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

篇1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法治;教学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本学科所具备的素质教育优势进行充分认识,并在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时,对教育的本真进行自觉回归。之后教师更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和创新并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前提,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中,通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良好渗透,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1]。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初中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初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相关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这样良好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影响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遵守纪律、具备文化修养、能够积极健康成长的合格公民。而在核心素养标准下,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原先的培养目标上,通过对课程根本性质的坚持和秉承,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培养导向,如此方能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下,实现对其知识能力、素质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良好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课堂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在课堂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三种基本特征:第一就是此种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适当;第二就是教学氛围民主活跃、和谐平等;第三则是能够在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下,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等为依据,对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并在同时对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和牢记,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其获得学科知识,才能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才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时,为其全面和健康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当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而在新时代形势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理念,通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不为了“教”而“教”的教学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初中教师首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为着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中的发展过程进行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在学习中对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获得。”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的选择,同样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情境,不应该是教师的凭空构想,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强化其真实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在情境中,其真正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并以此为基础交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而学生作为教学情境的主导者更应该面对、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在学生真实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品格和相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问题为形式,在学生真实熟悉的情境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授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的,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进行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思辨性、两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带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实现价值引领下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由于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能够获得自己积极思考的成果,从而体现其创新性的思维,因而教师需要牢牢抓住此类问题,并通过相关伏笔的设立,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共同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二)利用微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这一课程,更是无法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时间较短、内容短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3]。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中,利用微课对学生展开教学,如此就能够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了严重的忽视,更是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新课改强调了“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进行培养”这一教育理念,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正好也包括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中,让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探讨。如此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够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学生更是能在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锻炼中,实现科学精神、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的理论知识,而其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其实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会采用单方面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讲解,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枯燥无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为结合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挖掘。当教师将课程内容中具备素质教育价值的生活化素材选取出来时,还需要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素材进行充分应用,如此方能在充分发挥生活化素材作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事实上,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过于固定僵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不但会大幅度降低课程教学效率,还无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秉承相应的素质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4],以此在改善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的道德、法治案例进行融合。目前,由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每一位公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包含了相应的法治意识,由此可知,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程教学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典型案例;其次教师需要以案例内容为前提,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设置,并在设置中通过对法律重要性的强调,让学生能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产生清晰的认知,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所要具备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如此方能在学生不断提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中,实现学生正确法治观念的建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对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士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51.

[2]吴淑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127.

[3]钟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0):109.

篇2

一、初中生道德法治思维的发展阶段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分析,中学生的道德法治思维发展会经历几个固定的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

学生按照规则、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权威阶段

学生对外界的权威表现出绝对的尊重和服从,将规则、制度视为不可更改的、绝对的。

3.初步自律道德阶段

学生从道德的他律转为道德的自律,不再将规则看做一成不变的。

4.公正阶段

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道德水平已然逐渐达到了初步自律道德阶段,甚至步入了公正阶段,在这一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W科课程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律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的受关注程度不高,学生在课堂普遍呈现出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深入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中考中,以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开卷考试的学科,因此学生认为该学科的学习无需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中考中闭卷考试的学科。

2.传统教育影响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将知识一股脑倾倒给学生,很形象地被称为“填鸭式教育”。传统教育方式未能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新课改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为的是能够扩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影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然而,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使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有所困难。

3.课堂气氛枯燥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魅力,在于其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加其法制知识,为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奠定基础。然而,也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严谨、概念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课堂气氛枯燥,学习没有兴趣,从而更加被动地接受有关知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倘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能够更加轻松地教学。另外,新课改突出强调了探究式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要求一线工作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中有所运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编为多个学习小组,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多种教学形式的选择。

1.利用多媒体构建课堂环境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否主动学习、是否有效学习均存在重要影响。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恰当时候为学生提供辅助教学的微课视频,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学生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法制节目的节选内容。

2.利用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考

篇3

一、在教学设计环节明确情感教学目标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能够切实影响学生情感与心理,使学生的价值理念、兴趣爱好以及思想观念发生一定转变,这便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每节课的教学都要有一定的计划与目的,在目标的有效引导下,以教材为中心,辅以高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基于此,能够看出,在实际教学中确立目标十分重要,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明确情感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具体状况相结合,可以以下述两点为切入点:其一,情感目标的层次。一般情况下,情感目标分为三层,主要包含反应、接受以及态度。其中接受指的是学生通过沟通与观察,在情感上发生积极变化;反应为应用特定情境,在道德与知识的方面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对学生心理起到正面影响。其二,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目标。其具体包含人生价值感、道德感、美感以及理智感等[1]。其中,美感指的是人对事物所产生的实际情感体验,如满足、开心等;道德感指的是个体对周边人群或是社会持有的感情;人生价值感指的是想拥有良好品质与持有积极心态的想法;理智感指的是人在评价过程中创设的情感体验,如成就感、自豪感等。

