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本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从平台的运行模式、运行效果等方面做了介绍。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33-02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课程设置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良好的研究平台。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意义
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一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是体现其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先进、高效和开放运行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是一流大学的标志。传统医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并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只要完成“规定动作”即可,故注重课内实验,轻视自主学习[3,4]。上述观念在强调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的今天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改革当前传统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既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搭建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
1.分层次运行模式。(1)基本实验技术培训。实验中心选取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和鉴定、DNA提取和鉴定、RNA提取及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蛋白质提取及western blot、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等,专职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通过基本实验技术的培训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2)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建立实验方法,完成选题及实验的全过程。在实验进行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和启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最新理论与技术、最新方法和手段并应用到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3)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践。第一,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综合设计实验的基础上,中心鼓励学生申报院级、校级和省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排教师指导,提供实验场所、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为各项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第二,选送拔尖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中心依托学院科研实验室,为动手能力强、对教师的科研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机会。在老师直接指导下,本科生围绕部分课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科提供优秀的研究生后备队,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中心已组织数十名学生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系统科研训练,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在读研读博时能更快地开展课题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参与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中心不断培养并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科技竞赛,如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等。参与竞赛的同学充分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获奖与否,享受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为学生成长积累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2.平台运行的坚强保障。(1)人员保障。平台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凝聚了一批热衷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人员相对稳定、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较高、热衷于实验教学、充满朝气的实验教学团队。这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嬷敖岷系氖笛榻淌Χ游橐约耙滴袷炝贰⑺刂式细摺⑾喽晕榷ǖ氖笛榧际醵游椋为保证平台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制度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时,优先考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在组织、制度及管理方面有保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与管理、经费投入、教学质量监控和鼓励实验教学改革以及规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政策。实验中心始终坚持“管理机制―质量体系―评估制度”三维并举,保证中心“以人为本、高效集约”的运行,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3)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均投入固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费和教学消耗费,专款专用。学校也建立了激励机制、奖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行机制,优先保证中心在人员配备、经费配套等方面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实验中心建设环境,激励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三、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接触科研,学生们自觉自愿去学习、去探索。在创新实验活动中,鼓励广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设计自己的课题,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准备实验动物、安装调试实验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研训练中,学生首先要确立实验目的,围绕实验目的查阅大量文献,最终设计出详细的项目方案并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需拓展思维,分析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们无论是申报科研项目还是参加各级竞赛,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在团队协作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取得的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生设计和完成创新性实验近60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9篇,多次获得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五、结语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研态度,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值得在更多的医学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凤兰.高校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4,(15):281-282.
[2]成丽,杨祖幸,汤洁,李峰,汪宏,吴勇.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66-168.
[3]郭静,周红,吴晓燕,郭军.基础医学分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29-531.
篇2
[摘要]研究生是未来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学科群的特征,指出学科群建设对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为如何构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学科群;研究生;培养
[作者简介]庞军,广西中医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杨扬,唐宏亮,广西中医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55―03
21世纪,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研究生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学科群的建设在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给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学科群的概念及其特征
学科群是在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事物。它是为适应社会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科学研究向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而形成的学科建设模式。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科群既包含同类的相互关联的学科体系,也包括学科的建制。狭义的学科群则是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这一组学科中包含有若干个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与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内容上互补递进,它往往由在一级学科下发展起来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学科组成。
学科群具有如下特征:
1.创新性。学科群创新性体现在:(1)理念的创新。单一的学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重大理论的突破需要靠强有力的学科联合以及创新,学科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可见,其产生的本身就是创新性的一种体现。(2)崭新的体制。在长期学科分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单一学科模式,其体制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交叉学科建设则必然会打破各自为政的传统状态,为新生学科的发展提供沃土。(3)创新思维的源泉。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是许多创新性学科论点与方法产生的源泉,是科学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正因如此,不同知识体系的交叉,可促进大量新兴学科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事实证明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多位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
2.综合性。综合性学习,是当前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学科群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性,主要是因为学科群囊括了多门学科以及专业,并通过采各学科之所长,集各学科理论之精华,走综合创新之路。因此,其科研成果往往是各学科精华的综合。其次,在综合性的学习中,通过交流与协作可加深学生对不同学术领域以及多元文化的了解,这些都将极大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发挥学科群中多学科综合效应,凝聚各学科的科研、资源和力量,就可以形成综合实力,组织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
