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00-02
在军事文化建设过程中,人才队伍是关键组成部分。军事文化的传播,对军事文化人才要求较高,需要不断提高军事文化人才的素质。武警部队军事文化建设不仅要深入了解文化发展创新一般规律,对军事文化进行具体实践,不断创新军事文化,更要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建设工程,培养造就出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并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为武警部队先进军事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人才支持与保障。
一、武警部队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是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助力推动器。发展先进军事文化,能够为党和人民军队创造精神财富提供精神指引,能够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深刻体现我国历史传统文化形态,更能够充分展现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宗旨,对于人民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军事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是繁荣军事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先进军事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最终的体现形式就是文艺精品涌现,文艺人才辈出,文化效益提升。其中,人才辈出是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表征。这是因为,首先只有高素质的文化队伍才能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与优秀文艺作品的需求,创作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并深受广大部队官兵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其次,只有具备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才能正确把握军事文化准确发展方向,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文化产品创作相融合,并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军事效益。再次,在传播军事文化过程中,人才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努力加强部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官兵,才能以高尚的精神引领官兵,才能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官兵,才能进一步提高军事文化的层次,有力推动军事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大力加强先进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武警部队文化人才队伍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武警部队文化人才队伍的文化层次较低,且基层部队文化人才队伍发展不够平衡,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等等。武警部出台制定的《武警部队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纲要》,结合武警文化实际发展情况,在分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培养军事文化人才队伍的目标,并就如何加强武警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系列部署。当前,贯彻落实好这一指示精神,必将有力提升文化人才质量,增强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武警部队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武警部队军事文化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作风过硬、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军事文化人才队伍。这一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武警部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德才兼备是文化人才具备的重要品质。德与才是人才必备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如果这两个方面品质欠缺则会影响党和军队的建设事业,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担当大任。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化人才的价值取向,包括社会信誉、理想信念等多个方面,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精髓,更是文化人才立身行事的根本。才,则是文化人才艺术水平与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是文化人才成就事业的基石。二者之中,德占据更重要位置,武警部队文化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要加强,还要拥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只有以德为先,德艺并举,才能肩负起军事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作风过硬这一特质对于文化人才队伍而言至关重要,且优良作风能够展现党的基本宗旨,树立更好的形象,并与人民群众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部队文化人才建设要做到以下要求,既注重求真务实精神建设,还要重视思想作风建设、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采取措施来加强文化人才的自身修养,积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先进军事文化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官兵提供精神服务,因此,文化人才要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加强社会和部队生活实践,深入了解国情军情,注重与基层部队官兵联系感情。要坚持用世界观来指导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自觉向现实生活课堂学习的风气,立足于满足广大官兵的需求,深入部队基层进行广泛调查,在创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提炼主题,创造出适应时展和部队建设的文化精品,只有这样所创作出的文化精品才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反映出时代特征。
结构合理能够展现人才队伍整体优势,不仅能够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素质,也会使得人才队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保持好人才队伍的比例协调。因此,武警部队要制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配置文化人才的数量比例,注重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结构的合理搭配,使得人才队伍结构以及格局都能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部队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展现出充满活力和锐意创新这一鲜明特征。文化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和广大官兵的精神需求,不断努力创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始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贴近现实生活和部队实践,创作出能引领官兵思想的精品佳作。武警部队也要根据我国文化发展方针以及发展规律,注重文化创造性,还要充分发挥艺术的民主性,重视不同学派文化艺术的优势,通过互补,来推动军队文化艺术的发展,真正形成人尽其才,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三、武警部队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新的形势下,要推动武警部队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军事文化建设视野,采取有效措施和路径加强军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军事文化建设向更高境界发展。
(一)大力培养高层次专业文化人才
在军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人才的层次要求较高。军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着军事文化建设质量,制约着军事文化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武警部队高层次文化人才匮乏,还不能适应先进军事文化繁荣与发展的紧迫需求,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出发点,以促进部队官兵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加大高层次专业文化人才的培养步伐,不断满足军事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参加我国文化名家工程和“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养造就较多在军内外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大力为部队优秀中青年文化骨干提供支持,使其能够在重点项目、重要演出中担当大任;要在各个文化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掌握现代媒体技术以及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定期举办武警部队高层次理论人才研究班、文化科研骨干培训班、军事网络文化传播研究班等多种方式提升部队文化工作者的素养与层次;加大部队基层选拔优秀文化人才的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体制,为文化人才的培养造就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抓好部队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武警部队文化建设的重点在基层。基层文化工作者是部队基层文化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发挥着主干、引领和桥梁作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碰撞,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变化特征。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部队基层文化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好自身纽带作用,切实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铸魂育人和导向引领功能,围绕战斗力抓文化,以文化力催生战斗力,始终确保官兵听党指挥,努力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仗本领。因此,武警部队要通^制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完善文化人才任用与培训机制,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高素质部队基层文化队伍;要根据“抓活动强队伍”的思路,采取调演、会演等方式,逐步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的能力水平;要注重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的培养,在升学、提干、晋职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要大力报道基层文化骨干的典型相关事迹并予以表彰,激发他们干好基层文化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三)建立符合军事文化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机制
