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贫困申请材料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贫困申请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贫困申请材料

篇1

需要村里的证明材料,加盖公章,到县民政局盖章。然后把两张表和一张证明交给班长就可以了。

你需要去村委会,让他们写张贫困证明,他们知道格式的。然后盖村委章。另外你要把学校发的调查表填好然后去民政所盖章,两张表是盖一样的都是民政的。

然后把两张表和一张证明交给班长就可以了。至于励志奖学金,它是在贫困生里评的奖学金,比国家奖学金金少一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标准

一、基本原则

1.“三公”原则。“三公”原则是指在认定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由于国家励志奖学金8000元、特等助学金3500元、一等助学金2500元,涉及到较大款项,因此必须在贫困生认定之时坚持“三公”原则。做到在同等条件下不偏不倚、居中评判,进行阳光监督。

2.“守法”原则。“法律旨在防止强势者为所欲为。”在认定高校贫困生库工作中,从教育部、教育厅、各高校、院系都制定了各类贫困生认定办法、意见等。在认定贫困生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运行,各基层民政工作部门应当严格审核申请人家庭条件是否真属于当地贫困状况;院系工作小组应当严格审核申请人平常生活、学习等状况,不以个人意志、印象好坏为标准开展认定工作。

3.“主动”原则。有研究表明,孤残、单亲、烈士、重病、特困等容易导致人自卑、自闭。导致辅导员、班主任及其他同学对这类学生的实际困难不了解,难以把握真实情况。有鉴于此,贫困生认定组织者应当坚持主动原则,通过观察、谈心、访谈等方式对这类学生予以特殊对待。

二、认定材料

1.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审核。家庭情况调查表是据以认定申请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依据之一。个别申请学生及家长为了获得国家助学金,可能在家庭情况调查表所填写的内容之中故意填写贫困信息。故此,院系评审工作小组在审查家庭情况调查表之时可以结合申请学生的高中档案、个人家庭情况简介、消费情况等进行认定,切勿以单独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作为认定依据。

2.贫困证明的审核。个别申请学生为了获得国家资助,向院系评审小组提交家庭贫困证明。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证明中公章的级别,一般情况下盖有县区民政部门公章的证明更为可信;其二,证明中是否详细描述家庭情况,直接与申请学生进行谈话了解,进而判断证明的真实性;其三,对于证明中存在合理怀疑的,可以通过电话方式问询当地村(居)委会主任,确定证明的可信度。

3.伤残、诊断证明的审核。个别贫困生所提交的申请材料中有直系亲属的伤残证明、残疾证、诊断证明等,这就要求院系组织者应当具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审核时应当考虑级别较高者;诊断证明中一般以县级以上正规医疗机构出具的盖有公章的证明为宜,一般慢性病较急性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更重,脑部、肢体缺损者应当优先考虑。

4.成绩排名的审核。国家励志奖学金要求申请人的上一学年成绩排名应当在本班或者本专业的前30%,而特等和一般助学金对成绩虽无特别要求,但应当具有较好成绩。

三、认定标准

1.政治、法纪方面。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是培养合格大学生最基本的条件。故此,在认定贫困生之时,应当首先审查申请人的政治、法律标准,没有严重违反学校制度,否则即使家庭困难,也不应当给予资助。

2.消费方面。家庭困难是贫困生的基本标准,是给予资助最起码的条件。在认定贫困生之时,认定工作小组应当了解申请者的日常消费情况,如果经常出现高消费的情况则不应当列为资助对象。

3.综合排名。具体说来,量化是最好的标尺。综合排名是审查申请者是否应当得到资助何资助额度的最有效手段。具体说来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综合排名应当由申请人上学年成绩排名分数、班级民主测评分数、班主任分数三部分组成,其比例分别应当为3:4:3。其一,将评分标准分为三个方面有利于对申请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公正。其二,学习毕竟是高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成绩排名分数仅占30%,可以有效防止大学中的唯分数论思想和照顾有个别家庭确实困难、学习努力但是因为方法问题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其三,班级民主测评分是反映申请人在班级同学们印象中家庭困难程度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其他同学行使民力的重要形式。故此,班级民主测评分应当占据40%的比例。其四,班主任评分占据30%:有利于限制班主任权力;有利于体现班主任的民主;有利于班主任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开展工作,避免个别学生不支持甚至恶意反对班主任工作的现象发生。

其次,成绩排名计算标准为基础分60分,加上成绩排名系数。公式为成绩排名分=60+1(本班最后1名)+2(倒数第2名)+……N(本班第1名)。

再次,班级民主测评分基础分为60分,加上班级投票系数。公式为班级民主测评分=60+1(1票)+2(2票)+……N(N票)。

最后,班主任评分,应当以60分为基础分。由于班主任对申请人较为了解,可以根据申请人平常表现给予相应分数,以促进更大范围的公平。

4.特殊认定。心理学研究表明,贫困或者家庭不敢或者不愿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个人思想。为了最大的公平,院系评审工作小组应当坚持主动原则,主动了解、主动认定,帮助少数困难生解决经济上和心理上的障碍。

总之,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原则,将认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才能真正将国家助学工作落实到实处,体现党和政府政策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冯刚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杜兰晓等.迈向成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1997年开始,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逐渐升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的人数和比例也随之增加[1],高校的贫困生已形成一个规模巨大、不容忽视的群体。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逐渐建立并健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国家资助体系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但在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操作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探讨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对策。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在国家资助体系政策下,高等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从新生入学开始的。没有交齐学费、宿费和杂费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办理入学手续,学制内学费和宿费可以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入学后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即可在入学当年的11月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同时还可根据贫困情况向学校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等助学待遇。在校期间表现优良的贫困生,可申请专门面向贫困生开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除此之外,高校从社会、团体和个人募集的各种助学基金等也为贫困生提供了多样的获助途径。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的认定困难

贫困生认定,是指了解、辨认学生群体中哪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并将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为贫困生的过程。贫困生工作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资助工作的基础。

1、贫困生认定标准不明确

如果贫困生可以像“不及格学生”以“分数不够60分”这样简单明确的标准来界定的话,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全部困难都不复存在了。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标准的”。但这样的表述虽然明确,但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真实了解“学生在校月收入”又成为了十分困难的工作。

2、学校视角具有局限性

贫困生认定工作通常主要根据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来辨认哪些学生符合认定条件。由于学生来源的广泛性,学校难以对所有申请的贫困生情况进行一一核实。

3、学生自身阻力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心理,出于“面子”问题不愿申报贫困生;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开取“证明”程序繁琐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放弃申请。

4、申请材料说服力弱。

贫困生在申请认定、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或补助时往往需要有乡镇(街道)以上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但由于各地在出具证明时标准不一,学生提供给学校的《调查表》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其家庭经济的真实状况。

(二)资助结构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及勤工俭学等途径。

1、奖学金问题。国家奖学金名额太少,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的标准较高,但千分之三的评选比例,致使每个学院只有1-2个名额,覆盖面比较窄。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比例较高,但是奖金只有每人每年5000元,与一等国家助学金相比,只多出了1000元。

2、勤工助学岗位设置难。 勤工助学岗是一项能够同时解决贫困生经济压力,又能锻炼贫困生各方面能力的资助项目。往往分为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校外岗位由于涉及到学生走出学校工作,安全问题无法保证,所以大多数高校对校外岗位既不提倡也不阻止。校内岗位的资助金由高校自筹,以每人每月150元计算,全校设立200个勤工助学岗位,每月就需要高校指出3万元的补助金。所以受限于高校的经费,也难以大量设立。

3、助学贷款办理难。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学费、住宿费的主要途径,但贫困生申办贷款的程序较为繁琐,条件较为苛刻。在校园地申办的国家助学贷款,大多需要学生主要家庭成员的户口、身份证等证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往往需要申请家庭没有办理过其它贷款。这些条件对于大多来自偏远农村的贫困生来说往往难以满足。

(三)国家资助体系与贫困生教育相分离

国家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承诺。虽然,国家近年来提高了国家助学金的额度,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资助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也日益增加,与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发展不同步[2],导致国家资助体系政策的效果打了一定折扣。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改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证体系。

