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改革的概念

篇1

[关键词]互联网+ 课程改革 机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244-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和社会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大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更是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因此,全面改革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整体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成为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新形势下,教育和互联网的融合势不可挡。互联网+教育简单说就是使未来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我校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期末考核方式的改革,用上机考试代替传统的纸质考试。学校自主研发出了一个适合本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考试系统,系统共十一种题型,包含听力。每次考试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题型、难度以及考试时间。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就成功运用了大学英语考试系统。交卷率达到100%,交卷瞬间就可获得学生分数,大大提高了阅卷效率,保证了阅卷的准确性。每个考生的题目均由考试系统随机抽取,因此基本不存在作弊行为,考场秩序井然。总体看来实行上机考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样的期末考核方式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改革。课程教学和机考有机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学习融为一体。将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网络和现代化移动设备有机地连接起来。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完全能够将时下备受推崇的翻转课堂和项目教学应用到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活动中。

一、互联网+概念下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下将课程学习需要的背景知识通过课下完成,课堂的时间教师针对重点的知识进行集中讲解。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就大学英语这门基础课来说,这门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的教学环节设置需要统筹布局,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翻转课堂恰恰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根据“90后”学生的特点课前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向学生任务,例如跟读单词、了解文章文化背景等,学生接收到任务后利用智能电子设备以及学习类APP完成相关任务。也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将英语中比较难理解的语言现象录成视频让学生课下学习。课上教师可以直接进入重难点讲解,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解决学生的核心问题为重点。课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各种类型作业用以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可以通过雅信达平台布置听力作业检查学生的听力能力;可以让学生录制语音音频检查学生口语练习情况。通过网络让英语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互联网+概念下的项目教学

教学方法的改革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然而经时间和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是非常符合教学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备口头表达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项目教学的方法实现。给学生设定一个实际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去演练,教师也能参与其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任务的设置可以结合教材的章节主题,也可以适当拓展,主要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设置。

翻转课堂和项目教学法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亦或是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发展、考核模式的不断丰富,课程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前进。特别是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的信息量空前巨大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料,如何通过先进的考核方式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都是今后课程改革的重点。将英语课程的各个环节和互联网充分融合是英语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将两者更好融合的新方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朱音尔,张肖莹.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机考探索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09(02).

篇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和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相比,新课程理念有着突破性的改革。为适应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将新课程理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对比,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数学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开展

学生仅仅依赖模仿与死记硬背,这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是研究、发现和动手实践的结合。教师将问题或疑难情境呈现给学生后,不应该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分析、不断探究、与教师或同学交流讨论,进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积累学习资料,从自我探究中找到答案,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教学中,只有先呈现问题或问题情境,才有之后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若学生不能确定自己和同伴得来的“猜想”是否有依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想法找证据去验证,而不是直接给予肯定或否定。若学生对教师或是教科书产生疑问,教师也要鼓励他们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就算他们的想法是错的,教师也应该肯定他们敢于挑战、不惧权威、遵循事实的意识。

二、数学教学应以情境为线索拓展

新课程理念中,高中数学学习的支撑是靠源源不断的课程资源和以情境化方式来实现的。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但其设计又需要情境来支撑。没有情境,就没有思考问题之说,而教学课程资源的基本成分也是情境。数学问题的情境用数学模型可以表现出来,而数学模型就是参考某种事物的特征,将数学语言形式化地概括或近似地表现出来。像数学中的公式、方程以及算法系统等都属于数学模型,将问题情境化也属于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新式的数学教学改革将重要强调“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拓广应用与发展”的基本过程,将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让数学更有情调,使之完全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从而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并理解数学,自觉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应注意在观察、动手、讨论、思考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使之成为基本的实践能力。

三、改善教学方式,重视探究导向的过程化教学

新课程理念中,教师被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要从实际出发,在与同伴合作中获得理解,而不是靠别人告知。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肯定,并给出积极评价,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取知识经验。首先,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世界,促进思考和理解能力;其次,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最后,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应,鼓励学生解决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与人合作。

高中课程追求的理念是丰富学习方式,改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不是只靠记忆模仿概念、结论而完成的。自主思考、探索、实践、合作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的评讲依然是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学生更要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互动。在教育理念、学科内容等方面,高中数学都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理念和目标,积极探索师生都适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感受这个过程,通过直观感受,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拓展和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让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众不同。

四、强调教学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

新改革非常重视评价方法的改革,强调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题和手段多标准化,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让教师变成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评价理念,明确新的教学评价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的差异,平等看待,让学生扬长避短。传统的评价方法就是考试测验,新的评价可以通过观察、访谈、自我报告、记录表现等多种有效的简单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写小论文或是研究性学习成果,然后由教师给予评价等。

五、强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新式的多媒体教学新颖奇特,可以通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在无意识间学到知识。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既能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又能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对未知的渴望。高中数学教学中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运用多媒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未来,在新课程发展的路上还会有更多难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了学生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想,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研究,充分利用目前的教学条件,应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金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浅谈[J].都市家教:创新教育,2009(9).

篇3

关键词:课程矛盾;课程认同;条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2-0031-03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通常的理解是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贯通,是义务教育后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整合,它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个体而言,要让个体劳动者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使得劳动者在日益流动的市场中能够找到生存的空间;对社会而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工人,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基于此认识,五年制高职课程的设置也是沿着泰勒式的思维来确定的,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形成课程、评价课程。如同在课程领域内后现代课程观对泰勒原理的批评一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五年制高职课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五年制高职课程的矛盾和困境

现有的五年制高职课程的设置从其宏观结构上来说,一般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主要侧重于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义务教育后普通学术课程的延伸,包括社会课程、人文课程和自然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专业课程是随专业方向不同而设置的旨在为专门工作服务的课程,其开发主要依据职业行动体系和工作任务、工序。[1]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五年制高职课程经常采用的是模块化课程,即根据专业、工作或工序需要将不同课程组合成最适合其专业、工作或工序指向的课程集合,以供学生选择。这种为应对市场变化对劳动者提出的要求变化而设置的课程组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正是这种将市场原则贯彻于职业教育的课程组合,使得五年制高职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困境。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能力发展的矛盾

