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的特色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专业的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学专业的特色

篇1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工科院校应将其法学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经济需求紧密结合,以确定法学专业教育特色,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同时,学校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指出,专业设置一定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出发,把专业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循环的动态系统中去考察,并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建设更要考虑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类型的需求。

一、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全国已约600多所院校设立了法学专业,其中包括大量的工科院校。近几年,各工科院校培养出的法学毕业生已经陆续走向市场,从各工科院校所统计的数据来看,法学专业毕业生与所在院校的其他工科专业相比较之,其就业率均不甚理想。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是280万,比2003年增长了32%;2005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为338万,又比2004年增长20·71%。然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社会本身提供给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而产生了经济总量与就业总量之间的矛盾,使得应届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备受煎熬。[1]

在为数不多的可供工科法学专业学生选择的岗位中,应聘学生也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第一,学生为非重点大学毕业,用人单位不予考虑(在全国工科院校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中,重点大学仅仅是较少部分);第二,学生为非政法类院校或文科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认为其素质和能力不及政法类院校或文科类院校毕业生;第三,没有工作经验,没有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很难获得求职机会(一般的法学专业学生都少有工作经验,而且法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毕业之后才能获得报考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资格)。由于以上的种种限制,工科院校中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背负沉重的社会压力,屡屡受到冷遇或打击。同时也使工科院校面临着扩招与就业之间的尴尬。

我校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法学专业同样面临这一难题。如何在新世纪的法学教育中,改革教学方式与实践方式,切实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如何使其在毕业时具有就业竞争力,拥有其它政法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们没有的优势;如何使法学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体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这些都是摆在开设法学专业的各工科院校面前的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

在我国漫长的法治建设进程中,用人单位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是持久的,但也是务实的,他们不会选择只会空谈不会实干的大学毕业生。法学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在就业市场上屡屡碰壁,关键在于毕业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差。全国大部分法学院校一般只注重学生的法学理论教学,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多大的关注。很多本科毕业生连基本的法律文书也不会写,更有甚者,其中有的连《民法通则》等基本法律中常用的条文也不熟悉。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马上为单位带来效益,很少有单位愿意花时间和金钱为毕业生提供培训和实操训练。因此,在就业市场上法学毕业生往往遭受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的责难。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法律实务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培养理论型人才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因此,我校的本科法学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实务中要用到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对法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

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条文注释,轻法律精神的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的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合从事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的法律职业。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注重法学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加实践性、应用性环节,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2]

(一)突出工科院校在法学教育中的专业优势

为了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我校法学专业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坚持以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了培养计划。在法学专业50多门的公共理论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必选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包括了联系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瞄准法学与其他工学科有密切相关的有关学科,比如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土地资源管理法等交叉边缘学科。我们优化课程结构,利用学校的工科优势,提高选修课培养创造性、个性化及复合型人才的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只有充分展示我校的专业特色并与市场紧密相联系,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比如,工业自动化、建筑工程是我校名牌专业,我们就可以深入大型的建筑集团、公司进行调研,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需求来开设特色的法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且采取多种方式与这些集团、公司共建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这样一来,我们培养出来的法学专业学生不仅具有工科院校的专业特色,易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毕业生达到用人单位各项岗位要求的适应期。

(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法律职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的积累,正如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在经过强化性的实践练习之后才可能很好地适应工作一样,法律职业也是如此。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周密细致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又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多种实践环节的有序安排与结合。笔者认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摩审判。观摩审判是一种很重要的直观教学法,把学生置于现实审判场景之中,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际的审判活动,既能观察到法官如何审判,又能观察到当事人、律师、证人以及刑事案件公诉人等的诉讼行为,使枯燥的法律知识更具有立体性。

二是由资深法官、检察官和执业律师开设“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的视角对案件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而敢于从事实出发来思考和评论法律问题。不仅对案件本身作出分析,更系统地对平时研究的法律理论问题有了全面和深层次的认识。这一活动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锤炼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品质。

三是通过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演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模拟法庭使法学专业学生熟悉法庭庭审程序和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律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荣誉感。“法律诊所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承办真实的案件来学习法律的运用、运用法律的技能和作为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达到培养法学院的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的教育。同时,因为选修“法律诊所教育”课程的学生要办理一些无偿的案件,所以实际上“法律诊所教育”又为整个社会的法律援助提供了一种模式。通过对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可以使学生了解最基层的民众的法律需求,了解适用法律的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公益心、执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四是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专业与公、检、法、社区、政府机构和企业挂钩,建立可操作的长期稳定的法学专业学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地,通过学生实习法学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学习并提升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是法律服务进社区。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将法学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社区服务促使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了解和认同专业,提高从业的荣誉感,培养专业必需的技巧和技能,学习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训练专业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篇2

关 键 词 :高师 音乐教育 《歌曲作法》 教学特色

《歌曲作法》作为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共同必修课,是唯一涉及作曲法方面的音乐理论课程。由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等音乐教育师资和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师资为主要办学宗旨,因此,它不同于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作曲专业的《歌曲作法》教学。作曲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音乐创作。因此,他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更侧重于作曲技术、技巧的训练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而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大多数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这就要求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歌曲写作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讲解歌曲的能力。也就是说,高师《歌曲作法》课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各种体裁、题材歌曲作品的能力,以适应今后教学和开展音乐活动的需要。如何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呢?怎样更好地体现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音教专业如何更加适应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歌曲作法》教学实践,认为创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歌曲作法》课的教学特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作曲的基本理论

《歌曲作法》不仅是学习作曲技法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所有音乐教师和音乐工作者都不可缺少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果一个音乐教师或音乐工作者懂得了歌曲创作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歌曲这一重要的艺术形式有了深刻地理解,就能够更好地分析研究作品,准确、恰当地演唱、演奏所表现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求高师院校的学生,应该全面掌握作曲的基本理论。

1.歌曲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歌曲创作与生活的辩证关系,是每一个创作者都会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以往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生活对创作所起的作用,而重视作曲技法的学习与训练。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即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音乐创作当然也不例外。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能正确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作曲技巧去正确反映表现生活,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形象鲜明的、受群众欢迎的音乐作品。

