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设施安全设计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提档升级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循环发展思路,以降粉尘、治烟气、零排放和按环保要求规范化操作为重点,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提升环保意识,创新监管机制,努力实现__工业区可持续发展。
通过治理,__工业区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粉尘得到有效控制;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烟气达标排放;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污水实现零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有序堆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初步完善,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运输粉尘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一)按照“条块结合、归口管理、强化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整治工作主体责任。
(二)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出资”的原则,完成治理任务。
(三)按照集中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逐步建立环境综合监管长效机制。
(四)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的指导、协调和企业的主体建设作用。
(一)矿山治理。主要针对露天开采过程中未按设计规范操作,造成乱堆滥放、无序开采问题。
1.__矿业公司需按设计规范开采,尽快完成西部采场剥离及治理。
2.博隆公司需按设计规范施工,杜绝无序开采问题。
(二)粉尘治理。主要针对破碎粉尘、道路扬尘治理,确保现有除尘设施正常运转和车辆运输防尘遮挡。
1.各企业负责督促所属矿山运输车辆加盖防尘篷布。
2.道路扬尘清理。__镇政府负责__口至正沟口段清扫保潮工作;__矿业公司负责__及其矿山公路的清扫保潮工作;博隆公司负责__口至博隆矿业公司段清扫保潮工作;__公司负责博隆矿业公司至__公司门口段清扫保潮工作;__公司负责正沟口到__公司选场段清扫保潮工作。
3.采场扬尘治理。各矿山企业负责对采场及采场道路实行喷水保潮保湿作业,以减少采场地面扬尘和作业扬尘。
4.破碎系统粉尘治理。由各企业对所属破碎车间除尘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工程规范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以减少作业场地扬尘。
(三)烟气治理。主要任务是完善烟气脱硫防尘系统。__矿业公司球团厂须尽快完成球团烧结生产线脱硫设施工程改造,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四)废水排放治理。主要任务是各企业全面检查排放管道破损渗漏、清洗池直排、应急池溢排等问题。
1.车辆喷淋设施管理。__矿业公司、__公司和__公司要加强对车辆喷淋设施沉淀池的管理,一是及时清理沉淀池内污泥,确保沉淀效果;二是沉淀后的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做到不直排河流。
2.尾矿库应急池废水治理。一是各企业负责封堵尾矿库应急池排水口;二是对应急池内沉淀过滤的工业废水进行回收,实现企业内部循环利用;三是加强值班管理,确保沉淀过滤的工业废水不直排河流;四是已闭库的尾矿库,应急处理池要进行填充,将水体并入自然河流。
3.__公司生产废水治理。__矿业公司必须将其产生的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五)河道治理。主要任务是清理河道乱倒弃渣、废弃物和村民生活垃圾。由县水务局负责完成河道内现有堆积物的清理;__镇政府负责完成生活垃圾清理工作。
(六)85户群众搬迁工作。主要任务是年底前完成__矿业公司安全防护范围内85户254名群众的搬迁入住工作。
本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从20__年8月12日起,至9月12日结束。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机构,立即开展工作,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快速开展,顺利推进,达到预期效果。
(一)由县国土局负责,加强对露天开采企业矿山的监管工作,对未按设计施工,乱挖滥采,乱堆滥排的企业,督促其按时整改到位。
(二)由县环保局负责,督促企业做好烟气、破碎车间粉尘和废水排放治理工作,确保设备安装到位,正常运转,实现零排放。
(三)由县水务局负责,做好__和金米河道的清理工作。对河道内现有的堆积物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加强河道监管执法力度,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和水体安全。
(四)由__管委会负责,督促各企业做好__工业区道路的扬尘治理工作。
(五)由县交警大队负责,加强对矿产品运输车辆防尘遮盖检查,对所有运输车辆全部实行防渗漏处理,修改排气方位,设置限速标志。对未采取遮盖措施的运输车辆进行严厉处罚,并督促企业做好整改。
(六)由__镇政府负责,完成__矿业公司安全防护范围内85户254名的群众搬迁工作,确保年底前签订搬迁协议并入住。同时,负责做好S307省道__段清扫保潮及辖区内生活垃圾的清理工作。
(七)由县安监局负责,做好__工业区内__座尾矿库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问题的尾矿库,立即制定整改方案,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到位。
(八)由县林业局负责,加大道路两旁绿化带绿化建设,种植树冠高低错落的灌木、乔木,改善道路两旁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
县长姚书祥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家富,__工业区管委会主任__任副组长,县国土局、交通局、水务局、林业局、文广局、安监局、__管委会、环保局、__镇、交警大队和工业区各企业为成员的__工业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__管委会,__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县环保局长程裕民、__管委会副主任程建刚为副主任,具体负责环境综合治理组织协调工作。(二)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县政府网站、县电视台、柞水新闻网等媒体,多角度宣传报道__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进程,引导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及时捕捉工作亮点,公开曝光阻碍整治行为,在全县范围营造__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篇2
关键词:机房设计;规划管理;精密恒温恒湿空调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2-0074-02
2009年3月,我公司成功重组为由铁道部控股的合资铁路公司,新公司成立后,如何保障现有运输生产业务正常运行,实现有效调度指挥和生产管理应用服务迫在眉睫,经过铁路局专家组的项目论证,在新公司建设总部机房,完成对两省分部机房的业务数据汇总传输,以达到统一指挥、有效管理的目的。作为某合资铁路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我主要负责总部机房的设计工作。
