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资源的再生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资源的再生性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信息捕捉;生成性资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化学教育正在尝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设置情景教学,同时提高捕捉生成性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为学生以后的化学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捕捉生成性教学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问题教学中,积极捕捉生成性资源

提高学习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个人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巩固了新知识,并且对旧知识温故知新。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质疑,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答案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新旧问题交替解决、产生,使知识不断的深化,这就是对信息捕捉的生成性资源。

二、在化学实验中,积极捕捉生成性资源

化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化学离不开实验,有很多化学结论都是反复的实验成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是形成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大前提和基础。在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眼、耳、口、鼻并用的学习方法,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进行实验也是新旧问题交替解决与产生的过程。化学实验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验中完成了对生成性资源的捕捉。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方式学习知识,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原生态;图书文献;保护;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55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1 图书文献“原生态”损毁的原因分析

当前,人类在发展中,已经给予生态环境保护高度的重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为此,人类明白,如果要不断的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受到了市场以及全球化的冲击,文化遗产已经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也有一些文化遗产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为此,人们在不断的创造新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工业文明发展所留下的传统文化遗产。

在社会发展中,图书馆等一些社会机构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保护文化“原生态”的背景之下,图书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实际上,图书文献“原生态”正在社会不断发展中遭受这一定的损坏,尤其那些具备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和手稿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给文化保护工作的实施,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导致图书文献“原生态”损坏的重要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人类在发展中,人们在思想方面没有给予图书文献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当前,对图书文献实施保护,主要采用的是临时作战以及阶段性工程施工等办法进行保护,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所投入的精力以及资金都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在后续保存管理方面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工作,导致有很多图书文献严重缺少专门维护工作,这加快了图书文献老化以及损坏的程度,甚至有的时候,导致图书文献出现无法恢复的严重损坏局面。

其次,在保护相关文献方面,由于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并且,保护措施的实施不够到位,保护条件也比较差,缺少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导致很多图书文献被严重的损坏。

最后,由于传统工作方式的使用,在采编环节中,并没有对图书文献实施相应的干预性保护措施,例如,加固封面以及书轴等,导致图书文献进入到了被损坏的状态。

2 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的基本对策分析

如今,图书文献“原生态”损坏,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保护图书文献“原生态”已经成为传承和创新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的一些基本对策,确保能够使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实施更加有效。根据当前所拥有的技术设备以及一些条件,对图书文献“原生态”保护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即:

2.1 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

通常,预防性保护措施也被称之为原生性的保护,它主要是将存放的环境控制以及改良,并在改良后,设置一定的防灾安全系统,并且,还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照明设施有效的改良,确保能够起到保护图书文献“原生态”的作用。

2.2 采用再生性的保护措施

应用再生性的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缩微复制以及扫描复制等处理方式,将原有的濒于损毁的图书文献进行一定的保护与管理,使其逐渐恢复原来面貌。

2.3 应用抢救性的保护措施

在保护图书文献的时候,应用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对破损的图书文献进行一定的修复,减少图书文献出现干燥等现象,应用脆化图书文献等方面的加固措施,确保能够有效的实现图书文献的整新工作。

2.4 采用干预性保护措施

采用干预性的保护措施,就是在采编书籍的过程中,将图书文献加装硬封,防止出现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封面以及内页受到污染现象的出现。一般情况下,这种保护方法通常都会被一些国外的图书馆使用,在国内的图书馆中很少被使用,更加很少应用在图书的保护方面。

在上述保护图书文献的措施当中,根据这些措施实施的不同情况,能够取得不同的效果。

首先,在预防性保护措施方面。主要针对图书文献藏用的环境,对其进行优化。不管图书文献在哪一书库中存放,都要优化图书文献的环境,确保能够将其保存在健康的状态之下。为此,要改善图书环境,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中保护对与藏书而言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对藏书环境都能够方面做出优化措施的时候,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将防光工作做好,将书库的温度以及湿度调节好,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防止书库受到外界空气的污染,并防止图书被一些有害的生物所侵蚀。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图书管理者实施一定的文献保护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保护意识,确保广大读者以及管理者能够将保护文献的工作做好。

其次,在再生性保护措施方面。在实施再生性保护措施的时候,需要将数字化充分的利用起来,做到保护图书文献的真正目的。通常,数字化传递,并不需要将图书文献的原本提供出来,这就减少了广大读者对原图书文献造成破坏的现象的出现。在应用再生性保护措施进行保护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图书文献具备一定的特性,如果他们被放置在不恰当的环境当中,必然会给图书文献的使用寿命带来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图书文献被放置在特定的、合适的环境当中,其使用寿命会被一定程度延长,从而起到保护图书文献的真正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摘要】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必须遵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包括资源的有限性与可再生性,生存环境的互补性,物种分布的地域性,药用价值的潜在性,生物物种的可解体性,分布、利用的国际性。

【关键词】 中药资源; 可持续利用; 属性

中药是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中药能够治疗疾病,是因为中药含有治疗疾病的活性成分或物质。祖国医药学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积累的经验,并逐步升华形成理论知识体系,用以指导实践,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九项传统医药学榜上有名,分别是中医对生命与疾病认识方法、中医诊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和藏医药文化等内容。如果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那么中药资源则是中医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祖国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中药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持,探求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原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等,则是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药工作者永恒的课题。

