学阶段,其英语成绩相对较差;而在高职阶段学习期间,因属非英语专业,故对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都相对较少,因此,高职本科生学习英语常出现以下问题:

(1)语言方面。指多数学生存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障碍。在语音方面,学生受母语方言影响,自身发音不准,又缺乏必要的语音基础知识,除存在音素分辨障碍之外,还难以识辨词句的重音,如将seat理解为sit,leave 理解为live,once 理解成one’s,re'cord (v.)读成 'record (n.)。在词汇方面,由于词汇量严重缺乏,对英语常用词组、习惯用语,一词多义不熟悉,对生僻词、俚语不理解等原因往往造成听力障碍。如教例:

—Do you have change for a ten-dollar note?

—No, I think you can get through the money in the shopping center.

学生听清这一对话并无多大困难,可是却不好理解,因为他们只知“get through”有“通过,用完”之意,不知用在此处是“换零钱”的意思。因此就产生了听觉认知上的迟钝。

(2)心理素质方面。这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听写时精神过度紧张及精力不集中两方面。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缺乏自信,在听的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心情极度紧张,一旦某个地方听不清,脑子就顿时一片空白。精力不集中是指在听的过程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疲惫,亦或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使大脑处于走神状态,导致听力输入信号出现断层或缺失,从而影响听力效果。同时,他们还习惯把听到的英语信号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这一语言解码和编码过程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认知理解速度。

(3)学习内容方面。大学层面的听力材料,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及各领域的时事要闻。多数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或跨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缺乏,常会有一种耳熟而又不明其意的感觉,从而造成听觉认知上的障碍。

2.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外院教师绝大部分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习惯于用英语专业本科生易接受的专业知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来教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由于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在基本功上差距较大,所以将教授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套教学体系用于高职学生是不合理的。同时,高职英语教师还应加强高职教育理念。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1.语音语调基本功练习

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从小接受自己的方言,并长期用方言进行交流,到了学习英语阶段,对英语有着自然的排斥、抵触。同时接触英语的机会和对英语学习的投入都较少,所以发音普遍较差。因此,要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就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讲解语音知识,纠正他们的习惯性错音,如将night读成light。

2.鼓励为主,使其树立学习自信心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未受过听力训练,一开始接触听力课,自然会感到不知所措,产生紧张,急躁情绪。在一段时间感觉不到提高时,又易产生畏难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应首先向学生阐明听力学习特点(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求成心切)与方法,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

3.丰富听力材料,多听多练

在教授之前,教师应浏览整套教材,找出其教学重点、难点,训练技巧以及全套教材的内在联系。其次,在讲练过程伊始,要将听写与复述相结合,边听边复述,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与理解。最后,还要给学生补充一些难度适中,内容新颖且符合此阶段学生年龄段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材料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4.倡导“合作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最敏感的一个因素。传统的“讲-听-接受-巩固”课堂模式不利于将听、说、读、写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影响学生听说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将听、说、读、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氛围。面向全体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构建“合作学习”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方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教学过程。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活动为主体,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小组划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 (1)故事复述式:要求小组成员根据所听到的故事性材料进行个人复述或集体复述(每个成员复述一句,循环复述整篇故事),教师对学生复述中的差异再作分析比较和讲解。在做复述练习时,教师对故事性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学生的基本功、学习进度来安排,从易到难。

(2)话题讨论式:各个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展开讨论,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

(3)情景表演式:对于一些特定场景的对话,如校园,餐厅,及采访的话题,由学生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兴趣,有助于听高听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