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法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权重法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钢结构基本原理;全过程控制;项目式学习;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42;TU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5405
工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即具备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社会意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师。而当前土木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实践能力”不足,毕业以后要经过约2年以上的“学徒工生涯”才能胜任普通的技术工作。
针对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而言,其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方法,但结果却是学生学过该课程后,依然对钢结构设计缺乏形象、具体的理解,难以形成知识体系,不具备做设计的基本能力。究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按照教材从钢结构材料、破坏形式到受拉构件、受压构件、受弯构件、拉弯构件……属于从基本概念讲起,以受力方式将一个整体工程拆解成若干部分,学生学了一学期还未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学到的只是一个个片段,缺乏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如盲人摸象,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具体且片面,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以前的教学内容是按构件类型分章的,而现在的教学内容变为按强度和稳定性两方面分章,从而导致第一个问题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显得更加突出。从逻辑上讲,构件的强度计算属于截面承载力方面,稳定计算则属于整个构件的承载力方面,强度和稳定性从来都是独立进行计算,这样分开似乎很合理,但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原来是把一个柱子的原理讲完,再讲梁的原理,而现在却是柱子讲一部分,梁再讲一部分,然后再讲柱子,学习内容变得杂乱无章,而强度理论和稳定理论这些学生没有建立起来的知识却成为编排内容的主线。因此,改革传统的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式教学法。简单地讲,就是将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个设计专题,并将这些设计专题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章节,将课堂教学置于结构体系的构架下进行,实现对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控制”。基于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式教学法符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特点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一、基本原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基于项目的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情境”是这种学习模式的四大构成要素之一。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求学问,即“做中学”。在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选定真实的建设工程项目,正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教学围绕项目展开,使知识和现实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对散乱的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如果把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的学习比喻为航海,那么实际工程项目整体设计就像一张航海图,它可以时时告诉学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实现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
二、实施方案
(一)精心选择、设计项目
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的选择极其重要,它是项目式学习的载体以及知识点与工程实际联系的纽带。项目选择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所选择的项目应是实际工程项目;其次,项目能融合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选择了钢结构厂房设计和钢屋架设计两个项目。
(二)创建该课程的网络学习系y
该网络学习系统包括课程简介、学习指引、PPT课件、教学视频、作业、答疑、论坛等板块。教学团队的教师协作完成讲授视频,上传网络学习系统。网络学习系统中设答疑、论坛版块,可对课堂学习、视频学习内容进行答疑、讨论。
(三)课程内容讲授
课程内容是学习的核心,不管教学方法如何创新,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依然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巧妙的构想、精彩的课堂讲授是完成该任务的重要手段。因为项目学习需安排师生讨论,如果全部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基本教学内容就完成不了,故选择约三分之一的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授课,即学生提前学习网上视频,课堂上针对视频内容答疑、讨论,以此节省时间进行课堂讨论。
(四)融于课程教学的工程项目设计
简单地讲,就是将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实例分解成若干个设计专题,并将这些设计专题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章节,使课堂教学置于结构体系的构架下进行。其操作程序如下:
1.课前准备
(1)将一个实际的工程设计实例分解成若干个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专题设计,每个专题设计对应于实际工程中的一个受力构件。
(2)编制相应的专题设计报告。
2.课中实施
篇2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沿甘肃省穿流而过,途经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市和白银市,不仅滋润了三地市干涸的土地,为生活在这三地市的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生活、工业、农业水源,而且也为三地市的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发展,该地市的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环境承载力是对某地的环境做出科学的评估。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环境承载力对发展黄河沿岸三地市的生态旅游意义重大。通过研究生态承载力,可以为三地市的生态旅游决策做出指导性帮助。
1生态旅游的科学含义生态旅游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洲人提出的。1980年,美国学者豪金斯在其编著的论文集《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中收录了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题为《由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的论文。该文率先提出了“生态旅游”一词,主张将旅游者与风景、生活方式、氛围和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并不破坏它们。生态旅游具有保护性,保护较好的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前提;生态旅游的对象是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旅游,可使人接受生态教育,获得生态知识,优化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旅游具有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趋势。据此,可将生态旅游的含义概括为:为缓解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人们到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欣赏生态景观,感受生态氛围,增强生态意识,促进环保行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
