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维导图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3”教材是在“必修1”自然地理原理和“必修2”人文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区域,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选择的通路,是对自然地理原理和人文地理原理的应用研究。在“必修1”和“必修2”模块中虽然也有很多的案例呈现,但在呈现案例的目的、方式和时机上与“必修3”有很大的区别;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中有许多的案例,主要有例说型和例证型两种案例,在呈现的时机上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安排在地理原理教学之前,起情境导入的效果;也可以安排在地理原理讲述之后,起到印证地理原理的作用。因此在教材中体现为案例安排在地理原理之前或者之后,和地理原理同时出现在教材的章节中。其案例呈现的目的性很明确,主要是为了解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的理解。而“必修3”的案例呈现方式和目的却有明显的不同,“必修3”教材的各个章节是直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是以案例为主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则是隐含在案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中提炼出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因此其实质是要求学生在前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所以,地理“必修3”教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必修3(人教版)教学策略的探究
针对上述“必修3”教材的特点,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其核心应当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适时铺垫地理基本原理,寻求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于地理“必修3”完全以案例的形式来探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理的基本原理隐含在案例中,这对于刚接触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它更像是一些案例的大汇编,内容显得有点杂乱,因此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虽然“必修3”是在“必修1”和“必修2”的基本地理原理的基础上编排的,但学生无法从这许多案例中把握住其中隐含的原理,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开始教师应当适当的铺垫地理基本原理,让案例的呈现形式同“必修1”和“必修2”一致,起印证地理基本原理的作用。如果在教学的开始时只注重对案例的分析,会让学生陷入区域研究的误区,认为掌握区域的特征是“必修3”学习的重点,从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各个区域的具体的特征。因此,在“必修3”的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本人认为不要急于介入教材的教学,应当让学生先明确教材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是研究地理环境与区域的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是什么?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对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对“必修3”的学习做必要的地理基本原理的铺垫,让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地理课程标准对其学习提出的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不会茫然,不会陷入只记忆区域特征的误区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用好教材中的地图,穷尽围中信息,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并进行迁移的能力
地理“必修3”教材的核心是通过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寻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案例的研究中提炼地理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区域发展的基本方法。案例体现的不同区域环境特征,许多是以地图的形式呈现的,因此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从地图中穷尽地图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从地图中获得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例如在《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一节的教学中,对“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一图,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入手,从纬度位置判断其所处的热量带,从海陆位置判断其水分的状况,再从地形状况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从中得出西北地区总体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西北地区的轮廓特征,从而得出干旱程度的差别是从东到西是越来越干旱,得出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内部的差异性,指出地理事物分布的地带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然后再指导学生观察西北干旱地区的非地带性现象的存在。这样本部分的知识点的教学基本撇开了课文的繁杂描述,围绕一张地图,从图中获得了所需的信息,并且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为以后的区域地理地图的分析打下了基础,有利于读图能力的迁移。
3.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章节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思维导图就是要求学生把对问题分析的思维用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类似于计算机中对文件的管理是用目录树的形式管理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思维的方向和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可以较为深入和开拓。由于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每一节的案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的中心。因此,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在明确章节研究主题的基础上,先撇开书本,设想本章节围绕本主题可能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描述出来,然后再回到教材,对比分析,这样学生更加容易从中掌握区域研究的方法,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例如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为例》,让学生从本节主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入手,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在作业纸上画出对于本主题可能阐述的方向的思维过程,以类似目录树的形式表达在作业纸中,然后教师通过调板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合作,加以指导,最后通过阅读教材,与教材进行对比,来达成课程目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广阔性的培养。“授人与渔”,使学生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时很容易进行方法上的迁移。课程标准更多的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通过这种体验性目标,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精心设计活动,呈现新案例,培养学生活用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