2.歌词的艺术特点、结构形式等与音乐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认识歌词,让学生懂得一首好的歌词应该具备哪些艺术特点,以及怎样选择一首好的歌词。这是在进行歌曲创作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歌词的结构形式影响和决定着歌曲的曲式结构,因此,我们就不能不对歌词的结构形式有所了解,如对歌词的句式、段式、体式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对歌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歌词与音乐的关系,即词、曲关系,是歌曲创作中最先遇到的问题,也是写好歌曲的关键。在歌曲创作中,歌词与音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歌词与曲调、节奏、旋律线的关系上和歌词内容、结构、风格对曲调的影响上。在歌曲创作时,要正确处理好歌词语调与音乐曲调、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关系,掌握词、曲结合的原则和规律。

3.基本的作曲理论知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歌曲作法》这门课程之前,大多数没有写作歌曲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与掌握。例如:歌曲的体裁类型,曲调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线、调式的表现特点),歌曲主题及其类型,主题的发展手法,歌曲的曲式结构、的形成与布局、前奏、间奏和尾声的写法等,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二、初步掌握歌曲写作的能力

写作歌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创作歌曲的能力,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歌曲写作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认识作曲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了解到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性,并能牢固掌握和运用。

1.歌曲写作前的准备。音教专业的学生与作曲专业的学生相比,音乐理论基础较差,音乐语汇相对贫乏,如果很快就进入实质性的音乐创作,对他们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写作歌曲之前,教师最好配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强化训练。例如,①要求学生熟悉并背诵各种体裁的歌曲主题及歌曲。②熟悉并背诵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语汇。③对一个指定的主题(没有歌词的)进行多方面发展。④对原始民歌进行不同形态的改编。⑤对一些优秀的歌曲,进行模仿写作练习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多唱、多听、多分析、多写的训练,学生会逐渐提高写作歌曲的能力。

2.歌曲写作的练习。教师在讲授作曲基本理论的同时,应该结合所讲授的内容布置一些写作歌曲的练习。针对学生初次写作歌曲的情况,在练习写作歌曲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歌词,包括歌词的格式、韵律、结构等内容。要求学生在创作时,根据歌词主题思想和内容的需要,安排适当的节奏,运用适合的调式,并在此基础上写好歌曲的主题,并把它发展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写作歌曲的练习应该先从写作歌曲主题开始,然后练习第二乐句的写作,乐段结构的写作,二段体歌曲的写作,三段体歌曲的写作等。教师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短及长、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要让学生选择一些短小的歌词来练习写作歌曲。

3.歌曲习作的修改。由于音教专业的学生每个人的音乐基础不同,每个人写作曲调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在歌曲质量方面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在修改歌曲时,只能在作曲技术上做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歌曲在音调、情绪、体裁、风格、结构、音乐形象等几方面是否与歌词的主题思想和内容相一致。歌曲的创作是否符合词、曲结合的原则和规律。歌曲的调式、节奏、节拍、速度、句法的安排是否适当等。在写作上的具体要求:①曲调要基本流畅、通顺。②主题因素应贯穿于全曲。③B段要通过音调、音区、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某一种或几种表现因素的变化,与A段形成对比。④全曲在风格上要统一。⑤整体布局基本合理,包括调高、音域、音区、、曲式结构的布局等。

三、加强分析各种体裁、题材歌曲作品的能力

为体现《歌曲作法》课的师范特色,加强实用性,在《歌曲作法》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作曲基本理论知识外,通过写作歌曲基本掌握作曲的基本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写作歌曲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各种体裁、题材形式的歌曲作品进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增加一些谱例及音响的分析内容,加大歌曲分析的比例。在分析歌曲作品时,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外,教师还要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分析歌曲作品的能力,并要抽查个别同学在课堂上讲解,以提高学生们分析讲解歌曲的能力。

转贴于

1.歌曲分析的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对以下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①歌曲产生的年代,词、曲作者,创作目的及时代背景等。②歌曲的内容,主题思想、艺术特点。③歌曲的体裁类型,风格、情绪特征。④歌曲歌词的艺术特点,词、曲结合的规律。⑤歌曲的主题(包括主题形象、主题特点),主题的发展手法。⑥歌曲的曲式结构(包括乐句、乐段的划分等)。⑦旋律发展的层次性,以及作曲技巧的运用、对比手法,的形成与布局。⑧歌曲旋律的和声因素,包括歌曲调式、调式调性转换以及转调的手法等。

2.歌曲分析的方法。在分析歌曲作品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歌曲的艺术特点着重对某些方面进行分析。在具体分析歌曲作品时,首先应该分析作品的内容、主题思想,其次分析歌曲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术技巧。此外,任何艺术作品除了有其共性外,还有它不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分析作品时就要找出它独特的艺术特性。在对歌曲的分析中,还应着重强调对歌词的分析,弥补过去只注重旋律而忽视歌词的不足。

3.歌曲分析谱例的选用。歌曲谱例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原则:①歌曲作品内容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②选择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并具有针对性的歌曲。③尽量选择各个时期较为经典和更有影响的作品。例如中国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我的祖国》《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我爱你,中国》《再见吧,妈妈》《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海啊,故乡》《妈妈的吻》《长江之歌》《我爱你,塞北的雪》《春天的故事》等。④适当选用部分外国歌曲。

通过对歌曲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提高了分析讲解歌曲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歌曲作品的分析,学生也学习借鉴了别人的创作经验、创作技法,提高了自己创作歌曲的水平。

四、初步具备分析、写作二部歌曲与改编合唱的能力

在《歌曲作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写作二部歌曲与改编合唱的能力,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弥补学生线形思维的单一性,为多声思维与线形思维的结合提供了再发展的机会。由于高师音教专业的二部歌曲教学不是这门学科的专门化教学,因此,应该让学生掌握二部歌曲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写作二部歌曲的能力,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和开展社会音乐活动的需要。

1.二部歌曲的基本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除了独唱、齐唱还经常会涉及到重唱、合唱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二部歌曲的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①二部歌曲写作中各个声部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掌握女声、男声、童声高低音的音域、常用音区、音色特点等。②二部歌曲的声部组合形式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认识女声、男声、童声的同声二部及各种混声二部歌曲的不同组合形式和在音域、音色、和声、表现性能等几方面不同的艺术表现特点。