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包含:一是对大学生家庭经济是否贫困的确认;二是对贫困大学生的贫困程度的认定。由于地方差异,目前我国对贫困生的认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在贫困生认定机制方面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贫困生档案。将申请资助的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人口数及职业、年均纯收入、贫困证明及以前的受资助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区别不同贫困程度进行动态管理。尽量避免遗漏或差距过大的现象发生,提高资助的针对性。

2、严格认定程序,提高认定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3]。学校应制订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学院认定工作组、年级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协同完成贫困生认定工作[4]。

3、开拓视角,科学认定。将申请者开具的“贫困证明”和日常表现相结合是科学、合理认定贫困生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不要片面的只关注、只相信“证明”,或者只听从学生的申请和陈述。这样才可以避免漏掉真正贫困却由于其他原因放弃申请的“真贫困生”,也可以将那些骗取国家资助的“假贫困生”挡在国家资助体系的门外。

(二)系统规划资助结构,提高资助效率

1、助学贷款应该成为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主体政策。加强助学贷款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简化贷款程序,是学校应积极为贫困生争取的。在校内积极发现、培养并大力宣传合理借贷、节约用贷、按期还贷的学生典型,营造“一生一诚信、一诺一千金”的校园氛围。

2、完善勤工助学制度。学校应该开发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宽勤工助学道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为广大贫困生提供有报酬、有锻炼、有价值的劳务型岗位和智力型岗位。

3、细化资助方式,以达到最佳资助效果。在资助层次上,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将学校和国家的资助体系相结合,解决不同困难程度学生的经济困难:国家资助体系能够解决的经济困难,学校不再对其继续资助;国家资助体系下仍未明显缓解的经济困难,学校要自筹资金予以资助。

(三)加强认定投入,完善资助管理

1、设立贫困生认定专项基金。贫困生认定的主要困难就是对学生真实的经济条件了解不够。如果能设立用于贫困生认定的专项基金,供学生工作者通过电话、家访等多方探寻、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况,将对贫困生认定工作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2、提高学生资助宣传力度,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应该对已经设立基金、助学金资助贫困生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校贫困生这个群体,争取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

3、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人数多、资助项目多、资助标准与审定比较复杂、助学资金的来源渠道多样。学校应该配备相关人员、软件把资金管理好,发放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手里。

(四)丰富资助工作内涵,全面关心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生资助工作同样不仅仅是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同时也肩负了教育、引导贫困生自励自强、奋发成才的使命和责任。重点关注新生贫困生,增设一些个性化资助,如爱心助学基金、心理辅导团、学习辅导团互帮互助,将贫困生家庭信息档案与心理健康档案结合起来。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困难资助工作,更是帮助贫困生顺利、优质完成学业,成为栋梁之才的重要工程。它对促进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广大学生工作者进一步的开拓和探讨,进而推动高校资助体系向前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社会与经济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茹.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10A)

[2]甘敏思.大学贫困生教育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9)

[3]陈建伟,苏煜.论高校贫困生工作体系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篇4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的资助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拟探讨新形势下提高资助精准度和公平公正行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资助;信度;公平公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有机会走入大学校园继续求学;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以及个体差异等等因素,高校确实存在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无力承担其学业和生活方面的基本需求,日常生活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生活方面的困境必然对其心理和身体的成长和学业的发展带来种种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旨在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在校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自政策实施以来,已给千万大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然而,其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其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提高资助精准度和效率的方法和路径。

一 、当前贫困生认定的主要问题

首先,贫困生认定依据的信度有待提高。 目前,在校学生申请贫困认定,主要是基于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该表简要概括了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如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职业、收入情况,并且需要由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份调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却不得而知。这一方面是由于申请人本身的诚信水平,另一方面当地相关部门的审查未必到位。诚然,在认定过程中,辅导员及评定小组也会综合考虑申请人平时生活的开销度用情况,但其实际可参照性也较有限。在评定方法上,高校通常以班级为单位,由评定小组成员进行投票表决并最终认定,这种方式看似公平民主,却也难免受一些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有些同学家庭经济并非真正困难,平时各方面表现一般,但善于拉拢关系,在同学中人缘较好,这样在投票中必然占有优势。另一方面,某些家庭经济真正困难,腼腆内向不善交际,从而人缘关系一般的同学却往往因得票较低而与资助无缘。

其次,缺乏责任回馈机制,单向索取。近年来,国家逐年提高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范围和资助额度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而且这种资助是无偿的,并未要求受惠者进行任何形式的回馈---既没有在学业成绩上作出任何相关要求;也没有对其社会责任上进行要求,如社区服务、义工等。由此,一方面会导致申请门槛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它似乎会让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贫困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援助,而且是无偿的。一定意义上,资助贫困会异化为奖励贫困,受助者的感恩之心、回馈社会之心必然会淡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激起非资助学生的心理的不平衡,同样是在校学生,别人却因贫困生的特殊身份得到了资助,如果单从物质方面衡量,资助金额甚至往往大大超过通过辛勤努力和良好的素质得来的奖学金,这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独立进取的积极性,当然也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互尊互爱、和谐相处。

再次,资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的资助工作作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辅导员组织班级评议人员共同认定,尚不存在特定的机构或部门专门负责贫困生工作。另一方面,又缺乏可靠的客观数据,而辅导员在观察能力和工作方法和能力方面都有差异,由此,其专业性和针对性均有待提高,

二 、提高资助精准度的路径探索

基于以上主要问题,为了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和公平公正性,实现家庭贫困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现有的实施方法进行改进。

首先,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体系。如前所述,在资助工作的的评定过程中,部分学生家庭并不困难,却通过开具假证明、编造家庭经济情况差以及拉拢同学关系等方式申请资助。在获得资助后,往往会不合理地使用资助款项。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其诚信意识的薄弱。当然,诚信体系的建立健全需要家庭、社会、高校、政府和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还需要引入一些监督机制,通过制度予以约束,从而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行为。具体来说,可以建立诚信档案,客观地记录在校期间的表现,从而督促其增强自身的行为约束,一定意义上能够提高资助工作过程中个人所提供信息的可信度。

其次,多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贫困生问题不仅是高校的主要工作,而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就目前的实际工作而言,资助模式是建立在有效的家庭经济评估的基础上的,仅仅依靠高校很难获取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相关的可靠客观数据,相对而言,当地政府更加清楚申请人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这就需要政府在审核盖章时确实把关,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而不能仅仅是程序性地盖章。另一方面,在今天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要构建起高校、银行、民政、房管等部门资源共享的立体的信息平台,为精准定位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最后,明晰贫困认定标准,提高资助工作认定的科学性。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是要满足家庭贫困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基本需求,从而保障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实际工作中,资助工作往往基于学生个人的申请材料来认定其贫困程度和受资助等级。然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学生个体对什么是“基本需求”的定义往往不同,他们对于维持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所需要的物质的数量也有差异。因此,往往会有一些月消费额在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之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困难。由此,有必要通过调查分析,确定某地区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致的消费水平,从而确立一个清晰的贫困认定标准。

最后,进行责任教育和爱心教育,增强其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虽有差异,但都是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前者强调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而后者注重个体对他人的回馈。它们共同作用激励贫困学生早日自强自立,提高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同时,还需引入一定的约束机制。目前,从国家助学金的认定到发放的整个过程,其受惠者除了在最初申请时填写相关电子或纸质申请表格,出具一份由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的义务,也没有任何的形式的回馈机制、约束机制。因此,榱舜俳健康向上的氛围,高校应该对受助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成绩、社会服务等方面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强调其对社会的回馈,增强感恩之心。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意义重大,需要多部门的密切配合。首先,大学生群体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自立自强。其次,要利用大数据时代的资源优势,确立可行的认定标准和依据,实行贫困学生的精准识别,为客观公正地做好资助工作、为家庭贫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J].教育评论,2008(3).

[2]欧巧云.探索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三维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3).

