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途径

一、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只能把实践引向歧途。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在正确企业文化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才可能取得成功。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与不足均源于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不当。因此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基本前提。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逐渐培育、提炼、积淀而成的反映时代要求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文化环境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从归属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渗透并熔铸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其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决策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中间执行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广大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简单化,是没有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地位、基本特征,导致的对企业文化的肤浅、生硬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化、形式化,在于没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主体、各层面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对企业文化的狭隘、孤立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同化,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和生命力在于其特色性;而企业文化建设的速成化、静止化则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和企业文化塑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同时创建学习性组织或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参与主体――中间执行层和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

二、将突出重点与系统化的协调运作紧密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关键

突出重点即突出企业精神文化中价值观的塑造。企业的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创新的结果,它深深地渗透并熔铸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方向和指南,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纵观世界500强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他们都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并几乎都使这种价值观成为企业最权威的“代言人”。可见,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关键在于突出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而企业价值观的塑造,根本的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在不断捕捉时代特征及企业文化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提炼、积淀和创新。其中关键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体现时代性。时代性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当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演变的人本化趋势、融合趋势、生态趋势日益明显。因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必须融入人本思想,着眼于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二,体现民族性。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是由其民族性特征决定的。像北京同仁堂集团,作为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创建三百多年来,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昌盛不衰。第三,体现特色性,即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和个性,它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必须在研究本企业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的基础上,找准本企业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个性,才能概括并提炼出来。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根本

篇2

语言学家帕尔默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inguistics)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二.日语和日本文化

语言中存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与其民族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日语不仅要努力学习日语的音韵、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同时还要熟悉了解日本的地理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地道的日语。以下就以日本的社会文化为例,来了解日语和日本文化。

日本的岛国农耕文化、集团主义文化、以和为贵的文化和以心传心的文化构成了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岛国农耕文化是日本文化之根,集团主义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精髓,以和为贵是日本社会文化的核心,以心传心是日本人相互交流的最佳形式。尤其以日本的“和”文化,在语言交流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日本人见面首先要寒暄一番,例如「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今天的天气真好啊)。遇到前几天见过面的人第一句便是「先日は失礼いたしました。意思是说自己是个粗心人,不知何时或许对你有失礼之处,请多多原谅。说这些寒暄语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共同的话题,协调谈话的环境,创造良好的气氛。在交谈中为了在感情方面始终和对方保持一致,只要不涉及重大原则问题,就尽量迁就对方的观点,尽量不与对方发生争论或发生正面冲突。例如听日本人讲话会发现日本人在句末喜欢使用「…だね「…ですね。这里的「ねえ大多表示要求对方予以确认。而听话者在听对方讲话的过程中不断边点头边说「そうですね(是的)、「なるほど(的确)、「やはり(果然)、「どもっとも(当然)、「さすがに(到底是)等表示对对方的话的赞同。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首先说一句「はい,表示接受或理解对方的观点,然后再用十分含蓄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轻易地直接使用「いいえ表示不同意。

三.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方法

所谓的文化导入,是指在语言教学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大学语言教学融入到社会文化之中,实现外语教学的最佳目的。为了达到日语教学的最佳目的,在日语教育中导入日本文化尤为重要。中国和日本虽然同属东亚文化圈,自古以来就处于“同文同种”的关系,但是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比较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构造,表达意识以及人生观、自然观,会发现二者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所以中国人学习日语和学习其他外语一样,必然会产生异文化间的干扰,这种干扰无处不在。因此,要想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日语,必须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日语教育中日本文化的导入,首先要提高日语教师自身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日本文化知识的储备;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实用性、选择性和阶段性的原则;最后在对策方面,可以采取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读解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举办文化讲座、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等。

篇3

Abstract:Will the youth be the social culture future inheritance and the inventor,how the Contemporary China youth’s cultural attribute,will relate our country tradition outstanding culture whether can obtain the inheritance,relates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culture which our country will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whether can obtain promotes and develops,this will also relate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future and the destiny.

关键词:当代青年文化属性象征文化。

key word:Youth of the period Cultural attribute Symbolic culture。

从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角度看待某种文化或文化现象会得出不同的关于文化属性的判断,本文主要应用马格利特·米德的“文化模式”理论,即“前象征文化”、“互象征文化”、“后象征文化”理论来研究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

青年是社会文化的集合体,社会文化形态影响着青年怎样接受和接受什么文化,这也就影响着青年文化属性的形成和确立。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中后象征文化仍然是处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地位,互象征文化处于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前象征文化在当代中国有一定的苗头但并不明显,是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的三种文化形态也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三种文化属性,即:后象征性、互象征性和前象征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究一下当代中国青年的这三种文化属性的所处的地位和表现。

首先,研究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后象征性文化属性。中国自古就有尊重父母、尊重传统和尊重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使得当代中国青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品德上都具有深厚的向长者、向过去经验学习的后象征性。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经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中国青年一直具有后象征性的文化属性,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具备决定中国的青年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后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文化属性。

其次,考察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互象征性的文化属性。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互象征文化形态占绝对优势的社会,社会存在着属于不同辈分群体文化期望和文化价值,所以互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主要文化属性。这表现在:老师、同辈人和青年团体已成为青年人学习和获得文化信息的楷模。当代中国青年形成了以自己的同辈人作为文化楷模的文化,而这种属于青年自己的文化是当代中国青年互象征文化属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当代中国互象征文化无处不在,青年人有自己的偶像和楷模,但他们很少是自己的父母或是长者,而是与他们年纪相差不是很大的同辈或年轻成年人中的精英,总之,青年人的楷模不再是或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他们更亲近于与自己成长背景相似的同辈人。 转贴于

最后,重点探讨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的前象征性的文化属性。前象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青年成为社会的权威,长辈以青年为文化楷模。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和权威仍掌握在成年人手中,前象征文化并不明显,但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上已经有了前象征性文化属性的某些体现。在经济领域,许多青年人成为中国行业和企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未来发展的领路人。时代的大潮把他们推向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前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开拓着中国甚至世界的未来;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新型科技领域,青年人的创新、开拓的精神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和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已经把他们的父母远远抛在了另一个时代。许多长辈不得不向青年人学习新的知识,以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文化领域,青年人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领路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人的文化也会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路标。

