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

篇1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及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调查、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在现实生活或学生生活中确立探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开设探究式学习活动应把握住以下目标:1.培养观察生活、探究周围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自参与探索性研究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善于确立问题,能够建立假设,能使用基本的研究工具,会搜集信息、数据、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等.3.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切实学会科学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它强调学习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题能力的养成,然后获取知识.它强调学生之间交往和合作的重要意义.现代科学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均须借助于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二、 如何在教学中构建探究式学习活动

探究式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的、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探究性活动.

1.确定探究问题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除特定的情境,向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领域,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设计探究活动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源泉,学生的探究源于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

(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数学教学中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多种方式,如动画故事法、引入事例法、直观演示法、认知冲突法、对比比较法、设置悬念法……如采用直观演示法,找到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事物--弹弓,引发其中的角度问题.

2.制定探究计划

明确了探究问题,就应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采用何种探究方式、何种组织方式(小组或个人)、何时完成等.

3.开展实际探究

这是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体,它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计划对选取的问题进行实际操作和直观体验,将收集、整理得到的有关资料或结合亲身实践得到的实验现象、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直至获得初步结论,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应注意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教师应给探究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

4.进行总结交流

经过实际的探究学习,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由探究而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如通过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探究性学习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2)培养搜集与积累资料的能力;(3)培养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2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生综合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50-02

本研究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出发,结合中学教育的实际,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构件研究性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已持续一段时间,在其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三大优势,以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

1、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兴趣和欲望,并且在这种快乐的感悟和体验的激励下,逐步形成稳固的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中获取新知识的心理素质。

为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教师的指导应更多地体现在材料的提供,问题情境的创设中:一方面,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直接地指导应减少,即使当学生的探索不成功时,教师也要尽量避免直接干预。因为对学生来说,探索中成功和失败的体验都是有价值的,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这对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韧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另一方面,教师应更多地注重探索活动过程,而不苛求探索活动的结果。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分析、联想、模拟、类比、先猜后证等探索方法,让学生整个身心参与学习活动,通过亲自“咀嚼”、“品尝”得到丰富的情感经验,或喜悦,或怀疑,或惊讶,或感叹,进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中,体会到无穷乐趣,产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推动探索活动不断深化。例如:在教“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当一个园”时,教师先发给每一个学生一张破碎了的圆形硬纸片,并且说“机器上的皮带轮碎了,为了再制造一个同样大小的皮带轮,请你设法画出皮带轮对应的圆形”。接着让学生用圆规,直尺,量角器比比画画,进行实验探索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镜: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画几个圆?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2、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发性。研究性学习的开发性使课堂成为了“快乐的场所”,它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快、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质疑,可以猜想、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在这种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有效地参与教学,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他们思维异常活跃,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建立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观念。只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课堂上“乱一点”儿又有何妨?学生答非所问又有何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再现能力和想象能力,尤其应当大力表现那些突出奇想,专提怪问题的同学,只有让他们去说,让他们去做,学生才能人人有感受,个个有收获,才能在活动中张开创新的翅膀。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创设有针对性的、开放性的课堂训练项目,教学的“训练”应在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既能进行知识训练,又包含创新成分的作业题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扩大想象,在训练中巩固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可选用以研究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知:D、E是三角形ABC中BC边上的两点,要证明ABE≌ACD,还应补充一个什么条件?

3.发挥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为此,研究性学习必须发展其“实践性”的优势,一方面,必须强调学生将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离开了实践经验,书本知识就难以消化。如果要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就必须使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另一方面,必须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融探索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实践为一体,在“做”、“考察”、“实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其综合实践能力。

如针对我学校颁布了节约用水、用电的若干规定,本人观察到住校生洗衣服时存在着很多同学一直放着水漂洗衣服的现象,为此提出“研究漂洗衣服合理用水的问题”。

洗衣服是我们日常生活最平常的事情,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思考,合理假设,提出猜想,数学论证,探究问题的解决,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实际现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增强保护意识。这比颁发几个规定更能起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自觉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研究性课题”(突出探究性),也可以是实习作业或项目设计(突出实践性),九年级学习过“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后,可请课题小组从下面的两个问题任选一题,设计方案,实地测量并写出实习报告。

①测量某河对岸两地间的距离;

篇3

1.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重要特性

2.1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课题,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所选择的学习目标、方式、内容都是自主的。

