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们只有在长时间无事可做的时候才会感到空虚无聊,才会产生出所谓的精神需求。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跟空闲时间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空闲时间越多,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多;如果空闲时间少,精神产品供应不足,人们就会觉得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在农村,空闲时间的多少,与农民的收入有关,而同当地的经济状况关系更为紧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高,农民的收入多,农民的空闲时间就多。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经济状况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是不同村镇的经济结构,具体来说是指产业结构。在商业门市部较多的乡镇,人们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而在以工业和手工业为支柱产业的村庄(如果劳动力都是本地村民),农民就不会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所以,精神文化需求不一样。
以笔者的家乡河南省长葛市董村镇为例。董村镇是河南中部有名的衡器之乡,衡器加工制造业是这里的支柱产业之一。董村镇生产的衡器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木杆秤;二是铁制衡器,即人们日常生活所用的磅秤。
对于木杆秤的制作过程,笔者是非常熟悉的,从把一根根方木刨成光滑的圆木到校对,再到上定盘星,最后是上色上光,经过十几道程序,一根成品木杆秤才能制作完成。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时间,部分程序还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加工制作木杆秤的单位大多是家庭作坊,由于制作工序比较麻烦,每个家庭作坊必须请几个学徒来帮忙加工大量的木杆秤才能赚到钱。通常,师傅和学徒早早就开始工作了,到很晚才结束。在农村,农民的习惯是早饭很早,晚饭很晚,有时候订单多,家里人也来帮忙做些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才能按时完成订单。制作木杆秤的工作不分季节天气,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从事此类手工业的家庭,一年下来除了春节也不会有几天空闲时间。所以文化娱乐活动和精神文化需求等,大都提不到日常生活的议事日程之中。
而铁制衡器的制作过程,笔者也是非常熟悉的,因为笔者所在村庄的邻村拥有二三十家衡器制造厂。铁制衡器的制作也是需要付出繁重的劳动,工人们整天都是跟沉重的钢铁打交道。平时工人们下班回家,晚饭后休息一会儿,早早就睡觉,以便恢复体力继续第二天沉重的工作。下班之后,他们依然忙碌着,因还有很多家务事要做。如养猪是当地的第一大副业,工人们下班之后晚饭之前,大量时间都花在猪身上了,给猪喂饲料、看病,向养猪能手请教经验,等等,根本没有娱乐时间。而乡镇上那些商业门市部的经营者就不一样了,除了每月逢一逢六是集市之外,他们的生意并不是每天都好,这就给他们留下大量的空闲时间,但是这些空闲时间非常零碎,时常有顾客光临,难得有时间进行专门的娱乐活动,于是打牌搓麻将成了他们消磨时光的最佳方式。除了几个瘾君子外,很少有人因为打牌而耽误了生意。生意、娱乐两不误,做到这些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当然,他们分散的娱乐活动不一定全都是打牌搓麻将,因为商业门市部的特点使他们很少有集中的时间进行专门的娱乐活动。
农村中打牌上瘾者,为数很少,这样的家庭一般比较富裕。即使在富裕的家庭,有些妇女甚至是家庭的顶梁柱,很多生意需要靠她们才能成功。制作木杆秤的家庭,妇女们也是主要的劳力,制作木杆秤的技术并不复杂,妇女们也很快就能掌握。还有一些妇女也在衡器厂打工,做包装衡器之类较为简单但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因家庭副业和农活的繁杂,使得很多妇女忙得一年中很少有娱乐的机会。
总之,在农村,至少在类似董村镇的农村,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很少有人整日闲着,加之农村很少过周末,要让他们参加较为集中的集体活动也是很不现实的,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解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
如何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许多人开出了“药方”,如在农村建立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等。这些建议虽好,但不一定适合农村。在有些农村,援建的图书馆基本用不上,平时除了在校学生,农民很少光顾。主要的原因在于馆藏的图书不适合他们的需求,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日常忙碌的农活使其身心疲惫,一些相对简单的文化活动或许更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那么,当前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应做些什么?笔者认为,不管何种建议及措施,首先要满足农民自身的需求。当然,并不是说农民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是要在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人们关注的对象总是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农民也是一样。
就董村镇而言,某些传统的地方性节日却能反映出农民的需求。“春会”即通常所说的传统的庙会,这是该地区非常重要的地方性节日,从过完春节开始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初,每年每个村庄都会有固定的日期过这样的节日。节日期间,大多数村都要请来戏班唱大戏,每场戏都会吸引周围村庄的村民来观看,盛况空前。节日期间,村民们最大的兴趣是什么?村支书告诉笔者:过节(春会)没有戏看,村民会戳村干部的脊梁骨。其实不仅在董村镇,河南的很多村镇,戏班的到来都会受到农民的极大欢迎。河南人对豫剧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河南卫视每星期日晚上的《梨园春》,是当地村民们必看的电视节目之一。豫剧只是传统地方文化的一种。在全国其他省份的村庄,也都会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节目。至少应在本地区将它们发扬光大,这对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不失为一种可行之举。
既然看电视是多数农民的信息来源和休闲的方式,那么办好电视节目对解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来讲,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笔者曾调查过村民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结果是大部分村民每天都必看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还有星期六晚上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和星期日晚上的《梨园春》,也有一些反应农民生活的电视剧,如《刘老根》、《母亲》、《暖春》之类颇受农民欢迎,这些节目深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适合农民的需求。
既然春节是农民们空闲时间最集中的时期,那么很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农民参与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平时多放一些能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节目,以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与建图书馆、文化馆相比,在笔者看来,上述措施还是可行的。
篇2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作措施
一、导论
1.研究背景
