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

篇1

关键词:读书报告活动;城乡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45-02

一、“读书报告”活动的缘起

1.低年级专业教育的弊端。城乡规划专业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但创立城乡规划学科及专业教育,迄今不过百年。我国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由1998年的不足30所猛增到2013年的近200所。其中,脱胎于建筑学专业的城乡规划较多,约占65%。而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恰恰就是在建筑学专业创办10年的基础上,于2008年开设了城乡规划专业。由于我校依托于建筑学而创办的城乡规划专业,在低年级(大学三年级之前)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几乎等同于建筑学专业,如《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及其设计》等,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基本一致,即过于注重建筑设计功底与形体塑造能力。而面向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的训练缺失,规划专业中强调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洞察力以及规划专业知识较为欠缺。从而,造成学生重专业设计、轻背景知识,对城乡规划专业学习的迷茫和迷失,并有盲目和动力不足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同学总想放弃城乡规划专业而转向建筑学。

2.“读书报告”模式的提出。面对城乡规划专业越来越宽泛的研究领域,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具备系统观与辩证观,能够立足于整体、系统全面把握所面对的规划问题,这与建筑学专业强调形象思维与个体创造大为不同。虽然城乡规划是从建筑学衍生而来,但它并不是建筑学专业的附属品,因而不应只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体现出专业的侧重与不同。诚然,两个专业在1~2年级期间可进行相同的专业基本素质教育,但决不应等同视之。且1~2年级是城乡规划专业学习中较为重要的时间段,除完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之外,还需开始接触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由于在低年级教学体系中,城乡规划专业并没有像建筑初步课程中包含“建筑导论”,而设置城市导论之类的专业理论初步认知内容。基于目前低年级专业课程较为单一的培养模式以及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采用“读书报告”这一启发、开放、互动的模式,将其纳入城乡规划专业传统的培养体系中,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弥补专业、人文、社会知识的不足,消减由于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而造成的上述一系列问题。

二、“读书报告”活动的实施

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为使读书报告能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落到实处,规定学生必须作读书报告,并列入教学计划。做读书报告的时间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即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建筑概论知识后进行,并要求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每学期至少完成3次。

读书报告模式并非一般书面意义上的读书报告,而是以一种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读书报告活动要求班级内所有学生共同参加,可划分成由4~5个学生组成的小组,由专业任课教师主持。该活动的实施共分4个阶段,即选题、撰写与制作、汇报与讨论、总结。

1.选题。学期之初,专业任课教师给出学生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及形式,拟定读书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基于学生的兴趣、知识构成及知识点的缺漏等,确定本学期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其中,所读书面的内容即为读书报告的内容,即为学生感兴趣的专业书籍,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变化、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等;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可请图书馆老师讲述文献的检索方式和方法,以便更加充分地使用校园数据库及网络资源。

2.撰写与制作。在确定主题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上述所读书目为基础,同时通过大量文献的查找和阅读,可将其中感兴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作为切入点,架构读书报告的框架,为读书报告做准备,并进行分工书写、制作及汇报。书写格式不做过于机械的要求,不拘泥于论文的形式,但必须明确报告的主题、关键词和参考文献(即阅读书目)。注重所选择的某一专题或某一内容在所读书目和查阅一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小组所有成员的内容、方法和结果,并明确小组的观点和分歧。

3.汇报与讨论。根据计划要求,读书报告必须进行汇报与讨论,也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或者案例分析的形式,每次由小组中的一名同学介绍其报告主题的基本内容,并着重阐述小组观点,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解。其他同学则可对其提出个人见解,对其中有异议的部分展开讨论。同时,由2~3位专业任课教师组成评议小组,在听取并查阅该组报告后,评定成绩;每组报告时间为15~20分钟,教师和学生提问和讨论约5分钟。提出的问题,由小组其他成员给予回答,根据学习态度,报告内容;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对文献资料综合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条理是否清楚,主题是否明确,回答问题时对问题的理解力及回答的正确性,思维是否敏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4.总结。在汇报与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需进一步撰写、整理并上交读书报告,这是该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收获读书成果的阶段。其内容必须包括所选主题或内容的全部资料,展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与思考,特别要对在汇报与讨论过程中同学及教师所提出的异议和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从而收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最后由多名(2名以上)教师对报告内容进行评定,并列入期末考核。

三、开展“读书报告”活动的意义

1.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新平台”。城乡规划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环境建设的综合、交叉学科。其专业知识的范围广、内容多,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使学生获得较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强化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之间的平衡,是全面提升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读书报告这一新颖、开放的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通过对思维方式、知识积淀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的融合和碰撞,拓展其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从而为专业思维、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成,以及专业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新方法”。创新思维作为衡量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读书报告使学生能够在把握所读书目的脉络和核心之余,提出对该类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因此,学生在该活动中,需时刻保持专业的敏锐性,积极展现其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的专业意识和创新思维模式。

3.培养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新形式”。城乡规划已从物质形体规划扩展到社会、经济、环境规划;从孤立的城乡规划走向城市与区域融合的协调规划;从规划蓝图的制定走向图纸与规划政策、法规结合等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基础、敏锐的创新思维、健康的心理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读书报告既可拓展和更新学生的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同时,该活动的定期举行,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并将读书纳为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挖掘学生智慧和潜力的“新途径”。读书报告活动要求学生从报告内容的确定、汇报的方式、多媒体的采用等方面,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中,报告活动内容的自行选定,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对所读内容和多种汇报方式的选择,以及对于某一问题的探讨,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充分展现学生的智慧和潜力。

5.完善专业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新契机”。读书报告活动的开展,在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科的建设。读书报告这一启发性的活动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更新、扩展和积累,并颠覆了以往以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模式。结合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对学生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的要求,通过读书报告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建立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并重的新型培养模式,有助于学习型学科组织的建立,有助于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开展读书报告活动的情况来看,这一启发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全面交流的机会,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同时也开拓了视野,拓宽了阅读面,并从中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思考。该活动对于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城乡规划专业低年级传统培养体系的补充,可随时在专业培养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崔英伟.我国城乡规划教育体系创新构想[J].规划师,2004,(04):12-15.