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共同遵守的公共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虽然存在不同的理解,但共同的是无论是能力还是人的素质构成等都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方向。在此,作为贯彻教育目标的课程设置就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行的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设置,从其构成来看是无法达成此目标的,尤其在模块化课程作为一种深受市场欢迎的模式之后,其立足点已经由人的本身发展转移到了市场需求上,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更为突出。“如果说中小学教育一直是企业权力和自由市场哲学的争夺目标的话,旨在改变高等教育的努力也是十足的革命性的”[2]。这种教育立足点的转换所导致的根本矛盾就是市场需要的技能与人本身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现实中由于人们把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理解为简单的互动过程被忽略,也因此所谓的模块化课程连同菜单式培养即课程模式和培养模式也逐渐忘却了教育的本意,片面强调了职业能力的发展而忽略了人的其他方面,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表现在五年制高职教育评估中对就业率的片面强调。

(二)课程的社会融合与社会分化的矛盾

课程与人的生活非常密切,“不论是正式课程还是非正式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3],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人们的生活经验都是可以纳入到课程中去的。人们往往把知识的效用作为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则,也就是说课程内容往往是由人们认为的最有效的知识组成的。伯恩斯坦考察了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即集合型课程和整合型课程,他认为两种不同的课程其知识编码是不同的,即由集合型编码和整合型编码构成,而不同的知识编码又与不同的社会秩序联系在一起。

现有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毫无疑问是属于强分类的集合型课程的组合。在这样的课程组合中,学生由于强分类的专业知识而导致其身份适用的领域狭窄,很可能被社会定义在既有的狭窄的局部而不是因社会发展而流动变迁,由此而导致的不是一个对社会开放的、平等的参与社会各项事务的人,而是被既有秩序规定的一个特定的身份场合的人,这对于变动不居的市场社会来说,不仅是一个秩序逻辑上的矛盾,而且对于民主社会来说,是一个社会融合和社会分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往往会以学生个体的专业狭窄能力而被社会边缘化为代价。因此,课程本身也不仅仅是知识分类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控制的问题。

(三)课程面向过去和面向未来的矛盾

五年制高职课程设置的原则除了遵循教育学的一般原则之外,特别强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原则,这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也是所有职业教育共同具备的一个特征。而职业的高度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国家经济的内在属性,尤其是在高度分化的社会中,个体职业流动成为一种经常现象之后,对各种职业之间在特定社会成员身上的界限要求模糊,不再是专业课程之间清晰的、无法跨越的界限。这种界限清晰、分类明确的课程往往是基于课程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顺序的要求,力求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完整性和顺序性,是着重于对已有知识经验的逻辑梳理。因此,面对过去的课程,它不仅无法适应社会职业变动的需求,更无法创造新的未来社会职业本身。而教育本身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的保存功能并不限制教育的创造性,职业教育也如此。

现代资本的高度流动性使得劳动力雇佣成为一种短期的行为,市场在取代血缘、地缘成为联系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关系纽带之后,任何的社会生存中所需的技能相对市场社会的变迁而言,都是缓慢的,滞后的,因此面对这样的不确定的世界,“遗忘才是持续适应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学习”[5]。职业变动的经常化,经验和诀窍不再是顺利工作的保证,恰恰是阻止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所以应对未来变化的课程应当是向前看的课程,应当是突破各种界限束缚的、类似于伯恩斯坦所言的整合型课程。

(四)课程的强制灌输与教学的探究发现之间的矛盾

一般而言,与课程相关联的教学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随着教育民主和民主教育的演进,课堂教学的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往往也成为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就教学与课程之间手段与目的关系而言,课程的霸权特征注定了任何课堂教学改革只能是流于形式的更改,而不能涉及教育改革的根本。

五年制高职课程都是在现代知识范畴下的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毫无疑问地不能摆脱现代知识的特征即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基于这种知识范畴的课程,毫无疑问,以科学知识作为核心课程而忽略了其他课程,课堂教学即便是形式的更改仍然改变不了其知识控制的实质,“教育因此成为某种储蓄的活动。学生是仓库,教师是储蓄者。教师发出公报,进行储蓄,学生耐心接受、记忆和重复[6]。”

实际上,五年制高职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但五年制高职除了高职教育的任务之外,还肩负着中等教育的任务,因此其课程不应该是只为了职业训练开展教育,更应该考虑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因此,笔者尝试提出课程认同这一概念,并将之作为五年制高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二、课程认同及其条件

(一)课程认同

所谓认同,我国心理学界对此有多种解释: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认同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整个人格发生全面性、持久性的模仿学习;认同是一种防御性机制,指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认同即自居作用,把自己亲近的人或尊重的人作为行为榜样进行模仿或内投自身的过程;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结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和一贯性等。

笔者认为,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机制,首要的是认可,在对外界刺激认可接受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同化迁移。因此课程认同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课程价值、内容、模式等的认可、接受、同化和迁移的过程。

(二)课程认同及其条件

课程认同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会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接受和同化,从而产生价值和情感等迁移的。

首先,课程设置当符合时代的变迁尤其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就是课程向前看还是向后看的问题。

五年制高职课程的重心毫无疑问还是在职业上,但并不是就因此把五年制高职课程的设置看成是一种或几种职业技能的训练集合。我们应当看到,当今社会劳动就业竞争的激烈以及职业变动的经常性,因此即便是采取模块化课程,也应当允许学生对不同课程模块的选择,而不是专业选择之后就不再具备选择权,无法变更。这本身也是学生个体发展对课程认识的加深所导致的选择变化所必然要求的。尤其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应当允许不同价值观关照下的学习方式的存在,因此跨越专业界限,超越专业限制的课程才是面向未来生活的课程策略,也是人们的生活策略。所以,五年制高职课程应当从现在的课程实施模式中走出来,以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而是强调课程选择的开放性。

