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30 08:5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财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财务管理

篇1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

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是指跨国公司把财务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公司总部,以便统一调度和使用资金,来实现公司整体利润的最大化。

1.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优点

(1)发挥总部财务专家的作用。跨国公司,特别是历史悠久和规模大的跨国公司,在其总部通常以高薪聘请优秀的财务专家,把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于他们手中,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利用专家的智慧和才干,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2)获取资金调度和运用中的规模经济效益。例如:由公司总部根据海内外生产经营单位的需求统一筹措款项,可在条件较好的资金市场上,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大量的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由公司总部集中管理海内外生产经营单位计划额度外的现金,可增大现金存款的总额和相对延长部分现金存款的期限,得到较多的利息收入。

(3)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满足子公司对资金的不同需求。于公司所面临的资金市场条件不同,其对资金的需求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由公司总部集中行使财务管理决策权,可以在高层次调整公司内部各单位的资金余缺,优化资金配置、保证资金供给,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总部加强对全球性生产经营的控制。

(4)提高克服外汇风险的能力。海外子公司的营运资本和销售收人主要是以单一货币计价的,其所在国的外汇市场往往是狭小的,甚至是非规范化的。因此,海外于公司更容易遭遇外汇风险,其克服外汇风险的能力也很有限。集中的财务管理可以使公司总部的财务专家灵活调整公司的外币种类和结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的买卖和保值交易,减少或避免外汇风险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2.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缺点

(1)易挫伤子公司经理的积极性。财务管理决策权是公司总部向子公司经理授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财务管理决策权的大小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利益分配都有密切的联系。集中的财务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子公司经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使他们变得消极,甚至对公司总部抱有不满情绪。

(2)易伤害子公司与当地居民、特别是当地持股人的关系。公司总部的财务管理决策是从全球性生产经营角度出发,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根本且的。因此,集中的财务管理狠可能忽视子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直接利益,进而引起公司外部的利益主体、当地居民和当地持股人的反对。

(3)易造成母国与东道国间的磨擦。集中的财务管理使公司总部更加方便地采用转移价格等手段抽调子公司的生产要素、产品、利润,逃避子公司所在国的关税和所得税,绕过当地政府政策法规的限制。这一切都会引起东道国政府的不满,导致两国间的摩擦。

(4)易给子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增加困难。由于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一些子公司不得不放弃子公司可捕捉到的机遇和可以得到的利益,以服从公司全局的需要;而另一些子公司却因公司总部的策略安排,得到其它子公司的支持,获得本不属于它的额外好处。这样,总部就难以真实、公平地考核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他们对公司整体的实际贡献。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

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是指公司授予区域中心和海外子公司较多的财务管理决策权,以便能在世界范围内抓住机遇、避开风险,因地制宜地运用资金;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益。

1.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优点

(1)信息专门化。下级管理人员通过观察和实践,可得到一些有关市场情况,当地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很难全部及时传递结公司总部,且有的难以数量化,难以描述,而影响公司总部对于公司所提供信息的判断。分权式管理,可将决策制订放在需要信息、储存信息、选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地方,获取信息的专门化效益。

(2)反应迅速。分权式管理可以使子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决策权。可以得到分散经营单位在制订和实施决策过程中迅速反应,而不必使所有行动方案均等到公司总部同意方可实施。

(3)减少规模管理引起的复杂性。人们所能解决的复杂问题是有限的、即使采用计算机,也不可能集中合理地解决有限的资源分配问题。当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时,集中决策所要求的单纯化和直接推断,易导致做出的决策不如分散做出的决策正确。分权式管理可将较大的问题分为较小的、更易管理的部分,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4)有利于子公司人员的培训。由于分权,各级经理都可制订决策。通过对较小问题的实践,子公司的经理们可学会如何做大的决策,母公司可通过考察下级经理所做决策的结果,评估他们潜在的发展能力,以便得以提升为高级决策者。

(5)激励子公司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雄心勃勃,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感。如果他们的作用仅限于执行上级指令,他们就可能会对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失去兴趣。分权式管理赋予子公司管理人员更大的自主权,使他们对分配的任务更主动、兴趣更浓,极大的提高丁工作效率。

2.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缺点

(1)目标一致性问题。采用分权或管理时,各责任中心经理可能将最好地实现本部门的目标为衡量标准,而把其它中心或总公司的目标排除在外,以致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即组织功能失调。避免该情况主要应通过选择适当的控制考核指标和奖惩方法来实现,尤其要注意考核标准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另外,总公司要为各责任中心编制预算、并使子公司预算与总公司预算协调一致。通过一系列控制步骤,促使各责任中心在实现各自目标的同时实现总公司目标。

(2)中心外部影响问题。母公司对于公司的考核。应只限于子公司所能控制的因素和范围。外界不可控因素对责任中心的影响,应从控制考核中剔除掉,否则该中心完成指标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例,当商品或劳务从一个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时,常常要为它们定价,以便为供应单位确认收入,为购货单位确定投入要素的成本。这种转移价格的制订若不合理,就会影响到考核的公平性,从而使其中一方失去积极性,引起不同中心间的磨擦和竞争,有损整体利益。

三、如何选择适合的国际财务管理策略

分权式和集中式财务管理各有利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其利弊是互为反正的。同时,每个跨国公司在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与分散之间所做的选择是不相同和经常变化的。尽管如此,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决策权的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认为,小型跨国公司因总部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和财务专家。往往较多地把财务决策权交给子公司经理,实行分散化的财务管理,这样,子公司在财务上是相对独立的,它们要靠自己的财力扩大子公司的规模。中型跨国公司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多的财务专家,大多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它们通过政策指导、下达命令、信息交流和规定的报告程序,统一管理、协调海外子公司的财务活动。由于集中的财务管理,列入中型跨国公司的全部子公司都在母国获得了低息贷款优惠,而大型和小型跨国公司获得同样的优惠的只有60%。