[2]岳邦瑞,段德罡.城乡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6,(09):71-73.

篇2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56-04

我校发展正在经历两次关键转型,第一次自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开始直到现在仍未结束,即由专科向本科教育的转型;第二次则刚刚开始,即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革命性调整,其调整重点是将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两次转型已经并正在影响各院系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在与学校发展定位同步前提下,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原有专业基础、地理学强应用性和教育部地理类专业调整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了重点发展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本科专业的发展战略,其中前三者已经招生,地理信息科学计划2015年增设。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和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正在调整之中,《区域分析与规划》则是其中之一。

一、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区域分析是指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之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其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区域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1]。简单讲,《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利用地理学相关理论,综合、系统地分析不同类型和尺度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的课程。一方面,其充分体现了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理论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很有意义;另一方面,其制定的区域规划是能够有效指导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的应用性,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作用很大。

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长久以来得到了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者们的一致认可。1977年恢复招生以来,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等院校经济地理专业、同济大学等建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相继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育部新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2],将地理科学类原有的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3个本科专业调整为了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4个,相应的城市规划专业名称也改为了城乡规划。其为各个专业提供参考的三种核心课程示例方案中(见下页表1),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实例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全部三种方案,以及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示例二和三中,都涉及到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虽名称略有不同,但实质都是一样的。

随着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地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开设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2008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开始招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列入了培养方案,其包括理论38个学时,课内实践12个学时。紧接着,在2009级的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专业方向课程被安排了42个学时。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开始招生,该课程也被列入了培养方案。至此,我院的3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但由于本科总体学时的减少,以及试图打通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目前该课程统一开设32个学时,且都属于专业模块课程。

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材的选用

随着各高校相继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1989年和1991年西北大学陈宗兴教授等先后编写和翻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和《区域科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区域分析研究与教学的空白。之后,中山大学魏清泉、同济大学彭震伟等也先后出版了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材。1999年以后,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教材,影响最大的是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编著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其是1996年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内容之一,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由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合作编写,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殿廷等也相继出版了面向本科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以及面向研究生的《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

近年来国内采用的教材主要是崔功豪等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吴殿廷等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同济大学彭震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最近又增加了杨培峰等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见表2)。其中,前两者由地理学家编写且首要专业对象面向的是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后两者主要由城乡规划学者编写且首要对象面向的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各高校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但在地理类专业中,大家普遍选择的还是前两者,特别是以《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为主导。我院也一直选用《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作为教材。

三、优化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由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因此我们主要是在其基础上讨论我们的教学内容优化问题。教学内容的优化将本着以下原则:①在32学时前提下优化原则,即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大幅精简;②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不重复原则;③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错位教学原则;④与学生素质和能力相匹配原则,很多教学内容只讲结果,不讲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⑤过于细化或者说与地理相距较远的规划不讲原则;⑥充分借鉴其他教材精华原则。

具体优化措施如下(见表3):①“第十二章 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和“第十三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属于第五条原则涉及内容,其规划很多是由专门的经济、电力、交通等方面专家来参与完成,因此仅提供案例供学生课下参考与学习,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②《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课程涉及了很多经济理论,因此与之重复的内容“第七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和“第十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不讲。③《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类课程涉及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因此“第十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不讲。④地理科学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地理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区域土地规划》,因此与旅游规划、环境规划和土地规划方面的内容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主要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不强调对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只需要了解规划并具备解读能力即可。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方面课程中有《旅游规划与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相关内容不用讲;另一方面其主要培养规划设计类应用人才,因此至少应该安排1次模拟区域规划训练。⑥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方面课程中设有《生态环境规划》,“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不需要讲;另一方面其更强调对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人才的培养,对其他类型的规划强调认知而非实际操作。⑦对各章中内容进行提炼、精简、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先修课程中已涉及内容少讲甚至是不讲,同时注意将最新的发展动态、研究成果和规划文本引入课堂。

经过上面的优化措施以后,《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仅剩下了8章内容,即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第三章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第四章 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第八章 区域规划及其发展、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在这8章内容中,实际缺少了区域规划案例部分,即没有专门的章节给学生展示具体的规划样貌,需要补充完整。优化以后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9章内容构成,各章的名称、学时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相应调整(见表4)。最终形成的教学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即区域分析部分,包括第一~四章,共14个学时;区域评价、分工和战略部分,包括第五、六和七章,共10个学时;区域规划部分,包括第九和第十章,共8个学时。

四、《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保障措施

1.《区域分析与规划》主讲教师加强交流。我院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由孙中伟和王佳两位教师主讲,其中前者负责地理科学专业,后者负责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该课程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半学期即第六学期开设,而我院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2013年才开始招生,因此目前还只在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两位主讲教师应该继续加强交流和研讨,以便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并有效保证教学效果。

2.与其他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内容非常系统与完整,这既是其优点,也是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之处。由于各院校即使是同一专业先期开设课程门类及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所具有的地理理论基础和整体地理素养存在很大差异,而该教材的许多内容是和其他如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等课程重复的,因此就需要和相关课程主讲教师加强交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错开,同时又需要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

3.认真听取学习过该课程学生的意见。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教学又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应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讲授方法、考试形式等的意见,并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吸收其合理成分并加以改正。

4.适当调整该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该领域的知识储备优势,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也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缺点是学生的能动性较差,教学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今后将在教学方法中适当增加学生讨论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同时,考虑到学时减少的情况,相关环节需要增加学生课外准备与工作的时间,课堂之上以学生汇报和讲评为主。

5.有效保证教学内容调整的动态性。《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会一直保持其动态性。因为其会受到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特别是课程设置和学时变化,教材的改动,最新研究和规划成果出现,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区域分析与规划素养的目标下每年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吴殿廷,乔家君,曹康,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3

一、学科基本认识

(一)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远见的学科

学科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根植于建筑学科的城市规划学不断兼收并蓄经济地理、环境生态、园林景观等周边学科理论与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政府公共治理进程的推进,依附于城市空间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凸显,使得城市规划管理由极度重视物质空间转向关注居住在物质空间的居民和政府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基于远见的城市规划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首要的是正确的趋势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趋势判断的基础则需要经济投入产出的分析、社会伦理和政府公共治理等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支撑。