以上我们从社会的不同领域呈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前象征文化属性的一些表现。但由于中国社会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当代中国青年的前象征性的表现是有限的。当代中国青年存在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他们往往只是学习或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青年的流行文化,缺乏原始创新性。可以说,中国青年的前象征文化属性的真正确立和壮大,还得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走很长一段路。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千年文明深深的牵绊着中国人,中国的前象征文化的发展一定会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而是具有自己的中国特色。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青年的前象征文化属性的形成也一定会更加漫长并伴有自己的特点。可以预见,未来中国青年人身上的文化属性会具有多种类、多层次的特色。中国青年的前象征性绝不会是横空出世、无土栽培的,而是有根的,这根就体现在中国人的后象征文化属性中。

篇4

[关键词]文化 生态文化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5-0013-04

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共同本质。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它反映着社会发展的状况,根源于社会实践及其发展的需求,但又不完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另一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反作用,虽然是以柔性的方式实现的,但又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文化的这种共同的和本质的特征,在生态文化方面也具有同样的意义。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要受到整体的文化特征的影响和制约。正是由于生态文化和社会文化体系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得中国的生态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和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文化与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作为整体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及其作用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文化环境和氛围,对社会成员的个体发生作用,使之接受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并成为习惯,从而转化为共同的、持久的社会运行和存在方式。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上也具有这一共同的特征。

如何理解生态文化?由于视野和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解生态文化的切入点会有一定的差异。笔者认为,理解生态文化不能离开文化的基本功能、特征和作用方式。据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生态文化:(1) 人或人类与生态环境一体的认识。这是生态文化生成的前提,没有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一体的关系的认识,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生态文化。本文赞成人与自然对话的观点,但这与自然在本质上与人类同为一体的生态文化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别。(2) 生态问题成为思考社会发展问题中的一个自然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生态思维成为思维习惯并在行为中得到体现。这是从个体方面所形成的生态文化的基础,是生态文化的底层的结构和最基础的部分。(3) 形成生态文化的社会氛围。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由构成这一系统的无数个体集合而成的。个体的文化行为只是整体文化特征的体现,与社会文化还具有较大的差异,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如果不能与其他个体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形成同构,就无法形成整体的社会文化氛围,就不能称为文化,不能发挥作为文化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整体、统一的文化环境中,都必然存在一些与主体的文化特征和氛围不同甚至冲突的个体及其行为。之所以不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文化,正是因为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文化环境来影响着其中个体文化的形成过程,并制约着个体的言论、行为、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的设定与实现程度的。

虽然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但是,任何个体首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并长期稳定下来的。所以,社会的主流文化必然对社会成员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产生巨大的塑造作用,其特征必然会在更多的社会成员身上得到体现。而在一定的文化体系结构中,何种文化要素占主导地位,则文化体系就更多地显示出相应的特征和倾向,并对个体的思维与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生态文化作为文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文化体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整体水平,也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政策的状况。而生态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环境,对社会成员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发生作用的程度,必然受到生态文化本身在文化体系中所处地位的制约。当生态文化在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时候,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态度、人的生态行为及相关的社会政策等,都会朝着有利于热爱自然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球资源加速消耗、环境持续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强化生态政策、发展生态文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当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强生态文化的研究,确立生态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更重要的地位,使传统的以政治为中心的文化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追求单纯经济发展的文化观念,转向更加重视生态的发展观,在思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制定有关政策时将生态问题作为基本因素并形成制度和习惯。同时,由于文化的积淀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必须加强科学生态观的教育,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宣传,使科学的生态观逐步转化成生态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不同的阶段,作为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至于本文所以将生态文化的发展分成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是因为工业社会独立出来的所谓“信息时代”,还没有真正脱离工业社会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在生态观方面,当代世界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基本是由工业化造成的。这种情况对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生态文化来说,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中国农业社会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生态文化有诸多共同点:本质上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其主要的内容和特征都反映了社会实践发展的状况和需要;生态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力都是由于人或人类生活面临着严重或较为严重的危机,等等。但由于农业和工业社会处于社会发展本质上不同的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生态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质的差异。在中国,自然经济经过了较西方社会更加漫长的发展史,与之相应,以农业文明为深厚基础的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自身特点,且这些特点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首先,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具有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特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一历史文化传统因社会的统一而持续发展,具有长期的连续性。这种文化的连续性,保持着一个长期受儒家思想主导的状况。生态文化在先秦“天人合一”等思想中就有较为明显的体现,主要在道家、佛教思想等特别是道家思想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形成了复兴的趋势。生态文化虽然在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中一直没有取得主流文化的地位,但它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化重要的历史资源。其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等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反映了中国2000多年生态文化最基本的特征。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及其系统的关于生态文化的思想观点体系,是以中国古代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产生的对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生活相互关系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为核心的。古代的生态文化所围绕的中心是人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将心灵寄托于自然之境。在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方面存在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在如何解决社会与自然矛盾的关系上,所采用的方式更多的是“人定胜天”。但它主要不是针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而是针对自然自身的状况所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危机,自然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不是根源于人类实践对自然的破坏,而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形成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和秦汉时期,人们不仅将自然视为人的本质的一部分,而且很多认识和观念都是基于现实生活,从对自然界运行、变化过程的体悟中形成的,世界观特别是人生观中明显地带有自然的色彩,从而对人的生存态度和行为模式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常常是比照自然规律而形成的,认为人的本质最终源于自然的本质。所以,在中国古代,尽管政治的和道德的文化长期占据文化体系的核心地位,但以人与自然本然一体的生态文化观对人的思维、行为也具有较为直接和深层的影响。