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军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德才兼备。只有对军事文化工作者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夯实其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才能使其在先进军事文化实践活动中自觉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方向。二是建立成长规划制度。军事文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制定长远规划,实施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通过“大师工程” “名家工程”等项目的培育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三是建立培训制度。武警院校要逐步提高文化艺术类课程设置的比例,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要注重发挥定期培训的催化作用,统筹安排好部队文化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团以上单位可选拔部分优秀文化人才,采取委托培养的形式在国内相关院校和文化机构深造学习,以此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四是建立代职锻炼制度。让军事文化人才深入部队基层,通过代职锻炼加强与基层官兵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篇2
一、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趋向
一是文化人才的竞争性不断加剧。北京、上海、重庆、四川、内蒙古、天津、湖北等地相继推出强劲的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战略,发展主体更加依赖民营力量,一些人才匮乏的区域文化产业成长迅速,对外人才依存度高。高层次文化人才争夺日趋激烈。
二是文化人才创新创业的要求十分紧迫,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文化人才的特点是渴望或者必须取得高度个性化的成就,特别是文化新兴领域人才对早日出成果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期望普遍较高,通过具有聚集效应的好项目实现自我,成为文化人才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
三是文化人才的集散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考察和调研表明,大多数地方文化人才中高贡献率群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40岁,而这一年龄群体是最易于流动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文化人才队伍管理理念和能力的提升容易滞后于文化人才的集散速度。
四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模式更加多样。总体而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日益丰富,政府对文化人才的管理和激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文化人才的渴求都更加积极,基于多元复杂模式的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趋向于采取授权化、弹性化和胜任力等策略性的建设和管理方法。
二、兄弟省区市的经验做法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西推行签约培养,从文学艺术扩展到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化经营管理和文化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江西对文化高端人才实行个性化设计、订单式培养、全过程服务,量身定制培养发展方案。
在人才引进方面,山东实施“人才+项目”引进模式。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攻关、人才交流等形式,形成以项目招才、以事业聚才的良好局面。浙江“打开家门娶媳妇,广开门路引凤凰”,鼓励以岗位聘任、客座教授、定期服务、薪酬激励等形式引进人才。
在人才激励方面,湖北倡导一流人才一流回报,开展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湖北文艺终身成就奖、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评选表彰等活动。福建加强民间文化能人尤其是创意能手的奖励扶持,在木雕、古典工艺家具、油画等行业吸引从业人员25万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
在组织保障方面,上海、广东各设立8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成立宣传文化人才工作办公室,挂靠有关处室,增加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配有专职干部2-3名。安徽建立文化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宏观指导,构建部局合作、省市联动的文化人才工作协调机制。
从我们江苏来看,到2020年,资助培养、引进的高层次文化人才要达2000名,其中文化艺术名家200名、文化产业领军人物200名,培养基层文化骨干要达2万名。对照这一目标,目前高层次文化人才总量还不足,文化人才原创能力还需加强,文化产业新兴领域人才比较匮乏,特别是各地2012-2017年处于高层次文化人才退休潮阶段。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舞台空间更广。对我们工作的考验也更多。
对照先进地区、对照领导要求、对照人才期待,文化人才工作中还有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一是如何树立新的文化人才观,多一些创新的思路和举措,使人才工作更具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二是怎样发挥人才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注意各类人才培养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三是针对各种类别和层次的文化人才,如何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四是如何通过政策引导、组织领导等多种方式,采取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等手段,变“单兵独进”为齐抓共管,把系统内外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五是如何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统筹做好部内干部队伍建设、系统干部管理、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工作。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三,打造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人才是最活跃的文化生产力,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建设一支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文化苏军”,需要围绕大局、关注大事、把握大势,积极地干、创新地干、务实地干、协同地干,努力推动人才工作实起来活起来。
——在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创新上多下功夫。实施“333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把文化名家、“五个一批”人才和青年文化人才培养纳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形成文化人才梯次培养的新格局。一是实施江苏文化名家培育工程,资助扶持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二是完善“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资助扶持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和文物保护、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方面高层次人才。三是实施“青年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着眼于文化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采取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措施,培养一批青年人才,打造一批新人展示平台。
——在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创新上多下功夫。实施紧缺文化人才引进计划,把引进紧缺文化人才和创新团队纳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创新团队计划”和“企业博士集聚计划”,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加快引进紧缺文化人才。建立高层次紧缺文化人才引进目录,重点引进一批高端创意人才,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熟悉市场运作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实施文化行业博士集聚计划。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向我省文化行业一线集聚,鼓励企业、园区建立政产学研结合的高端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三是重视引进和建设文化创新团队。立足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引进一批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文化创新团队”,给予人才经费资助和项目经费支持。
篇3
一、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人才问题现状
山东文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某些方面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多新鲜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乐观,只有清醒认知我们的问题和差距,才能准确定位,谋求山东文化更大的突破。虽然目前山东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卓有成效,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配套逐步提升,但是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建设的软实力还没有配套发展,当前文化投入不足、体制不健全、创新意识不强以及人才素质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