3.协同共生性。学科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协同共生性。这种协同共生性表现在:第一,每个学科的参与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在学科群中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合作的强烈意识,有无私的奉献精神。第二,学科群内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链接形成了一个学科环,一个学科的发展可以为另一个学科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营养。第三,学科群间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链状关系,而且还呈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网状关系。学科生物网的形成大大丰富了学科的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共生效应。可见,学科群内部各学科间遵循着协同共生原则,各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通过相互合作以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4.优势性。学科群的优势性体现在其将众多的学科分支整合在一起,使各个学科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专业资源能够产生强大的合力,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单一学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在。学科群中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能发挥优势和效能。另外,学科群是通过挖掘各相关学科的优势、特点而整合成的一个群体。因此,在学科群中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性。
正是由于学科群具备以上特征及优势,所以,它成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学科群建设有益于研究生创新性的培养
1.跨学科课程设置有利于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跨学科课程教学,大大丰富了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具备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广阔的知识面能拓展一个人的思维,能够使人站在更高、更广的领域中思考问题。因此,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能为研究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有利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在专、深、广博的三维空间发展,有利于拓展学术领域,增加学术储备,为跨学科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跨学科领域研究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首先,研究生涉猎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可以突破本学科领域固有的思维模式,易于触发灵感,产生顿悟,从而萌发新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又往往会产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其次,跨学科的研究可以使研究生的思路得以扩展和发散,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和突破,使他们能够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上去观察、分析以及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解开认识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神秘面纱。
3.跨学科学术交流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准。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产生创新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组织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可促进研究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以利于相互借鉴、产生互补效应、提高创新性;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通过与同行或者不同领域的专家接触交流,可以开阔眼界,激发灵感,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建立新兴交叉学科,加强学术交流,能够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能力结构,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总而言之,学科群的学术交流打破了学科间的阻隔,由此产生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大量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4.多学科集成和综合交融的特征,构建了创新人才培育和成长的环境。首先,学科群所具备的多学科优化集成的基本特征,契合这种环境的建立和条件的生成。因为,在学科群这样的学科建设模式中,多元化的结构形式使其具备了完成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社会服务的功能;在这种模式中可促进多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聚集、综合优势向高、深层次发展。因此,具备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功能和孕
育知识广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使创新人才培养始终处在学科多维发展的过程之中,处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的冲击和融合之中。其次,学科群内不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融,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间引用,都会撞击出创新的火花,这不仅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环境,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为产生新观点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最后,学科群是一个相互协同、共同进步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习与科研有助于培养自己修已善群的品行、公平竞争的意识、奋发向上的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
(三)学科群建设给予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
1.解放思想,增强意识。学科群的出现说明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因此,从教育者的角度而言,学校各部门需要解放思想,树立大科学的思想,清醒地认识到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制定政策、方针提供多种便利的条件。从研究生自身角度来讲,研究生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应该增强做“通才”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乐于接受不同专业的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跨学科的专业设置。在知识经济处于主流地位的时代,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应该更贴近时代脉搏,更具有前瞻性,要突出强调科学性、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以适应未来全球经济、科学、文化交流、合作与竞争对人才的各种要求。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所修课程应该做适时、适当的调整与补充。首先,为提高研究生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除了依照导师的科研方向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外,还要开设一些关于相关学科发展前沿与动态的必修课,从而引导学生去涉猎新的领域、探索新的知识。其次,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要有跨学科意识。这就必须挖掘各个学科的研究优势,整合原有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以相关学科为基础组建学科群,优化专业结构,实现资源互补,从而促进多学科联合并发挥学科群体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益。
3.提高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建立多学科或多领域的导师队伍。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更新,必然要涉及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交叉学科。因此,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研究生导师仅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原地踏步,仅凭过去那种单向深入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再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前进领航者的导师,必须要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积极主动地为学科发展开设窗口、安装接口,准确地引进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适时地介绍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需要提高研究生导师跨学科研究、综合性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的攻关能力。另外,在研究生培养上,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所还是沿袭了由一名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方法,这种一家之说的传授方式往往会造成研究生视野狭窄、思想局限、知识面单一,从而妨碍了各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流,不利于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因此,应改变单一导师制的做法,逐渐形成来自不同学科的两位或多位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导师团队。
4.建立学术交流的平台。交流是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学术交流可以启发科技人员的学术思想,提高思维创造能力,丰富学科知识。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如综合性学术会议、专题学术讨论会、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涉猎不同的专业或领域,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展示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以便相互探讨,求得更好的发展。
篇3
1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对医学院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制度是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的组织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其具有治理和预防的双重功效,是治标和治本的有机统一。
富有成效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围绕学科内部各要素,如重点学科带头人、学科队伍、学科环境、科研信息、科研成果和实验设备等人、财、物制定符合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管理体系。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涵盖了高校的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研究方向和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的内容。