篇2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备考经验,我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下地理高考备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钻研教材,精编导学案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主要从系统知识到专题式、案例式分析,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低。以人教版为例,例如,新课程高中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先介绍了各种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分布地等自然地理内容,接着分析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人文地理内容,将原来分布于高中地理上册和下册中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也真正体现出了教材所要突出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这种编写方式,体现了一种与传统教材不同的理念,即地理教育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关于地理的一般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有机联系,用整体的眼光去认识地理知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及基本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教学参考书及资料,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应在教研活动中进行集体讨论,广泛搜集并认真研读各种教学参考资料,随时注意和跟踪本学科最新发展状况,不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幕后策划者,导学案才是“操盘手”。导学案一般包括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和学法设计。当然,不同的课程侧重点不同,但是学案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要结合新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构建思维平台,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始终体现出以能力立意的考查意图,这种以能力考查为重点的试题,强调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结构的质量、知识点间的联系与迁移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理解和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的运用,是教活地理、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考地理试卷中,填图、读图分析题的比重逐年增加,甚至是无图不成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长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识图、读图、析图、用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图,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图像联系,或把已有的各种地理图像加以分析、综合和迁移,重新组合成前所未有的新的地理图像。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读图、用图机会,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重视地图,抓住地理核心,养成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实践证明,经常读图、用图,久而久之,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四、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精讲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而是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在精讲过程中,应遵循问讲结合、师生互相问答、识图与绘图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讲在难处、讲在惑处、讲在浅处;活练不等于多练,而是激活练习,让练习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通过精讲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基本可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1.基础复习课:复习顺序合理,科学用时;立足教材与大纲,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不留死角;明确复习要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控制训练的数量与难度,重视反馈。
2.专题复习课:专题的确定以涵盖主干知识、整合重组知识为原则,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总结规律,掌握基本原理,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与迁移;注重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要逐步达到高考要求,重视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
3.评讲课:无论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还是近年来各地的模拟考试题,要选取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的典型试题。建立科学的训练题库,试题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状况来选择,要以中档题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分层训练与专题讲解;强化文字表达和答题技巧的训练;特别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五、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习惯
篇3
关键词:思维导图;学习力;思维模型;思维品质
一、化学简答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练的文字表述来回答化学问题。它具有取材广阔、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而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融于一题之中。在高考化学试题中简答题已成为非选择题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化学思维能力与化学学习力的一种形式。但从高考试卷分析数据来看,简答题是历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也是高考拉分的关键题型。在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很重视化学简答题的学生训练与总结、讲评,但学生的答题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有:教师在教学上只重视训练与讲评,缺乏有效的化学思维能力提升指导;学生在学习上只重视记忆、机械答题,缺乏化学思维。
二、化学简答题类型与解决策略
化学简答题涉及知识面广、试题类型多,主要类型有:化学原理解释类、化学实验操作(设计)类、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类等。其解决策略是分类总结化学基础知识、掌握问题分析方法、培养解决问题思维顺序,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品质和解答化学简答题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力。
(一)化学原理解释类简答题的解决策略
化学原理解释类简答题常用来考查化学基本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最常见的是分析说明和解释一个化学现象或事实。分析时要运用由果索因的思维方法,先分析题中给出的结果,然后结合化学原理、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推测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回答时侧重于化学用语(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特别是应用平衡移动原理时,一定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案例1】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之间,试解释盐酸的作用。
学生解答错例解析如表1所示。
纠错办法:叙述时一般可使用因果表述法,不但要回答出“是什么”,重点还要回答出“为什么”,回答问题一般要体现“前提、理由、结论”的答题过程,切忌顾此失彼;最后联系题意综合分析、归纳,并进行语言的加工提炼,做到原理正确、回答切题、语言精练、意思完整,如表2所示。
笔者根据化学原理解释类问题的考查方法、常见错误、思维要点、答题策略四个维度归纳出“学习导图”,通过学习导图使学生掌握化学原理解释类试题的特点、思维方法和解答策略,如图2。
(二)化学实验操作(设计)类简答题的解决策略
化学实验操作类问题要求回答“怎么做”。常用来考查化学实验知识,最常见的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及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分析时要运用同中求异的思维方法,设计出简便而可行的实验方案。回答时,需用文字陈述实验的操作步骤、所用药品、现象以及结论。一般不必阐述 “这么做”的理由。图3为化学实验操作类学习导图。
【案例2】图4为对某混合样品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A、D瓶内所盛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B瓶内所盛试剂是浓硫酸,连接好仪器后,如何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学生错误解析见表3。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是实验前的重要环节,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基本操作。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暴露出缺乏思维有序性与实验想象思维。在教学中可通过问题引导、分类研究、归纳方法、总结提升等策略,建立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学习导图(如图5),培养学生思维有序性与实验想象思维。
