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育专题讲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育专题讲座

篇1

以前我总以为我们是小学生,法离我们远着呢!直到那天听了大浦派出所的周所长给我们作的讲座才知道,法就在我们身边!

周所长和我们谈了许多事例,给我影响映象最深的是有两个同学因一件小事吵了起来,以致后来大打出手。甲同学一失手将乙同学推下了楼。两家人因此而闹上了法庭,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乙同学的家长称对方是故意伤人,而甲同学的家长不承认,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正当防卫,双方争执不下。

同学们,你认为在这件事上谁对谁错呢?

其实,两人由于一时冲动,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他们都有错。同学间有矛盾那是正常的,可我们该怎样处理呢?是像上面两位同学这样,还是去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呢?在这场悲剧中受害的又何尝只是甲同学,他不但给对方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篇2

朋友大家好,今天是国际儿童节,至此我们为大家制作了一个专题节目,主要就儿童的合法权益,权力与职责、父母对子的教育和责任,以及防治外部因素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与大家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朋友的满意,下面请看这一内容。

第一: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众所周知,儿童的问题是全世界密切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将是未来的建设者。塑造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对儿童影响终生的是家庭,这是由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密切性决定的,而整个未成年期(即0~18岁)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是在父母的监护下完成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尤为重要。一个人受到18天的教育可能关系不大,受到18年持之以恒的教育则大不相同,一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第二:应明确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所有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和懂得孩子们在生活中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所希望于孩子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父母可以坐下来,把认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和职责,以及对他们的祝愿和期望列出。

在长远的目标中,父母抚养的孩子还应该是在社会中能够起很好作用的人。他们应该和善,讲道理,体谅别人,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独立,自给自足,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往。

要知道,你所期望于孩子的越清楚,孩子们对他们的职责也就越清楚。一定要及早反复地和孩子交谈什么是你希望于他们的。有些父母的实际做法常常与他们所要求于孩子的不相符合。例如,他们期望孩子长大一些有更多的自,但在实际做法上,又不允许他们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在并不需要的时候,还继续不断地向他们提出忠告。

当你把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时,一定不要提高要求,使孩子面临一个你提高了的标准,因为这种做法是尽善尽美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如有的父母,当孩子拿回家的成绩单上都是a,只有一个b,他们却把所有的a都忽略了,而对一个b严肃地进行批评。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挑毛病。他们往往忽略孩子较小且积极的行为,而集中于他们的不足之处。

第三:父母应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粗暴型与溺爱型最危险。一位家长说:“我的性格比较急躁。当孩子犯错误而又倔犟不认错时,我会上火,甚至动手打他,有时打得很重。事后看到孩子委屈、痛苦的神情,心中又很不安。”性格粗暴的父母往往因一时心急气盛,而造成难以收拾的后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切记要冷静、理智,要彻底摒弃“孩子不打不成器”的陈腐观念。

溺爱则是杀人不见血的“家教安乐死”。被盲目的爱子之情所蒙蔽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脓疮”也看得美如“桃花”,丧失了应有的教育判断力。版权所有

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调控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向父母预期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家教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如果孩子的发展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是不可控制的,那么家都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就会失去应有的魅力。

当然,家教控制应该是说服引导式的控制,不应该是压迫式的控制。教子的方法和技术,背靠家教理论,面对孩子实际,旁倚家庭关系,是家教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父母对孩子的调控力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部分给予孩子潜移默化影响,二是对孩子的训练、管理和要求。后者也可以产生很大的调控力。父母每一项调控措施都应该以孩子的自觉行为为目的,以愉快接受为中介,力争做到让孩子心服口服。

言教在于先使孩子产生自我约束力。许多父母利用言教在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给孩子买玩具之前,要求孩子爱惜玩具,用完后收拾好等。这种事先的要求和约定,可以使孩子产生自律力。偶有违犯,孩子自知输理,一经提醒也能改正。即使孩子因为“背信弃义”而受到父母的处罚,也会心服口服。

言教在先和言而有信结合使用才能生效。言而有信是树立父母威信的核心要求,它关系着家教的成败,古代“曾子杀猪取信”的著名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言而无信的父母不可能令孩子口服心服。不要轻易向孩子许诺,一经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实在无法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争取孩子的谅解,并与孩子协商,给予一定的补偿。有布置,有检查,奖惩兑现,说到做到,日久天长,孩子自然会感到父母言语的力量,而重视父母的要求,使父母建立起必要的教育威信。

