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环境布置的重要性

篇1

是校园文化交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班级建设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建设蓬勃向上的班级文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围绕教室展开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空气的清洁度将直接影响到

学生的身体发育、学习成绩,所以搞好教室卫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对教室的净化。教室卫生是一个班级文明的标志,保持干净的教室环境,需要人人参与,这样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室的绿化。教室的布置要充分体现:绿化环境,美化心灵,让绿意走进教室,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热爱学习。

3.教室的美化。师生合作共同布置教室,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来,从而使教室布置得当,同时又体现班级特色。

二、要注意班级管理制度的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制度是学生内在的评价尺度,有良好的班级制度能

够规范学生自己的言行,维护集体利益,使班级文化建设良性循环发展。

1.营造班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班风。所谓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风气。班风是集体大多数成员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营造有特色的班风,可以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而且能够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对班级进行管理,要制定班级公约。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尊重

学生,让学生懂得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可以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这样的管理制度比班主任亲自制定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搞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班级建设的成果,对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征集、创作班歌歌词、办黑板报、英语角、书画天地等方式进行,通过这些具体的班级实践活动,对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

篇2

一、充分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最基础的组织,也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基层集体。一个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班级教学质量,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措施。因客观因素的出现,部分人认为班级建设就是桌椅加学生这种模式,这一思想导致班级形成“知识牢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换句话来说,就是未把学生当做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忽略学生潜在的向上性和求进取之心。班级文化作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综合体,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对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和氛围,促进其成长和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快速融入优秀的文化氛围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不断规范自身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因此,班级文化的建设应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上,综合本地区及学校具体情况,建设一些实用的,可以为学生学习、素质发挥积极作用的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要严格遵循“实用”的原则,建设时针对班级和学校、农村的具体情况,重点做好硬件和软件建设,积极创设健康文明、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搞好班级文化硬件建设,给学生一个安定的家

农村在校的初中生多数为住校生,他们远离家乡和父母,与本地学生来比,这部分学生最容易发生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恰当的布置教室,让学生把教室当做家学生在校期间在教室的时间较长,教室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调整学生心态的港湾,因此,合理的安排座次和布置桌凳尤为重要。要从学生学习程度、脾气性格等多方面考虑,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伙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沟通后适当调整分组和座次,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二)美化教室环境,增添学习的乐趣良好的教室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疲劳、乏味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的情感,对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起很大作用。因此,对班级文化进行建设时,要注重建设教室环境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做好班级卫生,不要出现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自己范围内的垃圾及时清理,为创造整洁的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开垦墙壁,让墙壁会说话开学初期,老师组织学生设计和布设班级每一处环境,营造整洁创新、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氛围,确保班级、学校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均能实现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室外部的宣传栏,可以不定期依据学生的状态实时更换,确保每一期的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整个版面的选材、设计均由学生合作完成,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同时,设计宣传栏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看报的主动性和兴趣,构建最佳的班级物质文化,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四)加强家校联合,让家长走进教室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十分关注的,让家长参与教室的布置,例如家长擅长书画、有的擅长书法等,家长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条件为班级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长会,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班级建设情况,为班级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抓好班级文化软件建设,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班级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是评判一个班级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班级管理制度也能展示班主任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实施有助于学生一同参与管理并实施创新。在农村中学教学中,部分地区不能接触大量的的英雄人物、国情教育基地等情况,只能从已有的信息展开教育,尽可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外部氛围。

(一)共同制定班级各项制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级制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引导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采用全班民主表决的方式确定是否执行制度。如此一来,制定的班级制度能够获得学生大力认可和遵守,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表现。制定“班级目标”、“班级的口号”、“班规”等内容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展现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均可参与设计,制定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形成可以量化的指标。例如早读设定为10分、两操、卫生均设计为10分,如果学生自觉主动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积极发言、帮助他人等均可附加分;如果学生做坏事,上课开小差等就要扣分,一月一统计一公示,所得分数不同于学业检测分数,低于平均分一半的同学要写反思并张贴于班级公示栏内。