大型跨国公司资金雄厚,有大批财务专家,它们试图实行集中财务管理、但因其产品种类多、分布广和所处环境复杂,而较多地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或偏向于分散的财务管理。在这些公司,总部财务专家只定期向海外子公司提供指导、咨询和信息。在不违背公司整体利益前提下,日常的财务管理决策大多由于公司经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制定。

篇2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活动日趋国际化,财务管理也明显出现国际化趋势。对财务管理国际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及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务管理;国际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1502

1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与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发展开始更多的实行“走出去”战略。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中国企业必须更改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的国际化成为了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财务管理国际化策略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财务人员要想降低企业风险,就必须对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评估战略风险,实现企业科学可控的做出战略决策;其次,财务人员为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就要在在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通过评价指标衡量国际化的进程,识别出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设计可行的业绩评价指标,对企业国际化战略进行监督。

1.2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可行性

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等客观环境的变化既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国际化策略提供了外部条件。首先,近年来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表明,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需求集中于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而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有助于降低贸易壁垒,也有利于外国资本绕过贸易壁垒进入国内市场。其次,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不断加大对科学信息技术的投入,导致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大大增加。为了降低成本,创造“共赢”局面,一些国家的相关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对新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从而提高产品的边际效益,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以减少新产品的开发成本。

2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现状

2.1 企业面临多种风险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将越来越复杂,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势必将面临多种风险,从而对财务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诸多风险中,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及管理风险是主要的三大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基本政策是否正确,以及法制是否健全等。由于国际化战略所涉及的投资一般具有金额大、周期长的特点,为了确保投资安全,企业要首先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是指利率、汇率、税率及资源等方面的风险,利率、汇率的波动将会对企业的投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不同货币的汇率差异和波动将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要求企业必须时时关注汇率的变化趋势、评估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并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管理风险是指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判断失误等带来的风险。管理风险是指主观的、人为的风险。

2.2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差异

目前,虽然世界各国出现了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并且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的认可,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在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关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我国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而国际上按换入换出资产的市价入账;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放现金股利,我国作为调整事项处理,而国际准则作为非调整事项;对编制现金流量表,我国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两种方法,而国际准则只允许采用其中的一种。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异,我们在很多时候必须采用国际化准则,或将我们的报表调整为按国际化准则编报的报表。

2.3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弊端,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尚未实现对信息的共享。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设置和业务流程方面趋于复杂化。但是同时,企业管理部门为了各自部门利益,不愿向同级部门以及上级部门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使得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财务信息。更有甚者,有的部门甚至截留某一方面的信息,造成企业内部信息闭塞。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于一个不开放的环境中,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被攻击、截取甚至信息丢失、系统瘫痪等情况,给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同时,电子信息的保存对技术及环境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会计档案等的保存存在更大的风险。

3相关对策

3.1企业应当建立风险预警和健全管理机制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应提高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使财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尤其应加强对经济风险的管理,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客观和科学的监测方法及时发现风险,进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损失,减少对企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2强化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了,新的形势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专业技能,才能符合财务管理国际化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将企业财务管理走向国际化。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外语水平,以了解国际前沿的财务理论与实务,按照国际化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等。其次,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与实务水平。财务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从而为企业战略提供支持。再次,财务人员要充分理解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结合本企业实际,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关键要素和关键业绩评价指标,并识别、评估和应对本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3.3加大对企业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对于财务管理国际化至关重要,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财务管理国际化就无从谈起。企业应当建立集合产品开发、制造、营销、库存管理及与合作商的业务往来等于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网络中,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及时了解企业运行情况,更有效的帮助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企业内部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进行财务信息系统日常维护和升级管理等,保证财务信息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另外,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能熟练操作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财务工作中的作用。

3.4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建设方面国际化的措施

为了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能够实现趋同,我们应充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国际趋同。

(1)优化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提高会计准则质量。从长远角度使准则实现完全趋同,我们应当逐步实现从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转变。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一些成功做法和验教训,采取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过渡措施。如,对于那些小型企业或者非上市公在一定时期内可允许他们执行有别于市公司的会计准则,实现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小幅度转换,等到条件具备,再要求他们采用我国统一的会计体系,从而实现会计制度向会计准则的全过渡,这种做法符合国际化趋势。

(2)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提高综合实力。在会计准则制定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们应我国所处的实际会计环境出发,立足有于我国经济利益的角度,本着“尽力趋允许差异、积极创新”的原则,以实现真意义上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另外,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密结合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闫志芳.论财务管理的国际化[J].北方经济,2011,(10).

[2]范鑫.财务管理国际化和网络化的探讨[J].软件工程师,2010,(7).

[3]李珊珊.浅析我国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

[4]王玉庚.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对策[J].中国商界,2009,(07).

[5]顾锐.财务管理国际化问题研究[J].会计与审计,2012,(4).

[6]苏清韵.谈谈国际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与策略[J].市场论坛,2010,(7).

篇3

    关键词:国际财务管理;跨国公司;国际理财环境;国际税收管理;国际投资管理

    一、国际财务管理概述

    (一)国际财务管理的定义

    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对国际财务管理形成统一的认识。国际财务管理是指按照有关国际惯例和国际经济法的相应条款,根据国际企业财务收支的特点,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企业国际财务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的一系列职能性管理活动。本文所讨论的国际财务管理与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在内容上不尽相同,前者主要指跨国企业对国际业务的财务管理,而后者既包括跨国企业对国际业务部分的财务管理,又包括对其国内业务的财务管理。

    (二)国际财务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国际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当企业的经营走出了国门之后,企业的财务活动也必然随之超越国界,由此产生了国际财务管理这一新的领域。国际企业是相对于国内企业而言的,泛指一切超越国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其中,跨国公司是最典型、最全面的国际企业。

    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国际财务管理成为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西方财务管理学界进行重点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

    在我国,国际财务管理也成为我国财务管理界急需为之投入精力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是这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开展国际财务管理研究的需要,而且是指导国际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更是培养国际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

    二、目前国际财务管理的体系及评价

    (一)夏乐书模式

    本模式的主要架构为:绪论-国际筹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外汇风险管理。由于这种体系的代表作是夏乐书编着的《国际财务管理》,故称为“夏乐书模式”。这个体系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内容,比如对国际理财环境的分析。而这个问题对跨国经营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跨国公司理财活动涉及面较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地理、自然、技术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的理财活动,这些因素大致分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金融环境、税收环境等四大类,这些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特定的跨国公司理财环境。

