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土文化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乡土文化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当代乡土小说 现代性 模式化 困境 出路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广大的乡土是乡土文化得以沉淀的家园,而乡土小说则是反映中国乡土文化的灵魂所在。研究当代乡土小说的出路,首先要从现代乡土小说的兴盛谈起。
自从鲁迅提出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之后,中国现代文坛涌现了大量的乡土小说作品。当时的传播途径还比较单一,人们主要是靠杂志、报刊等一些印刷媒介。但虽然是单一的印刷传播,却没有影响现代乡土小说的传播,反而让中国现代文坛呈现了生命力,使文学的社会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凭借了印刷文化,大部分知识分子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能够发表自己的心声,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从而启蒙了无数的中国人。
现代乡土小说,出现了鲁迅和沈从文这两个“标杆”:鲁迅思考国民性,冷酷地揭示我们国民身上的弱点,刺痛国人麻木的神经;沈从文则挖掘着乡村的温存,用“善”与“美”去介入现实,救赎国人千疮百孔的心灵。鲁迅和沈从文是现代乡土小说的两座高峰,围绕在他们周围的还有小山峰,比如王鲁彦、萧红、台静农、废名等,让现代乡土小说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各具形态,用独立的发声,刺激读者的神经,建筑了现代乡土小说繁荣的精神家园。
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的写作对象是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乡村农民,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站在较高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乡下人的生存状态,继而通过印刷文化的传播,把思考的结晶公之于众。这是一个精英文化的时代,每一个知识分子独立的思考,都能够在读者中得到相应的回声。社会的反响是热烈的,在读者身上造成的反思也是剧烈的。至少,中国的启蒙文化,是从鲁迅的乡土小说发端,在一批的乡土作家的努力之下,达到。
现代文坛的乡土小说家,开创了乡土小说的广阔园地,并创作了许多原生态的作品,散发着原始而纯正的气息。虽然作品的质量高低不齐,但他们敢于思考,发出个性化的声音,写出创造性的作品,这是现代文坛难能可贵的精神。这也是现代乡土小说能够影响当时的读者,最重要的根源。传播途径的单一非但没有影响现代文学的发展,反而在读者群里面激发了各种各样的思维风暴。乡土小说作为思维风暴中的一股浪潮,也体现出了国民审视民族问题、审视乡土家园的现状和出路的心态。
鲁迅的乡土小说写作体现了现代性精神灵魂中的启蒙和理性,他笔下的乡土能够真实地反映中国当时艰难的社会历程和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这也是鲁迅的乡土小说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具有现代性的思想高度,才能让乡土小说真实地观照和促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信息相对闭塞和落后的现代,现代乡土小说能够在读者群里边,站稳脚跟,不断蔓延。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乡土小说却被淹没在了大众文化的浪潮里面,难以发声。随着城市化的扩张,具有乡土气息的空间正在急剧缩小,眼看还有濒临灭亡的危险。没有了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逃避世俗的藏身之地,文人的精神找不到栖息地。浮躁的中国,更难孕育出纯正的乡土作品。这是当代文坛的一大悲哀。究其根源,乃是缺乏理性和启蒙精神。
当代中国社会已经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国人的思想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思想的滞后,导致作品质量普遍不高。华美的包装下,书籍的精神很贫瘠。能够真实反映现代化转型期,中华民族心理历程的乡土小说更是少见。
当代的“乡土小说”,也出现了贾平凹、刘庆邦、陈应松、王祥夫等优秀的作家,作品的数量颇丰。但是读起来,却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他们的笔下裸地呈现了中国乡土的堕落与道德的沦陷,人性变成了冰冷的写作武器。对于当下乡土苦难的真实描写,的确体现了作家的悲悯情怀和良心,但是,他们的作品缺乏理性的思考,并没有体现文学作品应该高于生活的秉性。他们进入一个圈套,就是把乡村的苦难作为叙事的焦点,读者越读就越觉得中国乡村没有希望,越读就越绝望。因为,在他们的作品里面,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出路。作家自身并没有找出远离苦难的途径,因此,他们也只能迷失在自己笔下的苦难里边。
当代乡土作家笔下的“苦难”,源于现代性转型期,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产生的冲击。乡村的逐渐消失,农村人民的生存焦虑,价值沦陷都成了作家笔下的创作素材。但因为作家自身也没有建立理性的价值坐标系,所以不能冷静地思考当下乡土的现实,更不能引领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些作者甚至在精神层面,表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和扭曲。
当下的“乡土小说”,既没有鲁迅“故乡”中的思想高度,也没有沈从文“边城”真善美的精神风度,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让人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的苦难故事。一开始,还会跟着作者去体悟乡村的苦难,看多了之后,就只会跟着作者一起变得麻木,找不到方向。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就真的像作家所写,如此不堪入目吗?中国农民的幸福,难道就真的无迹可寻了吗?
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教育;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76-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2]。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3],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4]。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以典型乡土文化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对本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知名人物、文化古迹等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其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如以“长江三峡地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5]等三峡考古发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秘密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等。又如处于长江边,以“水文化”为切入点,从“大禹治水”、《易经》论水、五行之水、人体之水、自然之水等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去思考中医、去理解中医。
(2)扎实开展乡土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中医药高专院校要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优势,对本地区中医药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对老中医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如我校从2005年开展《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掘与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形成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展概论、老中医学术经验集成等成果,2009年获得了重庆市万州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校利用这些成果开发了《三峡中医药》校本特色教材开展教学,并邀请三峡有名的中医药专家到校开展学术讲座,一方面通过介绍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修身养性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通过传授医家的学术经验,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苏绪林.浅论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J].卫生职业教育,2007,2(23):13.
