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虫害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虫害基础知识

篇1

论文关键词:构想效度,验证性因素分析,“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开放教育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新的培养模式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1]。

由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学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农民或乡村干部(乡镇干部),是有别于其他群体;“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育环境在农村,也有别于教育条件较好的城市现代远程教育[2]。国内已有学者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的适应性和形成性考核进行了探索与研究[3,4],而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课程的考核是否达到目的要求还没有人探索。本文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植物生产技术类各专业中均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为课程样本,以探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课程考试试卷的构想效度进行验证分析研究。

构想效度就是测验对构想(corkstruct)进行测量的有效程度(standars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1999)。《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考试的构想效度就是《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对测验设计者(testmaker)所构想的被试的能力(ability)进行测量的有效程度。

1.研究样本、方法及工具

样本:我们选择了湖北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第一学期至2009-2010第二学期共四个学期期末考试的371份试卷进行了分析研究。

分析方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

统计工具:SPSS13.0教育学论文,amos4.0

2.试卷结构及构成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是为后续学习各类专业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性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技术,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课程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期刊。

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包括作业成绩、实验、参加学习小组活动等)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以卷面闭卷考试形式进行的,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占课程总成绩的50%,是该课程的综合评价方式。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课程的分为三部分,植物病理,植物昆虫,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的内容多,理论性比较强,植物病虫害的概念,各类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基本原理容易混淆。终结性考试试卷题型涉及有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题、问答题五种题型,各个题型有3~10个小题,共31个小题。每个题型都有各章内容,但侧重点不同。试卷内容涵盖了教材的各个章节,并适当的突出了重点。试卷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25%教育学论文,理解35%,应用40%。试卷题目难易程度大致比例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卷结构如表1。

表1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试卷结构分析表

 

题型

课程内容分布

小题数

小题序号

植物

病理

植物

昆虫

防治原理方法

名词

解释

2

2

1

5

e1 e2 e3 e4 e5

填空题

5

4

1

10

e6 e7 e8 e9 e10 e11 e12 e13 e14 e15

单项

选择

4

5

1

10

e16 e17 e18 e19 e20 e21 e22 e23 e24 e25

简答题

1

1

1

3

e26 e27 e28

问答题

1

1

1

3

e29 e30 e31

13

13

5

31

篇2

[关键词] 农作物 病虫害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1-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18-01

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农业新时期,农作物产品从单纯地追求产量、效益转向了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健康的发展新阶段。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也应该采用新的防护措施,才能够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优质、符合现代人们的口味,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

一、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不断严重

农作物产生重大的病虫害其原因主要是农作物品种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改变,品种抗病虫方面的差异、气候条件的变化无常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病虫害发生的综合表现为发生的种类繁多、频率提高、地域扩大、程度也严重、时间较长,同时在此基础上,一些新的病虫害的继续侵入和一些相对次要的病虫害逐渐成为了主要的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防治的成本和难度。例如:我市一些地区不断地扩大温室蔬菜的种植面积,且连年种植,导致了许多害虫成为主要的病虫害,像斑潜蝇、白粉虱等 ,每隔一年发生一次,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1]。

2.施肥结构的不合理。

2.1过量地使用化肥,有机肥的施用明显不足。化肥能够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但是过量地使用,尤其是氮肥的过量使用可以导致农作物营养成长过盛,晚熟的问题。此外还对土壤造成不良的影响。化学氮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物理化性质低劣化,肥料中的氮元素会污染地下水分和土壤中的臭氧层,能够促进农作物中有毒真菌的生长,据调查结果表明氮肥的使用还有可能加重农作物的病虫害程度。磷肥的过量使用可导致土壤中锌铁镁等矿物质元素含量降低,另外,磷肥中还含有微量的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都会对农作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钾肥的过量使用可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ph值。钾肥的使用可能会对某些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产生严重影响。最后,农作物的产量不会随着化肥使用量的增加而无限制地增加,过量地使用化肥只会适得其反,既浪费了肥料又污染了环境。

2.2氮、磷、钾使用过多,微量元素的肥料使用太少。农作物的生长就和一个人的成长有相通之处,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主要元素,同时也需要钙和镁等元素。有些农作物的生长还不能缺少锌、铜、硼、铁、锰等微量元素。例如,如果油菜在生长的过程中缺少硼就会造成“花儿不实”的结果[2]。