第二,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综合或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学科科目的分化。

专业性越强,也就意味着专业适应范围越狭窄,就业选择机会越少。课程要专业化,但绝对不是导致学科课程孤立的理由,恰恰是强调在不同条件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革新能力,强调培养新型的跨学科的技能和理解。所以,五年制高职课程的设置,不应当是围绕既有专业片面强调该专业的需求,而是适当放宽专业口径,甚至把相关、相近专业的课程统合,向整合型课程发展。

第三,课程的社会融合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社会功能。

五年制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中等教育而言,是被社会所边缘化的,一方面是由于义务教育中的学业失败者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要生源,另一方面是由于五年制高职教育本身课程设置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分层中的不利者。由于五年制高职既要考虑普通中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又要考虑社会职业变动需要,所以往往忽略了很多基础性的课程。同时,相比其他高职教育来说,职业技能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不足。先天的不足加后天专业发展不充分,使得五年制高职学生产生一种与主流社会相脱离的感觉,这也是五年制高职课程缺乏学生认同的重要原因。

因此,围绕五年制高职课程的改革,我们必须注重课程认同在课程编制、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中的重要性。只有得到受教育者认同的课程,才可能是真正走入学生实际生活的课程,才可能是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真正有效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王质明.对五年制高职中、微观课程结构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7(12).

[2]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9.

[3]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C]//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4.

[4]麦克・扬.知识与控制[M].谢维和,朱旭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103.

[6]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Curriculum Recogni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I Bin

(Jiangsu Radio&TV University, Zhang Jiagang Branch, Zhang Jiagang 215600, Jiangsu Province)

篇4

1 抓住信息技术教材特点,进行课堂教学

我们知道,任何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都是通过学校课程来体现的。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离开了教材这个核心,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会象信息技术学科这样发展得那么快。知识迅速老化,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材和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相脱节。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正确认识游戏对学习电脑的作用

电脑游戏以其宏伟的场面,诱人的情节,极具挑战性,吸引着广大青少年。电脑游戏能激发初学者对电脑的兴趣,加深对电脑的感性认识,对学好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沉迷于电脑游戏,就会误入岐途。教师绝不能谈“戏”色变,应通过游戏积极培养兴趣,提高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学习一些常用软件如Windows,Flas、金山画苑等的操作,继而为深入学习信息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信息技术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信息技术教学要跟上信息技术技术发展的速度,必须尽可能追随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方向,及时向学生传授和介绍一些新科技、新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地讲解信息技术发展史、工作原理、汉字输入法,而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提供时代流行软件的学习,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先进技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前沿的东西如Internet浏览、电子邮件、网页制作等。

1.3 采用恰当、实用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讲理论再作实践,这对一个刚刚接触信息技术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最畏惧的恐怕是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我们反观一下周围的人,很多人可以在Window 下畅游、学习、上网、玩游戏,但对操作系统本身与信息技术原理却知之甚少。从洪恩的《开天辟地》受到电脑爱好者喜爱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使用入手开展教学,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大量的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网络环境下问题指导式阅读教学和WebQuest探究教学法等,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信息技术学科较佳的教学方法。

1.4 自主学习的小组学习法

除课堂教学形式外,还应以分组教学为主。将学生分成小组,自行命题,列出所选取参考资料目录,学生查找资料,上机操作,并按要求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有意识地创造以同学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巡回辅导为辅的教学条件。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操作能力。结果表明,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知识,会主动进行信息交流。学生学习的知识从固定的范围转向大范畴、大概念和整体关系。定期举行计算机操作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2 加强课堂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以下地方需要注意:

2.1 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学

与其他学科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强调实践能力的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懂得学习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识、培养新能力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学习某种软件而学习某种软件,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学习观。

2.2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是没有多大的效果。信息技术操作熟练、实践能力强的同学并不都是其他学科成绩较好的同学。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的参与才可能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程度。教师不能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从提高接受知识的主动性转到初步自主地学习。

2.3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发展认知能力的动力,要努力培养学生兴趣。当学生带着问题步入知识的殿堂,就会产生一种饶有兴味的感受,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忍受。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成功能带来更浓的兴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要重视学生在因特网上检索信息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制作多媒体作品过程的指导与鼓励。而上机实践、多让学生动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2.4 加强基础操作

信息技术软件种类繁多,形式各样。但是基本操作都很类似。在中学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学习这么多软件,所以只能学习一些有共性、有启发性的内容。例如Windows教学中,应从图形用户界面入手,向学生介绍鼠标操作,窗口、菜单、对话框等操作,使操作变得既简单又轻松,让学生熟悉“所见即使得”的工作环境。Word,Excel的教学内容丰富,例题详细,操作容易上手。这些软件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对于这些基础操作,学生应该熟练掌握,通过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地使用其他类似软件。

2.5 需要合理的尝试

学生从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起,就会不断遇到新软件,因而培养学生自己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认为教材的每个部分,都应留一些内容引导学生或让学生自行研究它们的做法或功能,当然这些内容应该具有“可接收性”,也就是让学生上机边试边学。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信念:对自己不明白的,可以看看书,再想一想,上机试一试,练一练,必要时再问一问,问题就一定能搞清楚。我觉得教材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比如增加一些思考题、练习题等。在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时,很多学生不知道干什么,所以每次上课(尤其是上机)总要给定很多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让他们实践、让他们摸索,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

2.6 加强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篇5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念;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新的教学观念。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调查结果表明,有91.6%的教师认为自己“转变了教学观念”。[1]但是,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否真正转变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有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有哪些因素阻碍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实证性研究,才能得到客观的答案。

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师这个群体,我们除了关注他们的一般教学观念以外,更应关注其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本文拟从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观念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研究者对数学教师的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对数学本质、数学教学、数学学习这几方面的看法,以及这些观念与数学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2]