[2] 仪垂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N].光明日报,2006-11-07(6).
[3] 张宗明.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06.
篇3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篇4
一、乡土特色美术在中学美术中的教学意义
将乡土特色美术引入到中学美术的教学中来,不仅对于乡土特色美术的发展与传承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学美术教学中有乡土特色美术这一教学内容,才让乡土特色美术没有走向绝迹,反而能够不断地发扬与传承。中学美术教学中因为有乡土特色美术这一教学内容,为其注入了很多新鲜的文化血液,使得课堂教学增加了新的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引入乡土特色美术,能够让中学生了解人与美术之间的关系、美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中学美术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一,乡土特色美术大大丰富了中学美术的课内外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灵活运用乡土特色美术资源,能够帮助学校开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例如,中学美术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参观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或者带学生参与当地的一些民俗活动和重大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将写生课、创作课、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美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剪纸、泥塑等手工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乡土特色美术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非常生动且贴近生活的教材。美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情感。乡土特色美术教学教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生活中感受美。乡土特色美术实际上就是普通百姓朴素生活的一种体现。现如今人们在博物馆看到的艺术品,大部分便是很久以前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日常用品,这样便可以看出,艺术其实就在人们的生活中。乡土特色美术为初中美术增添了更多的审美素材,促进了初中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将中学美术教学嫁接在乡土美术的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
打破美术教材作为唯一美术课程资源的局限,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地方美术资源。因为乡土美术从生活中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动人;还原到生活中去, 虽然经过加工,但却又让人感觉真实。这样的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具有亲和力,完全可以将生活引入美术教学。由于我们学校周边很多村寨都有少数民族,受其影响,这一带的居民以家纺生产为主。鉴于这些特点将原先比较枯燥的图案知识融入到家纺用品中来,例如《美丽的图案》,首先用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家纺生产过程让学生观看,让其体会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家纺设计。然后浏览一些家纺作品,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作品并说说其中图形排列的规律,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图案的基本知识。将这些学生平时生活中常见但又不太了解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学生特别感兴趣,教学效果也很好。这样用地方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得学习的知识更加生动和实用。
2.筛选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也是相当繁杂。这就要求作为施教的我们要因地制宜地筛选、开发、利用各种乡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选择和他们生活更为贴近的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乡土文化之一的布依文化,位于贵定县西部约20公里处,在此发现了大量的布依族的民风民俗,其珍贵程度无以价计。乡土文化之二的苗族刺绣艺术历史悠久。这两种乡土文化都非常有代表性,但是综合中学美术教学的特征和中学生“玩”性未减的特点,选择带学生参观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或者带学生参与当地的一些民俗活动和重大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吸引力,能让学生在玩耍中既了解到南通当地的乡土文化,又能从中学习美术知识。贵定的乡土文化资源比较充足,我们只有学会选择取舍,才能达到更佳的效果。
人类学家基辛指出:“文化的歧异多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人类资源, 一旦去除了文化间的差异, 出现了一个一致的世界文化, 可能会剥夺人类一切智慧与理想的泉源, 以及充满分歧和选择的各种可能性。我们迫切需要了解人类的多样性, 研究世界各地人类的生活方式, 他们最后获得的智慧就是多样的智慧。”乡土特色美术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意义重大。它不仅为中学美术教学注入了很多活力,也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很多素材,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取舍地将乡土教材进行发掘和发扬,是每个美术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对乡土美术的一种保护,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广大的美术教师要把开发乡土教材作为己任,希望把更多的乡土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樊春芳.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乡土教材发掘的思考[J]. 新课程(中学版), 2009,(10) .
[2]田斌奇. 让乡土资源走进美术课堂[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7,(01) .