(一)基层公共文化投入相对不足,地区间差异较大。虽然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与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文化投入相对偏少,文化单位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投入不足仍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直接导致文化系统人员福利待遇总体较低,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也难以留住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和影响着人才队伍的稳定。山东省文化事业投入总体靠前,人均不足。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17.54亿元。居全国第七位,但是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位列全国第2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94元。相较于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存在明显的差距。近年来,我省场馆建设、公共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硬件性投入较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这种文化事业总体投入较少,硬件分流较大的财政支出结构严重影响着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文化创作、福利待遇、最终导致我省在文化人才的引进上没有竞争力、文化人才的服务上缺少积极性、文化人才的服务内容上缺少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业务专项经费偏低。有些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和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一些地方多年来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文化服务人员的艺术创作和活动开展。文化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不高。2011年,山东省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35,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呈低水平徘徊趋势。且各市间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差距较大,2011年全省人均文化事业费18.2元,17市中超过平均水平的有6个市。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济宁六市的文化事业费占到全省十七地市文化事业费总额的61%。经济发展靠前的地市文化投入相对较高,落后地市文化投入明显不足。经济发展落后地市文化市场缺少活力,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供给形式单一,再加上文化投入不足,造成文化人才因项目不足而无法开展文化服务、文化服务队伍不稳、文化人才流失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建设。
(二)用人体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缺少活力。我省现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单位制度(如岗位设置、分配制度、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制约和影响了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同时也导致人才队伍活力不足。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缺少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在用人方面进难、出亦难。一方面,由于我省文化市场总体不够活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偏重公益文化服务,文化生态不健全、整体服务待遇不高,最终导致优秀专业人才难以进来。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样化需求,由于专业技术不高,管理理念落后,不能提供有效的文化供给服务的从业人员又无法安置,这对文化人才的培养、流动、使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缺少内部竞争激励机制。目前文化事业单位大部分靠财政拨款,普遍存在吃大锅饭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一些特殊专业人才和一般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没有明显差别,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一部分人员不钻业务、不思进取,相较于发展迅猛、制度完善、待遇较高的文化市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竞争力缺失,公共文化服务的高级人才流失严重。专业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目前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不尽合理,中高级职称岗位数受到严格限制,直接影响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直接导致部分中低级人员不思进取和高级人才进不来、难留住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队伍建设的步伐;另外随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的转变,人才专业结构出现了新的要求,既需要懂文化创作、编排、表演的传统人才,又需要懂网络、懂宣传、懂市场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现行的文化人才结构中主要以传统文化人员较多,缺少复合型人才的配合,影响着文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事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的人才配备不足。目前基层文化组织以民间的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骨干为主要支撑,但是艺术水准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制约着基层文化的发展。比如部分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机构编制问题、专业文化干部配备问题、后备力量匮乏问题比较突出。有知识、有才能的青年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享受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重要群体,这个群体的孱弱,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缺少推动力。
(三)创新意识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文化供给。在全国有影响力文艺精品和品牌不够多。我省的文艺作品只见群山,不见高峰,缺乏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演艺品牌。直接原因是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不活,面向市场、开拓市场的内生动力不足,演出市场不够活跃,深层原因是文化人才管理和激励体制不健全造成的文化人才创新意识不强。文化活动是农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最真实的反映,而农民最需要、最渴望的还是传统文化。农民群众喜欢传统的节日,喜欢传统的礼仪,喜欢传统的民间技艺。但是,现在传统节日逐渐被边缘化,“人情消费”代替了民间传统礼仪,民间技艺失传,农村民间文化活动减少。我国当前农村文化活动虽然日趋丰富,但依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少地区农村文化活动相对贫瘠。文化服务模式单一、内容陈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乡镇文化站传统的娱乐活动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迫切需要新型的文化服务人才加入到基层的文化建设队伍当中,利用好农村现有文化设施、发掘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传统艺人,运用新思路创造新手段,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活动方式的创新,注重把娱乐性和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广播电视宣传、思想道德教育等有机地融入农村文化活动中去,营造农村文化服务新生态。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内容的供给和服务为主要业务,需要大量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当前我省文化人才队伍中主要以前者居多,对于传媒、市场营销、计算机、管理等类别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文化供给的思维模式单一,不能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现有资源,不能开展多元的文化服务。例如,有些地市图书馆馆藏书目较多,却没有一个古文献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不少人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演出剧目艺术水准较高,社会反响较好,却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和传媒人才,导致传播渠道较少,观众覆盖率不高。因此,必须下功夫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公共文化工作目标所需要的能力和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不稳,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仍有一定存在。专职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力量薄弱,普遍存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乡镇文化站编制不足、专职人员少、流动性大的情况较为突出。社区、村文化管理人员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大、学历低等问题。某些地市由于编制冻结,年轻人才引进困难,且现有文化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思维不高。人才队伍总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目前,我省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偏少,学历偏低,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乡镇文化工作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缺少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文化管理和经营人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支撑策略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人才对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作用。定期研究涉及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问题,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贯穿文化改革发展始终,切实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根据文化改革工作发展的需要对文化人才工作进行新的部署。建立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文化人才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促进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实现山东文化跨越式发展。增加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稳定增长。针对当前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不足、欠账较多,特别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的突出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养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同时,要认真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投入方式,采用政府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和服务性。省政府还应加大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发挥公共财政在消除城乡、区域文化建设差距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艺术创作工程、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经费。对政府兴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包括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文化馆、展览馆、书画院、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要给予重点支持,确保人员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增加专项投入,支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文化单位的重点人才项目的投入。建立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另外要留住高端文化人才,坚定文化服务信念,就要对现有文化工作者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从薪资报酬、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进行完善,让文化人才打消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岗位中,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篇4