    (二)蒋屏模式

    本模式的主要架构为:国际财务管理基础分析-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筹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由于这种体系的代表作是蒋屏主编的《国际财务管理》,故称其为“蒋屏模式”。这种体系实际上是在分析国际财务环境的前提下,以汇率行为为基础,将国际财务管理从总体上分为国际筹资和国际投资两大部分。

    与蒋屏模式相类似的还有Jeff Madura所着的《国际财务管理》。这个体系虽然分为五个部分,但很明显,其中第二、第三部分是讲同一方面的内容,即外汇汇率的问题。而第四部分短期资产和短期负债管理主要是讲国际融资,第五部分的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管理侧重对国际投资的研究。

    (三)陈玉菁模式

    本模式的主要架构为:国际财务管理基础分析-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筹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税务管理。本模式的命名原则是因为该体系的代表作是陈玉菁所着的《国际财务管理》。

    陈玉菁模式的前四个部分与蒋屏模式类似,只不过在最后增加了国际税务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当然第一部分的基础问题研究有别于前一体系对国际理财环境的分析,它的范围更广,研究的内容更丰富一些。

    在此,有必要对国际税务的问题强调一下,因为它的确是现代国际经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四)其他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的宋常在《国际财务管理的整体构架》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国际筹资管理;第二,国际投资管理;第三,国际收益管理;第四,外汇风险管理;第五,国际转让定价;第六,国际并购理财;第七,国际理财环境;第八,国际理财目标;第九,国际理财方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筹资和投资作为财务管理学最基本的内容,在国际财务管理这一分支中仍然是最基本的内容,不同的是,各个学者对国际理财环境、外汇风险管理、国际税务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同时,针对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跨国企业面临许多的问题,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同时理论界学者也要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这样跨国企业才可能健康发展,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才能日益完善。

    三、我国国际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财目标

    国际理财目标具有两重性、层次性及时域性等特点,同时,理财主体多元化与财务关系多维化,国际理财目标应设定为“相关财富(利益)最大化”,即以长期合并收益为主,辅之以资产流动性和股票市场价值,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财务目标体系。这种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突出了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在跨国经营的条件下,强调了资产的流动性,并合理考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是站在国际理财环境中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概括。

    (二)国际财务管理的特点

    1、全球性与整体性。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财务管理决定了国际财务管理也具有全球战略的特征。全球战略的实施要求高层管理当局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国际性营利组织视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或经济实体。因此,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理念与战略上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协同性与耗散性。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结构及组织上,一般实行适度的集权制和内部一体化,以便利用该组织整体所具有的诸如“资源配置”等特殊能力,促使各成员单位或子(分)公司贯彻统一的财务政策并协同作战,从而发挥或取得犹如“1+1>2”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国际性营利组织还实行相应的分权制,这是缘于其众多成员单位耗散地分布于全球,而他们又有着不尽相同的业务特征和异质复杂的外界环境。只有实行相应的分权制,才能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以便灵活有效地开展经营与理财活动。可见,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结构与组织上具有协同性和耗散性的特点。

    3、异质性与复杂性。世界各地的经济状况、政治气候、法律规定、文化习俗及社会背景各不相同,且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际性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也是国际财务管理有别于国内单一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而又显着的特征。因此,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条件与环境上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4、多元性与层次性。在异质复杂的理财环境里,国际性营利组织在从事财务管理时,既应谋求经济利益,又应重视社会效益,并以前者为基础。可见,国际性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的动因与目标上具有多元性和层次性的特点。

    5、灵活性与不确定性。基于独特的财务理念和理财目标,国际企业在资本运作、收益分配、风险规避及转让定价等战略性财务方面大都实行统一性政策和一体化管理,以确保全球战略的实施及长期利益的实现。与此同时,鉴于异质复杂的财务环境与动态多变的业务活动,国际企业在财务管理具体策略与技术方法等战术性财务方面往往采取灵活性政策和机动化原则。

    国际企业为实施或实践其全球战略,大都进行多角化经营,因而涉足行业众多,分布区域广泛,理财活动多样,由此也决定了国际企业在所从事的国际资本运作具有特殊性。国际企业在筹措资金方面有多种方式,既可以利用国际股票市场,又可以利用国际债券市场或国际租赁等,显然,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多种多样,筹资来源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在资金投放方面,多角化经营和多样化理财,使国际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并有望取得更大、更高的收益。然而,全球性、多样化的理财活动给国际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因全球各地诸多异质复杂的环境因素及其交织影响而使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较高、较大的风险。

    (三)当前我国国际财务管理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政治风险问题。政治风险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国际企业的经营成效,而且影响到企业资产的安全。有时出于经济动因(如维持资源的国家控制,国际收支平衡,良好的产业结构)、政治动因(如民族自尊,国家主权完整,政治信仰)等,这类政治风险是国际企业独有的。

    2、外汇风险问题。外汇风险问题是指一个组织、经济实体或个人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其价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性,外汇风险可分为三大类:交易风险、财会风险、经济风险。

    3、资金管理问题。国际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主要涉及资金管理及内部资金流量管理两个领域。国际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三大方面。国际企业资金流量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转移、投资决策、资金筹措和资本运营等方面。

    4、国际税务问题。国际企业在多重税收制度下经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子公司要根据各国有关的税收规则进行纳税,有时会出现双重课税的可能,很容易使国际企业承担不合理的税收负担。

    5、内部财务控制和评价问题。各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的多样性,以及财务、会计、税收制度的差异,要求国际企业在各地的子公司采取有差别的财务政策,尽力适应当地的环境要求,而这些往往意味着总部财务控制的难度加大。国际企业共同拥有的多种资源和一个适用于所有集团成员的共同目标。虽然在形式上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但其利益必须服从总体利益。这意味着实现总体利益的过程中,有可能损害某一局部的利润目