总之,要让您的孩子健康活泼地全面发展,应该尊重儿童,善待孩子。

第四:父母应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孩子降生人世之际,作父母的,第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营造一个能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家庭是幼儿成长发育的摇篮,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频繁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生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在家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基础,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夫妻间的和睦关系是成功地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

因为夫妻间的互相关怀、互谅互敬常常和教育子女的过程、参加劳动的过程交织在一起。幼儿正是从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开始他们认识一切人际关系的起步。在和谐幸福的家庭中,幼儿感到温暖、快乐、有安全感,情绪稳定,性格活泼开朗,易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客、善良诚实等优良品质。相反,在夫妻感情不和、纠纷不断的家庭中,幼儿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缺乏安全感,归属感,甚至产生羞愧感,往往变得性格孤僻、胆怯或暴躁,对人冷漠,受到刺激就会担惊受怕,心灵受到创伤。这样会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和身体发育不良。

总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夫妻和家庭成员之间应互敬互谅,注重沟通,合理分工,民主理财,互勉互助,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家庭环境,幸福、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在温馨的家庭沃土上健康成长。

第五: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榜样。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家庭教育中则是“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不能因病换班,也不能指望告老还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平日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身教重于言教”这句很有见地的话,下包含着影响即教育的意思。无论什么人的性格形成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一项教育要求不管有多么正确,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巩固。有效的教育离不开时间的慷慨支持,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父母教育孩子有时间上的充分保证,因此,家长可以在掌握教育规律后,从容不迫地建立合理的家规家法以及父母与子女的教育默契,使幼儿的思想、情感、需要、习惯得到合理的引导和充分的发展,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父母必须要一面忙工作,累死累活地参与社会竞争;一方面为教育与哺养孩子含辛茹苦,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是绝难办到的,家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第六:父母应无条件且积极的抚爱孩子。抚爱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独特价值。抚爱包含对孩子特性的了解和懂得这些特性可贵之处。当你抚爱孩子时,会对孩子发展着的“自我”感到惊奇。在他们奇迹般的生活中,他们的个性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尽心的抚育能促进孩子个性的形成。抚爱也包括承认孩子需要离开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如果父亲或母亲对此珍惜,这种独立将比较容易出现。

第七:父母应无条件的积极照顾孩子。照顾首先意味着对孩子的思想、感受、行为等每一件事,以及对他发生的一切都感兴趣。它还意味着给孩子的快乐,至少和你自己的快乐相等。孩子对待这种爱会产生一种想法:父母对我照顾得如此好,我也应当照管好自己。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关注他的快乐,他会更乐意接受父母的规定和管教。

爱孩子不可溺爱、纵容、控制或者过分保护。你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行动负责,而不要使孩子成为你们的中心。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使他们知道,不但不能够得到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而且不论他们想做或不想做,都必须做规定的事情。父母的爱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即要是无条件的(使孩子有安全感),也要是坚定的(努力教育孩子成为独立的有责任感的人)。

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是,爱和被爱。可八到十岁半的孩子,会开始归还你的爱。在为了别人的快乐这一共同目标下,人们彼此会出现一种相互爱的关系。在相互爱的关系中,把对方的需要,看得和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对方以爱和接受对方的爱同样使人感到满足。当然,一个孩子完全脱离自我中心,并具有成熟的爱,是需要很多年的。青春末期应该显示出他的爱,并能很好地处理好与他人亲密的关系。的追求,可能会使孩子感到泄气和不安。

第八:父母应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电视暴力影响孩子为人。不久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一项长达17年之久的研究项目: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

杰夫里领导的研究小组对707名儿童(绝大部分是白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刚开始时,受试者还只有1~10岁。在17年当中,这些儿童一直在接受各种测试和调查。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发现,年龄在14岁左右的少年儿童如果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当他们长到16岁时,有5.7%的人有过激行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在1~3小时的上升为28.8%。研究人员还对平均年龄为14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女孩分别进行了统计。对于男孩子来说,平均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成年后只有8.9%的人会有过激行为;每天看电视在1~3小时的,成年后有32.5%的人会发生过激行为;而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人发生过激行为者占45.2%。对于女孩子来说,发生过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2.3%、11.8%和12.7%。此外,童年时期存在被忽视、家庭收入低、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孩子,往往比正常的孩子更喜欢借助电视来消除烦恼。所以,他们看电视的时间更长一些。

