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篇1

1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从研究层次看,农业生物多样性可划分为遗传多样性(品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农地景观多样性。在遗传多样性方面,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农作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作物品种多样性的研究多集中在栽培作物上,特别是对农户生计具有重要作用的物种,如稻、玉米、菜豆、辣椒等,因此导致研究的作物种类相对狭小。作物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可以采用农户问卷调查,也可以采用基因组学的方法和田野作物性状调查的方法,后两种调查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成本较高。作物遗传多样性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它是国家种质资源调查的重要对象,农业生产中保留的种质资源不必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此可以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不用过多追求传统种质资源种植的面积和均匀度。国内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多集中在农业物种多样性。但是,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具有较高的难度。在类型上,遗产地的农业物种多样性可能包含了森林、草地、农田、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也包含了草本、灌木、乔木等不同植被类型,农田生态系统按照作物的种类也可以分为瓜菜种植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稻田生态系统、茶园生态系统、林下作物种植系统等等,因此增加了农业物种多样性调查的难度。另外,农业景观的斑块性特征使得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法不再适用。这些复杂性造成了迄今还没有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标准。对农业物种进行调查,常见的有按照生物类群进行研究;按照用途进行研究;按照社会组织单元进行研究等。典型的做法是把农业生物多样性按用途划分为粮食作物、蔬菜、果品类、畜牧业养殖类、水产养殖类、药用类、观赏类和用材类,在该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还有森林子系统、村落子系统、梯田子系统和溪流子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每一子系统中又区分了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地了解到系统存在的物种类型,但是由于农业物种多样性是由农业物种种类的数量以及均匀度决定的,物种数不能反映农业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另外,这种调查方法不能评价特有种、濒危种等农业生物类型。长期以来农业生物的栽培和管理都在农民自己的土地上进行,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也掌握在农户手中。农户之间的经济状况、生产管理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差别导致了农户管理的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较大。农户管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社区、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农户水平的物种多样性是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和就地保护的基本单元。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强度较大,人为影响很大,采用户级水平的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方法效果更好[1]。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中,进行的多是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调查技术包括农户选择,样地选择,实地调查。对于物种多样性核心资料的搜集有直接关系的用词包括:土地利用阶段、土地田野类型、样区、样方、镶嵌样地、单一物种的数量、物种丰富度己取样频率。资料分析上最有关联的用词包括均匀度,物种多样性,以及相似度指数。资料分析的方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物种下相似度分析和管理多样性分析[1]。从定性到定量化的研究过程中,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计算基本都是按照自然群落植被生物多样性的计算方法,考虑自然植被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出现了10多种评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指标:Margalef指数、Gleason指数、Pielou指数、PIE指数、Audair和Gof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也有一些以指标赋权的方式把这些指数综合起来形成了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2]。农业景观中,农田及周边的沟渠林路、灌丛、荒草地、果园、庭院等半自然生境构成的复合景观维系了全球约50%的野生濒危物种[3]。但是,国内对农田边界景观生态功能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农业文化遗产筛选标准中,农业景观的价值已经得到充分的阐释。但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中,农业景观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农业景观被认为是农业美学景观的现象依然存在。实际上,农业景观多样性具有多种功能,景观中的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促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传统农业景观,由森林、草地、水域等组成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所占面积高,并与农田构成复合的农业景观,为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类型,使生境专一种和生境泛化种都能占有合适的生态位;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能够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和提高作物产量。不同的生境类型维系了不同生物群落类型,并且生境多样性的测量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对非自然生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将农业景观分为点要素、线要素与面状要素。按照这种分类标准,农业生态系统中点状要素包括池塘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等;现状要素包括道路、树篱、墙壁等;面状要素包括草地、水域、灌木林、自然林等。郭辉军等[1]把农田复杂景观的调查建立在不同土地利用阶段内进行,样地面积的确定可以综合采用最小面积法、权属边界法和标准样地面积法等。郭辉军[1]认为户级水平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通过归纳和总结,可以形成景观水平和社区水平的农业生物多样评价结果。实际上,农业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是不同的概念,景观多样性不是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物多样性的简单集合,尤其是在调查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户级水平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景观多样性调查具有明显的区别。

2影响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在多样的生态条件下,经过自然或人工选择,农业文化遗产地形成了丰富而稳定的适应性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这些农业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密切,易受人类文化、民族习俗、耕作方式和经济方式等变化的冲击。在一些地区,育成品种或杂交品种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原有的传统农业生物资源因此被保留下来。但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下,现代育成品种被广泛种植,传统遗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冲击。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快速减少与农村文化多样性的丢失有关,传统作物也会因文化的传承而被保留下来,如在云南当地的节庆和婚丧嫁娶惯用老品种祭祀和庆祝。在农业多样性形成的过程中,农户是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改造者,他们的文化特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地景观和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农田生态系统或农业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都和农业集约化的种植方式以及传统农业管理技术的消失有关。一方面,农田农地的过度开发、田块的规模化经营、乡村沟渠路面的过度硬化导致了农业半自然生境的减少或消失,世界范围内45%的稀树草原都转化为农业用地,70%的草地以及森林被开垦成农田。另一方面,农业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对高产和稳产的过度追求,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导致农业景观均质化、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减低;集约化的农事管理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造成农业环境质量急剧降低,直接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4]。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通常导致自然生境破碎化,使得农田和般自然生境、自然生境变成相对离散化分布状态,减少了农业景观的复杂性。破碎化的自然生境不仅减少了某些物种的丰度,还会影响物种之间的关系及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农用土地向低级、简单的生态系统退化,空间异质性减少。另外,农用地闲置或撂荒均会导致某些生境类型的消失,进而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3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是保证我们现在以及将来能够获得和应用这些农业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相关的技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其进行保护就比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要艰难得多。对于农业遗传生物资源,我国很多科研单位进行了作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迁地保护等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多为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而且局限于少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对半栽培、采集利用的野生物种开展的保护工作相对较少。动态保护的理念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还是强调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由农户以储存的种子或繁殖材料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的一个过程。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就地保护对多数传统品种、野生近缘种来说仍然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建立了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通过这种自然保护的形式对野生植物进行保护。但也存在缺点:第一,保护的目标物种较为单一,保护的投入相对较大;第二,除了对少数野生近缘种有效外,对栽培品种、半驯化品种等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数物种是无效的。就地保护的另一种措施就是扩大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多样性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手段,例如庭园系统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蔬菜、观赏、药用、材用植物,被认为是野生植物的避难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也是野生植物向栽培植物进化的重要试验地。庭院管理者会从周边野生环境中引入半栽培植物,以较小的管理强度保护了很多的生物多样性。非作物生境或半自然生境类型,如林地、田块边缘区、草地、灌木篱墙等,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异质化空间,这些非作物生境可以作为捕食性昆虫、传粉昆虫等动物的避难所,有利于它们迁入邻近的作物生境中对害虫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5]。因此,对农业景观重构和提质,不仅可以提升农业天敌害虫调控、水土涵养、授粉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粮食产量的目标。国外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农田边界,欧美国家就采取了很多农业景观保护的具体措施,如将少部分农田建设为保留地,用于小片林地、坑塘湿地;鼓励种植作物的多样化和种植模式的多样化,鼓励间作套种、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建立农田边界缓冲带种植;保护传粉动物、害虫天敌的栖息地和生境。2005年欧盟就开始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增加生态补贴,以生物多样性为保护目标的高价值农田占到农用地的20%。虽然我国在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进展,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进展缓慢。在我国有一些支持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如鼓励立体种植、间套作、野生动物廊道建设、防护林建设等,但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其他方面,如缓冲带建设、带状耕作、保护性耕作、植物篱种植、植被屏障建设、农田边界建设、农田植被提升、河流缓冲带、农地灌丛管理等,还没有产生综合的农业景观保护政策。