    标,并不可避免地引起利润水平的失真,导致利润考核问题的复杂化。

    四、我国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界定了国际财务管理的内涵,明确了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财目标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对目前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剖析和构建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将我国将国际财务管理分为三大部分,共九章内容比较合适,架构体系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是概论,包括四章。具体内容是:第一章交代国际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国际财务管理的概念、理财目标、特点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介绍国际财务管理的理财环境,主要是对国际企业面临的他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作具体分析。第三章讨论外汇风险管理。这一章还将涉及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收支的内容,同时由汇率因素引起的期权、期货市场的内容也有涉及。第四章是国际理财战略管理。本章将对国际企业理财战略的基本内容和理财战略的形势作具体分析。

    第二部分是国际经营管理,这部分涉及国际企业实际运作的四个重要内容,包括国际融资管理,国际投资管理,国际转让和国际并购,国际纳税管理。其中,第五章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融资管理。除了国际企业内部融资外,主要阐述两大内容,国际债务融资和国际股票融资,同时对一些衍生金融工具融资也做了一些分析。第六章是国际投资管理,着重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投资环境的评价;其次是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研究;再次是对投资方式作具体的分析。第七章研究国际转让与国际并购(敌意并购的问题除外)。首先分析国际转让与并购的动因,接下来对具体操作做一些初步的试探,最后分析成功的国际转让与国际并购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第八章是国际纳税管理,世界各国税收制度差异较大,而课税对国际企业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国际经营的业绩评价(比财务分析中讨论的业绩评价范围更广),这部分内容是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进一步分析,找出企业经营中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期经营战略和理财战略的制定提供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才丽辉,高绍英.浅谈国际化趋势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4(7).

    2、王桂芝,朱洪友.财务管理国际化新动态[J].森林工程,2004(3).

    3、刘冰.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3).

篇4

关键词 国际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课程定位;案例教学

自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之后,双语教学已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然而,由于双语教学发展的时间短,积累的教学经验有限,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尚需优化、改进。尤其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与国外交流的深入进一步加大了对具备财务知识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这使得提高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教学中相关问题的认识尤为迫切。

一、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认为,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I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就我国而言,双语教学就是指教师用中、英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向学习者传授学科知识。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要求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英文课件;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采用英文出题和答题;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的50%以上。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在外语环境中进行学科教育,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中、英文进行专业思考,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知识体系、思想方法以及前沿学术理论的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双语教学的实质是用教学语言来促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并非纯粹是对英语的学习,而是以英语为载体对专业的学习,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即利用英语学好专业。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英语不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也是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工具,对专业课程本身的掌握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

在运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构建学科的整体知识框架,以专业术语带动知识点。通过双语的不断切换和有机融合,让学习者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种语言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自由地切换,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实际能力。

二、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的教学组织

(一)教材选用

教材是决定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优劣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国际财务管理这门专业课程,要求本科层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处理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因此,课程所选的教材最好能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全面讨论外汇交易管理、投资和融资管理、现金管理、进出口贸易等。这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实务操作方法的清晰阐述,而且还应配有案例,以增强可理解性和阅读趣味性。笔者在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教学中,选用了CheolS.Eun&Bruce G.Resnick编著的《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原版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具备了以上特点,而且作为原版教材对学生尽快接触到本学科专业领域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信息有很大帮助。

但是,国外教材毕竟是国外教育体制的产物,直接拿给我们的学生使用。也有不适当之处。比如,它的系统性不如国内教材好。内容较松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遵照原版教材框架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对象原来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对原版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以保证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

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要求师生具有较高的英文听说交流能力。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循序渐进。总结起来,该课程的教学应该经历三个阶段。1帮助学生迅速适应。教学过程力求简练、准确,并注意帮助学生积累专业词汇。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英文原版教材的表达和风格,逐渐把学生引入双语教学的氛围,这一阶段的教学进度可以适当放慢;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对专业英文书的阅读着眼点在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把每个单词都弄明白;3引导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直接从英文文献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双语教学所带来的提升与魅力。

具体地说,教师在讲授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时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工作。

1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学习构造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主要体现在:(1)开始每章的学习前,首先明确学习目标:(2)每章授课重点突出,有主有次,知识体系完整;(3)每章讲授结束后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内容,方便学生掌握课程重点和难点,(4)每章的练习采用全英文表述。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2运用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述财务管理专业的内容。让学生组成6人至8人小组,在国际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跨国现金管理等章节精选一些财务管理案例。让其在课余时间准备,鼓励他们用英文进行充分讨论,而后形成书面报告,每个小组由其小组代表上讲台用英文陈述,同时要求其他同学作为听众,记英文笔记。陈述结束,请其他同学提问、讨论,再由教师集中讲解。小组案例的形式将英语的听、说、写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注意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本着双语教学的落脚点是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在此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这一教学目标,在国际财务管理的课堂教学中,基本知识用英文讲授,重点、难点知识再用汉语做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授课过程中使用英文时要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在反复的练习和沉浸式的英语氛围中学到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整个课程进程中,英文比例保持在50%以上,逐步强化学生的英文思维能力。同时,要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沟通,鼓励不同基础同学之间开展互帮互学。

(三)考核方式

对于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通常采用西分制进行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书面综合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课后练习、小组案例作业以及课堂发言三部分构成。平时的作业和期末考核均用英文出题和答卷。

三、国际财务管理双语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在双语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应以语言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只有这样,双语教学带来的专业学习的趣味性和英语语言展现的不同文化表现出的不同思维方式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国际财务管理教学中使用英语要有一个合理的“度”

在双语授课过程中。英文讲授比例应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文化背景灵活处理。对于教学内容比较直观,通过学生的预习能够有所了解的部分,如国际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部分,用英文讲授比例可以稍高一些。而对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处,应使用母语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分析,以保证学生准确掌握学科知识的内涵。

篇5

一、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对承包工程项目资金运动进行综合性管理,并渗透和贯彻于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一切经济活动中。

