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质量安全;行政管理;技术;认知
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总产值已超过粮食作物,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5%,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大省之一,据农业部2013年统计,四川省蔬菜播种面积达127.6万hm2,总产量3910.7万t,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20世纪70年末伊始,生产结构调整,蔬菜病虫害危害的途径和发生的场所、方式多样化,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总体呈现发生频繁、蔓延迅速,造成育成品种抗病性减弱、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近年来,蔬菜病虫害危害已成为限制四川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发生面积几十万公顷,造成的损失上数十亿元,蔬菜病虫害危害日益严重,随之引起的产业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生命安全,乃至于等问题需引起警惕。探究溯源,研究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析、归类,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解决、监管和评估措施,利于“三农”、城市、环境、社会等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1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蔬菜生产目前以集约化与中小户并存的种植格局,主要在行政管理、技术、认知等方面影响着蔬菜病虫害防控与质量安全。在行政管理层面主要存在生产过程控制、施药后监管、新技术、标准与规范推广3方面问题。首先,对蔬菜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难以完全控制;其次,施药过后残留的农药包装袋、残留药液、清洗器械液体等随处倾倒,残留于土壤和水流中,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给人畜、环境等造成了严重隐患;最后,每年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以及科技进步奖等的具体内容,很难免费获取或分散零散,不易获取,有些从网上下载还需收取费用,不利于新技术和标准的推广使用。在技术层面主要存在病虫害的准确诊断、科学用药、精准施药与绿色防控新技术储备较少等3方面问题。首先,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目前中国有2000多种,且新病虫害不断涌现,给生产上诊断带来了困难;如2015年8月彭州市丹景山镇大面积发生的莴笋新病害给当地造成了极大损失,当地村民不断到市政府求助和要求解决,彭州市政府现正组织相关科研力量研究解决。其次,由于农药品种多和施药技术复杂,在生产中盲目用药、违禁用药、滥用药时常发生,不仅无法达到预期防治效果,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等诸多问题,无法做到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最后,绿色防控新技术的储备不够。“三诱”技术、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在技术上要求比较复杂和成本较高,且技术储备较为有限,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面积较为有限。在认知层面主要存在安全生产间隔期和绿色防控意识不够。首先,依据不同的药剂施药后间隔特定要求的时间才能采摘果实,而生产中随时施药随时采摘现象常有发生。其次,田间实际应用的全生育期轻简化绿色防控措施比例不高,且绿色防控的意识缺乏。
2解决问题的建议
篇2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90-01
一、前言
小麦在我国北方是比较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小麦的种植面积非常广,如果有病虫害入侵,极易导致大面积的感染,从而给种植户带来损失。现在尽管对于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缺乏科学的防治措施,这加大了小麦感染病虫害的几率。
二、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而小麦由于气候和水分的影响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整体分析,2013年河南省小麦的病虫害情况是正常水平的。通过统计全省的数据,发生了小麦病虫害的面积一共为1920万km2,其中,910万km2发生的是小麦病害,1010km2发生的是小麦虫害。由此可以看出总体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面积是不大的,并且发生虫害的面积要比发生病害的面积要大,小麦病虫害发生几率有降低的趋势。同时,在入春时虫害发生较早,病害发生交往,这也是一条规律。
三、小麦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1.1病虫害种类
在小麦播种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最有效果的,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也可以针对多种病虫害一网打尽。小麦播种期间常见的病虫害为小麦吸浆虫、黑穗病、蛴螬、小麦纹枯病和地下害虫蝼蛄等等。要针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集中治理。
1.2防治措施
在小麦选种阶段,要针对常发的病虫害种类选择抵抗力比较强的品种。在播种过程中合理布局,防止播种过密而导致小麦不能正常生长,抵抗力下降。
播种之前,可以预先在土壤中施放一定的农药去除病虫害。在耕地插秧前均匀释放在土壤中。结合经济性考虑,可以使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者是50%辛硫磷颗粒剂,加入20kg细沙或者煤渣,再加入3kg水制作出平常所称的“毒土”,可以消灭土壤中残留的病虫害。
在小麦播种之前除了要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外,对即将要播种的种子,也要进行相应的除病虫害工作。要使用规定的药剂即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没100kg的种子进行拌种,这能够很好地杀死残留病虫。同时也可以使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胺磷对每50kg种子进行拌种,拌种的药物以及比例可以根据地区的实际病虫害灾情决定。这样的流程对于预防小麦黑穗病和枯死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2.返青拔节期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2.1病虫害种类
小麦的返青拔节期是小麦茁壮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病虫害高发时期,比如说纹枯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在这个时期作用得相当频繁。因此这也是一个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针对这些常出现的病进行专门的防治,如果这个阶段小麦受到感染将很容易导致低产的情况出现。
2.1防治措施
针对纹枯病的防治应当重视返青拔节时期小麦的喷雾工作。喷雾不仅仅要按照相关规范来操作,同时也要尽量早来进行此项喷雾工作。在药物选择上,建议每亩使用5%井冈霉素200mL兑水1500kg左右喷洒在麦茎基部进行防治,喷药需要重复多次,每两次之间的间隔为半个月左右。
麦蜘蛛的清除可以选用每亩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在返青拔节时期喷洒在小麦上。这样能够有效地治理麦蜘蛛。同时在种植工艺上,不仅仅要重视药物的喷射,同时也要进行合理的农业栽培。比如说定期对小麦田拔出杂草,浇水和施予肥料等。只有小麦长势良好,才能充分的抵抗外界病虫害的干扰。这样也就能保证小麦产量的上升。
3.孕穗和抽穗扬花期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3.1病虫害种类
在孕穗和抽穗扬花期常见的病虫害种类有红蜘蛛,白粉病,赤霉病等等。由于此时期是小麦成熟时期,因此也是病虫害防治最为关键的时期,因为病虫害往往在这个时期最为高发。在这个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利于小麦顺利结穗。
3.2防治措施
对于红蜘蛛的防治应该趁早进行。药物喷洒可以使用扫螨净可湿性粉剂大约50ml加入500kg的清水进行,这样能够有效的在红蜘蛛还没有长大时杀死幼虫。
在孕穗和抽穗扬花期要对小麦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感染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要杀害小麦蚜虫,应该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入40kg的清水进行喷洒,当蚜虫数量较多时,可以酌情增加药物的量。而对于小麦在这个时期高发的白粉病和锈病等,可以采用20%三唑酮乳油或者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加入60kg清水配成喷剂喷洒在小麦上。注意喷洒时期越早越好,这样治疗效果也就非常明显。
为了提高小麦的质量,要对小麦进行施肥,喷药,去除杂草等措施。而孕穗和抽穗扬花期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特别关注,一旦不幸在这个时期感染了病虫害那么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同时关于药物的浓度和使用量要按照基本的规范来配置,不过当病虫等比较频繁严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药物浓度。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不仅仅是喷药可以做到的,在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孕穗和抽穗扬花期要结合农艺基本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
四、结束语
要达到成功的预防小麦病虫害的效果,需要在小麦的病虫害高发三个阶段,即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孕穗和抽穗扬花期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再加之药物预防来防治小麦病虫害。农业工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小麦病虫害防治当做工作重心,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民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克祥;姜洪涛:浅谈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0)
篇3
关键词:林业 有害生物 防治 生产 对策
一、做好森防工作的措施
