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感受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感受

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诈骗类型;防范

一、高校学生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日益盛行的时代,我们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和网络技术的高效、便捷,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承认社会成员鱼龙混杂,虚拟世界中黑暗的阴影越来越大,网络诈骗正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盛行的时代所带来的副效应。在犯罪手段日益猖狂而人们的防范意识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诈骗分子将眼光转向了涉世未深、思想单纯的大学生群体。单纯地依赖警方打击不法活动、实施重拳出击是不够全面的,高校应该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基本防范意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识别诈骗的手段,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要轻易被蛊惑,要自己思考,切忌被假象所迷惑。笔者在这里总结几种主要的网络诈骗形式:

(一)利用微信、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

首先,很多诈骗分子冒充QQ好友借钱。诈骗分子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和相应的黑客程序破解微信用户和QQ用户的密码,然后搜寻好友列表,张冠李戴,向事主的微信和QQ好友借钱,大学生通常深信不疑,完全考虑不到核实好友的真实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慎之又慎,摸清对方的真实身份。有一些诈骗分子通过冒充熟人进行网络视频诈骗,犯罪分子可以运用盗取图像的方式与被骗者进行视频聊天,大学生稍有不慎就可能调入陷阱,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应该首先和好友取得电话联系,防止被骗。

其次,利用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游戏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这也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近几年来利用虚拟网络游戏对大学生进行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男生大多对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对游戏装备有着较高的要求,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声称低价销售游戏装备和游戏币,在骗取了大学生玩家的信任之后引导玩家在线下银行为其付款,在大学生付款之后不是不履行承诺就是在网上消失不见,导致大学生钱财两空;另外,很多游戏论坛上有人发帖称自己可以提供代练服务,但是在大学生汇款并提供游戏账号之后,或者不为其提供代练服务,或者在为其代练之后将账号一并侵吞,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网络购物诈骗

网络购物诈骗是指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而发生诈骗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形式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多次汇款,骗子可能对大学生表达款项没有收到或者汇款数额达到一定数目才能返还以前款项的说辞,大学生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可能会多次被骗,经济损失非常严重;第二是提供假链接、假网页让大学生汇款,骗子在大学生购买商品的时候为其提供假的网页或者链接让大学生付款,一旦付款就会被骗;第三拒绝安全支付方法,很多骗子都拒绝用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进行交易,他们一般会谎称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支付宝付款不可行或者不使用支付宝可以省去一笔手续费,以提供打折为诱饵诱拐大学生上当;第四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很多学生发现自己在花费了高昂的价格在网上订购品牌产品之后,接收到的缺失假冒、伪劣和低廉的山寨产品,事后犯罪分子往往拒绝任何售后服务,大学生投诉无门、叫苦不迭。

另外,目前很多微信群、QQ群中和高校校园板报上都有招聘兼职的广告,声称招聘刷单员或者打字员,并许诺较高的时薪或者月薪,很多大学生对此没有抵抗力,一股脑地投入进去,发现对方只是骗取入会费或者垫付费,最终使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笔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家境不佳、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生活费的学生很容易上如此的当。

(三)网上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向微信、QQ用户、淘宝客户等中奖信息,要求当事人去打指定的电话或者去一定的网页中进行咨询和查证,并填写个人信息领取奖品,一些大学生对此信以为真,被盗取了个人信息,导致银行卡、支付宝中的金额纷纷别盗走,最后才幡然醒悟。高校教师应该告诫学生在遇到这样的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理会,不论内容多么诱人逼真,都不要相信,要认真对待,否则可能一步步落入陷阱之中。

二、高校防范学生受到网络诈骗的防范措施

首先,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学生防范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导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场所应该在政治理论课上,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在恰当的教学章节中进行教育来引导学生站在世界观的角度。比如说在讲授世界物质统一的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讨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网络世界的本质和人们之间行为的伦理关系进行思考,并举例让学生感受到网络诈骗的危害。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法理来让学生了解到网络诈骗的侵害:诈骗分子一般利用互联网进行虚拟事实的创建或者隐瞒事件的真想,从而达到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诈骗的特点和危害,2014年某校一学生就因为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不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而被骗了2000元;另一名学生在网络上和一个名为激情性感的女孩结识,他在过生日的时候提出共同过夜的想法,但是这位女孩却说度夜需要支付200元,该生没有疑惑的就付款了但是汇款之后对方就销声匿迹了。