篇5
(一)新疆乡土音乐教材的困境
回归现实,笔者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喀什市、哈密市、吐鲁番市共计23所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些学校的音乐课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只有2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中自主加入了少量的本土音乐内容,而校本教材或是新疆的乡土音乐教材基本不可见。面对这种乡土音乐教材数量贫瘠到如此程度的境况,则更无法谈其质的问题和普及程度。纵然统编教材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国内外各类、各民族优秀的音乐,能够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乡土教材则是选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所接触到的音乐文化、学生更易理解、更易接受。除此之外,通过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也是音乐教师的选择之一,带领学生融入生活中所使用乡土音乐的场所,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本土音乐的魅力。
(二)新疆乡土音乐教材亟待编写的理性思考
每个人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无法释怀的乡土情结。《标准》亦认为:“艺术学习只有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才能使学习变得丰富多样、鲜活充实,并获得持久的动力。”例如,新疆人一听到优美、热情的新疆民歌,就会感到格外亲切动情。在我们新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把新疆各地区、各民族富有特色的优秀民族音乐部分地纳入到乡土教材中,应该是有必要、有好处的。总而言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允许教材多样化,乡土音乐教材是音乐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面对新疆音乐教材的使用现状,迫切地需要开发和编写适合新疆的乡土音乐教材。
二、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策略
(一)配置一线的音乐教师作为乡土音乐教材的开发主体
通常情况下,统编音乐教材由音乐课程专家进行编写,从教材的结构、内容的选择等方方面面均符合学生所需要的审美性、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合理性等要求,具有相当地权威性。然而,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不能像以往那样仅仅依靠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之外的音乐课程技术专家,这种专家虽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专业技术,但往往会将乡土音乐按照自己的思维简单的移入到教材中,以至于产生乡土音乐教材在本土音乐教学中的“水土不服”。所以建议,专家可以作为顾问参与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对编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的解释。最终要把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作为是内在化的乡土音乐教材的核心编写主体之一。
(二)确立乡土音乐教材编写的原则
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首先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除此之外还应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教育性原则、多学科融合的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提供丰富教学案例的原则和配备多种媒体材料的原则,这些原则都应与基本原则有紧密联系。
(三)选编乡土音乐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
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是地方性音乐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选编应符合以下要求。其一,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多层面、多维度、全面地编写教材的内容。其二,要选择优秀的、有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音乐作为教材的内容。其三,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要充分体现本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其四,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需“量身定做”,要能符合学生的每一阶段的身心特征。其五,乡土音乐教材的编写应该是守护本土音乐文化的传统。
三、新疆基础教育中编写乡土音乐教材内容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且不可被替代的民族音乐文化。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统编教材中各民族的音乐,可以从音乐内容中了解到各民族的历史、宗教、哲学及美学思想、生成方式及生活习俗等,有助于学生领略到各民族音乐的美感。另一方面,学生还应学习本土乡音,将乡土音乐教材引入到基础教育中,因为自幼就身处其中,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学习和把握其风格特点,进一步增加了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新疆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疆现有55个少数民族(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其中有13个世居民族。新疆的文化多样性为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新疆乡土音乐教材的内容可以参照中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祭祀音乐。民间音乐分为以下类别:民间歌曲(维吾尔族情歌、哈萨克族的独唱和弹唱歌曲、回族的“花儿”等)、舞蹈音乐(维吾尔族木卡姆歌舞等)、说唱音乐(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锡伯族的“念说”等)、戏曲音乐(维吾尔族曲子戏、蒙古戏等)、器乐与乐种(蒙古族的马头琴、达斡尔的四胡等)。按照这个分类进行选择,挑选优秀的乡土音乐内容作为乡土音乐教材的资源。现以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音乐为例,进行介绍。新疆的维吾尔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独树一帜。更有号称“东方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的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民歌更是浩如烟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劳者歌其事”,每首民歌都是他们生产、生活及情感的真实流露。《送你一枝玫瑰花》、《黑眼睛》、《牡丹汗》、《爱劳动的小伙子》、《白鱼》等,早已为人民熟知,还有不少广为流传已经成为世界名曲,也有一些被改编成管弦乐曲或合唱曲。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是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
不少民族的音乐内容覆盖面很大,通常还包含了这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哈萨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民族。正如哈萨克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当你降生的时候,歌声迎接你来到人世;当你去世的时候,歌声陪伴你走进坟墓。”可以说,哈萨克族民歌就是他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他们全部生活内容的真实写照,用鱼与水的关系来形容哈萨克族人民与民歌的关系是恰如其分的。像《玛依拉》、《都它尔与玛利亚》、《美丽的姑娘》、《等你到天明》等这样一些民歌,中外传唱,知名度很高。像这样的民歌,对于哈萨克族来说何止千百!我们应进一步开发整理,将其纳入教材之中并进行教学实践。
四、总结
篇6