篇5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 量化

一、贫困生的概念

所谓高校贫困生1,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这里所说的"教育费用"主要是指学杂费(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等)、生活费(伙食费、衣服更新费等)2。贫困生又分为一般贫困生和特困生,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解释"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是一般贫困生。从以上解释来看,教育部对贫困的理解是一种定性描述,没有量化界定的标准。我们知道,对"贫困"概念的理解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它没有一个概念所应有的内涵和外延,它是不断变化的,这样导致了"贫困生"概念本身也是模糊的3。因此在技术层面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情况下确定一个学生是否"贫困",是一线学生工作者首要面对的难题。

二、 当前高校的通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高校在实际的困难大学生认定工作中,主要依靠的是困难生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同时采取日常生活调查的方法,或观察困难生日常穿着,或在困难生班级内小范围召开评议会,或是日常的谈话等,这些做法都是由高校自行确定,并明文规定将不适当消费行为或称为高消费(这也是主观判断的结果,即与我们认为的与困难生概念不符的消费行为,值得商榷),如购买MP3等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有不良考勤记录、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等情况的学生,不能认定或取消其困难生资格4。因此,目前大多高校对困难大学生的认定工作还局限于传统的、凭借经验的、主观式的定性判断上,从而导致了高校困难大学生认定工作科学性不高,指导性和实践性不强,可比性和可行性不高。

(一)困难生认定依据材料的规范性和真实性问题

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由主管老师审核由学生提供的生源地民政部门、乡镇、街道、村出具的贫困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方开据的证明材料标准不一;其次,存在地方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审查不严格的情况。本人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大一新生一名同学提供的各项材料符合学校要求并通过了审核,但在认定结果公布后,其班级同学联名反映该生的高消费行为与其困难生资格不符。在后来的调查中,该生承认其抱有的侥幸心理,以及地方民政部门审核不严的情况存在。而这些困难生认定重要的依据,学校是无法进行核实的;更严重的情况,一些家长可以利用其社会资源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虚假贫困证明,导致高校中"伪贫困生"的存在,而这种情况,学校在审核过程中也是难以甄别的。

(二)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

诚信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学生诚信意识淡薄是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非贫困大学生申请贫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诚信观念的缺失,而导致诚信观念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利益的驱使。

由于国家对贫困生的大力资助,贫困生能得到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其他方面能够得到许多实在的好处。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纷纷想方设法地准备申请材料通过学校审核来获取各种资助资源。学校对生源地政府不具约束力,生源地地区政府的认定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常出于乡土人情,出具没有公信力的贫困证明。高校对这类情况一是存在甄别过程中的困难,二是对应处理措施力度与奖助学金数额相比不足以遏制此类学生的侥幸心理,这样就助长了这一学生群体的不道德行为。

(三)认定过程缺乏科学性和程序性

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填写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学生所在地的各基层组织(包括村、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等)的证明材料。通常的做法是以《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审核、与学生谈话了解情况以及日常观察等方式进行认定出所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认定的整个过程完全依靠老师的主观判断,经验成分居多,而判断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认定结果,比如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填写表格时的考虑等,尤其在对条件相近的多份表格进行筛选时,不同的时间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主观判断的做法明显缺乏程序性和严谨性,导致困难生认定过程重复进行而效率低下。

三、大学生困难程度量化的指标体系

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量化测评指标的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将与一个家庭经济来源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和细分,然后赋予相应的权重。申请认定的学生只需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填写,根据填写的结果计算得出的权重分数作为判断该学生家庭经济是否困难的主要依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尤其是对于新入职尚无任何经验的老师来说)主观判断上的失误,简化操作过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困难生认定工作过程,避免学生可能对教师在认定过程中操作的公平性上存疑。

考虑到影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特殊因素,我们把特殊情况单独作为一个一级指标,包含了烈士子女(接受民政部门救济的)、孤儿和身体残疾学生3个二级指标。赋予烈士子女和孤儿这两个指标的权重是最大的,身体残疾这一指标则作为普通指标对待,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情况而定。

考虑到教师在主观判断过程中的各种不足以及学生情况的差异,我们将学生家庭情况分为7个二级指标(家庭双亲情况、家庭经济类型、父母健康状况、父母劳动能力、父母年龄、兄弟姊妹数、赡养老人情况)51 个观测点,7个二级指标相对独立,每个观测点相互独立。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学生的生源地状况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学生家庭经济的困难程度,因此将其作为一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农村(这里的农村指的是学生父母是有自有土地的农民,我们认为,单纯依靠农业的农民虽收入不高,但基本上不存在温饱问题,在收入水平相近的情况下,乡镇或城市居民面临的经济压力更大,因此这一观测点的权重要比生源地为城市和乡镇的权重要高)、城市和乡镇、国际级贫困地区3个观测点。需要注意的是,指标中没 有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区域,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学生不论来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都不能反映其实际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消费水平也存在差异,其最终的认定的结果应以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来确定。事实上,各高校在确定困难生家庭收入及消费水平时也是以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数据而不是以学生生源地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作为依据。

其他情况或称其他突况作为一个一级指标,是考虑到学生本人或家庭在近期内(1一2年内)遭遇的各种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由于这一指标包含的内容较广,细化起来有难度,因此这一指标不做过多细分,只是列出可能出现的情况,具体操作中主要由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而后由老师根据填写内容赋予权重。

从试行的结果看以下几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测量指标设定的合理性

(1)部分指标需进一步细化并避免重叠

(2)语言表述要合理,不能引起歧义

2.权重分配的合理性

(1)观测指标间的权重分配

(2)观测点的权重分配

3.如何保证学生填写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避免指标内容表述上的模糊性

4.测评的指标应是动态的评价过程,随着时间推移能否做到有效跟踪值得商榷。

5.测评结果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实际情况,但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综合评价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1考虑到"贫困生"一词可能带有的歧视性争议,文中的贫困生、特困生都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或困难生、特别困难学生。

2《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 8 号)。

3张青林.大学生贫困认定中的困惑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2011(8月下旬刊):181-182

4许敏 范勇 杨春艳.论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及后续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1(26)

篇6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重点关注的对象,特别是随着当前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在加大。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大学生道德水准低下、自杀、犯罪等问题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有关此类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不禁在问,“今天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脆弱?”客观地说,在这些问题大学生之中,有很多都是高校中的弱势学生群体,针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的欠缺是造成他们各种人生缺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分类及相关概况

弱势群体(vulnerable groups),也称脆弱群体或弱者群体。顾名思义,是指在同类群体中,由于自身生理、心理或某些社会性原因所造成的弱者群体。弱势群体是社会学所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它也客观地存在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当中,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根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心理弱势型群体、经济弱势型群体和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这三大类。

1.心理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心理弱势型群体是指由于各种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因素而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群体。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全国大学生中,16%~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来自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因为各种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四大最为突出的“心病”。因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大学生各类问题目前屡有出现,且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2.经济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经济型弱势群体即是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大学生群体中,贫困生所占的比例约在8%~30%之间,并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的贫困地区生源中。他们难以承担大学期间的学费、必要的学习用品费用,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很困难。经济贫困很难说仅仅制约着他们当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和未来发展。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和逐步普及,在校贫困生的人数也有所增加。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性话题。

3.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

大学生人际关系弱势型群体从本质上说是心理型弱势群体的衍生物,但由于它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和表现形式,故我们将该类群体单列为一类。它是指由于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必要的方法和技巧而经常性地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以致人际交往无法正常开展的那类学生。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基本都是所谓80后、90后一代,在他们当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了较大的障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头疼事”之一。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文关怀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的尊严和人性的重视。简言之,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重要表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表现。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勃兴,人们对功利价值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说,它符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因而具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合理性。但是伴随着这一现象也出现了社会上一部人对于人文价值的贬值甚或忽视。大学生弱势群体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要么在心理上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加脆弱,要么在物质上相较于其他同学更加匮乏。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长期以来缺乏对于他们的充分的人文关怀。受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往往只是将他们看作教育的对象,而对于学生的真正需要和内心需求则有欠考虑。在当前高校的管理实践上,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就认为贫困生缺的就是钱,只要给钱让贫困生用就可以了。而且在具体的操作中没有设身处地得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与自尊。比如,有的学校会将贫困生的情况张榜公布,再举行一个捐赠仪式,让贫困生在媒体面前诉说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感恩之情。这在无形之中就暴露了他们隐私,打击了他们的自尊,甚至使他们遭受难以启齿的心灵创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在校大学生的规模逐步扩大,客观上也使得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结构日趋复杂。这就特别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区分他们的思想层次,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的教师往往只是将大学生弱势群体看作一个整体,将他们视作“弱势一族”,在工作上搞“一刀切”,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而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重灌输,轻疏导,这样就无法真正解决大学生们的思想困惑,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校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社会在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无疑会对在校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冲击。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经济的压力,新旧道德观念的交汇与冲突是这种冲击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在校学生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物质上或心理上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其形成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做好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人才,维护校园稳定的重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从而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1.着眼提前预防,关注心理健康

