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的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组织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结合形式,管理是组织的特征和功能。组织管理活动不是盲干,更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人类高级智慧性和创造性活动。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和研究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已发现和认识了管理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管理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帮助管理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方法的概括性和通俗性表述。管理的基本原理,不是管理的全部理论和方法,而是管理理论中最关键、最核心和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组织管理者能够系统、娴熟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做到驾轻就熟、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组织是什么?在本质上,组织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它用特定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手段,将一定的资源置于组织的麾下。而这种集中资源的过程,就是组织通过其管理活动,将游移于组织之外、处于自然分散状态的资源相对集中起来,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比如:将分散的个人集中起来形成人群、群体、组织,产生超越各分散个人力量总和的集体力量,俗语云:“人多力量大!”如集体狩猎、作战、生产、科学研究等活动,都是集中一定人力、物力,明显地彰显“众人”集体力量的优势与效果;又比如:将分散的物质资源集中起来,诸如土地、原材料、燃料、设备、运输工具等集中起来,形成规模的生产资料、资本,从而构成更强生产能力的企业,增加产能、产出和效益。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经验:基于组织及其管理活动而达成的各种资源的集中(包括:人、财、物、信息、技术、方法等),都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人类发展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集中资源和不断增进福利的历史。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同时,人类管理活动在资源集中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利用,即从资源的“内涵”上做文章,通过管理活动,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资源利用更加科学,使资源效用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集约性,它是在资源量的集中和规模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功效的质的飞跃,通常是在对资源的功能开发与提升,资源之间的兼容与匹配上下功夫。如人力资源培训、扬长避短与优势互补、团队建设,组织变革实践中的优化组织结构、优化劳动组合和组织功能再造,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诸如太空育种、转基因食品等,它是一种“内涵”式的管理增量活动,这种管理方式,在面对人口增长和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是人类文明与进步过程中管理的最高境界和终极追求。

规模集约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对资源进行量的相对集中以发挥资源的规模效应,以及在资源量的集中一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利用以增强资源效用和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资源集中――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规模增量和内涵增量――高效率与效益

管理是一项组织性活动,管理在本质上就是动员、配置和利用组织资源的过程。组织资源就一般形态而言,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在组织活动中,相对而言,人是组织资源中的核心和关键资源,因为人是能动的资源和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资源。因此,管好人和用好人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也各有所长,管理好人首先是用其所长,根据组织成员各人的特长进行分工,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去,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这就是管理学教科书上常说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如基于性别优势的分工,男性做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女性做轻巧精细的工作,俗语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又如基于性格特点的分工,细心沉稳者安排做财务工作,粗放勇敢者安排做探索性工作。再如基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特点,强者安排做研发和高层管理工作,差者安排做基础性或操作性工作。这样,可以充分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和成果;其次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让在相应岗位的组织成员经过专项培训和长时间稳定的重复劳动锻炼,养成专业能力,成为相应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或技术专家;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超过非专业人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作绩效。历史上关于“针”制作生产的分工实践就是非常直观的例证,通过分工,有专人切割、专人打孔、专人研磨,劳动效率成百倍提高。分工是专业化的前提,专业化是分工的产物。由于分工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劳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反复从事相同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经验和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娴熟以及不断提高和强化,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明显地增加产出和提高产品质量。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典型,因为专业化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技术工人和技术骨干,这些人也成了企业提高产出和产品品质的专业保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罗宾斯所指出的那样:“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是将整项任务交由某个人承担,而是将之细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由一个单独的个人来完成。各个员工都仅专门从事某一部分的活动而不是全部活动。”(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67)分工解决的是适合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解决的则是更好地做什么的问题,专业化是对分工的强化。分工与专业化,是现代人劳动过程的基本方式和支撑,也是管理活动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分工专业原理,就是通过管理将组织成员基于其特长和潜能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相对稳定地从事同一工作或劳动,使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产出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分工协作――专业化与技能强化――技术专家――增量产出和增质产出――高效率与效益

组织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组织生存、运行所必备的秩序与环境条件。组织中的秩序如何建构?一般主要通过组织设计来实现,包括组织的物理结构、职能设定、岗位设置、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文化取向等,以此来构建组织内的关系和秩序。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组织各单位(部门)、各团队、各成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包括纵向的层级关系和横向的协作关系,由此形成组织内的关系与秩序网络,使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对应起来和对称起来。从纵向来讲,就是建立基于职权的指挥链,解决上级的命令权和下级(下属)对谁负责与报告的问题。从横向来讲,就是建立部门之间和成员之间的协作网络关系,解决在彼此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配合问题。在这一原理中,首先是权力的界定与分配,组织内各层级、各部门以及相应岗位有什么样的权力?比如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等;各种权利由谁作为主要责任人来享有和行使?比如: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兼管人事和财经;副校长A分管教学和科研;副校长B分管后勤和学生工作等。其次是在确权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职责(即责任或工作目标)。比如:融资额度、人才引进层次及要求、后勤工作的保障程度与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等等。权责关系的明确与对称,是组织运行秩序的平衡器,它能促使组织成员做到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对等,分享利益与承担责任对称。这样,组织内的秩序才可能有效得到维持和维护。罗宾斯在讨论指挥链问题时指出:“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务所固有的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为了促进决策和协调,各级管理者作为组织中指挥链的一环,需要被授予一定程度的自以便履行其职责。而在管理者协调和整合雇员工作时,这些下属员工也被认为负有执行任务的义务。这种对完成任务的期待或义务就是职责。”(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270)如果说分工专业化原理是以组织资源的外在属性(物质与技术的尺度)为特征进行的管理活动,那么权责秩序原理则是侧重于组织资源的内在属性(思维与精神的尺度)为依据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并且这一层面的管理活动对组织运行的影响更加深刻。这一原理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组织有目标、部门有岗位、工作有标准、人人有权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职责明确、秩序井然。

权责秩序原理,就是通过管理明确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力与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组织内的层级和并行关系,形成满足组织运行所需要的关系结构与秩序格局,服务和促成组织目标全面实现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岗位与职责――权利与义务――指挥链与协作网――组织秩序――高效率与高效益

组织向何处去?组织如何运行?这是组织产生后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可能性上,组织面临着多重选择,如设立一个企业组织后,对行业与经营范围就面临多重选择;设立一所民办高校后,就面临专业与学校类型的多重选择。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把握方向和目标?需要借助管理的决策活动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管理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就是对多种可能性情况与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权衡的过程。决策的过程,就是广泛收集和分析有用信息和资源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多套备选的临时方案;然后进一步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比较,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效用情况的程度差异排出先后顺序与等次,经过综合权衡后做出取舍,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正式方案实施与执行。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比较和辨别影响组织发展方向和运行目标的各种复杂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科学的决策理念、科学的决策方法、科学的决策程序等系统的支撑和支持,能够确保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最优化,即组织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组织运行目标的科学性、组织运行计划的合理性。罗宾斯指出:“因为涉及管理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他们都希望制定正确的决策,也就是选择最佳方案,实施它们,并且决定是否应考虑所处环境。”(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P173)决策,科学决策,是组织运行状态最佳、组织运行结果最优的基础和保障,决策在本质上,就是(方案)择优的过程。方案是组织行动的纲领,统率着组织的各种活动与行为,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处于前置决定性的地位。所以,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管理活动,它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做出决定,而是要求充分占有信息和材料、系统分析信息和材料,同时还要求根据现实条件、环境状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尽可能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方面的备选方案;在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及时果断地做出抉择和决策。没有决策,就不可能有择优;但有决策并不必然地就会产生择优的结果,决策只能为择优提供可能。择优是决策的目的和结果,它是在决策合理化、科学化基础上的产物。因此,决策的理论、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程序,一切影响决策合理化、科学化的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择优”。