2承载力的起源、演化和发展承载力(CarryingCapacity)原为物理力学的一个物理量概念,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环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具有力的量纲,可以通过野外的或室内的力学试验得到具体数据,在某些情况下,也可通过力学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当人们区域经济发展时,普遍借用了这一概念,用来描述区域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最大承受能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承载力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早在1921年,帕克(Park)和伯吉斯(Burgess)在人类生态学杂志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可以根据某地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区内的人口承载力。在群落生态中,其含义即“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对多种生物的研究表明,种群开始形成时期增长缓慢,在环境条件较好时,增长加快,往往会生长过头,待种群数量达到一定值超过其承载容量后,由于环境阻力限制,种群会大批死亡而导致种群数量骤然下降,然后再重新回到新的平衡,用数学公式表示为:dNdt=rN(K-N)K式中的r为种群在无限制环境下的增长系数,即内禀自然增长率;N为种群数;K为种群增长最高水平,称为该物种的环境承载量。可以说,在地球进化史上,所有生物的发展都遵循这一规律,而唯一例外的是人类。
3生态承载力的特点
3.1生态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生态承载力的客观存在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固有功能之一,这种固有功能一方面为生态系统抵抗外力的干扰破坏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为生态系统向更高层次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3.2生态承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意义的稳定。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说,生态承载力虽是客观的,但却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类应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积极提高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3.3生态承载力体现在多个水平层次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不仅表现在小单元的生态系统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景观、区域、地域以及生物圈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水平上。同样,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也表现在上述各个水平层次上,在不同层次水平上,生态承载力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稳定,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大的景观或更高层次的管理上。
4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生态承载力估算
4.1评价指标量化资源、环境的发展质量是定量分析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关键。资源系统的发展质量是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基础条件,可用资源承载-压力指数来反应;环境承载力是区域生态承载力的约束条件,可用一定的环境标准、环境容量来反映;环境的发展质量是区域生态承载力的支持条件,可用生态弹性度来反映。生态系统的弹性度高,表明人类的活动余地大,可选择的机会多,可承受的自然灾害等冲击力高。
4.2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生态弹性度、承载指数、水土资源承压度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指标权重法、层次分析法、群组决策特征法等。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由美国统计学家皮尔逊创立的主成分分析法是从多指标分析出发,运用统计分析原理与方法,提取少数几个彼此不相关的综合性指标,而保持其原指标所提供的大量信息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设有N个相关变量(i=1,2,...,N),由其线性组合成N个独立变量(i=1,2,…,N),使得独立变量的方差之和等于原来N个相关变量的方差之和,并按方差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这样就可以把P个相关变量的作用看做主要由为首的几个独立变量(i=1,2,…,N)(M<N)所决定,于是N个相关变量所建立成M个独立变量,(i=1,2,…,N)就是通常所说的主成分。为了进行生态弹性度、承载指数评价,将生态弹性度、承载指数、承压度分别定义为M个主成分加权和。
4.3生态承载力综合计算公式生态承载力=2i=1Σ权重×第i因子在这个式子中,权重用每个主成分相对应的贡献率来表示。各变量的权重赋值见下表从而得出各计算公式为:生态弹性度计算公式:CSI=0.93×CSI(1)+0.07×CSI(2)①CSI为生态弹性度;CSI(1),CSI(2)为生态弹性度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的第一、第二主因子。以此类推,水资源承载指数计算公式:R水=0.79×R水(1)+0.22×R水(2)②土地资源承载指数计算公式:R土=0.69×R土(1)+0.32×R土(2)③水-土资源承载指数计算公式:R水-土=0.84×R水-土(1)+0.16×R水-土(2)④水-土资源承压度计算公式:P水-土=0.83P×水-土(1)+0.17×P水-土(2)⑤
4.4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利用上述公式,可计算出甘肃省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生态弹性度、资源-环境承载指数、资源-环境承压度。利用生态承载力分级评价表可进行甘肃省黄河沿岸带三地市的生态承载力分级评价。
篇3
《经济法》课程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财务会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本领,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经济法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职业性。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于营销类岗位上需要掌握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知识,在工商管理就业岗位上需要掌握企业法、合同法、劳动保障等法律知识,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重点掌握公司法、工业产权法、合同法等。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相关能力”和实践能力应当成为《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重点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担任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教师,与课程组的其他教师一起,希望通过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适应将来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经济法课程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经济法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针对高职经济管理类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必需的知法、守法、用法的本领和基本的法律意识,以及从事企业相关法律实务的基本操作能力,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的经济法律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突出实用、够用的原则。