2.3施肥的方法不科学。我国大部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对土壤的物理化性质分析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要的元素的量没有清晰的认识,施肥的时候仅仅依靠的往年的经验,这使得他们不能根绝农作物和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合理地施肥,一方面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是破坏了土壤的内部结构,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特别是氮、磷、钾肥料的过量使用能够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加重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除此之外,农村在施肥时把肥料施放的位置不当或者利农作物根部太远等不合理的行为,导致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最近十年来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92%,但是农作物的产量却增加了不到8%,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肥料的利用率真的很低。

二、 在防治过程中采取的改进措施

1.重点整治每年发生的病虫害,进行提前预测,增强综合防治能力

要以个地方的农业负责部门为主,政府配备各地农业部门先进的仪器,提高监测水平,提高各地对每年病虫害的预测能力,确保预报的准确性。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例如农技110、科技直通车等网络方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加快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扩大对全体农民的服务领域,提高农民自己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保证防治的良好效果[3]。

2.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肥料元素不同,结合着农作物土壤结构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对农作物在不同阶段需要化肥的种类和数量了然于胸。在进行施肥的时候要对农作物的根系特点进行研究,努力做到一次性放准位置,进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另外,根据土壤的物理化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进行土壤结构的改良。创新使用叶面施肥和施底肥,降低肥料的流失率,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3.对化肥要进行合理地搭配使用

只有根据农作物的生产阶段进行合理施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化肥是具有肥力高、效果快、省时省力的优点,但是经常单一地使用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有机肥的效力虽然较弱,但是营养元素很全面且效力持久。有机肥中含有的微生物和有机质还可以改良土壤的结构。另外,化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机肥中微生物的运动,加速了有机肥的分解。两者相互配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肥料元素的比较也要科学。不同的农作物在生长时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不一样,同时也对其他微量元素的需要也不一样,实验证明:只有对肥料元素按照农作物生长规律、结合着土壤的养分结构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地使农作物增产增效。因此,我们应该把精力投入到研究农作物生产所需要的肥料结构、加强对土壤的物理化分析,为肥料的合理分配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三、 结语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肯定是发展生态型的农业。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要加大工作力度,施肥的时候要注意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加强对土壤结果的研究分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作物生产的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俊,刘文兆,李凤民.半干旱区不同作物与苜蓿轮作对土壤水分恢复与肥力消耗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1). 89-120

篇3

一直以来,森林病虫害基层测报工作就是森林工作站的一个重点工作。只有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出现,才能够保证森林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确保我国现有的森林面积不受损失。

二、各个监测网点做到分类管理

在不同的县级地区,所在的生态环境、气候和降雨情况不同,所可能产生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县级各个网店的测报监理工作,应该在全面监控和掌握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区域的监测网店做到分类管理,对于一些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做比较严密的测报管理,对于灾害较少的地区采取踏查的测报方式。分清主次,以便于更有效的做好测报管理工作。针对不同方式的测报管理机制给予相应的测报资金,做好资金的运转和比例调控,以便于将更多的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做好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工作,最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所带来的损失。

按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于监测点进行合理的分配,一如在病虫害常发区域建立严密监测点,这些区域往往是病虫害最为严重的地域之一,加强对这些地域的管辖和监测,能够更有效的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在严密监测点设置有7到8个固定监测点和八个以上病虫害的临时监测点。根据以往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至少四到六次的调查次数。在一些病虫害偶尔发生的地区设置机动调查点,要求对其设置6到8个临时性的病虫害测报点。对于一些常年都几乎没有病虫灾害的地区设置报告点,不需要设置临时调查点和固定调查点。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在相关县级设置9个严密监测点和21个病虫害机动调查点和两个报告点,它能够在实际的测报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提高了病虫害的预测监理工作,增强了对于病虫害防治的主控性。

三、完善测报管理规章制度

制订了《森林病虫害测报及森林植物检疫实施细则》、《红脂大小蠹调查补助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森防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测报员的工作职责、测报调查区域、时间和方法等作了详细规定,并将测报工作长期作为各基层林业站、林场责任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测报员的工作积极性,上报的虫情材料合格率大大提升。

四、强化森林病虫害预防硬件设施完善

硬件设施是重要的基础之一,因此,要着力加快森防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在原有实验器材和野外工作工具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预测预报硬件建设,引进现代化的大型设备,建成完善的办公、测报、防治、检疫检验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

