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心得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究性学习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探究性学习心得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 皮肤性病学 探究性学习

一、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皮肤性病学是近年来医学上出现的一门分支学科,在临床医学中属于专业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无论在研究疾病的表现形式、检查诊断方法还是治疗手段等方面,都与其他临床学科存在很大差异。

从目前来看,皮肤性病学教学存在着授课内容多,且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和一定的复杂性,课时不足等问题。若单纯地依靠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传统模式的教学,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一来就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适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资源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寻找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皮肤性病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实施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和内涵

探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以实践为途径、以过程体验为重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和尝试

(1)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采取直观性、形象化的学习。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学科, 各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离不开皮疹的形态学特点,皮疹的性质、形态、分布、排列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绝大多数疾病都有比较特异的皮疹。为了突破皮疹形态这个教学的重难点,离不开直观性、形象化的教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学时可以对皮肤性病学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进行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结合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播放各种图片资源,必要时进行动画展示。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取代原本枯燥乏味的静态文字描述,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冲击,留下深刻印象,提高记忆效果,同时大大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

开展问题性、任务性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任务性学习实际上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学习的一种必备工具和有效手段,围绕着教师精心挑选的医学问题为中心,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学习过程。

例如,在皮肤性病教学中,教师布置关于银屑病的课题任务,把思路对学生简单说明后,要求学生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对实验研究方案进行设计。学生按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亲身体会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对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并及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再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会产生新的认识,理解疾病也比较透彻。实验时,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和图片资料。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按要求撰写科学小论文。在任务性学习模式中,同学们高度参与,积极动手动脑,思维得到拓展,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式学习。采用小组学习模式的一般流程为: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组际交流-集体整理归纳。教师的职责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监督者。小组学习时,教师要求学生要主动完成课前预习和资料收集工作,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中,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论基本皮损这部分内容时,课堂使用多媒体展示皮损表现,结合若干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进行思维的碰撞。

采用小组学习模式时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切忌全盘包办;以分组活动为主时,要兼顾到全班整体,凝结集体智慧,共同重点解决疑难问题;遇到集体障碍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补充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激励学生形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甚至是组内竞争。课堂上教师要做到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对学生的疑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小组学习,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在完成梅毒理论课堂学习后,布置学生设计梅毒治疗标准方案,并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常用的生物信息网站和医学网站,如何利用nc2bi.nlm.nih.gov /网站的Genebank数据库查找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广受学生欢迎的。由于角色的转变,学生愿意也乐意去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大胆走上讲台,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展示自我风采。学生的热情参与,使得打造活力课堂,快乐课堂的目标得以实现。另外这种类似“答辩”式的课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开发了学生的智能,有利于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避免学生抄袭他人,弄虚作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社会实践多样化

为将学生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课后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成立“皮肤性病调研小分队”、“社区服务小分队”、“健康医疗小分队”等社会实践,注重强化见习实习,让学生能通过社会交往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技巧。

三、总结

总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切实可行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既可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信息网络的使用,切实加强了学生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技能的形成,为皮肤性病知识的学习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于皮肤性病学教学,能够创造出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能够加速皮肤性病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斌,黄崇本.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医学教育研究专辑),2003,(2).

篇2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创立的场地、各抒己见的民主气氛,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设置氛围,情境探究

情境探究法要求教师要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创造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只有把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出来,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黄河颂》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中华民族英勇抗敌的录像,再播放《黄河大合唱》片段,学生随着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和音乐而耳醉其音、心醉其景。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活,思维被充分激发,真正做到了“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我们的课题组达成一致意见,讲故事、看电影、开辩论会等激趣措施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达到师生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文品读,展开探究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生己想的,都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学习”。

1.品味感悟语言,营造探究氛围。例如:我在进行《春》的语言品味时,并不是给学生枯燥的分析,而是营造了学生思索的广阔空间,让学生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老师把句子改成“小草慢慢的从土里长出来”,学生在反复比较推敲后,得出以结论:“偷偷地”和“钻”写出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在理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着你”时,老师问“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学生依据自身体验,说出“温暖”、“亲切”、“慈爱”、“幸福”这些感受时,也真正理解了语言的含义,继而教师又说: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还觉得像什么?引导学生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在思考,在品析,在探究,在进步,从语言实践中感受了语言运用的神妙,从语言实践中学习了语文。