二、在课程导入中巧妙渗透情感教育

?n堂导入环节为建构高效课堂的核心部分,所以若想实现巧妙地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融入情感教育就至关重要。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如你画我猜、成语接龙、两人三足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团队意识以及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如此不但能够有效活跃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加强学生责任意识与团体精神,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在课程导入中巧妙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2]。

三、在实际教学中展现情感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切实把情感教育全面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效用与价值。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与网络案例相结合讲解这节课的知识,教师可以课前上网搜集一些素材,并将其制作成课件,在课上为学生展示,使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有观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影响,为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有利条件。再比如,在教授《诚实守信》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段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老丁头,他管老王头借了200元钱,借期为一周,当一周过后,老丁头并未将200元钱还给老王头。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老丁头是否守信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当探究结束以后,每组指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综述小组观点,当所有小组阐述结束之后,再由教师统一总结归纳[3]。此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注意,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另外还能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记忆,为学生成长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铺垫。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篇4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贯彻了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可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运用法律保o自己。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提出了纲领性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这一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应运生,这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负责任的守法公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中小学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理解道德与法律概念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内外一致的双重规范机制,缺一不可。道德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言行,并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并发挥作用。道德对人是一种“软约束”,法律对人是一种“硬约束”。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律是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由此可见,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道德主“内”,法律主“外”;道德治“心”,法律治“身”;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与法律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刚柔相济,内外结合,共同制约和引导着人们的行为,调节着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良好的秩序。可以这样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有力武器。

二、理清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侧重培养有德性的人,更多的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强调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法治教育侧重于培养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具备法治精神的公民。法治教育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引导学生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让学生从小懂得,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教育追求的是未来公民能够理性地、执着地探索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推动社会以法治的方式发展。

三、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

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既要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又要加强中小学生对法律信仰的培植,帮助中小学生从小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既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取向与法治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道德化的法治教育和法治化的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它们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动态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孔子就曾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以法律刑罚整顿、约束民众,虽然民众为了避免刑罚而服从,可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无法使他们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仅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而且会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可见,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同样,我们也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撑下进行法治教育,才能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好地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使他们自觉遵法和守法,凸显法律的权威性。

篇5

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进一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实施意见》,三年后无锡市中考将迎来新变化。根据中考改革方案,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升学考试科目增至8门,总分由原来的530分调整为750分,考试时间调整为三天(6月16-18日)。

计分科目增加,学校向课堂要效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与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并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关。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等,无锡市及时跟进调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

新方案重视培养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继续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操作考查和初二阶段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等学科考查外,明确自2020年起实施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该测评成绩合格作为初中毕业的标准和升学的依据。此前曾提过,2021年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科目纳入初三学生中考计分科目的安排则不予执行,2021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依然执行现行中考方案。

中考计分科目增加是否会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基教处负责人说,中考计分科目和考试时间的增加,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一定的紧张感和压力。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压力和竞争,建议大家理性看待。本次新方案也明确要求,中考命题要把握科学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合理确定试题难度,强化对学生知识掌握、综合分析、创新思维等方面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减轻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鼓励开展适合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提升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看,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测试科目,都要认真学习。我们也会重视督查初中学校的课程开设情况,确保各校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

对于中考计分科目增加,积余实验学校校长丁伟健表示并不担心:“我们在教学中会提高对历史、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加大、加深对教材、学生、考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提升课堂效率。”

中考科目、时间、总分均有增加

新出台的中考方案继续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办法,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考试总分共计750分,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体育,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共8门。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6科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两种形式,体育考试采用现场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b)-0089-03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应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指导,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颇。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所肩负职责,促使学生持续性、长远化发展。特别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教师有必要提高责任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使学生的日后发展更加明晰、更为稳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成长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方可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接下来该文将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如下建议。

1做好课堂延伸,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化能力

小学校内教研工作者在组织教学实践活动的环节,需要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可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1]。

建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明确自身所肩负重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特点,针对性地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在参与同时深切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自身成长与发展方面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自我,更能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应优化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革命烈士缅怀实践活动中,或是观看红色影片,影片观看后及时写下观后感,使得体会进一步深化,进而内化为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或是与学校领导沟通,在组织升旗仪式等活动时,引导部分表现优越的学生上台讲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宣传,提高实践力度,为更多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打下铺垫[2]。

2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

小學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等,参照教学目标,不断优化课堂内容,拓展教学路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建议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仅要彰显自身的专业优势,强化学科教育,同时要加强指导,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念融于课堂,使得课堂内容更具深度、教学措施更加宽泛,帮助学生形成核心价值理念。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法治、爱国等元素融入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内化为综合素质,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受之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3]。

