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明校园创建管理办法

篇1

文明小区创建工作中,**中学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办公场地落实,工作有经费、有计划、有措施,上下结合,互相配合;服务网络健全,种类齐全,房屋完好率、维修率、维修合格率均达标;政治思想工作坚强有力,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可行,师生的文明意识较好,五好文明家庭或遵纪守法光荣户占90%以上;环境整洁优美,环境卫生保洁率达95%以上,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5.9%,绿地率达32%以上;师生文化生活丰富健康,没有“黄、赌、毒”等不良现象,师生崇尚科学文明,无封建迷信或非法宗教活动;计划生育合格率达标,校园治安良好,治保组织健全,治安责任落实,无重大刑事案件、治案案件和其它违法现象发生,没有重大的人为灾害事故。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管理规范到位。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活动中,我校把创建活动列入工作议程,把文明小区的建设列入学校规划、示范高中建设规划中和年度学校工作计划,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能够贯彻落实。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职担任组长,由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文明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抓好这项工作。各项专门工作由有由有关部门专人负责,办公室抓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总务处抓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政教处抓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工会抓计划生育工作。这些专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般都分管有关具体工作。所以小区文明创建管理机构健全,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人员比较齐全,各项工作有牵头部门,具体工作有人抓落实。工作人员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以优质服务受到大家的好评。为了使校园治安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学校文明小区办公室制订了《**中学校园管理规定》,政教处制定了《学生文明礼貌道德规范》、《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总务处制订了《**中学校园治安管理规定》、《**中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教工生活区公约》,以此约束人们的行为。近几年来,学校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然按时拨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经费。由于管理规范到位,我校的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形成有章可循,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支持的良好局面。 二、服务优质配套。我校的教学、科研、医疗和生活设施自成体系,各方面工作都有相应的服务网络,服务种类齐全,如服务于教学、科研的有网络中心和图书馆;服务于生活的有师生食堂;服务于师生的有学校医疗室;师生体育锻炼的场所有苍中大操场和篮球场;为了帮助中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应急服务有效及时,师生生活方便。学校的校产由总务处专人管理,房屋资料、住房档案齐全,房屋修缮制度落实,房屋完好率达95%以上,房屋维修及时率达98%以上,房屋维修质量合格率达标100%。校舍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运动场地、产生实习基地,各区互不干扰。校道硬化平整,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我校属于半封闭式管理小区,校门口设有值班室,保证校区24小时有人值班、巡逻。宿舍区有防范机制,学生宿舍区白天有人看守,晚上有人巡查,教师宿舍区有教师组织的家属看守,这些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保障外,还能够提供有效的应急服务。

三、居民文明和睦。学校十分重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仅健全学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而且安排有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同时注意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班进行职业道德、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政治素质、文明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学校还经常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站、宣传橱窗宣传学校文明公约,宣传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由于政治理想工作坚强有力,思想道德教育措施落实,校园内形成了一种讲文明的良好风气。学校经常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小区计划生育工作达标,没有超生超孕现象,五好文明家庭或遵纪守法光荣户达90%以上,邻里和睦、热心公益、关心社区、见义勇为、尊师重教、崇尚勤俭、移风易俗尉然成风。学校经常利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教育广大师生员工自觉抵制和清除愚味迷信思想观念和非法、思想意识的侵蚀,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在学校中没有市场。

四、环境整洁优美。为了搞好校园的卫生、绿化和美化工作,学校逐年加大用于校园环境建设的资金,对校园环境进行大力整治。近年来,先后改造实验室,装修了旧教学楼,在教学楼里增建了厕所,建成了学校大门和围墙,建设了校内小花园和教学区的花带,使校园的环境大为改善,现在,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5.9%,绿地率达32%以上。现在正在建设学生宿舍区小花园,教工住宅区花带。学校做到房屋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的功能,楼外、楼间、楼顶、楼梯走道、阳台通路整洁,无占用和乱堆乱放现象。制订了《校园环保管理规定》,生活区、教学区和各幢楼房安排值周班级或卫生保洁员负责清洁工作,保证了校园整体卫生状况优良,环境卫生保洁率达95%以上。校园设有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生活垃圾袋装率达100%。