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主要是指教师关于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合适的课堂活动、理想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合理的教学结果等方面的看法。Kuhs和Ball(1986)讨论了四种数学教学观念。第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或建构的观点,强调学生应主动参与探究和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第二种,以内容为中心且强调概念理解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受内容本身引导的,强调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第三种是以内容为中心且强调成绩的观点,这种观点也认为数学教学应以内容为中心,但更强调学生的成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很好地对教材内容进行示范和解释,而学生应学会计算法则,并进行大量的练习,直到熟练掌握获得正确答案所需的技巧为止。最后一种是以课堂为中心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数学教学的中心是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在以这种观点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引导课堂活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需要清楚地解释教材,布置任务,监控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反馈,管理好课堂环境,使预先计划好的活动顺利进行。相应地,学生的任务则是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与他们对于数学本质的看法密切相关。例如,如果一个教师把数学看成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他往往会采取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的数学教学观;如果一个教师把数学看成是学生要使用的一些事实、法则和技巧的集合(工具主义的观点),他则会采取一种以内容为中心并且强调成绩的数学教学观。

二、如何判断数学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

数学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最终要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真正转变,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研究者一致认为,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会影响他们对这门课的理解、设计以及在课堂上所采取的行为(Clark & Peterson,1996)。根据Thompson(1992)对数学教师观念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出,有些研究者(Kaplan,1991;Peterson,Fennema,Carpenter,&Leof,1989)认为数学教学观念与数学教学行为存在着一致性,而另一些研究者(Brown,1986;Cooney,1985;Shaw,1990;Shirk,1973;Thompson,1984)通过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Raymond(1997)在对一名四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个案研究后发现,通过数学教学观念问卷调查的结果与课堂观察反映出来的结论完全不同。[3]而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报告的观念与教学行为严重脱节的现象。尤其下面两个问题,是此次数学课程改革中值得关注的。

(一)哪些是真正指导数学教学行为的数学教学观念

根据Osterman(1993)提出的“倡导的理论(espoused theories)”和“采用的理论(theories in use)”,我们可以将教师的观念划分成“陈述性的观念”和“程序性的观念”。[4]其中“陈述性的观念”教师容易报告出来,但它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程序性的观念”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存在,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而且不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它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这类观念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的观念”。例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5]由于在教师培训中已经一再强调这一数学教学新理念,所以,如果直接询问教师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相信绝大多数教师会选择“非常同意”,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仍然不能适应“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角色。因此,区分这两类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忽略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很容易被一些调查数据和表面现象所迷惑。

(二)我们应该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研究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

根据Pajares(1992)的观点,观念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不能直接被看见。我们只有根据一个人说了什么,想要做什么,做了什么,才能推断他持有什么观念。所以对于教师数学教学观念的研究,一方面要通过教师的口头或书面报告了解他们对于“倡导的观念”的接受程度如何,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深层次的访谈或个案研究,用“折射法”来推断教师真正“采用的观念”是什么,了解两类观念之间的差距,进而发现障碍,并寻求消除这些障碍的策略。例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把握适当的教学起点。可是我们在大量的课堂上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了解不够,备课往往停留在“备教材”,而不是“备学生”上。所以有时教学起点过高,学生难以接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严重受挫,有时又起点过低,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是教师还没有从以内容为中心的数学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而要发现这一点,仅仅靠问卷调查这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三、影响教师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主要因素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历时五年,通过通识培训、教材培训等方式,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关于数学本质、数学教学与学习等新理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一部分教师不能完全接受新的数学教学观念。

在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陈述性观念”与倡导的观念不一致。二是“陈述性观念”基本符合倡导的观念,但“程序性观念”与之不一致。三是“陈述性观念”与“程序性观念”基本一致且都符合倡导的观念,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况。要使教师真正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新的数学教学观念,首先要使教师理解并接受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并

将这些新的数学教学观念由陈述性形式转化为程序性形式,进而指导日常的教学行为。但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还有相当数量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转变处于上述的第二种情况。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从陈述性观念到程序性观念的转变呢? (一)内部因素

影响教师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教育观念、旧有的数学教学观念、理论水平、思维方式、教学经验等等。其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旧有数学教学观念的影响尤为显著。

这里的教育观念指的是更广意义上的大观念,如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学校教育活动观等。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师生平等的学生观,处处以权威自居,又如何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又如何会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转变大教育观念是保证教师转变数学教学观念的先决条件。

由于教师原有的程序性数学教学观念具有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持久性,所以一经形成便较难改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由于目前倡导的很多新理念不是教师自身内部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外部注入的,所以,需要教师刻意地、主动地挑战和打破原有的观念体系,改变观念的图式,形成新的数学教学观念系统,这必将是一个艰苦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原有的程序性数学教学观念与所倡导的数学教学观念存在矛盾和冲突时,这种艰巨性更为突出。例如,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把数学看成是由一些符号、运算、法则、技巧等组成的集合,在教学时更注重教师对现成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在课程改革实施五年后的今天,在现实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严格按照教材把知识“灌”给学生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因此,要在短期内改变旧有数学教学观念的“惯性”和教师实质性地转变数学教学观念的“惰性”,实非易事。

(二)外部因素

通过与实验教师座谈、交流,我们发现教师在落实新的数学教学观念时还受到许多外部现实因素的干扰,并且这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多教师反映,现行的相对落后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包括以后要面对的高考制度)、社会观念、教学设备、经济条件等都是制约教师将新观念付诸实践的重要因素。我们不妨假设有这么一位教师,他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应该用大量枯燥的重复训练把学生训练成解题高手,因此,他在教学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他的课生动活泼,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日益高涨,数学思维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学期结束以后,学校仍然对学生采用简单化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这位教师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很有可能不如其他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而学校又以学生成绩这个单一指标去考核教师,并且考核的结果又与奖惩挂钩,学生家长或许也会以“这样下去,我们的孩子上大学成问题”为理由来指责该教师。面对这些现实的压力,很多教师往往选择了妥协,选择了退回原路。这种数学教学观念的迂化也决定了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数学教学观念转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挑战自身原有数学教学观念的束缚,冲破固化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落实好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为教师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改变数学教学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而言之,能否让教师理解、接受新的数学教学观念,并把陈述性数学教学观念转化为程序性数学教学观念,再进一步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对于此次数学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转变数学教学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学习方式,而数学教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又会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所以,只有从教学实践入手,才能避免就观念谈观念,才能从更深的层次来研究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只有兼顾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和教学、学习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才能取得数学课程改革的真正成功。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部分实验区评估结果的分析与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24—129.