决策择优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科学决策活动,形成完整系统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比较,抉择、筛选出适合组织运行的最佳方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复杂性问题――可能性方案――择优方案――执行方案――高效率与高效益

管理的基本原理,贯穿于各类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用到管理的基本原理的一个或几个原理,有时可能同时用到全部的管理基本原理。组织管理的基本形式,按照主流的管理理论的表述,通常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即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从管理过程来看,其基本路径为:决策――执行――反馈;在这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分别涉及到“决策择优原理”、“计划规范原理”、“执行效率原理”、“控制反馈原理”等原理的应用,同时也潜在地或间接地运用到其他几个原理。而从管理职能角度来看,管理的职能系列由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构成。每一种管理职能都比较直接地对应于一种管理的基本原理,也同时内涵地涉及到运用其他管理的基本原理,如“领导”职能就涉及“权责秩序原理”、“激励创新原理”等。虽然从理论和逻辑分析的角度可以明显看到管理过程对管理基本原理的分别运用,但从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和组织管理的全过程来看,则是综合运用管理基本原理的过程。每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分别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彼此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支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组织运行的成功,正是管理的基本原理分别作用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我们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或方式,上述管理的基本原理都必然地存在并作用于其间。任何卓有成效的组织管理,也正是成功运用这些管理基本原理的结果。在管理学著作,特别是管理学教科书有关管理问题的介绍和论述中,基本上都是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主线,是对管理的基本原理针对性运用和进一步细化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学好管理学知识、用好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和关键。

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性问题,是如何把它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区别开来,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客观上讲,这二者之间是明显有别的。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给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确定范围、界限和底限,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分界线,遵守它,则有可能把管理工作做出成效;违背它,则管理工作必然失败。而管理的基本原理,侧重于教给管理者如何把工作做好的方法和技巧,更确切地说,它侧重于管理工作的经济、便利、快捷和高效。它是衡量管理者是苦干还是巧干的标准或分水岭,按它的要求去开展管理活动,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按它的要求去做,则可能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当然,在管理学理论框架内,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相对的,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为管理基本原理的形成和运用提供范围、界限和底限,它的作用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和行车标志与行车规则,是确保车辆道路畅通和高速行驶的前提和保障;管理的基本原理内在地包含管理基本原则的精神与要求,它是在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就像司机在高速公路上驾车的技巧,如何望、保持车距、控制速度、超车、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情形。再直接一点,比如司机驾车过程中,必须“系安全带”是管理原则,怎样“系安全带”是管理原理。管理基本原则的作用是“护驾保航”,它告诉管理者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管理基本原理的作用是“驾轻就熟”,它告诉管理者正确地做事――能够做什么,怎样做什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更具可操作性上的层面上管理组织运行?需要对决策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和程序化。例如,某高等学校在作出创国内一流大学的决策方案之后,就需要以该方案为基础,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融资投资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科学研究计划、校际合作计划、校企联合计划,等等。计划就是将决策方案的大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事项、或项目、或任务,并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加以量化和指标化,比如引进人才的计划,包括数量和要求,诸如专业方向、学历学位、职称、社会影响等;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项目名称、总投资额、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期限,等等。计划是组织运行的路径图,是组织实际运行的直接依据。因此,计划的精细化和精确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制定计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给组织运行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程序与路径。组织运行的过程,也是贯彻和执行计划及其意图的过程。一个成熟的现代组织,其运行过程本身就是在组织计划引导下的运行过程;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组织计划得到忠实执行和实现的结果。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是由计划编制、计划体系、计划管理、计划修订、计划评价等内容构成的。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也正是计划的这一特性,确保组织运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严格按计划方案和规定运行。如军队按作战计划打仗;企业按生产计划生产;学校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国家按计划(如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活动。著名管理学家莱斯利・W・鲁认为:“计划能使一个管理者或一个组织主动地影响,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未来。”“组织的成功总是与好的工作计划有关的。”(莱斯利・W・鲁《管理学》第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P136―137)由此可见,计划在组织运行规范化(程序化)上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计划是组织运行规范化的前提,规范化是计划实施的结果。

计划规范原理,就是通过管理的计划活动,使组织决策的方案具体化、精细化、计量化和程序化,从而在此基础上保障组织运行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决策方案――任务分解――指标与路径――执行计划――高效益率与高效益

决策和计划,是组织运行意图的文本化。从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他们只是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付诸行动让组织运行起来的,是管理过程中的执行环节和阶段。执行,就是贯彻决策和计划意图的过程,就是推动组织按决策和计划的基本思路运行的过程。决策和计划的目的,就是让组织运行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路径精确、程序规范、控制有效、结果最优。但好的决策和计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有“执行”环节的紧密配合与支持。执行或执行力,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新名词,它特别重视执行过程中对“决策意图”和“计划任务”的忠实程度,并且强调“创造性”地执行“决策”与“计划”。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决策和计划是为组织高效运行提供行动指南。而组织运行过程的高效率,实际依赖于管理过程的执行力。因此,执行或执行力――严格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既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前提也是组织运行高效率的保障。执行在本质上,就是将决策和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执行,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理解和领会决策与计划意图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按决策和计划方案行事;另一方面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研究新情况和新环境,在不违背决策和计划基本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执行不仅是一种照葫芦画瓢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它是以决策和计划方案为基本蓝本,在执行过程中对决策和计划不断创新的过程。并且通过执行的创新,寻求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更好路径,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执行过程中,组织中的全体管理者,需要有共同认识和统一行动;需要彼此的默契配合和强烈的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执行是一项特殊的团队性活动,优化组合、优势互补、高度认同的团队文化与组织信念,是执行力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有人总结说:“决策是基础,执行是关键!”

执行效率原理,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活动中管理团队执行的水平和能力,创造性地执行决策和计划,从而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效益、更好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模型是:

方案与计划――研读与理解――执行计划――创造性执行――高效率与效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尤建新,企业管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3]莱斯利,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4]杨孝伟,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

[5]贝特曼,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6.

[6]哈默,管理大未来,中信出版社,2008.7.

[7]刘筱红,管理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8.

[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8.

篇2

关键词:项目成本 价值工程 房地产 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

近几年,因房价不断上涨,已经严重影响民生问题,国家逐步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房地产项目决策科学性,是摆在房地产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技术经济解决方案上观察,目前,基于价值工程思想与方法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地运用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 。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是从设计阶段考虑房地产的成本管理体系,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它将房地产成本管理和房地产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避免了设计工作的盲目性, 对提高房地产的竞争优势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简称vE ,是通过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低的产品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这里的价值(v)是功能(F)与成本(c)的综合反映,是二者的比值.即:V=F/C 。 实施价值工程的关键在于方案创新。由于价值工程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技术,因此,在房产造价控制中引入价值工程是极其重大意义的选择。

二、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特点及原则

1.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的构成

房地产开发过程分为前期策划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四个阶段, 房地产开发成本即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四个阶段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费用。工程项目立项后, 设计通过对项目的具体化和书面化, 是对项目的功能、工艺、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实施方案进行的事前规定, 承包商将根据这一阶段的成果完成项目的建设。

2.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特点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2.1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一种进行成本控制的事前管理活动

2.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活动

2.3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可能是对成本影响最大的成本控制活动

三、基于价值工程方法的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实施

1.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方案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建立全面系统的房地产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包含功能指标体系和成本指标体系, 运用价值工程优选法,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 并结合客户和广大设计人员的意见,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对各方案进行评分。 求出方案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最后求出价值系数,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按价值系数排序得到最优方案。该方法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优选依据价值工程理论计算出价值系数, 对各个方案的价值系数进行比较, 最终选择价值系数最高的方案, 即最优方案的选择。

