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文化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孩子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升孩子文化素养

篇1

嘉祥一中历经六十多年的积淀,形成了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理念六十年来一以贯之地传承,并在传承中整合创新提升,形成了以曾子文化精髓――“三省吾身、至诚至善”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学生每天早上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追求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孝亲忠国、臻于至善,晚上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做到了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思想,反思有没有享受修身和学习的快乐,反思自己每天有没有过失,反思自己每天的进步有多少等等。三省吾身的校训已被一届一届的学生广泛认同,见证并推动着我校学生的成长,也为我校这项课题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课题实验两年来的做法

(一)营造诵读氛围,向学生讲授诵读的重要性。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激发和提高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一是提供好的诵读材料。中学语文这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不仅表现了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也体现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美。因此,诵读教学要重视审美心理因素,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能动的“审美主体”,使学生获得求知和情感上的满足和喜悦,从而产生和保持一种诵读的兴趣和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诵读学习也当如此。教师要经常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诵读,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中肯地指出学生在读音、节奏和情感表达上的缺点,使之能够及时纠正。这样学生就会时时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欢欣。

(二)保证诵读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诵读中来。我们规定早自习必须大声诵读课文。每节语文课前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诵读一首诗词,每个学生都必须有感情地诵读教材上的课文,然后让学生谈体会、感悟,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诵读感受。教师定期检查,落实到人、到篇。通过这些途径保证每个学生诵读。

(三)加诵读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升语文素养。我们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基本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们是严字当头,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诵读有多种形式,配乐诵读、集体诵读、个别诵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诵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原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代替了老师枯燥的条分缕析,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四)依托地域特色,创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嘉祥县是古代四大圣贤之一的宗圣曾子故里。曾子著《大学》、写《孝经》,其“以孝为本、以诚为上、重在养志”的孝道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嘉祥人民,而嘉祥一中前身即为曾子书院,学校北依萌山,南临洙赵新河,可谓居山水之宝地,得宗圣之灵气。学校把曾子思想融入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充分利用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致力打造现代化一流高中校园,积极创建浓郁的校园学习氛围。为光大曾子孝道思想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学校建设了曾子孝道文化墙、三省亭(独坐山之巅,明故亭旧址,由曾氏后裔曾宪梓书名“三省亭”,内刻曾子轶事)、格物门、和平广场等。另建岁寒三友园、李本恒奖学金碑、“友谊纪念碑”(美国康洲丹波瑞中学和我校永结“友好姊妹学校”)、砺慧广场、百年流芳墙、碧梧园等。学校辅仁楼(教研),至真楼、至诚楼、至善楼(教学),琴馨苑、聚英楼、聚德楼、聚才楼、聚婧楼(功能房),命名多出自曾子及其他古代圣贤所著典籍。楼道间、长廊上悬挂古诗词名句、名言警句和宣传语,如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橱窗、板报大多都是安排学生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他们的风采。课余开通校园音乐网,当轻音乐响起时,学生们徘徊于砺慧广场上,徜徉于三省亭下,伫立在曾子文化墙前深深陶醉于如诗如画的人文景观中。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心理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外部环境。

(五)注重环境育人,营造良好的班级物质环境。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安全、舒心、美观、宜人”的人文环境大格局。学校每学期期初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要求教室布置规范化、个性化,各班有自己的班级风格与特色,“学习园地”、“读书角”等不断地给学生们增添了学习的动力与乐趣。通过教室环境的设计、布置来构成一种积极、振奋、温馨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开放校图书室,创设自由开放阅读的条件。为了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发挥学校图书室作用不断更新图书。我们规定以班级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我们每周发给每生一张阅读卡,要求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日期、主要内容,还要摘录好词佳句。然后,每周抽时进行一次反馈评价,借此指导阅读方法,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很好地促进学生多读、多思。

(七)挖掘儒风校史,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充分利用曾子所传承下来的修身、求善、诚信、孝道等思想开设《曾子文化》《修身礼仪》《百善孝先》《弟子规》等校本课程,结合曾子“三贵之道”对学生进行仪表端庄、言行得体的行为习惯培养;结合曾子的诚信思想和诚信故事,对学生进行“待人至诚、讲求信用”的诚信教育;结合曾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学生个人和班集体进行“芷兰馨香的君子人格”教育;结合曾子“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思想对学生进行志向高远的理想教育;结合曾子孝道思想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通过“弟子规”对学生进行“孝、谨、信、爱、亲仁、学”教育。

篇2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他们离开故乡,进入陌生的内地学校,这使他们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面临诸多新情况。因此,为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发挥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基础性作用,加强家庭自身建设。本文总结了帮助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对策,希望帮助其更好的发挥家庭在文化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

家庭教育;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近年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对于一般的随迁子女而言,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如今,由于他们离开故乡,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面临差异与多重困难。其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与挑战,甚至出现了代际之间的文化断层。而家庭作为少数民族成员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场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绵续,其传递传统、维持传统的中心单位因而显得更加突出,因此,为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加强家庭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优势功能。那么,这些随迁子女其家庭教育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这种场域功能,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促进少数民族家长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发挥家庭文化传承的功能,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家长自身建设、提高文化素养

家庭是文化传承的摇篮,家长对孩子文化传承具有启蒙作用,孩子正是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如同无源之水终将枯竭。而“父、母、子的三角结构,维持着人类种族和文化的绵续”因此,对于离开故乡的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长在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占有主导作用。首先,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应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对以主流文化为主的异文化要有认同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既要督促孩子学习主流文化又要积极主动地传授民族文化,这样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孩子接受民族文化的程度,家长有意或无意的通过平常的师范把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递给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通过言传身教,知晓民族文化。从小就培养孩子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其次,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学校教育配合。另外,作为家庭当中担负绝大多数教养责任的母亲,尤其应该重视自身文化素养。例如:母亲可以在孩子课余时间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用民族语言文字讲述民族历史文化、英雄史诗,激发孩子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孩子从被动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

