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村内污水处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村内污水处理方案

篇1

一、复查对象

全乡17个行政村及乡属各部门

二、明确工作要求

(一)农村环境整治

1、村庄、河道、县乡道路卫生要求。根据属地负责原则确定各村卫生实施范围,农村公共场所、县道乡道和村内主要场地要保持整洁,地面无垃圾、污水、污物,特别是本村内的河道及县乡道路要保持清洁,要有专人负责清扫工作及垃圾清理转运。村庄内柴火、石块、砖头等杂物需堆放整齐。

2、水库的卫生整治。对于全乡环境整治重点区域王浪水库区块,我乡集中力量对其进行清扫整治,实行专人落实清理制度,由乡水利站站长庞坤龙和祥何办事处主任余启平负责实施。

3、垃圾生态处理。按照“门前三包、统一收集、集中分捡、生态处理”运行机制,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目标,因地制宜,落实专职卫生保洁人员。保洁员每把垃圾箱中的垃圾统一清运到村口的垃圾分拣场,各村垃圾分拣场要正常投入使用,并进行分类处理,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对金属类、纸、玻璃、塑料泡沫制品等可回收垃圾由村保洁员变卖给废品回收人员;对秸秆、剩饭剩菜、水果类、家禽粪便等可降解垃圾进行堆肥处理,沤成有机肥料还田,实现循环利用;对渣土、建筑材料等无机垃圾进行就地填埋;对破旧衣服、泡沫等不可回收且难分解垃圾以及废电池、废日光灯等有害垃圾,以村为单位,集中堆放,由乡统一运到县环卫部门处理。垃圾的生态化处理模式不但能使村庄经常保持卫生整洁,而且把堆沤发酵的垃圾进一步开发为有机肥进行还田利用,变废为宝。

4、乡属各部门各自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垃圾清理转运至就近的垃圾分拣场内。

(二)污水处理设施

1、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各村由村巩固成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村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消除故障,确保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规范植被种植,在设施周围进行杂草清除,使整个设备能够清晰可见。

2、乡级污水处理设施。我乡于投资35万元建成日处理量达100吨的乡镇污水处理站,由乡生态办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乡污水处理设施规范操作手册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配备专门人员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设备维护,建立规范的运行记录,进行归档。为了使污水处理设施能更好地运行,乡党委政府决定对其进行维修防护。

三、时间要求

6月中旬前各村开展自查;6月中旬至7月中旬各村针对本村存在问题开展整治;7月中旬至8月上旬准备迎检。

四、成立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

1、为了切实做好迎接国家级环境优美乡复查工作,我乡特成立了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乡党委副书记以及分管副乡长担任。

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精神,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街道“多部门共建”模式的重要措施,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强化领导,建立长效机制。今年组织召开了XX街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题工作会议2次,制定并印发了《XX街道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宜居乡村建设推进方案》,安排部署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明确了目标。街道与17个村主任签订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书,各村确定了1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责人。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以及开展“城市卫生齐参与,干干净净迎新春”“三清三改”等主题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氛围。目前,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播放广告11余条、悬挂标语27条。

(三)强化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清除了各村内私搭乱建等临时建筑物。二是实行了农村环卫保洁村民自治化运作,每个社均配备一名专职道路保洁员负责对各社村道保洁,对村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清运。今年以来,全街道清除村内公共空间和庭院的私搭乱建,村内主干街道两侧、周边建筑外立面的乱贴乱涂 1.2万余平方米,提升农户庭院美化改造90户。

(四)强化创建,建设美丽乡村。以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为契机,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安全饮水、道路畅通、产业培育等工程。目前,清理渠道约3.1万米,清理塘堰4口,清理蓄水池3口,清理污水沟200米,清理水坑2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95吨。在村道路两旁及撂荒的地种植花卉苗木,整治面积1万平米投入资金0000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今天上午的考察学习,xx县的乡村环境治理改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1+1模式”,人畜粪污综合利用模式确实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成效显著。下一步,我街道将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我街道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水平。

(一)思想上再重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要求,加强投入,强化措施,有效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我街道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美化人居环境。

篇3

一、目标要求

在我镇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和抓好“三绿二处理”工作,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农村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实步骤,目的是通过实施造林绿化和解决乡村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建设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聂桥、生态聂桥、富裕聂桥、活力聂桥、和谐聂桥的目标。各村和各有关单位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三绿二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把这项工作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件大事来抓,并贯彻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全镇今年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工作从2月份开始,“三绿”工作必须在4月15日前结束,“二处理”工作必须在5月15日前结束。“三绿”绿化率达到35%以上,“二处理”完成规划任务的100%。

二、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镇在做好省、市提出的“三绿一处理”的工组基础上,积极做好新村办增加的“污水处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打造一批房前屋后花果园、村内道路林荫化、村庄周围风景林的生态文明村,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村庄沟渠相通、排污流畅,使新农村建设点的人居和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观。

(一)农户庭院绿化。全镇新农村建设省级点、市共建点的农户庭院内外和房前屋后都必须进行绿化,并把绿化、美化庭院环境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以栽种果树、常绿阔叶林等经济景观林为主,同时引导农民拆墙透绿。

(二)村内道路绿化。新农村建设点村内主次干道两侧都必须栽树,以种植吸尘效果好或有经济价值的常绿树种为主。各村点在规划编制和开展村庄整治时,道路两边必须预留好绿化用地。

(三)村庄四旁绿化。各新农村建设点村内空地都必须种树,以栽种果树、速生林、常绿混交林、毛竹为主,村旁现有的果园、竹木林,要抚育、补植、整治好。

(四)无害化处理

1、垃圾减量化。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必须分捡和分类处理,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塑料橡胶、废铜烂铁、玻璃杯瓶等垃圾,要专门存放、进行回收;对于可转化利用的烂果菜根等易腐食物、农业废弃物等有机垃圾,要进行转化利用;对于不可回收、难以转化利用、无害无残留的生活垃圾,要采取就近焚烧方式进行处理。