2.二部歌曲和声音程的具体运用。在二部歌曲的写作中,需要解决好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的问题。横向方面,主要是两声部的走向及其表现特征等。纵向方面,主要是大、小调式和五声性调式中和声音程的具体运用。①声部的走向:如平行、同向、斜向、反向进行及其表现特点。②大、小调式的和声音程运用:在大、小调式的和声音程运用,基本按照《和声学》所提示的音乐思维和技法要求,具体讲授大、小调式各种音程的音响特点及其使用原则和方法。③五声性调式的和声音程运用:具体有和音式、支声式、混合式等和声音程运用的方法,同大、小调式相比,五声性调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3.二部歌曲的基本类型。二部歌曲的基本类型有以下三种,应让学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①同节奏二部,也称为和声式二部。②对比二部。③模仿二部,其中“卡农”式模仿的轮唱歌曲在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应该给学生作重点讲解。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自开设《歌曲作法》这门课程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实践证明,在普及教育的音乐教学中,歌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其知识和技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歌曲作法》课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基础的作曲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歌曲作品的能力,并且初步掌握写作歌曲(包括二部歌曲、改编合唱)的能力。这些,对学生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开展社会音乐活动都是十分必要的。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歌曲作法》课的教学特色,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还要有它的师范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及可接受性。要真正建立具有高师音乐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每位《歌曲作法》课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进取,才能真正建立新形势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高师音乐教育特点的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与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

[1]赵金虎、张彬著《歌曲作法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陈国权著《歌曲写作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开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任务,并要求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相关专家和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经过一年多的研制,最近了36个专业、200多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本次了6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笔者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对课程标准的开发程式和特色进行探析。

一、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的程式

《教育大辞典》中对“课程标准”做了如下解释:“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后,称前者为“教学计划”,称后者为“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其核心是追求课程内容的准确性。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宜采用“基础平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

1.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者

第一,具有丰富的机电专业课教学经验,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有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的专业教师。

第二,长期在机电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带领过班组工作,熟悉机电专业群岗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具有技术专长和文字功底。

第三,从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对机电课程理论有深入的研究,熟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课程专家。

2.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内涵

中职学校机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某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提供理念引领、目标规划,从课程设计、编写到实施的标准化规定,是落实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发课程内容、编写和选用教材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考核标准、评价教学质量等进行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说明等部分。

3.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流程

课程标准的开发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由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课程教学专家共同参与,具有一套完整、全面的技术路线,包括理论研究、开发规划、技术指南、文本编制、鉴定认证、实验推广、修正完善等流程。

二、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的特色

1.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思路

此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发的核心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和调试等六门课程,课程标准主要是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所以课程名称和内容、课程开发和实施理念都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能够完全担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提供了保障。

这六门专业课内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能力分析表的要求,并且与相关职业资格要求相匹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必修课程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两种。课程开发以加工制造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前提,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以此形成多专业使用的课程标准。

2.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首先教师要了解专业课程的性质。专业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的类型、特点、课程之间的关联度等。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技术知识、基础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获得和形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及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注重人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这六门专业课程标准都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改革思路,但因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整合程度不相同,所以课程的特点也不相同。

其次是课程设计思路清晰。课程标准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展现了职业岗位规范和技术要求,使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相融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课程改革理念。其主要特点为:第一,重视课程教书育人的目的,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弘扬“工匠精神”;第二,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重视中职和高职的衔接,重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为终身教育留出了接口;第四,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连接的思想,将行业企业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融合。

之后是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专业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是课程目标的实施路径,是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每门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和其他职业资格要求,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产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等。

3.制定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篇4

关键词 医事法学专业 培养定位 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医学院校开办了医事法学专业,还有些院校正在积极地做开办前的准备工作。医和法的结合形成了医学和法学交叉的新学科――医事法学专业,面对这样一个新的专业该如何建设是开办或即将开办该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

1 医事法学专业教育的培养定位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纷纷意识到复合型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将复合型教育思想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在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因此医事法学专业的开设正是符合了这种社会需求。

攻读医事法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法学基础理论、医事法学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学习了医学专门知识,经过四年的法学和医学知识相结合的培养教育,学生取得医事法学专业本科证书,综合素质能力有较大提高,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成为既具有医学相关专业、又具有法学学位的复合型人才,适应了我国医学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增强了考研和就业的竞争力。

2 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程

2.1 培养计划的制定

医学院校在医事法学专业教育的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应该充分参考了目前国内各高校已经较为完善的法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同时从医学院校医学现有的医学教学计划出发,结合医学生特点,明确了医事法学专业教育主要是对其进行医事法学理论的知识传授,增强其在掌握自身法学知识并结合所学医学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对法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坚持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讲述理论,在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分析案情、解决问题,形成具有鲜明医学院校特色的医事法学专业教育体系。医事法学专业的出现使得传统医学院校只有医学学科的局面被打破,使得人文社科学科和医学学科这样的自然科学有机结合,促进了学校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2.2 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1)注重医事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医事法学专业培养的是既懂医又懂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保证专业学生在学习中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一般在大一大二为基础理论学习阶段,课程安排应该以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和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为主。

(2)课程安排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事法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在充分掌握法学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凭借其特有的医学知识在解决医法结合问题时发挥其优势。这就要求课程体系安排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保证学生读好书学好知识同时学会运用知识。

(3)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专门的医事法学课程。医事法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可以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同时这也是该专业设置的最大特色。因此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在大一、大二低年级打下牢固的法律和医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大三和大四高年级阶段设置医事法学、卫生法学、医事仲裁与诉讼、误诊学等医法结合的特色课程。

(4)在课程体系中保证充分的实习时间,使学生能在毕业前有机会实践和运用自己掌握的医事法学专门知识。因此在大四专门设置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安排,要充分保证实习时间和合理安排实习地点,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学以致用。这样在其毕业后走向社会时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社会的需求。

(5)在课程体系安排中还要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医事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四年法学知识和医学知识之后,必须有一个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这当然就是毕业论文,因此必须要重视医事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

3 医事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1 医事法学专业教师的“硬件要求”

(1)学位学历的要求。事实说明,凡法学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教师的学位上都有要求。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我国台湾地区,凡是新聘教师,几乎全部要求具备博士学位。作为医事法学专业知识的传授者首先就应该具备专业的学位和相应的学历,一般而言专业课教师至少应该是法学硕士以上的学历。(2)以身作则的师德。老师是传到授业解惑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讲台下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医事法学专业课教师也必须以老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身的言行。(3)能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医事法学专业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在课程懂得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调节课堂气氛,比如充分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3.2 医事法学专业教师的“软件要求”