其次,高校应该传授学生识破网络诈骗技术的技巧并提供其保护切身权益的方法和途径。只有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形式,破解网络诈骗的手段,这样学生才能够普遍地安全上网,高校教师还是要从实践层面上和意识层面来让学生掌握防骗技巧。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即便大学生通过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对网络诈骗的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面对网络的时候也不能轻松散漫,要客观、理智地对待网络世界,认识到诈骗分子的阴险嘴脸,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高校应该培养学生健康平和的心态。网络诈骗虽然随处可见、无缝不钻,但是大学生只要不贪图便宜,不抱有投机心理,那么久能够戳穿犯罪本质,保证资金不受侵害。世界上绝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送上门的便宜不好占。去掉贪念,不掉以轻心,保持理性,提高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篇2

关于防诈骗宣传活动总结范文2022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电影,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

  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遥想当年,我青涩少女一枚,独自一人来上大学。来大学第一天就被学姐学长骗,对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小女生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记得当时刚来为自己买完生活用品回寝室,一学姐自称是关心学弟学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就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军训、不要想家之类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学姐真的很好,觉得学姐很亲切。

  但是呢,当她讲完讲完这些后,就开始说让我们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推荐我们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学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语四、六级的。还有就是一份要200块钱,对我们来说数目还是很大的。都怪我们耳朵软,相信她,就买了她的资料,刚开始时,她还有给我们送几份报纸、一本词典,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学姐骗学弟学妹这种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是一种变相诈骗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和我们影片中看到的诈骗分子欺骗老奶奶、善良的.路人、担心孩子的妈妈、怀念旧情的同桌的你一样,是很不道德的一种行为。

  被骗,在很大程度上是诈骗机关的人员太“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被骗人员的某种贪便宜的心理,软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被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关于防诈骗宣传活动总结范文2022

  20xx年5月6日,我们班开展了防诈骗观影活动。该影片介绍了我们有可能遇到的骗局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为主要内容,提高同学们的防骗意识。诈骗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时刻屡次发生我们周围。因此,我们对这次班会的内容非常认真。我们观看的影片介绍了诈骗的定义和特点,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许多诈骗手段,如:atm机诈骗,网络诈骗等。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我们都不禁提出了疑问。而我们结合图文和自身收集到的案例向同学们解释其中的”技窍”后,大家头上的疑团才开始散开。诈骗可能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但是人们在第一次知道这些诈骗手段时的反应还是比较惊恐的。

  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大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因此大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为了帮助大家识破一些网上和电信诈骗,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供各位大学生朋友们学习参考,实际上诈骗手段虽然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各位大学生朋友们,凭借着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识破这些诈骗伎俩。

  利用银行卡消费在现代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然而我们对银行卡的诈骗手段以及网上银行安全交易问题却不是很清楚,本次为我们介绍了防银行卡诈骗对策,安全刷卡消费技巧以及如何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交易,这些知识使我们对银行卡的使用有了更好的认识。

  我们都对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对策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防骗意识,因此我们在影片中都获益匪浅。

关于防诈骗宣传活动总结范文2022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防范各类电信诈骗安全意识,有效打击诈骗的犯罪,维护群众利益,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韩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四项举措在辖区内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

  以所为中心,联合辖区各行各业编织网状"防火墙"。8月7日,新城派出所召集辖区行业场所负责人、物业主任、社区工作人员等,召开辖区集中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用辖区发案情况的数据和案例向现场到会人员通报,会后,专门组建防范电信诈骗微信群,定期将辖区发案情况在群内通报,利用各行各业人员将其扩散,谨防再次发生同样电信诈骗案例。

  以案为典型,借鉴"四平公安"模式,确保防范宣传全覆盖。在文字案例的基础上,新城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拍摄防电信诈骗小视频,用本地群众乐意接受的幽默方式,为大家奉献防电信诈骗的小视频或者转发其他优秀的防电信诈骗小视频。让群众在欢乐中认识到诈骗的多样形式。