2.积累运用语言,巩固探究成果。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后,指导学生摘抄描写精彩的句子,并模仿课文“观察仔细,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特点,用形象生动的笔墨进行描写”的方法,描写本地的冬天,学生由于有法可依,自然写得不错。

3、倡导自主探究,实现语文学习个性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发展过程。

(1)给学生自主探讨的空间。以前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接受记忆、机械训练。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只有多给学生自由思考、相互探讨的机会,才能不断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智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2)给学生表达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多给他们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尽情地想,尽情地说,就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表现欲,便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回归,拓展探究

篇3

关键词:引导;激趣;自主探索;评价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转换角色,自觉适应新课改需要。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应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是体现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但又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而“欲望”会让人产生一种冲动,是动力的源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创设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情境,要把握好“激励情感——设计问题——组织问题”三个环节,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难易适度。

例如,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可这样设计:我们通过Flash配乐诗歌欣赏《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使学生明白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校教学楼场景,并在相应的图形下填上观察的方向。

然后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水管的三叉接头,交流结果并叙述观察方向。

之后,让学生画三视图(根据所给物体)。接着给六块小立方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

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既没有限制学生思维,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学习材料,使学生的操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创造或利用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以及数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数学方法的直观性,使学生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及时运用评价等手段,引导并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信任学生,引导探索

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应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某一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凡是学习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一定能摸到红球吗”时,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摸球后尝试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和讨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然后小组活动,动手实验,收集数据。使学生在游戏实验中经历了“猜测——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活动过程,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了描述不确定现象的随机概念,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归纳能力。

三、鼓励质疑,提供钥匙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借自己的直觉,先提出某种有目的的猜想,再进行验证,从而揭示某一类数学问题的有关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这类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的、有目的地猜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如教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观察图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怎样计算?学生思考后大胆猜测计算方法,结果很快提出了两种想法:1.(n-2)·180°;2. 180·n-360°。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们又积极主动参与到检验中去,从而产生更多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浓郁,积极性高,而且活跃了学生思维,培养了探索实践能力。

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教学“探索规律”时,由于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有一学生针对“已知平面内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过其中任两点画直线,若平面内有n个点,可画直线多少条?”提出“为什么要强调‘平面内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要行不行?”这疑就质得很好,显然质疑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而且应引导学生排疑解难,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和解疑能力,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钥匙。

四、注重评价,促进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去探究、发现。

如,笔者在教学“日历中的方程”时,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笔者就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当时,有个学生说出了他的发现是:设第一个数为x,其余两个数就是x+7,x+14。这个学生一说完,笔者就对他的这种独特的算法进行了夸奖,同时还让其他的同学也夸了他。经过这一评价,同学们的积极性高了,大多数同学都从中受到启发,立即说出,还可以设中间一个数为x,其余两个数就是x-7,x+7。或设最后一个数为x,其余两个数就是x-7,x-14。这样,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把握住激励性评价的时机,就会激起更多同学的探究欲望,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来。

不过,教师在考虑评价的激励作用时,也要注意“激励”要有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五、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

虽然探究性学习有诸多优势,探究性学习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通过探究性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较低。

第二,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第三,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学生来说,如不能实践操作的,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假设,那么探究的结果就变成一种盲目乱猜,变成一种形式主义。

第四,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探究去学习,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任何研究都是不现实的。接受性学习也有其优点与局限,其优点表现为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另外接受性学习对教育设施的要求较低,成本低,经济易行。

但接受性学习也有其缺陷:首先,对于七年级学生,接受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更多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八、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仍需要自己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因此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光靠接受性学习是不够的;其次,接受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不如探究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没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效率改期是很低下的,学生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研究。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基础从何而来呢?可以来自接受性学习,也可以来自探究性学习,但主要的是来自接受性学习。

另一方面,探究性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接受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体经验作支柱,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具体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性学习是接受性学习的基础。

再者,在研究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接受学习中获得知识,通过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使知识及其运用策略得到巩固并获得新的理解。

同时,探究性学习在使学生掌握科学发现,探究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概括性知识的必要途径。显然,这些作用都是接受性学习所不能替代的。

总之,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存,并随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变化。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探究的过程,中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教学的材料等具体条件,选择教学方式,只有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才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

[2]郭思乐,喻纬. 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吴祯福.探究性教学实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篇4

【关 键 词】 高中生物;新课程;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一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领悟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同样高度重视。《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能力目标中非常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了11项要求:(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搜集证据;(8)利用数学的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这11项具体要求对教学来说是新的课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探索落实。