[2]Thompson A.Teacher’s Belief and Conception:A Synthesis of the Research[C].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2. 127—146.

[3]Raymond A M. (1997). Inconsistency Between a Beginni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Mathematics Beliefs and Teaching Practice[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1997,28(5):550—576.

篇6

【摘要】实施课程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每所学校实施物理课程改革只能从自己的实

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在物理教学中落实课改新理念的有效途径,走一条具有特色的课改之路。新课程改革

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

作者。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学小组合作

作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

,把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技能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学校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将近两年,已经

基本形成"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反馈补差、课堂检测"的教学氛围,初尝了这一改

革带来喜悦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们多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和大家

共同探讨。

困惑一:如何使合作学习不具有表演性和形式化

新课程理念是要课堂变得民主、开放,但是课堂的民主和开放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活跃和热闹,更不应该

毫无限制地一放到底,只放不收,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造成课堂组织失控,秩序混乱,影

响多数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在刚开始的实践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存在这样的

问题,例如:在我们很多示范课上,随着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前后两排就凑在一起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

话声、讨论声不绝于耳、课堂上也变的热闹起来。然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讨论,只是几个活跃的学

生在发表看法,交流发言时,又是他们把答案重复了一遍,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交流合作。这些

小组合作就像花拳绣腿,摆摆架子,走走套路。这些小组合作,不组织吧,有悖新课标的精神,组织吧又

浪费时间。那么如何调动小组内的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收获。

思考与实践:

通过日常教学积累,我觉得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要注意三点:一是探究问题设计要巧妙,把学生在本节课

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都编成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以此去获得新

知。二是小组成员责任要弄清楚。要让每个成员认识到小组探究而不是组长探究,每一个成员都有双重的

责任,既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要表述自己的观点。三是小组探究时间要留足够。不管是组内讨论,

还是全班交流发言,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空间。不能只让组长发言,可以采取自愿发言,并给予其他

成员补充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小组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使他们都能成为小组的主人。

困惑二: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在开始实施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非常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于是

就出现了课堂热热闹闹,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的现象,或者一个问题七八个学生回答,七八种答

案,个个都好,人人都对的现象。

思考与实践:

作为教师应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深层次的思考状态,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甄别答案的真

伪、优劣,或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回答这类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总之,这一"放"一"收"的尺寸教师要

把握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

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通过教师的引导,要把问题引向深入,导向实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强度和能力。

困惑三:如何使一节课完成教学计划

在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的教学时,一些原本一课时能上完的内容往往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如果由教师

进行引导讲授课堂不仅显得流畅而且教学进度也比较快,往往学生一讨论就时间上不够用,而且最后还得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往往停留在一些较浅的层次,挖掘的不够深刻。

思考与实践:

通过日常教学积累,我觉得要注意三点:一是备课要分析学情,摸清不同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存在的个

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预设不同问题和解决方案。例如: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进步需求和思想状

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在学案中预设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遇到那些障碍,会采取怎样

的态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如何处理等。二是预习提纲的编写一定要突出导学功能

,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关键是问题设计要巧妙。预先将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

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要求独立思考、完成预设。三是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

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

堂。

困惑四:如何使学案具有导学功能

刚开始的学案就是问题的堆积,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注重的是让学生把概念抄到学案上,

对学生来说就是题海战。

思考与实践:

设计"问题"时需要遵循四个原则:①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②预习问题的设计要

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规律。③预习问题的设计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④预

习问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预习问题的设计以及预习练习的配置,要成小问题与问

题之间的梯度,让学生在预习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达到一定的高度,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困惑五:在当前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使物理由"难学"变为"易学",使学生由"苦学"变成"乐学",防

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在物理学习中两极分化发生在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难度比较大的时候。这时候时每个班级,就会出现"

优生"和"学困生",往往"优生"受人重视,而"学困生"被人冷落。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思考与实践:

⑴重视兴趣激发。初中学生正处在物理启蒙阶段,他们最初对学习物理具有浓厚的兴趣,抱有很大的信心

,这正是学生学好物理,教师教好物理的有利因素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为基

础,努力创设物理情境,并结合物理新课程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学习用具、物品,做些小

实验。

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物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

的兴趣。

⑵实施分层教学。我们每个班级学生,生源复杂,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对学习的认识、态

度和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既使八年级阶段物理作为起始课,似乎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文化积淀"的问题,客观上也存在有不平衡性。这在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就

逐渐暴露出来。为此,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从备课、课堂

提问、课堂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如在作业练习上我们将其分为三类:第一

类是直接应用概念、规律解答的基础题;第二类是简单的综合题;第三类是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要求基

础差的学生完成第一类题目,选做第二类题;中等生完成一、二类题,选做第三类题;优秀生完成所有作

业题。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了抄作业的现象,也很好地解决了"吃不饱"和"吃不

了"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⑶做好分层评价工作。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

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

由于各类学生在智能、非智力等因素存在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传统的考试测验

可做为知识与技能评价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做为一种手段。教师还可从其它方面如收集学生的一些小制作

、小论文、记录互助学习小组各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情况、作业反馈、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等素材中综合

得出评价,以此克服单纯由考试测验的评价带来的片面性。

总之,物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多彩,但不管如何,我们的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