2、垃圾资源化。在对生活垃圾分捡和分类处理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大农村垃圾的转化利用。农村人畜粪便、腐烂果蔬、剩饭剩菜的处理要与沼气建设相结合;建筑垃圾中的碎砖碎瓦与道路硬化相结合;稻草、杂草、树叶和塑料袋等要通过回田回林肥化、加工饲料化和使用用户气化炉等方式加以利用。

3、垃圾无害化。对难以在当地回收利用和有害残留的废弃物,如农药瓶、废旧电池等垃圾,应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集中的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村庄污水处理。各新农村建设点都必须建设通畅的雨污排水系统,要在村旁村前开辟排水主沟,农民房前屋后要修建排水沟,有条件的自然村和规模较大的村庄(社区)应雨污分流,建设污水排放暗沟。

三、全镇农村面上“三绿二处理”工作基本要求

(一)边抓点边推广。各村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建设的同时,要统筹做好面上的“三绿二处理”工作。要组织村、组干部到“三绿二处理”建设搞得好的新农村建设点学习参观,推动面上工作,并建立指导、督查、统计和考评工作机制。

(二)建设垃圾处理中心。我镇今年建设的集镇垃圾处理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处理中心配备了专业设施,安排专业人员,实现区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自然村要严格实行垃圾分类五个去向,按有关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

(三)建立“三绿二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各村要做好“三绿二处理”的规划安排,镇新村办会同新村办组织林业、农业、城建、卫生等部门分管和专业人员到各新农村建设点现场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工作方案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力争用三至五年的努力,全镇农村基本实现“三绿二处理”的各项目标。要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在“三绿二处理”工作中的作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推进“三绿二处理”的经常化。村庄绿化要与“一大四小”绿化工程结合起来,按照谁种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村民自行栽植和监护,并允许继承和转让,以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要与改变农民卫生习惯结合起来,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使“三绿二处理”工作长期坚持。新农村建设点此项工作要起带头示范作用,每个建设点要配保洁员、护绿员、并配备专门工具,农户或建设点集体出资解决他们的工资待遇,并长期坚持,要在实践中总结好的经验,加以推广。

四、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三绿二处理”工作的领导,镇成立“三绿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镇长高利明任组长,副镇长刘俊鑫任副组长,成员有代和勇、张锦鹏等同志。镇新村办将安排专人负责“三绿二处理”,尤其做好统计、调度、督查和宣传推动等工作。各村要抽调得力干部抓好“三绿二处理”工作。

(二)多方筹措,解决“三绿二处理”建设资金。一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在搞好“三绿二处理”建设规划预算的基础上,做好筹资筹劳,社会赞助工作;二是新农村建设点在专项资金中平均拿出1.5万元用于“三绿二处理”建设,试点帮扶单位按照新村办的要求拿出0.5万元用于“三绿二处理”建设;三是衔接统筹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资金,必须用于新农村建设点的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村旁绿化;四是利用本村现有的资源(石料、苗木)等,节约建设资金。

(三)鼓励先进、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三绿二处理”作为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将纳入新农村建设统计、督查和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实行各项激励、奖罚措施,推进此项工作。

1、镇新村办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三绿二处理”工作的督查,督查结果将在党政联席会议上通报,并对各村进行排名。

2、新村办将联合有关部门在今年6月初对我镇2009年以来新农村建设点“三绿二处理”建设进行验收检查,对两年中各乡“三绿二处理”工作分别进行排名,对排在前三名的试点村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届时,镇新村办也将拿出方案对两年中各村新村点“三绿二处理”工作进行排名奖励。

3、“三绿二处理”建设将列入各新村点建设考核重要内容,提高此项工作在新农村建设考评中的分值。

篇4

关键词:排水体制;现状;调查;改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国内城市原有排水体制多为雨污合流制,现在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和排水管理,要求城市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条件的,要求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的,要采取截流、调蓄和处理相结合的措施。一个地区排水体制的改造应根据当地的环保要求、经济实力、地形地质、气候特点、排水设施等因素合理确定。笔者对宁德市中心城区排水体制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造对策。

1 宁德市中心城区排水的现状

宁德市地处福建东北部,中心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年均降雨量约2000毫米,现状城区面积约15.5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人。现城区向东面海边垦区拓展,而原有垦区地势较低洼。西部老城区是溪流密布的山区地形,东部新城区是围垦造地的海滨平原地形,城区防洪排涝和污水收集工作难度极大。近年来,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溪流,污染溪流水质。若不尽快治理溪流水质污染,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质量,也将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宁德市于2005年启动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当地政府克服财力紧、地质恶劣、征地难等诸多困难,目前已建成4万吨/日的贵岐山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62公里。现阶段又进行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以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改善城市内河水环境。

2 排水体制存在的问题

老城区现有道路的修建年代早,原有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近年来,老城区部分路段与河道虽然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或截污改造,但未能系统地彻底理顺排水体制。新城区建成的市政道路和小区排水体制均以分流制为主,但配套的雨污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再加上后期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普遍存在雨污混流、管道乱接的现象。

2.1 雨水排水设施不完善

(1)老城区溪流缺乏规划和管理,均存在被两侧居民房屋建设挤占导致过水断面小的情况,部分溪流被暗涵或排水管道所替代,部分溪流河床损坏严重,部分溪流被垃圾和淤泥堆积,影响泄洪。

(2)老城区低洼地居民区和城中村的排水设施薄弱。因新区建设抬高原有地面导致多处老居民区低于周边新建道路,形成了低洼易涝区,同时其区内排水极其设施薄弱。此外,古溪村、塔山村等城中村内现有排水设施也不完善。

