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

篇1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手段,能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要注意的不要生搬硬套,否则会适得其反。

一、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多媒体可以真实地再现和模仿事物情境,以其特有的生动形象的声、光、色、动画等表现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创设愉悦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多媒体可以提供感知材料,提高感知效果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通过视频、电脑动画、图片等可以呈现事物的形象或它的变化过程,以强化刺激,唤起和加强学生的注意。也可以将观察的对象和背景区别开来,突出感知对象,呈现感知对象的整体和局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形成清晰地表象。还可以揭示感知对象的本质和非本质特征,让学生分辨。

三、多媒体的应用扩展课堂教学容量,提高练习的强度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一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讲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而每堂课的强度又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时间与练习量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是最合理的。如在新授课结束后,总有一些跟进性的练习。若把这些题利用电脑显示在屏幕上,这样大大节省了板书的时间,增大了教学容量,使尽多的学生得到练习机会。在练习巩固阶段,运用媒体可相应的设计一些闯关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竞赛题。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材料,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更多的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的机会,以及更多的获得全面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同时,为我们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效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四、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制造教学

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运用教育媒体,如多媒体的旋转、平移、缩放、闪烁等功能,创设愉悦氛围,让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在课堂上出现学习意识,处于异常“觉醒”和高度兴奋状态,以此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五、多媒体可以展示学生作品,增加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手段、途径和方法。学生动手操作的作品,独特的解题思路,有争鸣的思想等,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幻灯机展示,能有秩序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六、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潜在的忧患

1.过分依赖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忽视了教学基本功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难点教学问题,因而应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而且,每一节课不是非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可,有些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反而不如传统手段教学的实际效果好。教学实践告诉我,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的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比较合适。例如:涉及到几何图形及图形的变换问题、平移与旋转等;数形结合问题等。

2.在面对教学主题时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丰富的素材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起学生的兴趣。但兴奋的状态持续过长的话会导致思维的疲惫。因此教学课件的内容和教学紧密结合,不能陷入形式化的误区。例如一些个性的声音,漂亮的插图,但很多都是教学内容毫无关系。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对真正需要学习的内容没有认真去思考和体会,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3、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设计课件时盲目使用动画,而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结果给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在一节课中动画的使用一般不要超过两三个片断,而且一定要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当前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还是基于教的内容为主,未来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围绕着学生的学而设计使用的,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的基本进度,选择学习内容,对学的不好的部分可以反复学习。课件不只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可以和课件进行交互,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内容。作为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继续尝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法。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为初中数学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特点与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长处,我们不能因为“喜新厌旧”而抛弃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现代教育技术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课。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数学竞赛》课程整合研究,乔川.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篇2

一、注重语文学科特点,讲求课件的实用性

语文是有关语言与文字的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课件可以调用多种媒体,使其声情并茂、形象可感,但同时也将其直观化、固定化,这必将遏制学生通过抽象的文字进行想象的能力,也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培养学生“读书”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如果也被“多媒体”垄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很难。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时,过于倚重多媒体方式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色,单纯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性,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抓住语文学科特点,按需制作课件,生成教学。我们提倡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进行语文教学,以弥补文字不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的遗憾,但制作的课件不能过于娱乐性,更不能盲目从众,脱离学生实际,将别人的课件挪为己用,应该注重课件的实用价值,保证使用的科学性。

二、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特点设计、使用多媒体

在解决教学的重点问题、重点句段时,教师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如《舍身炸暗堡》中“舍身炸堡”一段,要求学生能抓住文中所描写的的动作、神态、语言来体会在万分危急的关头,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由于这个特定的环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为拉近语言描述的情景与学生的距离,就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舍身炸堡”的电影剪辑,让他们的听觉、视觉同时接受形象、生动的刺激。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悟这篇文章用词造句的准确。

在课文语言表达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教学效率不高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如《詹天佑》中的“人”字形线路,用口语讲解既费口舌,又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用这样一个课件就比较容易让学生理解:在“人”字形的火车轨道上,设计一列两头可以拖动的火车,让学生按课文的描述用鼠标拖一遍,他们就能真正感受“人”字形线路的妙处了。

