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6 17:2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基本原理

篇1

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和知识涉及诸多领域,具有丰富博大的内涵和内容,需要根据实际在英语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推介。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要,笔者认为这些内容主要是:第一,传统哲学基本思想。中华传统哲学尤其是古代哲学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阴阳、仁、道、德等基本文化哲学概念的介绍,尝试以英语方式理解这些传统思想,能够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基本概念的英文表述方式,乃至能够体会东西文化演化脉络的差异,从而为学生将来国际化背景下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传统文化艺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开展的具体有古典诗词、绘画、书法等。以古典诗词为例,比如我国著名翻译学家许渊冲教授的欧阳修的《采桑子》如下: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Allfollowerspassedaway,WestLakeisquiet;Thefallenbloomsrunriot.Catkinsfromwillowtrees.Flylikemistalldayalongbeyondtherailsinbreeze.Flutesongsnolongersungandsightseersgone,Ibegaintofeelspringlone.Loweringtheblindsinvain,Iseeapairofswallowscomebackintherain.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这种跨文化的教学,通过这种跨文化的艺术推介,学生既能够领略古典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有能够把握英语的表达方式的内在灵活性和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翻译组织等能力,从而加深了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也锤炼了语言能力。这应该成为通过英语教学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第三,传统养生与体育项目。中华传统医学中有大量养生与体育项目,比如就中医基础理论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基本的经络、穴位等翻译成英文并介绍给学生,或者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演示的方式来增进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在必要时可以请专业的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参加太极拳等训练的学生用英文写出对这些传统体育运动的感受,等等。由于这些内容实用又玄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能够发生实际价值的文化传播内容。第四,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文化景观。中华传统建筑和旅游景点等人文景观具有恒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注重整体平衡和自然秩序,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特殊价值。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初步地介绍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的基本原理、著名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建筑风格演化过程等基础知识,让学生搜集和翻译一些建筑的名城等,增进学生对中华建筑文化的了解,尝试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理解建筑艺术的演进历程。这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二、在英语教学中强化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

第一,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生与教师直接交流的主要方式,具有其它方式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和文化符号等方面的讨论中,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知识,能够相对自由地进行跨文化的推介和讲授,这对于学生掌握文化符号和提高人文素养是重要的条件。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中将自己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化、系统化,从而提升了对历史文化发展的认识。第二,实际考察。实地考察,就是让学生在文化古迹、人文景观等所在地进行观摩、尤其是中西文化交汇比较多的东部地区如香港、厦门等城市,切身感受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相处的状态和问题,从而加深文化对人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增强人文素养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文素养对于跨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写考察报告或者感想等形式来让学生增强语言应用能力。第三,情景模拟。文化教育中的情景模拟,就是让老师和学生就某一个历史场景、历史典故等进行情景模拟,通过生动活波的方式来让传统文化再现或复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符号等发展的理解。这是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很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也是教育专家积极推介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优化发展的教育政策措施

第一,逐步充实和丰富传统文化符号在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在教材改革中,应该倡导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注重将传统文化素养的内容增加到教材中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教材的材料丰富性和体例完整性,为提高人文素质典型材料基础。第二,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推进人文教育的积极性。推进跨文化教育模式是对教师的一个重大考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探索和尝试的积极性,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奖励措施,提供基础的保障条件,等等。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规划等形式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勇敢尝试的积极性。第三,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平台,强化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学。对英语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使用信息化平台的能力,增强用信息技术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主动性,从而减少教学环节中的各类失误和缺点,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第四,积极促进现实生活中的中外青年学子的文化交流。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中国高校校园里来自异国的年轻学子处处可见。学校特别是任课教师应积极为中外学生的交流创造合适的平台,可通过把他们请进课堂或者通过茶话会或者联欢会的形式让中外学生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把课堂知识用于实践,从而激发其继续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总结与讨论

篇2

几年前,“慕课”在国外兴起,国内高校最先感受到了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冲击,主动开设“慕课”甚至建立自有“慕课”平台成为国内不少高校的选择。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先后加入全球知名的三大开放在线教育平台中的edX和Coursera,并积极投入“慕课”课程建设。