(二)明确班级管理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管理的位置创设形式各样的机会让学生活跃在班集体管理上,开展定期竞选轮岗制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机遇和挑战,成为学生积极进取、努力上进的源泉。在班级中除了设置正常的班委外,在各个小组中每个成员同样有和班委一样职责,除了常务班长外,其余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换,并且每周利用班会时间,分组对每位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学期末班级评优树先的依据。如此一来,确保班级的各项工作均能划分责任到个人,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管理班级和自己的主人。

篇3

【关键词】环境;学生;健康;成长

一、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十”会议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立德树人”就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学校将环境建设和德育教育相结合,在学校醒目的地方以及学生必经之处实行点面结合,全面展开。在校园围墙上,映入眼帘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让学生知道那是祖国的首都,每天将在那里举行庄严的升、降旗仪式,每个人都要把祖国放在心中。这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紧接着看到的是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此为目的,不能脱离方针,学校必须为社会输送健康、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对校门的花池壁设为文化墙,绘制了色彩鲜明的“五心”教育图片,舞台的背景是印有万里长城的彩瓷。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解“五心”教育的内涵以及长城的历史和现代长城景观。教学楼每一层楼梯间悬挂了《弟子规》、“道听途说、不耻下问、铁杵磨针”等图文并茂的故事,学生在感受红色经典文化的同时,还知道了应该怎样学习。譬如:从“孔子拜小孩为师”的故事中,学生知道大教育家孔子都能放下颜面拜一个小孩为师,而作为学生,如果遇到不懂的更应该向老师或其他比我们优秀的人请教,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班级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源泉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主要以班级为“家”,学生在这个小家是否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家长——班主任的持家之道。班级文化是班级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班级营造朴实和谐的、充满着人文色彩的环境文化氛围,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让有限的教室展现无穷的教育魅力。每个班级文化建设都要有一个魂,这魂指的就是核心理念——班训、班风。真正的班级文化不仅仅是走进教室墙壁上的设计看起来漂亮,形式多样的评比丰富,最主要的还应当是班训、班风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因此,学校每个班级在布置之前班主任、学生都必须结合本班实际确定好班训、班风,制定班规。班训张贴在黑板正上方略低于国旗,班风贴在后墙黑板上方。其他方面的设计都围绕核心理念进行设计、布置。这样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他们所提的意见或建议被班主任采纳并张贴上墙,学生感到快乐的同时又产生一种自豪感。之后,他们就能为班级的建设出谋划策,这就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的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一种凡事都想参与,积极献计献策的思想。

三、学校教师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篇4

本学期,大一班幼儿32名,大二班幼儿32名,本学期新插班3个新生。幼儿活泼开朗,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对主题

活动比较兴趣,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幼儿的规则、合作意识有所增强。具体表现在:能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区域,安静活动;在游戏中能与同伴商量、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加强晨锻体育基本动作的训练,使幼儿掌握了跳绳的技能,喜欢运动等。上学期重点抓幼儿的的生活卫生习惯、活动常规,有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大1班的常规进步较大,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如:个别幼儿的倾听习惯较差、不能安静倾听他人发言,幼儿喜欢看书,但阅读习惯不是很理想。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以“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整合”作为科研课题,结合幼小衔接的工作,将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阅读习惯和握笔姿势等作为工作重点,让幼儿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另外,加强班级教师和保育员的团结、协助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把各项常规工作和保教工作做得更扎实。

项目

学期工作重点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年段工作

1、继续围绕我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的科研课题,重点讨论区域活动材料与主题活动整合同时,如何突出材料的趣味性、层次性等。

2、组织教师通过学习有关区域活动的理论文章,在工作中注意主题和区域的整合,重点做好区域材料的提供,并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3、以团队合作为基础,以教育创新为重点,继续优化、整合幼儿一日生活。在一日活动要注意渗透一日常规的要求,提高教育灵活性、科学性、随机性。

