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现象及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现象及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现象及原理

篇1

关键词:整合 借助 搜集利用 课程资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许多教师发出同样的感慨:一桶水已远远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需求,应该把更多的水变成“长流水”。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要树立不断积累的意识,实现教学相长。

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

课程资源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功能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按空间分布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实物资源、文字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等。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些资源,学会鉴别开发,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整合利用,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以备教学所需。

二、如何积累利用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相长

1.整合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及配套的光盘、挂图、模型等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利用,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整合创新。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备课时要熟知教材,提炼出知识网络体系,合理筛选、适当补充教学素材。在教具的选用上,要本着教学演示清晰、培养学生能力等原则,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如七年级下册“眼球的结构”,首先让学生通过“照相机”与“眼球”类比整体感知主要“部件”,然后利用眼球的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各部分结构名称并推测其功能,再由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眼球结构的剖面图,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归纳“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由整体到局部,由立体到平面,掌握效果较好。其中,“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可以在做完“双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后,再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晶状体的变化效果会更好。

(2)充分挖掘教材图片信息。新教材叙述性文字明显减少,各种图片、探究活动增多,如果教师忽略或减少了信息的挖掘,会使课堂显得华丽而空洞,而学生收获的知识较少。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中的资料分析,只提供了四幅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如果教师只引导学生分析“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型树”与环境的关系就得出结论,那远不如先引导学生分析四幅图所示的生物的结构特点是如何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再让学生提出大胆的猜想: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能否从生活中举例证明你的观点?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结论。

2.借助校外资源,提高科技意识。教学资源的积累利用上,教师还应放眼校外。校外资源的范围很广,如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动植物园、科技园等。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写调查报告、小论文,了解有关科技信息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自然和社会。教师除了参与活动以外,还要对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和积累。

3.利用信息资源,培养信息素养。网络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提高自身的网络技能,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1)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最大优点是直观性强,能解决微观生物学难教难学的问题,能把一些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画面。如: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特性、播放白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动画等,这是其它教具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建立校园网站或网页。生物教师也应该融入信息世界,利用多种信息资源,发现、掌握、搜集生物学科专业新的研究成果等信息用于教科研工作。除了会通过网络搜集查阅信息外,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自己学校的生物网站或相关的网页,及时信息或跟学生网上交流信息等。

4.搜集媒体资源,拓宽知识视野。随着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生物学领域内的许多热点、难题或新科研成果已经被各种媒体所采集,或成为某个亮点。由于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教学活动,所以教材所设计的某些新研究成果讲解并不详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发动学生从媒体中搜集有关信息。如:搜集造血干细胞、器官移植、克隆技术、生物防治等有关内容,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教师要吸取成功经验用于教学实践,也可订阅《中学生物学教学》等刊物,观看《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7;G642.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 6-1132-03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高校的教学、运行和管理的 各个方面,是高校基础信息分析的基础来源[1,2]。高校学生的学籍信息包含了 从学生按国家相关 规定入学注册,取得学籍,到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成绩、学籍异动处理、毕业资格审核、再 到最后毕业(肄业、结业)资格,学籍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等取得国家法律认可的相关文凭等全 过程的信息内容。作为高等学校所特有的一种最重要的信息资源,无论从国家的宏观管理,还是社会生活的现实应用,无论从高校自身的教育和管理要求,还是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等 各个角度,学籍信息及其管理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教育部从2001年起全面实施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电子注册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计 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方法,实行国家、省、学校三级管理。各高校学籍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将 录取后的学生信息制作数据库,通过教育部网络平台对学生做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每学年的 学年电子注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等,并通过国家学籍学历信息查询平台,向社会公布,供在校生及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查询认证,它是扩招后教育部实行的对高校办学规范化的 有效监控手段[3,4]。

1 现阶段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高等教育从“精英 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我国高校从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4年全 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9%。2002年开始,国家又进一步放宽了对普通高校招生年龄的 限制,由此带来的是学生个体状况、学生素质状况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学籍档案材料的范 围也渐渐扩大,内容也更为充实。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存在以 下几方面问题。

1.1 扩招后办学规模的扩大及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籍管理工作更为繁重和复杂化