(二)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的学科

国外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由公共部门组织的城市规划具有深厚的公共政策传统。与此相悖,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制度影响为零的假设之上,因此制度是与城市规划技术无关的变量。事实上城市规划管理处于高度不确定的变化过程中,制度的忽略使得规划远离了现实。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城市规划管理由管理增量转向管理存量,由管理空间转向空间与社会并重,因此城市规划管理重心、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需要不断调整,使得传统的空间设计、工程设计退到次要地位,城市制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城市规划管理需要掌握制度和政策设计的技巧。

(三)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责任的学科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大部分历史性失误并非由于具体规划技术方案、手法出现错误,而是规划目标和理念导致偏差。城乡规划管理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当前城市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平衡基础是公共利益,协调公共利益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核心。城市规划管理的前提首先是责任和人本精神,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责任意味着需要具有提供“诗意栖居环境”的技术能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捍卫“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体系特征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经过近10年的探索,克服了一系列教学难题,初步构建了具有人民大学特色、符合时展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适合学科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

从2005年本科培养开始,每年的课程设置不断调整,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教学最好、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讲授公共基础课,针对学生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二是开设教师擅长的又符合培养计划的课程;三是研究其他院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计,征求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及专职委的意见,逐步建立具有人民大学自身特点的培养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哲学与方法论、法律、计量分析、计算机应用与价值取向教育,设置社会学、公共政策、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将经济学作为必修的核心课程。根据城市管理前沿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民大学学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形成与工学互补的城市管理本科教学体系,构建了“4+2”课程结构:即4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主线: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2类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包括GIS分析、CAD等规划制图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公共管理学主要开设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原理、市政管理学、城市土地与不动产管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概论;社会学主要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规划学主要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导论、中外城市发展史、建筑学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研究、城市地理学、城市更新与旧城保护、城乡规划法律与法规等;经济学主要开设经济学基础、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土地经济学等。

这套城市管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符合时代需求、特色鲜明、脉络清晰,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前提下,拓展规划学和管理学的深度,既弥补了传统的部门化管理重技术轻理念、重微观问题解决轻城市系统优化之不足,又弥补了传统行政管理重理念轻方法、重政府内部管理轻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之不足,因此广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城市规划是综合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手段,城市规划管理是宏观层面的城市管理。人民大学城市管理本科学科建设突出城市规划学的教学,同时突破中国传统的技术性规划教学,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体系,构建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教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将城市规划引申到公共政策领域的教学体系,符合公共管理学专业化、城市规划学管理化趋势,为国家培养转型期需要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体系的指引下,为突出特色,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有4门专业课开展了课外体验和实践。课程考核采用“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手段,解决该课程领域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在大学的四年时间设置了三次递进的实习:2年级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初步认识城市管理;3年级暑期在实习基地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城市问题,学习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4年级最后一学期根据自愿的原则在相关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实习,或者参与系里教师的学术研究,锻炼提升学生解决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

跟踪前沿实践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一流的学术研究是一流教学的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的学术研究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带上课堂,60%的老师申请到国家基金项目,每个老师都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实证研究项目和规划编制项目选择也都以符合学科建设方向为主要原则。为此我院规划与管理系根据区域特征先后建立了北京朝阳区、扬州市、安庆市、成都温江区、自贡市等5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3年级学生暑假集体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地方需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民大学师生为实践单位带去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受到实践单位欢迎。实践基地则为师生跟踪最前沿的城市管理实践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长期耕耘于城市管理学术前沿,实现教学相长。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查竞赛。为增加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微信、公共邮箱等途径,挂出课题题目和需要的人数以及各种专业会议的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申请。

城市规划管理学科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我系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积极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其中按照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签订的系列本科教材协议,出版了《城市管理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等教材。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签订的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规划系列教材包括: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城市发展的政治学分析、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原理、乡村规划基本原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等,近几年将陆续出版。

(三)探索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手段

好的教师支撑好的教育。由于我系教师数量少,结构趋向于多元化、年轻化,为弥补前沿问题研究的不足和拓宽学生视野,一方面采用聘任兼职教授的形式弥补目前师资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聘请政府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的实践工作一线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研讨,保证学生有机会聆听全国一流的教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证案例,为学生拓宽国内视野提供条件。

我们一直坚持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导向,通过鼓励教师出国进修、为学生出国交流创造条件、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平均2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国际一流学者的机会,并与国外大学形成长期稳定、制度化的教学合作关系,包括与墨尔本大学和剑桥大学签订学生互访协议,与奥克兰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联合课程;每年多次邀请包括剑桥大学Elisabete、墨尔本大学韩笋生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UPENN的John Landis教授和Eugenie Birch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教授、格罗宁根大学的Gert de Roo教授、UIC大学张庭伟教授等国外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建立与国外大学的联合研究渠道,共同展开国际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树立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以“人文、人本、人民”为核心理念,培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城市规划人才,明确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的“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把德育培养作为课程体系之中贯穿始终的关键。为此,教学团队每月至少开一次讨论教学相关事宜的会议,向学生推荐必读文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与实践,强调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我系师生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赶赴灾区,在前沿事件中锻炼成长,援建3年时间里共有30名学生到过灾区,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家责任感。

三、教学体系创新

(一)树立城市管理专业的基本理念

传统城市管理专业设置多基于部门化管理的需要,侧重本部门的技术管理,或者是直接针对政府管理需要的行政管理。城市是具有自身发生发展规律的复杂巨系统,中国转型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各领域之间的互动性,几乎所有城市的重大管理难题都是跨部门的复杂问题。我系创新城市管理学科建设理念,以城市发生发展规律的教学与研究为起点,赋予学生认识和解决中国转型期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二)重构城市管理学学科体系

