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无机材料技术经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41-02

一、引言

我国主要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断涌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形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经济学科,其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目前不少高校非常重视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不仅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而且在理工类各专业也开设了该课程。为满足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无机材料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更好地适应行业工作,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在2013版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无机材料技术经济》作为专业选修课。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课程的现状,介绍了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建设情况。

二、我国高校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的现状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已充分认识到技术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纷纷在工科专业中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把该课程作为全校理工类学生的必修课,浙江工业大学把该课程作为全校各工程类专业的公共必选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开设此课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工科专业开设《工程经济学》课程。石油大学技术经济学课程是该校各工程技术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选修课。广西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了“电力技术经济”课程,浙江科技学院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武汉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概算编制和初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知识,开设此课程。

三、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简介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是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讲述无机材料生产中技术经济问题,是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无机材料工业的特点,研究无机材料工业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及科研等各方面和各阶段的经济效益问题,任务是将无机材料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前期决策中,对项目的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等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掌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达到能对具体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准确评价的目的,培养学生作为复合型工程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四、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内容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为32学时,选用教材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工技术经济》,主要内容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经济评价方法;不确定分析及风险决策;技术经济预测方法;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生产管理的经济分析与优化;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技术经济分析。要在32学时中将以上内容法全面讲解清楚,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以上教学内容进行增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技术经济的定义、内容、特点、发展概况及其应用,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介绍课程安排、参考书目、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该课程有总体的了解和印象,增加了教材上没有的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现状。第二部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经济效益、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投资、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等基本概念,投资、成本、利润等各种指标的内容及计算。第三部分――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可比性原则,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现金流量和净现金流量的概念,资金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第四部分――经济评价方法。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追加投资回收期、投资效果系数、年值、差额净现值、差额内部收益等基本指标的定义、定义式和经济含义,单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多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第五部分――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决策。第六部分――项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市场研究和生a规模、原材料路线和工艺技术的选择、厂址的选择、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财务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教材中其他的内容由学生结合课本和案例自学。

五、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教学方法

讲授无机材料技术经济,目的是培养既懂无机材料生产技术,又懂经济,既有科学思维,又有经济头脑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交互式的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的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与无机材料工程实际相结合,案例教学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能够生动、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从而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中许多知识点都适合案例教学,例如:投资估算、资金等效值计算、盈亏平衡分析、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等,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实施时,教师可以案例的形式引入知识点,通过讲解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习等差分付序列现值时,引入案例:某陶瓷厂在技术改造中第一年的收益额100万元,其后逐年进行技术改造,优化工艺参数等,使收益逐年递增。设第一年以后至第8年末收益逐年递增额为3万元。试求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该厂8年的收益现值。通过讲解公式推导和计算使学生掌握资金等值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讲解后,马上给学生相似案例,让学生当堂进行解决,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计算公式分析与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交互式的问题教学法

交互式问题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知识点,师生互相提出问题,通常是在讲述知识点前由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n,知识点讲完后进行提问和讨论,或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计算解答。某一知识点讲完后,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由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问题,很容易会产生一些疑问或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些向老师提问的时间,由老师解答或集体讨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时,先提出问题。某水泥厂年初从建设银行贷款1000万元,并约定借期为N年,贷款年利率为I。讨论式问题:从水泥厂角度看,借用他人的资源,是要付出代价的,并且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越多。这种代价与什么有关系?怎样的关系? 计算式问题,现在的500万元,与5年后的500万元,在价值上不等。那么,现在的500万元,与5年后的多少万元,在价值上相等?(在年利率为13.6%的情况下,与将来5年后的1000万元,在价值上相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理解了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价值的变化――增值。而且,时间越长,资金的增值越多。另外,学生们感兴趣的是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有限的资金增值,这样的问题会向老师提出来,这个问题正好符合“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表现”这个知识点,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可以通过直接投资,从生产过程中获得收益或效益。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通过间接投资,出让资金的使用权来获得利息和收益,如存入银行、放贷、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

(三)考核方法

无机材料技术经济课程实践性强,要在短学时内起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的作用只能采取平时作业、课堂参与度、实践能力考核、理论水平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多是解决小型的案例,以计算为主。课堂参与度主要考核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参与程度。实践能力考核采取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形式,让同学们查阅资料或去企业调研,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理论水平考核采取开卷形式,考核内容突出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水平。

六、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材料类专业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而且还要懂技术经济,掌握一定的技术经济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研究、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自主创业等各项工作中,能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无机材料技术经济应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加以建设,同时加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经济效益意识,扩展学生的知识广度,对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研课题(项目编号JYLA2012-2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4G133)。]

参考文献:

[1] 吴添祖,虞晓芬,龚建立.技术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吕海萍,董颖,李长安,董敏.工科学生的三个使命与技术经济学课程改革[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2)

[3] 白晓青.“电力技术经济”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

[4] 宋航,付超.化工技术经济[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曹平,李军,全学军.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改革探析.广东化工,2012

[6] 李冬梅,刘红岩.工科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设置探讨――以华北科技学院为例.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篇2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一、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原理

工程项目投资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把工程项目建设发生的全部费用控制在批准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和竣工决算等目标的实现,达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工程项目投资的基本控制原理为: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不同投资主体控制;合理设置控制目标;以主动控制为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

二、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

1.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最佳方案。一是规模应合理,规模过小,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规模过大,超过了产品市场需求量,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经济效益低下。二是建设标准应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地区、规模、等级和功能合理确定。三是考虑建设地区、厂址选择及工业基地的聚集规模,要符合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方规划,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四是生产工艺、设备选型,要先进适用,经济合理,优选最佳方案。

2.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龙头,抓好估算才能做到宏观控制,搞好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的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合理的投资估算取决于投资估算指标,因此,决策体系要明确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

3.客观地做好项目评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在项目决策前的可研和评估中,采用现代化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投入产出诸多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选择最佳方案为决策项目的依据。它是可研和评估的核心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由于经济评价分析和参数设立了科学的分析计算指标和判别依据,使项目和方案经过需要――可能――可行――最佳,深入分析和比选,把项目和方案的决策建立在优化最佳的基础上。避免了依据不足、方法不当、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把资源用在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