杰夫里指出,60%的电视节目都带有暴力内容。美国心理协会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平均每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就有3~5个暴力镜头,这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影响有所区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影响尤为明显。

篇3

单位(盖章):党总支书记签字:填报人:填报时间:2017年5月日

督导

项目

全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情况

落实

情况

党支部总数

已组织传达学习的党支部数

督导

项目

“三个一”活动开展情况

专题学习讨论开展情况

专题组织生活会召开情况

全面对标落实行动开展情况

是否召开理论中心组会议开展专题学习讨论

组织党员联系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讨论的党支部数

按要求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支部数

制定具体贯彻落实计划的支部数

支部班子和党员查摆存在问题数

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人次

对标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对工作全面梳理排查问题数

制定整改措施数

已整改落实数

落实

篇4

关键词 武汉 高校学生 篮球裁判 现状 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调查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武汉高校100名在校大学生。采取的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综合法,。

对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综合得出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的现状

学生裁判表现为在临场裁判时概念不清,对规则理解不深,职责分工不清楚,在场上不懂得如何跑动,经常出现不下哨、下错哨的情况。有的由于缺乏自信心,一场比赛甚至很难听到他们的哨音,有的却不清楚什么情况该判罚、该吹哨,甚至有的裁判法理论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竟然不会临场判罚,造成比赛缺乏公正合理性,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及一些同学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水平因素的综合分析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动机

据调查,学习篮球裁判的学生大部分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学习时间大都安排在课外进行,跨度较大,这就要求参加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可见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都是积极主动的。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自信心

调查显示,21.0%的学生的自信心为优良,71.6%的学生为中等,7.4%的学生差。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它是裁判员临场判罚的精神支柱。有了自信心,才能增加学习和执法时的乐观情绪和勇气,消除和防止产生的自卑心理,提高处理的果断性和坚决性能力。

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裁判时本身的篮球技战术

据调查,学习篮球裁判的学生大部分对于篮球技战术对裁判水平的提高没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对于篮球技术方面和战术方面也缺少认识和真正的掌握,80%的学生认为篮球技战术与裁判之间没有很大的关联,认为两者之间并无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影响学生更深一层提高裁判水平的重要原因。通过篮球的技战术学习才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篮球裁判法和规则。篮球教学中的技战术的学习和裁判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裁判时本身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掌握

据调查,60%的学生对篮球裁判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掌握的不透,32%的学生认为自身对裁判法掌握的不错,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了如指掌。裁判员为了正确的执法,首先要对规则的本质作用和目的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在学习规则时应与规则解释、裁判法及有关战例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又可以提高运用规则的能力和水平。

5、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员关于关系哨与感情哨的处理

篮球裁判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公正服务、准确判罚。而篮球是一项身体直接对抗的集体项目,在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裁判员不能公正、准确地作以判罚,那么就会对双方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调查可知.有65% 的学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35%的遇到过,但是他们的回答都是一切按照规则行事等。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员临场使用最基本的动作

篮球裁判员的手势要求是:规范、清楚、果断、大方。通过对练习裁判鸣哨及手势动作问题的调查可知,有53%的同学经常练习手势动作,47%的同学偶尔练习。而对注意力的集中与转移的调查中可知,经常练习的学生仅有14%,偶尔练习的占63%。从不练习的占23%。

(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不利因素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中组织竞赛和裁判法课时少

据调查可以看出男生92%认为裁判法课时少,而女生也占到了85%,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裁判法课时的量与质量。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缺乏学习篮球裁判的现代设备

据调查,91%的学生认为学习裁判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的和具体录像的基本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没有运用这一条件使学生更快掌握和提高篮球裁判水平。

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缺少社会实践机会

据调查,男生3%认为实践机会少,而女生相对而言却占到了56.3%。由于学校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学校和社会上的企业单位交流很少,通过校园内的一系列比赛的裁判工作。学生有了一定的裁判能力,但由于校内比赛和社会基层比赛有许多不同之处,使学生失去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以至于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基层比赛。

(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高裁判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1、学生观看优秀裁判员的工作

