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比赛安全预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比赛安全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案例1
黄某某,女,20岁,马来西亚女子羽毛球队主力,当年印度公开赛女单亚军。在苏迪曼杯夜间的比赛中不慎扭挫膝关节致伤。患者当即膝关节肿痛难忍,不能站立,由赛场医疗队迅速行场边检查,考虑为膝关节韧带损伤,马上行局部包扎、冰敷、固定等处理后由救护车急送后方定点医院。在预设的绿色通道安排下,迅速经急诊MR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断裂。后经专家会诊给予了患肢长腿石膏外固定(后转为下肢支具固定)等初步救治工作,妥善地缓解和稳定了患者病情,并为进一步进行前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断裂修复重建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案例2
盖某,男,32岁,丹麦男子羽毛球队主力,时年世界男单排名第二。在世界锦标赛夜间的高强度比赛后突发剧烈头痛,伴严重视物不清、恶心呕吐、偏身活动障碍,在该队队医陪同下由医疗队救护车紧急送后方定点医院诊治。经与其领队及队医协商后采用了保守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对症处理、休息后患者病情缓解,留院观察1d后出院。
2讨论
2.1应当提前制定完善的应急医疗预案
为了做好重大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性比赛中优秀运动员、高等级运动员的医疗保障,必须预先设置有应急医疗预案。赛事期间要提前设置特定的绿色通道接诊该类患者,接收患者要有相对独立的区域,要有经预先选定的院内相关专家予以会诊,各相关科室要开通24h值班热线随时待命。患者一旦到院,应尽快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接诊,避免因就诊等待时间过长、接治混乱等导致延误诊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2.2应当做好医疗保密工作
重大比赛期间,对高等级运动员的伤情应做好保密工作。案例1的女患者是所属队伍的单打主力,其伤情一旦公开必然让对手了解其不能继续比赛的秘密,对其队伍的排兵布阵将造成严重影响。故此,重大体育比赛的医疗保障工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赛事期间的医疗保密制度,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建立宣传发言人制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采访要求。
2.3应当做好与患者所属团队医疗人员的协同沟通工作
重大体育比赛期间各运动队一般会有队医等相关医疗人员随队,在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时,应与其进行必要的沟通,取得他们对诊疗处置的知情同意,在不影响患者生命及疾病诊治的非原则性问题上,应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案例2中的男患者有明确的偏头痛病史,据诉类似的症状、体征出现已经有多次,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其诊断较易确立。原拟使用一些相关药物进行系统治疗,但对方队医与其运动队代表团紧急磋商后,明确提出只愿意口服阿司匹林及选择性COX-Ⅱ抑制剂予以对症处理,经院内专家会诊排除严重风险因素并考虑患者经适当休息病情可以缓解后,采纳了对方的治疗建议并迅速提供了相关诊疗安排。
2.4应当严格防范误用违禁物品
案例2中的患者入院后,要求只饮用瓶装矿泉水,只食用某国际知名品牌连锁快餐店制式食品,甚至对其标配的可乐也强调不能加冰,经询问,原来是担心水质不洁净(包括制冰的水)以及担心食物中含兴奋剂等缘故。其自我保护意识极强。近年来,国际奥委会等体育组织在反兴奋剂使用的问题上一直持以严打的态度,对触犯条例的运动员、队医乃至提供药物的相关人员、机构的处罚日益升级。初次使用违禁药物的运动员(不管是有意还是误用)在取消成绩的基础上可被加处停赛2年的判罚,再犯者往往即给予终身停赛,这对于黄金周期一般只有几年而已的职业运动员而言,其打击力度可谓极大。在重大的运动比赛期间,赛会一般都会设置有专门的兴奋剂监测中心,在其严格的检查程序及先进的检测手段下出现漏网之鱼的可能性近乎于零。这些安排一方面能对企图希望通过使用违禁药物来达到非法目的的运动员起到有效的阻遏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医护人员参与的是不同于普通人、普通体育爱好者的重大体育比赛医疗保障;参与的是高等级运动员的医疗保障,尤其是国际性的重大体育赛事医疗保障时,必须要熟悉各种兴奋剂名录,确保不能将违禁药物误用到运动员身上[3]。一些平素用于患者身上安全有效的药物,如胰岛素、各类利尿剂、β2-受体阻滞剂(在部分比赛中)、吗啡类止痛剂、各种含士的宁的中成药如跌打万花油等、各种含麻黄碱的中成药如复方川贝止咳糖浆等,均不能用于运动员诊疗过程中。诸如此类的药物还有很多,都需要医护人员掌握和避免应用[4]。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赛事期间,除非是在手术、医学急救等特殊条件下,静脉注射(即使是给予非违禁药物等)都是属于严格禁止的。在实践中,应小心谨慎地依据上述指引对可能使用的药物及诊疗安排做充分的了解和讲解,使医疗保障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2.5应当做好医疗资料归档、保存工作
重大比赛医疗保障工作期间,如有高等级运动员需要转入医院诊疗,必须对其诊治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保护性存档,对某些特殊处置必要时应请对方相关人员签署知情同意授权书。对因比赛需要等原因提前终止治疗的情况应由对方签署相关免责声明确认,但应予以追踪随访、协助进一步系统诊疗。在实践中应严格地遵循上述原则工作,最后将相关文件资料交由体育部门、医疗部门共同留档备用。
3结语
篇2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9-0032-04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early warning for big sports games
LIU Ya-yun,ZHONG Li-ping,LI Ke-xing,FAN Cheng-we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7,China)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competitive sports, incidents had brought tremendous challenges to the hosting of big sports games, and traditional emergency response management modes had failed to adapt to the dealing of incidents occurring in modern sports games. By referring to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 security of big sports game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competitive sports, and by applying 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the authors expatiated on the contents and processes of the management activities of early warning for big sports games.