(二)国际承包工程财务核算系统和会计信息报告系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由于国际承包工程的执行主体是我国企业,所以,其财务核算系统和会计信息报告系统的设置、运行必须遵循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承包工程施工和管理均在国外,其财务核算系统和会计信息报告系统的设置、运行又必须遵循所在国家(地区)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等法律法规。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两套财务核算和信息报告系统,以满足内外两方面对国际承包工程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两套账制度是国际承包工程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记账本位币不同。由于国际承包工程的主要会计业务发生在国外,外币业务占全部经济业务的绝大部分。所以,国际承包工程一般都采用工程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也可以用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有些国际承包工程不仅涉及工程所在国货币,还涉及美元、欧元等其他国家的货币,人民币也仅被作为一种外币来核算。

(四)资金结算手段的多样性。国内工程的资金结算主要通过支票、汇票、汇兑等结算手段来进行,比较简单。国际承包工程资金结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广泛采用国际汇款、信用证、保函等结算方式。特别是信用证方式,程序比较复杂,信用证的申请、开立、信用证保函、信用证条款的修订、信用证的展期、信用证的撤销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如果信用证利用得好,会达到为项目融通资金的效果,但若不熟悉信用证结算的程序和特点,盲目开立信用证,则可能会使项目陷于被动局面,给项目造成重大损失或损害承包商信誉。

(五)工程结算的规范性和法律约束性。国际承包工程从工程合同的签订、设备物资采购、工程价款的结算到工程索赔,都要注重法律的约束力。任何经济业务的实施都要求有书面文件,即合同、确认信函等。

(六)对财务人员素质的高要求。首先是语言上的要求,掌握外语是做好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的基础;其次是财会业务水平的要求,要求财会人员除了熟练掌握国内工程核算业务,还要熟悉和掌握国际工程财务核算和管理的特点和方法,还要熟悉工程所在国的会计制度和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做外账的方法和技巧;另外,还要求财务人员必须遵守当地法律和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

二、国际承包工程财务管理的要点

(一)制定必要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工程项目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效运作的保证,也是项目财务管理的前提。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依据是中国的法律法规、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公司总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结合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所以,在项目运作前就要了解当地的财务、税收法律法规,完善项目财务核算体系。

(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资金是工程项目的血液,现金流是工程项目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因此境外承包工程的财务管理必须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1.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证。项目资金来源包括工程预付款及备料款、工程结算款、承包商自有资金和银行融资。承包工程中资金使用成本最低的资金就是业主付款,因此应尽可能及早、最大限额收取业主的工程预付款及备料款、工程结算款,减少垫付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当预收工程款及备料款、工程结算款和自有资金不能满足项目资金需要时,就需要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来解决了。

融资的渠道有多种:公司总部统一从国内融资;从项目所在国金融机构融资;从业主处取得资金支持等。

(1)公司总部统一从国内融资。这种方式是利用公司总部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 规模优势的资产和较高的还本付息保障,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并可能享受简化手续、降低利率、费率和保证金率等诸多优惠。但有时受总部信用额度所限、或项目所在地外汇管制(汇入易,汇出难)等因素影响,公司总部融资有时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2)从所在国金融机构融资。工程项目可通过本公司在当地的良好信誉、以公司总部的担保及工程结算款通过贷款行收支为条件等向当地银行申请融资。这种融资方式既快捷方便,又可避免调动费用和汇兑损失,是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融资的一个新途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巴基斯坦曼格拉大坝项目就成功地从当地银行获得300余万美元滚动贷款。

(3)从业主处取得资金支持。项目可根据工程合同条款,或项目进展情况积极同业主协商,争取能得到业主的资金支持。中水电曼格拉大坝项目就用此方式进行过成功的尝试,用低利息支出获得了业主资金的支持。

2.合理调度和使用资金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普遍的情况是:项目前期因大量采购急需资金;项目后期回收大量的结算资金。因此,如何合理调度使用资金成为项目资金管理的关键。

(1)选择合适的开户银行。项目要根据业主付款银行的不同,选择适合的开户银行,以便收到业主的付款后,能及时投入使用。在一些落后国家,不同银行的支票结算时间、银行手续费都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开户银行尤其重要。

(2)建立资金预算制度。分年度、季度、月度编制工程项目资金预算,根据拥有的资金量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在资金紧张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关键作用;在资金富余时,也不会出现乱用资金的现象。

(3)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多的效益。有些项目流动资金需求量很大,这样账户平时会有较大的资金余额,如果能计息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银行往往不给计息,但通过努力争取还是有可能计息。如:中水电曼格拉大坝项目就经过努力,在银行开立一个特殊存款账户(Special Deposit Account),只要账户余额达到16万美元,就可自动计息;如果银行存款余额达到50万美元,就可按高达7%的利率计息。存款余额越高利率就越高,而账户的其他功能和基本户是一样的。

3.加强资金的风险管理

国际承包工程所在国大多是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经常存在内乱、战争、政权更迭等政治风险,由此引起汇率大幅贬值、外汇管制以及限制利润汇出等财务风险。对此,企业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保证资金安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在保证项目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现金。将资金集中存放在信誉好的外资银行(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2)尽量少留当地币。把当地币兑换成美元、等国际通用货币,降低汇兑风险,减少汇兑损失。

(3)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安全、合适的途径,将多余资金汇回公司总部。

(三)控制项目的成本费用

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首先应由工程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共同对项目各个阶段的设备物资、零配件、人工等成本费用制定详细的预算和计划。然后落实到项目的设备物资部门、财务部门以及施工队组,明确各项资源的消耗定额和施工机械配置,明确完成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尽量控制成本费用。

(四)熟悉和研究税收政策,合理避税

首先,应熟悉当地税收法律法规和工程合同中有关纳税条款,在项目实施开始就要按当地税务要求办理有关税务和财务业务。如:符合有关免税规定的,要及时办理免税手续;成本费用支出需要预扣所得税的,要在付款时代扣所得税并及时缴纳税金等。避免因不熟悉法律法规和工程合同中有关纳税的条款导致项目多缴税或被罚款。

其次,应认真研究各项减免税收的法律法规及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法。正确选择各种合法避税和抵免税收的途径和措施,利用各国税收政策之间的差异,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合理避税。