1、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宣传“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和“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用量化的数字宣传森防工作与林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及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防治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是发展的观念.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另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依法治理林业有害生物。
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领导
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行政领导和业务部门双层责任制,把森防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责任,切实把森防责任落实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领导的肩上,促进由部门搞森防向政府有责任、社会齐关心、大家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严格实行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基层林业站要积极当好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参谋和助手,及时报告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3、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建议将基层林业站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机构改革大潮中,要按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的建没,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森防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林业标准站建没,逐步健全并规范测报、检疫、防治信息网络,实现森防工作网络化管理,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4、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
进一步完善测报点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省级测报点为骨干,基层林业站为最基础的测报网络。做到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定期趋势预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同时,建议省、市、县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报队伍。提高行业认识,推进职能转变。提高自我行业认识,强化森检机构检疫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将工作重点从“防治技术服务”为主转变到“行政执法管理”和“防治技术服务”并重的轨道上来。还要加强基层检疫机构、提升执法水平。为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站的作用。发挥基层林业植物检疫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确定专人负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监管工作。也要建立健全植物检疫网络平台。在流通领域上加强对流通领域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力度,形成以检疫站为中心,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检疫检查点,以及乡镇林业站为网点的检疫监管网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形成网状检疫平台,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
5、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检验水平
一是突出抓好检疫队伍的建设,提高检疫执法水平,规范检疫执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县检疫实验室.提高检疫检验水平。要搞好检疫工作,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蔓延,就必须抓好产地检疫。今年来,产地检疫一直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我们今年对实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都进行多次以上产地检疫,特别是苗木,做到现场调查、现场取料、现场记载、原始资料齐全。我们明确规定,凡种苗、木本花卉和其它繁殖材料必须实施产地检疫如发现有病虫危害,及时指导开展防治,明确规定本县木材企业所经营的应实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原料的来源及其它相关情况,必须上报森检部门,通过产地检疫既方便了群众,又有效地防止了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6、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
首先是基层林业站要真正参与本地区造林规划没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在森林公园建设方案、森林经营方案的审批以及造林项目的检查、验收等方面,要有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的影子,做到没有病虫害预防措施的造林设计不予审批,达不到混交林比例的造林项目不予验收。二是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建立相应的种苗基地,培育抗干旱和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从采种、育苗、调运、造林的各个环节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三是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形式的混交林,特别是要发展乡土树种,引进优良品种、树种林种配置、林网结构调整等方面多做工作。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比例不低于31)%),彻底解决树种单一、人工林纯化问题。四是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危害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五是对病虫害常发区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搞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抚育间伐等,增加树木的生长量,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利用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
7、科研和技术推广并举,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要围绕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行科研、生产、管理密切结合,集中力量解决好防治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同时重点推广应用仿生、生物防治技术和先进实用的防治手段,建立推广示范工程,以典型促推广,逐步增加无公害防治的比例和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篇4
【关键字】:园林;病虫害防治;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苏州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植物种类也逐渐变得丰富,同时病虫害的防治也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然而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本文就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一、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病虫害防治目的不明确,缺乏科学的防治理念
当前园林绿化管养工作实行承包模式,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对独立,与规划设计、施工种植、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相互脱离,缺乏协作。由于在承包模式下需要不断接受检查和评比记分,而且检查、评比又相对笼统模糊、评定标准局限于有无病虫害发生或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防治单位为应付检查,在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形成了误区。错误地认为,多用农药就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就可以起到有病虫治病虫、无病虫防病虫的作用,很少考虑到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安全。此外还缺乏有效的防治评估标准,见病虫害就施药,以完全消灭为最终目的,用药过多过滥而不能用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
(2)对化学农药依赖较强,防治方式单一
由于化学农药具有见效快、经济实用的特点,长期被作为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广谱性化学农药的频繁大量使用,虽然对一些虫害、病害暂时起到控制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杀伤了大量天敌,再加上对农药的选择种类缺乏针对性、防治方式较为单一,药物药理认识不足,造成病虫害抗药性逐年增强,致使防治后灾害频发,且发生周期越来越短,造成了恶性循环。像国槐尺蠖等几年发生一次的害虫,现在每年发生两次。使得一些次要害虫,如紫薇绒蚧、红蜘蛛、蚧壳虫等已逐渐上升为城市园林的主要害虫。
(3)防治器械落后,施药技术不科学
农药技术是涉及到农药制剂、农药行为、施药工具、作物生态、气象因素等多方面和多学科的一门系统工程,而不仅是单一的药物种类及药物学问题。其任务不仅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还要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和对防治时机的把握。以前的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多采用空心圆锥形的喷雾器喷药,药物使用量大,但喷出去的药只有很少部分能达到需要防治的靶标害虫上。据估算,喷洒出去的药物只有25%-50%能粘积在植物叶片上,不足1%药剂能作用在靶标害虫上,只有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可以说,化学农药是高效的,但使用手段是低效的。城市人口稠密,防治工作应充分考虑到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大量农药的流失,不仅影响城市居民健康,还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4)防治工作人员技能参差不齐,管理混乱,安全意识差