(3)新区建设用地上的市政道路、住宅项目、工业项目的建设速度较快,但周边防洪排涝工程、市政雨水管道建设进度滞后,雨季容易发生洪涝。

(4)新老城区许多街巷及小区的排水设施标准低,缺乏维护管理。存在未按规范设置检查井、雨水进水口偏小、管道积淤严重等问题。

2.2 污水(或截污)排水设施不配套

(1)老城区溪流两岸截污难度大,截污效果不够理想。小东门溪和南祭溪的截流设施简陋,易产生污水外泄及河水渗漏,导致进厂污水浓度偏低;其余多条溪流因截面狭窄且两岸房屋密集,无法实施截污处理。

(2)低洼地居民区和城中村没有污水管道(或截流式合流管),污水沿着雨污合流管道就近流入溪流。

(3)市政污水管道(或截流式合流管)未能形成完整的污水收集系统。部分道路污水管道未与道路同步建设;部分道路之间的污水管道未接驳上;部分道路因拆迁问题成为断头路,污水管网中断;部分道路被溪流隔断,使部分路段污水管未与市政污水干管接驳上;部分新建住宅小区周边的市政道路及污水管网未配套。

(4)新老城区街巷污水管道(或截流式合流管)不够完善,导致小区源头的污水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道。

2.3 排水体制混乱

(1)老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滞后。近年来,老城区多条市政道路和部分地块开始改造建设。由于没有老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指导设计,容易造成相邻道路、街坊、小区之间雨污管道的流向、管径、标高衔接不上,无法形成完整的雨污排水系统。

(2)市政道路合流和分流制交替存在。老城区部分道路仍为雨污合流制,与雨污分流制的道路相接,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合流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造成受纳水体的污染;另一种是合流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造成内涝风险。

(3)居民区(小区)雨污合流、混流情况普遍。旧居民区的单体建筑和室外排水管道均为雨污合流制;新建住宅小区虽为雨污分流制,但普遍存在雨污管道混接、雨污井盖混装的情况,特别是阳台污水流入阳台立管接入雨水管道。

(4)道路和街巷两侧商铺污水乱排放情况普遍。很多沿街的从事住宿餐饮业、娱乐业、居民服务业的经营户存在私自改造排水管道,将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3 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3.1 关于老城区排水体制改造与专项规划的建议

(1)在老城区排水体制选择上,分流制与合流制各有优缺点,不宜将现有合流制一味地改造为分流制。老城区排水体制的改造对策是:市政道路全面实行雨污分流改造,建立完善又独立的市政雨、污管网体系;对狭窄的街巷、旧居民区、城中村实行分步改造,近期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疏通和清淤,并在末端敷设截流式合流管道收集污水,远期结合社区或城中村改造逐步改造为分流制,逐步完善排水体系。

(2)尽快编制老城区排水专项规划。此次规划重点任务三个方面:一是,对老城区所有市政道路规划设计雨污分流管道,新规划设计的雨污分流管道与现状市政雨、污水管道有效对接,重点解决受溪流隔断的路段污水出路问题;二是,对城区内溪流进行规划,着重考虑沿溪两岸截污管道的规划设计,合理确定溪流宽度及两岸建筑退让线;三是,对地势低洼的居民区和城中村的规划,合理提高规划地面标高,着重解决低洼区域污水出路问题。

3.2 关于老城区溪流及周边区域排水体制改造的建议

城市排水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溪流整治的效果。因此,排水体制改造应与溪流整治相结合,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和实施,共同体现城市建设的综合效应和协同效应。溪流及周边排水体制可分为近远期实施改造:

(1)近期,对埋设于小东门溪、南祭溪两条溪流的截污管道应加强清通及维护管理工作,及时修复破损渗漏部分,以提高截流污水浓度;对所有溪流进行整治,修复破损的河床,清理河床上垃圾和淤泥;对所有取代溪流的暗涵或排水管进行检查,破损的应修复,积淤的应清通,过水截面面积太小的应拓宽改造。

(2)远期,按照老城区排水专项规划结合溪流综合整治,对旧城区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彻底改造,在溪流两侧(或临近的道路、街巷)新建污水管道以截流排入河道污水,废除埋设于河道中的截污管道,这样才能彻底杜绝污水外泄及河水渗漏问题。另外,溪流内建设适当的污水处理设施,以保证河道水质。如采用就地生物治理技术:利用河床铺设生态石,种植各种生物植物,适当增加曝气复氧设施及其他人工生物强化措施。

3.3 关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技术要点

(1)合理利用老城区现状市政道路合流制排水系统,具体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现有合流管道的管径、标高、密闭性能满足规划要求,且接入的污水支管多于雨水支管,考虑将合流管经过疏通、清淤后改造成污水管道。同时,新建雨水管道,将混接的雨水支管改造接入新建雨水管。优点:能够最快、最大限度收集污水,降低改造难度;缺点:必须设截流式溢流井截留污水,存在雨天雨水混入污水管,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方案二,雨污混接现象较少的其他区域,同时管道管径、标高不能满足规划要求的情况。考虑原有管道作为雨水管道,同时新建污水管道,将原污水支管接入。优点有:污水收集对象单纯,污水流量及浓度稳定,污水处理厂负担小。缺点有:只适合原有市政基础较好的区域。

(2)对沿街两侧商铺排水进行改造。道路和街巷两侧住宿、餐饮业、娱乐、服务等行业商铺多数分布在沿街住宅楼或综合楼的首层,基本都是后期加建或者改建而成的。改造需要将其乱接入雨水管道的污水改接入污水管道。特别是餐饮店铺,改造时应增设一定数量的隔油池。

(3)对新区部分市政道路进行截污处理。新区部分路段雨水管道因周边污水混流接入情况严重,管道中水质的COD浓度较高。建议近期上述路段雨水管道末端进行截污处理,设置截污溢流井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道。远期,待街巷和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后,雨水管道内水质改善后再取消截流井。

(4)不同的排水体制的接驳处理。小区与街巷、街巷与市政道路、道路与道路之间不同的排水系统接驳时,应把握好几点原则:上游是雨污分流的接入下游雨污分流改造后的排水系统,则雨、污管道相应对接;上游是雨污合流的接入下游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则须设置截流式溢流井,采用适当的溢流倍数,晴天上游合流水均进入下游污水管,雨天溢流出来的合流水流进下游雨水管;上游是雨污分流的接入下游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统,上游雨污水暂时汇入下游合流管道,应在下游合流管道末端设置截流式溢流井。

结语

城市排水体制的改造是一项技术复杂、环境复杂、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以最大限度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为目标,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为指导,分步分阶段地开展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城市排水体制,才能实现改造工程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上述对策,宁德市已开始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污水收集量和进水浓度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宁德市蕉城区水利局.宁德市中心城区低洼易涝居民区调查报告[Z],2012.

