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跨学科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跨学科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跨学科教育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跨学科概念 科学教育 科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跨学科概念是美国《新一代科学标准》(以下简称NGSS)“基础框”内容中的一重要维度。它作为工程学、 生物学、 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空间之间的桥梁,不仅对美国科学课程有重要研究价值,对我国的科学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启示。然而,我国目前对跨学科概念的关注和研究还比较少,将其应用到科学课程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探讨跨学科概念的内容和发展、挖掘跨学科概念与我国科学课程的联系,试图找出一条以“跨学科概念”为辅助,促进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道路。

1跨学科概念的内容与发展

跨学科概念主要指一些被普遍用在科学与工程实践中的概念,在近五年美国科学课程的重要文件《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和NGSS中,它被细分为模式,机制和解释,系统和系统模型,能量与物质,结构和功能,稳定和变化以及尺度、比例和数量这7个跨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源于跨学科的兴起,跨学科最早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正致力于研究整合因专业化而被孤立的各学科。后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的教学研究及改革中心又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首次跨学科活动的调研,使得跨学科广泛进入到教育界的视野中。事实上,美国对于跨学科概念的研究已有10多年,在NGSS颁布之前,美国就将“跨学科概念”以“通用概念”或“统一主题”的名称在美国代表性的科学标准中提及过多次并加以实践。跨学科概念发展至今,对于美国科学教育而言已经是理论相对比较成熟且有一定实践成果的体系。但是,国内对于跨学科概念的研究还没有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内学者目前大多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统一概念”和《K-12科学教育框架》中的“跨学科概念”进行比较;跨学科概念与科学本质观之间的联系等进行研究。

2跨学科概念与我国科学课程的联系

我国的科学课程按照教育程度划分为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目前小学科学以综合课程的形式教学,初中科学除了浙江省是综合课程外,其余省份均为分科课程。本文通过将跨学科概念与我国科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1 跨学科概念与小学科学课程的联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4个领域,教育部从中选取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18个主要概念供其学习,其中,物质科学中有“物质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等这样一些概念。从用词上,我们可以得知,这些概念涉及到了“能量”、“物质”等一类词汇的使用;从语言表述上,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以具体的例子(如光、热)在围绕着某些概念(如能量),以归类和描述其属性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可以将其与跨学科概念要素中的“能量与物质”来比较,跨学科概念中的“能量与物质”在NGSS中给出了解释,虽然解释的内容比较抽象,但可以发现,它同样是以归类和表达其性质的方式在叙述。由此可以分析出,跨学科概念要素中的“能量与物质”和上述举出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的一些概念具有很强的联系,它们都在促进学生对“能量与物质”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的把握,帮助学生分清“哪些是属于物质的”,“物质具有哪些属性”,只不过前者的表述更为具体,后者则比较抽象。因此可以看出,跨学科概念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完成这些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孤立的学科教学模式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将学科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学会对一类事物的归类和应用。

2.2跨学科概念与初中科学课程的联系

我国的初中科学课程大多为分科课程,即分为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课程。关于跨学科概念与我国初中科学课程的联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廖婷婷在《跨学科概念融入初中科学教育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将跨学科概念分别对初中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课程进行对应性和关联性研究及实证研究,发现跨学科概念与这三门学科课程内容高度对应,对应关系呈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表现形式,即跨学科概念与这三门学科课程内容的联系和对应极为紧密;此外跨学科概念与这三门学科各水平知识都有紧密的联系,关联性很大。这项研究强有力的证明了,将跨学科概念引入初中科学课程是可行的。跨学科概念的意义在于贯穿各学科,使学科之间呈现有意义的连接,而将其引入初中科学教育中,则能使看似孤立的分科科学课程变得紧密相连,构成一个科学系统。

3跨学科概念对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纵观我国科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国内教育工作者围绕着课程改革,制度完善,学科地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工作,使得我国科学教育日益完善。然而,不同学科如何实现内在统一,小学、中学的科学概念如何循序渐进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经过上述的分析发现,跨学科概(下转第20页)(上接第18页)念这一维度对于我国科学课程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共有如下启示:

篇2

 

从国际视野来看,各个学科在教学中都开始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已经成为各国高校教学的大潮流,对于法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我国刑法教学目前在跨学科研究中已经多有尝试,但在具体的跨学科方法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在德国、美国教学中的,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了打破知识结构的壁垒,通过跨学科课题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促进跨学科知识的推广。

 

一、传统刑法教学方法中知识壁垒的打破

 

沿袭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分学科教学模式,在传统大学教学中,教师也主要围绕某种专门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明显不够的,尤其对于刑法教学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展开,单纯对刑法法条进行介绍解释,那么完全就不需要刑法教师的存在;而如果教师只是针对刑法基本理论如什么是犯罪如何惩罚展开学理探讨,那么学生将对进入社会应用的法律感到陌生。从法律地位来说,刑法的母法为宪法,而同时又是民法、经济法、劳动法等的保障法。对刑法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需要其他交叉法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需要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的背景。通过寻求一种“域外”学科知识的支撑和加固刑法学科的理论。

 

对于这种知识壁垒的打破,对教课老师来讲具有一定的挑战。因为首先老师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来,而且刑法学基础理论又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都比较容易固定化。然而虽然从教学效果来说,教师熟练系统的教学时必要的,但这并不等于知识的固化,对于刑法教学来说,虽然刑法理论内容不一定经常变化,但刑法条文的确是处于一定时期的修正,比如近几年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都需要教学的及时补充。而这种补充并非被动的反应,而是基于对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吸纳的基础上对刑法知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多数教师会选择案例教学,在学生看来, 法律的原则是 抽象的, 只有法条是具体的, 枯燥的法律原则可以弃之不顾, 只有法条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法条在对应案例的选择上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比如涉及到单一的罪名与单一法条的适用,或者仅仅针对犯罪主体或者犯罪形态等设置,主要目的还是通过案例去讲解具体的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

 

在社会学科中,现实生活的案例往往是充满争议的,就如同我们看到的刑事判决在社会学家的评论中充满各种不足,这种批判精神可以帮助刑法学习者更好理解刑法知识。这正是来自跨学科知识的反思与吸收。而目前的教学案例都是横向对应法条,缺乏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教学仍然是一种典型的 “讲-听-记” 模式, 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很难有效地开展。 这种“满堂灌” 的方式在当前网络的普及下,已经十分窘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得大量基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在课堂上补充的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充分解读。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培养,才能启发学生真正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跨学科教学理念的内涵

 

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来源于学习中知识的统一性,跨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定义是由英国科学家汉佛莱在1981年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在生活中本身就是联系起来的,尤其是涉及到人文、自然等学科,生活中某些问题都是因学科而被打破,实质上他们仍然是统一的。

 