五、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只有一个好的测报团队,才能够将测报工作及时认真的做好,在监测之前,对于病虫害的发生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以及做好监测管理工作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所具备的重要性进行一定的灌输和学习,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测报员对于监测工作的工作认知和责任认知。在此基础上,测报工作的完成,不仅仅需要测报工作人员对于技术要熟练地掌握和了解,也需要测报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作为森林病虫监测的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技术培养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测报员因本身的工作经验、培训程度、工作经历、工作时间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对测报员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技术水平的测报员予以一定的考核,并进行优秀等级、中等、和比较低下水平的等级分类。针对不同测报员的技术水平给予相应的工作培训。在注重对测报员理论技术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实际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和训练。例如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先对测报员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培训,比较优秀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通过对森林检测的实际操作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互融合和贯通。

六、提高测报工作技术的科技含量

想要能够更加精准的做好测报工作,就需要针对测报工作的测报技术和测报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探索。在以往的80年代的时候,县级病虫害的管理和测报工作只是对一些矮小林木的病虫情况进行考察,这种考察方法并没有对于病虫情况的检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再后来90年代中期,更多的林分开始进入中龄林,对于以往的针对矮树的监测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新的形势,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为此,为了做好适应工作,针对病虫害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探讨,最终推出了一种新的“振落法”的监测方式,它的应用是用木棒对于树木进行敲击,从而对于病虫的震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得病虫情况的监测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世界环境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变之中,要想更加精准的在不断的环境改变之中保持着较高的效率,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就需要我们对于监测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病虫害新的形势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往病虫害的监测方式进行总结和改良,及时组织测报工作人员进行探讨和实际操作实验等,结合大家的力量,不断的对监测工作进行改良,从而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真正意义上落实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七、森防工作今后发展方向

今后森防工作应逐步建立健全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检验检疫体系、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控体系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以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完善危险性病虫防范机制。强化森防目标管理,重视监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从源头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抑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危害,并防范新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以实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八、加强检测,综合治理

1、切实落实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加快我国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早已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保护森林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降低森林病虫害损失,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林业部门的日常议程中,作为新世纪的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从根本上推动绿化造林的速度,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2、强化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

预测和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将病虫害的调查检测分析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对病虫害的动态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掌握,实行定岗定位、责任到人、定时调查、指定方法、固定地块,避免病虫害造成严重的危害。从发展的角度观察,以县为基本预报点,迅速建立起全省的健全、全面覆盖的网络预测预报体系。并结合本区域的气象 气候以及林木资源状况等资料,实现对全省病虫害情况的长期预警预报监测,为我国林业部门实施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科技是森防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持。由于我省在森防工作中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采取有目的性的改进尤为重要。首先,应坚持生态林业建设原则,以保护好现有林地为基础,实行适时适地造林,栽种良种苗木,营造混交林,并将森防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其次,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早期预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加强林木自然的病虫抵御能力,推动病虫害防治与林业生产和谐发展的科学道路;最后,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农药的使用规定。

4、加强林木的检验检疫,杜绝病虫的入侵

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加强对植物检疫相关条例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增加人们对检疫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增设森林病虫害检疫检查站,以实现对病虫害的严格检查。同时,对苗木进行源头管理,加强产地管理。尤其是在公路上难以设置检查站的地方,必须加强产地检疫;对国内外进口的各种的森林植物必须经过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但在运至目的地后,仍需当地森检部门的认真检验,以确保万无一失。

篇4

关键词: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

1.西安绿化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根源

1.1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空间结构不合理

迄今为止,西安主城区的园林绿化植物已经有557种,其中有170多种是草本植物,203种是灌木,小乔木或者乔木占了184种。但其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却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加上在园林绿化中没有形成合理的垂直群落,而是单一植物的大面积种植,没有为病菌和害虫的天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病虫天敌系统相对薄弱,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1.2城市气候异常,条件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汽车尾气的排放会改变城市内部的小气候,其中的有害气体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植株长势不强。城市的建筑布局对植物间的分割也会影响植物生态系统的互补作用,从而降低了植物自身的抗病性和抗虫能力。同时,气候的改变为一些以绿化植物为寄主的害虫生长和一些病原菌的侵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3外来病虫害的进入

在引进一些外来树种时,相关检疫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了一些带有越冬虫卵、成虫或病菌的树种被引入到西安,作为当地的绿化植物种植起来,导致病虫害的大面积繁殖。

1.4后期管理工作的不足

管理人员对树木缺少应有的管理和养护,导致绿化植株在城市的环境中,长势变弱,对病虫的抵抗能力降低,引起病虫害的发生。

2.防治策略

2.1改善植物种植结构,加强检疫力度

选择适宜西安当地种植的植物,如雪松、油松等松柏类植物,大叶女贞、紫竹等常绿乔木,银杏、水杉等落叶乔木,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常绿灌木,月季,榆叶梅等落叶灌木,鸢尾、芍药等宿根花卉。通过对乔木、灌木、花卉和草本植物等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种植,使其具有纵向生态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增加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害虫的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应加强检疫部门的检疫力度,严格禁止带有外来病原菌和虫卵的树种的引入。