可见,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今天,创新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必须合理调整和配置学科建设各要素,在团队建设、配置资源及经费使用等方面建立合理第一的评估指标体系、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等,确保制度的先导性、组织科学性、执行权威性、激励的有效性以及约束的可控性,从而更好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全面实现。
2 当前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缺陷
21 制度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
学科建设工作涉及高校科研处、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纪检监察审计处等众多职能部门,但是各个部门在制订相关管理制度的时候,往往仅从本部门角度出发,注重单项制度的建设,而没有从学校整体学科发展规划出发,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关联性,形式分散、交叉重复,各项制度之间缺乏彼此衔接和配合,就制度而制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制度链,不仅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而且制度执行力也受到严重影响。
22 制度执行力缺乏权威性
制度权威性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力。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的危险还要大。”在当前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领导执行制度的原动力不足,把制度当“摆设”,靠经验和行政权力来实施管理,并未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二是制度内容重点不突出,执行者对制度解读不透、不准,无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三是缺乏对制度落实的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缺少有效的目标导向机制和科学的评估指标机制,对学科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制度的执行缺乏严肃性,使制度丧失了应有的权威。
23 制度制定缺乏前瞻性
当前学科建设管理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例如随着学科的发展,其研究领域越来越宽,研究团队越来越庞大,人员结构越来越交叉,高校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会由于信息不完全、或设计者的理性局限存在制度漏洞。一方面,有些高校领导对制度的执行和督视不够,认为制度报批后就完事大吉了,一些学科制度的内容没有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进行修订和完善,致使有些制度落后于实践。另一方面,各高校对若干个学科的管理模式往往单一,缺乏差异化的制度管理,导致制度缺位,难以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
3 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几点创新
31 科学设计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内容体系
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服务于学科发展的目标。因此各高校职能部门在制订相关文件、办法、条例时,必须根据学科建设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求制定本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学科建设总体规划,是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走向的战略性构想,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建设思路、学科定位、实施途径、战略目标、保障措施等核心内容,对学科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各高校要从自身学科总体发展规划出发,构建学科目标导向机制。只有确立了学科发展规划,高校学科建设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引领学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建立分权组织体制,以高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各职能部门根据管理权限性质,对目标体系涉及的所有制度进行梳理,将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为战略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部门目标等,要与各级、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任期目标、岗位责任目标和部门目标相结合,明确各分项制度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各部门之间制度的关联度和对接点,保证制度体系运行通畅,只有每个部分都设计得合理、衔接的清晰,整个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才能有效运行。
32 重视强化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执行力是高校内人、财、物等各类资源相互作用、整合后所产生的合力。制度建立后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重视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监督,就要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激励体制和监督机制。
(1)建立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是重点学科建设过程的脊梁,是根据重点学科的指标体系对重点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予以科学的评估和测量,形成一个以绩效为核心、有效控制和反馈的管理体系。
学科建设评估指标的实施包括学科点自评、学科点互评、专家组评估、外部监控、主管部门始终进行检查和监督等。绩效评估讲究效果、注重业绩,只有通过绩效评价,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成果,通过绩效反馈,及时改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及按时保质完成,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科建设的进度、尺度和方向,产生良性循环并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2)建立制度执行的激励机制,培育执行文化。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积极激发学者的学术积极性,因此,在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中,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应建立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教学科研业绩津贴和特殊津贴所构成的复合式薪酬分配体系,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等,在实际运用中要反对平均主义,将激励落到实处。其次,在物质激励的同时,应充分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对学者们做出的成绩给予一定的荣誉,激发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肯定。最后,要优化学校组织内环境,营造宽松、兼容、崇尚创新的学科环境,坚持学术自由,研究自由,努力为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人、财、物力资源,并从薪酬制度、考核、大型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支持学科交流和学术创新。
33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学术权力规范运行
激励诚实劳动,制裁作伪行为,是学科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学科建设管理中建立监督机制,对保证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科研成果评奖、科研项目立项、项目结题、学位论文审核、、职称评审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阻碍着学科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监督机制。首先,加强行政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高校纪检、监察、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的监督职能,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为大家树立执行制度的行为典范,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加强学术监督。学科建设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增加了对学术腐败监督的难度。因而必须加强学术监督的制度建设,建立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采取学术评价公示制、公开答辩制、匿名评审制等方式,对其认定结果和评奖结果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公众举报,以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术成果进行评判,通过学术监督的制度建设增强学术管理的公正性,使学术权力在规范性和公正性的轨道内运行。最后,加强媒体监督。加强学风建设,举行学术道德交流会,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营造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
篇4
关键词:创新研究;艺术;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0-01
“古埃及象形文字与壁画”一课,在艺术课程中属于“欣赏、评述”与“综合、探索”相结合,可以从想象、研究、思维、实践等多途径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以美术为主的艺术课堂让学生充分参与,具备了艺术课程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所收获,也会留下遗憾。下面结合许老师的课,做相关探讨。
一、艺术与环境
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室的环境布置。对于上这一课的许老师来说,可谓用心良苦。为了让学生融入到本堂课的学习中来,许老师在美化教室的同时,还为学生的创作活动提供了典型的绘画素材,让学生在创作的活动中时刻记住埃及绘画艺术的程式和特点。其次,学生的座位安排,打破了平时的平行方式,以小组的形式围绕老师形成一个有效的“生态学习圈”,让这个师生倍感亲密的“生态圈”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有效的合作中进行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教室的环境布置和学生的座位安排来看,符合生态课堂的自然环境,环境的生态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生态学习的条件。
二、艺术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自然是变化无穷的,因此,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本节课中让学生欣赏埃及艺术,让学生们了解埃及的艺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埃及作品的表现内容又与现实生活有所不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观察,去品味古老埃及艺术的美。
三、艺术与思维
学生思维的强度取决于教者在课堂上所营造的气氛和给予学生思考命题的深度。在这堂课中,教者的循循善诱,教学设计的环环相扣,让学生一步步进入艺术的殿堂。整个课堂用视听效果把学生的视觉、听觉都调动起来,以表达、交流等连接和转换,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艺术潜能的机会,赋予他们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团队的合作、交流、评价中,体验艺术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与满足,使他们获得了身心的和谐发展。
四、艺术与技巧