其次,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更主要地源于人与社会的矛盾。在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足,相应地也就决定了人类实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有限,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足以引起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严重矛盾,矛盾只表现为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破坏,而这实际上只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古代的生态文化并不根源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是由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而转化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的社会纷争和动乱,使社会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难以预测,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社会矛盾长期存在并激化,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社会内部的矛盾长期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人的精神和心理无法在社会中找到归宿,社会生活内部的危机促使部分社会成员将心灵转向自然。而在儒家思想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不同的社会观点受到了排斥,其行为更是不容于世,这又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人们的心灵转向自然,强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更持久地在部分社会成员中得到延续。所以,人生活的基础和环境,就是自然和社会,如不能相容于社会,就只能寻求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另一部分――自然形成更密切的关系,以求从中得到解脱或寄托,这是早期中国生态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再次,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具有养生和避世的特点。传统的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多地体现在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之上(尽管只有众多这样的个体才能形成生态文化)。人与自然本然同一的思想,如前所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源自人与社会的矛盾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转化,而这种转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转移。所以,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一种方式,是对社会生活中矛盾的回避,因而具有消极、避世的特点。但是,这种由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所转化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具有“文化”的特点。因为作为生态文化,必须是主体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与主体自身的心理、情感、态度和自我评价形成同构,从而形成个体的思维与行为习惯,并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氛围,否则,就只能是一种认识和观点,与“文化”还有较大的差别。只有在人们真正将心灵和情感转向自然、拥抱自然的时候,才能真正使作为主体的人与自然在本质上形成同构,因而才能使上述生态观和自然观转化成为文化因素,进入“文化”的层次和范畴。

三、当代中国生态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方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生态文化也必然在基本特征上与农业社会生态文化形成较大的差异。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时代,工业化有了相当的发展,信息化过程也在日新月异。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还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整体上处于自然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的阶段。所以,除了农业社会的生态文化特征还有深厚的基础以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又使中国的生态文化在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甚至后工业时代的特征。

首先,生态危机或者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当代中国生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人类生存的危机源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当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的破坏造成了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危机,使对自然的保护、生态的稳定与平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使生态文化逐步得到发展。当代中国生态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同样的规律,但它又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的。在工业化初期,人们虽然对生态的持续发展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国家也制定了一定的生态保护政策,但由于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生活的影响整体上还未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现代社会的生态观在理论、观念和政策中所发生的影响都十分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内,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所以,由于社会的发展引发了众多的生态问题并制约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生态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因而在文化观念中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生态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当代中国生态文化所围绕的中心,本质上没有离开“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工业社会生态文化所围绕的关键问题,已不再是人与自然如何融为一体的问题,而是如何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从根本上将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手段来看待的。如果没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当代生态文化存在的基础就极其薄弱。所以,工业时代包括当代社会生态文化的本质还是建立在人类自身多年来一直在“批判”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建立在这种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生态文化,具有很浓的实用主义色彩,与真诚地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甚至以自然为心灵皈依的传统生态文化观具有重要的区别。也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之后,在科学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观基本要求的今天,对生态的破坏还仍然无法遏制,“人类中心主义”在社会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式方面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尽管这种情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篇5

关键词 院系文化;文化建设;教学软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47-03

A Study 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Faculties in Sight of Teaching Soft Environment//Zhu Guangliang

Abstract The faculties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which display external image, boost morale, build the important common values. The construction of facultie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soft power.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main ideas of strengthening the faculti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aculties cultur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eaching soft environment

Author’s addres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China 232001

近年来,学界在探讨如何提升高校软实力的过程中,研究兴奋点和关注点主要集中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而对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院系文化建设的研究则略显单薄。本文旨在对院系文化建设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改善高校教学软环境有所裨益。

1 院系文化的主要特征

院系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实体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依附于社会文化和校园文化而存在,是在学校总体目标、原则指导下,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师生为主体,在教学、生活中凸显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彰显学科和专业特色,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院系师生员工共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作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缩影,院系文化不仅打上了具体高校校园文化的烙印,同时也会带有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特色,既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具有不同院系文化的个性。

1.1 实践性

实践性是院系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任何一种思想文化都来源于实践,离开了实践性这一基本特征,思想文化就会从根本上失去科学形态;任何一种思想文化,也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绽放出缤纷异彩。院系文化亦是如此。它不是人们头脑中臆造的,而是根源于院系各种各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并且通过文化实践活动展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文化对实践活动也有一定的反作用,指导文化实践活动围绕院系目标及价值观念不断地深化。

1.2 专业性

学科和专业是组建高校院系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各院系之间学科和专业都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一方面使得各院系的教师因从事学科的不同而易于养成不同的秉性和行为风格,另一方面也导致各院系的学生在专业思想素养和技能的塑造下易于养成与本专业特点与要求相符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鉴于此,院系自身的文化建设必然要注重与本院系的专业建设、师资特点、院系环境、学生气质相结合,在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下,本着与学校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反映和体现本院系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在学校校园文化的共性之中彰显其差异性,形成缤纷多彩的、充满个性活力的独特文化[2]。这样就会形成“一院系一特色,一院系一品牌”的特色教育格局,提升院系的文化品位,提高院系在学校、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体现院系的魅力和价值。

1.3 开放性

毫无疑问,院系作为二级管理单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院系文化在存在的形态上则相对闭合,但这并不意味着院系文化就是封闭排外的。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注重交流与合作日益成为我国高校谋求发展的共识,院系间、学科间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常态化。这些交流互动,学术性的抑或是非学术性的,都承载着高校院系文化的信息,而能延续、拓展这种交流互动的,也必然是高校院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以,高校院系文化是动态发展而非是静止不变的,它是立足本位的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体系[3]。

2 院系文化服务教学软环境建设的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特别是教学软环境建设中,院系文化尤其重要,它对院系成员的心理、行为、意识等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其特定的功能。

篇6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人文素养主要由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构成,其中人文知识是社会价值理念的基础,人文能力与方法是整个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精髓,决定人文素养的性质。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社会价值理念的进步。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社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西方社会价值理念与时代精神。以英美文学作品为载体,探究其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可以充分地展现出英美社会的文明形式,帮助受教育者充分的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进而为英美文学、语言等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前提,保障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1.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人性的本质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刻画出一位或者多位具有时代特征的主人公形象,进而以人物的性格描述、人物的活动以及人物的结局来展现出整个社会的特征与价值理念。这一基本的展现手法将当时的欧美文明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社会中各种角色,进而将当时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文化创作手法、以及时代精神表现出来。