[2]宁德市城司.关于宁德市住宅小区雨污管线及设施普查情况的报告[Z],2012.

篇5

关键词:城中村 雨污分流排水改造

Abstract: With the Guangzhou middle stone well west polluted the river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illages sewerage rain of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content, design parameters and standards, the transformation ideas and difficult point .

Key Words: villages in the city, separate flow of rain and pollutant the sewerage drainage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 TU8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河流域西侧,包括环、大岗、张村、谭村、松南及松北等六个城中村,改造面积约2.24平方公里。目前在石井河两侧修建了截污干管,将污水送至大坦沙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由于石井河流域城中村及早期建筑非常多,其内部排水体制为合流制,造成外部分流、内部合流的较为普遍,另外雨污水管道混接现象也较为普遍。

图1 工程范围图

2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内容

本工程范围位于城中村,雨污分流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排水系统改造和与之相关的道路修复、景观和绿化修复、建筑排水立管改造及立面修复、原有排水系统清疏养护及坏损排水设施更新等内容。

3工程设计参数、标准

工程设计参数、标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投资。本工程范围内均为城中村,主要为村民居住用房,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内容,本工程设计参数包括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人均综合生活污水污水量指标、地下水渗入量、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综合径流系数、道路修复类型等。这些设计参数、标准的选取均依据广州市已审批的相关专项规划和研究,具备严谨的科学性和一定的前瞻性,保证了工程实施效果。具体见下表:

4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总体思路

本工程位于城中村,东侧为石井河,石井河沿岸已经建成有一条截污管,而城中村内现状排水系统为只有一条雨污合流管或暗渠。因此本次设计总体思路为:新建一套雨水管网系统,收集屋面和路面雨水;将现状合流制排水管道(暗渠)作为今后的污水管道,并对原有雨水支管接口进行封堵。具体见下图:

图2 石井河西侧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改造思路

图2 具备施工条件的合流建筑排水立管改造示意图

图3 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合流建筑排水立管改造示意图

5工程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位于城中村,内部排水管(渠)均为合流制,错综复杂,雨污水接驳条件复杂,要实现完全雨污分流的目标,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设计方案,这是本工程设计的最大难点。其次城中村内道路狭窄、巷道拥挤、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新建的排水管线需要避开错综复杂的其他管线、在狭窄的巷道进行管线施工需要避免影响到两侧建筑的安全以及管道软基处理等都是影响本工程顺利实施的一些重难点。

因此,本工程在设计前就进行了详细的管线勘测、地质勘探;在设计过程中依据勘察成果合理安排了新建排水管线管位;采用换填方式对软基进行了处理;对于新建管线沿线建筑保护采取埋深3.0米以下的管道采用人工直槽开挖,挡土板支护,埋深超过3.0米的采用机械开挖,拉森钢板桩进行支护,使得工程顺利实施。

6 结束语

鉴于城中村原有排水情况的复杂性,是否能够实现完全的雨污分流,取决了各个城中村自身和外部的排水条件。但是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能够完全解决原有的水浸街问题、污水横流问题,同时对道路交通环境、外部河流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河西侧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勘察设计.2009

[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2008

[3]广州市建设委员会文件.穗建计[2009]487号.关于印发《广州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设计指引》的通知,2009年

[4]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邓雁辉. 浅谈广州市雨污分流改造设计,中国城市经济.2011.07

篇6

关键词:农村垃圾 现状 解决方案

一、引言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几乎成为一对孪生兄弟。经常可以看到农村乡间,塑料袋乱飞、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垃圾随意丢弃,甚至出现垃圾围村现象。农村垃圾处理成为困扰当地百姓生活的一大难题。为积极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对农村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各地大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运作的新模式,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正在由过去的随意排放向无害化处理转变。 在此背景之下,本文试图分析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分析

1.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

2.产生量大、成份复杂、循环利用率不高。农村垃圾主要以渣土为主,占垃圾总重量的56%,组成成分包括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分,家禽粪便,动物食品骨骼等;其次是厨房类,占垃圾总量的24%,如动植物食品的去除物,剩饭菜,洗漱残渣和油污垢等;随着农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纤产品特别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以及处理成本也不断提高。

3.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已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三种处理方式。

4.保洁人员队伍不够稳定。目前,以广西某县为例,该县共425个行政村配备了14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专门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处置、设施使用和维护、村庄及河道公共环境的日常保洁等工作。据调查,1407人的保洁员队伍中,年富力强的不多,因此只能简单的对垃圾进行清扫,而不能真正发挥保洁员指导、监督、宣传教育的作用。部分保洁员自我要求偏低,缺少工作的横向比较,工作缺乏深度,不够全面,致使垃圾清运、处置和垃圾箱外的垃圾清除不及时,垃圾的分类、翻晒、堆放均不规范。

5.农村居民垃圾危害意识低下。农村生活垃圾之所以随意倾倒,一方面是农村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养成了生活垃圾房前屋后随意倾倒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对垃圾造成环境严重危害的认识不足,缺乏环境保护的主动意识,给垃圾治理带来了难度。