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和发展其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二、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等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4个课程的基本理念,即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其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倡导探究式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主动研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现代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强调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通过个人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适度的研究,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因为新的教学方式是对新的教育理念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牢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探究性学习环境。

在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探究活动来实现的。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不同途径。而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所采取的探究则是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体验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的各种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更多的是完整的科学探究的不同侧面,甚至可能只是某一思维过程,其重在体验、领悟甚至是模仿。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解读数据等,都是探究活动的不同侧面。如一次观察活动、一次资料分析活动、一次分析和解读数据的活动等,都可以看作是探究活动。完整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6个环节: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全面落实这6个环节,学生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目前班额大、课时紧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实际上,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表现在各个层次上,可能是对某些事物的观察、测量;可能是在现有条件下的实验设计;还有可能是对某实验结果的分析;甚至就是对现成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等等。不论是对哪个层面的探究,只要是探究性学习活动,都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在这些活动中蕴含着知识、方法、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等重要因素,这样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成为一种动态的学习科学的过程。

三、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在《标准》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等基本理念渗透在各个模块的学习内容之中,各模块的内容又充分体现着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并安排了较多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部分是原大纲规定的内容,但大多数活动内容是新增加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课程标准要求的探究活动为载体来开展探究性学习。

四、探究性学习的指导

篇5

1.1转变教师角色,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在探究性教学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特点就是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用手进行操作,用脑子进行思考,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是学生的帮手和小伙伴。根据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我们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加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来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主动进行思考,对知识进行建构,教学设计在这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还离不开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探究教学的全过程,给他们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需求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他们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文档编排”这节课的学习中,给学生设计“假如我是一名教师”为题目,写一份文档,要求有图片、文字和表格,在学生具体操作中,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主要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这个文档设计之后,还组织了“优秀文档”评选活动,可以让获得高分的学生给同学们进行演示,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要动手”的道理所在。教师从原来的知识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

1.2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创作潜力

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既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发现和组合中学习,让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探究性教学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创作潜力是无穷的。比如,在进行FLASH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交给学生学习FLASH的应用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去思考,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这个知识点可以这样设计:先给学生出示一个课题,就是“探照灯的效果”,把本来预先设计好的影片给学生展示出来,给学生半个小时的思考和讨论以及创作时间,看哪位同学能在教师讲解出来之前做出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他们热切的讨论,但是似乎思路还不是特别清晰,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这个效果需要多少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内容是什么?其次,这跟我们以前学到的什么案例有相同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电影文字”的效果,让学生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1.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参与度

小组合作模式能提高探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可能就每一个问题都进行探究性的讲解给学生,要给与充足的探究时间。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活动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其中一到二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相对细致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探究能力培养教学的全过程,给他们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让学生了解“局域网”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简单讲解下网络的分类,再说明怎样查看局域网,之后让学生把课本收起来,利用计算机教室的局域网,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带着问题去查看自己或者他人的计算机来实施研究性学习。要每一个小组都写出一份谭库结论,时间为半个小时。之后,所有同学就各个小组探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原本比较枯燥的局域网设置特征经过半个小时的合作学习,学生有个大致的掌握,教学效果明显。

二、结论

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选为教育改革的灵魂,数学学科的改革更是教育改革大潮的潮头。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空前拓展。”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己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清楚表明,现在和未来的数学学习必须实现《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己经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式的新的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方式。

纵观《课标》的《总体目标》,学好《新教材》必须改变教学和学习方法。而唯一的好的学习方法,无疑是“研究性学习”方法。下面就此谈点笔者浅见。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卓越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问题或项目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中获得的各科体验和经验为基本内容,以由教师为指导,学生按小组或个人形式采用探讨、议论、反复发现、总结,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为基本学习(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最主要特征就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与开放性,以达到最广泛地开创并发展学生的各科能力。

二、我们为什么要实施“研究性学习”呢

1.“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达到的目标

就目前看“研究性学习”已呈现出许多明显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

(1)培养学生的“自立性”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只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课标》前言)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开放式,以学生“自主”为原则,由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学习,而不是以老师“自主”的教学过程。(这是区别于旧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的经验去解决问题。不再“听命于”老师,老师则只作帮助、组织、指点,参与其“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发现,看出了什么新问题,作出及时补充和调整。

(2)培养学生的“实践性”

《课标》前言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研究性学习”另一个特点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须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选择、研究切合实际问题,去分析和探讨,以求得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一切都离不开“实践”。“研究”是现实的研究,是问题的研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和培养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