4.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从源头控制工程项目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从投资源头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制度;是在国家政府宏观调控下,先有法人,后进行建设,法人对建设项目筹划、筹资、人事任免、招投标、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负责制,按国家规定法人享有充分的自,对法人进行严格管理和奖惩的制度。实行法人制,有利于建立法人投资主体,形成自我决策、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求发展的运行机制。由于法人对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承担了法律责任和风险,真正做到谁决策,谁负责。避免了只有向上争项目、争投资的积极性,没有科学决策、筹集资金、控制项目质量、工期、造价和提高效益的压力;有利于国家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来规范工程项目投资与建设的全部活动,促进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

三、设计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

1.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阶段的首要步骤和控制工程投资的有效方法,采用设计招投标、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在工程设计阶段,要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工程经济技术人员要密切配合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要认真按可研报告及投资估算,作好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要严格按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范围和概算造价,作好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

2.设计中加强技术经济分析。设计过程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在总平面图设计、建筑空间和平面设计、建筑结构和建材的选择、工艺技术方案,以及设备选型与设计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经济分析和多方案比选,实现设计产品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

3.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批准的可研报告和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其控制对象是影响工程设计静态投资的项目,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再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而得到。它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和概预算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对设计规范、标准、工程量和概预算指标的控制。

4.推广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是指按国家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图纸进行的设计。采用标准化设计可提高设计速度、节省设计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成本。标准构件的木材消耗仅为非标准构件的25%。

四、施工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按照设计文件、图纸组织施工的阶段。其投资控制目标是把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承包合同价或投资估算内,在规定的工期内生产出质量好、造价低的建设产品。主要方法:进行施工招投标、合理选择承建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优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与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处理好工程索赔。

参考文献

[1]傅怀中.浅谈建设工程投资控制[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6(02).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

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边缘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角度对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强有力的工具。它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实用性、预测性和定量性等特点。由于“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需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要在现有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案的改革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教材建设的任务:一是要确保质量;二是要有新意、有创意,要瞄准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三是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目前国内有不少有关“技术经济学”的教材,但缺少反映有关林业方面的教材,而且也未能及时体现我国经济改革、会计改革、税制改革等方面的新内容、新变化。因此,编写(林业)技术经济学系列教材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借鉴国内外有关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经验,充分结合林业的实际,北京林业大学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层次学员的意见,结合学科的发展和各专业的需要,启动了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工作。预计形成《(林业)技术经济学》系列教材共3册,分别为:《技术经济理论(上册)》、《技术经济方法(中册)》和《林业技术经济案例研究(下册)》。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我校目前的教学计划,“技术经济学”内容体系分为两段:非专业本科阶段讲授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专业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结合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应用方面的课程。按照学校教学计划的规定,上述系列教材中的《技术经济理论(上册)》和《技术经济方法(中册)》仅适用于非工商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教育,即适用于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学生使用;而对于工商管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3册教材均适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使用上述系列教材的同时还要指定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的原版教材作为指定教学参考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材系统的配套建设,在确保高质量教材建设的同时,还应根据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讲义、教学大纲。“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应以发展的观点,本着“强化基础与提高能力的宗旨”,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变化合理选择和组织新的教学内容,精简和调整原来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有体系、更完整、更新颖,实现教材、学习指导书、教学课件相结合的模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科研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案例式教学方法,建立了“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加习题、案例分析、上机实验、课程设计”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讲授

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以外,积极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导学式、导创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利用基于PowerPoint软件平台研制与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相适应的“技术经济学”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如,为了满足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意愿,在授课中精选章节,让学生自我发挥、自我表现,并由同学评析、老师总结,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并在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由于“技术经济学”课程突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如何把多媒体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用好用活,充分发挥其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讨论加习题

在基本原理、重点和难点由教师课堂讲授的前提下,对于比较灵活的教学内容,教师事先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自学、思考、准备,再到课堂上讨论。讨论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以分析、归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强,对学生理论层次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针对必须进一步强化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应进行课堂习题训练,形成《技术经济学习题集》,通过课堂作业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全面掌握,并在课堂作业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在理论教学、习题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专题案例实践。例如,在资金的时间价值、技术经济分析、财务评价等理论教学结束以后,以“折现率应如何确定”、“项目中设备如何折旧”、“项目赢利能力趋势”等为专题,分别选取不同的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辅以启发和情景的综合教学法,即在分析、讨论案例时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利用案例本身的特有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强化了理论教学,而且学生通过理论知识与案例的一一对应,大大增强感性认识,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案例教学的同时,形成《技术经济学专题案例集》,并注意经典案例和最新案例的结合,保证案例的规范化与及时更新。通过一个一个的案例教学实践,使学生们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使学生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得到运用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上机实验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对经济学、管理学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因此,需要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课程设置了10个学时的实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验证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得到进 一步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业务流程,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实验的方法和技巧,熟悉用计算机软件Excel制作可研报告所需报表的程序。要求学生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计算、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撰写实验报告,主讲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具体的上机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具体业务的操作程序,掌握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理论、案例、实验等环节进行整合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理论教学、案例实践教学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各有侧重的教学环节,如何使不同的环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课题。应根据目前与技术经济学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出具体的项目经济评价内容,形成完善的《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以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设置项目经济评价的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深入研究一个案例,包括原始数据收集、计算方法的选择、财务报表的编制、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写出项目评价报告,以判断项目财务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项目评价的分析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项目内容进行详细的项目设计,完成项目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形成《技术经济学习题集》、《技术经济学专题案例集》、《技术经济学实验手册》、《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以配合全新的教学方法;对方案拟定、技术经济计算、方案选优、综合评价等教学内容列出大量的习题与案例,以适应理论教学、专题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需求。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比较重视考试成绩,因为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综合测评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级,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此,如何使考试成绩真实、有效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与把握,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师思考、探索的问题。“技术经济学”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与现实结合紧密。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的考试方式单一、题型固定,考查死记硬背的多,考查学生能力的少。为了克服这种不良现象,应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我们计划进行“题库测试、习题训练、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四位一体的考核制度改革,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力求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充分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与素质,切实考出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考核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建设测试题库,编写《技术经济学习题集》、《技术经济学实验手册》、《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形成“题库测试、习题训练、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四位一体的考核制度;每位学生期末的课程总成绩应涵盖“题库测试、习题训练、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按不同比例计入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首先,根据每位学生对《技术经济学习题集》中作业的完成情况给出习题训练成绩,并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其次,根据《技术经济学实验手册》的规定,考察学生实验课程的表现情况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并以2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再次,按照《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规定,考核学生的课程设计,并作为开卷考核以30%的比例计人课程总成绩。最后,根据“题库测试”中提供的试题类型,结合学科的发展和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期末考试,以3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即每位学生最终的课程总成绩一习题训练成绩×20%+上机实验成绩×20%+课程设计×30%+期末测试×30%。