6.基础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是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基本物质前提。长期以来,农村公共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生产性投入,对农村的公共环境卫生的投入少,导致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匮乏,管理也很不规范。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解决方案

1.及时出台相关立法和条例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需要法律法规作保障。地方环保部门应和

农村的行政部门联合制定适宜当地的环保条例,并将其付诸实施,以此来规范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法可依,从而保障农村良好的生活环境。

2.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环保意识

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农村群众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和农业持续发展。同时,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通过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营造出一种人人宣传、个个参与的管理氛围,减少生活垃圾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3.创新投入机制,增添基础设施

在自治区高雄副主席的指示下,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对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关键,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

垃圾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设置垃圾箱、垃圾池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添置收集和运输垃圾的各种车辆和工具,建立专门的农村生活垃圾清除部门,使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专人负责。对于地处偏远、无经济能力解决垃圾规范处理的农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建立片区垃圾集中投放点和填埋场,保证农村的生活垃圾都作无害化处理。

4.探索生态模式,鼓励综合利用

对此提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为主,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则将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镇污水统一处理系统;集中连片的村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分散的村庄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等。确保整治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5.加强人员配备和规范运行流程

首先要加强人员配备,依托当地卫生单位,确保分工合理、分工明确,同时,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增强技术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规范运行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合理确定分工。农户负责定点投放,做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并按照垃圾袋装的要求,将垃圾投放在指定垃圾容器内,村组负责定时清收,将本村的垃圾及时收集和清运到镇垃圾中转站,各镇(街道) 负责集中压缩,将各村的垃圾集中压缩到垃圾中转站的垃圾箱中。

四、结论

建设新农村,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是很重要的。由于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不能套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办法,需要因地制宜,灵活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九龙河(罗平流域阿岗段)涉及4个(村)居委会14个自然村15773人47347亩土地。导致河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工矿企业污染。九龙河罗平流域内的工矿企业污染主要是流域内的六个煤矿,都集中在阿岗镇,分别为挖玉冲村挖玉冲煤矿、篆长煤矿、树根田煤矿、妥者村云鹏煤矿、阿格村阿格煤矿、小乐子块阿窝煤矿,基本沿九龙河分布。煤矿虽然有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但废渣产生的废水依然会进入河道,特别是在雨季,堆煤场的煤灰随地表径流流入河道污染水质;二是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河道沿岸污水直排现象普片存在,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散排,随径流进入河道。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生活习惯未彻底改变,随手丢弃垃圾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全部进入垃圾箱或集中处理;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种植,农药、化肥、农膜使用不规范或超量使用,残留农药、残留化肥、未经处理的农业生产废弃物,经雨水淋溶作用,随径流即进入河道,造成污染负荷增加。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全面巡查,及时部署

我按照《罗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县级河长巡查办法(试行)》,全面履行河长是所辖河湖库渠保护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责任。一是检查督促责任区域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阿岗镇按照县级要求,及时成立了河长制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办公室、建立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建立督查督导等六项制度、建立河长日常巡查制度;二是组织联系部门县农业农村局、职能部门参与巡河工作,2020年,共巡河6次,以实地查看、现场问询为主,以座谈交流、查看相关资料为辅,及时发现、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好存在的问题作出安排部署。

(二)多措共举,专项治理

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和“河(湖)长清河行动、水污染防治行动、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行动、剿灭黑臭水体行动、河道采砂清理整治行动、水源地综合保护行动、乡村“三清一改一提升两处理”(三清: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一改: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一提升:稳步提升村容村貌;两处理: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行动、水资源双控行动、水域岸线保护行动、地下水清理整治行动、水生态修复行动、河湖联合执法行动”12 项专项行动,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7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部门职责,加强巡河发现问题整改。

(二)压实职责,督促整治

督促镇级河长,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清河行动,建立目标体系,制定“一河(湖)一策”,健全问责制度,强化执纪问责。对巡河发现问题形成督查清单,反馈相关部门,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进行限期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做到发现一次反馈一次,反馈一次督促一次,督促一次跟踪一次,跟踪一次整改好一次。

三、典型做法和经验

(一)典型做法

1、完善机制,抓好基础。建立了以党政领导为主体的县、镇、村河长体系,阿岗镇共设立乡级河长6名,村级河长28名,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本级河长制工作队伍,制定下发了本级河长制工作方案与河长制会议、巡查、督导检查等配套制度,有力推动了河长制工作在阿岗镇落地生根。切实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河湖管护难点难题。

2、转变理念,抓好精治。从“部门治水”到“河长治水”,治水理念转变迈出了关键一步。2020年,阿岗镇各级河长、有关职能单位认真履责,加强沿河岸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九龙河阿岗段区域内煤矿废渣污染,组织煤矿局、水务局及环保局等部门配合协作整治。对河湖管护范围内的垃圾渣土等危害水生态现象,建立健全台账,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实行联防联控联治,全面清理整治。

3、加强管理,抓好法治。阿岗镇整合水利、环保、自然资源、林业、安监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组建了综合执法队,实行“严管、勤查、联动、重罚”,形成了工作合力,提高了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水平。促使河湖管护工作实现了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4、社会参与,抓好共治。在各河段重要位置设立了公示牌,加大了“河长制”社会监督力度。同时,与“美丽乡村”创建、“村庄清洁行动”相结合,向群众发宣传资料,开展“爱心超市”,“小手拉大手”“学生带法回家”等活动,激发群众爱河、护河热情,包括自觉维护河道、沟渠的清洁畅通,不向河道中倾倒垃圾,不允许在河床内私挖乱采河砂,不实施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生态行为,强化对河道的自我管理,变“政治治水”为“全民治水”。

(二)取得经验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垃圾统一回收,从根本上解决了河道垃圾污染。加强农业地膜回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是河(湖)治理的关键。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建议