二、更新教育方式、增强亲子互动

随着现代化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计算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普及,正在影响少数民族的教育方式。在异域他乡,由于他们没有原有的文化场域,因此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方式,在家庭中让孩子有选择的通过电视、网络等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在课余让孩子能有机会接触到民族文化。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增强亲子互动,丰富家庭精神生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部环境,营造民族文化的家庭氛围,将民族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家长还应利用好各类民俗活动,有意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感受民族文化,丰富和完善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来实现对孩子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三、提升家长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而“文化教育是指一个民族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对民族个体进行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及文化知识的教育。”那么,“首先需要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说要实现‘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才谈得到让人家来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家长树立孩子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要有一定的文化危机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使民族文化在课外得到强化、延伸,持主动、自觉的态度。

四、增强家校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为弥补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足,家长应主动与学校沟通,摒弃阻碍学生融入集体的狭隘观念,不仅要帮助在校教师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协助学校,帮助孩子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通过学校、家庭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真正实现家校有效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进而不仅加深对学校师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同时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75页.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第434页

[3]著.刘豪兴编.文化的生与死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95页

[4]王莲花.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硕士论文].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5].弘扬优秀传统实现文化自觉[M].中华文化论坛,1998.4

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全校4000多名师生,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证明你们对自己子女成长的关注和重视,也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目标,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对策与方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一句话,就是“让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学有所获,将来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信,从这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一、下面,我首先向各位家长汇报一下上个学年以来我校的一些工作情况。

1、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抓手,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斐然。过去的一年,在上级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上级部门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区中小学安全维稳工作先进学校”、“全区中小学办学业绩综合考核先进学校”、“全区中小学先进党支部”、“全区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学校”。

2、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方向,坚持开展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特长。

上个学年,我校特别注重素质教育,以校园各类兴趣小组为依托,以特色校本课程为载体,成绩显著。一是继续抓好抓实了“客家花灯”校本课程,并被教育部命名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学校,二是继续办好了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规范每天上午的跑操,达到让学生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目的。

3、以培养健康人格为导向,着力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我校德育工作踏实高效。通过主题班会、校长小助理、三月学雷锋献爱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特别是我校注重创新德育模式,独创的寒假“八个一”体验式德育也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德育案例。一个学年以来,**学子文明礼貌,**校园安全有序。

二、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

各位家长,对于您的孩子,我们不敢有半点马虎,我们将竭尽全力,将自己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师爱倾注到工作中去,但是孩子的父母们,你们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第一责任和监护人,你们要保障孩子上学所需,科学合理的安排好他们的生活,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帮扶孩子顺利走好人生每一步。如今家庭教育已成为一门学问,希望家长能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做一名称职合格的家长。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希望家长们从以下方面进行配合。

第一、我们双方必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要相信,学校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您的孩子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第二、宽严有度,不要溺爱、娇惯,也不要求全责备,尤其加强对孩子零花钱和使用手机的控制。不要让孩子们滋生的攀比之心。

第三、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个星期和您的孩子作一次谈话和交流,注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第四、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千万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要客观地认识学生的成绩,要帮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要多方面综合评价我们的孩子,关注我们的孩子,做到不急不燥,有方法,有耐心。

第五、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体育不仅是强身之育,也是强心之育,它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关注孩子生理发育状况,介绍相关常识。引导孩子善于与人相处,学会对待困难和挫折。

第六、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老师同样无法取代家长。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合作,才能完成。

第七、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就是习惯培养。任何不良习惯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教育得法,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

第八、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如督促孩子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意识地进行复习和预习,遵守时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第九、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有利孩子成长的条件,引导孩子爱读书,与书交朋友,善于思考,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我们坚信,有了您的配合,信任、理解和支持,有我校这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充满活力,有爱心、有事业心的教师队伍,您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愉快地成长。

篇4

关于综合素质教育与高等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开展过有意义的研讨,我们侧重探讨综合素质与艺术素质之间的关系。

第一,艺术素质不能替代综合素质,艺术素质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应当说,今天在校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比较出色。为数不少的学生自幼接受艺术教育,练就了过硬的“童子功”,但也正是这种近乎于“职业训练”的教育,以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值,忽视文化课程学习,使许多学生的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形成了强烈反差――艺术技能上可能高人一筹,而文化水准却极为贫乏。更有甚者,一些家长让孩子学习艺术的初衷并不是艺术修养的提高,而是因为孩子文化课太差,只能报考艺术院校――仿佛学习艺术可以不需要文化知识。当然,除了这些表层原因之外,还有诸如体制因素、专业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但无论什么样的制约因素,有一点是非常简单的道理,这就是并不是什么歌都会唱、会演奏某种乐器就是艺术家,艺术院校也完成了教育使命。也就是说,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既要教育学生掌握艺术实践、技术等层面的技能、技巧、技术,还应侧重提高其文化素养,并通过提升综合素质,使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包括艺术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必须告诉受教育者:“社会不需要没有文化的艺术家,没有文化成为不了艺术家;没有文化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艺术教育中,技巧、技能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但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应简化为技能、技巧的传授。