4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就农业遗传多样性和农业物种多样而言,对其就地保护最基本的动力来自自我消费价值和市场价值。就经济价值而言,如果传统作物的产量及价格得到提高,市场价值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增值作用而提高,那么受到直接利益驱动下农民会主动种植传统作物。因此,允许对传统品种、半栽培种、采集和管理物种进行提高品质和产量,可能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一定的作用[6]。结合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对调查出来的物种及相关的传统技术,可进行有规划地开发利用,通过建立规划区和博物馆等,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相关传统资源的利用,以便扩大传统农业生物资源的市场效益。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而言,农业文化遗产地可以借助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开展以下保护措施:(1)开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价。需要建立综合评估农业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特征的方法,识别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完善现有的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体系,定期获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发展措施的影响;探索结合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变化形成预警机制。(2)开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技术示范区。在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强调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重要标准。鼓励对遗产地居民维持、保存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鼓励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包括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的社会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对于景观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地区,可以在研究其维持的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示范。(3)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开展生态补贴,提高管理者、农户对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功能的认识。探索不同管理情景下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基于农业生物多样性长期价值的深入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重点研究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协同,使利益相关者都能够从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受益。另外,积极探索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市场化机制。

篇2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 障碍 有效沟通 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不同地域、国家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由此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起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与特色,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和独立性的同时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大发展成为当代的一个重大研究问题。

二、文化多样性内涵解读

文化从发展至今,各个领域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对文化概念的多重解释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较于准确的定义:文化是指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的,群体共享的观念,人们籍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不同的文化分类方式再综合各文化分类方式下的不同形式,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

三、文化多样性下沟通障碍现状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发展结果,世界文明的发展包括思想的升华,信仰的扩展,习惯的形成等,文化的多样性的沟通障碍也可以从、思想理论、文字语言、风俗习惯四个方面来表现。

,是人们对残酷现实社会的逃避与对理想世界的幻想而产生的一个虚幻世界。一个地域的文化程度与宗教发展息息相关,文化越发达,宗教发展越缓慢。不同地区由于压迫者所表现的形式不同,生活地区不同对神明的幻想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现代的已经被很多民族当做了生活必须品,如果在进行交流前了解其文化,则会导致冲突发生。

思想理论,是文化的直接体现者,由于东西方政治体制的不同导制东方的思想的核心是道德伦理,而西方思想的核心是科学。思想宣扬深入人心后形成了固定的习惯、思想模式,逐渐出现区域性的文化,最后形成了文化多样性。这样的情况下,两个不同思维模式下的人进行交流合作时,就较难引起共鸣,如果不以适当方法进行调节就会引起合作终止,影响文化融合。

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对信息表达和传递的重要载体,文字发展的健全与否,也是文化发展的展现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和教育交流都呈现国际化,世界的文字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40多种,个人由于生活地域和环境的限制,对其他的语言的了解程度非常的低,多种语言的存在使不同国家人民的交流产生缝隙。

风俗习惯,是文化的发展沉淀后的一个直接表现形式,多表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比如问候、敬辞、餐桌礼仪、尊卑理念,是不同地区的思想影响下的结果。因风俗习惯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是最常见的,风俗习惯是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深入每个人的心中,在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时也不会察觉到自我行为与他人习惯的抵触问题。

四、文化多样性下管理沟通技巧构建策略

文化多样性是不同地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多样性文化的存在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但这是在双方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如果沟通双方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策略,就会引起文化多样性下的沟通冲突,导致不愉快的状况发生。在全球经济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跨文化的管理沟通策略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非言语语言、端正态度及尊重差异文化三个策略来促进有效沟通的完美进行。

1、策略

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管理,要求我们辩证的看待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在承认多样性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尽自己的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文化,在面对文化差异性造成的跨文化沟通冲突时,企业或个人要求准确的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明确冲突源,选择正确解决方法和途径,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的思想去解决冲突问题。1

2、多运用非言语语言策略

非言语语言包括副语言和面对面沟通中的非语言行为习惯两种,其中副语言包括语音修饰特征和发声法,例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如果双方官方语言不通,就可使用简单通用的非表意象声词和相同的语调模式,建造和谐统一的对话节奏,避免造成场面尴尬和沟通冲突。面对面沟通中的非语言行为习惯包括眼神接触、体势、话语权等多个方式。在出现沟通障碍时,可选择微笑或沉默来缓和尴尬气氛,切忌冲动,使沟通交流陷入僵局。

3、端正态度,尊重差异文化策略

端正态度是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其中尊重他人文化是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进行一切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要求。尊重对方文化表现在尊重双方价值观差异、权益差异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我们需要正确理解他人想法,端正态度,这样可以使对方处于一个信任、安全、和谐的氛围,获得存在感与价值感,再根据双方沟通接纳了解程度,让对方透露自己的情感和要求,进而推进沟通工作开展,促进有效沟通的完成。

五、三方联动―文化多样性下的管理沟通途径构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沟通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已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如何促进有效沟通的进行,如何促进多样性文化的繁荣,不仅依靠个人技巧的提高,更应站在宏观角度进行分解,从行政、企业、个人三个方面构建文化多样性下的管理沟通技巧。

1、国家构建平台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在制定行政法规的同时都会因地制宜,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民族特点,以本身文化为部分参考依据来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国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有效沟通。

第一,开展文化外交,国家政府通过文化、艺术、教育等途径与他国进行交流,加强双方了解,推进有效沟通。国家可以通过扩大高校的留学交换平台来提升文化交流空间,学生是当代的希望和时代的引领者,让学生相互交流带动不同文化沟通交流。艺术方面,国家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自然景点的保护,通过旅游引导,提升国家文化知名度,避免沟通时出现误解和僵局情况的出现。注重科技发展,推行网络外交,互联网将整个地球连成一个村,缩小了距离,也方便了文化沟通。2

其二,相应法律法规的出台,文化多样性下的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是了解不够,国民出去的少,见到的少,了解的自然就少。国家通过开放门户,对居民出国学习和创业、外来学者或企业家提供优惠政策,比如进行生活补贴,减免部分前期税费等,从基层带动各国文化沟通交流。

2、企业促进发展

企业是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对外经营的企业,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企业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

企业可以通过知识课堂、语言培训、情景模拟等方式对管理者进行跨文化沟通培训。一是基础知识普及,请专家以授课方式介绍合作国家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指导员工阅读有关文化的书籍和资料,为他们工作提供知识储备,二是情景模拟,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模拟,让员工掌握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并有意识地按他国文化的特点思考和行动,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三是语言培训,通过语言培训让员工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非言语语言表达方式,熟悉他国常用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促进文化多样性下的有效管理沟通。

3、个人提高质量

其一,提升知识储备。沟通的前提是有一定的共识,文化多样性下的管理沟通顺利进行离不开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包括,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肢体语言、,如果是会议形式的,还要考虑会议空间布置的因素,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了解,为沟通做好前期准备。

其二,学会倾听,在进行沟通时注意听取他人观点和建议,既能够使对方感到你的尊重,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交流,也能保持对话的持续进行从而获取更多不同文化信息。

其三,提升交流灵活性,不同的文化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要求我们针对对象的特征调整状态和改变交流方式。反应要迅速,当假设有问题时,要赶快摒弃,重新理解。沟通过程中要求谈吐清晰,充满自信,谦虚热情,要有包容心,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

参考文献:

[1]唐金玉,王引.基于文化多样性下的管理沟通技巧构建[J].现代营销,2011;(08):35

篇3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 多样性 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民族声乐,广泛地讲,包括汉族声乐,也包括少数民族声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说唱、戏曲演唱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由于大众媒体交流传播的影响,现在一般所说的中国民族声乐主要是指民族新唱法。

1、从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形态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文化悠久,民族众多,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音乐传统使中国民族声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在中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歌,大多数民族具有自己的歌舞、说唱、戏剧。据统计,在中国众多表演艺术形式中有演唱形式的有三百多种,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及表现手段。中国民族声乐总的来说形成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演唱风格、乐曲体裁、表演形态。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要看到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特征,充分利用中国原生态声乐音乐资源。