在艺术课堂中,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戏剧、舞蹈,传承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学习相关的艺术技巧。在本课中,古埃及绘画的特点形象点明了这个古老民族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特征。通过教师示范以及教室环境的渲染,从教者的示范到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个别辅导,以及在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旁敲侧击或点拨勾画,既让学生在自我选择、自我发展中学习古埃及富有东方传奇色彩的绘画特点,又在观察、欣赏中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五、艺术与民族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于古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现代人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堂课中,古埃及的文化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心里。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在这堂课中,教者用艺术的感人形式(影视作品、生活片断、图片)、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许多学生的作品表达了学生在学习这堂课后的情感和他们的文化追求与需要。对这节艺术课提出以下二点建议,仅供参考。(1)绘画方法的传承与教授过程中,既然是草稿式的绘画,就要强调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表现,何不适当地强调一下草稿的“随意性”呢?让学生在勾勒创意和想象时,圈圈点点,涂一涂,抹一抹。绘画重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元代大画家倪云林曾说过:“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最好的解释了。(2)学生评价时,可以采用师评、生评、互评等评价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创意,说得有创造性的学生,除了及时表扬之外,可以用小红星或小红花进行奖励,或者以最佳创意奖等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广度,让学生觉得在这堂课中学有所得,感有所悟。
六、结束语
总之,许老师在这堂课中采用“草稿式”的绘画方式给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点亮火花;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以埃及古老的绘画艺术传授古埃及人的绘画特点;以富有创造性的纸偶人像,简洁明快的示范震憾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通向艺术的大门;以艺术审美为主线,在欣赏、评述中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发现,让学生创作出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作品。这正是当代教育家商友敬先生所说“活泼泼的教育”的真实写照。这是一堂典型的生态课,课堂环境的自然生态,师与生关系的生态,“教”与“学”的教学生态,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想象空间生态,学生成果展示的评价生态,同时也处处体现教者对艺术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践行。“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这个命题与“人类的爱情”这个命题一样,是永远的,是永恒的。对于所有的艺术教育者来说,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又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所有的艺术教育者在从事教育的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研究的命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教师科研;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競争环境下,创新、开发型的IT公司、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既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也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单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与成果,在计算机专业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
为使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能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我们对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培养人才现状以及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1.1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现状
多年来,从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应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以及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了初步的编程、网页制作、数据库建立等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但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还存在诸多不足,创新能力缺乏:(1)计算机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专业技能有待提高;(2)程序设计能力不强,实现算法的能力偏低;(3)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综合能力较低,与社会需求差距大;(4)综合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1.2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应用型人才包括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应用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是以操作技能和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除具备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技术创新、技术二次开发、综合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因此,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操作技能,同时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系统综合开发能力、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等四种能力。
2 教师科研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几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横向项目10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多项,各类教学成果20多项,300多篇,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科研与教学团队,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并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2.1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科研是高校教学活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根本保证。以科研促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提高教学深度和广度的前提条件。教师通过科研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教师科研成果的介绍和讲解,感悟到学海无涯,创新无限。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才能不断创新、进步。为此,我们发挥教授、博士的科研优势。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通过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解课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础上。引入研究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深度。通过成果的应用,拓展教学的广度。例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没有给出图像算法设计的内容,平时学生对图像处理接触也较少。教师结合讲解哈夫曼编码的数据压缩功能,介绍各种数据压缩算法和系统,并将“分形压缩算法”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到,除了欧氏几何学之外,还有一门分形几何学。分形几何学有很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学科中可以应用来解决图像压缩问题,且压缩率比较高。但是,目前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创新的欲望。
2.2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
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科研,实行“教、学、研”相结合,鼓励教师把科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中。
教师结合相应的专业课程,从教师的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中选择适合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的项目,按照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将研究成果融入到课程实验中。把教师课题中模块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设计与分析、代码实现等分解成实验项目,总结出实验目的、系统功能、指标要求、实验设备、算法步骤或流程、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与分析、实验结果、代码清单等实验流程和要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等创新实验项目;并将教师与实验有关的教改成果,例如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实验方法与手段等应用到相关课程的实验。创建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设计训练、综合训练的“四步训练,五种能力”实验教学模式:应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开放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对实验采用灵活多变、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增强科研意识,教学科研密切结合,将前沿科学和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的效果。
2.3创建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我院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创建了“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两个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宗旨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教师研究团队进行创新与开发,同时吸收专业能力较强的硕士生、本科生协助研究与开发。达到创新与开发,并培养出一批创新型应用本科人才的目的。
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由年轻的教授、博士承担。负责制订创新工作方案,包括创新任务、创新目标、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前期培训、时间安排、创新成果验收、评价总结等,并组织实施。创新工作室的本科学生可以由专业教师推荐的优秀学生,也可以是有兴趣自愿报名参加。还可以是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等学生社团推荐的。具体办法:接受大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报名-对报名学生进行考核-指派团队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前的培训-指导教师给学生分配研究或开发任务-学生研究或开发-提交研究或开发成果-成果验收与评价。