经过多年对城市问题的跟踪研究和教学实践,我系逐步建立了能够面对和解决重大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专业教育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架构,增强了公共管理学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国传统规划学的经济社会内涵,为工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转型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完善教学体系的逻辑脉络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2年级分专业,1年级的公共基础课由学院统一安排,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基础课程,从2年级学生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规划专业课程本着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代的教学逻辑在两年内进行安排,同时按照2年级开设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课,3年级开设社会学专业课的基本原则,方法课程安排从1年级开始开设,遵循从数据到图形空间的教学逻辑,同类课程前后具有逻辑连续性,不同类课程具有互补性,形成目前相对合理、均衡的教学时序体系。

(四)探索专业教学的创新模式

篇4

关键词:旧城改造项目 风险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58-02

1 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1.1 旧城改造的背景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城市的发展水平总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相适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旧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住房拥挤,交通不畅,布局混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地表现,城市老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旧城区衰落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促使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旧城改造获得新的改造动力和契机,推进了旧城改造的发展。

1.2 风险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解读风险构成了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石。威雷特(1901)给出了比较准确的风险定义。他认为,风险是关于人们不愿看到的事件的发生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第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二,风险的本质与核心是不确定性。威雷特关于风险的定义特别指出了不确定性在风险中所处的核心地位。

为了避免事件发生的不良后果,减少事件造成的各种损失,即降低风险成本,人们引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规避风险,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便应运而生。但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应用,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水平仍然处于引进、吸收和消化阶段。

1.3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的背景

淄博市地处鲁中,城市形态独具特色,呈T字形分布,城乡交错,形成组群,总面积5938 km2。这种形态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发展生产,方便生活,淄博因此而成为世界大城市协会的会员。淄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扩大,许多老城区逐渐不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功能退化。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应运而生。

2007年淄博市根据省、市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的要求,标准规划新城区,优化提升老城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组织修编了《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尝试提出一些应对之策,是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的。

2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的模式研究和风险管理研究

2.1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的模式研究

总结国内外许多城市旧城改造的模式,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两种:开发型模式与非开发型模式即是指政府将旧城改造项目交由房地产开发商主持,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大大的减轻政府财政的负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房地产综合开发已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的主要形式。但是开发商出于商业利益和市场诉求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旧城改造中往往会将利益的天平向自身一方倾斜,香港的“铅笔楼”便是这种超强度开发的典型例子,改造之后的房屋也可能出现“驱贫引富”现象。

非开发型模式是指由政府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的开发主体,而不由房地产开发商承担项目建设。当前背景下,更加关注民生的非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这种模式出现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安置难、融资难等一定的困难。

2.2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1)两种模式下都存在的风险,拆迁安置风险:旧城改造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旧城区原有建筑的拆迁补偿和居民安置问题。该问题能否妥善处理不仅影响到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到开发商整个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败。

融资风险:由于旧城改造项目一般投资金额较大,靠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或政府投资很难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因此,融资理所当然是旧城改造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

成本风险:工程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简单地分解为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几项内容。一般来讲,工程造价是由工程投标报价决定的,而投标报价是以预算定额为依据;但市场价格行情,考虑施工期间物价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都要面临的风险。

另外,两种模式下都存在质量风险、安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2)开发型模式下可能存在的特殊风险,开发型模式下可能要面临区位风险、政策风险等。淄博市是齐文化发源地,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文化古迹等设施保护风险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中可能存在一种风险,也可能出现多种风险并存的局面,我们可以运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通过风险识别等理论方法,实行项目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风险。

3 淄博市防范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的对策

3.1 防范两种模式共有风险的对策

了解政府相关规定,做好拆迁安置工作,旧城改造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法治和人本并存、保护与改造并举、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以人为本,实施“阳光拆迁”工程。在张店区旧城改造项目中,省道102线建设工程拆迁涉及33家果园,10余家工业企业,区、镇两级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研究制定了麦田补偿、设备搬迁、果树移植,房屋拆除等多项补偿标准,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拆迁安置工作就进行得十分顺利。

合理安排项目资金来源及投放程序,在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中,项目承办方应积极谋求政府与各大银行的合作与支持,确保在需要资金投入时能够及时得到资金来源。在保障了资金来源之后,项目承办方还应该组织财务人员、专家及其他有关人员认真分析预计的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投放。

保护与开发并举,保护旧城区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淄博市是其文化的发源地,在旧城改造项目同时,应尽量注意不要损害淄博市的城市特色,对于如蒲松龄故居之类、周村古大街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应该加以保留并进行适当的修缮,不能一味的推倒重建。并且在设计其周边建筑时,应使其他的建筑与这些古建筑融合在一起,突出其文化特色。

严格遵守各项环保法规,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的成本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各个项目承办人的高度重视。为了防范环境风险,项目承办人应该严格遵守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

3.2 防范开发型模式特有风险的对策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的风险管理,建设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4 淄博市旧城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的经济社会意义

旧城区整治改造有利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淄博市的旧城改造,为产业空间转换,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

旧城区整治改造有利于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通过旧城改造项目,可以对城市的交通、供水排水、供气、供热、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升级。

旧城区整治改造有利于改变城市景观面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通过旧城改造项目,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可以缓解淄博市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同时扩大绿化面积,有利于恢复淄博市的发展环境与人居环境。

旧城整治改造有利于扶持城市弱势群体,改善市民居住条件。通过旧城改造项目,整合配套社区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旧城整治改造有利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淄博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丰富,1989年就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蒲松龄故居、齐长城遗址、陶瓷工艺品等更是远近闻名。通过旧城改造项目,修缮老建筑,复建部分古建筑,可以增强城市魅力。如淄博周村重现明清商城,就注重了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2-137.

[2]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 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1-87.

[5]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5-47.

[6]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29,33,40-50.