人文关怀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这就特别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最佳效果。而且在这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更应该体现在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提前预防与发展指导上。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角色转换与适应困难的增多、生活压力的加大,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个案正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我国高校之中大部分都已经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室,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主要问题在于这些心理咨询机构往往侧重于问题的早期干预与缺陷矫正,而忽视了提前预防与针对大学生们的发展指导。这就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一种误区,即一部分大学生是在发生了问题之后才去进行心理咨询,甚至有部分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懂得甚至不愿意去做心理咨询。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该在注重同学生进行密切的情感沟通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大学生们心理障碍的提前预防和发展指导上。除了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课程、人生规划指导讲座等形式帮助心理型弱势群体扫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2.完善资助体系,注重信息保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办实事,针对高校中存在的经济弱势型群体,我们只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才能做到真正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这方面,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既要体现在对贫困生的全面覆盖上,也要体现在对他们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上。

目前我国高校专门针对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1)助学贷款;(2)勤工助学;(3)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4)社会资助。从具体的操作实践来看,除了资助名额有限之外,这些资助往往与贫困生的学习成绩等硬性指标挂钩,进而使得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和“名额外”的学生往往成为资助的“忽略对象”。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生的成绩等外在指标作为决定其是否获得资助的唯一标准,因为这样只会使那些“被遗忘”的和“名额外”的学生感到无助和被冷落,甚至可能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阴影。为此,笔者建议对于贫困生可以采取一种“全面覆盖”的资助体系,采取多种方式,每月给予全体贫困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从而更加感受的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目前贫困生申请资助的步骤一般是先通过院系审核,再将申请材料送达至学校审批。在这个过程中,贫困生个人的隐私信息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在学校中设立专门的资助机构,直接受理贫困生的资助申请,并完成相关的审核、批准等工作。贫困生也可以直接通过这个平成申请资助的相关事宜,从而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

3.协调人际关系,缓解人际紧张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面相对简单,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大学生比中学生要面对更为广泛,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获得健康发展、学习社会规范和促进学业的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但是并非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处理好人际关系。据有关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大学生遇到过不同程度的人际困扰。人际紧张已成为让很多大学生十分头疼的一件“大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误区,即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认为人际困扰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除非情况很严重的情况下,作为老师不便于去“干涉”,从而缺乏对这部分学生的相应关怀和指导。人际紧张会造成大学生感到孤独、烦躁,进而破坏集体的凝聚力,甚至对个人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酿成悲剧事件。在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要体现在对学生人际关系动态的正确把握和细致了解上,体现在对学生中非正式团体的关注与引导上。这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密切交流和真诚沟通,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向遇到人际困扰的学生传授必要的人际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巧,从而切实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人际关怀之中。

参考文献:

[1]王晓漪.关注高校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42-144.

篇7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通过对2012、2013级100名贫困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总结了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2.029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接触、相互感知、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要稳步立足于当今社会,丰富的知识必不可少,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交能力也不可或缺。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适应社会的各种挑战。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下称南工院机械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示范高职院,招生重点是江苏徐州,学院几乎2/5的学生来自于徐州,另外还对重庆、山西、黑龙江、安徽、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招生,造成贫困生数量很大。为了把贫困生工作落到实处,南工院坚持“三公”的原则,特制订了一套贫困生入贫困库的流程。程序是先由学生本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南工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三级证明),经过班级的民主评议小组进行测评,上报学院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录入南工院贫困生库。并且贫困生每年认定一次,保持动态性和科学性。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必须来源于贫困生库。

10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南工院机械学院2013级、2014级的贫困学生,回收率达99%,全部为有效问卷。其中2013级贫困生主要来自于南工院机械学院贫困生库。2014级学生主要来自于助学金获得者(因新生还没有入库,但获得助学金要有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三级证明)。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于苏北和边远地区。因此,贫困面很大,学校照顾关心学生的资助,并有超市助学、小太阳奖学金等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而人际交往方面的苦恼日益困扰着这些本身就肩负经济压力的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大家的关爱。本问卷主要涉及他们的基本情况、人际交往的特点、态度,笔者通过对问卷的回收整理,总结出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从而有利于分析造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改变他们的错误的认知,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2 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

第一,不敢交往。由于贫困生多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从小除了学习,没有其他任何兴趣爱好,也没有见过世面,上大学是第一次出远门,不知道流行的前沿,与都市的喧嚣有些格格不入。想加入又苦于没有兴趣特长,怕被人笑话。并且,自我评价比较低,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而只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怕被别人看穿。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随时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与高中时的师生亲密关系相比,学生有诸多不适应。在本研究的99份问卷中,有一题“你有苦恼时,会向谁倾诉”,选择向老师的只有20%,说明他们大部分人有问题也不和老师交流,师生关系相当一般。在问卷中对“在与人交往时,你是否怕见生人,在交往过程中紧张、焦虑”的问题,有75%的同学选择“总是”,有15%的学生选择“偶尔会”,只有10%的学生表示“不会”。在问卷中有题为“在与人交往中,你是否会经常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怕别人笑话,不敢与人交往”,有90%的人做答,有85%的人同意这种说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贫困生介意自己的出身,考虑到与非贫困生的差距,比较自卑,不敢与人交往。

第二,不会交往。由于贫困生的生活背景,日常接触到的生人不太多,并且学生大部分都是住校上学,考上大学是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因此学习是第一要务,总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想与学习无关的其他的事情。其身边的同学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城里见多识广的同学视野差距很大。在问卷中对于“你看见陌生人常常无话可说,很难有共同的话题”,60%以上的学生同意这一说法。对于宿舍关系,问卷提到“你与室友的关系如何”,超过60%的同学存在问题,并且女生的问题多于男生。对于其中有一题开放式问题“你感觉与同学交往中问题主要有哪些”,有同学答“生活习惯不同,价值取向不同,风俗习惯各异,不知道怎么相处”。

第三,不愿交往。由于贫困生家庭条件很差,用每一分钱都有计划性,不能和别人出去聚一次餐,回来喝半个月的免费汤。有时候,他们也争取出去兼职的机会,为自己挣点生活费,减轻家庭的负担。与非贫困生在一起玩不仅挣不了钱,还要额外花钱,因此贫困生不愿与非贫困生交往。在本问卷中“你是如何认识朋友的”,有75%的同学选择“被动结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对“兼职会影响人际交往”持赞成态度,认为会减少与同学交往的机会。但其实贫困生大多数比较在乎自己的经济状况,节衣缩食。遇到请人吃饭、送礼等需要花钱的地方,推辞或躲避,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触及他们的自卑或自负的那根神经。因此,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比较狭窄。

3 贫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原因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城乡差别,收入差别日益拉大。笔者所在院系所招生源有江苏条件好的地区,也有甘肃、青海、宁夏等经济本身欠发达省份的学生。城市条件好的孩子有着良好的家教氛围,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外语、计算机样样精通,并且性格开朗,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而来自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本身的生活环境、文化条件、教育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只会一味地学习,肩负改变自身甚至改变家族的使命,因此个人压力较大。在笔者所在院系举行才艺大比拼时,很多家境优越的同学,真的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基本没有除学习以外的任何兴趣,因此两者很难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对比之下,贫困生易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难以融入集体,社会经济压力造成的人际交往不适就不容置疑。另外,贫困生的浓重的乡音,有时也会成为他们与其他学生交往的隔阂。

3.2 学校原因

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本身由于见不多、识不广,就存在自卑、敏感、多疑的不良的心理问题,学校应对这些特殊的群体多关注,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帮扶,免于他们成为“双困生”。学校对于贫困生开展了建立科学的贫困生库,并且每年“公开、公平、公正”动态地评定一次,便于更加合理的资助学生。但是,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值得探讨。笔者所在学校有个新生班,由于学生的情况还没有准确摸清,班主任让学生在班级公开演讲后班级学生打分,从而决定助学金的名额。这种方式虽是无奈之举,可明显有给学生贴标签之嫌,对有的学生来说在本就自卑的心理上划了深深的伤痕,也可能是对他们敏感的心的又一次伤害,造成他们自我孤立。曾经就有一名女生在自己的日志里写到“我们没钱,但请不要伤害我们的自尊”。