通过调查得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篮球裁判时观看比赛时能够经常留意裁判工作的占57%,偶尔能留意的占40%,3%的学生不观看优秀裁判员的比赛。这说明学习裁判的学生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在加深自己对篮球的理解。因为高级别的比赛更能反映出篮球运动的精华所在。观看他们执裁,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呜哨、手势、跑位、移动、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等。

2、学生将技战术融入裁判法和竞赛规则

据调查,88%的学生认为在篮球教学中把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渗透到篮球技、战术教学过程中,做到学习规则与学习技、战术同步进行,在篮球教学中要改变教学观念在篮球课的教学中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篮球的技战术水平,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学好篮球裁判。

3、教师讲解违例与犯规,演示裁判手势

据调查,90%的学生认为学习裁判初期在教学比赛中要讲解什么是违例和犯规,还要把裁判手势演示给学生看,加深对竞赛规则的理解。5%的学生则认为无所谓。

在篮球课教学中要把裁判员基本功的训练融入到每节教学训练课之中去,应适当选材并开设篮球裁判理论专题讲座,例如竞赛知识、裁判法、篮球裁判员应具备的身体素质、裁判员的基本技能、裁判员的职业道德、裁判员的心理素质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组织竞赛方法和裁判方法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多给学生创造临场实践和观摩学习的机会。

4、开设篮球裁判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

据调查,21%的学生认为经常要开设篮球裁判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55%的学生认为偶尔开设篮球裁判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应适当选材并开设篮球裁判理论专题讲座,例如竞赛知识、裁判法、篮球裁判员应具备的身体素质、裁判员的基本技能、裁判员的职业道德、裁判员的心理素质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组织竞赛方法和裁判方法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多给学生创造临场实践和观摩学习的机会。

5、球感的建立

篮球裁判训练中求裁判员进行抛球、跑动、跟球等 练习,以增加 “球感”,使裁判员在比赛中对球的运动方位.空间状态.发展方向等判断自如,发挥出最好的裁判水平。篮球裁判员的 “球感”是裁判员技术水平获得高度发展并出现高水平的重要心理技能。它不但能使动作变得灵活自如,而且是获得高超裁判技术的重要心理因素。

三、结论

武汉高校大部分篮球专项学生都是出于爱好或兴趣来学习篮球裁判,其学习动机是正确的、积极的学习裁判的同学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请教问题。学生对裁判员的基本手势动作、形象气质等能做到经常练习,而对注意力的集中与转移练习则很少。大部分学生临场时会产生胆怯心理,但也有少部分同学 由于心理素质好或者临场次数多对比赛的胆怯心理不是很明显,有的还会产生适当的兴奋。

四、建议

改革现有篮球裁判理论教学方法,从篮球规则,裁判法与技战术理论的结合,引导学生从球员与裁判员两种角度思考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全面细致地分析讨论规则和裁判理论,教师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地反馈给学生,实现师生问的信息互动。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裁判实践机会,提高学生临场裁判的准确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成立篮球裁判学习班,定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在临场执裁中,要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加强自我控制能力。教师应总结一些心理训练法,对学生进行一些心理素质以及视野训练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凤杰.影响篮球裁判员临场执法水平的因素及其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 2007.2.

[2]李健.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裁判的培养[J].体育世界.学术,2007.8.

[3]王晓春.对篮球裁判员临场能力的几点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 2008.3.

篇5

关键词: 主题教研活动 体育教师 教学效能感

1.引言

“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要变革人[1]”。可见,人的因素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在自身心理因素参与下的创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自己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活动的认识,对体育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干预强化体育教学的效果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从与教师日常工作联系最密切的主题教研活动入手进行心理干预,对提升体育教师效能感的研究就更少。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将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推动的作用,对各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师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被试

本研究的实验被试为2012年参加泉州市骨干体育教师培训的38名体育教师,其中男教师22人,女教师16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以“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相关论文32篇,以了解关于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基本现状,并下载了马勇占2005年发表于《体育科学》的《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建构》,采用其编制的现成量表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

2.2.2实验法

(1)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前实验设计的单组前后测设计进行实验。单组前后测设计是指在实验处理之前增加了一次前测,通过前测可以获得所抽取样本的初始水平或心理特征,再与单组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效应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2]。

本研究的实验设计为: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2)实验过程

在进行本实验前,先采用研究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进行一次教学效能感的测量,把测量结果作为实验前数据保存;于实验进行了1年、2年、3年后,再次采用同样的研究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作为后测保存。