随着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的开展,责任区域内的河道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巡查力度不够。虽然按要求开展了巡查工作,但存在的问题矛盾较多,在巡查工作力度仍有不足;二是督促落实整改不到位。发现问题并整改落实涉及部门较多,环节较多,需要技术保障、资金保障、人员保障,导致一些问题达不到预期整改目标;三是村一级治理体系不健全。部分职能部门、村级河长对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认识不到位,有的村未设立相应的保洁员或巡查员,实现河长制工作全覆盖存在困难;四是环保宣传不到位。环保宣传工作力度不够,群众环保意识不高,不良的生活习惯未得到改变。

五、评估主要结论

工作进展情况较好,自评分满分。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履行河长制工作意识。充分认识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理念,充分认识治山、治河、治水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充分认识河长制工作是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切实将河长制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篇8

一、基本情况

区下辖26个乡镇,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352个行政村(居),2388个村民小组,28万农户,全区总人口1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耕地面积109万亩。

二、总体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涉农惠农政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要求,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与农村综合改革相结合、与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改革与发展、建设与管护并重,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体系和长效投入管护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民主,尊重民意。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必须经过民主议事程序确定,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运行维护工作开展应广泛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由村民代表全程进行质量监督。

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重点是建立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围绕迫切要求解决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维护管护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基础建设,建立长效维护机制,保障基础设施持续有效发挥服务效能。

3.因村制宜,注重特色。结合所在村现有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和文化传统等,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生态环境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自身特色,切合实际地实施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

4.量力而行,循序推进。村内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应按照节俭实用的要求建设,保持适度的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要与资金来源相适应,管护人员待遇适中。坚持量入为出,不要求村组织举债建设基础设施,不以项目运行维护为由随意向农民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

(三)总体目标

以开展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通过政策鼓励、典型引路、农民参与,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努力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农村环境改善、服务能力提升、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探索建立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支撑平台,实现“三个建立”目标:建立村民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建立功能健全、便民惠民、管理规范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体系;建立保基本、广覆盖、多渠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投入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按照省相关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全面推开工作,区政府成立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农工部、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区监察局、农委、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审计局、水利局、环保局、城管办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委农工部,并从区委农工部、区财政局等部门抽调专职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强化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运行维护规章制度,落实举措,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运行维护资金来源和使用范围。

根据省综改办要求,每个村安排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8万元,其中省财政安排6万元,区财政配套2万元。有条件的乡镇可以通过政府增加配套、村集体增加投入,接受社会捐助等。

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实施建设重点是加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以满足农村生产活动需要为目标、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包括村内道路、桥梁和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2)环境卫生维护。包括村内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民居住环境卫生设施。(3)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维护。包括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4)农村文体活动设施管护。包括村内农家书院、文体设施、广电设施等。

五、建立健全运行维护各项制度

(一)民主议事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绩效考核应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由村民代表进行质量监督。

(二)购买服务制度。按照“养事不养人”、“花钱买服务”的原则,根据农业人口、村域面积、管护内容等因素,公开招聘管护人员,组建管护队伍,优先聘用村内低收入农户,按片划分包干区域,进行常态化管护。或者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三)管护责任制度。建立管护责任制度,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管护协议,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酬。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职责、管护范围、管护内容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做到“三统一”:统一岗位职责、统一着装上岗、统一责任公示牌。

(四)考核奖惩制度。结合实际合理确定管护人员基本报酬和考核奖励,定期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为管护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管护人员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年度实绩考核及时调整人员。

(五)资金保障制度。本次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经费作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一部分,由区级财政预算安排,专款专用,纳入村级运转经费专户管理,实行乡镇财政报账制。各乡镇财政所按行政村建立明细账,人员报酬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运行维护支出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凭有效票据到乡镇财政所报账。

六、镇村职责

各乡镇人民政府是本乡镇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工作;各乡镇农经站、财政所是项目的管理者。农经站负责组织各村项目申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各村实施项目、组织项目检查验收、项目档案收集整理;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方案审核汇总上报,审核拨付资金,财务档案收集整理,参加项目检查验收;村两委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在上级监督和指导下,负责本村运行维护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七、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15日前)。各乡镇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乡镇范围内召开项目布置会。

(二)项目申报阶段(6月16日-30日)。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议事,确定运行维护具体项目和当年项目内容,填制项目实施方案,盖章后报乡镇农经站,乡镇农经站汇总后报乡镇领导小组,乡镇人民政府盖章后报区委农工部和财政局备案。

篇9

“爱国卫生运动季”开展以来,我们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某某”一个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市委“陌南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提升一区三园四线,打造集中连片示范带,在“爱国卫生运动季”中,深入开展为期3个月的“美丽某某·清洁乡村”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统一思想,营造浓厚干事氛围

全镇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模式,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卫生整治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围绕“五治并举”和“十乱现象”工作重点,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镇村电子屏滚动播放1000余次,广播宣传2000余次,悬挂横幅标语100余条,微信转发工作动态300余次,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党员带头卫生整治5次,重点区域带领镇村干部群众共同整治10余次,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卫生整治浓厚氛围。

二、加强组织,构建三级工作网络

一是成立镇爱国卫生运动季领导组,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并实行“一天一排队,一周一研判”会议机制,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开展;二是采取“各片集中人员力量深入一线,攻坚拆违重点难点;各村集中干部群众做细做实,进行网格化卫生整治”的方式,强化卫生整治工作落实;三是组建镇“拆违治乱”和“卫生督导”两支队伍,负责联合执法拆违和整治情况督查,保障整治效果。形成了“镇、片、村三级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网”,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人员到位,密切协调配合,全力推进整治。