篇3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活教学;兴趣

教师的教学生活化会给学生一种熟悉的亲切感,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学生对于这些陌生的知识会感觉到困惑和不解,但是教师结合生活现象,学生就会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课堂导入,到教学过程,到巩固练习……生活化的教学会让学生快乐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用生活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化的现象会帮助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可以看到他们熟悉的现象,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背景,学生会在思考和分析中了解其中渗透到道理,进而了解思想品德原理和知识。例如在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龙的传人》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通过歌曲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和文明。接着教师给学生呈现出电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一起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这个电视节目是一个热播节目,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再一次让人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历史悠久。看到这些中华文化元素的充分展示,产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借助这些生活现象来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学习动力,探究课堂学习要点和关键点。

二、用生活工具来演示教学过程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演示和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看到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学生非常了解到,教师借助他们的帮助来演示教学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学生很了解的,对于这些知识自然会感觉学得轻松和自在。例如在学习《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现代化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因为有了这些工具,学生的生活出现了一个新的空间,他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帮助与朋友、同学、亲人甚至是陌生人建立人际关系。教师通过把生活中的工具引入课堂,会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应用来学习,更好地理解网络在沟通和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越性。学生会在这些工具的引导下,想象生活中有了网络而创设出来的多姿多彩的网络生活,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用生活故事来解释思想品德知识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在生活中会被应用到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生活故事来解释思想品德知识。用生活故事来解释思想品德知识会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知识是学习了是非常有用的,在生活是可以应用到的,让学生明白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积极主动,认真思考,努力探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思想品德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加了解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知识。例如在学习《身边的诱惑》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授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QQ号码中奖”的网络诈骗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一种利用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而实施的一种诈骗行为,这是金钱对受骗人的诱惑。教师通过生活中的故事的讲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探究和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探索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与的诱惑等等其他生活中的诱惑。学生通过这些生活中的故事会学会辨别身边的各种诱惑,并提高自己的警惕,关注吸烟、吸毒、读薄等不良行为的诱惑,学会识别诱惑,进一步战胜诱惑,加强自己的自控能力。生活中的故事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让学生可以掌握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练习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在进行了讲授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后,应该融入一些课堂练习,让学生可以当堂训练,提高学生的灵活引用的能力。教师所设计的结合生活实际的课堂练习,会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用生活化的练习题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巩固,会促进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生活就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工具都带到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能够在生活的舞台中结合思想品德知识,进行自由地想象和探究。教师把生活带入课堂,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会让学生和教师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探究。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自然会学得开心,教师也会教得轻松,促进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渗透与融合;法制教育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无时无刻都在人们的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又潜在危机,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憧憬美好的未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欢呼,但是也要注意它消极的一面。比如网络病毒日趋泛滥、垃圾短信、诈骗信息和谣言邪说随处可见,这对社会就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能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辨别,去处理,养成尊重国家宪法,维护国家法律的良好习惯,要学会正确的获取和处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学会科学管理学生。在我们日常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去寻找、去利用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点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学,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觉得是在被动的接受法制教育,达到自然的渗透与融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法制渗透教育进行论述。