大部分园林病虫害防治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有些甚至是临时工,专业技能基础较差。他们对农药使用技术了解、掌握不甚透彻,往往容易忽视农药使用技术要求,对农药的使用机理、药用机理了解甚少,只凭老传统、老经验。防治操作中经常有不戴口罩、不穿戴防腐手套及防护服等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甚至有人被药物喷了一身一脸而若无其事,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药物药剂选择、药量控制、施药和时机上,也很难做到准确把握,这些都对防治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5)防治工作缺乏主动性,预防为主的意识淡薄
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往往局限于“有虫治虫”“、有病治病”,一味地等病虫害发生后才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对植物检疫、预测预警等工作没有足够重视,缺乏相应的预警、监测机制,对病虫害发生的整体趋势及相关信息收集不足、反应滞后,结果形成病虫害越治越多、农药越用越浓,防治成本增大、效果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
二、病虫害防治发展方向及对策
当前,园林病虫害防治应实行以生态控制为主的生态治理(EPM)策略。生态治理是指充分利用园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空间结构,以生物防治为主,人为地引进适应自然环境的各种调节病虫害种群数量因子,采取具有长期可持续的病虫害治理手段,将防治工作应用于园林绿化全过程,恢复和建立适合人们需求的园林生态平衡系统。高效化学农药,仅在特殊情况及紧急压低虫口密度情况下使用,在不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的前提下允许害虫存在,只求降低害虫种群数量、保持生态平衡,不求彻底消灭。
(1)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植物配置入手,奠定良性的植物群落
①在树种选择上要做到适地适树,以植被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本地城市生态环境为标准。
②植物搭配应依生态学规律,符合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原理,致力于建立与自然群落相似、富有地方特色及符合美学原理的人工植物群落。同时,注意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等生物学特性,使植物配置达到相互促进生长、共享病虫害天敌之目的。
③规划设计中应避免配置病虫害寄主互转植物,杜绝引发病虫害转主寄生的大量发生。如梨、苹果、海棠和松柏混栽诱发梨锈病,松树和芍药混栽易诱发松芍锈病,杨、柳、桑混栽会加重天牛危害等。
(2)实施科学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应紧紧围绕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源这一中心。一是加强植物保健,搞好施工栽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苗木。创造良好的植物生长条件,科学施肥,合理浇水,松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提高植株自身抗性。二是及时处理、消灭虫源。对虫源树及时控制,采取措施,如对被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杨柳及时更新,挖土消灭国槐尺蠖越冬蛹等。三是切断病虫害传播途径,消灭病虫害孳生环境。如有效开展植物检疫,草坪、草花合理轮作;搞好绿地卫生,如草履蚧在树下杂草堆、破墙缝、砖石堆、垃圾渣堆等处越冬,通过彻底清除这些死角,改变环境条件,即可基本控制其发生和危害。
(3)提倡生物防治,加大生物防治比例
生物防治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保护生态平衡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①保护和利用天敌
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包括人工筑巢招引鸟类、保护益虫、饲养并释放天敌、增加天敌种群和数量等。如人工饲养赤小蜂防治国槐尺蠖,饲养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树食叶害虫等。
②增加生物农药使用比例目前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上应用较广的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周氏啮小蜂、阿维菌素、浏阳霉素、井岗霉素、灭幼脲、爱福丁等,其他还有一些不育剂、植物源农药以及信息素、性激素等。
(4)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要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原则,首先是人的安全,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其次是注意对天敌和植物的安全,利用策略来降低农药用量,减少对水体、土壤的污染。三是加强对化学药剂的筛选,提倡无公害防治,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如家福丁、尼索朗、速螨酮、天王星、阿巴丁、功夫等,禁止使用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甲胺磷、甲拌磷等剧毒农药,杜绝打“保险药”等滥用农药现象。应选用水溶性农药,减少对乳剂农药的使用量,因为有机溶剂也是重要的污染源。
(5)防治关口前移
实行园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制度,建立健全防治病虫害的信息网络,建立病虫害情监测点,实施动态观察,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
(6)推广应用科学施药技术
采用根茎和干部注射法、根施法、包扎法等隐蔽用药方法,避免药液对环境的污染;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静电喷雾技术,严格控制使用喷药车喷雾等大容量喷雾方法,减少用药量;根据用药对象、用药环境,合理运用不同的喷雾机械。同时运用精细喷雾技术,在药物中添加漂移控制剂(如聚丙烯酸胺等)控制雾滴飘移,使农药能够准确击中靶标生物,以减少药液对环境的污染。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园林植保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及挑战, 园林植保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的负面后果,要立足于有害生物发生前的防控,应从园林设计、施工栽植、养护管理各个环节,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手段,持续治理园林有害生物,贯彻“ 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植保方针,走可持续园林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司改霞.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则〔J〕.河南农业科学.2001,07(.54)
篇5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防治;探讨
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05201
1引言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能够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发生在森林植物上的病害,被人们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在我国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是它的主要传媒昆虫。该病致病力强,传播快,寄主死亡速度快,常常猝不及防,因此一旦发生,治理难度非常大。
每年我国都会花大量的大力和财力来做这项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地明显。经调查发现,具有以下方面的原因:一是松材线虫病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虽然在防治过程中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二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能力和繁衍能力强。很多森林病虫害有着很强的繁衍能力,很多病虫害都有很强的传播能力,要么自动传播,要么靠自然动力传播。三是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四是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基于此,探讨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
2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
2.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当前,要把松材线虫病防控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对辖区内林地死亡松树开展全面细致的普查工作,摸清底数。要求林业部门抓紧时间组织施工,严格按照林业局要求,完成所有疫区病死树的清理工作。
2.2做好普查监测工作
各级部门应开展全面的普查工作,划片包干,明确责任人,按林班、小班踏查,确保不留死角。林业局进一步增强普查技术力量,对各地报告的不明原因死亡松树及时现场调查、取样分析,突出重点做好疫点周边、沿海防护林、交通要道、风电场等区域松林的普查监测,做到全面摸清疫情发生分布范围,第一时间掌握疫情动态。
2.3加大普查监测力度,加快清理作业进度
一是突出做好重点区域的普查监测。疫情区域安排专人负责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病死松树及时采样分析。二是对已清理过的林地,要再次进行排查,及时清除新病死树和遗落的根桩、枝桠。三是保质保量如期完成病死树清理工作。新增清理作业任务,任务重,时间紧,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调度,进一步做好人员、设备调度,加快作业进度,确保完成清理作业任务。
2.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做好松褐天牛防治工作,采取药物防治、生物防治、诱捕诱杀等多种措施,全面降低虫口密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防控。
3结语
当前,松材线虫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但我们要有决心迎难而上,全力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在按时完成病死树除治任务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因此,在对森林虫害进行治理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治理。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炳兰.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2]武振涛.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17).