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10月9日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而社会的发展,除了精英的引领,更倚仗于数亿农民工的辛勤付出。他们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同时,他们本身也处在变迁中。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城市务工的具有农村户籍的青年。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城市融入方面的问题十分关注,但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究竟能否融入城市社会,不仅仅取决于其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还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城市的文化生活环境。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文化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对其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影响。
2004年,文化部下发“关于高度重视农民工文化生活切实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通知”,首先在政策层面上提到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到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保护农民工文化权益,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农民工服务的重要内容。各地相应地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但总体上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服务缺乏整体规划和制度安排,大部分政策措施停留在“送温暖”的层面,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举措。
2.研究目的
为全面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并从政府、单位、社区、市场等角度提出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工作措施,我们对地处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较快的T市通过问卷调查、部门访问等形式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对象以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调查内容涵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内容、文化消费层次、文化终端利用情况、文化组织情况、文化需求与倾向以及精神健康状态等方面的特点及问题,从政府、企业、团组织角度提出相关工作措施。
3.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在T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较快,毗邻苏州上海)范围内开展,分发的问卷布及全市各乡镇、区,深入村、街道及部分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区域,如集宿区、外企、种植区及民工子弟学校等重点进行走访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在T市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此类人群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较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较高,工作耐受力较低。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强烈、更迫切。此次调研面广量多,具有一定代表性。
4.研究方法
①问卷调查:向T市新生代农民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9份。分发问卷为我们了解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特点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形成调查报告提供第一手资料。
②文献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相关单位的支持,向我们提供了T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分布及就业情况等。此外,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材料,进一步充实调查报告内容。
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状况分析
根据对T市新生代的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T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单一,娱乐化倾向明显
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主要干什么呢?据调查结果显示,活动频率最高的三项活动是“看电视”(54.8%)、“听音乐”(20.6%)、“去电影院看电影”(15.1%),显然这些活动具有个体化、低运动量、富有娱乐性的特点。一些有组织的活动比如“参加体育或文娱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或具有城市化特点的文化活动比如“去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新生代农民工均较少涉及,文化生活内容单一。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娱乐化倾向,除了“看电视”、“听音乐”、“看电影”以外,“去公园广场”(13.6%)、“逛街”(12.1%)、“去录像厅或歌厅、舞厅”(9.5%)、“电脑游戏、上网娱乐”(8.5%)也有不小的比例。这些基本属于“时间消磨型”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化特点。“读书看报”虽然有7.5%的比重,但大部分人(63.8%)只是看“娱乐消遣类”的书报。甚至有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喜欢阅读“算命风水类”的书刊。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中知识增进型或能力发展型的活动较少。
表一: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时间主要活动
2.文化消费金额较少,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从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于文化消费的金额比重最高的一个区间是“11-30元”(42.1%),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的文化消费金额在100元以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群体(11.3%)文化消为零,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消费的整体水平偏低。而那仅有的几十元钱主要用于看电影、买报纸杂志、上网等花费不高、层次较低的项目。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看电影”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集宿区的农民工的电影消费更是达到了首位(45%),但是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农民工看的主要是企业组织播放的、小影院的低价“电影”或者通过购买盗版光盘、上网点击下载等方式进行电影消费,市区的星级影城对于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则是极为奢侈的消费。
表二: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于
买书,买报纸,看电影,看录象等文化消费的金额