1巧妙的附着于平时知识渗透法制教育

高中生心里和生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巧妙的附着平时的知识点渗透法制教育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课时,要让学生能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不要盲目地排斥,也不要过度地崇拜,要学会合理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我通过举三则资料(网络成瘾症、网络犯罪、网络诈骗)进行讲解,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是“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利用好了对我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知识宝库,利用不好对我们就会变成违法犯罪的工具。课堂中穿插讲解这些事例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认识到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并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世界,一样要受到现实世界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任何人都不可逃脱。例如:在“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必须要保证适当的上机训练时间,课堂教学中就要巧妙的融合渗透法制教育,跟学生讲清楚在公共使用的电脑上是不可以随便删除和修改别人的资料和作品的,更不能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上机操作的作业去拷贝和篡改别人的作业。以上的这些行为都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第1项规定的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行为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侵权行为。它既侵犯了作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故利,又对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和危害。不仅应承担民事责任,还应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这一节课上,在介绍图像加工工具photoshop(简称PS),我举了一个网络上热议的事例:“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一幅照片入选“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铜奖,作者也因此名利双收。但是在1年之后的2008年2月12日,一个名为《刘为强获奖藏羚羊照片疑似造假》的帖子出现在某论坛上,网友纷纷指责。后来作者在网上发帖解释,当时他合成这张图片的原因,是他在掩体里呆了半个月等待自己想拍摄的画面,但结果却不理想,要不是“有羊没车”,要不是“有车没羊”。因为觉得画面不是很理想,所以心急之下合成再现了一把情景,并表示他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大庆晚报》的编委会于当月18日,在网上发表了公开道歉声明。通过讲解这个“合成照片”事件,让学生知道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面对诱惑,要经住考研,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作出违法、违规的事。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学生活动时间及时发现,及时提醒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生是非常喜欢学习的,它与其它的课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是一门与时俱进的、与世界相通的课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访问互联网,那么在学生访问互联网过程中,老师要随时对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观察。跟学生强调要正确访问互联网,不要去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要跟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比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家庭成员等等重要的个人信息,避免被一些坏人利用这些重要的信息去进行违法犯罪。同时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相关知识告诉学生,要做到“五要五不要”,让学生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我发现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法制教育无时无刻都渗透在其中,如何更好的将法制教育融合进信息技术课堂是我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生法制教育读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

[3]社会心理研究.2002(2).

[4]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策略及研究———探索学校普法教育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篇5

(一)电子商务交易的诚信度缺失相比较于传统购物的亲身体验,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尤其是在进行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活动时,企业与客户之间很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对产品和服务没有一个具体的感受,这使得客户对产品和服务天生产生一种不信任感。由于电子商务的开放性,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进行电子商务,这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其中就会产生一些问题,造成诚信度的缺失,比如说利用电子商务宣传一些虚假信息,出售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恶意骗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对客户实行诈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等等。这些行为会深深伤害客户的感情,损害交易双方的切身利益,使得人们对电子商务产生厌恶感,严重威胁着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诚信度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首要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一种可行的诚信机制来规范,约束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加交易双方的诚信度,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电子商务属于一种新型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活动有着天壤之别,人们在使用电子商务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威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现行的许多贸易法律、法规是基于传统的有纸贸易二制定的,而电子商务的无纸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与现行的法律产生了矛盾,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所引起的各种商业纠纷,已无法用传统的商业法律去解决,经济要发展,法律必先行。因此,我国的立法机关应该专门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客户的利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电子商务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了解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在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时,有关电子商务犯罪的事件也越来越多,层出不穷。互联网络设备、设施上存在的弱点和安全问题,给电子商务的正网络病毒的恶意攻击,轻则造成网站系统瘫痪,用户登录不上,重则造成网站数据的丢失,造成商业机密和个人信息的外泄,给公司和个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由于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业活动相结合的产物,这就需要大量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电子商务是否发达的应该重要依据就是该国家或地区是否拥有这样大批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十分缺乏,电子商务从业者普遍综合素质不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只是凭借自己的一些认识来进行电子商务活动,这深深影响着电子商务的长久发展。

二、促进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的措施首先,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努力解决客户遇到的任何问题,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使客户感受到我们的浓浓的诚意,增加交易双方的诚信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有关电子商务的诚信机制,为每位使用电子商务的用户搭建一个信用查询平台,构建一个包含公司、客户、交易安全、售后、评价等大量信息的数据库,用来约束每位成员。当我们进行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活动时,我们可以利用信用查询平台和统一的数据库来查询有关公司、客户、售后、评价等情况,获得有关诚信度的信息,以帮助客户正确选择合作公司达成交易活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另外,我们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对出售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恶意骗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对客户实行诈骗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要进行及时地举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加整体电子商务的诚信度。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中国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基本上是针对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来制定的,许多规定不适用于电子商务,对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起一套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这个体系必须要密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围绕电子商务发展及相关的网络管理、信息安全、金融结算、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来建立和完善。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和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的条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国际接轨,能够适用于其他国家,争取达到国际标准。此外,我国制定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必须要具体规范电子商务的交易程序和行为,明确使用时必需遵守的法律义务和责任,最大限度地保证交易的公平和安全,能够给日常的电子商务贸易纠纷带来处理方法,给予一定的判定标准,以保证电子商务能在合法的范围内为国际贸易服务。