五、文化生活丰富健康。学校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组织开展丰富、健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小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性的田径运动会,团委学生会每年组织一次班际篮球赛、乒乓球比赛和拔河比赛。每年教师节组织一次教师体育文艺比赛。重大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都举办文艺表演、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不定期举办书画展览。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师生到部队、工厂、农村去开展“三下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为群众办了实事、好事。由于师生员工的业余生活丰富、健康,校园内无“黄、赌、毒”等不良现象,无封建迷信或非法宗教活动,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味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篇2

一、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明确要求

办公室是沟通上下的“咽喉”、联系左右的“纽带”,在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必须紧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服务科学发展中找准定位,履职尽责。

1、率先解放思想。作为政府重要的决策辅助机关、参谋助手和办事机构,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办公室的工作水平。要深入推进思想解放,树立全局眼光,查找思想差距,敢于突破思想束缚,不断开拓思想视野,努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认识,观念上不断有新转变,理论上不断有新提高,工作上不断有新思路,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始终走在前列。

2、善于改革创新。针对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深入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善于改革创新,切实解决好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效能建设的突出问题。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办公室敢于突破过去,勇于超越自我,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出好主意、当好参谋、抓好落实、搞好服务。

3、提升服务能力。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善于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提高服务科学发展能力上取得新进步,更好担负起市委、市政府赋予的职责。按照“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要求,着力提升科学决策、统筹发展的能力,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能力,善于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依法行政、促进和谐的能力,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二、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找准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对照争创一流目标,对照人民群众期盼,办公室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服务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

1、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到位,不太善于以全局眼光来看待江都的发展,不太善于根据群众和基层需求谋划当前工作,不太善于把科学发展理论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和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作中习惯于用传统的观念思考问题,跳不出条条框框,求稳怕乱,不敢作为,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2、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新形势、新任务对办公室的效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完善体制机制的任务依然繁重。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工作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工作规则和岗位职责要进一步明确,内部资源要进一步整合。绩效与奖惩相挂钩的制度尚不完善。效能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长效机制建设有待深入。

3、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同志视野不够开阔,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研究不深,创新能力不够强,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还不够多。有些工作布置多检查少,缺乏一抓到底的狠劲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有些工作内部统筹不够好,安排不尽合理,增加了基层政府和部门的负担。

4、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个别同志群众观念不强,对基层和群众关心帮助不够,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处理不够好。个别同志办事效率不高,在抓减少文件、会议相关规定的落实上还有差距。少数同志工作中存在自满情绪,忧患意识不强,工作进取心不足。

三、按提高效能的要求实现突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办公室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把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推进解放思想,提高创新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以思想解放推动工作创新。一是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想问题、出主意、当参谋。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开阔眼界,创新思路,破除陈旧观念,克服本领危机,提高谋划水平。要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更加有预见性、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二是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面对难题,既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更要有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有创新的智慧和能力。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自觉运用科学发展理论分析问题,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找到破解难题的思路。三是在服务创新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意识,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行政效率。努力提高综合协调水平,兼顾好各方利益,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积极性。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严格按法定程序和权利履行职责,善于在法制轨道上解决问题。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要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系统规划、统筹考虑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效能建设各项制度。围绕提升效能目标,进一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扎实有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全市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本人深入16个创建重点部门及仙女镇,开展创建工作调研,对照国家创卫标准,围绕省反馈情况,倾听意见建议,结合经验教训,查找问题,理清思路,完善措施。全市创建工作自去年5月全面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扬州市爱卫办的关心指导下,城市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市容市貌得到有效改善,城市形象逐步提升,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体水平处于苏中、苏北地区县级市第一方阵,成为今年唯一获得省爱卫办调研暗访资格的县(市)。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加强了创建组织领导。重新调整充实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创建工作办公室,召开了创卫再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全面参与、全力以赴,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市面貌。制订市领导分工包片任务一览表,明确整治任务,落实工作部门,分解落实重点工作任务,设定序时进度,严格考核评比。实施了部门挂钩帮扶制度,完善了城区100条重点路(河)段长制度。对创建工作中由于职能交叉、区域交割以及工作衔接问题产生的职责不明、任务不清情况,由市创建办梳理协调,使部门单位之间工作顺畅,责任落实。市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开展创建检查20多次,抽调2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创建工作督查考评组,联合机关工委组织党群、政法、宣传、财贸、工交、农水、 计划七个口开展创卫阶段性督查考核,采取自查与互查相结合方式,实行百分考核,分析存在问题,限期整改。