(3)培养学生的“研究性”

在《课标》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说明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研究对象的发现者、选择者和确定者。要求对问题自主地、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地去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为得到研究结果,去实验,查阅资料,去请教他人……这一切也都包涵着“研究”过程。所以学生在完成“研究性学习”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新课改”的主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课标》《前言》中说到:“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发展。因此数学要求人们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研究性学习”适应了数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创造精神,唤醒学生天赋的创造潜意识,养成时时、处处留意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好学习惯。同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达到了“创新”要求,还培养了“创新”所必备的思想品质:创新思想,坚强不屈意志,不折不挠精神;严谨仔细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一旦养成,学生终生受益。

(5)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如今许多学生“智商特高”而“德商不敢恭维”;“科技发达”,“人文素质欠缺”。在“研究性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养成对科学负责,对人类负责,树立起“献身科学,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时展需要

“研究性学习”培养目标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但还得从下面几点再说明。实施“研究性学习”意义最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点,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时代意义。当今社会已步入经济社会、信息时代。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己过渡到“后工业社会”,在“后工业社会”里教育(包括数学教育)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必须是“高效学习”: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的扩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第二,为达到“高效学习”,就必须采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应该提倡“研究性学习”,而在教学中创设科学研究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增进思考和创造力。“数学是思维的工具”(恩格斯语),它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性学习”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点是“研究性学习”目标能力使学习者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产生;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

第三点,《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课标》不仅有“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知识技能目标,也有“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这种原则和目标就为达到一个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目前研究性学习为何仍然受到冷落

前面笔者己较“全面”地说明了“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和“伟大意义”,按理说“研究性学习”应该“兴旺发达”地在教学中全面开展。但事实远非如此,目前,就在我们地方和我们的学校,也只是“说的是素质教育,行的是应试教育”,“提倡研究性学习,实施仍是灌输教育”。笔者以为其原因有:

1.高、中考指挥棒压力下,严峻就业面临是导致“研究性学习”难以实施的首要原因,“高分名校高就业高收入”,这在目前全围范围内是“生存方程”,而如何在考场上能获得高分?唯有高压灌输。的确,对于学生家长、学校,高中考显而易见是“高利害评价”,是关系到“生存”的考试。“研究性学习”对人的素质提高是有效,但是需要一较长期积累才能显露出来。除了极少数学生能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获得保送重点大学或高中考加分外,绝大多数学生虽然存在科学探究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会有提高,但都不能得到“立竿见影”效果。虽然近年来高、中考试题有所改变,出现“研究性学习”试题,但却因种种原因也不能有“立竿见影”效果。

2.师资水平制约了“研究性学习”开展。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具有跨几门学科、综合能力非常强的“多才多艺”“多功能型”教师,但在以往传统教育中培养出的绝大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研究经验,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不力,点拨不到位。

3.资源不足也是因素之一。基本资源与设施的不足,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的资源与设施不只是导致“研究性学习”开展难的又一个原因。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信息难收集,需要的一些设施没有。

4.最关键的还是领导、主管部门和教师、家长们的观念的转变,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招生、招生的试题和用人制度等方面作出改变,方能使“研究性学习”开展起来。当然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啦!

四、实施“研究性学习”途径

在前面也“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实施困难的原因,这就为我们今后实施“研究性学习”多少找到了一点解决办法。笔者认为解决途径当然很多,但许多方法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能力所不能及的(如教科书的编纂,高、中考命题,用人制度改革)。我们这些凡人小辈只能做到力所能及的事,那就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育者要认真解决好“培养学生能力”与“适应‘国考’考得高分”之间的矛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教师要认识到:“其实能力高的学生定能考到高分”这个道理,“只有理解了,才会应用;理解加消化了,才会发展性的应用”这个事实。这就决定了教师课怎么上,知识怎样去传授:是“讲当然”,还是“讲所以然”?重“风暴头脑”,还是“重灌输头脑”?那些高中考状元,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是靠死记硬背知识考上的。

2.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不断知识更新,不断“兼学别类”。做到“有容乃大”,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新教材》包涵文理,容纳人文。这非单一、专门知识拥有者所能驾驭之,所能教之。更何况《新教材》日渐走近高科技,谁不发奋学习,谁就失去“教书”资格。