2、从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思想来源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有着丰富的传统理论资源。中国传统文献中专门的声乐论著,或涉及声乐理论的著作多不胜举,比如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王骥德《曲律》、魏良辅《曲律》等等。这些著作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从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形态急剧变化,中国民族声乐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文化开放性、稳定性特征使中国在当时就自觉在用“拿来主义”精神,以彼之长为已所用。在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过程中,中国近现代的一批批作曲家、歌唱家、理论家都做出了贡献。比如赵元任、青主、黄自等都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富有中国韵味的声乐艺术作品,改编了大量中国民歌,使许多中国民歌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在演唱上,周小燕、沈湘等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西方声乐理念的借鉴使中国民族声乐在歌曲创作上、演唱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个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方的双向过程。中国民族声乐,甚至中国艺术的发展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借鉴中华民族以外的思想、知识, 是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发扬光大。从这个角度来讲,进一步开发中国传统声乐论著中的思想并真正将其落实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践已迫不容缓。

3、从全球化信息与文化交融背景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当今世界处在全球信息共享、文化交融的时代,这一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媒体对人类行为、意识的引导作用。全球一体化,是全球各种文化多样性的统一,绝对不是全球西化,这早已成为共识。在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音乐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国际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交融互通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应该打破演唱与创作理念上的局限,要“引进来,走出去”。在唱法上,除了向西方美声唱法借鉴外,可以向通俗唱法吸取经验,向全世界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吸取营养。有人主张让世界民族音乐走进声乐教学的课堂,这是非常值得认可的想法。在大众传媒的时代里,中国民族声乐在表演形式上更应该丰富多样,打破中国民族声乐仍以独唱为主的表演形式,扶植中国民族歌剧、歌舞剧的发展。中国民族器乐组合形式上的创新,比如女子十二乐坊的探索就是中国民族声乐值得借鉴的对象。总之,在这个全球信息交流的时代,中国民族声乐应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4、从声乐理论学科建设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也必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改变声乐教学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加强声乐理论学科的建设。声乐理论学科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是声乐学科建设完成的重要标志。首先建立众如声乐生理学,声乐心理学,声乐美学,声乐史学,声乐艺术学等等声乐理论学科,让学生在演唱上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了解声乐艺术的古今中外,来龙去脉,开阔学生视野。其次,加强各类声乐分支学科教材的编写,编写《歌曲选》之类以外的专门理论教材。声乐理论学科建设还包括促进学生真正向声乐学科以外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与修养,这也是目前中国声乐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音乐院校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是很低的,很多声乐学生没有读过一本书,没有写过篇专业论文,也就是说对自己专业还没有形成初步的理论上的认识。声乐学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可是从众多声乐比赛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考验中,选手的表现实在是今人不容乐观。

5、从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篇4

网:

舞蹈活动要具备构成社会的三要素,即舞蹈活动的参与者是全社会各阶层的人,而不是少数舞蹈工作者;舞蹈活动是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展开的,而不是国家经营的商业性演出;舞蹈活动是以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展开的,而不是国家经营的商业性演出。舞蹈活动是一种舞蹈文化的体现,而不是纯粹的条件反射性动作。社会舞蹈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具有社会性,这是专业舞蹈所不能替代的。

社会舞蹈的创作则有着非职业化的个性。社会舞蹈创作活动本质上属社会成员的非职业创作,与职业院校、团体的创作活动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社会舞蹈的体制属性具有直接性、群众参与性、多样性;其特征主要表现审美活动的自娱性和群体参与的广泛性,因此在活动中,必须时刻体现社会舞蹈的性质和特征,其作品更多地考虑形象上的可感性,语汇上的多样性,整体上的通俗性和接受上的广泛性。当然,因创作活动属艺术范畴,整个活动过程就必须体现艺术性。如自编自演的《元宵夜》、《江河水》,它把编导和演员融为一体,把作品和表演融为一体,运用地十分自如。编演者出自对生活的感受,对舞蹈素材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驾驭着生活,驾驭着技巧,自由地抒发着情感,其真挚的情绪只有生活在群众之中的社会舞蹈工作者才具有。

社会舞蹈的创作强调个性化。因为它的创作是具有其独特本质、性能、地位和作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以群众的、社会的、时代的文化意识为内核,以适应社会群体交感互应的各种样式为外表,形成一种辐射面极广、牵动人心最强、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及的融精神性、文化性、审美性于一体的一种社会性的舞蹈创作活动。社会舞蹈的创作绝不是一种单一的、呆板的模式,它的生命力在于它对时展特殊的敏感性;在于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化;在于它对自身变异和更新的强烈意识。人们在改造社会环境的同时不断改造自身。这种改造开始总是物质性的,随之而来必然要上升到对精神、对文化和对审美的追求。而社会舞蹈的创作正是迎着社会上的这种高层次的需求应运而生。社会舞蹈的创作不仅是一种纯美性和娱乐性的模式,它的本质是一种展开在时代面前把握人生和社会的作用。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都是社会舞蹈创作的参与者。社会舞蹈创作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深入人们的社会文化意识。因此。社会舞蹈的创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舞蹈的创作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推动着社会舞蹈的前进,与此同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社会舞蹈的创作受社会舞蹈本质特征及活动特点的影响同时还受到舞蹈艺术创作规律的制约。由此,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社会舞蹈创作的特点,即参与的社会性、广泛的目的性、表现的多样性。也正是由于上述特点使社会舞蹈的创作呈现出多层次、多格局、多样化的繁盛局面。社会性是社会舞蹈最本质的特征,直接的参与是社会舞蹈活动最集中的体现。在社会舞蹈的创作上。参与的社会性的特点是由社会舞蹈活动的本质决定的。社会舞蹈的创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就在于广大的社会成员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个特点是社会舞蹈创作所特有的。社会舞蹈创作广泛的目的性,是与它活动的目的的广泛性分不开的。人们参与社会舞蹈活动,决定了创作上的广泛性,它推动、丰富、发展了社会舞蹈,并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不同目的的需求。在生活、节日、民俗活动中,人们用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沟通彼此心理,认同民族的徽记,以达到审美的选择和社会需求的统一。社会舞蹈的创作具有表现的多样性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由社会舞蹈活动多样性的表现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社会舞蹈的活动和创作是互为影响、互为依存和促进的。社会舞蹈的活动为创作提供了多样性表现的机会。社会舞蹈在创作上表现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形态的多样、形式的多样、种类的多样,更重要的是内容和思想的多样。在创作形态的多样性方面,社会舞蹈的创作为全社会成员提供了多样的、适合自身参与的环境。在社会舞蹈创作的形态中,既有艺术舞蹈的创作,也有自娱自乐的交谊舞、集体舞的创作,还有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少儿舞蹈等等。在创作形式上,除很少涉及到的大型舞剧之外,其他的形式题材几乎都囊括,诸如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群舞、小型舞剧等等。同时,在多样式题材的表现上,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着各自发展的特点。在创作的思想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每个创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环境,由于要表达的目的不同,创作的思想也会不同。 综上所述,社会舞蹈的创作是广大社会成员参与的社会性的舞蹈创作活动。它由社会舞蹈活动的本质特征和舞蹈艺术创作规律的契合,形成了社会舞蹈创作参与的社会性,广泛的目的性,表现的多样性的特点。在当今,舞蹈创作空前活跃,创作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创作思想也在逐步解放。作为从事社会舞蹈工作的编导者,大多在积极认真的思考,不断更新创作观念,进行不懈的创作实践,力求与社会发展相同步,创作一些较高层次的、适应当代人们审美情趣的佳作,从而有利于社会舞蹈创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篇5

自然生命的生存不需要人类,人类的生存却必须依附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人类从未能孤独于世界,包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智慧成果——文化,都是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折射,其发生、发展和演替是以地球生命体系的发展和演替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时至今日,人类才有所觉醒,终于将生存问题从狭隘的人类自身扩展到地球上相互依存的所有物种!