篇7

关键词:新课程;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73-02

现代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创新教育”越来越重视。这在新课程的改革之后更加明显,中职教学工作作为一个最新成长起来的教育群体,也应该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从学生的创新思想方面教育着手,进行课堂模式的整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内容自身的宽泛层次对社会自然及生活等,完成彼此间的相互渗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数学视角来关注社会的发展,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新课程的背景下,中职数学课题如何进行创新学习,进行了简约的浅述。

一、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现有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自根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讲,机械做好课堂笔记的教学模式。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上,便造成了教学模式中的误区,就中职学生而言,他们自身原本就缺少学习的自主性,才会在中考中没能取得好成绩,从此方面也可以看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对他们来讲,有着诸多不合适之处。且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要求要根据素质教育来进行课堂模式的改革,以寻求适用于中职学生群体的数学模式,因此,如不改变现有灌输性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很难在数学教学上有新的突破。此外,在校中职学生除了要熟练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有繁多的专业技术知识需要面对,对于他们来说,不但要顺利通过关于文化知识的考核,还要能够结合实际的操作,把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精湛的运用。由此可见,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会对他们造成更大负担,何况从学生个人主观原因上讲,上课期间会有不少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大家都知道数学作为一门学术性要求比较统一的学科,如果一个或多个公式无法融会贯通,那么对下一节的学习就会增加理解的困难,上课听不懂,课后的复习就会存在障碍。长此以往,学习没有积极性,数学学习效果不佳。另外从知识具有关联性考虑,数学掌握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它技术类科目的学习。

二、中职教学采取合适的数学教学模式

在中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并推广应用于现实教学中,本案猎取了情景教学与探究性教学两种教育模式,进行了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分析。

(一)情景教学模式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中职数学课堂上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可以使枯燥无味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形象化。因为数字是相对现实存在的,学生在现实的社会中,了解到现实数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社会中,因此依据这套现实的循环逻辑,进行数学情境的创设便有了基本的参考基点,应当切实把握在学生生活及其实际的学习中,来进行情景素材的找寻,如创设情境过程上,笔者曾根据课堂内所存在的有弧度的物体,引导学生联想抛物线的运动规律,继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发现的弧度物体实地进行测量计算,这样生活化的带入授课内容,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课堂实例尽量贴近学生们所学专业,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源于生活这一理念。这样做大有益处,同学们学习的注意力能够更集中,学习的兴趣也会变得更加浓厚,而且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好地发展和运用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职数学的情境教学里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要素,那就是数学的课堂意境营造,如何快速的推动学生完全融入到数学的学习情境中是很难的,这考验教师对于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程度娴熟与否,其实在情境教学中可以通过借助学生思维的跳跃性,进行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应在激发学生思维及内驱力的情境问题方面做好营造的手段,营造情境应具有动机性和目的性的特点,针对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情境问题的探究欲。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高度,进行情境问题的设计,教学实践充分证实,学生们的吸引力,往往集中在他们最关注的热点和兴趣点上,教师只有紧紧掌握这一原则,才能够将情境教学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

长期来,中职数学的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联系,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较便捷的分析出各知识点之间,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类似性。其试验和假设的教育模式注重对问题进行设计性的探索,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活动,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有效地将数学学习中的乏味淡化消失。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比如在授课中,笔者引导学生每人持一张纸片,从中间将其一分为二,而后再把剩余的部分继续一分为二,如此循环重复这个步骤便会发现其中存在着无穷的数字知识,比如:数列与级数及等比数列前n项和及数列的极限与无穷小量等。在学生们演示过程中,笔者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们讲解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步所蕴含的数学概念知识,从基本的数列与级数开始,逐渐向着数列的前n项和及无穷小量等知识进行过渡。笔者对于这类概念的数学理论延伸,加深了学生由感性认知向着理性认知提升,由浅向深慢慢的对新的概念接受,这种方法使中职生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赋予数字本身的美感因素,让学生体会到对称、简洁及严谨的数学因子。可以使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完成拓展。以促进其通过归纳和对比或推理等学习方法,进行问题的发现,以美感的思维扩充解题视角,针对性的将问题解决。

如例所证,已知x+2y+3z=20,x+3y+5z=31的条件,求得x+y+z的结果值。

解析:在已知条件里,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因而便无法直接进行求解x、y、z的数值。但是如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来对方程式和未知数其个数之间的奇异性及等式的结构之间,共存的和谐美感进行拓展,对x+y+z看做一个整体进行求出,便可以巧妙而简单地将问题予以解决。

解: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为(x+y+z)+(y+2z)=20

(x+y+z)+2(y+2z)=31

解得结果:x+y+z=9。

由此可以看出,中职数学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加强数学的趣味性,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三、结语

通过对中职数学教育模式的探究可以看出,中职数学教学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探究的良好平台,并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进行了充分展示,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程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顺应了时展。

参考文献:

[1]史庭耀.新形势下的中职数学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8,(52):53.

[2]柳生开.研究中职生的学习风格改善数学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

篇8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改革;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知识的世界,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原先的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为了实现由传统课堂向高校课堂的转变,适应时代的发展,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我校一直以来都在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改革,先是实行多媒体教学,采用大量的影音资料,(图片、图画、视频、歌曲、电影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形象,生动之感。接着实行学案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了能更好的完善我们的教学,学校还去了天卉中学学习,回来后又进行了大面积的课改,初一全面课改,无论是从班级管理上,还是课堂教学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改版,初二、初三局部进行。全校实行了以学案为依托,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半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我们的课改已初具成效。

在全校课改的浪潮下,我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刚进行课改时,尝试的结果不太理想。1 每个环节都进行的太慢,花费时间过长,时间有些紧张。2 小组交流时,部分学生走私、开小车。3 展示内容不全面,学生表情不太自然,有些害羞。

那么,出现上述不足之处的原因是什么呢?1 老师准备不充分,只备教材,没有备好学生,还有就是缺少经验,只知道大的模式是什么样的,小的细节没有考虑到,不能有效的驾驭课堂。2 对学生来说,这样一种课堂模式也是新鲜的。以前也有学案,但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整个教学过程,而现在,整个课堂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只是起了一个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由于初三小组组数太多,内容不能平均分配,使得个别组无所事事。比如上面同学在黑板上板书时,下面有的同学就不知道干什么,老师也没能及时纠正,造成课堂秩序有些乱。还有就是初三课改不太彻底,给学生的机会较少,学生表达能力有时还是不准确、规范性差。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认为这次课改收获颇大。