这种考核制度不仅有效地避免了闭卷考试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篇4

关键词:《物流经济学》;教学方法;物流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52-02

《物流经济学》作为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必修课,应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了物流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将物流现象融入经济学的体系进行剖析。通过对物流经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介绍,逐步引导学生熟悉、了解和学会利用物流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相关工具,对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服务水平与效率、主要物流活动环节进行经济分析,对物流绩效和创新效益进行评价,并能够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进而培养学生能够做到自觉运用物流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对夯实学生的物流理论基础,提高日后在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我校该课程为40学时,主要讲授的内容由物流需求与供给、物流服务与效率、运输经济分析、库存经济分析、物流设备经济分析、物流成本分析、采购经济分析、物流绩效评价、物流制度与政策以及逆向物流与绿色物流等几大部分构成[1]。由于课程讲授内容相对较多,如果仍旧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授课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和相关章节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注意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物流问题

《物流经济学》本身就是用经济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物流体系的一种分析和解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已经掌握的一些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物流现象、解决物流问题。例如:在物流需求与供给这一部分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运输方式对应的竞争环境和市场类型,如陆运市场由于准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价格透明,因此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进而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运用微观经济学中价格弹性的概念分析陆运市场的需求与供给价格弹性,分析如何达到完全竞争环境下的供需平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讲授过程中仍要注意强调物流本身的特点,例如物流需求的派生性质、物流供给的不可存储性等。希望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掌握物流特点的基础上,学会自觉地使用已有经济学理论去分析物流问题和现象。

二、强调方法论在物流管理类课程中的作用

目前在国内物流管理专业的很多课程里对物流体系的讲述仍然停留在使用文字描述现象的层面。虽然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大部分的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但是对于物流理论体系的分析和揭示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授课中应该更强调数理方法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由于本课程内容中有大量内容需要使用,运筹学、技术经济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因此在本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应该在对基本方法论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的基础上,大胆鼓励学生使用这些方法对物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在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复利计算进行细致讲解的基础上,引入技术经济学中常用的净现值法等项目评价技术,让学生对一些物流投资项目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对项目进行分析评价。再如:教师可以在对决策树、风险型决策方法、动态规划等运筹学的理论进行回顾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决策问题如物流设施改扩建、物流设备等进行精确的理论分析。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经典理论与相关的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

物流理论具有典型的后进性,即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发展远远晚于物流现象的出现。由于物流理论的发展时间有限,而且物流运作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又层出不穷,如果要求学生使用一些经典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新问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一些基本的经典理论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更多地结合现阶段物流管理的新问题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接受最新的研究理论,并使用其解决物流运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在物流绩效评价以及供应商选择两部分教学内容中一些主流的如打分法、成本比较法等简单的方法,虽然学生很容易接受,但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严重的失误,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将研究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理论性与实用性都较为出色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上述理论方法进行整合,讨论基于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手段。为将来科学地展开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指导他们去学习如TOPSIS、DEA等更深层次的理论,为将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培养兴趣。

四、明确学校主要的服务对象和领域,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地融入本地化特色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优秀,一个主要的标准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合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的需要,这也正是大学服务于地方的主要表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公共知识之外,教师应该更强调与学校所在地紧密结合的一些内容。以海南大学为例,为了配合海南省建设和发展国际旅游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相应加入了逆向物流和绿色物流部分,在强调物流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努力做到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外,为了突出本省热带农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在全国的优势,在运输和库存管理部分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外,加入了冷链物流基本运作的相关知识介绍,为毕业生可以无缝服务于当地产业创造条件。

五、教学中更多地引入试验教学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虽然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但通过了解和学习其他院校该专业的办学经验不难发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除了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外,对于学生的实际操纵和动手能力同样看重[2]。因此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在进行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加入实验教学,依托我校新建的物流管理实验室,可以对配送中心的进出库、移库、分拣、包装等作业环节以及零售行业的物流体系进行实地模拟。在增强学生对上述具体操作流程的理解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可以带来极大的帮助,为学生就业后尽快进入角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将案例、游戏带进课堂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物流经济学》作为一门物流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在授课内容上偏重于理论、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但众多的理论分析势必会使课程晦涩难懂,因此将案例、游戏带进课堂教学,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库存经济分析部分,如果只是一味地推导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安全库存等理论的数学公式,一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影响教学效果,可以在进行上述理论教学的同时引入“啤酒游戏”等游戏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加深其对于订货批量、安全库存、牛鞭效应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此外,在讲授例如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等相对抽象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入如家乐福等知名企业的案例进行说明,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理论,也可以使他们知道这些理论如何使用,从而增加学习的目的性[3]。

七、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4]。对于课程中一些如物流制度与政策等内容,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讲授,不但枯燥,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自然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可以更多地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给予一定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课堂进行反转,往往会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上述模式并不意味着放松对教师的要求,反而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相关课程的知识需求,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从不同侧面考察课程学习效果

上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了研究性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了案例、实验、自主学习等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考核也应该摆脱传统的试卷考核的形式,而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建立由论文、课堂表现(包括自主学习表现、案例讨论、游戏参与等环节的表现)、实验课成绩以及平时测验构成的灵活多样的考核体系,从不同侧面考察课程学习效果,在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考核的公平、公正。

上文是笔者在《物流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充分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学生群体以及前期知识储备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舒辉.物流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蒋丽华.“三赢模式”物流实践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实施策略[J].物流技术,2012,31(10):188-192.