3.3 家庭原因

家庭经济压力大,没有闲钱供他们自由支配。贫困生一般要么是家庭处于偏远地区,要么父母下岗,要么家庭上学的子女多,要么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等情况。因此正如中国的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从小就有着勤奋朴实的品格,认真踏实的精神。但是他们接触不到什么新事物,近20年生存在一个熟人社会,朴素的民风,让他们来到都市里有诸多不适应。他们的好多人都是靠助学贷款或亲戚朋友的帮扶才上得了大学,因此有强烈的光宗耀祖、跳出农门的迫切愿望。而城乡差别让本来以为上了大学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他们感受到了莫大的经济压力,每天算计着自己的生活费,还想尽一切办法勤工俭学或兼职去挣点补贴。他们无暇参加集体活动,也没多余的资金用来交际。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找学生谈话时,学生明确提出“同学聚会总找各种理由推掉,我要躲避这样的场合,因为我们的每笔开支都是精心计划好的,没有那么多闲钱支配啊”。

另外,“家庭是最好的老师”,而贫困家庭里家庭成员每天都忙着挣钱维持基本生活,且生活仍然艰难。有的学生说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爸妈一年到头在外打工,一年难得见几次面,由于家庭人口多,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挣的钱仍然不够花,少有时间或根本没有精力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家庭氛围也起不了正向的作用。

3.4 个体自身原因

3.4.1 自我认知比较低,比较自卑

由于贫困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偏远地区或特殊困难的家庭,经济比较拮据,他们习惯于自己的那个熟悉的生活圈子,近20年的生活习惯,比较敏感、脆弱、不自信,认知结构单一、狭隘。来到大学校园后,都市的灯红酒绿与朴素的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们感到很不适应,认为那是有钱人的生活,与他们无关。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包裹严实,怕别人看出自己的窘迫状况,从而看不起自己。他们的这种长期孤独和脆弱从而导致的封闭、自卑等消极的心理,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易与同学关系疏远,造成交往的障碍。

3.4.2 交往圈子比较小,不懂交往技巧

贫困生的生活压力比较大,因而他们往往难以融入到群体中去。花费比较大的同学,往往追求时尚,熟知流行前线,贫困生很难与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并且贫困生家乡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除了拼命学习,应付考试,业余的活动都不能充分开展起来,兴趣爱好更是无从谈起,硬件软件都不能与城市相比。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与他人的交往难以形成沟通的共同话题。并且他们生存在教室与兼职的路上,很疲惫,根本无心无力去“讨好”这类“高富帅”或“白富美”,而且也不知道跟他们怎么交往,时间久了,他们只有固于自己以前的朋友圈子或者有一两个与自己一样的贫困生朋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踏实,才没有差距,不用做“装在套子里的人”。

参考文献

1 于永成,付强.高校农村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与疏导[J].航海教育研究,2011(4)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贫困学生 改变 助引案例分析

贫困学生作为高校校园内的一个弱势群体,不仅承受经济贫困带来的生活压力,更承受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对自身正常学习、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因而,作为一名辅导员,不仅要在物质方面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更要针对贫困学生的特点,关注其心理方面的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帮扶,用“真心、诚心、爱心”助引他们从“自卑”中走出来,做到自强不息,坚韧自立。

一、案例介绍

郑某来自江苏苏中地区农村,2011年考入扬州大学,服从调剂进入本学院。父亲在其读初中期间不幸意外去世,母亲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家中还有一年迈且行动极其不方便的爷爷与他们相依为命,家庭条件极为艰苦。

开学报到第一天,并没有发现郑某与其他新生有什么区别:全额缴纳学费、住宿费等所有相关费用,除了办理手续整个过程一言不发之外,只发现他身边没有家人陪同,当时以为这个学生独立性强。我们在场回忆了一下他的相关信息(报到前班主任、辅导员老师需了解班级新生所有可供信息),印象中是班级内唯一的单亲家庭,心里产生了“这孩子早当家,独自一人来报到,蛮好”的感慨。可是等郑某离开后,不远处两位老人悄悄地走上来,说想单独跟我聊聊。他们拉着我的手,满眼泪水,“老师,这孩子命太苦了,请你一定要好好帮助他,教育他好好学习”。后来才知道,这两位老人是郑某的邻居,他们不放心孩子一个人过来,便不辞辛苦大老远赶过来,“孩子家里只剩下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和不能自理的爷爷,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这次上学的费用,卡里存的两万块钱全部是村里人无偿捐给孩子的。孩子很懂事,就是性格太孤僻,太要强,不愿意别人戳他的伤……”我听到这些话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并感到莫名的揪心。

之后的新生入学班会、年级大会、军训、学生机构招聘,我都会不时地留意,发现他总是一个人一个角落,独来独去,一言不发,包括在班会上的自我介绍,他只说了一句话:“大家好,我是郑某,很高兴来到这个集体,谢谢!”按当今“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很多人会以为这样的学生有个性,不走寻常路,而我却隐隐担心:这个学生内心在挣扎着什么。军训他主动要求加入阅兵方阵,学生机构招聘,他只选了校学生会XX部门,并强调不服从调剂,结果是他的惜字如金被拒门外。了解到这些,我都只当是他对自己的一种磨炼。军训结束后没几周,他开始买电脑,买新衣服,买新手机。竞选班委时他公开反对,坚持认为这样的竞选不公平、不合理。由于他的反对,没办法选出大家公认的学生干部。大家一定也在疑惑,平时少言的他怎么了。

二、助引过程

郑某来自贫困家庭,上初中时父亲意外去世,母亲的精神疾病病情加重,如今已无法自理,年迈的爷爷也是靠邻居一日隔一日的照顾。高中生活完全是靠亲戚与邻居接济及学校的一些政策补助勉强度过,进入大学后,他似乎要改变很多东西。

班会结束那天,我把郑某叫到办公室,问他:“今天的竞选是临时联系人征得班级同学意见之后实施的,竞选的结果也是得到除你之外的所有同学的认可的,你的意见也很重要,但为什么要在结果已经完全定格时弄这一出?在之前的准备过程中,为什么你有想法却不表达?”或许我的严厉震到他了,他一时有点不知所措,“我只是在表达我的看法……之前的时候我还没想到。我其实是有这样的想法……我突然就来情绪了!”零零碎碎,他表达着自己已经意识到的失态。“你的情况我都了解了,开学时送你过来的赵爷爷是你邻居吧,他都告诉我了。”趁着这个机会,讲明了,我一直在关注他。他突然站了起来,一脸怒气,“我的事不要你管”。说完扭头就走了,拦都拦不住。

发现问题超出事前的料想了,于是连续拨打他的手机,被拒,被拒,直到关机。后来怕他出事,我一直在宿舍门口等,晚上快十点,才看见他幽幽的影子从远处走来。“看你没事,我就放心了,先回去好好休息。”说完,我离开了宿舍区,回办公室收拾东西下班,并发了信息给班长,让他关注全班男生最近所有的动态,尤其是个别与班级气氛不太融合的。

事情出现转机是第二天下班,发现他站在走廊里,似乎是在等我,我想冷静了一天一夜,他应该是有话要说的。通过近两小时的交谈,我了解了,原来他的高中生活一直在老师、同学的特殊关心下度过,给他带来了极重的心理负担,总是担心自己学不好,犯错,让别人另眼相看,别人无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都会成为刺痛他内心的针。高三下学期,他甚至消失近三天,差点放弃高考。进入大学,他再也不想过以前那种他认为超级压力的“特殊照顾”日子,一个劲地掩饰自己,包括外在与内心,很累。他认为,只要不与人相处,则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他的背后是那样的“凄惨”(用他的话说),他会过得更自在些。用那些钱买那些东西,也是在他内心折磨、挣扎之后做的决定。他的犀利语言风格,是他内心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让他不愿输给别人点滴,要么沉默,要么爆发。“周老师,我觉得你是个好老师,我希望我今天说的,能不要再有下文。”我不信这个理,坚持把他按在椅子上,要求他听我把话讲完。首先表示认同他内心曾经受的那些压力,但否定他现在的做法与自以为是的保护措施,鼓励他正确认识贫困,人穷志不短,他已经做到,但正确面对与积极面对却需要很好的调整,大家没有有色眼光,老师也不会有,永远也不会有。个人的前途,靠自己的努力,拼成绩、拼战果,与贫困与否没有关系。如果刻意地掩饰,内心的矛盾会影响到自己努力的程度,导致事倍功半。我让他回去好好考虑,利用周末时间回家,看看家人,并打了个电话给邻居赵爷爷,在说明情况的同时,希望从关心的角度走进郑某的内心,开导他。