Key words: big sports game;incident;early warning management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我国举办的国际国内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赛事规模日益扩大,影响赛事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传统意义上基于历史经验的突发事件事后应急管理,凸显出理论的缺失和实践应用的不足。预警管理理论是预警管理人员依据预警目标确立不同的预警监测指标和监测指标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对预警管理对象实施监测,发出不同的预警信号,从而为管理者的预控与危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1]。它通过预警管理的控制行为预控系统突发事件达到防范系统发生危机的目标;同时提供危机状态下的应急决策,及时高效应对系统危机,减少系统因无法避防的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因此,本文拟从预警管理的角度,运用预警管理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预警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过程,旨在为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1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的内容
1.1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的主客体
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的目标在于赛事的组织者以最小的成本预先防范与控制各类导致突发事件的诱因,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障体育赛事及与赛事有关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的主体是举办体育赛事的组织者,具体来说是大型体育赛事中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安保部门。其管理客体是大型体育赛事过程中潜在的各种突发事件。因此,预警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于赛事的组织者如何分析识别导致赛事突发事件的潜在诱因,并对其进行监测、控制的管理行为。在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中,公安部、国防部和国家安全部作为大型体育赛事预警管理主体,以“奥运会突发事件”为奥运赛事预警管理的客体,提出了以创建“平安奥运”为奥运安保工作的总体战略目标,坚持“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的工作思路,用以警务指挥管理、警务设施装备、警察人文素质3个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有特色、高水平”的安保工作,从组织指挥框架、安保计划方案、反恐处突演练、要人安全警卫、安保科技系统、社会治安防控、警务交流与合作、安保业务培训、奥运测试赛试运行等方面做出积极反应,保障2008年奥运会安全顺利举行,保障赛事活动、参加人员和奥运会涉及的相关场所及区域的安全[2]。
1.2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发生的因素
1)人为因素。
在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人的管理是预警管理客体中最活跃的致灾因素。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短时间内人群高度密集,且活动点多、线长、量大、面广,是赛事安全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在大型体育赛事的突发事件中,狂热的体育迷极端的、民族分裂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等都是预警管理值得关注的。最令世人震惊的是在20届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发生的恐怖事件,1972年9月5日,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极端民族分子翻过奥运村后墙,摸入以色列代表团驻地,当场打死两名以色列运动员,劫持其他9名以色列人质,要求以色列释放扣押的200多名巴勒斯坦人。西德警方在慕尼黑郊区机场与发生枪战,造成全部人质和一名特警死亡;5人死亡,3人被俘。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当德国4比2战胜哥斯达黎加后,英格兰和德国球迷互相嘲讽谩骂,在法兰克福中央广场对峙长达1小时之久。3名德国球迷和3名英格兰球迷在中央车站发生口角和斗殴,被随即赶来的警方逮捕[3]。
2)场馆因素。
场馆的管理是预警管理客体中的第二个重要的因素。场馆作为体育赛事的承载体,其安全关乎所有涉赛人员的生命安全。2007年1月12日,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体育场坍塌。这座体育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之一,穹顶由两层玻璃纤维组成,如同一个大气球,中间可充入热空气以融化积雪,是2010年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举行场馆[4]。2007年11月25日,巴西萨尔瓦多市的一座球场上层看台的水泥地面突然裂开了一个3 m宽的大洞,身处那一区域的球迷从15 m高处坠下,直接摔在了马路上,造成7人死亡、30人受伤。20世纪60年代以来,巴西足球史上共发生过6起导致群体性伤亡的球场坍塌事故。巴西建筑师和工程师工会的调查报告令人震惊,巴西境内80%的球场存在着同样的安全隐患[5]。
3)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状况。对赛事内外部环境致灾因素的管理是大型体育赛事预警管理的重要内容。历史上因恶劣天气如高温、大雪、台风等因素延迟甚至取消比赛的例子很多,因交通事故、社会治安事件以及公共卫生事件而影响比赛甚至造成骚乱与恐慌的案例也很多。通过对环境因素的预警管理,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提供优质的比赛服务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主办者需要苦心经营的重要内容。在2005年芬兰赫尔辛基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暴风雨袭击了赛场,男子200 m第二轮的比赛以及男子三级跳远的资格赛不得不改日进行,而女子铁饼的决赛则将推迟进行[6]。在北京奥运会上,环境因素也将中国奥委会和中国政府推向风口浪尖。不少国家的运动员担心北京的环境会影响其健康和运动成绩的发挥。2008年1月8日,瑞士花样马术队宣布退出在香港举行的奥运会盛装舞步的比赛。退赛的主要原因是瑞士花样马术队的主力、现世界排名第四的希尔维亚•伊克拉认为,因为香港奥运会马术比赛进行时气候炎热、高温潮湿,会影响到赛马的健康[7]。
2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的过程
2.1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分析
1)大型体育赛事预警监测。
监测过程要求把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的重要致灾因素确立为监测对象,并对其进行赛事全程监控。依据上文对体育赛事预警管理突发事件致灾因素的分析,预警管理监测的内容包括对赛事参与人员、体育场馆以及赛事内外环境的监测。
大型体育赛事具有参与人群规模大、活动层面多以及国内国际影响大的特点[8]。一般国际性体育比赛每天参与人群规模在2~3万以上,而大型国际体育比赛日均人群规模达到50~60万。这些参加者中除了运动员、教练员以外,还包括观众、拉拉队、新闻记者和部分政府官员等。其次,大型赛事对应的活动项目较多,并不仅仅限于竞赛本身。根据学者迈科伦的研究,重大体育赛事一般涉及到4个层面的活动:演出层面、节日层面、仪式层面(开幕式、闭幕式和颁奖仪式)和比赛层面。这些原因导致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具有参与活动人员的多元性、发生情境变异时的难于控制性以及处理过程的艰难性三大特点。因此,对在多个层面活动的涉赛人群的预警监测是突发事件预警管理的首要任务,北京奥运安保指挥中心启用“尺子工程”即奥运场馆安保工作同一规范的工作方案,以及“全覆盖”的安保巡查网络,构成了一张严实的保障涉赛人员安全的预警监测网络[9]。雅典奥运会期间为了确保对可疑人员的监测,希腊警方在每个奥运会场馆周围撒下一张由200名警官组成的“密探网”,从而形成一层附加“保护罩”。
场馆的监测包括场馆本体设施系统和场馆配套的硬件设施系统的监测。从场馆建设安全到赛事过程中突发事件情境下的疏散通道与避难所的安全都是场馆监测的内容。北京奥运会吸取雅典奥运会车臣在场馆建成前在水泥里预埋炸弹的教训,对进入奥运场施工的每一个人、每一车土都有人专门负责监控。高科技的安保技术设施建设与场馆建设同时进行、同步验收,从场馆建成之日,各种安保设施就能同步使用[9]。美国第28届超碗杯足球赛体斯敦RELIANT体育场通过在体育场外设置空气传感装置,探测化学或生物武器;联邦特工在体育场周围的设置数百台摄像机;30条炸弹探测警犬随时搜查整个体育场区等措施进行体育场外监控。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安全[10]。
环境监测包括对大型体育赛事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状况的监测。以交通运输安全为例,交通管理对于奥运会赛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运输的延误就会带来其他后续问题,如拥挤、人群管理等问题,需要迅速、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悉尼奥运会充分整合现有运输网络,奥运安保中心的运输行动中心与其他负责管理交通和运输的机构联合办公,并利用悉尼现有的网络监控交通和人流。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辅以热成像、红外线以及高分辨率微波等技术进行空中监控,及时连续地捕捉到交通繁忙地段的情况。这一切又得到了悉尼自适应交通系统的支持,可以对交通流量进行监控、人工调整等[11]。
2)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识别。
识别过程的任务是判断哪个赛事活动的环节正在变异,即现实的事故诱因。通过对上述4个重要的致灾因素监测信息的分析,预警管理系统可以识别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主要诱因或致错因素。识别的另一任务是判断体育赛事活动中的某个(或几个)环节已发生的异变所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即导致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趋势。
在球场突发事件中,通过对所有涉赛人员的监测,首先必须识别是球迷环节、裁判员环节,还是运动员与保安环节在发生异变。其次,锁定异变环节以后,要继续对球场事态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判断球迷的狂热行为有无与场馆安保发生冲突或者引发其它安全事件如火灾、踩踏事故的趋势。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德国警方针对流氓球迷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识别与预警。德国世界杯前夕,波兰和德国警方于2006年4月3日在波兰西部卢布斯卡省文德日纳军用靶场开始为期五天的联合演练,目的在于应对当年夏季德国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可能出现的球迷闹事。两国警察的演练项目包括在公共建筑物内解救“人质”、向“人质”扣留地点发起突袭以及进行跨国境追捕等。
3)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诊断。
诊断过程是对已被识别的现实致错诱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哪个致错因素(现象)是主要的突发事件源。在大型体育赛事中,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在致错环境中的诸多问题与现象,提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成因分析和损失评价(包括赛事组织单位的损失和由此导致的社会损害)。
北京奥运会安保指挥部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密切关注赛场各致灾因素的状况,并通过电子红外线仪预报异变因素。如刘翔的退赛事件引起现场观众情绪异变,场馆指挥部可根据对这一区域的跟踪监测,及时诊断事态的发展状况,并在事件朝不良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及时采取加强警力、广播宣传教育或紧急疏散等预控对策。在已发生的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中,赛事安保机构必须做出恰当的诊断。在大型体育比赛中,由于安保机构无法准确对大型体育赛事进行预警诊断而导致悲剧发生的案例不胜枚举。
2.2预控实施过程
1)组织准备。
组织准备是指大赛的组委会为开展预警管理活动的组织保障活动。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对策的制订与实施,以及制订相应的制度、规章、标准。1972年德国慕尼黑运动会以后的历届奥运会组委会都高度重视安保组织工作。
悉尼奥运会安保指挥中心由许多行动和职能区域组成。为了确保安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协调,悉尼奥运会安保指挥中心还包括来自下述单位的官员和代表:澳大利亚国防部,澳大利亚安全情报机构,防卫安全协调中心,澳大利亚联邦警察署澳大利亚海关,总理与内阁,澳新南威尔士消防、急救部门。北京从申奥成功就开始以北京市公安局为基础开展了奥运安保工作组织的筹备。政府和奥运安保部门建立了国家、赛区、场馆3个层级的指挥机制,明确了每个层级的职责任务,确保筹备及赛时指挥顺畅、高效[11]。
2)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对预警分析活动所确定的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诱因进行专门监控的管理活动。日常监测有两大任务,一是日常对策,二是危机模拟。日常对策,即对大型体育赛事历史同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纠正活动,并使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危机模拟,是在日常对策活动中发现赛事突发事件现象难以有效控制,对有可能陷入更大灾害的危机状态的假设与模拟活动,以此提出对策方案,为未来一旦进入危机状态做好对策准备。
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的目的在于提供日常对策与危机模拟。从2003年起,北京奥运会吸取了历届奥运会安保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各举办城市所发生过的突发事件以及我国实际情况,列举了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并逐一制定了630个场馆安保预案,涉及反恐、交通、疏散等多方面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演练,如“北京紫禁城一号”、“北京紫禁城二号”、“国家长城五号”等。奥运会期间,北京各个涉奥场馆没有发生任何安保重大问题,各场馆依据630个各类预案,解决了所有安保问题[11]。大型体育赛事的反恐演练中进行的大量假想性对抗性反恐演习,也是对反恐制胜的危机模拟。