2、开展了创建工作宣传。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手册、通告公告10万多份,免费向社区居民发放5万余份,发动近27万人次参加卫生保洁,制作更新创建宣传教育栏120多个,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创建知晓率和参与率。市电视台、电台、新闻信息中心、“江都创建”网站等宣传媒体实时刊播创建信息,介绍创建动态,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态势。宣传部、机关工委、卫生局、仙女镇等部门通过开展“党员干部义务劳动日”、“健康江都社区行”、“健康知识讲师团”等活动,将创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

3、实施了重点基础工程。累计投入上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启动新都路综合整治和七闸大桥建设,建成金三元地下停车场,张正路、扬州路正式通车,浦江路中段、东方红东路、引江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完工。改造街巷50条、旱厕105座、整治东小区、北小区等14个无物管小区。加大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专项整治,强化水沟、水塘、露天粪坑、散养家禽治理。对城区各农贸市场强化管理,并有计划对太阳城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环卫设施,新建垃圾中转站3个,增设垃圾箱、果壳箱650个, 铺设污水管网37公里,实施老垃圾场封场及生态恢复工程,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0%,垃圾收集率、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4、深化了专项整治工作。共管理规范摊点1000余处,清理横幅1500条。积极开展城市“牛皮癣” 清除活动,共清除“牛皮癣”5万多条,查处制造、张贴“牛皮癣”50余人,取缔大会堂南路等马路市场5个。大力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出台公共停车场管理办法,在城区设立18个临时停车场,实行专人管理;出动警力5万人次,查处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9.2万起,查扣机动车300辆次。城河整治加快推进,完成灰粪港整治一期工程,实施文明河等河道清淤5条。着力整治排挡、烧烤市场,对工农路、解放路、引江路、利民路、龙溪路、惠民路、长江路等近20条道路进行重点治理,拆除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的亭棚400余处。积极推进社区属地管理,禹王宫、玉带和云峰等8个社区完成试点,其他5个社区属地管理工作正在推进。开展城区豆制品作坊、废品回收点综合整治,取缔违法生产作坊25户、无证经营废品回收点25家。整治“五小行业”,建成解放路、引江路、人民路、长江路4条“五小行业”示范街,评比“卫生示范单位” 60家,完成 “五小店”整治1400个。城区被省命名为灭鼠、灭蝇、灭蟑工作先进城市并通过复查考核,全市已连续10多年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的暴发疫情,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烟尘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100%。

二、存在的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我市创建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不同程度存在。没有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审视创建工作,建管并举的理念没有形成,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滞后;疏堵结合的措施没有落实,在注重打击整治的同时,没有及时疏导、规范;体制机制的建立还不到位,城市管理的体制还没有理顺,齐抓共管的合力还没有形成。

二是城区除主干道外,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保洁不到位,暴露性垃圾时有存在,部分路段还有露天粪坑,河沟清淤、疏浚不到位,居民小区及主要街巷仍有卫生死角;“五小店”卫生状况未能有效解决。

三是城区马路市场较多,不少未入室经营,缺乏必要的卫生基础设施。农贸市场需升级改造及周边秩序混乱,卫生状况较差,占道经营还很突出。

四是城市管理不尽人意,市容不够整洁,部分道路两侧店招店牌、灯箱广告设置较乱,路边建筑物、交通隔离栏杆上宣传横幅较多,街景立面秩序混乱。城区有一些建筑工地缺少钢性围挡,围挡后有积存生活垃圾。交通秩序混乱,三轮车随意拉客,机动车乱停放等。

五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居民住宅小区、生活大院无物业管理现象严重。大部分次干道及多数背街小巷的人行道板破损严重,坑凹积水较多,绿化不够,沿墙黄土见天现象较多,道路扬尘现象较普遍。