(三)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降低信用风险由于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涉及银行、税务、海关、外汇等诸多部门,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给电子商务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加大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互联网的技术水平,规范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做好行业自律,从自身做起维护电子商务的安全。在平时,我们要加强安全防范,给电脑安装安全软件,定期进行安全体检,增加其系统的稳定性。针对电脑黑客和网络病毒的恶意攻击,我们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漏洞修复,第一时间安全补丁,实现资源共享,净化电子商务的环境,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

篇6

1.1时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是人类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媒介物,拥有信息就是拥有资源、财富。当今时代,信息已成为一个事关政治、军事、文化及国家安全等多方面的核心问题。对信息的开发、控制和利用,是衡量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经济竞争实力和人的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志。所谓“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行为实践起积极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仅一般地懂得信息的重要性不行,必须充分认识和理解信息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牢固树立起“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4],将信息摆在极其重要战略资源的位置上来认识。因此,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其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当今信息时展的需要和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

1.2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面对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学习资源,怎样去搜寻、甄别、评价和有效运用信息显得尤其重要,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了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当代大学生除了需要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健康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业务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洞察力和辨别能力,能自主、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的能力。只有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高度的信息觉悟、综合处理的信息能力,才能符合社会信息化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1.3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的阅读纸质文本和人工检索信息的方式[5],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超媒体阅读和自动化检索方式。要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立足发展,必须要掌握先进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拥有竞争的武器。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能否掌握信息社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能否持续增强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2.1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有所欠缺近年来,尽管大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认识有明显提高,但许多学生更侧重于简单的计算机操作、网页浏览、文字处理等,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比如:有的学生上了大三,还不能熟练使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有的学生则满足于无目的无计划地浏览新闻、阅读书刊;甚至有的学生对高校BBS、博客、网络贴吧、3G、微博、搜索引擎等广泛应用的新媒体技术不是很熟悉,使用率不高,这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当代大学生驾驭和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协调办事的能力等方面。

2.2缺乏甄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信息泛滥,无关紧要的信息,如垃圾邮件、流言蜚语、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信息,常常把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些信息淹没。“90后”大学生鉴别是非、区分优劣的能力有限,缺乏对信息的鉴别、分析、评价的能力,部分学生仍不能熟练、精确、快速地搜寻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有的学生虽具有了一定获取信息的能力,但还不能提炼、整合所获取的信息,不善于将所提取的有效信息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有的学生甚至因接受了来自互联网的失真或错误的信息资源而使自己学习、生活、工作受到了影响。

2.3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较差如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众教育的部分缺失,导致一些社会成员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其中还不乏一些高学历者,也不乏一些在校大学生的参与,诸如“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网络诈骗”“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网上造谣、炒作,牟取巨额非法利益”等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据调查,一些学生对信息道德和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致屡屡出现大学生沉湎于网恋、网络成瘾、学术行为不端的现象。甚至有的大学生利用自己对信息技巧的掌握,滥用信息资源,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对大学生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途径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强化信息意识笔者认为,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首先需要树立超前的信息意识,即对各类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应。信息网络化、一体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点,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加大意识活动的开放程度。

3.2提升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指为了实现目标和任务,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信息传播工具来检索、收集信息[6]。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要明确想获得的信息,并有能力关注信息的重点,比如:可以通过信息的类型在信息的海洋里将所需要的信息搜寻出来;不断提高获取信息的意识,留意生活中的信息,多记、多看、多思考,加深印象,这样在运用信息的时候也能更有效。

3.3提高信息的鉴别、运用能力身处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除了应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意识,还应具备准确对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的能力,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为此,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学辨别能力的培养。首先,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对事物进行深入、全面的认识和判断。其次,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来观察、思考问题,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明辨是非,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控信息。最后,在运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见解,能创造新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篇7