3)危机管理。
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危机管理是指突发事件预控失败后,必须采取的一种特别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方式。
由于大型体育赛事参与人群规模大,一旦突发事件预控失败很容易演化成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因此,在危机进入紧急状态以后,由安保指挥中心紧急启动预警管理系统的危机应对机制,及时控制事态的蔓延。危机应对包括危机计划、危机领导、紧急应对、危机恢复等。危机克服之后,预警管理系统应及时制定或调整计划,重新展开日常预警活动,使赛事各项工作秩序恢复到正常状态。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做出相应的改进,以增强预警系统对同质危机的免疫功能,预防危机的再次发生。
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型体育赛事损失,保证运动员、观众等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体育场馆的财产安全,为大型体育赛事构筑起一道“防火墙”与“安全网”。大型赛事的安全影响因素不会一成不变,预警管理永远是保障大型体育赛事安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佘廉. 灾害预警管理丛书[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北京市公安局. 北京奥运安保反恐交流暨大型体育赛事安保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EB/OL]. .
[3] 王怡. 世界杯首日球迷闹事[N]. 足球报,2006-06-10.
[4] 刘峰. 冬奥场馆穹顶坍塌,人为及自然原因共同导致[N]. 北京晚报,2007-01-13.
[5] 刘耿. 世界杯 危险![N]. 东方体育日报,2007-11-28.
[6] 吴艺华. 暴风雨大闹田径世锦赛[N]. 东方体育日报,2005-08-11.
[7] 乐艳娜. 天气因素不影响奥运赛事 空气质量无需担心[N]. 环球,2008-02-06.
[8] 柴建设,陆卫平. 北京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7):129-137.
[9] 奥运安保:和平年代除战争外的最大军事行动[EB]. 新浪网,2008-07-09.
篇3
对寄宿学生的安全教育(如交通、防汛、防溺水、防火安全教育等),要在引导宣传上下功夫,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如:邀请派出所、司法局人员来校进行普法教育,邀请交警来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等。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安全教育宣传片让学生观看,利用校园广播网、国旗下讲话、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专题班会、周会课、黑板报、宣传橱窗、LED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与警示;在不同时期重点提示与引导学生,如:清明时节的防火教育、炎热季节的防溺水教育等,促使学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并在特定时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预案的演练,如防震、防火、防汛演练等等,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另外,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多、在校时间长,彼此之间难免会发生小摩擦、磕碰行为。为此,一是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周会课及适当时间教育学生要求团结、知友情、讲礼貌、懂谦让。同时,严格要求班上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能化解时要及时上报老师,由老师来帮助裁决,避免矛盾激化;对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因自行处理不当引发大的冲突的,要严肃处理。二是值班人员及教师发现并处理学生之间矛盾时要多从正面来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化解矛盾,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中去。
二、管理寝室,提升素质
为创造整洁、文明、舒适、优美、规范的生活住宿环境,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需要加大对寝室的管理。为加强对学生寝室的有效管理,在安排男、女生分开住宿的同时,在寝室的安排上,要定室、定床、定位、定人,把同一个班的寄宿生安排在同一间寝室;如果一个班有多个寝室时,力求使多个寝室连在一起;若出现混合寝室时,也最好让同年级的混在一起,并使混合寝室中的班数最少化,在混合寝室中,同一班的学生须固定在同一区域的床位。这样既方便班级活动安排,又便于值班人员夜间核查学生人数。另外,班主任加强对寝室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通过选好寝室长,依托班干部,培养自律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意识,如讲究卫生、洗衣晒被、整理内务、勤开窗户、节约水电、按时起居、爱护公物、相互尊重、团结一致等,以此来强化对学生寝室的有效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对寝室的管理,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可把寝室管理纳入班主任考核与班级考核内容中,作为评选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的条件之一;制定《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损坏公物赔偿规定》等,用规章制度来制约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寄宿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积极进取、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优良作风,要充分利用“优秀寝室”“文明寝室”“星级寝室”等评比活动,激发寄宿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以身作则,倡导奉献
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能静下心、坐得住,立师德、比奉献。校党支部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八不准》等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以开展“做品牌教师,树个人形象,促学校发展”,“争先创优”,“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教师素质提高年”等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进一步促进广大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品行。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因为许多工作都要求教师在八小时以外来做,且要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不计报酬,所以在做好广大教师工作的前提下,还需要学校党政干部处处起带头作用,发扬奉献精神,在值班督导、早晚辅导、课外活动、夜间巡查等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顾全大局。要反对功利行为,树立模范典型,通过身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和精神力量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进而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四、家校联合,共担职责
寄宿制学校初中学生在校时间长,且他们正在长身体、增智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家长与监护人的督促、支持、理解与配合,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职责。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通过家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电话沟通等方式,加强家校联合,进一步了解、促进、激励学生。在家校联合方面,学校要为每个学生建一张家庭联系卡,把学生家庭住址、父母情况、联系电话及任课教师的电话等记录清楚。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让家长参观学生的食宿、学习等环境,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校内外沟通。同时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做好家访工作,特别要抓好家长接送学生时的个别家访工作,密切家校联系。必要时与家长签订协议,如“防溺水教育协议”“交通安全教育协议”等,目的是要求家长培养学生在家时的安全意识与树立自身的监管义务意识,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开展活动,健康身心
对于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来说,学生食宿在校,因此空闲时间相对较多。为活跃学校氛围,丰富寄宿学生生活,学校应多开展有益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活动,如举办校运动会、单项体育比赛、趣味体育比赛、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文艺晚会、学生辩论赛、读书演讲赛、各学科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特长,促进个性发展。同时,学校还要组织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春游秋游活动,祭扫烈士墓,邀请老革命、老战士来校为师生国主义教育、革命优良传统讲座,并结合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节假日(如无烟日、禁毒日、交通安全日等)开展相应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面与应对能力,培养其适应社会能力与成为合格公民的意识。另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到各村民小组中去宣传环保知识、防火知识等;倡导学生开展“节约零用钱,志愿献爱心”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班做个好成员”,培养学生养成发挥主体意识、弘扬奉献精神、体验道德教育、体会关爱他人的思想品格。
六、结语
篇4
【关键词】学校;安全工作;安全立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9-01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此管理办法把学校作为处理事故的主体推向“风口浪尖”。在具体事故的处理过程中,学校既显得“无能为力”,又常常处于“挨打挨骂”、“四面夹击”的尴尬境地。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首中之首。学校工作是否开展、怎样开展,常常以有无安全隐患为基本依据。越来越多的“不准”、“不能”、“不许”“不得”等教育规约出现并左右着学校教育生态,学生的成绩,素质的好坏都与安全有关,形成了一个教育的怪圈。
学生是独立个体需要活动,受到意外伤害,是无法避免的,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学校在无任何政府性、制度性法规保障下,还要爱到社会、媒体的舆论压力,绝大多数情况学校只能消极防范。但凡存在安全隐患的活动,哪怕有益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学校也绝不敢积极开展。而包括安全在内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学习的责任又全在学校身上。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做到有法可依。使学校活动则因考虑安全因素的影响大多不能正常开展。
在处理偶发安全事故的最终原则是保护学生的权益,而教师的权益却似乎是无足轻重的,教师体罚学生“上纲上线”,教师受到学生的伤害则是自身的原因。当教师、学校防范心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的时候,就如动物在散养的过程中,会发生伤害饲养者的事故那样,最安全的饲养方式就是圈养。学校选择保守的、相对安全的教育行为又对教育的功能发挥了多少作用呢?请看现实中我们中部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作为。
首先学校安全教育不能影响正常活动的开展学校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各方而的全而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活动应该足丰富多彩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比较激烈的活动,学校当不以阻遏学生天性来‘减少体育课、减少野外活动、减少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比赛’等消极的保护方式。”“学校安全”亦不能以牺牲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为代价,不能以剥夺学生正常活动为条件,不能置学生的身心发展于不顾大家常说的“圈养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作为学校、教师,要明晰安全教育与开展丰厚多彩活动之间的辨证关系。理清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事前做好充分的防范和预案。把握安全“度”。这不仅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同时又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措施。比如,上科学课时做切片,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但还是保不了有学生切破自己的手指头,教师需帮助学生处理好伤口,然后因势利导地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不能因为担心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便从此取消了实验课。同理,学生也是看着教师的背影长大的。因此,教师要时刻用“真事、真情、真心”去影响学生,用行动的榜样让学生明白“学以德先”的做人道理。
教师的工作是智慧的工作,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艺术致优雅,道德是方向,知识是方舟,艺术是方法。作为教师,要时刻保持“热忱的头、温暖的心”。要时时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精彩。