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美国学者舒梅克在1989年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他认为各个课程之间是存在一定有意义的联系,需要将他们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他所建立的基础是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整体,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德国各州也在极力推广跨学科教学,伴随社会知识结构的转变,在工业化社会向科学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过程中,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使得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对于任何一个专门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依赖某一专一学科知识可以解决。在探讨刑法的机能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刑法在规范重塑上的机能,近几年刑法修正案的密集出台,例如危险驾驶罪的增设等,都是直接关涉民生的犯罪。但对于这些犯罪的惩罚和认定却并非单纯根据法条就可以深刻理解。专业人员必须跨越学科的限制去思考合作的可能性 , 并且能够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展开沟通。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 展开对所指向的共同课题进行研究。

 

因此,从 20世纪90 年代中期起 , 德国就倡导在小学、初中和高中 , 实行跨学科的整合性开放教学。尤其是在各州最近相继出台的教学大纲中, 对此种教学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进一步强调。 跨学科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整体大于部分的模式,强调知识本来内在的联系。从对社会产生的效果来看, 多学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问题展开多维思考,在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角度更为直接,而且经过整合的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密集度和丰富程度,提高了知识的全面性和本来性,深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再次整合重组, 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较好地统一在一起。

 

相对于其他部门法学,《刑法》规范的是国家的惩罚权,要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最为严重的问题。传统刑法学教学只局限于刑法学基础理论,未充分重视与《刑法》相关学科知识的铺垫和积累,使得《刑法》在教学上内容有所欠缺,难以全面落实既定的培养目标。从广义的角度讲,首先,刑法法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伦理学,包括政治哲学、道德哲学、诉讼法学、民商、经济学等。因为法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密不可分,尤其是作为公法之一的《刑法》,因该学科的核心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及对公民权的保障。

 

传统的《刑法》教学没有注意到传授与刑法学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犯罪构成与分则条文的讲授,而忽视了经济学、社会学在刑法学中的相关性介绍,这种情况下,对某些刑法原理的介绍也只能是片面的不够深入。相反,如果可以融入多学科知识,从诉讼法层面去了解证据证明问题,就更容易理解刑法在罪名上为什么会存在“持有”型犯罪,这正是为了避免证明困难。这样能使得《刑法》教学知识更为丰富、立论更加科学、论证更加深入,学生把握《刑法》基本原则和犯罪论以及刑罚论原理。

 

三、刑法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从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来看,以美国“国家教育进程项目”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学生以单学科的形式学习基础知识时,他 们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多学科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学习与思考,在跨学科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设计与实践:

 

(一)虽然从字面来看,跨学科是一种知识的交融

 

但这种交融并非笼统的或者宏观的交叉,而是需要考虑学科的特殊性。以刑法来说,在刑法教学中,刑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而刑法总论涉及犯罪和刑罚的哲学命题,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什么样的行为可以惩罚。这些都并非刑法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借助人类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客观上,从古典刑法学到现代刑法学的发展正是伴随实证科学的兴起,依赖于生物学和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人们改变了传统刑法惩罚观念,关注到社会防卫的层面。刑法分论主要涉及各种类型犯罪,比如侵犯财产犯罪,这些财产法益并非刑法保护的专属,在民法上以及经济法上也有保护的空间,这时如何理解不同法律之间的联系,就成为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同部门法在保护界限上的设置,民法主要是为了弥补损失,而刑法却是为了保障秩序。

 

(二)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过渡性

 

这种过渡性主要体现在学科语言的过渡,例如,刑法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两个概念。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事先向学生解释“占有”在两个学科中的含义,并在两个概念间建立适当的联系,同时说明两个学科中“占有”概念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通过这种概念的转换,学生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从而获得提高。这种方式强调教学综合性,社会学科的知识本身并非相互隔离,跨学科教学的实施是为了便于那些从单一学科角度无法深入分析问题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需要多学科视角来具体分析。对于刑法学来说,在面对具体的案例中,学生能清楚地把握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共同语言,从而更好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挥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在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应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真实情境中对问题的解决与理解建构学科间的异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跨学科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它是多学科的整合,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有“模拟法庭”、“录像观摩”、“法律诊所”。为了弥补传统案例教学的缺憾,避免知识壁垒的产生,在实践课的开展中要增加案例的“社会化”,要具有真声的生活型,即不局限于在传统法学课程讲授中加入案例讨论与分析,而是突破性地把“案例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提出来,在实际教学中选定了民法、商法、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等几门课程知识加入刑法案例的探讨,实行了全程的案例教学法。这时要注意注意教学案例的时效性。 一般社会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呼格案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刑事案件背后涉及到更多社会问题和制度涉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努力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教学本身是教与学的过程,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准备要给学生准备充分的多学科知识,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对该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并对与本节课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复习。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展开讨论,而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对于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师应注意予以保护和鼓励。

篇3

关键词:创客

创客活动STEAM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科普活动与竞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下,短短2年时间,创客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随着创客的发展,创客教育亦随之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并迅速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课程与活动实践,无论是教育口还是非教育口,均涌现出大量人士加入创客运动的“游行”中。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maker,笔者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是在2014年北京的一个教育研讨会上。当时主讲人对创客的解释是一群将想法实现的人。现在,对于创客的注解变得数不胜数。

2016年2月,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创客教育专委会聚集了20余位创客活动的专家和实践者,共同研讨创客教育的定义。他们认为: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N素质教育。这一观点中,提到了学生兴趣、项目学习、分享、跨学科、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培养等关键词,都是我们在中小学生科普活动中始终倡导并一直努力践行的。笔者在科普活动与竞赛的策划、组织与实践中,接触过很多关于创客活动的鲜活案例。经过对他人活动的分析和自身活动的实践反思,提炼出对于创客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和未来活动改进的建议。

一.以STEAM教育模式为理论基础指导下的创客活动。应注重横向拓展

STEAM,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和Mathematics(数学)的统称。STEAM教育模式强调对于学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但绝不是自然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大科学”框架下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强调对青少年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和数学素养的早期综合训练,着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育人的教育方式。

2016全国青少年创意工程挑战赛,有明确而开放的主题,如团体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主题分别是“未来生活”、“未来城市”和“未来世界”,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层层递进。比赛要求先提交方案,赛事当天进行现场制作。活动本身除了对所涉及关卡的数量、制作成品的底座面积规格有限制外,其他部分均任由学生发挥创意。活动的亮点体现在:一是对科学知识如科学原理的考查有明确的量级标准;二是通过规则的制订,如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磁能等的使用均能在分数上进行量化体现,从而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和环保教育;三是活动最后,由学生现场解说作品创意,科学地组织语言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综上,这个活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淋漓尽致,但对于Art部分的体现不充分,将其称为STEM教育模式或许更为恰当。

关于STEAM和创客浪潮的出现,孰先孰后无法精确衡量,但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创客活动,正是在STEAM兴起后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与STEAM追求的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一拍即合。我区自主策划实施的“生命之美”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活动,正是基于STEAM教育模式。学生建构生物模型的前期过程,是二次学习与再现生物学知识的过程,即自然科学的培养。按照数学的思维以一定比例构图、设计草样,遵循环保的理念选用废旧材料,利用不同工具进行模型制作与加工,再加以精致地修饰,可有效反映学生的技术、工程和数学素养。学生用看似普通的衍纸方式幻化出五彩的宣传样卡,通过陶艺技术将生命的形象烘托干生活器皿之中,拓印、橡皮章的使用令作品更加丰富……这些都体现了活动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熏陶或深层挖掘。当然,活动也非常关注分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向大家讲解自己的作品,广泛推介。