乡土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心理上看,初中生对世界很好奇,渴望接受新知识;但他们忍耐力不强,思想不稳定。思品课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有些概念抽象,有些内容复杂。如果没有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学生很难领会有关知识,也更难实现思品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乡土资源来自于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本土特色,可以弥补教学内容烦难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思品课塑造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目标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恩格斯说过:“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初中生本能地对家乡有依恋情结,思品课教学中多运用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家乡,用自己的心灵体验家乡,用自己的情感感悟家乡,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淮安古城、古镇和新风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思维特征而言,初中生善于形象化思维和开放性思维,而乡土资源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具体性和鲜活性,初中生对乡土资源有着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辩论、小品表演、撰写小论文、才艺比拼等形式激发创新潜能,通过上网查询、问卷调查、参观访问、勘查故居等形式了解淮安的古韵今风,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弥补教材缺陷,丰富教学内容 思品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当前,淮安使用的是苏人版教材,它服务于全江苏的思品课教学。教学内容要么过于陈旧,要么远离学生实际。开发和利用通俗易懂的乡土资源,将课本知识生活化,既可以丰富教材,彰显地方特色,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传承传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思品课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既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也“润物细无声”地发挥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如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淮安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贯通东西、兼顾南北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质,孕育了质朴豪放、秀丽婉约的多元文化以及尚善若水、宽厚包容的水文化,产生了灿若星辰、熠熠生辉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名著,贮备了不可估量、不断增值的宝贵资源和文化富矿。在文化接力推进中,淮安积累了丰富的现实文化资源,以为代表的亲民文化,以《西游记》文化为背景的创新文化和以运河文化为基础的开放文化成为淮安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中国书法兰亭奖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中“淮安军团”捷报频传;“一县一品,一区一特”的节庆活动特色彰显;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国字号”文艺品牌魅力独具;最美环卫工孙美兰等草根明星大美尽显。在这种乡土气息浓厚的课堂氛围中,“淮安味道”弥漫于课堂的每个角落,淮安的传统文化跃然纸上,学生将牢记于脑海。
乡土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 开发乡土资源,一方面要明确开发哪些乡土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可开发的乡土资源进行筛选,形成乡土资源和课本知识的有效链接,归类整理出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乡土资源教学体系。仍以淮安为例,可供开发的乡土资源大致可分为:一是自然景观和文化场所。有美丽清纯的洪泽湖,有通江达海的千年古运河,有国内目前唯一展示我国漕运历史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中国漕运博物馆。二是名胜古迹和人文地理。童年读书处、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故居、吴承恩故居、纪念馆、青莲岗文化遗址、新旅陈列馆、苏北灌溉总渠、淮安船闸、镇淮楼、漂母墓、韩侯故里、明祖陵等。三是时代楷模和名人名家。开国总理、大军事家韩信、西汉辞赋家枚乘、小说家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剧作家陈白尘、小说家施耐庵等。四是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有淮安茶馓、淮城蒲菜、平桥豆腐、洪泽湖大闸蟹、洪泽湖龙虾等地方特产;有河下都天庙会、粗犷豪放的淮海戏、柔和婉绵的淮剧。五是现代政治经济发展成就。淮安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蓬勃发展;淮钢集团、淮阴卷烟厂、淮安富士康集团、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江苏爱特福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
思想性原则 以苏人版初中思品教材为例,它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设置了“对话”“阅读”“感悟”“探究”等栏目。这样,教材在内容表达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为学生留有思考探究的余地,也为师生提供了共同开发乡土资源、打造乡土特色课堂的空间。当然,乡土资源的开发,不能只是为了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气氛的活跃性,而应该紧扣初中思品课的德育功能,充分体现学科的思想性。
生活化原则 新课标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乡土资源是学生生活体验的重要来源,是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地方风味得以弥漫的根基所在。乡土资源在不断变化发展、生成积淀中,这为初中生的生活体验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更为初中思品课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持续性原则 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样,教学中可开发的乡土资源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中,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为了很好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必须在传承传统、紧跟时代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开发乡土资源,保持乡土资源的新鲜性和思想品德课程的鲜活性。为了很好适应课堂教学,我们也要持续地开发乡土资源,探求当地的城市发展理论。以淮安为例,围绕总理一生追求的“中华崛起梦”和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淮安早日展现模样要求,加快把淮安建设成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富庶美丽幸福之地,提出以“六大战略”为引领,围绕“两大目标”,推动“五大突破”,实现“四个跨越”的发展思路。
经济性原则 乡土资源是源于本土领域、在空间分布上有天然优势的教学资源,这种优势为思想品德课乡土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淮安的乡土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必须进行认真筛选和有效开发。坚持经济性,一方面要坚持“空间经济”,充分挖掘身边的、易得到的乡土资源,切忌舍近求远;另一方面要坚持“成效经济”,对淮安乡土资源的开发深度、广度和难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课堂教学目标,争取获得“易得到、花费少、用处大”的乡土教学资源,切忌舍本求末。
乡土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策略
联系现有教材发掘 作为乡土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它需要教师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诸如本地历史遗迹、悠久的民风民俗、日新月异的经济变化、近期新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当地的文化标志、、知名人物、传说故事、环境问题等,都会对思想品德课乡土课程资源的获取提供直观、快捷多维的帮助。联系现有教材发掘乡土资源中的教学资源就是一条捷径。无论新旧教材,列举的材料往往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案例很快就会显得陈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应善于洞察社会变化,捕捉教学需要的乡土课程资源,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如在苏人版九年级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一课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书中的事例有京剧、编钟、书法等,但这些事例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就拿京剧来说,虽然是我们的国粹艺术,但是能够欣赏的人毕竟是少数,课堂运用效果不佳,如果把它换成学生们自己的乡土艺术,如淮扬文化或者地方流行的淮剧等,学生不仅耳熟能详,这对于弘扬地方文化也有积极意义。