2.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明确客户的需求, 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定义, 并按照功能的载体对象进行分类整理, 形成功能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 进行打分确定功能系数。其次主要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分析, 按其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来确定成本系数。对于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而言,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不仅包括房地产产品的开发施工阶段的成本, 还包括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维护成本。然后根据已得出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利用价值评价模型, 得出价值系数。根据价值工程的评价标准, 对得出的价值系数进行评价。

3.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程序一样, 运用价值工程方法,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 将初步设计深化处理成可施工的蓝图, 也就是如何合理的确定结构、园林景观等功能指标所涉及的具体施工细节的过程。

四、施工招标及签约阶段

合同作为双方当事人履行权利和义务,相互索赔的依据,在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编制招标文件有签订工程合同尤为重要。房地产商必须对以下有关合同问题进行策划和决策。

1.确定签约的承包商的数量和发包方式

2.招标方式的确定

3.合同价格形式

4.保函或保证金的应用

5.选择报价形式

6.重要合同条款的确定

另外,《通用条款》对于灾害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未明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雨、雪、洪、震等自然灾害的程度应予量化。

五、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方式的策划

2.审查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须序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5.制定索赔程序,妥善处理各种事项,准确及时处理工程索赔和事件

6.做好材料、设备的定货、采购、供应工作,严把材料设备价格关

六、结束语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房地产项目开发进行成本控制, 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是房地产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地产成本费用的高低和经济效益, 关系到房地产业主的生死存亡。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性价比的重要手段是在房地产设计阶段来估算成本, 并进行成本控制,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 及早发现并避免它。此外对于房地产项目这样的一种需要高额资金购买、并且长期使用的特殊产品来讲, 一味地追求成本削减是不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高品质树立品牌效应的。基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项目开发设计阶段中的成本控制问题, 不仅可以对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而且同时又最大可能的注重了项目功能的保证。这样就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不影响开发项目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挺立. 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D) .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篇3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院构建基于作业成本管理的医院成本管理模式,不仅使得成本核算更加合理,成本核算编制以及业绩考核更加科学,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使得医院作业管理流程优化,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以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长期战略分析。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传统的医院成本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无法提供及时、正确的成本信息,进而导致决策失误。同时,由于缺乏因果关系的分摊基础,易造成部门间成本的扭曲,无法提供绩效奖励的基础信息。其次,表现在对医院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上,存在着无法在事前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的发生及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等诸多弊端。一般而言,医院发生的针对成本目标的直接成本只占有很少的比例,更多的成本是以间接费用的形式发生的,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对运用作业成本法的需求。

二、基于作业成本管理的医院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方法

(一)设计原理 作业成本管理关于作业链的活动流程和成本耗费的确认和计量,为价值链分析提供最实际的“成本―价值”变动的路径指引和分析依据,为价值链分析在实际中发挥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具体落实到“作业”上分为两个层次,主要包括:

(1)以作业成本为中介。 作业成本计算作为一个明确的、动态的信息系统,通过对作业追踪进行动态反映, 可以为旨在改进和完善医院作业链―价值链而进行的作业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

(2)以作业为核心。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并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作业分析包括:辨别不必要或不增值的作业;对重点的增值作业进行分析;将作业与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消除不增值作业,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上,因此,作业管理不仅是一项管理工作,还是持续改善和优化医院作业链―价值链的过程。

(二)建模步骤 建立医院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可以分为:

(1)医院按照不同类型的病人划分为不同的成本目标,所发生的一系列成本耗费都视为完成这些目标(治愈病人)而发生的。

(2)建立医院资源库,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医院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归类管理(如医疗设备、药品、医护人员的劳动等),医院成本的消耗最终体现为这些资源的消耗。

(3)建立医院作业库,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医院中的进行的各种作业进行归类整理,这些作业的实际发生是直接针对成本目标的实现,并且成为医院资源消耗的直接动因,即成本动因。

(4)对作业链进行描述,以一种客观的、易于理解的方式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描述,为实现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归集和分配奠定基础。

(5)在作业链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资源的价值最终确定某一成本目标耗费的成本。

(6)对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各项作业消耗资源是否合理,并努力减少不增值作业,通过作业成本管理优化医院作业流程,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7)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对上述过程进行集成,从而建立一套动态的能够不断提供上述作业及成本信息的信息系统。

(三)实施方法 应用作业成本法,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过程可被分为若干作业,这些作业分别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耗费资源为病人提供服务。将资源费用分配到直接成本中心,最后分配到各项作业中。根据医院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首先要将医院有关科室进行合理分类,确定成本中心,具体可分为直接成本中心和间接成本中心,直接成本中心包括医疗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品科室,间接成本中心包括一般辅助科室、门诊辅助科室、药房辅助科室、行政科室等。各成本中心耗费的资源,能直接计入各成本中心的直接归集,然后将辅助部门成本分摊到直接向病人服务的成本中心,分摊的方法和步骤包括:

第一步,直接成本的初始归集。能分清科室的成本费用直接计入各成本中心,属科室共同的成本费用采用合适的分配方法归集到各成本中心。

第二步,分摊后勤科室和辅助科室的费用。后勤科室为医疗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了后勤保障服务。其成本费用可以根据各收益部门的耗用量在医疗科室、医技科室、药品科室、辅助科室、行政科室之间进行分配。另外,各后勤供应科室内部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则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分配方法,如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辅助科室包括了门诊辅助科室、病房辅助科室,这些辅助科室的费用应在医疗、药品有关的直接成本科室进行分配。

第三步,分摊行政管理科室费用。

第四步,汇总各直接科室的总成本费用。通过逐步归集和分配,医院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都归集到各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科室归集的直接成本费用加上分摊的各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费用,即构成各直接成本科室的总成本。以上的步骤方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科室成本核算的方法基本一致,其中汇总得到的各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费用即是各直接成本中心的作业成本。

第五步:根据成本动因,将直接成本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医疗项目中去。

(四)作业成本管理应用于临床科室之流程设计 主要包括:

第一步,确定科室、项目、数据采集期间。

第二步,数据采集。

第三步,制作基础字典表作业分类字典:作业字典、物资分类字 、物资材料字典等。

第四步,划分科室作业。从管理角度讲,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或环节,如诊疗、手术(消毒、探查)、护理等行为都可以视为作业。

第五步,科室作业数据整理、归集。将作业划分完成后,将各类能够直接计入的成本进行作业归集。医院科室作业数据整理、归集流程如表1所示:

第六步,确定资源动因。具体包括:

直接成本资源动因设置方法如表2所示:

间接成本资源动因设置方法如表3所示:

第七步,资源成本分配计算,产出科室作业成本。通过直接成本计入及资源动因的设置后,通过系统自动计算,将科室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中。

第八步,医疗项目数据整理、归集。将医疗项目对应到科室作业中,将作业中能够直接计入医疗项目的进行直接成本归集。具体的医疗项目数据整理、归集如表4所示:

第九步,确定作业动因。具体包括:

直接成本作业动因设置方法如表5所示:

间接成本作业动因设置方法如表6所示:

第十步,作业成本分配计算,产出医疗项目单位成本。通过直接成本计入及作业动因的设置后,系统将自动计算,将作业成本分配到项目成本中。

(五)作业流程重组在医院中的应用作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eessreen gineering)一切从作业流程和客户满意度出发,简单明了地设计作业流程及组织机构。医院流程重组可以分为以下步骤:了解病人的医疗流程,绘制医疗流程图;确定流程重组的目标,一般包括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流程循环时间,减少等待时间,增加效益;确定流程重组项目组的人员和实施流程重组的方法;建立目前医疗流程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流程的瓶颈;确定解决的方法,建立新的医院流程并进行模拟;根据重组目标修正确定新的流程并加以实施;结合医院经营的基本特点和作业成本法的一般原理,建立医院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意义明显,但是具体操作存在某些难度。所以医院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应充分考虑医院自身的特点。在建立作业成本管理系统时需要投入相当的成本。 鉴于此,作业成本法相对比较适合间接费用比重较大, 成本目标构成比较复杂的组织(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 对于作业相对简单,间接成本比重不高的组织(规模较小的医院),在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则不宜采用作业成本法。