4、积极挖掘主题可利用资源和家长资源,继续尝试主题与各领域目标的整合以及幼小衔接工作。

5、抓好年段教研工作,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并能进行反思和整改。

1、确定本学期开展的新主题《梦幻西游》《我是中国娃》制定主题目标和主题网络图。

2、布置班级环境,制定班级计划,重点落实班级常规工作,使幼儿能有序进行活动。

3、业务学习:《谈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指导》重点完善区角场地的划分和区域活动常规。

4、幼儿学习新早操。

5、做好新生家访工作,每班家访10人,并做好家访纪录。

6、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召开本学班级家长会。

7、参加工会组织的“庆元宵”活动。

8、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

1、继续开展主题活动《梦幻西游》《我是中国娃》

2、区性开放活动

3、业务学习《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反思》,完善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区域材料的提供。

4、全园早操比赛

5、区妇幼对幼儿进行龋齿防护。

6、对家长进行《早期阅读》的讲座。

7、丰富班级区域活动材料,并进行评比。

8、继续丰富音乐区材料,突出音乐区的特色。

9、结合“三八”节,幼儿作品展示。

1、主题《梦幻西游》《我是中国娃》结题活动。

2、业务学习《浅谈区域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主体性》,提高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

3、邀请市进修学校专家来源指导区域活动

4、组织幼儿春游活动。

5、音乐课题组开展园观摩研讨活动。

6、幼儿集体舞表演。

7、组织幼儿排练“鹭岛花朵”节目。

8、工会组织“欢度五一”活动。

1、结合幼小衔接,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

3、请家长助教小学老师来园上课。业务学习:《浅谈活动区游戏中教师的评价过程》。

4、园“第三届艺术节”活动。

5、邀请教科所专家来园指导,解答教师课题疑难。

6、组织幼儿参加区“鹭岛花朵”演出活动。

7、结合“母亲节”幼儿制作礼物送给妈妈。

8、庆“六一”亲子活动。

1、全园远足活动。

2、业务学习:《早期阅读从“分享”开始》《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途径初探》

3、家长开放日活动。

4、教师做好主题材料的整理,并装订成册。

5、教师撰写论文、年段、班级总结、个人工作小结、并进行交流。

6、整理幼儿发展评估资料,写好幼儿毕业评语。

7、举行大班毕业典礼。排练毕业典礼晚会的节目,并参加演出。

8、参加园闭园式活动,对幼儿进行暑假安全教育。

9、评选“好孩子”“好家长”

幼儿活动

1、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区域常规意识,幼儿能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

2、结合幼小衔接工作,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幼儿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握笔姿势,并学会保管和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

3、开展主题活动,关注幼儿的兴趣、情感、态度、个性、行为习惯的表现,引导幼儿积极参加主题活动,鼓励幼儿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第一主题资料,并用多种表征手段表现主题作品。

4、引导幼儿关心、观察、自然角和种植角,并做好记录工作。

1、大1班开展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大2班开展主题活动《梦幻西游》

2、幼儿结合开展的新主题,搜集有关主题资料。

3、幼儿学习新早操。

4、做好新生的稳定情绪工作,让新生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学习

5、开展“庆元宵”活动,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做汤圆、猜灯谜,以及进行有趣的游园活动。

1、大1班开展主题《我是中国娃》大2班开展主题活动《梦幻西游》。

2、全园早操比赛。

3、结合“三八”节,幼儿亲子作品展示。

4、区妇幼对幼儿进行龋齿防护。

5、引导幼儿关注“国际马拉松比赛”,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运动的好习惯。

1、组织幼儿春游活动。

2、幼儿集体舞表演。

3、组织幼儿排练“鹭岛花朵”节目。

4、组织幼儿参加清明节的祭扫烈士陵园的活动。

5、结合“五一”节,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6、区妇幼来园对进行幼儿视力检查和体检。

1、开展“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活动。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

3、请家长助教小学老师来园上课。

4、幼儿参加园“第三届艺术节”活动。

5、组织幼儿参加区“鹭岛花朵”演出活动。

6、结合“母亲节”幼儿制作礼物送给妈妈。

6、全园举行庆“六一”亲子活动。势的培养。

7、结合“父亲节”幼儿制作贺卡送给爸爸,萌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1、全园远足活动。