教学内容涵盖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中需要具备的经济法知识,每个教学内容的内容设计,都是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做到按需施教,培养学生在企业经营、合同交易、市场竞争等方面相关法律实务的基本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相关法律解决工作岗位上的有关问题。在有针对性的同时,还注重法律内容的普适性,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基本素质。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学边练;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既有理论教学也有案例教学、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战演练等学生参与性的教学。通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开展理论教学,推行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既能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又能真实感受到经济法在提升职业技能以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经济法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课程内容改革
经济法课程涵盖的内容多、涉及面广,加上课时有限,应当根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与作用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目标细化课程各单元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布局课程知识点、重难点与能力点,并规划教学资源。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二)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课堂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实物展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战演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
1.加强互动式、参与性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选取典型、适合的案例,或用于导入学习任务,或在课堂讲授中举例,或以课后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和现实性。最终教师应组织学生并和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分组讨论,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挥团队合作作用,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现学现用。
2.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和工作任务,让学生进入角色,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展技能训练。例如让学生模拟创业过程中的企业形态选择,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或者签订合伙企业协议。在商务谈判中或者经济生活中起草合同,修改合同条款等。起草在经济诉讼活动中的书、答辩状;以及在就业过程中签订就业协议。这样的课程实训环节设计,相比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会更感兴趣,既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了经济法律知识,又锻炼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活学活用。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运用集文字、声音、动画、图片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微课、视频录像等形式的课程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教学课件、案例资料、习题集等共享在平台上,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外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考核方法改革
篇4
【关键词】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教学系统创新
自会计学专业设立以来,成本会计学课程就被确定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经济越发达,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激烈,成本的作用也就越突出,成本领先战略被广泛关注与应用正是最直接的佐证。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成本核算、分析、控制的方法、熟悉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是其专业基本功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已经得到毋庸置疑的肯定。然而,近年来部分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却并不理想,以下将以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段为对象就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
我院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组以2004到2006级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试卷分析、问卷调查、面询函证等方式对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理论根基薄弱、知识点的掌握限于“教条分割”
成本会计课程相对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就是费用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分析和控制都往往存在一个事项有多个方法的情形,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产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实际重量法等,其中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的费用分配率又可选用实际耗用量或实际消耗材料成本除以定额消耗量等不同形式。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单个计算方法掌握较好,而对于各个方法产生的原理不能归纳出共性,也未能对各个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信息形成中发挥的功用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二)账证意识模糊、掌握成本核算流程限于“纸上演算”
计算量重与大量的图表运用是成本会计课程相对于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而言的又一特点,产品成本的构成涉及料、工、费等多个项目,因其承担的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其间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格完成繁多的数据处理。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把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计算的情形,而不能很好地将单个分配表计算结果如何与记账凭证对应,也未能很好地掌握不同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何与账簿结转对应关系。例如,制造费用采用年初计划分配率法分配时,各月末的账务处理在“纸上演算”中经常遭到忽略;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的掌握经常只局限于算式求解,而对于分配表中费用的转进转出往往判断失误。
(三)管理观念缺失、分析控制的掌握限于“雾里看花”