关键字初中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55-02

初中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且必须联系变动着的具体实际。因此,课堂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从加强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做起,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努力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建设方向必须做好学科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统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弘扬民族性与坚持开放性的统一,理念研究与实践践履的统一,学理化与大众化的统一。下面就几年初三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联系实际用辩证的观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理论联系实际,准确地把握国情。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每个社会成员正确认识社会,选择人生道路的重要途径。在国内,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应当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资源缺乏,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国家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比较低,总之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我国总体上已实现小康,但仍落后于美国、日本,在经济、科技、教育、国防等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明确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是一个艰巨繁重的任务。这些给我国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强大制约。在国际上,虽然我国作为一个公正、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总是阴魂不散。在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右翼势力却越来越嚣张,不断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宣称对拥有,美国不断地在上制造障碍等。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学习和了解,让中学生初步认识到国家和民族发展危机的严重、责任的重大,意识到民族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不容缓慢,不进则退。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艰苦奋斗,发奋图强。

2联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社会是复杂的,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坚持正面导向的前提下,要针对社会时弊有意识地引入某些社会情景,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八年级思品“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一切不良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等教学内容的设计,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同时列举某些典型的社会不良行为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假设事例中有不良行为的人就是我,那么我的人生,我的父母将会怎样”,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这时的积极思考,既是学生反省自我的契机,也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时机,这一问题思考后学生是不便于说出口的,教师只要组织得好,也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材料针对重点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将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时,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活动方案,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探究学习,学生也才能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因此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设计主题活动方案、开展辩论等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可用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下面的这个问题就是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如何看待网络。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渗透

著名传媒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断言:“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但从来没有一项技术像网络技术这样,创造出一个个全然崭新的世界和崭新的人类环境,并如此巨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念。计算机及网络日益普及,学生用上网取代了原来很多的课余活动,这让不少家长和教师担忧。为此,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如何加强信息德育教育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本人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有机地将德育融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网络应用的现状

1.网络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我们不妨简要地回顾一下中国目前的网络发展现状,根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中国网民截止到2010年12月底规模达到4.57亿人,较2009年底增长7330万人,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从网民的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最大的比例,达30.6%.

2.网络应用和使用行为

从网民的使用目的来看,目前中国网民在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和即时通信中的使用率均在70%以上。此外,微博客用户数已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使用率为13.8%。

二、结合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在讲到网络安全加解密的时候,重点向学生介绍王小云教授在密码学上的成就:她和她的团队对密码MD5、SHA-1的破译在国际密码学界引发强烈“地震”。MD5密码算法,运算量达到2的80次方。即使采用现在最快的巨型计算机,也要运算100万年以上才能破解。但王小云和她的研究小组用普通的个人电脑几分钟内就可以找到有效结果。这样的人物榜样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又如在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章节教学中,本人还运用了电影《疯狂的石头》及短信诈骗案的新闻片段等视频媒体教学,让学生就视频片段的案例结合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的三个维度:信息的来源,时效性,价值取向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发言,这样一来既结合电影与新闻引发学生更多的感受,又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信息素养,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表扬、欣赏和评价他人的成果,共同分享小组合作成功的喜悦。

三、新网络应用下的德育机会

网络应用从最初文件共享,万维网及电子邮件发展到近些年来的播客、博客、微博、各种社交网站等新网络应用,这些应用呈几何级数增长,名人白领学生写博客,QQ空间写日志,开心网忙种偷菜,然而新的网络应用出来之后,网络企业为了更多的吸引眼球和更快实现商业盈利,他们往往在推广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时无不从娱乐性和虚拟性等容易助长人性弱点的模式来切入作这一个爆炸式的推广。像草根平民写博客一夜成名,在SNS的虚拟社区中偷菜,买豪车等。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等信息大潮汹涌而来。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还没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大量地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

面对各种负面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我们首当其冲,根据本人多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观察研究与应用总结出:彰显新网络应用意义比压制拒绝它更具有效果,正所谓压邪倒不如扶正。其次才是通过一些合情合理的手段进行监控和管理,再之可以加强网络道德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其中,在彰显新网络应用的正面意义方面,本人从微博新应用进行说明,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简短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它可以突破时空,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它在网上建立起一个有别于现在的社交圈子。但这种新的沟通社交渠道很容易让人沉迷虚拟世界。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我们只要将像前面所说的网络虚拟世界稍加延伸和引导。比如,同学们可以利用微博班级动态信息,作业,讨论和分享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利用SNS社交平台,进行跨校知识学科交流,组织课余活动等。

