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内涵

篇1

【关键词】高校社区 文化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27-02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新型的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拔地而起,学生住宿条件得到充分的改善和提高,成为我国高校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选课制的出现使学生的学习时间自由化,原来的年级、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学生宿舍成为学生相对集中的场所,出现跨班级、跨专业文化交流的现象。然而,住宿条件的改善并不等于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的改善,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与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有的甚至根本就是空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如何建设社区和谐文化也成为一个崭新而紧迫的课题。

1993年上海大学开始探索的学生社区化管理的模式,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从此开始了高校学生生活社区建设的热潮。现今,在上海地区就出现了“三大模式”的各种学生生活园区。上海大学学生社区建设以“思想教育、学习指导、行为训练、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防范”、“六位一体”的模式而独树一帜。

社区学院的建设有利于学校对社区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六项功能的建设进行“专人专管”,提高社区工作的有效性,加强社区建设的长效性,是新时期加强社区教育功能的一项创新探索,有利于深化钱伟长校长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强化育人环节,有效提升学生住宿空间的育人功能。同时也是学生社区自身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学生社区的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教育功能、以及指导能力学生文化建设开展的能力提升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学校实施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等一系列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社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区制度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区文化的建设却没能同步发展,其问题也越发突出,可以归纳为“两个分离、两个缺乏”,即社区文化的组织实施部门与文化活动开展阵地的分离、社区文化实施内容与学生社区独有特点的分离、社区文化专业指导教师的缺乏以及硬件设施的缺乏。此外,还有文化活动单调、文化管理不协调、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

1.社区文化的组织实施部门与文化活动开展阵地的分离

主要表现为学生社区文化缺乏开展和交流的平台。学生社区文化需要不断扬弃,在实践中积淀并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这就需要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搭建开展与交流的阵地。目前的高校社区组成简单,且各类体育场馆和活动设施并不属于学生社区的管理范围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2.社区文化实施内容与学生社区独有特点的分离

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和文化主体组成的复杂,社区文化活动单调、贫乏。因为社区文化设施不全,社区文化活动往往仅限于固定的几种形式,有些活动甚至流于形式无任何教育意义。同时由于在社区同一栋楼、同一楼层甚至同一寝室内,可能有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入住,群体关系相对复杂,致使性的活动较为困难,弱化了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凝聚力。

3.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的专业指导教师缺乏

主要体现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力量薄弱和学生宿舍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区的组织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思想政治辅导员数量不足、社区党团组织建设不完善、社区大学生自我管理缺乏组织和引导,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种种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贫乏,大部分学历比较低,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他们缺乏相关的心理、管理以及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起不到育人的作用。总之,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有力的支持和必要的指导。

4.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的硬件设施缺乏

伴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公寓住宿条件相对较好,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却相对落后,公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种现代化配套设施不全,文化环境脏、乱、差,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很多高校由于建设空间的限制,公寓社区室外无青年学生活动所需的篮球、排球、乒乓球场地,室内少有或没有相应的文体活动室、图书资料室等文化活动设施。公寓社区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住宿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寝室,缺少应有的生动活泼、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更谈不上实现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目标。

另外,目前的社区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责任不明确。许多高校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尚不够重视,学生社区建设只强调“硬件”建设,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却忽视“软件”建设,忽视了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不能正确指导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使学生社区的建设偏离了育人的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学生社区由原来的学校“包办”变成了学校和后勤集团“共同管理”,许多高校存在着高校、后勤集团与学生之间关系不协调的问题。高校和后勤集团交叉管理,责任不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社区学院开展文化建设的途径

1.以“品牌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将原来在校园中开展的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以新的形式落户大学生生活园区,本着“品牌化、规范化、特色化”的原则开展格调高雅、层次丰富、学生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用校园文化熏陶和引导学生,营造园区健康向上的育人软环境,加强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楼、星级楼、特色寝室和文明寝室创建评比工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在园区形成培养学生的校园精神,使园区成为集“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教育基地。有效防范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袭。

从2000年起,校党委宣传部和社区管理部共同组织在学生社区开展了争创“文明楼”、“星级楼”的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仅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提高社区学生综合素质和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谐育人环境的建设和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上海大学星级文明楼的创建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洁齐美寝室”和“文明寝室”,宿舍内外面貌一新,有近800个寝室被评为“文明寝室”、“文明寝室”占本楼总寝室的5%。评选规定中对学生成绩等要求有效地推进了学风改善,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创建活动中树立了信心,培养了毅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

社区学院将环境育人的重要内容融于文明楼、星级楼创建活动之中,在学生素质提高的同时强调学生生活、学习和休息场所的整洁、优美、温馨,是社区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让学生在创建星级楼活动中感悟道,活动的开展与自己休戚相关,从而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得文明楼建设持久地开展下去,成为社区建设一道亮丽的景观。

2.以驻楼辅导员的设立提升文化建设的“保障性”

近年来,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社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辅导员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思想政治工作组织者和教育者的地位,高校应多渠道、高标准配备政治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时代性、多样性、有序性;要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提高辅导员素质,创造辅导员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和实践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为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上海大学在社区学院每个楼栋设立了驻楼辅导员,让驻楼辅导员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社区的学习、生活,并第一时间解答学生对大学生生活存在的各种困惑。社区辅导员以学生社区“六大建设”为基本抓手,积极宣传校党委和社区学院的各项工作方针,履行对社区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具体岗位职责如下:①深入学生寝室,及时了解社区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维护学生的正当利益。②建立、健全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为主要节点的社区学生信息网络。带领社区自管会、楼管会学生干部对社区内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③对社区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考察,填写考察表,向社区党工委及相关学院反馈,并建立相关档案材料,作为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的必要考察材料。④加强对社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社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社区学生,努力完成本工作站各项工作任务。⑤带领社区自管会、楼管会学生干部带领社区内学生开展丰富多彩、高格调、高品质的社区活动,丰富社区文化,加强人际互动,提高社区凝聚力和学生对社区、学院和学校的归属感。