开学后,他似乎又变成了以前沉默的样子,没几天学校发文通知各学院,梳理贫困学生到各家庭所在地办理贫困认定申请,各班级根据家庭情况交上的初步梳理名单,没有他的名字。我让他来到办公室,手指一长串名单,告诉他,如果大家都因为这因为那而不敢正视自己的客观情况,那么国家、学校、学院想关心你都无从入手,何苦苦了家庭,苦了自己,拿未来做赌注。交谈很顺畅,他默默地离开,依旧一言不发。第二天交上了申请材料,他已悄悄迈出了一小步,开始慢慢地正视自我。

之后的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顺理成章,有他的主动,也有我的刻意引导。慢慢地,他变了,总是与大学室友同进同出。我知道,其中一员——班长同学发挥了很大作用。令人喜悦的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名列班级第十,勤工助学岗受到聘用老师的电话好评。一年级下学期的班级改选,他成功竞选副班长一职,并积极为班级策划、组织各项有意义的活动,代表班级参加各项比赛,获得好成绩。

三、具体做法

1.充分了解贫困生的贫困特点,在解决物质贫困的同时,更注重心理症结的解决。对于本案例中的贫困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或引导学生走出认知误区。

2.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打开学生心扉,仅靠老师一臂之力,或许不能立即见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并获得家长的帮助,可能更容易找到学生自身情感的突破点。虽然本案例中的“家长”是邻居,但这样的邻居爷爷在该同学的内心里胜似亲人。

3.提供平台让贫困生展现自我,正确对待成绩,勇敢面对失败。重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升自信与对他人的信任。

四、成效显著

1.经济贫困得到了缓解。通过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勤工助学的酬劳保证了生活费用。村民捐赠的钱款可另作他用,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2.培养了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保护、自我要求意识。能正确面对自身的贫困身份,积极利用各种平台锻炼自己、磨炼意志、自强不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力求做得更好。

3.与人相处愉快,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提高。改变与同学相处的模式,提高对同学的信任度,自己的生活也变得轻松愉悦,有心情、有自信地接触更多机会,展现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健康向上地成长。

五、几点体会

1.关注了解。贫困生,主要源于经济物质方面的贫困,但是由此产生的各种压力,会使其在心理与行为方面出现与正常学生的偏差,甚至走向极端,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关注了解这些学生的思维方式。从细微入手,解决好贫困生的各项困难。

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我国高校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报告中明确的提出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实现立德树人、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离不开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体系,虽然有效的缓解了一些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资助的效果仍有待提高。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对高校资助工作进行完善,拓展资助来源、丰富资助种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效果,这对于优化我国的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于贫困学生的认定不够科学

贫困学生的认定是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贫困生的认定上缺乏统一明确的认定标准,尤其是对于学生资助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鉴定办法,导致一些资助财力物力资源流向了非贫困学生,损害了贫困学生的权益,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2.学生资助工作的人性化关怀不够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上,普遍存在着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的问题。一些学校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落实上,只是简单地进行困难学生情况的汇总分析、贫困认定以及补助发放,工作流程简单,工作方式生硬,没有充分考虑到贫困学生的情感接受能力,在精神方面缺乏人性化的关怀,这也是造成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里的重要原因。

3.缺少相应的感恩教育,资助工作效果得不到体现

当前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重点主要是在物质方面,对于学生的诚信与感恩教育力度较差,一些学生的主体责任缺失,功利心严重,甚至对学校的资助工作力度感到不满,助学贷款还款违约行为时有发生。此外,高校对于这些行为也缺乏有力的约束,尤其是对助学金的使用管理方面,造成了资助资金得不到妥善应有的使用。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改善措施研究

1.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设

只有健全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并建立全面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首先,应该建立全面的高校学生资助保障机制,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并尽可能的结合高校的实际特点采取校、院、系分级管理的模式。其次,应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尤其是多维度的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通过准确、统一的标准进行贫困生的认定与管理,维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第三,应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高校特点相应的资助政策,尤其是在学生助学金的发放以及助学贷款名额比例的控制管理上,应该加大争取力度,让生活困难的学生尽量都可以的接收到资助。

2.人性化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的资助

对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实开展,要本着资助困难、育人教人的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前提,改变以往的只是进行经济资助的工作理念,除了在经济、物质上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以外,还应当拓宽资助的范围,在知识和精神上多关爱贫困学生。此外,贫困学生由于家庭困难,社会关系网络也相对较少,学校应该关注贫困学生的就业问题,尽可能的为贫困学生创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通过就业创业彻底改变生活现状。

3.强化对于被资助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同样应该将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强化教育增强学生对于诚信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与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作为载体,也可以通过组织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党团组织生活、社团活动、班会、主题讲座、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帮助贫困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其次,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资助政策是党和国家对于学生的关怀,不断地树立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在将来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4.强化对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管理

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充分重视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并结合区域的实际特点,建立相应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监督考核机制,督促学校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各项资金的及时到位,真正让贫困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此外,作为学校除了加大资助工作的力度以外,还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跟踪管理,确保资助资金能够正确的使用,发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困难的作用。

三、结语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维护我国教育事业公正公平发展,提高国民教育素质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理念的协调配合,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健全完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提高资助力度和效率,更好地实现高校资助工作资助、育人功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丹,秦敬云.完善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2:13-16.

篇10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of lack of college credit, and the problem of college credit system has not been built very well, the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credit and the constructing program are studied. Firstly, the new phenomenon and effect factors of the credit lack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ut forward. Then, the DEMATE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denote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lex factor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problem.

关键词: 高校;学生群体;诚信教育;DEMATEL

Key words: college;student group;credit education;DEMATE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11-05

0 引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够健全,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类诚信问题不容小觑。高校是社会的重要一员,且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程度。学生在既得利益诱惑和部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的扭曲现象,一些浮夸、虚假的学风得以抬头蔓延,不仅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长此以往还影响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理论研究方面,文献[1]较为系统研究了高校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文献[2]阐述了学生信用评级制度构建,文献[3][4]研究了对大学生贷款问题的政府对策,文献[5]阐述了如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文献[6]研究了如何让诚信契合于现代社会主义转型的形势,文献[7]通过高校现状实例分析阐述应当加强诚信教育和管理机制,文献[8]提出了“政府-学校-银行-学生”的信贷体系构建策略。大学生是高校各项行为活动的“主要扮演者”,现有研究来看,面向学生群体的高校信用体系研究得到了关注,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取得了进展,但大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尚缺乏基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段,高校诚信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够细致和全面。对此,基于DEMATEL分析方法,对学生群体的失信行为产生和价值取向进行了量化分析,并从诚信意识、诚信教育、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高校诚信教育建设对策。

1 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 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新表现形式

1.1.1 学业努力程度不够,责任意识甚为淡薄。大学既是一些同学努力进取、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最佳场所,但同时也有一些同学放任自己,在学习上努力程度不够。大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学习,提升自我的能力,将来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随意旷课,作业抄袭,不思进取,补考重修,甚至难以毕业等问题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屡次出现。“为家长学”、“为老师学”和“为同学学”的被动式学习,以及网瘾、游戏瘾和手机瘾等,使得不少学生难以自拔。对学业的疏忽,在很大程度上可归为对自身、对家庭和对社会不负责任,实质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意识。由失信造成的大面积学生学业失败,加大了社会发展的成本,也埋下了若干隐患,如2013年3月份报道的山东大学退学风波,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担忧。

1.1.2 学风呈现浮躁苗头,急功近利之风抬头。大学理应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学术殿堂,大学生理应是一批在这殿堂中努力进取,不断求索的有志青年。但是,当今大学校园里却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某种程度上在玷污了大学的纯洁性。在选课上,一些内容简单、容易得到高分的课程被学生看好,而一些严格要求、有适当深度、专业之重要选修课程则被束之高阁;在学习过程中,埋头苦干、“悬梁刺股”的同学已经甚少,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变多了;为了获得较高的学习评价,不惜动用社会关系来提升绩点;为了在评优评先中得到提名,出现了往常在校园之外才出现的“走后门”之风;一些高校的学生为了顺利考研,甚至出现了只为考研课程、不管专业基础的专类“考研族”;大学生学术研究本是好事,但出现了一些为了加分而通过非正常渠道快速的现象,这往往是在“成年”领域才出现的病态社会现象。总的来看,校园外的众多先进的不良工具和手段被“引进”校园,部分学生学习风气显得较为浮躁,急功近利、不劳而获等思想加剧了失信的范围和程度,这是学生群体的失信新表现之一。