在所查询的资料中,STEAM教育模式有两个关键点为大家所认可,第一,注重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第二,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出来的知识结果。现在很多创客活动并没有恰当地对应STEAM教育模式的要求,原因是主题不鲜明导致学生作品与现实脱节,或是关注学生“创”的结果,忽视了过程。前面提到的生物模型活动案例也存在不足,活动中兼顾了STEAM教育的每个要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所联系,但对于学生过程性的实时考查是欠缺的。

因此,在践行STEAM教育模式时。学生的创客活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每个活动都应该坚持自我评价,与STEAM的考核标准进行横向扫描,一一对应,查漏补缺。

二、中小学生创客活动应该百花齐放.在“高大上”的创客活动之外还应有“接地气”的实践

在各地蜂拥而起的“创客嘉年华”活动中,经常出现一种怪现象,除了零星的几个教育单位的摊位,绝大多数的活动内容由相关科技公司主导,为了追求活动效果,将材料(套材)、工具与器械(打印机、激光切割机)、量化标准(电子模块、信息技术)事先做了绑定,这样的局面好比工厂的生产线,唯一变化的就是操作者――学生,还有工厂外墙悬挂着一个好听而响亮的“×××创客”牌匾而已。当然,在体验这些高科技创客活动过程中,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百上千的创意作品出现,也会呈现让人欣喜的景象,但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很多优秀作品因为没有贴上3D打印、激光切割等高科技标签而被冷落,因此这些活动无法真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意空间,背离了创客教育的本质。从教育者的视角看,这种“高大上”的活动与中小学创客活动的要求(以创造力培养、创新教育作为基础)是存在差异的。

不可否认,3D打印等新技术的出现为创客教育提供了更开放的资源,但针对上述现象,很多一线科技工作者经过一段时期近乎狂热的追逐之后,渐渐意识到高科技创客活动存在的不足,同样也认识到中小学创客活动的核心是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展创新教育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现阶段的创客比赛多为创客概念风靡、高精尖活动盛行的大场面,一些低成本、高参与度但能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活动,却没有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北京市科技教育促进会举办的中小学生“创客币大闯关”活动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最初看到活动现场,感觉五味杂陈,用现在的流行词形容就是觉得有点low――一些筷子、木块、棉花糖等小物件儿的综合体,像赶大集市一样。但当真正了解到活动本身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和效果后,引发了笔者对创客活动和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该活动充分考虑创新培养与教育,无论小学生还是高中生,都表现出了对“带币闯关”的极大兴趣,在活动中积极专注地搭建创意物品并试着学习理财。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活动的创意及其中的教育性等都值得旁观者仔细研究。尽管活动中许多环节还需要细细推敲,活动过程仍存在部分不足,但是它的形式和理念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创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科技素养,而不是催促学生马上成为创客。因此笔者认为,所有能切实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意识的活动都应属于创客活动的范畴。而不仅仅是“高大上”的3D打印技术、信息化模块的加入才能被贴上创客活动的标签,更需要以创造力培养、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接地气”的教育实践内容为基础。

三、在积极探索实践中小学生创客活动的激流中努力寻找一股清泉

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其中有一条内容被广泛转载,规划中提到:“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这是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纲要性文件之一,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重点批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将成为终身学习的方式。而其中透露的另外一层信息是,国家层面正致力于推进STEAM交叉W科教育、创客教育,有条件的学校都应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相关活动中,让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形成双主线、动态交互的关系,这对我们开展学生创客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1.激发并充分释放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

要求活动组织者在活动设计、策划过程中有效规避创客活动可能出现的限制创新、创意思维发挥的因素。例如可以充分考虑不使用套材,解放学生对于工具材料的选择权,以“工具超市”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比较空间;不以作品呈现的最终态为评价重点,而应将活动“打散”,拆分成构思、设计、讨论、制作,修整、解说等多个环节,用过程性元素评价学生创意。

2.创客活动需因人而异、因材而定

通过对学生年龄层次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其接受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项目和评判标准。例如让低龄段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设计与创造的过程,而不应该过度强调作品的功效和价值;而高龄段学生则可以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跨学科进行设计,最终实现自己的设想,创作出满意的产品,但绝不仅仅是现在风靡的基于电子技术或激光切割技术的科技套材改造。

3.打破常规,大胆学习并设计相互交融的新颖活动

篇4

一、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的意义

首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同学科交叉、整合,分析科学逐渐为综合科学所取代。科技发展的这一趋势,不仅对人的知识结构提出要求,而且对人的心理品质提出新的要求。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反思、概括的能力,能自如地实现知识的迁移,解决课程之外的现实问题。他们应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应有自我认知、社会定位的意识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而这些,依赖各门课程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的。传统的分科教育注重本课程的纵向深入,鲜有跨课程的横向联系。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这就很难适应综合科学对未来建设人才的要求。

其次,对一种原理、一个概念做超越本课程的延伸会加深对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学外语、记单词常常借助数字、图画、音乐等加强记忆。这说明,人的记忆需要支撑点,而且学习活动在内容方面越是不同记忆就越牢固,就会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课程之间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学生“偏科”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实施综合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对建设人才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要求。

二、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有操作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不同课程其内容、概念以及表达的方式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必须严格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但是,从教育的大视角去看,任何一门课程,都是沟通人与客观世界的桥梁,并通过认识客观世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所以课程间的共性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学校这个大系统是由各门功课这些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围绕同一个目的发生超越本课程的效用,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问题在于教育者能否居高临下宏观考虑,把握和认识这种共性。教师应当明确: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而能力是一种触类旁通将知识点扩充为知识面的修养。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正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做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常想,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这位顶级的大画家不但创作了《蒙娜丽莎》这样的传世佳作,而且他以科学构想绘制出飞行器、潜水艇的设计图,不仅如此,他对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这除了他本身的天赋外很重要的是他没有将自己的才能局限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他兴趣广泛,知识融通,由此形成了他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的素质。

综合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跨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使之臻于完善。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编写的以科学、生命、社会为主题的“资源包”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将德、智、体、美、劳、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应知应会的内容融为一体,为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奠定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三、如何实现课程间的渗透与照应

首先,要改变学科之间的隔行如隔山的状况,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和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起码对小学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各年级的教学重点有所了解。学校应不定期地举办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各学科介绍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组织跨学科的听课和评课等活动。

其次,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量作知识的延伸,恰当和适当地联系其他课程的相关内容。

第三,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知识技能竞赛以增强学生兴趣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篇5