1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任务

资源(Resources)是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包括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中药资源(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是指某一时段、某一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的种类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中药资源包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资源、民间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认识中药资源的特点及自然属性,有利于人们在中药开发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遵循生物物种的分布、生长、繁殖规律,不断提高中药质量,保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或TCM Resources)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确定中药资源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中药资源能够不断的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医疗保健的需求。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紧密联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自于生态学,是一种资源管理战略,即将全部资源的一部分加以合理收获,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新生长的资源数量又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生物资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通过人工种植、饲养或以生物技术为主要手段减少野生资源消耗;以保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前提,确保当代人及后代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

2 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与指导意义

2.1 资源的有限性与可再生性凡具有自然更新能力和能够进行人工繁殖的生物资源,称为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是中药资源的主体,包括植物药资源和动物药资源;凡是不具备自然更新能力和不能采用人工繁殖的自然资源,称为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矿物类中药就是不可再生的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的有限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资源数量的有限性。指在自然条件下,野生中药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蕴藏总量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再生增殖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采用人工培育或栽种的方式获得的资源,其质量同野生资源相比,可能存在差异。二是资源利用的有限性。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中药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其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2.1.1 资源的再生必须与需求量一致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尽量减少浪费,积极开发和寻找替代品。对于可再生资源,数量应大体上与市场需求量基本一致,资源的利用数量必须与资源的再生、增生、换代、补偿能力相适应,即保持供需平衡。可供利用的数量略大于或等于再生量,因为药物不同于其他商品,可以打折或降价销售。老百姓有句形象的比喻:“中药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讲的就是减少中药资源积压浪费,保持供需平衡的大道理。

2.1.2 加大人工抚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对市场紧缺的野生资源,可采取引种栽培、人工抚育和养殖等方法来增加总量。

2.1.3 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环可再生资源具有双重属性,若能积极有效的加以保护,并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有限的中药资源可以保持良性发展。反之,若不加以有效保护,乱采滥挖必然导致有限的中药资源,特别是野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濒临枯竭,甚至导致许多珍稀物种濒危灭绝,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是无法恢复的。

2.1.4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今天,节约资源是全社会的首要任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包括3方面:一是对药用价值明确的中药,应扩大临床用途和扩大药用部位。二是应用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寻找和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三是提高生物体内具有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2.1.5 加快寻找不可再生资源的步伐由于矿物药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长,数量有限与需求无限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人们必须加快替代品的研究步伐,减少浪费。

2.2 生存环境的互补性中药资源生存环境的互补性,又称为生存环境的依从性。中药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是人们按照其药用价值进行划分的。而许多中药资源又是森林资源、农业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在生态效应上存在着互补性和依从性。以森林资源为例,能够为许多中药品种资源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例如中药天冬通常生长于阴坡的树林下;金果榄分布于以石灰岩为主的峰林中,生长在林层繁殖茂盛、林冠郁闭、林下阴湿的地方;天麻喜生林下腐殖质较多的土壤中,并与密环菌共生等。不难看出,中药资源的品种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森林资源、草原资源的生长环境和数量。生存环境的互补性带给人们的启示集中在两个方面。

2.2.1 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坚持政府统一规划。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应该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同步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兼顾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利益,合理布局,统筹协调。

2.2.2 应用生物技术,扩大药源 在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应该借鉴林学、农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在新种质资源的寻找和利用上,后者更具技术优势,例如农业、林业部门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生漆、水稻、玉米产量的提高方面,与中药材生产部门相比,前者技术更成熟,更具优势。

2.3 物种分布的地域性太阳辐射、空气、水分、土壤条件以及生物链的存在等,为各种生物生存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若离开了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物种的质量会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到其生存能力。中国有句古语“橘逾淮则为枳”,就是强调药材生长环境的区域性。在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下,生物的种类和质量不同,各种环境和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维系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不同物种或不同品种之间中药质量存在差异。

2.3.1 加大道地药材研究中国对道地药材的培育历史悠久。“道地药材”的形成,是区域性特有的优质中药资源种类的代表。其形成过程还包括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长期的商贸活动以及地域医药文化的积淀等。研究自然环境对地道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根据道地药材所需的自然条件和加工技术,扩大道地药材的品种数量,提高产量。

2.3.2 提高活性成分含量采用人工干扰的方法增加植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细胞工程产生次生代谢产物,例如通过紫草细胞培养产生紫草素,黄连组织培养产生小檗碱,长春花组织培养产生蛇根碱和阿马碱等[1]。

2.3.3 加大濒危物种的人工培育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人工培育珍稀濒危物种。任何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当被人们利用时,野生资源就会受到威胁,直至枯竭。例如市场应用良好的中成药原料如果完全依赖野生资源时,往往3~5年就很难维持。因此,国家鼓励对资源紧缺的大宗动物类药材进行引种驯养和对植物药进行野生变家种研究以及技术推广。药用植物栽培是保护、扩大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例如红豆杉是珍贵的抗癌植物。据测算,每生产1 kg紫杉醇,需16.67 t树皮,需采剥1500~2000棵大树,即使将全世界的现有红豆杉全部砍伐,所提供的紫杉醇也只能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可谓杯水车薪。发展种植是实现红豆杉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对策,而扦插育苗、发展人工原料林基地是最直接、最简单、周期最短、成本最低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正在尝试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技术来生产昂贵的紫杉醇[2]。