例如作品《哈姆雷特》中,作者就刻画出一为本性善良,信仰纯真的王子形象。哈姆雷特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是充满爱的,坚信人类应当具备善良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因此其复仇的使命本质上成为其去除黑暗、恢复光明的一次追求。这一形象的人物刻画充分展现当时社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无论现在的社会有多么的黑暗,无论追求美好未来的道路有多么的艰辛,人都会为了成就自身的高贵典雅、仁爱平等而不懈的追求。

2.创作生动的情节,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

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是人文素养社会体现的最佳形式,英美文学作品往往会创作生动的情节,以社会的现实为依据勾勒出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进而凸显人类文明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情节变化往往能够将一段时期的时代特点展现出来,进而结合当时社会的价值理念与时代文明将文化的发展趋势再次体现出来,补充了单一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又进一步拓展了人性的复杂性。

作品《简?爱》虽然描绘的是一位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但整部作品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不平等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女性不甘忍受社会压迫,追求幸福生活的社会变化。作品刻画了一位遭受当时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简?爱,同时再以生动的情节展现出简?爱追求幸福生活的历程。而整部作品在本质上通过人物及故事情节勾勒出女权文明的诞生与发展以及社会对父权、男权提出的挑战,进而展现社会的发展变迁,展现当时社会价值理念以及人文精神的变迁。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结合情节的发展,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素养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时代特征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达。

3.以社会现实为原型,展现各个时代中人性的追求

无论是《哈姆雷特》还是《简?爱》,都是以社会的某一现实或者是社会的时代特征为参考来进行创作的,其刻画的主人公以及情节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体现。而英美文学作品中除了展现社会基本特征外,往往还能充分的展现人性的追求,以人物和事件为基本的载体,从本质方面展现出各个时代的人文精神,进而整部作品得到升华,人文素养的社会体现也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达。

作品《哈姆雷特》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美好、博爱的追求,虽然追求的道路异常的艰辛,现实也充满了挑战,但是无法阻止主人公驱逐黑暗追求光明的热情。这一使命的追求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不懈的追求,人文精神的内涵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诠释。而作品《简?爱》更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展现人追求平等,追求美好的愿景,除了展现社会的时代特征外,更将女性崇尚合理的自由,寻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表达出来,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形象。

篇7

[关键词] 健身消费 文化内涵 时尚

人类社会的消费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类。健身消费从属于生活消费,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时尚潮流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起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视域去研究健身消费的文化内涵,探讨消费与时尚健身的有机融合将会促进健身消费的良性发展。

一、健身消费的文化内涵

1.健身消费是一种文化现象

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日常消费的各类物的体系不过是其使用价值之外的意义体系的符号和载体,人们所消费的并不是物而是符号,消费是对符号进行积极的操纵。在健身消费中,健身活动作为健身消费选择的方式,它成为了一种文化记号,是符号所消费的对象。人们消费的不是运动的物质性,而是将符号所代表的东西区分开来的差异。对于那些经济宽余的人群,随着财富的积畜便有意无意地展开社会地位的形象攀比,开始进行消费领域的较量,借助金钱的支撑进行炫耀性消费,以此获取荣誉、面子、声望,以及地位等各种形象,体现其自身价值以满足其生活意义的需要。

恩格斯认为:“人的消费需要可以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种需要”。健身消费属后两种,它是在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消费后,以享受和发展为需要而进行的消费活动,是健身消费者进行健身消费的内躯力,是健身消费者在身体锻炼的活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无形的劳务或服务。属于一种文化消费,健身消费者在支付费用健身时,他不是在购买有形的实物,而是在健身过程实现追求兴趣,渲泄情绪的渲泄和满足心理的体验,获得一种文化的充实,这种文化便是健身所蕴涵的符号价值。在现代社会,健身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与消费紧密相联,从本质上看,健身消费主要体现于精神而非物质上的消费,与文化发生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健身消费者到健身俱乐部进行消费,追求的不仅是身心的愉悦和健康水平的提高,还伴随着社会地位、身份、品味及可以与之相联系的心理满足。

2.健身消费的文化成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资本开始渗透到文化领域,形成“文化工业”,这种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行业构成了健身文化的基本特征。品种齐全、花样繁多的健身器械进驻健身房,在装修精致、服务精心的文化工业的技术手段策划下,打造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健身消费文化,健身消费文化成为文化工业产品,文化工业造就了健身消费文化。此外,从人的本身去探视,身体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物体,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象征形式和载体,是人类思想观念和想象的对象和基础。所以,人的身体同时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人的外表审美性成为个人的人力资本以外的另一种资本,即形象资本”。“形象资本的多寡对个人的自信、自尊、自我认同的形成,以及生活机遇都有明显的影响。当今社会,人们面临来自学业、造业、择偶、家庭生活、升迁等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从各个方面去挖掘、积累自己的竞争资本,人们不遗余力地从学识、才干、能力甚至身体形象等等方面创造条件以派上用场。笔者曾于2007年对南宁、广州等全国7个城市的16家俱身俱乐部1000名会员进行健身目的调查,结果表明,34.53%的会员选择改善体型作为健身的最主要目的,在所有健身目的因子中排序第2,而在648名女性健身会员中37.5%的女会员把改善体型作为健身目的的首选,在所有健身目的因子中排序第1。这不仅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反映,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

3.健身消费是一种精神升华

从文化价值的视域去审视健身消费,其核心便是促进人的精神升华。人的生活活动贯穿了人的本质,同时也表现了生命活动的性质,健身运动是生命活动的一种状态,是完成个体与社会发展任务的存在空间,是一种寻找生命过程的意义的活动。健身运动作为一种蕴涵了时尚文化,凭借健身消费的价值与意义符号供,消费者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设计、自我表现,“创造、维持以及改变自我形象,建立、维持和改变自我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获得维持、改变个体的社会自我形象和社会认同”。