【案例3】工业生产Na2S2O3产品中除了未反应的Na2SO3外,还可能存在Na2SO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是否存在Na2SO4杂质。
针对此物质检验类题的答题思维训练以及实验设计常见思路如表4和表5。
心理想象练习(想象实验操作)是解答好化学实验操作类问题的关键。教师一方面要切实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准确而熟练的实验操作,积累深刻的实验体验,为建立动作表象、进行心理练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心理实验的习惯养成,加强心理练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实验想象。学生需要凭借心理练习将试题设置的实验在头脑中“做”一遍,然后对题设问题做出应答。因此,心理练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实验简答题的解题质量至关重要。
(三)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类简答题的解决策略
评价一个实验方案,必须符合设计原则,对于不合理的设计能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能提出合理建议,对于不同的设计做出比较,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比设计实验的难度稍大,要求稍高。一个实验方案的优劣主要从实验原理是否科学合理,操作与装置是否简单可行来评价,另外还要从绿色化学和安全性两个角度去评价,图6为化学实验方案评价学习导图。
【案例4】为了检验火柴头燃烧后产生了SO2气体,某学习小组讨论后提出下列六种检验试剂选择方案,通过对实验原理分析,对不同的试剂选择方案进行评价。
对这六种检验试剂选择方案的实验原理分析及可行性评价见表6。
如何将燃烧产物SO2收集,以便观察实验现象?以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为检查试剂,学习小组讨论后提出表7所列六种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
方案评价:方案2、3、4、5、6均可行,方案2、3、5基本原理相同,SO2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火柴燃烧产生的SO2气体会下沉到试管或烧杯中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而褪色;方案4操作最简单、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为最优方案。
对给出的实验方案做出选择、评价或找出最佳方案,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效果与体会
化学简答题要求学生通过外在的语言形式将解决问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而内在思维要借助于内部语言进行,又要通过外部语言将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语言表达的质量实质上是由思维的内容和品质决定的[1]。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解答化学简答题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建立化学简答题学习导图,明确不同类型化学简答题的考查方向、思维要点;针对不同的简答题类型构建不同的思维模型,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的无序性和非逻辑性;通过思维导图将解决问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展示出来、通过典型错误原因的分析揭示学生的思维缺陷,可有效减少思维的盲目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教学中通过分类总结解决策略,通过会思、会说、会写训练来提升学生解答化学解答题的能力。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化学专题复习,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力[2]。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 实验教学思考
引言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1、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1.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意识
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甚至到结束时都没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也不允许他们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例如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中有多个实验要用到洋葱根,这样洋葱根的培养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完成。除了按教材上的方法培养外,也可尝试其他的培养方法,如“沙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培养洋葱根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有时,实验不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以往教师总是要求学生照搬正确操作的实验结果,其实此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可以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例如,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有的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细胞的形态,我让学生分析可能是哪一步骤出现错误。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解离时间短,二是制片过程压片没压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这样,学生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但对知识的引用能力和领悟能力却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培养了综合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在今后的实验中,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步骤,主动提出问题,对实验的某一部进行改革,增强了实验的兴趣,也培养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又如,学生在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经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征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这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观察材料的厚度就要越薄。因此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就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假如图像不太清楚,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像了。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
1.3调控好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探辩能力得以提高
探究性实验教学既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注意合作学习和开放学习,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探究性学习课堂需要一种探究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可以进入探究天地,以研究者、发明者、批判者、评论者的角色出现,对问题进行分析,对设计进行论证,获得结论,对过程进行评价。“自问自答”式的启发和“满堂灌”不适应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放下“权威”,走入学生中去,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解决者。引导并且鼓励他们自主活动。自主进行探究。但是,大多数教学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师生的互动活动,高中生毕竟年龄小,阅历浅,经验相对缺乏,在探究活动中往往属于“弱势”的一方,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非常重要。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导”得准确,离题万里的导向是大忌;要“导”得合适,大包大揽和浅尝则止都是要注意避免的。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发动不了,探究意识不能激发,常常进入“启而不发”的境地,教师没能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重要原因。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探究性课堂走入另一个极端所要注意的问。只要师生把握好各自的位置,学生就能在实验探究中获得提高。