教师要做一个精神修炼的寻道者,要做一个教育实践的深行者,为此,教师的教育视角要站在高处、教育激情要停在平处、教育行动要走在宽处、教育效果要落在实处。同时,教师始终要保持对教育有高度、有热度、有深度的“三度”情怀,对学生有包容一切错误的胸怀。
篇5
7月5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众气象服务全面启动。此举标志着受众数量最多的奥运气象服务正式开始,也践行了奥运气象服务筹备惠及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路。
气象服务种类全
“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应该是气象服务的最理想境界,人的需求永远是最该被重视的。奥运公众气象服务不仅要体现这些因素,还要体现“科技奥运”的成果。
在原有公众气象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奥运公众气象服务新增加了奥运场馆、观赛交通、旅游、协办城市、观赛生活等五大类气象预报服务内容,将提供奥运场馆逐3小时预报和逐3小时天气实况,各环线、高速公路、国道未来24小时交通气象预报和逐3小时观赛交通天气实况服务,其中包括能见度、路面温度、路面状况、摩擦系数,遇有降雨增加降雨量、积水深度等。
同时,气象信息媒介渠道变得丰富:由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社会公共媒体和手机短信、电话、电台、街区显示屏、预警塔、专业网及信息系统等构成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将成为奥运气象服务信息及时送抵公众的“绿色通道”。
根据不同媒体的传播和受众特点,也设计增加了不同的服务。
12121气象电话增加了英文语种服务并开通了人工热线,未来6小时奥运场馆天气预报、主要场馆天气实况、城区环路通往各比赛场馆交通天气实况、观赛交通气象预报等信息可“尽收耳中”。
自驾车或乘出租车的人们每天通过交通台,可以获知未来6小时奥运场馆天气预报、主要场馆天气实况、观赛交通气象服务、观赛生活气象服务信息和北京10个远郊区县的24小时预报。
城市管理广播除在原有的三档气象专家直播节目新增奥运气象服务内容外,还新增三档奥运气象专题节目,除提供场馆、交通预报服务信息外,还就赛事气象条件等评估以及与奥运有关的交通天气预报进行直播提示。
在报纸上新增的《今日赛事》与《今日比赛场馆天气》、《协办城市未来天气》、《奥运期间旅游观光气象服务信息》让受众多了一份“气象服务指南”。
北京市气象局对4个电视气象节目进行改版,调整分片预报内容和形式,增加奥运区域赛场预报,增加奥运版块气象服务内容、奥运场馆预报,并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专题科普分析,并准备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增加英文字幕和手语播报形式。
在网站上也新增了北京地区旅游预报、北京地区交通预报、实时天空状况信息等内容。
此外,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将通过奥运信息亭、手机小区短信等在奥运期间为公众提供特色气象预报服务和预警信息,并将向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提供气象信息,以服务国际公众。
气象服务网大显身手
信息时代,谁也无法忽略网络的力量。
打开北京奥运气象服务网(http://省略、http://省略),如同置身于一个气象信息的免费超市,你可以在这个7月16日正式上线的中英文网站上随意选取所需要的气象信息。
通过这个网站,公众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奥运场馆的天气预报预警、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报,奥运主协办城市的天气气候背景,气象与体育等气象信息。
为了给奥运大家庭成员和国内外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气象服务,北京奥运气象服务网站上还全国主要公路气象预报、北京地区交通天气预报、北京地区6小时预报、奥运城市72小时预报、世界城市48小时预报、北京地区旅游景区天气预报、全国主要城市旅游天气预报、短时临近预报等气象信息。为了方便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或游客,该服务网站同时采用摄氏度和华氏度作为温度单位。
天气瞬息万变,气象信息应该是比都市新闻更易碎的“易碎品”,因此奥运气象信息的更新速度对公众而言至关重要。
服务网也大大提高了气象信息的时效性,在第一时间奥运主协办城市的预警信息,气象信息几乎都是每小时更新一次。同时为了满足奥组委体育指挥中心、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机构、奥运成绩团队、市应急办、北京市防汛办、现场气象服务等部门或团队对气象信息的特殊需求,奥运气象服务网还为其提供每5分钟更新一次的加密观测数据,以及开闭幕式逐小时气象服务和射击、公路自行车、马拉松专项气象服务。
网站能力建设对网站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了满足大量的社会公众上网浏览气象信息的需求,北京奥运气象服务网站特意增加了带宽,预计每秒可以容纳7000至1万名公众点击,同时还在网络安全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制定相应预案,以随时应对突发天气引起访问量剧增导致网络拥堵等情况。
挑战推进服务
“八月的天,孩子的脸”,听上去,真让人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天气捏把汗。在此期间,北京与青岛、香港、天津、上海、沈阳以及秦皇岛等协办城市正值盛夏和主汛期,天气系统复杂多变。
根据有关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表明,高温、暴雨、雷电、大风、冰雹和大雾都是北京奥运会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源。
经过对近30余年气候资料分析,奥运会期间北京的降水概率在30%左右,出现雷暴天气的几率也很大,平均每3天就有一个雨日或雷暴天气。北京平均气温在25℃左右,平均最高气温接近30℃,日最高气温在32℃以上的日子接近四分之一,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概率不到1%;该时段平均相对湿度为77.3%,清晨最大相对湿度可接近100%。
来自北京市气象台的消息说,8月份可能出现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桑拿天”恐怕是运动员最担心的事情。气象部门提供的预报是医务人员采取应对措施的重要依据。
而与往届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期间天气更加复杂,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最多,灾害性、高影响天气出现频次最高,气象服务的难度最大,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承担的预报服务压力也比往届奥运会大。
经过7年的奥运会气象服务筹备,“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多云转阴,有雷阵雨”这样的天气预报表述将要被被更确切的降雨时间、降雨地点和降雨强度所代替。
届时,气象服务部门将为所有竞赛场馆、部分非竞赛场馆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服务信息:每日将4次滚动未来0~72小时逐3小时的多气象要素预报;每日3次滚动特殊赛事或赛场未来24小时逐小时风的预报。此外还根据各个场馆竞赛项目的不同,及时滚动、不断更新订正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力求提供精细化和多样化的监测信息。
考验在前
2008年8月8日晚8时,这个对于所有国人来说无比期待的时刻的天气究竟如何,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焦点。天气气候条件历来都是每届奥运会等重大活动开闭幕式成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之一,但这却也是奥运气象服务最大的难点之一。
其实,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保障工作并不仅仅是开幕式那4个小时的保障服务,开幕式之前的多次彩排,包括开幕式当天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观众的入场环节,这些都作为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气象预报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气象部门会采取跟进式的、无缝隙的动态预报,从8月1日开始,他们就要开始做开闭幕式当天各个阶段的预报服务,同时还要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进,从精度上加以订正,直至开幕式当天要预报每个小时的天气情况。
篇6
1.1学校因素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课程的安排大都以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锻炼标准为目的,很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学之初会开设短期相关教育课程,但大部分内容比较简单,缺乏应有的急救知识,导致学生面对突发的伤害事故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救或互助。在多数高职校园中体育设施维修保养不及时,更新速度较慢,比如:室外的足球门、篮球架、排球网、双杠、单杠、运动场等运动设施,终日风吹、日晒、雨淋,会出现生锈、断裂、老化等损耗,如果不急时维修和更换学生在用它们进行活动时比较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医务监督是学校对学生运动安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进行补救的是学校的医疗队伍,医疗队伍的完善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运动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1.2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中的组织者,在课前应对相关体育设施进行全方位检查,此外还应在运动前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如果有学生的身体状况存在问题,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在课程进行中,教师也应时刻观察学生的运动情况,避免因为小小的疏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更不能因为学生的年龄相对成熟就存在侥幸与放松的心理。作为教师不仅仅要在学生运动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尽量防止意外发生,还要积极的开设有关的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知识的普及,以真实的案例为题材,让学生更加直观、有效地对运动伤害事故引起高度重视。
1.3学生个人因素
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文化课占用,使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这是造成学生健康体质不断下降的因素之一,也使学生失去了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机会。到了大学的生活,虽然时间自由度较高,但是由于没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或沉迷网络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影响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而体质的下降使运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由于对体育运动的疏远使学生更加缺少关于体育运动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是爱好,具有一定的从众性和随意性,很多时候都是满腔热情的参加运动,但对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知之甚少。由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相对不够成熟,运动场上喜欢争强好胜,往往情绪比较激动,心情比较浮躁,在动作幅度加大的同时,言语也有可能出现偏激。此刻,情绪化的加重不仅会发生自身运动损伤的情况,也会对其他人产生严重的威胁或伴随着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导致隐患增加。
1.4家长因素
当今社会,工作压力比较大,很多的家长精力都被工作消耗掉,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另外,由于家长自身对体育运动接触的比较少,没有相关的运动知识,缺少对运动安全问题的重视,从而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自然也就忽略了。又有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过多的溺爱,害怕孩子磕磕碰碰,阻止孩子参加一切体育运动,家长过多的溺爱反而使教育进入了误区,这种错误的溺爱导致很多学生运动能力差体质低下,而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进行一次体育运动就会更加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和事故。
1.5校外因素
近年来校外运动的覆盖范围变广,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比较大,接触的社会人群也比较复杂和广泛,但由于校外运动没有教师现场的监督和保护,所以校外运动的时间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保障高职校园运动安全的主要途径
2.1强化高职体育安全管理意识,形成有效应急方案
近年,体育运动安全越来越被重视,2002年教育部了第12号令,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此令对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要加强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首先要有机的结合各自校园的实际情况,制订完整、有效的高职运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方案中要对指导思想、组织和领导、人员具体分工、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案等多方面内容加以明确,做到各部门协调配合,保证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学校安全管理机构要定期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加强对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的管理、监督和评议,建立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努力构建高职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体系。
2.2构建安全的校园基础设施环境,强化教师安全责任感