[7] 解春芳,强青军.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篇5

关键词:大类招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方师范院校

21世纪初,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低年级实行大学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1]。此后,“宽口径、厚基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2010年基本形成“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招生培养新模式。2020年,有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占同类型高校数量(134所)的85.82%,其中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8所师范院校[2]。大类招生改变传统按特定专业的招生方式,一定程度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使其获得更多有机会深入认知各个专业,并根据自身兴趣实现专业双向选择,有助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主要承担中小学地理教师培养和教学理论创新的任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既沿袭了地理学专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教学内容,又涵盖了软件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等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4]。与地理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培养学生地学数据获取、管理、应用、分析能力为主,能在生态、环保、规划、教育等各个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研究、开发等的复合型科技人才[5]。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科学师范生及地理信息科学非师范生以地理学一级学科统一招生,招生、专业分流、教学、就业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大类招生前后的招生规模、生源、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初探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专业招生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有190个院校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表1),其中师范类院校50所,数量最多的三个省市有江苏省(18所,师范5所)、河南省(13所,师范5所)和湖北省(12所,师范2所),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总的招生规模达8000~9000人,男女比例接近1∶1,文理科招生比例为1∶9。重庆师范大学自2003年至2019年招收地理信息专业学生,每年招生规模40人左右,2020年招生规模升至50人。2021年,重庆师范大学实施地理科学专业大类招生200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到55人。生源主要来自14个省市,本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宗旨,生源配置以重庆市为主,招生人数141人,占比达71%,其余以四川省居多,占比15%。文理科招生比例为4∶6,明显高于全国。

二、专业分流方案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模式中重要的环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大类培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章制定选择专业。分流方案是进行专业分流的前提和依据,主要有分流对象、分流依据、分流程序、分流时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6]。地理学大类招生的学生分流专业以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为主,在校学习1~2年通识课程后,按照成绩排名、志愿填报+成绩排名等进行专业分流,部分师范类院校为了平衡各专业,从成绩排名、志愿填报、教学实践能力三方面综合实施专业分流。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按照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分流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专业分流的基本原则包括:(1)学生志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积极瞄准社会的人才需求,综合考虑近期、远期社会需求和学院的发展,合理进行专业分流。(2)公平、公开原则。专业分流工作执行成员负责领导和执行专业分流,监督成员负责分流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根据专业分流方案,确保每个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透明与公平。(3)各专业(方向)接收学生的人数要兼顾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按照志愿填报结合绩点排名的方式,在第一学年结束后,每名学生只有一次专业分流机会,分流以后不再进行转专业设置,与国内其他高校分流方式基本相同。

三、教学改革

地理学大类招生的培养期望是地理科学教育方向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具备师德情怀高、教学能力强、育人效果好、发展后劲足等能力[7]。地理信息科学方向学生从应用、研究工作,具备动手能力强、领导中小型团队、设计开发新产品和新系统等能力。教学中,需要优化师资团队,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引导,合理科学安排分流前的通识、学科基础教育和分流后的专业教育。

(一)优化师资团队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既要有扎实地理学功底的教师,又要有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相关教学研究的教师。大类招生后,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教师团队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团队成员共50人,学缘结构多样,专业教师来自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近20所国内外大学。学科背景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林学、灾害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特色和学科优势,有助于教师团队交流和共同学习,更有助于落实因材施教,培养高层次教育科研人才。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变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人发展,从全程教师讲授到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过渡,将导入法、举例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法相结合,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加强地理学知识的感官认识。如开展地貌、地质、植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并结合区域遥感图像,深入了解遥感图像如何记录地物信息,开展植被、水系、农田等各类地物信息的光谱特征认识和遥感图像地物识别等实践。通过地理事件、现象导入课程内容,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事件,讨论区域特征及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地形、气象、地质结构等),激励学生逐步参与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兴趣,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

(三)调整课程设置

不同类型院校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特色不同,所开设的课程也具有明显差异。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可分为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测绘等几大类。其中,依托传统地理学为基础开设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占比最高,如北京师范大学占比34%,华东师范大学占比54%,东北师范大学占比38%,其次是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师范大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占比均为22%,华东师范大学分别为17%和8%,东北师范大学分别为19%和24%。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依托地理与旅游学院,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为主导,占比30%,其次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比22%,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类占比均为18%(见下图)。大类招生后,将思政类通识必修课均放入第一学年。同时,加入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如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地图学等。强化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深入认识专业,培养专业兴趣,了解专业内涵特征,明晰专业如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便于后期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四、大类招生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突破专业单一培养的局限性,强化学科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据各高校地理学专业分流调查情况看,部分高校经过1~2年的专业引导和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都能较清晰地了解各分流专业,如陕西师范大学80%的学生非常了解分流专业,有25%的同学改变了最初专业选择意向,多数学生选择分流专业的依据为个人兴趣、专业发展、就业方向及教师团队等。经过学生志愿填报后,80%以上的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表示满意[8]。而部分高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专业分流政策了解不够,分流专业选择意向不清晰,出现“一边倒”的专业意向不均衡现象,学生未进入理想专业产生心理落差等[3]。同样,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也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面临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分数提高。大类招生之前,地理科学师范类是按照一类本科分数线招生,地理信息科学非师范类按照二类本科分数线招生。在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纳入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全部学生按照一类本科招生,招生规模和生源成绩较往年有明显提升。(2)大学科、大专业的理念下,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教师的交流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地理学基础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交叉融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的全面认识,构建综合地理学知识体系。(3)遵从人才培养逻辑,全面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专业认知增强,学习兴趣浓厚。专业分流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通过前期专业导论和各类专业宣讲,学生对专业的知识构建,专业的未来发展及就业前景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的选择专业,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高,学习动力足、投入时间多,参与教学、实践等热情高,教学效果好。面临的挑战包括:(1)学生对专业分流知晓度低,影响学生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在分流前,大部分学校仍有近30%的学生对专业设置、分流程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专业就业等方面了解不足,存在不理性填报专业的情况,录取后,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低。(2)地方师范类高校以培养地方教师为主要目标,而地理信息科学等非师范专业就业方向不明晰,易导致专业分流“一边倒”。学生在报考地方师范院校的初衷是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区域、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范围宽泛,不能聚焦在某个行业或者领域,学生无法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的行业需求相结合,导致就业信心不足,大批学生选择地理科学专业。(3)学生个体差异大,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多种因素影响专业选择,如学生的兴趣、学习和科研能力、专业就业形势、专业教学实力、专业分流限制等因素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专业分流之后部分学生对分流专业的承诺水平低,缺乏专业认同度,学习投入程度低,学习效果差。因此,在专业分流前,对学生进行分流政策的详细解读,阶段性地进行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宣讲;强化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对学生专业引导,结合学生自身特征,明确就业方向;加强GIS和RS的实习实践,通过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环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过程,提高专业自信心和认可度。

结语

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大类招生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招生、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变化,结合部分师范类院校大类招生的学生情况调查,浅谈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参与大类招生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大类招生与培养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立足本土,地方师范类院校调整招生模式,在适应变化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宜本校、本科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尤西林.当代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改革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217.