“慕课”的价值在于其资源非常丰富。传统校园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伴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凸显。学生可以通过“慕课”获得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符合个性成长特征的资源。此外“慕课”的出现,使得大学的精品课程,特别是大学先修课程得以向高中开放,从而满足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清华大学:

万人学“慕课” 在线传播

《七律・卢沟桥》回忆几十年前的抗日烽火,《南沙群岛怀古》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雕塑绘画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调查报告展示对“北京公共交通”“春运”等社会环境的思考……这些都是清华大学学院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成果。2014年9月22日,清华大学刘震老师的《基本原理概论》正式在“学堂在线”上线,当时共有1000多名校内学生在线学习,校外还有近万人一起通过网络上课。

据了解,今年清华大学学院将陆续推出一系列 “慕课”,当中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多门课程。

复旦大学:

网络人群之间的对话到底是真是假?

2014年4月1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程士安教授主讲的课程《大数据与信息传播》正式上线全球MOOC平台Coursera。复旦大学推出的《大数据与信息传播》课程融入了程士安教授团队多年的实践、思考与研究成果,将现实教学中采用的“翻转课堂”形式搬上云课堂。

在讲授《大数据与信息传播》的课堂上,程士安教授抛出一系列有趣的问题:网络人群之间的对话究竟是清醒的、现实的,还是在梦境之中?产生对话的缘由又是什么?是否有一股无形的内在动因、外在驱动力在复杂的网络世界游移?

北京大学:

“灰姑娘”最早的文本

是中国的?

2013年9月23日,北京大学首批全球网络公开课《民俗学》《世界文化地理》《电子线路》和《20世纪西方音乐》在edX平台正式上线。这4门课程全部采用中文讲授,其中《世界文化地理》在简介里提到,这门课是北京大学校内最受欢迎的通选课之一。

这4门课程一上线,就吸引了不少中国网友,在《世界文化地理》课程的讨论组中,就有网友在看完视频后表达对中西方古代地理传统差异的看法。另一位网友则表示自己毕业一年多,非常怀念学校的日子,希望在学习中结交朋友。

“灰姑娘最早的文本是中国的,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就记载了一个类似灰姑娘的故事……”这段话出自北京大学公开课《民俗学》课程。课程告诉我们,原来,中国版的灰姑娘叫叶限,不仅如此,藏族、维吾尔族也有自己的灰姑娘故事。这是为什么呢?王娟老师称,这就是民俗学的异文现象,至于想知道什么是异文,那就得好好上课了。

虽是中文课程,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网友。不过这4门课程并非全都有英文字幕,他们在讨论中表示很无奈。网名为MKumailAli 和Istiakahmed的网友分别发消息表示:“Language is mattering,can you give your lecture handouts in English?”(语言是个问题,您可以提供英文讲义吗?)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世界文化地理》课程中,一名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历史、地理老师就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该课程,但因为没有英语字幕,他学得很吃力。

湖南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2014年9月,湖南大学首个“慕课”课程《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正式上线。

课程主讲人是建筑学院柳肃教授。柳肃教授从事建筑历史和古建筑保护设计的教学和研究已逾30载,是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该课程充满人文精神,将中国古建筑营建蕴含的文化、艺术、哲学、政治、宗教、生活方式等元素生动再现,是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古建筑营建文明的一门有影响力的课程。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首门全英文的“慕课”课程

2014年2月17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刘程教授主讲的全英文视频课程《中国语言与文化》成功上线全球MOOC平台Open2 Study。该课程为中国高校首门登录“慕课”平台的全英文课程。

篇3

【关键词】动漫;职业教学;一体化

1动漫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背景与意义

我国动漫产业真正意义的兴起和发展始于上个世纪末。随着动漫产业的兴盛,动漫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在短短几年内,我国的动漫教育呈现出了盛况空前的发展态势。然而,在迅猛的发展洪流中,动漫教育在表现出其学科建设和发展特点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也因此形成了教育界和动漫界的研究热点。在该背景下,笔者拟以重庆地区为例谈一下动漫职业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努力探索和实践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校企之间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 影响我国动漫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以重庆地区动漫产业为例