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学术界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我们的认识是,当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时,高等艺术教育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综合素质教育。从另一个角度上认识,在艺术教育中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也是高等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积极回应。同时,我们应当在艺术教育重一以贯之重视文化和综合素质的教育。许多事例告诉我们,艺术竞争的实力绝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艺术技能、技巧,文化底蕴、人文素养是最终决定因素。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需要精通某一艺术门类的技巧,而且社会更需要具有综合艺术修养、精湛人文知识的人才。

第二,“匠”和“师”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将产生最有意义的启迪。我们也许没有充分的理由强调,高等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艺术大师。但如果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各类人才不具备,或缺乏艺术大师的修养、素质、风范、品格,无疑也是一种失败。即使我们不应期待我们的受教育者都成为艺术大师,至少也应用艺术家、艺术大师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我们的受教育者。一个人人都能够接受的道理是,即使我们的受教育者不能百分之百地成为艺术家、艺术大师,我们也不希望他们成为胸无点墨的“艺术工匠”。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针对的是应试教育。而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还应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教育界有识之士不止一次地声称,时下许多中国艺术院校的学生“匠”气十足,“师”气太少。我们认为,此类批评不无道理。艺术家、艺术大师之所以被称其为“家”和“师”,不仅仅是他们艺术上的杰出和独到的成就,也在于他们的文化修养深厚;“匠”和“师”之间的鸿沟,并非“身怀绝技”所能弭合的。任何人都不能期待,连安塞腰鼓和花鼓灯的流传地都说不清楚的歌手会成为艺术大师;也无法想象认为“海拔从地面的高度算起”的演员会成为艺术家。其实,类似问题根本不应与“家”和“师”联系在一起,因为这种属于常识性的知识,不仅是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不仅是艺术工作者、从业人员基础知识中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具备的常识。

关于“匠”与“师”之间的关系,颇能说明在高等艺术院校大力推进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探索,在于艺术家有自己对艺术的解读和理解,而实现这一目标,“家”和“师”的潜在优势、综合素质是任何出色的“工匠”都无法企及的。艺术和艺术上的成就,来源于对生活、社会的深层次感悟。而这些感悟一方面来自个人的自觉“修炼”,另一方面,则是教育的分内义务,尤其是对于在校接受高等艺术教育的大学生来说,综合素质、文化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有赖于学校提供的机会;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自我“修炼”意识的增强。因此,高等艺术院校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既取决于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自觉。

第三,关注艺术教育与做人的关系。综合素质涉及到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也就是说,高等艺术院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与高等教育其他专业学科相比,艺术教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艺术对人们心灵的熏陶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故此,在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通过艺术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比之其他学科更加突出。

无论是“匠”还是“师”,高等艺术教育和其他任何形式、等级的教育是一样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的培养。人的培养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综合素质理应成为核心内容。综合素质、文化素质对于高等艺术院校的受教育者来说,不仅包括提升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还包括提高思想修养。人们在批评艺术界许多有违道德现象时,常常指责当事人“艺德”太差,“素质太低”更是平常用语。我们不能把综合素质教育简单地归结为道德修养教育,但综合素质的必定包括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同时,综合素质、文化素质也决定了一个人思想修养水平的高低,进而决定着艺术造诣及发展方向。

人们在论及素质教育时,无不强调人文精神的塑造及培养。艺术本身是技术和人文的结晶。故此,艺术的学习与实践,既需要技术上的精湛,也需要人文素养的高深。在实践中,技术往往是有形的,而人文及其素养常常是无形的:技术可以是立竿见影的,而人文素养却难以立竿见影。对于学习艺术的人来说,艺术大厦的建造,无疑应以人文素养为根基。有人把艺术教育的内容总结“技”、“文”、“道”三个字。我们认为,这种概括可谓一语中的,把艺术教育的技能、综合修养、做人三个大的内容进行了精当的总结。其中的“道”便包括了“做人之道”。教师在教学实践的“教书育人”双重任务,要求教育者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必须尽快实现单一角色的转变。

第四,注意潜移默化的培养。人的任何一种素质都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既需要教育和培养,也需要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式的熏陶。人们强调艺术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需要积累。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这种潜移默化的实现主要依靠一种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涉及制度建设,在考试、考核时,既关注专业课成绩,也给予文化素质、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以相应的地位,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综合素质的地位。

高等艺术教育实践中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潜移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既体现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也应全方位体现在进行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教育方面。即使是专业教师,也不应仅仅把目光集中在专业课教学上,而应注重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通过专业课教学渗透综合素质教育切实可行。必须更正或树立的观念应当是,即使是专业课教师,也应明白任何一门专业课都不可简单地视为“单一”的课堂教学,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注入综合素质培养。这不仅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艺术学科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就是说,即使是分门别类的艺术学科教学,也不应简单地将这门学科简约为“纯粹”专业课。艺术本身的综合性实际上已经决定了教学的综合性。教学的综合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即在我们倡导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文化素质的同时,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养,改变时下“专家”的业务局限,让教师从声乐、器乐、美术等课程教师转变为“艺术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将综合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专业课教师关注专业教育、专业素养是必要的,但艺术与人文、艺术与个人综合素养之间的关系,必然决定着各门艺术教育对这些教育内容的依赖性。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主任;素养;效率

一、信息技术是提高当代班主任素养的必备条件

(一)现代信息技术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班主任的教学资源累积提供了条件,班主任可以在网上收集、整理、加工相关的教学教育信息。班主任不仅可以向学生推荐网上的优秀资源。指导学生到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还可以利用QQ、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加强班主任社区论坛的活动,与其他班主任进行平等对话、思想交流等互动活动,从而实现心灵的沟通和素质的提升。