[2]谭颖芳,张悦.大类招生与培养:历程、方案与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1):81-91.

[3]王永桂,王禹熹,谢渝.大类招生模式下地理学专业分流的挑战与策略———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01):42-46.

[4]高思超.“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21(04):1-3.

[5]张晓露,王妮,孙铂.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6):232-233.

[6]李莉.大类招生制度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分流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4(01):112-115.

[7]胡最,刘沛林,郑文武,邓运员,邓美容.地方高师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140-142.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创新

1 前言

城市规划管理是实施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的和有效的机制,它的重要目的是通过规划的实施,实现城市的美好形象,为了实现一个城市的美好形象。近年来城市规划的一个新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城市规划管理的这项功能目标是近20多年世界各国对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城市规划管理的另外一个基本目的是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保护良好的生态和物质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城市规划是一项关系多方利益的社会实践,规划实践的整个过程如果要得到有效的运作并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就必须在一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框架中进行。法律法规是城市规划行政行为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保障。在市场经济及日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强调城市规划领域的依法治国。我们应加强规划领域法律规范的制定和修订,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的法制化水平,以应对规划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但是,城市规划领域的法律规范,如国家城市规划法、地方城市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相关法律等,一般都具有纲领性、原则性和程序性的特征,不可能对每个规划管理对象及细节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且一旦制定就不易修改,另一方面,目前通过行政立法而制定的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出现,必须体现出确定性、标准化及定量化。而城市建设和城市活动日新月异、发展迅速,规划管理对象也呈现出复杂、多样和非标准的特点,因而在规划实践中,除了需要有法律规范的原则性、通则性依据和和指导外,还需要有更具体的行动指南。在现实中.面对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的实际规划项目,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常会感到缺乏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规划政策及技术性指引。在一些城市中出现的不当规划设计和盲目开发建设现象与之不无关系。毫无疑问.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立法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相比立法工作,规划领域具体技术的政策制定和引导工作则更为欠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多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它们的规划政策文件虽然并非羁束性的,但对于实际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管理过程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如英国及澳大利亚各州的“规划政策申明”(planning policy statements)反映了政府对重要的规划问题(如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战略、地方规划等)的政策取向和原则立场,美国等国家的“城市设计指导”(urban design guidelines)为开发商、设计师和规划管理人员提供较为具体的设计指导和开发建议(如美国芝加哥的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指导、澳大利亚悉尼的中等密度居住区设计指导)我国香港特区的“规划标准和指导”(planning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为城市各类设施的规划配置提供准则,为开发管理提供依据。而英国的规划指导,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修订,已经成为一套较为系统和完善的规划政策体系。

1.1 世界上两种主要的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过程必然受到一定的管治行为,理念.法律体系和政治体制的制约(Thomas等, 1983)。Neutze (1975) 认为各个国家的规划控制和管理有其自身的目的。目前世界上的城市规划体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指导型的规划”体系(Discretionary System);第二类是以欧洲大陆为代表的“控制型的规划”体系(Regulatory System)。美国的体系类似于欧洲大陆的国家,但又有其特点,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没有全国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的权力在州政府,但是否编制规划取决于各郡或城市政府,相同之处在于在具体的土地利用上采取控制性的手法.例如“区划法”。

1.1.1 指导型的规划

“指导型的规划” 的理念认为未来发展是不确定的。因此若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方案、规定、政策缺乏灵活性将很难适应不确定的未来。所以规划所规定的政策应当是指导性,而不是指定性的。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对开发项目的规划审批允许定的自由裁量权,但在地方政府城市规划管理的同时,另外建立全国的规划督察制度。当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开发商和居民,或其他利益组织对某一具体项目的规划审批出现不同意见时,规划督察可以介入某一具体建设项目规划的审批。应当说“指导性的规划”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是一种开放性的规划。

1.1.2 控制型的规划

“控制型的规划”的起源于欧洲大陆的国家。自拿破仑一世征服了欧洲大陆之后,在欧洲大陆各国应用“拿破仑法典”,实行行政立法,并制定了宪法.对权力和相关的义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这种制度中.规划管理非常明确规定了每个人.包括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权利所进行的限制等。在这种类型的规划体系中,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是事先编制或制定好的规划。这些规划明确了哪些类型的项目允许开发建设。规划具体规定了建设项目的密度、容积率,高度、外表等。这种类型的规划体系强调确定性。政府、市民和开发商事先都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那些具体的规定。

2 国外城市规划管理经验的几点启示

2.1 美国的城市规划管理

2.1.1 许可制度

美国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主要由规划法、区划法、建筑法和住宅法组成,城市规划体系由城市总体规划、区划、土地细分管理和官方地图组成,开发许可证制度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许可、区划许可、开发选址许可和施工许可等,其中区划法、区划和开发许可证制度的有机结合是美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突出特征。美国法律规定任何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都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施工许可,一是土地使用许可。美国的城市土地主要分为三大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按照这三类用地划分城市功能区,严格控制在确定的功能区内建造其他用途的建筑。二是规划管理许可。主要对重要建筑物的外形、层高、体量、风格等进行控制。美国的土地使用、建筑规划高度重视公众要求,一个新的建设项目,不仅要举行包括设计师与业主参加的听证会,而且要将规划方案在媒体上公告两个月,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然后才能实施。三是其他许可。包括建筑规范许可、卫生管理许可、供水许可、环境保护许可、消防许可、机械和能源管理许可和历史文化古迹保护许可等。

2.1.2 管理特点

美国的城市规划管理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将建设项目的规划、土地和施工管理融于一体,对建设项目实行综合管理。由一个专项许可的综合管理部门,对专项许可进行收集、协调并做出最终许可,不存在过多部分分割。如,纽约市为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从1998年开始,在建设项目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条件下,将交通、环保、消防、古建筑保护和残疾人设施的审批权限集中交给纽约市房屋建筑局。充分发挥注册建筑师和工程师的作用,将其签署的文件作为设计方案报批和竣工验收的依据。美国的注册建筑师和工程师属于终身职