2.4 药用价值的潜在性一种植物往往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治疗多种疾病,只是某些成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构建中医药科研平台,加快研究步伐,逐步挖掘、发现中药潜在的药用价值。

2.4.1 加大活性成分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研究有的植物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临床用途不同,例如当归的药用部位为根,根的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功效,在根的用法上又有归头、归身、归尾、全当归之分,其活性成分有无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2.4.2 寻找活性成分与综合利用开发相结合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将利用非药用部位与寻找新的中药资源和发现新的活性成分相结合,将单一的中药资源开发转向多方位、多部位、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利用开发。

2.4.3 寻找和扩大药用部位往往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部位通常有不同的功能,如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唇形科植物紫苏Pertilla frutescens (L) Britt等各个器官均可供药用。又如人参中也含有人参皂苷,已被收入《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

2.5 生物物种的可解体性中药资源中每一生物种群的总体数量都是有限的,当自然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生物个体间长期的近缘繁殖,其抗逆性、抗病性必然下降,其野生生存能力随之降低,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该物种的数量急骤减少,数量的减少更加剧了恶性循环,加速了某些可再生中药资源种类的解体。

2.5.1 野生濒危物种保护形势严峻生物物种的可解体性,给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客观上要求国家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2.5.2 抢救性保护工作比开发利用更重要资源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基础,在加强保护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进行开发利用。一是建议国家药品管理部门应尽快组织新一轮的中药资源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摸清资源储量和处于濒危状态的物种,为国家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对某些珍稀物种进行抢救性保护。例如国家在四川对国宝大熊猫实施抢救工程,在保护区内保护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华南虎等。

2.5.3 加大珍稀物种人工抚育的力度对于野生中药资源特别是珍稀物种首先是防止过度采挖或猎取,在采取有效保护的同时,进行人工抚育。例如,江西中医学院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八角莲进行人工培育,已取得较大突破,在拯救和保护濒危物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2.6 分布利用的国际性中药资源的国际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资源分布的国际性,许多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地区广泛,往往遍及同一气候的不同国家。二是开发研究的国际性,往往多个国家同时研究同一种或同一类药物,如银杏叶制剂的开发。三是使用范围的国际性,某种新的药用资源或新产品一旦开发成功并得到国际认可,便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成为该国出口创汇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开发就是最好的佐证,已在非洲国家广泛应用。

2.6.1 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开发新的中药品种及推广应用既要立足国内,也要面向国际,及时了解中药的国际需求现状及前景。

2.6.2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借鉴和应用国外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加快对中药资源的开发研究和保护步伐,让新品种开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辐射全球。

2.6.3 资源保护的国际性中药资源的利用必须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态环境和需求能力,既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的需求,又不损害其他地区或国家人群的需求能力。

3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遵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

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是由中药资源的本质属性和生物物种生存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它才能促进中药资源的发展。反之,轻者导致资源的枯竭,重者直接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或灾难。中药资源的有限性与可再生性、药用价值的潜在性、开发利用的国际性大多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有关,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生存环境的互补性,生物分布的地域性和生物物种的可解体性、大多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关,是生物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反映出资源保护的紧迫性。人们在中药的开发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必须遵循或依从于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好比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应该遵循的“金规铁律”;生存环境的互补性或依从性,资源再生的周期性和生物物种的可解体性,提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以及政府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注重部门之间的协调,对濒危物种积极开展抢救性的保护工作,探索中药资源保护的新方法、新途径。各行业和各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应注意相互衔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部门利益而忽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方面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篇4

信息管理“是组织有意识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理念、制度、行为与物质。

企业文化与信息管理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人性、知识、创新等。信息管理与企业文化不可分割,信息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时代坐标和准则,信息管理建设还要文化的支撑,也正是为了高效益地进行信息管理。

一、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同属于企业的软资源

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都属于企业的软资源。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一)可再生性

硬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而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相对来讲是无限的,是可再生的。知识、文化、思想、理念等,不是越用越少而是越用越多。在使用中会不断得到增长。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都是可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增加的。信息资源是有寿命的,随着时间的延长,信息的使用价值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但是信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目的又会具有不同的意义。从而显示出新的使用价值。

(二)共享性

硬资源一般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是有明显边界的。但是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却不同,具有共享性。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都是可以进行学习和掌握的,是无边界的,靠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而能力又是软资源,也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而造就的。企业信息也可以为多方所利用。

(三)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效益却是递增的

硬资源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而企业信息和企业文化则不同,并不会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使成本递增,相反随着使用者的增多、使用量的增加而使其成本递减。知识、技术、文化等是越学越多的,积累得越多,再学习的成本就越低,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就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知识、技术、文化等是可以不断得到提升,其边际效益是递增的。

(四)具有高附加值、强竞争力

以硬资源为主的产品,容易被学习和模仿,随着产出的增加,卖得越多则利润越低,形成“薄利多销”。而信息产品却不同,由于技术含量多、文化品味高、社会效应大,难以被学习和模仿,具有一定的垄断性等。在企业服务与管理中,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在良好的营销关系、市场效应中。

二、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的信息管理

(一)企业环境因素

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处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政府、技术环境等的状况。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信息管理实施的直接原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唤出了知识经济的出现,而世界范围内对于知识经济的不断唱响促进了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提炼,并达到充分共享,这实际上就是信息管理。