从社会生活中寻找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素材,或是近期发生的事情,缩小课程资源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异,只有这样的课程资源,才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苏人版八年级第十课《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第一框题“人生与责任”这一内容时,并没有采用教材中上世纪60年代草原小姐妹龙梅、玉荣的故事,而是播放了当地前不久刚举行的“中国洪泽湖国际大闸蟹节”开幕式的视频,启发学生思考:“在视频中你看到哪些人的身影?他们分别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因为有一些学生观看了开幕式,甚至有的学生还参加了志愿者活动,所以,这样来自于学生生活的事例增强了真实感和亲切感,让学生有话说、有感而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责任的特点:责任无时不在;角色不同,责任不同。随后,该教师播放第二段视频:被称为“大湖鸿雁”――党的十代表、洪泽县老子山镇邮政支局副局长唐真亚,坚守投递岗位、服务湖区百姓的事迹。之后,教师设置问题:“唐真亚承担了哪些责任?”学生总结出:作为邮递员、公民、丈夫、党代表等多重角色的责任。并由此得出一个人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这一责任的特点。这两则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力,使得课堂有效地链接了生活,链接了社会。可以说,任何语言的描述都不如这两段资料更具有说服力、震撼力,课堂真正做到了由封闭走向开放;这样处理教材,学生学习就会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空洞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使课堂不断生成智慧,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篇7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 德育教育
迪格尔的印第安人有一条著名的箴言:“开始,上帝就给每一个民族一只陶杯,从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乡土文化”,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生活。
北大钱理群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趋势下的人们逐渐表现出一种逃离“生于斯,长于斯”的倾向,而这种倾向会造成危机: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而乡土知识的普及其实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我们民族国家的根,建立学生和乡土的精神血缘联系。由此可见,乡土教育已然势在必行。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增设地方课程,我校学生使用的地方课教材就含有一套吉林省统编的乡土教材——《家乡》,这是一套以吉林省地域环境、特色产业和魅力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教育目的的教材。使用以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但在关注《家乡》这一课程上,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发掘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立足乡土文化资源,发掘德育内涵
我们学校在使用《家乡》教材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通过调查、整理、介绍乡土文化,积极探索乡土教育的新渠道。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发掘出很多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 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 无价之宝 !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 名人传 记、 村规民约 、家族族谱、传统技艺、 古树名木 等诸多方面。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辽源,虽然开发的年代较晚,但自然景观和近代史迹较多,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景观比较丰富,其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20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东辽河源头碑亭、寿山、龟山、龙首山公园、南照山公园、杨木湖度假区、八一湖旅游区、石驿古栈道、东丰皇家鹿苑、东丰拉拉河六道沟水库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资源。
1.采访积年老人
调查的内容有:本镇的镇名,村名、山名、河名、桥名的来历;调查本地的习俗,如五月间为何要做玻璃叶饼,冬腊月为何做粘饽饽等,这些习俗又有着怎样的来历;调查踩高跷、划旱船的来历,以及这项文化活动日益凋落的原因。此外还调查本镇的名人,本镇的特色产业等等。
2.特色文化展示
通过调查获得的信息,展示本镇乡土文化。如:通过演讲比赛、知识问答等形式,了解“东辽河的传说”、“乌龙山的来历”及其他乡土物产。剪纸艺术,踩高跷、划旱船的再现,面塑造型,美丽风光的照片展示等等。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积累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课本教材与当地乡土文化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校本课程的资源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学生调查整理的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3.总结表达提升
校本课程适当介入。地方课程是省编教材,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体现吉林省的特色。而自己的县,自己居住的镇,自己村,又有着怎样的乡土民风呢?创编以本乡本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教材也是丰富学生乡土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编乡土教材,展开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发教师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比如,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何在,为何一些乡土文化渐入窘境,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哪些方面的关注等等。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推动乡土教育向纵深发展。此外,把地方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调查、整理、介绍说明乡土文化的方法,开发了乡土教材教育的新渠道。
二、寓乡土文化于地方课教学中
学校的教育期望并非仅仅传递本土文化的一般技艺,而是希望农村孩子们走出去见世面,那么能否让孩子们离开家乡后,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宗,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只有那些深深嵌入人们心目中的文化内容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无论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到哪里,我们的乡土文化教育都能深深地影响和帮助学生的未来。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教师对教材认真研究,最大限度地了解我省的地理环境,工业物产,以及优秀的乡土文化。为上好一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地方课,教师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照本宣科的枯燥方法,书中简单的文字,黑白的照片,不能够真实地表现出长白山的巍峨,松花江的壮丽……因此,他们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地方课教学中。比如在讲述〈长白山〉一课内容的时候,就用大屏幕播放长白山的风景短片,涉及“东北二人转”的时候,就放上两段传统剧目,甚至引导学生仿唱一段。这样就会使学生如临其境,真正得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教育。
2.将乡土资源融入地方课程