3.以“多样化”建立文化建设的“灵活性”

另外,社区除了给学生提供住宿外,还应该结合社区的整体规划建造运动场所,添置运动器材,以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分楼栋、分单元设立报刊杂志借阅点、学生阅览室、电视室。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深入社区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性强的文娱活动如卡拉OK、演讲、朗诵等比赛,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各类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社区文化真正从宿舍文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入手,推进学生社区思想文化的建设,借助学生社区的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高校社区的设施越来越先进,同时生活区和学习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加上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实行,传统意义上因班级授课制而形成的班级组织、教室区域活动越来越淡化,大学生从中获得的团体归属感和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弱。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区先进的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满足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和生活的双重需要,学生更多或更愿意在生活区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立足于生活区的社团组织,为他们的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和帮助,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体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生活中的人际协调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真正的基于生活的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这些学生社团可以是参与社区管理式的,如楼层(公寓)生活者自我管理委员会,可以是学习型的,如生活英语沙龙、社区读书沙龙;也可以是生活服务型的,如物品(生活学习用品、收藏品等)交换沙龙等。所有一切在学习教室区的学生社团能实现的功能社区学生社团都能实现,同时因为它基于社区,基于生活,比学习教室区的学生社团更平实、更生活化,更能发挥实际效用。

4.以“三自管理”强化文化建设的“灵活性”

大学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态度,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社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首先应该加强社区学生的组织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有较强组织能力、有责任感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大学生,例如,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社区的党团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以此作为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党员宿舍挂牌,树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发挥党员在宿舍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党员联系负责制,鼓励党员以身作则、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及其职能发挥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也可以填补学生社区思想教育工作的空白,是加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力措施。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管理渠道通畅,充分发扬民主也能让学生建立起社区主人的意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刘晓青.对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活园区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2004(02)

篇2

作者:王孝千 单位:富阳市东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健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做到有人干事、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发挥党、政、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齐抓共管,形成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制订出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3],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通过文体活动抓凝聚力建设和精神文化;通过竞赛比武抓学习文化;通过医疗卫生工作者评先评优抓服务文化;通过岗位廉政教育和营造廉政建设氛围抓廉政文化;通过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抓管理文化,同时给予一定经费保障。明确主题“守护健康,共创和谐”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的宗旨和主题。它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宣传精神、形象、标志文化内涵作为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团队精神,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工作人员的奋斗目标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目标相统一。将文化建设纳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中心负责人切实担负起对单位文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责任,保证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将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各科室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与科室评先评优挂钩。同时,把文化建设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使其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突出重点在办公大楼一楼设立宣传栏,专门进行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宣传。在一楼大厅增设电子显示屏,公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动态、办事程序、服务承诺等内容。巩固和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发挥年轻工作人员、妇女同志的积极性。在办公楼楼梯张贴廉政警示用语,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图书室管理,充实业务书籍数量,延长阅览室开放时间。经常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为工作人员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建立荣誉室,展览获得的各项奖励等。精神文化突现“四个一”:即一个宗旨:守护健康,共创和谐;一种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精神:敬业、务实、责任、奉献;一种质量理念:用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一种历史使命:争当人民健康事业的“守门人”。强化执行要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着重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树立品牌意识[4],发动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医生学习工作人员守则、行为规范、行风效能建设、道德规范等规章制度。完善各类人员的考评制度和考核标准,制度和标准重点体现工作业绩、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价值观、作风等内容。要求每个科室开展一次社区卫生服务文化建设大讨论,写好关于文化建设学习讨论心得体会,把执行力建设纳入科室和人员考核准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深入社区,贴近居民,赢得社区居民的信赖,这也是社区卫生服务能够持续、健康运行的基础[5]。加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对塑造这一功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当前必须增强具有时代特征的社区卫生服务文化氛围,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教育、文明行为常识教育、典型人物模范事迹教育,在工作人员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引导工作人员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宣传方面,扩大全科医生在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文明用语和着装要求,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形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楼大厅和走廊要体现社区卫生特色和文化内涵,建立文化宣传窗(廊)和文体健身活动场所,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氛围。总之,文化建设是从非计划、非理性的感情因素出发来协调和控制人的行为,既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又使他们的行为自觉地趋向一致,构成团结协作的整体,为实现医院目标而努力[7]。满足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形成后,通过文化的培育、教化和熏陶,用新型的服务文化理念规范工作人员的思想与行为,不断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使广大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就会趋于一致,能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交流和沟通。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活动吸引人,就能将文化的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为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8],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篇3

关键词:企业;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党的十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基础。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社区的和谐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进步,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

一、企业社区文化活动建设要与对职工思想教育培训相结合

社区文化活动建设是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企业要推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全面了解思想政治管理内容,合理做好企业不同职工工作空余时间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不同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实事求是的崇高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员工的精神力量,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养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工作精神和坚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思想行为准则。此外,还要在员工的心理素质方面加强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社交能力,帮助员工塑造良好的心理品格,保障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工作和生活,增强员工归属感,为企业创设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抓好企业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开展