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若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目标,那么就要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范围,而其中情景创设教学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学生在参与情景创设活动的同时将加深理解、高效学习,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趣味性,潜在地消化了相关的知识,并理解了其中难点。而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场景呈现于课堂,与相关知识点有效结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参与情景实践的过程中也将提高对于部分社会现象的认知,理解其中的道理,使学习全过程更具深度与广度[4]。

比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基于部分教材内容,设置针对性的情景活动,尽可能地使活动内容紧密衔接,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参与情景活动时加强思考,深入探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认知,从而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成长及发展方面的影响。

3体现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那么就要从多个环节入手把控其中细节,使得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落实更加高效,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动力源。

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不仅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同时要基于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妥善处理。比如,部分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或存在自卑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加强与这部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避免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相反的,需要帮助学生打开内心世界,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加强认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5]。

班主任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中的表现,对优秀学生进行评选,在评选中始终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突出部分学生的模范带头性作用,从而产生潜在的影响,使更多学生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价值,提高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将其始终贯彻落实,融于成长及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的成长更加稳健、更为长远[6]。

篇7

[关键词]让学引思;道德与法治;法制内容

新课改曾指出:教师要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法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在吸收知识方面的策略引导。因此课堂中要有机地应用“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创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生本课堂。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学生包括道德意识、法制观念等基本素质的养成意义重大,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充分贯彻落实道德教育及法制渗透,让课堂生动泼,进发出智慧的光辉,引领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主人。本文主要结合“让学引思”教学理念,主要略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制内容的教学及渗透

一、“让学”理念贯穿新教材,开拓新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中教师要深入探究政治新素材、教学新模式,摒弃低俗的、传统的、效率低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统的思想道德考试重在塑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而在“让学”理念的贯彻下,是需要教师侧重于道德与法制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自主地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愿意学习晦涩无聊的法制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多一些沟通。找到学生喜欢的几个法律板块,再进一步渗透法律知识,达到高效的课堂模式。比如在道德与法治中《会变脸的水》一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让学引思”的核心理念,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身体验活动,自由学习“自尊自爱”的本质,如此以来,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沟通作用,间接地将法制观念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加强学生对法律意识的重视程度,可以正确的学法、守法、懂法,从而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正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应用“让学引思”理念,让学生多渠道习得法制内容

馐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学校提升学生素质安全意识的基础课程,教师要严格依据新课程提出的标准,把“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顺应目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快乐成长。目前重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课中都包含一条主线,旨在通过这样的编排设计,让教材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心意,学生可以自如地的与周遭同学和教师沟通,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为课堂的高效性打下基础。新的书本中包括“依据你的生活经验”“自主思索与探讨”“知识输入与输出”等步E,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放飞空间。书本中要强调法律的教育,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教材,善于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转述给学生。比如在上《对生命的沉思》这篇文章的授课中,通过文章一系列的人事来流露出生命的伟大与脆弱,从而让学生能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教师要注意选材,要切合实际地选取身边的一些典型例子,结合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传授,有目的性的一对多形式进行授课,来呼吁学生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以此来激发孩童心中的真善美。与此同时,教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由于目前社会浮躁因素太多,充斥着一些不良因素极易影响学生染上不良嗜好,对此教师应该找到突破学生生活中的矛盾为切入点,将道德与法治深刻地烙印在学生头脑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与举止。

三、围绕“让学引思”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探究法制内容

《道德与法治》是唯一一本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工具书,旨在整合多领域内容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充分地做到为学生的思想做加法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为此相关老师要充分把“让学引思”的理念落实到实处,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来组织学生一起合作学习,在活动中体现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努力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人格健全的人。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初中政治课改曾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公共责任心和全球意识、学会对传统进行革新与发扬,弘扬传统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课堂,协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让学生爱上政治这门课程。

篇8

根据《意见》,中考的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9门科目。

各学科的试题要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注重体现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宽度和广度,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

同时,各学科的试题应该增强应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等的联系,侧重考核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性,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考试方式: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实操等多种方式

《意见》要求各科考试要结合各学科的特点,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物理、化学和生物科目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其中实验操作成绩不低于每门科目考试总成绩的10%。积极探索应用计算机进行考试。

各门科目的考试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题过渡到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各市组织实施。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由市命题并组织实施。

考试成绩鼓励:分数+分级相结合

在考试成绩呈现上,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市仅以“等级”呈现成绩,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

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可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由各市确定。

道德与法治科目将纳入招生录取科目

《实施意见》明确了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及其计分比例。

据悉,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4门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鼓励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

篇9

福建中考改革目标

——继续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省级统一组织考试制度。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继续推行由设区市统一组织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计划编制、考试报名、招生录取,招生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有力。

——2021年的全省初中毕业生全面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并

1.考试性质与功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组织实施,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保障义务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考试制度。