创客教育正在全球迅速升温,中小学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普遍认为创客教育在学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源于创客教育的核心思想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创客教育是创客精神与教育的结晶,注重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借助如开源硬件平台、智能控制套件、3D打印机、移动互联网等工具,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好奇,认真、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而获得新技能和创造新事物,这与当下推行的“创造性教育”“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契合,进而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和共鸣,创客教育潜入校园势不可挡。因此,借着这股东风,做校园科技创新、做课改之实,让创客教育植根于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创客教育潜入校园的困难

当前,创客教育在各中小学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着,不断引进3D打印技术、开源硬件软件、激光切割机、机器人等设备组建创客实践室,为创客教育提供一系列硬件资源。但让创客教育潜入校园,渗入师生的心田,植根于教学的整个过程,真正实现创客教育的潜在意义,我们还在不断探索的路上。目前“创客”教育在大部分学校主要是以社团的形式展开,参与学生仅限于本社团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活动,无可置疑,这种形式的创客教育有违其初衷。目前创客教育难以在学校进行普及、全面推广,究其原因如下:

1.师资力量薄弱

首先,学校推行创客教育的教师较少,主要落在了信息技术老师或科学老师的肩上,这难免会局限在自己的学科范围,进而不利于形成创客教育价值领导力,也不利于持续性、创造性地开发,更不利于让创客精神形成新常态;其次,教师对采集的一些教学设备,如3D打印机、电子智能控件等应用比较困难,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研究,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个挑战;最后,教师对创客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普及创客教育无从下手。

2.创客教育课程资源欠缺

首先,在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教师很难找到可参考的书目、教学资源,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基本都是靠老师边搜集资料边整合资料,边摸索边实践,不利于教师、孩子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创客教育走入课堂更是难上加难;其次,一些创客空间及企业陆续地出版了一些创客教材,但切合学校创客教育发展,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少之又少;最后,创客教育课程资源比较单一,大部分主要是针对电子方面的创客教育,这无形中对创客教育的理念造成扭曲的导向。

3.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创客教育潜入校园无疑是推进新课改教学理念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扎根的一种途径,是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模式的一种挑战。首先,传统教学模式已让大部分老师驾轻就熟,尤其是年纪较长的老师还很难在教学活动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创新,他们担心完成不了他们的教学任务,他们担心他们班级的成绩一落千丈,他们担心他们的权威会受到侵犯。其次,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教孩子听,而创客教育中更注重孩子们积极主动思考、探索,并动手实践尽可能地把想法变为现实。最后,传统教学中各个学科很少融合,互不关联,而创客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是把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教育课程。

三、融合创客教育,培育创客文化

钱学森先生曾提及“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他回答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其他原因呢?可能我们还缺乏创新的文化,缺失长出栋梁的土壤,要培养杰出人才,需要培育创新土壤,让“创客精神”成为常态。我认为教育教学中融合创客教育,培育创客文化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育观

教师不仅是传授者的角色,更应是辅助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应及时充电,因为已掌握的技术及能力远不能满足创客教育的需求,不仅思想要跟上时展步伐,而且能力上也要紧跟前沿技术,只有在思想及能力上都与时俱进,才可能融会贯通。在学校,“创客”不应只是部分学生或老师才能研究的领域,创客需要一个更加开放宽阔的平台,当“创客思维”遇到“学科教学”,创客教育就成为学校普及的教育。

2.增加课程理念的厚度

培育适合每个孩子个性发展的课程,营造不让一个孩子隐形的场域,用爱的智慧激扬每一个生命,让创客教育及与学科教学的碰撞呼吸到阳光。创客社团及校本课程协同发展,整合创客教学资源,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建设强有力的创客教育队伍,联动跨学科领域的教师参与到创客队伍中,结合教师个人特长,开设相应的创客活动,整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及创新成果,形成课程资源,并乐于分享,协同工作,进而逐渐形成全面而多样化的创客基础课程体系。

3.营造创客课堂文化,树立创客精神

篇6

>>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策略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策略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策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乐学”策略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之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浅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住处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此,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住处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1.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比如, 在教授学生学习Windows 的窗口操作和鼠标操作时, 教师可选择Windows 中自带的“扑克”游戏,首先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们看Windows 窗中的操作和鼠标操作, 然后利用学生对游戏中所表现浓厚的兴趣, 让他们通过学习“帮助”,了解游戏规则,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 也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特殊性所要求的。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就常用的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而言, 几年前还普遍流行“DOS+ WPS”,现在几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 Word”完全取代, 而且版本在不断的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瞬息万变, 各种类型的卫星网、广域网及校园网层出不穷。因此, 中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学习方法, 努力培养自学能力, 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 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 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2. 摆正师生位置, 发挥学生主动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 其中技能性, 也就是操作性,占据主要地位。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有效的手段, 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 需要一定的技能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对于有些操作, 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等, 教师就应当用少量时间讲解操作方法, 而让学生用大量时间练习。持续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就会觉得轻松多了。动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 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 实际操作一下, 学生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 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 他们也会有一种日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 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3. 多用举例对比, 讲清基本概念

在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这章时, 除讲清楚概念外, 多采用举例对比。讲“计算机特” 时, 为说明计算机速度快, 可举例: 用计算机几分钟就可以预报第二天的天气, 而用人工计算, 则须要六万四千人连续计算24 小时。又如曾经用15 年的时间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527 位, 而用世界最慢的计算机仅用40 秒种就完成。讲计算机的精度高时, 可举例: 用计算机控制的导弹, 从几公里或几十公里之外发射, 可以准确击中预定的目标, 而误差不到一米。在讲“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一节时, “字节”是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计量单位。着重对学生强调基本的“计量”单位, 与我们生活中重量采用“克”、长度用“米”、或“尺”等计量单位相对比, 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4. 注重任务驱动, 用好多媒体课件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使学生任务明确, 思路清晰。例如, 在讲Excel 的自动序列填充与排序时, 可事先设计好各班的成绩表, 并填好学生的成绩( 当然是随便填的) 。上课时, 首先展示该班的成绩表, 然后要求学生在看清老师的示范操作后, 完成表格, 看看自己在班级中处于第几名。对于这种实用性的任务,学生兴趣很浓, 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这个具体任务的驱动下, 能很快完成目标任务。但同时应注意, 由于学生中知识水平的不同, 差异也很大, 要面向全体学生, 精心研究教法, 注重优秀生的示范操作和助手作用, 及时发现差生的进步并予以表扬,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科的特殊性, 信息技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 把制作好的课件放在教师机上, 除教学用以外, 学生也可以点播, 这样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 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 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 加强巩固性练习, 整合所学知识

创新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线性思维, 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 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心中, 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运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 用Word 设计贺卡“小报, 进行单词听写比赛, 用Excel 分析班级成绩, 用“几何画板”研究数学与物理问题, 用Internet 查询资料等。这些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 既有利于完成登记处技术课的教学任务, 又打破了学科界限,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巩固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还能有助于消除其它部分学科教师因住处技术目前不是高考科目而对学生学习登记处技术产生的偏见。再说, 对信息教师本身来讲, 也能促进自身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吉红清.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年35期 .