2.2加强抗病抗虫树种的选育

通过常规选育方法或者转基因的方法,选育出具有优良抗病虫基因的树种,提高植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抗性,可以大大降低防治成本,很好地解决了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的不足之处。

2.3加强对苗木管理人员的培训

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从专业技术上的培训和意识形态上的培训两方面入手。专业技术的培训内容应围绕着幼苗栽培、树体养护、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及防治等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采取指导人员现场示范,让受培训者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使其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得到提高。除了专业技能的培训,管理人员的管理态度也需要进一步得到提高,指导人员应对管理人员职责的重要性做出诠释与分析,使其以自己的岗位为荣,增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

2.4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建立完善的植保信息平台

通过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浇水、施肥,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通过对树木枝条的修剪,增加树冠内部的透光度,使植物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为自身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冬季对植株进行修剪,剪掉在枝条上越冬的虫卵与病菌,能有效的减少病虫的基数。冬季对植株树干进行涂白,能有效的提高树木温度,起到保暖作用,还能杀死寄生于树木基部的虫卵。同时相关部门应对本地病虫害做好调查,了解其生活习性与发生规模和频率,对翌年病虫害可能发生进行预测,做到以防代治。

篇5

关键词: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考试模式

在高职教育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模式已出现了明显的不足。第一,考试形式单一。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大多采用闭卷笔试,教师按标准答案阅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应用。目前考试内容多是以知识考核为主,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简单应用,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应用性学科,显然,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三,考试评价方法片面,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学生成绩由平时(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期末考试起决定作用,体现不出考试的反馈功能,并且导致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倾向――平时放松、考前突击,甚至作弊。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制约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显然背离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教学目标。为此,几年来,课程组成员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

一、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现代绿色园艺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推广和园艺产品营销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独特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所以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技能培养目标是达到对本地区园艺植物病虫害会识别诊断、会分析原因、会制订方案、会组织实施的“植保四会”能力,独特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病虫害防治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而考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因此,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结合课程特点,建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考试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基本措施

课程组教师在深刻理解的高职教育特色及病虫害防治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考核指南,在开课前向学生印发并组织学生学习,使“教”与“学”目标明确,充分发挥考核的“促教”、“导学”功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核指南中确定的考核模式为:

学生总成绩=形成性考核50%+期末终结性考核50%

形成性考核=出勤5%+作业5%+课堂表现5%+阶段考试15%+实训20%

期末终结性考核=理论25%+技能25%

本门课程考试模式是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核心是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加大实践技能性考核力度,并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

1.考核内容精心选择

(1)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学完一个模块,进行阶段测试,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植物病虫害防治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把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纯理论出现。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昆虫鉴别与病害诊断地方化。园艺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其发生受气候的影响很大,有地域性。因此病虫害标本识别考试时,我们准备了100种昆虫、病害标本,把本地常见的园艺昆虫、病害各识别出30种即可。

(3)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相接轨。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可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

2.考试形式适时而变

(1)闭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试与期末考试中采用,重点考查植物病虫防治生产实践环节中重要的理论和技能要领,以及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2)开卷考试:在平时阶段考核中采用,是灵活度高,具有较强分析、理解和应用的题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达到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3)口试:在平时阶段性考试与期末技能考试中采用。比如蔬菜、花卉上虫害的识别、病害诊断等可以利用幻灯片的据图质问式口答,这样可以全面深入地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仪表风度,等等。

(4)技能操作:用于平时和期末技能考核,重点考核方案中规定的重要技能操作的要领、熟练程度,如病虫害标本的识别、农药的配制和药械的使用等,以此强化技能培养。

(5)专题演讲或调研报告:于平时形成性考核中应用。考查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社会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与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小组活动时,还可以考查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3.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

本课程考核为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作业、阶段测验等,其中出勤情况、课堂提问、普通作业、实验报告、阶段测验等,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课堂讨论及讨论结果的讲解、研究性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

形成性实训考核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其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报告、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等,除实训结果(模拟实训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外,其他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考核。

期末考核采取理论笔试与病虫识别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三、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改革的效果

本课题以高职园艺技术专业2009、2010、2011级学生为观察样本,目前有300多名学生成为此次改革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实施效果良好。

1.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

建立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的评价考核方法。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全面化,考核时间全程化。知识和概念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在工作过程中能应用就可以。加大过程考核、技能的考核比重,改变了以往课程考核主要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

2.考核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

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开始就将课程教学目标、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技能测试标准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努力目标,使考核成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过程。

3.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鉴定接轨

学生取得《植保工》职业鉴定证书,免去期末的课程考核。学生学习技能、参加行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积极性增强,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4.注重考试考核的反馈调节功能

对阶段考试后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教和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考核方法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能力达标情况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能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达标情况,将考核过程变成提高学生水平和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由结论性学习向过程性学习转化,避免了传统考核模式中经常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疆,杨开明.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52-53.