2.2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研究性学习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感受和体验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3.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由于受到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的限制,对于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与广度,对于研究性学习缺少持久性。针对以上特点,我在日常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做好前期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方法培养工作在平时日常教学中常给学生讲科学家研究方法和我们要做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相似,同时告诉学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及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有哪些。通过教师的点拔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兴趣,知道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下一阶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要将班上同学进行合理分组(考虑男女、经验、家庭情况、学习态度等),因为有的课题需要独立完成,有的课题需要合作完成。

3.2做好课题的选择工作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兴趣还决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持久度。如果学生选择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做了一段时间,却发现问题多多、无从入手,没有结果,肯定很沮丧,肯定找不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一般让学生完成4-6个课题。该课题的优点是:学生兴趣高、简单、素材好找,体现了从化学到生活的课改理念。第二种课题为结合课本知识型。如《结合课本知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并对如何防止铁生锈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以下要求准备三组实验,并完成下列内容(试管可用透明瓶子代,无蒸馏水用热开水代,将试管放在火焰上加热片刻即得干燥的空气)。对于这两个课题的选取即方便了教学,又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素材有学习的方向。由于课堂上要提问、表达、交流、展示,学生参与的积极高。本课题学生参与率达96.2%.班上53人有2人没做。第三种课题为:结合生活、科技、热点型。我安排的课题为:《什么是低碳,如何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1)什么是“低碳”;(2)如何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3)根据你对“低碳”的了解请对家人、朋友提些建议。因为是热点课题,电视、媒体、广告都在宣传,素材非常丰富,查阅资料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成效好。第四种课题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父母工作单位、家庭环境)提出,教师进行审核、指导。指导方面主要考虑:调查研究的素材、资料是否容易查找,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如:有个家住在三农轻质碳酸钙厂的学生申请了这样课题《石灰石的变化,及产品价值的提高》考虑其父母都是这单位职工,调查方便,数据、报表来源准确,我同意这课题,并让家长配合,效果很好。

3.3做好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必须抓好过程管理,主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提醒学生时间性,所有的课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否则会影响学生间的交流、展示、相应课程的学习和教师评价,平时多督促,也能提高学生做研究的积极性。②做好抽查工作,抽查学生完成表格、调查资料的情况,有利于调控研究性学习进度,同时进行阶段表扬,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做研究的积极性。如《xx家庭柴改沼气的调查报告》时间长要认真做好抽查工作,当然在抽查中也容易发现存在问题,教师根据存在问题做好导向工作。如有的资料与课题无关,就无需深入,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从哪些方面入手更容易获取素材、资料。如有次抽查也发现学生5天的生活垃圾都一样,我就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入手。

3.4做好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评价研究性学习学习课程应有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应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已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他是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常利用2-3节课让学生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许多同学对自己在活动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都有反思性评价。常听到学生说:查阅资料阶段很认真,细致。形成结论完成报告阶段没有认真写。当然教师对能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同学都应进行鼓励性评价。

4.开展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果与反思

4.1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后,我感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方法更加得当,知识面更广,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4.2更可喜的是我任教的班级学生放2个纸箱专门来回收废纸、塑料瓶了,还向学校要求将垃圾箱分成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同时有几位同学还联系收废品的每天将学校收的废品卖出,并将钱捐给学校家中困难的同学。

4.3初三面临中考时间紧,开展课题数量不够,质量上还需提高。

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初探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从某些数学问题以及其它学科或实践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去自主选择研究学习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应用知识 ,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学习过程。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1、建立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还应是学生潜在智力的挖掘者。对于同一个研究性背景材料,每一个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不尽相同,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教师要在赞扬每一个学生瞬间的思想火花中进行深入的指导,使他们在有朝一日能在光芒四射的瞬间去创造未来。面对一个个新颖的实际课题,不仅是学生要学习,要探究、要思考,教师也会面临新问题。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作为群体性的“指导者”、“挖掘者”、“合作伙伴”确定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这种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尊严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从中体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去品尝成功的喜悦。

2、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特别是在讲授新课时,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述问题感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完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设a、b为常数,且a≠0,b≠0,研究函数f (x)=ax+b/x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本题并没有涉及更深的数学知识,而是学生熟知的两种函数――正比例函数f(x)=kx(k≠0)与反比例函数f(x)=k/x(k≠0)的和,这题的特点是学生利用近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合作和教师的适当指导,都能很快得到解决,具有“短、平、快”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让学生发散思维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教学,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

注意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创新思维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学模型的基本特点是用数学关系来描述被研究对象的实际关系。抽象的数学都是与生活中的实例密切相关,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其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而后利用数学相关知识解决它,这样才能感悟 “需要产生数学”的历史,由此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前人创造数学的人生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自觉地关注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5、发展多元化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