篇9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辅助学科教学的工具,更是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知水平的有力武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质疑探究、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等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拓展思维、创新思维逐步走向深入。

一、图文并茂,激情引趣

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地整合现有的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或多媒体CAI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轻松自如地把课程资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唤醒他们的学习激情与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文章介绍,“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虽然学生对云的认识具有初步的生活经验,然而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敏锐地捕捉各种种云的“姿态”是不现实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深入体会科普说明文的写作要领的同时,还要注意搜集和整理诸如“淡积云”、“积雨云”、“层积云”、“絮状高积云”、“钩卷云”、“透光高积云”、“龙鳞云”等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云”的形态对比课文文字描写,进而实现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增强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情境再现,还原真实

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呈现教学内容,还能轻松有趣地模拟情境或还原历史。例如,在理化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模拟实验的演示,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可便于学生反复观察、“操作”,为开展实验室实验教学奠定基础。又如,在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段历史史料或真实案例胜过教师千言万语,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又能给学生带来心灵震撼。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思品《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教学中,在谈到“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时,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借助网络交往实施抢劫、诈骗的记实报道,真实生动的情境,跌宕起伏的情节使学生对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三、资源共享,合作探究

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让学生针对某一学习主题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七年级语文朱自清先生的传世佳作《春》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写作手法,可以搜集苏叔阳《春天的梦》、(美)艾温•威•蒂尔《春满北国》以及一些经典诗句。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学生充分体会春的生机勃勃与风情万种。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及词语运用。通过博客或QQ或E-MAIL彼此交换意见和看法,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四、启发引导,思维拓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专业的课件制作软件被不断地开发出来,诸如大家耳熟能详的PPT、FLASH、AUTHORWARE、方正奥思、几何画板等都各具特色,倍受好评。由这些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也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从而使教学层层深入。例如,在教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本节教材是学生在了解了电流以及电路串并联的特点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的过程,从而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如利用《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器材、自行完成线路连接、通过观察灯光的明暗变化以及电流表的指针变化来验证自己的判断。通过不断的优化实验方案,让学生彼此交流经验和做法,尝试总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情感补偿,多元评价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教学的载体或工具,而是一种教学策略。借助信息技术教师既能进行情感补偿也能实施多元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克服畏难情绪。信息技术虽然表面上看一种技术手段,其实却融入了很多“人文因素”,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消除或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喜欢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实上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很多情况下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很多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加上教师的责备与误解致使学生成绩一路下滑。很多教师对此忧心忡忡,但却感觉爱莫能助。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如在讲解九年级英语《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时,先让大家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网上旅游,并让大家介绍自己游览过的名胜古迹,尝试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Welcome to Beijing!”“Nice to meet you.”“I can speak English.”等英文脱口而出,让学生们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广大教师需要继续探索,让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王惠芳.漫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6).

篇10

1、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的中心内容是信息系统的安全,即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系统信息安全、信息传播安全和信息内容安全。系统信息的安全主要涉及网络硬件方面的安全,包括物理环境、设备、媒体等方面的安全。信息传播和信息内容的安全多涉及软件方面的安全,也是和大学生网络安全更为紧密的部分。

2、全面认识网络信息安全对大学生的意义

在网络信息传播和储存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安全因素,这其中对大学生危害最大的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这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一直提及的问题。虽然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但并不是网络安全问题的全部。实际上由于网络犯罪隐蔽性较高,再加上学校教育的侧重点的偏失,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网络安全就是指网络信息安全,他们没有感受到自己的网络信息有什么不安全。据有关调查显示只有1.4%的学生有过QQ号、MSN号、网银账号被盗的经历,90.2%的学生认为没有人企图对他们实施数据盗窃。所以,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网络安全问题不是普通大学生要注意的事情,网络犯罪分子只会对机密性文件、银行账户和其他价值较高的数据下手,而对普通大学生的信息数据不感兴趣。但是事实的状况并非如此,根据《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一年中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的网民比例高达74.1%,影响总人数达到了4.38亿,这其中年龄在19-29岁的人群占总人数的29.5%,而这一群体的绝大多数恰恰是在校大学生。所以,这样不难看出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并且需要我们马上应对和解决。[1]