2、家长开放日活动。

3、举行大班毕业典礼。排练毕业典礼晚会的节目,并参加演出。

4、参加园闭园式活动,对幼儿进行暑假安全教育。

5、评选“好孩子”“好家长”

6、幼儿照毕业照。

家长工作

1、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入小学学习常规培养的重要性,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小衔接的工作。

2、做好新生的家访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

3、收集资料,让家长共同参与、关注主题活动的开展,做好幼儿成长档案。

4、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结题活动,让家长了解主题开展内容及幼儿的发展。

5、通过家访、面访、对话本等手段,加强家园沟通,完善家长服务承诺制。

1、召开新学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入小学学习常规培养的重要性,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发放主题调查表,请家长帮忙收集主题资料。

3、新生家访。

4、请家长配合,培养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惯,准时入园。

5、引导家长带幼儿观看灯展和花车巡游活动。

1、进行“早期阅读”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2、结合“三八”节,幼儿亲子作品展示。

3、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关注国际马拉松比赛。

4、家访。

5、园召开家委会会议。

1、组织幼儿春游活动。

2、幼儿参加鹭岛花朵”节目排练

3、请家长配合,结合“五一”节,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

4、区妇幼来园对进行幼儿视力检查和体检。

5、请家长参加结题活动。

6、家访。

1、请家长助教小学老师——黄佳琪妈妈来园上课。

2、组织幼儿参加区“鹭岛花朵”演出活动。

3、参加园“第三届艺术节”活动。

4、请家长配合,要求幼儿学会整理、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提高自服务能力。

5、全园举行庆“六一”亲子活动。

6、请家长督促幼儿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阅读姿势,注意对幼儿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

6、家访。

1、家长开放日活动。

2、请家长参加大班毕业典礼。

3、请家长对幼儿加强暑假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4、评选“好孩子”“好家长”

5、发放幼儿毕业手册。

环境创设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各班根据主题开展情况积极收集资料,创设班级主题环境,突出主题氛围。

2、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环境创设,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展示主题进展情况以及主题活动开展情况。

3、继续丰富区域动料,让幼儿在玩中学

4、引导幼儿关心、观察、自然角和种植角,并做好记录工作。

1、主题活动网络图、单元目标及班级环境布置。

2、值日生、种植角、观察角的建立

3、丰富年段音乐区的材料以及各区活动材料。

4、班级主题墙的布置,突出主题氛围。

1、完善自然角、种植角观察记录。

2、班级主题环境《我是中国娃》《梦幻西游》丰富。

3、丰富区角材料,体现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1、丰富自然角、种植角。

2、完善区角材料的提供,注意区角材料和主题活动的整合。

3结题活动展示。

1、园“第三届艺术节”的环境布置。

2、根据季节特征,丰富自然角、种植角。观察角饲养小蝌蚪等昆虫。

3、丰富玩沙河玩水区的材料。

4、师生共同布置“六一”节环境。

1、布置大班毕业典礼的环境。

篇5

【关键词】班级 诗意生活 栖息地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3-0146-01

荷尔德林曾经说过:“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班级作为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应成为学生精神及诗意生活的栖息地,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及诗意生活在班级的作用下得到实现。作为班主任,也不应仅仅将自己简单地定位于知识传授者,而应努力将班级中的学生培养为诗意生活中自由飞翔的蝴蝶。