(二)价值观念因素

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文化能否对企业经营发挥正面作用的关键。企业的价值观实际就是企业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企业的精神、信念、动力和追求。比如很多国内外企业都有着自我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这些价值观都在引导着本企业的文化和发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施信息管理的企业,坚持知识为核心的价值观实际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因为知识主要存在人的大脑中。这种跟传统工业时代不同的价值观会促使企业形成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且把这种指导精神和具体的信息管理思想及方法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员工行为,使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性并愿意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最终从主观上促进信息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激励文化因素

在信息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更加注重声誉等精神方面的东西。企业应针对这些新特点新需求,尝试增加更具效力的新的激励内容。

(四)企业文化网络因素

文化网络是指企业文化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和路径,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轶事的“载体”,是传播企业文化的通道。企业管理者往往通过正式性和非正式性的文化网络渠道,传播有利于信息管理开展的相关信息,对企业的发展使命、战略、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文化进行宣传和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企业顺利实施信息管理必须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要顺利实施信息管理,必须认真研究信息管理下企业文化的特点,通过不断创新,积极构建促进信息管理的企业文化体系,最终促进企业经营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创造价值能力。

(一)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员工的整体意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型员工自我发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环境中才能获得满足。

(二)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

鼓励创新,支持变革,是促进信息管理的企业文化的鲜明特点,信息管理背景下企业除了通过创新活动把知识资源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的组织管理当中去之外,还要设法将创新之成果迅速生产并推向市场,这就必须借由企业文化创新之协助,以促使企业内部达成求新求变的共识。企业在创新途中还会遇到种种挫折,要想做到百折不挠,必须建立鼓励不断学习与容忍失败的企业文化。

(三)创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必须提高获取知识和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而学习、研究与开发正是获取这种能力的基本途径。企业应为所有员工营造学习的环境,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鼓励员工善于学习,掌握最新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把学习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并有所创造。

(四)构建和谐与信任的共享型企业文化

篇5

1、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应运用生态学的三个基本原则:整体性、循环再生性、区域分异性原则。整体性谋求的是经济、社会、自然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循环再生性是要求城市物质循环对环境的破坏及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区域分异性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工环境、城市类型等,制订不同的建设计划和对策。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对其规划应坚持“协调性、区域性、层次性”的原则,生态城市规划首先强调经济、人口、资源、功能布局、各项工程设施及专项规划要协调发展,这是核心所在;二是生态城市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区域,故需特定的区域为依托,包括产业结构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匹配。生产力布局。人工、自然环境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等;三是强调层次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2、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包括四个层次:一是新生环境的自然属性,即城市的区位、地势气候等,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层次,包括生态位的趋势、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二是社会功能属性,主要指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结构,包括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城市有机体的共生能力;三是历史文化的内涵属性,考虑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旨在增强人的历史文化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变自发为自为;四是管理和规划意识属性。重在提高全民规划意识和加强规划管理机制,保证规划按计划分期实施。

规划内容要点为:(1)新生环境的自然条件;(2)区域经济分析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力布局和功能的匹配;(3)城镇的合理体系和职能的合理搭配;(4)适宜的城市规模及环境容量;(5)有机完善的城市形态及适度的土地利用和合理的功能结构(6)绿化系统及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的涵养;(7)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废弃物无污染处理及环境污染的防治;(8)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9)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10)完善的管理机制。

二、生态城市的规划措施

1、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配合

城市运作导致“城市病”加剧,归根结底都是人与自然对抗,超越环境容量与生态载力的结果。因此,城市规划要从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观出发,才能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学原理。为此,生态城市规划应注重城市布局与自然山川的有机结合。

2、城市合理规模与环境容量的集聚度

如何准确地把握城市合理规模和环境集聚度,是一项理论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各自发展的客观因素,不可同等对待。从我国实际出发,可由三个不同侧面研究。

(1)在分析过去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预测某时期后“可能的”发展规模、城市人口运动是一个同时含有已知、非确知和未知信息的灰色系统,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既有一定的必然性,又有一定的随机性。

(2)在分析未来影响城市成长因素的基础上,预测某时期后“合理的”发展规模,城市人口运动又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多重层次的复杂系统,要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分析。

(3)要与环境所能允许的“容量”相适应,城市环境容量主要由自然条件所决定,要从自然要素研究城市允许的承载力。在我国,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是环境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

3、建立再生、循环利用的产业结构

建立合理的再生、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可以减少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城市性质规定了城市基本的活动方向、内容、形式和空间分布,也规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轮廓。所以,在确定城市性质和职能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生产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职能上的特点等,遵循生态工艺原理,将各部门组成综合利用资源、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使其成为首尾相接的有机统一体,从而形成具有高效率、低耗能、低污染、规模化、集团化的产业结构。

4、利用自然地域空间的城市形态

就我国目前城市生长而言,其形态基本上有四种类型:一是在原基础上向四周扩伸,规划界形象的称为“摊大饼”,即同心圆式形态;二是原基础上形成一城多心的组团结构;三是保留旧城,在周围建设卫星城,形成多中心开放式,达到地区全力的作用;四是充分利用地形,形成自由式城市形态。从生态城市的角度考虑,后三种是大中城市发展的方向,其优势有:(1)将城市分解成若干具有一定职能的组团单元,组团之间留有明显的绿色空间,拓宽了城市和自然界的接触面;(2)工作生活尽可能在组团内就近解决,形成相对独立平衡的“工作―居住―学习―休憩―社会活动综合区”,克服了钟摆式交通;(3)富于弹性和开放性,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5、加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力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绿地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在总图上利用边角、破碎地带“见缝插绿”地“画”绿地,只求在规划图上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两项硬指标。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城市的绿地总量、布局等,常常缺乏定量的分析研究,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态的平衡关系。