2、新课程实验的发展方向
由纯理论内容向帖近生活的方向发展。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生物实验拉近生物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例如一些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之类的实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生产和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同时,新课程注重让学生关心身边的现象,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生物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由按部就班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设计方向发展。由于设计实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智力的开发,能有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3、结束语
生物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重要理念的体现。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做好生物实验教学设计,提高实验课的效率,是教师对日常教学的一种思考,也是新教材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要做好各项实验教学工作,促进实验教学各项工作和基本设施的完善,做到开展好生物实验教学,确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马新平.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分析与国际比较[J].商业时代,2010(27).
篇5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 基础知识 学导式 复习
新形势下,化学老师要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富于创新能力的一代人才。根据多年来在教学第一线的不断探索、实践、积累,我认为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注意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积累知识是创造知识的基础,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知识创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但有能力必然有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的提高应以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如果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引导启发学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让学生掌握好、理解透,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相应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分析生活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灵活运用“学导式”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导式”教学是在自学辅导和启发式教学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学入手,以开发学生智力和能力为目的一种教学形式。根据中学化学的学科特点,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学导式”的教学形式,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之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因为:第一,“学导式”是学在导前,把教师从重复叙述的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把导的效能转化到学生能动地开发自己的智能上。第二,“学导式”这种教学方式其着重点放在开发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上,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开发和普通发展,实行教书育人统一,教学过程和教育过程有机渗透,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综合效应。第三,“学导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它以自学、思考和讨论为主,让学生自己观察、辨认、分析或动手操作,作出判断或结论。这样可以把学习和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总之,“学导式”这一课堂教学形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地加以运用,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语有言:“温故而知新也。”知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通过复习,不仅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能对遗忘了的知识重新加以巩固,并形成技能、技巧。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复习方法大体有:图表法、实验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复习方法很多,我们要依据化学课的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我在复习“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运用实验法和图表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习。实验时,教师居高临下,积极启发诱导学生找出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这样,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练习也是复习化学课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很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总之,在灵活多样的复习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利用趣味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实践。在化学课堂活动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重要。而化学课最好的实践就是动手实验。实验不但有利于提高实验操的技能,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动手学习的兴趣。化学趣味性实验能以较为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较大吸引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实验的现象。并通过实验产生的现象让学生自己概括和归纳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探究能力。比如我在上课时让学生运用趣味实验观察分析比较正丁烷和异丁烷这两种有机化学物的异同。学生在动手实验时积极性非常高,对所看到的现象也能够比较好地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趣味实验,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创新灵感,从而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认真研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主动应答时展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担负起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那么相信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必将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问题 导学 主体发挥 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标准和一标多版教材的推广使用,尤其是对学生全面能力与个性培养的目标提出,使“个案”导学法更加“如鱼得水”,并迅速推广。“个案”导学,即通过对个案的师生互动分析,引导同学参与或自主完成问题探究,并学会“举一反三”。“个案”导学法是一种极富个性创造的教学形式,与其他方式互补,使地理课堂更加充满活力。“个案”导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必需进行科学的“个案”选择和“导学”设计。
一、“个案”选择的基本原则
“个案”选择是实施导学的前提,精选合适个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个案”选择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代表性原则。代表性是个案的标志性特征,并非任何事物都能作为个案搬上课堂的。代表性个案是为了突出“个案”导学的以下要求:
1.代表性个案,才能反映出研究对象的规律性,即共性。才能让学生对同类事物触类旁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2.代表性个案,才能代表地理学科的研究特性。选择个案应切合个案选择的学科要求或实效性。