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紧密相联的整体。在这条以生物多样性为中间环节的因果链条中,我们意识到,如果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问题本身显性的外现的话,那么问题隐性的内在,就是文化和价值取向的物化和去生命化,就是人类心灵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文明以来,在物质文明的催动下,人类只顾自身的需求,只注意到自然、环境、生物资源的实用价值,无度地开发利用。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需求、消费和生产被无限地激发和膨胀,没有生命的各种存在不断被制造出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占据生命的空间,使人的心灵生态进一步被影响、被物化。所以,自然环境得以改善的根本在于个人、群体、乃至人类等多个层面上的心性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一体两面。

多样的文化是不同区域的原住民和居民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相应形成的,是千百年来人与相应区域环境和谐相生的经验、思想、方法的系统积淀。特定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对相应区域人的生存生活以及习俗传统有直接的影响。而文化与生物及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能通过人们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习俗和信仰等方面具体地表现出来,这对于生物和生境的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直接的作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根本的力量和体系!

为此,本期杂志特别关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从东非大草原到亚马孙丛林;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到西双版纳雨林……我们尝试从这些地球上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取样,以生命智慧的视角探索人类和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平衡的自然关系,以期对映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为人类摆脱生存危机提供朴素的生存样板。

人类可以选择不孤独!人的心智和心性的美好而化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持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力量!美好的心性让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美好,这又使相应的行为、生产、生活方式美好,所有这一切又将使自然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变得更美好!生物多样性得以维持发展,人类生存才会在天地万物的相生相长下得以维系!

心性的美好而化,才是2012人类登上“诺亚方舟”的唯一船票……

一个健康价值传播的平台

一种自然、健康、有机的生活方式

一份爱自己、尝他人、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还原生活立足于有机农业、活力农耕,结合现代西方医学、自然医学和东方传统养生智慧,以直营店为载体,集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健康服务、健康人居空间设计、健康文化传播为一体,生产和销售健康产品,传播和推广健康价值,促进人们达成身、心、灵的全方位健康转化,为人们的幸福与快乐创造无限可能……

一个苹果的坠落引起了牛顿的注意,这个偶然的经验,诞生了万有引力的概念。人们开始探索,外界杂碎的事物是如何通过牛顿的大脑,转化为清晰而有逻辑的分析。其实灵感的激发并不是偶然,那些对事物有特殊感知的人,对外界似不起眼的事物,都能赋予特殊的含义。这使得他们能探索并发现更多事物的本质。大脑的灵感,并非单纯的偶然,它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科学奥秘。这期杂志将告诉读者,人类的灵感是如何产生的。

哥斯达黎加的Aviarios树懒保护所里,收留了很多幼小的树懒孤儿。他们每日都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逐渐地成长。保护所的创始人朱迪艾维主要用山羊奶和树叶哺育这些小生命。在野外,小树懒通常需要母亲一年的照顾才能独立生活。有的小树懒才一个月大就来到了树懒孤儿院,刚来到这里时,它们身体状况很差,甚至还有受伤。本期杂志,会给读者介绍小树懒们在保护所的生活,以及工作人员是如何照顾这些小生命的。

篇6

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按自己的需求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安详的和谐状态。但是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个人欲望不断膨胀,强调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将自己看作是“万物的尺度”,肆意进行掠夺。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根源在西方文化基因。基督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除了服务于人之外便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了自然万物,上帝选人作为他的替身,万物就是为人服务受人支配的。所以这种人类与自然“主/客”二分论的形上学思维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lsm)的产生。工业化时代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以及信息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日趋消失,便是这种观念在作祟。L·怀特指出:我们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正是根源于世界上已知的最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督教。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这一观点更是席卷了全球,“像西方人那样活着”,成为非西方国家人们逐步认同的理想。

在面临越来越多生态和发展的两难问题后,人类开始反思对自然的态度,进而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反思潮流,这场思潮的核心是“生态伦理”和“可持续性”。这种反思在一定的范围内催生了“生物中心”自然观的产生。以生物为中心的自然观认识到了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主张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权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无疑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这种自然观却留下了只考虑局部而不顾及整体,只考虑生物多样性而没有考虑文化多样性的诟病。

于是,“生态中心”自然观便应运而生,以地球上整个生态圈的平衡为中心,以整个天地万物为一体,讲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进步基金会研究报告《共同创造地球的未来》提出:“多样性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也是人类能够应付各种复杂情况,迎接各种挑战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因此必须全力保存这种多样性。”由此可以看出,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之间的相辅相成成为了现今人类的共识。

“生态中心”的自然观与中国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儒家的“天人之际”与“人物之辨”,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的“万物平等”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论域,形而上的“天”与形而下的天、地、人、物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差异一体的开放的自然。人对天地应持敬畏之心,对万物则爱之有序、用之有度。在实现自然和谐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中国多样性文化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人~境”之间的关系的联结便是“心”。心是观世界的窗口,“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只有内心的生态环境改善了,自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只有内心生态环境平衡了,自然的生态环境才能平衡,“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篇7

关键词:高管团队;战略决策;全球化;海外扩张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 A

1、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国际商业理论认为,国际化的战略决策完全是理性的,所以研究者经常忽略投资决策研究,过往的研究都主要关注决策转变的理性及可衡量的贡献方面,而忽略了高管团队(TMT) 作为决策制定者的作用,但恰恰此类研究能够解释外商投资如何做决策。海外扩张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一部分特定的决策制定者们的协商结果。然而,过往的研究主要都关注决策转变的理性及可衡量的贡献方面,而忽略了高管团队(TMT) 作为决策制定者的作用。当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市场准入模式决策的实证研究被无数预测变量(例如公司、行业和国家特点)验证后,研究的侧重点就开始偏离个人和团队对决策的贡献了。

国际化视角的高管团队被认为能够积极应对多元的文化、制度和竞争环境,比起只具有本土视角的高管团队来说,决策的质量更高。

跨国经验和国籍多样性有可能影响国际化决策,因为他们的经验会带来不同的参数选择和决策结果。特别的,跨国业务经验给决策流程带来了诸如国际化市场的知识、技能、非正式工作组等好处,但是,这些经验都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国籍多样性影响的是决策者本身的价值观和认知。国籍就像观察东西的透视镜:认知、收集、解释和利用信息,由此来给战略决策提供基础。在高管团队中,由于国籍的不同导致的认知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对战略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

2、已有文献综述

2.1 国外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

国际贸易的一个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公司如何进行海外扩张,诸多理论都已经用于解释海外扩张模式时不同的决策方法,其中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理论应用的最多。这些理论多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理性决策与成本最小化和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回报率的关系。

各方的争论焦点在于解释为什么合作控制式海外扩张模式相对于全面控制模式有相对较小的风险。合作型,股权在各方分享,这样,每一方承担的风险就较小。全面控制式市场准入带来高回报的同时,必定来带高风险。

近年来,作为交易成本理论的延伸,制度理论被广泛应用到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中。根据这一理论,环境不确定性是国外市场进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度和文化背景变量决定着这种不确定性,并与传统的交易成本变量共同解释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文化的差距可能影响目标市场的管理成本和不确定性的评估。文化差距越大,国外直接投资的环境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感知性最高。

全面控制式的海外扩张模式更易于受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进入风险的影响,因为它不是很灵活且需要更高的不可逆的投资。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升高,母公司会选择减少控制权的治理方式,而不是全面控制模式,为的就是控制风险承担。同时,本国和目标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风险容忍度和成本控制的差异,也可能通过共享产权而缓和。

2.2 管理特点和行为管理战略决策

之前的海外扩张模式研究都以理性决策模型为基础,对管理特点关注较少。于此相反,组织行为学理论意识到有限理性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决策制定者。

高管团队面临的最根本挑战是在高不确定下制定战略决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经常是模糊的刺激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刺激因素都不能带来清晰的理想的决策;高管团队面临来自组织内外部太多的信息量,以至于这些信息不能被他们完全的理解和吸收。研究已经表明人类试图通过启发法(“经验法则”)减少认知努力和改变认知结构来整合各种信息做出某个决策。尤其是,高管团队应用他们已有的认知模式有效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简化决策流程这样,决策制定者能够在未检查所有已知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相对准确的决策。