篇5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118-01

1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和社会性与实践性。

2 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2.1 用新授课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新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对化学的课堂教学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如在进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课堂教学时,因为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了二氧化锰这种物质,使得反应的速率明显加快,学生这时的兴趣很高,也很好奇。为了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这一特点时,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将氯酸钾固体装入试管,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刚开始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加热约5分钟后,试管中的氯酸钾开始熔化,并能看到有气泡生成,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氯酸钾在没有二氧化锰的情况下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是速度比较慢。

(2)将反应后蒸发得到的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按1:2的比例充分混合,装入试管中,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1~2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催化过过氧化氢溶液的二氧化锰仍然对氯酸钾有催化作用,它可以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率。即:做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可见,在新授课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思考问题时能关注问题的细节,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主阵地。

2.2 在实验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如果我们能相信学生,大胆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有较大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的活动与探究的实验教学时,我没有按照惯例先课堂讲解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而是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下星期我们就要亲自制取氧气了,同学们在课后要准备一下,然后设计出相关的实验方案,然后在下周的实验时间就是去实验室验证你们方案的时候了,同学们要好好准备,努力做好。

学生们设计的方案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种:

①氯酸钾制氧气;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③高锰酸钾制氧气;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⑤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⑥过氧化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制氧气。

根据学生以小组自己设计出来的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仪器,让学生自主去研究自己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小组间交流和评价,再提出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2.3 用习题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和社会性与实践性。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中,开放题每年都有,并且所占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习题课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下册P75的第5题:如果让你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你选用什么试剂,如何操作?

根据大家的讨论与实验得到了许多实验方案。下面展示的是方案之一:

开放性题目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在习题课中利用这类题目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并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起到了锻炼,还可以帮助树立自信心。

3 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这个活动过程本身就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化学科本身的魅力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产生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产生热量等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兴趣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得以保持。

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论的获得等过程中,体现对化学的学科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使用。因此,活动的成果不仅仅是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化学课堂,在教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指导下,使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具备自主学习、探究性的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终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 应俊峰著:研究型课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2).

[3] 霍益萍主编: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

[4] 胡永生主编: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会学习,学会发展,“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扑克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据此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在(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纳(2)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3)培养协作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4)培养学生的个性。

研究性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开放性,研究学习活动的结论不是预设的,而是开放性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要由学生展开他们的思考,做出自己 结论; (2)探究性。大多数课题的研究应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现象,从领域上讲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从内容上讲只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让学生深层次地探究它们产生的特点,过程,影响评价等方面;(3)实践生。 评多研究性学习澌知动的课题研究需要开展有社会调查,实地采访,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材料,需要实际操作与积极参与;(4)现实性。研究的课题应与社会现实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能很好地点击生活,引发思考,正确认识和理解一些社会现象,提高认识和分析能务。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式。

1、撰写。

即在课堂教学中搜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首先要先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写出作所范围,探讨资历料的来源与先取。在学生对相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辨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拟定论文写出作提纲,然后由学生独立在习作中指出其意义和得出的结论。如社会主义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意义,农村居民的消费观等课题可以采用小论文的开形式。

2、调查。

即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拟定调查的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制事实上调查的方法和过程,然后让学生通过亲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实际调查,整理调查材料和数据,对事实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形成调查报告,如“近几年本地政府的为民办实事,看财政的作用”,等课题可以采用此种方式。

3、讨论。

即组织讨论。将研究性课题设定为讨论题,在收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或对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以讨论的开式使研究进一步深入,讨论的形式是多样的。

4、演讲。

即演讲辩论。对研究的课题或研究的成果进行演讲和辩论。如摸拟大专辩论的形式,把小组或全班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即有陈述性的发言,又有双方的对抗性答辩,最后还有各自的总结性发言。可以邀请教师,学校领导及相关专家作为评论方,进行恰当的评判应重过程,谈化结论。如”扩大内需,要不要提倡勤俭“”进吕多,对发展民族工业的利弊“”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影响等可以采用此种方式。

5、论证。

即实例论证。这种研究性学习订要是围绕某个理论或观点,搜集本关材料,数据来论证其正确性和科学必,增强其可信度。教师要适当地指导搜集资料,数据的方法,方向,做好分工协作,最后一起交流,共同论证。如收集有关资料来验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不价交换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旱灾行经济剥削的重要手段等