人的身体在健身消费中直接参与到构建自我中,其体格、体型、形象是自我反思规划的关键。在健身活动中,不在乎其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尽力而为。只要健身者真正在尽力开发与表现自身的潜能,他便能体验到身心和谐的愉悦,沉醉于挖掘身自潜能产生的惊奇,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体育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能在不断挑战与超越权限,从而创造意境,产生隐喻功能,即在体育运动意境中显示出人的价值,以自由的体验领悟存在的意义,达到精神的升华”。

二、时尚与健身消费的内在联系

1.健身消费的时尚特征

时尚健身消费作为现代社会流行文化体系的一种,它的形成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人类社会自有了阶级,便有了社会分层,也就有了不同人群对审美的多样化需求,这便造成了健身消费的多元性。由于健身消费者普遍存在喜新厌旧的心理,人们在不断寻求奇异的新鲜事物,在求新颖、求时尚的寻觅中享受着时尚带来的新奇刺激。健身消费在一定的层面上是社会时尚在体育消费活动的反映,是人们在生活消费中的流行性的文化现象,这种多元快速的流行文化现象自发形成了消费上的导向,在众多消费者接受、参与的同时,使其迅速曼延形成一股新潮,也即是一种时尚。“一个时期相当多的人对指定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便形成了特定指向的时尚。

在流行文化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健身的流行文化同样渗透到了健身消费中,倘若不将其解释为“流行文化”,那么“时尚健身”便是它最好的注释。回顾我国近30年来流行体育健身项目的兴起,从20年前的气功交谊舞到10年前的健身操、溜冰、街舞,至现在的网球、瑜伽等等时尚健身项目掀起的阵阵健身热潮,无不体现了这种流行体育健身的时尚性。

2.时尚健身的消费特点

健身消费属性分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健身消费的自然属性满足人们功能性的需要,在使用价值上发挥作用。而健身消费的文化属性则是指健身消费具有的社会符号功能与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品味、身份及社会认同相关。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阶层性和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中的每个人将尽力以其个人的能力占据较高的社会地位,并设法显示出其社会地位,奢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人们显示社会地位的手段”。健身消费在现代社会的消费中很大程度显现的是一种炫耀式的消费活动,它为流行时尚的参与者提供了区分其阶层的尽度,并为将要参与的人们提供了作为参照的标准。如今的人们到健身房健身已成为一种刻划身份的符号,成了一种消费时尚。白领一族作为健身健乐部的消费主体,他们在时尚健身的消费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享受自我、发展自我,进行着一系列自我设计、自我表现的行为,并借助健身俱乐部的文化和档次与他人相区别,从而实现自己与时尚的求同,体现一种品味与自我价值的满足。

3.时尚与健身消费的交互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时尚与健身消费相互依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Miles指出:“在个体层次上,时尚满足了个体分化的需求,同时又满足了社会依赖的需求。从更宽泛的视野中看,它反映了一个流动社会的潜在运行机制。在这点上,个人的需要吻合了社会的需要。在时尚中,个体得到他所喜欢的东西――即同时获得个体感和归属感,而社会本身又可以同时获得其经济利益,体育同样能达到上述目的。”时尚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也是社会结构的一种方式,它的价值存在于它与健身领域其他符号之间的相互关联,通过对符号的运用,将外部意义与符号相连结,借助健身市场或体育文化领域的强制性命名,经媒体的传播对人们形成影响,从而实现时尚健身符号的市场交换价值。

三、健身消费与时尚和文化的融合

健身消费在支付费用的过程中经过了经济活动的交换环节,但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费。健身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参与了健身活动,通过健身体验满足了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在这一消费过程中带给健身者精神上的欣喜,提升了其精神文化水平,获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享受与发展。健身消费在伴随着时代变迁的文化背景中形成一种现实文化现象,其张扬的是一种与现代观念相吻合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与潮流文化同步的时尚。但从经济的角度来审视,健身消费同时又是一种健身文化消费,包含了文化消费的成份,蕴涵了多种文化特质,体现了文化消费的行为。健身俱乐部是健身消费的主要载体,如何利用健身消费的文化与时尚特征提高经营积效是值得探索的事。笔者认为,捕捉健身消费的文化内涵,在时尚化上做好服务文章是健身俱乐部经营的指导思想。

1.提升品味

由于健身消费者到健身俱乐部消费不单只是追求生理意义上改善,它同时还是精神上的追求和心理上的构建过程。健身俱乐部在经营理念上应注意章显一种文化氛围,通过装修风格,环境布置的局格,设施的配备,服务项目和服务理念等等方面渗透出浓郁的文化内涵,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美感,温暖与舒适享受。例如,在环境设施上配备一个供健身消费者读书看报的休闲区,此区间不需很宽大,也不需很豪华,但环境要舒适、优雅,提供的书报资料与健身消费者需求相吻合。可借助一些绿色植物将环境带进回归自然的清新意境中,或通过悬挂或摆放一些有文化品味的艺术品带给人们高雅的感受,还可通过一些健身明星的图片或一些名人名语来渲染、营造一种健身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味。

2.紧跟时尚

时尚是随不断变迁的社会文化形成、更新的。健身俱乐部要跟上时尚健身消费的步伐,就要在动态中寻求发展。通过新的时尚来推进健身形式、内容、风格的更新,使自己在不断的求变与创新中跟上时尚健身消费的新步伐,满足健身消费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纵观健身消费10余年的历史,健身项目与课程的推陈出新是很频繁的。20世纪90年代,健身俱乐部开设的健身团体课一般为健美操,踏板操,垫上操、哑铃操等有限的几种课程。而如今,流行于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团体课程增设了肚皮舞、拉丁舞、瑜伽、菩拉堤、街舞、爵士舞、现代舞、动感单车等等几十门时尚课程。所以,健身俱乐部应不断地广泛吸收各种流行时尚信息,及时更新时尚健身内容,使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能及时融入广受健身消费者关注与喜爱的时尚健身潮流中,不断充实健身消费者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寻觅新奇时尚的心理。通过时尚的健身消费理念构筑时尚健身的氛围,躯动人们积极投身到健身消费的行列中。