依据高层梯队理论,可观察到高管团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能够推断心理认知基础和价值观,而心理认知基础和价值观可以看作战略决策的有力预测因素。四个高管团队的特征已经可以拿来影响战略决策: 高管的任期,任职经验,正式教育背景和跨国经验[1]。一些研究报告系统的说明了高管团队任职经验和组织战略的关系,例如,与组织的运营国际化倾向或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有关。处于同样的原因,高管团队的跨国经验已经和组织在国际市场上有效的运作联系在一起。

2.3 民族文化和战略决策

一个重要决定高管战略方向和喜好的因素却经常被忽略的是国籍。跨文化心理学认为,原始的国籍影响潜在的定位、价值观和认知[2]。 这些由国际产生的素质,反过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和如何被一个集团接受[3]。许多文化的思维、感情、行为都是在儿童时代习得的,因为那时候容易受到学习和同化的影响。这种模式深深的植根在心理,一旦在一个人的脑子里建立起来,在后续的一系列经历中很难再去改变 。

很少有研究民族文化和高管团队战略倾向的关系。Geletkanycz证明文化价值观显著的影响高管的组织现状变革的开放性[4]。类似的Hambrick et al认为跨国经验的习得和接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克服国籍带来的差异,但是国籍带来的差异很难改变[5]。出于同样的原因,饱经风霜的高管们因国籍不同所带来的差异在我们已有的数据中要比年龄,教育背景等变异多得多。因此,由于国籍不同带来的价值观不同强烈影响者高管团队对战略行动的偏好。所以,我们认为民族文化影响者市场国际化的进入和运营。

3、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跨国经验和海外扩张

海外扩张决策的交易成本非常不确定且风险高。扩张所需要的信息,由于“经验的鸿沟”很难到本土和目标国家传递和解释。结果,海外扩张决策很可能受到决策制定者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先前的经验告诉我们,高管团队国际业务经验水平帮助减少国际扩张的不确定性。例如,跨国经验帮助增加跨国市场机会的识别意识。所以,跨国经验可以作为文化知识的,这种知识是成功制定和实施国际战略的必要条件。

高管团队中已经积累外国文化和国际业务经验的成员能够更好的应对国际运作的不确定性。因此,他们通常会比没有此背景的成员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更小。

高层梯队理论强调团队层次的经历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跨国经验更能够影响跨国战略决策,当高管团队成员都有类似经历。如果团队中成员拥有完整的国际业务经验,他们可能分享相同的海外扩张模式的偏好。总的来说,这些论点都表明,TMT拥有国际经验更可能选择全面控制而非合作控制模式当国外扩张时:

假设1 :TMT 跨国经验与尤其是全面控制式海外扩张模式正相关。

假设2:TMT 跨国经验与尤其是全面控制式海外扩张模式负相关。

3.2 国籍多样性和海外扩张

在团队架构设置,战略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和认知模式,当他们识别问题时,能够从各个方面的看待问题。当给到他们不同模式去选择,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战略并期待不同的结果。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对于不同战略决策的争论和主导。高层梯队的认知的多样性经常与冲突和意见不一致有关。当我们发现高层梯队情感冲突会负面形象决策质量,认知冲被认为能正面影响战略决策[6]。

在国际决策过程中,不同的观点和富有意义的争论大多因为高管团队,他们的国籍的不同能够帮助产生和精炼选择。例如,Watson, Kumar, and Michaelsen发现文化群体的不同会比统一的文化群体在观点和选择上表现的更有价值。高管团队拥有不同的国籍背景更有可能参与到建设性的争论,因此考虑独资公司而非合资公司或者合作企业,忽略他们进入市场的风险[7]。

国际合作企业的特点是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化相互融合建立起来的相互依赖性。国际合作企业的成功依赖于文化的融合和统一。高管团队代表了国际合作企业中文化团体,他们作为国际合作企业生存的文化载体。高管团队文化差异导致了他们更容易选择合作形式的海外扩张模式。因此,高管团队国籍多样性更易于接受国际合作形式的风险和复杂性,比起国籍同一性的高管团队来说。

此外,国籍多样性的高管团队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都是经历过国外市场的洗礼才能够准确的评估制度和文化的风险。国籍多样性的高管团队能够更好的评估环境的不确定性,因为他们关注过很多国际的市场环境由此提升了他们扫描,翻译和利用相关信息的能力[8]。因此,依据认知和价值观的多样性,国籍多样性的高管团队更愿意强调合作控制和分享成本的好处,他们愿意与国外企业合作来减低不确定性和获得更多本土市场的信息。于此同时对与跨文化差异更加自信的,合作的不平等也会消除:

假设3:TMT 国籍多样性与/尤其是与合作控制式海外扩张模式正相关。

假设4: TMT 国籍多样性与/尤其是与合作控制式海外扩张模式负相关。

4、研究样本

4.1 样本及变量

数据来源于165个公司7年内的数据。高管团队的特征来源于企业的年报和网站。公司和行业信息来自专业网站。

之前国外海外扩张模式可分为两个类别:合作控制 (设定为 1)和全面控制 (设定为0)。 国际合作企业,是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资产组合在一起,投资公司获得部分的东道国实体所有权。因此,国际合作企业认为是合作控制。新投资收购被认为是全面控制海外扩张模式,这里投资公司占有东道国实体95%以上的所有权。

我们公司规模取了对数,公司规模一直是影响海外扩张模式的标准之一。我们控制组织规模,通过取对数来做比较。公司的规模是海外扩张模式的影响因素。之前的国际化参与程度可以影响之后的类似决策。因此,我们控制国际多样化,我们用熵的概念来衡量国际多样化,计算公式为∑Pi ln(1/Pi), 其中 P 代表区域销售占公司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由于行业的特点也会影响到国外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我们把这个变量称为行业活力,它会反映环境的波动和行业的动荡。

与之前的文献一致,所在国家的环境不确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这两个方面都能影响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基于Hofstede's的文化分数,一个基于四个文化规模的复合指标(例如,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男性主义/女性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文化差距由以下公式算出CDj=∑[(Iij-Iiv)2/Vi]/4, 这里 Iij 代表第i个文化维度和第j个国家,v代表瑞士,Vi代表第i个维度的方差。

东道国治理质量是基于Kaufmann, Kraay, and Mastruzzi在2009年建立的理论之上。我们把以下东道国治理质量的6个维度(话语权和问责权、政治稳定性、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律规则和腐败控制)取平均数并用单指标测量方法。值的范围从-2.5到2.5 ,更高的值代表更高的治理质量水平。国籍认为是高管出生的国家。高管团队国籍多样的程度性依据Blau指标,这是一种群体一致性的测量方法,在TMT 研究中非常常见。Blau指标应用公式 B=[1-∑(pi)2],p是第i组人数的百分比,B的值越高该变量的异质性越高。TMT 跨国经验 通过TMT成员不包括CEO的国际经验的比例 CEO 跨国经验 被看做一个虚拟变量,如CEO 拥有跨国经验,虚拟变量为1否则为0。过去研究经验表明 CEO 跨国经验影响海外扩张模式决策。我们进一步研究,TMT 人口统计学分布被证明能够影响战略决策。TMT 高管团队职责多样化 和TMT 教育程度多样性是通过 高管个人现行的功能和教育背景Blau指数测量出的。功能是依据Wiersema and Bantel 的十个类别变量测量的:(1) 产品(2)营销销售 (3)工程 (4) 财务会计 (5) 综合管理 (6) 研发 (7) 法律 (8)人力资源 (9) 物流(10) 其他。教育背景分为四类:(1) 商业 (2) 法律 (3) 工程(4) 其他。 TMT 行业经验多样性 由高管团队成员先前的行业经历来衡量。TMT 任期多样性 通过高管的任期的相关系数来测量。最后,我们控制高管团队的规模,通过成员数量来测量。