关键词:东莞;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77-02
在改革开放短短三十来年的时间里,东莞从一个农业县一跃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被誉为“中国第一经济走廊”,可见东莞经济发展之快。搭乘经济发展的快车,东莞从2001年开始,提出了建设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年的发展,东莞构建起了功能先进、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1年,东莞又提出实施文化名城的战略决策,力争用10年时间,每年投入10亿元,大手笔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产业名城和岭南文化精品名城等“四个名城”。其中,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公共文化服务经验,就东莞如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提出如下一些对策和思路: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设施建设
成立强有力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东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围绕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绩效评估、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和保障体系等重点内容,分解指标任务,探索机制创新,为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规划和指导。结合东莞实际,重点落实好市民艺术中心和东莞少儿图书馆等市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工程,确保市级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以上标准;通过实施镇级“两馆评估定级”项目,全面提升镇(街)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水平,确保全市32个镇(街)全部达到广东省镇(街)综合文化站特级站、实现 24小时图书借阅全覆盖,各镇(街)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中心)达到县(市、区)级国家一级馆以上标准。科学统筹各镇(街)、村(社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全市未达标的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盲区,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全达标,各镇村全面完成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确保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半径和覆盖率、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等指标达到广东省先进水平。
二、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全面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
全面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增强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进行文化鉴赏、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互联网、参与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需求。加大对经济欠发达镇街等特定区域和新莞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是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和创作基地的生产能力,加大对群众性文艺创作的投入力度,支持和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为人民群众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影视节目、图书、电子音像制品、美术、书画、公益讲座、文化培训等公益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委托生产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场)等公益性场馆免费开放。采取政府采购、文化事业单位实施、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建立流动文化服务网络,重点在基层社区和外来工集聚的厂区,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展览、流动演出、流动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等覆盖全省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传统文化资源和优势文化项目,精心策划,规范运作,突出创新,努力打造公共文化活动品牌。
三、充实引进、提升素质,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议组织、人事部门选派一批懂文化政策、有实践工作经验、德才兼备的干部任文化副镇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各项工作。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文化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一个业务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团结干事的领导班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水平。二是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按国家有关要求落实编制,保证事业发展和业务开展所需要的人员编制。重点加强镇街、村(社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确保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镇(街)文广中心编制不少于25名(平均),保证事业发展和业务开展所需要的基本人员和业务骨干。同时,设立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健全文化人才培训和服务体系。三是壮大业余文化队伍。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办法,在农村发展农村文化管理员,在城市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指导员,挑选一批业务能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文化名人、文化能人、离退休人员担任农村文化管理员和社区、学校、企业文化指导员,提高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与水平。重点抓好人才引进工作,采取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四是开展文化志愿者(文化义工)服务。制订《东莞市文化义工管理办法》,建立文化义工的选拔、工作、激励、培训机制和评价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人员作为志愿者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从事公益文化服务。
篇5
关键词:文化惠民;实践;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28-03
文化惠民的重点在基层、在农村。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就要在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上下功夫。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把文化惠民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本文以平湖市的文化惠民为例,就下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工作进行探索。
一、近年来平湖市文化惠民的实践
平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按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先后获得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
(一)狠抓标准化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设施网络全覆盖
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通过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市本级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继李叔同纪念馆、体育馆、图书馆等文化体育场馆在东湖之畔建成后,近年来,又有体育场、游泳乒乓训练馆、沙滩排球场、市文化馆新馆(科普活动中心)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立足“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行免费开放。镇(街道)文化设施走在前列。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近三年来翻了一倍,达到1万多平方米。全市所有镇(街道)全部创建成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实现了省级东海文化明珠“满堂红”,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一级综合文化站标准,走在了全省前列。2010年底镇(街道)图书馆分馆全部建成,实现了全覆盖。村(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实现全覆盖。自2006年启动村级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工程,至2007年底全市112个村(含乍浦)全部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室),村级文化阵地建设走在了嘉兴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全市拥有标准水泥篮球场的行政村达110个,健身路径100多条,社区拥有健身路径30多条,行政村健身点和城镇社区健身苑点拥有率达到100%。
(二)优化公共文化供给,文化惠民全方位