(2)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平台,普及会计电算化,因为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方法而言,需要归集整理数量更加庞大的数据信息,因此,需要提供技术上的硬件和软件的必要保障。

(3)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并且在医院范围内强化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流程。为了实现从传统成本管理向作业成本管理的过渡,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是一个先决条件,但是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各个重要环节建立信息、收集信息并且在整个流程进行管理,这需要全员的参与及配合。

篇4

关键词:本科院校 工商管理专业 管理技能 训练与开发

工商管理专业素来以培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各层管理工作人员为己任,但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从先前教育中沉淀下来的,能够支撑职业生涯的“东西”并不见多。其中,最为缺乏的就是成功完成管理任务所必须依赖的熟练的管理技能。一般而言,“技能”是体现了一定效果或者效率(即胜任力)水平去做某件事情(即实际表现)的能力。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这表明管理工作本身与企业里技工、文秘等等许多其它工种一样,是一个需要一定的技能才能完成的技术性工作,所以必须让在这个岗位上从事工作的人掌握相应的“技能”。因此,工商管理专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增进针对学生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是在学校教育和求职发展之间构筑一种强向联系的关键之举,这值得许多本科院校高度关注。本文试图从一些不同的观察点,对工商管理专业如何增进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问题做出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为目前流行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与参考。

一、确立“聚焦管理技能”的教育理念

先讨论一个一般性问题。一谈到“技能”,很多人联想到这是定位职业教育的专科学校所关注的事情。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在名义上要低于本科教育(这是由高考招生中严格的分数档所决定的),所以很多本科院校的教育者持有一种可以称之为“知识本位”的固执理念:即本科教育要区别于关注技能的职业教育,就必须将培养的基调放在“学科”、“学术”和“学问”之上,将培养的目标放在“高级人才之上”(这种理念是如此诱人,以至于一部分职业技术学校也纷纷效仿,错误地走向了本科化的道路)。笔者以为,对于学生而言,这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就是这种固执的理念使本科院校教育供给与学生真正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错位。要知道,本科教育既然高于职业教育,那么它就应该是职业教育功能的覆盖者,而不是作为替代者而迫不及待地标榜自己与职业教育的区别。专科层次的教育一般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所以本科教育就必须包含这个基本面。如果连这个基本面都丢了的话,本科教育就注定残缺不齐,就注定要遭到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这个一般化的问题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在很多教育者看来,管理人员并不像技工、医生一样有有形的操作技能,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并无多少专业性的管理技能可教。不排除某些教育者心存这样的臆想,即如果管理技能是存在的话,它也是管理知识的自然产物,只要向学生传授足够的管理知识,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些管理知识应用到将来的管理工作之上。也有教育者固执地认为,管理技能是学生在实际职业生涯中所面对的事情,本科期间的使命就是最大化地输入管理知识,完成知识积累。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那些“不着边际”的通识教育,淡化专业教育,以期学生在将来获得更大的职业迁移空间。正是在这些错误理念的驱使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一般以学科为科目,以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制确定的学时来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而对管理技能的训练与开发几乎完全被排除在的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学生也因此陷于一种“所学为何”的普遍担忧和焦虑中。所以,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当务之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就是完成教育理念的转变,确立一种“聚焦管理技能”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不是要完全抛开管理科学的学术知识体系,而是在并不弱化目前本科院校知识本位教育功能和格调的前提下,强化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现实联系,并围绕管理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技能来开展教学和进行评价,其中管理岗位群所需要的管理技能的训练与开发将是一个全新的焦点。这种理念是本科教育在当今的情势下(当然也是高级别的职业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

当然,如要问如何建立这样一种理念,笔者以为,这还是要依赖于教育者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和重新定位。其实,只要教育者直面社会的现实,多了解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多为学生的将来着想,多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多了解学生的就业状况,确立这样的理念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二、激励和支持专业教师获取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资质

如果说确立“聚焦管理技能”的教育理念主要是解决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在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上的意愿不足问题,那么激励和支持专业教师获取相应的资质就是为了解决专业教师在这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国内本科院校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被认为是“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如果从学科教育角度来看,这并不会招致多少恶劣的后果。但从本科教育所必须包含的职业教育角度来看,这些教师显然资质不够。因为他们惯于书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从未做过管理,没有管理实战经验和技能,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要使专业教师获取到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资质,必须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就是要将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挂钩。只有这样,专业教师才有压力和动力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了获得学生的认可,专业教师就必然要诉诸一些实用的教学内容,必然通过加紧对学生的训练与开发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工作,有一定的操作阻力。但是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已经建立网上评价系统、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座谈制度、同行评价制度等等,将这些活动中所获取的信息,尤其是网上评价系统所获取的大样本信息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又有什么值得非议呢?如果要像目前这样前后毫无瓜葛,将没有多少教师愿意去关注训练与开发学生的管理技能,为他们的将来着想。说得夸张一点,专业教师的眼睛都将盯着自己手头的科研项目和,至于教学,可能最后都是争取在课堂上把书“念”完。其次是要以学校的名义积极与校外各种企业和实体接洽,在信息、关系、商谈与担保上为专业教师提供支持,安排专业教师到这些单位担任咨询顾问、挂职锻炼或者直接参与运作。毕竟在其中所获取的管理实战经验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与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构成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的“底气”和“资质”。西方发达国家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在企业中担职,也正是这个原因。三是可以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管理培训界的交流和学习。企业管理培训界应该说在对学员的管理技能与开发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他们更懂得如何抓住那些最关键的管理要点,如何培养那些最切实际的管理技能,这些资质和能力正是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最缺乏的一点。最后要补充的是,如果在激励和支持专业教师获取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资质上已经做足了工作,还可以聘请有丰富管理实战经验和技能,又有良好表达能力,而且愿意展示自我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展短期或者长期的培训授课,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他们的训练和点拨。当然,也可以直接引进擅长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新教师,而不是那些只会写论文的。

三、开设单独综合性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课程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方面是时下许多企业热衷于给各层管理人员提供单独的综合性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课程(这似乎有点让他们重返“课堂”的意味),甚至还有很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交纳不菲的学费参加各种培训机构提供的管理技能培训课程,而另一方面则是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无精打采、浑浑噩噩。在双方形成鲜明的对比之下,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尝试把这样的课程移植到本科教育当中来呢?目前在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绝大多数都是以展示专业知识为主,确实难以看到以管理学为基础的,贯穿许多专业课程并始终把训练与开发放在第一位的综合性管理技能课程。要知道,这种课程往往对工商管理专业整个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工程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笔者以为,这种课程当然宜安排在大四期间,其开设计划、培养方案、教师甄选、组织管理等等环节完全可以借鉴企业培训界所流行的模式,比如说源自美国并成为世界经典的MTP(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训练体系。至于教材的话可以在国外经典教材的基础上,再结合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修改和调整。例如胡萨克尔的《管理技能实战训练手册》,大卫・A・威坦和金・S・卡梅伦教授的《管理技能开发》等等。这些教材在学习管理技能与应用这些技能之间搭建了桥梁,关注管理中可获得的行为化的实际技能,并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练习、案例以及最新的技术。综合性的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课程的内容要针对最精华的实战性管理技能来进行,必须省去那些赘余的理论界说。因为学生在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时需要快速准确地反应出“How to do it”,而不是一堆想不起来又不知如何运用的理论。这种课程还必须聚焦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对训练成效给予明确的承诺和评价。其训练内容既紧跟当代企业管理前沿理念,又紧贴社会实际,在训练方法上注重当堂演练。所以综合性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课程绝非泛泛而谈,而是要让学生“一针见血”的快速掌握管理要点,完成知行合一的训练构架。也许在本科院校近乎泛滥的“上课”中,工商管理学生从这种“培训”中得到另一番体悟,将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有人担心大学生没有相应的管理经验支撑,综合性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笔者以为,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但鉴于综合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课程的种种优势,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要不要开设这样的课程,而是在于怎么具体操作的问题了。