篇5

关键词:电力项目 设计阶段 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29-01

随着电力建设的突飞猛进,电力工程的总造价和单位造价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无论是电源建设项目还是电网建设项目,都存在着忽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现象,尤其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致使有些项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出现了投资失控。而实践证明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真正的、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入在工程项目中的资金使用效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迫切需要解决而且要被高度重视的问题。

1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

1.1 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是一种研究如何以最少的成本获得产品的必要功能的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价值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购部的设计工程师麦尔斯从代用材料的研究开始,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一套在保证同样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的方法,即价值分析方法。之后,此方法又被应用到了改进产品的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改进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等各方面,成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践运用,价值分析的内容、方法逐步得到了逐步的丰富、发展和完善,而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价值工程。评价产品好坏的一种标准,就是来看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的高低。这个比值就是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或“价值系数”这两个参数。

1.2 限额设计原理

所谓限额设计是指:“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地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已被审定批准的投资额作为下一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总体目标。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的设计文件做出决策。而且各专业在使用功能达到保证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层层的控制作用,概算形成有机的整体,克服“三超”,保证使设计与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是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

2 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实施

2.1 工程可行性研究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是否做得好已经成为了设计阶段搞好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应按照客观的规律,实事求是地加大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以提高工程报告的深度和可信度。相关人员要密切配合,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测,收集掌握工程设计的第一手详细的资料,随时进行工作间的协调与沟通,确保测量的各种数据的准确性,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工程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在多种投资的方案中进行对比进而选择,确定出最优的投资方案,做好把握投资估算的第一关。做好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则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会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对后面的工作程序会有很好的影响度。

2.2 采取优化设计的方法降低工程价格

设计阶段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要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这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招标竞选是对设计方案进行好的选择的方法,在进行方案选择时,要综合运用价值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技术和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并对设计方案的功能、造价、工期、设备、材料、人工消耗等方面按照经济效果来评价,综合这些重要的因素从各个方案中选出最适合和最令人满意方案。

(1)进行设计招投标。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采用招标方式来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已经是普遍做法,因此,设计单位只有凭借自己的良好信誉和过硬的设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胜,取得先机。将竞争机制建立在设计单位内部,会大大增强设计人员风险意识和危机感,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被激发出来,这样会让设计人员的思路更加开阔,设计灵感也会大大增加,让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会脱颖而出,从而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因此,在这样的压力下,设计人员就会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全面的优化质量和造价,以最优化的设计、最合理的造价,减少设计的指出,提高设计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达到最低。

(2)优化设计方案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

相同的建设项目或者工程,如果设计方案不同,工程的造价也不相同,所以,要运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选择,选出最实用报价又比较低的设计方案。价值工程理论其实是一种从技术角度进行经济分析方法,也就是强调以较少的资本投入,产品的功能有能很好地实现,从而使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提高。项目设计阶段是在使用价值工程理论时的重点,价值工程运用要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开始就进行介入,这样才会达到最大的效果,如果等到项目前期设计已经完成并开始施工时,再进行价值分析,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就会发生变更,导致资本的浪费。

(3)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

编制的概预算是反应设计阶段工程投资的大小的,但是,决定概预算编制质量好坏的关键是技经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控制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强对技经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素质。这其中包括加强他们对造价的相关标准、定额、文件和信息的学习,重视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与总结;同时技经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也要提高。

(4)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控制投资的规模要运用限额设计,在实施限额设计时首先要对限额设计的总值进行确定。限额设计的总值的依据就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里面包含了经过批准的投资估算。实施限额设计的设计单位在工作中要坚持限额设计的原则,加强各专业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使各设计人员能够自觉地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工程设计是实施限额设计的基础,这是为了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实施限额设计的关键在于将限额设计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从而使设计人的工作有相关制度的保障,还要注重管理;实施限额设计的目的在于和价值工程控制理论相结合,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

3 结语

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造价控制管理会一直伴随,这是工程项目管理重要一环,结合本文,项目施工前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更决定了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本文分析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了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如对设计方案进行招标、优化设计方案等,这些对于控制建设工程的造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request of registered engineer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urpose and reform idea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in the e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

Key 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Engineering Economics;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44-02

1 《工程经济学》课程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要求的关系

随着建筑行业工程师注册制度的推广和执行,注册工程师成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认可的途径和标志之一。建筑行业注册工程师作为专业人才,除具备工程技术能力外,还应具备工程管理能力,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融资决策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方案的比选能力等。工程领域涉及的这些经济类问题都是通过《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解决的。此外,《建设工程经济》也已成为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对他所提出的方案的技术可能性负责,还必须对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负责。在我国现行的诸多建设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工程经济学都是一门必考的基础课程(见表1)。通过学习,为合格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履职搭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目的与改革思路

2.1 教学目的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资金成本的含义,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等章节对工程项目投融资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案的不确定分析主要实现对未来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设备更新的内容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直接相关。价值工程原理有利于项目管理者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最佳的功能。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工程项目的经济决策方法,对从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过程中的投融资管理、项目的后评价等工作奠定基础。

2.2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①综合性。工程经济学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大类。②实践性。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来源于实践。③系统性。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集合体。工程经济学分析的对象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

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运用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必须正确地把握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运行过程。②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工程经济学对问题的分析过程,是从定性出发,通过定量,再返回到定性。即首先从工程项目的行业特点、分析的目标要求、基本指标的含义出发,通过资料的搜集、数据的计算得到一系列判别指标,最后通过实际指标与基准指标的对比,不同方案之间经济指标的对比,对工程项目各方案作出优劣判断。③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需要计算成本、收益和费用,其目的在于寻求成本费用与目标的平衡点、成本与功能的平衡点、技术与经济的平衡点。④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对工程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动态评价为重点,多练习多实践。

2.3 改革思路 ①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将本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就业、注册工程师考试联系在一起。②改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尤其是与注册工程师相关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③增加案例教学,以工程实例来介绍工程经济的概念,强化工程领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性。

3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措施

3.1 教学方法改革 ①精心策划绪论课程,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都十分重要。在第一堂课上,要把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阐述得清清楚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自信心,为教学双方的和谐促进奠定基础。具体措施主要有:首先要依附于实际工程案例来讲理论,最好是众所周知的大项目或身边熟悉的小项目。其次,通过问题来引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要真实而且不陈旧。②基本概念要准确详细讲解。本课程中有些概念贯穿始终,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如资金的时间价值、方案比选、不确定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因此,这些概念要细讲,直到学生掌握。③基本公式要讲透,这里主要指常用的复利公式、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举一反三,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课时。④灵活组织教材内容,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更要避免长期使用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博采众长,多利用参考书和优秀教材来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极大丰富教学内容,也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工程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项目评估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效果学等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相关知识进行对比讲解。⑤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解决好课时减少与学科知识容量成倍增长的矛盾。既要有细讲,也要有泛讲,还要有学生自学内容。⑥强化案例教学,增加课程实践学时,将复杂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工程案例中进行介绍。

3.2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本课程的计划学时数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特点,对课程群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综合考虑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设置最实用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3.3 考核方式改革 由于本课程具有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本课程的考核应该以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为主,既可以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项目财务评价练习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件编制、专题研究论文等非考试方式进行,或多种考核方式同时采用。

4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根据以上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加深了相关教师对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得到了丰富、考核方式得到了改进。

本课程的教学已获得的广大学生的认可、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日后的注册工程师考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琳,鲍学英,王恩茂.工程经济学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4).