3.坚持“负重前行,小步渐进”,实施“研究性学习”和实施“素质教育”一样,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全国都在讲“素质教育”,全国都在做“应试教育”。有什么办法呢,在中国许多事就是这样。就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而言,只能首先自己相信“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才能在教学中一点点、一堂堂课实实在在地做下去。这样“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03-01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获得更多物理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探究性学习这一方式,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本文研究高中物理中如何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运用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寻求他人的帮助,并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见解,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认真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平均速度”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不同的小组分别准备带滑轨的斜面、小木块、金属片、小球、刻度尺、停表以及小车等,教师为小组成员计时,看看哪个小组能够通过合作,又准确又快速地完成实验。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生们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激发创新意识,让物理课堂更加充实。

二、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相结合

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开展自学,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但是还不具备很强的判断分析能力,独立自主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开展相关知识的探究。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同时,教师在指导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直接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在关键处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以“光的折射和反射”为例,学生们通过筷子入水的影像可以看出,物体在通过不同介质的时候,光会发生折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介质对光的折射有哪些影响?不同的介质,其影响是相同的吗?”带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介质的实验,以此来证实或学生的猜想,让他们有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

三、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评价要多维度

合理有效的评价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的中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重点就在于探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物理知识的能力和相应的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创造性地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能力,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展开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作综合性的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最后,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知识点的漏洞,形成性评价能够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解决,帮助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解决。总之,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探究性学习与其他方式的综合运用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探究式教学只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共同培养,并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将探究性教学和其他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性W习方式为主,通过恰当运用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整体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由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接着进行小组探究讨论其所含的物理知识。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举例说明。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问题提问法,也有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两者相辅相成,能共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具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1 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声乐学习的前提保证

每一位声乐教师都知道:学习声乐的需要和学习声乐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源泉和心理因素。他们是学习的始动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个体发动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本身也是声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产物。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声乐动机和学习声乐兴趣等因素,是促进声乐教学的有效方式。学习声乐动机作为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因素,是一种满足个人知识需要和情绪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声乐的心理状态。

声乐认知的需要是一种以获得知识技术、技能和解决歌唱技巧为目标的需要,即一种求知的欲望。这种内驱力主要通过学生对歌唱艺术特别感兴趣、喜爱、想学、想唱的内因驱使需要了解声乐知识,如学习歌唱发音技术、歌唱发音技能、歌唱发音技巧等以及如何掌握、处理音乐表现的各种心理因素的表现。这种认知是具有潜在的动机力量,这些潜在的因素是通过长期的亲身实践、听觉感应、体验、有目的地反复训练以及不断取得进步而逐渐形成,使各项能力稳固下来。而且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由于多次训练、实践及演唱的成功体会到一种满足心理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又形成了一种以较稳固的学习声乐动机。是动机的特征鼓起干劲,唤起维持行动,指导动作方向,使行动指向更具有一定的目的。简言之,学习声乐的动机具有启动性,因此,根据学生各自心理的不同活动,可以激起动机的深度,而且学习声乐的动机一旦引起,学生的行为就表现出对声乐艺术的追求或从事声乐这一活动的主动积极情感、态度以及强烈的专著精神和顽强的持久地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力量。

学习声乐的动机的始发因素有的是机体自发地,如一些声乐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它们具有良好的音质,音色,乐感等,还有的是由学生自身需要得到发展而引起,有的则是由外界某事物刺激而引起,如看电影及音乐会或演唱比赛中某位歌手的演唱及某首特别欣赏的歌曲令自己十分陶醉而引发心里非常想学,想唱……。外界引发出的作用称作激励,激励动机的外界刺激一般称为诱因。在需要这种诱因、目标发生联系之后,便形成了动机诱因状态。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对能满足自己一定需要的事物或情景产生明确的向往和追求,如有的学生想从事声乐教育,做一位人人尊敬的声乐教育家;有的想做一名歌唱演员等。诱因具有诱发或激起目标,有指向行动的作用。从声乐教学心里学的角度研究分析,利用这种自发地积极性调动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实践探求声乐奥秘的学习精神。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就是提供诱因,以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努力学习,不断实践。声乐教学心理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了这种由于获得声乐知识,技术,技能,技巧的本身而产生的兴趣的动机对学习声乐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有效方法

学习声乐目的和学习声乐动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目的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声乐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学习声乐动机是促使学生在达到那个目的地某种动因。具有同一目的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如同是学声乐的尖子,因学声乐的动机往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认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有的则可能是由于要达到某些物质要求或奖励,而学习声乐动机。相同的学生其目的也可能会不同,有的同学目的小些,近些;有的同学目的大些,远些,正如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样。学习声乐的动机和学习声乐的目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为目的常常是产生动机的逾期对象或诱因。并对动机的发动和维持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所以,学习声乐的动机和学习声乐的目的两者难以截然分开。但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了解各自学生的不同理,引导学生学习声乐动机与学习声乐目的向正面发展。