通过舞蹈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学会舞蹈、热爱舞蹈、参与舞蹈,引领居民用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文化生活、融洽邻里联系,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使社区内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氛围。为此,一是搞好主题活动,定期组织交流和比赛,积极参与高层次、跨区域的社区舞蹈赛事,推动全市各地舞蹈队伍的交流,提高城市社区舞蹈水平。二是搞好特点活动,结合节庆和地方特点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活动。三是搞好普及活动,以点带面扩大参与面、利用媒体宣传,走访活动,调动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舞蹈干部可采取“对口联系、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根据社区的需求,不定期地开展业务指导,以推动社区群众舞蹈活动的繁荣。一些社区还注意举办少儿舞蹈培训班,通过不同类型的舞蹈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后,勇于体现自己的才华,会跳舞、能跳舞,能表演、会表演,使孩子真正得到规范专业的训练、在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素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高雅的气质。

三、立足群众需求,突出阵地建设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有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居民文化活动才能够有效开展,因此,在企业社区文化建设中单位一方面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对文化活动设施进行建设和有效利用,设立活动中心、俱乐部、文化广场、图书馆、阅览室、展览室、宣传橱窗等设施;另一方面要强化社区软环境建设,结合企业特点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方面出发,加强企业社区文化建设。二是抓好室内文化设施建设。在每个居民小区建立图书室、阅览室、文体室、健康教育室、职工之家、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三是加强社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社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办网上学校,建起企业文化网、法律服务网、网上学习园地,设置中华书库、生活健康、休闲娱乐、法律课堂、音乐欣赏、时尚解读、热点追踪等网络教育专题,随时随地为职工群众提供学习内容,使职工群众的学习交流更为方便,文化信息的传播互动更加快捷。四是积极组织创作优秀文化作品。社区要积极调动各方面文化力量,引导社区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相统一富含“油味”的优秀文化作品,传播先进文化,展现社区新风新貌,讴歌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让职工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提升文化素养。

四、企业社区文化要不断创新,完善内涵

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社区公园;景观设计

民俗文化产生并传承于民间,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祈求平安、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文化现象,是不同民族在漫长历史实践中积淀的社会因素,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街道社区是城镇的基本组成单元,随着国家对社区环境的重视,修建了很多社区公园,改善了居民的生活休闲环境,社区公园成为社区居民聚会游休重要场所。社区公园主要人群是社区周边居民为主,社区居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比较趋同的价值取向,随着国家文化复兴,社区公园成为居民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运用,不但美化环境,还使得公园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居民在休息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的心理。

一、社区公园景观功能

社区公园是指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系统。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空间,是最为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城市绿地之一,既承担了提供居民生活消费与服务的物质功能,又肩负着培养居民对共同生存空间情感体验的内在精神功能。城市中居民大多忙于工作,社区公园景观能够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放松,感受公园景致四季变换的同时,还可以在公园进行休憩、散步、健身、聊天等娱乐活动。社区公园提供了供人交流的场所,满足了老年人、青年人、小孩的不同需求。具有趣味性和安全性的儿童游乐场可以满足儿童群体需求,成为孩子们的社交场所,有效的体育活动空间是年轻人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设置合理的座椅方式亦可供老年人休憩交流。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通过传统及现代的具体形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在实际的城市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运用合理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公园景观设计相融合,有助于提高设计内涵和提升思想高度,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空间。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印山公园位于湖南常宁,是一处集中国传统印章、书法、篆刻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公园景观设计以印章为主线,以百家姓、爱情文化、长寿文化、励志成长、休闲为主题,采用不同的印章篆刻,配以植物,营造印山公园广场氛围,从而达到休闲、教化的雅俗共赏的双重功效。设计以人生的婚恋为起点,围绕中国传统的生子、长寿、成长、励志等,让社区人们将高雅的印章艺术、平凡的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融欣赏、参与于一体的景观功能,将印章艺术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以居民参与为主,不同层次人群都可以在广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场所,增加了广场的可视、可学、休闲功能。同时,以“印”文化为背景,将平凡生活中经历的大事以印章为元素进行纪念,如结婚、生子、成长、求学、长寿等。在“印”文化的感召下将普通的生活得到升华。(一)传统符号元素的运用1.汉字符号元素(1)“福”文化墙现代设计中经常把这些常见的传统符号来作为设计元素,将城市景观特色、城市文化形象进行巧妙的设计,进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汉字中常用的“福”“禄”“寿”“喜”“财”等符号元素进行抽象的简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与现代设计造型和新工艺新材料相融合,既是代表人们对幸福、升官、长寿、喜庆、发财的内心的寄托和美好愿望的祈求,提高设计的文化附加值,又实现文化的传承。公园大门前坪建硬化地,平铺广场砖,入口处建福文化印章墙,同时种植绿篱及高大香樟,用于遮挡后面零散民居及商铺。“福”文化墙为财神洞开发提供铺垫,整体思路是从印山广场“福”为起点,依次用传统中国“福”文化,即:“福”“禄”“寿”“禧”“财”,做观光长廊,从印山公园广场入口的“福”开始到财神洞“财”收尾。围绕“福”文化做足文章,利用沿线山地和水田做大地景观,春天赏映山红、桃、梨、油菜花等景观,夏秋看荷、观鱼,秋天赏及山上红叶,将大地景观与人文景观、休闲农庄有机联系在一起,扩大印山公园文化的视觉范围。(2)长寿区及成长区长寿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子女对长辈的祝愿。在游步道设“寿”文化区,铭刻不同“寿”印章,并将“孝”与寿并列,起到教化的功能。设有“长命富贵”主题雕塑锁,寓意父母对儿女的美好愿景,除在主题雕塑四周放置青石,可提供雕刻工具,购买由专业人士提供的印章模印雕刻,印章的亲子活动。(3)励志区及“家”“和”“万”“事”“兴”篆刻墙状元墙,对常宁籍名人进行介绍,并以印章形式垒积状元墙,即每年常宁籍考上本科以上高中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博士生的名字刻成长条石头印章,垒成一片墙,不断叠加,形成状元墙景观,以激励常宁后辈不断积极向上。设计“家”“和”“万”“事”“兴”篆刻墙,休闲位,桌子、石凳分别以石刻印章为主,游客休闲的同时受到教化。2.百家姓印章符号元素大门正对印山上山口为主干道,整个道路以百家姓印章铺设,增加了居民的趣味性与参与性。尤其节假日市民全家休闲,儿童可以通过沿主干道寻找自己的“姓”氏印章并了解相关文化,实现寓教于乐的功能。主干道设主体印章雕塑、青铜或仿青铜材质,印章四面分布不同年代印章,印章顶部以传国玉玺造型,突出它的权威性。印章四周以活字印刷的形式雕刻百家姓,四周的护栏铁链挂百家姓小型铜质印章。居民可用拓印纸自行拓印自己的姓氏,增添参与性,同时浓缩了中国百家姓的篆刻印章,突出公园主题。主题雕塑四周环绕溪水,通过木质栈道桥可以往公园深处行进,雕塑左道以十二生肖印章汀步通过小溪,增加了游客的好奇心、趣味性,同时可以通过汀步进行亲水活动。主体雕塑往公园深处有一排印章图腾柱,材质与雕塑相同。图腾柱有纂刻铭文及印章,增加道路的形式美感及文化性,使游客可以仔细观赏,加深对印章文化的了解。