一 建立诗意生活环境,营造诗意文化气氛

中学是学生情感及智力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班级作为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及环境,对学生情感及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逐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为了能够使学生在班级中更加健康地成长,感受到和谐的氛围,教师有必要将班级朝着学生诗意的栖息地的方向进行建设,让学生在诗意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诗意的文化氛围,并学会诗意地生活,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及健全的人格。笔者作为一名具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认为大部分班级的氛围都过于严肃,教学方式及管理方式都较为单调,缺少一定的灵活性。而不少班级在文化结构及氛围的营造上也大同小异,无论是在哪所学校所感受到的班级氛围都不相上下,例如简单枯燥的班级名称、单调普遍的班级标语、死板严肃的班训等等,都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缺乏灵活性和生动性的教学环境,更不用说诗意的生活栖息地。至于班级物品布置方面也大多雷同,卫生角摆放着不完整的清洁工具,这些有时甚至会成为学生嘻哈打闹的工具。教室后方的黑板报一眼看上去非常吸引眼球,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才发现毫无生趣,仅仅作为摆设之用。这种单调的班级布置方式很难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学生诗意生活的营造更起不到任何作用,学生长期在这种氛围下进行学习与生活,很容易失去儿童的乐趣。

笔者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班级在作为学生生活及学习场所的同时,更应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由学生自己对班级布置和氛围进行营造。例如自制班徽、自编班训、自创班歌等等,将班级的形象完全交由学生来打造,在此过程中凝聚班级团结力,并增强学生的诗意生活气息。班级布置必须由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在其中只能充当引导角色,不能进行指挥。包括班级标语的书写及张贴这些小细节都应由学生亲自动手。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由于学生对自己亲手完成的事物会更加珍惜,因此更能营造班级诗意氛围,在无形中对班级诗意文化的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以特殊的方式灌溉着学生的心田,并陶冶着情操。随着班级的发展及学生的共同成长,班级逐渐被学生看作是自己学校生活的重要部分,对班级的重视度及认同感也逐渐提高。

二 将班级构建为诗意栖息地的有效措施

1.针对学生的不同优势设置不同岗位,各司其职

教师应根据班级生活目前及今后的发展需求,将班级中现有的岗位进行细化,通过设置更多的岗位,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并学会承担责任,履行应有的义务,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在岗位中提高自身能力并展示自己的才能。总之,班级中所有任务分配得越具体越好。将主席、部长、组长等岗位替代原来的班长及学习委员等,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当“大人物”,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班级中的每盏日光灯都有专人进行开关,每台电子设备都有专人进行管理。通过设置这些具体的岗位,使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锻炼与提高,给人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2.创新班牌管理模式

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内实行排队放学制度,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由谁在放学时来举这一沉重的班牌就成了各个班级的一大难题。该制度实施初期,很多学生都主动要求举班牌,到后来便发展为没人愿举,即使负责举班牌的学生也是力不从心,将班牌举得歪歪斜斜,影响班级形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通过奖励的方式来选举举班牌的学生,只有平时学习成绩良好,或为班级争得了荣誉的学生,才可获得一次放学举班牌的机会,作为奖励措施。这样举班牌便成为学生人人争抢的任务,并认真完成这项工作。

3.赋予每位学生评价的权利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是整个班级的领导者及主宰者,只有教师才有权利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教师的评价又主宰着整个班级的舆论方向。学生的年纪越小,受到舆论影响的程度就越大。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模式不仅造成评价准则的单一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及评价能力的发展,并使得学生对于班级生活中各类事件的感知能力及评价能力下降。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现状,在班级中实施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评等评价模式,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下,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三 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美劳活动;探索;发现

新《纲要》中重点指出美劳的目标在于能初步让幼儿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美劳活动渗透于主题教学活动之中,主题教学活动可以来自幼儿园教材中,也可以来自幼儿的生活和感兴趣的活动。根据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结果,确定主题活动内容。如在“爱祖国”的主题中,我们设计了美劳活动:制作脸谱扇子、装饰青花瓷盘子等。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动手操作,发挥想象,尽量能把平时的经验积累在画面中表现出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审美力、表现欲。在“新年来到了”这一主题中,设计了剪纸漂亮的窗花、剪影人等活动,幼儿特别感兴趣,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尽量留给想象的空间和选择的余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把这些活动以美劳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生动完整的成品和画面,使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美劳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教师在美劳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可有效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只有在幼儿创造过程中进行指导,才有可能贴近每个幼儿的实际,指导到点子上。如绘画脸谱,利用幻灯片欣赏,让幼儿欣赏京剧中人物的变化,再观察脸谱的对称性和花纹的色彩美,从而使幼儿产生灵感,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幼儿自发创造的原则,在充分唤醒幼儿潜意识创造力的同时,也渗透着理性的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活动中指导的重要性。