(3)“主题教研活动”及其开展要求

本研究的“主题教研活动”是指:在集体性的体育教师培训系列活动中,赋予每次活动以一定的主题,全体体育教师以该主题为教研活动的内容,开展讨论、讲座、分享等活动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教研活动的主题一般为: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理论困惑、实践难题、理论反思、教学操作方法讨论等。

本研究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时,要求:

①每次教研活动都分配一位教师作为主持人,负责本次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②作为活动主持人,应提前准备好主题教研活动的主题,并在上一次教研活动结束时向全体教师宣布,以让全体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下次教研活动的讨论内容。

③在教师无法开展正常的研讨活动时,主持人要负责把教研活动自然过渡为专题讲座。

④主题教研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专题讨论、专题讲座,也可以是经验分享、好课观摩等。

2.2.3问卷调查法

采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进行实验前及实验后的测量。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是马勇占于2005年编制的,该量表包括四个维度:课堂管理、教材呈现清晰度、教学测量与技巧、师生互动等。《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仅有20个条目,每个维度5个条目,采用6级李克特记分方法:从“完全做不到”为1分到“做得非常好”为6分,依次递增。研究者报告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3]:χ2/df=1.52,GFI=0.96,A GFI=0.96,CFI=0.97,RMSEA=0.04。

采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对被试体育教师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均发放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100%。

2.2.4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收集的全部数据由研究者本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处理前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得分及差异检验

为了了解教师在经过三年的“主题教研活动”的实验干预后,在教学效能感各个维度上的变化情况,对四个时间点上教师效能感得分进行统计及方差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教材呈现清晰度”和“师生互动”维度上,实验前后不存在差异,但在“课堂管理”维度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上,实验前后存在差异。采用LSD经进一步的事后比较表明:在“课堂管理”维度上,差异的来源存在于1年后和实验前之间、3年后和1年后之间;在“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上,差异的来源存在于2年后和实验前之间、3年后和实验前之间。

3.2“主题教研活动”提升体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效应量分析

效应量是指实验处理产生的效果的大小。为了分析“主题教研活动”的实验处理对被试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效果,对被试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几次测量中存在显著差异的课堂管理维度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数据进行效应量的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

根据科亨等人所使用的衡量效应量规模的标准[4]:0.2~0.5以上的效应量可视为中等规模效应量,因此,从表2可以看出,在“课堂管理”维度上的1年后较之实验前、3年后较之2年后,以及“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上的2年后较之实验前、3年后教师实验前,该“主题教研活动”提升被试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效应量都达到中等规模,表明该实验对被试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在实践中有较好的意义。

3.3“主题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原因分析

教学效能感反映的是教师对自己能否出色完成教学活动持有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一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是否具备较好的理论水平,是否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在本实验主题教研活动中,开展的教研活动虽然在形式上多种多样,有专题讲座、经验分享、好课观摩、专题讨论等,但这些活动的核心无外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提升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参与主题教研活动的体育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能通过同行或者专家的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活动获得理论知识的提升;通过经验分享、好课观摩等活动获得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知识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必然会使得体育教师重新认识自己:不管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的理论理解方面,还是对自己表现出来的实践操作方面。这种对自己更良性的重新认识,能增强自己对完成体育教学活动的信心,认为自己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增强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有序开展的教研活动,能促进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的效能感。

4.1.2主题教研活动对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各维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对“教材呈现清晰度”和“师生互动”维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策略与技巧”维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且与随活动时间的延长呈正比关系。

4.2建议

4.2.1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常态开展。

4.2.2学校应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时间、培训机会。

4.2.3学校应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2]佟立纯,李四化编著.体育心理实验与测量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6.