[2]张晓磊,王倩.近十年我国高职教育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07-109.

[3]王淑梅,王玉家,马爱民.农业类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4-25.

篇6

    我国科普事业经过多年的制度建设,已经形成了保障发展的政策体系。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0条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科技进步法》第5条规定:“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国家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作为我国科普领域的基本法律《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总结了我国几十年的科普工作经验和政策实践,把我国科普工作带入法制化轨道。

    二、社会科普平台是水稻科普的宣传媒介

    水稻科技在提升水稻生产效率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水稻科学技术普及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下,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农业高校研究院所以及农业推广站通过“大学试验基地建设”,“农技特派员”及“农业电视节目”,“农技110”,“农业专家网上可视系统”、“手机农技短信”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水稻科学技术知识。

    三、现代种业公司是水稻科技服务新力军

    我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外国跨国种子公司进军中国市场,强化了竞争机制,激发了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迫使国内企业注重研究开发和对品牌的培育,加大技术投入,竭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水稻种业公司服务意思意识增强,不再仅局限于水稻种子销售,为了不断提升其公司的影响力,拓宽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水稻种业公司同时向农民宣讲先进的水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科技知识,同时利用建立专业的农业网站,建立水稻科技板块、专家论坛等方式,为水稻科技普及搭建电子平台。

    四、农民是水稻科技的需求主体

    越来越多现代水稻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使得种粮农民得益于水稻科技为水稻生产带来的效益。进而更多农民将视野投向水稻科技,农民通过亲戚邻居等人际传播渠道获得相关信息,科技图书、报纸、期刊、电视等传播大众媒体也是主要通道;其次,向农技推广站、政府部门等组织求助也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而“自己手动摸索”任然占据一定的比例。

    五、创新水稻科技传播机制

    由于水稻农业生产具有时令性,水稻农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时效性,尤其是水稻病虫害发生地区,尽早研发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快速传授农民,对于解决农民水稻生产实践十分重要。因此创新水稻科技传播机制,加快水稻技术转化效率。

    六、建立水稻科技入户机制创新

    开展水稻科技入户工作的重点是运用“水稻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这一新体系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实现水稻增产增效。组织和引导科技示范户做好示范与带动工作是推进科技入户的核心所在。为此,探索和创新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传播“二传手”的作用,促使科技入户工作取得实效。

篇7

关键词: 农科教模式 《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改革》 教学培养

《园艺植物病虫害》是《植物保护》的实验教学环节,其中病害主要讲授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及主要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特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治措施等。虫害部分主要包括对各类昆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识别、各类昆虫的生活史、昆虫分类、各类害虫的识别特征等内容。

通过本门实践教学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和巩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实验项目陈旧、过于简单、教学方法不够创新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本校农科教模式下的园艺专业,对植物病虫害实验教学提出改革探讨,以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一、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实验项目改革

本校《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基本项目较多,但由于学时有限,大多数老师选择其中一部分完成。并且传统的实验项目几乎都是验证性的实验,与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在本科实验教学实验项目类型设置上,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要求不符[1],同时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并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平时学生根据实验室所购买的标本进行镜检观察,对实物了解甚少,为此,必须对已有实验项目进行改革。

攀枝花地区有丰富的水果、蔬菜和花卉,具有干热河谷特色生物资源之称,这些特色生物资源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条致富之道,但这些植物发生的病害和虫害也成为农民的一大难题。为此,如结合地方资源,开设相关项目,对当地农民和在校学生都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带学生对校园、企业、农林科学院和校园周边农田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观察,讲解植物发生的典型病虫害,并结合地方特色,对特有水果、蔬菜、花卉如芒果、石榴、火龙果、枇杷、脐橙、苦瓜、山药、竹荪等进行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以及鉴定和防治。通过标本制作的,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做好的标本可以带入下一课堂,进行实验研究,节省原材料的采购费用。