美劳活动是促进家园共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是联系家园互动关系的纽带。无论是班级环境的创设,还是亲子活动,都能充分体现出在家园互动中促进幼儿发展的理念,同时美劳活动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家长资源。请家长与幼儿收集有关的资料,如:照片、图片及美术作品,使幼儿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产生联系,使直接经验得到升华,为最终的创作做好铺垫后,再组织幼儿进行美劳活动,使幼儿能活灵活现地创作不同的作品。在创作中充分体验美劳活动带来的快乐。

新《纲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将环境布置融入美劳课程活动中,活动的环境由幼儿来参与创设,让幼儿体会到“我们的活动室,我和老师一起设计,一起布置”的主人翁的成就感;在平时的美劳教学中,幼儿创作出的作品各具特色,同时把创作出来的作品布置到活动室和走廊让大家欣赏,让幼儿体会参与布置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快乐。许多美工作品都是班级环境布置的最佳选择,既美观了环境,同时,也直观而形象地起到了向家长汇报教学成果的作用。

篇7

关键词:班级建设;隐性课程;实践

班级隐性课程对班内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班集体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品性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于如何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笔者有以下尝试和收获。

一、注重班级物质环境隐性课程的建设

班级物质环境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不仅体现在班级的精神面貌上,更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充满美感的班级物质环境非常重要。

1.班级标语催人奋进

笔者近期所带的一届高三学生都是“95后”,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过惯了,生活能力很差,责任意识更差。为此我利用班会课和学生们讨论班训,最终把“做一个负责的人”作为班训,并让班级书法小能手把这几个字写好裱起来,挂在教室的最前面,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做个负责任的人。同时,面对高考的紧迫压力,我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时,把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等的标语张贴在四面墙柱上,营造竞争氛围。

2.墙面美化育人育心

教室后面的墙壁是最有利用价值的隐性教育空间,作为语文老师,我把它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利用一面墙作为习作园地。这样既给学生的优秀习作提供了展示空间,以此激励学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又增添了班级的文化氛围。另一面墙是树形的“心语心愿”的自我激励语,让刚进入高三的学生们定下自己的理想大学,写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张贴在墙上,引导学生制订短期目标,完成以后再贴上新的心愿,此举对学生的激励很大。

黑板报作为学校宣传阵地之一,在美化班级环境的同时,更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自修课上总有几个学生纪律意识不强,我便让班级宣传班委在黑板报上开辟了一块地方,称之为“班级论坛”。我定下主题―“还我安静自修课”,学生们可自由发言。大家找原因、说方法、提建议,最终班级正能量获胜,学生们也都意识到自觉规划自修课的重要性。

二、加强班级人际环境隐性课程的建设

班级人际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两种人际关系才能实现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1.师生民主和谐

师生关系是班级人际关系隐性课程中的核心方面。从教师层面来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多找学生沟通谈心,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尤其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地位较高,是一个班集体凝聚的核心。教师只有拥有公正的处事态度、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能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获得信任。

从学生层面来说,要教会学生感恩,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例如,新接班级刚开学时,为了尽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利用了教师节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班会,让学生给任课老师们评奖,比如评“认真讲课奖”“亲切和蔼奖”“时尚优雅奖”等奖项,也就是让学生们去发掘老师们的优点,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同时,还让获奖老师上台领奖时必须详细介绍班内一位同学。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注,从而增强其自信,扫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融洽了师生关系。

2.生生关系融洽互助

对于一个班集体,生生交际比师生交际来得更频繁、更广泛。班主任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融洽相处。作为同龄人,生生交流更容易沟通,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有重要作用。对弱势学生来说,互助融洽的生生交际更是雪中送炭,更能让其打开心结,融入集体。