三、多媒体的使用要因文体而异

不是任何体裁的文章都适宜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一般说来,知识类、说明类的文体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恐龙》《秦兵马俑》《莫高窟》《海底世界》等文章。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由于文本的主要内容是在讲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而学生显然对西沙群岛的了解十分有限,这时候对多媒体的应用便十分重要。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对西沙群岛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容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美学意识。

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就应慎用多媒体。现实的文学作品教学常常是不加思考地乱用多媒体,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现代化,以至于每篇课文都有一个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并美其名曰: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给学生留出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殊不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恰恰堵塞了学生自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因为阅读教学是师生在特定情景中的对话。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 化学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239-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化学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化学本身抽象的特点,再加上传统化学教育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得志愿从事化学事业的人才很少。

1 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可以将图、文、音、像集于一体,可供高、中、低不同层次选择。例如在学习:“水和氢”这一节时,我们可以播放通过宇航员在神6上拍摄的地球图片说明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但是只有其中的2.54%的水可以为我们所用。通过上网让学生知道很多战争就是因水而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通过展示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说明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很不丰富而且很不均匀,通过录象资料让学生体验到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说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上课开始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进入教学资料库进行个别化教学的学习,由学生通过网络提出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适时通过投影或网络提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水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此,适时地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并乐在其中。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抽象的化学概念直观形象化

如果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不清楚,他们获得的化学知识就必然越来越模糊,对进一步学习产生障碍。但各类化学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联系,及时强调概念和原理的关联,全面促进理论知识的系统化,有益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形象逼真的处理功能,通过分步展示、同类比较、重点强化等手段,使零碎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掌握的目的。例如盐类水解的教学。研究碳酸钠溶液和醋酸钠溶液水解状况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用指示剂测定水解程度不能实现,将现代传感技术应用与化学课堂教学中,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可能是影响盐类的水解的外界因素,传感器pH计,清楚地将实验中“溶液温度~pH”、“溶液浓度~pH”的曲线绘制并投影在大屏幕上,改变了以往教师苍白的讲述,在形成盐类的水解概念的过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抽象思维能力。又如,在“分子与原子”这一节中,如何更直观、更具体的表现分子和原子,及如何表现分子与原子这两个概念的不同,这些是以往学生认识的难点,也是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但在计算机上将原子形象化为一个具体的球体,通过动画演示球体内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及原子核内部的更小微观结构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分子与原子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比较,可以用计算机画的分子和原子微观结构图像(如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铁原子、氦原子等)的具体展示,学生的大脑此时将会形象的记住分子和原子,并自己认识到这二者是不同的,增强了理解,加深了记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 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反应历程,更好地掌握反应原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多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原理很难直接讲解清楚,如果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学生容易理解。例如九年级化学中有:“水的电解”这一节内容,课本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另外一些分子,原来的物质变成了其它的物质。这个实验很难让学生明白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过程,没有明白反应的原理,往往会错误的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如果我们用flas,其内容为:水分子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连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反应的原理而且能更好的掌握水电解的反应方程式以及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又是原子构成,物质又是由元素组成的概念。

4 课堂教学与网络借个,拓宽学生知识面

篇4

一、避免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语言表达的手段,但往往达不到教师所期待的教学效果,即使课本上有图片辅助,教师在讲授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这种课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悄然失去了兴趣,学生积极性也会比较低。而多媒体教学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不必过多地依赖语言去陈述一些过程性的问题,只要动一下手中的鼠标就可以使问题一目了然,把过程生动形象清晰地示范出来,再不让抽象性的过程变成数学中的难点。

二、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数学不像其它学科那样,有精彩的情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陶醉,它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因此,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尽管画面形象具体,也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它毕竟是静止的,无法再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无法尽可能地展示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感到吃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从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来看,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具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完全,他们对一些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多媒体就巧妙地给出了这种直观性。例如,在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讲《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配合课件中的情节,让学生自然地产生疑问:“八戒要数字(分母)最大的一份,为什么分到的西瓜反而是最小的?”很直观地看到数字最大的那一份西瓜其实是最小的。

三、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阶段思维的具象性,小学生缺乏对多维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对抽象问题的逻辑性分析。而利用视频、动画(多媒体)进行教学,分析题的结构,示范题的解析,能够把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分析过程直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又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一课,这是教学难点,也是小学生学习理解的薄弱环节。传统教学中,只是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圆柱、园锥的立体图,其实,并不是很规范,很多学生还是很难理解。