要加强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和安全管理,周期性的更新体育器材和相关配套设施,定期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维修和保养,做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禁止购买与安全标准不符的体育设施。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中的主导者,要先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经常参加有利于自身能力提高的学习,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在进行体育教学、课余训练以及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时既要注重教授更要重视如何让学生在最安全的情况下学练,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区别对待。结合社会实践和专业特色不断研发符合我国高职学生的学校体育新课程模式,最大程度的降低高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同时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当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与学生交流并引导。
2.3不断加强自我安全意识,普及体育安全知识
针对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要注重对其进行运动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学生组织、社团等丰富的资源,定期举办各种关于体育卫生安全知识的竞赛以及各种体育比赛,将专业知识和体育运动有效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逐渐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开设有关安全教育的专业课程,以此来普及医疗常识和自救本领,进行模拟训练,体验事故的真实性,强化心理接受能力,做到事故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还应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的风险事件,在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的同时,使原有的心理承受水平获得提高。
2.4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完善专业化医疗队伍
如何加强医务监督,首先要做到以自我监督为主,学生应与医务人员和教师紧密配合,当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医务人员,必要时进行医学检查,防止损伤的出现。目前,高职院校均设有医务室,但规模较小、设备匮乏、工作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出现复杂的损伤状况时判断不够准确,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每年新入学期间进行的体检也只是些常规的健康检查,一些身体疾病很难被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可选择与规模较大的医院进行长期合作开展体检工作,并要求大学生主动定期到医务室进行身体状况的全方位体检,尽量减少运动损伤与医疗事故。
2.5完善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法律,健全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保障的保险措施
基于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不可预见性、复杂多样性和事故处理的多重困难性的特点,急需政府立法部门制定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法规,使学校体育伤害的责任和义务都有法可据。另外,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社会保险机构和高校共同研究,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我国普通高校实际情况的学校体育伤害的保险制度,使高校体育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最大程度上减少因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带来的负担。
3结语
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08-03
1.前言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一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学生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德。然而,小学生因参加体育课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但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对此,如何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就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必须思考、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近几年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作出了归类梳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期寻找对策,力求将体育伤害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以确保学生在体育教学练习中的安全,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活动。
2.研究概况
2.1 研究目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提出一些积极可行的预防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研究内容。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学生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学生、教师、场地器材等);增强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预设教学中不安全的现象;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熟悉教材内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3 研究步骤。2010年1月(准备阶段);2010年2月-2011年9月(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分析总结阶段)。
2.4 研究对象与方法
2.4.1 研究对象:闵行区浦江第二小学一至五年级24个班912名学生。
2.4.2 研究方法。
2.4.2.1 文献研究法:以理论指导实践。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活动中安全管理的资料,为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作好了充分准备。
2.4.2.2 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最后,对实践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合理建议。
2.4.2.3 案例、现象分析法:收集典型的案例、现象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反思。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
3.1.1 学生方面原因。
3.1.1.1 学生身心特点: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同时,他们的心理社会能力也在迅速发展。此时的学生好奇爱表现但自控能力差。表现为运动中不知疲劳,不知冷热。一些学生常常累的大汗淋漓、大喘、咳嗽、面红耳赤,蹲地或坐地常常可见。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血管机能尚不完善,如果不节制大运动量,容易导致身体伤害。
3.1.1.2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安全意识是指对人的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它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所有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客观事物的警觉和戒备的心理状态。由于小学生的生心理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学生的安全意识极差,主要表现为对活动没有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判断,做事心血来潮,急于求成,忘乎所以,有时还会有一种个人英雄主义,这样最易发生伤害事故。
这类案例最常见,一般都是发生在器械练习中。
案例一: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上体育课(前掷实心球),在老师指令下,一组投掷,一组听哨音后再捡回球,有一同学急着冲上前去,结果被一球扎中。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师生应时刻紧绷安全的弦,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3.1.1.3 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
案例二:某小学五年级一女生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由于心里害怕,双手没支撑器械直接飞身腾越,一脚被山羊绊了一下,结果该同学直接用手支撑导致手臂骨折。如果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并能用自我保护的技能,头脑冷静,在落地时顺势团身滚动,起码能减轻受伤程度。这都需要日常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实践。
3.1.1.4 学生身体素质差,体育运动能力低下:学生先天身体素质较差,加上学习负担重,休息不足,加上不吃早饭的不良习惯,导致体力不佳,引起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某小学三年级一学生在上午第四节体育课上,突然晕倒,碰掉了一颗门牙。事后了解,该学生前一天晚上做作业到深夜加上当天不吃早饭,体力严重不支,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3.1.2 教师方面的问题。
3.1.2.1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安全意识不强,未实施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当。体育教学与室内的课堂相比较更难以组织和管理且它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投掷项目进行练习时,学生被安排站立的位置不恰当;需要保护与帮助的教学项目,未实施保护措施或措施不当等。
案例四:某小学体育活动课上,老师组织高年级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教学比赛,不料球被卡在了篮圈与篮板之间,用另外的球去打等方法还没使球掉下来,一位学生就抱起另一位学生,直接做人梯上去取球,由于下面同学不堪重负,一松手上面学生就直接摔在地上,导致骨折。由于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导致责任性事故。
3.1.2.2 教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的组织不合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体育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内容和适当的组织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和组织方式不恰当很容易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如:准备活动不充分,就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体的各器官不能得到良好的动员以致不能进入工作状态,就可能导致学生在进行负荷大内容练习时发生运动伤害事故。
3.1.2.3 教师对教学中产生的隐患不够重视。有的教师用成人的眼光对待学生,如:在许多对抗性游戏比赛中,学生兴趣高,场面热烈,为了获胜,动作幅度大,互相碰撞,这时作为教师如果对产生的隐患不重视,没有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就会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3.1.2.4 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对动作技能教学不符合科学原理。
案例五:某小学五年级一学生在参加区统一组织的学生体育成绩测试的过程中(前掷实心球项目),由于两脚的摆放位置不利于全身协调用力,在测试过程中该生急于获得优良的成绩,心里紧张,用力过猛,导致动作变形,膝关节损伤。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就能避免类似的伤害事故发生。
3.1.3 体育设施缺乏维护酿事故。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维修不及时,或保护措施不当,是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案例六:某小学三年级在低单杠练习时,因单杠有点陈旧,固定高度的螺丝有点松动,在做杠上斜身引体时单杠一端突然下滑,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3.1.4 意外事件导致事故。意外伤害事故一般是指自然因素,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
案例七: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参加50米×8测试中,突然间,测试场地来了一阵旋风,一下子尘土飞扬,人的视线模糊,造成两名学生迎面碰擦,发生伤害事故。在这个案例中应该说学校、学生双方都不存在责任,纯属意外运动伤害事故。
3.2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对策研究。
3.2.1 增强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3.2.1.1 学校加大对伤害事故的预防教育和安全教育,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设施,如:黑板报、红、绿领巾广播、体育课、班会课等,宣传伤害事故给家庭、学校、自身带来的危害性和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性。