四、让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平台上得到锻炼

前述措施基本上都是企图让学生在正式课程和课堂中得到锻炼。其实工商管理工作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利用的学生管理工作平台,例如班委、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俱乐部等等这些正式与非正式学生组织的工作,只要创设适宜的控制机制,校方可以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完成自我管理,而参与工作的学生在其中必将得到有效的训练与开发。但很遗憾的是,目前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似乎并没有充分地重视,许多程序仍然行驶在因循守旧的轨道上,锻炼机会也主要集中在少数有特长或者有兴趣的学生身上。笔者以为,学生管理工作平台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更加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个专业既然以“管理”为主题,多数毕业生都会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所以就必须在学生管理工作平台上给他们创造更多可以自由发挥的训练机会,让这个平台得到更加精心地策划,并要表现出与其他专业相比而言更加突出的特色。例如,班委会干部可以从现在流行的学年选举制转变成学期轮换制甚至季度轮换制,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日常管理,得到训练的机会。团委和学生会也可以明确管理目标,招收更多“干事”,并采用奖惩制、竞争制或者任务招标制等有效机制,扩大学生参与面,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绩效,从而达到训练与开发管理技能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社团和俱乐部管理。社团或者俱乐部个数和性质不受限制,可以吸纳大量的学生参与。社团管理包括组织成员的吸纳、经费的获取与控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内部的组织构架、工作绩效的评估等等。因为几乎可以模仿企业组织的全程管理,所以是学生训练与开发管理技能的绝佳机会。世界上著名的沃顿商学院积极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和俱乐部的活动,并为其提供经费和其它支持,特别是定期给社团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提供培训和指导。其原因同样在于,领导和发展社团无疑是上好的管理实践。所以应当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和俱乐部的活动,只要引导得当,有良好的氛围,作为学习管理的学生一般是乐于参加的。

不要忘了,还有一种管理技能是在课堂上很难得到训练与开发的,那就是人际技能。著名的管理学家罗伯特・卡茨将管理技能分为概念技能、人际技能与技术技能。他认为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更为重要,而技术技能对低层管理者更重要,但是人际技能无论是高层,还是中层或者低层的管理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笔者以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能否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上决定了一个管理者的工作绩效。所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这种极其重要的管理技能必须在学校期间得到有效的训练与开发,否则当他们走出校园时,就像很多人讽刺的那样,可能连与人的交道都不打了。学生管理工作平台是学生在大学期间为数不多的能正式涉足“管理”的地方,其中有许多与同学、与朋友、与老师以及与社会不断接触的机会,而且存在一个自然的反馈、评价与控制网络,所以这才是训练与开发人际技能最有效的途径。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实验在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有三个层次:知识铺垫、模拟演练与实习。知识铺垫层基本上可以在专业课堂上得到满足,而模拟演练层是非常关键的一层,却由于多种原因而得不到本科院校的重视,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学管理知识缺少内化成管理技能的机会。模拟演练层主要是在实验室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现实经营环境的设计和仿制、以及提供各种决策参数,让学生置身一个模拟的经营环境中对经营问题进行判断、分析、决策与操作,从而达到训练与开发管理技能的目的。所以,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必须强化实验室建设,注重案例讨论室、体验式教室、实验室、计算机、软件系统等基础设施投入的数量、质量与利用效率,为学生打造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物质平台,发挥实验在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中的关键作用。工商管理一向被认为是低投入专业,其办学似乎与许多文科专业一样,属于“课桌+教材+粉笔”型,所以许多地方性综合院校更加偏好将资金配置在理科和工科领域,致使工商管理等文科专业投资建设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收益应该大于一些理工科专业,按照经济学上有关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为使学校整体硬件投资的收益最大化,必须适当增加对工商管理专业投资的比例。对于实验室的建设而言,可以先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生产运作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等常规实验室,完成相关设施的配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建立物流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证券实务实验室等更专业化的实验室,深化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管理技能方面的训练。现在较为流行的趋势是建立集成度较高的“ERP模拟实验室”。ERP又称企业资源计划,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最新发展的产物。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企业整体经营解决方案,在功能上实现了对一个企业各类资源的系统管理,是企业信息化进程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业界来说,ERP是利用新管理模式来改造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典型的ERP系统的框架可划分为七大组成部分:物料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它基本涵盖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大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ERP模拟操作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巩固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体验和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强化管理技能的训练,为走向实际管理岗位提供一个理论到实践的顺畅过渡,因此一个注重管理技能训练与开发的模式若想成功运行,“ERP模拟实验室”的建立将成为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建贵.管理技能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

[2] 王锡秋.管理技能模拟培训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6,(11).

[3] 魏建中.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规范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8).

[4] 吕剑勇、郭瑞东.大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7).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 资本 梳理 划分

在对资本名称梳理前,必须搞清楚资本不是物,它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货币、生产资料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在市场一方面购买了劳动力,另一方面购买了生产资料,此时的货币、生产资料才能成为资本。严格地说,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所有的货币和生产资料等都是资本,像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个体户,比如夫妻店,以家庭生产劳动为基础,不雇佣其他劳动者,他们手中所拥有的货币仅仅是单纯的货币,所拥有的生产资料也仅仅是单纯的生产资料,这些就都不是资本。

在货币、生产资料是资本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资本,以便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一、从资本家投放货币、生产资料等资本的领域看,资本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

所谓的产业资本就是指资本家把资本投放在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这些领域的资本;所谓的商业资本是指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或者说资本家把资本投放在商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借贷资本就是有些资本家手中有闲置的资金,为了取得利息而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贷给商业资本家或者产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而银行资本就是银行资本家为了经营银行而获取利润所投入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借贷资本不同于银行资本,借贷资本是一种纯粹的非职能资本,一般来说,它不是以独立的企业形式存在,它只把钱款借出去,不吸收存款,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借贷资本的年利息率要低于年平均利润率;而银行资本尽管从它以自有资本作借贷资本看,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但是银行资本以独立的企业形式存在,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银行资本家的年利润率相当于年平均利润率。

二、从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看,产业资本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资本有个特点就是不断地运行,一旦运动停止了,资本也就终结了。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的三种表现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当产业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之前,他手中的资本是以货币的形式存在,此时的产业资本就是货币资本;当产业资本家用手中的货币资本在市场上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后,此时的产业资本不再以货币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就是生产资本;当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后,从事实际的生产活动,生产出新的产品后,生产资本就部分地转化为商品资本,或者说当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以商品的形式存在,此时的产业资本就是商品资本。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品资本”与“商业资本”只相差一个字,但是商品资本不同于前文提到的商业资本。商品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当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以商品的形式存在于产业资本家的厂库里,准备销售出去时就是商品资本;而商业资本不再从属于产业资本,它是一种已经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形式的资本。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商业资本家为了更好地开展经营活动,需要购买商业店面等生产资料,同时还需雇佣工人,商业资本也存在运动,在运动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商业资本家手中的资本,在开展经营活动之前也以货币的形式存在,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以待售商品、商业设施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把商业资本按照它的运动表现形式的不同作进一步划分。这是因为商业资本的运动形式不同于产业资本,他们只有流通过程,本身不包含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没有必要对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按运动的不同作进一步划分。也就是说,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划分仅仅针对的是产业资本,没有必要把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也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三、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划分生产资本