(1)医事法学专业教师应该主动加强自身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因为医事法学专业是医和法结合的新学科,作为专业教师如果只懂得法,不懂医,在教学中出现医法结合的问题时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知识的传授。(2)医事法学专业教师还应该保持和进一步加强自身法学素养。医事法学专业毕竟是以法为基础医和法结合形成的新学科,那法学知识在这个学科中还是最为重要的基石,而法律是不断变化和修改的,这就要求医事法学专业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法律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学素养。(3)鼓励医事法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有较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信息联系,使其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学科前沿有所了解,并能把握学科发展方向。(4)鼓励医事法学专业教师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课堂与学生互动,增强其对课程的掌控能力。

4 教学实践

医事法学专业的创设目标之一是为解决医患纠纷尽可能地多培养能懂法又懂医的人才,而这个人才要体现其专业价值就在能学以致用。因此在医事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中保证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的医事法学专业知识和提高其法律实践技能是最好的途径和手段。

(1)在课程安排中专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事法学学生系统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后,首先要学会的不是急着去像一名律师或法官那些操作,而是要学会像一名律师或法官这样的法律职业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在课程安排中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就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在课程上像一名法律职业者那些去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同时为其以后真正进入现实的司法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

(2)合理安排案件的旁听。课程上的案件分析和推理毕竟是书本上的知识,医事法学学生以后要面对地更多是实际的案件,因此在医事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适时安排其去人民法院旁听相关的案件,有利于其及时把所学的书面知识转化成头脑中的深刻记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3)安排专门的实习阶段,既安排医事法学专业学生的法院、律所的法律实习环节,同时还应该安排其到医院或卫生执法部门进行实习。因为医事法学专业学生毕竟是专门型人才,毕业后面对的多是医患之间纠纷的解决问题,因此针对专业特色在实习阶段既安排法律专业知识的实习,也要在能最直接接触到医患纠纷的场所――医院或卫生执法部门实习。当然这两个阶段的实习可以结合课程安排分别设置,时间长短也可有所区别,以法律实习为主医院实习为辅,以求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津明.法学教育改革与探索: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 庞德.中国法律教育的问题及其变革路向.法学译丛,1996(2).

篇5

关键词: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诊所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96-02

一、医事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事法学专业是中国法学专业教育的新门类,自1996年东南大学创建医事法学专业伊始,迄今中国已经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医事法学专业。相较传统法学教育,医事法学专业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品格。这与医事法学的教育目标相关。该专业主要以培养适应中国医疗卫生法制化进程需要的,能够解决实践中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各类法律问题的医、法兼修的复合型专门法律人才为目标。然而,与此定位存有一定差距的是,医事法学的实践教学状况仍需改善。中国医事法学实践教学现状中存有如下问题:

1.教育计划存有偏差。医事法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般以医法并重作为学科特色。这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便自然存在医学和法学如何分配比例的问题。在目前医法并重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医事法学专业只能设置于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长于实践性教学的医学教育的习惯性优势较大,一般有专门的实践性课程或环节,相对而言,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色彩并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得以充分体现。大部分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医事法学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仅以实习的方式予以简单覆盖。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校园建设等方面,医事法学专业都应当强调以法为主的特点[1],而“法律的生命是经验”(霍姆斯语),因此,增加法学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2.实践教学资源短缺。作为医事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教学机构的医学类院校在法学实践教学资源上较为短缺。从物质资源层面,一般缺乏一般政法类院校或法学院所必备的模拟法庭、法学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在后期的教学资源投入上,囿于教学资源的重点分布,院校也一般不会轻易在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设施上投入过多的成本。从人力资源层面,医事法学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除法学院校毕业的法学专业教师外,不乏从其他教学岗位转来从事医事法学专业教育的非法律专业教师,也有从事医疗法律实践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的实务型人才,这些状况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在目前的医事法学教学中其实并不是没有实践性环节,如实习、案例教学、观摩审判、模拟法庭等,但效果未尽如人意。作为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实习本来是学生掌握实践工作技能、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较好手段,但基于就业压力,大多数学生选择敷衍实习,积极准备考研或就业单位的一些考试,甚至奔波于求职之途;在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一般注重法律逻辑的推演和法条内容的阐释,缺乏现实鲜活性,尤其是匮乏对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非法条解释的实践问题的解释;基于教学资源问题,观摩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延续性。因此,上述实践教学手段往往流于形式。

二、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医事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对当时的美国法学教育制度中缺陷的一种反思。它借鉴了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倡导在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和律师的执业经验及基本技能。最为理想的就是通过在真实案件中真实的客户进行学习。“这种法学教学模式之所以被称作‘诊所’,是因为它汲取了医学教育模式的经验,即医学院的学生通过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而获得有关治疗病人的医学知识。”[2]

诊所式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法学教育的实践功能。法律诊所式教育模式在医事法学实践教育中的可行性在于:

1.定位恰当——医事法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目标契合。正如前文所述,应用型人才是医事法学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而法律应用的实践教育与提前进入职业化思维、职业化状态紧密联系。从诊所式教育的基本要求来看,对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具有极强功能。通过诊所式教育课程的开设,学生可以在各类型法律诊所中切实操作案件,这样既可以克服案例教学易被理论化的课堂教学缺陷,也比模拟法庭等虚拟实践更生动具体,还可克服实习走马观花、形式化等弊端。

2.经验成熟——法学教育累积的诊所式教育的经验已经较为成熟。在中国的法学实践教育环节中,诊所式教育环节被大量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和专门政法院校所采用。“中国各院校一般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3~6个学分,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如何会见当事人,如何进行调查、调解和谈判,咨询、诉讼的技巧等,教学的方式有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课外教学部分则是由学生在法律诊所亲自接受当事人的咨询,会见当事人,法律文书和当事人参加诉讼。而学生这些活动都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3]这些比较成熟且在实践中卓有成效的经验和举措完全可以直接为医事法学的实践教育所吸纳。

3.特色鲜明——与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实践教育的方式易形成共鸣和呼应。医事法学是具备鲜明特色的新兴法学专业教育,大多设置于更易获取卫生资源以便学习的医学类院校。学校对实践教育的政策支撑和理解是开展医事法学实践教育的基本前提。一个现实性问题是医学院校对法学实践教育的支持力度有所欠缺,而诊所式教育其实借鉴了医学实践教育的模式,更易为医学院校的教育政策所理解,形成共鸣和呼应。这也形成医事法学教育独特的实践模式,从而发挥其优势特色。

三、以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为核心提高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质量

篇6

[关键词]法学教育跨学科多元模式

[作者简介]包姝妹(197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航空法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王凤珍(1964-),女,吉林洮南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天津3003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88-02