3.2.1.2 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加强学生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帮助意识教育,学习掌握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帮助的实用方法及动作技能。在课堂上除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外,更多的是要身体力行学习掌握具体的自我保护技能及相关的保护帮助动作方法,知道“自护”、“自救”、“帮救”,将运动伤害降低到最小。
3.2.1.3 加强生命教育在体育课中的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体育课中有计划、有重点、有内容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实施要求,结合《体育与健身》的学科特点进行渗透。具体内容如下:
1至2年级:从基本的身体活动入手,学习健身的方法,掌握浅易的自我保护的技能。教学中通过讲解、示范游戏、比赛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安全知识、技能。
3至5年级:以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学习健身的安全常识和部分生存技能与方法,尝试合作与帮助,明白健身、保健和安全等所必备的常识。教学中要采用讲解、示范、提问、体验、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所涉内容的学习要点和技能方法。
3.2.1.4 切实采取安全措施,定期检查,消除事故安全隐患。特别是体育设施要及时维修,教师上课前认真安排和检查上课器材、器械。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和纪律,坚决制止嬉戏取闹、任性蛮干、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发生。及时制止危险动作,保障所有学生在可监控范围内。
3.2.2 加强体育教师业务培训,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教师的业务培训,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业务培训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育基本功等内容的培训。最近几年,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教研室以各区县在体育教师基本功上加大培训的力度,连续多年进行了内容不同的基本功的比赛,具体包括体育教师技能比赛;体育教师队列队形比赛;体育教师广播操比赛;体育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四课”比赛。特别是近两年,市教研室在全市小学体育教师中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把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教材,提出来大家一起学习研讨。如:爬墙手倒立、靠墙手倒立、有人扶持的手倒立,滚翻等教材,通过网络研讨,使大家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如何自我保护与帮助别人。通过内容不同,形式多样的培训、比赛,让教师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2.3 体育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内容,才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安全教育伴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安全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熟悉教材,对各项教材内容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学习,在思想上有清楚地认识,要明确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以及对运动危险的预计。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具体措施是:
3.2.3.1 跑的教学:不少教师认为跑步伤害事故的预防是最方便的,只要学生在跑时看清跑的路线,不要撞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跑的内容有许多,所以要求也不同。如短跑时要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腿部韧带、脚踝和膝关节要活动充分。中长跑在短跑的基础上准备活动的时间还要长些,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而心肺功能的发育较为迟缓,所以运动负荷的增加应是有坡度的。
不安全的现象一:在体育课短跑、中长跑的练习或考试时,学生在跑到终点后,不是经过放松慢跑或慢走一段短距离调整身心后才停下去,而是突然就停下来,或马上大量饮水等。
不安全的现象二:在体育课短跑项目练习或考试时,部分学生违反分组分道跑练习的有关规定要求,在领先跑的情况下,突然串道,改变方向,结果使其他道次跑的同学反应不及,因无法躲闪、避让,而造成伤害事故。
3.2.3.2 跳的教学:在跳跃练习前,要做好腿部韧带、脚踝、膝关节、手臂肩关节和腰部的准备活动。在跳远练习前,要在做好准备活动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讲解助跑的路线、起跳点和落地缓冲的方法。
不安全的现象三:跳远练习过程中,有人横穿助跑道;沙坑对面站人;在前一练习者未完成的情况下,下一个练习者又开始练习。
不安全的现象四:跨越式跳高练习过程中,有人横穿沙坑;有人阻挡练习者;有人站在横竿对面;有人站在跳高架的两侧。
3.2.3.3 投掷教学:由于学生在投掷的瞬间发力较猛,所以一定要做好手臂、肩部、腰部的准备活动。同时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
不安全的现象五:近距离面对面对掷;投掷区内有人乱跑;不看、不听信号抢掷、抢捡;课后返还器材时相互打闹嬉戏。
3.2.3.4 球类教学:此类教学中学生发生伤害事故较多,都是因为不合理、不规范的动作所造成的。如传球的速度,接球的方法、手型、脚型,侧身跑、转身跑的方法,人的位置等,所以在球类活动前,必须先学会正确的动作技术。
不安全的现象六:学生双脚踩站在球上,互相对比,看谁的平衡能力强,看谁踩站在球上的时间长;违反纪律,嬉戏打闹,用球砸人。
3.2.3.5 综合类教学:此类教学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极高,特别是教学比赛与游戏。因此一定要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同时还要讲明练习的规则与方法,强调公平竞争,加强安全教育。
不安全的现象七:学生自作主张,改变练习程序;为了取胜,违反竞赛规则。
3.2.3.6 上器械类教学:此类练习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做好准备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和诱导性,要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地安全教育,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保护与帮助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方法。
不安全的现象八:上器械练习时脱保;上器械练习时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不正确;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在场;器械有问题。
3.2.4 做好课前准备,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课前的准备工作往往被体育教师所忽略,因为这一忽略所引发的伤害事故举不胜举,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3.2.4.1 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备课,严密组织。对课的内容搭配要合理,练习次序要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另外,由于学生的肌肉力量较弱,判断和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在做有一定危险性和难度较高的练习前先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练习中可能出现的伤害情况,并在练习前提出,引起学生注意。
3.2.4.2 体育教师在课前应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隐患。如进行跳远教学,一定要对沙坑进行松沙,捡去大的砂石;又如在山羊分腿腾教学中,要察看山羊的四个脚是否一样高,脚上的螺丝是否拧紧,山羊的四周要放海绵垫,踏板的位置要合理等。
3.2.5 家校紧密联系,预防伤害事故发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病史情况,以便合理安排此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妥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
3.2.5.1 学校可通过开学初的家校联系会议及时了解特殊体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备案。
3.2.5.2 体育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家长、卫生老师联系,建立学生的健康信息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3.2.5.3 对特殊学生要特别保护,制定不同的练习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学生安全第一,对自己的疾病要及时告知老师,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3.2.6 建立体育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做到妥善处理“五及时”一旦发生伤害事故第一时间做好安抚工作,关心受伤学生。
3.2.6.1 及时处理:教师在事发现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2.6.2 及时送医院:经判断伤势严重时,应及时与班主任、医务室联系,及时送医院治疗,避免因耽误治疗时间,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痛苦。
3.2.6.3 及时通知家长:家长有知情权,在事发后应该及时通知家长,如实说明情况,避免发生误会。
3.2.6.4 及时探望:作为教师,在学生受伤后有责任去探望,让家长、学生感受老师是关心、爱护学生的,给他们以心灵上的安慰。
3.2.6.5 及时解困:及时与家长协调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必要时还应协助家长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3.2.7 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体育教师应当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以避免事故后果加剧。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伤害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一定会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学生的健康以及“终身体育”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建议。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由于体育运动需要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并有大量的身体接触,具有对抗性强和竞争激烈的特点,难免发生一些伤害事故。一般来讲轻微的扭伤、挫伤、拉伤、碰伤、摔伤等损伤,应视为正常的运动损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还是学生、学生家长,都应正确看待,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协商解决;对于较为严重的体育伤害事故,如:骨折、开放性损伤、由于伤害事故留下的后遗症、伤残等。此类伤害事故专门有上级部门委托第三方来处理,免得给学校与教师带来困惑与冲击,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参考文献:
[1] 翁伟.中小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9(12)教学探索26-27.
[2] 徐瑶.儿童运动伤害的预防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0(4)78-79.
[3] 黄若华等.警惕体育课中危害学生的安全隐患〔j〕.体育教学.2011(4)13-14.
[4] 杜艳美.中小学体育课堂安全问题策略谈〔j〕.体育教学.2011(4)14-15.
篇8
一、有效利用学生在校的富余时间,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渠道。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建设,落实新课程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吃苦做事的认真态度,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团结,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打造优良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就是的基础。
1.贯彻新课改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自律性较差,学习主要靠老师督促、检查、指导,获取知识主要是机械、被动地接受。 “课程标”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尽可能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配齐必要的教学配套资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应唤起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因地制宜的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思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学校应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的文化积累丰富起来。如举行宿舍联欢会、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组织民族特色传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与扩展学生知识面,加强赏识教育,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农村小学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一些图书,把这些图书下放到班级、宿舍,充分的利用这些图书,在晚上为寄宿生开设阅读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和丰富他们的知识都很有好处。