第一,从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劳动力那部分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一个可变的量,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是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那部分形式存在的资本,尽管在生产过程中是不能缺少的,但它只能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本身是一个不变的量,是不变资本。马克思认为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不能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仅仅是可变资本带来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针对的仅仅是生产资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同学认为商业资本家也有商场等生产资料,同时商业资本家也雇佣商业店员,因此商业资本家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就是不变资本,以商业店员形式存在的资本就是可变资本。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马克思认为,如果商业店员从事的是纯粹的流动活动,不是生产活动在商业领域的继续,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只是实现商品的价值,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以商业店员的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不可能增殖的,所以商业资本没有必要划分为生产资本,也没有必要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理,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也没有必要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二,按生产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那部分资本,它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整体的形式来参与生产过程并发挥作用,但是他们的价值不是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分次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比如厂房的使用年限是二十年,那么可以认为厂房的价值在二十年中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同样如果机器设备使用年限是五年,那么就可以认为机器设备的价值在五年中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流动资本指的是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原料、燃料、辅助材料一次性地参与生产过程,其价值也随着它们的消耗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一般来说先是资本家预付出去,然后在每一次生产过程中随着工人的劳动被重新创造出来,然后被资本家收回,它的周转方式类似于原材料、燃料等,也属于流动资本的范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不同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这两种划分方法的依据不同,同时这两种划分的目的也不同,不能认为不变资本等同于固定资本,也不能认为流动资本等同于可变资本。

一般来说,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的对象也仅仅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的生产资本。至于商业资本中也有一部分资本以商业店面等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银行资本中也有一部分资本以银行营业场所等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借贷资本家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可能也需要一些固定设施,这些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类似于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同样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也使用电、水、纸张等,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还雇佣工人,这些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类似于生产资本中的流动资本,但是,前文已经分析了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没有必要划分为生产资本,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把他们进一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第三,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还可进一步划分为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像厂房、机器等劳动资料,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这样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就是所用资本。但是,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发生损耗,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损耗的部分就是所费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所用资本必定要大于所费资本,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一定存在一个差额。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损耗的部分,如同阳光、空气一样是被资本家无偿地免费使用,所以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越有利于资本积累。对于流动资本而言,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作用的资本,就是实际损耗的资本,或者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等于零,因此它没有必要划分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与前面的分析类似,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的固定设施也没有必要划分为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

四、关于资本的其他划分

第一,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划分。一方面,各个企业的资本在再生产中,各自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着价值增殖,这种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另一方面,资本之间存在普遍联系,比如A企业生产的商品可能是B企业的生产资料,而B企业生产的商品可能是C企业的生产资料,等等。在生产过程各种企业之间是存在着有机联系的,个别资本的运动不可能孤立进行,个别资本之间在运动中存在着有机联系,因此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

第二,非垄断资本、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划分。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不大,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很多,单独的企业或者单个企业拥有的资本很难控制同类商品的价格,也没有办法控制原材料的价格,这样的资本就是非垄断资本。随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会产生垄断,少数的大资本单独或联合起来就能控制某些生产资料或者商品的价格,这些大资本或者大资本的联合就是垄断资本。

随着垄断的发展,不仅在工业领域形成工业垄断资本,而且在银行业,也会因为集中到一定程度而产生银行垄断资本。大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银行的支持,大银行也需要大工业企业的支持,这样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金融资本。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认为金融资本等同于大垄断银行资本,单独的大垄断银行资本如果不与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那就只是规模很大的垄断银行资本,而不是金融资本,只有当它与工业垄断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发生紧密联系,融合在一起时才能形成金融资本。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不断尖锐化,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爆发,资产阶级政府放弃了亚当・斯密的“干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国家政权在不同的程度上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这样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逐渐地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宿舍;舍长;基本管理单元;班级管理;模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实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需要做多方面艰苦细致的工作。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很多方面起着其他教师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是培养新型合格人才的基础工程。学生宿舍作为高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最主要的基层单位,其管理的好坏,对学校学生工作顺利开展和学生成才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传统管理模式的现状

传统的高校班级管理模式将个人作为基本管理对象,通过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建立班委会,选拔和任用学生干部,来组织和协调班级事务;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干部和班级骨干分子模范榜样作用的发挥,带动和凝聚班级同学力量,完成班级管理目标和任务。总的来看,传统的班级管理强调个人榜样力量的作用,然而单个人的影响力相对比较有限,且优秀学生在其思想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个人局限性,使得班级管理难以发挥较高的效能。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将导师制、辅导员制、班主任制三个管理制度并存以及学分制、选修制等弹性学制的推行和后勤社会化的逐步实现,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得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原有的班级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

二、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组织架构

当前,宿舍已经成为高校学生除教室和图书馆之外聚居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据统计,高校学生每天几乎有2/3的时间在宿舍度过。因此,充分发挥宿舍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构建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班干部纵向延伸,使舍长作为一个班最基本的班干部,全面负责本宿舍的各项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将工作安排给班委会,由负责该项工作的班委会成员直接通知本班各舍长,再由舍长通知自己的宿舍成员,并组织完成该项工作。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本专业各舍长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横向沟通,促进交流,形成对某项工作更加清楚的认识。而一个舍长只对本宿舍成员负责,不对其他宿舍成员负责。在某项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可以由班委会同学向辅导员反映问题,也可以由舍长直接向辅导员进行反映。

三、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特点

第一,扩大班干部比例,增加干部榜样作用的覆盖面。根据目前高校的班级学生人数(每班30人),每个宿舍住6人,一个宿舍的舍长设为两名,一个班的干部人数将达到本班人数的1/3。培养好干部,将对每个宿舍都起到激励作用,干部的榜样作用将会覆盖到每个宿舍。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由于舍长间需要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舍长之间的工作分工也需要两个人进行协调,以及舍长进行事件通知、感情交流、了解舍员情况等,这些工作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第三,有利于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动向。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可能导致某一宿舍学生干部缺失,造成信息传递不畅,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保证每个宿舍都有学生干部,有利于及时了解班里每位学生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动态。

四、推行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困难

第一,舍长基数大,选择难度高。在舍长的选择上存在困难,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选择出有责任心、有能力,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大一新生,辅导员对学生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进行舍长选择,难度较大。

第二,对舍长认可程度不高,有能力的同学不愿担任。目前各高校都习惯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学生都认为班长、团支书才是所谓的班干部,而舍长只是给宿舍打扫卫生、打水的“领导”,对舍长的认可度不高。

第三,舍长人数多,培养难度大。只有培养好舍长才能使舍长在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在以舍长为基本管理单元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每个班的舍长将会有10名学生,加之辅导员又要处理各类纷繁复杂的工作,如何培养舍长群体,将会直接影响到舍长的工作能力。

五、结语

宿舍是班级的基本单元,它既是班级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通过舍长的选举和模范作用的发挥,来引领和带动宿舍各成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会激发宿舍成员内部的团结和协作,增强大家的集体荣誉感,而这种荣誉感也会进一步促进宿舍成员之间的团结,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提升班级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光泽.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9(03).

[2] 周宗辉,杨乃鹏.高校学生宿舍社区化管理模式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3] 郭佩霞.透视大学生宿舍文化[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2):56-57.

[4] 张民杰,孔剑平.学生宿舍文化简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5] 顾晶晶.浅谈高校学生宿舍舍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03).