聘请信誉可靠、工作效率高的当地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审核和编制当地税务部门要求报送的各种财务报表,及时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办理税金预付和缴纳手续,为项目提供税务事项相关文件,取得完税证明。

篇6

关键词:财务人员;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角色转变

在企业全球化的带动下,传统企业为了适应时展和满足市场的需求,逐渐的改变自身结构,在磨合中发现问题并完善不足。而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在向国际化转型过程中,身肩重任。目前关于财务管理体系国际化的研究中,大部分聚焦于财务管理作为一个体系本身的改变和走向,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财务转型的必要,并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但是,具体来说,对于财务体系最基层的财务人员的角色转变还是缺乏一定的重视,为了建立更好的企业发展秩序,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必须严肃对待财务人员的角色转变。

一、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对中国越来越深,中国的企业已经面向国际化,与国外的业务往来愈加紧密[1]。在这一整体趋势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具有着深刻长远的影响。第一,财务人员必须为企业提供客观可靠的数据分析,包括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投资环境等,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样才能保证最大程度的降低战略可能带来的风险[2]。第二,为了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财务人员需要在企业既定目标的基础上,设计评价指标,起到监督企业战略进程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可行性

近年来,企业财务管理向国际化发展的环境明显加快,科学技术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市场进一步扩宽等等客观条件的改善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各个方面的助助下,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道路越走越稳。首先,在电子商务等新兴技术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价格低廉,也要求产品质量过关。人们对物美价廉商品的追求使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越来越繁荣,国内国外互通有无,交易环境更加稳定,贸易壁垒逐渐被打破,资本交流频繁。第二,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导地位,对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比例加大,以致于发行新产品的成本渐渐变大。在降低生产开发新产品成本投入的一致目标下,一些企业选择合作,共同承担风险与成本,达到双赢的局面。

二、传统财务人员和财务部门的定位

传统的财务部门和人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大致包括:给员工发工资、做报表、做账等等,这些落后、封闭的工作特点是由传统的公司地位、保守的理念决定的。

(一)传统的财务工作重点是做账和记录交易,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报税、审核、登记凭证上,忽视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有效信息的重要性,更没有精力去从事更加有创造力的工作。在企业面向国际化的今天,这种情况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二)传统的财务工作侧重于事后的总结,对于事件的发生缺乏前瞻性,在公司制定未来发展计划时,往往不能提供具有建设性的相关意见[3]。财务人员对于相关方面的理解和熟知,可以为各个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参与到决策制度当中,有助于全面优化企业的方案。

(三)当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仍处于比较落后状态,更有甚者,还保持大量手工工作内容,这严重的消耗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力。在企业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冲击了极大的变革时,财务部门还停滞不前,是不合时宜的。

三、财务人员在企业国际化中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一)转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

一个发展良好的国际化企业,离不了健全的财务系统,甚至于财务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念,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方向,也影响了一个企业能够发展的高度[4]。所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要从大局出发,考虑企业发展整体,提升整个财务系统的层次。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程序,客观合理。只有在这样的科学指导下,财务管理才能稳定有条理。

财务管理职能的步骤有:财务预测与决策、预算与控制、分析与评价、会计核算与监督等等。财务理念体系是分层次的,第一是核心理念,是高度概括性和导向性的。第二是业务理念,是指财务人员在面对具体的各个财务业务是应当具备的观念。第三是基础的理念,涵盖资金时间价值理念、税务规划理念、风险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都是非常综合性、基础性的。

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运作方式、必须要达到的财务数量与质量标准、活动的有效领域,都是由财务管理理念体系所决定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企业在高效率高水平下,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合理的配置。

(二)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的要求

企业走向国际化,要求财务人员不仅仅能够熟悉了解公司的战略计划,还能够为公司的目标制定出谋划策,做到客观的考核公司的业绩,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所以,财务人员相对以往,必须具有更高的个人水平和专业素养。

1、具有国际化财务管理观念

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是财务工作的基础,影响着一个财务人员的工作方法、内容和质量,如何将传统的理念转向国际化,要求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将企业价值最大化,全面配置公司的资源,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并且能判断自身和周围潜在的风险,科学的分析竞争对手。

2、熟悉国际化的会计规则

市场面向国际化之后,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国际贸易是一个全新的市场,财务人员必须全面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才能跟得上公司的发展步伐。熟悉并了解国际通用的财会规则和法规政策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对于合作方国家的相关财务的条例也要熟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或者更大的利益伤害。只有知己知彼,才有机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增强战略思维,丰富知识面

财务工作需要培养全局意识,能够有战略性的思维,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与模式都能够及时的把握,并以财务专业知识为基础,提供建设性的想法。

现代化的财务人员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工作的能力,在掌握金融等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开拓视野,对于相关方面的信息也要一注意去收集了解[5]。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时,财务人员最好有一定的外语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沟通,更好的表述自己。

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国际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强自身素质,成为财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财务人员的水平决定者一个企业财务目标能否实现,也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经营选择和策略的制定,关系着企业能否将利益最大化。为了胜任企业的最新要求,财务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理念,随时更新知识储备与构成,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企业的标准后,也要继续学习,从大局考虑,用长远的眼光为企业的战略决策贡献力量。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能在变革中,随时适应自己的角色,创造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晶.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角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07):115-116.

[2]相恒来.财务人员及财务工作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9)21:139-140.

[3]尹萍.推动会计人员转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J].会计师,2015,(11)13:16-17.