(二)真实性原则。真实的个案应来自现实生产和生活,源于客观存在。选择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个案,是个案选择应遵循的科学准则,因此,老师应随时关注身边事物,捕捉个案素材。
(三)即时性原则。主要强调所选个案的“应时”要求。过去、现代甚或未来时,都要遵照知能要求的时代特点,所选个案与时代进程一致,并注重对未来的预见性,以激发学生对知能的创新发展。
(四)可操作性原则。“个案”服务于教学,要适用于教学或探究的操作要求;最好能体现出地理特色。个案多以图片、图表或动画为佳,这样最能体现地理个案的学科特色和综合归纳要求。操作时要达成“导”与“学”的有机结合,主导与主体作用的共同体现。
二、“导学”操作的设计原则
导学操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目标是否顺利达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要全面实现“导学”目标,操作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即所选“个案”针对教材重难疑点,切合热点,紧扣要点及知能需要。所编“导学”案既针对多数同学知能水平,又兼顾不同对象,这是实施导学过程的前提和保障。问题设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既紧扣教材,考虑全体进步,又充分兼顾个性发展规律。既注意基础巩固,又加强拓展延伸。通过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知识与技能。让同学们意识到——要解决问题,怕看书或看书不认真不行,怕思维或思维不透彻也不行,不注意书内外联系更不行。将同学们真正引入教材、引向生产和生活,既导其参与又养其自学习惯,激发其思维活动,真正发挥导与学的互动作用。
(二)生活化原则。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在导学设计中,结合教材将现实生活与知能要求关联的现象引进“个案”,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分析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与现象,进一步激发其学习与探究兴趣,培养其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计划性原则。即所选“个案”适量,编排“导学”程序能针对教材知能要点和“导学”主体,确立科学的导学程序,达到复习旧知并学习新知,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
(四)可导性原则。所选“个案”及所编“导学”程序,能适用于课堂教学或研究性学习的问题需要,并便于操作。个案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去识记、理解、归纳、综合,尤其要重视方法指导,变会吃鱼为能抓鱼。
三、“个案”导学法的优势所在及操作规范
(一)“个案”导学法的优势
1.带动学生的全面综合思维。“个案”呈现了最具代表性的素材和情境,学生能从纷繁复杂的要素中抓住核心、探求本质特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个案所含的知能要素和基本原理,加深思维深度;通过举一反三、扩展延伸、类比推导出同类知识与事物的规律。
2.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和素质。“个案”导学改变了单授知识的传统方法,使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发挥余地,师生间互动更多;把学生的理解、表达与操作能力统一于和谐的导学环境中。尤其是研究性学习中“个案”导学更加有赖于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习惯大有裨益。
3.达成“导”与“学”的高度统一。“个案”导学最明显的表征是师生互动,导学同步,相互促进。尤其是探究性“个案”提供了广泛的问题情境和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4.知能目标与探究发展高度统一。“个案”导学针对性强,从知能目标到探究发展,都有一定尺度;其过程具有灵活性,能最有效地将知能目标与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二)“个案”导学法的操作规范
1.课前预习,效率倍增。课前预习是“个案”导学最重要的准备,既充分体现其导学功能,又是实现学生自主作用的保障。精心设计和编好个案后,提前发给学生,让其提前明确目标;老师指导其对个案内容进行自主预习。让同学对照目标看书预习,用色笔将课文重难疑点标出,以备课堂解决。教师更要有意识、多途径获取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使导学过程更有针对性。
2.课堂互动,主体完成。坚持学生主体,可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及时解疑。互动探究,要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引导其由浅入深地进行思维。互动时老师引导为主,而非一讲到底,剥夺同学自主思维权利。
3.课后巩固,深化提升。“个案”导学确能解决同学们的多数问题,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神贴,仍有部分问题或部分同学对某些问题未完全理解,老师须准备一些与个案相关的问题供课后再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通过其再造过程,达到充分理解和全面达标。
篇7
【关键词】阅读 语言 图像 思维 地理
什么是阅读呢?阅读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读者利用逐渐掌握的阅读技巧,领会作者通过符号表达的意图的过程。阅读和思维密不可分,因为思维就是人们借助于表象或概念,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活动。阅读过程就是对信息的理解过程,包括:对符号、结构的辨认和对语义的理解[1]。其实质就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地理教学的阅读包括文字阅读和图像阅读。
1.文字阅读,培养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运用概念(语言)符号进行信息加工的一种认知方式,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2]。文字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抽象思维培养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文字阅读技巧的训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那么如何通过文字阅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1 会读―――启发阅读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一般的读书方法:①读书时,学生要专心致志地进入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阅读重点,做出阅读笔记;②学生要把课文、图表和习题进行对照,力求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③阅读中,学生要学会做出各种不同的标记,准备质疑或以备再读。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做到两个结合:读文和读图结合,理解与记忆结合。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1.2 思读―――培养归纳概括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边思边记的阅读习惯。在自我阅读的过程中,除要画出重点词句和疑难点外,还要及时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纵横联系,使知识的记忆在多种联系中得到巩固和加强;要学会对阅读内容进行归纳―演绎,比较―归类,重组―变换,以加深理解。这样读思结合,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在“思”的基础上再向纵深阅读,从而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思维条理化,概括化。
1.3 善读―――提高分析综合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处理具体的阅读教材。学会分析教材结构,寻找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利用关键词、主旨句来把握阅读教材中心含义,并以此为前提理解上下文;学会区分大意和细节、事实和概念;要注意理解逻辑关系(时间、因果关系、位置关系等),学会运用逻辑关系词进行推理和判断,对阅读教材,既能宏观整体把握,又能做微观细节处理。
2.图像阅读,培养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运用分解、组合、类比与形象概括、联想、想像等方法,对已有的表象和图形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对表象进行信息加工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包括:表象的分解组合、直觉判断(局部图形的识别)、联想、想像等,具有形象性、整体性、概括性、直觉性和情绪色彩[2]。地图是地理的标志性语言,具有极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其右脑的开发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2.1 读图―――丰富表象提高直觉。直觉是通过人们的感知对事物进行观察、获得丰富的表象的积累后,突然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产生共鸣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式的理解,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2]。对学生直觉的培养,首先要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其次需要丰富的表象和经验的积累。分类整理教材原图,大量感知;分析图与图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思维;根据不同的图像种类,采用不同的读图方法―――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图,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观察读图,抓住重点与特点读图,启发联想、由此及彼联系读图等,是积累读图经验、丰富地图表象、提高学生地理直觉的有效措施。