六是群众的卫生意识较差,发现有随地吐痰、乱倒垃圾和随地便溺现象;城区内标准健康教育专栏较少,市民接受健康知识教育阵地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创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克难、迎接省级考核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省暗访指出的问题,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举一反三,落实责任,强化整治,确保创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坚持把宣传发动群众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始终,利用多种形式,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创建舆论氛围,努力营造全民创卫的良好局面。市电视台、电台、新闻信息中心、创卫网站等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优势,集中力量加大创卫宣传力度。当前要着重宣传我市的创卫成果,让广大市民充分感受创卫带来的美好变化与实惠。各部门单位、仙女镇各村、社区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市卫生、教育等部门要大力开展创建工作“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三进活动,强化对学校、社区、企业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强化健康教育阵地建设,不断提高各类群体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各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带动家长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维护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群团组织也要组织社会力量投身创建,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中进一步加深对城市卫生的理解,转变落后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确立“江都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2、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 。基础设施是创建卫生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初步计划利用明年1-8月份的时间,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排定项目计划,加快工作进度,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围绕美化、绿化、亮化要求,做好沿街建筑物出新工作,抓好广场、游园和居民小区绿地管理,全面维修城区亮化设施。加强主次干道改造力度,扩宽整修道路,对破损、坑洼的路面、路牙、道板以及公厕进行全面维护。加快实施城市巷道和城中村改造,推进污水管网及泵站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停车场、废品回收站等疏导区建设。

3、全力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创建工作安排和城区实际情况,计划利用明年半年时间(2-7月),由主要职能部门牵头,整合执法力量,着力开展专项整治,同步实施,强力推进,确保整治一个、巩固一个、长效管理一个。一是强化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开展拉网式检查,突出对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河塘河沟等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加大城区主次干道卫生保洁力度,延长保洁时间,增加保洁人员,确保道路整洁干净。二是强化市场秩序整治。制定完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方案,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集中力量,疏堵结合,加大马路市场、排挡市场、流动摊点的整治力度。稳步推进“五小店”监管整治,确保全面达标。三是强化市容市貌整治。尽快完成城区摊亭设置工作,划区入室,规范经营。同时突出重点路段,全力开展店外出摊、乱拉乱设、“牛皮癣”治理,巩固整治成果。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加强管理,确保文明施工。四是强化交通秩序整治。进一步优化力量,协同配合,延长时间,加大重要节点、重点路段的交通秩序管理力度,实现交通秩序的根本好转。对城区临时停车场管理,要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形成长效。五是强化城区综合执法。继续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办公,强化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重点问题的执法整治,严格管理,确保到位,形成长效。

篇3

一、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制定出台《“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全面实行重大项目指挥部和责任包干制度,重大项目的运作能力大幅提升。区列100项重点项目开工65项,市列16项重大项目开工12项,预计到年底分别完成投资90亿元和35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90%和100%。以庙滩子地区危旧房整体改造、会展中心配套区、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5515”项目为支撑的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到年底,东部永新国际商贸城、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等20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伏龙坪店子街廉租房、省电力调度通讯楼等10个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围绕北城区开发、旧城区改造和特色主导优势产业发展,坚持招大引强和招优引特,引进项目104个,总投资366.12亿元,到位资金54.98亿元,引进总部经济企业20家,城市综合体项目10个,招商选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设立2000万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48.7%,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空间拓展步伐加快。北城区开发正式启动,完成《开发区增容扩区规划》,开发整理土地3000亩。旧城区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完成旧城改造拆迁40余万平方米,上川、刘家滩和范家湾等城中村项目进展良好,预计年底完成村民安置房建设30万平方米。

(二)狠抓城市建设管理,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一大批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配合重大项目建设征地114亩、拆迁40多万平方米。公共便民服务设施加快建设,新建标准化菜市场11个、便民菜店54家、公厕20座,改造小街巷150条,5座垃圾中转站预计年底完工。城市形象品位大幅提升。着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艺术化形象提升工程,安装绿色雕塑61组,悬吊蓄水花箱2.8万套,摆放鲜花155万盆,城区植树3.67万株,完成面山景观造林460亩,建成生态小游园3处,楼宇亮化超过100栋。大力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设8.2万平方米、户外违规违法广告2.2万平方米,取缔流动摊点2.6万个(次)。各项环保指标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节能降耗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城市管理手段进一步创新。购置洗扫车12辆,率先在全省推行道路洗扫作业模式,机械化清扫率和洗扫率分别达到50%和18%。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城管、公安、工商等执法力量下沉管理和捆绑式考核。