二、加强农科教的合作,扩大学生知识面

近年来,许多外来企业和单位和学校签订协议,这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了福音,但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学校通过农科教的合作,把学生引荐到具体单位或企业,进行病害和虫害的相关知识普及和研究。通过固定学时,让企业给学生讲解具体植物发生病害和虫害的特征及防治,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病虫害特征。关于病害可以通过采集病原标本,并经过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得出病害所属种属。而虫害则通过采集标本,对照检索目录,鉴定所属种属,并牢记其虫害典型特征。通过这几方面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在理论课程完成一半以上的过程中开始进行的,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同时使用,从而加强理论知识,巩固理论知识。由于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需要牢记的特征许多,传统的方式是使用挂图形式进行,但由于挂图没有更新,并且不好保存,不能共享,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尤其各种病害和各种虫害的特征相互混淆。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给学生直观的了解。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上课前老师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图片,一方面,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以昆虫分类这个实验项目了来说,学生通过教师收集的图片,可以生动具体的了解不同类昆虫的特征,如口器、触角、足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观察,了解昆虫的形态、生态习性等特点,并具有直观识别的效果,方便学生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收集相关操作的视频、自制微课等,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学习,对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总之,如果将多媒体教学合理运用实践教学中,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四、学时数进行合理分配

过去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通常每周安排一次课,每次学时4学时,对于简单病害和虫害玻片观察等简单内容可以在一次课内完成,但对植物虫害标本的制作、病原物的分离和纯化等内容则需要动手操作,并且需要采集,在一次课内完成是很难的。如果留到第二周观察,对结果影响较大,并且病害等病原菌容易染菌或者死亡。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最后导致实验报告潦草,图画不清晰,对病害或者虫害等特征观察不仔细,会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4]。为了实现本科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在验证植物病虫害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学时数,使前后实验内容相关联,同时保证教学质量。

五、增设综合型实验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往的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型实验,学生利用理论课上所学知识,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理论结果,纯粹的验证试验导致有的学生变成“手残”型,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设一些综合型和探索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开设“园林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培养、分离”的实验,在植物病虫害的实验中,病虫害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因此,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一方面可以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综合型实验,可以把所学其他学科知识如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病理学等学科融会贯通。

六、结合农科教的模式,不定期举行实验技能大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优秀的能进入农林企业、农林院校或者科研单位的人才,不定期地举行实验技能大赛,由一些资深的专家和老师对学生进行评审,筛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学生,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5]。

七、结语

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校农科教合作模式下,“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实践教学在进行初步的探索,这对于高校实验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征,开设合适的实验项目,以锻炼学生为目的,以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为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人才提供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忻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23.

[2]李新娟,徐桂清,胡志国.高分子化学开放性实验开设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1(7):113-115.

[3]陆嘉惠,阎平,马淼,等.高校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9(5):89-91.

[4]王桂珍.医学微生物实验课的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2):97-98.

[5]陆源,厉旭云,叶治国,等.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教学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1-16.

篇8

一、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学习就谈不上自觉性,有些要求也不可能自觉执行。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素质可以决定其竞争力。中国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三,但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和世界强国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其中最大的差距就是劳动者的素质。过去听说日本的果农80%是本科毕业,开始我们不相信;有人到日本考察农业生产后回来说不止80%,日本的农民基本上都是大学生。为什么一个弹丸之地,工业、农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这么强,这与劳动力素质密不可分。还有新加坡,一座城市,人口600万左右,人均经济实力和国家整体实力都很强。新加坡国民最低的受教育程度是高中毕业以后再上两三年职业技术学院。我国小学毕业必须上初中,这是国家义务教育法律规定的,初中毕业以后,一部分考上高中,一部分上中专或职业学校,一些人就回家了,初中毕业就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最近十几年,高考招生比例不断扩大,升学率比较高,大约70%,还有约30%在高中阶段被淘汰,高中毕业后也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这是现在这一代人,还有上一代人,整体文化素质相对更低。

这次把大家集中起来,国家出钱,大专院校安排师资,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提高普通劳动者素养。普通劳动者科学水平提高了,国家就有了希望。大家不要报着拿文凭的心态学习,没有真正的素养,办具体事情话不会说、事不会做、问题不会想,文凭有什么用呢?相反,即使没有文凭,但是具备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素养,有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能力,既可以把自己的生产搞好,还带动别人把生产搞好,胜任各项工作,就是一个大学生。所以文凭不是目的,学知识和提高文化素养才是目的。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两部分: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基础知识是完成高层次技能所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基础知识,就只知道是什么,却很难知道为什么,也很难知道怎么改进。因此大家学习基础知识要倍加认真。比如农田防治病虫害,虫把菜叶吃了,老师告诉你打什么药,你回去一打就好,你知道这种虫打这个药。但如果不懂得防治病虫害的规律,就是教一种学会一种,同样的类型不教你,你就不会了。基础知识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实用技术是提高生产技能的,这两种知识都要认真学习。要把培训班当成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地方,通过三年的学习,大家具备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学习的目标就达到了。