篇7

【关键词】中小学;复合型教师;师生交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人事安排;培养

一、中小学复合型教师可以增进师生交流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情感交流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复合型教师最便于实现师生有效交流。

有些中小学老师,每学期任教十来个班级,每个班级每周仅一节课。一学期完,老师经常只认识每个班上少数几个特别的学生,师生间严重缺乏沟通交流。可以这样说,一个老师教的学生越多,与单个学生沟通的机会越少。假如有一个老师,会教音乐、体育、美术。现让其任教某三个班的音体美。教师的工作量基本未变,但老师对这三个班的学生的熟悉程度会大大加深。一学期完,恐怕对多数学生都已经熟悉,因为老师授课的对象减少了(十个班变为三个班),但与每个授课对象接触的机会却增加了(每周一次变为每周三次),更何况老师可以从音体美三个不同角度去认识每一个学生。

二、中小学复合型教师有利于减少学科间的内耗

常听到一个老师抱怨另一个老师给学生布置太多的作业,以至于学生无法按时完成其它学科的作业;常听到一个老师抱怨另一个老师拖了全班教学成绩的后腿;常听到一个老师责备另一个老师经常抢占学生的自习时间。若采用复合型教师任教,班级的任课教师数量将减少很多,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可望变得容易,所谓抢时间、拖后腿的问题将被淡化,学科间的内耗可望大大减少。

三、中小学复合型教师便于因材施教

相对而言,复合型教师任教班级少,任教学科多,必然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习惯怎么样?基础咋样?智商如何?潜力又如何?相对而言复合型教师对诸如此类问题更加了然于胸。对学情的详细了解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因而发展复合型教师是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

四、中小学复合型教师有益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1.中小学复合型教师有利于学校的人事工作安排

在一些师资参差不齐的学校,在进行工作安排时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个别老师能够任教的学科、班级可能十分有限,还有一些老师能力较强但可能不原意跟某老师任教同一个班级等问题,给人事安排带来不少麻烦。如果一个学校有一定数量的跨专业的复合型教师,人事的具体安排将有相对较多的选项,这将十分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安排和有序开展。

2.发展中小学复合型教师有利于解决临时工作变动的困难

若某教职工临时有事必须请假几天(如外出学习),学校要把教学工作安排下去通常困难重重。因此,有些学校拒绝或放弃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哪怕这个机会是十分难得的;还有一些学校颁布了十分苛刻的请假制度,严防老师“轻易”请假,甚至对病假也作出了“不近人情”的规定。如果这个学校多一些跨学科的复合型教师,尤其是需请假的教师所在班级具有相应的跨学科的复合型教师,临时工作变动问题或许可以较轻松地解决。

五、中小学复合型教师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复合型教师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一些跨学科的问题。在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解决跨学科的问题。专业的数学教师通常不能任教语文、物理、地理等等学科。要完整地表述一个数学定理,当前专业的数学老师通常几乎照本宣科,不能用自己的话更适合学生地表述,更难以表述得生动形象。但是,如果有一个复合型教师能任教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那么很多数学定义、定理、公理、法则可能被解读得栩栩如生。数学将不再枯燥、数学将不再单调。同样地,一个能任教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的复合型教师在上语文课时,会带着更多的理性思维;“语文数学”老师既能让人荡气回肠,也能让人掩卷深思。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文学素养都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为把他(她)们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优秀教师是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楷模。复合型教师的多才多艺及复合型思维不仅能博得学生的敬重,不仅会交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也会吸引学生积极模仿与学习。许多人都会向自己的偶像或其他自己敬重的人学习。如果学生赞赏复合型教师的多才多艺,他(她)们常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和学习老师的一言一行,领略并学习老师的思维方式。

复合型教师也能深刻影响广大群众。复合型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同时也常与学生家长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学生常向家长介绍自己的老师,家长也常跟孩子询问老师的情况。这是家长与老师的间接接触。家长会上,家长与老师还可以直接接触。家长与老师之间还可能有电话沟通。家长与家长之间也会谈论孩子的老师的情况,无论他(她)们的孩子是否在一个学校。教师被广大社会高度关注是必然的。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关心孩子的成长,从而必然关心孩子的教育,进而必然关注到孩子们的老师。尤其是优秀的复合型教师会受到额外的关注。复合型教师的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比非复合型教师更受社会欢迎。人们在赞赏优秀的复合型教师的同时,会逐步认识到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和重要性,因而复合型教师便在社会公众的意识中播下“复合”的种子。

全球化时代,资本、技术和高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带来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变化。旧的职业不断消失,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个人需要具备迅速转换职业的能力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复合型人才的职业转换能力显然远远超过普通专业型人才,因而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社会更受欢迎。如果能让一大批精英成为复合型教师,再让这群复合型教师引领广大群众成为复合型人才,那么,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国家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8

以活动为主的科学学习是一种学生本人参与的人类实践活动,学生亲自经历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体验发现的快乐。

项目学习源于美国,英文为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为PBL),是管理学中的“项目”在教学中的延伸和拓展,是基于现实生活或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复杂问题,学生要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完成项目。项目主要包括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部分。项目可以是学科内知识的整合,也可以是跨学科知识,其中跨学科的项目学习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对学科教师间的配合要求高,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两门学科的跨学科项目学习的实例展开说明,以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学科的Microsoft office知识为工具完成项目。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是项目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在设定驱动性问题时要注意:只有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制定的问题,才能避免盲目性,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沿着自己的兴趣快乐学习,热情探究,从而愉快高效地解决问题;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感到不枯燥,值得动脑筋思考和研究,花力气去探索;与学生生活相关并且是他们认为较重要的问题最易引起注意,身边的问题往往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与生活相关,又不是平时经常接触的问题才会让学生感觉眼前一亮,产生好奇心;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斗志。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会懒于做,太难的问题学生会失去信心,要把握好难度,“刚刚好”的难度会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有挑战困难的热情和信心。

在学习《天气》一章时,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知道天气对生活有重要影响,但是对天气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部分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停留在被天气影响的事物上,如“树叶动了”“感觉有点凉”等等,有些知识和技能了解得还不够准确。起初,我们制定的驱动性问题是“你最想去哪里旅行”,以“黄金周”为契机,激起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用心学习天气知识,但是考虑到最想去的旅行地可能是世界各地,不一定会真正去旅行,很难将观察天气的任务落实,单纯的校外活动不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采用帮助学校制定文体节的活动时间为驱动性问题。由于举行室外活动最担心的就是赶上下雨的天气,以此为问题可以让学生为了能顺利举办文体节活动而认真学习天气的相关知识,做好观察和预测天气的工作。

二、确定主题,制订计划

确定了驱动性问题后,就要围绕问题确定主题,制订一个完善的项目计划以备实施。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对每一步的教学都设定相应的内容,并进行酌情增删,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实验和展示,都要做到有条不紊,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项目目标计划和实施,可以有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但总体上不脱离学科课程标准的大方向,不背离项目的初衷。

