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06-02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初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的知识去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1.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1.1探索学习突出了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求知,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多半是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被动地训练和作业,其主动精神受到压抑和限制,创造精神受到禁固和扼杀。探究性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1.2探究性学习是突出学生语文实践的学习。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言、语文的人文精神,既能体现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语言学习,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素质,培养能力。

1.3探究性学习是连结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学生要一年要有80万字的阅读量,这对一天有8小时左右在校的学习而言,难度非常大。目前,中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课内延伸至课外,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动用探究性学习方式。

2.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

2.1探究的内容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如:"字、词、句"方面,可以开展"容易误读的字"、"错别字的成因与防范"、"容易用混的词"、"常用词的区别"、"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辨析"、"病句例改"等基础知识的探究活动。又如:试用修订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学重点是"局部把握,整体领悟",学习本单元中《最后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探究《小弗郎士的转变》、《论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使学生领悟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第二册第四单元教学重点是"整体感悟,发表见解",学习本单元五篇课文,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以《生活的启示》为主题,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开展探究,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再如修辞方面,学习《安塞腰鼓》时,引导学生探索《排比的形式和作用》。学习《郭沫若诗两首》时,同学们为诗人的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所折服,可引导学生开展《诗词中的想象与联想》的专题研究。学习第三册第一单元《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为使学生懂得记叙文要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品质这一难点,引导学生抓住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三问三答中的"三次笑",探究"三笑"所蕴含的高尚情操及伟大情感。总之,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要结合语文教材的学习和学生生活实际,不仅仅让学生掌握"是什么"和"有什么"等凝固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寻求"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过程中,获得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创造能力。

2.2探究内容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特点和水平。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所拥有的时间、资料数量等基础上,帮助学生安排探究性学习合适的数量,确定学生所选择探究对象的难度。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段,应该是有层次的,各有侧重的。我们的中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刚刚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研究还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选题要尽量小一些、具体一些,尽量结合中小学生学习实际,可以小到只研究一首诗、一句话、一个字。这样,既熟悉情况,又容易收集材料。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易写出小论文,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小的题目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如郭沫若对甲骨文、金文"臣"的考释,阐明了"臣""象一竖目之行,人首俯则目竖",揭示了"臣"的本义是"奴仆"的缘由,在学界传为佳话。当然中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必急功近利,以写出多少论文来终极目标。重要的是实践和体验,通过探索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培养合作精神,养成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3.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3.1教师要做探究性学习的推进者。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文化业务素质,适应探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要有扎实而开放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理念,掌握丰富的前瞻性知识,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去指导学生学习。探究性学习活动决非信马由缰、放任不管,教师必须立足于基本问题的牢牢把握,以开放的意识和开阔的视野,把基本理论与创新相结合,放得开,收得拢,游刃有余地驾驭学习过程。现代社会需要造就一大批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承担起双重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态度、方法、思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转变观念;多样化教学;引导;探究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学不在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主动性的、探究的学习,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因此,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依据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注重数学知识的提出过程

新知识的提出过程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的,并经过对旧知识和经验的概括归纳,在思维上产生新的质的飞跃。因此,引导学生自学准备题,再尝试例题,想一想,做一做,是探究知识的必经之路。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要做好由简单应用题到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过渡,突出解决中间问题。可引导学生从两个相关联的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过渡,从改变简单应用题的问题过渡,从改变简单应用题的条件过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两步应用题结构的理解,让学生自己探究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体验成功的快乐,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思维中探究知识

学习兴趣是学生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并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独立、积极地深入探索问题。

例如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可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模型,让学生说说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学生很容易判断。接着教师问大多少呢?学生开始思考。教师启发学生:究竟大多少用眼睛看就不行了,必须知道它们的面积是多少才能比较。这时教师将两个长方形模型放入画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平板内,让学生观察。问学生能否知道大长方形比小长方形面积大多少?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接着教师指出,用数方格的办法来求长方形的面积太麻烦,如果求的是一块水田、一个池塘的面积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呢?这样问,使学生的思维有了明确的目标。这种巧设情境、精心提问的方式,把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在愉悦、热烈的情绪中探究知识。

三、重视操作过程,让学生在由直观感觉到抽象思维过程中探究知识

教学中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尝试、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知识的运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知识或结论后,可借助操作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帮助学生从具体操作中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这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