运用计算机三维动画,不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作图工具就能轻松地展示出漂亮的图形,不是更形象、更直观、更逼真吗?从不同角度展示图形,从而获得很强的视觉刺激,这样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多维性,打破了思维定式的影响。

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不但可以提供美丽的画面,而且加入了动画,更符合孩子的心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兴趣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较难、不易理解的题时,则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动画呈现题意,让学生看动画,随之思考,理清题意进行探究,化难为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时,教师在课件里出示两个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先让学生辨认分别是什么图形,再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把两个图形都顺时针旋转90度,再让学生睁开眼睛看。这时,两个图形一个有了变化,一个没有变化。让同学们猜猜哪个图形旋转了,有的学生说:“长方形旋转了,正方形没有转。”有的学生说:“长方形旋转了,正方形也旋转了。”“到底谁猜得对呢?”这时,教师恢复图形原来的排列,再重新旋转一遍,学生们恍然大悟。亲眼目睹,让学生们心服口服,在此基础上更加激起了辨析错在何处的欲望。这时,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正方形也旋转了,可是我们却看不出来呢?”这就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以及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特征的本质区别的认识。

五、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篇5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误区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教学在英语教学之中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手段,“无纸化”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的在课堂之中使用,是英语教学手段的重要变革,同时也引发了教育者关于多媒体教学作用的思考。从一方面来说,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英语课堂,另一方面,又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不利因素。

一、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在英语教学之中,如果没有对多媒体合理的使用,会产生很多弊端。英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操作上往往会陷入程式化的弊端。多媒体教学使用多种表现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英语教学中充满了动态的乐趣,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多媒体教学是静态的,因为在程序上多媒体具有无法更改的特征,只能机械的按照指令,在一定的范围之呢呈现固定的动态。在英语课堂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只能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方式进行讲授,不能针对课堂的特点进行灵活的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个体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面对素质不同的学生,教师无法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其次,不同种类的教学课堂对教学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在课堂之中存在着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不应该使用统一的模式将教学的方式固定下来。另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存在着无法将所有内容都有机的结合起来的问题,这会导致知识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和内在结构,使学生无法系统化的掌握知识,尽管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多媒体教学的缺陷,但是教学往往会变成“放映员”的角色,会导致英语课堂上缺乏灵活性。

英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课件的灵活性较小。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完整的课件,虽然每一堂课都预先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无法对教学的细节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英语教学之中,一旦发生了突发状况,很难针对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的需求。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学环节只能按照预先的设定进行,教师不仅预先设计好了开放性问题的回答。教师在多媒体课堂上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课件为学生进行演示,虽然在演示的过程中添加了讲解,但是讲解的深度始终受到课件整体框架的限制,使教师在教学之中产生的灵感被扼杀,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多媒体高频呈现的特点,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依赖。多媒体英语课堂的教学环节十分充实,对英语教学内容高频呈现,使学生对课件显示的答案十分依赖,减少了自身思考的时间。由于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之中,对知识信息传播的内容多、速度快,学生主要依赖感官对信息接受,但是在多媒体使用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听觉能力和视觉能力被充分的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学生会越来越依赖于试听的感觉,降低了学生在学习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由于课件引发了学生对内容记录的欲望,因此在课堂上只是机械的记笔记,会导致学生养成消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产生心理依赖,降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主体性作用。

英语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会减少师生之间的交流。由于在教学之中“机械”的过多参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隔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课件上,即使是与教师进行沟通,也会缺乏兴趣和情感表现。教师在操作课件的过程之中,只关注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正确,无法兼顾学生的真实感情,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必然会受到阻碍,师生双方的交流受到多媒体的影响,降低了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减少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利于学生情感的积累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走出多媒体教学误区的措施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在制作课件时应该遵循实用性的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和课堂的具体状况,结合学生的自身基础、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确定多媒体在课堂上的适用范围,如果教师确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产生良好的则采用这种手段进行教学。例如,对英语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介绍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会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对于那些不能使用多媒体进行的教学,就要减少多媒体的使用。

(2)避免单纯追求视觉冲击。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往往为了吸引学生兴趣,会把课件制作的相当生动,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与此同时,教师也常常会忽略了课堂教学本身,也就是说有些教师会把精力过分地用在课件的表现上,从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学目的,学生反而把精力都用在了享受这种视觉表现上。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就会降低。