篇6

根据教育局关于做好20XX年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的要求,我校成立了以 校长为组长的“安全教育日”活动领导小组,确定3月30日-4月3日为我校安全教育周。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工作确保“安全教育日”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安全教育日活动

1、悬挂“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的横幅,以引起师生的重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动员,并确立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强化安全教育,共建和谐校园”。升旗仪式结束后,国旗下讲话由学生代表发出倡议,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安全、课间安全、交通安全、用电、用火安全,预防传染性疾病传播安全等。禁止在校园内吸烟、酗酒、追逐嬉闹、禁止在楼道楼梯内停留、聚集、打闹,禁止起哄或搞恶作剧。 校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作了题为《面临危险,如何自救》的讲话,从青少年因安全事故死亡的数据、面临灾难如何冲出地狱之门开展自救和救援等方面进行了教育;并要求各处室结合教育局开展安全教育日通知和处室特点搞好这次活动,各班级也要开好主题班会和开展丰富多彩教育宣传活动,真正把第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落到实处。

3、邀请乡综治办等领导到校指导,法制副校长 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副校长 作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专题讲座。下午,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编录的中小学生校园安全警示录(学生版)、如何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的事故案例及影像图片资料,要求各班主任在安全教育周期间一定做到“五个一”(即在班级中张贴或悬挂一幅安全宣传标语,出一期安全教育板报,举行一次安全教育班会,观看一部安全教育影片,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征文竞赛)活动。

4、班会时间,以班为单位,举行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让大家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实际,谈谈自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如何做好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问题,进一步向大家敲起安全警钟。

5、检查各种体育设施是否牢固,确保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的安全。

6、检查学校用电线路是否有损,用水、消防系统是否完好,确保用水、用电安全。

(二)以安全教育日活动为契机,通过实际行动深化“安全教育日”活动的意义。

一、加强宣传力度,使安全问题做到人人皆知。

(1)学生广播站专设安全教育栏目,每周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

(2)利用学校制作的17块消防教育展牌,指导学生学习消防知识。

(3)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校内外现存的安全隐患和学生中存在的违纪违规现象,突出重点制定防范措施。

篇7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三、健康体检:于9月底或10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

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九、食品卫生:本学期学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专人专用。

十、疾病防治:做好学生及教职工常见病的治疗监测工作。

十一、及时上报各类工作报表,将本学期工作归档于“学校卫生档案”中。

*学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既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针对我校特点,着重在提高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方面着手,特定本计划:

一、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1、中学生防近知识教育。

2、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教育。

3、学生营养与健康知识学习教育。

4、针对季节性特点,开展防治传染病教育。

5、学生生理卫生教育。

6、关于青少年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教育。

7、上级安排其他教育任务。

二、健康教育时间安排。

计划每1—2个月安排一个教育主题依次进行,每学期安排3—4个教育内容,一学年完成全部教育内容,教育时应避开期中、期末考试时间。

三、健康教育方式及措施。

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学校工作特点和受教育对象情况,以灵活多样方式进行。

1、以卫生专栏板报进行宣传教育。

2、以订阅“营养小报”形式扩大教育面,要求每班订报不少于4份,全校不少于100份。

3、以讲座形式开展教育。每学年计划组织1—2次专题知识讲座。

4、学校将卫生健康教育工作与文明班级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健康教育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一代,而学生是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劳动、体育锻炼、生活等卫生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他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关系到他们成年后的体质,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为了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本校的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包干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三、健康体检:于9月底或10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

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篇8

2014年3月14日—3月16日

我有幸参加了上海星辰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国幼教网—景禾教育培训中心在济南组织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优质课观摩交流会”。学习时间不仅安排的紧凑,而且内容也很丰富,涉及的学科有社会、科学、语言、音乐、美术、体育健康、情景阅读的领域。通过这三天的的听课学习让我感受颇深,给了我不小的触动和理论引领,真是受益匪浅,越发觉得要学习的态度了,就这次听课的体会做一下总结:

首先,观摩了山东省各地区的优质课,涉及到了社会、科学、音乐三个学科,课后由董旭花老师做点评,评优补缺、事实点拨。给我印象深刻的事大班社会活动“城市美容师”。这节课教师生动的教学、真实的环卫工人、严谨的情境设计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社会经验,又让孩子们真实的体验到环卫工人的辛苦,懂得了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道理。各位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以幽默的语言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孩子们也非常配合,表现特别棒!