2009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庆的文化产业发展逆世上扬,全年实现增加值187.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近3%,连续5年保持增长,而动漫产业又是重庆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的项目。重庆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北部新区高新园动漫基地、西面沙坪坝区大学城数字娱乐基地、东面南岸茶园

新区动漫基地、南面九龙坡区视美动漫产业及教学基地,从这些动漫基地我们可以看到,动漫产业的硬件建设已在重庆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但重庆地区动漫职业教育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短期获利心理严重

现在的许多动漫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不少还处在创业阶段。很多校企产学研合作,企业主要还是看中高校庞大的培训市场及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主要以软件培训为主,存在短期获利心理。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也怂恿和加重了不关心人才定位培养的风气。

2.2缺乏全面深层合作

国外的许多大学都设有校企合作机构,定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而我国缺少这样的合作机构,产学研合作多以动漫企业向学校一对一地委托项目,高校以组建临时性项目组的形式进行。这种合作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缺乏全面深层合作。一旦项目完成后,合作即刻结束。产学研合作偏重于短期行为,合作力度不够,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很少。

2.3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由于许多动漫项目制作周期长,投资大,短期很难看到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合作利益的分配,校企双方所持的标准值不同,常常造成矛盾,导致后续项目的搁浅或流产,产学研合作给双方带来伤害。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进入市场的动漫作品,极少是产学研合作的结果。

3 我国动漫职业教育一体化模式实施策略

3.1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学校动漫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二维和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知识结构要强调“应用性”,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强化训练。推行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保持学校教育和企业应用的一致性,主动服务于动漫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确保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3.1.1基于工作过程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我们对学生所关注的影视动漫国家趋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图1),其目的在于更实际地分析学生更崇尚的动漫派别,进而在国家动漫教学指导思想下结合本地实际市场来开设较为合理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关注的日本动漫远超于美韩以及中国,近八成学生热衷于日本动漫,只有稍超一成多学生关注我国动漫节目。所以,改变这一现实必须从教育做起,抓好动漫教育,从课程改革做起。

图1 重庆地区高职学生关注最多的动漫国家

首先,从分析动画生产工作过程的岗位职业能力入手。专业课教学主要采取“大平台、小模块”的课程设置方式。所谓“大平台”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包含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基本技术等职业群能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将职业能力培养中相对稳定的科目课程归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块,形成职业岗位群中对知识与能力要求中的共性部分。而“小模块”指专业分方向核心课程教学,主要根据具体的动画制作工作过程中的岗位来设置相应的专业技能教学和实训。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核心课,再到专业拓展课教学以及专门实训,整体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突出工作过程的岗位特点与技能培养。

其次,根据二维动画设计制作生产流程的岗位群工作特点,在二维动画方向相应开设有“动画造型设计”“分镜设计”“原画设计”“修型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以“小模块”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训设置来开展分方向专业教学,培养符合动画行业实际生产需求的二维动画师。而在三维动画方向,除相同的“大平台”教学外,同样根据三维动画设计制作生产流程的岗位群工作特点,相应开设有“三维建模”“材质渲染”“动画制作”“特效合成”技术等专业课程,以“小模块”的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训等设置来开展分方向专业教学,培养符合动画行业实际生产需求的三维动画师。

3.1.2推行教学做合一,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改革以往并行安排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动漫专业在教学安排上应采取以周为单位的模块化集中教学,即根据课程之间的前后递进关系,完成一门课程再进入另一门课程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编写教学案例,制作高质量、与所编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教学效果直观,扩充课堂信息的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紧跟开放式教育的大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积极构建虚拟课堂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对课程把握的深度和广度。

专业教学要注意教学手段的改革,重视因材施教,开展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课程形式灵活多样。对动画概论、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较多的课程,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对结构素描、动画速写及动画人体结构等专业基础训练课程,尽可能采用一对一、手把手操作指导的教学形式;对主干专业课程则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等形式进行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在多媒体实训室里完成,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操作为主的形式进行教学(图2)。