从桂林医学院上报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基层报表”数据显示:在校学生的本专科学生人 数从1998年扩招前的2020人,到2009年已增至7460人。招生数量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及学生个体情况的复杂化,学生异动数增多加剧了学籍管理数据准确化的难度。办学形式 的多样化也使学籍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普通高 等教育方面,既有普通本科生的学生学籍管理,也有民族预科生、专升本、高职生的学籍管 理。

1.2 学籍现代化管理技术相对滞后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改革和 发展,高校合并,办学规模扩大,专业设置多层次、多元化,学籍数据一步步冗余,管理机 制上的一些问题也渐渐凸现出来,管理上的难度也非几年前的微机管理或当前简单的网络管 理模式所能相比,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地滞碍了学籍管理工作向着科学、先进和规范化方向的 发展。

1.3 医科院校所具有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籍管理工作难度

在高等院校当中,医科院校有着它不同于其他综合性院校的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 :①医科院校的学制种类多,学籍管理工作量较大,较繁琐。②医科院校极为重视学生实践 能力的培养,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均在各教学医院实习,学生难以召集,造成学生学籍数据 不能及时搜集、校对。③实习医院众多并且分散,有的在异地,年级辅导员用传统的方式报 送成绩单,常常出现成绩单不能按时送达的情况,影响了学籍管理工作的进度。

2 根据医科院校特点建设现代学籍管理体系

随着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不断推进,对各高校的学籍管理要求更高,传统落后的管理体制已完 全不能适应新时期的管理要求。必须结合医科院校学分制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管理制度、管 理行为及管理技术方面进行改革,建设适合医科院校的现代学籍管理体系,让学籍管理工 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2.1 改革学籍管理制度,促进医科院校学分制的发展

学分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量的管 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提供了一种更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分制从它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中国不少大学都在试 行,主要模式有完全学分制、计划性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复合性学分制。根据调查统计,我国医科院校更多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为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需要,对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以 下主要几方面的改革。

①实行弹性学制,最长修业年限放宽至标准学制的双倍,如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最长修业 年限可达到10年,10年内完成毕业要求视为有效。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身体状况、 经济状况等因素根据毕业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

②放开重修课程次数的限制,允许学生对成绩不理想的课程多次重修,并以多次考核的最高 分值记入学生成绩档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及有利于学生就业。

③实行人性化管理,取消因成绩不合格的退学条例,允许因成绩原因达到退学的学生降级学 习,在最长修业年限内通过重修的方式经考核合格获得不及格课程学分,并对降级学生办理 已修过的合格课程的免修,指导学生完成学业。

2.2 运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 结合的管理行为

①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把握好严与活的关系。学籍管理行为的严与活应从两个方面 考虑: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姑息。对已达到留级条件的学生,不论是谁都做到了一视 同仁,该留级的留级。另一方面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则根据学生具体情节区别对待,灵活掌 握。

②以人为本,适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学籍管理行为。任何时候制定的学籍管理制度都是有 着当时历史背景的产物,虽然不能朝令夕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新的历史时期,还会 出现许多新情况,应根据这些新情况,探索新规律,以人为本,适应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学 籍管理行为。

2.3 加快学籍管理信息的网络信息化建设

当今社会已步入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的学籍管理应跟随时代的步伐,与计算机和互联 网技术的发展同步,逐步实现学籍管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

①研发适合医科院校的开放式学籍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满足校内外师生对学籍信息的 利用和共享的需求,提高学籍管理的时效性。同时,根据学分制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管 理系统软件功能进行及时完善、更新,使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 效果。

②以教育部电子注册要求的内容为导向,建立动态的学籍信息档案:(1)必须达 到与学籍学历信息平台所要求的电子注册数据兼容、减少整理数据的工作量。(2)可以实现 网络查询与修改,能够建立学生动态的电子学籍档案。(3)应具备校、院两级版本,实现数 据共享,分散工作强度,达到集散合理、强化数据准确度。

③建立多样化的访问方式,设置各级访问权限,建立完整的处理流程,使得查询和统计便利 、高效。同时建立严格的查询审查制度,以及网络安全访问机制,让系统的安全性有所保障 。

④完善硬件配备,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须重视加强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 的学习,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加强业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大幅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 政策业务水平。

总之,医科院校要不断优化学籍信息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优化 过程,创新理念,让学籍信息真正能及时有效地为学生、学校以及社会提供服务,使学籍 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吴东升.基于网络平台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宿州教育 学院学报,2006,(5):47-49.

[2] 林秀兰,朱艳.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77-79.