三、结语

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有效的结合,能够切实提升城市规划设计质量,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传统精髓的精神内核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自然反映,并非生硬的照搬照套;是现代设计师对传统文化产生的灵感符合人们内心深处的深层次心理需求;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深厚情感的自然流露。将传统文化与公园景观设计合理有效的结合,有助于传统文化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蔡志荣.民俗文化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06):7-8.

[2]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06):48-52.

[3]李智超.浅析城市文化在特定景观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工业大学,2013.

[4]刘永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长沙科大佳园社区公园景观设计探微[J].中外建筑,2012,(08).

篇5

一、精心策划,突出特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组织协调地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春节期间文化活动重点在基层,各单位、社区居委会要把安排好本单位、本地区春节文化活动做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团拜会、联谊等各种文化活动营造出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以满足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二)创造条件,精心准备,搞好“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五月下旬以迎接会为主题,举办街道第二届社区群众歌会。

(三)广泛开展以“露天电影进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夏日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创办由企、事业单位参与或资助的电影广场,专题文艺演出广场。

二、贯彻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方针,强化社区意识,突出特色,建立有效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

大力推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区协调,企业资助的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模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社区文化“共建”,实现社区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与资源共享,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一)倒计时天,实施计划提速发展为契机,推动地区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秋季适时举办社区蓝球联赛,百人秧歌、腰鼓、太极拳(剑)、木兰扇、球(操)等全民健身活动。

(二)拓宽思路,实现文化资源“跨社区”共享。

打破城乡界线,积极探索适合城乡结合部特色的城乡文体活动,丰富区域内广大居民和农民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社区教育,培育高素质文化骨干,以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凸现现代都市文化魅力

通过加强社区德育教育,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优化育人环境,使社区、学校和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发挥各自优势,齐抓共管,培养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文化内涵,以教育促进社区文化发展。重点扶持1—2个居委会文化室,拓宽教育面。

篇6

1、建立有序的社区群众文化工作机制社区群众文化在现代和谐社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建设好有序的工作机制作为保障。首先街道或社区领导要把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要把此工作列到居委会和参加文化工作的个人的考核中去,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搞。其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队伍,配备专职专业的从事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安排一名街道副主任级别的领导专门负责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建设好了要发扬到其他社区,建设不好要批评、处罚。最后由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关系到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点工作,要求不仅是文化建设部门,其他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都应该参与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来,有需要其他部门协调配合的不能以任何原因和方式拒绝,达到社会共建、共同使用。共同提高的效果。

2、搭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发展平台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是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础。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足够的文化活动空间需要街道、社区和其他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予以配合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便利,并制定政策,为文化活动场所提供场地和帮助的可以共享文化活动资源。比如在社区综合体育器材附近建设健身娱乐小广场、在居委会建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在小区中心活动广场建文化和知识宣传长廊等,在社区附近的公园和广场建居民舞蹈或歌唱场所,或者建文化知识宣传屋等各种方式的文化活动场所,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良好的平台。

3、制定法规,依法发展居委会文化活动场所现如今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已经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但是许多地区还是没有配置上和社区群众人数和文化需求匹配的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大多数社区群众还是没有去进行文化学习的机会。所以建议由政府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对居委会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的建设和设施、人员的配置、社区群众参与的普及率等方面给予规定,从而确保每个居委会都有至少一个文化活动室和一个图书室,要确保每个社区群众每个月至少要参加一次活动或学习,确保有需求的人员随时都能参与其中。