篇6
关键词:水稻;病害;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们国家水稻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更好更快发展水稻种植产业,不但可以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现今伴着持续扩大的水稻种植面积,病虫害却成为影响水稻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怎样才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 种植前处理水稻种子
水稻种植全阶段都应当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所以,在正式开始种植水稻之前,就应当将选择优质水稻种子的工作做好。实践中尽量选择有较多叶毛、质地较硬、叶窄的水稻种子,进而有效控制种子上虫口的数量。通常选择优质良种往往有较强的抗性,对于稻瘟病与叶枯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与此同时,应当常常更换同一块农田所种植的水稻种子,防止因为长时间使用同一品种的种子而削弱了此品种水稻种子的抗性,最终导致人为加重病虫害。另外,在正式播种之前,还必须应用浸种灵等消毒液处理种子。通过消毒处理过的水稻种子可以有效预防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例如,为了在种植过程中更好防治稻瘟病,可以用一定比例的克瘟灵消毒液将水稻种子浸泡1d,消毒液中克瘟灵的比例可以根据水稻种子的具体量而定,通常1kg水稻种子使用3g20%的克瘟灵就合适了。
2 播种水稻之前需要做好消毒床土的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区在地形、地势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选择水稻种子的阶段,就需要注意结合各地区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水稻品种的选择工作。与此同时,尽量选择在抗病虫害方面应当有比较强能力的水稻种子,确保水稻的优质高产。在种植水稻的时候,培育时应当在旱地上进行。而在插秧过程中,则要注意将水稻秧苗稳稳地插入土中。而在播种阶段,不但要确保农田的疏松性与平整性,而且还需要通过调酸与消毒方式对农田的土壤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有效防治立枯病,还可以将水稻秧苗的死亡率降到最低。在进行消毒处理农田土壤的时候,土壤要注意保持湿润,用敌磺钠和水根据比例调匀之后对农田进行喷洒消毒。
3 在水稻生长阶段要注意施肥的科学性
水稻生长阶段要注意施肥的及时性,确保在其生长期间可以获取足够的有机肥料及营养。施肥过程中,要根据一定比例将钾肥、磷肥、氮肥搅拌均匀。与此同时,还必须确保农田有充分的水源,按照当地气候的变化,将烤田工作做好,进一步防治火蠓虫等虫害的繁殖与生存,进而确保水稻的优质高产。不但这样,在进行种植安排的时候,还必须注意不能将品种不同的水稻进行混种,对于不同品种的水稻要注意进行间隔种植,避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这样做也便于管理稻田与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开展。
4 利用药剂进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在水稻生长期间,要坚持应用生态控制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采取健身种植,加大水稻秧苗自身的抗虫性。在使用药剂的时候,对于病虫害的天敌要注意保护好并将其利用充分。与此同时,必须要合理进行化学防治。按照稻田中病虫害的实际出现状况,进行定期、科学地防治。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时机的把握。病虫害大爆发年份施药时机控制在卵孵高峰阶段最合适,这个时候用药可以选择生物农药,如BT等,第1次施药之后过了1周再进行1次施药;病虫害中等爆发年份施药时机在控制在2龄高峰阶段,依据稻秧实际病情来决定用药的次数,可以在孕穗阶段开始之前进行施药;也可以在分蘖后期与孕穗刚开始之初分别进行1次施药。在施药过程中,稻田应当保持有6~7cm深的水,并在施药之后维持4~6d。杀虫双(单)、毒死蜱、氟虫腈等药物都可以用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5 选用农药要注意科学性
选用农药的时候,所选用的农药有没有通过相关部门的检验是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假设农药没有通过检验,是杜绝在水稻中使用的。此外,还要注意选择低残留又或者是无残留的农药,防止由于因为使用过量农药或水稻中残留有过多的农药而对生态与水稻质量、产量产生影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相关工作,要结合防治的对象与病虫害感染的具体面积来选择农药的品种,这样才可以获得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最佳成效。另外,还需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科学配制,同时在恰当的时间开展农药的喷洒。
6 开展综合防治病虫害
如果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比较小,则可以应用人工捕杀的策略进行防治。趋光性是许多水稻害虫都具有的特点,所以,在晚上可以利用灯光吸引并杀死害虫。另外,要及时处理农田周边的病稻草,将病虫害的传染源切断。
7 进行生物治虫
在进行虫害治理的时候,可以利用稻纵卷叶绒茧蜂、二化螟绒茧蜂、白足扁股小蜂、稻虱缨小蜂、螟黄黑卵峰、稻螟赤眼蜂等寄生蜂,又或者是利用三突花蛛、水狼蛛、拟环纹狼蛛、卷叶刺足蛛、日本长脚蛛、小黑蛛等农田蜘蛛开展以虫治虫。当前,这种微生物治虫的方法可以选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蟾蜍、蛙类等两栖动物进行虫害的防治。病害的治理同样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如可以使用金刚霉素进行纹枯病的治理。
8 结语
总之,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工作应当贯穿水稻种植的全阶段,并以预防为基础,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地区病虫害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生态环境
引语
森林资源是构建林业三大体系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高质量的森林资源,就难以提升林业三大功能,就谈不上现代林业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我们林业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做好百年事业。另外,在林业生态建设、森林功能的科学认识上,还是在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生产力的开发、利用科学性、可持续性实践方面我们的认识还不足。从森林质量、林木资源总量和森林经济规模、效益上看,江西虽然是中国的林业大省,但还远不是林业强省,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加强对森林的全面、科学的再认识和转变林业建设理念,江西的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济的发展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一、我省森林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现状
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灾害损失严重。江西是全国森林病虫害危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每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 300 万亩左右,森林病虫害引发的后果非常巨大,会产生一系列恶性后果,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对全省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各级林业部门及其森防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宣传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依法检疫、预测预报、综合治理等工作。
2、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极为复杂,防治难度进一步增大。我省森林病虫害的总体特征一是病虫害的长发性,病虫害发生率居高不下。二是危险性林业病虫害危机四起。萧氏松茎象病虫害除鹰潭市未发生以外,其余各市均有发生。加拿大一支黄花在江西省南昌、鹰潭、景德镇三市发生,目前还没有十分经济的除治办法。三是突发性病虫害发生频繁,此起彼伏。近年来我省各地林农种植毛竹的热情高涨,但毛竹病虫害的发生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造成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1、非法采伐天然林。当前由于一些贪图眼前利益者盲目砍伐天然林木,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2、局部地区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目前,在部分林区,有些人为了减少财力和劳动力投入,过量采用化学药剂,导致林地土质疏松,营养物质流失,植被破坏严重,林木抗病性能减弱。更为甚者,一旦森林病虫害暴发,大多依赖化学农药除治,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3、思想认识方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处于“病急求医”的被动救灾状态。极大多数是病虫害发生后,围绕救灾而展开,没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
三、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林业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1、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各种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
2、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加强对当地常见病虫灾害情况调查,进行详细的病虫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并在此调查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病虫害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控制。
3、从治病到防病的工作思路调整。事前预防必须对所有林地“洒药”,对整片林地打药预防虫害,根据历年虫害发生规律以及天气变化情况等进行的。特别是全部使用生物类农药杀虫剂后,一定要在虫龄最小的时候用药,才能确保取得最佳效果。传统的“发现虫情―防治简报―再打药”三步曲至少需要3-4天,由于延误了最佳防治时间,常常需要反复打药多次才能见效。变“生病打针”为“吃药防病”后,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的农药费能够节约大半。病虫害防治的费用减了、效果也变好了。