[3] 李戎.高校学籍管理与电子注册制度建设[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2):23-25.

[4] 余碧春.对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3,15(1):54-56.

篇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学习要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许多结论要通过实验验证,许多未知需要实验去探索。所以,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是我们顺利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保证,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要从基础操作练起,然后将操作技能综合练习,最后达到应用操作能力完成化学实验。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仪器进行识别,并了解其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要求学生在取用药品时,能根据药品的状态、性质及用量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采样方法。培养学生在不同实验中,各种仪器的不同操作方式及同种药品的不同用量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示范,严格规范自己的基本操作。例如,取试剂时打开瓶盖倒放在桌上,试剂瓶标签对准手心,试管手握的方法和液体振荡的方法等细小之处。切不可我行我素,模糊了事。通过正规演示,让学生观察模仿。学生必须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操作掌握要领和操作原理,并采用多种练习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操作,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师应指导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化学实验现象描述。其中包括观察什么和怎样描述。在观察实验现象时,首先要观察反应物的性质,然后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例如在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状态、颜色等性质有无变化,有没有放热和吸热现象,有没有伴随发光、形成火焰的现象,有无沉淀等。还要观察生成物有几种,及他们的颜色、状态、气味。在描述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根据所学内容想象出一些实验现象,同时也应注意没有现象也是一种实验现象。更应提醒学生,描述实验现象不能与叙述反应过程和结论混为一谈。注意用词准确,例如,生成的是“雾”还是“烟”,是“发光”还是产生“火焰”等。切不可描述生成了有具体名称的物质,只能描述生成物的性质。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实验总结就是对实验现象、结果或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原理,找出规律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简明扼要的报告出实验结果,且要有分析有总结。分析实验原理不只是化学反应的原理,还包括实验装置的原理和实验操作的原理。中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已有明确的实验结果。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异常现象和与课本不相同的数据、结果。对此,必须要求学生按照真实情况,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追根溯源,找出问题所在,归纳整理,得出实验结论,进行问题讨论,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与实验的经验教训。

避免“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实验操作,没有思考,没有创新,也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缺乏足够的思维训练的实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在实验教学中,应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4

关键词:钢琴调律技术;研究的内容;学习的方法

钢琴调律技术作为一门科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有其研究、学习的指导原则和科学方法。学习研究钢琴调律技术的指导原则,应当是从钢琴调律的实际出发研究探索钢琴调律理论和技术,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国家的调律理论和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钢琴调律理论与实践体系。钢琴调律原理与应用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一门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科学技术。这门科学技术产生至今,从它的研究内容、范围、方法到整个理论体系,都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对待这门科学技术。而应把它看作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提高、完善的起点;就是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并不很多的理论研究成果,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取得新成果。钢琴调律技术的研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说明学习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调律技术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改进。这里选择几种典型的研究学习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钢琴调律技术原理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物理声学,对声音的研究是钢琴调律研究的基础。声音的研究着重是“振动学”和“波动学”中一般性的知识和认识以及各类声音的理解。例如,振动学中的简谐振动、受迫振动及振动的特殊性共振等;在波动学中,波的产生原理、波动特性、波的叠加原理、拍、波的干涉和驻波。

(二)钢琴声学,钢琴声学在物理声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钢琴弦振动现象,以及钢琴音律的各种表象。在弦振动中,着重研究倍音和倍音关系;在钢琴音律中,着重研究协和音程的拍音关系以及音律、拍频的计算。故,钢琴声学是钢琴调律原理的理论基础。

(三)钢琴调律法,今天的钢琴调律法是历史上各种调律法的延革与传承。于是,在研究当今钢琴调律法的同时,必须了解历史上的调律法。

(四)钢琴调律曲线,钢琴调律曲线是实施钢琴调律法的必然结果。虽说,钢琴调律曲线与钢琴音律理论数值有矛盾,却是钢琴调律实际的客观反应。理解和掌握钢琴调律曲线,对钢琴调律的研究与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钢琴调律技术实际应用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钢琴调律工具及使用,钢琴调律是一门应用型科学,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是掌握调律技术重要的一个方面。正确地使用调律工具还关系到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因此,科学的使用工具也是重点研究的方面。