(二)现代信息技术为班主任形成先进的管理理念提供条件

1.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对话性

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中,班主任需要改变传统班级德育工作中那种一味说教与灌输的观念和做法,应及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实现班主任与班级学生的对话。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进行协商与交流。

2.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对等性

在信息化环境里,班主任与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宽泛,而且信息也是机会均等,还有可能出现学生获得的信息比班主任多,呈现出“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景,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广泛地汲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3.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合作性

在强调合作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学习、学会分享已经成为重要的理念,班主任也需要同学生进行对话与沟通交流。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班主任形成教育服务理念提供条件

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是一门服务性很强的行业,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在这样的教育服务理念下,班主任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第一时间与班上的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与学生共同成长。正是因为信息化环境倡导的是平等对活与交流,所以班主任通过信息化的过程来培养教育服务的理念,强化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是开展多样有效教育活动的条件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班集体生活质量

班团队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班集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而提升班级凝聚力,如春天里放飞斑斓的风筝;夏日里划起悠悠的小船;秋风中踏响金灿灿的落叶;冬阳下堆起胖胖的雪人……此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记录下这一个个珍贵的镜头的同时,还可以对班级团结起到更为深远的意义。

(二)运用信息技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在校的真实生活以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家长,让家长看到“班级基本情况~班级成绩的分析”“汇操”“科技节”等丰富的校园生活,看到自己孩子在班里的真实表现和精彩的校园生活。

“家校通”和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为实现学校、家庭和老师之间快捷、实时沟通成为可能。利用这一平台,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使得家长对学生和学校的了解具体了,促进了家长、学生、教师及学校的相互理解,真正形成了教育合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晨会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晨会质量,班主任可以上网搜索各类名人名言、谚语。将这些精妙的语言加上生动的图片做成幻灯片在每天的晨会课上展示,从而让学生不把理解、记忆名言当成负担,在懂得更多道理的同时有了一份好心情。

(四)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班级文化

班级环境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争取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如把班级或学校开展的活动,用相机给同学们拍照,让他们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影子,给班级营造家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家庭成员的归属感。

班级文化的内容很多。班级网站或个人网页是创设班级文化氛围的现代化阵地。班主任可以在网站上设置:班级成员、班级相册、班级荣誉等栏目,让学校,家长和同学了解到班级的基本情况及班中每一名学生的相关信息、想法、作品等等。

三、信息技术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条件

(一)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常规信息管理

信息化的班级管理系统一般提供了学生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勤记录、奖惩记录、个别教育档案、班级工作计划、班会档案以及班级工作日志、课程表、座次表、班费收支情况记录和班主任的课程教案管理、听课记录、班级请假情况登记、学生通讯录等,这些全面地记载了班级的有效管理信息,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方便进行档案学籍管理

传统的学籍管理、档案工作都是由班主任把学生在校期问各方面的情况记录在纸制表格上,利用电子文档进行备份。一旦出现差错或丢失,学生相关信息的查找或恢复非常困难,而且班主任每次填写学生的信息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用“学籍管理系统”软件,在线输入本班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和品德评语等,所有的操作都在网上进行,教育管理走向“无纸化”,避免了以往填写表格的烦琐,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也为后继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方便。

四、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能提供了基础,因此班主任工作的信息化需要不断加强和推进,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给班级管理带来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宏,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篇6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我们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可以美化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比如说自己对于各种礼仪的掌握还不够,或多或少还有“按着制度做,服务态度准没错”的思想。 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发扬、团结共事;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团结同学一起工作,要尽可能过朴素的生活,要结交良师益友,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篇7

一、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语言的熏陶

曾有人说过,小孩如果刚开始讲话,就送到英国‘美国,几年以后,孩子将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由此可见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很重要性,而小学生学习英语,缺少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语言环境来。首先课堂要英语化,创设语言环境。在城市里,英语学校、英语辅导班随处可见。这些地方的存在为城市小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英语的场所和机会。而在农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学校里的一周两节英语课几乎成了农村小学生们学习和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指出:“要使学生学好外语,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尽量暴露于目的语中。”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地去用英语组织教学。课堂40分钟,老师多用英语来表达,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但是小学生的词汇太贫乏了,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开始他们会听不懂、不习惯,教师在上课时可放慢语速,并辅以身体语言。老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说慢一点,反复重复,反复感受,尽量少说汉语,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纯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教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开朗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语感。其次,要创设情景,实践性和交际性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而且它不同于其它学科,不能仅仅是一般的实践,如重复、模仿、套用、改写等,而要利用英语进行交际。要让学生习惯用英语思维,大胆和好表现是小学生的特点,也是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有利因素,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才能有效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以保持。教师就要想办法创设情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再者,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让英语生活化。英语老师是他们唯一的依靠,离开老师,离开学校,学生就没有听英语、说英语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孩子“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必须让学生得学之乐,才是正轨。”小学生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求知欲。只有事物本身有趣,很新鲜才能激起他们认识事物的动机。玩是孩子的天性,英语本身就非常枯燥,如果没有游戏,学生就很容易对英语感到厌倦。如果对孩子玩的天性进行合理、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在游戏中来学习英语,学会说英语,增强他们对英语的乐趣,揭掉英语的神秘的面纱,使学生进入一种“乐于说――愿意说――敢于说――会说”的良性循环。教师可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开口,例如,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初学,有害羞、怕出错等心理,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如果发现表达有错的学生,教师也不要马上制止和批评,而是要予以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大胆开口说话。教学形式要活泼有趣,气氛要轻松愉快,从而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学生学习英语有了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增强,成绩也会慢慢地提高。