四、结束语

健身消费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明显的时尚化特征。健身消费者参与健身消费活动,不光追求身体生理方面的提高,同时要升华精神世界,满足心理取向。由于健身消费具有时尚特征,其发展伴随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而变化。健身俱乐部要实现资本率的提升,必须把握好健身消费的文化内涵及与时尚的融合,突显其文化与时尚功能。

参考文献:

[1]肖飒:我国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2]牛晓梅:论大众消费文化视野下的休闲体育消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7

[3]石立江: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健身房文化[J].体育学刊,2007.5

篇8

[关键词]文化馆: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35-01

一、文化馆的概念、结构、功能

文化馆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群众需求适应的公众文化服务,开展丰富文化活动,展现深化文化内涵,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主要特点有:文化馆的公益性体现在是文化馆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包括特殊群体成员服务的,目的是提供免费且优质的公益服务。文化馆的系统性体现在它政府分级管理的,并不独立存在,是全社会的重要成分,因此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如:整体性、综合性等等。文化馆的综合性体现在,功能综合不单一:既要开展多样的社区活动、又要注重社会教育成效,还能指导文艺创作,尤其在理论建设上有着极佳的实践基础。要特别强调文化管服务的均等性,在综合考虑地区文化差异、经济背景,确立群众真正文化需求的同时,尤其强调注重群体均等,即为不仅仅保障普通人群的文化服务权益。同时要注重特殊社会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相应的公众文化权利。其中资源建设是基础,科学的管理是必要因素,改革创新是进步源泉,以人为本是基本原则,群众文化活动是重要手段。

二、特殊群体的服务现状、困难

特殊群体包括社会文化的弱势群体,如生活困难群众、未完全民事行为的未成年人、生存质量不高的老年人、生活不便的残疾人,生活压力大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等等。他们由于本身的角色定位,难以融入试下流行文化圈。文化生活贫乏成为恶性循环,审美水平落后与时代。再者,日常消费能力不足、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十分容易被主流文化忽视,甚至连基本的文化权益都得不到满足。文化馆提供的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尤其应注重特殊群体的需求。很多文化馆已经在实践中,清晰的意识到这种不均衡问题的存在,然而实际的操作中仍有许多具体问题,最终造成了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得不到满足,甚至这种不均等现象加重了特殊群体的文化缺失这一现象的存在。

三、特殊群体文化服务的意义

文化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注重对公众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尤其是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对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传播群众文化,推动动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同时,发掘、发展群众文化能手,这对于了解群众需求,进行文化辅导十分重要。丰富文化服务的表现形式,比如合唱、书法、绘画等,文化馆因其广大的人民群众基础,对优秀时代文化形式进行规范整合,以适用于当地群众文化形式,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素养。通过文化馆的文化辅导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下,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借助文化馆的群众基础和人才优势,文化辅导与培训工作得以展开,从而广泛影响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辐射影响效应,构建完整文化系统和文化辅导网络结构。将优秀的文化形式、文化作品之推进到百姓生活中,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就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精神素养。值得一提的是,特殊人群因其具有的基本特质尤其需要文化馆的公众文化服务。

四、具体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关系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是直接基础,消除公共文化服务弱点,避免上述问题现状。我们通过系统分析上述不足,试行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建议。

积极针对边缘群体、特殊群体参照优秀文化馆,积极推进均等服务。首先,建立联动机制,将城市和乡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纽带作用。互相渗透,向城乡基层延伸,各级文化馆在乡镇基层设立分馆,对偏远地区进行文化辐射,以人才的流动和优秀案例的积极推广,均衡多地发展,取得带动作用。再者,从政策力度上依据实际情况对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做出保证,尤其是资金和资源的倾斜,在地域不同的情况下,保证文化馆的文化输出的均衡性。从而更加高效的推进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的整体体系建设,为社会文化精神建设服务。其三,尤其注重低收入人群如老弱病残群体、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等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权益。从文化馆的设计落成整体过程中,进行方向把控。多管齐下,对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多样活动e极开展、因地制宜的合理项目设计与实施等多方面,从根本上意识到弱势群体的公众文化的权益必须受到保障。在具体工作中,把保障特殊人群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权益放在显著位置。

具体措施如下:考虑到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积极推进文化馆为代表的众多公共文化场所的“无障碍化”,对于不能到场或不便于实地互动的人群,提供多样的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数字文化服务。从风向上把控出台的惠民利好的政策措施,从制度上鼓励公共文化机构和社会文化力量,比如一些自发的文艺服务群体,特别针对特殊人群的基本特征和服务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备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量身打造的社会公益文化服务,切实的解决特殊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比如对于大家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进行免费培训,以惠民利民为总之开展一系列办如艺术培训班等多方位的文化服务,对当今的技术潮流进行普及型的科普,让文化在群众中间流动起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面对上述特殊群体,考虑其经济负担和生活需求。真正切实解决民计民生问题,如免除学费和一些杂费,提供未成年人急需的学习资料用品。也可以通过文化展厅的形式,合理推出公益行动的服务项目。对特殊群众中的人才要珍惜培养,在资源上倾斜以支持,例如帮助办个人作品展等,注重降低文化服务的“门槛”,切实的让社会公益文化服务走到千家万户中,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五、总结与展望

推进重点文化工程,是当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公民文化需求,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在政府良好的资源建设下,科学管理文化馆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多样活动的开展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问题,若不能妥善处理,则阻碍发挥文化馆的职能。本文着重介绍分析了文化馆为特殊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阻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实践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我国公民尤其是特殊群体享优的文化服务质量和文化活动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关键词:梅山武功 传承 演变 生存

    论文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文化传播角度对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演变与生存形态进行调查分析,指出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既具有传统武术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方式;梅山武功的现代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和现代形态三种形态,提出梅山武功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梅山文化圈,把握其民族体育的文化本质。