(二)钢琴调律的姿势,钢琴调律的姿势着重研究调律的基本姿势和调音扳手作业姿势。在姿势中,还分有立式钢琴和卧式钢琴的调音扳手作业姿势等。

(三)钢琴调律听音原理与方法,此项内容是在物理声学“拍”和钢琴声学“共同倍音”的基础上,讲述钢琴调律听音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有“拍”的特性,宽窄音程的听音方法等。

(四)钢琴音高调调整方法,此项分有钢琴张弦系统对音高调整的影响和音高调整的方法二个内容,前者为后者奠定理论基础。音高调整方法是钢琴调律作业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操作技术和操作技巧密切联系的重要方面。

(五)钢琴流程设计与实施,此项有三块内容:一是钢琴调律流程设计;它讲述钢琴调律基本方法和程序、调律作业流程设计原则和调律作业流程设计等;二是钢琴调律前后的准备工作;有调律前的准备和调律后的工作;三是设置基准音组;有基准音组的选择和音叉取音。此项内容,即有理论上阐述,又有实际应用。

三、理论研究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的最大长处是提纲挈领、去繁就简、一目了然,能够帮助人们对纷繁的调律现象有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对有关的调律作业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理论研究所求定的原理、原则并不一定完全符合调律现象复杂多变的特点,不可能事事处处适用。因而需要与实际相结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还要从事实出发,用客观的方法进行统计、数学计算、分析论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学习方法是我们学习调律技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事物在不同发展时期或不同环境下的异同分析或相关事物的异同比较来认识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探索科学的结论和方法。在比较的研究方法中,包括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相关活动或现象的比较。在钢琴调律原理的研究中,横向比较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钢琴生产厂家的钢琴调律法或其中的某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异同、权衡利弊、取长补短;纵向比较是研究钢琴调律法的过去和现在,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探究其规律性的东西;相关活动或现象比较是在钢琴调律实践中对某个相同的环节或步骤进行比较分析,定性定量。

(二)实验研究法,所谓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观察被试者产生变化和结论,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往往一个科学理论通过实验得来,同时也需要实验来证明。实践证明,实验研究法不仅是验证真理的方法,而且是发现真理、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在钢琴调律原理与应用研究中十分需要科学实验的研究。这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因而需要大力加强的一种方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为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方法。可从与调律技术相关的学科中,借鉴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调律原理与应用的研究质量。特别注重吸取钢琴结构、音乐理论、声学理论、律学、材料力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从钢琴调律技术的特点和内容来看,跨学科研究对调律原理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金先彬.陈重生.陈茂林.钢琴维修调整与钢琴调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6―30.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研究一种光现象:干涉。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观察光的干涉现象,描述干涉图样的特征;二是了解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及其重要意义;三是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条纹成因,总结亮暗条纹的位置特点。光的干涉现象是揭示具有光的波动性的有力证据,生活中很难见到,抽象不易理解;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揭示光波动本质的里程碑,对构建光的本性的认知结构起到重要作用。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光的干涉现象可以实现波动理论的成功迁移。光的干涉是高中物理中光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是继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后对生活中的光现象的进一步充实,也是今后学习光的衍射,色散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定量研究过机械波的干涉,了解机械波发生干涉的条件,知道空间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特点,具备完成探究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但是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偏低,探究的主动性不强,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自主探究。

(三)教学环境分析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观察单色光的双缝干涉现象,描述干涉图样的特征;知道两个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满足干涉条件;会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明暗条纹的形成原因,认识出现亮条纹和暗条纹的位置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理解单色光双缝干涉现象的探究过程;通过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会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课件动态演绎,掌握出现亮条暗条纹的位置特点的分析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通过认识托马斯杨和杨氏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建立自主科学探究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单色光双缝干涉现象,描述干涉图样的特征;会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明暗条纹的形成原因,认识出现亮条纹和暗条纹的位置特点。教学难点是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单色光双缝干涉现象理解明暗条纹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作用;选择;评价

初中学生接触化学只有一年的时间,他们要在这一年内认识化学、接受化学,可以说兴趣是关键,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化学,实验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理论是苦的,而实验可以把苦变甜。家庭小实验贴近生活可以使学生更感受到学习的甜。家庭小实验生动、有趣,可以很好的把日常生活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平日学生对蜡烛的燃烧、铁生锈、石灰池中的变化、蒸馒头等现象视而不见,通过家庭小实验,使学生懂得了蜡烛燃烧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火焰的层次等知识,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及防止锈蚀的方法,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一个家庭小实验和制作过程,都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所以我认为每一位中学的化学老师都应该很深刻的认识家庭小实验。