通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西瓜灯文化节作为平湖特有的节庆文化品牌,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活动;2009年以来,连续6年先后开展“欢乐村落”送戏下乡、“欢乐城乡”镇(街道)特色文艺大展演、“欢乐平湖、文化走亲”、“欢乐平湖百村演”、 “欢乐平湖民星会”“欢乐平湖、梦圆舞台”等 “欢乐平湖”文化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演出 1500 场,参与群众 200万人次,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每年举办的“全民读书月活动”和“未成年人读书节”,作为打造“书香平湖”的有效活动载体,为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隔年交替举办的“农民文化体育周”和“社区文化艺术节”也已成为我市城乡居民才艺表演、交流互动的活动平台。通过“镇镇办节”,深化“一镇(街道)一品”、“一村一品”内涵,先后举办了新埭镇泖水文化节、广陈镇生态文化旅游节、林埭镇龙文化节、新仓镇芦川文化节、独山港镇海洋文化节、当湖街道社区文化艺术节、曹桥街道行知文化节、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企业文化节,弘扬了本土特色文化,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着力夯实文化队伍建设,文化惠民生机勃发
在队伍建设方面,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先后从外系统、外埠调入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10余名,同时注重抓好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通过开展各类培训、人才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在各级政府的有力引导下,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文化业余团队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有17支文化志愿者队伍,包括市本级8支以及9支镇(街道)文化志愿者队,共计近900人;注册备案的业余文体团队147支,队伍人数2828人;未注册的平湖市镇、村文艺团队总数达到521支,总人数7371人,形成了一批扎根基层的文艺骨干队伍。
(四)加强制度建设,文化惠民保障有力
在扶持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2008-2011)》、《平湖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等,为文化惠民工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的支撑力;对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送戏下村、业务团队文艺活动等进行资金补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命力;制订出台“文化精品工程”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工作和奖励机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
二、当前平湖市在推进文化惠民中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利用率不高
文化惠民工程,硬件是基础。虽然近几年,我市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文体场馆建设仍然落后于周边县市区,据省文化厅统计,2011年,我市每千人拥有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为144.83平方米,列全省第72位,与富阳、海宁相比差距较大。目前我市尚未建有大剧院,博物馆由于展厅面积有限,大量文物只能存放于库房,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阵地虽然已经实现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但是利用率较低,管理相对薄弱,设备维护没有跟上。少数地方的文化设施很少使用,开放时间有限,成了摆设,甚至个别村(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变相出租情况,造成群众参与度不高,无法有效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与农村相比,市区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根据当湖街道的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占有文体设施面积为0.63平方米,而市区居民人均为0.48平方米(人均低于农村居民0.15平方米),市区少数社区,特别是一些老小区至今还没有任何文体设施。
(二)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不足,文化活动经费缺乏
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我市公共文化发展的瓶颈。2011年我市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的资金4683万元(其中包括文化馆建设资金2000万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68.47元,列全省第35名。
(三)公共文化人才欠缺,队伍稳定性不够
由于受到编制和体制的约束,文化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一批有专长的文艺人才,不能进入文化队伍。在招聘过程中,由于招聘程序的制约,也很难招聘到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文化人才还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人才问题仍是影响我市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最大制约因素。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平湖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对文化艺术人员也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人员调动频繁,队伍稳定性较差。
(四)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时代要求,政策亟需提档升级。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多头管理,涉及部门又多,缺乏一套类似联席会议的协调机构,往往造成公共文化事业的合力分散,影响了文化资源的整合。二是镇(街道)文化专干专职不专用的问题。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归口当地政府管理,业务上由市主管部门指导,这种体制下,文化站人员文化部门无权调配,镇街道又不熟悉文化事业,这些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甚至有的被镇街道抽调从事驻村或从事其他经济工作。而村级专职文化管理员未能到位,给农村文化管理带来困难,导致基层的文化建设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三是一些文化政策已经不适应现阶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急需提档升级。
三、进一步推进平湖市文化惠民的对策
(一)强化保障,提高文化自觉,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政府是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一是政策适当倾斜。把文化事业建设、公益性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市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确保逐年增长;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执行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电、气费价格标准;设立政府专项文化奖励基金,对在文艺创作、表演及宣传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二是拓展投资渠道。降低准入门槛,支持民间力量投资文化建设,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做到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如:镇(街道)文化站设施、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旅游设施等,都可以开辟多种投资渠道,政府引导、群众自发、谁投资谁受益,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三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大书画院、叔同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力度,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转变,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四是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倾斜力度。对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采取专项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寻求政府投入和群众需求二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使政府承受得起,群众消费得起,切实保障文化权益共享,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二)强化扶持,提升制度建设,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作品是根本。文化产品创作要尊重群众需求。一是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机制。可以根据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的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择优录用,使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我市文化艺术界的领头雁,从而建立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鼓励镇(街道)将文化、司法、广电、学校等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家庭文化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欢乐平湖”系列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优化队伍结构,打破原有的各自为阵的格局,构建“大文化”的理念。二是建立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奖罚机制。对现有人员的艺术生产实行绩效挂钩,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作生产任务同报酬挂钩的实施办法、奖优罚劣,促使他们刻苦钻研业务,提高艺术水平,成为本岗位过得硬的文艺骨干。三是建立文艺新品不断涌现的激励机制。以“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龙头,以“金平湖”奖和“李叔同文艺奖”评选为抓手,组织实施第八轮“文艺精品”战略,进一步激发全民文化产品创作热情和激情,创造精品佳作,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制定艺术创作奖励办法,明确奖励对象、奖励范围、奖励幅度、奖励程序等。设立政府创作奖励资金,专项奖励舞台艺术新创作品和在市以上政府组织的艺术节、专项比赛、展览、送评中获奖的节目(作品)。对于在省级以上重大赛事中获得较高奖项的,应给予重奖。
(三)壮大队伍,激活文艺人才,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队伍是关键。筑巢引凤纳人才。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真正营造一种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环境,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升得上的科学文化人才流动机制。加强与高校、研究院等单位联系,搭建合作平台,实行产学研结合,共同培养专业文化人才,将引人和引智相结合、把借名和借势相统一,着力打造人才工作新品牌、新载体,吸引更多的文艺名人集聚平湖,提高平湖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精心孵化育人才。加强对现有存量人才队伍的培育,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研修学习、外出考察、交流研讨等形式,开阔视野,增强本领。实施人才交流、文化联动,让专业文化人员沉下去,基层文化队伍涌上来,形成良性人才交流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各种途径,挖掘人民群众中的文化能人、文化达人,扶持优秀、特色的群众文化团体,采取有效措施,制订配套政策,支持他们发挥特长、施展才华,更好地服务群众。创新机制留人才。建立健全以培训、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工作机制,事业上扶持、艺术上指导、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和服务热情,保持文化队伍的稳定。