3.各类组织活动较少,组织活动参与率低
据调查统计显示,尽管79.8%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单位有共青团组织,团组织覆盖率较高,但是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大部分的团组织(54.7%)开展工作的情况是“偶尔组织一些活动,但作用不大”,甚至还有一部分受访者(12.4%)表示“从没有过活动”。其他各类组织情况也类似。而包括团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参与率较低。
4.普遍存在心理压力,但减压方式单一
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其中不同的群体心理压力也不一样,工作强度高、收入低的群体心理压力更大。而他们减压的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较多的人选择比较便捷的减压方式,如听音乐、看电视或电影、睡觉等可以自己解决的方式,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
三、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收入低,文化消费能力不强
农民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与他们的职业、收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职业、收入稳定的群体在时间与金钱方面有着更多的支配权,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丰富。在经济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除去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费用,他们每月可用于文化娱乐等消费的费用几乎所剩无几。对于城市里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娱乐休闲场所,他们一般都会敬而远之。虽然调查显示农民工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很少,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相反,他们对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充满了渴望。
2.管理及运行机制不完善
从根本上说,我国长期奉行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导致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相应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制度性根源。享受低工资并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民工很难完全摆脱生活的压力。而文化需求是一种基于生理和安全需要之上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其消费会受到生存消费的强烈制约,当前政府文化部门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的“关照”只是作为一种非法定职能的方式存在,具有随机性和“个别自觉”的特点,且在全国发展不平衡。管理和运行机制上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文化孤岛”现象的出现。
3.企业、社区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缺乏重视
企业和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真谛,他们对于农民工文化活动的重视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影响颇大。许多企业和社区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缺乏重视,没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服务,也没有为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投入更多财力物力。他们的忽视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之一。
四、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作措施的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投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性和财源性主体的功能。政府作为政策的主导方、行动实施的监督方以及财政的补贴方应该做到宏观推动作用。只有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法律和人文氛围,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才有可能改善。
二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营造用人单位和谐的文化氛围。用人单位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直接领导者与服务者,其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大企业投入,配备和完善企业文化生活硬件设施;2.开展针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存在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员工和应对突发急性冲突事件;3.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办“企业大学”,提升员工知识技能;4.开展丰富精彩的员工关怀活动,丰富农民工闲暇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以社区为基地,补充和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具有现实的需要性与可行性。社区可以组织开展社区调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和需求,增进社区文化服务可行性措施、预计的困难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并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文化服务站,以社区文化服务站形式满足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加强和谐文化市场构建。文化市场,是指按价值规律进行文化艺术产品交换,和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活动的场所,是文化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打造多元的文化市场,提供质优量多实惠的文化产品,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乃至更多的困难群体纳入到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中来,这将对提升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水平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是加强共青团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服务工作,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当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利益的代言人和权益的维护人是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提高团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覆盖率;其次,加强团组织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活动的建设,包括举办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竞技大赛、利用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心理服务等;再次,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形成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邵东珂,范叶超.集美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11-04,14(2).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http://省略/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3]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4]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5]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6]何爱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篇3