4、大力倡导社区群众文化社会办的方式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如果按居委会计算的话,数量多,对市县一级政府来说总的投资金额也比较大。一个居委一个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比较像样的硬件投资至少几万元,再加上维持文化活动正常所需费用就更多了,所以目前全靠国家财政拨款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应大力提倡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资助承办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并可以在税收、冠名权等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照顾,拓宽社区文化社会办的新路子。财力得到保障后人员方面也要吸收社区先进人员或者社会人士参加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中。

5、提升群众文化建设人员的整体素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逐渐展现出其显著的积极作用,因此对社区文化建设人员的素质要跟上文化发展的速度和社区群众的需求。所以我们要求社区文化建设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深造、定期培训、定期学习、定期考试,还要上思想教育课,培养文化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文化建设工作人员要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沟通经验,互相促进。并且要请本地的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定期为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培训和讲课,也可以深入社区直接为社区群众讲课。从而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修养。

6、抓好活动创新,增加社区群众文化内涵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活动不只是精神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文化工作不仅于开办活动室和图书室,让大家机械的去参加学习,更重要的是把先进思想和知识体系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成集趣味性、知识性、积极性和健康身心于一体的活动。比如举办现下比较流行的听写大赛,可以用多人肢体配合拼接成文字的形式以增加趣味性和训练团队配合意识的效果。

二、结语

篇7

镇社区、村教育服务站努力构建高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本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争相打造具有显著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做到社区活动有特色、场场活动有亮点,让居民在社区内就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亮丽的色彩。

1.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的教育活动。白田社区依托广场资源,让社区淮剧爱好者自主演出,社区长期开展了安宜好人宣传,通过“社区人演身边事”的广场宣传,弘扬好人精神;东门社区每年举办一次安宜杯戏曲小品大赛;世纪园社区在挖掘整理社区好人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开展身边好人说唱大赛;南园社区举办的“中秋灯谜”“纳凉晚会”,不仅提升了社区群众的文化欣赏水平,也诱发了居民对社区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向往。活动的开展为搭建邻里交流平台,弘扬传统道德,促进居民的了解与沟通,推动社区和谐发展拓展了渠道,搭建了平台。

2.举办提高居民修养,活跃文化生活的兴趣班。画川社区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开设了适合中老年人参加的绘画班,参加学习的居民很多,大家积极性高,不仅提高了居民的个人修养,也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安民社区举办居民电脑培训班,通过“网上行”操作比赛,让学员体验电脑学习的快乐;铁桥社区举办剪纸技巧兴趣班,二十多名居民相聚一堂,聆听剪纸技巧,共同学习剪纸。通过十多期的培训,大多数学员掌握了技巧,一张张纸在自己手里传承了中华传统艺术,既剪出了作品,也剪出了快乐,还剪出了美好的艺术生活。

3.开展增强居民身体素质的大众健身活动。安宜、东门等社区依托社会团体,组织数百名居民参加大众健身操活动,指导教师、指导学员做好每一个动作,传授科学的锻炼方法。早晨、傍晚学员们欢快地舞动起来,享受锻炼带来的快乐。刘沟、画川、学墩等社区向居民发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宣传口号,每年春、冬组织一次户外长跑运动。

4.举办关爱居民健康的知识系列讲座。铁桥社区居民学校应广大居民要求,请县中医专家王应佰为社区上百名居民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保健、养生知识讲座。在讲座中穿插有与居民的互动问答,使中老年朋友进一步理解了科学睡眠与健康的关系。镇社区教育中心联合县妇联组织一百多名女性朋友参加了“关爱女性健康———常见病预防知识讲座”,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临床实例,对孕妇产期保健、妇科常见病症状和治疗方法给予了详细介绍。整个讲座气氛轻松活跃,课后居民纷纷咨询病情。通过这次讲座,进一步增长了女性朋友的健康知识,增进了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幸福。

5.开展绿色生活进万家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为提升居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真正受益于低碳生活,科学普及健康知识,社区教育中心组织辖区内居民举办了“绿色环保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围绕如何改善生活,加入低碳环保家庭,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展开讲解。讲解居民常用农副产品的农药程度及成分,教给居民如何降低食物中的有害物质,让大家吃得健康,享受生活乐趣。培训时还通过实践告知居民应少装修、少用电、不吸烟,注意时时环保、处处环保、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6.广泛深入开展读书学习竞赛活动。几年来,社区教育中心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举办了“纪念世界读书日暨安宜镇全民读书月活动”“我读书,我快乐,做文明有礼貌的安宜人”等主题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向社区各方面、各角落深化延伸,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参加社区教育中心学习

镇社区教育中心充分发挥全镇社区教育工作的龙头作用,依托社区学校,组织协调做好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外来人口等的日常管理,为他们学习培训服务,免费开办了计算机应用、家政、老年健康知识、乐器、舞蹈、摄影艺术等学习班,逐步把社区居民引导到社区学校学习。

1.办好远程教育学历班。通过广泛宣传和动员,几年来,已有180多名社区内居民参加了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等十多个专业的专、本科远程教育学。

2.办好半工半读成人中专班。动员社区内的退伍军人、下岗工人、企业职工,参加国家资助的免费学历技能“双提升”成人中专学习。目前,学校参加农村经济管理中专班注册学员150多名。