一、先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的学习重点在于与社会联系,贴近生活,而家庭小实验恰恰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参与面广,尽可能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亲自体验事物的变化过程、变化条件和所得结论,体验这些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这一节时,课前布置学生回家试一试点燃小木条和煤块的难易,同时去点燃干棉球和湿棉球,回忆生活中熄灭煤气炉火、扑灭油锅火焰、吹灭木条火焰的经验,从中领悟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小实验,其教学效果远远超出教师单纯从原理上分析或让学生被动地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所取得的效果。

2.利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家庭小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它却能揭示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实质,用化学原理来指导和解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和使用。通过亲身实践,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使孩子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例如,平时学生对蜡烛的燃烧视而不见,通过家庭小实验,使学生懂得火焰的分层,燃烧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发生以及火焰上方的一缕黑烟,熄灭后的白烟等知识,从而合理地作出解释。

通过家庭小实验的实施,使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试剂的用量,记录实验现象,科学分析某些生活现象。

二、其次要精心选择,合理指导

家庭小实验内容丰富多彩,各类实验各有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在选择其内容时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又要重视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使各类实验交替进行,既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又有所侧重,以满足不同的情境体验。

为了更好发挥家庭小实验的作用,在布置家庭小实验前,要对以下问题作好指导:①实验用品(或替代品)的选择;②反应原理;③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④实验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及时记录。

例如:学了常见酸碱盐的应用后,利用周末,让学生在家制汽水。①实验用品:白糖、果味香精、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带盖的空瓶、筷子;②反应原理: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生成CO2,CO2溶于水,制成汽水;③实验步骤:打开空汽水瓶,加凉开水,再加白糖、香精及少量小苏打,用筷子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少量柠檬酸,立即盖紧盖子;④观察现象:瓶内产生大量气泡,打开瓶盖,气泡冒出。利用同样的原理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制作简易的灭火器,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扩展能力。老师对各类小实验都要进行选择并合理指导,让学生务必做到有的放矢。

三、最后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整个家庭小实验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态度、情境体验情况、技能掌握情况与能力发展情况作出公正、激励性的评价。

篇7

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B-

0052-01

新编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在编排时遵循了新课程理念,内容安排严谨巧妙,尤其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在化学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好插图,会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浅显,又能增加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对用插图辅助教学的几点实践与认识。

一、化学插图的种类

化学插图主要出现在章节开始和“科学视野”“科学实话”“资料卡片”“实验”“实践活动”“思考与交流”等板块,类型主要有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图、微观原理模拟图、实物与肖像图等。

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图一般是展示实验操作流程或反应前后现象的变化,如“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详细给出了操作方法;“钠与水的反应”通过几个实验现象的真图展示,激发了学生思考其产物的兴趣。

微观原理模拟图如NaCl形成示意图、压强变化引起浓度变化图、共价键的形成方式等,插图能更直观地揭示原理,变抽象为形象,学生观察图比阅读文字更易理解相应原理。

实物与肖像图如开章导学图向学生展示了本章节将要学习的相关物质真图,大幅彩图引人入胜,环保知识如酸雨的形成与危害,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科学家肖像图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学生在了解化学史的同时,对化学家会由衷地产生钦佩之意,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化学插图的使用

教材中值得我们重视的不仅是文字,大篇幅的图片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利用插图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呢?

1.合理用好插图,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方式很多,但用枯燥的陈述或以复习旧知导入,使用多了会令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反感,而课本图片能够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而引发其好奇心。如讲授“胶体”时,可让学生观看“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能传导过来?再结合书本实验图片,由一束可见光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时的透过现象的比较,自然过渡到胶体的概念与特征。再如学习“酯化反应”时,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陌生的物质,书本上一组水果真实图片能一下子缩短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归纳这些水果的气味、遇水之后味道是否消失等,初步了解酯的物理性质,再设问:可以合成这种物质吗?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这个实验上来。