6、积极推广绿色运动

近几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绿色运动”,并形成了一套富有新意的理论,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用绿色能源。如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温差能、生物能、潮夕能等无污染或轻污染且可再生的能源取代污染严重且非再生的直接燃烧煤炭、石油等能源。(2)在工业中推行绿色工艺,绿色工艺是指耗能低、耗材少、无废弃物、无污染、无公害、综合利用资源的工业生产工艺,绿色产品则指可回收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无污染、无公害的工业产品。(3)对各种城市废弃物进行污染处理和再生利用。(4)采用绿色交通系统,如鼓励使用地铁、有轨电车、公共汽车、轻轨、电动、太阳能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5)推行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即节能防噪和污染少的建筑,主要采取隔热、隔音措施。(6)利用多媒体技术,立体甚至全息图像的电讯,使人如身临剧场或游历异国,报刊书刊的文章都可以从荧屏上获得,出差、旅游和探亲访友的作用绝大部分可由多媒体技术完成。

篇6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 ,公司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不断提高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在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制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策 ,对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能,必须有一套自己的人的管理方法,公司第一资源要素是人力资源,是产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改进和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及层次、优化人力资源能力是核心.加强公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公司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烟草公司为例谈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论述了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介绍了什么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怎样能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资源配置机制 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本

1、绪论

1.1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核心竞争力就是公司长期形成的,蕴涵于公司内质中的,公司独具的,支撑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公司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1)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公司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不同。以烟草公司为例,公司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点:1)独特性。2)持久性和不易模仿或替代性。3)整体性。4)价值延展性。

1.2人力资源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

1.2.1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的生物性。人力资源属于人类自身所特有,因此具有不可剥夺性。这是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性。(2)人力资源的时限性。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个人,其生命是有周期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其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时间是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其各个时期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也不相同。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尊重人力资源的时限性特点,做到适时开发、及时利用、讲究时效,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力资源的产出,延长其发挥作用的时间。(3)人力资源的再生性。人力资源也具有再生性,它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人力资源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体的不断更替和“人力资源耗费——人力资源生产——人力资源再次耗费——人力资源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要实现自我补偿、自我更新、持续开发,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注重终身教育,加强后期的培训与开发。(4)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性。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劳动者自身的疾病和衰老是有形磨损,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老化是无形磨损。(5)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人处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人力资源的形成、配置、利用、开发是通过社会分工来完成的,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由此产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6)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能动性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所在。其他资源在被开发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在被开发的过程中,有思维与情感,能对自身行为作出抉择,能够主动学习与自主地选择职业,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其他资源进行生产,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7)人力资源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两重性。人力资源既是投资的结果,又能创造财富;或者说,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具有角色两重性。人力资源的投资来源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包括教育培训、卫生健康等。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投资的程度。人力资源投资是一种消费行为,并且这种消费行为是必需的、先于人力资本的收益。(8)人力资源的增值性。人力资源不仅具有再生性的特点,而且其再生过程也是一种增值的过程。人力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创造财富;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经验的积累、更新,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而使组织实现价值增值。

篇7

关键词户外教育类课程;价值取向;忠实性;创生性

1忠实性取向下户外教育类课程存在的偏差

户外教育类课程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开放性的特点,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户外教育类课程发展受到社会关注,学校对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开发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国开设有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学校基本上遵循的课程价值取向为忠实性取向。然而,忠实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凸显出以下几方面局限性:(1)课程内容单一。户外教育类课程被简单化地开设为体育课、简单的户外游戏和自由活动亦或是一两本教材,将户外教育类课程仅作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锻炼,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发展的机会,也没有意识到户外教育类型的多样性、思想性、教育性、综合性,不能真正体现户外教育类课程探究、体验、激发、学习、理解、自然、想象的户外教育类课程理念。(2)课程实施呆板。课程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设计标准化,忽视教师教学创造性的特点、忽视学生能力差异以及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产生。(3)课程评价僵化。课程评价的标准是看课程是否忠实地实现课程计划,是否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内容单一,注重教学评价的评价功能,忽视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忠实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未开发出课程的潜在价值,那么,如何发挥该类课程的优势作用呢?此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需要对户外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取向做出新思考。

2户外教育类课程“创生性”价值取向的发展

为了改善户外教育类课程忠实性取向下的不足之处,应探索新的课程价值取向,构建从忠实性取向到创生性取向的户外教育类课程价值转变。创生性取向是相对于课程“忠实性取向”而言的,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课程内容体现创新性、综合性、适时性特点

户外教育类课程内容不应只局限于体育活动方面的学习,教学内容应注重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学习及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户外教育类课程内容可以包括体育活动,如游戏、远足、登山、拓展训练、野外露营、定向等;非体育活动,如生物领域,认识花、鸟、虫、鱼,标本制作、绘画、食物链等。地址领域,认识风、云、岩石、湖水、溪谷等。气候领域,测量温度、气压、降雨量等。环境领域,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及处理等。旅游领域,赏秀丽风景,了解民族风俗。观光领域,古迹、动物园、植物园。由于在实际教学情景中会有不确定因素产生,要考虑课程难以按照原定课程计划实施,因此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坚持尊重自然、以学生为本,注重生成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创生新的教育经验。我们可以从户外教育类课程发展较好的国家吸取经验。如加拿大学校开展的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户外教育。设有分类课程和综合课程,将探险教育、环境教育、体育教育、领导力教育融为一体,并设置不同类型户外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能力差异、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1]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课程就是不把课程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知识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课程实施体现灵活性