一、民航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民航领域,目前我国专门的航空类院校中只有中国民航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专门的法学院。但这几家民航类院校的法学通常没有将学校的民航专业与法学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民航领域中对于专业方面法律知识运用的需求,不能很好的解决民航资本运营、民航市场与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各类法律问题。面对这样的困境,民航院校的法学专业更应该利用自身的行业院校优势和特色,进行跨学科多元化的法学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民航实务的多元化复合型法律人才。

二、民航特色与法学结合的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改革

民航类院校法学教育的跨学科多元化模式改革就是将法学与其他学科,如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航空工程学、航空自动化等学科专业进行交叉融合,实现跨学科的联合授课。通过多个学科专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借助院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和合作培养体系,民航类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具有民航系统性知识以及法学专业知识,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扎实的法学基本功,实现民航领域中的法律功效。

(一)跨学科多元化教学模式

目前各国在进行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改革上经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主辅修复合型模式”,简称主辅修模式。即学生以一个学科专业为主修学科,以另一个学科专业作为辅修学科。主修和辅修的专业课程经考核合格,达到国家、学校有关规定要求即可在毕业时获主修学科专业的毕业证、学位证与辅修学科专业证书,或者获主辅修毕业文凭与主修学科专业的学位证。学生成为掌握两个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主辅修复合型跨学科人才。

2.学际型模式。“学际”就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联系的边际,主要通过学校的选课制度进行。学院之间设置合理的课程选项,允许不同学院的学生进行跨学科之间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双主修制模式和第二学士学位制度模式。基于民航类院校的现实情况,可采纳主辅修模式或学际型模式。如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推行的学际型“四加一”课程,允许法学院的学生通过选拔考试进入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学习相关民航交通运输课程,将空中交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与法学理论知识融合。

(二)制定符合多元化教学改革要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

为了配合民航类院校法学教育跨学科多元化教学需求,各院校还应当立足自身特点,制定具有民航特色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

1.培养目标。立足民航服务界,结合民航院校特色和优势,注重强化航空法和民航法律实务基本技能训练的学习,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知民航运输业务知识的复合型学生。

2.教学理念。民航类院校以工程专业为主,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设有航空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航空自动化学院等。在这样的学校开设法学院,要发挥资源优势,把握特色发展法学教育就应开展CDIO理念下的法学教育。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CDIO理念下民航类院校法学专业的跨学科多元化改革主要包含下列四个方面:(1)C——构思。即将工程理念下的民航院校法学教学进行全盘构思,搭建内容结构。(2)D——设计。即根据各民航院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精心设计法学教学改革,实行项目化实践教学。(3)I——实现。即将法学专业教育与民航特色教育涉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融为一体,按照多元化跨学科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贯穿在教学行为中。(4)O——运作。即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将上述构思和设计转变为学生个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使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变成学生以后工作就业中受益的知识或能力。

具体而言:(1)从学校角度,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就业,教师的培训以及学校的发展整合起来。(2)从管理者的角度,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习场所、为教师提供适合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并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民航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法律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从而寻求符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法学教育。(3)从教师角度而言,就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体现工程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民航业界的专家人员进行法律科研和教学项目的合作,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进行研究开发。(4)从学生角度而言,CDIO法学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必须具备民航与法律的基础知识、个人分析解决案例的专业知识与推理能力、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四个层面。

3.课程设置。依据民航院校的不同特色和优势开设不同方向的课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优势不同,发展方向各异,因此课程应依据各校的特色和发展目标来设置。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基础理论课程。16门法学基础课: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概论、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二,专业特色课程。各院校应根据本校特色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法学人才。如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学科齐全,包括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安全航空电子等,所以法学专业可以重点将涉及航空公司法、航空运输法、航空保安法航空电子服务平台的法律以及民航行政课程作为其重点内容;而北航和南航是以我国航空航天、宇航、信息化等高端科技专业为其主要特色,故在法学教学方面可结合相关的国际法、知识产权法,以外层空间法、国际航空法、航空航天知识产权法为特色课程。

第三,实践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民航案例演析和民航法律实务两大类。民航法律实务主要包括模拟法庭、法院实习及选派学生到民航实务部门实习,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帮助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

4.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法律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辅以案例教学、实地教学、课堂讨论等多元教学方法。在现代化多功能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授课,穿插案例,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设计制造、仿真、模拟案例研究。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辩论、演示、提问、学习后反馈能够在现场充分领会航空法的内容。除此之外,考虑到民航特色,需要聘请民航业界的专业人士,如民航法律师、民航法务部门和各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兼职授课、举办讲座,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优势选择自己熟悉的部分与学生进行讨论。

5.构建法学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考核与绩效评价机制。教学考核改革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对于实行跨学科法学教育的学生,应结合所跨学科专业的特点、难易程度等方面灵活处理。因为不同专业学生,理解法学知识内容的能力和角度不同,一律采取统一的方式考核太过单一,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学生的专业知识。具体考核标准如表所示。

法学跨学科多元化改革是将管理学、经济学、民航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学科知识引入商法学、经济法学、工程法学、刑法学以及其他部门法学的教学当中,从整体上构建法学教育的立体多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学生和院校的整体配合,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因此它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以及对应的绩效考核方法,既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也便于对教师的资格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也是对学校改革措施的一个评价。

三、总结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将空管、航空工程、航空自动化等多个航空专业学科与法学融会贯通,形成以航空法为中心,涵盖民航安全法律、民航电子服务法律等鲜明民航特色的法律学科。这样民航类院校不仅可以培养兼具法律与民航专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法学学生,提高其在社会中的创造性、适应性以及自身的就业能力与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构建行业院校独具特色的办学方针,落实“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民航系统从业人员的综合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郑世保.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永全,金惠芳,刘琴.关于“计算机”与“法律”复合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和培养途径的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

[4]黄锡生,陈德敏,曾,等.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5]冯秋燕.文理交叉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

[6]陈莉.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1).

[7]饶艾,李永泉.利用工科优势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21世纪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12).

[8]史卫民.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2).