2.2 变图―――培养分解组合思维。分解组合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跳跃性的有效手段。例如,将原图中,典型的地理特征的局部内容按块状截取,即将原图分割成一个或多小图块,用以比较、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结构和特点;在原图上某一方向作剖面线,反映出沿线地理事物的分布和演变,实现地图从整体到局部的转换,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在时空分布上的地域演化;多图并用,分析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发展。
2.3 析图―――培养类比联想思维。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包括:地理概念、地理事项、地理原理、地理区域等。其中很多内容可比性、逻辑性很强。因此,多图并用地对不同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人口、工业、农业、城市等地理要素进行相似、相近或相异、相反的比较,并进行类推,不仅可以深化理解已知的地理事项,而且有利于对新的地理事项的理解。
同时,要善于对观察到的地理事项,结合地图进行积极的思维,搞清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地理要素之间的来龙去脉,对每一幅图都要知道是什么图以及和其他图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判断、类推联想、归纳总结的能力。
3.图文结合,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图文结合,以图导思是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促进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有效途径。
3.1 图文结合―――贯通抽象和形象思维。图文结合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文字材料主要由左脑负责,图像材料主要由右脑负责。图文结合实际上就是左右脑的协调。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文读图的同时,更要注意图文结合,以图导文,以文解图,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在图文转化中,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3.2 以图导思――协调抽象和形象思维。地图不仅具有形象性――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合的特点,同时也隐含着逻辑性――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因此,它是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的“媒介”。例如,运用地图体现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运用地图讲解地理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判断推理思维;运用地图剖析地理成因,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变换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思维。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注意文字、图像和思维的结合,不但能促进左右脑的协调,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空间造型原理” 是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以空间艺术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教学时易走两个误区:(一)单纯的理论灌输,陷入空洞晦涩的理论话语网络;(二)纠结于外形层面的造型语言,单纯练习手工技法,即知行关系脱节。因此应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从单纯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思考设计现象,在设计现象中分析总结出基本原理,在教学训练中运用基本原理去创造新的作品,由此达到“知行合一”。
一、在理论讲授上引导学生求“知”
知是行的前提,因为只有多知,才可能拓宽知识面。原研哉提出“用语言表达设计是另一种设计行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学也是一种设计行为,“知”的传授应直观易懂。由于空间概念本身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形式构成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又过于“行而上”,因此在理论讲授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为骨架,以分析设计实例,剖析设计手法为导引主线,以提高设计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为宗旨的解析式教学,全面展示空间造型的魅力。如在具体讲授“造型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相关理论部分时,除了引用罗马的坎皮多格里奥广场、土耳其的塞利姆清真寺、赖特的流水别墅等经典案例,也穿插“李布斯金的犹太人博物馆”,“北京奥体公园的设计”,“上海世博会掠影”等现当代的最新设计成果,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易理解的图像语言,并附以大量背景材料和分析图式,有重点有层次的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一方面,使理论知识深入浅出,改变了传统理论授课干燥乏味,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潜移默化地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的设计思维。
鼓励学生多求“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更新的设计手法被用在空间设计上,面对每秒都“刷屏”的设计现象,应积极主动地对教学内容和范例进行进化翻新,注重探讨国内外当代相关设计学科的创新及学术发展,紧跟设计潮流,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看待基础理论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运用与变化。当下的新新一代视角多变,传递信息方便快捷,看到有趣的事物,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随手拍摄下来,并附以文字、声音等发在QQ、微信、微博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爱好。结合学生族手机党们的特有习惯,组建了班级群,发起了“随手拍认知活动”,鼓励学生在任何环境中随手拍下自己认为形态塑造好的场景,并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水、地面)随时画下草图。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体验中,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在实际的环境中观察空间的形态的敏锐度,寓教于乐。学生可在平时生活中,节假日的逛街途中,上学的路上,随时随地观察场地特征,将场地上的视觉要素归纳成点线面等基本造型元素,并注意各要素的尺度关系。鼓励学生用图纸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图,把空间认知和把握从过去的生活体验感知上升到对空间形态构成的理性分析,在身边寻找形式美。当然借助现代流行的交流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形成注意观察身边空间构成的习惯是本活动的宗旨。
二、在演习训练上教育学生践“行”
行是知的落脚点,因为只有行,才能检验知的深与浅。课程中灵活安排与各部分讲授内容相结合的课程训练,巩固理论学习内容。比如讲授造型的基本要素时,安排 “演绎名画”训练环节;讲授形式与空间功能时安排训练课题“夏屋”,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空间设计的基本形态规律。
课题一:演绎名画
基本要求:通过解析名画中蕴涵的构成原理来帮助学生寻找设计灵感,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空间作品。
目的:增强视觉敏锐度,二维到三维空间想象力、空间转换能力的培养。
指导要点与步骤:
设计专业的学生对绘画一般都有比较长时间的学习经验,通过对其熟知的作品,引发学生自己用分析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将自己感兴趣的画作平面构成化,以创造出有趣的形态,并将这种形态做为空间作品的创作源泉。训练通过“解析—抽离—转型”等步骤引导学生实现从平面思维到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解析”训练学生的视觉敏感性,能理性地看待隐藏在画面中的图形、轮廓、本景和不同色块之间蕴含的比例关系;(二)“抽离”指学生通过提炼名画中基本造型元素的构成关系,如控制线、模式、韵律和动感等,并进行适当的加、减、演绎、复合、分割、缩放、遮盖等操作,调整成转化立体作品前的理想平面;(三)“转型”指将平面中较为引人注意的正要素形体,转换成为体块,而相应构图中形的负要素的负空间和灰空间以及参考框架都可以处理成为背景。在“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型与型的关联而使空间形体处于多向延续,通过比对调整,直到获得满意的空间形式。