教师在讲《长白山》一课时,不失时机地融入家乡景观,向学生介绍与辽宁交界处高高耸立的乌龙山,再将乌龙山美丽的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使学生在赞赏长白山巍峨的同时,对家乡乌龙山的壮丽与神秘更感兴趣。在教学〈松花江〉一课时,教师又恰到好处地将辽源地区的东辽河、杨木渡假区等景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家乡周边景观的可爱与迷人。这样巧妙地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课本教材内容之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使学生懂得了祖国的富饶与美丽中包含着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篇8
关键词:新乡土建筑:类设计:解读
中图分类号:TU-09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3-0066-03
科技进步和信息发展加快了全球化进程的速度,这一方面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兴起;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中击。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建筑走上了“国际化”,这似乎也成了一种均质分布的现象。然而,传统文化不可能消逝,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乡土建筑也不可能被掩埋,在全球化背景下其结果必定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新乡土建筑的产生成为必然。本文简要概括新乡土建筑的概念和类设计理论,并从类设计角度对中国当代一些优秀的新乡土建筑进行分析,对于为今后新乡土建筑创作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保罗-奥立弗在《世界乡土建筑百科全书》中指出“乡土建筑”的几个特征:本土的、匿名的,即“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自发的、民间的、传统的、乡村的等等。陈志华先生也曾有论述:“乡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是乡土环境中各种建筑的总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总之,“乡土建筑”是人们世世代代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并不断积累于无意识间创造的一类文明成果,它与传统生活相关,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其实质是乡土性,以建筑、村落为载体,积淀于建筑、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之中,体现为建造生态、功能契合、地域文化浓厚等特征。吴良镛先生说过:“一切真正的建筑就其定义来说是区域的”。乡土建筑就是这样的,虽不是出自建筑师之手,但却是“真正的建筑”,是乡土文化与精湛技艺的结晶,反映着社会史、经济史以及全面的文化史。
所谓“新乡土建筑”,在当代建筑中可以看作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是指由建筑师有意识的设计,脱胎于乡土建筑与现代生活相关的新建筑,是对乡土建筑的现代阐释。它是当代现代主义提倡地域性与场所精神设计思潮的结果,更是关注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的彰显。
从“新乡土建筑”和“乡土建筑”的概念比较可知――“新乡土建筑”实质上继承了“乡土建筑”蕴含的“乡土性”,二者的区别仅在于与“乡土性”相联系的生活方式和对乡土性诠释的方式不同,后者与传统生活相关,是乡土性的“积累”:前者与现代生活相关,是乡土性的“再现”。而此种“再现”也绝非肤浅的模仿,或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延续与创新,让人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发掘、尊重、传承和创新“乡土性”将是新乡土建筑永远的核心主题和基本特征。
2 类设计的概述
“类”包含相似、类推、法式等意思,在建筑上,其作为一种设计手法或思维方式,则体现为强调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先生在北京菊儿胡同改建工程中提出了“类四合院”居住模式,而后国内一些学者经过潜心研究提出了“住宅类设计模式”,并进一步推广至其它建筑类型,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类设计理论框架。类设计强调的“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统一与新乡土建筑所倡导的目标是基本吻合的,对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简而言之,类设计是指传统建筑的某些元素经过提炼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再现。其设计过程也是分层递进的,首先是进行范式的选择,即遴选典型形式,这也是类设计运用的基础。传统建筑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形、气候、经济、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单体还是聚落为适应变化往往会在基本形式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形式。形式多且繁杂,而范式与形式不同,必须具有典型性,它是通过简化、抽象和还原繁杂的形式得来的,属于种类范畴的乡土建筑的“基本类型”(genofype)。其次是从范式中提炼要素,这也是类设计的关键。“‘要素’可以是单纯的建筑形式表征,可以是单纯的建筑文化内涵,也可以是两者兼而有之。”从传统符号到空间要素,从环境意识到场所精神都可作为要素提炼的对象,可以是有形的,也可是无形的。而所谓“提炼”概而言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对所选择的范式进行解析,对其构成要素进行遴选和分析。同时“范式中的要素在类设计模式中的再现,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部: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当然也可以两者兼而有之。”然后根据这些要素的潜在结构来进行变化演绎,设计出多样统一的方案,并与各方面建立内在联系,创造出既能延续历史文脉,又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建筑。
3 对当代新乡土建筑的解读
类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主要是通过形、神或是形神结合的方式来表达。实际上,许多当代优秀的新乡土建筑都充分体现出了类设计的思想:“在延续中再现建筑的地域传统,在创新中寻求建筑的个性表达”。
3.1 “形”――建筑形式的表征
刘家琨的艺术家工作室这组新乡土建筑主要体现了对四川当地乡土环境下建筑形式表征的隐喻和抽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与社会的流行相抵抗。以其中的何多苓工作室为例,其原型主要来自藏族碉房(如图1),碉房建筑平面都较简洁,多为方形,也有曲尺形平面,以平屋顶为主,立面封闭,门窗洞口较小,墙体很厚,往上收分明显,由片石砌筑而成,让人感到很强的防御性,就个体而言,简洁的外形以及突出的防御性应该是藏族碉房的最大特点。何多苓工作室则是藏族碉房很多要素抽象转换的提升,这些要素包括形体、形式片断、色彩等。其基本形体是一个方体,我们可以将其看为是范式选择应用后的结果,建筑采用砖混白色抹灰,没有大面积的开窗,而是在高处开孔,或是将原有要素转换为长条形窗放在相对靠里的位置以增加采光,封闭的立面,厚实的墙体,突出了围合的主题,让人感到的防卫性也正好符合在其中工作的艺术家的心理需要。同时将天井揉人建筑内部,然而,在此,这个元素的应用并非是为了传统意义上的采光,而是为了强调一个精神场所。这一切便是基于传统藏族碉房语汇更新后的建筑形态(如图2)。
3.2 “神”――文化内涵的传承
细细品味万科第五园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但在现代的大背景下透着传统的气息,处处散发着传统民居让人意味无穷的神韵,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如图3)。其质朴、神秘的气息得益于徽州民居(如图4),而空间布局的原型则是粤中乡土民居。粤中乡土建筑聚落空间以“梳式”布局为典型,即村子平面布局为网格状,以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在巷子两侧,院院相套,并以“高墙冷巷”作为建筑院落的组合要素。第五园则是对所选范式的空间形态及构成要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去粗取精、去
伪存真,将它们运用得相得益彰,立足于传统空间形态而又不囿于成见。整体规划由两个“村落”组成,中间由绿化景观相隔,每个“村落”都由院落构成,其内部又以汲取“冷巷”特点的深幽街巷为构成要素,宜人的尺度形成了亲切感十足的邻里空间(如图5)。同时将原本单纯的院落形式抽象转化为多种形式:开敞的院落、有顶的院落、下沉的院落、有水的院落、对称的院落、组合的院落,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内向”型空间的再现,更让其所具有的空间属性得到了升华,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和谐,这也是传统空间所无法达到的。第五园追求对中国乡土建筑“神韵”的把握,使其文化内涵得以延续,着实让人产生一种回归和认同感,甚至可以不由得感叹这种新乡土建筑是具有中国气质的。
3.3 形神结合