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阶段;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技术、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造价预测、控制、监督、分析等实际问题,其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从项目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仍受到前苏联以标准定额管理为主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束缚,工程造价管理偏重于项目施工和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管理,缺乏对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所谓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事先主动进行工程相关经济指标的估算、预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一、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作用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工程造价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涉及社会再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在现代经济市场条件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2.工程造价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

3.工程造价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

4.工程造价是利益合理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

5.工程造价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工程造价自身形成一个指标体系,能够为评价投资效果提供多种评价指标,并能够形成新的价格信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投资提供参照系。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工程造价的管理一是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所谓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招标控制价(预算价格)、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二是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有效控制造价必须体现三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之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要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策划阶段和设计阶段上来。

2、主动控制

自20世纪 70年代初开始,人们将系统论和控制论研究成果用于项目管理后,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的采取决策措施,以尽可能的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这是主动地、积极的控制方法,因此被称为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的控制工程造价,更要能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

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地手段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有效手段。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实力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做到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三、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实施

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按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各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够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使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可以说决策阶段的项目决策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和投资效果的基础。只有加深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地计算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打足,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选择、设备选用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1)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或方案竞选,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采用设计招投标形式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促使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在审查设计单位的设计时,要利用各种指标对总平面图设计、工业建筑的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这两方面的设计不仅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施工及投产后的生产、经营都有重大影响。对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认真进行经济分析,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经济实力,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工艺技术方案。

(2)推行限额设计。

(3)推行标准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采用标准设计可以促进工业化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4)运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是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使之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方法。它是处理工程造价和功能矛盾的一种现代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通过功能细化,把多余的功能去掉,对造价高的功能实施重点控制,从而最终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

3.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投标制,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通过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程建设。在招投标过程中,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熟悉设计图纸,仔细审核中标单位报价书中的工程量、单价,限制投标单位采用投标策略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

(1)编制工程招标文件。

(2)运用工程量清单规范招投标。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反映了承包人完成建设项目需要实施的具体的分项目标,为投标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竞争性报价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招标单位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自主报价和自主竞争。

4.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仔细审查合同标价和工程量清单、基本单价及其他有关文件;结合工程进度和质量,正确进行工程计量,复核工程付款账单,按规定进行工程价款结算;

(2)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对设计不妥的地方及时更正;加强工程索赔控制,进行全方位合同管理;

(3)合理进行现场签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利用技术经济比较方法进行综合评审,运用价值工程对施工阶段材料及施工方案选择进行优化,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4)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5.竣工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竣工决算是反映建设工程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及时、准确地对竣工决算审核,对于总结分析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积累技术经济资料都具有重要意义。

(1)在确定工程造价时,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工程审计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定额子目的组成及包含的工作内容、工程造价计算程序、费用定额包含内容及记取方法,还要掌握它们的编制原理,内在联系,确保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性。

(2)要坚持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有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变了。因此,在结算时不能只是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事实证明,要有效控制工程工程项目造价,对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及时抓重点,抓关键环节。其次,在工程实践中还要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齐骥,焦占栓等.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 乐嘉栋等编.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 朱江俐,祁迎枝等.浅谈如何在工程监理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J].建设监理,2004(3)

篇8

关键词:Delphi法 决策方法 矿井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3.6

Delphi法是利用专家的集体智慧对某些复杂问题进行决策的方法,它是美国兰德公司在五十年代初期首先采用的。当时以“Delphi”为此法的代号。Delphi是古希腊历史遗址,是神谕灵验的阿波罗神殿所在地。国际通用称此法Delphi法,也称专家评议法。Delphi是科学决策的一种方法,它已在很多方面表现的相当好的决策效果,求解领域首先有军事继而扩大到外交、环境保护、能源、保健教育等各方面。本文基于Delphi法对矿井生产中井筒位置选择、回采工艺选择,开采方案选择进行了论述。

(一)、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专家评议法是利用专家集体智慧对某些复杂的研究命题进行决策。是依靠专家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直观判断。集中集体的智慧是以“权值”及“评价值”的形式来表现。

确定个影响因素的权值的;要确定因素的重要性序列---F值,专家们凭本人的经验和见解,划定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序列值F,每一专家提供一份F值的评定值即专家打分表。

(二)、Delphi法在回采工艺选择的应用

目前厚煤层的开采方法有整层开采和分层开采两种回采工艺,其中整层开采又有厚煤层一次采全高和放顶煤的回采工艺方式。就回采工艺系统而言,它是一个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工艺系统,而它的评价和选择就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进行选择时,仅考虑某一指标并不能说明该方案的优劣,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可行性方案的影响,如工作面产量、效率、成本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把所有的因素考虑到了才能选出最适合最优的回采方案。如某矿经建立工作面的经济数学模型,对各种方式的工作面产量和相应的主要费用进行计算,并且对各种工作面回采率进行统计计算,选取典型煤层厚度,将开采方案划分14个。应用计算相对偏差值的方法,求出各方案综合评价指标---加权总均方根偏差 ,当煤层厚度4.2m左右时,一次采全高最为有利,随着煤层厚度的加大,逐渐有利于采用放顶煤开采,对于分层开采,其采准巷道布置复杂,巷道掘进费用和维护费用高,增加了吨煤成本工作面产量也较整层开采低,故不如整层开采有利。

(三)、应用实例与分析

马家沟矿建于1908年,是开滦矿务局最早的矿井之一。目前矿井生产为9水平(-700m),矿井的延伸工程已达11水平(-903),已超过原定的-800m井田深部边界。按-800m井田边界,储量近于枯竭,但为了老矿挖潜,保护国家资源,把深部边界从原来-800m延深到-1200m,即增加了4个水平。9~14水平主要可采煤层为9-2煤层厚度为0.22~8.87m,平均厚度4.33m,12煤层厚3.92~16.64m平均厚8.27m,倾角45~85°。从表面上看,矿井的储量还不错,好像已经获得了新生,但事实上,已是一个与以前不同的超深矿井,并存在着严重的村庄下压煤。由于长时间的开采,矿井储量消耗大,随着矿井后期生产带来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村镇下压煤使生产区域减少,当务之急是解决地面建筑物搬迁与否问题。