2.辅助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的实验插图内容丰富,为学习知识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素材,利用这些插图更能强调重要的知识。如在讲到“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时,过滤、蒸发、分液、蒸馏所用的仪器及操作的关键点在图上都清晰地表示出来了,教师不必每个实验都去演示,只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关键点即可。而“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示意图更是让人一目了然,学生只需观看图示步骤就能基本明白操作方法,此图的作用就好比一张形象直观的说明书,比文字的说明效果强多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及“有机物”的内容时,关于物质性质的实验现象图比比皆是,教师应提醒学生在预习时不能忽略这些示意图,应注意观察实验前后现象的变化和不同物质的不同现象,认真记录产生的疑问,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务实的学习态度。

3.化繁琐为简单,弄清基本原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等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使难点变得较为容易理解的方式有很多,很多时候,不必舍近求远,只需参看插图就能豁然开朗。例如:必修一中讲述“氧化剂和还原剂”时,漫画形式的插图让人一看就弄清了这两者的关系和特征;分析分子的VSEPR模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时,旁边的插图比语言描述要清楚得多;在分析晶体的知识时,NaCl、干冰、CaF2的晶胞模型清晰地展示了微粒的分布位置和微粒的配位数,单凭空间想象难以理解这些知识,而有了图片做基础,想象的延伸就有了充分的依据。

4.图文相得益彰,提升科学素养。各册书本在“科学史话”中都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化学家的故事。如“苯的发现及结构的确认”,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苯的结构的确认过程,心中对化学家凯库勒肃然起敬,明白了灵感来源于努力学习。“氯气的发现与确认”则教会学生要汲取前人的经验成果但不能迷信权威,反复推敲实践才有可能成功。还有一些介绍化学研究方法的图文内容如“质谱法测定分子结构”“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分子立体模型”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这些素材值得一看。

篇8

制冷片原理是Peltiereffect(珀尔帖效应),当电流通过热电偶时,其中一个结点散发热而另一个结点吸收热,这个现象由法国物理学家JeanPeltier在1834年发现。

半导体致冷器是由半导体所组成的一种冷却装置,于1960左右才出现,然而其理论基础Peltiereffect可追溯到19世纪。是由X及Y两种不同的金属导线所组成的封闭线路。通上电源之后,冷端的热量被移到热端,导致冷端温度降低,热端温度升高,这就是著名的Peltiereffect。这现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国科学家ThomasSeeback首先发现,不过他当时做了错误的推论,并没有领悟到背后真正的科学原理。到了1834年,一位法国表匠,同时也是兼职研究这现象的物理学家JeanPeltier,才发现背后真正的原因,这个现象直到近代随着半导体的发展才有了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注意,这种叫致冷器,还不叫半导体致冷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能力也是理科考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所以在高考试题中加强对实验的考查是必然的,预计今后还会有所增加。临考时,最令考生棘手的是全程实验设计,解答实验设计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审题,准确运用科学原理指导实验

最关键的是从题干中明确实现本实验目的的科学原理,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并且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对照性原则;2.单一变量原则;3.等量性原则;4.平行重复原则。

如:为了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农药,必须将取样土壤分为两等份,装入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中,一个高温灭菌内无活的微生物,另一个不作处理内有活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实验,才能说明问题,这就是遵循对照性原则。

在进行试验时,让两个容器中的土壤在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唯一不同的是:一个容器中有活的微生物,而另一个容器中没有。有无活的微生物就成了这一实验的单因子变量,这样就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时,有些结果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多做几个对照试验,出现相同的结果,更具说服力,让这几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这就是遵循平行重复原则。

二、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准确选用实验材料设计实验

所选的实验材料必须恰当,否则实验材料将不能支持你的实验结论。

如:要想证明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中必须有氮源。需要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一个培养基中加入氮素,另一个不含氮素。若题目中提供了两种实验材料,一是NH4NO3,一是人尿。这时千万不能认为人尿容易提取,又含有尿素等含氮有机物,就用人尿作氮源,因为人尿中还含有无机盐等多种成分,不能说明本实验的结论。

三、根据设计思路,选用最优程序进行实验

对设计好的实验程序,应仔细推敲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程序,使实验科学、简捷地进行。在选定最优程序时,有的步骤可同时进行,让需等待的步骤先做,接着穿行下一步实验,以节省时间,同时也可避免因时间过长而影响实验效果。

四、答题时讲究用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有了以上的基本素质,还需用简洁、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来,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解答实验设计题的一般书写模式如下。

1.写出实验目的

根据题干要求,弄清该实验要“验证或探究”的是什么,一般在书写文字中应有“验证”或“探究”等字样。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验证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等。