三、完善班级活动环境隐性课程的建设

班级活动环境的隐性课程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班会来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班主任不能把班会课简单处理成一周事务总结,或自修,或安排任课老师上课,这些都是对德育工作的轻视。一节好的班会课是发挥隐性课程在班级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良好平台。

篇8

一、良好的师生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

师生的情绪氛围是指师生之间的态度和感受。它是通过语言和人际氛围形成的。这种氛围直接影响着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心理,尤其对儿童个性品格的形成特别有意义。如有的班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处于和谐、融洽、团结一致、互相合作的关系,使儿童学会了互助、互爱、合作等良好的态度,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也得到了和谐的发展,而且从中获得了安全感,有利于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如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如同陌路人,教师高高在上,不尊重学生,批评不讲究艺术;学生处事自私,互相折磨、拆台,班级犹如精神监狱,这样班级的儿童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的,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把一种偏激的精神折磨迁移到别人身上发泄以求心理平衡。这样的孩子容易犯罪、闹事,难于受教。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儿童成长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倡导个人美德,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教师良好的修养是儿童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教师要达成有效的教育,就要实现师生之间的真实、良好的心灵沟通。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是教育的一个平台,是取得教育效果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教育才算真正地开始。教师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修养、态度和教育方法会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故然是教师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有部分是教师教育时不注重方法所造成的。由此可见,教师的修养在教育行为中极为重要,它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人格上。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健全的人格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石。

三、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健全儿童的心理素质

篇9

【关键词】班级文化 美学原则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血液中没有本民族的文化在蠕动、在滋润,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流落异乡的人,就是一个没有了灵魂的人。人的肉体靠骨骼支撑,而人的精神则要靠内在的文化来健全。一个缺乏精神、灵魂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她)必将是一具行尸走肉,与其他动物无异。可见,文化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健全、精神的独立是何等重要!

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是传授知识的所在,它也理所应当成为集聚民族文化的最大气场。而最能体现学校文化魅力的地方应是班级。班级的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使一个班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使一个班级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我认为应当以文化来构建班级之魂。

那么班级文化建设有没有可以遵循的美学原则呢?笔者认为是有的。

一、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原创性

所谓原创性,就是班级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该是师生的独创。为什么原先悬挂于教室的名人名言会远离学生的生活,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并不是名人名言的错误和过时,很大的原因在于它并非学生们的创造,不具备亲和力。学生要想从中得到滋养,中间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哪有取之于“生”,而用之于“生”那样的直接和鲜活?因为从形象的设计、内容的填补、边框的裁定、色彩的选择、线条的搭配等等,都投影上了学生们的辛劳、创造、想象和理想,它就能让学生们产生亲切感和成就感,产生甜蜜的家的感觉,学生们就更容易热爱它、呵护它,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时代性

文化的内涵是深层次的,但它必定也是与时俱进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元素。班级文化要坚持时代的主方向,但支流的融入也一定会给班级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文化是立体的概念,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跟随着时代的脉搏,通过主动的研究来探寻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不同地域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由于班级文化建设紧紧地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学生们会始终保持着触觉的敏锐性而不至于麻木,始终保留着浓郁的兴趣而不至于冷淡,始终关注着外面的世界而不至于闭塞,始终激发着强烈的求知欲而不至于停滞,始终坚挺着独立的人格而不至于人云亦云,始终丰富着自己的情感而不至于冷漠……

三、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融洽性

融洽性原则,在这里也可称之为“简洁性原则”。曾经看过一些学校的班级文化布置,给人的感觉是花里胡哨,密集型轰炸。首先是色彩的过于华丽,其次是形状过于繁琐,最后是空间的过度利用。有的布置者把教室变成了游乐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审美心理,但不管是何学段,有一点万不能忽略,那就是教室的功能。教室是供学生学习的场所。其他所有一切,都是辅的、服务性的。它应为学生在教室内更好的学习、生活、成长服务。班级的文化布置有时很像作画,哪里应该浓墨重彩,哪里只应点到为止;哪里应讲究“实”,哪里只能讲究“虚”,都十分讲究。但不管怎样布置,它都应该使班级融洽,使学生舒畅,使教学和谐,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均衡性