几年来,创新工作室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驱动,主要研究与开发项目包括:基于GEP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多核机群的Petri网并行算法研究、演化算法在物流企业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智能物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等。学生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中,负责了算法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运行与验证;系统网站的架构与模块设计、功能的详细设计与编程实现、系统与网站的运行与测试、撰写文档等工作。另外,通过创新工作室指导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学生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申报了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每年都有5~8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使学生成为了真正的项目主持人,达到了创新工作室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因此,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使得一批学生比较完整地参与了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亲自参与和主持了创新研究与开发设计,学会了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了解了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独立工作与合作能力、专业素质、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也加深了学生的知识深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了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动力。
2.4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我院教师承担了多个横向开发项目,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或网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建立了一个“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供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综合项目开发训练。该基地的案例由科研项目主持人去除知识产权、简化处理和增加二次开发接口后,将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文档、代码等提交给实训基地。实训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每一个科研项目案例的开发全过程及各个阶段制作成动画演示系统,供教师在实训前给学生进行培训,学生也可以自己一边演示一边实训。案例系统或网站还提供二次开发的接口,供参加实训的专业学生进行二次开发、运行与测试。
“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通过案例的开发过程演示,采用开放式、解剖式的直观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软件系统开发过程的市场调查分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总体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功能设计、代码设计等各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使用的开发工具、数据库等专业技术和专业工具,加深学生对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的理解及综合运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对软件系统开发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通过具体的实用案例系统或网站,学生学习各功能菜单的代码,掌握要实现某一功能模块的关键算法及代码实现。通过建立具体的数据库,让学生学会如何建立数据表、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构建实用的数据库。通过功能模块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调用,使用学生掌握系统中前台与后台数据的连接方法。同时,学生通过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在原系统或网站基础上,自己动手添加功能模块并编写代码实现。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二次开发进行功能模块训练,通过项目驱动开展系统开发实训。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完成系统的开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与团队合作精神。
2.5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培养创新人才
学科競赛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以競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競赛,培养一批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的学生骨干。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师科研促进学生的学科競赛。培养创新人才。(1)以教师科研项目依托,通过创新工作室组织参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依靠项目组的集体智慧,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开展针对性的训练;(2)以“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作为训练基地,结合参赛科目、内容,选择相应的科研项目成果案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3)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项目和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凝练和提升。推动学生个人或小组参赛。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计算机网络大赛、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等学科競赛,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逐步形成了以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的实践模式:以教师科研项目组建参赛小组-创新工作室分小组集中训练-校级选拔赛-选拔出参加全国或省级比赛选手-创新工作室重点训练-指导教师带队参加比赛-召开总结会-奖励获奖选手。通过依托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以创新促进競赛,以競赛提升创新,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与成效
我校计算机专业依托计算机教师科研和教学团队的科研教研优势,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将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通过创新工作室、“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学科競赛等形式、以任务驱动式、案例分析、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推动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共获得了10多项区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的立项资助:在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计算机网络大赛、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等比赛中,共获得10多个国家级奖项、20多个省级奖项。我校计算机专业依托教师科研,促进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创新
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初中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所以,物理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向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教学目标。因此,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构建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制教学仪器模型,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演示实验有其他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强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乒乓球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等,我还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将电池盒、开关、电线、电压表、电流表、灯座及灯泡等排布其上,然后将演示板立在讲桌上,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也一目了然,我演示起来也得心应手。所使用的器材学生都很熟悉,可以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实验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使他们意识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材上设置探究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是让学生去主动探究,而是替学生设计好实验步骤甚至做成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不能够直接参与,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认识这些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从而理解并掌握正确的物理规律。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动,在这一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样变化?浮力怎样变化?浸没在水中的体积怎样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作出猜想和假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和分析论证,总结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升华学生所学的知识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初中教材中的小实验教学。小实验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小制作活动,如自制电动机、测力计、潜望镜、简易望远镜、三棱镜、电铃、楼道电灯开关电路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又为学生将来自制简易用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小实验教学还可以教育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
四、拓展实验教学的思路,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篇7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 610061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科教管理并提供管理对策。方法 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采取创新管理方法,较前一阶段工作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采取创新管理方法能让医院职工更加积极主动工作,工作成效也较以前明显改善。结论 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创新医院科教管理对策,可促进医院的发展。
[
关键词 ] 加强制度;创新;科教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a)-0055-02
[作者简介] 罗东霞(197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科教科副科长,主要从事医院科研继续教育管理等工作。
医院的管理层分布在各职能科室、临床以及医技科室,每个管理者都会按照行政职务的职责要求来实施管理工作,在这职权基础上确立组织地位,形成内部人际关系,相互提供信息,做出决策,在全院管理工作中科室管理者非常重要。医院要发展,观念的开发和思想的革命是关键,医院领导的经营观念是医院发展的指导思想,[1]创新是指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管理者,能够结合医院工作的特点提出前瞻性的创意,本文针对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创新医院科教管理,就当前医院科教管理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医院科教管理并提供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两年间,医院科教工作在其他职能科室的配合下,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管理,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模式,管理医院科研教学工作的情况。