户外教育类课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其内容体系及构建原则要遵循基本教育原则,同时,由于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应对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组织者要善于调整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改变传统集体授课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活动体验法、问题教学法、分享法、谈话法、换位体验法、情景创设法等或者各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如为了研究生物多样性,教师带领学生沿河而下,分组通过观察、搜集、抽样调查等方式了解河流水域生物特征,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样本、数据等总结调查结果回校后进行交流学习和课堂展示。[1]正如自然主义教育倡导者卢梭曾响亮地提出这样一个口号:“用实际的实物!用实际的事物!”[2]该教师善于利用当地资源,结合教学要求,通过开展实地教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并将课外活动和课堂学习结合,灵活采用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源,不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该种价值取向下的课程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符合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需要。

2.3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

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评价突破传统课程评价的要求,不再依据是否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为评价依据,而是通过评价教师是否善于合理优化利用资源优势,是否能够适时适地开展教学,是否根据学生需要因材施教,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等。在学生评价方面,转变具有筛选性的标准化的终结性评价模式,采用注重促进性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模式。

3创生性价值取向下户外教育类课程实现的超越

3.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让学生不局限于学习课本上的经验,而是通过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自然和社会。同时该种取向下的课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创设不同类型的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积极参加并因材施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又让学生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既提升了内在素质,外在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2有利于教师追寻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

户外教育类课程大部分在户外进行,为了使课程不仅具有娱乐性并赋予课程知识性、科学性、文化性、创新性、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需具备基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达到三点更高标准:第一,教师要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特别对学校当地的文化有一定了解,力求使户外教育类课程鲜明地体现历史、地理、人文的教育目标,着力将户外教育类课程打造为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第二,教师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国家正在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户外教育类课程可作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一种创新和特色,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人物,要积极参与课程设计,领悟户外教育类课程的价值所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及教学方式活动方式。教师要树立新型教师观,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为学生提供自然的学习环境,设计组织好活动、保护好学生的安全。第三,教师要有综合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时,要善于利用学校和当地的优势资源,使户外教育类课程成为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在该类课程设计和实施时要适应不同年龄、不同能力、不同爱好的学生。正是由于创生性取向下的户外教育类课程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才会对自身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断追求专业素质的提升,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以适应户外教育类课程发展的新取向,应对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3有利于丰富课程体系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户外教育类课程的政策。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使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成为我国青少年户外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形式。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研学旅行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并纳入学校课程安排,学生参加可计入学分。这些政策为实施户外教育类课程提供了保障,推动了户外教育类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我国课程管理体制长期发展以来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我国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建构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可以发挥地方优势资源和学校特色以及发挥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做好对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开发,完善教育内容、改进课程实施过程、转变课程评价模式,使该类课程发挥潜在优势作用,推动课程发展。

3.4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形成

户外教育类课程在我国刚进入发展阶段,课程建设方面不够成熟,我们可以从国外吸取经验,以加拿大为例,政府出资建设户外中心,还与社会机构合作,吸引多元投资,并加强管理,定期评估。多元投资不仅有利于减轻学校经济负担,也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此外,通过结合学校、地方文化,选取文化特色之处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从观念上实现学校文化的更新,改变学校传统教学,转变教师观念,形成了关注自然,发展个性,尊重差异,合作探究,注重创新的新文化,促进“课程向境域文化的母体回归,”[3]体现“文化再生理念”,使当地文化资源成为其课程发展的优势资源,使户外教育类课程成为其学校特色课程,从而使学校发展成为特色学校。综上所述,户外教育类课程的创生性取向与忠实性取向的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价值,当然,新的课程发展取向对课程开发、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在现实的课程发展中不断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何树彬.加拿大户外教育管窥[J].上海教育,2012(S1):89.

[2]卢梭.爱弥儿[M].李泽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52.

篇8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

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篇9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

古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我们的祖先历尽沧桑为后人传承留下的丰富文化典籍,成为我们民族光辉历史的见证。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应清楚地看到,由于历时久远,受虫蚀、风化、霉变等因素的影响,古籍正濒临失传的危殆局面。对古籍的抢救、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成为我们国家和民族亟待解决的重大历史问题。

为抢救、保护我国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保护工作,要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实现古籍分级保护,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完成一批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建立健全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追究制度。要充分发挥专家在古籍修复、保护、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些措施对推进古籍的整理、出版、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古籍保护存在不少问题,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和整理人员极度缺乏,面临失传的危险;县以下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基本处于无专人、无专门书库、无专门经费的“三无”状态。由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的循序渐进,覆盖到基层图书馆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保护重点首选善本特藏。如,“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编纂的宗旨是确保珍稀古籍的传承安全,所以第一是“传本”再造。古籍保护是和时间赛跑的事业,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刻不容缓。