业,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声誉极为重视。在他们看来,不按法规办事,弄虚作假,是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对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管十分严格,在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先后五次到现场进行检查。

2.1.3 其他途径

此外,为保证规划实施,美国联邦政府还通过立法、设立基金以及低息贷款、减免税费等手段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间接管理。如1957年为复兴城市中心,联邦政府建立都市复兴基金,同样要求必须有城市总体规划作依据。为保护环境,联邦政府又建立了环境保护基金,要求凡是申请联邦基金的建设项目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2 英国的城市规划管理

英国有着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在自上而下的规划管理体系中,中央政府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政策性文件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由中央政府负责规划事务的部所制定的“规划指导”类文件,是关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最主要的政策性文件。英国的“规划指导”主要由《国家规划政策导则》(NPPG s: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Guidelines)、《规划建议要点》IPANs:Planning Advice Notes)和《告示文件))(Circulars)所组成。这些“规划指导”根据需要被制定并且随时间发展不断对之进行增补或修改,使规划工作既有宏观的国家规划主干法、从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与控制 又有具体明确的要求用于指导实施。

2.2.1 许可制度

英国城市规划许可制度分为无条件开发规划许可,有条件开发规划许可,国家法律规定的自由开发许可和默认开发许可等四种类型。

2.2.2 管理特点

(1)无条件开发规划许可

如果建设项目开发者拟定的开发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内容和城市土地开发控制原则没有矛盾,就可以直接申请无条件开发规划许可证。1990年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在向地方规划当局提交申请开发文件的同时,必须将开发项目的主要内容刊登在当地报刊的广告栏内,并要求连续登7天。同时,申请者申请开发规划许可时,必须就是否损害领里利益的问题做出解释。

(2)有条件开发规划许可

1971年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当地方规划当局在签发开发许可证时,可以合法地附加几项强制性的限制条件,即有条件开发规划许可。1990年的城市规划法又进一步补充了一条规定,地方规划局可以自行提出有关开发限制条件,但必须与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一致。

(3)国家法律规定的自由开发许可

开发项目如果归属于国家城市规划法规定的范畴可以免去申请开发规划许可证的法律程序。开发项目如果归属于环境事务大臣制定的三类开发规划的范畴之内,可以允许免去申请开发规划许可证的法律程序。三类开发规划本身含有批准开发许可的法律效力。

(4)默认开发许可

第一种默认开发许可是指1990年的城市规划立法规定,地方规划当局在收到申请开发规划许可的全部有关资料之后,必须在8周内做出明确答复,否则构成默认开发许可。第二种默认开发许可是指室外广告牌。按照城市规划法定义的开发概念,陈列广告并不是开发行为,但是招贴板属于建筑物,因而建筑广告招贴板构成开发行为。第三种默认开发许可是指地方规划局的开发项目。第四种默认开发许可是指公共机构与政府部门有协议的开发项目。第五种默认开发许可是皇室土地。

2.2.3 其它途径

为了保证规划实施,英国政府还通过立法,设立官方或民间的规划组织机构,财政预算和强制执行等手段对城市规划进行间接管理

3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管理方面

城市规划管理指城市政府对于规划事务进行的行政管理行为,大致可以分为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实施管理(即狭义的规划管理)、规划研究管理。

当前,规划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3.1.1 规划编制工作跟不上建设的需要。准确地说是规划编制成果的形式和水平与城市管理者的期望值有相当大的距离。一是由于基础资料不足,规划师能力局限、规划任务紧迫等原因,规划成果的深度达不到指导建设的要求;二是由于不同编制单位、不同主管部门、不同时间阶段价值偏好有差异或城市性质变化等原因,导致不同层次的规划,不同类型的规划和不同时间的规划没有很好地协调,产生了矛盾;三是有关的规划技术规定也有部分内容不合时宜,于是规划经常修改。

3.1.2 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互相脱节。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规划成果,却不能完全按照规划来指导建设。一是由于专业局限 、个人业务水平不高等因素,使部分规划管理工作者没有充分理解规划编制的意图,对规划成果的运用感到困难;二是迫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压力,放弃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三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量的增加.规划管理的任务与日俱增,规划管理者长期处于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3.2 规划编制方面

在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方面,由于缺乏系统整体的考虑和长远通盘的部署,使得规划的编制计划缺少总的指导,造成各地区、各层次的规划编制的覆盖面和内容浓度上参差不齐,系统性不强;加上局部利益的驱使,使得不同层次规划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约束、遵从或指导关系,相互之间容易各说自话,难免出现不协调甚至矛盾之处。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量的增大,使得开发申请活动趋于活跃,管理部门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往往要应急性地组织编制一些针对具体问题的规划,以解一时之需,而对城市发展的整体要求则可能把握不够,对更高层欠的问题未及细致考虑,此种忙于应付的状况,常常导致规划管理工作中出现“规划编了不少,但有价值的不多,甚至是规划编得越多,建设中的混乱局面越演越烈”的窘况。虽然规划编了很多,但是规划的编制工作又滞后于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的要求,实际管理工作又因编制和管理的脱节而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

3.3 规划监督方面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往往缺乏有效的督查机制,缺乏群防群策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协调运转、公开透明的机制。正是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监督缺位,造成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程序上,往往是一个部门承担全程的规划管理职能,如果缺乏一定的监督制度,必然导致责权失衡的现象。作为行政主体,城市的规划部门是国家行政权的执掌者,如果未能依法充分有效地行使规划管理权力,会造成行政权与行政责任的严重脱节。2008年元月正式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规定,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有权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进行监督与检查”,这说明规划的监督检查也是规划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然而在现行的行政运作体制下,限于人力、财力和行政权力的“瓶颈”约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难以对面广量大的城市建设行为实施有效监督。同时,上级规划主管部门对下级规划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没有明确的监督措施,各级规划主管部门也很难纠正上级领导在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偏差,规划主管部门的监督监察职能实际被虚置化,直接影响了城市规划目标的全面落实、城市建设的有序展开和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和大众舆论,往往当问题很严重时才进行曝光,规划的超前性与监督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可否认,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制止一些违规建设项目,但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况且,有些违规项目即使得到了制止,但其损失却永远得不到挽回。