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2.考试科目与内容。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下同)、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以下简称信息技术)等13门科目,均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过早过度偏科,确保达到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物理、化学、生物另设实验操作考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英语口语考试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各科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遵循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制定的《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用于指导教师开展日常教学与复习备考,提供考试命题与教学评价依据。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要求实施测试。

考试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筹“两考合一”考试定位,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做到题量适度、难易适当。

3.考试方式与组织。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门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行书面闭卷笔试。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统筹管理,省教育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考试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福建中考录取总分提至800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重要参考

1.科学使用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以下简称中招录取)的基本依据,原则上采取考试分数与相应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篇10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的道德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人格的法律与素质教育任务;如何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的热门论题。本文围绕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教学研究;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11-01

生活化教学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经典代表有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旨在剔除严格、死板、等级化的教学方式,以轻松、欢快、科学的生活化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新课标背景下,适当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为教学提供新的发展平台,符合新时代人才培育要求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笔者经过思考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抛砖引玉地提出以下几点初中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启发。

一、从生活化内容入手,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元素,要发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应首先促进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并不是指将教学内容进行大幅度改造,而是通过抓住教学的中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通过生活化联系进一步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以人民出版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教师在进行七年级第十课《我的朋友圈》一课的教学时,可找准切入点进行课文内容生活化设计。例如,以“我最好的朋友”、“我讨厌的一个人”、“当好朋友犯了错误……”等为主题展开课堂自由讨论会。如,以“我最好的朋友”为主题,教师可围绕“最好的朋友”开展课堂自由讨论会,设置如“你眼中的好朋友应该是怎样的?”、“你认为好朋友对你的意义是什么?”等生活性强、议论性较强的主题;经过课堂讨论与分享后,教师可举一些生活中的反例引导学生进入关于“朋友”真实的意义的阐述,如“最好的朋友偷了钱,我该怎么办……”、“好朋友渐渐疏远了我”等,将案例或者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于课堂分享,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在学生的的自由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从生活案例入手,对学生的观点与疑问进行补充和解答,使学生能真正认识生活中的“朋友”,进而使其清楚朋友的意义,甚至通过朋友进一步认识自己,同时也达到激发其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目的。

二、以生活化探究为基准,加强学生学习深度

要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变革,教师还应从教学方式着手进行创新。教学方式是沟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媒介,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方式生活化又包括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以及教学手段生活化;其中,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定的顺序与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一个完整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包括课堂导入、知识呈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等环节,而生活化变革可发生于任一环节中;教学手段生活化则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辅助工具,如多媒w技术、教具、场地、信息技术等;尤其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阶段,教师更应以时展方向为指导,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特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生活化创新。。

同样以人民出版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在七年级《你敢竞争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例如,本课的教学目的为使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新生活,并在学习与生活中承认竞争的客观性,正确认识竞争,积极加入竞争,清楚竞争于自身发展的意义。对此,教师在生活化教学中可利用“创设情境、课堂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摒除传统的“直接进入主题开展‘灌输式’教学“的模式,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生命的样子》、课前小组探究以及其他途径自行理解“竞争”对于个人成长的含义,包括自我、集体、社会等各层次的意义;其次,向学生列出几个生活事例,如“在某个以匿名许愿为目的的app中,每天有100个匿名用户愿望,A、B每天浏览这些愿望;两年后,A仍然在毫无目的地使用这个软件,B成了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等;要求学生对A、B的行为进行评价,并分析在实例中“B”如何有效提高竞争力,做到充分利用机会和资源以寻求发展的。透过各类案例与故事,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情境中自由讨论、分享,学生可在自学、讨论中逐步获取“竞争”的大致概念和价值,以及五花八门的观点,以丰富自己的认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文中抽象的理念与价值观获得学生认知范围内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三、引导学生建立起“道德与法治”的自学体系

要实现新课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应用能力”等目标,教师还应通过从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建立以教学内容与方向为指导的创作平台,通过各种类型的生活化创作提高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能力,从而达到发展综合素质的目的。在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打造的创作平台主要为不同形式的学习方案创造平台;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从教学内容、方法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以人民出版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在《情绪调味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借包括真实案例、文学作品、小说等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案例进行关于“情绪”主题的描述,在此过程中对其表达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类别进行“情绪”为题材的思考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忌对其提出过多格式、套路等方面的暗示与规定;完成创作后,在课堂上进行匿名分享,并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该创作中关于观点、价值观和情感等方面的讨论,使学生建立起多种角度思考个人情绪的习惯,使其在面对各种事情时,能更客观、理性;此外,教师应给予每个作品以积极、肯定的评价。从创作上提高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是教学的创新之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旨在从与时俱进的现实生活角度出发,以生活化的方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契合度。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时代特点以及学生所接触的日常生活情况;从学生的角度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含义,以实现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以及有效性,从而避免走入形式主义的生活化教学歧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