二、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主要是三点:一是自学的任务,二是授课的任务,三是考试的任务。完成学习任务最难的是上课,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很整齐,下次集中上课的时候就可能变成稀稀落落了。我们连续上三天课,第一天来的很整齐,第二天下午就可能开始稀稀落落。咱们**人有非常聪明的头脑,也有一种天生不服输的精神,别的地方克服不了的困难,咱们能不能克服掉?希望大家认真完成好学习任务,每一次集中培训都按时、按要求参加,把课堂上几十分钟充分的运用好,真正达到学习目的。

三、遵守学习纪律

篇9

关键词:林农;农药;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93-1

农药是一种很重要的林用化学物质,利用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具有防治对象广、快速高效、简单易操作、灵活机动等特点。但是农药使用不当,不仅收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反而会产生人畜中毒、杀伤天敌,导致病、虫、草产生抗药性、植物产生药害、污染农副产品产品及破坏生态平衡等不良后果。

一、我国林业农药使用现状

我国林业农药使用主要集中在经济林、育苗、造林绿化和主要病虫害防治上,但在育苗和经济林上应用比较广泛。由于农药种类繁多,林农对农药基础知识和使用技术掌握较少,乱用药较为突出,加之农药市场混乱,销售商对农药了解掌握不够,有的农药销售商像抓中药一样乱售农药,以致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二、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防治对象不明确

在植物生长期间往往是几种病虫害同时发生,不了解各种病虫的生物学及生活习性而滥用农药,如用拟除虫菊酯防治红蜘蛛,甚至用杀虫剂防治病害。有很多林农不分效益如何,随意的跟学别人用药,没有做到对症下药。这样不仅延误了最佳防治适期,也增加了防治成本。

(二)用药时间不正确抓不住最佳防治时期

只治标,不治本,盲目用药,延误最佳防治时间。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药不及时。林业上病虫发生繁殖快,林农习惯于不见幼虫严重危害不用药,看见病虫大量发生了才打药,没有抓住病虫的最适防治期,以致延误了用药的最佳时间;二是不按标准用药。见虫就治,见病就防,有虫无虫都打保险药、放心药,劳民伤财;三是有的不懂技术的销售人员常以试着来的态度销售农药,延误了幼虫三龄前防治的最佳时间。

(三)用药操作不规范

一是不看天气、时间、随意用药。二是打药时怕费力,图省力、省事,喷药液分布不到位、不均匀;有的随意加大喷雾器片口径,甚至将片去掉,使喷出的药液不能均匀接触到虫体,达不到防治效果。三是不按科学用药,没有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及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四是农药品种混配得不科学。不了解农药的特性与功能,盲目混配,造成药害,同时也是导致防治效果降低的重要原因。

(四)林民安全用药和自我防护意识差

在施药过程中多数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有的打药时还吸烟、吃食物。使农药中毒潜在危险增大。生产中高毒农药和禁止使用农药屡禁不止。

(五)施药器械落后,农药利用率低下

目前林农常用的施药器械以传统的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由于型号老,喷头单一,使用中又普遍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使药液在植物上不能形成最佳沉积分布,造成大量流失,从而使农药利用率大大降低。

三、农药不合理使用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污染林产品,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

许多高毒、高残留和限制使用的农药还在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由于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经济林的产品和其它林副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植物发生药害,在食用后,中毒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由于施药器械的落后和农药使用方法的不科学,使得农药利用率及低,大量农药进入土壤、水系、空气中,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

(三)为了合理使用农药

由于长期不科学使用农药,导致病虫害抗性产生,农药防治效果下降。新农药使用寿命缩短,生产成本增加。

四、建议与对策

不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防治效果,笔者建议:应加强对农药的监管,规范农药市场,增强林农用药意识农药执法部门要从源头管起,规范市场,实施农药从生产到应用后到植物产品上餐桌的全程监管。此外加大农药管理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增强全社会对农药使用、农药生产和经营的法制意识;严厉打击无照经营,杜绝国家违禁农药和无“三证”农药产品进入市场,严格控制“二高”农药品种销售;增强购买意识,做到“四不买”,一无农药标签或标签残缺不全的不买;二标签上“三证”(农药登记证、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标示不全的不买;三外观质量不合格的不买;四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的药不买。强化林农安全用药教育。要通过电视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向林农广泛传授科学用药知识,使安全用药常识家喻户晓,用者皆知,避免药害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切实提高农药使用率和防治效果每一种农药都有适宜的防治对象和范围,没有“万能药”。同是杀虫剂又因药剂特性不同,防治害虫的对象也不一样,同是杀菌剂,有的对真菌性病害有特效,有的对细菌性病害有特效;除草剂中有的对双子叶杂草有效,有的对双子叶杂草作用不明显或不起杀草作用。