根据马家沟矿的这种情况设计方共提出了几种方案,经过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最后只留下了三个方案。

(四)、结语

Delphi法是一种考虑指标比较全面,简单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它已经在矿井决策过程中广泛应用,如井筒位置选择,通风方式选择等,由多个目标、多个因素决定的复杂问题。它比之前矿井中经常应用的方案比较法更直观,应用了模糊数学的原理,把不同因此的量进行无量纲化,从而可以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可以客观的评比出优劣、高低。Delphi法集中了专家的集体智慧进行决策,避免和防止个别人的主观见解所带来的主观性、片面性,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而具有科学性。如果该方法能与计算机程序相结合,将会很好的辅助设计和提高煤矿设计的效率和方案必选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孙宝铮,刘吉昌.矿井开采设计(上册)[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5:110-129

[2] 刘 兵.用多目标决策法选择厚煤层回采工艺方式 [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35):105-106

篇9

关键词:价值工程 工程项目 投资 

 

一、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伴随着现代化生产而产生的,是对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合理利用资源,用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的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功能。是一种研究提高技术经济效益为主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价值工程广泛应用于军工业、农业生产、科研、企业管理、制造业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在我国建筑行业中,也有一些应用,但比较浅,在控制工程投资方面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应用。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不同于一般的价值概念,它是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的比值。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其费用包括了策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等全寿命周期所发生的费用。 

 

二、工程项目投资的形成及特点 

 

从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分析,项目经历前期策划、项目设计、项目的施工阶段、项目结束阶段、项目的后评价阶段和维护。这些过程中均发生费用,构成项目的投资,因此项目投资是分阶段形成的。其中前期策划、设计阶段所发生的费用较少,但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最大,对工程投资影响可高达70%以上,而在项目的施工阶段、结束及维护等过程中直接花费的费用较大,但其对工程投资影响的空间不大。项目总投资中构成项目实体的费用是由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决定的。工程项目投资节约可能性最大的时期是项目机会识别和项目定义阶段。所以前期决策、设计阶段作为投资控制的重点。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应用价值工程,可节约的投资非常大。一切发生费用的地方都可以应用价值工程,而工程项目的投资是分阶段发生的,所以可将价值工程应用到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从而实现全过程投资的有效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三、价值工程在节约工程项目投资中的应用空间 

 

1、投资战略决策阶段 

现代项目的价值已经由成本、质量、进度转变为战略、资源和协调。工程项目的价值必须与项目战略相符合,而项目战略必须与企业发展的总战略一致。前期投资战略决策失误,则对项目的价值产生极大的危害,甚至无效投资。 

随着规模经济的出现和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一个企业面临的项目越来越多,一个企业投资进行一个项目的现象已经很少了。如何确保这些项目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并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的战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实现多项目的同时实施并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这对项目的战略决策者尤为重要。每一个项目在企业总体发展中有特定的功能,而每一个项目该投资多少?价值工程的原理正是围绕功能与费用的协调展开的,因此应用价值工程就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应用价值工程已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可行性研究阶段 

我国对工程项目实行可行性研究已经有20多年,实践证明可行性研究是建设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众多项目超支、进度拖延,不能达到预定的完工标准分析,很多是因为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够深入、科学和仔细引起的。 

由于价值工程的目的就是在满足工程项目功能的前提下,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项目的价值,价值工程活动可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所以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能开展。研究表明,可行性研究中所投入的费用少,但对工程造价影响高达95%以上,因此,在此阶段开展价值工程分析,在充分理解业主对项目的要求,充分考虑项目功能和成本下,选定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方案,就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投资。 

3、设计阶段 

从鸟巢瘦身事件中,可以深刻的意识到设计方案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满足经济性要求,更应该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成本(投资)是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随着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工程项目的构成进一步明确,可以优化的空间越来越窄,优化的限制条件越来越多。在设计中常遇到许多问题,如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设计方案与众不同,这样的方案算好吗?设计方案看起来不错,而实际效果如何呢?是不是造价最低的方案就是最优?应用价值工程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以提醒设计师考虑众多的价值因素,如环境、功能、成本、安全、时间、人文、技术等,并不断的优化和平衡这些因素。在设计阶段提倡运用价值工程,就可有效避免我国目前设计中局限于以合同为基础,或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忽略项目其他的价值因素的局面,如小型造纸厂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其产生的废液却污染了周边的水环境。通过开展价值工程活动,就要求各专业密切配合,加强设计人员与项目利益相关者交流,真正实现项目的价值。 

4、招投标阶段 

我国从1984年在建筑行业中推行招投标制。我国现行的建筑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采用合理最低价中标,评标也是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采用这种方法,业主只能从参与投标的单位中择优(成本低)选择施工企业,却无法评定项目的价值。尤其是面对实力相当的施工企业,业主选择哪家施工企业,才能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功能的最终目标?现有的层次分析法、模糊评标法虽各有优缺点,但均不能最好的反映降低工程的成本和增强项目的功能。运用价值分析法,由招标单位带头成立价值工程小组,把每个承包商提供的项目实施方案视为价值管理中的创新方案,把技术、质量、工期、信誉等视为项目的功能评价指标,把承包商相应的报价视为成本。评标就是以每个承包商所提供的方案价值高低为依据,选择价值高的作为中标者。

篇10

【关键词】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生产工艺;价值工程

1 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1.1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

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选择评估拟建项目的生产规模,首先解决“生产多少”的问题。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着合理规模的选择问题。生产规模过小,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单位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生产规模过大,超过了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量;则会导致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或降价销售,致使项目经济效益也会低下。因此,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在确定项目规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数量匹配、能力协调,还要使所有生产因素共同形成的经济实体在规模上大小适应。这样可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须注意,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益不是无限的,它受技术进步、管理水平、项目经济技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超过一定限度,规模效益将不再出现,甚至可能出现单位成本递增和收益递减的现象。我们注意到项目合理化制约因素有:

1.1.1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首要因素。其中,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是确定项目生产规模的前提。一般情况下,项目的生产规模应以市场预测的需求量为限,并根据项目产品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作相应调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原材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它们也对项目规模的选择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如项目规模过大可能导致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项目所需投资资金的筹集困难和资金成本上升等。

1.1.2 技术因素

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技术装备是项目规模效益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相应的管理技术水平则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保证。若与经济规模生产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及其装备的来源没有保障,或许获取技术的成本过高,或管理水平跟不上,则不仅预期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还会给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危机,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工程支出浪费严重。

1.1.3 环境因素

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项目规模确定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因素、燃料动力供应、协作及土地条件、运输及通讯条件。其中,政策因素包括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技术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地区及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等。特别是为了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国家对部分行业的新建项目规模作了下限规定,选择项目规模时应予以遵照执行。

1.2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

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劳动定员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及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工程造价、指导建设投资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定得合理与否。标准水平定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的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标准水平定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建设标准水平应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确定。大多数工业交通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的标准,对少数引进国外选进技术和设备的项目或少数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标准可适当高些。在建筑方面,应坚持经济、适用、安全、朴实的原则。建设项目标准中的各项规定,能定量的应尽量给出指标,不能规定指标的要有定性的原则要求。

1.3 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确定某个建设项目的具体地址,需要经过建设地区选择和建设地点选择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工作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一种递进关系。其中,建设地区选择是指在几个不同地区之间对拟建项目适宜配置在哪个区域范围的选择;建设地点选择是指对项目具体坐落位置的选择。

1.3.1 建设地区的选择

建设地区选择得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项目建成后的经营状况。因此,建设地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要考虑以下因素:

(1)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

(2)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条件、能源条件、水源条件、各地区对项目产品需求及运输条件等。

(3)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的自然条件。

(4)要充分考虑劳动力来源、生活环境、协作、施工力量、风俗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建设地区的选择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①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原则

满足这一要求,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避免原料、燃料和产品的长期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缩短流通时间,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但这一原则并不是意味着项目安排在距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的等距离范围内,而是根据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和要求,具体对待。例如,对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项目,由于大量消耗原料,应尽可能靠近原料产地;对于能耗高的项目,如铝厂、电石厂等,宜靠近电厂,它们所取得廉价电能和减少电能运输损失所获得的利益,通常大大超过原料、半成品调运中的劳动耗费;而对于技术密集型的建设项目,由于大中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力量雄厚,协作配套条件完备、信息灵通,所以,其选址宜在大中城市。

②工业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

在工业布局中,通常是一系列相关的项目聚成适当规模的工业基地和城镇,从而有利于发挥“集聚效益”。集聚效益形成的客观基础是:第一,现代化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分工合作体系,只有相关企业集中配置,才能对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便于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尤其对那些具有密切投入产出链环关系的项目,集聚效益尤为明显;第二,现代产业需要有相应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相配合,其能力和效率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布点适当集中,才有可能统一建设比较齐全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提高这些设施的效益;第三,企业布点适当集中,才能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但是,工业布局的聚集程度,并非愈高愈好。当工业聚集超越客观条件时,也会带来许多弊端,促使项目投资增加,经济效益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各种原料、燃料需要量大增,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延长,流通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增加;第二,城市人口相应集中,形成对各种农副产品的大量需求,势必增加城市农副产品供应的费用;第三,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增,在本地水源不足时,需要开辟新水源,远距离引水,耗资巨大;第四,大量生产和生活排泄物集中排放,势必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利用自然界自净能力净化“三废’’的可能性相对下降。为保持环境质量,不得不花费巨资兴建各种人工净化处理设施,增加环境保护费用。当工业集聚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总和超过生产集聚带来的利益时,综合经济效益反而下降,这就表明集聚程度已超过经济合理的界限。

1.3.2 建设地点的选择

建设地点的选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技术经济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项目建设条件、产品生产要素、生态环境和未来产品销售等重要问题,受社会、政治、经济、国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以及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所在地点的城乡建设规划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分析决策。

(1)选择建设地点的要求

①节约土地。项目的建设应尽可能节约土地,尽量把厂址放在荒地和不可耕种的地点,避免大量占用耕地,节省土地的补偿费用。

②应尽量选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土壤耐压力应满足拟建厂的要求,严防选在断层、熔岩、流沙层与有用矿床上以及洪水淹没区、已采矿坑塌陷区、滑坡区。厂址的地下水位应尽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准面。

③厂区土地面积与外形能满足厂房与各种构筑物的需要,并适合于按科学的工艺流程布置厂房与构筑物。

④厂区地形力求平坦而略有坡度(一般以5%一10%为宜),以减少平整土地的土方工程量,节约投资,又便于地面排水。

⑤应靠近铁路、公路、水路,以缩短运输距离,减少建设投资。

⑥应便于供电、供热和其他协作条件的取得。

⑦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的项目,不能建在城市的上风口,以免对整个城市造成污染;对于噪声大的项目,厂址应选在距离居民集中地区较远的地方,同时,要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以减弱噪声的干扰。

上述条件能否满足,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造价的高低和建设期限,对项目投产后的运营状况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确定厂址时,也应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选择最佳厂址。

(2)厂址选择时的费用分析

在进行厂址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时,除比较上述厂址条件外,还应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项目投资费用。包括土地征购费、拆迁补偿费、土石方工程费、运输设施费、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费、动力设施费、生活设施费、临时设施费、建材运输费等。

②项目投产后生产经营费用比较。包括原材料、燃料运入及产品运出费用,给水、排水、污水处理费用,动力供应费用等。

1.4 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

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和主要设备的选择两部分内容。

1.4.1 生产工艺方案的确定

生产工艺是指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工艺流程是指投入物(原料或半成品)经过有次序的生产加工,成为产出物(产品或加工品)的过程。评价及确定拟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两项标准: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

(1)先进适用

这是评定工艺的最基本的标准。先进与适用,是对立的统一。保证工艺的先进性是首先要满足的,它能够带来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的优势。但是不能单独强调先进而忽视适用,还要考察工艺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和国力,是否符合我国的技术发展政策。就引进工艺技术来讲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往往由于对原材料要求过高,国内设备不配套或技术不容易掌握等原因,而不适合我国的实际需要。因此,一般来说,引进的工艺和技术既要比国内现有的工艺先进又要注意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不是越先进越好。有的引进项目,可以在主要工艺上采用先进技术,而其他部分则采用适用技术。总之,要根据国情和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先进适用的关系。对于拟采用的工艺,除了必须保证能用指定的原材料按时生产出符合数量、质量要求的产品外,还要考虑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条件(包括原有设备能否配套、技术和管理水平、市场需求、原材料种类等)是否相适应,特别要考虑到原有设备能否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跟上,等等。