当前,发展先进文化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这些都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一、外部环境刺激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我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对于强我中华、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和现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等,提供着很强的事实依据和说服力。世界知识爆炸,人民每日每时都在处理大量的信息与知识、知识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头脑型经济、学习型经济、创造性经济。当今人们思想意识、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多元、多变,社会大众在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要求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已成为社会的需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政府部门上下沟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不断到位;使人民群众具备适应社会转型的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能力;全社会逐步形成反对迷信愚昧、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氛围;具备安定和谐、长治久安的良好社会局面。人民向健康、休闲、文化娱乐和教育投资;一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先进文化建设队伍不断扩大。这些都引导和刺激着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二、农民文化需求丰富多彩
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农民的文化也日渐丰富。近期,我们走访了全县部分镇、村,农村户头,通过召开村支部书记、农民经纪人、部分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代表座谈会,发放近100份调查试卷,对农民文化需求进行了调查摸底,了解到他们已不满足“看看电影听听戏,天天守台电视机”的低水平、单一的层次上的文化生活,而是追求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卫生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活。对调查的情况分析表明,农民的文化需求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需求对象。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农民对文化需求的热情也日渐高涨。在问卷中,67%的农民表示对文化的需求“很强烈”或“较强烈”;39%的农民认为自己平时的娱乐活动“单调”;42%的农民表示目前离满足自己的文化需要还“差得远”;81%的农民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其中,不同的农民群体对文化需求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20-4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40岁以上的农民需求较弱;男人比妇女对文化需求更多更高一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小学水平农民对文化需求相对单一;农村党员和干部与一般农民相比,文化需求更强烈;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的农民上比人均3000元以下的文化需求更为强烈。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文化消费水平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需求的文化形式。电视是农民业余时间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看电影已成为农民参与较少的文化活动形式。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农民对各种文化形式需求的态度也不一样。在“你最喜爱的业余文化活动”的问卷中,我们给出了包括“看电视”、“打牌”、“读书看报”、“看戏”、“看电影”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95%,只有5%的农民选择了“看电影”。调查表明,很少有电影下乡,农村放映的电影质量差、片子旧、观看效果不好都是影响农民对电影需求的重要原因。
(三)需求的文化内容。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最少有人“光顾”的是中外文学类名著。在走访座谈中,无论是乡村干部、文化干部、还是农民,他们对“农民最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的问题,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指导他们发家致富的报刊杂志及电视中的“农业科技”内容。问卷中,85%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和最需要的文化内容是“农业科技文化”;61%的人表示在看电视时经常选择“农业科技频道”;68%的人表示愿意看“科教影片和光碟”。对“你最愿意做出的文化投入选项”,56%的人选择了“订购一些科技致富书刊”。
(四)需求的供给渠道。农民最喜欢本地文化活动,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尽满意。调查表明,目前农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包括一些企业的营销宣传中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在问卷中,57%的农民认为自己的文化消费主要来源是村里婚丧嫁娶时的小型演出活动,他们钟情于这种贴近自己生活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对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68%的农民表示了“不满意”。分析原因,不是农民不喜欢“文化下乡”活动,而是因为这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集镇上,表演时间不能适应农村,表演内容有时不合农民口味,表演时接待费用较高等。农民觉得那不是给农民看的。
(五)需求的文化层次。通俗文化最受农民欢迎,对高雅文化或专业性较强的文化缺乏需求。调查表明,农民特别喜欢通俗的、贴近自己生活的、浅显易懂的文化产品,对那些高雅的、专业性较强、离自己生活相去太远的所谓“阳春白雪”类的文化,农民没有兴趣。如在影视作品上,农民不喜欢日韩式的都市言情剧;更喜欢反映家长里短方面的家庭伦理剧;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也很受农民热捧,而像音乐会、舞蹈比赛、时装表演等电视节目,农民“一看见就换频道”。问卷显示,有46%的农民表示喜欢“民间文化”,其中65%的农民表示喜欢“看戏、舞龙、舞狮、唱小戏、民间艺人的演技等民间活动最受农民欢迎。他们也希望,现在有那么多的电视频道,为什么不能为广大农民专门开一个“三农”频道?