除成本核算外,教授成本分析、控制、计划等管理性职能的如何实现也是成本会计课程的另一特色,其中各种指标、差异以及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的计算方法和思维与前期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课程相比截然不同。从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对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课程内容,一是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二是认为这些内容和“会计”关系不大,因而掌握程度往往比较粗浅。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有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课程教学导向的偏移
随着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第三产业和中小规模企业成为消化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受其所在行业的限制和规模等因素的制约,加之将成本会计等同于工业会计的偏颇认识,使得业界对成本会计专项人才的需求有所下滑。而受近年来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热潮的冲击,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导向逐渐有向应试教育倾斜的趋势。本科阶段比较密切相关的会计专业考试主要是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而在这两项考试中成本会计的内容所占分值都较低,且覆盖的知识点比较集中。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在修订培养方案时都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了学时压缩;学生也以应试、求职有用性高低为判断依据,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只安排少量的精力投入。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合理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教材版本众多,内容侧重点和难易程度各异。就内容来看,或仅注重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以及产品计算方法,或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的部分内容大量引入,或覆盖除制造业以外的多个行业,如此设置无疑使得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变得模糊。就难易程度控制来看,存在诸如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品种法、分批法、分项结转分步法的示例中大量运用定额数据,以回避数据计算过程,如此处理往往给教材使用者以错误信息,认为实务中的成本会计就是“一本定额走天下”。部分教材在数据位数保留和科目设置的细节上有失规范,其结果必然无助于成本会计处理严谨性训练。
(三)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处理的失当
由于成本会计学相对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多样化,加之受课时限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力基本上集中于公式、单个计算方法的机械灌输,不注重公式推导和其原理的分析,对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比较未加以引导,也漠视了对计算过程的账务体现。例如,对于制造费用期末分配与结转这样的重点项目一言带过、不做深究,造成了学生对关键环节似是而非的处理,导致不能正确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后患;而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则采取就题讲题、要求学生记忆掌握的处理方法,其结果往往给学生造成是学数学而非会计课程的错觉。
(四)课程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手段的滞后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完成基本上只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而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又主要是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由于成本会计大量表格示范和计算的特点,使其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的依赖性强,教师在分析众多数据在表间的结转关系时,容易给学生以“照本宣科”之感,造成课堂气氛的涣散。此外,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建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硬件条件,然而由于相关软件的利用水平不高,使得受教者能够从现代CAI技术中收益的程度大打折扣。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基于PowerPoint制作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例,呈现出两个极端:或是密密麻麻对教材内容的直接再现,或是仅保留章节标题及少量提示,这样的课件无疑对于解决成本会计授课难题,诸如:形象地呈现成本会计中诸多方法的“套路”,直观地演示大量数据在账表间结转等毫无帮助。
(五)相关辅助环节的形式化
本科阶段的人文基础素质教育结束后通常有认知实习的安排,其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感性认识准备,方式主要是到企业实地参观。然而,由于对认知实习环节的重要性不甚了解,学生到企业参观时往往是被动的“走马观花”,而成本会计与企业的生产流程关联密切,由于认识实习阶段的马虎应付,进入成本会计学习后面对诸多的生产术语、流程转换只能凭空想象,使得核算方法的学习最终演变为单纯的死记硬背。再者,紧随课堂教学而进行的成本会计试验往往脱离账证,成为复杂计算题的演练。
(六)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僵化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基本上沿用了期末闭卷考试的传统形式,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考察。实验环节的评分也仅是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平时成绩中,对总评分起决定作用的仍旧是卷面成绩,而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不能起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
三、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项目组就如何使得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工作能更好地达到现代复合型会计应用人才的教育要求开展了调研与讨论,其间形成了一个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新系统的设想,该系统的主要构成如表1所示。以下将结合演示表对整理出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六项建议逐一加以阐述。
(一)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与明确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会计基本知识与各项技能的培养,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以中级会计人员为教育成果对社会输出。成本会计课程尽管是以制造成本法以及相关理论为主要方面,但基本上是对基础会计所学的会计原则、记账方法和会计循环等的进一步诠释与应用,也是对后续管理会计等相关课程的前期铺垫,对于会计的专业思维熏陶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其独到的作用。因此,成本会计课程一开始就有必要通过宣讲讨论等形式使受教者明确该门课程在会计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使教学重点放在通过课堂学习和模拟实训操练来理解各类计算后的经济实质及账务处理关系,从而达到专业思维、数据处理技能的默化提高。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覆盖面的甄选与逻辑体系的重塑
成本耗费的正确核算与客观反映、成本决策有用性的强化是成本会计应发挥的两大核心功能,这一点应当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具体覆盖上得到充分体现。可通过目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多种成本会计教材,并参考成本会计理论的新发展,筛选出其中典型的共同方面作为主体教学内容,尤其注意难易程度适合的、具有代表性的、应用价值高的案例选择。在各项内容的前后组织上应以成本及成本会计工作循环为主线索,并考虑基本原理互通的内容能进行接力衔接。