根据驱动性问题和《天气》一章的教学内容,我们确定本次项目的主题为“我是小小气象员”,并根据每一节的内容制定相应的任务。由于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合作学习,要充分考虑科学和信息技术相应的课程标准,彼此配合,做好相应教学内容和课时进度的调整,内容衔接自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跨学科的学习,完成项目任务。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在项目的各环节制定了相应的任务(如表1)。

在学习了天气的相关知识和记录方法后,观察天气的活动才陆续开展。学生可以分小组利用已有和自制的工具观察天气,同时做好记录;利用信息技术课学到的office的文字和数据的处理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和统计。最终以给校长写信的形式提交自己预测的活动时间作为最终结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贯串于项目的始终。从简报、设计工具到记录现象和统计数据,到提交建议信给校长展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信息技术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项目实施和成果展示

跨学科的项目学习比较复杂,要协调好两个学科的课时进度,彼此合作,做到步调一致,相辅相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一定的任务要完成,完成科学的学习任务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两门课程相辅相成,这个过程完全不同于平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在项目学习中,学生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真正将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不是课本中经过简化和处理的问题,是“真刀真枪的实干”,而不是“纸上谈兵”。项目学习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学习,它重视过程的学习要多于结果,把过程完善,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步都踏实做好,是不必担心结果的。测评在科学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形成性评价,一定要考虑学习目标。因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支持和评价。完成目标,不仅需要教师间的合作,也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如家长和其他社会机构等。

在本章的学习中,首先要进行天气的相关知识的传授,可以采用教师讲、学生讲和学生自学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自己讲课之前一定会做大量的工作,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学习,甚至会比听教师讲会学到更深入的知识,易于掌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锻炼自学能力,也可以节省项目时间。《天气》一章的内容很多,要想让学生掌握观察天气的技能,可能要耗费比课程标准规定的更多的时间,因此有必要采用让学生适当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在学习新知识后,最好第一时间亲自观察和测量天气,强化知识,及时纠正错误。在项目学习中,每一步学习完成的任务都可以作为成果展示出来。在本项目的任务中,无论是做天气简报、统计图,还是给领导写建议信等,每完成一个任务都是很好的作品。我们利用网络提交作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平台,并且可以进行互评和师评,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四、科学项目学习面临的挑战

基于探究的科学应该是最适于作为项目学习的学科,但是实施项目的过程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1.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项目学习对教师的要求高于传统教学,涉及的知识范围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方式也灵活多样。每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师也不例外,我们不仅要广泛阅读科学类书籍和期刊,还要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信息,及时获取最新的科学和科技动态;多听专家讲座,多和同行教师交流,拓宽视野,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法。我们还要走出自己的学科,学习多学科的知识信息,取长补短。为了达到教育目标,项目学习需要教师间的合作,有时还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同时教师也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项目的可行性,“跳一跳能够得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

2.为过程所困。

刚刚接触项目学习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时会感到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我在做什么、接下来怎么做。要多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帮助自己熟悉过程,并主动观摩其做法,请专家听课指导,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也会学习到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为了避免为过程所困,项目学习中要提前确立好明确的目标,制订完善详尽的项目计划,适时给予学生指导,避免过程中的迷茫和混乱。

3.学生经验限制。

项目学习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努力,因此部分学生偶尔出现惰性是可以理解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疏导,让他们明确研究目的,让他们明白我们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做研究,课堂的学习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是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大胆尝试,并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另外,学生任务不能过多,以免学生忙于完成任务而无暇感受做项目的乐趣,因疲劳而对学习感到厌烦,从而不利于今后活动的继续开展。

4.时间的有限性。

时间的把握是项目学习中的一大难点。项目涉及诸多环节,如开题、分组、小组讨论、实验探究、完成作品、成果展示等,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教师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沟通,采用调课的方式,例如将两节课调在一起上;或是间隔开活动时间,例如观察天气和记录天气日历就需要至少15天的周期。教师在这之间可以穿插新授课和其他章节的内容,以保证整体的课时进度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5.真实和潜在的外部压力。

篇9

一、激发兴趣,增强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会学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强大的功能和全方位的处理能力对以前较少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无不充满神奇色彩。面对计算机,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揭开层层神秘面纱,并最终拿到进入现代化殿堂的金钥匙,是信息技术教学关键的一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非常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安排。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借助多媒体演示,结合典型事例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一方面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会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也需要同学们密切的配合。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上机课能充分利用好45分钟开个好头。其次是注重上机课的教学形式安排。如采用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借助相关软件组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虚拟网上冲浪等等。

二、结合教材,用好“任务驱动式”教学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指导》中提到,任务教学模式,就是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例如:在讲解WINDOWS中的“回收站”时,给学生的任务是:

1、找两个没有用、可以删除的文件(可以教师指定),删除它,然后观察文件原来所在位置和“回收站”,看这两个文件被删除后哪儿去了。

2、对“回收站”前面刚删除的两个文件,将其中的一个文件再在“回收站”中进行删除操作,而另一个进行还原操作,然后再观察文件原来所在位置和“回收站”,看看这两个文件又有什么变化?

3、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

4、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操作总结发言,题目是:“回收站”的作用。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注重学科渗透,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学习有实用价值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创造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的人才。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如键盘练习时,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打开苏亚星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让学生登录,通过互通邮件的形式用英语进行聊天,学生感觉新奇,积极性很高。进行当中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一种内在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克服困难,逐渐适应,结果学生感觉到,不但输入速度上来了,而且对英语的学习也大有裨益。又如在教学完“多媒体制作”课后,把各科教师任用多媒体教学时制作的课件调到网上,让学生先观赏,然后提出要求:假如你是某学科教师,现在有一堂多媒体教学比武课,请你准备好一个课件。结果学生花了不少功夫研读相关教材,并做了收集资料的工作,制作出了具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课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掌握了计算机的教学内容,而且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篇10

【关 键 词】 童心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李强,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武汉市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理事长。梁涛,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武汉市教育界名师、武昌名师、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学术带头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009年组建“武汉市梁涛名师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5-0073-06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武汉小学进行了四轮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取得的经验是:(1)学校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位的童心教育哲学,引领学校变革;(2)扭住课堂40分钟不放松,构建高效轻负的多元化的童心课堂教学范式;(3)以教师为课程建设主体,创建以学科建设为基元的开放、自立、独立的特色学术研究团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师团队文化;(4)以“色彩德育纲要”为主线,将德育活动纳入序列化主题课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学科重建为主线的高效课堂建设与研究取得进展,但随着课改深入,课改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我们感到:一是课程分科化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心理需要及生活经验相分离;二是教学的同步性,制约学生个性化、个别化发展;三是教学时空封闭和固化,违背了儿童成长和学习活动规律。以上问题和矛盾只有通过新一轮课改寻求解决。为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建设与实践研究”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通过学校课程整体改革,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

一、重心前移,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

1. 转变职能,明确校长,行政团队,教师的课程领导权责

学校的课程领导首要是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和灵魂人物,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发起、推动组织的作用,同时激发和带领学校行政团队成员成为课程的领导者。