[6] 肖剑明.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努力做好育人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篇7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医院管理

一、优化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是顺应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的需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但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优胜劣汰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医院都逃脱不了。如何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较低成本费用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和方法。

第二,是医院实现低耗、高效的经济管理的保障。在任何设定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管理的第一要务。医院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新医改政策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后,抵消该部分缺失以维持医院的正常、稳定经营就需要从降低成本入手。无论是明确各成本项目发生的源流,降低成本的潜质,进行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还是在既定的限定条件下,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购进新医疗设备、学习先进医疗技术等,改善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都是出于已最低的成本耗费、实现最优的经营管理的目的。

第三,是医院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战略措施的制定,都需要客观、充足的成本信息的配合。只有在财务会计提供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之后,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才够科学与合理,医院承担的风险损失也会降低,才能在医院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内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同时,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又引导医院走向成本最低化,通过使用成本信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当前医院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较淡薄

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由财政拨款来投资医疗设备以及进行建设改造等活动,其经营管理体制与竞争意识与私立医院有很大的区别。政府背景使得很多医院没有正确定位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管理意识淡薄,尚未建立明确的职能机构负责成本管理工作,管理理念落后,造成成本管理范畴片面化,在产出过程中不计效益,盲目创收,加剧了医疗成本随收入增长而迅速膨胀的情形。

2.医院成本控制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方法体系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涉及面越来越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更加精细,成本核算数据庞大繁杂,对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正是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像工业企业成本或商业成本那样形成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体系。

3.成本会计内容不全面,无法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意识决定行动,对成本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成本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前医院成本会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过多地关注医院或收益部门损益的计算,搁置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收益与成本的匹配管理名不符实,既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4.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从法律制度层面讲,我国对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即使是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仍属于征求意见稿,所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借鉴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对性质完全不同的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性欠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院经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三、医院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对策

1.医院领导更新观念,奠定医院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

医院领导是整个医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要求负责人首先端正态度,提高自己的管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坚持成本与效益匹配原则,发挥成本决策的效用,并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创造一种适当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院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既保证各项工作能以最低的资源耗费有序进行,又不影响医院技术革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完善成本会计职能机构,提高全院成本意识

顺利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是有科学的成本会计组织框架和健全的职能机构,并建立成本会计规章制度,推行责任负责制,明晰成本会计管理的权责利,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成本管理。其次,为职能部门配备能够胜成本会计工作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严格成本会计人员选聘制度,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上岗。并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将绩效工资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挂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对成本会计人员来说,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顺应时展需要,更新知识体系,学习新的业务操作技巧,发挥出成本会计应有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功能,推动全院成本会计管理工作。

3.变革传统记账手段,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当务之急,也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医院要购置适合的、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逐渐替代手工核算,形成服务、人事、财会等众多子系统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

4.借鉴和引用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医院成本会计可以借鉴企业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前两者的管理思路是通过减少非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医院可以通过分析和考查各项工作的标准产出效率与实际值的差异,寻找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从质量角度来探讨的成本降低,该思路的出发点是高质量产品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获得的收益,所以医院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设计服务产品,通过保证服务令患者满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将资源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创造更多的经营价值。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同名配合 配合性质 孔的基本偏差

一、引言

公差和偏差是描述零件加工尺寸范围的两个基本要素,前者确定的是相对范围,后者则给出此相对范围与零线(即基本尺寸)之间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公差与偏差的标准化即形成所谓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这当中基本偏差特指与零线距离最近的那个偏差,既可能为上偏差又可能为下偏差。虽然标准公差和孔(轴)基本偏差数值都可以查表获得,但是关于它们数值的确定仍然是《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这门课的重要内容,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其中,标准公差的计算和轴的基本偏差的计算都有具体的经验公式,因此学生容易接受,而孔的基本偏差的确定则没有具体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特定的规则确定,这套规则牵涉配合性质、同名配合等概念,再加上一些例外情形,因此比较繁琐。根据笔者的经验,大多数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有必要对这套规则进行梳理,确定一个简单的理解路线,使得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这套规则,从而迅速掌握这套规则。

二、理解换算原则的几个要点

根据《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第9版,甘永立)第43页所述:孔的基本偏差数值是由相同字母代号轴的基本偏差数值换算而得,换算的前提是基孔制配合变成同名的基轴制配合,它们的配合性质必须相同[1]。

为了正确理解上述规则,笔者认为:

1.要厘清同名配合的含义,同名配合需要满足两个条件:a.代号互换:基孔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轴制中的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同,与此同时基孔制中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与基轴制中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相同;b.公差对等:基孔制中孔的公差等级与基轴制中孔的公差等级相等,基孔制中轴的公差等级与基轴制中轴的公差等级相等。

2.要正确理解配合性质相同的同名配合,所谓配合性质相同,是指两种配合(满足同名配合的要求),它们的最小间隙和最大间隙必须同时对应相同。这是问题的关键,那么什么情况下,同名配合的配合性质相同呢?显然孔、轴的公差等级是否相等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为了满足工艺对等原则,对于基本尺寸在3mm~500mm范围内的孔轴,一般精度的孔、轴,它们配合的等级应该相同,而对于高精度的孔、轴,考虑到孔的加工比轴的加工要困难,因此孔的公差等级可以比轴的公差等级要低一个等级。另外,对于位于500mm~3150mm范围内的孔轴,由于孔的测量精度比轴的测量精度要高,因此孔的公差等级和轴的公差等级一般相同[2];还有一个特例是:当尺寸小于等于3mm,此时国标(GB1800-79)强制规定公差等级必须相等[3](笔者认为应该是因为尺寸太小,等级不相等所形成的在加工过程难以保证精度)。上述规则在具体应用中,要根据配合的性质区分如下:

*如果是A~G,那么与基轴h之间形成的是间隙配合,此时孔、轴的等级是否相同没有强制要求,不受精度影响,也就是说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如果是J~ZC,那么与基轴h之间形成的是过渡或过盈配合,此时孔、轴的等级是否相同就有强制要求,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孔、轴等级是否相同的具体要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同级要求,空白处表示孔比轴低一等级)

在图1中,首先以尺寸作为划分界限,非常规尺寸(D≤3mm或D>500mm)的情况下,都是同级要求;如果是常规尺寸(3mm

四、规则之外的特例情况

孔的基本偏差(28种)中,除按表1中的方法确定的外,还有JS的基本偏差为±,J的基本偏差为经验数据[4]。这样根据表1中的公式及这里的特例情况,就可以计算编制出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即为通常机械手册上所见的孔的基本偏差表。

五、结语

关于孔的基本偏差的确定原则,大多数教材都只是笼统给出了具体公式,缺少对这些公式来源的解释,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混乱。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按照本文内容讲解孔的基本偏差数值的换算方法,思路清晰,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少,且不需要画出公差带图,因此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不易混淆。

参考文献:

[1]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王树胜.孙玉才,基本偏差的确定方法[J].机械工程师,4(1997).

[3]刘毓兰.确定孔的基本偏差值时必须注意的问题[J].天津标准化,1989:37-39.