4、从“用药治病”到“自身免疫”的工作思路调整。病虫害防治理念应从过去常用的化学防治为主,演变为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并重。由此使病虫害防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阶段。变“事后用药”为“事前预防”后,每年可省下大笔农药费用,这些钱被可以用来打造防虫的“自身免疫系统”,用于购买各类杀虫灯,充实林地物理防治实力。另外,还可以用来研究积极探索新型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努力开创一条生态防虫路线,开创一个林地病虫害防治的新起点。
四、坚持走“科技兴林”、“生态兴林”的道路,尊重林业生态自然规律
江西地处亚热带、南温带地区,光照、热量、水汽条件远比上述国家优越,林木繁育条件好、生长速度较快。多年来,虽然江西在林业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森林资源总量低下,林地生产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单位面积产量低。并且森林树种结构较单一,针叶化严重。1999年全省人工抚育的针叶林面积占人工林面积的95.9%,阔叶林仅占2.6%,毛竹占1.5%(全省森林面积针叶林占75.4%,阔叶林仅占24.6%)。由于运输条件、加工水平、收购政策等原因,在森林的抚育上长期“重针轻阔”,导致林分不合理后果越发严重。加之原始落后、毁灭性的人工造林、采伐方式,造成我省不少地方森林的自然属性低下,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退化。群众形象地称为“远看绿油油,下雨泥沙流”,“远看青山在,近看无用材”。
我们应该在林木科学的育种、抚育方式、采伐管理上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应该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长期以来,江西的林种都是“以生产木材为中心”,使得商品林比例非常高,生态林、公益林比例严重偏低。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土流失的强度虽然有所控制,但流失面积却在扩大,生物多样性锐减。尤其在我省的江河源头地区,水土流失较重地区,应该主要建设长期封育的生态林、公益林,并由各级财政给予经济补偿。而建设商品林、经济林基地应该避开这些生态脆弱、生态功能又十分重要的区域。只有森林生态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资源总量不断增长,森林经济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转变传统的林业观念,努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江西本来森林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如1949年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只有40%(基本是天然阔叶林、混交林),但活立木蓄积量却有5.19亿立方米。建国后,由于过度砍伐,至1974年下降为2.63亿立方米。到1999年江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9.7%,而活立木蓄积量仅恢复到2.9亿立方米。1964年以后,江西幼、中龄林的比例迅速上升、居高不下,至1999年达到83.2%; 1996年江西人均拥有森林面积为全国平均的1.7倍,而人均占有活立木蓄积量却只为全国平均的75%;全省成、过熟林的面积只占全省乔木林总面积的3.7%。据江西省林业厅最新提供的《江西“十五”期间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十五”期间江西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到60.05%;活立木蓄积量却仅为3.5亿立方米,而幼、中龄林的比例却增加到了85.1%,全省可采伐的成、过熟林资源仅有4.7%。
江西林木资源“十五”期间年生长量为1800万立方米,国家下达江西“十五”期间的林木采伐限额指标为1529.5万立方米,而全省实际林木消耗量约1730万立方米(可能不止),消耗量接近生长量。
随着近年引进的抚州大亚、宜春罗宾、吉安绿洲、永丰绿盛、德兴绿野、信丰绿源等大型中密度纤维板企业和江西晨鸣纸业、印尼金光集团等造纸企业的投产,我省林木资源年消耗量将增加约1340万立方米,达到3070万立方米。全省森林资源的年消耗量将是“十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的两倍,显然将给江西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威胁。
据《全国森林资源统计(1994-1998)》,江西森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32.25立方米/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居全国第27位,仅高于广东、山东、河北,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28.3%;我省毛竹面积居全国第2位,但单位面积株数仅居第12位。虽然我省长期存在森林资源质量和总量偏低以及过度采伐的情况,却因为片面宣传森林覆盖率的增长,掩盖了森林资源锐减和质量的退化、林地生产力低下, 林业可持续发展乏力的严重后果。
因此,我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林业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以适宜江西气候、自然条件的乡土树种为主要树种,改变江西森林生产力不高、针叶林林分、幼龄林比例过大的现状。必须长期坚持贯彻“采伐量必须小于生长量”的原则,延长林木的生长―采伐周期,“欲要取之,必先与之”,使长期过度采伐的森林资源“休生养息”,以尽快扭转江西森林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成熟、过熟林木蓄积量下降的趋势。因此,必须合理规划、控制纸浆、纤维板等林木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避免由于林木采伐量大于林木生长量,“寅吃卯粮”,而出现“森林赤字”现象。
结语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发展现代林业,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要长期贯彻执行的职责和义务。在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中,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林是山之衣、水之源,是野生动植物种群的主要栖息场所,是生物物种的基因库。科学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只有维护好地球的生态系统,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晨.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林业生态管理.2009
[2]李刚. 浅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甘肃林业.2008
[3] 刘小兵.浅议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林业.2009
[4]李世梅.加快生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J].甘肃林业,2005.
[5]周生贤.发展林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求是,2004,(22).
[6]李湘林.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证[J].新疆林业,2005.
[7]曹云.实行生态补偿促进和谐发展[J].中国林业,2007,1A:4~10.
篇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水产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精神,应韩国农林部邀请,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北省植保总站和广东省植保总站组团,于1997年9月25日至10月8日赴韩国进行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生物防治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考察。在韩期间,我们访问了韩国农林部国际农业局、农业政策室,韩国农村振兴厅技术协力局、技术指导局、农业科学技术院、作物试验场,以及京几道、全罗南道和忠清南道扶馀郡等道、郡的农村振兴院和指导所。另外,还访问了汉城大学农学院、韩国农药工业协会和庆农(农药)株式会社等涉农单位和部门。参观了农林部农业技术课、农村振兴厅作物保护课等部门的气象卫星收视系统和病虫信息可视网络咨询服务系统,参观了农业科学技术院及有关道农村振兴院、郡农村指导所有关的研究室、试验场圃,参观了有关道、郡农村振兴院(所)的田间病虫预测圃和观测圃。访问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韩国农林部、韩国农村振兴厅的热情接持,尤其是农村振兴厅国际协力局金永相局长、技术指导局崔正坤局长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给我们安排了很正规的接见与座谈,双方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中介绍和交流了各自在农业生产及作物保护方面的工作现状和进展,并就今后双方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研究达成了初步意见。考察团全体成员怀着对韩国农业和病虫害管理工作发展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发展我国农技推广和病虫防治事业的强烈责任感,边看、边问、边讨论,基本摸清了韩国农业生产和病虫防治的情况,圆满地完成了考察任务。
一、韩国农业生产和病虫害发生概况
韩国地处北纬33°-43°之间,国土面积993.9万公顷,耕地面积203.3万公顷,占20.45%。全国人口4454.3万,农户数155.8万家,农业人口516.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0.9%,户均3.3人,耕地1.3公顷。大米是韩国人的传统食粮,在有限的土地上,政府鼓励优先安排大米生产。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目前大米单产达5000公斤/公顷,大米的供应可以保证自给。其它的农作物主要有蔬菜、水果、豆类、花生、芝麻等。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放开,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产品,韩国农产品与进口农产品竞争只能在质量上竞争。使选育好的品种,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有机农业成为韩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们生产的优质蔬菜、水果还大量出口日本。虽然韩国农户生产规模与我国相似,但由于高效农业和小型农业机械的配套发展,水稻生产从前期育秧到后期加工管理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产业化。
有效的控制病虫害是确保农业生产丰收的关键。韩国的农作物病虫害种类也比较多,尤其是水稻病虫的发生比较突出,经常造成危害的病虫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粘虫等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特别是稻飞虱的重生频率较高,分别于1967-68、1975-77、1983、1990-91和1997年发生都比较重。但是,近年来韩国由于重视发展环境农业,注意保护农田害虫天敌种群,对病虫的生态控制作用增强,农药用量在逐年减少,同时由于病虫的监测手段先进,预报水平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加快,防治物资充足,控灾能力提高,因而,病虫造成的损失在下降。