6、操作。

即摸拟操作。对某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展示其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安排队好场景与道具,让学生摸拟全过程,通过表演这种直观形式来加深对研习内容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如“公民怎样科学计划家庭投资”,“消费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可以采取摸拟操作的方式。

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作业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的教师努力让研究性学习成为孕育学生创新精神上的摇篮,要适时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唤起学生研究的热情,不断开拓研究空间,经常开启研究思路,努力营造研究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三究的乐趣,品偿成功的愉悦。

三、思想政治课中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要一种教学形式的变化,教学内容的拓展,更是一种学习和革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不是为了排队队,而是为了促发展。我认为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四个结合的原则:

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从自我评价为主。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应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鼓励他们的主动和客观地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和成果,自我评审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从而不断完善自己。邀请教师,专家,家长对研习活动的评价是不可少的,但要能被学生接受,并能调控研习活动过程,给以恰当的鼓励,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

2、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研究性学飞的评价应重过程,如关注某个研究课题的选择,采点,研讨,总结,结题等过程。兖分关注个体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意志品质,协作精神,创意时的惊喜等。至于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评价纵然不可少,但不应成为主要方面。我们期望通过这种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感知,山顶的风影固然很美,但沿途的风景也不逊色!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定性评价为主,学生在研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等往往是个体内在的素质,难 进行测量,也不需要量化,而采用交流,观察等定性分析法进行等级测评无疑是较科学的。当然必要的数据测量也是不能忽略的,但不是主要的。

篇7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评价;评价体系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很多问题被凸显出来,其中一个比较困难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本文以如何科学评价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以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为指导,探索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以此为评价工具设计评价方案,同时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提高评价工作的实效性,切实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学习评价特点分析

基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应从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研究性学习评价:

(一)初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具备的能力。基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者,一般已经步入青春期,他们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相对小学生来说进一步增强,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力上处于高速发展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逐步增强,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有较强的好奇心,新鲜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但自觉性往往较差,因此要关注、提高评价的监督作用。初始能力上,经过小学六年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操作能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能够使用简单的软件来辅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这些都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强调网络教学平台在研究性学习中提高效率这一要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完整的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较多的工作量,因此我们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评价,主要工作体现在:采用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方式、评价方案在平台上进行共享、利用平台的交互功能发放和回收评价量表、成绩的统计与分享、成绩公布等等。

(三)充分考虑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依托信息技术课开展的条件。这一特色就是说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要充分考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目标,将知识知识目标负载到能力目标之中,重新组合两者的关系,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合二为一,强调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专业能力、发展的能力、社会能力等。例如,具体的评价设计中课体现在,学生的选题要围绕信息技术课的课程内容开展,这样有利于课程知识目标的实现。

二、基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本文从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普遍规律出发,研究并制定针对初中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比较全面、科学、适用的评价体系和操作规范。

评价方式来说,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很难做到单一的、定量的评价,在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表现性指标,从欣赏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每一次发展。所以我们采用以学习过程的表现性评价为主,辅以档案袋评价、成果展示评价、系统评价等评价方法。评价要贯穿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要进行开题时的评价、活动过程的评价和结题时的评价,同时要体现了评价的主体多元性的特点,即评价要采取“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导师评价”三位一体的形式。

评价标准要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水平来制定,也就是要在充分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本文制定的评价标准如下,选题标准:课题来自课程内容,选题科学,依据可靠,课题贴近实际生活,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实施阶段的评价标准:按时按量完成课题,研究思路能根据需要及时、适当的调整,解决遇到问题的方法合理、恰当。研究过程的记录能反映课题的全过程,资料完整、整理规范,实验数据完整、真实可靠、数据整理规范,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的解释与说明。[1]按时参加活动,态度端正,服从指挥,善于与他人合作。结题阶段的基本评价标准:课题研究方法恰当,且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研究成果能够体现处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知识,能综合课题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且具有创新性、建设性。[2]

评价权重:评价权重的分配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侧重点决定的。评价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评价的主观性会影响评价的公平和公正,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在评价中的诚信意识和认真态度,约束学生自评的随意性。这就需要通过评价量规所占权重的合理分配来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在我们的实践中,考虑到时间、经历等问题,利用已有的、合理的、基本符合我们实践的权重分配为借鉴基础,综合考虑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配评价权重,最终确定:开题评价占总成绩的20%,过程评价占60%,结题评价占20%。[3]