(四)完善设施,构建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惠民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设施是载体。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要求,建立健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15分钟文化服务圈。
篇6
当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全县共有文化产业单位54家,其中事业单位10家,文化设备制造业4家,社团3家,文化服务业企业单位37家。2012年,陇西县文化用品设备制造业年内实现增加值151.37万元;文化服务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30.5万元,其中网吧为323万元,歌舞娱乐(阳光丽岛)实现40.6万元,广告业实现207.32万元,其他产业实现806.31万元;全县3家非盈利性社团实现增加值163.8万元;10家事业单位实现增加值1286.34万元。综上,全县文化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009人,实现产值总计为2900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0.57%。以上数字表明陇西县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总量很小,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支撑
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文化产业经营单位的规模、水平和经营层次都很低,一些文化骨干企业还是以前旧的老企业改制而来,生产机器设备和生产工艺等陈旧落后,生产能力都不强,企业的生产人员来源主要是季节性临时用工,农闲时节生产一阵,农忙时回家种地。二是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企业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滞后,管理水平落后。
2.现有产业结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
陇西县现有的文化产业企业,多为传统型消费类行业,结构单一,没有适应现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文化科技新产品研发、应用与推广,文化市场创业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投资服务,动漫文化、文化会展、文化旅游业开发等尚未起步,仍是盲点和空白。
3.文化人才比较匮乏
随着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网络文化以及会展博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逐步兴起和扩张,陇西县在这些方面的人才匮乏问题日益凸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广阔的新兴领域发展。此外,由于文化产业市场的分散和经营者市场意识的淡薄,缺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意识,加之资本市场融入度极低,文化产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足,较大程度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4.没有树立大市场集约化经营意识
文化业主由于小资本、小行业、小范围“三小”经营,又缺乏协作,难已形成气候。因而社会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这种“弱小”型行业,实难赢得更多、更优的社会成果份额。
建议
1.充分认识和挖掘现有文化基础,以产业化、市场化要求加快其发展速度
陇西县的文化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红色旅游景区等文化资源。建议从发展陇西的全局上整合文化资源,挖掘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产业发展体系,做强陇西文化产业,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来提升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促进陇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拉动全县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作用。
2.建立广泛的投资融资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
文化产业在陇西县还处在发展积累阶段,需要加大投入。多年来,陇西县虽然十分重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文化设施水平低、数量少,文化产品档次低,生产规模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人民文化消费需要,急需加大投入,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但文化产业的发展仅仅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是不够的,要消除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体制障碍,逐步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新型文化投融资体制,为陇西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3.树立大文化观念,形成产业合力
多年来,陇西县文化产业相互分割、各自为战,文化管理多限于文化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要加快陇西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起大文化的观念,对本县所有文化产业单位实施统筹管理,并将文化产业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环境中去考虑,进行长远、全面、综合的规划和指导。
4.切实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篇7
一、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文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现状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市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加快发展,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文化活动阵地巩固拓展,供需矛盾有效缓解。
现状二: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我市现有直属文化事业机构 4家,各级博物馆3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报社1个、广播电视台5个;包括市县新华书店5个、影剧院4个、文艺表演单位2个。各级标准化文化广场 、演出场馆33个、村文化活动室 71个。市、县、乡(镇)3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加大,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文化事业、保障文化活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保证。
现状三:社会文化日益繁荣。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龙头,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丰产丰收,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
现状四:文化遗产保护取得进展。每年修复一批文物古迹,充实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馆藏文物达5000余件。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的实地调查结果统计,境内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200余处。
现状五:文化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专项治理,文化市场管理实现“全覆盖”、正常化,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
现状六: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文化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有为有位,部门形象不断改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二、影响和制约吴忠市文化事业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广泛深入地调研,调研组认为全市文化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建设吴忠特色文化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认为制约着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六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创新意识不强。传统思维模式没有打破,社会各界对文化工作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文化基础设施是加强文化建设的根基。由于近年来吴忠市各县(市、区)各级财政收入有限,制约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由于文化经费短缺、留人体制机制不健全、培训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导致我市文化人才队伍严重老化,专业人才逐渐减少,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我市的文化事业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全市用于扶持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相对投入不足,致使全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五是文化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我市文化经营单位众多,效益不佳,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缺少具有吴忠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更缺乏向国内市场拓展的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一)提高文化事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是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文化工作,创新文化工作观念,开展文化工作不死板、不保守、不僵化。在内容上、对象上、渠道上拓展基层文化工作领域,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形式,引导文化工作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不断增强文化工作的时代感和影响力,使文化工作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二)出台吴忠市文艺精品创作奖励意见。为激励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植根于吴忠深厚的文化土壤,充分挖掘和利用吴忠的特色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具有吴忠特色、吴忠风格、吴忠底蕴的精品剧目,对文艺精品创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和奖励机制。