(三)着力关注和改善民生,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成功打造了“360”民生就业服务品牌和国家级就业优质服务窗口,深入开展“1112”就业行动计划,城镇新增就业22600人,就业培训10646人,安置困难群体就业518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额8465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受益人群不断扩大,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投入3200万元,将11户区属企业及街办企业3703人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城乡低保调标工作全部完成,城乡低保人均分别补差211元和146元。深入实施“虚拟养老工程”,建成虚拟养老餐厅18家、虚拟养老社区医疗站30家,虚拟养老院注册老人达到6万余人,1.4万名老人直接享受服务。率先在全省建成集就业、康复、托养等功能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托养服务中心,将413名重度残疾人纳入虚拟养老服务范围。总建筑面积91.56万平方米的14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开工。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头营村和石沟两个市级试点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476户村民新居年内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四)狠抓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最优化城区建设,投入1.6亿元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校安工程项目10个,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教育信息化二、三期工程完成80%的建设任务。制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4所幼儿园幼教楼新建、改建项目顺利推进,投入300万元扶持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率先实施名校长、名师、班主任和边远地区教师津贴制度,选聘95名部属师范类院校优秀毕业生。率先在全省成立县(区)级教育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教育“两基”验收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家,覆盖率达到100%。实行“名老中医”政府津贴制度,打造中医特色服务机构30家。制定出台《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式发展实施方案》,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星级评审、低成本健康进家庭和片区片医服务模式,建立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体系,为13500名育龄妇女提供妇女病普查等生殖保健免费服务,救助帮扶300名患病困难家庭妇女,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7‰以内。文体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设立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建成群众文化活动场所18处,新建全民社区健身广场6个、健身路径50条,推动10个文化活动场所对外开放。建成全国一流的国民体质流动监测中心。举办了春节民俗文化庙会、中小学生运动会。集中开展文明创建专项整治行动,打造了社区少年宫等工作品牌。科技三项费增长到1538万元,专利申报占到全省的50%,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

(五)狠抓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投入5000万元,建成数字“133”系统,完成区级人口数据库、地理信息库、法人单位数据库和街道“三维数字”平台建设,向辖区居民提供类服务。建成148个社区公共行政事务工作站。出台楼院长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楼院长”管理模式,为148个社区配备2000余名楼院长。有效整合辖区服务性资源,打造“一刻钟”精品服务社区15个。基层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完成7处社区办公用房、6个流动警务室建设,街道、社区办公用房年内实现全面达标。社区专职副主任的生活补助由每月550元提高到1200元。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彻底解决了区属集体和街办企业参加养老保险、无军籍职工津补贴发放等重大遗留问题。积极推进刑满释放、吸毒人员等群体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在全省成立首个县(区)级见义勇为协会,建立健全治安预警、常态严打、社会防控和长效管理“四个机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

(六)狠抓亮点品牌塑造,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按照“争第一、创一流”的工作标准,着力塑精品、创亮点,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配合省市重大社会活动,打造了全省最优的市容环境,胜利完成了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段比赛等重大国际赛事的安全保卫、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任务;成功举办了“天之大·爱永恒”慈善公益晚会、春节灯饰亮化、元宵音乐焰火晚会、纪念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纪念建党90周年摄影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重大社会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社区为老服务经验交流会、全国“三北”地区城市街道工作交流会、市第29次政协工作协作会、市第17次县区人大工作联谊会、第十七届兰洽会、全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等重大会议。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的态势,社会事业实现了全面进步,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重点项目推进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还不够高,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任务还很艰巨。二是空间拓展工程进展不够理想,旧城区改造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北城区开发建设特别是土地开发整理进展不够理想。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任务依然艰巨。四是公共服务供给和群众需求还有差距,民生事业在普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方面尚显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在年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三、年工作打算