一、古籍修复

“整旧如旧”是数代古籍修复工作者经过不懈努力,在对近两千年的古籍修复实践进行总结后,提出的著名修复原则,这一修复原则的提出得到有关文物专家的普遍认可,从此古籍修复变得有章可循。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程度的加深,古籍修复界又提出了“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等修复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是古籍修复工作走上正轨发展轨道的标志。既为古籍修复和保护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日常工作实践提供了依据。

1.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

就是在修复中尽可能保持古籍的原貌,保留文献的装帧风格。这里所谓的“整旧如旧”,并不是企图回复该文献没有损坏以前的原貌,如,古代的“旧”,不可能再回复,而是尽可能保持该文献修复前的原貌,就是在修复工作中仅使该文献的残破部分得到养护,在修复时要注意文字信息的完整、真实。文献形态的信息是通过文献的装帧形式表现出来的。在修复过程中,必须忠实地再现古籍的原始形态,不能有丝毫的改变。

2.遵循“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的原则

要集中力量先修复那些毁坏严重、濒临灭绝的古籍。因为目前我国待修复古籍数量与修复人员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倒挂现象。古籍修复人员的缺失,导致许多应该修复的古籍没有得到及时修复。随着国家对文物、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加强,这一现象正逐步得到缓解。同时,也提出将古籍按轻、重、缓、急合理排序修复的科学理念,使修复工作由无序变得有序。

3.遵循“最少干预”的原则

要最大限度地控制修复行为对古籍的影响程度,尽量少在藏品上添加修复材料,因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对古籍的原有形态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会导致古籍的文物性逐步降低,直至使古籍丧失其原有特性。因此,我们在修复过程中必须杜绝过多干预的修复行为。例如,我们在修复过程中,发现有的书页虽然残缺严重,片纸碎字难以成页,需要接拼,但纸张的强度尚可,对于这种书页用水喷湿,拼齐碎页,然后再进行局部修补或托纸以后的方法即可。

4.遵循“过程可逆”的原则

指修复古籍使用的材料必须具备易于清除的性质,特别是修复古籍使用的黏合剂和用以加固古籍载体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必须具有易溶解性,能在不影响古籍的情况下被彻底清除且古籍载体没有残留溶剂。“过程可逆”这一修复原则在我们实际修复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籍修复过程不仅仅要具备修复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是集版本知识、收藏、图书保护知识、历史知识、艺术的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学术研究。

二、古籍保护

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为了很好地保存它们,开发和利用它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并为子孙后代所利用,必须保存好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古籍载体材料,使其能长久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服务。

1.基层图书馆古籍破损严重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出台,它是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里程碑,表明党和政府对古籍保护工作的空前重视。然而,由于人为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基层图书馆(主要指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古籍破损严重,蛀洞、鼠啮随处可见,水渍、油渍、污渍司空见惯;(2)古籍保管不善,导致一些古籍被人为地破坏;(3)古籍保管环境恶劣,好多基层馆没有专门的书库存放古籍,即便有专库也是条件简陋,无温湿度、紫外线监控和消防设施;(4)“家底”不清,自编馆藏古籍书目与规范的分编、标准的著录、准确的版本鉴定等要求相去甚远,甚至有的基层馆有多少古籍馆藏还是本“糊涂账”;(5)古籍修复工作几近空白,无修复工具、修复设备、修复人员,更无修复计划,偶有修复举动,也因缺乏技术,欲修不能。对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的资金扶持、人员培训工作,以及逐渐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出台,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2.基层图书馆急需改善古籍保护条件

由于现存绝大多数古籍都以纸和丝织品为载体,容易受水、火、虫、霉等各种污染的损害。因此,古籍保护要求较高,需要良好的保存条件和严格的保护措施。根据文化部2006年颁布实施的《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有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以保证书库温度控制在16℃至22℃,湿度控制在45%至60%范围内;设置防火、防水、防盗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等。显然,这些条件和标准在一些市以下基层图书馆很难达到。以定西市为例,七个县(区)馆中没有一家古籍书库达到上述要求的。至于因保管条件差而导致古籍损毁的更是不乏其例。由此可见,基层图书馆急需改善古籍保护条件。

3.运用科学地方法保护古籍

(1)控制环境,改善保护条件,包括古籍储藏环境湿度的调节与控制,防光、防有害气体和灰尘、防霉、防虫库房建筑等,使得因环境因素作用引起的古籍纸张材料的老化变质降低到最低限度;(2)采取人为措施去除古籍纸张材料中不利于长期保存的因素,如,通过去酸、去污技术,降低古籍纸张的老化变质速度,使纸张材料尽可能保持稳定,以防止进一步变质;(3)对已经损毁的古籍进行修复,如,采取现代修复方法和传统修裱技法,使其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防止古籍纸张发生进一步损毁;(4)通过古籍文献的复制,如,防真复制、缩微复制、电子扫描复制等,使文献内容得以充分利用,使珍贵的原件得到更好的保护。

4.突出地方珍贵史料的保护

我国图书馆事业起始于清末民初,地方图书馆早期收藏的文献中,地方贤达的著述是其中主要的部分。如,定西市安定区图书馆现藏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成套线装《许铁堂诗稿》《甘肃新通志》《陇右文献录》《本地风光集》《慕陶山房诗文集》等,多为建国初期定西知名人士康锡晋、郭汉儒先生及单位捐赠,这些文献记载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及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沉淀、积累,往往构成基层图书馆的“地方性”特色馆藏。