学校行政团队的权责是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并赋予其课程参与的权利,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组成多面的课程领导结构,打破学科课程分块式管理,从统整优化的大课程视域,进行课程执行引领,各自发挥课程领导的权责,有效推进学校课程的实施。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在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具有自主参与课程规划设计、课程选择、开发课程资源及参与课程评价等权利。学校应倡导教师以课题课程研究和自我发展为宗旨,通过自愿组合而形成非固定化、非行政意义的组织团队,激发教师对课程研究和个人发展的热情和创造智慧及主动性投入,让教师感到这是自己的选择。在活动指向、内容、方式等方面由教师决定,学校行政组织给予包括活动经费的支持,为其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和条件。

立足年级教研组学科课程研究,并开展跨学段学科纵向课程研究,以大学科课程观为理论基础,进行课程统整优化,改变学科年级教研组封闭,缺少创新活力的局面,形成大学科、大教研的格局。

2. 创新学校组织,发挥学术团队对课程的引领力和研究力

围绕学校课程变革的改革,学校现行组织中纵向的学科层制式的高重心,自上而下的上下层关系,从功能效率发挥的角度,需要进行横向结构的变革,形成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各组织间关系网络化的新组织结构形态。通过重建学校组织机构,让教师群体参与校本课程建设和有效实施中。

(1)成立课程专家指导委员会

基于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成立以专家为主体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对校本课程建设作指导培训。学校建立专家信息库,根据学校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从大学研究机构、教研部门中聘请课程和教学专家、学者和教研员作为校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其职责是,一是负责审议课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二是负责课程论学习培训;三是参与课程实践指导及实验评价。学校先后聘请华师大陈佑清教授、华科大李伟教授、湖北大学叶显发教授、教科院李光杰主任来校作专题报告和现场指导。

(2) 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学术委员会

建立“学术引领――学术领导――学科自主”课程管理体制,设立学校课程跨学科学术研究联盟,将学校职能部门、教研组、教师自主性、学术团队以及全体教师有机整合起来。

课程发展学术委员会是课程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研究讨论学校课程总体规划方案,讨论和审议学科课程方案,决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以及研究成果评选和推举。

(3)巩固已有学术团队,倡导名特优教师组建学科或跨学科的以课程研究实践为主的新教师团队。

学校已有学术团队:语文中心组,数学专家室,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童心教育》期刊编辑部等,发挥以教师团队功能和作用进行学校课程建设与开发实践研究。

3. 建立奖励性课程管理机制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研、训”为一体校本研训制度。

(2)建立学校教育研究成果发表会制度,设立“教师学术”休假制。

(3)制订科研奖励条例。设专项基金,用于资助教师学术著作、教材、论文等出版和成果奖励。

二、重绘学校课程图:从“学校课程规划”到“行动研究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国家课程政策赋予的权责,以课程理论、学校哲学为背景,以学校现状及发展愿景为基础,我们制订了“武汉小学十二五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规划” 。“课程规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当下学校课改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课程理解:吸纳中外课程理念,从不同视域理解课程,建构课程的意义,突破同质化、固化课程思维,建立多元的课程理解,即①课程即文化;②课程即经验;③课程即对话;④课程即创造;⑤课程即视界;⑥课程即发展;第三部分,课程建设:规划的主体部分,包括①课程建设目标;②原则;③理论参照;④建设路径;⑤课程设置;⑥课程安排;第四部分,课程领导:创新学校组织架构,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第五部分,课程愿景,即校长、教师、学生、专家,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校课程建设期待。

学校“十二五”课程发展规划,如何有效实施助推学校发展,我们的做法是将学校课程规划转化并列入“武汉小学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规划指南”中学校重大课题――“小学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申报并被纳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在市规划办及专家指导下我们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开题后在广泛吸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方案》中课题核心概念、课程理论依据和学校课程结构以及行动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较大的删减、修改甚至重写,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施的可能。

1. 理清课题核心概念

(1) “童心教育”理念

武汉小学将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与学校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相嫁接,创生出学校教育哲学。该哲学理念主张以“尊崇童心”为教育逻辑的起点,让教育回归儿童本真,即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把属于儿童的生活和童年的幸福还给儿童。在教育行动上,我们倡导“珍视童心,崇尚真爱;顺应童心,张扬个性;引导童心,启迪心智;融入童心,教学相长”的理念,并将师生 “童心教育精神家园”的建设作为共同的教育愿景和追求。

(2)童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

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政策赋予的权责,以“童心教育理念”为贯穿――以“儿童、知识、社会”作为学校课程统整优化的思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建设的支柱,以对学科课程的改造与重建和对校本课程自主创建为基本路径策略,以儿童学习力和人格教养发展为课程设计目标,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校本化、生态化、活动化、生活化的改造和创建,以此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文化。

童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我们采取学科改造和整合的路径和策略进行,这种改造和重建是在一定的国家课程政策的空间下进行的,因而下一步在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基础上将向课程生态化改造方向推进。

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校本课程(即童心课程)建设。童心课程建设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自主创建和家长、学生和社会自愿者参与创建相结合的。童心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以童心为课程创建的根,从校本化、生态化、生活化、活动化等特征上,创建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的童心课程系列。

2. 重构学校课程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一体化重构(图一)

(2)童心课程创建(图二)

3. 课程研究理论参照

(1)建构主义课程观

派纳在其《课程理解》一书中指出:建构主义倡导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表现和教学目标,建构一种师生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课程,在这种课程背景下,关于“学习”基本假定是:①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②学习所涉及的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精细化;③学习有主观和个别性;④学习具有情境性和脉络性;⑤学习具有社会性,它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⑥学习具有情意性;⑦学习课题同学习者的发展与需求,具有关联性;⑧学习受到学习者发展程度的影响;⑨学习包含先认知。

(2)基于“学力”中心的课程结构理论。

日本学者佐野良五O根据学力要素构想出精致的学力结构图(图示)

基于这个观点,课程的整个框架可有以下三层结构:生活能力课程、基础学力课程和发展性学力课程。(见图示)

这三层课程又可以区分为“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两大部类。“学力形成”的部类可以区别为培养“发展性学力”课程(个性课程)和培养“基础学力”的课程(个别化课程)。培养“基础学力”课程,同“学力基础”课程(生活能力课程)一起,构成了“人格形成”的部类。其中基础学力课程连接着“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两个方面,起着纽带作用。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具有多元智力,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描述了人类的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肢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与生存智力。

多元智能理论首先打破了人的认知是一元化的、唯一可量化的理论假设,倡导课程的多元设计,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并相信每位学生具有多种智力;其次,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发展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是机械式记忆;再次,在课程教学中打破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的单元,采取多学科教师合作教学;最后,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真实评价。