其次,应彩云老师的讲座“形式,使孩子爱上绘本”和施路抢鲜Φ摹坝锥体育教育的思考”专题讲座,讲座中老师们运用各种图片、案例和视频来分析存在的问题,在互动中提高大家的认识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让我受益匪浅。在应彩云老师的讲座中提到,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优秀的阅读能力是孩子们必备的能力。应老师还提到,绘本教学的形式和目标:看图听赏、看图讲述、回想讨论、反复感知、整体认读、讨论理解、体验理解、耳熟能详、现实运用、完整赏析、分段赏析。目标则是:读懂文本、理解主题、学习语言。施老师则给我们除了语言上的交流外,还给我们播放了一些视频(例……)。施老师提倡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爱运动、能运动、会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对运动产生兴趣,培养运动的精神和素养(例……)。

篇9

【关键词】 体育意识;体育习惯;激励理论;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如何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二步则是抓好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意识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个人对体育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

1 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1.1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有意识的把思想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

1.2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提高师生的体育积极性

学校体育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出于条件限制,将就着教与学。对于很多学校而言,由于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上的“贫泛”,导致许多的教学内容不能开展。学生也就只能学到零碎的、间断的、毫无系统可言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制约。(2)学校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善。由于学校体育得不到就有的重视,加之管理不善,而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教师觉得教多教少、教好教坏一个样,于是就能教多少就教多少,教成什么样就教成什么样;而学生则认为,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也没什么区别,也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要想排除这些干扰,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

1.3加大意识教养的力度

1.3.1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体育教学既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

1.3.2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激励作用

体育竞赛是促成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竞赛的参与不同于一般的参与,它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是技术、战术与身体素质的较量,也是意志的较量。而且这种较量是出于参与者自觉自愿的。因此也就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这里所讲的竞赛,不单是指运动会等一类的竞赛,还必须包括体育知识竞赛等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一切非正式比赛。这种竞赛不仅参与面、受益面广,而且时间、场地器材也不受条件限制。

1.3.3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

要有效培养学体育意识,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第一,端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正确区分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深刻理解学校体育对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二,要引导学生直接参加体育锻炼,因为学校体育的根本在于实践。

1.4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的途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4.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组织校园体育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锻炼、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图片资料展示等活动,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及体育意识;组织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利用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积极性;上好体育课,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介绍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内容;举行体育竞赛、演讲赛、图片资料展览等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1.4.2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

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体育比赛,要做到:(1)让学生了解基本规则,学习技术、战术知识,变“看热闹”为“看门道”。(2)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3)组织好学生参加观摩比赛,在观看比赛前,对所观看项目的规则、技术、战术特点等作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的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观摩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时进行总结。(4)组织专题讲座。

2 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2.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体育习惯养成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身体素质练习时,不妨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而采取教师先提出练习要求,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设想各种动作,达到要求,完成任务。另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其优势,激发其主动性。在学生受到挫折时。在及时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2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促使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的养成

学校体育不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学自练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严格训练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联想。通过联想,可使学生触类旁通,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活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2]刘清黎.体育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3]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护理专业 人文素质教育 对策 

 

护理专业是维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从事此专业的护理人员更要有较好的人文素质水平,人文素质已成为护士职业素质的底蕴。因此,将人文学科、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引入护理教育之中,使护生同时拥有医学、护理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是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护理学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不够。在医学教育中,只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的培育,社会人文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 

2、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很少。人文社会科学的课时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15%~25%的比例,而且内容比较单一,多以“两课”教育为主,这与国际护理教育学模式严重脱节。 

3、教师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我国护理学院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都存在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宜的问题,缺少人文素质与护理专业的融合,导致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理解不足,削弱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考模式 

(1)适当增加人文课比例。增加人文课比例是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应进一步整合人文教育资源,加大人文知识比重,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强化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护理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2)建立考评体系。建立有效、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护理院校应当把人文教育考核评价纳入学籍管理指标,作为学生奖惩、毕业的重要标准。课程教学评价考核与实际操行相结合,即与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环节的护理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能够体现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性化服务能力和医德修养水平等综合素质。教学评价考核可以分解为笔试、口试,也可以通过资料收集、案例分析、论文撰写、专题调查、社会实践等多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2、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1)不断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扩展教师视野,要求他们重视自身的人文修养,克服重专业轻人文的错误倾向,并鼓励教师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还要经常聘请知名学者任教或讲学,加强学术交流;在教师中举办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教师书画展、教师摄影展等。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造就高品质、高素养、高品位的教育家。对于人文课程教师,要求其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从而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2)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敬业精神、授业水平、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 

3、营造人文氛围,提升人文素质 

(1)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补充和拓宽课堂教学的最好途径, 特点是不受学时限制,内容新,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知识集中,形式活泼,感染力强。举办人文知识讲座既能照顾到知识面,又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人文知识的积累,为人文素质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