(3)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利用,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但教师不能把主导的作用交给多媒体,不能淡化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适时地进行讲解点拨,必要时候可以停止课件展示。不必要的课件展示反而容易分散学生精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多媒体的出现而淡化。

三、结论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师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将自己置于引导者的角度上,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机会,增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口头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洁.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47.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中职课堂辅助教学 有效策略

一、前言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中职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课堂上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然而,中职学校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师生互动、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对此,本文在总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中职课堂辅助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配备相对落后。

目前,虽然很多中职学校配备了网络、投影仪、计算机等基础教学设施,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一方面,有的教室和实训中心还没有配备多媒体基础设施,不便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目前已经不能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根本需要。另一方面,有的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建设相对落后,如很多计算机是多年前购买的,配备的硬件和软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此外,很多中职学校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没有配备多媒体管理人员,导致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损耗过快;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操作不够规范,这些都不利于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使用。

(二)多媒体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手段相对单一,没有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有效利用。例如,有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只是将课本知识进行简单转移,而忽略了学生在多媒体课上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忽略了中职教育实用性、职业性的教学特点,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时过于理论化,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中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中职教师的课外时间不是很多,没有足够的时间研究该怎样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明显不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明显偏低。例如,中职学校教师目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很大一部分是教材商赠送的,或者是一些商业化课件及教师从网上下载改进的课件,这些课件在应用时,很难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实践契合,使得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简洁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针对中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当更加简明扼要,增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在中职学校的营销心理课上,教师没有必要将课本内容进行重复呈现,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多涉及一些心理测验、心理游戏,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增强。

(二)多媒体教学应当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

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探究,这可以让学生将个人的精力更好地集中在课堂教学环节,根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维能力。同时,互动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这对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多媒体课件应当更具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环节,如果多媒体课件粗制滥造,则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时反而会丧失课堂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更多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技巧,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偏好和心智特点,设计出更多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简约美观而又富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艺术性和吸引力,增强中职课堂教学的视觉冲击力,这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中职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职能和作用,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晓萍.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研究[J].职业技术,2011,(10):52.

[2]乔红.牵手多媒体,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12):82.

[3]张杨.牵手多媒体,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18—119.

篇7

【关键词】多媒体;声乐教学;应用

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就是教导学生们如何把握正确的歌唱技巧,挖掘学生的歌唱天赋,培养他们对音乐和艺术方面的正确欣赏与领悟能力。在声乐教学课堂融入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可以给学生将抽象的艺术具体化,展现一个富有新意的学习氛围,达到学生与教学融为一体的课堂体验,无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国内声乐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混乱,单纯追求技巧教育

声乐教育的根本意义是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所以一些围绕专业知识而展开的课程总是占大多数。国内的声乐教学一味的重视机械刻板的给学生灌输乐理知识,传授他们歌唱的技巧与方法,完全忽略学生文化素质的培育。所以这样的声乐课堂培育出的学生大都空有大堆声乐技巧,而缺少对声乐内涵的真正了解。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在掌握技巧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文化理解,才能真正的学好声乐。

2.声乐教学缺乏特色

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化教学,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声乐特点,注重实践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才是声乐教学的真正特色。我国目前的声乐教学方式都太过于保守和传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多去尝试,教师填鸭式的灌输远大于学生自主自觉性的学习,大大阻碍了学生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在大多数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偏向于单纯讲授,不会给学生留有太多的联系领悟时间,忽略了学生需要通过亲自体验才能感悟到不同音符的特点及不同韵律的节拍。

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原则

1.辅原则

在声乐教学的课堂上,我们需要始终把握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是第一主体的原则,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加入而变得本末倒置。虽然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走进课堂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但是多媒体技术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辅手段,它绝对不可能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学生的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面对面的纠正他们发音时的错误,以及气息支持、歌唱共鸣等一些基本的方法与技巧,必要时候需要教师示范演唱。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被多媒体技术引导,成为信息技术的执行者,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完全放在多媒体呈现的声音及画面效果上,最终他们的思维会受到信息技术的限制,课堂教学主体错位。

2.目的明确性原则

教师在声乐教学课堂上融入多媒体技术需要明确这种手段的辅助目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需要考虑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及声乐的教材内容,教师要了解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目的,有针对性的设置多媒体内容,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展开。在课堂上适度加入多媒体手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运用主题明确、语言简练的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知识讨论,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与学习,这才是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上的正确运用。