因此,在选择农药时,先要确定发生什么病、虫草害,确定无误后,再根据所发生的病、虫、草害选择对症的农药。另外对农药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必须受起足够的重视。

篇10

论文摘要:我国人多地少,面对人口日益增加的巨大压力,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细农业技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机遇性的挑战,应当引起我国农业科技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精细农业”技术应用情况,而后对精细农业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0 引言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要利用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获取农田内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各种因素的时空差异,避免因对农田的盲目投入所造成的浪费和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土壤、地形、地貌、水分条件等)、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分析农田内自然条件、资源有效利用状况、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合理地进行施肥、灌溉、施药、除草等耕作措施,以达到对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精细农业技术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器及变量执行设备等信息技术,对大田农作物生产和畜牧生产实施监控,从而提高作物和畜牧产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国内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1.1 国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精细农业”技术主要用于土地资源的详查及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和产量预测,灾害性天气、旱情、涝情和水情的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精细防治和大地号农田的优化施肥等方面。

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由于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 GPS )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进行农情监测和产量预测已达到更加精确的程度,所用设备的数量和精度都在提高。目前全球已有20000 台“产量监测器”投入了使用,有的就装在收获机械上。

目前,在一些国家“可变比率洒施机”的试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该机器的设计者试图借助于RS、GIS和GPS等技术获取田间信息(包括土壤参数和病虫害情况等),同时机器自动控制农药、化肥和种子的施入量。由于优化施肥,农场主从中可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种“可变比率洒施机”名为“实时闭循环系统”(Real-time closed-loop System),其设计者是想尽可能地摆脱对3S技术的依赖,田间信息直接由安在洒施机上的探测设备获取,并立即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控制农药、化肥和种子的施入量。这种机器保证了所测得信息与所采取措施的地点的一致性。

1.2 国内“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因此“精细农业”技术对我国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利用地球资源技术卫星遥感资料进行土壤和水文调查开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山西、内蒙等省(区)的土壤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就利用了卫星遥感资料。

1984-1986年,我国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冬小麦卫星遥感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果。1985和1986年小麦产量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2%和95%。

可见,我国“精细农业”基本上还停留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产量预测方面

2 “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

精细农业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土壤含水量、植物营养、病虫害、杂草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的分析,确定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最经济、最合理的投入,获得经济上和环境上的最大效益。精细农业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首先是因为它能显著提高产量,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潜力和保护环境;其次,是因为精细农业研究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技术系统应用发展本身的范围,它提供的技术思想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思维方式,其影响更是深远的。

3 精细农业的技术构成

3.1 GPS——全球定位系统 推动精细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建立的全球定位系统。它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定时系统,它可提供连续、定位和原子时钟信息。

3.2 GIS——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按地量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运算、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研究,并处理各种空间实体和空间关系。它有如下特征: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信息分析和预测预报的能力,可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将GIS用于精细农业中,可对农田小区的作物产量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存储、分析和管理。

3.3 RS——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可根据对遥感资料的解译,获得所研究区域内有关信息,具有宏观、快速、动态等特点。

不同含水量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地表温度,因而具有不同的热红外特性和热辐射特性。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长情况均有不同的光谱反射曲线,所以结合研究区域内抽样调查的资料和GIS数据库,并依靠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利用RS可获得土壤含水量、作物长势和产量等重要资料。

3.4 DSS——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根据农业生产者和专家在长期生产中获得的知识,建立作物栽培与经济分析模型、空间分析与时间序列模型、统计趋势分析与预测模型和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利用GPS、RS获得的各种信息及GIS建立的数据库,针对小区内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差异作出分布式投入决策,即生成田间投入处方图。决策支持系统DSS综合了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和模拟系统SS(simulation system),因而能为精细农业的实施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

3.5 ST——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是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精细农业的实现首先在于认识农田小区内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物情况的差异而这必须依赖于各种先进的传感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非接触快速测量传感器和智能化传感器为精细农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