例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初步认识,让学生拿着墨水盒或魔方,先摸:认识面、棱、顶点。再教: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再观察:六个面是什么形状、面的大小、棱的长短。然后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四、开展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知识

在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讨论氛围,设计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议题供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同桌位、同小组内共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钻研能力。

这既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在学习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巩固知识。

五、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光靠在课堂上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的。

比如计量单位的教学,学生不在实践中去比画、掂量、测量,就难以体会尽量单位的本质特征。应用题的编题、简单的统计、画统计图,也只有联系社会实践广泛收集资料,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数据和生活素材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从而唤起学生亲近数学,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勇气,扩大学生探究知识的视野。

六、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中,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

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意义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是有定论的东西也可以是未知领域,答案不确定、不唯一、丰富多彩都有可能,笔者曾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己见,以供同行商榷。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 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二、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新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其教学目标是:(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三)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篇4

一、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说到底,学生听到底。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换角色。

1.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干下去,所以在语文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很关键的。

2.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需要的便是老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等等。

3.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探究性学习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

4.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5.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强调让学生自己发现、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因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流,放弃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学生能学到知识。(2)做好教学组织安排。教师必须做到既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3)加强教学评估。

6.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探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内容已经突破了课本的限制,活动的时间、空间已实现向全社会开放。囟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7.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已逐渐形成了语文教学界的共识,特别是中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以后,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探究式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任务。

下面以提问的教学模式解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支撑,是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其中,独立思考是关键。在大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受教学进度的约束,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留给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思考的机会就更少了。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呢?

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的,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鼓励和指导自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自学往往是由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增长见识,发展能力。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课堂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显示灵性,展现个性,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环节。

篇5

例1:读图分析,进一步构建DNA分子结构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运用于生物的概念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从学生已有的基本概念出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同化形成新概念。在初步形成对DNA分子的结构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读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图中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DNA的组成、化学键的形成、配对方式、链的方向等相关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建难忘的知识体系。

探究的问题情境:

(1)请你观察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们的位置关系怎样?它们的方向一致吗?DNA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4)怎样叫一个脱氧核苷酸?它的三个组成成分是怎样链接起来的?

(5)脱氧核苷酸间是怎样链接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的回答,学生一开始认为两条链的方向都是右旋,是一致的,这时教师不应急于点评。后来通过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讨论,有学生提出根据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两条链的末端的分子并不一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组织学生重新认识DNA分子的结构。

通过这几个问题,使学生关注到DNA分子组成的几个关键点,并在大脑里形成有关DNA的具体清晰的结构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文字资料的阅读,整理出有序的、规范的、简洁的文字描述,形成对DNA分子结构概念的第二步认识。

例2:模型构建,小组合作检验概念教学效果,引发新的问题探究。

对于结构概念的学习,模型构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是非常吸引学生的生动的感性材料,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构模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效地进行这部分的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及其它相关内容如“DNA的复制”的理解。

模型建构:每个四人小组自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材料用具。每个小组组装一个含有二十个碱基对的双螺旋DNA分子片断。时间:10分钟。超时的小组,全班放学时罚跑步两圈。

建模活动除了有教学意义之外,还在于回应第一个探究情境的问题四:协作能力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的分享和知识延伸:

(1)当你发现组员出错或者自己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周围的组员中哪些人的行为让你记忆尤深?问题最后是怎样得到解决的?

(2)你和你的同桌选用的碱基在一开始就能正确配对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教训)有什么感想?

知识延伸的方面主要在于两条链的方向、DNA的多样性、DNA的稳定性、DNA中遗传信息的携带、DNA的解旋。据此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3)各小组DNA的连接是不是都是正确的?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发现多数小组分子间连接正确,各种小分子的形态、颜色区分明显,整个DNA分子比例恰当,制作精良。也有个别小组材料准备不充分,如:四种碱基没有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区分、磷酸和脱氧核糖没有用形状区分、没有立体构型等。多数学生都能指出这些错误,说明已经掌握相关知识。