二、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重于泰山”,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寄宿制小学的安全工作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学校应该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1.培养必要的安全意识。小学生大多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问题天天讲”,对低龄学生加强照顾和监护;对高年级学生重在宣传教育,对女生则教育她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要求她们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
2.把好食品卫生、财经纪律关。学校制定制度,首先要把好采购关。二是要把好操作卫生关,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确保寄宿生在学校吃得放心,三是严守财经纪律,用好每一分钱,保证每一分补助都能足额、按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保证经费透明,杜绝浪费。
3.加强校内安全管理:一是健全并落实《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规范》、《寄宿生安全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二要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学校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四要建立安全工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长效机制。
4.加强校外安全教育。平时要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水、防电、防雷、防骗、防交通安全等教育,近年来各地交通事故频发,危害极大。如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造成19名幼儿、1名司机及1名陪护教师死亡,此次车祸还造成车上的44人受伤,其中重伤十余人,12月12日江苏徐州市丰县首羡镇后屯北事故15人死亡,8人受伤。学生入学、放学的往返交通安全就显得十分突出。学校要结合实际,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月,道路交通宣传周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的能力,教会学生在校外遇到危险时的求救方法,对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要采取跟踪保护。
5.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除了对进入学校的食品、饮水等,学校应严格把握教室、寝室、食堂的质量,消除火灾隐患,依靠家长、社会共同构建安全网络,建立家长联系卡,实时召开家长会,签订《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校方与家长的职责,共同管理,确保寄宿生的校内外安全。
三、强化服务管理意识,加强服务管理
1.规范管理,促使后勤工作正规化。要从严格管理着手,及时消除矛盾,堵塞漏洞,具体抓好食堂和宿舍管理。食堂要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宿舍要把好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应挑选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学生,担当宿舍长,助理班主任管理好宿舍的日常工作,制定《宿舍管理规定》、《住宿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指定专人负责检查,以此来规范住宿学生的行为,如床铺整理、清洁卫生、物品排放、住宿纪律、考勤等,从示范到学生观摩,最后学生尝试到成功,并通过对进行评比,评出“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希望之星”、“优秀班委”等,使学生在成功中快乐成长。
篇9
中小学生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市教体局及县安监局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现就做好2010年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继续完善和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
各校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确保师生及学校财产安全。
为加强领导,县教体局将安全工作领导组调整如下:组长王威麟,副组长叶红、张正光、毕永生、章韵琴,成员有许启福、章熙庞、邵风华、汪云路、洪东来、周金文、葛有钦、许长富、倪向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普教科,具体指导学校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演练、卫生防疫、食品卫生、健康教育、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
各校要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要制定或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
二、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各校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时,要紧紧围绕学校实际,重点开展以下教育活动:
1.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师生要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常锻炼。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和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工作,积极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
2.认真组织“安全教育日”活动和安全演练。今年3月22日(星期一)是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学校要与当地公安机关和共青团等组织密切配合,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5月12日和9月18日全县各校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演练,寄宿制学校还要不定期组织住校学生进行消防演练。5月19日开展全省安全教育日活动。
3.扎实开展“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活动。今年4月份第一周是第四个“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溺水已成为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第一杀手。各单位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集中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的教育。同时要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提醒学生家长在夏季要教育孩子注意游泳安全。
4.积极开展“全省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周”活动。今年9月第四周是“全省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周”,各校要围绕“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学生普遍进行一次交通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交通法制观念,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努力使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降到最低限度。
5.6月份继续开展预防血吸虫病、艾滋病和三项专题教育活动。100%的学校要开设三项专题教育课,中小学生对血防知识,预防艾滋病和的知晓率达90%以上,真正让师生健康、快乐成长,当前中小学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已刻不容缓,今年我县必须创建两所县级中小学预防教育学示范学校。
6.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教师,暂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要配备师生心理咨询的兼职教师。
7.积极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卫生教育。规范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明确校长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负总责。所有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同时,要教育师生不购买“三无”食品,防止学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
8.全面加强对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培训。各校都要制订详细的培训方案和计划,采取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有步骤地开展安全培训,培训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经费,有考核。力争做到全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三、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学校安全管理能力
各校要依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安全常规管理工作:
一是广泛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平安校园”的建设是动态的,各校要认真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部署,进一步明确创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
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通过创建活动,建成平安校园。
二是继续抓好校车管理工作。重点解决农村地区使用拼装车、报废车、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上下学问题,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学生上下学接送车辆有效管理机制。有校车的民办幼儿园要按照交警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校车的统一标识、统一改装,符合校车的管理要求。
三是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以及十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尤其要坚决防止校外犯罪分子侵入校园、伤害学生事件发生。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教师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心理问题,注意化解个别师生间和学生间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发伤害事故。通过努力,使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是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安全管理,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小学教学点的安全管理。重点做好农村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学校食堂、饮用水、厕所等设施和条件。要定期开展学校及教学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学校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整改、消除隐患。
五是强化对民办学校的安全管理。县教体局相关科室要加强对民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着力从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加强教育、充实管理力量等方面抓好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检查,督促学校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到实处。
六是加强预防拥挤踩踏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各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大班额,对教学楼、宿舍楼等楼梯口、楼梯通道、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要认真进行排查,安全出口标志要明显,上、下楼梯的中间线要划定,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要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杜绝因大班额带来的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是加强对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的管理。各校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继续在学校开展禁止学生携带刀具、督促学生及时上缴刀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在校师生对非法携带、持有管制刀具的危害性的认识,同时要强化检查,今年的春、秋两学期,各校要分别组织开展一次清查管制刀具的行动,努力消除校园携带刀具的安全隐患。
八是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指导和检查,严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所有学校食堂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严把饭菜质量。对无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无健康证、卫生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学校食堂要坚决予以停业整顿或限期整改。要主动联合有关部门对学校门前饮食摊点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净化学生的就餐环境。