篇7

所谓”一体两翼"即“一体”是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主体,“两翼”分别是指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民办教育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全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外南商)为例,按照2016级广外南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国际化认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1 国际化人才的认识

《汉语大词典》中对人才的解释为∶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很多人都有对国际化人才的理解,比如,国内著名的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认为,国际化人才可以从个体跟组织两个层面来理解,联想集团柳传志认为,国际化人才就是能够创造国际化效益的人才等,大多数人对国际化人才理解为:能讲外语、熟悉国外环境等。

综合将国际化人才理解为: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次人才。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七种素质: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2.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税收、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第二阶段是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第三阶段是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2.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创建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第二,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通用性的特征: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3 创建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的构想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我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 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 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 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 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基础会计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税收(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资本市场、国际财务管理等课程。

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篇8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依据财经法规以及财务管理的原则,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组织,并处理企业财务活动的一项管理工作,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财务管理已经上升到企业管理核心位置。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对资金的筹集、投入、耗费、回收以及分配五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带动企业在其他方面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绩效。

(二)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能够反映其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资金运营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它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过程,体现了商品生产、交换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的资金周转是否正常,经营是否得当、产品产销是否通畅等都可以从相关的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随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筹资、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合理。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一般都要借助外来资金的帮助,体现在经济方面就是债务问题。债务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财务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例如:德隆集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发展成为了资产数亿元的全国性大集团公司,但最终还是因为多年积累而成的失衡的财务结构使得企业轰然倒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完全依靠对外负债进行扩张发展,扭曲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当前,不少企业为了上市,都采用做假账的方法,在证券市场上大肆地圈钱,无法上市的企业就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其投资计划,给人一种谁筹资多谁就盈利大的感觉。但是,这些企业没有意识到负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能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所以,企业在进行筹集资金的时候,应该合理科学地确定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比例,实施适度的负债经营策略。但有些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只追求眼前利益,很少考虑自身的规模和长期目标,对市场的调查不够深入,对投资分析的论证不够全面,只是凭经验进行决策,导致企业的投资风险加大,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增大。

(二)部分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不少企业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内部控制不够规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资金的管理不严,资金的调度不够科学,对资金的使用不合理。部分企业不能准确地把握其现金流量,经常会因为暂时的资金短缺陷入财务困境。(2)部分企业的赊销政策不够理想,缺少对客户的研究,没有有力的催账政策,呆账、坏账时有发生,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3)对存货的控制薄弱,没有完善的采购和付款的控制制度,对存货的投资缺乏科学性,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4)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没有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权责利不明确,导致企业的管理层层弱化,管理力度层层递减,无法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

(三)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落后,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有些企业虽然使用了相关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因为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并没有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甚至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具有从业资格,其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不高,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财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会比较粗劣,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无法真实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三、加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企业的投资收益。一方面,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以经营总战略为指导,利用对各项条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进行投资决策,根据市场导向对投资的时机、区域和规模等做出选择。例如:在企业新产品的研究和试制阶段,要着手搞好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新产品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科学分析,以此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应规范企业的投资程序,在进行投资前要对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当前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做出判断。投资后要实施全过程监管,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到精细的管理,实施跟进战略,以此规避投资风险。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企业应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和跟踪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重视对资金、存货以及各项债权债务的管理,通过信息化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控制,对资金的支付和收回做出准确的预测,合理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比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健全规范的信用制度,对企业的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健全客户的信用资料,对不同的客户信用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信用标准;重视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收现率分析等,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三)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企业面对着更加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地掌握国际通用的财务管理规则,掌握国际的财务管理知识,才能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该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信息意识、发展意识和风险意识,为企业的筹资、投资决策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预警体系,实现多元化筹资和经营的方法来化解和防范各种风险。

篇9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北京 100000)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倡导,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不但给我国企业带来潜在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财务风险;构成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87-02

收稿日期:2015-02-08

作者简介:张晟(1989-),女,辽宁辽阳人,本科,初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财务金融方向。

一、引言

国际工程承包是指一个国家的承包商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原材料和许可权等承揽国外业主的工程项目,为其完成工程项目或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并按承包商与业主所签承包合同的规定收取各项成本费及赢得利润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1]。国际工程承包涉及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方面。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并在这三十多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继续挖掘我国的对外承包产业实力,扩大业务范围,深耕既有市场,是加速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化的基本战略。

然而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升级给国际工程承包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往往具有投入资金量大、施工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工程管理复杂的特点。国际环境动荡性则使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带来承包项目的亏损。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要想继续扩大业务范围,与欧美国家的成熟企业竞争,就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深入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来源和规避措施,并将风险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以有力的应对措施将风险转化为机遇。

二、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构成因素

对于财务风险定义的解释,可以概括为:由于一些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融资不当等因素导致企业丧失正常的账目资金偿还能力,从而使企业投资人的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呈消极背离的危险[2]。

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方方面面,大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不确定性,当企业相关决策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或不能应对外部环境动荡性时,不当的决策活动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或直接损失。在财务领域中,财务风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对各种系统的或者非系统的因素无法预料和控制,企业的实际财务目标与预期的财务目标出现差异,而这样的差异会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即为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融资或筹资风险,它的产生是由于企业的负债存在使得企业存在到期无法偿还本金的风险,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3]。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构成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

国际工程承包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其应对的不仅是来自各个国家的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难以预测的国际环境。这一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存在着极大的投入风险。首先,国际工程承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国家之间的经济环境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差异巨大,这些都是双方合作的难度和风险;其次,西亚北非等地的政治环境动荡,而我国承揽的很多工程项目处于这些地区,项目进展和人员安全时刻受到威胁,相应的企业财务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也常常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一情况也会增加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企业风险。

(二)财务管理制度因素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多数将工作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上,而在财务管理方面则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流程不规范,监管不严格,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财务管理缺乏效率和前瞻性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没有一个稳健运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

(三)企业投融资战略因素

1.投资风险

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中国企业既有大型垄断央企,也有中小民营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往往资金充沛,投融资能力更强,然而一旦决策失误,产生的后果也极大。尤其在对于还未发展成熟的企业来说,内部管理效率低,缺少行业内的领头人物,项目运作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增加了投资风险。另外,我国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签订项目合同往往漏洞繁多,这又间接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有些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只为获得当前的既得利益,采取相对高成本和相对低效益的项目开发策略,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导致预期效益难以实现,而且可能有项目亏损的后果。

2.融资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大多为大规模的集团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额大、成本高、需要大额的资金的支持,然而在投融资领域,我国企业才刚刚起步,市场不够活跃,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不完善,因此融资难度极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企业在融资方式与融资渠道上有多层次的进展,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相比,依然有诸多不足,仍然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民间资本难以介入,过度依赖银行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率增大,进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工程项目中的相关因素