[9]陈文琼.论高校法学教育的跨学科多元模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10]李善寿.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

篇7

(一)培养目标定位逐“新”求“全”

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趋势,一些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盲目“赶潮流”,一厢情愿地追求“创新型”“复合型”“全面发展的精英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确定培养人才的服务方向时,几乎涵盖了所有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单位和部门。在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素养,对国内现行法的规定较为全面地把握和理解,并且对国外立法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也通晓知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娴熟地运用所学的法学知识解决实践中的法律问题,以期让学生成为能够自如应对各种法学理论或实践问题的能手。而事实上,要在有限的大学本科四年内培养出这种法学全才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培养目标定位中“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要求缺位尽管大多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有“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等表述,似乎对培养对象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隐含的要求,但却鲜有明确地指出这两点要求,而这恰恰是合格法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关系到培养对象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否坚定政治信仰和坚守职业操守,这也是人才最为核心的素质要求。

二、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

(一)外在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输送合格优秀人才,其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必须与社会这个“市场”的要求相适应。所以,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切忌盲目,要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必须要进行社会对法学人才具体需求情况的深入调研,再以此为依据并结合自身实际来定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内在依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及办学条件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办学实际,并注重突出自身的办学强项和优势,逐步凝练办学特色,以特色品牌和优势项目带动整体办学的推进,循序渐进地谋求发展,切忌好高骛远。此外,应当根据培养对象的个性特点、兴趣专长、发展潜力等个体因素,确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实施个性化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自己成长成才的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可行性依据:法律职业人的素质要求法学专业主要是为培养法律职业人而开设的,其培养目标定位也自然应与法律职业人的素质要求相契合,也只有这样,法学专业的办学才是可持续的。目前,我国的法律职业人有三类:一是法律实务型人才,像法官、检察官、律师、立法工作者、行政执法人员、公证员、仲裁员等,主要侧重于对法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的要求;二是法学理论型或学术型人才,如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法学教学及研究的人,主要侧重于对法学理论素养的要求;三是复合型法学人才,即从事的行业或职业虽然与法律并不直接相关,但却对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如金融、证券、保险、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的工作人员,既要有相应的专业性知识,还应对相关法律规定颇为熟捻并能实际运用。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必须将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法律职业人的素质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供求平衡。

三、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

(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更好地、明确地指引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向既定目标推进。但同时培养目标定位也需要适时地根据自身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调整,逐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规格和层次。所以,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还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首先,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人才培养上,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创出品牌,形成特色,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增强办学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一所有远见的地方高校,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创新动力,使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二)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培育有机融合的原则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应用型教学是弱项,所以在法学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期望能在这方面有所强化,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法律问题,并能在求职就业中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这种愿望虽然好,但却会在关注实践教学的同时忽视对学生理论学养的纵深培养和教育,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其专业理论素养也得不到较好的积淀和锤炼,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质量。另外,也有一些地方高校由于本身就是高职院校发展而来,其法学专业教育注重实用性,重视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培育,显然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兼顾专业技能和学术素养的培育,培养出来的合格法学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人。在专业知识上,不仅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还应有丰富的法学实践知识,乃至其它相关方面的知识。在专业能力上,应避免过分重视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育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办学应“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促使法学人才的全面发展。

篇8

[关键词]公安教育 法学实践教学 专业性学生社团

[作者简介]刘杰(1970- ),男,河南汝南人,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法学和知识产权法。(河南 郑州 45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5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坚持能力为重的培养模式。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公安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色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实用型公安人才的重任,因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素质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创新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新载体,更是公安院校法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公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2009年政法干警体制改革在全国的铺开,公安院校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就笔者所在的单位而言,每年招收的“体改生”近2000人,已经形成了与公安学历教育平分秋色的局势。但与公安教育高速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仍然很滞后,大多数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导致公安法学教育与公安执法实践的游离,法学的实践教学不能与公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适应。

1.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存在缺失,法学实践教学缺乏规范性。正如美国法学家霍尔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①因此,让学生认识实践、进入实践、丰富实践是实现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和关键。而我国目前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无论在教学理念、运行模式上还是在具体制度安排上,理论研究都存在不足。很少有人去深入地关注公安院校的法学教学需要开展哪些实践形式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通过怎样的载体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等等。尤其是目前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对象较为复杂,既有公安专业和非公安专业的学历教育生,又有职前教育的“体改生”和在职培训的干警;在学历层次上既有专、本科层次,又有研究生层次。比如对于法学专业而言,法律课基本都属于专业核心课程,而对公安专业以及其他非法学专业而言,法律课则只能作为专业基础课,这就导致对于公安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的认识不一致。有人认为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可以基本借鉴地方院校的培养模式;有人认为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只能与公安执法相关,否则就越界到法院或检察院工作范畴,失去公安教育的特色;有人则认为法学课程在公安院校中作为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做到对法律基本知识应知应会就足够了,不需要上法律实践课。

由于法学实践教学理念的认识不统一,导致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等方面缺乏科学性、规范性。比如对于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组织和开展,学院层面上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各个系部缺乏专门的教研部门。目前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基本被割裂为互不联系的个体,每一个法学学科、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教学单位都是各自为战,老师也只能针对个别的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事实上就导致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开展,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老师、学生参与积极性都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实践教学环节基本都被忽略弱化。

2.教学环节的设置存在缺陷,法学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根据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文件的规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 2008年公安部出台的《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公安院校课程结构包括通识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要求本科层次的课内实践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专科层次的课内实践课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60%。法律课实践学时不少于法律课总学时的40%,并明确要求各试点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紧密结合岗位职业核心能力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近年来公安院校法学教育面临的对象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化,这就要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也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如果还停留在原来实践教学理念,简单套用原来的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就必然导致公安院校法学教育与学生的就业脱节,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近年来警察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大多都是不分专业地把学生集中统一安排在公安基层部门。当然作为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理所应当地多关注于与公安执法密切相关的法律业务,但据笔者所知,有相当一部分非公安专业的同学基于就业的考虑,不愿意去公安机关参加实践活动。尤其是高年级的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有近半数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公安机关实习或者就业,因为他们都是以非公安专业在本科二批中录取,没有经过公安专业的体检面试,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身体条件根本就无法进入公安队伍。而且随着部分公安院校升格为本科教育层次,公安院校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已经与社会就业渠道接轨,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参加司法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等途径选择就业。因此,目前公安院校在法学实践教学中仅仅强调突出公安特色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不参加公安机关单招的公安院校的非公安专业而言,必须为适应非公安职业的需求而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否则难以适应非公安职业的工作要求。