有些班这里没有错误,教师可以自己设置错误,如调换磷酸的位置、更换不同颜色的碱基位置等。在明确概念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举出有关概念的正面和反面的典型例子,是深刻理解概念的必要手段。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讨论、探究中难免有偏差、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教师也应及时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点评、补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一般都是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完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感性材料的认识和分析、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概念本质的剖析、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几个突破点。在新教材的探究性学习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进行的有计划的探究性学习,能帮助教师有效的进行概念教学,成功地引导学生沿“感知――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这样的路径,正确地形成、理解、掌握和运用概念。读图分析,动手建模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DNA分子结构概念的认识。

本案例主要从教师创设探究情景的角度,对生物概念的课堂教学展开了分析和探究,而创设情景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尤其是思维探究的活动,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因思维活跃以后迸发出的教学设计、教材外的资源具有敏感性和重组的能力,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因此,教师除了在设计中要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而且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原则.

[3]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5期.

篇6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音乐欣赏教学 价值 实施要求

探究性学习,也称为研究性学习。广义的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特别注重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应始终围绕问题来进行相关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也是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步骤进行的。在探究学习中问题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探究学习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学习。探究学习要求学生以能动的方式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学习突出了探究性的过程与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三,探究学习是综合实践的学习。探究学习中学生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具有综合性,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同时,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学习活动相比,它更接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因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价值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探究学习的价值具体表现为:

1.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乐曲的欣赏是一个聆听―感受―体验―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因学生主体的差异而不要求千人一面的学习效果。过去的学习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向前,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给予学生的想象空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究学习在欣赏学习中的运用,使学生走出了以前学习的束缚。学生在欣赏乐曲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去聆听、去体验;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提出想要学习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不断的发展,为获得知识,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这些过程都对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他们打开了创新的大门,使学生有了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机会。在能动的探索求知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进而形成勇于创新的品质和精神。

2.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

音乐欣赏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正确的审美观并不等于相同的审美观。在音乐欣赏学习中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感受音乐。教师在把握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前提下,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审美经验、主观喜好等因素选择欣赏的角度,给学生充分的审美空间。探究学习可以保障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使学生在欣赏乐曲时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探究学习过程中的音乐欣赏学习将不再是人云亦云的场面,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体会,勇于向教师、向同学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在沿着正确的审美方向前进的同时,逐步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审美观。

三、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活动,这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不断开拓新知识、运用多样的方法和灵活的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为学生构建探究学习的平台,架设创新思维的桥梁。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实施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探究性学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确立探究课题。探究性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较多的是通过师生合作一起确定课题。探究课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好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相反,如果确立的课题不适当,探究性学习将难以进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确立这样的课题:“音乐神童与他的《渴望春天》”、“认识民族民间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不同作曲家的摇篮曲”等。第二,要选择探究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有集体探究、小组探究与个人探究三种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探究性学习,一般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学生自己推选研究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在探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合有分,各展所长,协作互补。此外,也可以采取个人探究与小组、全班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第三,要分配探究任务。确立课题后,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分配。如在音乐欣赏课《西北放歌》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有的研究山歌,有的研究小调,有的研究号子,有的研究秧歌,等等。第四,要制定探究计划。小组负责人得到任务后,教师协助其组织全体同学,讨论策划探究方案,制定具体的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设计人员搭配、时间安排、探究渠道及探究形式等。第五,要搜集、分析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籍、画报、地图、音响、报纸、传播媒体、互联网等多方面获取相关信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查找、剪贴等方式,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判断其价值,选择有用的素材,按项目要求进行分析。第六,要表达交流。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将探究的收获与结果通过歌唱、舞蹈、剪接的音响资料、电脑课建、手抄报、小展板等形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在表达与交流过程中,形成信息交互、情感交互、思想交互、方法交互,达到资源共享、欢乐共享的目的。

2.细心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需要指向某一具体对象时,会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就形成了探索的动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那么他参与探索活动的动机就愈明确,同时还能表现出比别人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认真掌握欣赏学习的内容,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努力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动机。