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犯罪的方式方法也是层出不穷,除了通过技术手段直接窃取个人信息,再进行后续欺诈行为的犯罪外,还包括使用手机恶意软件在用户不知情或未授权情况下,通过自动订购收费业务、拨打收费声讯电话、偷跑流量等方式,为自己谋利;使用假冒网站/诈骗网站通过伪装成正常网站,以抽奖等方式骗取钱财;以网络中介服务平台的名义进行高利贷业务;开设网络赌场进行赌博活动或利用赌博的名义骗取钱财等。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利用了网络安全漏洞进行窃取或者骗取个人信息来实现犯罪目的的。因此,大学生必须全面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要单纯地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并非机密,犯罪分子不会感兴趣,因而就放松了警惕。事实上,犯罪分子获得个人信息不是目的,它只是为了达到犯罪目的的手段。大学生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够保护好自身免受网络安全问题的困扰。

2 大学生网络安全与科技道德的关系

1、大学生网络安全与科技道德的关系

科技道德是调节人们所从事的科技活动与自然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以及科技工作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科学活动中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从科技道德的定义中不难看出科技道德所要约束的主体是从事科学研究或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或群体,而对象是科技本身。通过定义可以推断出违背科技道德的后果:科技一旦不被正确地使用,必将产生恶劣的影响。科技发展必须重视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从这一点来说,科技发展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一切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科技活动必将遭到人们的异议、反对,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2]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拥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基础,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同时也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网络既是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又肩负着传播流行文化的任务,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媒体之一,它有时甚至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网络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使其在广泛传播中得到发展。网络文化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的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容易使一些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到大学生中,破坏他们已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虚拟空间难免发生改变,在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和独立价值判断能力之前,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就会处于寻求新鲜刺激的心理状态,从网上获取和传播各类信息,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如果缺乏清醒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判断能力弱化,进而产生道德危机。而这种道德危机如果存在于一个拥有一定网络技术储备的大学生身上极有可能促使他走上破坏网络安全的犯罪道路。所以,网络安全和技术道德之间存在着联系。技术道德是网络安全的前提之一,拥有良好技术道德的大学生断不会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利用所学知识维护网络的安全稳定,防止网络信息泄露。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一定也要做好技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要关注。只有约束了不正确的技术思想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阻断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源。

2、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技术道德水平

(1)将科技道德课程纳入专业教育体系

要将技术道德教育与本学科专业教育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正确的科技伦理观阐述给大学生,帮助他们构建出完整的技术道德体系,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的社会逻辑,掌握辩证看待科学事物的能力。大学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要突出提高技术道德层次的目标,在基础理论教学内容里,要努力将设计目标同专业技术应用进行相关结合,利用科技道德教学,学习优秀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品质,这些有助于学生调整只注重技术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伦理道德的视角看待科技活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真与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3]

(2)将科技道德教育纳入思想道德课程体系

扩充德育教育的?热荩?将生命伦理、生态环境伦理、信息 网络伦理、科研学术伦理等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思想道德课程内容体系。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在教授科技道德课程时要能够从“人与人的关系”逐步转变为“人与科技与人的关系”。另外,还要将科技伦理、技术道德和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相结合,通过安全教育反作用于科技道德教育,预防科技犯罪。

(3)优化第二课堂,通过校园文化发展促进科技道德建设

利用已有的校园文化基础进行科技道德建设。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和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科研与学术研究的氛围,整顿学术规范,重申科技伦理底线,大力宣传科技史上著名科学家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批评在日常学习、学术活动和科技活动中不道德的行为,充分认识不良科技道德和科研作风的严重危害。

利用大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实践活动的机会树立优秀示范个人或单位,将伦理教育同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充分发挥科研实践的功能和实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可以有效摆脱单纯地理论灌输,得到最直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