(三)召开全国回族文化论坛。充分利用吴忠“中国回族之乡”回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市委、政府的名义,邀请全国知名的回族学者、专家到吴忠,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回族文化论坛,请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深度挖掘回族文化、探讨回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提出吴忠的精品文化、精品剧目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起到推介吴忠、宣传吴忠的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我市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少。为解决我市文化建设的人才dylw.net 问题,建议市委、政府:一是出台政策和计划,加大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训力度;二是精心策划实施优秀人才引进工程;三是以人为本创新用人机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文化事业单位建立进人公开招聘、用人竞争上岗的机制;四是对全市乡镇配备文化专干,司法、农牧、水利、财政都在乡镇配备专干,惟独文化没有,制约了文化事业发展。
(五)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实行重点扶持;二是吴忠市的文化事业经费每人每年按照人均1元的标准给予投入。三是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加大文化建设的招商引资,引导民间资金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市的文化遗产。
(六)制定出台文化事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健康文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改进城乡文化设施落后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今后我市文化工作思路及重点
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建设和谐富裕新吴忠的总体要求,主动服务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发挥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在新的起点上为吴忠“十二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好局,起好步,为吴忠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力求文体广电事业建设工程实现新突破。
(二)以重大文体活动为载体,力求文体活动品牌培育工程实现新突破。
(三)以培育文化精品为载体,力求文化精品引领工程实现新突破。
篇8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引导众多读者积极走进图书馆,泸西县图书馆开展了免费开放工作,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零门槛进入,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享受文化成果的平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创新服务模式,给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满足读者读书需求,促进泸西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进展。
一、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理论依据
目前泸西县图书馆以“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为目标,构建了错延时服务体系,实现了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第一,制定了上班群体延时服务。为了满足广大上班群体的文化需求,利用延长服务时间方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第二,实施了农村群体错时服务。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联合职业学校,组织农民群众进行了养殖与种植等技术学习,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能力。第三,针对特殊群体实施了错延时服务。给予老年人开设了书法、绘画及电脑知识培训;给小孩制定了礼仪、文化等培训,给不同爱好者搭建了学习平台。
经过分析发现,上述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充分利用了文化资源,延伸了服务时间,还可以让服务内容更加贴近基层,为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泸西县图书馆还结合当前发展,实施了“图书馆+文化站”的总分馆服务模式,打造了特色化的“书香泸西”,利用“自助借还机”, 方便了广大读者借阅和归还书籍,充分利用了泸西图书馆资源。
二、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有待提升
经过对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进展分析可知,目前准备工作还不充足,导致图书馆免费开放中经常会因为细节问题影响免费开放工作的进展。因此与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具有很大联系,导致群众参与共享的氛围不浓厚,已经成为图书馆免费开放中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2.馆藏结构与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有待完善
馆藏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书目数据和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速度有待加快。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完整的结构。但是当前泸西县图书馆馆藏结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馆藏资源建设速度有待。虽然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馆藏结构及资源改善的重要性,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
3.职工队伍问题
图书馆层次比例结构有待优化,专业人才匮乏,导致部分业务工作开展困难。免费开放后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虽然降低了图书馆门槛,但不能考虑文化需求,与服务初衷相背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知识服务开始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实现了图书需求多样化向单一化的发展。但是目前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与服务技能较低下,难以满足图书馆发展需求。
三、促进泸西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进展的措施
1.认真策划,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
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保证广大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措施,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首先,制定图书馆免费开放方案,明确开放总目标,确定开放内容并安排开放补助,深入落实开放保证机制。坚持和把握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性、针对性、少复本多品种的原则,积极开展对网上资源的筛选和整序,以强化虚拟馆藏。其次,营造积极的开放氛围。图书馆可以邀请文化体育旅游局、教育局及学校师生代表等开展座谈会,结合馆藏资源提出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建议和措施,借助电视媒体做好图书馆开放内容宣讲;最后,开展图书馆免费开放日活动。可以在县城聚集的地方摆放宣传台,现场开展借书和教育活动,给图书馆免费开放做好准备。此外,还要加快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努力更新我馆现行的计算机内部管理系统,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必要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应用集成软件。
2.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产品,需要全社会成员分担,因此可由各级政府给予保障。泸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在利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及省中心已开发的文化信息资源成果的同时,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努力把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出来,积极推进资源加工,促进资源共建,建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此外还要利用法律法规给图书馆提供支持,利用社会资金投入到图书馆建设中,促进泸西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进展。
3.扎实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满足读者需求
进行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时,必须要将读者放在重要位置,全面满足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围绕县情、民情,深入调研,广泛宣传,扩大影响,营造氛围,扩大免费开放宣传力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全县人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数字资源服务。此外服务时还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认真帮助读者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例如对特殊群体推行错延时服务、上班群体实施的延时服务及农村群众推行错延时等均体现了人性化操作。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保证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进展的基础。按照云南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规划和要求,根据现代化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及专业人才构架,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逐步建立起一支学科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出适应现代图书馆业务发展的专业人才,为泸西县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确保以专业化人才实现专业化目标。同时可结合图书馆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技术,利用脱产学习、进修及教育等方面加强图书馆人才培养,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人员队伍,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魅力。