(2)经济合理

经济合理是指所用的工艺应能以尽可能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要求综合考虑所用工艺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在可行性研究中可能提出几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各方案的劳动需要量、能源消耗量、投资数量等可能不同,在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等方面可能也有差异,因而应反复进行比较,从中挑选最经济合理的工艺。

1.4.2 主要设备的选用

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要尽量选用国产设备。凡国内能够制造,并能保证质量、数量和按期供货的设备,或者进口一些技术资料就能仿制的设备,原则上必须国内生产,不必从国外进口;凡只引进关键设备就能由国内配套使用的,就不必成套引进。

(2)要注意进口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有时一个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时,为了考虑各供应厂家的设备特长和价格等问题,可能分别向几家制造厂购买,这时,就必须注意各厂所供设备之间技术、效率等方面的衔接配套问题。为了避免各厂所供设备不能配套衔接,引进时最好采用总承包的方式。还有一些项目,一部分为进口国外设备,另一部则引进技术由国内制造。这时,也必须注意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套问题。

(3)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主要应注意本厂原有国产设备的质量、性能与引进设备是否配套,以免因国内外设备能力不平衡而影响生产。有的项目利用原有厂房安装引进设备,就应把原有厂房的结构、面积、高度以及原有设备的情况了解清楚,以免设备到厂后安装不下或互不适应而造成浪费。

(4)要注意进口设备与原材料、备品备件及维修能力之间的配套问题。应尽量避免引进的设备所用主要原料需要进口。如果必须从国外引进时,应安排国内有关厂家尽快研制这种原料。在备件供应方面,随机引进的备品备件数量往往有限,有些备件在厂家输出技术或设备之后不久就被淘汰,因此,采用进口设备还必须同时组织国内研制所需备品备件问题,以保证设备长期发挥作用。另外,对于进口的设备,还必须懂得如何操作和维修,否则不能发挥设备的先进性。外商派人调试安装时,可培训国内技术人员及时学会操作,必要时也可派人出国培训。

2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对策

2.1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在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工作方面做的不够深入,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1 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研究成果一般体现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由于在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投资者不重视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不考虑承担投资风险,缺乏搞好可行性研究、提高投资经济效益的主动性。咨询、设计单位隶属于各级行政部门,往往受“长官意志”或本位主义影响,高估效益,低估投资。这些原因往往使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使这一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难以达到投资控制效果。

2.1.2 可行性研究周期短,缺乏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由于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间较短,往往无真正的替代备选方案,研究工作仅作为惟一方案的“可行”而开展,或仅凭主观倾向性确定项目的技术路线,缺乏深入论证,衡量方案是否可行往往只凭少数几个静态指标,缺乏科学性,容易出现决策失误。一个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2.1.3 开展投资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欠缺。由于基层单位缺乏信息手段,技术经济人员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信息不灵,往往无法进行可靠的市场预测分析。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的确定缺乏足够的依据,加之基础资料不落实就急于开展工作。资金筹措和各种外部协作条件往往凭经验假定,所有这些原因,造成投资控制的方案缺乏可信性。

2.2 决策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2.2.1 对于可行性研究周期段的问题,国家和行业部门应学习国外经验,对以往的规定进行清理,指定新的有关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的规定,使得可行性研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2 作好人力资源工作和健全信息网络。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信息方面有着成熟的网络技术,高度的信息共享系统,在市场占领和时机把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2.2.3 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3 项目决策阶段价值工程的应用

3.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3.1.1 价值工程的一般工作程序。价值工程工作程序是指价值工程活动过程及其客观规律的,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制定出的价值工程活动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我国价值工程工作程序一般大致可按五个阶段十二个步骤开展活动。价值工程工作程序具体内容及所对应的价值工程问题可用表1概括:

3.1.2 建筑业中价值工程应用的一般方法。建筑业价值工程是就某个具体的建筑产品或作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对象,对象选择和情报收集是价值工程的前期工作。在复杂的建筑活动过程中如何准确的选定活动对象,如何围绕活动对象的不足和价值工程达到的目标收集相关的情报对价值工程能否收到预期效果起着奠基的作用。

对象选择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我们选择改善对象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实质上是在多种建筑产品中筛选出价值工程活动重点对象的方法。一般说来,对象选择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方法。

情报收集的方法:情报是指有助于顺利实现人们某个目标的资料。价值工程情报收集则是指对实现一定价值工程目标有益的知识与资料。作为旨在提高研究对象价值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活动,价值工程始终离不开情报收集,情报收集工作贯穿与价值工程的全过程。建设工程中情报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投资情况、工程地质情况、工程造价信息、工程施工技术、本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同行业企业技术、经济水平、用户的要求、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方面内容。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各种情报收集方法。建筑业中进行情报收集主要方法有:面谈法、查阅法、观察法以及书面调查法。

3.1.3 功能定义与功能整理的方法。建筑业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建筑产品功能分析。建筑产品功能分析包括建筑产品功能定义、功能整理与功能评价三部分内容。建筑产品功能定义与功能整理的过程是明确建筑业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所具有何种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系统分析功能及其功能之间联系的过程。通过功能定义与功能整理,既为功能评价创造条件,又为以后的方案创造奠定基础。

建筑产品功能定义的方法:根据建筑产品的功能特点,其功能定义方法主要采用两词法,即用两个词语的搭配来描述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功能内容,以与其他功能概念相区别。功能定义可以分为动宾词组型功能定义和主谓词组功能定义两种。

建筑产品功能整理的方法:所谓功能整理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建筑产品等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连接起来,从局部功能与整体功能以及局部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分析建筑产品功能系统的一种方法。

3.2 项目决策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的意义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可以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对比,有利于选择时间短、投资省、效果好的方案,同时剔除那些不必要的功能项目、削减过剩的功能项目,使其功能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参考文献

[1]徐大图.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2]钟关根.浅谈英联邦国家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体系.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