图2 理实一体化教学框架图

3.2将项目引入专业实践教学,推进生产、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应坚持教学、生产和科研相结合,在项目开展和成果推广中,形成从技术指导、研究开发,到应用推广、基地示范、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3.2.1.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产学研实训项目运作的管理模式,可采取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特别设置“产学研管理机构”。校方主要负责产学研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监督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产学研实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负责实训项目来源,与外方签约、发包承揽业务等工作。下设“实训项目开发制作部”,其中“总监制”由企业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项目的工期与质量标准,监督各职能部门进度和水平等;“艺术总监”兼“导演”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项目的艺术标准,指导学生对整个项目做出艺术规划、风格确定和创意实施,把关艺术实现、色彩、场景布局、表现力、镜头、分镜头感等生产环节;“制作总监”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要负责项目的生产制作进度和技术标准,以及劳动纪律管理等。实训学生根据特长情况和优劣程度分成若干个技术组,设置组长和副组长,对上级负责,对本小组工作负责;每个学生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工作档案和日志,做到工作日清月清;在动画流水线生产过程中执行国际标准化,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实施优秀进级、末位降级制和奖励基金制。

3.2.2产学结合开展项目实训。校方应当建有常规实践教学基地,包含动画前期创作室、中期制作室、后期工作室、动漫仿真实训室等,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尽可能按企业模式进行设计和布置,在实训教学中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部门、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将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结合,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结合,使产学有机结合,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如在企业与学校联合的实训项目中,可引合企业的真实项目来做。通过产学结合实训教学方式,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整个实训教学,要严格按照实际动画生产制作流程中的工作岗位分解项目任务,任务落实到生产小组及个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详细的技术控制指标和实训工作记录。每个学生建立有工作记录和考核日志,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要求和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每阶段实训项目完成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验收。如果学生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实训一段时间后通过考核达标,则流动到其它岗位继续锻炼,使学生全面熟悉动画生产流程各岗位工作并发掘自己的技能优势。这样可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 也有利于从实际的企业用人角度考查教学情况,促进专业教学在产学结合方面的不断发展。

3.2.3产学研互动共同促进。科研在产学研一体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科研为教学提供新知识和新方法,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增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是教学与生产结合的纽带,是高职院校进入生产领域,开展社会服务的保证。通过产学研互动模式,校企在科研项目开展、专业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都进行合作。

学校和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场地、设备和人才等资源优势,针对企业、学校以及社会提出的科研课题和生产项目等,在产学研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除企业方面自主创新和申请有关行业部门科研项目外,学校也要非常重视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申报项目或参加科研工作。科研项目的开展可激发专业教师自主创新进行科研开发的积极性,同时也可纳入专业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具体的科研生产实践中,增强专业能力。

3.3“产学研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有一支专业技能强,具有实战经验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师队伍,懂教学、善钻研、会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项艰巨工程。

在学校有关发展规划以及提高教师学历和向“双师”型发展的政策指导下,有计划改善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的同时,积极开展以老带新活动,每年安排教师进修提高,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专业修养和创作能力,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科研课题。在以项目驱动为先导的专业教学、生产实践和科研创新活动中,教师是产学研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常常是一人兼任教学导师、生产总监和项目主持等多重角色身份,必须协调好产学研三者关系,统筹考虑实施计划、运作模式、时间进度、操作人员和设备场所等多种条件因素,这对教师个人和专业团队来说都是一种工作锻炼和提升。

校企合作办学使依靠现代企业推进专业教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捷径。一方面,合作办学企业派来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直接参与专业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实训,使教学内容学以致用,增强了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并且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专业教学和实训项目的联合,以企业行业先进技术为指导,带动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教学水平。

4 结束语

总之,“产学研” 结合是办好高职院校动漫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动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是保证动漫教育质量和发展的新途径。重庆地区动漫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相关职业院校要积极与动漫产业等相关部门紧密结合,通力合作,在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建设性教育探索。进而能够对本土动漫教育蓝图有更好的展望,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来推进重庆动漫教育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秀清,孟宁. 解析影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06)

[2] 夏三鳌. 地方高校数字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4)

[3] 黄迅.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漫人才培养的思考[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 龙洋. 浅谈动画的跨文化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J]. 今传媒, 2010,(12)

[5] 徐志丽. 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能力培养方案探析[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6] 李月起. 地域文化对重庆动漫产业发展作用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