4.2 分析策略

文献表明海外扩张模式决策-尤其是在全面控制模式和合作模式之间的决定,它们所依据的变量必须属于不同层次水平。海外扩张模式受到母公司水平的影响例如,主流逻辑或者历史经验等,然而扩张决策由国外直接投资和母国的情况共同影响。由于母公司有许多其它的国外市场进入,这些决策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这种非独立的观察数据可能会导致统计结果不正确。

研究的设计旨在研究一款嵌套结构,这里国际扩张决策植根在公司决策里。由于有一些管理方面的一致性,国外扩张更有可能与之前的相似而不是每次扩张决策都不一样。所以,在7年之内控制多个国际扩张之间的互独立性非常必要。 这让我们收集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包括2个随机的变量:公司内部的国际扩张决策(第一个水平)和公司之间的国际扩张(第二个水平)。嵌套的数据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不能解释的变量以及不能完全被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代替的变量。相反,多层线性模型是多次回归的扩展,包括了嵌套的随机系数,是我们推荐的方法。

我们应用多层伯努利分析合作控制或全面控制模式。模型包括母公司水平的变量例如,公司规模,公司国际化程度作为公司层面的变量。TMT特点和母所在公司国家的情况(文化距离和治理质量)作为决策变量的第一个水平,在外国直接投资时测量。

5、研究结果

表格 1 提供了均值,标准差和变量的相关分析。样本中的公司,涉及在88个国家的190个国际合作、450个国际兼并和419个新建投资,历时7年 (2001-2007)。TMT 团队中外国人的人数是1.99, TMT组成中不同国籍的平均人数是2.41。

表格1 : 均值、标准差及均值

变量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公司规模

8.99

1.90

1.20

11.73

1

公司国际化程度 1.22 0.34 0.00 2.17 0.25 1

行业活力 0.03 0.03 0.00 0.27 0.23 0.01 1

CEO 跨国经验 0.41 0.49 0.00 1.00 0.24 0.15 -0.20 1

TMT规模 7.10 3.02 2.00 21.00 0.37 0.17 -0.04 -0.05 1

TMT行业经验 0.41 0.32 0.00 1.00 -0.24 -0.12 0.09 0.06 -0.08 1

TMT任期多样化 0.47 0.24 0.00 1.29 0.16 -0.08 -0.13 0.10 0.00 -0.02 1

TMT教育多样化 0.47 0.19 0.00 0.72 -0.29 -0.09 -0.07 -0.00 0.08 0.00 -0.10 1

TMT职责多样化 0.57 0.20 0.00 0.88 -0.17 0.08 -0.26 0.12 0.16 0.03 -0.19 0.25 1

TMT跨国经验 0.32 0.30 0.00 1.00 0.31 0.15 0.01 0.40 0.08 0.04 0.00 -0.24 0.04 1

TMT国籍多样化 0.45 0.26 0.00 0.90 0.51 0.19 -0.12 0.18 0.38 -0.08 -0.05 -0.02 0.14 0.33 1

文化差异 1.26 1.65 0.05 21.61 -0.01 -0.01 0.04 0.02 -0.15 -0.06 0.05 -0.03 -0.02 0.18 0.05 1

管理质量 1.13 0.66 -1.66 1.96 -0.10 -0.06 -0.06 -0.07 0.13 0.04 -0.03 0.06 0.03 -0.23 -0.16 -0.51 1

进入模式 0.18 0.38 0.00 1.00 0.06 -0.08 0.02 0.09 0.03 0.04 0.05 0.02 0.12 -0.06 0.06 -0.03 0.00 1

所有的相关性都大于0.7,显著。

表格2: 多层线性伯努利结果分析:TMT特征对合作控制或全面控制海外扩张模式选择可能性的影响

分析水平 变量 样本1 样本2

相关系数 标准误差 相关系数 标准误差

分析水平2:

公司层面 公司规模 -0.05 0.13 -0.07 0.13

公司国际化程度 -0.70 0.57 -0.47 0.60

行业活力 -2.02 7.09 -0.09 7.09

分析水平1:

决策层面 CEO国际经验 -0.07 0.38 0.37 0.42

高管团队规模 -0.06 0.05 -0.08 0.05

高管团队行业经验 0.70 0.58 0.56 0.61

高管团队任期多样化 1.54* 0.68 1.31 0.74

高管团队教育程度多样化 -0.56 0.96 -1.20 1.06

高管团队职责多样化 2.07* 1.00 1.96 1.05

高管团队跨国经验 -2.63*** 0.78

高管团队国籍多样性 1.96* 0.86

文化差异 -0.01 0.10 0.01 0.10

管理质量 -0.23 0.19 -0.21 0.20

截距Intercept -1.6*** 0.27 -1.94*** 0.33

表格* p < .05*** p < .001

表格 2 显示的是假设测试。假设1和2,我们发现TMT 跨国经验与选择合作模式的可能性成负相关,全面控制模式(b = -2.63, p

6、研究结论

海外扩张模式是国际扩张的关键决策。国外海外扩张模式是合作控制还是全面控制对于投资风险、组织控制和资源非常重要,而这些决定最终由高层管理者决定。之前的研究没有高管团队的组成对国外市场准入决策的影响。本文研究动力在于补全这个空位,通过研究高管团队的管理特点可能影响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

通过调查研究理性因素的角色、高管团队特征和国际战略的关系,共同研究海外扩张模式。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跨国经验和国籍多样性在高管团队的层级上来说,是国外是海外扩张模式决策的相关预测因素。

本文研究的贡献是建立国籍多样性的有效性作为理解TMT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尽管雇佣外国国籍的高管呈上升趋势,TMT国籍多样性对战略决策的影响至今没有被广泛研究。我们用理论模型和经验共同证明,国籍多样性与其它的TMT多样性特点不一样,例如,跨国经验,教育背景,它对研究TMT 多样性更有价值。如图1,国籍多样性会导致合作控制式海外扩张模式偏爱而不是全面控制,拥有国际经验的TMT组成则容易选择全面控制式。总之,这些发现证明跨国经验和国籍多样性代表了不同的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不断的应用在国际战略决策流程中。

我们的研究对于实践者来说意义重大。当国籍并不是选择高管团队成员的主要因素的时,这篇文章给他们强列的冲击,国籍对国际海外扩张模式的决策影响非常重大。所以在选择高管时,在关注国际业务经验的同时也应注意到TMT国籍的组成结构。进一步说,能够意识到潜在战略方向来自个人的背景和经历,能够帮助解释国际贸易中战略决策的有限理性因素。国际扩张的决策不仅依据的是理性的成本利润和风险的考虑,还受到决策制定者个人特质的影响。理解和注意到高管成员的特质,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们制定战略方向的理性动机。

最后,我们的研究也证明了长期以来的努力,证明文化身份在高管团队研究中的地位。事实是,高管团队的战略视角,深深植根于他们国家的文化里,对与高管本身的培训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当跨国经验能够通过出国实践获得,这种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自身国籍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旨在通过外派出国来获得国际经验的方式,还要认识到拥有这种经历的人不能替代高管团队中所有的外国国籍的人。

参考文献:

[1] Amason, 1996 A.C. Amason, Distinguishing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conflict on strategy decision making: Resolving a paradox for top management team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 (1996), pp. 123-148.

[2] Finkelstein et al., 2008 S. Finkelstein, D.C. Hambrick and A.A. Cannella, Strategic leadership: Theory and research on executives, top management teams, and boa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NY (2008) , pp. 415-417.

[3] Geletkanycz, 1997 M.A. Geletkanycz, The salience of “culture’s consequences”: The effects of cultural values on executive commitment to the status quo, 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18 (8) (1997), pp. 615-634.

[4] Hambrick and Brandon, 1988 D.C. Hambrick and G.L. Brandon, Executive values. In: D.C. Hambrick, Editor, The executive effect: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op managers, JAI Press, Inc., Greenwich, CT (1988), pp. 3-34.

[5] Hambrick and Mason, 1984 D.C. Hambrick and P.A. Mason, TMT: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 (1984), pp. 193-206. Full Text via CrossRef.