5.有计划、有选择性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地方珍贵史料

古籍保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生性保护;二是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是指对原本古籍进行保护,包括修复残破古籍、改善保护环境,对现存原本古籍进行定级、分级保护等。再生性保护是指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出版,对古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转移保存和再揭示,如,国家启动的“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据了解,国家每年拨付古籍整理出版的专项经费,从2000年的不到200万元,剧增至2008年的1200余万元。

基层图书馆古籍再生性保护,应首选地方珍贵史料,拾遗补缺。一个地方的珍贵史料主要收藏于当地图书馆,一般不被其他地区图书馆收藏。另外,地方珍贵史料的再生性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基层图书馆应积极向当地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地方珍贵史料。如,济南市图书馆现有古籍16万册,计划将历代史书、志书,尤其是地方志中的有关济南的山、水资料进行汇总整合,分批整理、编辑出版《济南山志辑略》。

总之,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要运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技术,制定可行的修复保护规划,切实保护好各类珍贵古籍,促进古籍利用和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王美英.我国图书馆古籍保护之调查分析.图书馆论从,1997(01).

篇10

关键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2;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地方文献是记载着本地区社会发展轨迹的信息载体,是区域性的知识文化遗产。它反映着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卫生、民俗等的情况,是研究区域性社会发展情况的珍贵材料。公共图书馆应该把收集、利用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工作,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服务。

一、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一)加强对地方文献资源收集的力度。公共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收藏的质量和数量越来越成为衡量自身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重视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收集工作要很好的展开就必须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收集制度和确定收集工作的组织者。由于地方文献的区域性质决定了当地政府成为最适合开展收集工作的组织者,通过政府的管理体制最广泛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地方文献进行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收集,同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对收集工作进行方向上了引导,使得收集的地方文献根据地方实情有所侧重。

(二)加快地方文献数字的步伐。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地方资源的服务范围和模式得以延伸,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建立地方资源数据库,是图书馆通过网络进行地方文献资源服务的前提。按照各种专题内容建立各地方文献资源库,以便实现跨库无缝链接,比如可建立地方文物库、游记库、地方志、民族风情等数据库,这些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可以通过网络、镜像站、移动存储等方式来为读者提供查询检索、阅读、下载、打印等信息服务,提高了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效率也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

(三)多馆联合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享。某一个地区内的图书馆所拥有的地方文献资源都是有限的,文献资源的类别也都会有差异。而地方文献所需利用的人群又并不仅限于本地区的用户,有一部分用户对另一个地方的情况感兴趣,那么他想要利用这些地方文献就会产生空间上的阻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图书馆之间的联合来实现,通过网络共享各个馆的文献资源,用户进合馆中的任一个图书馆即可获得所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这无形中扩大了每个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惠及更多的用户群体。

(四)加强地方文献的保护和保存。从社会各处花费许多心血收集来的资料,需要我们妥善的予以保护。保护地方文献的目的在于利用,但在兼顾目前的文献需求的同时也要兼顾地方文献的永久保存和长期利用。保存有两种方式,一是延缓性保存,延缓性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文献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控制保存环境等延长原件寿命的过程。二是再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将纸张载体上的文献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上,以此达到对文献的长期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目的。

二、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服务

(一)明确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的方向。图书馆只有明确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的方向才能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总的来看地方文献服务方向主要有六个:为党政领导的决策服务、为史学研究服务、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地科研服务。 这六个方向是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要有意识的为这六方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要把服务本地区的发展作为自己一项重大任务,提升图书馆自身的形象,扩大自己的地区影响力。

(二)做好地方文献资源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图书馆综合实力体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地方文献资源及其服务,要让读者充分了解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图书馆要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宣传。比如现在很多图书馆都在自己的网站开辟“地方文献资源”专栏平台,整合OPAC系统及相关资源,提供互联开放、用户参与的一站式服务。他们通过相关地方文献专题服务的接口,全面深入地揭示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方便读者自助服务;对馆内没有的资源则通过整理汇总并提供方便的网络链接指引,引导读者查找。利用新媒体手段如微博来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宣传介绍自己的地方文献资源与服务,还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地方文献专题讲座,普及资料查询使用知识。

(三)针对不同利用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指根据不同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基于用户在信息使用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和特点来为用户推送不同的信息内容。每个用户都会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来使用地方文献,有的可能对某个地区的风俗人情感兴趣,有的可能要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等,这就需要针对特定的地方文献用户群体,通过了解其真正的信息需求,经过信息过滤、数据挖掘,有针对性的对其推送相关信息,做好专题跟踪服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用户利用地方文献的满意度。

(四)选聘真人书提供真人地方文献服务。真人图书是伴随着真人图书馆诞生的一个新概念,是真人图书馆的主体。真人图书馆是指读者可以“借”一个活生生的人交谈,获得更多的见识与感受的活动。为了提供更好的地方文献资源服务,所选的真人书的素质要高质量过硬,所以真人图书采集的对象的基本条件是对某一领域有独特专长或者是特定生活经历的的人。除此之外,这些真人书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因为兴趣而乐于免费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真人书多拥有的“内容”必须有地方特色,他们要有地方文化知识和属于自己的独特经历,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为便利和优质的服务。

三、结语

总之,做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服务工作不仅能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而且还能使自己的馆藏在数量上和成分上更加丰富起来,满足读者更多的需求,还能为当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可以繁荣文化,惠及民生,我们应该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努力开创地方文献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沛.浅论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