三、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

根据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进展的具体情况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基本要求,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案设计上初步设想以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为时间进程,即从开题、实施、结题三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设计评价方案评价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首先,开题阶段的评价工作,研究性学习初期向学生发放《研究性学习评价实施方案》,并对评价做相关说明和指导,向学生阐释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小组同学共同建立电子档案袋,学生选定题目后,由评价小组对开题结果进行评价。其中对开题报告的答辩以及开题答辩的评价需要使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我们确定了两次小组汇报,小组选出发言人汇报近期的研究情况,遇到的问题等等,这样既做到了定期监督,也能够方便学生之间的了解、交流。在实施阶段的评价工作包括对两次汇报的评价,这部分的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题阶段主要包括对结题作品的评价以及对成果展示汇报、答辩的评价。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个人的最终成绩是在小组成绩之上进行评定的。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具体评价方式是,在小组成绩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个人成绩=小组成绩*个人等级系数)。个人等级分为A、B、C三个等级,对应的个人等级系数分别是“1”、“0.9”、“0.8”,也就是说,如果小组成绩为90分,个人等级为B,最终的研究性学习的成绩为90*0.9=81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发挥了小组的团队作用,又体现了小组内的层次差异,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与共享的品质。

结束语:在研究性学习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使用这一评价体系,一方面切实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另一方面促进从制度的高度保证了研究性课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尚志.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职业学校 政治课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它对劳动者的素质、对人的创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教育改革,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青少年学生具备新世纪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如获得新技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长期以来,很多人一直偏见地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差,层次低,似乎与研究性学习相去甚远,偏见地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不具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其实,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更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职业学校与基础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应用型、针对性很强的教育。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也要求学生承担达成课程目标的义务,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内在动力;强调学习时空的开放性,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封闭性,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这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条良好途径,更是切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贯穿在各种各类学习活动之中;狭义是指一种课程形态,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政治学科的特点是教材的时代性、内容的多变性、思维的主体性、答案的不定性。对于这样的学科如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是教死书、死教书;学生只能是读死书、死读书。而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方法”为中心的教学,教学并不只是教师把预先设计的知识图景,如何按部就班地传输给学生,而是师生既有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寻找、发现问题,借助于一定的新知识传授,师生共同谋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师生的积极交流与合作中,共同走上思考问题之路。

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以下能力:

1.参与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书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还与社会发展脱节,所学知识有时应用不到实践中去,一接触到社会感到现实社会与本中所学的并不一样,所学知识大多派不上用场,就会处于失落、茫然失措、束手无策的境地。政治教学中,通过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去实际调查、研究、分析,小组进行讨论,班级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融入社会,全面了解社会,分析并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2.信息收集、加工及利用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知识是无限的,是不断更新的,任凭一个人如何努力,一生也不能穷尽知识的全部,也只能是获取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所以教育应该注重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收集并加工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结果本身。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交流、合作与分享能力

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曾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在幼年时代学会的与小伙伴分享和合作。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交流、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之间彼此倾听、理解与欣赏。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相互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可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增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从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尊重对方的情感,这也是民族精神的基石。

4.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学习教师角色的转变

1.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中的一员,愿意没有拘束地一起交流和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对课题的积极参与,师生间如果能有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师就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

2.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等进行指导。而不是一般的提出问题,然后解惑、解难,最后把学生引导到教师心目中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来。教师要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送风吹氧,让它能燃烧起来;教师运用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种点拨和启发,即“点到即止”,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3.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有较大的不同,由于各组工作侧重点的不同而会出现了不同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在小组研究中,学生还会发生各种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等等,需要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如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一旦发现课题组活动质量有问题,要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等。

教师还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方面,政治教材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多变性,思维方式的主体性,问题答案的不定性等,要求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更要关注邻近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有的研究课题甚至将触角伸到专业知识的前沿,这就使教师失去了专业知识的优势,就必须要继续学习、完善自我、拓展知识面。

四、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实施

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一般围绕教材内容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某一类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题内容可以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目可以老师定,也可以学生定,在选题时要注意与学生现有水平相一致,不能盲目拔高,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要使所有学生能够参与研究,能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多指导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作为课题研究。如在法律课中,可以把银行案件中自动取款机操作失误引发的法律问题、法律关系等问题拿来做课题,可以引起学生思考、探究,还可以把现有知识学有所用,理清法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以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全班集体讨论等形式或结合的形式进行。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及完成课题的要求,学生一般可采用查阅资料、调查、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去进行课题研究。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有评价体系,否则就会流于形式。研究性学习也是一样,评价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评价要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是学生、家长,或开展课题研究的有关部门。评价内容不是单纯知识能力考查,而是重视研究性学习活动态度,活动过程中方法、技能掌握情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等情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给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使他们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2]吴也显.教学模式研究法[J].教育研究,1992,(1).