篇9

【关键词】人本管理;学院管理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进一步深入,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教育管理应首先体现人本管理。现有的多种管理方式之中,人本主义的管理方式因其重视人的存在与发展,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运用。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一、人本主义管理的内涵

每个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理论历史沿革。按照一般管理学论述,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形成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泰罗等人。泰罗提倡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操作规程、职能分工、工作定额、管理原则等,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但他对人的认知是有不足的,一是把人看成经济人,拿钱做事,钱是万能的;二是把人看成是生产流水线的一部分,即和机器一样的生产工具。第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开始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科学侧重研究人的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等,倡导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但仍把对人的激励当做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第三,管理科学学派阶段,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出现的。这一阶段,以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涌现出许多新的管理技术,提高了管理工作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现代化和人员的现代化。第四,管理思想发展新阶段,是人类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向前推进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主张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并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人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等,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本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曾预想,大量应用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那么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有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以及使用产品和享用服务的人。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根据员工的兴趣、能力、身心素质等综合性情况来合理地安排最适当的工作,且充分地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简而言之,其实质就是尊重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人的智慧和才能全部发挥出来,从而使管理效益趋于最大化。

二、我院实施“人本主义管理”的必然性

(1)学院的人本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有科学管理对劳动生产率的高效追求,所以才有组织行为学更深入的研究;因为有组织管理对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的科层设置,所以才有人本管理所主张的扁平化组织。可以说,人本管理的蓬勃发展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学院管理是以学院作为管理对象的活动,其指导思想应具备时代的前瞻性,组织机构设置具有科层性,其活动内容、方式都要要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学院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相匹配。因此学院管理者必须意识到提倡人本管理不是简单的否定科学管理,而是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发展。(2)人本管理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是必由之路。人本管理倡导根据组织的发展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依据组织和组织的发展而谈人的发展,激励员工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其最终目的就是按照人性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学院是教师的平台,教师是学院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在学院的平台上合理的利用资源,才能构建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平台。因此学院提倡人本管理必须坚持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发展。(3)学院发展历程与管理自身特点呼唤人本管理。纵观国外著名高校,其人本管理广泛运用且产生积极的效果。而我院目前仍处于发展的中期,正处在走向逐步完善各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时期,当前发展中的众多问题,都要求我院管理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之路,这也是学院管理特点的内在需求。学院管理的自身特点有:首先教师具有双重性,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因为作为学院管理的核心要素的教师,他既是学院管理的对象,同时又是引导、管理学生的主体。其次培养对象是人。学院管理的目的是塑造人、发展人,提高人的思想,提升人的素质。可以说人是学院管理的第一要素,因此学院发展历程与管理自身特点呼唤人本管理。

三、我院实施人本主义管理的措施

(1)尊重。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也就没有高层次的学院,所以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在学院中的地位,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2)宽容。首先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海纳百川,其容乃大。只有宽才能容,才能够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才能形成民主的气氛,学院才有生气、有活力。其次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孔子曾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是会有缺点和错误的,所以要允许人家有缺点和错误,要鼓励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怕犯错误。只要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就能在错误中取得经验和教训,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能包容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人,队伍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达。(3)激励。人需要激励。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此激励也有物质的激励与精神的激励区别。对于学院教师来说,只要物质待遇得到了基本保障,精神激励就是最重要的。一是树立教师的地位。通过榜样,指明老师努力的方向,如通过表扬、荣誉、职称等方式使做出成绩的教职工得到受人尊敬应有的地位。二是用好人。按照学院工作岗位的需要,尽量做到“任人唯贤、唯才”,一要放手;二要支持;三要关心。如对年轻老师不仅要关注其业务水平的提高,还应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解决教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三是充分肯定大家的工作。要善于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尤其是要通过多种的方式肯定大家的工作成绩。(4)参与和认同。学院发动教师参预学院的管理,使他们与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让教师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是有助于建立教师的归属感。要让教师认同实现管理目标不仅是领导的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事,那么在制定学院管理目标必须有教师的参与。例如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绩效工资的改革方案让广大教师参与,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有助于教师主人翁精神的形成,有助于学院管理者与群众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二是有助于建立教师的情感认同。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为教师实现自我需求、社会性需求提供了机会和环境。因此情感上的认同会使教师更加努力的工作,把学院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求。

总之,学院管理者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以人为本认真分析与研究,在学院管理中始终以人为本,注意挖掘人的潜能即是学院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也是学院管理者成熟的标志。

参 考 文 献

[1]李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校人本管理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实现人本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

篇10

为了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企业首先应建立、健全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按照成本管理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流程,指导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而应明确管理业务分工和责任关系,将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分解并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并实行统一管理。

在进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时应遵循5个基本原则:

成本最低化、全面成本管理、成本责任制、成本管理有效化、成本管理科学化。下面从成本管理的3个具体阶段进行论述。

1投标阶段成本管理

在此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成本的构成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准确的预测。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后,报价人员应依据企业定额计算出拟完成投标工程所需发生的计划成本,在掌握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再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在该工程上拟获得的利润、预计工程风险费用和其他应考虑的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成本控制对策、投标策略,以及合理的投标报价。在投标报价中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和成本对策。常见的投标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法、无利润报价法、许诺优惠条件法等。一般在投标过程中,在不提高总报价的前提下采用较多的是不平衡报价法。该法对早期完成的和预计工程量将增加的分项工程会适当调增单价,对后期完成的和预计实际工程量将减少的分项工程适当调减单价,以利于早期获益,减轻资金使用成本。由于招投标活动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因此不管采用何种策略,成本管理与控制在投标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成本预测既是成本管理工作的起点,又是成本事前控制成败的关键。所以对施工成本的预测不仅要依靠经验估计,还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予以准确估算,使估算结果在成本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主要手段和核心内容,是以目标成本为控制标准对实际成本支出实施的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预测是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要对项目计划期内的成本因素进行分析,在对合同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同造价分析,加深成本核算人员对合同内容的理解。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补充合同、有关的会议纪要,业主的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图纸,答疑书,以及投标书、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企业定额和企业责任成本编制有关规定,做好成本计划,建立控制目标,为增收节支把好第一关。因此,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企业组建项目部,按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成本测算进行交底,制定项目目标成本,对项目部进行成本管理流程交底,并制定相应的成本考核制度及奖罚制度,与项目经理部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责任书应明确责任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工程质量目标、考核兑现及奖励办法,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预测利润等管理目标的实现。

(2)项目经理依据企业成本管理流程向项目部各成员进行工作交底,各成员按其职责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安排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进场,展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每一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能及时反映其进展情况,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决策、调整措施,最终更好地控制成本。

(3)施工过程中加强劳务分包合同管理与分包结算管理。项目开工前,企业主管部门要深人现场,准确测算并下达《项目劳务分包内部基准单价》,指导、协助项目部开展分包管理策划。项目部与分包单位在分包单价确定前应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根据市场资源和项目总管理状况,采用邀请招标、议标、推荐、集体决策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选择信誉较好的分包队伍,并保存分包过程中的各项记录。项目经理部应健全分包合同台账、分包结算台账,健全完善劳务分包队伍管理评价体系,引人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劳务分包队伍内部市场,确保一批有实力、讲诚信的专业化队伍为企业所用。严格按照企业分包合同管理流程及分包结算管理程序进行控制,分包合同应尽量为闭口合同,避免在合同执行和纠纷处理中留下隐患。

(4)加强工程材料成本管理。由于材料费占工程成本的比例最大,因此节约材料成本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项目经理部对自行采购的主要材料进行市场行情调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积极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组织分批进场,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材料采购计划,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用好、用活流动资金,降低存储成本;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

(5)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在满足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施工机械,力求使用机械配备最少和机械使用时间最短,最大程度地发挥机械利用效率。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操作人员应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使机械设备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6)项目经理部应坚持每月对项目当月的成本盈亏进行核算分析,企业应坚持每个季度对项目经理部成本盈亏进行核算分析。通过具体核算分析,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纠偏。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从账簿、报表中反映成本现象,探究成本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性和可控性,加强成本控制,为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7)及时办理现场签证、索赔工作。工程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建筑业企业赢取利润的重要手段。工程索赔形成于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二次经营小组,配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熟悉法律、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员。二次经营小组应树立法制观念,增强索赔意识,在招投标、签订合同和施工全过程中尽早预测,随时发现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工作中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业主、监理、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协议和各项往来性文件,踏踏实实地做好索赔管理基础工作,严格按程序办事。这样才能把索赔工作处理好,才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最终帮助实现效益最大化。

3项目完工阶段的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