2.写出实验原理

这需要分析实验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所依据的科学原理,要求利用储备的知识独立分析、灵活运用,这是考查考生知识储备量,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完成实验设计题的关键。

3.写出实验步骤(这一步是多数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书写模式如下。

(1)选材。注意保持条件相同,如:选取日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相近)的大白鼠若干。

(2)分组标号,以便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

(3)实验处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单一变量。

(4)培养、观察和记录。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5)实验结果分析(预测实验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或根据选用的科学原理预测实验现象;分两种情况:“验证型”和“探究型”。“验证型”实验一般只有一个结果,且结果与实验目的相对应;而“探究型”实验,则要根据实验原理和目的,预测出可能的结果和推测出相应的结论,一般有三种不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

(6)写出实验结论。通过对现象和结果的分析,概括出规律性的问题,用简捷、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来,结论一般与实验目的相吻合。

这一书写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因为高考题型变化万千,临考时只有学生掌握基本思路,灵活处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考招生考试大纲.

篇10

1.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电解池的构造特点及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反应方程式;掌握放电顺序。

2.过程方法:通过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的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训练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放电顺序

【教学过程】

投影:电解熔融态NaCl的装置

讲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

问题组一:

1、通电前,熔融态NaCl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运动情况如何?

2、通电后,阴阳离子的运动情况有改变吗?各向哪个方向移动?为什么?

3、通电后,外电路上电子是如何流动的?

4、离子定向移动到电极表面时发生的是什么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多媒体动画:在直流电的作用下,NaCl在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设计意图: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更直观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

讲述:打开电源,电子从电源负极到阴极, Na+定向移动到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钠原子。Cl-定向移动到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原子,进而结合成氯分子。Cl-失电子,电子回到阳极,再回到电源正极。

板书:

阳极:2Cl- Cl2+2e-氧化反应

阴极:2Na++2e-2Na还原反应

电解反应:2NaCl2Na+Cl2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方程式

总结投影:在电流电的作用下,在阴、阳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通电前,电解质电离出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2、通电后,自由移动的离子作定向移动。阳离子移向阴极,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移向阳极,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

设计意图:加深记忆,为下面学生分析电解其他几种溶液奠定基础

问题组二:

1、电解前电解质先要电离产生离子,电离是电解的前提,除了熔融条件,还有什么条件能使电解质电离?

2、电解质溶液中,除了电解质自身电离出的离子,还有其它离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巧妙过渡,深化探究活动

设问:1、电解电解质溶液时,水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反应吗?

2、当电极周围存在多种离子时,是一起反应,还是只有一种离子反应?如果只有一种离子反应,哪种先反应?有没有规律可循?

(学生思考、回答)

讲述:解决这些问题,让实验事实说话,实验前请思考、讨论完成学案。

投影:实验探究:将两根石墨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浸入U型管内的CuCl2、NaCl、溶液中 ,再接通16V直流电源,观察现象。约3min后切断电源。

(学生:自由讨论,猜测,设计、修改实验方案,实验并观察现象,记录现象。)

投影: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事实指出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哪些离子优先在电极上反应。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演示实验:电解硫酸钾溶液,检验生成的气体。倒出少许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设问:电解硫酸钾溶液时,哪些离子优先在电极上反应?

(学生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小结:分析同学们实验的现象,我们知道当电极周围存在多种离子时,只有一种离子反应放电,且放电顺序是,阳极:Cl->OH-、OH-> SO42- 阴极:Cu2+> H+、H+> Na+、H+> K+

提问:请同学分析以上数据进一步总结出阴极、阳极离子放电顺序规律。

讲述:阳离子在阴极反应的本质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当离子氧化性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金属活动顺序表表示金属还原性强弱,金属越不活泼,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同理阴离子还原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越易在阳极反应。

设问:上述实验的电极材料全是石墨。若阳极用铜,阴极用铁,电解CuCl2溶液,情况又如何呢?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

讲述:还原性越强,越易在阳极反应。金属还原性很强,若阳极材料用金属,金属优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金属铂、金除外)。氧化性越强,越易在阴极反应。金属没有氧化性,所以阴极是什么材料对电极反应无影响。

投影:常见阴极放电顺序: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常见阳极放电顺序:金>S2-> I->Br->Cl->OH->含氧酸根> F-

问题解决:

1.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学到了哪些化学知识?接触到了哪些化学的科学探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