[6] Hambrick et al., 1998 D.C. Hambrick, S.C. Davidson, S.A. Snell and C.C. Snow, When groups consists of multiple nationalities: Toward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ications, Organization Studies 19 (2) (1998), pp. 181-205.

[7] 古家军. 企业高管团队战略决策机制权变整合模型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0,12(2):127-128.

[8] 徐强.魏泽龙.李垣.弋亚群. 高管团队特征与战略变化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2-76 .

Study on the Emphasis of Nationality Diversity

and Foreign Experience on TMT overseas expansion decision-making

SHEN Shu-meng, GE Yu-hui

(Management School, USST, Shanghai 200090, China)

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 地方课程 地方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8-01

20世纪中期,随着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流形式多样化,各个国家、民族、地区所代表的不同文化间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学校课程作为传递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文化的多样性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诉求。因此,学校课程体系设置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的作用,学校除了安排国家课程,传递普遍性知识,还应设置地方课程,传递地方性知识,弘扬地方的多样文化。

一、概念界定

关于多元文化的含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视角进行了界定。国外的文化人类学家沃特森、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教育学家詹姆斯班克斯等认为多元文化是一场教育改革,这场教育改革不仅强调文化的多样性、课程多元化,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不同种族、性别、阶层、肤色的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改变多种族国家教育的不平等现象以及社会的不公平。我国对多元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少数民族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这种教育传递我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人类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多元文化不仅要体现“多元”,同时也要注重“一体”,即尊重不同文化多样性、差异性基础上保证文化的整体性。

我国地方课程的研究历史较为短暂,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提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予了地方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一定的法律地位。自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地方课程在新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目前对地方课程解释有几十种,地方课程即包括地方本位课程,又包括地方取向课程。笔者将地方课程界定为: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与方针,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当地学生的兴趣与特殊需求,由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基于地方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教育内容以及地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等。

二、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阐析

1.后现代知识观

20世纪之前,学校课程中科学知识占据了整个课程体系,所有的知识都是统一的,科学知识以外的知识毫无立足之地。科学知识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霸权局面,导致地方性知识、民间知识等无法传播开来,威胁到人类知识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发展。进入20世纪,后现代知识观的兴起对现代科学知识的控制权提出了批判,他们倡导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并重,其他知识不依附于科学知识而独立存在。后现代知识观教会人们尊重与学习多种知识,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课程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知识的多元化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也为地方课程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2.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主体建构知识。其中诸多观点可以运用到课程与教学理论中,为课程与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解释却各不相同。个人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解释现实,个体的世界都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不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也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3.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最早出现在批判以美国为中心的盎格鲁文化同化理论和熔炉理论中,美国早期的历史学派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即承认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各种文化区域内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等,承认各个民族过去和现在创造的各种文化的价值是平等的,文化相对主义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法

课程开发是文化的选择与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课程的构建同样也是多种文化之间的选择与重建。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出地方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地方课程开发的原则。由于地方资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开发地方课程应坚持“从地方实际出发”,即按照我国教育政策、方针,从地方的优秀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当地学生的需要等出发,挖掘各个地区的优秀文化成分。

其次,地方课程开发的策略。传统的课程开发形式往往具有单一性、封闭性,主要由国家自主开发,地方与学校按照国家政策文件实施即可,而地方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建立合作机制。

最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结果。课程资源结果通过两种形式来呈现,其一,被挖掘的地方文化直接进入课程。除了形成地方课程内容之外,还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参考资料、辅导资料等,它们共同形式非生命的课程资源;其二,具有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社区人员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他们主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过程,是推动地方课程实施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地方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04

[2]王鉴.地方性知识与多元文化教育之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07

[3]腾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4]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04

[5]邓艳红.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兼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J].教育研究,2004(15)

[6]廖辉,徐泽红.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开发模式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7]田景正.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8]成尚荣.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

[9]成尚荣.地方课程管理和地方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4(3)

[10]徐学俊.周冬祥.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5(12)

篇9

文化是民族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仅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来说,人们便可窥见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的形成过程必然与当地的人文脉络发展密切相关,彼此有差异,却又有相通、相融之处。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捍卫文化多样性和保护文化传统,而且对于我们当代文化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化基础建设。在当前这个全球文化“百花齐放”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地保护保护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怎样汲取中外经验,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而中国企业在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方面,应当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值得进行思考与研究。

文化多样,和而不同

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约翰・G・赫尔德首倡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文化不是关于普遍人性和精神价值的规范,而是多样性的具体生活方式,也就是民族的生活方式。“每一民族的表象方式都有深刻的特色,因为这是它特色的,与其风土关系密切的、从其生活方式产生的,由其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在外人看来惊讶万分的,它都认为可以极清晰地把握;外人觉得可笑的,它却对此异常认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日益成为一个联系更为紧密、差异可能缩小的整体,各种特殊文化(民族的、国家的、地域的和社群的)以现代传媒技术为支持,在全球规模上持续、深入地交流与互动,相似性在增加,差异性在削弱,认同外来文化、外来价值观越来越有超越本土文化的趋势。

正如人类已经觉悟到必须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人类也正清醒地致力于保持文化多样性。在此背景下,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那么,怎样在保留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实现文化多样性发展?中国有句佛语“一多相容不同门”,是指佛学里各种法门彼此有别,但是任何一种法门都能包容其他法门。好比说花园百花盛开而各有花香。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经过独立思考分析,也可以与周围不同观点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在中国,“和而不同”是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

全球化所造成的民族与文化界限的不断交叉,不断重构的现象,客观上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更大的宽容性前景和自由生长的空间。认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既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权,个性表达权和演进选择权的充分承认与理解,也是对其他民族国家文化特色的包容与欣赏,这是一种文化伦理和文化修养。

文化史表明,只有文化间的相互宽容和承认,不同文化之间才能把自我相对化并容忍“他者”,学习异己,也才能丰富和提升自我。理想意义上的多样性,是在全球化时代而不是在其他时代才能真正被建立,也只有经受了全球化时代的洗礼的多样性,才是值得我们向往的多样性。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传承非遗,文化留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根基,源泉和生态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只有文化得到了传承,人类的创造力才能得到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才能被体现。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流变,薪火相传,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文化资源最丰富,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样性的国家,这与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文化状态息息相关。中华文明具有悠久的历史,因而其文化样态从远古时期开始便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发展轨迹。如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红没文化、大汶口文化。四大古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而其他文明几乎都已中断了,为什么中华文明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借用生物学的一个观点,某个生态系统物种越丰富,大自然的基因库也就越丰富,许多物种在生态位和功能上具有互补甚至替代性,因此,整个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也在于其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基因,这些丰富的文化基因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统一到中华文明这样一个文化库中。从夏商周直至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一直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中华文明通过容纳不同民族的文化,吸收、发展、进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明的未来同样还将继续萃取不同民族的文化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文化的多样和共通融合,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典型范例。

但是,我们也看到,快速发展的全球工业化浪潮冲击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无形,口传心授等传承制约,使得现代化进程对其冲击和消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中国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多样性已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中国也进行了积极实践:

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最早加入该公约的国家之一。

2006年起,国务院规定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积极调动社会特别是公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的非遗保护开始在科学自觉保护的道路上迈进。

目前,我国政府对非遗进行全面普查;制定保护规划;建立国家、省、地、市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和国家级传承人名录公布制度;设立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指导方针,科学有序地开展着非遗保护工作。

保护非遗,产业助力

当前很多传承人都面临的窘境:传人渐少,技艺濒临失传;地处一隅,技艺不为广大民众所知;数十年墨守成规,市场信息不足,缺乏现代创意思维和元素,产品少人问津;艺术创作和市场营销顾此失彼,将本应用来创作的大量精力放在了寻求市场上。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更显任重而道远,在政府的主导下,社会团体、机构和文化企业也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与文物的原生型保护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的、凝固的保护,而是发展性保护、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探索,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创新,可以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优势,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融入生产生活,增加传承人的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为当地传承人带来切实利益和幸福感。生产性保护成为非遗传承、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目前国内有企业,已经结合当下“互联网+非遗”的发展模式,以“互联网+思维”,借助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园区优势互补,作出推动非遗产业化,保护非遗多样性的行业引领举措。搭建互联网垂直电商和实体非遗博览园双轨运营平台,推广非遗文化,营销非遗产品,破解非遗产业困局。例如,线上互联网平台可为非遗传承人及企业构建全方位推广、营销服务,让文化消费者感受网络带来的交互交易体验;同步在海内外建设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将中国异彩纷呈的文化代表性项目推向国际。集合文化旅游、演艺会展、培训交流、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产业集群,构建集定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服务优势、人才优势综合体现的文化生态环境,融通中外优秀文化,充分体现非遗技艺的多样和融合,并进行重点扶持和保护。