三、整体推进,突出细化五治并举

一是全面清。全镇共清理垃圾73802.8方,清除乱堆乱放26140处、乱扔乱倒109处、乱拉乱挂553处、乱贴乱画1724处。二是依法拆。全面排查,下大力度拆除四条干线可控、可视范围的违建160处、整治168处;拆除村内乱搭乱建513处。三是彻底改。全镇2020年改厕达425户、硬化通村路2.5公里、硬化街道2公里、铺设污水管道1.3公里等,通过持续“五改”和改善群众生活基础设施,改掉群众不良生活习惯,切实提升群众卫生素养。四是见缝种。全镇2020年通村路及村庄绿化11.8公里,精心打造5个小游园,目前已全部完工,努力创建森林乡村,致力于实现农村开门见绿。五是切实建。各村依据村情实际,召开党员群众大会,共同确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153项,明确干部、村民、保洁员各自职责,规范进行卫生清扫,推进人居环境面貌长期向好。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篇10

*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

近年来,山东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把它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版权所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围绕“打造绿色钢城、创造最适宜创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城乡环境”这一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四级联动,全民参与,协同作战的原则,努力做到重心向下移、标准再提高、措施再强化、力度再加大,实现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共进。2003年,*市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园林城市”,2004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2005年**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被省建设厅评为“人居环境范例奖”。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近年来,*市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契机,采取“四级联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人民城市人民建”等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道路方面,先后修建道路20余条,打通“卡脖子”路10余条,使莱城纵横主干道达到20条,主干道总长140公里,形成了“主次干道相连、老城新城贯通、两环六射”的路网布局结构。在园林绿化方面,把城市绿化作为改善城市面貌的重点工程,充分利用空间,见缝插绿,见空填绿,先后改造建设了4大公园和40余处游园绿地。同时,着力抓好道路绿化和破墙透绿,将单位绿化与道路绿化有机地融为一体。目前,莱城城市绿地率达到3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在城市供水供气(汽)方面,*目前日供水能力12万方,远期城市日供水能力可达18万方。燃气方面,原先市民主要使用煤气,从2002年开始,引进了天然气项目,去年6月份,管道工程全线贯通,今年4月天然气置换工作全部完成,有2.5万户用户。城市供热目前有3处热源,热汽生产能力每小时达到230吨,供热面积230万平方米,基本满足市民集中供暖的需要。在垃圾污水处理方面,去年,确立了建设“全省最干净城市之一”的目标,5月份,实施了环卫体制改革,把城市保洁区划分为9大片区,向社会公开拍卖了保洁权和垃圾清运权,市环卫处成立了监理公司和执法大队,实现了干管分离、无缝隙覆盖、全日保洁。日处理垃圾400吨的大型无害化垃圾处理厂,今年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届时环卫质量将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方面,目前建成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8万方,现日处理污水6万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6%。钢城区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方,配套铺设污水管网26.6公里,目前完成投资1500万元,一期工程已竣工,今年年底将正式运行。在公交和亮化工程方面,现有公交运营车辆120台,营运线路10条,营运范围基本覆盖城市规划区,全部推行了无人售票、ic卡乘车和电子报站,年输送客流量1800万人次,市民出行公交分担率达到15%。在城市亮化上,主干道亮灯率100%,通宵亮灯,同时,组织沿街单位设置轮廓灯、激光灯、射灯等景观灯,部分沿街建筑实施了“内光外透”。

(二)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在城市规划区,主要开展了四大活动。一是开展了“三告别”活动。针对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在市区开展了以告别巷道土路、告别臭水、告别垃圾为重点的“三告别”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对莱城主次干道、城中村、小街小巷、河道沟渠、绿化带等保洁区,实行了无缝隙覆盖,全日保洁,垃圾日产日清,主次干道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莱城环卫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对市区内的莲河、人工河等重点河道沟渠进行了综合治理,清理垃圾6万多吨,在各沟渠向汶河的排水口处,设立了截污网,层层拦截垃圾污物。沿青草沟、红土沟等河道沟渠敷设了污水管网,进一步推进了雨污分流。告别巷道土路方面,对规划区内已完成改造和短期内不改造的居民区,宽度6米以上的小街小巷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由各村居进行硬化铺装,重点抓了10条背街小巷的整治试点。二是开展了城中村开发改造和环境整治活动。去年,市里出台了加快“城中村”开发改造的意见,制定了优惠政策,在市建委设立了城中村开发改造办公室,确定了9个试点村,并采取包村工作责任制,组织建设、规划、国土等有关部门靠上抓调度督查。为加快城中村开发改造步伐,确定今年为“城中村开发改造年”,目前,9个试点村全部完成了开发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部分村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结合城中村改造,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推动打破村庄界限、集中定点居住的连片开发,建设机构人员齐备、服务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今年7月19日,组织20个城中村的支部书记,到菏泽考察城中村环境,并召开了城中村综合整治现场会,明确了下一步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是清理村内占道的土堆、粪堆、柴草堆、砖瓦砂石堆和堆放的其他物料,清除街巷内饲养、养殖各类家禽、动物的圈栏、笼子以及各类种植作物;城中村居民凡没有地方投放垃圾的,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要袋装化,置于自家门前,由环卫保洁人员统一收集、清理;对自家产生的大宗垃圾要自行运至规定的垃圾站(点);清除城中村街道上原先陈旧破败的垃圾箱(池),重新规划定点,统一安放240升的密闭垃圾筒;铺装硬化连接主次干道的小街小巷,有条件的全部硬化。三是开展了城市出入口整治活动。对城乡结合部、出入口加大了改造整治力度,拆除破旧建筑,清理地上附着物,铺装道路,搞好绿化美化,同时,突出各自特色,将城市出入口建成了莱城风格各异的亮点。西出入口重点围绕泰莱路*西口进行综合治理,沿路两侧建设了50米宽的绿化带,在三角地带建设大面积绿地,种植草皮2.5万平方米,打造成了城市绿色出入走廊;北出入口突出游园建设,沿路建成游园6处,完成道路及游园绿化8.7万平方米;南出入口把新长途汽车站的建设作为重点,拆除了一座高五层、面积4千平方米的楼房,建设了高标准、现代化的客流中心,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四是开展了“双创一巩固”活动。为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市今年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6月20日,召开了“双创一巩固”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实行了五大班子包干和各级各部门分工责任制,重点抓了园林绿化、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拆墙透绿、管线下地及广告牌匾的整治等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共栽植各类苗木200余万株增加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增加保洁面积40万平方米,清理垃圾死角70余处,集中清理垃圾8万吨。新建生活垃圾池5座,安装密闭式垃圾箱300个。大型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已完成投入1700万元,今年将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沿青草沟、汶河大道敷设污水管网3600米。高新区敷设污水管道35000米。钢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投资1500万元,一期工程已竣工;拆除院墙3000米,全部更换为铁栅栏;先后取缔落地广告灯箱1700余块,拆除楼顶广告87块,墙面广告2113块,路牌广告180块,规范整改了38个大型广告塔,全面提升了城市形象。