3.办好长效培训班,通过调研,针对广大居民的要求,社区教育中心开办了常年教育培训班,包括电脑操作培训班、母亲素质提升培训班、家教知识培训班、老年护理知识培训班等8个。

4.办好适时、实用短训班。根据时令,针对需要,适时举办居民生活、工作等实用知识培训,以让居民学得快、学得懂、用得上。近几年,社区教育中心举办了如预防禽流感知识、身边的食品安全、应急知识、小康社会知识、餐桌文明、安全出行、接待礼仪等知识培训班20多期。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了教育培训,实行分层施教,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满足了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三、加强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涵

为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教育学习的需求,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社区教育中心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内涵。

1.镇社区教育中心以社区教育网站为载体,对教育网站栏目进行了重新设置,扩大教育内容,开设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全开放网上学习课堂。

2.增加了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环节,在社区教育中心网站开通咨询留言栏目,定时回答居民所提出的关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遇到中心教师难以回答的专业话题,留言栏目会提供县相关专家的联系电话。

3.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动员居民参加在线网上报名学习,以学分累计评选月、季、年度学习之星等形式,鼓励社区居民参加文化知识学习,获取相应的学习结业证书,提升自身素质。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社区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教育中心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壮大和发展。

篇8

【关键词】新景观 营构 高尚社区 环境设计

一、引言

本文从环境设计专业的视角来观察国内外高尚社区的规划与建设情况,发现规划出色、设计精美的高品质新社区常常引起人们共同的兴趣,成为追求高品质生活人群关注的热点,成为旅游参观、品赏考察的新视点。诸如,早期在国内曾引领全国新农村建设新潮的著名华西村,其住宅社区的建设新样式当时很吸引人,至今各地仍有不少人前往参观考察学习,这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性作用;2007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南方城市南宁市的“荣和山水美地”“荔园山庄”等精美社区,正在接待越来越多的各地参观人群与旅游团队前往观赏考察;国外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海岸边的高尚社区“维多利亚港湾花园”依地形地势规划设计,绿地花带植树配置精美,道路停车场及附属设施非常美观舒适,社区商业及其他服务设施先进周到,时尚的高尔夫球场和港湾游艇运动会所等设计大方美观,参观所及各处,均展现出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情景,体现了澳洲人所享受到的现代美好时尚的生活环境,令世界各地的旅游参观者艳羡与赞叹,使之成为当地的旅游景观项目。

当前,国内高尚社区的规划建设正呈现一种与社区旅游相结合的趋势,设计营造得精美典范的高尚社区,往往就会成为旅游观赏的新亮点和新景点。我国虽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人居环境建设虽然还处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层面上,但是,在东部已发展地区和大都市那些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利用我国深厚的人文传统与自然资源,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成功样式,建设富有特色的美好高尚社区,展现我国人居生活水平的进步,这也是环境设计师可发挥创造力的一个方向。精美高尚社区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其理念应是生态环保、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从营造有特色风格建筑、美丽悦目的园景景观、拥有精彩前卫的现代时尚设施、居住环境生态化、具有赏心悦目的特色社区文化的人居环境的目标出发,才能构筑出有特色又具有旅游景观价值的典范性高尚社区。由此,本文就高尚社区的营构与环境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元素阐述一些的看法。

二、社区建筑――特色风格与现代美感

社区建筑样式的艺术水平是奠定社区美感的基础元素。根据社区建设的投资定位及社区总体规划,能否将居住建筑设计得独具特色并富有现代美感,是检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标杆。目前国内各地社区的建筑,绝大部分受国际现代建筑风潮的影响,存在着较多模仿与借用的痕迹,少有独特创新的经典之作。对此,建筑学界的普遍声音是,呼吁当代设计师们努力创新,期待具有地域特色与中国气派、又融汇现代美感的创新建筑作品在我国的高尚社区的营建中更多地出现。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历史在文化艺术上形成深厚的积淀,建筑艺术上的大气、典范之作也曾经辉煌耀世。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富资源中努力发掘,结合现代情景加以有机运用,应当能创造出具有特色风格的建构,为续写中国建筑的现代华彩乐章而贡献力量。近年在北京、苏杭、广州等地出现的以中国建筑元素设计的一些新型社区,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术界关注。因此,设计师在社区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对建筑的风格及美感形式的把握,不仅要从技术性上下功夫,更要从文化的层面上思考与确定社区建筑的风格定位,不断努力,推陈出新。

三、社区园景――整体完美与细节的精彩目

园景是体现社区格调与美感的重要元素。初期的设计尤其应该从整体布局考虑,着眼于设计形成社区园景的个性化的风格与独特的美感,形成社区的整体美感基础。中国传统园景营造样式可以为设计带来许多启迪与借鉴,如“小桥流水、轻舟水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格园景;“粉墙黛瓦、湖石垂柳”特色的苏州园林风格园景;“青砖素瓦,飘檐木窗”特色的小镇民居风格园景等等。国外更多不同风格的典范高尚社区也可为设计引入丰富多彩的思路,如“宫庭古堡,战马骑士”特点的古典风格园景;“红瓦白墙,抽象装饰”特点的现代风格园景;“立体叠构,夸张变形”特点的超现代风格园景等等。确立园景风格,才能设计实现个性化社区整体的优美外观与视觉效果。

在整体格调与美观样式确立后,设计营造精彩美观的园景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虽说是园景细节,却可大至亭廊池湖、山水林园,小至花草树木,须以服从整体美观的原则出发精心设计。即使是道路衔接、下水入口,节点的规格材质,都要符合整体美观格局,从而形成呼应提点整体美感的精美细节。再优美的社区园景的景观设计也要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才能达到社区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结合的结果,让人们身心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轻松与舒畅。当人居环境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时,社区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高尚社区,这样的园景才是真正完美的园景。