[3]陈玉琨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州教育出版社,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12.

篇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指导研究性学习与初中化学实验中应弄清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对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1.通过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2.通过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而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应遵守学生力所能及的原则,不要贪多求大,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

二、根据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化学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化学知识作为载体,其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选择:①探索性化学实验;②开放性的化学问题;③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④能体现研究过程的问题;⑤联系实际的现实问题;⑥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具体如下:

1.结合化学教学选择研究课题。当今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结合日常生活选择研究课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合当地生产实践选择研究课题。我们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譬如围绕水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我县水的资源、利用、水患、污染、监测、防治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监测水的pH及重金属离子、苯酚等含量,并请来环保局人员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结合化学课外活动选择研究课题。利用化学课外小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等积极探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研究化学实验的现象、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

三、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逐个讨论,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乙烯这一内容时,先说明乙烯中会混有SO2和CO2气体。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它们的存在。结果学生都知道应先将气体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看到品红褪色,证明有SO2气体。但在接下来的检验CO2存在的操作中,意见出现了分歧,学生提出了如下方案:①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②将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NaHCO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浑浊;③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④将气体通过装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⑤将气体再一次通过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中,品红不褪色,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师生讨论:方案①和③没有将可能未与品红溶液反应完全的SO2带入澄清石水中,方案不合理;方案②虽完全除去了SO2气体,但SO2与NaHCO3溶液反应会产生CO2气体,显然也不合理;方案④和⑤既能完全除去SO2气体,也不会减少或生成CO2气体,且现象明显,上述两个方案都合理。

2.改进实验装置

教材上有些实验装置复杂、实验费时费药,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还有些实验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

3.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

学生做了在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实验后,让他们将上述实验操作顺序颠倒,观察现象,并进行解释。再如用较纯净的锌粒与稀硫酸反应速度较慢,当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可让学生探索原理。

4.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

家庭小实验没有给出药品、仪器、步骤、现象等,靠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教育理念贯穿于化学实验之中,增强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研究课题的质量;反之,研究性学习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在实验研究中树立了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养成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2007,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10

高中政治课是中学阶段一门比较特殊而又重要的课程,它不仅要传授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德育任务。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并从过程中得到体验,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探究式。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尝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下面结合自己几年来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般都选择一些需要在政治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正是需要学生去探究的,因而它的结果可能是多样的、开放的,而且在探索活动过程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提供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兴趣就会增强,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挖掘课题资源的,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地体验和感受生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2.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增强高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往往都需要走出校门,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生活体验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这个过程正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极好时机。学生与校外人员接触与在校内老师、同学的接触差异很大,他们会遇到许多在校内不会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如何进行成功的交往需要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实验。在这种思考与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交往意识、交际能力得到了增强。

3.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基础的。它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探究结果。这为学生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学习结果的展现形式,而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代替学生的选择、探究,因而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往往是若干个学生共同完成的,在选择与探究的过程中有分工,更有合作。这种合作使他们体会到了团体力量的优势,从而更自觉地增强合作。这比学校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的教育与培养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l.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核心环节。我们要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情景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情景,便会在头脑中产生“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如在高二哲学《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教学中,讲述了的历史功绩,但其晚年也犯有错误,引出了一个课题:《晚年的政治生活研究》。

2.帮助学生选择课题

对于初涉研究性领域的学生来说,能否选择一个恰当的课题是至关重要的。在课题的选择中,教师应积极引导、热心地帮助。针对高中学生的实际,我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要求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要具有新颖性。选择的课题一般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具有研究的价值。②、课题要具有开放性。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更不能只局限于现学教材的范围。可以是与思想政治课有联系,但又超越思想政治学科的课题。③、课题要具有现实性。课题要联系国际、国内形势或联系当地社会生活实际或学生生活实际。④、课题要具有适应性。要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相适应,不能一味的追求新颖,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3.指导学生设计方案、开展研究

课题确立之后,还需要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的顺利、有效地开展。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不外乎是“为什么”、“怎样”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应包含:①课题提出的原因,研究的目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②、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③、课题研究的具体安排,包括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④、研究结果的结题形式。

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目标的。而研究性学习则以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两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因此两者不能等同也不能替代。但两者也具有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所形成的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能力为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研究性学习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又促进课堂知识的学习,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因此,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2.处理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