篇4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投入,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农村文化与群众文化同属一个范畴,是以公益性为主导的文化。中央提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为原则。这与文化站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是一致的,所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应当重视和加强群众文化馆、站的建设。因为乡镇文化站是实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又因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是担负着人们的终身教育的重任,它是“以文化人”来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担负着群众文化工作任务的乡镇文化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首先,转变工作思路,用创新的方法方式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文化馆、站应该摆脱“等靠要”的传统工作模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依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思路,充分利用县区文化馆的有利资源,如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力量,支持乡镇文化站;借助文化站熟悉农民文化需求及掌握乡村文化活动特点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破乡镇文化站之间各自为政,馆站工作分割的格局。在文化馆的调度指导下,集结成强有力的群众文化队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研究探索乡村农民文化需求新动态。在宣传、科普教育、职业培训、艺术辅导、文艺创作、文艺演出、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存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馆站的连线,有利于群众文化“三级网络”的建设,为各级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与平台。馆站联盟,能为农民群众创造较高层次、品位的精神文化作品,以集中体现公益性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其二、研究乡土文化,让农民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理念。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文化馆、文化站是责无旁贷的。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加上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上留下许多空白,尤其忽略了农民群众自主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被动旁观者。而另一方面,在许多农村,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游神赛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他们则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那种自主自发的活动,往往比起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更具感召力。这都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应深入农村,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学习他们自主自发的能力和精神,并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乡土气息,适应季节时令,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农民依托的精神乐园。另外,农村中的许多宗祠庙堂里的匾额、楹联都铭刻着先贤祖训、治家格言,许多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也传递着为人、劝世、警世、爱国治家的良言。这些都是乡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语境。群众文化工作者都应深入挖掘整理,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理念,使之发扬光大。让农民在祖宗先贤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源头,认识身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便是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最亲切、最直接的文化手段。
篇5
1.1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加大农村体育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体育文化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国家安排了资金9500万元,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将惠及5.1亿农民。建立农村公共体育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真正形成农民体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体育运动。所有的体育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元素。
2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2.1体育文化建设能改变农村传统体育观念由于受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影响,一直视体育活动为“不务正业”的价值观念在农村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难改变。农村又多数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对外交流有限,使得农民的思想、性格、价值观、风俗习惯比较保守。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多数农民误认为田间劳作可代替体育锻炼。无病即健康,这种旧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农民的体育观和健康观。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文化成为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文化的建设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改潜移默化的变着农民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可使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使农民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新的、普遍而科学的社会观念。
2.2体育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育心。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广大农民在忙里偷闲时放松心身,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增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多种形式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像扭秧歌、赛龙舟、篮球赛等等体育活动不仅能在农闲时间娱乐人们的身心,增强农民体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还给农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致富经验、改善人际关系、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平台。
3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3.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要把眼光放在满足人的体育文化需要,注重提高人的体育精神境界和凝聚力上。指导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来作为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农村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体育文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真正做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3.2利用现代媒体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多样性农村体育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及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地域分布广,造就了我国农村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创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既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体育文化特征的新农村体育文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网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体育文化网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新理念,把体育健身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觉活动。