武夷山庄是中国新乡土建筑中的经典,是对闽北乡土民居的延续与创新(如图6、7)。闽北民居在受徽派建筑影响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纵向组合的建筑空间,主次分明的屋顶组合,轮廓自由的风火山墙,精致优美的建筑装饰等。让人感受到简洁朴实的建筑风格,层层引深的空间布局,质朴大方的建筑造型,清新淡雅的建筑色彩,丰富多变的细部处理。武夷山庄的精到之处也就在于其以形神结合的方式再现闽北乡土民居,建筑群体布局依山就势,错层组合,随着山势的高低变化错落有致,相互间又有着或显或隐的内在联系,或曲或直外在表征,最大限度地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群体之中。错落的屋顶,伸展的飞檐,白色的墙面等要素的运用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形的表征,而“神韵”的体现则是对环境尽心营造的结果,这是情感智慧的结晶,武夷山庄在对原型要素抽象简化的基础上,采用庭院的组合的方式,并引入富有意境的园林,营造出诗意的空间,使其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体。以其水帘餐厅来看,水面从餐厅顶部直流而下形成瀑布,建筑、山、水、人共同处在这样一个情景之中,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山水画卷。细部装饰上则就地取材利用竹、麻、绳作为装饰材料,体现民俗。
古朴典雅的山庄在与优美的武夷山水交融中,展现着民居谦逊、自由、内敛的文化韵味,杨子伸、赖聚奎教授对武夷山庄设计的总结中有两点就是:高低错落、山村特色、叠瓦穿檐、民居传统:奥曲敞透、相得益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这也如同诗书大家林楷先生称道:“秀而野,巧而拙;精微而寓宏放,古趣而饶新姿;瞻其外,错落若雪鹭霜鸿:人其内,朗净如澄潭秋月”。
篇9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程;园本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99-02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发特色教育资源,构建园本课程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趋向。乡土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渗透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乡土文化只有得到重视并加以开发才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而言,通过开发乡土课程,不但可以让孩子发现家乡的美丽,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而且能使幼儿从小萌发学好本领,长大建设家乡做贡献愿望。对幼儿园来说,乡土课程的开发利用既弥补目前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更是园本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有利于园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是园本化科研活动的一种成功举措。
一、收集资料,了解乡土文化组成,构建乡土课程
乡土文化资源主要指幼儿所在家乡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文化资源作为乡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价值意义。
茂名,坐落在祖国的南海边缘,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海滨城市,素有“南国油城”之称,有着许多独特的粤西乡土文化,涵盖了风土人情、文物古色、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近年随着茂名经济的发展,乡土文化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生动的教育资源备受关注与重视。
1.罗列乡土文化的知识结构。了解乡土文化的元素、组成,是构建乡土课程、进行园本研究的前提。而乡土文化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跨度大。所以,教师应该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突出幼儿的个性发展”的原则,对乡土文化进行梳理、总结、归纳。例如,我园在课题研究《挖掘乡土资源?摇开启幼儿心智》中,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家乡茂名的乡土文化按颜色归纳为“红、黄、蓝、绿、黑”五类:
2.创设乡土化的园室环境。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隐形的学习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因此,开发乡土文化、构建乡土课程,创设乡土化的园室环境是首要任务。
布置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利用乡土文化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设计与规划,一方面能体现出乡土课程的特色,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发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突现园本课程研究的丰富教育内涵。例如,我园在小班开展“绿树文化”主题活动时,在教室、活动室粘贴了荔枝树、龙眼树、香蕉树等植物的各种图片,在走廊吊上手工制作的水果装饰品,并结合综合活动《家乡的荔枝》让幼儿在直观的环境中感受认识荔枝,了解荔枝的生长过程,感受种植荔枝给家乡农民带来富裕生活的喜悦,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选择家乡特产作为游戏玩具。玩具是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准备游戏材料时,除了考虑其安全性、实用性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而家乡特产的玩具就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例如,结合我市的乡土文化中的“特色工艺”,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木偶、贝壳、石头、竹条、藤条、荔枝核、龙眼核、稻草等作为游戏玩具。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有效地了解家乡的特产、乡土文化,而且让乡土特色教育更具渗透性和灵活性。这种恰当选择并有机渗透乡土资源的做法,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活动,理解乡土文化内涵,完善乡土课程
常规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是幼儿教育各具不同功能的不同形式,更是乡土课程开展的主要途径。
1.将乡土文化渗透到幼儿的常规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常规教育活动开展乡土课程,是一种随机的、潜移默化的、在真实现场展开的活动形式,通过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在其中体验发现、探究乡土文化,感知乡土文化的学习快乐。
在时间上,确保乡土课程的开展。乡土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我们紧扣《纲要》的目标,将乡土课程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例如,在幼儿晨运时,播放富有家乡特色的民间音乐和朗朗上口的童谣;在幼儿就餐时间,每天有计划地搭配各种家乡的水果;在午睡前,给幼儿讲述家乡故事、趣闻轶事。这样将乡土课程灵活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真正做到情境化、生活化。
在习惯上,贯穿乡土课程的内容。养成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幼儿的习惯培养上,贯穿乡土课程的内容。例如,我园在小班级科学活动“水果我知多点”中,把家乡的荔枝、龙眼、李子、香蕉等水果作为活动材料,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气味、口感等多方面去认识和辨别水果,也间接培养了幼儿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的良好学习习惯。
2.开展乡土文化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指在一个时间段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的活动。相对于常规教育活动,在幼儿教学中主题活动具有更贴近日常生活、更具系统性、更具灵活性的优势。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主张综合主题教育的教学法,即把儿童应该学到的方面完整地、有系统地教给幼儿。综合主题教育正是体现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整体性这一特点。教师可本着“去粗取精、灵活妙用”的原则,根据“本土文化”的主题线索,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将特定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从而构成乡土文化课程的主题活动。