四、社区设施――现代时尚与高度人性化

社区设施主要指服务于社区生活人群的各类公共设施。小型的社区设施如休闲座椅、公话亭、展示牌、路标、灯柱、垃圾箱桶等等,它们作为小区构成的一些小元素是不太起眼的,但是它们却又是小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施,是影响环境美的元素之一,是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称它们为“城市家具”也不为过。还有一些大的设施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运动场馆、会所、餐厅、超市、娱乐中心等等。无论这些设施的大小,它们都是社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也是社区景观营建中不容忽视的环节,设计得精彩前卫的现代时尚设施往往成为高尚社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各项设施、设备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因此,设计师应研究与了解使用者的需要,以适合、适用为原则,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精彩前卫的现代时尚设施和设备,以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求。

设计师为高尚社区设计配置的设施其先进与时尚性很重要,这实际上就是为社区居住人群设计所希望与追求的现代化生活。据地域情况引进健康时尚的社区配套设施,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的,如咖啡厅、阅览室、健身房、游泳馆、综合超市、娱乐中心、停车场等等。高尔夫球、游艇等是现代最时尚的运动,可根据社区的定位与环境条件加以考虑,此类运动场馆或休闲会所,既能满足家庭康体生活与人们社会活动的需要,又能扩大社区时尚元素与观赏点。

另外,科技新发展日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居住观念。在信息时代、网络普及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使用要求已有所改变,居住区与工作的场所往往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居家办公一族。而这些人由于长时间居家工作,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品质要求会更高。因此,现代高尚社区需从最新科技成果出发,设计配置适用科技的使用设施,以使社区处于前卫时尚水准。

五、社区环境――和谐与绿色的生态

近几年,根据“人-建筑-环境”的学说,人们将建筑学、心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应用于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对社区进行生态设计。绿色生态社区也因此逐渐成为城市社区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一个典范的高尚社区,其环境系统应该是高度和谐与绿色生态型的。

绿色生态社区的设计,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思考与设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中心,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所进行的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综合型环境设计。设计师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理想,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更注重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周围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从而实现绿色生态社区环境的营构。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涉及多方面,包括建筑节能、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小区水环境控制、材料的资源再生处理、废弃物管理与收集;还包括对居住区所属各类绿地的布局与绿化处理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需要运用当代的绿色设计观念对上述环境要素进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性处理。

居住区的绿色生态景观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当代人的文明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使之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以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的绿色生态环境品质,从而提升为可供人们观赏品鉴的典范型高尚社区,自然而然产生旅游观赏与考察学习目的地的新价值。

六、社区文化――赏心沁思的特色文化

高尚社区是现代居住文明的产物,代表了一种高尚生活文化的创造。高尚社区吸引人们的另一种因素是文化氛围,那可以是一组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景观或者是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氛围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融合时尚文化元素,才交汇形成赏心沁思的特色社区文化。在社区造就某种特色并不难,难就难在使其成为文化。社区文化实质上是这个社区的主流意识,是共同的社区心理和社区行为,体现一种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是社区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表现在社区文明精神、社区教育、社区文艺娱乐、社区体育等方面。

在建设社区特色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在保护、延续地方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上下功夫。其次,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社区特色文化的支撑与底蕴。设计师要增强社区规划的文化意识,加强社区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含量,以拓展社区文化内涵,突出社区文化特色,如修建社区文化馆、图书馆、主题性雕塑、纪念馆等以及建设社区特色广场、绿色公园、休闲场所、网络中心等。这些标志性文化设施,完全可以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在创建社区主题文化中起到点睛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努力发展社区各类特色文化项目,如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设的艺术培训中心、体育培训中心,书法绘画中心等引领主题文化走向的事业产业等等。

应该认识到,真正令人赏心悦目又沁人心肺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积淀与融合的结果,既有历史文化发展的积淀又有现代文明的渗汇,是需要社区人花费时日去培育与建设的。社区特色文化可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一定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与理解,绝不能东拼西凑,以免造成凌乱尴尬的局面。

篇9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居民 居民参与 人才建设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

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城市社区文化是指城市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具体来说,社区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即该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精神方面,即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培养起来的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新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审美情趣、人生乐趣和生活方式等;制度方面,即为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的一系列政策所构成的规范结构。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发展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社区文化对于和谐城市、和谐社区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文化强市的构建依赖于社区文化的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升的结果。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增进居民的凝聚力,凝聚力是城市稳定发展的粘合剂,是维护城市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树立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社区作为城市中的基层组织。它的文化建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和承载。因此,要建设文化强市,提高我市文化软实力,加强我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秦皇岛市海港区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一)秦皇岛市海港区的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不均衡

目前,秦皇岛海港区有社区六十多个,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社区之间的文化建设水平发展不均衡。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不均衡主要受社区文化建设设施的影响。一些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设施较齐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更容易,也能吸引更多社区居民的加入;而一些社区文化建设设施比较落后,甚至是缺乏,严重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设施的好坏主要受社区经费多少的影响。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公益性性质,资金短缺问题成了大部分社区在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严重障碍。虽然社区居委会有一定的经费,但经费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事业的需求,更不能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质量,严重阻碍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缺乏,参与群体单一