3.3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激发农民体育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创造了条件,必将给新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载体。因此,应切实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国家的投资落到实处,使其成为“民心工程”,从而使体育服务覆盖整个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增强农民体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地制宜,积极扶持,注重实效和“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面大,包容量大,社会化程度高的农民健身体系。同时加大体育知识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体育的作用,激发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激情,使其从不想参加体育活动,转变为要求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樊小兵,陈卫.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7(06):165-167.
[2]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3):14-17.
[3]王振涛.单清华.周毅.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16-18.
[4]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01):16-20.
[5]郭敏刚,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6]PierreAndriamampianina.AzzedineSIMoussa.TheTrainingof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inFranceandChina:AComparativeAnalysisofCurriculaandAttitudes[J].InternationalReviewofEducation2005.51.(1).
篇6
关键词:农民;文化;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十三亿人的长途跋涉,风雨兼程,遇山开山,临水搭桥,追逐和寻觅着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之路。这一路走来,人们在擦肩和回眸之间,都是在渴求着一个答案:支撑和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党的向全国人民作出掷地有声的回音:中国经济的发展靠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随后我们的党又十分清晰地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刚性内容,构画了一幅美丽无暇、幸福无限的社会主义中国蓝图。在近七亿中国农民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呈现,是这幅蓝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笔起始的侧重点应该归属于占全国人口50.32%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一、农民与文化的间距缩小,粘合度提高
劳动创造了人类,耕者养育了世界,这个道理尽人皆知,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人类科学文明的循序渐进,社会对于人类的分层愈来愈明显。大概是耕者存在立面是简单劳动的原因,“农民”与“文化”似乎是完全不能重合的两块领地,在一些上流社会的人嘴里,往往把“农民意识”与“没文化”联系在一起,世代蒙受文化嘲讽的农民,尘封在心底的文化委屈层层叠叠。在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历朝历代都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看作国家强盛的一个标志。但是由于受客观社会的种种限制和农民内在条件的约束,农民在整个社会教育中接受教化的份额偏低。譬如说文化教育,在解放前,真正读得起书,上得了学的人,大都是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国家教育的资源全被有钱人享用,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基因的存在,一代传一代,一辈传一辈,农民的世代是农民,读书做官的世代读书做官,两条线很难交叉,更不会重合。解放后,我们党把物质公平和精神公平放到同样的地位,农民的文化基因开始繁衍,但历经一场文化浩劫之后,中国农民的文化追寻之旅放慢了脚步;再譬如,公共文化资源的配比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城里人有电影院、图书馆、大剧场、体育馆等众多的公共文化资源可以享用,这些对农民来讲,可谓是望洋兴叹。七十年代末,中国农民迎来了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改革,农民的劳动自主和文化自主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局,这一开局如一部大型喜剧,大幕一开,便是万紫千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所在,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从田园上走出的大学生结群而至,紧接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彻底结束农民后代没文化的历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再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无一不为占全国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农民打开了沐浴文化阳光之窗。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造就了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化农民。我们可以十分欣慰地看到当代农民与文化的间距越来越小,粘合度愈来愈紧。在苏北农村有着一段新民谣“老大粗、泥腿子不是光彩,大学生当农民一片喝彩;种大棚、养鸡鸭,配上电脑一台,用网络、靠机械,轻松发财。”农民与文化的融合与城里人没有差别,50%-60%的青年农民都会微信务农,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有数据证明,近五年农村宽带入户率、手机购买率与城市相差无几。
二、农民对文化的渴求强烈,自信增强
靠文化发展生产,靠科学创造财富的文化农民,物质富裕,催生出了强烈的文化冲动,他们想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并有的天地间,尽情感知自己的存在与价值,弄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不想要的,我们选择几个小视角看看现代农民对文化的渴求和由此可见的文化自信。
(一)农民广场舞
农民广场舞,是这几年突然从空中飘来的一朵绚丽的文化云彩。政府没有派专人培训,没有专项资金扶持,更没有场地和必须的设备配备,农民自发的文化创造,把农民广场舞搞得遍地开花,四处溢香,一个小乡镇搞一次广场舞大赛,就会有40多支农民队伍参加,观众可达2000多人,服装、道具、音响等都是农民自己掏腰包。跳舞的人年龄从七、八十岁的老农民到不满十岁的小孩子,跳的曲目有传统歌曲,也有现代摇滚、街舞,更有洋人的拉丁、探戈。政府组织相关文化活动,许多舞蹈队纷纷要求上台表演,不要任何报酬,只想展示自己。
(二)农民子弟进城读书
农民父母进城买房陪读。许多农民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在农村建起了小楼,买起了小车,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些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他们开始文化投入,培育后代学文化、懂科学,成为国家有用的文化人才,有调查表明在一百户农民中有十到二十五户人家在城里置房,供孩子在城里读书,其目的是增强文化自信,固化文化内力。
(三)农民接受科学技术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的欲望强烈
在乡镇图书馆和村级农家书屋里,相关这两方面的书籍借阅,和电子阅览室阅览量在不断攀升,用科学引领致富,以法律维护权益,已成为大多数农民最正确的理性思维定势。
三、社会对农民的文化培养加强,文化供给对应
农民文化的供求市场兴旺与繁荣,助推了政府对文化培训的注重,和文化供给的态度。文化培养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共文化资金的投入,近几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着力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农村文化建设实施规划,农村公共文化硬件建设加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布局与农民的文化需求相匹配,乡镇图书馆、农民健身房、农民舞蹈房、农民文化广场等刚性需求的文化阵地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是文化人才的培养,优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优质的文化服务人才,纵观农村文化建设,不难看出文化人才缺乏是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乡、村两级文化服务人才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文化服务需求。近年来,党政部门对此也有所洞察,在人才质和量的培育上做文章、下功夫,村级大学生村官成了农民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政府相关部门都有重点地强化了文艺创作人才、演艺人才,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引进,相对缓解了农村文化人才短缺的现状。