首先,要抓住学生心理特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在音乐欣赏学习中,学生会有许多的心理活动,如:好奇的心理、情感的需要、创造性的冲动等。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应做到及时发现,并尽量将这些心理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满足这些心理的需求。例如:在欣赏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时,在课前教师先指导学生用塑料杯、塑料小桶及橡皮筋制作一个拨弦乐器,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理,渴望知道自制的拨弦乐器有什么作用。在欣赏乐曲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感受乐曲的情绪,然后选出一段乐曲中的旋律弹奏,让学生用自制的拨弦乐器在指定的位置伴奏。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演奏时,他们内心由好奇而产生的求知心理会进一步被激发。“为什么有拨弦乐器进行伴奏乐曲会显得更活泼?”“乐曲中装饰音的作用是不是也起到了使乐曲轻快、活泼的效果?”等这样一些问题也会随之产生。此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鼓励,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说出自己的发现。由于这些问题都源于学生的真实体验,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疑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学生形成内在的学习动力,产生探究学习的倾向。

其次,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在我们的欣赏教学中,由于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部就班进行的,因此,学习活动时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问,学习有时也显得盲目。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找出问题,思索问题。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注意多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会问、能问。例如:在欣赏《荧屏乐声》这一单元时,先给学生放一段编辑好的山洪爆发的电影片段,这个片段中只有画面而没有任何音响。然后将这个片段加上音响效果让学生欣赏一遍,再让学生对比一下这两个片段,说一说他们的感受。学生们都回答说第二个片段给他们的印象更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教师可做进一步的引导,鼓励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和在欣赏两个电影片段时发现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学生通过欣赏和感受后,问题就比较容易产生了。“为什么两个片段的内容相同,我们感受到的效果却有很大的不同呢?”“音乐在电影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随着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因为这些都是他们感兴趣而又急切想知道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问题资源,让学生进一步走入探究学习之中。

再次,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探究。拓展探究要求教师用精辟的语言在总结前阶段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生成流变、版本变迁、语义转换、意义更新、内容增删、思想结构等拓展性内容。例如在欣赏中国民歌《孟姜女》时可通过讨论、调查、假设、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到《月儿弯弯照九州》和东北民歌《摇篮曲》源于同宗民歌《孟姜女》调,二者在调式、结构、各乐句的落音上都基本相同,但二者歌词内容、艺术特色、演唱形式、演唱风格及风俗民情、方言语调都有很多差异性。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学习的方法,锻炼了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同时还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

注释:

①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7.

参考文献:

[1]龙亚君.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一、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

探究未知世界,是人的本能。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对客观世界总是充满着好奇,遇事总爱问个为什么,对不知道的东西,总想探个究竟。他们天生具有一种创造和探究的本能,他们会饶有趣味地研究蚂蚁是怎么搬家的,会专心致志地观察青蛙是怎么游泳的。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来自于对外界的尝试性探索活动。而探究性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机会,以满足探究的需要。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以后,学生很有可能对诸如“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几度呢?”之类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性课堂中学生的这种愿望就能得到满足:教师只提供材料(大小不等的多边形各种工具等),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所想到的问题。在探究中,问题会得到解决;在探究中,学生的能力会得到提高。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求者。”这说明学生是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的。探究型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将学习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1.营造适于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想探究

使学生想探究,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探索意识。探索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起点,创新的萌芽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数学探索中不断萌发这种强烈的创新欲望,就必须创设探索的空间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好奇,从而促使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单位”时,我先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实际大小分别为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首先,这两个长方形靠近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其次,由于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它们的大小。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怎么办呢?”抓住这个契机,教师适时点拨:可否利用桌上的学具――边长1厘米、2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来帮忙进行比较?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随之点燃。有的选择不同的图形,有的选择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有的选择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形,忙得不亦乐乎。通过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作为比较标准的图形,形状不同不行,大小不同也不行。所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这样的探究就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采用及时肯定的评价机制,使学生敢探究

让学生敢于探究,关键是教师的态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果教师能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想象,能够真诚地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人际环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生才能敢探究,敢猜想,敢挑战,才能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首先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人本化”。如,把“积极发表自己不同的意思,很棒”送给外向型的学生;把“你讲得很精彩啊,大声介绍给大家”送给内向型的学生;把“这种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再说一遍”送给那些敢于创新的学生;用“善于倾听,乐于思考,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关爱那些思维活动缓慢但虚心好学的学生。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尊重,营造了以人为本的氛围。其次,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只有做到关爱学生,学生才有创新的火花产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学生在充分的学习资料支撑下获得了乘法的运算定律。我正在暗自得意这一环节的流畅,一名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提出可否应用这一定律解决乘减混合运算的问题,我大加赞赏,行还是不行,马上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的方向,去验证,去检查,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为两派意见不同,都得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研究,探索发现,交流辩论,最终达成共识。孩子们的思维在这个遐想的空间自由地展开,精彩的解决策略充分展示着学生的智慧。总的来说,教师应积极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挑战的精神,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思维情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敢想、敢说、敢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3.体验创新的快乐,使学生爱探究