三、教师要下功夫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而言,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几乎所有小学生在学英语之前已较熟练地掌握母语,他们习惯用母语思维、交际,用母语接受新事物、理解新问题,母语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总要自觉与不自觉地把英语与母语联系起来,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教材中没有音标教学,他们总是用汉字或拼音字母来给单词注音。比如学习yes时,会用汉语注上“爷死”,这严重影响了单词的正确发音。在我发现之后,严加制止,反反复复纠正发音,让他们多听录音。有同学向我反映:老师,课文录音我听了好多遍可就是记不住。我马上纠正了他的听力方法,他只是拿着书对着听,只起到了一种校对作用,而没有用脑子。教师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来教,让学生去背单词、学音标、记语法,而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玩、多演,在活动中接触语言信息。小学英语则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小节奏,多频率,课堂上少讲多练多重复,让学生多听录音,多参与英语游戏,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篇8

一、学校品牌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品牌是公众对学校的一种印象和评价,其实质是一种“文化认同”。因为,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学校的“牌子”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必须有“文化品位”。所以,创建学校品牌必须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上做文章。

二、学校品牌与学校文化的谋划与实施

1.学校品牌的个性定位

个性定位是创建学校品牌的首要环节。定位,其精髓就在于舍弃普通平常的东西而突出富有个性的东西,把拥有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扬己所长,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每个学校都可能从某种特色切入,并且把这种特色发展为一种办学优势而最终成就品牌。”这是学校品牌定位的很好的思路。虎丘少年军校是我校18年的学校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少年军校这一育人载体,努力营造浓厚的军校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军事活动,建立国防教育活动阵地,开发国防教育校本教材……逐步构建了独特的育人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区域教育跨入品牌建设时代的今天,学校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此项目既能凸显本校优势,又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且能够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如果能进一步稳扎实打,开拓创新,把它做大做强,必将成为建设品牌学校的突破口。

2.学校品牌的形象识别

形象识别策略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的CIS理论。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可以译为“组织识别系统”或“组织形象战略”,它是指组织为了形成并彰显其个性形象,将其所秉承的理念,与行为和视觉等要素整合起来,进行统筹策划和精心设计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认识和辨别功能的综合体系。人们通常将其分类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学校品牌的文化品位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得以承载和表达的。

(1)品牌建设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弘扬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学校成员中一种主导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一种工作状态、人际风气和精神面貌。学校精神文化需要精心提炼,需要通过恰当的载体准确、精彩地表达出来,它包括办学宗旨、形象定位、发展策略、共同愿景、三风一训、校歌、宣传口号等。我校的校训是“志洁・行芳”,这是我校百年办学薪火传承的校训,学校创始之初,借得七里山塘中段的丁公祠一隅,为办学而呼号奔走的先辈们,立即将“志洁・行芳”以水磨青砖镌刻成字,镶嵌在大堂两侧学生必经的角门门楣之上。每个通过这门走向教室的师生在它每天亲切的俯视中,浮躁的心变得平和开朗了,不由得冷静严肃地考量与检点起自身的行为与心境了。“志洁・行芳”,它本身就是一块渗透情感,润物无声的丰碑,它百年默默,却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提炼出校风“明德立志、启慧立行”,它无声地告诫师生: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极大地提升生命的价值,美好的憧憬在行动中才能实现,把握手中爱的钥匙,开启心灵的慧根,聆听学生健康成长时拔节的声音。学风“行有规,思无涯”,它告诉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要进行质的锤炼,举止得体、优雅、守规,方能体现礼仪、文明、和谐。在学习上要善于思考,学中发现,发现中学,“思”为根本,思无涯,益无边,创意无限。教风“爱心无边,正心无形”,它告诉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满怀爱心,与孩子诗意地交流,智慧地传播。对待教育不急功近利,求润物无声,盼水到渠成。我们还将“飞虎精神”作为学校精神,它的确立是由我校品牌项目“飞虎少年军”而生的。“飞虎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战斗力,具体表述为学校的每一位师生都是身怀绝技的舞者,在学校搭建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才干,不畏困难,无惧无忧。以上几个要素,无不体现了学校的一个办学理念:爱心和智慧,在传统、现代与未来之间穿行,让每个学生感受教育的快乐。

(2)品牌建设的载体――学校行为文化的策划与实施

学校品牌的行为文化是指学校根据其发展目标和治校理念,经过统筹策划和精心设计,从而形成一种整体协调、目标一致的活动序列和规范体系。它的动态表现形式是一系列的学校内外活动(如庆典活动、竞赛活动、公益活动、学术活动等)。静态表现形式是一整套的制度规范体系。

我校在“飞虎少年军”这一品牌建设中,确立的创建目标是“少年军校品牌铸造优良校风,少年军校品牌促进规范管理,少年军校品牌推动素质教育”。学校通过狠抓班级内务、学生仪表仪态、军事训练来培养军人气质。同时,尝试将《孙子兵法》研究纳入军校教学内容中,成立“红领巾孙武兵法”研究院,邀请苏州市孙武子研究会专家担任学术顾问,学校挂牌成为苏州市孙武子文化实践基地,同时与穹窿山“孙武书院”签订共建协议,成为我少年军校“飞虎少年学兵法”校外教育基地。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弘扬孙子文化,启迪智慧心灵。

学校还开发了军校校本教材《虎符》,校本课程强化和升华了学校少年军校的特色,形成了浓郁的具有学校个性的氛围。它不仅仅只是文本的传递,而是一种体现学校传统、风气、舆论等隐形文化的传递。学校还计划每两年举行一次军事文化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提高军事素养、培养意志品质与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给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军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比如“计划总结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学员军训制度”“课堂与文化汇报制度”等,组建“专家顾问团”,“校外辅导团”等,它是活动行为的保障和依据。