1.投标报价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承包方与发包方都面临诸多不确定情况,在项目初始决策阶段的只能进行工程量的估算和概预算,施工图设计还不完善,而工程量估算的结果往往与未来的实际结果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如果承包商在投标前对工程所在地的相关情况了解不足或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概算,将导致报价出现疏漏而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2.资金链断裂风险

随着EPC承包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承包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承包商不但需要有设计、采购、施工及咨询的全方位能力,同时需要雄厚的资金基础。在这种形式下,业主一般要求总承包商带资承建,一旦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工程款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工程变更而双方不能就工程量和工程价款达成一致意见时,承包方与业主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工期风险和资金风险,尤其对于承包商来说,工程款项往往数额巨大,为了保证工期往往还需继续垫付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这对其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3.分包商违约风险

许多总承包商在承揽一个工程项目之后将部分标段分包给专业分包商。部分分包商为了中标而恶意报出低价,而在中标之后则以各种手段寻求工程变更,进而提高工程价款,从而攫取利益。如果总承包商不能妥善处理这类问题,工程可能出现工期延误、工程质量差甚至违约的风险。

(五)人力资源因素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业务范围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急需懂技术、懂管理并擅长外语交流的综合型人才,而人才的缺乏与日益扩大的企业规模不匹配,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投融资、工程项目管理、战略管理风诸多方面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人才是诸多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企业经营内容都由人来完成,如果相关业务领域的人员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业务完成的质量,甚至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刚刚起步,大多企业还未把财务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财务管理往往处于被忽视的位置,这就使得本就基础薄弱的财务管理环节存在更多的风险。在现实的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上级领导缺少风险管理意识是致使企业遭遇财务风险的关键原因。只有首先将财务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积极地培养有前瞻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从而建立起有实力的财务管理团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管理效率低和失误频发的局面。

三、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前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风险,针对上述主要风险,我国企业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相关管理机制

1.建立企业风险预测机制

企业面临的一切风险首先诱发于外部环境的变动。因此,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观察与预测尤为重要,是否能准确把握当前乃至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以及预测企业风险和可能的市场机遇是企业能否应对危机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就要透彻地掌握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法律制度、人文环境,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水平,熟知最成熟的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方法。只有有效地预测了风险,才能相应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基本环节和重要环节。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夯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力,以便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首先强化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细化财务管理流程,明确财务管理中的相关责任,进而在井然有序的财务管理流程中继续构建财务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企业投融资机制

我国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通过增强企业的获利、偿债、履约、经营、发展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来提高信用等级,并通过良好的声誉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要深入研究金融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制定融资计划,控制资金流速,结合合同管理有效地进行资金使用、资金结算和资金回收等。

(三)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整体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在发挥会计职能的同时要提升财务管理意识,务必实行统一的财务流程。建立境内外财务监管网络和实行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的项目财务风险管理预警控制制度,如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财务人员既对项目经历负责,也要接受企业财务部门领导;加快企业和项目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应实现会计集中核算[4]。

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财务风险管理的前提,提高国际工程项目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实现财务风险有效控制的根本措施。企业应全面培养提高项目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积极引进国际财务会计和管理人才,逐步推行人才本土化,鼓励财务人员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合同谈判以及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从全局的角度为企业和项目的财务决策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崔军,钱武云,编.国际工程承包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姬宏伟.医院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3]尹嵩.关于国际工程项目中财务风险规避的探讨[J].商,2013(21).

篇10

【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有了可喜的发展,在国内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有些已进入国际市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对我国现有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基于企业集团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现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在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提供参考与理论指导。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及重点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其管理目标是促进资金的流动性及应用性,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本。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投资和利益分配。关于企业财务目标,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基本形成,由于企业集团受所处的经济体制及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等因素影响,企业集团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确立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重点一是要做好在经营战略上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协调;二是在财务控制中要考虑集权与分权的权衡;三是组织协调与组织冲突。。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建立起了数千家大型企业集团,但更应当看到,我国企业集团管理水平的提高明显满后于组建速度,主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方面不仅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两极分化严重,要么过度集权,要么过度分权,集团公司无法对整个企业集团实施有效的控制,不能从企业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安排投资和筹资活动,集团整体利益受损,使集团内部财务政策不能达到一致。

(二)财务控制缺乏一体性。财务控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往往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

(三)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监控。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各级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报表严重不实,滥投资,乱分配,截流利润,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搞账外经营财务上失控现象,子公司的财权过度分散仅仅是导致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对分散的财权缺乏强有力的监控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建议

面对多变的理财环境和相对复杂的内部财务关系,为实现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必须真正从战术经营转为战略经营,必须以有效的财务体制、财务机制为保障。

(一)建立健全集团公司的财务机制。财务机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经营机制的运行。集团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形式,要想真正改变产权模糊、政企不分、职责不明的格局,关键是要解决财务自,即财权问题。因此,集团公司经营机制的转换关键是财务机制的转换,财务机制的转换是经营机制转换的必要前提。

(二)处理好财务权限上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规范完整的内部管理体制基础上,集团要根据内部各层次和集团核心企业所持有的股权,科学界定母子公司责、权、利,规范集团理财行为。母公司不能随意干预独立法人子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工作。但为了保证其资本金的安全性,可以从量的方面确定风险防范区间,确定各层次盈利责任的指标体系;从质的方面严格各项理财制度,考核奖惩制度。母公司的控制重点应是长期资产,而对流动资产的控制可以下放到子公司,并建立严格的制授权批准制度。

(三)加强筹资管理,促使集团不断发展。筹资是集团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集团公司只有能够以尽可能低的资金成本取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供应,才能迅速发展并显示出生生不息的活力。而资金短缺是困扰集团公司的严重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金问题,从更深层次看它是一个企业制度问题,目前,两权分离给集团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只有重塑筹资主体,改善筹资环境,优化筹资决策,以及提高筹资技术,集团公司的筹资管理才能得到稳步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