九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保卫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校门卫值班和保卫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学校门卫管理,认真做好学生和外来人员进出学校记录工作,坚决防止闲散人员进入校园,同时要认真落实学校24小时安全巡查值班制度。
十是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比赛、课程、锻炼、场地等相关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确保在实施体育活动时的安全。
十一是加强防雷工作,我县是雷暴活动频繁地区,年均雷暴日数50天以上,雷暴破坏力大,各校要进行年度防雷检测,并建立完善检测档案,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十二建立准入制度。学校对自聘的工作人员要每年进行政审一次,对身体健康、政审合格的人员方可聘用,并签定聘用协议,建立档案。
十三是对一年级新生入学和幼儿入园要进行验证登记,对没有接种疫苗或漏种疫苗的学生要告知家长及时补种,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十四是落实请示报告制度。继续加强对学校组织的春游、夏令营、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的安全管理,严格报告、审批制度,确保师生校外活动的安全。:
十五是健全安全工作台帐,及时记录安全方面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上报,做到情况清楚,责任明确。
十六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认真落实各项规定和要求,提高依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水平。
四、畅通信息,检查监督,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措施落在实处
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
(一)体育比赛活动;
(二)演唱会、音乐会等文艺演出活动;
(三)展览、展销等活动;
(四)游园、灯会、庙会、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
(五)人才招聘会、现场开奖的彩票销售等活动。
影剧院、音乐厅、公园、娱乐场所等在其日常业务范围内举办的活动,不适用本条例的规定。
第三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承办者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有关安全工作。
第二章安全责任
第五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以下简称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责任人。
第六条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应当制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组织方式;
(二)安全工作人员的数量、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
(三)活动场所消防安全措施;
(四)活动场所可容纳的人员数量以及活动预计参加人数;
(五)治安缓冲区域的设定及其标识;
(六)入场人员的票证查验和安全检查措施;
(七)车辆停放、疏导措施;
(八)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导措施;
(九)应急救援预案。
第七条承办者具体负责下列安全事项:
(一)落实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和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宣传教育;
(二)保障临时搭建的设施、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三)按照负责许可的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对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对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承办者有权拒绝其进入;
(四)按照核准的活动场所容纳人员数量、划定的区域发放或者出售门票;
(五)落实医疗救护、灭火、应急疏散等应急救援措施并组织演练;
(六)对妨碍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七)配备与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专业保安人员以及其他安全工作人员;
(八)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八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管理者具体负责下列安全事项:
(一)保障活动场所、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安全规定;
(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
(三)保障监控设备和消防设施、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
(四)提供必要的停车场地,并维护安全秩序。
第九条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得妨碍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
(二)遵守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治安、消防等管理制度,接受安全检查,不得携带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危险物质或者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
(三)服从安全管理,不得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不得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投掷杂物。
第十条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核承办者提交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申请材料,实施安全许可;
(二)制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监督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三)指导对安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四)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对活动场所组织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改正;
(五)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对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改正;
(六)依法查处大型群众性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处置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实行安全许可制度。《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对演出活动的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承办者是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内容不得违反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公德;
(三)具有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工作方案,安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
(四)活动场所、设施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二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由活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预计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由活动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实施安全许可。
第十三条承办者应当在活动举办日的20日前提出安全许可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承办者合法成立的证明以及安全责任人的身份证明;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方案及其说明,2个或者2个以上承办者共同承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还应当提交联合承办的协议;
(三)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
(四)活动场所管理者同意提供活动场所的证明。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有资质、资格要求的,还应当提交有关资质、资格证明。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收到申请材料应当依法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受理的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对活动场所进行查验,对符合安全条件的,做出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做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对经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不得擅自变更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或者扩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规模。
承办者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时间的,应当在原定举办活动时间之前向做出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变更,经公安机关同意方可变更。
承办者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地点、内容以及扩大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规模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申请安全许可。
承办者取消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应当在原定举办活动时间之前书面告知做出安全许可决定的公安机关,并交回公安机关颁发的准予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许可证件。
第十六条对经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安机关根据安全需要组织相应警力,维持活动现场周边的治安、交通秩序,预防和处置突发治安事件,查处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七条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负责执行安全管理任务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凭值勤证件进入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向承办者索取门票。
第十八条承办者发现进入活动场所的人员达到核准数量时,应当立即停止验票;发现持有划定区域以外的门票或者持假票的人员,应当拒绝其入场并向活动现场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报告。
第十九条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治安案件的,安全责任人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承办者擅自变更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或者擅自扩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举办规模的,由公安机关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未经公安机关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由公安机关予以取缔,对承办者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承办者或者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管理者违反本条例规定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治安案件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安全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治安管理处罚,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故,安全责任人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或者不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对安全责任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员有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批评教育;有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威胁公共安全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将其强行带离现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履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职责中,有、、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 上一篇:超声波污水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历史文化走廊设计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