篇8

【关键词】探究学习;激发心向;构建平台;成功体验

探究学习是《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者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再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掌握了科学概念、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对科学探究理解的各种亲身经历。

然而,纵观当前探究学习的现状,这种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环节松散、耗时过多、效率较低等特征并不少见。缘于此,仅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一课的设计与反思,对如何追求有效探究学习的过程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激发探究学习的积极心向

【片段1】

出示:同学们去公园划船,租了10只船,每条船坐5人,正好坐满。

师:你能提什么问题?

改题为:同学们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师:现在,你还能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吗?人数没有明确规定,那你觉得10只船可能是怎样租的?

师:最多坐多少人呢?接着呢?最少呢?

师:观察所租大船小船的条数和所能坐的人数,你有什么发现?

师:对,从你们所说的种种租船的可能中,我们可以发现:大船每减少一条,小船每增加一条,也就是把其中1条大船改为小船,人数就有什么变化呢?为什么?(每条大小船之间相差2人)那到底是租了几大几小,还要根据实际的班级人数来定。

再次出示: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现在能确定租了几条大船几条小船吗?现在到底怎么租船呢?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一画、算一算,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开始,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学生一下子就做好了课前到课上的转变和准备。接着,不再规定租的10条船是什么船,学生不能确定具体的人数,以问题“可能会是什么情况”,引出一一列举,如此,问题便在学生以有的知识基础上,轻松解决。这样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由简单至复杂,逐步推进。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已经感受到了假设法中,理解的关键“一条大船换成一条小船时,总人数就会减少2人”,为后续的学习作好了准备。随着问题的解决,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一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而这样,也能使学生能更有效、更主动地去寻求和探究知识。

二、体验探究学习的成功过程

【片段2】

开心闯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1.运用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巩固画图调整的策略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

出示:练一练1的题目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

①画8个圆,表示一共有8只动物。

②先假设都是鸡,给每只动物画2条腿。算出画的腿比22条少几条。

③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再给其中的几只动物各添上2条腿。怎样才正好是22条腿?画一画。

④鸡有( )只,兔有( )只。

师:要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我们可以怎样来假设呢?请在作业纸上独立解答。

师:谁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 (让学生完整说一说,是怎样画图、调整,来推算出结果的。)

师:假设全是兔,谁说说又该怎么借助画图进行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

2.巩固表格调整的策略

师:刚才大家利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了非常有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有“鸡兔同笼”问题,我们来看看。

出示:“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师:我们已经会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后来鸡兔同笼问题由我国传到了日本变成了龟鹤问题。日本人说的龟鹤和我们说的鸡兔有联系吗?抓住数学的本质,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这里指的是两类不同事物,我们将他们假设成其中的一类进行解答。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刚刚的租船问题等我们都可以用假设法去解决。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初步认识假设法后,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一连串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假设法的本质:把两类不同事物假设成一类事物,这样解答比较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突出假设法,列表、画图等多种策略在这一课中,也都得到了综合应用,学生在了解、认识和初步应用假设法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后,对方法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在疑难、分歧处,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教师适时的点拨、方法的恰当指导、学生间的想法交流下,积极心向的激发、良好平台的构建、成功过程的体验才会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效。

篇9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学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性学习理念,已被公认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随着设定问题的解决,新的发现和思考又会充溢学生的大脑,而这些新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是学生激烈的思维活动的新一轮,而且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带着疑问作新的探究,新的思想、新的创造都会在此时产生。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研究性学习引向

深入。

1.鼓励和激发学生不断质疑

“质疑”是学生动脑的一种表现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养成质疑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敢问,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应利用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造适宜的条件,鼓励、激发学生质疑。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