在“解析—抽离—转型”过程中,因为对名画作品特征的借用和重新解读要求对先前的构图体系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并注入新的想法,初始的设计概念在图形的变化和转换过程中,能得到不断强化和清晰化,最终成为消化过后的自我意识的反映。学生从创意构思到形式的确立、材料的选择,直至完成设计作品这一系列的创作过程都贯彻自己的理念,树立了整体观念,成为本训练环节的亮点之一。(附组图1)
同样一幅名画,不同学生由于理解方式不同,解析抽离出的平面也不相同,同一学生的平面由于经过不断推敲比较,图形和背景交互作用,从初始平面状态派生出来的空间形式也是变化多样的,由此设计蕴含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本训练的又一亮点。
与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纯粹美学和抽象形体构成原理和技巧方面的“名画解析”训练不同,“夏屋”的训练安排在讲授完理论内容“形式与空间”后,旨在进行形式与功能之间的探索。
课题二:夏屋
基本要求:
在校园环境寻找作品摆放地,并分析该场景中的造型要素和空间氛围,将其作为创作出发点。
1.运用各种材料反映创作主题。
2.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各成员分别提交草案并进行讨论,共同提交最终成果,分工协作,控制造价。
3.作品大小高度在2m左右,材料不限,风格自定,手工制作。
目的:探寻功能与形式的最佳结合点。
指导要点与步骤:
形式是在设计目地的控制之下各要素的集合,如形状、尺寸、色彩、质感、位置等,它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训练步骤分为“场地调研——草图比拼——方案修改与确定——空间布置与方案执行——成果”。校园环境是学生所熟知并能亲身体验到的,在构思方案和实施的过程中,需多次对场地特征进行比对,运用所学原理知识探索其空间形式构成的关系。
设计创意是整个方案的灵魂和引导者,它直接影响项目的外形,实现其设计目的以及潜在的本质特征。在对“夏屋”这一主题的设定中,作品应具有独特的识别性,能凭借其优美的形式来使人们感知它,使用它,并适应一定的特殊条件和环境要求,在环境中既是独立的个体视觉焦点,又能融入其中,与之结合成为整体。形状是形式的主要可辨认的特征,运用一些单纯的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来做基本形并加以变化成为简洁的形式,可以使作品更加容易辨识和记忆,因此,形体设计上鼓励单纯简洁。制作时,由学生选择限定空间的元件(如木板、绳索等),作品完成后要求能放置在场地上保存一段时间,结构和材料应讲究适用性和合理性。(附组图2)
方案实施前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自己的概念性设计,并在设计小组内进行相关的问题讨论,如方案的优缺点,预算造价是否合理,实现的困难度等。学生在设计时既可以从功能入手,以功能决定形的组合;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形式本身入手,先运用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形,再根据美学意义调整功能分配。
在设计和过程中体会形与环境的关系,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形式与心理感受以及形式与材料构造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是本训练的关键。训练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授课效果出发,时时注意考查学生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授课重点,注意基础内容衔接专业知识。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对其设计作品进行可持续性“调整”,本着系统性原则,使指导有方向,辅导有成效。
三、在教学艺术上体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理念融汇在空间造型课程中,丰富了讲授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其求“知”和践“行”达到“合一”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三种基本教学法:
(一)案例示范法。注重将教师本人的作品或曾指导过的优秀作品进行从设计构思、创作方法到表现手法、设计过程进行全方面剖析,系统性地演示基本原理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如在“复制的力量——2010当代国际艺术学院设计展”中的艺术作品《病毒系列2010》、《依椅》运用了点线面的构成手法达到丰富的展示效果;2010江苏省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的几位同学的《徐州市奎山公园改造方案》,以平面布局去完成功能分配,从多个角度启发学生,拓展学生知识含量。
(二)探究研讨法。是指学生在发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采用集体交流和研讨的方式进行,训练中鼓励学生用语言和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可行性研讨,肯定其在学习中所走的能通向更多可能性的“弯路”,通过方案比拼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鼓励其探索式学习,拓展其设计思路。
(三)角色参与法。指在训练环节中,加强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考,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时每个学生即是“设计者”又是“评价者”,自己提出方案并对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方案提出建议,通过“调研分析问题——解决方案比拼——方案推敲与确定——方案执行与实施——成果与总结”等流程最终完成课题,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根据每组成员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现场指导,既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与沟通交流,又注重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彼此的角色互换,学生在彼此方案比较与竞争中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各抒所见,取其所长,最终提出集体创作成果,在短时间内提高了方案质量,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研讨法和角色参与法的运用有三个关键步骤:首先,应构建合理的合作组织;其次,应以设计实践项目为载体,合理引导;再次,强化汇报,实现认识提高。分组时应注重组员素质的搭配,注意男女生搭配,性格搭配,特长搭配,保证每组特质基本相当。角色设定时应使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并在每次讨论过后进行角色互换,避免学生的“跟蹭”现象。探究的最终目的是如何高效高质的解决实践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以“导”代“教”,在方案实施后完成落实汇报,总结经验和成果,在回顾体验过程中提升认识。
空间造型原理作为专业设计课的前提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其教学中的“知行合一”,可以使学生的设计思维、专业设计程序与方法得到训练,对创造意识培养具有开发性效应。在教学时让学生理解基本元素作为造型语言的创作“单词”,形式组合方式作为“语法”,有了单词和语法可以造“空间句子”,但要使空间设计更加美好,必须能抒发创作者意图和情感。打造空间如同握在手中的杯子,通过改变杯型来使容纳更加丰富,而你就是握着杯子的人,只有掌握好原理知识,才能创造出艺术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贾倍思.型和现代主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健.艺术设计专业范例教学法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0(4):148~149
[3]杨开富,谢燕平.空间造型设计思维培养——空间构成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装饰》2011(6):64~65
[4]李泰山.空间构成基础教学研究[J].《中国美术》2012(6):94~101
篇9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课本知识;学生生活;对接策略
一、科学教育中与学生生活相对接的实践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对接,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实施与学生生活对接教育的主渠道,它蕴含了许多实施新课标理念的契机。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契机,遵循恰当的原则、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因势得到对接点,提高教学效率。
1.在科学原理的建构中进行对接,领悟知识价值,开拓学习思维。在科学教学中,当讲解科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空洞的说理,就事论事,这样不仅让学生觉得科学课的单调、乏味,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变狭窄,视野不能得到开阔。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学知识有哪些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
【案例】《气体流速与压强大小关系》的教学
■
教学中,通过如上图的一系列探究,学生基本形成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认识。可是这些探究都是侧重于模型的研究,和生活实际中的产品有较大的差距。对学生而言,对原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科学”的层面,没有提升到“技术、社会”的层面。所以并没有达到学习应有的深度,笔者特意设计了以下两个片段:
片段材料1:飞机的图片