另外,线下活动体系也是需要考虑筹备的方向,定期组织召开年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端论坛,将其打造成文化领域的“达沃斯”,形成高标准、高级别、高品质的文化交流盛会,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通过O2O模式,将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非遗园区、论坛会展立体联动,多元结合,最大容量地聚集呈现中国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借助线上互联网、线下非遗园的平台优势,以产业化发展形式整合非遗行业资源,带动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规范生产、经营、流通,促进全国非遗资源传播互通,增加中国非遗在国际上的交流和影响力,保护中国非遗多样性传承,让非遗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多相容,和而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共享性、本真性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随着对非遗保护传承的深入、对非遗认知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展,企业的力量也会在各非遗保护机构的支持下,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的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和谐结合。

篇10

一、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休息娱乐的主要场所。《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将公园定义为:“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是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景观环节,作为城市中的主要绿地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平衡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文化娱乐的游憩空间也是展示城市文化、当地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窗口,代表了城市文化品位。城市公园也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大批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尤其在区域城市发展空间急剧扩张,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生态用地遭到侵占;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森林绿地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被蚕食,林地面积减少,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等。通过系统的公园规划,在加强绿地资源的保护的同时,能积极改善当地的生态状况,构建持续高效的绿地生态系统,有效的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二、城市公园设计的景观生态概念原理

1、“斑块一廊道一本底”理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组成单元称为景观单元,按照各种要素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素分成三种类型:斑块、廊道与本底。斑块是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其形状、大小、类型、异质性及其边界特征变化较大。景观中的廊道是两边均与本底有显著区别的狭状地带,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对被隔开的景观是一个阻碍:另一方面又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是一个通道。本底在景观要素中本底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高、对景观控制作用也最大的景观要素。作为背景,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强化和缓冲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同时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之间物种的迁移。

2、景观连通性与景观连接度

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用来测定景观功能特征。景观连接度要通过斑块之间物种迁徙或其他生态过程发展的顺利程度反映。廊道是景观连接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生物群体之间的个体交换、迁徙和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3、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

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不均匀分布构成了景观异质性,景观异质性的存在促进了景观格局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单元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

三、城市公园的布局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布点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在特定的城市中,既要考虑宏观、中观上的全面布局,又要有具体某类公园选址时的微观因素分析。

1.宏观层面

(1)城市用地布局

城市绿地,特别是公园绿地,是与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绿色载体,日常生活及公共娱乐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等)对公园绿地的互动要求较高,在公园绿地布点时其密度、服务半径应充分这些用地的需求。

此外,结合现有的绿地布局,在调整绿地层次和规模时,往往宜利用现有的小型公园绿地进行拓展。

(2)城市绿地系统结构

布局结构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其主要目标是使各类绿地合理分布、紧密联系,组成有机的绿地系统整体。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历史和城市演变特点都会形成其独特的地系统结构,公园绿地在绿地结构中主要表现为点状,它的布点必须与整体结构与模式相协调。

(3)城市公园系统布局

公园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是一个流动的、不稳定的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安全就是在景观生态学安全要素的影响下,使公园绿地产生的能量、物质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的消耗,保证其在系统范围内顺利流通,从而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特性。景观安全格局在所有尺度上都存在,并且都是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即斑块―廊道―基质模式。公园绿地也不例外,用生态廊道紧密联结尽量多的圆形斑块,形成生态网络结构,是景观安全格局的最佳布局形式。

表格 1景观生态安全为基础的公园绿地布点

类型 布局形式

斑块 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游园、广场等点状空间 小型围绕大中型均匀分布

廊道 带状绿地、街旁绿地等线状空间 呈网状分布

基质 围绕在各种绿地周围的工业、商业、居住区等 大集中、小分散

2.中观层面

(1)可达性

公园的可达性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公园的相对难易程度,它可以衡量绿地给居民提供服务的可能性或潜力,也是评价公园布点合理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达性实际上反映了景观对某种水平运动过程的景观阻力,考虑可达性的关键因素有两点:一是居民点是否在公园的服务半径内,大型公园绿地往往由于城市的开拓,建设力量不够和用地分配的问题,通常离市中心较远,使用率较低,中小型绿地的布置就必须考虑服务半径;二是居民点与公园之间的交通条件。目前,在公园规划时解决可达性问题的主要依据是服务半径理论,根据不同类型公园的服务半径来均衡布点。

(2)城市避灾、防灾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在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发生时,承担群众紧急避险、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具有“防灾公园”功能的公园绿地布局也应符合防灾公园内的布局要求。

3.微观层面

(1)自然条件

城市公园绿地的布点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城市中的自然条件包括原有的植被森林、地形、地质、水系、山脉、气候等因子。不同层次、规模、性质的公园与自然条件的联系程度有差异,特别是第二、三层次的公园联系更紧密;如城市综合公园的布点宜选择在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或选择在现有树木较多的有古树的地段,充分发挥水和植物的作用,增加公园的特色;郊野公园则应充分结合原有的风景林地和城市的主导风向布置。同时不宜用作城市建设工程的地段,例如某些地质层断裂带,或河滩沙质地,不宜作为建筑用地,可以考虑作为公园绿化用地。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承载着城市重要的历史信息,是城市文明的见证,也是城市展示自身品位的重要窗口。以人文景观拓展而形成的文化类公园是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景观因公园建设而得到保护,而公园绿地因有了人文景观而丰富了活动内容,增加了特色。因此,充分利用人文景观,是公园布点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地价与外部性

公园绿地建设与城市整体经济环境、建设投人和周边的地产项目等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公园绿地的布局必须综合研究与公园有直接关联的是地价问题,以及公园绿地建设对周边的外部效应。离市区越近地价越高,建设阻力越大;越靠近居住密集区,正外部性越大。

四、城市公园设计的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对城市公园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

在城市公园中,特别是森林公园,应以保护其自然性为首要坚持的原则。保护自然景观(森林、山脉、湖泊等)的原生态和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及功能,是保护城市公园中生物多样性及合理开发利用其自然景观资源的前提,也是景观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

2、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含有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它们构成景观空间结构复杂的异质性。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坚持多样性就是维持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的异质性,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3、景观个性原则

每一景观都有与其他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这些个体特征的差异又反映在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上。因此在城市公园设计中,要坚持景观个性原则,才能营造出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景观来。

4、持续性原则

城市公园的的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持与改善。因为景观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与文化的复合载体,这就要求景观生态规划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整个景观进行综合分析使城市公园景观结构、格局和比例与城市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以达到景观的整体最优化利用。

5、综合性原则

城市公园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的结合,是时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其生态规划与设计需多种学科知识的结合,综合分析景观各要素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在全面和综合分析景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当地人文风情等。

五、结语

由于城市土地的深度开发使城市景观趋向于破碎化,而城市公园可以重新组织构建城市的景观,组合文化、历史、休闲的要素,使城市重新焕发活力,甚至成为城市的重要节点、标志物,体现空间景观功能。因此,公园绿地的布局与选址应纳人到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系统”的整体规划中,从总规划层面上加强公园绿地系统布局的研究。在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应用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即自然优先原则、多样性原则、个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规划设计城市公园中的斑块、廊道、本底和景观格局以保证城市公园景观生态的高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 张毅川 2007年 《浙江林学院学报》

【2】 乡村景观规划中的环境管理评价 陈波 2004年《 地域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