2.引导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会问

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典型、完整的感性材料。要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探索并发现规律,培养问题意识,进而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角度、新领域。研究性学习就是在不断批判中探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等。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教育也应紧跟时代向创新教育迈进。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之一。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取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才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1.打破学生个性发展的禁锢,创新教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无非是按“预习正音释词解释课题划分层次归纳大意、明确中心归纳写作特点完成课后习题”的程序进行的。它阻碍学生个性的形成,使学生很难产生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或见解,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法创新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科学的教法。而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目前创新教法的最理想的手段之一。

要打破学生个性发展的禁锢,创新教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除了应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外,教师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教学重点从以文本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首先,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见解。学生的发言只要稍有道理,教师就应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思考超出一定限度或脱离教师预期的轨道,教师也不能强行扭转,而应给予修正和鼓励。其次,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东西,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其拥有更大的思维空间。教师还应努力创设发散性的问题情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教师要重视赏识教育,赞扬学生的进步和成果,哪怕是一点点,让学生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

2.衔接课内外,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篇10

【关键词】差异教学 实施策略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特有的才智和聪慧,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所处环境、教育影响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其潜能未必能在同一时刻被开发出来,有快的,有慢的等等。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有责任去研究、寻找适应于不同特点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研究差异教学在课改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其实质是“培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在平时上机课中,一部分同学任务早已完成,或玩游戏,或浏览网页,或网上聊天,他们做得都很隐蔽,一般不会让老师发现;另一部分同学动作慢慢腾腾,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任务一般完不成,个别同学甚至任务没完成,也在玩些其他东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根源就是差异性。到底有哪些差异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学生基本功的差异

如学生A比学生B上课时思维要敏捷;学生C长于形象的直观记忆,学生D则长于抽象的语言记忆。学生E接受能力明显长于其他同学,有的参加过校外培训,有的甚至参加过电脑作品大赛,有的则连电脑都从未接触过。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就产生了差异。

2、学习兴趣的差异。

A类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稳定;B类生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学习兴趣有偏差,成绩不稳,但有潜力;C类生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对差些,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只有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施“差异教学”。

二、差异性教学实施策略

1、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作为驱动,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WORD中插入图片时,我首先通过给学生观看学校六十周年校庆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和学习WORD的兴趣,引出本节的主题任务——为母校六十五周年校庆制作宣传海报,在完成这个主题任务过程中,再给出一个个小任务(比如如何改变图片的大小、位置、图片与文字的关系),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已动手,自主探究,以任务的方式再次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2、创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大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必要的选择。应该让能力弱的学生敢于提问,让能力强的学生勇于质疑,让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统一的操作充满生气,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融入课堂,都学有所获。例如,在讲授文字录入的时候,我要求初一年同学必须按照正确的指法进行打字,刚开始,同学们很不情愿,觉得枯燥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情。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刚开始接触英语,老师可以不看键盘,按顺序快速输入26个英文字母”,很多同学面面相觑,有的说老师肯定会出错,有的说老师在吹牛,我先启动广播软件,然后请一名同学上来捂住我的眼睛,全班顿时鸦雀无声,紧接着我快速按顺序输入26个英文字母到记事本,接着班级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同学们高呼老师给力。这个时候,我再告诉同学,只要掌握正确的指法,大家都可以实现盲打。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都调动起来,大家跃跃欲试,也想掌握盲打技能。

3、实施分层教学法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这学期,我在教学中引入了分层教学法,与科代表一起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层次:新手级:很少或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菜鸟级:学过计算机,但水平有待提高,约占总人数的70%;小虾级:学过计算机且对计算机有兴趣,但水平与高手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约占总人数的10%。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除了一些常规的做法之外,还要认真设计分层练习。练习的设计,对于新手级学生来说,以强化基础、巩固技能为主;对于菜鸟级学生来说,重点在调动其非智力因素上,引导其多观察、勤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刻苦钻研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向小虾级转化;对于小虾级学生来说,则可设计一些应用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内容。例如,在练习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新手级的学生采用“制作演示文稿的资料由教师提供,内容和主题也由教师给定学生进行选择,演示文稿只要求2~3张”;菜鸟级的学生采用“自己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资料,内容和主题自拟,演示文稿要求在4张以上”;小虾级的学生采用“自己从网上下载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内容和主题自拟,演示文稿要求在6张以上”。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必然也应分层,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及提高的幅度,相反可能会挫伤底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对小虾级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让差异转变为优势,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