1.2 方法
①搭建科研平台,营造科研氛围,鼓励申报各级科研项目,参与高级别科研项目,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促进科研项目如期结题,大力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②健全医学教学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积极做好在职职工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同时承担起全市传染病防治知识师资培训任务和培养传染进修人员的任务。③积极拓展业务,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管理。④搭建学术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2 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两年间我院科教科实行创新管理以来,工作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表现在科研项目增加,临床医技人员参与科研项目的主动性增强,申报和立项课题较前有明显增长,刷新了历史记录。且2013年项目中标率达47%;率逐渐递增,2013年上升6%;继续教育达标率逐年上升,2013年已合格率达百分之百;临床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职工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3 讨论
医院承担着救治病人的责任,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就医条件。医疗工作是个科技含量高的工作,科教科是医院的行政管理科室,其主体任务就是承担医院的科研、教学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学术活动开展、继续教育管理,[2]为更好地发挥科教科的职能,为医学发展服务,科教管理非常重要,工作的要点是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和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
3.1 将科教工作与绩效挂钩
医院这些年来科研、论文、学术活动的管理制度出台不少,但都无法具体落实,从而影响医教研的发展和提升,这就需要主管领导足够重视,严格各种学术活动的管理,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并切实的落实。我院从2012年开始,为使各学科、科室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竞争氛围,医院试行论文数量、申报科研以及院内学术讲座的参培率与科室的绩效收入挂钩。每月由科教科对以上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统计,并公示至医院的OA系统,让每个科室都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自己以及其他科室的考核成绩,这样一来,科主任护士长自然不愿落后于人,纷纷制定办法和科内激励政策,比如根据学历结构、职称比例,结合新老搭配、中西医配合等方式来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积极培养带教老师、积极参与院内学术培训等方式,你追我赶努力完成考核指标。2012年我院的论文数比2011年增长了20篇以上,2013年率再提升6%,院内学术讲座参培率也明显提升。
3.2 借助中医平台,成就学术新举措
医院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研究工作,在2011年建立了国家级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建立起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区域性平台,探索出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到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机制和创新性模式。在我市是首次建立国家级的中医药重点研究室。至2011年起,通过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研究工作,辐射至全院临床科室,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工作,两年内医院中医药相关的科研项目达20项,同时医院于2012年成功加入“十二.五重大项目”研究课题,作为组长单位,协同分布在其他省份的五个分中心单位共同完成此项课题。该课题历时四年,科教创新管理方式有效引导课题的顺利进展,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我院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能力。
3.3 加强项目制度建设,促进项目规范化管理
科研课题的如期开展和按时结题一直是科研监管工作的一个难点,尽管相关制度和要求多次下达,医院也多次召开科研研讨会、科研进度汇报会、科研促进会,但仍然有很多课题负责人逾期未结题、未结项的现象。为理顺我院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的管理,优化现有的科研经费、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根据医院相关要求,2013年科教科对历年逾期未结题的项目进行清理,并将此作为医院科研管理的一项常态工作,修订并下发了《科研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工作奖励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科研工作的管理、明确了科研经费的使用范围,加强了科研课题的过程实施的管理,为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立项、结题、鉴定及获奖的科研项目给予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和奖励办法,对不办手续或者不符合延期条件者,将撤消该项目,并由医院收回剩余研究经费,相应项目负责人2年内不得申报任何项目[3]。通过此次清理工作,收效甚佳。
积极动员科研项目申报,获批科研项目数刷新历史记录。科教科专人负责动态关注各级科研申报工作,鼓励和要求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和技术骨干积极申报课题,带领本学科人员参与课题设计和实施,加强团结合作。采取只要申报就奖励的办法,有效激励了大家都来尝试申报课题,写标书的行为,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2011年至今我院课题申报和立项工作都有了较明显的增长,刷新了历史记录。且2013年项目中标率达47%。
3.5 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参与横向合作,为提升医院影响力搭建平台
为提高本院科研技术水平,拓宽学术领域,扩大研究方向和内容,积极联系兄弟单位和本领域的领先团队,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学科带头人的参与下,科教科组织各专业参与多项横向合作项目,进一步加深了同多家国内知名医院的友好协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的科研水平,对外合作科研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能力的提升[4]。
3.6 加强职工继续医学教育,强化人才队伍培养
①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在职职工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让职工及时获取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组织院内授课、聘请专家学者到我院授课,举办省市级学术讲座,选派职工外出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设立继续医学教育专项经费下发至业务科室,鼓励临床医技人员撰写文章参加学术交流。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将业务技术学精学透,根据业务科室的安排选送不同年资的专业人员到全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③医院按照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新进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同时[5],为提高新进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巩固在学校学习到的基础知识,科教科在院内专家的协助下,拟订了专业授课内容和知识要点,在全院范围内展开授课老师的遴选工作,采取反复试讲的评比方式,确定了首批授课老师,并科学合理的制定了为期一年的课程,同时为新进人员统一安排住宿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要求每位新进人员在工作之余的晚上合理安排课程,结合所从事的临床工作接受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项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加强了新进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优秀的授课和带教老师。
3.7 积极拓展业务,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管理
医院制定并下发了《应用医疗新技术、新业务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新技术新业务启动经费管理办法(试行)》、《新技术新业务奖励办法(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新技术新业务的申报、实施和管理工作。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极大的提高了我院的综合诊疗能力和水平。
3.8 搭建学术平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素质有所提升
医院对各学科带头人、学科后备人才给予充分支持和扶持,体现在政策、设备、资金的投入等方面。医院制定了人才工作规划,建立了学科带头人和业务技术骨干选拔、奖励和培养机制。下发了《学术技术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分三个层面对人才进行选拔和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业务技术骨干[6]。
同时医院给重点学科配置学科秘书,制定《重点学科秘书管理办法》,让学科秘书协助重点学科负责人和科教科处理学科内的日常事务、全方位的协助处理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科教科年初制定学科秘书年目标任务,每3个月对学科秘书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其绩效收入挂钩。医院对学科秘书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这样既加强了学科的有序管理,同时减轻了学科负责人处理琐事的负担,更加有利于本学科稳定持续的发展和提升。
本资料中2012—2013年我院科教科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实行创新管理方法,职工对科教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工作态度也有明显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医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总体运行的良好势头,科研教学工作都上了一个台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科室的发展和医院的发展。
4 结语
总之,科研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具体化,在管理方式、服务水平上不断探索,近年来,医院的科研、教学、学科建设的运行和发展势头良好,医教研工作协调发展,稳步提升。在加强制度管理的同时,创新是现代化医院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的关键,深化改革,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服务理念、加强科教管理,不断更新观念,主动适应,促进医院制度完善,促进医院科室建设和医院的全面发展,科教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管理的职能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业绩。
[
参考文献]
[1] 金宏伟.创新医院科教科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7(21):149.
[2] 林民强,张志明,李卫华. 我院科研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院,2011,15(5):63-65.
[3] 陶毓敏,史玮,程志华.宁波市疾控中心科教工作实践体会及展望[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5)587-589.
[4] 胡桂周,鲁鸿,钱毅,等.转制后南方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1) :71-72.
[5] 毛晨佳,董颖,黄建,等.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 (5):23.