3.实践教学的载体存在缺陷,学生缺乏主动性。目前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基本都是分学科以班级或者中队为教学单位分散地组织开展。各个学科的老师也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开展实训教学活动。对于课堂上的实训教学,如案例分析、疑案讨论、法律文书撰写等都能顺利地组织,但对于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以班级或以中队为单位,就会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社区法律服务、模拟法庭竞赛等等,低年级的同学对有些工作就难以胜任,而且相当一部分同学可能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下接受实践教学。因此,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分散的组织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实训教学活动难以取得实效性。

近年来很多公安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局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公安专业的职前教育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但对于法学专业的学历教育来说,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种“一刀切”式的做法导致公安院校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共同体基本都建在公安机关,而且学生真正能够深入到公安法制部门或者直接接触具体案件办理的机会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充当公安基层机关简单劳动力,所学过的法学专业知识得不到应用。

二、加强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建设,创新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的新载体

公安院校的法学实践教学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主动性和能动性呢?笔者认为加强专业性学生社团建设与法学实践教学的契合,是强化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的一个新思维、新模式。

1.举办特色的系列活动,拓展法学实践教学的深度。早在我院的獬豸法学社成立之初,我们就明确地将其功能定位为服务于法学教学实践,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视野、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为了加强专业性学生社团建设与法学实践教学的契合,我们专门成立了指导教师团队,帮助学生组织举办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如近两年来我们组织“法律知识专题专家系列讲座”,不定期邀请校内外教师与专家开展讲座。这些学术讲座活动的组织直接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

为了引导学生拓展法学专业理论学习的深度,我们还专门组织法学社的学生配合我院的“警察法治研究所”和“警察法律援助中心”两个机构,利用假期直接深入公安基层,调查了解“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状况”,搜集“基层警察权益受侵害”的典型案例,并要求学生结合调查结果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调研报告。通过这些专题活动的开展,直接激发了同学们学好专业的动力,增强了他们用法律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热情。

2.组织专业特色的比赛,延伸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为了将社团实践活动与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我们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比赛。通过专业性赛事活动组织,不仅扩大了同学们的法律知识视野,也明显增强了同学们执法办案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同学们参与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为毕业后从事法律职业奠定职业技能。

3.开展专业特色的实训活动,丰富法学实践教学的形式。由于法学社的成员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的年级,同学们的法学专业知识背景、专业学习的层次以及阶段都有明显差异,因此我们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活动。比如在低年级我们组织了一些法院旁听、问卷调查、普法宣传等实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法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法律职业特点。而针对于高年级的法学专业的同学,则组织学生直接深入到县公安局的法制部门、基层派出所等单位专题调研、顶岗实习,使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到公安基层的真实工作状态,而且各方面综合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开展特色的社区服务是法学社每年都要组织的实训活动内容。近两年我们多次指导组织学生深入到周边各个中学开展“模拟法庭进中学”活动;到周边的社区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与周围司法所合作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这样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运用专业知识回馈社会的机会,也培养了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4.出版专业学社期刊,促进法学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性学生社团与法学实践教学的更好契合,促进法学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进一步深入,每学期我们都要指导学生出版一期社团内部刊物《警苑法学》。期刊专门开设几个固定栏目,如实践教学活动展示、实践教学探索、典型案例解析等。借助专业期刊的这个宣传平台,不仅充分展示了法学实践教学的成果,推动了法学实践教学理论的探索,而且还很好地锻炼了同学们组织、策划、协调、宣传和写作等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专业性学生社团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很好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自身缺陷。一方面,专业性学生社团可以为教师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提供很便利的载体;另一方面,专业性学生社团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新平台。将专业性学生社团建设与法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激发同学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法学实践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也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法学实践教学的低效性。

[注释]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531.

[参考文献]

[1]刘华彦.公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途径探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5).

篇9

“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和达到普通大学生应必备的思想、道德、心理、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外,在知识、技能和专业业务方面还应达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定要求:一是三个层面的知识要求,即法学理论知识、部门法学专业知识、经济学学科专业知识;二是两个技能要求,即法律实务操作技能和经济学实践能力,例如法务人员要求的技能、证券操盘手技能、国际贸易应用能力;三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融汇贯通。从这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培养“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打下坚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要思考、关注和研究法学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的重大问题,要具备理论的敏锐性、创新性和前沿性。这种理论功底是法学人才学习、应用部门法的知识基础、理性支撑和智力支持,也是其形成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工作的方法论基础。其次,要在法学专业教学时,兼贯穿经济学思维去教学,学校设置法学与经济学接轨的课程,也让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好本专业知识之余,始终把法律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去认识,去运用。在全球化的时代,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并且能应用这些知识,是法学以及经济学专业人才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和素质要求。

二、“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旨在探索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条件下培养地方应用型、复合型,主要从事经贸、金融、法律等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的新模式。现代经济的特点是包括人才在内的各种资源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流动空前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呈现出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趋势,这就要求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学科和专业调整,促进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创建多学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体制下,经济、和法律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和专业,我们进行的经济和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验,就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实验,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对现有的经济学专业、和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一套覆盖两个专业,具有内在联系的新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借助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实现培养地方特色、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二)分层培养模式

首先,精英班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以我校法卓班为例,每年在法学新生中考试,从中选出考分排名前30的优秀学生,专门收入法学卓越班,以法学卓越班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培养精英化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其他的法学本科生则实施大众化法学教育模式。其次,现在社会需要的法学人才是具备综合知识的人才,在对人才培养上,可以采取分层培养的模式,但出发点还是围绕地方院校的特色,培养适合地方单位用的应用型人才。从法学人才培养层次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一是高素质法律理论人才,主要从事法律教学科研工作,这类人才需要精通法律和经济综合专业知识;二是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主要从事法律职业工作;三是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管理人才,主要从事非法律教学科研和非法律职业的工作,如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企业的管理者、或其他一些与法律没有直接关系的经济类工作。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人才,都不是单一的人才,他们都需要在法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掌握更多的经济学、财务管理知识,才能称之为各领域的高端人才,只是分层培养目标的确定,可以让学校有所侧重发展他们某方面的能力,但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方面的能力,这几个方面能力相互促进并使其重点更加突出,将来就业可以有所优势。再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注意在分层培养中,相应的设置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司法考试专题课,国际贸易业务员资格专题课,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专题,专利人专题课,或者在专业或选修课之外,开设面向校内外的各种培训班,有助于学生就业,例如,可以与校外知名的培训机构联合做培训,目前我校法商学院已经联合万国教育集团做了司法考试培训,每年本学院学生的过关率均在40%以上,这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在未来就业中更顺利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另外,还可以开设公务员考试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外贸会计、营销员、物流师等的培训。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专业知识,在实践课程及实践基地实习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