从整个海港区的社区文化建设状况来看,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社区文化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具有娱乐休闲功能和宣传教化功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使社区成员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对促进社区成员的社会交往、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凝聚力及对社区的归属感,促进社会稳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工作。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宣传的不到位和活动形式的局限性,导致参加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主力军主要是中老年人,忽视了中青年力量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利于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缺乏专业骨干力量

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搞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并具备文化专业一技之长、热心于社区文化的骨干队伍。然而,现实情况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和各类文化人才普遍较为缺失,支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多数为年纪较大或专业层次较低的非专业工作人员。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社区文化活动的质量的提高。

三、解决秦皇岛市海港区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问题的合理性建议

(一)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资金问题是解决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部门应重点关注那些基础设施比较差的社区,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优待。与此同时,社区应通过自己努力多渠道的筹措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目前,很多企业有拓展自己品牌和客户的需求,而社区就是一个很好的场所。社区可以在年初制定工作计划之际,和社区内企业充分协商,争取由社区和企业联办运动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实现社区与企业互利双赢。

(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使参与群体多样化

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一般而言,人对社区的认知是主观的,往往是居民对社区的态度表达,其认知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的内在观念,价值与态度,以及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动机强度。针对当前社区居民参与意识薄弱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社区活动,培养社区意识。文化艺术活动、各种娱乐活动等可以无形中提供居民互动的机会,凝聚民众的向心力;加大社区信息的宣传力度,增加居民对社区的了解。要增强一个人的社区意识,先要改变其对社区的认识,然后才能激发其参与社区活动。因此要增加居民对社区的了解,提供更多社区相关信息,能够使社区居民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可以通过建立社区通讯录、发行社区报纸等形式来加强居民的社区意识。

篇10

1.1 社区参与旅游的内涵。社区参与旅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社区参与旅游的主体是居民;第二,社区参与旅游的客体是有居民参与的社区内与旅游相关的各类事物和活动;第三,社区参与旅游的目的是促进旅游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发展。

1.2 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或群体。“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仅仅在管理学中运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公平伦理等旅游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之中。

1.3 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的特征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要坚持保护主导的原则,是保护和开发融合的模式。对极其脆弱、稀少、珍贵,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的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一样适用。

2.研究地旅游概况

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山上的道教宫观建筑及建筑装饰对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项古代无坝引水工程,它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是人改造自然的典范,被称作是“活的水利博物馆”。

2.1 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政府现在对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保护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重规划,编制了景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等;二是加强领导,实行统一管理;三是严格保护景区植被和地形、地貌,维护自然生态;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五是有预算维修经费和专业人员,并建立了覆盖全景区的视频监视系统;六是坚持做好景区资源的调查、评价和鉴定工作。

2.2 社区参与度现状。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主要有:受雇于旅游企业、参与景区基层管理工作、导游讲解员、经营旅游纪念品商店、开办家庭旅店或餐馆、租赁相机服饰、抬滑竿、开展民俗表演活动等。但是在旅游规划以及决策方面,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明显不足,旅游开发的决策,一般是根据省市政府国民经济要求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上级旅游部门的规划,再结合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青城山的道教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来决定的。

3.遗产旅游开发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冲突

3.1遗产地和当地社区。许多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都要求当地居民迁移,并且将社区居民排除在景区规划开发相关工作之外,这使得社区居民对遗产地怀有敌意,不愿意开展旅游活动,甚至出现破坏遗产地环境的行为。

3.2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旅游企业要获得利益,而社区则要求改善经济,维持生态和谐。社区提供了生态自然、社会文化,却只能经营家庭旅店餐馆,制作销售手工艺纪念品,生产销售果蔬、腊肉等农产品,提供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方式获得少量利益,使得社区居民心理不平衡,引发社区安全问题。

3.3旅游者和当地社区。遗产地优美的自然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原因。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带入的不同文化信息,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社会标准、价值观和态度。

4.社区参与世界遗产地保护性开发的途径

4.1参与遗产地旅游规划决策。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社区居民可以决定旅游发展目标、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建议、参与选择旅游发展的具体形式。在社区参与的遗产地旅游规划中,政府必须保证居民的参与通道畅通,让居民的意见建议体现在旅游发展规划中,促使旅游规划决策的实施成为社区居民的责任。

4.2参与遗产地的旅游营销。遗产地的居民作为遗产的主人,应该了解本地发展旅游潜力和前景,了解旅游资源的特色,增强旅游意识,自觉保护当地的文化符号,有责任有义务对遗产地进行宣传营销,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遗产地保护。

4.3参与遗产地旅游经济利益分配。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居民的旅游收益,包括:参与遗产地旅游规划直接获取的利益,因为旅游发展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遗产地的旅游纪念品采用当地原料加工出售给旅游者获利,由遗产旅游对社区的反哺,向居民开放为了旅游者兴建的服务设施、环保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

4.4参与遗产地的资源保护。大量的游客涌入遗产所在地,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均可能遭到破坏。为了保护遗产地的环境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居民必须提高保护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参与旅游开发这种方式避免旅游开发商的掠夺性经营和过度开发,把对遗产地的开发损害控制在生态环境能够同化和自净范围内。

5.达到社区参与遗产地保护性开发的措施建议

5.1政府有限主导。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干预,但是政府的主导地位应该是有限度的。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可行的旅游公共政策;提供社区居民参与的制度平台;当好社区参与规范制定者的角色;从旅游经营领域淡出,充分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不与民争利,等方面提高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