师:飞机在空中飞行,需要获得一个升力来平衡重力。如果从刚才所获得的知识角度来思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生:需要飞机上方的气压小于下方的气压,或者说飞机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比下方的速度大。
师:那么飞机从结构上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生:可能和它的形状有关(猜测)。
(教师出示机翼原理图,并让学生通过对圆珠笔杆吹气,感受大小端出气的气流速度。引导解释归纳出:流线型结构—上下速度差—上下压强差—升力)。
片段材料2:F1赛车模型的气流偏导器图片
师:F1赛车因其流线型结构,高速运动时会受到一个升力作用,这时非常需要增加后轮的抓地力,工程师们设计了气流偏导器来解决这个需要。如果你是工程师,你所设计的气流偏导器的模型将会是怎样的?请用橡皮泥进行模型设计,并说出设计的理由。
生:(展示模型)一面平整,一面突起的流线型结构,平整面朝上。因为这个结构和机翼的结构刚好相反,应该可以获得一个向下的抓地力。
(由同学给予评价,教师展示机翼与气流偏导器原理图加以对比,并作阶段总结。)
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建构,难免过于严肃和抽象。在教学中渗透与学生生活相融的理念,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思维架构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形成正确的对接渠道,能有效地让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社会价值,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2.在习题变式的训练中实施对接,留心生活实际,体现教学统一。新课程理念下,习题不应该只是充当掌握知识和原理的“检验员”,更重要的是通过习题,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了解世界科技的最新发展动向,科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怎样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要多留心现实生活实际,多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地把这些问题编进习题,让学生加强这一方面的接触。
【案例】“平均速度”的教学
教学中,教师设计了相同时间内分别采取匀速和变速的运动形式通过相同的路程的题目。再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的实际是将变速运动问题等效地变换成匀速运动问题。
习题:测自己步行平均速度的实验设计
(1)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案。方案应包括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实验过程、设计纪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2)学生描述自己的方案。评价交流时让更多同学参与。
利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真实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本质上还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考察学生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充分体现教与学的统一。在习题训练中,不可一味“追新求难”,脱离“纲”和“本”;在坚持科学性原则的同时,对可能引用的数据、资料要加以验证,做到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不能随意杜撰数据。
3.在课堂实验中对接,品尝实践趣味,强化应用意识。所谓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对接,就是强调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它利用生活中常见、熟悉或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是一种新颖的实验形式。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实践价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在课堂延伸中进行对接,提升教学效率
1.与研究学习活动课进行对接,使学习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将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对接,不以学科知识、学科结构的强化作为核心内容,从学生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科学世界以及人文世界),主张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实际的调查了解,明确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休戚相关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导学;精讲;引导思维;勤练;自主学习;《基础会计学》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14-01
一、在教学上,以面授老师的“教”为主
1.“三段式”导学模式为主线,并且“善导”。(1)期初学习入门导学。是指在开学初对学生集中进行课程学习的入门辅导。(2)期中进行承上启下辅导,对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学生下一段学习进行提示,布置作业等。(3)期末复习指导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的方法,复习中应掌握的主要知识点,讲解重点难点问题,考试中应注意的事项,举行测试等。(4)而所谓“善导”就是善于启发、指导、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怎么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导学中采取组建学习小组的形式,各组由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担任组长。课后作业、课上讨论及实践作业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效果很好。
2.以“精讲”为重点。“精讲”力求少而精,点到为止,主要出示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与关键,而这些知识点、能力点也须启发学生由他们先行提出,并能自行解决。
3.以“引导思维”为手段。“引思”在于激发、引导学习创造性思维活动,强调学思结合,以使“引思”贯通于教学全程之中。“引思”既要点拨引思,更要分析、想象引思,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最佳状态。在小组讨论中要归纳、总结异同点,并举出具体实例。
4.以“勤练”为辅助。“勤练”是传统教学强调的教学手段,远程开放教育同样视“练为主线”,边学边练,可使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技能,达到消化、巩固、理解和创新的地步。
“勤练”中的平时作业,须及时完成,一丝不苟。远程开放教育的平时作业作为形成性考核予以记分,其作业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15%~20%不等)。这无疑是一项特殊重要的考评手段,它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检查和跟踪监控。
5.以“创新”为目标。“创新”指的是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开放教育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转变到以探索、发现、协作解决问题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自主学习的动机。
“导学”、“精讲”、“引导思维”、“勤练”、“创新”可归结为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突出讲和练,“导”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科学指导。要贯穿教学始终。“讲”就是讲规律、讲方法、讲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练”就是练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表达、分析、归纳、应变的能力,最后达到创新的目的。
二、在学员自主学习方面,提出指导学员读书、作业教学方法
1.指导读书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指导学生重点研读。《基础会计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加强理解,融会贯通。(2)是指根据《基础会计学》教学内容中存在逻辑关系,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参考有关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3)对于《基础会计学》教材中原属于知识线、知识块的内容,采取专题的方法进行研读,可以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
2.指导作业教学法。(1)在向学生下发作业的同时,对学生完成作业进行指导。在提示中详细说明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和要求,对作业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提供参考材料。对较难做的题,给出解题方法提示。(2)教师收缴作业后要及时批改,并将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从而充分发挥作业控制、督促、指导学生自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中泉.基础会计[D].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思维导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