总之,学校行为文化能促使师生体现规范的行为和态度,全校师生的行为习惯和风尚,彰显办学品位。

(3)品牌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学校视觉文化的设计与营造

学校品牌个性不仅体现在价值取向、制度规范和行为举止方面,而且还有其外表形态,即视觉识别系统。学校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是指学校为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辨别其个性形象,对学校的一切可视对象进行统筹策划和美化设计,从而形成能够传达学校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觉符号体系。它包括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视觉识别系统。

我校在军校品牌建设中,挖掘军校的核心价值与文化理念,找到特有的文化符号,用语言文字、图画、符号的元素来诠释军校文化的内涵。“小飞虎”是学校的卡通形象,披着披风的小飞虎神气威武,身怀绝技,无所不能,表现出当代少年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军校的理念文化与学校合二为一,彰显学校的育人目标为“培养有志气、有灵气、有责任感的人”。

目前,学校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学校将异地重建。我们将把思考的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在新校建设中得以实现。未来的校园应该是融生态、地域、文化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魅力校园。各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应该是目不暇接:憨憨泉、海涌桥,通幽轩、孙武亭、万景园、孙武文化墙……十步之内,必有佳景。同时,孙武草堂、校史陈列室、体能训练场、三旗台(国旗、校旗、军校校旗)进一步彰显品牌个性。这样,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个性化的学校品牌的视觉文化。

以上论述其实勾画了理想中的品牌建设,但实际工作中,或许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真正形成品牌文化。但不管怎样,学校品牌是一种追求、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态度。当我们用品牌的视角来观察教育时,激情与梦想会始终伴随我们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闫德明.学校品牌概论.

篇9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称,诸子百家、儒释道、地域文化等都是国学的重要内容。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并不是国学的全部,我们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传统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是流动与变化着的,儒家文化传统也是流动与变化着并与其他文化传统相交织的。但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学渗透到全社会上下,适应、调节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指引人们的生活,落实在政治制度、社会风习、教育过程以及私人修养与性情陶冶之中,乃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地步,极具草根性。儒学实际是我国走上现代化的基础与铺垫,它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儒释道是互补的,经学、儒学是国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我们不必把国学讲成儒学,以儒学取代国学,但也不必排斥、贬低儒学,一定要认识到传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是儒家型的社会。

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国学:第一是常识层面,即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内容。第二是学术与技艺层面,即传统文化各门类各方面,尤其是地方文化、民间技艺、学术传统之传承。要通过微观精细的研究,抢救、整理与继承绝学,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第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层面。按梁启超的说法,《论语》《孟子》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今天我们提倡国学,有助于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塑造国民的理想人格。第四是民族精神或国魂与族魂的层面。提倡国学与吸纳西学并不矛盾。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治国方略,我们体认得越深,发掘得越深,我们拥有的价值资源越丰厚,就越能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越能学得西方文化之真,这才能真正使中西或中外文化的精华在现时代的要求下相融合,构建新的中华文明。世界上任何成功的现代化,都不是失去民族性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世界上还没有脱离本土文化传统的成功现代化的范例。

学习国学更重要的是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了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融会的过程,以及其可大可久的所以然,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孔子提倡诗书礼乐之教。他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让弟子优游、涵养、陶冶于诗书礼乐教化之中,养成健全的人格。国文、国学中有很多内容及教育方式,属于博雅教育及君子人格培育的范畴,中国传统文人很看重个体人格的生存品味与质量,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

当前,对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了解,已成为国人的普遍需求。实际上,任何民族、国家的成员对自己的文化或宗教传统都有了解的义务,同时这也是一种权利。反过来我们可以说,任何民族、国家的文化或宗教传统是自家走向现代化的基础。“五四”以来,特别是“”以来,我国一些知识人不加分析地把自己的祖宗文明全部作为负面的糟粕、批判的对象,认为传统文化都是现代化的障碍,因此,体制内的教育中不仅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而且还灌输了很多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矮化或妖魔化中国文化的看法,使之成为几代人的“共识”。这很危险,其危险性是使我们不能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社会伦理的基本共识及终极信念与关怀。我们的大中小学教育中,知性教育偏胜,德性教育不足。人性、性情的教育应重于知识教育,两者应结合起来。政治教育不能代替道德教育、生命教育与性情教育,也代替不了。

国学教育是有神圣性的,虽然可以且应当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但是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我国传统的教育,自蒙学阶段开始,特别重视培育孩子的健康良好的心态、性格、情感与品行,使其拥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古人说的“蒙以养正”,或“正蒙”,即开蒙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这是说,由有德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发蒙,教他立志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理想情操的人。传统文化宝库中有脍炙人口、传之久远的蒙学读物及一些家训、家礼、家书等读物,剔除其时代局限与糟粕,可以作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教材。

国学经典中不乏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与故事,教育我们如何立志有恒,如何做一个对民族、对人类有用的人,可以作为中学乃至大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材。毫无疑问,就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与终极关怀而言,就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可持续发展而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掌握好母语(汉语、方言,各族群语言),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常识。