三是根据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政府部门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农民广场舞大赛”、“农民文艺进城”、“农村知识大讲堂”、“正能量加油站”等,给农民予充盈的文化供给,让农民走上大舞台,登上大讲堂,做文化农民的使者。
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需快,文化农民是时代需求
篇7
“利益是人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利益的实质是一种需要,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人类的利益需求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被征地农民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后,特定的利益需求开始变得突出。因此,合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对于有效推进征地拆迁、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被征地农民经济利益需求
人的生存和发展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人类维护和追求自身基本生存权利,构成了人的经济利益需求。土地为农民提供物质生产资料,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土地征用后,农民失去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就业成为了农民经济利益需求最基本的一面,除此之外,被征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需求还表现在收入水平、拆迁补偿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
2.被征地农民政治利益需求
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人类围绕一定的劳动分配,开始追求“高居于社会之上并能全方位地干预社会生活的公共活动”,由此便产生了人们的政治利益需求。农民的政治权利主要包括村民自治权、土地财产权等,被征地农民的政治利益需求则还包括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身份认同和同等的社会保障政策的权利。
3.被征地农民文化利益需求
农村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农村区域文化,农民是这一文化的主体。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具有文化重构或融入城市文化的利益需求。同时,由从事单一的、熟悉的土地耕作及“低成本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被征地农民有着迫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知识学习需求,以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谋求职业。
二、被征地农民利益缺失所表现的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村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被征地农民是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体,而在实际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很难进入土地增值利益分配圈。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造成的。如《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2004)明确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统一年产值倍数,应按照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确定”,却没有规定“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具体计算指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进行具体衡量。
2.征地补偿标准偏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明确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减少土地转移用途中的成本,降低征地补偿费用,牺牲农民利益。从西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情况看,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高标准为1.8万元/人(不含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仅相当于2002年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倍,按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计算,只能维持2年多的生活。
3.被征地农民缺乏可靠的收入来源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家庭财产,具有长期收益性,因而,农民只有依靠土地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被征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自谋职业的难度相当大。部分被征地农民用获得的征地补偿金进行自主创业,又因为缺乏规范化的引导或有效管理而举步维艰,甚至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三、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的途径
1.切实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
同志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应该制定统一完善的征地拆迁法律法规,相关指标应予以量化,对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同时,让被征地农民参与到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收益及处分权。最后,法律应明确赋予被征地农民的城市居民身份,让被征地农民能够得到有效的身份认同,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政策。
2.建立和健全就业培训机制
就业乃民生之本。应该把就业安置纳入到征地拆迁的补偿项目中,扩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收入水平;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注重特色产业的培育和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政府引导,建立村组单位与周边高校的长期合作机制,利用高校资源提供技术指导,将被征地农民的知识文化需求和高校的社会实践需求有效结合,形成互利共赢的培训机制。
3.注重被征地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对被征地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素质有重要意义,是被征地农民文化利益需求的重要体现。被征地农民长期处在社会生产力落后、教育资源贫乏的农村地区,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促进被征地农民更好的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注重对学校、图书馆、培训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定期开展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活动,努力保持被征地农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人口中的大部分处于农村,农村的稳定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关键在于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同时,让被征地农民实质性的融入城市,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社会福利,对于维护被征地农民的长远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洪远鹏,经济利益关系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关系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2).
[2]崔裕蒙,论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J],观察与思考,2004
[3]张伟, 王建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J],农机化研究,2006,(7).