篇9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市级公益性、综合性艺术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上海艺术研究所已经走过了32年的历程。在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和困惑后,如何直面新形势,在新的生存环境和时代需求的背景下谋求艺术科研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当前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7月14日,上海艺术研究所召开“新时期上海艺术科研事业定位与发展研讨会”,邀请部分离退休专家和全所同仁共贺所庆,并就上海艺术科研事业的未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发挥在上海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决策论证、信息咨询、创作指导、活动策划、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智库作用,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供具有理论基础和操作可行性的政策咨询和决策依据;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广播电视发展、文博事业、文化产业和市场、文化艺术、文化交流合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面向上海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各领域,向全体市民提供公益性的文化艺术研究、培训教育和信息服务及成果宣传,为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贡献力量,应该成为上海艺术研究所的明确定位和职责。32年来,上海艺术研究所为此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充分体现了公益性、综合性艺术科学研究机构应有的历史担当。在承担和完成国家和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如文化艺术史论构建和梳理、文艺志书编撰、文化艺术现状及对策研究、重大活动和展事策划筹办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团队效应和学术影响。近年来,上海艺术研究所积极参与上海文化事业总体规划和行业体系研究、世博会展览场馆设计、世博论坛策划等重大项目和课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展望未来,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上海艺术研究所应该坚持以研究为本,向市内外兄弟科研单位学习,发挥综合性研究的功能特点,在重要研究领域加大力度,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要加强应用课题研究,要为上海文化艺术各门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专家们提议,要研究上海自己的文化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京、昆、越、沪、淮、评弹等要有专人研究,还可以考虑与本市和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有关科研单位合作设立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专家们表示,愿意出力为年轻人设计课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大家一致表示,对上海艺术研究所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篇10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在新起点上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工作的一条主战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主阵地、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支主力军,加快建设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省,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重点是显著提升文化凝聚引领、文化惠民服务、文化创作生产、文化产业竞争、文化改革创新、文化队伍建设“六个能力”,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繁荣发展文化创作、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文化“走出去”、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努力开创江苏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动力。
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既要有经济的硬实力,又要有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高度重视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基础。
增强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必须弘扬时代主旋律。从精神层面来讲,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紧紧围绕主旋律,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思潮、疏导公众情绪、增进社会共识。特别是要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潮流,重视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
增强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必须铸造新时期江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正是有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等精神,才有了江苏大地上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江苏人的精神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集中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增强文化凝聚力引领力,必须提升全民文明素质。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放大“双百”以及“江苏好人榜”示范效应,引导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单位里做一个好工作者、家庭中做一个好成员。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江苏人。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区域文明城市群和文明城镇群。
二、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我们将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做到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到201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鼓励文化单位开展面向农村的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努力提供更具针对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同时,要提高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品牌。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丰富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生活。我们将着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成为江苏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培育特色,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等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二是突出龙头带动,推动各地、各行业形成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上市文化企业,打造资本市场“江苏文化板块”。三是突出集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统筹规划,培育形成一批千亿级行业、百亿级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三、坚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科技创新同步推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江苏的文化建设因改革而出名、因改革而得益。我们要按照中央总体部署,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从“盆景”走向“百花园”,从“试验田”走向大面积“丰收田”。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重点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培育发展活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增强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科技进步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把江苏的文化和科技双重优势结合起来,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一是创新文化发展业态,大力培育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到2015年全省新兴文化业态占文化产业的比重达60%。二是创新文化表现形式,鼓励文化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的文化创作、生产和营销环节,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和自主品牌。三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支持省主要媒体拓展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等传播载体,建设云媒体电视内容集成平台,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四、坚持多出精品和多出人才互动并进,加快建设江苏文化高地。
江苏自古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也要给后人留下时代的文化记忆,创造更多更好的江苏文化品牌。
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苏军”。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深入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尤其要培养引进一批国内一流、业内公认的文化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造就更多的名家大师。要加强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重视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生根开花。
着力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江苏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影视文学作品,有很多艺术门类相继获得全国大奖。我们将继续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催生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三贴近”要求,鼓励和支持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作品。
着力营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制度环境。评选颁发“紫金文化奖章”、文学艺术奖,开展年度杰出文化人物评选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重奖,真情呵护、特殊关爱从事原创的作家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