二、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治理
1、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管理工作,早于20年前建立了全国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预报网络体系,并于1992年实现了全国病虫监测计算机联网,可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预测。目前关于病虫监测和预测网络,正在实施一项新的计划,由农大、农业科技院和技术指导局及有关计算机专家组成了一个联合开发小组,采用国际互联网,开发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及管理系统,拟在3年后投入使用。
(1)病虫监测体系
韩国的病虫监测体系由中央农村振兴厅技术指导局作物保护课和农业科学技术院、道农村振兴院技术指导局作物技术课和技术研究局植物环境课,以及郡(市)农村指导所及部分农户构成。韩国全国有176个郡(市),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病虫系统测报站200个(其中水稻病虫150个,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50个)。这些测报站同时为中央、道和郡的病虫系统测报站,要直接向中央农村振兴厅和道农村振兴院汇报病虫调查结果。中央农村振兴厅和道农村振兴院根据各测报站的调查结果汇总分析,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并提出防治措施意见。这些测报站设在各郡(市)的农村指导所内,由技术推广课负责,测报站设有病虫调查圃。由专业人员对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及农田小气候进行系统调查监测,在向上级汇报病虫发生情况的同时,还当地病虫的调查结果和趋势预报,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服务。另外在全国病虫监测体系中有1650个设在农户常规防治田的病虫观测点,由农户对病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上汇报。
(2)病虫信息的采集
全韩的农作物病虫测报站都按统一标准设置了病虫调查预测圃。调查预测圃共分三类,即病害预测圃,不施杀菌剂;虫害预测圃,不施杀虫剂;无化学防治区,不施杀菌剂和杀虫剂。每类圃面积2000平方米(20a),统一按常规措施进行农田管理。虫害和病害预测圃种植2-3个当地代表性品种,无化学防治区种植的品种一般超过4个。预测圃设有昆虫诱集灯(黑光灯)、高空捕虫网、孢子捕捉仪、农田小气候观测仪等(可自动观测田间湿度、结露时间长短、风速、风向、温度和雨量等),除黑光灯、高空捕虫网诱集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及孢子捕捉仪捕捉的孢子种类和数量需要人工计数,输入计算机外,其他气象指标则由气候采集器直接与计算机联网,计算机可随时获取有关的田间小气候资料,并且每5分钟进行一次分析处理,达到更准确、及时地监测和控制病虫害。上述病虫及小气候监测数据,须每日调查输入或直接自动录入计算机,同时每隔10日要对田间预测圃病虫的发生实况进行调查,并在当日录入计算机。对于每一种病虫,每一个测报站的调查内容、时间及汇报内容和格式全国都作了统一规定,实现了统一和规范化。
(3)病虫信息的传递
韩国于1992年就建成了全国农作物病虫计算机网络,目前所有病虫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已全部由计算机来实现。中央、各道及郡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和掌握全国各地的病虫发生情况。采用计算机分析整理病虫发生情况,判定各地的病虫发生轻重,绘制发生程度分布图。网络用户同时可通过该计算机,查询各地的病虫发生及防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另外,在农林部农业技术课、环境农业课,农村振兴厅作物保护课等课室都拥有气象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可随时收看及监测全球及韩国各地的气候情况及变化动态,通过了解掌握气候变化情况和动向,对于系统分析田间病虫发生趋势和监测气候灾害、加强田间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农林部农业技术课,农村振兴厅作物保护课等都与国家气象台进行了联网,有关的气象观测数据每1小时公布变换一次。这些气象资料的及时获得,对于辅助分析大区病虫发生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病虫预报的
──预报的种类韩国病虫预报的种类,与我国相比有所不同。根据预报的用途和性质,将预报分为三类:①预报,用于病虫处在平稳发生阶段,没有明显上升势头,暂时不需要防治的病虫,这类预报采用淡绿色纸张印制;②注意报,当病虫有明显上升势头,需要引起农户及有关部门的注意时,发注意报,采用黄色纸张印制;③警报,当某些病虫病情及种群动态迅速加重和增长,在近日内即可达到防治指标,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时,发警报,以动员农户及时进行防治,采用红色纸张印制。
在预报的时间及期限上,类似于我国气象的中期预报。每年从4月上旬开始到9月下旬结束,每旬一次预报,预报期限一般为10日内的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治意见(在病虫情况稳定时,道、郡也可以每半月一次预报)。有关病虫的中长期预报,即预测期限10天以上,一个月乃至1个季度的预报,韩国目前生产上不作。一是由于信息传递速度,防治物资贮备充足,短期预报可满足生产需要;二是以前也曾探讨过一些病虫中长期预报方法,但由于科学依据不够充分,误差幅度较大,因而当前对这类预报感兴趣的人较少。
──预报的。中央农村振兴厅的预报首先由农村振兴厅作物保护课提前一周负责将全国各地的病虫调查监测结果及气象信息等采用计算机分析整理出一些有比较性的概况材料,然后分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农村指导者、气象台、大学及科研单位的有关专家,并定期召集他们进行病虫发生趋势会商,讨论作出预报结果。道农村振兴院也要通过会商,确定预报结果。预报的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视台、电台以及印制预报等途径发表。其中印制的病虫预报要发送中央及各道、郡、邑、面等有关行政机关及农村指导部门和农药厂商等。
2、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
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在不断改进病虫监测和预报手段,提高预报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防治技术的开发与培训,提高农户的科学防治水平,农户科学用药水平也比较高。
(1)综合防治日益受到重视
韩国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工作起步较晚,但当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从政府到农户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为了增加环境保护的工作份量,农林部将原植物防疫课,改为环境农业课,农业科学技术院也成立了环境管理所和IPM研究室等,有关道农村振兴院都成立了植物环境课。在农药的使用上,他们吸取以前和别国过量使用农药的教训,国家预算出资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IPM项目,严格限制剧毒农药登记进入市场。并且制订了农药限量使用计划,全国每年农药用量以l0%的速度递减,到本世纪末,农药用量要比现在减少50%。综防意识和环境意识已渗透到每一个农村指导者和农民心中,并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病虫防治行动中。
(2)开展多层次的农民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农户的科学种田和病虫管理水平,国家制订了全国农民培训计划,根据农民不同年龄层次及性别,培训不同的内容,提高农户的科学务农技能和经营才能。尤其对年龄23岁以下的农民开展4-H教育,即智能教育(Head头脑)枣培养掌握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有科学文化头脑的农民,道德教育(Heart心)枣培养有道德、有思想的心境,技能教育(Hand手)枣培养有较高操作技能、勤劳的农民,健康教育(Health健康)枣培养体魄健壮、身体健康的农民。另外,对于23?0岁的年轻人,培养他们的农田经营才能,使他们逐步成为农田经营专家;对于40?5岁的中年人,培训他们普及和推广农业技术的技能,使他们成为农村指导者;对于55岁以上的上年纪的人,培养她们的产后加工技能,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目前这些经过培训的农民,分布于全国各地,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发挥着示范和推广作用。
(3)积极探索生物防治和非化学防治措施
由于全国已制订了农药限量使用计划,农业科研人员十分重视新的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在露地辣椒生产中,发明了一种光解膜,铺在地面上,既可增温保墒,同时可预防蚜虫和叶螨的危害,这种膜在半年内可完全分解;二是在蒸馏水中加入500ppm的盐水进行电解,将电解出的PH值在2.5-2.7之间的水用于防治草霉病害。一般发病情况下,每周施用一次,每公顷用量为0.7-1升,发病高峰时,可3日施用一次,每公顷用量可增加到1.5-2升;三是在蔬菜大棚中,正在试验应用音乐大棚,每日早晨6-8点,蔬菜大棚播放轻音乐,因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不同,音乐的曲目还要进行调整。据介绍,这样,第一可以提高蔬菜产量,第二可以提高蔬菜的品质和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
(4)重视和支持重大病虫的应急防治工作
对于突发和暴发的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的害虫,政府采取行动,通过发送农药和补贴防治费用,动员大范围防治。如今年韩国稻飞虱又是一个重发年份,由于夏季持续高温,后期稻飞虱发生和危害时间较长,为了控制稻飞虱的危害,中央和道地方财政共拿出3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购买农药,组织农民开展防治工作。农林部和农村振兴厅有关局及课、室负责人及全体职员更是放弃节假日,分赴各道、郡及防治第一线,组织、宣传和督促农户开展防治工作,较好的控制了稻飞虱的危害。
三、体会与建议
1、改善病虫监测手段,提高预报水平
韩国全国耕地不足200万公顷(198.5万公顷),仅相当于我国的五十分之一,但他们在全国按统一标准设置了200个病虫预测站,测报站设置的密度相当于中国的25倍以上。这些测报站不仅标准统一规范,而且设备齐全,并且实现了全国联网。就每一病虫而言,其调查内容、整理格式由于全国计算机联网,都实现了统一。除一些需人工调查的病虫数据资料需人工录入计算机外,大部分的气象及田间小气候资料都可以直接自动输入计算机,并采用计算机进行病虫信息传递和分析处理。可达到对全国病虫发生情况的更快、更详尽的了解与掌握,对病虫害的发生达到了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病虫的监测和预报水平有了显着提高。我国自70年代后期就建立了全国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在病虫的监测和预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与韩相比,在病虫监测、信息传递和处理手段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站已与全国27个省、市、区和部分地、县植保(测报)站初步进行了计算机联网,在病虫信息的传递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经费不足,进展较慢,远没有达到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建议国家应早日立项,尽快建成我国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提高病虫的监测和科学治理水平。