篇8
一、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现状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民文化消费能力不强;另外,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农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单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觉、听广播等较为原始、低级的娱乐方式上。即使有的农民工开始接触网络等较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他们也大多把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聊天、看电影等),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文化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单调的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呈现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2.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比传统农民工虽然有了显着提高,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即使有心摆脱出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个“坎”,就是求职过程中的技术门槛,他们普遍陷入一种“技术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城市现在紧缺技术工人,但求职农民工80%没有任何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要求。 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但由于学习成本较高以及收益的不稳定性,对于学什么、怎么学,却还存在着很多迷惘和认识上的误区。
3.新生代农民工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传统农民工文化水平有显着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却远远低于城市从业人员,这种差距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要想顺利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必须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与之相匹配,他们的实践需要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另外,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带来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篇9
【关键词】送戏下乡;戏曲文化;传承
一、“送戏下乡”的重要意义
中国戏曲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由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流传开来的,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极富特色的各地方文化的代表,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很高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戏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表演形式已经很成熟,服饰扮相漂亮,行当丰富,唱腔优美,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名片。在影视媒体等艺术形式出现之前,很长的时间里,中国戏曲一直是文化宣传的主体,深受人们喜爱;在内容上,戏曲的主要题材大多为生活小戏、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和民间传说等,中国戏曲在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其很好地浸染和熏陶了民众的思想道德,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此外,“送戏下乡”缓解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一直以来,农村都是思想文化宣传的薄弱点,农村生活单调乏味、沉闷,文化设施匮乏,文化产品又很少进入农村,这就导致农民精神生活出现空虚等现象,进而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送戏下乡则成为调节农民生活的一剂良药,让农村再次出现和谐、安乐的气氛,它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节目宣传科学、反对迷信,宣传进步、反对落后愚昧,引导农民的价值走向。
二、实施送戏下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剧种选择不符合群众喜好。目前,农村中的群体大多为老人和孩子,这些人有的喜欢京剧,有的偏好越剧、黄梅戏等,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群众,喜欢的戏曲有所不同。而上级在送戏下乡的时候,在剧种选择上并没有考虑到群众的喜好,调查也不深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送戏下乡的效果。(二)戏曲题材单一,没有新意。很多送戏下乡的剧目十分单一,大多为表演了几十年的老剧目,这些剧目虽然都是经典剧目,但是在表演时,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进而造成观众流失。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演员和剧团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起不到宣传新生活、新风尚的目的。(三)抽空送戏下乡行为。在送戏下乡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送戏下乡活动最后都成为了应付差事的举动,农民有闲时,院团因为排练任务重不来表演;当农民忙的时候,一些院团却又抽空来应付了事。如此,在时间的选择上二者就出现了矛盾冲突。
三、如何切实做好送戏下乡活动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送戏下乡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此,农民的需要才是送戏下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施送戏下乡之前,上级部门应对演出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劳作休息时间分配等进行调查了解,确定演出时间,开展前期宣传。同时还要了解农民的喜好等。演出结束后及时掌握农民的反馈意见,并将其作为改进院团演出质量的依据,增加院团的服务意识。当农民群众对送戏下乡表示了认可,送戏下乡活动才能算是取得成功。(二)创新下乡的剧目。送戏下乡活动是为了贯彻十精神的长期政策性活动,因此,活动的组织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这个活动的生命力,并创作出更多更好、能够反映我们伟大时代的作品。作为创作的主体,文化馆和剧团要高度重视送戏下乡的重要意义,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好每次送戏下乡任务,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在保留大量经典曲目的同时,也要积极创作新曲目,宣传正能量,宣传农民身边的新人新事、好人好事,引领潮流,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导向。要敢于深入群众中去,由群众品评节目的好与不好,根据群众意见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创作出更为优秀的经典剧目,增加送戏下乡的吸引力。(三)统筹规划送戏下乡。送戏下乡的组织者要做好送戏下乡的统筹规划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送戏下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其次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精神需求,根据群众的需要和喜好精选下乡的剧种剧目,确定合理的戏种以及戏目的比例结构。最后要建立考核机制,对于表现不好的下乡院团,可由农民投票淘汰。以此激励演员要加强学习,增进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表演质量。通过这些举措,最终真正实现送戏下乡的初衷。
篇10
关键词:创新 服务理念 长效机制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改变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现状,必须首先树立与人为本科学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人本观在当今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党和政府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农民,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明确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实解决农民文化需求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证让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坚持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文化进步结合起来。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文化事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现如今文化发展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而,政府应把发展文化事业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大力推进经济文化互动融合,把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长抓不懈,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三)尊重农民的文化权利且坚持均等化理念
尊重公民文化权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公民文化权利的核心是公平性,因此在强调公民文化权利时应坚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的是“底线均等”,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应当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定位在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上,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城乡差异大,因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工作中应重点突出农村,国家政策资金应向农村倾斜,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地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流走于城乡之间的广大农民工的文化权利,由于他们长期离乡背井来到城市,但又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流走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他们即不能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又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造成农民工长期以来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精神空虚,呈现“文化孤岛”现象。因此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管理范围,通过社区、工会等组织向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二、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求政府要创新服务理念,还要求政府多方入手全面规划,系统管理,不断创新,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并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因此,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力量的同时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公民个人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此应消除非政府组织投入的体制,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投入的准入条件,完善文化市场法律制度,并在政策、税收、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投资、集资、捐资、赞助等形式兴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此外乡镇也应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通过特色演出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项目增加财政收入,自行解决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资金,缓解农村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