年,我区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1366”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中心带动”和市委“再造”战略,突出项目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拓空间、调结构,重统筹、强服务,保民生、促和谐,不断加快“首善之区”建设进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达到5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以上,达到14.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以上,达到3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达到4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达到191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达到1633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4‰以内;节能减排达到国家和省市要求。继续为民兴办20件实事。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加快发展为根本,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加快北城区开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完成黄河以北地区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报批工作,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加快推进土地开发进程,全面实施三大区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整理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05亿元,完成910#、915#和903#道路延伸段建设,启动供水系统改造工程。配合市上完成北环路段和东南出口道路建设。启动雁白黄河大桥项目。

(二)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年内实施重大项目100个。强化项目凝炼工作,重点围绕旧城改造、总部经济、高新技术和土地开发等领域,凝炼储备项目100个,投资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加大“招商选资、招大引强、招优引税”力度,新签约重大项目30个,引进到位资金80亿元。加快项目落地开工速度,新开工重大项目20个,新签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50%以上。配合项目建设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十大现代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基金,助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按照“一区两线三组团”的产业布局,推动十大现代服务业错位发展。在中心商务区。在旅游经济带,重点推进山地生态公园二、三期建设,启动伏龙坪、整体改造和徐家湾旧城改造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旅游和生态观光等产业。在东部地区重点推进创意国际商贸城、东部永新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等业态。在雁滩地区加快推进大连万达商业广场等项目,积极发展商业综合体、时尚地产等业态。在黄河北地区加快推进庙滩子整体改造、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便民服务业,新建肉菜市场10座、便民菜店50家,打造牛肉面连锁店30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二、以统筹城乡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区

(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力配合市上实施大桥、黄河大桥等33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路等18条主次干道人行道整治工程,改造城市小街巷60条。制定《小街巷交通管理细则》,开展车辆单边停放单向运行管理模式试点。制定出台《加快旧城改造的意见》,探索建立房屋征收机制,启动傅家巷等21个旧城改造项目,加快刘家滩、范家湾等9个城中村改造进程,开工建设村民安置房2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700万元,完成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加大河洪道治理力度,整治清淤洪道3条,打造大砂沟河洪道综合治理样板工程。加快“一河”亮化工作步伐,完成亮化面积102万平方米。启动环卫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改建公厕30座、垃圾中转站10座、环卫标准化站点10个。开展小街巷和人行道机械化清扫作业试点,机械化清扫率和洗扫率分别提高到60%和45%以上。

(二)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理顺城市管理体制,下放城市管理权限,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职责,构建责权统一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构建城管、公安、工商等执法力量协调联动的综合执法体系。加大城市管理经费和人力投入,充实城市管理工作力量。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探索推行环卫保洁、市政维护、绿化管养社会化管理模式。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消除乱摆乱放、泔水乱倒、“牛皮癣”等城市顽疾,及时拆除新增违法建设和户外广告,整治“三不管”楼院50个。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周末大扫除和文明创建活动,严格落实临街店面责任公约、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和部门包街制度。

(三)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生态景观建设步伐,着力实施城市三大出入口、五一山公园、徐家山公园和皋面山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加强村庄绿化建设,完成绿化改造面积1000亩,栽植苗木50万株。不断提升城区绿化美化档次,启动实施雁滩公园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小游园3个,摆放盆花100万盆以上,设置绿色雕塑30组,新增城市绿地120亩。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取缔小煤炉1万个,改造燃煤锅炉40台,治理餐饮企业100家。加强企业排污监管,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制订出台《农村道路管护办法》,完成伏直公路整修和至通乡公路建设。争取资金3500万元,实施皋大型泵站、徐家山水利维修改造工程,启动皋灌区续建配套和皋人饮改造项目。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编制《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和整村搬迁规划》。启动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推进“人家”和“青石小镇”建设,完成石沟新村二期基础设施配套,整理土地8000亩以上,建成村民安置房8万平方米,打造石沟全省新农村示范村。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三、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关键,着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编制《区域教育资源布局规划》,翻建8所中小学教学楼,新建、翻建3所公立幼儿园,扶持50所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完成教育信息化、校园安全网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5所现代化学校和10所特色品牌学校,启动青少年科技文化中心项目,建设1至2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设立100万元“名师工作室”专项经费,面向全省引进一批名师名校长,选聘50名部属师范类院校优秀毕业生。探索建立跨区域校际合作模式,加强教育教学国际交流,继续推行校长、教师赴外挂职培训工作。启动建设教师安居工程和教师公寓。