在新系统设想中,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有:成本理论、成本会计工作理论、成本核算、成本报告、成本管理,将非制造行业成本核算、成本会计学科发展趋势介绍作为机动内容。在成本管理具体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把握与成本核算紧密沿承,并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不重复的原则,主要考虑针对成本报表进行的分析、账务处理有显著特色的标准成本法。对于进程安排上,将生产认知放在基础准备部分以帮助学生熟悉生产常用术语,典型生产耗费在生产部门及部门间的归集分配流向;对于定额法因实务推广始终存在难度,且其处理原理和标准成本基本一致,故而将置于成本分析方法和标准成本法之后。其他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体现在演示表的“模块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三)对教学难、重点进行合理确定与有效攻克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应以成本会计理论、技能基本功培养为核心,综合考虑未来工作岗位应用性以及后续职业资格、学位提升的需要,对教学中的重点项目加以明确。同时,应在课堂表现、练习批阅、答疑互动等环节中注意学生接受情况,对普遍存在的学习难点进行圈定,并通过出错信息的收集分析找到解决的法门。例如,成本还原是历来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还原的比重法和比率法教学时常被作为两种分割的独立方法来学习,经过验证两种方法的实质一致性以及对各步骤还原参照物选择的缘由进行着重分析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运用两种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
学校可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将确定的教学内容以及其中的难、重点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加以确定。而任课教师在对教学重、难点具体判定时应根据受教者的情况在惯例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小幅调整,并注意提高难点问题的讲授技巧。
(四)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并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程度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上既要注重保持教师在传授基本、核心、难点理论和方法方面的主导作用,更要激发学生在接受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更多地将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模拟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引入到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调动学生自我推导、“寻根”和课外求知的兴趣,更多地去引导学生通过生产流程与管理要求、账户设置与结转、比较与归纳去掌握计算公式与方法,从而达到活学活用、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尝试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将行业扩展和成本会计前沿开发等内容的学习移到课堂以外,教师只提供方向性指导,更多内容的获得与掌握由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阅和小组讨论来达成。
同时,对专业教师进行基于现代CAI技术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使用技能的培训。如PPT课件制作中超链接、图示、自定义动画等的恰当运用以及FLASHMX等动态效果的引入能有效辅助教师使理论解释更形象、数据来源去向更明朗、计算流程总结更清晰、账务处理更直观等;而这有赖于教师对相关软件功能的掌握和利用水平。学校可定期开展课件展示与评选活动,激励教师能制作出形式丰富、对课堂教学确有助益的高质量多媒体课件。此外,课程网站的使用也将大大有助于教、学双方的直接交流,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加强教学辅助环节内容的针对性设计
在典型教学案例确定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到相应类型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在进入基地前,先将认知实习与专业学习的关联进行细化。就成本会计课程而言,可以将诸如企业有哪些生产部门?产品要经过哪些工序加工?动力等费用是怎样由外部进入并且被内部消耗的等具体问题作为认知提示罗列在实习指导手册中,使学生明白该听、该看、该问什么。校方还可争取征得实习基地的协助,就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等拍摄影像、制作平面沙盘图片作为素材在以后的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使用,真正对以后的成本核算学习形成有利支撑。
模拟实训环节,实训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比较理想的实训内容是能涵盖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建账,材料、工资、动力、折旧等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综合费用期末处理,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商品产品成本报表生成这样的一个成本会计循环。可以某个企业某一期比较完备的成本核算资料为基础按实训学时进行适当调整后作为实训素材使用,以充分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吸收。
(六)组织力量进行教材及辅助教学资料的编写
目前多数的成本会计教材都是以《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为账务处理依据,但在细节的撰写上相互间却存在不少出入。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成本会计教材及其辅助材料的重新编撰成为当务之急。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上述甄选与构建的基础上,成本会计教材的编撰,首先应力求在细节上寻求共识与规范,以避免目前各版教材在核心概念、成本核算科目、成本项目、分配方法、费用分配表格式等方面各自表述的情况;其次应增加成本核算案例账务处理环节的普遍实用性,如使材料费用分配中的涉税问题、工资费用分配中非工资性津贴和补贴、“五险一金”等内容能得到体现;再者应当与新会计准则变化相吻合,如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处理等;最后可区分教师和学生两种版本,在学生用版本中,教学重、难点案例可有选择的只给出空白表格,便于课堂互动的进行。对于教学辅导材料,一是要突出精要、发挥学习指导的功能,如可给出教学大纲,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提示,使用图示突出各章主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以及计算方法的流程,对主要计算公式进行汇总与梳理,从而避免对教材内容简单精简的情况;二是练习题的组织方面,要对知识点的直接考查和变通应用进行合理搭配,引入历年会计职业考试真题精选,从而避免题目大量的简单堆砌;三是适量增加电算化作业素材,提高学生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完成成本账表计算与结转的能力。
(七)开发多元化教学考核组成方式
由于课堂讨论、课外小组活动等形式的引入,相应的可增加新的考核方法,如增加自评、互评等形式。将学生的成本会计课程总成绩分解为卷面成绩、课堂互动、课后作业质量、课外活动情况和实训成绩等多个部分,根据各年级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开展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各部分的权重。这种复合测评方式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学生对知识点强行记忆以求短效回报的现象。当然,建立规范的日常教学跟踪管理制度也就成为一个先决条件。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国内外经济形势、科技条件的日新月异,高校的会计专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契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今后持续借助院校间的横向合作,以及同企业界进行纵向的检验反馈中探求更科学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四川理工学院教务处.大学生修读指南[M].自贡:四川理工学院,2008.
[2] 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于福生,王俊生,黎文珠.成本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胡国强,冼永光.成本会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