3.延伸拓展性原则

良好的声乐教学效果不能仅仅限制于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学生们在课后自主的联系也十分必要。但是,如果学生在进行课后联系时,找不到课堂上正确发音的感觉,仅仅凭借着自己模糊的记忆进行发声练习的话,极易发生跑调、进步缓慢等不良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就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憾,学生们可以拷贝走教师精心准备的多媒体素材,回忆起课堂的分为,也可以观看课堂的教学录像或者通过录音设备将自己的课后练习录制下来与课堂练习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只有这样的延续拓展性,才是真正的将多媒体技术完全应用到声乐教学中。

三、多媒体技术对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1.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进的推动力,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较为枯燥,不断的填鸭式灌输法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文字等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展现完整的学习画面,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堂内容,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也改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认识。

2.趣味展示,提高舞台表现力

声乐展示是检验声乐教学课堂成果的重要一环。声乐学习并不就是单纯的听,学生需要将听和唱融合在一起,通过自身的演唱来增强对作品以及对声乐的理解。在教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设置趣味的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在模拟舞台上进行表演,给他们营造完全真实的舞台表演经历。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影像拍摄,表演结束后与表演者共同对其进行分析,教师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提高学生的舞台现场表现力。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参与到声乐教学刻不容缓,它是声乐教学进一步发展的有力推动剂。广大的高校声乐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正确运用好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声乐、更好的展现自己,为学生营造更为丰富的课堂,提高自身的课堂效率。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声乐教学结构,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挖掘学生潜能,推动声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思,朱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音乐大观,2014,07:26-27.

篇8

高职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计算机理论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远远不够,高职院校必须将培养重点放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多媒体技术对计算机教学帮助很大,可以有效强化计算机教学效果,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改进,使课堂更有直观性,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打磨自己的教学技巧,更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人才,多媒体技术加上新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出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接受不了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缺乏长久热情,使得院校的多媒体设备没有和计算机教学挂钩。

(二)高职院校的多媒体设备不够完善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完备的多媒体硬件设施,使得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受到阻碍,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十分重视。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低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但是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的难度却加大了。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需要自己制作课件,由于有多媒体的辅助,很多教师的课件内容并不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产生脱节现象。

(四)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互动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性,把多媒体当成上课的主要工具,忽略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导致课堂没有了原本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针对目前多媒体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及观念

传统计算机教学观念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不要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强制性灌输给学生,应该好好利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完善高职院校的多媒体设备

院校应该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引起重视,根据院校基本需求完善学校多媒体设备,鼓励教师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院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人才。

(三)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上课的一个辅助手段,并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制作课件时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点解析上,增加整个课堂的流畅性,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师生之间关系的互动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人才,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培养理应受到重视,有的教师在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之后在课堂上就很少与学生互动,并没有发挥出多媒体对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巨大潜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使教学课堂更有吸引力。

四、结语

篇9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国外出现的时间很早,现在国内的发展也逐步完善了起来,它是一种在多模态话语分析 理论基础下的一个教学的模式。模态是指人用感官与外部的客观环境进行互动的一种方式,环境包括其他的人、机器、动物和其他的一些物体。通常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的就是听、视、触、嗅、味这五个模态。多模态就是除了文本的方式之外,用图像、语音、空间和图表等可以表达意思构建意义的各种资源进行联系的现象。学生可以用自己身上的每个感官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将这种方式用于英语的学习上,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应用多模态教学的模式,可以将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也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二、多模态教学的模式的应用现状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虽然逐渐得到完善,但是它的实践道路是曲折的,要想得到一个好的效果,就需要很多的实践去验证,现在很多职业学校中的多模态教学的使用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而且学习的成绩也提高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但是多模态教学模式对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东西,还是具有很多缺陷的,多模态教学必须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但是在课堂上对多媒体的运用还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有的老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不了解,仅仅认为多媒体就是播放听力或就是文字讲课,多媒体的很多功能都没有得到应用。还有一方面就是多媒体的使用过度,有的老师讲课中都是用的多媒体,照着多媒体的课件简单的讲述,学生在下面听的云里雾里的。这些多媒体的运用都是没有好处的,只是简单的满足了学生的趣味,但是最后并没有丰富学生的知识,也没有提高成绩。