(二)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强化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建成中医骨伤科医院住院部大楼,动工建设区医院改造项目。投入5000万元,新建改建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疫苗冷藏库及配套设施建设。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设立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完成区第二、第三医院转型改制。编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调整优化站点布局。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星级评审、片区片医责任制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打造10家中医特色示范机构和5类特色专科专家工作室。启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设立“健康小屋”30个,开展60岁以上“三无”老人免费体检活动。制定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设立500万元人才培养基金,公开招录35名全科医师。投入500万元,建立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经费缺口补偿机制,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将现有在编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三)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加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扶持重点科技项目30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个以上,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项。启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工作,建设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建立一批中小企业专利示范点。承办全国中心城区科协理论研讨会。办好第三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和“科普我参与”系列活动。

(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8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文化活动中心(室)10个、群众文化活动点50个、基层文化广场10个。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成立群众文化协会,组建街道、社区文化体育专干队伍,开展社区文化志愿服务政府补贴试点,重点扶持2个文化演出团体,培育2支精品群众文化队伍。建立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体系,成立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选址规划体育“一场两馆”项目,改建和续建健身步道2条,新建全民健身路径50条。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六进”活动,率先在全省建立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举办地区性全民健身运动会,发售体育彩票1.3亿元以上。实施“文明创建六大工程”,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投入500万元,建成10个社区少年宫。

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着力提高市民幸福感

(一)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大力实施就业服务“百千万亿”计划,扶持100家创业企业,对1000户困难家庭开展就业援助,发放社保补贴1万人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新增就业2.3万人。着力提升“360”就业服务品牌内涵,力争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提升城乡就业一体化服务水平,90%的行政村创建为“充分就业村”。整合辖区就业培训资源,建设创业就业园区1个,就业实训基地10个。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围绕被征地农民、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为40万参保居民免费发放社会保障卡,实现社会保险“五险征缴”一站式服务。着力提高社保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不断扩大病种报销范围,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率先在全省实行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限额提高到6万元以上,住院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以上。大力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劳动监察覆盖面达到85%以上。建成保障性住房90万平方米,配租廉租房1500套以上。

(三)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拓展“八助”养老服务内容,新建虚拟养老医疗服务站10个、虚拟养老餐厅10家,享受虚拟养老服务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全面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将老年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托养服务范围,全额救助残疾大学生学费,免除残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学费,完成800名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大力推行诚信阳光低保模式,建立低保诚信责任制和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评估体系,努力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深入开展社会救助活动,救助困难群众30万人次。实施贫困大学生救助计划,救助贫困大学生500名,将救助标准提高到每年5000元。开展“温暖行动”,解决好群众冬季供暖问题。建成全省一流的法律援助民生服务窗口,免费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500人次以上,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件。

(四)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效整合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量监督、卫生监督等执法监管力量,建立综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制假售假、食品非法添加、消费侵权等违法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控和追溯体系,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2条、规范化示范药房15家、食品药品放心消费门店50家以上。深入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加快“12315”维权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督检查。

五、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突破,着力构建和谐

(一)推进“数字”建设。拓展数字“133”系统内涵,新增1300个视频监控点,全面完成城管平台与公安监控平台的对接。建设街道社区二、三级数字平台,扩大市民公共服务呼叫中心加盟企业种类和规模,强化应急救援、社会救助和市民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市民呼叫服务中心服务水平,服务人数达到50万人次以上。改版升级政府门户网站,整合各类政务资源,建成网上政务大厅和电子政务监察系统,健全舆情监控、行政审批、网络监察和网络安全四个系统,全面普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出台《社会管理创新指导意见》,探索建立四位一体“以房管人”模式,开展租住信息社会化采集和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一卡通试点。实施楼院长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百合计生服务和家庭幸福三项工程,打造国家级标准化计生服务站1个,救助帮扶计划生育“两户”家庭5000户以上,建成30个“一刻钟精品服务社区”,形成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格局。不断拓展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领域,积极探索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外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