2、贯彻综合防治原则,发展可持续农业
韩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是通过多年来全国大范围的农民培训工作,使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防治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农民的头脑之中。4H教育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贯穿于整个农业工作的各个环节,每一位农业行政官员及技术工作者都以它为原则,指导自己的工作。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学校以及农民田间培训学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具有很高的环境意识和持续农业意识。在防治上严格按照道、郡农村振兴院(所)和农民协会的指导意见进行防治。虽然韩国IPM工作起步较晚,但他们的进展很快。我国开展生物防治和IPM工作历史较长,多年来已总结和探索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当前重要的是要增加投入,加大农民培训力量,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民,以提高农民的科学务农和病虫的治理水平。
3、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植保减灾防灾服务
在农作物病虫的信息传递和分析处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基础上,目前又开发了病虫信息可视电话服务网络。农村振兴厅已与部分道农村振兴院、郡农村指导所和研究所利用可视电话进行了联网。在召开病虫会商时,通过网络,有关道、郡的技术指导人员与有关教授、专家可通过网络直接见面,并且可参与会商,发表自己的意见。农户发现不清楚的病虫,可到当地农村指导所请教,若当地指导所不清楚,可通过该网络请教上一级技术负责部门,或转请教有关专家。虽然相距百里、千里,但通过网络,农户可直接向有关专家请教病虫的情况与防治方法,而且这种咨询服务对农户是免费的。这保证了这些高科技产品,充分地为植保减灾防灾服务。
4、重视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进行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在韩国已纳入经常性预算,有关技术人员每年都要分期分批地到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和中国等进行研修和考察学习,借鉴别国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在访问过程中,我们也时刻感到对方表现出真诚的交流与合作愿望。全罗南道农村振兴院还提出了与中国广东、福建等省合作研究,探讨稻飞虱早期预测的意向及初步方案。建议我国有关农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重视相关领域技术的交流,尤其是要派出各部门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员到先进的国家学习和访问,吸取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我国农业再上新的台阶服务。中韩两国在迁飞性害虫的联合监测、生物防治和IPM工作等方面有许多互补性,双方应加强合作,通过互派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观摩学习,增进了解、交流和合作,提高病虫的监测和治理水平。
5、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农技推广事业
在韩国,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每年要从税金中拿出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各郡(市)农村指导所全部的培训资料、书刊和录相带都无偿地向农民提供,尤其是对于农机具的维修,工作人员将容易损坏的部位全部解剖出来,并用醒目的黄色标着,以培训农民如何进行农机具的维修,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因而保证了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我国目前由于国家经济欠发达,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大部分要靠自己创收,因此给农民提供的服务,绝大部分都是收费的,因而一些不交或不愿交服务费的农户得不到我们的服务,在这方面,韩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植物保护是保障农业生产、减灾防灾的重要工作,建议国家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多为农民提供一些无偿服务,同时引进和研究高新科学技术,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
考察团人员名单:
姜瑞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朴永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刘万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石尚柏(湖北省农业厅植保总站)
杨永雄(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
附件:
农业行政及研究机构
篇9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发生面积;种类分布;甘肃民乐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111-01
1 项目研究概况及主要工作内容
1.1 调查研究区域自然经济状况概括
甘肃省民乐县位于东经100°22′59″~101°13′9″,北纬37°56′19″~38°48′17″之间,属于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县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被类型和自然条件独特。县内森林面积大,树种品种多,海拔跨度大,病虫害危害种类多[1],这为统一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方法和标准,预判今后林业有害生物发展的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1.2 普查内容与主要区域
1.2.1 普查内容。每种普查对象包括以下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检疫性对象传入地和发现时间[2],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其传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的影响等[3]。
1.2.2 普查的主要区域。根据当地主要森林类型、地形地貌以及铁路、公路、林间防火道、林班线等设计踏查路线,按需要设立多条踏查路线,每条踏查路线应包含多个踏查点[4]。重点调查铁路、公路、建设工地等人流物流频繁地区,受人为干扰严重、生物多样性差、生态环境状况不良的林地,历史上林业有害生物频发的林地,以及近年来引进种苗频繁的经济林及绿化树种种植区。
2 普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2.1 普查结果
通过普查,查清了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造成危害的种类和发生的面积,其中:十斑吉丁虫发生面积12.78 hm2,扇叶病发生面积0.6 hm2,杏疔病发生面积18.7 hm2,蚜虫发生面积264.3 hm2,豆芫菁发生面积4 074.2 hm2,木虱发生面积67.3 hm2,白粉病发生面积54.5 hm2,日灼病发生面积2.3 hm2,潜叶蛾发生面积1 050.1 hm2,杨二尾舟蛾发生面积149.6 hm2,潜叶蝇发生面积11.3 hm2,杨蓝叶甲发生面积 318.4 hm2,食心虫发生面积626.3 hm2,蚧壳虫发生面积1 231.6 hm2,芽瘿病发生面积9.9 hm2,青杨天牛发生面e116 hm2,杨毒蛾发生面积3.5 hm2,苹果蠹蛾发生面积223.1 hm2,丛枝病发生面积16.4 hm2,榆叶甲发生面积0.47 hm2,黄刺蛾发生面积5.3 hm2,黑斑病发生面积0.33 hm2,杏流胶病发生面积11.04 hm2,柳叶甲发生面积5 hm2,榆毒蛾发生面积0.53 hm2,落叶松蚜虫发生面积2.5 hm2,黑心病发生面积0.55 hm2,杏球坚蚧发生面积18.8 hm2,枸杞瘿螨发生面积1 hm2。
2.2 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统计数据分析
民乐县所有的林地都是这次列入的普查范围,包括10个乡镇、1个开发区、3个国有林场、1个苗圃、城区林木和所有的木材加工经营场所,本文选取了全县所有的统计数据,利用数理统计软件将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绘制成表格,最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出病虫害发展趋势。
2.2.1 不同地区病虫害发生面积总体基本情况。由表1可知,病虫害发生面积以新天镇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面积的1/5,锯条山林场所占比例最小,这与各个地区林区面积、所种植被、主要病虫害种类、地形地貌、林业种植管理等不同有关。
2.2.2 不同地区主要的病虫害种类分布情况。由表2可知,多数地区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为中华豆芫菁,尤其是丰乐乡,中华豆芫菁发生面积占到其病虫害发生总面积的90%以上。此外,所有地区中,丰乐乡的中华豆芫菁发生面积占该种病虫害发生总面积的比例最大;通过统计计算还可发现,中华豆芫菁发生面积在总的病虫害发生面积的构成比最大,为48.51%,说明它是主要的病虫害威胁种类。综上所述,应重点加强对中华豆芫菁的治理,且对其主要寄主植物柠条也应增加关注。
3 结论
3.1 病虫害发展趋势预测
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预测出民乐县长期潜在的危险是杨树蛀干黄斑星天牛的危害,中期的是杨毒蛾的危害,近期以中华豆芫菁、苹果蠹蛾、青杨天牛为主。为了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标,根据普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知在2017年若发生大范围林业病虫害时以药物防治为主,可有效控制虫口密度。中期以加强监测为主,控制向其他乡镇蔓延。长期的以检疫为主,不但要加强全县的检疫力度,不让外区的虫害木进入县域,还要对县内的疫情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除源的成果[5]。
3.2 推广应用措施
林业有害生物随物种特性、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实行动态管理,在今后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通过检验监测、病虫检疫、产地检疫等手段进行预测预报,及时调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目标和预期效果,以此来指导林业生产。
4 参考文献
[1] 李贺,麻雪楠.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可持续控制对策[J].民营科技,2009(1):13-20.