1.前言

    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冲突、融合、擅变的过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一方面,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在国际竞争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一些影响了几代历史的地域文化却长期埋没,不为人知。梅山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梅山文化反映了人类原始思维特征和文化信息,而梅山武功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民族体育属性的武术文化,它伴随着梅山蛔蛮的历史而发生发展。梅山地区因长期与世隔绝、不服王化,梅山文化在相对封闭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保持着原始状态,梅山武功的主要功用体现在生活生产实践当中。随着中央统治者对梅山地区的多次征伐,梅山桐蛮奋起抗争,梅山武功的军事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扩展。自从宋代开梅后,梅山地区并人中央版图,梅山文化与外来文化互相交融,其文化特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甚至湮没于历史长河。而梅山武功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直接导致其文化背景和内涵的缺省,沦为一种地方拳种。当今社会,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文化回归传统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的需要,其次是抵制社会发展全盘西化的文化需求。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梅山武功的传承途径和现代生存形态可以更好的厘清梅山武功的本体特性,从而有利于梅山武功的发掘和保护,对于探索梅山地区新农村体育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梅山武功的流传形式与生存形态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google搜索引擎等检索、搜集关于文化、梅山文化、梅山武功、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专著2部,关于武术、地方拳种、地方武术文化研究相关期刊论文10余篇。

2.2.2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梅山文化专家进行亲自访谈。对本研究涉及的间题如梅山文化的基本概念,梅山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梅山文化对梅山地区历史进程的影响,梅山武功和梅山文化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向他们进行咨询,认真听取建议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实施。另外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部分省外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本研究的看法和建议。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需要设计问卷,并以专家问卷形式对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发放,将60%以上的专家认为密切与较密切的指标确定为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正式内容。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严格按照问卷调查法执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28份,有效回收问卷28份。

2.2.4田野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梅山地区自然、人文、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研究机构,获得本课题的相关资料。利用假期对新化、冷水江、安化、涟源、隆回等进行考察,获得本研究相关一手资料。

2.2.5归纳演绎推理法

    运用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类学等理论对研究内容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3结果与分析

3.1梅山武功伴随梅山恫蛮的历史而发展

    《宋史·梅山炯蛮传》记载:“梅山蛔蛮,旧不与中国通”梅山武功在长期封闭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依存于梅山炯蛮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的生存手段、战争技能到宗教祭祀内容的过程。古代梅山地区伶娄底、邵阳、益阳、湘潭、怀化、常德地区一带)主要居住着百越和苗、瑶、巴(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这里地处雪峰山中段,峰峦起伏,山高林密,人们长期过着原始生活,为了求生和与猛兽搏斗,则必须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和翻山越岭的奔跑能力,并不断改造和创新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健身炼身器械和工具,学会和掌握了符合实际需要的格技动作和方法,这就是梅山武功的萌芽。随着历史发展,人们对大量的攻防技法不断进行提炼和改造,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功形态和内容体系,长期以言传身授的方式流传于世,体现着一种山野文明的深沉原始特征。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并在一定区域内发挥着特定的社会功能。梅山武功形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军事斗争和宗教祭祀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服务于梅山崛蛮的生活生产实践还是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或是宗教祭祀的需要,梅山武功根据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被改造,也在这种改造过程中得以传承发展。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都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传播,或资料记载、或口传身授,并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文化冲突、融合乃至变异。宋代开梅后,统治者儿次大举移民,梅山地区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并存的状况,梅山文化在梅山地区不再占有统治地位,梅山武功也渐离于梅山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拳种存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梅山武功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舞台大大缩小、形成梅山武功重要特征的封闭的社会基础已经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现代梅山地区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忙时追山赶猎,闲来练武。梅山,已经彻底的融人了现代社会。

3.2梅山武功的现代生存形态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历时递进的过程然而,对于20世纪后期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全球化带来的特殊历史环境,这种历时递进的社会文化形态却变成了共时共存的了。梅山地区也融入了由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的历史转型中。在梅山地区,仍然以农业经济为主,但是新兴的工业经济及后工业经济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在这种背景下,梅山武功的现代化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在现在和将来的较长时期内将以多层次、多形态存在和延续,呈现出多态并存的独特景象。根据梅山武功现代社会功能价值及表现形式,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角度可以将梅山武功的现代存在形式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

3.2.1梅山武功的原生形态

    所谓梅山武功的原生形态并不等同于原始形态,原始形态是指在梅山武功形成期的社会背景下,主要的社会功用是生产手段和战斗手段,是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形态。而原生形态是梅山武功形成体系之后,延续了原始形态下的社会功能,同时又从独立的功法套路练习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以及同宗教祭祀结合,娱神自娱。这种形态自觉地、有意识地发展、传承整个梅山武功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梅山武功的原生形态主要以“打”的形式存在于民间“把式”手中。在某些区域里,梅山武功实际上仍依赖于民间的生产、生活、传统节日习俗及宗教活动而存在,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民间“把式”固守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武功典籍或口传面授某些功法套路,也许有些功法套路在流传过程中被改变,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把式”手中的梅山武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原生形态,可以称之为原生形态。这些民间“把式”是梅山武功的承载者,他们保存着最为原始的梅山武术文化,同时固守着传统的门户。随着他们这些老拳师的过世,梅山武功的这种原生形态也将戛然而止,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角度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3.2.2梅山武功的次生态