二、中小学的国学教育

近来,浙江古籍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小学“国学基本教材”,邀请我做总顾问。本套教材的书目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选读》《幼学琼林》《诗词格律》《唐诗选读》《宋词选读》《论语(上、下)》《孟子(上、下)》《大学中庸》《诗经选读》《左传选读》《史记选读(上、下)》《诸子文选(上、下)》《颜氏家训》《汉魏六朝文选》《唐宋文选》《礼记选读》《楚辞选读》等。每册有指导性的概述,有经典原文,有对原文的注释与新译(赏析),并配上文史链接(延伸阅读)、思考讨论等,图文并茂,准确生动,具有可读性与系统性。这是现行中小学选修的一套国学读本。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仍处于自发的状态,体制不顺,相当困难,各类教材也良莠不齐。

如前所述,我认为国学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等表达的是以“仁爱”为中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亷耻)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系统,是中国古代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我建议学习台湾地区的经验,在高中阶段增设一门必修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内容就是“四书”)。这门课是中国文化课,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也不同于语文课。抗战胜利后至今,台湾地区的这门课程对中华文化认同与民众的文明教养起了重大的作用。大陆旅游者发现,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是禀性善良、有人情味、懂礼让、讲友善的人。这与民间小传统的文化宗教的活力及作用,与代代相传的家教家风,与不中断的国学教育,特别与中学必修“四书”有密切关系。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打通了的。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我国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透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及家训、族规、乡约、谱牒、善书,通过大众口耳相传的韵语故事、俚曲戏文、常言俗话,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南宋以后在我国与东亚的民间社会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朱熹《家训》说:“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又说:“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朱子说此乃日用常行之道,人不可一日无也。应当说,这些内容来源于诗书礼乐之教、孔孟之道,又十分贴近民间大众。其中蕴含着个人与社会的道德,长期以来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哲学。

王应麟的《三字经》开宗明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把孔子、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的看法以简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儒家强调性善,又强调人性的养育与训练。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其内容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几部分。这些纲目都来自《论语》。《弟子规》中对孩童举止方面的一些要求,如要求孩童站立时昂首挺胸,双腿站直,见到长辈主动行礼问好,开门关门轻手轻脚,不用力甩门等。这些规范都是文明人起码应有的,是尊重他人而又自尊的体现。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都有助于文明社会的建构,是文明人的生活习惯,也是今天社会公德的基础。

南开中学的前身天津私立中学堂成立于1904年10月,老校长严范孙亲笔写下“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四十字箴言来自蒙学,又是该校对学生的容貌、行止的基本要求。该校设整容镜,师生进校时都要照镜正容色。后来张伯苓先生治校,坚持了这些做法。

先生在留德期间撰写的《中学修身教科书》,商务印书馆于1912年至1921年间共印行了十六版,他还为赴法华工写了《华工学校讲义》,两书在民国间影响甚大,今人合为《国民修养二种》一书。蔡先生在民国初年为中学生与赴法劳工写教科书,重视社会基层的公民教育。蔡先生的用心颇值得我们重视,他从孝敬父母谈起,创造性地转化本土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儒家道德资源来为近代转型的中国社会的公德建设与公民教育服务。

现今南京夫子庙小学的校训是:亲仁、尚礼、志学、善艺。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对孩童、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培养健康的心性情才,从日常生活习惯,从待人接物开始,学会自重与尊重别人。

我们今天强调成人教育,因为仅有成才教育是不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我们作为完整的人、健康的人所必需的一些素养,在人格养成方面几乎是空白。这不是大学教育才有的问题,而是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就该关注的。

国学当中有很多修身成德、培养君子人格的内容。中国古典的教育,其实就是博雅教育。传统的教育并不是道德说教,不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而是春风化雨似的,让学生在点滴中有所收获并自己体验,如诗教、礼教、乐教等。我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处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家长、教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教师要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多在性情教育上下功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交流,洞察他们的情感,并作正确的引导。

广大青少年要趁着现在记性好,多读些经典,最好能背诵一些,其中的意思以后可以慢慢领悟。南宋思想家陈亮说:“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业为重。……故君子之道,不以其已能者为足,而尝以其未能者为歉,一日课一日之功,月异而岁不同,孜孜矻矻,死而后已。”这即是为己之学,是终身自我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对中小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巩固国本的需要,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学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担当。在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靠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语文教育都是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不仅仅只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承载着引导价值观的责任。

南怀瑾先生说过,小学语文课,一、二年级主要学《千字文》,三、四年级主要学《幼学琼林》,五、六年级主要学《古文观止》,整个小学应穿插学习、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诗经》等。初中语文主要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重在《论语》《老子》。南先生此说,值得借鉴。

现在湖北省统一使用的鄂版语文教材,小学每册约8首古诗,16条古今中外名言,没有古文。初中每册约10至12首古诗,8篇左右古文(寓言故事或唐宋家短篇等)。现行鄂版教材较之过去,有了许多优点,但仍然偏于政治思想教育,作文训练散乱不成系统,课后习题也尚待改善,较之人教社和东北的语文教材要逊色一点。但以上无论哪一家的语文教材,在如下方面都嫌不足:没有充分自觉地重视、强调学生对母语及母语的代表——经典文献的学习,对古汉语的语言及其反映的思维特征的把握,对经典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及民族智慧传承的重要性。当然,这是以高标准来要求的。另外,现行语文课文中现代散文较多,欧化式的汉语较多。我们的孩子从社会与学校学习的主要是西方或泛西方化的语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语文教育应当有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自觉与自信严重不足。

篇10

关键词:品读经典;难易相成;思想融合;比较学习;以史注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73-02