4 借鉴国外经验创新规划管理

4.1 管理理念创新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龙头,必须把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理念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之中,充分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使城市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诣。

4.1.1 借鉴管治思想 鼓励公众参与

管治最基本的含义是“促进不同组织之间相互渗透的管理方法”,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重新分配。管治的本质是政府与非政府力量之间以及力量内部的互动关系。在规划管理方面,其实就是组织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产生管治思潮的基本原因是对政府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寻求对策。虽然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可以看作是“城市化后的规划”,而我国是“城市化中的规划”,实践层次有所不同,但是产生于西方社会的管治思想对我国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的参考作用。

一是人的规划行为有共同规律性,这一点东西方并无根本区别。当我们把社会作为规划考虑的对象时,并不是在“创造规律”,而是在努力寻找客观规律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因此,规划工作者要努力认识和掌握规划思维的规律性,从而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二是政府对于人居环境变迁的干预有共同规律性,这一点东西方是可以互相参考的。

管治研究表明,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相关社会组织之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必须相互渗透,单纯一种类型的组织难以完成现代化社会复杂的任务。自从政府广泛干预人居环境变迁以来,不同国家的城市都设有不同形式的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城市规划的相关事务。在我国,规划局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地方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它是按照科层组织原则而运转的。规划与其他部门的不同之处是业务性强,因此,利用部门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智力资源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管治思想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4.1.2 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是人民城市,建了城市为人民,城市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各类资源的节约使用;合理布局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防疫和防灾功能,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并以人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如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技进步、教育振兴等。尤其要更加关注公平目标及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强化对公共资源、公共产品与服务配置的引导性和可操劳过度作性。规划既要体现政府配置资源的相关政策导向,又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规划实施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型、企业主体型和社会参与型相结合的格局。合理布局城镇空间,防止城市病及生态破坏,致力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4.2 管理制度创新

4.2.1 政府机构创新

(1)建立多元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问对投资的争取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而国际国内的资金总是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投资环境成为政府与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作为政府行为的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形成与改善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政策,以吸引城市建设资金,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2)创新城市规划管理权限制度。随着城市化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活动日益增加,城市规划管理的工作量也将越来越大。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好规划管理权下放与统一的关系,遵守规划管理极限制度,以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一个城市只允许有一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各类开发区)的规划管理都应置于这一规划主管部门领导之下,因此,对于规划管理权的下放,应坚持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应坚持统一全局管理而不足块块分割各自为政。

4.2.2 创新队伍建设机制

队伍是根本,再好的城市规划需要队伍去实施管理。再教育制度,随着快速城市化推进,政策的影响和法制的要求,新理念的更新,单凭老经验和工作热情已经不适应了,强化干部的再教育显得重要紧迫,更新干部管理方面知识,把再教育工作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和经费保障制度,激发干部经身学习热情和需求。引进人才制度,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提高规划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形成高、中、低金字塔的人才队伍结构。完善竟争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公开选拔、竟争上岗、职务聘任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减压制度,基层管理人员每天面对大量违章建筑和繁重管理任务和责任追究制度,人员身心已显得非常的疲惫,要减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压力,通过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心理质询,带薪休假等措施来减轻身心压力。

(1)建立多学科专业化人才的管理队伍。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者面临各种科学技术、社会关系、经济效益、公众利益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要求规划管理者有广泛的多学科知识并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人员选择上,要求一专多能;在队伍的人受配备上,要增加土木工程、给排水、水利水电、法律、经济等专业人员。

(2)建立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体系。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广泛应用。对规划管理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规划管理者对规划的意图构想以及城市规划的新技术处理方式的理解,直接影响到规划的实施,所以规划管理者不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职业道德,还应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

4.3 管理创新

4.3.1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包括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创新以及服务地域的拓展。对城市的重点工程、城市历史遗留问题、重点项目争取开辟绿色通道、现场办公、超前服务等措施,借机拓展城市规划的服务领域。通过为投资者在投资区位、规划布局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而改变过去单一为政府服务的格局。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更深切地体会投资者,政府的不同需求,提出更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提高自身乃至整个城市的规划水平。有利于确立城市规划机构的公正性,也有利于发挥城市规划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

4.3.2 管理方式创新

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提高规划空间管治能力,加强规划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规划性质从技术转向政策。改变规划偏重于技术性、轻视政策性和实践性研究的现象,研究落实空间布局要求所必须的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众利益的要求。研究城市长期发展的定位问题,安排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和各项设施,包括社会服务设施布局、交通政策和交通报务的供应等。处理好远期和近期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指导城市的合理发展。规划作用从蓝图转向配置。即从建设蓝图转向宏观调控的工具,转向综合的资源配置的手段。在资源配置时严格遵守国家强制性标准,做到公正执法。规划工作从管理转向管治。正确认识政府与企业、市民实际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挥的关系。通过政府与社会各阶层的互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城乡间的科学管治。主要是坚持法治的原则,强调一切都要依法办事;制订合理的决策程序,特别是要深化“阳光规划”推进公众参与民主决策。

结语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应紧密结合现实规划管理过程中的紧迫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和期望也愈来愈高目前城市规划管理的具体内容仍始终围绕着用地管理建筑修建管理管线管理违章建设管理和规划设计管理等几个方面开展但是随着城市居民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规划管理的方法和体制面临变革,“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意味着我们必须建立起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动态更新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要坚持城市规划地位的先导性和权威性、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当然,我国城市规划的体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和规划管理的激励机制,使创新理念、创新活动贯穿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始终,从而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管理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秉钊 《当代城市规划导论》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

[2]郝寿义等 《城市规划体系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庆海《城市规划与管理》 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

[5]耿毓修等《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6]黄治 赵京飞等对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山西建筑 ,2006,1

[7]赵舰借鉴管治思想 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第24期

[8]刘国新 娄宏毅等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问题与创新,特区经济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