班级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在布置班级文化时,应努力照顾到空间的均衡性。有些班级在布置班级文化时,某些区域过于集中,而某些区域又留有太多的空白,这就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不平衡感。在布置相对集中的区域的学生,会有较多的压抑感;坐在布置比较空白的区域的学生,则会有一种被剔除在外的孤独感。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一种文化审视心理上的不均衡,这不利于整个班级的和谐发展。

五、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原则”,也就是布置班级文化时,应考虑到它的立体性和整体的连贯性。要让布置充实而不空洞,流畅而不死板,要带有美的活力和张力。譬如,正方形和长方形就不如圆形具有美的冲击力;孤立的存在就不如空间上的照应具有美的传递力;内容的单一就不如内容的精彩纷呈具有美的亲和力。总之,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直观参照,是课内知识的合理延伸,是学生文化空间的有效拓展。

篇10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课外阅读是有效拓展知识的渠道,是学生吸纳新思想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对世界的认知,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家长们要注意的问题,更是小学生提升自我品质的有效方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环节。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的快乐,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提高学生能力是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外,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是其它学科教育的基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外阅读更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课外阅读是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学生可阅读的经典读物很多,如世界名著、我国古典名著、名人传记、诗歌、散文等,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可以掌握课本以外的知识,有助于消化课内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拓宽视野,获得更新的体验。

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时,家长和教师要做好指导,要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读物,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正能量,进而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社会和世界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2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2.1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兴趣

2.1.1教师与家长都要转变观念

教师和家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和成绩,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多家长没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部分教师也不够重视课外阅读,只关注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学习,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建议家长为学生设置小书架,建立家庭式阅览室,学生在闲暇时间就可以阅读,家长也要参与孩子的阅读过程,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书海的浩瀚。

2.1.2班级建立图书角

小学各班级要建立图书角,将一些有益的文学杂志、科普杂志、适合小学生的读物放置在图书角,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捐书,用集体的力量建设图书角,增加图书量,将图书存放在固定位置,要定期更换图书角的书籍与杂志,家长要配合孩子将部分家中图书拿到班级与大家分享,教师选派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2.2激发学生的主w需求

小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进而促进其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其求知欲。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外阅读作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些小学生不喜欢读书,但是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某一名著书籍中的一个片段,在讲故事时教师要讲解故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学生认识善恶是非。教师在讲故事时要注意留下悬念,让学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进而逐渐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例如,语文教师为低年级学生讲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产生阅读的兴趣,进而逐渐开始喜欢课外阅读。

2.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注意力不够集中,较为分散。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环境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为有助于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放松、舒适的环境中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可以感受到阅读材料中的美感和蕴含的道理。教师要注意做好班级布置,除了前面提到的建立图书角以外,班级板报布置和书写都可以加上名言警句。学校要加大投入建立单独的图书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读书的场所,让书籍发挥价值。

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在家中为孩子安置书架,为孩子购买适合的读物,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还可以定期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书山如海,书籍里蕴藏着无限的知识和道理,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籍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家长还要定期带孩子去大型的图书馆,感受那里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安静、祥和的气氛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图书馆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场所。

2.4向学生推荐优质的课外读物

书海茫茫,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国外名著、我国古典著作、现代小说、诗歌、散文、科普书籍、生活常识类书籍等等。书籍犹如一个世界,色彩缤纷、多种多样。在众多书籍中,教师要选取那些有文化价值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的、具有积极内容的书籍。小学生的阅读经验较少,他们对于课外读物缺乏一定的判断,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导员,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教师可以列出阅读清单,向学生推荐优质的读物,如我国《四大名著》、《格林童话》等,让学生走进阅读,陶冶情操。

3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小学生要学习什么,首先要培养其兴趣。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开拓学生视野。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让学生的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和真实的感受,从而促进心灵的成熟和思维的开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