    梅山武功的次生形态是相对原生形态而言的,梅山武功与其他地区民族体育项目比较,其封闭性、生产实用性更强,娱乐、审美特征相对较弱。文化变迁时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表现为人们价值意识的觉醒及其对价值的渴望和追求,使受羁绊的欲望和被束缚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使人更加意识到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文化价值体系转换的一致性。在开始注重传统体育文化发掘整理的今天,梅山武功试图融人现代社会,却无法处理好与生俱来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价值取向背离的矛盾。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武术运动发展拖人力度加大,尤其是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在整理过程中,梅山武功也被作为武术遗产和稀有拳种进行抢救,众多民间拳师纷纷献出自己的绝招,这种情况下梅山地区的武术运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新化县连续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遭遇的尴尬是,梅山武功注重桩功,强调在狭隘山区的实际运用,而现代价值取向却向更快、更高、更远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靠拢。晏西征在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裁判员由于没有认识到继承传统武术的重要意义,在评分时只注重力量、速度和高难动作,对一些原汁原味的传统套路评分很低”。门因此,梅山地区武术院校在传承梅山武功这种地方拳种的态度上,主要用现代竞技规则对梅山武功加以改造,加人了大量腾空跳跃等难度动作,只保留了梅山武功中少数动作,这种形式的梅山武功适用了现代竞技体育规则,迎合了现代竞技体育的审美观,但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梅山武功“重桩功”、“拳打卧牛之地”的传统路子。梅山武功这种试图保留自身特色又试图融入竞技体育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次生形态,这种尴尬也是大部分传统体育面临的一个窘迫局面。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特点和现代价值和谐统一,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作为只存在于博物馆的文物,是梅山武功巫需解决的难题,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3.2.3梅山武功的艺术形态

    梅山武功与艺术的联姻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祭祀,梅山蛮重祭祀祈福,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祭祀过程中跳大仙,并揉人大量的武术动作,并随着梅山蛮的繁衍而流传至今。正是这种渊源,随着梅山文化研究的升温,有研究者提出将梅山武功作为表演因素加以整合,近几年梅山文化主题旅游的升温,梅山武功也作为一种节目开始走向舞台向外来游客展示,这种形态的梅山武功注重表演,以满足外来游客猎奇探秘心理,可以称之为“舞台上梅山武功”。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只能称之为表演形态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形态。由原始宗教祭祀擅变而来的民俗节日承载了梅山武功的艺术形态,这种形态下的梅山武功不为经济利益,延续了原始宗教纯粹的心灵信仰。这种形态的梅山武功不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种民俗艺术。

4结语

篇10

关键词:网络文化;视觉艺术风格;审美解构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64-01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与传播,各种类型的视觉艺术作品也随之出现,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作品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审美标准与思维方式,它引发人们对于新生存环境与生活理念的思考,是精神反转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网络视觉艺术风格是视觉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状态,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而源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决定了人类社会沟通与联系的需要,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与速度,也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诉求方式。

审美理念相对于美学思考来说,意味着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当客观环境或客观存在发生了变化,主观世界也会随之产生不同情况的变化。当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网络视觉风格兴起,便是印证了这样的一个原则,即创作者对现实生活观察与思考的不同结果,是对客观世界的深入思考与体会。而这些作品背后所代表的则是对不同层次的物质世界、不同类型文化形态与生活理念的认知,是对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个体观念的体现,本文拟对网络视觉文化与艺术风格的归纳分析,通过价值定位与心理趋向寻找出其现实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作用关系。

一、网络视觉文化的特征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网络视觉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形态,网络视觉作品的产生条件与以往不同,即大量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其产生基础是一种“合作式”形态,也是一种“共振效应”。不仅借助于不同的网络平台和渠道,也借助于不同的科技手段与技术支撑来创作,且作品的原发性产生于网络各端,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会基于一个灵感而进行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这种灵感会在创作者中形成类似于头脑风暴式的传播效应,进而形成思维与灵感的共振,在此基础上形成风格迥异的视觉作品。由于创作者个体所具有不同的生存物质环境、教育程度、世界观、及思维方式,造成对于同一题材产生创作差异,在此过程中不断的交流与碰撞,形成各具特色的新的思考结果。借助于不同的技术,创作者形成多样的文化内涵与内容表达方式,进而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网络视觉作品。

网络视觉文化还呈现出平等性与社会意识特征。网络视觉风格的建立依赖于不同创作者的认知水平与技术手段,这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对于作品内容及形式感的创作,一方面是对于个人与外在世界的认知联系。在网络的平台下,各端创作者以隐匿或半隐匿的形式存在,这就形成了具有开放性的表达空间条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图片语言发表自身的观点,在网络平台下,作品均可以具有同等的发表权利,其背后代表的是个体的表达权,也说明网络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既是平等性原则。在平等的原则下,不同的风格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意识形态。当一种元素的组合方式被归纳成为一类风格时,必然会有相应的群体对此进行接纳与传播,这种元素会相应作用着一种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从而影响着社会、经济与文化形成的变化,体现着一种社会意识特征。

二、网络视觉艺术风格的解构

网络视觉作品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形成的,是现实视觉文化的新的展示途径,其创作形态依托视觉文化基本要素与结构规律,其内容来自于对现实生活与体会,其技术依托传统创作手段与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性、虚拟性、蒙太奇手法、超链接等相结合,其表现语言往往呈现如图片、动态图、视频等新的样式,此类要素相结合形成了网络视觉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即内在的创作语言形式与外在的社会物质文化表征。

不同的创作者会对网络视觉作品选择不同的元素重组方式,如选择在不同的文字、色彩、形状、视频等中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爱好进行重组和使用。创作者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认知体会选择不同形状、色彩及构建规律创作作品。根据视神经发挥机制研究,不同的形状、色彩与人的思维意识具有直接的联系,如形状角度的变化与心理放松度关系、色彩倾向与性格联系、明度变化与情绪对应关系、角度与观察重点的联系、创作手法的选择与传播效应等。构建视觉作品的元素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选择也不同,点线面、色彩肌理构成规律的机制发挥在不同个体上,产生出了不同的作用结果,差异化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网络艺术的风格形成除了具备典型的构成元素外,还与社会经济相联系,具备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阐释一种风格背后的文化元素,皆与社会文化情境相联系,与阶层、物质文明程度相关,当某一种风格被一类人群所接受,也代表着一种观念的视觉表征,这种视觉符号承担着辨识、判断与划分的功能,审美不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也是将理想固化的结果,是选择性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对社会物质存在的差异化选择,是社会文化的体现。审美的过程,体现在对于风格的选择中,对风格的选择则体现了个体精神层面对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与认同。

网络视觉艺术风格形成于不同物质文化的碰撞,是对不同生活态度的总结归类,无论是借助于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撑还是依托于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网络视觉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代表着文化的碰撞和人民对于时代的一种声音,是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也是文化形成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