(三)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基础,构建地方特色的培养模式

玉林师院位于广西的东南部,与广东接壤,具有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是我国内陆地区经北部湾走向东盟的最便捷的通道,又是东盟各国进入我国内陆腹地的捷径,现代化的主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并不断扩展延伸。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随着经济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对既懂法律又精通经济管理知识的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这就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在今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如何培养“法商双肩挑”的法学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在社会上将会是“香饽饽”。

三、地方高校“法学+经济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以地方特色和地方人才需求为出发,对人才培养采取分层培养的模式,具体的分为法学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和选择平台学习阶段,平台共有三个,第一个平台是特殊培养平台,第二个平台是就业为导向,侧重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培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辅修。第三个平台是精通东盟法和经济专业知识的地方应用型复合人才。但无论是哪个平台的人才,都需要掌握法学的14门核心课程,所以14门核心课程是必修课,由于学分是有限制的,所以要开始更多的课程,则可以将必修课程的课时相应减少,这一阶段即是前面提到的法学专业基础学习阶段,法学专业基础学习阶段安排为大一大二两年的法学专业学习,完成14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并且同时应该进行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应的专业限定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及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如学术讲座等,修完两年课程后,大三再进入平台选择学习阶段。第一个平台,也称特殊培养平台,包括高素质法律理论人才培养平台、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平台和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社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平台等三个小方向平台,学生可依兴趣选择侧重参与大平台其中一个方向平台。学生的选择性较强,自由度较高。以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12年开始设立的法学卓越班为例,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帮助更多的同学考取法学研究生,班级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学风培养。从大一新生中考试后挑选30名优秀学生,对学生进行有别于普通法学的教育培训模式。实行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双轨制,导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思想上、学业上、实践上,就业全面负责,直到被指导的学生毕业。因此在大一进入法卓班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班级做了几个规划。第一,定下卓越目标,首先要理念超前。其次,实践老到,理论实践结合强。第二,做好考研规划。第三,考职规划。第四,司考规划。通过做好这几方面的规划,在后面两年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平台发展自己的其他专业能力,有侧重地学习专业知识,成为自己理想的既能精通法律又能掌握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卓越人才。目前我校的卓越实践班正在成长中,不断进步,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出的分层教育模式希望对进一步改革有所帮助。第二个平台是就业为导向,侧重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培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辅修。这个平台主要针对的是非法卓班的普通法学本科生。在经过两年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学生可以选择法学的限选和任意选修课程。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想进公检法司,或做证券经济类工作,则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选修一些专题课,当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适时修订,课程设置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让学生有课可以选修。另外,专业教师要自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能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变成一条大河”。第三个平台是精通东盟法和经济专业知识的地方应用型复合人才。东盟法相对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因为除了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不同外,法律体系的不同也更难让学生掌握相关法律。还有一个更大的难点,语言障碍导致东盟法专业知识理解难。目前研究东盟法的专家还比较少,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都不是教材,是个人专著。而专著是个人的见解,并且是不系统的、零散的、有的是简单的罗列。语言的翻译也可能因人而异,最后做出的专著也许由于个人理解的不同而不够准确。语言障碍还体现在,如果学生想自行找一些东盟各国的部门法学习,但由于每个国家的语言都不同,要看懂这些语言,并且翻译准确非常难。也正因为有诸多难度,目前这种精通东盟法和经济专业知识的人才非常的紧缺。对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开设相应的语言课以及东盟各国部门法的课程,可以请外国语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教授越南语和泰语,并且每个学期这些选修课的学生可以有机会与这些国家的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东盟各专业的选修,则有所侧重地选择一些国家的法律,做到从某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背景去真正掌握这个国家的法律。

四、结语

篇10

“盲目繁荣”缺乏层级性差异性的法学教育,在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出现了法学人才“过剩”,一些特殊需求的法律岗位苦于招不到合适法律人才,而法科学生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2009年6月10日,麦克思公司了《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2009)》,这本被称之为就业蓝皮书的报告让诸多媒体得出了一个结论:法学是目前高校中就业率最低、失学率最高的专业。法学专业严峻就业形势,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法学办学规模,不同层次的法学专业无差异的培养模式也是造成法学人才过剩的重要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开设了法学专业,其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一般套用母体院校:人才目标定位相同或高度相似,培养方案几无差异,课程体系和专业教材并无二致,忽视了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学生的个体特性及其自身教学师资保障等因素,使独立学院法科毕业生在与普招法科学生形成“同质”竞争中处于不利或劣势境地。不少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萎缩,有的独立院校不得不停办法学专业,并非是独立院校法学专业没有生存与发展空间,而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或定位不合理情况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个性与特色,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选用不合理,教学方法传统缺乏探究互动的教学理念所致。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基于目标定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因设立的历史较短,缺乏相应的办学经验的积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特点,没有与其他法学专业人才形成一定的层级性、差异性。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上套用母体院校,因缺乏应有层次差异性,所培养出的法学专业人才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首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当前,三本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存在“高而空”现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的基础,什么样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独立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定位过高。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依附于母体院校办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多套用或照搬母体院校,导致两者之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法学教学资源与生源基础的实际情况。如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理论前沿,能够从事法律实务、法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此培养目标定位相对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显得太笼统、太抽象,因目标“高而虚”,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了“夹生饭”,既不是理论人才也非应用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无法落实。二是定位过低。有的独立学院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民办职业院校混同,只强调某一司法技能(如速记技能、调解技能、执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将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与大专、中专混同,降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所培养的法科毕业生过于大众化普法人员,既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所需的法治理念、基本理论基础,又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执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在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差异性和特色性。由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体现其层级差异特征,反映在课程设置上简单套用母体院校课程体系。教育部颁布了《全国高等学院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术》,明确了14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课程对培养理论性、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有效,但对独立学院三本法学人才培养而言,理论课程偏多、法律职业技能课程较少,有的课程社会联系不够紧密,如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课程,而相关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根本用不上。此外,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技能课比例安排失调,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在2∶8或3∶7左右,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较重、实践课程偏轻的倾向。此外,课程体系中选修课设计不合理。选修课相对必修课来讲,所占比例太小。在选修课程中,限选专业课较多,实用性选修课较少。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束缚了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选修课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但为数不少的独立学院由于硬件设施和师资的限制,选修课开出困难,学习内容过于固定统一,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