第一,这种模式使学生真正感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爱学、乐学,感到了学习的乐趣。以前的满堂灌,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不听,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锻炼了学生。

1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提高。

2 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现在大部分学生讲解时,头头是道,条理清晰。

第三,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这都为以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是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助于教学,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在上面讲解,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学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不断摸索中不断发展、成长的,我相信我们的的课改将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H,河北人民出版社

[2]《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H,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点滴

吴立宏

摘要:近年来,我校正进行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提倡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一)重基础,勤练习,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三)重视实验,形成化学思维。

关键词:基础;重复;激发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怎样才能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锲而不舍,寻根刨底的个性习惯呢?近年来,我校正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提倡的学案教学,小组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新颖教学模式,正是希望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以下是我在教改中的一些做法,肤浅粗糙,说出来,请各位同仁指教,以期提高。

一、以激励引发热情

在教学中做到:起点要低,重在基础,练习要勤,适当重复,增强信心,激发自尊,善于捕捉同学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瞬间的进步也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养成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尊重学生,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简单、幼稚,都认真听取,耐心地适度解答,及时鼓励学生经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多地给差生提供和设计一些表现机会,给他们以上进的希望。

比如,讲到化学式的书写,从最简单的,最熟悉的物质开始,逐步复杂,简单的让成绩差的学生写,复杂的让成绩好的写,对了给予及时表扬,学生热情高涨,都为自己的小成就呐喊欢呼,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二、以形象引发乐学

在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准确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练习或例题获得一种解法后,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寻求其他解题途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若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有错误时,不要打断他,而是让其继续说下去,这样既可以给回答的同学自己一个完整展现思维过程的机会,又能让大家从对问题的回答中查找错误,甚至回答者本人往往也会从后来的回答中顿悟到前面的错误,使课堂上所有的同学都能领略到受挫后的获得是一种乐趣,若同学的回答不是最佳答案时,可待其把话说完再允许其他同学把产生的每一种答案都公布与众,最后由学生自己去筛选出最佳答案。

三、以直观引发思维

再一个就是从化学学习的特点来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还应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自制教具,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新的教学改革,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方法得当,同学们还是愿意学习的,要培养学生会从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会用化学观点看世界,要形成学生的化学能力,老师不能只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必须开放,学生能够自己做的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有些不能独立完成的,可做指导但也不能代替。由于学生尝到了自己完成任的喜悦感,所以热情高涨,气氛活跃。

通过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同学们变不愿学到愿意学,变不会学到会分析,解决问题,变不敢讲到积极涌跃上讲台展示,变单一学到开发整体的才智。以上只是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点体会。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方法思路对头,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大收获,在中考中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9

关键词:CDIO;财务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21-03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CDIO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找到了新方向,2005年被引入中国后便开启了CDIO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之路。我校作为全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秉承敢为人先的办学精神,为培养卓越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积极主动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带入多个专业和课程改革热潮中。《财务管理学》虽非工程类学科,但其作为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科,是其他多种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是企业理财与个人理财时财务活动的具体实现,也是企业经营过程的核心与主线。为此,CDIO理念值得《财务管理学》课程借鉴。

一、《财务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学》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应对岗位的综合能力培养。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形式进行理论教学,基本对单章节进行练习或个别引入案例进行跨章练习。这使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兴趣不浓厚,教学效果不显著。

深入企业实际我们却发现,《财务管理学》课程应市场经济而生,必须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素质的培养要求。它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行情、背景、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和判断而做出预策、决策、控制、与各部门协调等财务管理工作。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基础知识丰富,专业扎实的人才,更需要其具备专业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如个人修养,个人素质,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CDIO工程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基于项目学习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学生以项目为导向进行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及沟通、培养更强的实践能力,最终实现《财务管理学》课程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卓越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财务管理学》课程运用的前提条件

(一)综合能力型教师

CDIO要求《财务管理学》教师是优秀财务经理的典范,为把学生培养成卓越应用型人才,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需要完成教学案例的构思,财务项目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计划,教学内容的实施,学习受教的评价,组织学生完成财务管理活动相关决策。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前备课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也要求教师本身专业理论知识与财务工作经验兼并,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业务水平、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假期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丰富教师财务实践工作经验,通过聘请相关企业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者任教,指导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实践,以补充专职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

(二)完善的学习环境

CDIO理念希望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合作完成对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实现其自主思考和学习专业知识。学院既需要为学生提供软件环境,如:图书馆的各类学习资料齐全、财务软件系统完备、网络系统畅通等,也需要为学生提供硬件环境,如:企业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真实性、实训室模拟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网络室、自修室、讨论室等。通过软件与硬件学习环境的合理利用使项目具有构思前提,设计基础,实施条件,运作环境,使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学》教学更好的实现。

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财务管理学》教学的内容是企业理财过程中主要财务活动涉及到的财务管理工作,如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分析等。为让学生系统的接受这么多的教学内容并能学以自用,必须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主线设计成学习项目,让学生在自己设计并创建的虚拟企业中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实际操作,通过运作过程来实现CDIO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培养目标。(具体运作过程如图1)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市场需求开始“构思”虚拟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概念设计、企业“设计”、“实现”财务项目的“运作”过程。将财务管理知识点融会贯穿于整个项目中,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让学生扎实地学到实践应用的知识。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个人实践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和财务管理系统操作能力,最终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具体教学内容与操作如表1)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借新鲜案例增大启发性。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性、启发性较强的教学方法。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借用近期发生的案例,将新课相关知识隐藏在案例中,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借案例引出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生动的案例过渡到项目设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精神。