(4)施瓦布探究课程思想

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呈现了一个探究型课程的基本范式,这种探究型课程范式要求:①转变实验室功能取向,由传统的实验验证到真正的实验探究,由被动跟随到主动引导课程发展,提供一个处理问题和获得数据的困难的真实的经历;②渗透怀疑的精神;③创建探究性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是知识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和探究者,教师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成为探究活动的指导者;④原始科学论著作为课程内容;⑤用探究的方式叙述;⑥用探究的方式诱导。

4. 课程研究原则、路径及策略

(1)课程研究原则

① 统整优化原则。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纳入一个动态、统合的整体课程系统中,突显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选择以及教师与学生对教材“在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重建”中平等互动的创生作用,通过校本课程自主创建彰显学校教育哲学及办学特色。

②适切调控原则。在课程建设中对课程目标、内容、方式、资源等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改造创生以满足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效率。

③民主对话原则。课程建设规划应以民主对话为前提基础,拒绝闭门造车,应是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以社会人士代表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展开不同层面的广泛深入对话。

④继承创新原则。

(2)课程研究的路径

①学科重建。我校强调以学科为本位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科知识相关联系,对主体教材或各种资源进行取舍、优化、重组、补充,通过内容的选择、对比、整合,达到课程内容及结构的改造和优化。如多种版本教材实验,对教材进行主题性重构研究,跨学段联动学科教研等,建立大学科观。

②学科整合。以社会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以主题性问题为课程建设驱动,打破学科壁垒和界限,找寻学科课程内容的交集点与整合点,使不同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协作研究;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对相关课程进行实践式,融合式的合作教学。

③自主创建。以儿童为本位的童心课程创建,从儿童的兴趣、生活经验需要和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出发,从学科知识中心课程走向儿童本位的经验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各种拓展和创造。童心课程突出儿童本位是以儿童现实的直接经验、需要和动机、兴趣以及心理发展为核心,强化文明教养和情感教育,促进儿童经验学力生长和人格发展。

(3) 课程教学田野研究策略

“扭住课堂四十分钟不放松”是我校课堂教学“高效轻负”的秘密。而支撑高效课堂的是我校特色常态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师“草根式”研究,即“功在课前,充分预设――探在课堂,大胆实践――思在课后,反思重建”。重建以课程为主的课堂教学文化,使教师实现从“课堂教学观”向“课程教学观”的转变。具体课程教学研究策略归纳如下几种:

①课堂观察:组织教师在既定的专题背景下,置身课堂教学现场,开展有序的课程教学观察活动,在与自我教学实践比照反思过程中,丰富自己课例经验。

②教学重建:与研究的伙伴开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同课联构等课程教学实践,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程专家和“伙伴”团队的引领、建议下,对课堂进行二度或多次重建。在教学重建时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对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及结构进行调整与重建。

③课例反思:通过观摩课堂现场、课堂录相或课堂实录(文字)等多种形式,对各种课例进行微格分析,并提出诊断性意见,不断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自觉和反思力。

④模拟演课:为验证和检验课程教学预设有效性和操作性,以团队成员或部分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实战性课堂模拟演练,使执教者和受教者获得真实的课堂体验,以增强执教者的教学和课堂应变能力和“受教”教师对“学习中儿童”的角色理解,使以后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⑤动态测评:课题研究期间,学校将针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情态等方面,定期开展动态测评。主要采用笔试、口试、问卷调查、量表评估等多种形式及时诊断评估“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成效。

⑥圆桌对话:围绕课程教学与创建的相关专题,开展由校长、行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多边圆桌对话,听取不同层面人士的意见、感受和建言,寻求推进学校课改的理解和支持,及时调整、改进研究策略,深化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⑦微课设计。

三、重心下移,上下联动,开展多域、多向、多式、多群的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1. 倡导开放、多元、生态、田野式的课程实验研究

课题研究的重点直指学校课程教学前沿,研究的重点聚焦“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或创建与高效童心课堂重建的实践研究”。开题一年多,我们以“敢为人先,创新超越”的实验精神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使课题研究呈现出多域、多向、多式、多群的校本研究格局。

多域指研究关注的领域和切换的时空场域多。在课程研究中,我们将研究的目标内容课题化、学科课题化、微课题化,最后落实到实验教师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志趣化、个性化的选择、取舍、融合。在校《课题指南》指导下,团队、伙伴及个人主持申请承担各级各类小课题有多个。研究的问题直指课题教学中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中,学校作为场域的存在是课程活动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如何对学校课程进行判断和理解?如何解读学校场域中的知识问题?如何关怀学校场域中的儿童的整体生命的存在?这些问题只有在学校场域中,在学科研究的场域或跨学科场域中转换,进行互联互动才能寻找答案。

多向指课程研究的方向路径。“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主张课程研究的路径并非唯一,,鼓励实验教师自探新路。在对学校课程建设和校本化改建中,我们选择的基本路径是学科重建、学科整合和自主创建。

多式指在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与创建中,一是借鉴吸纳中外课程研制理论成果,二是从具体操作层面(研制的过程、步骤)引发对学校课程研究实践的审视与思考。通过移植运用和改造创新等多种方式,从而形成学校课程研究经验与模式。在众多的课程研制模式中,我们选择“泰勒原理与目标模式”、“斯滕豪斯的程序原则过程模式”、“劳顿的文化选择与情景模式”、“施瓦布的‘事态意识’与实践模式”、“保罗・弗莱雷为代表‘主体意识’与批判模式”。我们想通过对这5种课程研制模式移植和改造式学习,与学校课改实践相结合,探索出我校课改经验模式。

多群是指学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人群、多群体参与其中。课程建设与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和由名特优教师组建的14个学科和跨学科教师学术团队,此外课程专家、家长志愿者、社会人士以及学生也以各自不同方式(个体或群体)参与课程创建中,在学校课改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我们的家长志愿者,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奉献了智慧与真情。

2. 基于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与创建经验个案举隅

(1) 数学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基于课程目标下的课程资源优化与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数学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主要在“基于学科课程目标下课程资源优化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层面展开。李凯老师在执教《作垂线》一课教学中,对课程的改造经验是:

以教材中教学知识点,引入整合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生活等资源进行加工优化和课程资源的重建,重建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原则,即直接性陈述课程要素,强调后继内容,以前面内容当基础加强课程内容横向联系。在教学智慧课堂有效重建策略上,基于问题发现与挑战,采取层层推进、分层揭示的策略。将孩子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比较、操作、发现、内省、自主学习呈现情境,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整个教学内容在学科课程目标驱动下,重建课程资源,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趣味化、分层化,目标检视评价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2) 语文学科课程校本文化改造:基于单元重建的阅读整组教学实践研究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语文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重建有效童心课堂的主要方略。对教材的处理采取主线贯穿、内优外连、重建单元结构和逻辑关联,统整优化教学内容。在熊春萍老师执教的《人物描写一组》单元教学中,以“感受人物形象,领悟并运用描写方法为主线,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名著片段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优化、重组,体现教材“读中学写,学以致用”的教材编写意图。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板块式建构,各教学板块间打破教材原有的学科线型封闭编排逻辑,从“学以定教”的认知逻辑对课程教学进行板块式教学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