声乐是一门及其复杂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学习的持之以恒,如在正确的呼吸、发音管状的形成、声音位置确定的反复训练中,有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还能坚持不懈,而有的学生受意志品质或情感因素的影响,则半途而费。故学生必须有强烈的、正确的学习声乐动机成为推动学生学习声乐的有效内部动力,才能使学生由量变到质变达到所要培训的目标。

学习声乐动机和目的,一方面能决定学习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学习声乐的效果,学生如果确立了正确的强烈的学习声乐动机和目的,就能把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社会事业联系起来,把学声乐看成是一种职责,并能通过学习歌唱艺术体验到无穷的乐趣,情感得到升华,在学习时方向明,动力足,注意力集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强,百折不回。反之,学生如果学习声乐的动机与目的不纯正,处处为个人打算,或学习不积极,学习声乐目的不明确,就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学习效果,并直接影响声乐教学质量。由此说来,声乐教师在进行专业技术教学的同时应适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相辅相承,内因促外因,抓住有效地心理因素进行声乐教学,从而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那么我们如何应用到声乐教学中来促进声乐教学效果呢?试以歌唱呼吸为例,在歌唱呼吸教学时,教师经常用闻花动作教学生体会胸腹式呼吸,即深呼吸,有的学生认真的去做,细心体验,也有的学生不得其要领只能机械的浅呼吸。此时如果教师改变一下教学方式,不仅要求学生闻花,而要通过认真细心的闻来辨析一下玫瑰与百合或几种花的香型。教师只要稍作点拨,课堂气氛就改变了,学生的情绪和兴趣油然而生,气氛之所以活跃,是因为花是美丽的,凡是热爱生活的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而且谁都想通过认真的闻来验证几种花朵的香性,来证实自己的灵敏与准确。但其最主要的还是教师用辨析花的香型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得到了有效发挥。在学生有兴趣且认真的闻花中去体会吸气感觉:缓缓的吸,短促的急吸,深吸等不同程度的呼吸,进而解决歌唱时的正确呼吸。教师运用有效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变主动,把抽象性知识化难为易,增强了声乐教学的课堂效果。当然正确的歌唱呼吸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培训才能形成,教学中的很多实例充分表明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对学习声乐越感兴趣,学习越有信心,学习成绩也会越好。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善于运用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会使声乐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再之在声乐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功能尤为重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类情绪和情感一经发生,就对人类社会起作用。而且音乐具有比任何其他艺术有更快更强烈的影响人类心情的功能。从17-18世纪上半叶,在音乐文化中以巴赫与亨德尔的创作为代表的巴洛克时代的乐曲与声乐方面就有了一条美学原则“情感原则”使情感和其他精神状态在音乐中有了发展。所以我们常常这样说,音乐是情感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生命,而情感可直接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就声乐艺术而言有着更直接的因素,古语说的好:“丝不如竹,竹不如肉”通过歌唱家的技艺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感情表现得比乐器、比图画、比雕塑都更美、更自然、更生动。因为声乐不仅是用语言来表现,还有撼动人心的音乐加以解释。如一曲《黄河怨》悲惨的哭诉,会使人有一种无限凄凉、哀怨、愤满在胸。而另一首旋律清新流畅,脍炙人口,琅琅上口的《我的祖国》却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奋斗的勇气,给人以生活的力量,更给人难以忘怀的记忆。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与人生完美的再现,与情真意切的艺术表现,使歌曲音乐形象形成完美而又鲜明的艺术形象的同时,歌唱者与听众均在动听、动情、感人的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感染。所以如何调动情感因素,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对声乐教学的诸多方面都是有一定裨益的。达尔文从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人的认知和行为功能即动机、情绪具有更为概括化的驱动性质,它可以动员机体内的生物化学能量,使机体处于环形和激活状态及各种行动之需。如在声乐教学中不论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或是教师的良好的教态以及示范作用与美妙的声音或采取其它方式,都能感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激发兴趣以及给学生创造出积极态度与主动参与的意识。只有激发起学生歌唱的激情,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情绪好的时候,各发音器官才都是处于开放状态,自然放松,对调节发声器官的功能性动作感觉好。如两肋张开、腭盖高抬、保持吸气状态等,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发出的声音也比较优美、舒展、动听、符合字的部位,而且由于精神饱满、精力集中也易于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支持点,使声乐教学就收到良好的效果。不然,一切美都不会得到很好的传授与发挥,也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声乐教学质量。歌唱艺术是形成美的观念、产生美的效应、是陶冶身心的一种情感教育。诚然注意调动学生情绪、情感因素是完成声乐教学任务的可靠保证。