2.用分组协作强化讨论法。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学》以项目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项目的参与者,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个项目都是师生需共同实施的一个完整教学活动,而这个完整教学活动的实现需要多角色多主体互相配合,因此将学生分组较理想,以7-8个同学为一小组,组成一个单位主体,推选出有能力的同学管理本组学习及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各同学明确自己的岗位与责任。在每一次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各组通过会议讨论的形式为本单位主体做出管理决策,通过组与组之间经济业务往来实现理财目标,用业绩评价各组的决策能力。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沟通能力、理财意识、经济意识。

(三)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指标,更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标杆。传统以一纸的卷面成绩加平时表现来评定总成绩,过于窄与偏,无法全面反应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为借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最大程度发挥自我学习的能动作用,实现CDIO的预期培养目标需有一套完善的成绩评分体系。(学生考核成绩评分体系如表2)

通过多元评分体系使学生成绩的考核遍布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基本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操作能力均融入到考核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具体实施

(一)构思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财务理念与财务管理技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通过理财理念的加强使学生更深地了解理财原理,灵活运用。通过财务管理技能的提高让学习能在今后学习自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项目的内容,指导学生获取资料与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出构思的建议,学生则对每一个项目事先明确责任与任务,在构思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以实现课程教学的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

(二)设计

以财务管理工作为主线,各小组对构思的六个项目循序渐进地逐步进行详细设计。各小组以市场为导向虚拟一家企业,各同学分工协作,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岗位与职责,设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每个项目决策过程需各小组设计多个发展方案,选择最优方案,使整个设计过程成为不断地深化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关键。教师在审核各小组设计项目中对项目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对设计的进度给予意见,听取学生的设计思路,协助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学生在参与中积极主动学习,培养经济意识和理财素养;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断进步,培养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学生在设计中成长,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灵活动用知识的能力。

(三)实现

各组内成员根据自己在虚拟企业中的岗位所明确的职责与任务展开工作,为了本企业的利益不断地与其他合作企业沟通、谈判,并不断的与组内成员沟通、讨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的整理与完善方案,最终实现项目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方案可能带来的利益与风险,帮助小组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学生实现计划项目的决策。学生通过项目的实现培养创新能力与财务系统操作能力,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调、交流、沟通,这就是学生不断主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

(四)运作

运行过程就是成果的展示与评价的过程。学生通过项目实现后给自己企业带来的利益与企业存的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最终评价事先的构思与设计的正确性,及思考如何解决或分散风险。以提高学生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项目的结果给予评价,学生通过总结与交流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五、结束语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改革《财务管理学》,使学生最大化受益,我们需不断探索、完善CDIO工程教育理念下《财务管理学》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毕业即是适应社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佩华.CDIO大纲与标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2]刘九旭,许世英.基于CDIO理念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2012,(3):75-76.

[3]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4]林泽铭,李姗姗,蔡伟鸿.基于CDIO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7):73-77.

篇10

    改革对于旧的事物来说,无疑伴着痛苦,但也催生欢乐。想当初,去年的8月,那个炎热的酷暑,我们将全市历史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课改培训时,大家是一脸的茫然,而今年的2月,数九寒天,同类的培训,同样的老师,却是绝对不一样的心情,满脸洋溢着自信。一个学期下来,课改犹如化雨的春风,吹拂着青岛历史教学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培植出丰硕的果实。现在的青岛历史教学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历史教师在课改的大潮中,发展了学生也发展了自己,可以说是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教学改革虽然历经多年的倡导,但对于相当数量的历史教师而言,始终是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即使尝试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主题明确的改革理念,当然也就不会全身投入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实验。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牢抓住了“体制──课程──教师”系统中的中心环节“课程”,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一直停滞不前的教学改革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走进课程实验中的历史课堂,扑面而来的是改革的气息。学生观是课程观的重心,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已经成为青岛历史教师的共识。一节《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作为常规课,如果落于窠臼,从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方面入手,条分缕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顾自地讲,即使偶尔有学生参与进来,也不过是就着课本论课本,照本宣科一番,假模假样地充当“主体”。历史丰富多彩的本相被扭曲、被异化。在新课程理念下,青岛7中孙君老师执教的《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打破常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旨,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扮演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的角色。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凭着一曲悠扬动听的古典音乐和反映春秋战国时代的录像,把学生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感受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每个组的同学都可以围绕“诸子”的生平、思想、评价等方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自己从报刊、杂志、图书甚至互联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在这里,课堂不再是狭小的空间,历史教育也不再是封闭的系统。开放的历史教育适应了沿海发达地区学生课外历史知识来源较广的特点。历史教育要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价值趋向,在这节课中得到落实。期间,孙君老师不失时机地抛出几个问题,诸如“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处在那动乱的年代,你赞成哪个学派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等等。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被激发出来,竞相参与,既阐发自己的观点、支持同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又反驳其他组的不同观点,学生在争辩中获得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学习成果,并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孙君老师在课堂上还组织学生演出一幕小品《老师与学生》,由五个学生出演,一个学生扮演旁白,一个学生扮演扔纸花者,依次出场的另外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儒家、法家、道家的典型老师。扮演儒家的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为什么要扔纸花?”扮演法家的说:“你必须把纸花拣起来,而且要接受严厉的处罚。”扮演道家的说:“小孩子,管他干什么?随他去吧。”此剧的活灵活现地将儒、法、道家观点展示出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语文表达的能力,一举多得。看完小品,教师提问:“你比较欣赏哪一位老师的做法?为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教师画龙点睛进行总结,同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及收获进行评价,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评价这个特殊的工具得到强化,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随着作业的布置,这节课结束了。而作业这个最后环节,仍然透射出教师独具匠心的睿智,“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分班级管理的建议书。”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精神。一堂意趣盎然的历史课结束了,但这节历史课留给学生的美好记忆必将是永恒的。历史究竟是什么?这节历史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诠释。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主动探究历史的学习方法、质疑释疑的思维品质和勇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倾听他人的见解的竞争合作意识,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课程改革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