形式上,创新乡土课程的开展渠道。我们依据幼儿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尝试开展以主题活动为形式的乡土课程,以春游、秋游、游园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丰富完善主题,在我园的庆“六一”系列活动中,我们还以“识家乡话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隆重的文艺演出,幼儿在说说、演演、唱唱中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内容上,丰富乡土课程的教学内涵。乡土课程具有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效果显著等优势,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能学会关注家乡的人、家乡的事,萌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例如,我园在开展“年例”的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年例的故事”“年例的饮食”“年例的仪式”“年例的礼仪”等内容,通过多渠道让幼儿认识家乡独特的民间节日――年例,让幼儿了解年例的由来、主要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走出校园,加强乡土文化实践,深化乡土课程
乡土文化的浸润需要让孩子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亲身去体会家乡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活动,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让幼儿真实地感受乡土文化的内涵。
1.实地观察。乡土课程应立足实际,开发适用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可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乡土活动中亲身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内涵,了解家乡文化的历史渊源,使幼儿从小感受到家乡建设的艰辛,在乡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对家乡的感性认识,增强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孩子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例如,冼太夫人作为家乡著名的历史人物,却远离幼儿的生活年代,而且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何指导幼儿正确、科学认识这位巾帼英雄?我园在经得家长同意与配合的前提下,组织大班级的幼儿前往高州市区的冼太夫人庙进行参观。活动中让幼儿实地瞻仰冼太夫人的雕像,加深对冼太夫人的认识,并向解说员学习儿歌《冼太夫人》,通过亲身体验,激发对冼太夫人的敬仰之情,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让幼儿在“参观了解――亲身体验――分享表达”的实践中深入了解乡土文化,促进乡土课程的开展。
2.动手操作。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为孩子创设走出幼儿园的机会,在乡土文化的具体文化氛围中,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去了解、感悟乡土文化。
例如,我园与附近的果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定期组织幼儿前往果场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开春时,组织幼儿前往观摩种植树苗,帮忙培土;初夏时,指导幼儿配合果农剪枝、捉虫、除草;收获时,带领幼儿帮忙摘果。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体会种植水果的艰辛与快乐。
乡土是一种永恒的情怀,乡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是一座有待开发的教育宝库,在幼儿园开展乡土课程是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幼儿的情感发展的规律。我园“以构建园本课程为目标,以乡土文化为内容,以行为习惯为手段,以多彩活动为载体”,用乡土文化引导幼儿的成长,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健君.幼儿园乡土文化双语活动课程[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和传承,是一个已经引起有关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课题。为了大力弘扬和继承郑州乡土文化,让后代了解我们河南风土人情,保护和传承我们河南文化,激发起学生从小热爱郑州、建设郑州、发展郑州的热情,特研究此课题。
“乡土,指人们出生的故乡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也指长期居住的地方,对该地方已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而从各家对乡土的解释来看,乡土包括了三大要素:第一是人,第二是一定的区域,第三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从文化系统的角度来看,乡土文化是指某一地方、区域的历史遗迹、文化,它包括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而且是与社会的精致文化相对而言的。乡土文化是社会精致文化的重要资源,精致文化代表了社会的共性,乡土文化则表征不同地域和社会的个性。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以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资源,根据“以郑州的文化为基础,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师生为课程开发主体”的办学理念,进行课程的规划,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辅导,评价与研究成果的展示,使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讨论、制作等诸多方式去进行活动,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并培养一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下面以“走进刘禹锡公园”、“郑州烩面”为例。
一、走进刘禹锡公园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生在生活中,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的乡土文化,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我们利用暑假带领学生走进刘禹锡公园,畅游公园,赏美景、品诗词、知作者。最令人难忘的的莫过于诗豪园中的十二牌坊。这些牌坊,以诗人一生的经历为主线,从出生地嘉兴,到仕途重地长安、扬州,到主要诗作创作地朗州、连州、和州、汝州,包括同州、苏州、洛阳等地,最后到故地荥阳,其间风云变幻,不乏与诗人的作品有关联。每个牌坊上都刻有古人的诗句或者今人的对联,并附有相对应的石刻简介,形成了一道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线,成为一张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孩子们在游览中体会到刘禹锡不愧为一代诗豪,无论自己处境如何恶劣,他从不向命运低头,更不肯轻易放弃自己喜欢的写作。“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等流传下来的名句,所表达的那种豁达乐观的心态,更是让我们后来人不敢企及。我校学生虽也年少,但不乏学习、交友等压力的存在,若能拥有诗豪般的思想境界,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实人生在世,许多现实我们没法改变,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二、郑州烩面
我们开发实施的郑州烩面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地走访,切身实践,亲自感受,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对郑州知名烩面的实地采访、品尝等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郑州烩面之美,中原饮食文化之魅力。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发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设计问卷,自己采访调查,自己解说调查结果,深入地了解郑州烩面的的现状。对家乡的饮食产生归属感,产生进一步深入挖掘、思考的渴望。
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孩子们初步感受到烩面有很多与中原郑州人品格相近的元素。比如朴实。烩面制作方法极其简单,选材用料轻而易举能找到,融荤素为一体,兼饭汤而有之,就连盛面用的大海碗,也总是那么敦厚、那么实在、那么家常。所有这些,都与我们郑州人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踏踏实实如出一辙,也与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颇为相似。
- 上一篇:普法宣传策划活动方案
- 下一篇:选择医学专业的初心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对乡村振兴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