声乐是一门艺术,歌唱发音是一种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用多讲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有助于学生歌唱技能的形成。但是也不能忽略歌唱技能是一种复杂的技能,有关理论要涉及到文学、美学、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许多学科知识。所以,加强有关理论的学习、探索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只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提高教学效果。

篇9

关键词:微课;探究式教学;生物信息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27-02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进入“微信”、“微博”、“微电影”和“微课”的“微时代”。“微课”是指在5~10分钟的时间内,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可视化、数字化的教学活动。由于微课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来制作、展现和学习交流,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接受。探究式教学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探究式教学,是目前生物信息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如何在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中应用“微课”教学手段提高探究性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一、探究性教学是生物信息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先前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通过体验、发现、探索、协作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区别于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掌握为本、以知识结构为驱动的传统教学,探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发展为本,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开展教学活动。

1.探究性教学是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同时,《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我国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支撑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缺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优秀创业型人才,需要增加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完善人才发展体制。综合上述两个纲要可以看出,未来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素质的生物专业人才,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所以,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点的探究式教学,符合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和生物人才的发展规划,是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2.探究性教学模式适于生物信息学交叉学科的教学。生物信息学是由生物学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前沿学科,主要通过研发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及数学与统计方法,对生物数据进行管理、整合、分析、建模,从而解决重要的生物学问题,阐明新的生物学规律,获得传统生物学手段无法获得的创新发现。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具有创新能力和素质的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在生物信息学实践中,当提出某一生物学问题时,可以借鉴和利用不同学科的思路和方法去探究。只要有利于揭示生物学规律的结果都可以保留,而不必拘泥于不同探究结果的同一性。这与探究性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是一致的。

二、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时间不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践环节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探究性教学效果不好。生物信息学是生物、数学与计算机等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在进行探究性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数学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比较多,而生物背景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或者不强,所以在探究性问题的自主探究时,表现出参与的兴趣不高、设计的方案较为单一、小组协作的效率较低等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探究性教学效果不好。

2.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导致探究性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在按照自主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上机实践时,大部分学生的自主设计方案不能在上机时间内完成。除过设计较为复杂的情况外,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自身对计算机的linux操作系统、perl编程语言以及相关的操作技术不熟造成的,有些细节在他们的自主设计中没有考虑到,所以总会碰到很多超乎其想象的问题。本来这些问题在课外时间学生可以继续解决,但由于学生的学习科目很多,上机没有完成的内容很少有学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导致探究性的上机实践活动没有落到实处。

3.教师的授课时间和水平限制,导致探究性教学的教师导向作用不明显。教师能否提出启发性的,适于进行探究性的问题是探究性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限制,很多提出的问题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向统一的结果或者答案靠拢,学生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从多种途径进行探索。

三、微课为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核心组成内容包括微教学视频以及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辅教学资源。

微课的特点有三点:首先微课短小精悍,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内容传播,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其次,微课的教学容量小,主题突出,内容独立精练,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各取所需,能够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选择。最后,微课的时间一般很短,通常限制在5~10分钟之间。

为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微课常采用问题式的、案例化的教学方法,微课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启迪学习者进行思考,这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所主张的体验式学习、自主学习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在探究性教学中可以使用微课。另外,微课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针对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微课授课,微课为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微课在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按照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的主要环节,微课可以分为课前预习类、课堂教学类、课后复习和拓展类。下面结合案例谈谈微课在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授课内容大多涉及一些数理统计和计算机知识,然而对于生物背景的大学生在这方面基础较弱。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的数理知识设计制作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让学生在预习新课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观看微课,为后续新课的探究性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讲到序列对数据库的检索(Blast)一节内容时,可以将Blast一节授课内容中用到的正态分布、极值分布、统计学p值的显著性检验等知识做成微课,供学生在课前预习。