[2] 刘贤德,王金叶.祁连山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增刊1):58-61.
[3] 于滇言.甘肃省志・林业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整形修剪;虫害防治
引言
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方面:浇水与排水、定时施肥、除草、整形与养护、病虫害的防治等,根据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的生长习性做出相应的养护技术措施为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根据实践经验,简要叙述一下浇水与排水、整形与养护、病虫害的防治这三方面的内容。
1 浇水与排水
1.1 水对于植物的重要性 水乃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绿意盈盈的生物,也就没有那些各种形态的植物所配置的园林景观。水是维持植物细胞生长的必要成分,是园林植物充分发挥观赏性能的先决条件。如果土壤水分严重缺乏,则会导致植物严重缺水造成水分失去平衡,植物的地上部分将会停止生长,甚至枯萎死亡。因此,应经常浇灌,保持土壤湿润,此外,在高温的夏季,清晨或傍晚时分还需要向树冠和枝干喷水,促进苗木茁壮成长。
1.2 浇水的注意事项 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浇水的时间。对于萌发的植物,不需要灌溉太多的水分,而在枝叶生长的时间或者是花芽分化期及开花期,则需要多补充水分。根据工作实践,浇水的三个时期:保活水、生长水、冬水。每个时期的水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新植株定植后,浇水可以促使根系和土壤充分结合,保证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需要浇保活水;而在冬季,水分可以补充地面和空气之间造成的温差,保护树木免受冻害等。除此之外,对于浇水的次数和数量,也应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或结合现场环境不同而定进行浇灌。总之,夏季中午温度过高,不宜浇水,避免温差过大造成植物死亡;冬季低温,中午的时间可以适当浇水,但是,浇水前要注意松土,浇水后再用干土覆盖,晚上禁止浇水,那样会造成根系冻害而死亡。
1.3 排水方式 众所周知,土壤积水过多,造成土壤中严重缺氧,根系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酒精会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引起植物死亡。这时可以用自然坡度排水或者是开设排水沟两种方式进行处理。自然坡度排水利用了土壤的坡度,而排水沟的开设,则涉及到了园林的工程设计,在地上表挖明沟,或设暗沟,在地下埋设管道等,都可以实现排水的目的。
2 整形与养护
2.1 对花灌木修剪方法 整形修剪是对园林植物的一项“美容”措施,其目的是可以调节和控制园林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满足设计意图,达到人们的观赏要求。可以说,植物的整形修剪是十分重要而又很有情趣的,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园林管理人员的智慧,它表现了园林管理人员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总体说来,整形修剪方式有人工式、自然式及混合式等,至于采取何种,则是看植物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植物,整形修剪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乔木类,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伤枝以及枯枝和烂头是主要修除的内容。对花灌木修剪时,花芽着生的部位是依据,冬季短截修剪花芽着生在当年枝条的灌木,而生长在去年枝条上的,应在花后进行短截;花芽着生在多年生枝条上的,应修剪密枝、半枯枝,其他部分不用修剪。
2.2 园林施工与养护相结合
2.2.1 施工与养护均是设计意图的再现 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亦然,同样,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在全景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2.2.2 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在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缠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2.2.3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合理安排资金 园林施工与养护均应编制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到施工、养护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合理选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避免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切忌厚此薄彼,削减养护资金影响后期养护效果。
2.3 对草地养护管理的原则 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①草地长满阶段的管理。按照其绿化工艺和设计的要求,严格除去新植草地上的杂草及杂物,除完之后在地的上面填上10 厘米厚的纯净客土,之后才能贴草皮。②草地旺盛、缓长时期的养护管理。施肥要注重轻施薄施,一年之中,1-3 月和9-12 月之间的施肥量较多。每次施肥是在修割草之后,每亩使用1- 2 公斤尿素。尤其要注意,草在生长的旺季,要通过控水、控肥控制其生长,因为生长得快,也会影响观赏性,自然养护的成本也就提升了。③草地退化的管理。日前我们居住小区大部分种植马尼拉草,一般在8年左右草质就开始在退化,所以在水分的管理方面要干湿交替,严禁积水,否则就会加速草地的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经常检查若有发现应马上对其防治;除了正常的施肥之外,10- 15 天使用1%的尿素对草根进行喷洒,效果甚佳;对于已退化或枯死的草地应立即进行补植,确保黄土不见天;由于退化的草地在修剪复青速度较慢,因此,全年的修剪不能超过6 次,但是草地也不能生长过长,过长容易孳生病虫害。
3 病虫害的治理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单一的措施较难达到完美防治的目的,因此,建议采用综合治理,这样不仅能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能综合各方法的优点,有机结合,争取将病虫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现实中,病虫害的防治有以下几种方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这几种方法各有千秋,这里简要介绍一下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利用的是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我们常说的农药),这样可以快速高效的实现消灭病虫的目的,并且使用方便,不受地域的影响,可以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但是,这种方法安全系数比较低,容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长时间使用一种农药的话,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但是综合近年来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依然是处理发生大面积虫害简单、快速的有效方法。对于其缺点,可以通过选择高科技的低毒农药来避免,同时,还应与其他病虫害防治方法相结合,扬长避短,在发挥其优越性的基础上,实现减少其毒副作用的目的。
4 结束语
园林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植物种植养护也成了园林爱好者包括许多退休干部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作为园林工作专业人员,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出现,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植物施工及养护管理能力,为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绿化大好河山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