1.1.3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道德有违法演变风险。大学生作为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应以身作则,诚信为本,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但是,许多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淡薄,除了在学业过程中常出现的考试作弊等现象外,现有的便捷网络还使学生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含金量高、技术难度复杂的环节存在抄袭、等现象;为了提升和炫耀,一些学生甚至采用购买虚假证书等不正当手段,“美国太平洋大学”、“美国纽约中央州立大学”等“文凭工厂”屡屡曝光;在一些重要的考试中,新的作弊手段不断被发现,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为了获取资本,部分学生在出国途径上“下工夫”,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履历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据报道,2012年数百名申请前往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被确认存在留学申请材料造假情况,数十名留学生因材料造假而被遣返回国,造成了相当恶劣的社会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撰写个人履历中存在着编造学生干部经历、虚构荣誉、夸大自身专长等各种不诚信现象。由于很低的失信惩戒成本,“虚假者淘汰诚信者”的现象渐盛,不畅通的信息渠道和较为严重的就业率问题,导致“虚假”成为一些学生眼中的终南捷径。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学业竞争、个人素养和社会环境等导致的“个体作假”的道德定性失信有演变成刑事案件的苗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恶性案件,则将诚信问题进一步升级。网络上出现了“感谢你的大学不杀之恩”等调侃,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真诚变得不堪一击,高校的社会诚信教育问题令人堪忧。

1.1.4 自我约束能力缺乏,助贷还款不容乐观。作为社会人,高校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期间,必须履行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机器的顺畅运作提供动力。在高校开展不担保信用贷款的十余年里,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逐步广泛,很多贫困学生从助学贷款中受益,从一穷二白的贫困生活中成长为天之骄子。但是,许多大学生缺乏对自我的约束,缺乏诚信的意识,不能以诚信态度对待还款问题,在享受国家给予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同时,却不能履行自身还款义务,部分大学生个人信用的缺损已成为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最大的“瓶颈”,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给学校、银行、政府部门带来了始料未及的问题,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推行上增添了极大阻力,导致很多银行不得已取消了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由此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的仇富心态,使相关政策在风雨中摇摆喘息。

1.2 影响高校学生群体诚信的因素定性分析 如今高校学生群体失信现象的发生,导致原因有多种多样,或是诚信意识淡薄,或是诚信教育的薄弱,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从五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大学生失信的影响因素。

1.2.1 社会环境及氛围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来讲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一般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具体的由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的文化和道德底线、经济运行的惯常模式等组成。社会环境能改变人,人也能营造环境。我国现在正处于数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政治稳定,法制化进程进展顺利,市场经济已步入正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的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国民素质特别是诚信素质尚欠缺、社会转型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无形中鼓励了作弊、互联网发展导致的信用危机等。商无信不通,国无信不稳,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一些媒体透露出“拜金”、“金钱”、“权力”等误导宣传,缺少与之相应的健全诚信体系,导致了社会失信现象的发生和渗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和失信行为,缺乏足够判别力大学生则很容易迷失方向。

1.2.2 高校诚信教育体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高校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进入社会之后的言谈举止,既反映了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的成果,也成为了影响社会诚信环境的重要诱导因素。高校的诚信教育因素主要体现在高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引导和标杆榜样、高校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和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扩招、就业和大学精神等尚存在不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风气不够踏实严谨、偏重于学科教育缺乏诚信素质教育、高校大幅度扩招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上的缺憾、学校的诚信教育与宣传力度不够等导致诚信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师者,传道、授业和解惑,高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主体―教师,其“崇高”之目标也与培养人才有些背离,“课题”、“经费”、“为了课题经费……”等言谈主题和网络评论等扰乱了不经世事的学子。

1.2.3 人才需求与就业形势 就业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严格来讲,就业并非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缺乏就业支撑的高等教育是一条充满了坎坷的不归路。由于大学扩招、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形势不够乐观等,世界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紧张,我国目前每年新毕业和二次择业的大学生也将近千万,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大学生的压力逐步增强,部分学生不得已在学习过程、求职过程出些“新点子”。另一方面,就业岗位薪不抵贷,导致许多大学生无法偿还助学贷款而发生的贷款失信现象。就业前针对目标选择不明确,导致大学生对现有岗位不满意而产生了跳槽现象,就业工作的不稳定导致诚信基石不稳。

1.2.4 个人信用修养因素 个人修养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无形的力量时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个人修养并非一成不变,它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个体的实践活动有关。目前来看,独生子女、90后等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因素不容乐观,常出现肆意妄为、凭着感觉做等现象,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督促力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和缺乏失信惩罚、丧失对社会法律体制的畏惧等。此外,我国教育的“倒梯现象”(高中过紧而大学过松,国外多为高中宽松而大学紧张)使大学生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很多大学生认为“学校不等于社会、校园内的诚信问题并非违法、诚信只是小问题”,从根本上没有正确认识信用的重要性和失信的危害。对诚信教育的轻视,家庭教育的松懈,对失信行为及其所应承担后果的界定模糊,最终导致大学生产生失信行为的现象。

1.2.5 诚信监管模式及机制 政府实施诚信监管是制止社会失信现象最有效的办法,高校实施适当的诚信处罚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法律法规的空白点较多,失信惩治条款乏力,缺乏有效监管和惩罚等导致失信成本过低。另外,尽管高校对考试违纪等有较为严肃的处理,比如一旦定性作弊即不能给予学位、甚至开除出校,但是社会上宣传的“读书无用论”、“拼爹”和“高技术手段”等大大降低了诚信的监管效果。作为教育机构,高校对助学贷款的归还等尚无有效的监控措施。对高校而言,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业的不正确态度本质上也是失信;此外,对学业不努力的学生缺乏有效的帮扶和监控体系。实际上,对社会、对家庭和自身而言,大学生放纵学业就是最大的失信,对良好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的破坏也是失信。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群体失信的原因分析可用图1表示。

1.3 基于DEMATEL的高校诚信教育影响因素重要度定量分析 高校学生失信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采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高校信用体系建设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分析过程直观、明晰,其结果不仅表达了各因素间的量化因果关系,同时能根据量化结果对影响因素集进行因果分类和重要程度排序,为准确找到致使失信的根本影响因素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①通过文献调研和归纳,本文确定了社会环境影响(简记为A,下同)、高校原因(B)、就业原因(C)、个人信用修养(D)、诚信监管体制(E)等五个因素。

②为考察不同因素间的影响关系,本文调查了多名教师和学生,通过1-3的打分法确定不同因素间的影响程度。设X=(aij)n×n表示两两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如果ai对aj有直接影响,且影响很大,则定义aij=3;ai对aj有直接影响,但影响适中,则定义aij=2;ai对aj有直接影响,但影响很小,则定义aij=1,否则aij=0。调查结果如表1,为解释表1的数据,后文则简要分析了获得理由。

1)社会环境及氛围因素之影响:高校是一个功能俱全的社会,高校中的很多方面,如教师的职业观念、诚信教育和人才的社会需求等均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就业、高校扩招和为师之道等方面,尚存在部分的道德和体制漏洞,直接影响程度适中,故A对B影响力为2。就业因素正是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下的产物,就业是高校教育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岗位供应、薪资、招聘过程等都可能直接造成就业诚信危机,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影响很大,故A对C影响力为3。个人信用修养主要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但社会因素对其也存在一定联系,其作用不能忽视,这种影响程度较小,因此A对D的影响为1。诚信监管体制完善与否同社会经济体制是否完善、道德体系的建设成熟度等均有直接的联系,监管体制作用于社会,同时社会环境反作用于监管体制。某种意义上,社会环境决定监管的力度、方式和效果,A对E影响因素为3。