2.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去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探究,过多使用微课的形式可能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动力,形成对微课的依赖,所以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应该有所选择,应该主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制作微课,并上传到相应的课程学习网站上,以便学生在课堂学习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观看和探究。例如在讲到“序列对数据库的检索(Blast)”一节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探究不同核酸或者蛋白打分矩阵的选择对blast结果的影响,或者探究不同的E值对blast结果的影响。

3.微课在课后拓展中的应用。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他们对同一知识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会有所不同,而课堂教学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施状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具有拓展性的学习辅助材料(教学视频、辅文档等)设计制作成微课程,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继续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序列对数据库的检索(Blast)”一节课的教学结束后,可以在课后拓展内容中利用微课引入近年发生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然后引导学生利用blast工具探究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冠状病毒(MERS-CoV)序列特征,并分析其进化趋势。

五、结语

在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微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探究性教学在课堂中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延伸到课外。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随着其在生物信息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生物信息学教学的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极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徐丹丹,偶志红,毕小平.在药学类专业教学中开展微课教学的尝试[J].药学教育,2014,30(2):27-29.

[3]张林,柴惠,赵虹.生物信息学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6).

[4]谈松华.战略机遇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5]胡娜,常军,徐玲.生物信息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03).

[6]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7]虢毅,胡德华,邓昊.生物信息学课程“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J].生物信息学,2009,(03).

[8]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07).

篇10

关键词:师范生;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01-02

数字化的生存环境使得信息素养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重要生存能力。作为未来的教师,高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将影响到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关系到中国未来人才的发展状况。因此,高师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非常重要。信息素养内涵的演变揭示出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多元化的、多层次的综合性概念。作为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高师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适应了当前教育信息化、高师课程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和自身职业素养内涵的特殊要求,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1.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由来已久,最早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技能。”他认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被广泛引用,其内涵也在不断深化。KaIthau认为,图书馆技能和计算机技能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DOVle于1 992年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一文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计算机和其它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利用信息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作出决策。

2.高师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

从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和高等师范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如图所示)。

(1)信息素养是指把被动信息获取式教育观念转变为主动信息探究式教育观念的一种个人能力,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整合教育方式,从而全方位的促进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

(2)信息素养既是个体查找、检索、分析信息的信息认识能力,也是个体整合、利用、处理、创造信息的信息使用能力。

(3)信息认识能力体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使用能力体现为信息能力。所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两个方面。由此可知,高师学生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示意图中,信息意识是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习惯性技能,属于底层技能;信息能力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高层技能。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又会对信息使用与信息处理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信息使用和信息处理依赖于信息源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在社会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个体对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过程形成了信息素养。

高师学生信息素养与一般性的信息素养相比还有其独特性。高师学生除了应具备一般性信息素养的内涵外,还应具有在校学习及面对未来职业的特性。笔者认为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就是指高师学生根据社会环境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师范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待信息使用的态度,对信息道德的理解与遵守,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学习、教师职业技能及生活等方面实际问题能力。

二、师范生应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1.师范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适应社会,促进个人发展的要求

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化社会是以信息的流通与积累为其特征的社会。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的流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爆炸的信息,如何有效的获取、准确的鉴别、正确的评估、理性的分析、如何使用信息成为目前人们面临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人们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成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信息素养是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重要竞争手段。师范生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注重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2.师范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实现教师和学生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通过一系列活动倡导和推动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现在的终身、终生学习的观念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接受和重视,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的主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而信息素养正是终生教育学习的前提条件。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素养主席委员会1 989年总结报告描述两者的关系为-从根本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组织、查找、利用信息。他们能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因为他们总能寻找到做出决策的信息。正因为人们看到了信息素养对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各国教育界把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学习作为教育目标。在2005年埃及亚历山大城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更是将信息素养成为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达到某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核教育的目标。它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能促进所有国家的社会内涵。”

3.师范生作为教师的主要来源,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发展教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1)师范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未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成为资源后对劳动者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布拉格宣言:走向具有信息素质的社会》中这样论述道:信息社会在本质上,是信息素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反过来说,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信息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挑战,才能消除素质鸿沟,才能具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信息时代呼唤信息人才,在信息化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展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与教师的信息素养细切相关。

(2)师范生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全民族的信息素养。目前我国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1)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我国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信息面窄,缺乏对信息的敏感和处理能力,甚至有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显效发生。(2)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够,因此缺乏信息意识和观念,许多时候教师不是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更是裹足不前。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要培养符合信息社会要求的人才,离不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师信息素养状况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整个民族信息素养的提高,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从根基抓起,于是加强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变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