篇8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破除指定教材束缚,给教师和学生以选择空间;摒弃固化、僵化思维,还教师和学生以主动权利;开创新型教学模式,塑教学和课堂以品质。
关键词 新课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13-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伊犁师范学院教改课题“新课改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2012jg37),伊犁师范学院思政课题“新疆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2sz08)的成果之一。
遵照《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伊犁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综合素质逐步提升,为了适应新世纪中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我们也在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不断根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缺陷,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积极探索、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其渗透进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去,不断推进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一、破除指定教材束缚,给教师和学生以选择空间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的性质和专业特点,要求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相应实践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因而以往在课程教材的使用上具有严格的要求,针对专业基础必修课,我们必须定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年年如此,届届如此,当然,使用指定教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确保这一课程的政治方向所需要的。但是,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用指定教材的消极面就凸显出来,教师和学生毫无选择可言,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受到单一指定教材的束缚,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无形之中就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中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就应大力改革大学课堂教学,破除指定教材的束缚,尤其是对教师的束缚,把大学课堂教学的选择权还给教师和学生,给教师和学生留出选择空间。破除教材束缚并不是说不要教材,而是要使教材多样化,因为每一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有编写者自己的角度,也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来,即使是相同的课程,不同的教材也会带来不同视角的独特思想,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经验和自身的知识水平来选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点和看问题角度来选择,再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来确定使用什么教材,从而使师范生首先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体验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力量,使他们首先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体,让他们在选择过程中体验主体意识,使他们在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师时,有意识地让中小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通过这种选择教材的改革尝试,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专业知识,从不同角度理解理论知识,再结合自己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中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培养起浓厚的专业兴趣,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摒弃固化、僵化思维,还教师和学生以主动权利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变,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的、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在师范生教育中,除了一般的知识传授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师范生技能的培养,但长期以来,学校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实习”为主要模式,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基本是分开的,教育实习、支教和微格教学等实践层面的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而且过去我们已经形成的固定观念就是把师范生的技能培养当作一种技术式的技能,即让学生通过教育实习、微格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怎么上课,然后用统一的模式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未来的教师可能在授课技巧和程序方面不会出什么差错,但同时也看不到他们的创新。在理论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传统教育体制下相比,将发生以下几方面的转变: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又是学生的引路人;第二,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第三,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从这四点要求来看,实质上是要求教师摒弃过去的僵化思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喂学生吃”,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吃”;不能再当自己是教书匠,而要做一个教育家;不要再依赖于专家来编教材,而要主动成为教材改革的推动者;不要再把学校理解为封闭的象牙塔,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作为今天的师范生、明天未来课堂的教师,更应该在这一改革中,充分发挥主动权,不要再等着老师来“喂”,要学会“自己吃”,时刻要以一位未来的教师要求自己,要用丰富的知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拥有个性魅力的未来教育家,而不要消极、被动地沦为“教育工厂的合格品”。只有拥有主动权才能谈创新。
三、开创新型教学模式,塑教学和课堂以品质
指定教材、僵化思维模式的束缚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五步曲: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讲清新知识—课堂答疑—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传授书本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按这样的模式进行授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即使参与,也是被动地参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实现在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它是一种最“不经济”的模式,因为它往往会产生两个消极的后果:一边是教师辛辛苦苦备课、讲课,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边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理论内容真正能被学生消化、吸收的很少,这就是所谓的“两头不落好”。并且就我院(此处指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下文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而言,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设置当中就存在着一些问题,仍有一些专业课程需要适当增加,还有一些课程与本专业相关度不大,应进行删减;有些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不够科学,应注意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由于专业课程之间缺乏统整,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分散的,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此次改革过程中,我们根据2008年中学新课程改革标准与实施过程,结合新疆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在对原有课程进行统整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相关课程,如设置相对缺乏的社会文化建设的相关课程、新课程改革标准与创新,为了增强学生教师教育的实效性,邀请在教学一线的中学优秀教师客观指导。同时,结合校内、校外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妥善处理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这样循序渐进地使课程结构模块化,实现课程设置比例科学,合理提高各门课程的教育时效性,确实起到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作用。
在理顺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模块化的同时,我们也汲取了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所做研究的经验与成果,针对当前因缺乏必要观念支持和整体设计,以及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致使师范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普遍欠缺的现状,探索构建培养师范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全新教学模式。目前,在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大部分是针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比如,有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的提出实质上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主动能力,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探索性的学习,这样的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们在此次改革过程中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但同时又结合了我院的实际情况,称之为基于科研项目的双向互促模式。
首先,这一教学模式是以科研项目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的科研项目是指真正立项的科研项目,上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下至院级科研项目,当然这是从教师方面而言。从学生方面来看,我们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础,一直以来,我院都设立有大学生科研项目,每年都会立项数项,一般是在大学二年级期间申请立项,到大学四年级毕业前结项,因此,这里所讲的基于科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那种虚拟项目,是实实在在的项目,这也是近几年我院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课题、教学科研两手抓的积极成果。
其次,“双向”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层面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学生的进步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思想,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就是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第二层面是针对学生自身的流动而言,一是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走上教学岗位,他可以在中小学课堂上学以致用,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教学组织上,经过大学期间的锻炼和培养,这一教学模式已经作为一种素养内化在其学习过程中,因而当他(她)工作以后,会自觉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而不需要外在要求;二是另一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会继续深造读研究生,顾名思义,研究生是需要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这部分学生在读研究生期间也会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那么,在本科期间培养的这种问题意识、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品质无疑会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无形之中也促进了研究生科学素质的提升。
基于科研项目的双向互促模式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不希望把它看作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灵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它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具体的操作,当然,这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研究活动,实现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创新”,从而不断提升课堂和教学的品质,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构建卓有成效的专业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 大型精密仪器;科研创新能力;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29-02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我国提出了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在高校中,教师无疑是知识、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各地高校纷纷购入了多种大型精密测试仪器,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及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很好平台。
为了让这些器设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学校开设了与这些仪器设备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但由于大型精密仪器价格较高,仪器原理和操作过程复杂,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经过培训后才能上机操作[1]。而本科生由于其自身学识不足及操作能力的差别,没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使用这些仪器,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课走马观花,使这些大型的精密仪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方面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改善目前大型精密仪器教学及使用的实际状况,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实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和谐统一,经过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不同的仪器设备具有不同的特征,代表不同阶段的学科特色,在学生教具中有不同的实践意义。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方案,综合利用多元化仪器设备,让学生不仅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并接收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这需要教师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学侧重点。只有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经验和丰富的项目经验的教师,才能在教授大型精密仪器时有的放矢,指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分析数据,并对错综复杂的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处理,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有效信息。