2)高校诚信教育之影响:高校为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今后的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和制度健全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在目前状况下,通过高等教育及其毕业生来逐步改善社会环境,尚需要较长的时间、效果也不容乐观,故B对A的影响为1。高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设立就业机构、加强校企间合作等减少就业诚信现象的发生,教育教学质量与就业存在互动关系,但高校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和现状改善能力有限,故B对C影响因素为2。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的渠道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种,高校对个人信用修养有较大的影响,也是值得期待的一方面,故B对D为2。诚信监管体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高校诚信监管,学生在大学生涯中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大学校园,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在校内起作用,占学生活动空间的绝大部分,高校通过自身行动来触动诚信监管来,可在整个诚信监管体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故B对E为2。

3)社会就业及经济形势之影响:就业因素部分地属于社会因素,其在很多情况在均能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就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高等教育的方向和力度,从而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故C对A为2。就业因素会影响学校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就业率是涉及到学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目前来看,就业已经成为“教育的风向标”,有C对B为2。个人信用修养主要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关,但就业对其也存在一定联系,个人修养和素质为就业优劣的内在原因,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等为就业的外因,就业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在当今特殊境遇下也发生微妙变化,就业对个性化塑造影响相对较小,故C对D为1。就业对社会监管并不存很大的影响,充其量只能为监管提供宽松的环境,所以C对E为1。

4)个人信用修养因素之影响: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诚信程度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甚大,这也表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面,D对A影响力为2。高校教育作用于个体,是影响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个人因素对高校的影响渠道较少,主要起到榜样和反面教材的作用,故D对B为1。个人信用修养能减少就业失信现象发生,D对C为2。个人修养的提升可以减少监管的压力,但是监管作用并不能只靠个人的信用修养,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化是正道,所以D对E为2。

5)诚信监管模式及机制之影响:不论是社会监管还是高校监管,有效、有力的监管均是减少各因素下失信现象发生的直接有效方式,某种程度上是被动的接受方式,故E对其他因素均为2。

③影响矩阵规范化处理,将X各行求和,设行和最大值为max,令G=X/max,计算影响因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T=(tij)n×n,tij表示i对j的影响程度,T=G+…+Gn。

④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对T中元素按行相加得因素的影响度,表示各行对应因素对所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值;对矩阵T中元素按列相加得到相应因素的被影响度,为各列对应因素受到所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值,见表2。

⑤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系统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相加得到其中心度,表示该因素在所有因素中的位置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系统因素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相减得到其原因度,若原因度为正数,表明该因素对其他因素影响大,成为原因因素;若原因度为负数,表明该因素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大,成为结果因素,计算结果见表2的右数4栏。

根据中心度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要素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依次是E、A、D、B、C,原因要素是A、E,结果要素是B、C、D。从原因度计算来看,加强诚信监管是措施之要。若想提高面向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把握原因指标,原因直接决定结果。依据表2不难看出,影响高校学生群体诚信的因素按原因大小排序依次为:诚信监管(E),其数值为0.7467;社会环境(A),其数值为0.206,表明监管是当今社会高校诚信教育效果提升的首要措施。从各因素的中心度分析,影响高校学生诚信水平的中心问题在于诚信监管体制(E)、社会环境(A)、个人信用修养(D)、高校原因(B)、就业原因(C)。其中,诚信监管体制的中心度最大(占比52.34%),诚信监管的宽松与否是关乎大学生诚信水平高低的敏感问题,如果诚信监管过低,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将占上风,导致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从原因度的结果因素来看,高校信用体系构成的结果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排序为:个人信用修养(D),其数值为-0.1366、高校原因(B),其数值为-0.1676、就业原因(C),其数值为-0.4631,结果因素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间接的影响学生群体的诚信状况。个人是内因,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从某种角度来看,就业与经济形势等有关,具有周期性和长期性特征,基于就业的个人信用教育并非是一日之功。

1.4 对策及建议

1.4.1 监管方面 治病救人,强化诚信监管体制力度。通过DEMATEL量化分析,表明有效且广泛的监管体制是解决高校失信现象严重的直接方法和根本途径。加强诚信监管体制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也应当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惩罚措施。针对高校较普遍存在的失信现象(考试作弊、学术抄袭、简历造假、拖欠贷款等),可以通过签订诚信条款合同、建立诚信年度的量化考核制度,将考试成绩录入大学生诚信档案中来改善。从国外经验来看,降低“一考定终身”的考试风险,法国建立了具有警示作用的作弊惩罚制度,视其作弊科目重要程度来进行惩处,科目重要且情节严重者5年内不得进行考试。在美国,学生从进大学到毕业期间将接受众多诚信宣讲,学校采用高科技反作弊手段,对作弊学生采取司法处分手段。需要说明的是,教训要以“治病救人”为原则,特别是作为教育的圣地――高校,尤其应视情节轻重做相应处罚。高校应该将监管融入宣传、融入高科技,深入人心并震撼人心,从源头上根除,避免“劣质品淘汰优质品”。

1.4.2 思想意识 加大投入,夯实高校诚信教育意识。高校是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摇篮,是为国家和社会输出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基地,但学校同时还是塑造人才道德素养的平台。现如今,各高校为提升综合实力排名,吸纳更多生源,将学术建设和教学条件等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往往忽视了师生群体的诚信道德建设。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的思想上得到了重视,将诚信教育、诚信校园和诚信学术等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才可能起到持续长效的效果。对此,高校应当加大诚信建设的经费投入、制度投入、人员投入,设立诚信学生奖学金,开展诚信倡议进校园的活动,设立诚信管理机构,建立诚信档案,引进或开发诚信量化考核指标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高校诚信教育来提升“又红又专”人才培养的效果,主动地将社会影响力大的失信事件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正面教育,最低程度降低失信现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4.3 高校教育 推进教改,强化教育教学手段革新。根据调查,高校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效果,也是学生失信、特别是考试作弊的诱导因素。死记硬背、单纯的满堂知识灌输等,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减弱,甚至产生作弊的冲动。在欧美学校中,多数教学环节是以启发式为主,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使“大脑裸考”现象鲜有发生,减少了作弊的几率。由此,大幅度推进教学改革,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在某种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群体的学习和考试诚信。在思政教育方面,目前大学的思政课程主要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高校一厢情愿地认为通过爱国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等能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殊不知当今的大学生,个性化极强,具有强烈的国内外教育的比较和鉴别能力,诚信教育所占比重少之又少,一些课程的设置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实际上,应该将诚信相关教育课程纳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依个体而异、依学习阶段而异,不搞一刀切,诚信教育贯彻大学教育的始终,作为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素质培养的必要手段。从国外经验上来看,尽管没有明显的思政类课程,但融入日常生活的“思政”教育形式多样化、一些“求善求诚”的教义等均是避免失信发生的有效措施。

1.4.4 就业方面 锻造能力,截断就业失信根源。就业是社会的大问题,针对就业问题,除了课程教育体系设置方面的努力外,应当在学校建立相关培训机构,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学术素质,并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就业教育宣传。在美国、芬兰、丹麦、挪威等国家则采取了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强化高校的诚信教育效果,可以参考这些国家的做法,在高校建立学生诚信促进机构,全面了解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考试、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处于弱势的同学(学业困难生和经济困难生等),给予他们全面的人性关怀。就业的另一面是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和联系也是提升就业的良策。在法国,多数著名的工程师学校和商学院都和当地大型企业有着良好的沟通交流,以必修学分的形式要求大学生们在假期进行实习,企业和学生之间了解与交流充分,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学历造假、违约跳槽等失信现象发生,借助于企业之力,塑造具有专业素养和完善道德情操的大学生人才。

2 结论

研究了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及其原因,基于逻辑推理分析和调研,分析了高校学生群体的诚信影响因素,利用DEMATEL量化分析工具,研究了诸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论文下一步将本文提出的五个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研究,专题研究高校面向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设置,并从高校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教师的诚信现象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傅云磊.论高校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J].青少年研究,2008(S1):137-139.

[2]林妍梅.构建高校学生信用管理体系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8(1):113-115.

[3]刘家勇.从国家助学贷款谈高校学生信用体系建设[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3(2):8-10.

[4]朱立梧.中美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及启示[J].广角,2010(1):173-174.

[5]蒋冠,邓文杰.高校学生信用档案制度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09(11):26-27.

[6]张鹏飞.论新时期大学生诚信观建构的审美佳境[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9):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