在城市规划区外,通过开展“镇村建设年”活动,在乡镇实施“八个一”工程(即:有一个产业聚集区、每年上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有一个小城镇规划、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居民小区、有一条商业街或综合市场、有一个适应当地发展的教育医疗体系、有一个规范的文体娱乐场所、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中心村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有一批工贸企业、有一批为龙头企业配套的种养基地、有一条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的中心[文明]街、有一个规范的卫生服务站、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力地推动了镇村建设。各乡镇大力建设产业园区、居民小区、游园绿地和文化娱乐场所,对主要街道都进行了硬化铺装,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了一个面积10亩以上的街心花园、至少有一块公共绿地,大力实施了旱厕改水冲式公厕,进一步加强了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各村居因地制宜加快种养基地建设,硬化铺装中心街;乡镇、村居间实施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启动了村村通客车、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其中,颜庄镇、辛庄镇、口镇等按照“镇园一体,统筹建设”的思路,大力加强了工业园的建设,园区内路通地平、设施齐全,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工业发展;其它乡镇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建设了各类工业经济园区,为当地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30%以上的村中心街建设坚持高标准,道路宽阔平畅,专人负责清扫;全市各村普遍开展了道路硬化铺装或修缮。村村通油路工程基本完成,村庄油路与县道、省道、国道一起,组成了主次互补、相连贯通、畅行无阻的城乡交通网络;村村通客车、通自来水工程也已经基本完成。*向省建设厅推荐上报的2个示范镇和13个示范村都顺利通过了全省“百镇千村”建设示范活动总评。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了镇村环境治理,指导镇村全面开展清理“四大堆”和治理“八乱”现象,镇村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

(三)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

去年,制定了《**综合治理行动纲要》,规划用三到五年时间,总投资2.36亿元,按照“一环、两廊、四景区”的结构布置,对64.5公里的**河道及两岸进行综合治理。今年,重点搞好**中心景区建设,目前绿化工程方面,已回填土17万立方米,栽植苗木25万余株,播种草坪5万平方米,铺装广场道路1500平方米,建设沙滩13万平方米,完成河岸垒砌800立方米。沿河路目前已完成土方15000方,风化砂17000立方米,管涵300米,二灰风化砂33750平方米,水泥碎石31200平方米,沥青路面23240平方米,安沿石9770米,完成造价约567.6万元。**沿岸1000米范围内的排污企业已基本治理完成,出水断面cod比年初降低了35%,达到了排放标准;莱城电厂3#、4#机组脱硫工程,已完成投资6200万元;泰钢二次除尘设备完成投入1200万元。

以**综合治理为契机,对全市58个小流域、295条河流进行了综合整治。沿高速公路和交通干线两侧进行绿化建设,使之成为了绿色走廊。引入先进的治理理念,恢复破坏山体和地形地貌,泰钢公司在废弃矿山上引水植绿,增加游乐设施,建设了雅鹿山公园;牛泉镇将废弃的漏斗型大矿坑规划建设成下旋式观演广场;和庄乡发展经济林3000亩、风景林6000亩,修建大型水池8个,修建大型塘坝24座,青山呵护绿水,绿水滋养青山,促进了山水和谐。通过治山、治水、复垦、造绿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改善了全市生态环境。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重心下移,统筹城乡整治。2002年开始,*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连续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大大改变了城市面貌,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基于对这项活动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市委、市政府2003年底决定,要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深入持久地抓下去,不仅要在城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更要把触角延伸到乡镇和农村。2004年11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提出了城乡统筹、重心下移的举措;2005年4月份,印发了《深化城乡综合整治巩固完善整治成果的实施方案》,5月8日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二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非常重视,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全程关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措施,并深入综合整治现场督促指导。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实地查看**流域、城内沟渠等重点项目治理情况,分管书记、市长更是靠上督促,经常现场办公,全面推动活动开展。为加强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办公室,并由各职能部门牵头设立了14个版权所有专项工作指挥部,负责对全市整治活动的组织指挥。各区、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综合整治办公室,健全了工作机构,村级也都明确了专人靠上抓,健全完善了覆盖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式、网络化,互相配合、协同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为全市综合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四级联动,细化工作责任。市、区、镇、村四级都层层明确了整治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迅速行动起来,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实现了四级联动、全民参与。同时,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部署,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内容,精心设计了多项建设和治理活动,在城区重点开展了“城市建设年”、“三告别”活动、“双创一巩固”活动;在乡镇、农村深入开展了“镇村建设年”活动,实施乡镇“八个一”、中心村“五个一”和“村村通”工程;在水体生态建设上,实施了**综合治理行动。通过纵向各层级、横向各层面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全市综合整治工作结成一张网、形成一盘棋,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四是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为扩大社会影响,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宣传部门牵头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宣传。近年来,在《大众日报》、《山东建设报》、《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刊》等省级媒体发表我市综合整治活动情况的各类稿件100余篇;《*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本地媒体都开辟了专栏,固定专人深入报道,编播刊发各类稿件300余篇。通过大力度、全方位宣传报道,总结典型,推广经验,引导各级各部门你追我赶、展开竞赛,营造了全市关注综合整治、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