还有就是学生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多模态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一个转换的时期,由于学生以前教学模式的固定化,突如其来的多媒体教学会使他们产生新鲜感,在课堂上,老师在上面讲的过程中,学生在下面玩的现象很容易出现,这些不好的现象就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引导作用发挥效力,将多模态教学的模式进行合理的规范。

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

1、在课堂上设置英文情景剧的表演。在课堂上,可以根据人数和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自己选择剧本,然后英语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阅读、选择、理解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多模式的进行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大的提高了。

2、利用多模符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多模态教学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模式,比如语言、动作、移动等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原先的教学模式丰富起来。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比如口头表达能力等,这样才能更加清晰准确的传达信息。这种方式在职业学校总运用的更加有必要性,比如在汽车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上,可以将课堂变成汽车的车间,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操作,同时也要学习英语,通过立体的感觉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习的效率。

3、课内外结合,多重实践活动的运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话题安排相对应的、可行性比较强的人物,比如找工作、参加俱乐部、制定旅行计划等等,给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让他们自己用所学的只是去解决问题,并且根据表现做出评价。而在课外呢,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的内容不同,他们实践性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为了更好地得到找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在学校内外的时间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4、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的平台。在学校中,可以开展类似于英语角的活动,但是必须保证要在一个固定的教室内进行,学生和老师可以在其中进行交流学习。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也可以利用网上论坛、微博和qq等多种模态来进行英语的学习。

四、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职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心得

1、一个完美的课堂,主体并不是授课的老师,而是广大的群众,但是二者是相互协助,一起参与的,在一堂课中,如果,没有老师的认真备课,细致的讲课,就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同样,在课堂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只是靠教师的一味讲述,课堂中就没有任何活力可言。

2、多模态教学这种模式,是不受课本知识的限制的,教师要有更加新颖的资料去吸引学生,带动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信心被带动起来了,教师的信息才会增加,另外,课堂上不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的讲述和学生在讲台下的听课,而是教师要采用多种模式,从学生的各个感官刺激学生的大脑,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传授知识。

3、以前的英语教学大多是为了应试而准备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要杜绝为了应试而教育,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的负担减少了,教师可以采用启发的形式进行教育,不能一味的灌输知识,将学生的思维培养好了,以后无论什么样的学习,学生都能够胜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多媒体 外语教学 注意问题

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它将计算机这一高科技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使外语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接受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外语教学中,这无疑给外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外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了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渗透。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外语教师都能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而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笔者根据自己近几年的实践,谈谈外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把外语教学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无数的实践证明,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质的飞跃,但如果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外语课就会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这样就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英语课堂上的“Free Talk”、“Discussion”、“Answer Questions”、值日生的“Daily Report”和师生的口头交流等,都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而这些又都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而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量的英语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但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多媒体,但不可没有教师。媒体总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而不能反客为主;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否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二、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传统教学手段,把握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时机和节奏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有些人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效率就越高。如果教师一会儿用PowerPoint展现这个片段,一会儿用Flash来呈现那个片段,不断切换,忙得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实际上,上课成了教师搞“杂耍”,学生看热闹。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所以,在某些环节,如引入或呈现中我们可以多用些多媒体,而在其它环节则少用甚至不用。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

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其实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孤立和排斥的关系,也不是一种教学手段取代另一种手段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亦有其缺陷,在灯光较暗的多媒体教室,教师和学生都看不清对方的表情,从而妨碍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而课堂上的师生交流是教师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基础,是教师把握课堂授课节奏、临场授课效果的基础;授课教师的教态、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关注,对本门学科的热爱和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考虑授课内容的具体需要,整本教材、每节课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而教师只是坐在控制台前操作计算机,这样课堂效果就会受到限制。传统的板书、站立讲课、课堂讨论课等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为我们创造这些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英语学科很多用PowerPoint或Flash制作的课件,往往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它们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学生的视听效果得到了强化,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对文章或对话内容进行理解。然而,用多媒体展示这些语篇或对话材料,只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

四、课件风格要和教师教学风格相一致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教师应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不因使用多媒体,把本来简明的东西,变得冗长繁杂。这样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总而言之,多媒体固然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使用,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Gladstone,J.R.“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M].Ed.Allen Campbell.

[2]戴正南,黄光远.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