目前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仪器新设备层出不穷,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结合各种仪器的进展,通过聘请有实际操作大型仪器经验、在各个领域有专长的教授和学者为教师和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将最新的分析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在科研最前沿领域的应用介绍给学生,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最前沿的科技动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及学生的培养方向相结合,紧跟时代的需求,贴近就业环境,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建立立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建立对科研的兴趣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育,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与低,因此,解决好当前大型精密仪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2]。
目前,大型精密仪器的实验教学,一般属于验证性实验。实验时学生分大组进行,内容主要是学生观摩实验,实验教师演示仪器的操作过程,介绍仪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简单样品的结果进行分析。这种实验教学过程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走马观花,实验的价值很小。另一方面,大型精密仪器开机成本很高,保证每位学生都操作不现实。
针对实验教学中的这些缺陷,提出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立体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尽早接触科研,在进行科研训练的同时不断深入了解应用这些仪器设备。
对一、二年级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提出并实施“科研立项”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跟随专业教师进行初步科研训练,鼓励学生提出实验题目、应用背景、实验内容、所用仪器等;指导教师与学生讨论后,根据其实验过程列出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次数并监督实验的进展,在实验完成后帮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使学生了解科研的流程,激发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理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高年级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已经巩固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研究方向的开放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大胆提出实验思路,实验室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支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把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科研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兴趣点,为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提供很好的基础。
3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实验支撑,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阶段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检验和再提高的时期。经过前期的科研训练,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是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集中体现的时期[3]。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台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学院要尽量多地给学生使用这些大型仪器的机会,并且对一些专业知识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培训后,独立对大型仪器进行操作。这样在减轻实验教师压力的同时,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工作基础上。现在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这时专业课的学习基本结束,学生为考研、找工作等事情困扰,在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情绪易受影响等问题的困扰。指导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管理和督促,跟踪实验进展,经常关心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 优化大型精密仪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高校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和实验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实验教学的时间比理论课程的课时要少得多[4]。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尽量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大型精密仪器的特点以及仪器管理的需求,这些设备通常实行封闭式管理,即除了在规定的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允许学生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和测试。使得学生更加缺少将某些创新观念进行实践、验证的机会,创新能力的发展自然受到限制。
因此,在提高教学人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改进教学人员的配备,增加教学人员的数量,增加开机时间,让这些设备尽量多地为学生服务。这样,通过实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得到保障,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5 结语
利用大型精密仪器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耐心引导的过程。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紧密配合才能实现:学校提供良好的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制度和科研环境;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不断提升自己,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陶文宏,王英姿,杨中喜,等.关于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思考:以《现代材料测试方法》实验教学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8):182.
[2]梁惠仪,林来兴,张艳玲,等.完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25-26.
篇10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综合实验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建立适应当代医学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了适应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深圳大学医学部秉承“早接触临床、早接触实践、早接触科研”的教育理念,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展探索性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课程。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该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科研活动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和协作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构建的背景
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构建一方面在于我校大力倡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为了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学校设立了针对本科生的基金项目,如“大学生开放基金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校级项目”,学生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较强。2012以来,临床医学本科生累计承担开放基金项目236项,挑战杯项目129项。科研项目的支撑为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实施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医学部本科生早接触科研的教育理念。深圳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本科生采用双导师制培养,分别为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生导师。导师制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很早接触了导师的科研团队,有很固定的科研场所,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在此背景环境下,2012年适逢我校医学部进行系统器官课程整合。在系统器官课程整合的大环境下,也将基础实验课程进行梳理,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课整合为机能实验课,将部分机能实验学时减少,增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36学时,最终实现了基础医学实验创新实验课程的成功开设。
2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具体实施方法
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开设对象为二年级的临床学生。教师于放寒暑假前布置创新实验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感兴趣的课题或导师自主选题在假期内进行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开学提交项目申请书并进行开题报告课堂讨论,确定方案后进行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并进行进展答辩。获取数据后,独立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进行结题答辩,并最终提交实验论文。整个过程以学生独立实践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索性实验课程开展的时间贯穿一个学期,业余时间实验室均向学生开放。
在课程结束后,由学生担任主编和编委,将学生的实验论文编集成册,论文集内容包含:领导寄语、优秀开题报告、优秀中期报告、优秀结题报告、学生感想、花絮、学生论文展示和教师总结。论文集的制作目的在于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实验教学的优秀成果可以期望长江后浪推前浪。此外,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能力,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继续有目标地培养,并组织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
3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答辩结合论文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论文写作规范性。成绩评定包括开题报告成绩(20%)、中期报告成绩(20%)、结题报告成绩(30%)和平时表现(30%)。
1)开题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20%),评分参考标准:立项依据(20分);研究内容(20分);技术路线与可行性(20分);创新性(20分);总体规范性(20分)。
2)中期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20%),评分参考标准:实验进展(60分);回答问题(20分);ppt格式和质量(20分)。
3)结题报告(总分100分,占总成绩30%),评分参考标准:答辩内容(60分);回答问题(20分);ppt格式和质量(20分)。
4)平时表现(总分100分,占总成绩30%),评分参考标准:主要考核学生参与度、团队合作,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效果分析
现阶段,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通过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医学文献的查阅方法,能够自主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一些医学相关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通过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提高了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从根本上扭转了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验证理论知识的被动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良好的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时难免遇到困难和失败,学生必须不畏失败、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才能顺利完成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将来在岗位上克服困难、不骄不躁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是行之有效的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途径。
5开设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学生的科研活动在导师科研实验室完成,学生能否有效参与基础医学创新课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对学生的支持。多数导师都很乐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科研场地限制,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导师的科研空间进行了挤占,部分导师对本科生动手参与实验并不十分支持,导致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只是配合研究生完成实验。为此,我们需要建设独立的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以保证学生能够全天候自由开展实验。此外,由于创新课程以2-3人小组为单位,学生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科研兴趣,部分学生参与度少,但却很难监管。
其次,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是一项相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解决科研经费、场地和相对应的实验设备。在如今实验教学资源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学院对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应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虽然全部学生参与了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有部分学生从导师方面得到的经费支持仍然有限,仅靠本科生基金项目经费和医学教学实验中心的经费支持无法满足,应当进一步增加该课程教学经费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