国文素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本,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国文素养的高低。在当今社会,信息网络的发展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但也有很多负面影响。传统精神在逐渐消失。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学子们把手机作为获取一切知识的途径,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背道而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独立自由的精神,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至关重要。在中国当前教育体制下,语文在学习工作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行语文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应试的工具,以至于学生可以考到好成绩,但却不会做人做事,这种情况在中小学表现特别明显。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认为,教学首先是“人”的培养,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注重学生的品格养成,他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百事孝为先,儒家认为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立身根本,做人要严谨诚信,博爱尚善,如果这些做人的基本事情都做到了,再有精力的话可以学学技能知识,写字文章。由此可见,现代的教育方向是本末倒置了。

作为一名中等师范的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应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培养思想。而关于人格的养成,传统文化经典在语文教学方面有着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国家现在提倡从小学开始诵读经典,正是体现了市场经济繁荣下文化发展的需求。在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走进经典,在品味经典中重塑人生呢?对中职语文老师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中职学校的教育性质,丰厚的土壤可以开出素质教育之花。挑战是中等师范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对文言文缺乏浓厚的兴趣,给教师教学方面带来不少难度。对于这点笔者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读经典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都是经历史积淀所成,大都时间久远。由于语言的发展,现代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有很多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简到易,要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信心。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古代的“蒙学”开始,让学生接受简单的基础古文。为此,在语文教学中选取《弟子规》,“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作为入门课程。这些文章在古代虽然属于“小学”范围,但其以孝悌为本,注重孩子品格的养成,对于现代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三字经》被誉为明经学史,《弟子规》是学子日常行为规范,《千字文》则包含了古代历史、哲学、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千家诗》则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诗歌语言风格。除了“三百千千”之外,还选讲了《朱子治家格言》,注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蒙学之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古代文化基础,然后才是古诗词,诸子文章。古诗词从唐诗向上溯源《诗经》《楚辞》,向下延伸宋词,清对联。诸子经典重在《大学》修身平治之学。这样难易相成即尊重中师学生实际情况,又给学生一定的心理适应空间。在品味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学生既感悟了一种豪放与阔达,又增强了许多自信;读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又一种旷达;诵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另一种超脱与自然。《大学》的修身齐家,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老子的道法自然也使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

二、选取与现代生活贴近的经典,重点品读

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任何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全部涉猎,因此选取经典就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中师学生,所学科目繁多,精力有限。对她们来说重点诵读尤为重要。自从五四时期,、梁启超等人就开始推荐青年读经典书目。但那大多是泛谈,对于现代的中师生来说,要选择更适合她们读的作品才行。提到经典大家习惯性会说“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但就教学实际来说,即使其中一册在教学中我们也不可能完成彻底地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一些可以提高学生素养的篇目进行教学,而不是多而不精的方式。比如教《论语》注重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在体现孔氏“仁”的篇章中让学生体会孔子思想的伟大。孔子说,“仁者爱人”,学生在品味仁者爱人中感受到了国父的那种博爱。颜回问仁,孔子说要克己复礼,笔者向学生解释说,克己复礼之“礼”指周礼,现代社会,礼应该延伸,它是一种文明规范,一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我们所倡民主、法制、公正、尚善等。在联系实际中,学生即品读了经典,又经历了一次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在论语教学中,除了大家公选的《学而》篇,还选了孔子关于“正”方面的段落。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教师为目标,而作为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历来被奉为圭臬。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己然后可以正人”,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以身作则,然后可以服人。对于孟子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品读他的养浩然正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段落,培养学生凛然正气,和自省品格。《易传》的教学选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两种思想让学生向真善美靠近,从而培养学生乐善好施,无私奉献的阔怀。关于史学的教学,由于二十四史过于繁多,在教学中,推荐学生们读《纲鉴易知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不但掌握了中国历史的大纲,也熟悉了一些重要的史实。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在教授传统文化中还让学生了解道家、佛家思想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介绍《道德经》时重点带学生品读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段落,让学生体味水的艺术,谦卑处下,以柔克刚。佛家重点介绍布施、精进、为法忘身的精神。从布施中学生懂得了无私奉献,从精进中学生体味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这种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笔者还与学生一起品读了禅宗二祖神光向达摩大师求法的故事:二祖神光为求妙法真理,向达摩祖师指点迷津,当时天降大雪,二祖雪里站立等待达摩祖师教诲,直至雪没膝盖。其心之诚,非程门立雪可比,但是达摩祖师反而斥二祖心不真诚,难求正法。二祖听祖师训斥,立刻抽出所佩戒刀断臂供养达摩祖师,终得达摩接济,终成正果。学生在读这段经典时体会到为了真理,梦想要无畏一切困难的决心,灵魂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三、品味经典应该把各种文化思想相融合,在比较中选择,塑造学生人格品质

中国文化经典思想庞大,门类极多。就其基本来说就有儒道释三家鼎力而足,另外像诸子百家更是繁如星辰。虽然文化思潮标榜各异,但中华文化自有源头。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做到互补互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划分门派,要找到各种思想的共同点,相互参融,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包容兼济的品格。比如儒家讲“仁”“爱人”“知其不可而为之”,佛家则有普度众生,精进思想相辉映。《礼记》有大同思想,佛家有众生平等之说。道家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佛家说施恩勿报,表达各异,其意相同。学生在比较中不但更深了解中国文化精神,在日常生活同人交往中也易相成兼容平和的品质。再如就中国古诗文而言,无论写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其根源都离不开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情感本身。《诗经》是先民纯朴生活的写照,《离骚》是政治理想的阐发,辛词是国难英雄的悲情,易安词是个人情感的细腻书写。曾子《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事物都有本源,事理的先后,佛家说万物因缘所生,懂得了这个道理,就通晓了一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历来具有包容性格。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比较学习就有可能创造学生卓绝的品格,从而促进全新的“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