1 机房建设的原则
根据铁路运输行业的性质,需要建设的机房等级为B类。经现场考察,考虑电力、水源、自然环境清洁的因素,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远离粉尘、油烟、有害气体等影响。我们确定的机房位于公司总部4楼,使用面积180平方米。根据机房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和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及调度指挥系统的各种业务应用需求,针对铁路行业专业特点,考虑未来快速增长的实际情况,设计原则应该是高质量、安全、实用和易于管理,同时提供较高的扩展性。
机房建设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按照“实用可靠、有效适度、经济节约、技术先进”的总体原则实施。在机房设计、建设过程中还充分考虑方便今后的运行维护,并能有效降低机房运行及维护成本。机房建设的具体原则主要包括:
高安全性。充分考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电力故障、通信故障、漏水、雷击、非法入侵等造成的安全事故。
高可靠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降低平均修复时间(MTTR),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基于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坚持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扩容奠定基础。
可扩展性。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信息化发展及技术进步的需要,提供设备扩容、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先进性。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保证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兼顾未来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实用性。机房的设计和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要以充分满足技术、管理需求为前提。
可管理性。采用的各类机房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全面、完善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机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故障,提高机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机房的各类设备、设施要便于维护。
经济性。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在充分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努力节约成本,降低建设费用。同时,还应综合考虑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今后的日常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人机工程。机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人机工程原理,考虑机房工作人员的便利、舒适。
环保节能。采用环保材料、加强环保措施、避免环境污染;采用节能设备、重视节约能源。
2 机房安全方面
供电方面,我们按照《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的要求,购置艾默生电源柜,对机房采用双路供电方式,一路铁路运输生产专用的电力贯通线,一路市电,电力贯通线用于保障列车运行信号和微机连锁,可靠性较高,作为主用线路,出现突发性故障时,艾默生电源柜提供的自动切换开关可以迅速地切换到市电供电。购买两台艾默生40kVA实现ups冗余供电,提供合适的输出电压。在公司楼外部署发电机,提供长期停电时的应急发电。
空调采用精密恒温恒湿空调,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1997),采用上通风方式安装设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空调所需加湿给水管和凝结水排管均明线布置,一旦有漏水现象,可以快速发现,及时排除,避免采用下送风方式时,加湿给水管和凝结水排管布置在活动地板下,出现问题不易发现,造成安全隐患。缺点是送风管和送风口的安装布置施工难度较高,因与空气流动特性相矛盾,容易引起房间下部温度偏高。但对于运输生产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经过统一规划,协调布置,上送风方式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防雷系统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设计安装,机房接地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设计,交流工作地、直流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小于1Ω,接地系统的连接方式采用辐射式。
另外,消防系统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气瓶间设置在机房外,采用管网式结构,在机房天花板设置喷嘴,火灾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箱、烟感、温感联网组成。
3 机房实用方面
根据机房实用性要求,我们把机房规划为中心服务器区、数据存储区、托管服务器区、核心网络区、线路设备区、安全系统区和设备配线区七个区域。
在中心服务器区部署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各种应用服务器和门户网站服务器;在数据存储区安装了中心存储设备,主要包括磁盘阵列和磁带库;在托管服务器区安装不具备运维条件的小站服务器;在核心网络区安装了路网核心路由器、多层交换机等设备;在线路设备区安装了华为optix metro 1000系列OLT和ONU设备;在安全设备区部署了联想网御VSR系列防火墙;在设备配线区安装了ODF和DDF。
4 机房可管理方面
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技术》(GBJ232-82),我们选用了美国ALC智能自动系统监控方案,对自动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进行监控,监控中心设置在信息中心值班室,发生报警事件时,ALC系统会及时提示,值班人员可根据系统提供的信号发生地点、信号类别和原因做出相应处理。
根据需要,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机房管理制度,如《机房出入等级制度》、《机房巡视制度》等,并严格制度落实,列入考核。
5 实施效果及改进措施
篇3
关键词:天然气点火;燃煤电厂;锅炉房;防爆区域
引言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环保效益十分明显,用作点火燃料其费用低、燃烧效率及稳定性均高于燃油[1]。而天然气点火装置具有点火可靠,操作方便,应急能力强,经济效益高,污染小等优点[2],在我国燃煤电厂中具有一定的应用。
某2×50MW热电新建项目计划配备3台350t/h燃煤锅炉,拟采用天然气作为锅炉点火和助燃燃料,而天然气作为一种可燃气体,具有一般燃气易燃、易爆等共同特点[3],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遇火源即发生燃烧或爆炸[4],因此,明确防爆区域划分,相关专业在防爆区域内协调一致按防爆要求开展设计,是保障项目建成后安全运行的根本措施。
1 相关研究现状
燃气锅炉房在应用过程中的防爆安全问题与天然气点火燃煤电厂颇具相似之处,可为天然气点火燃煤电厂的防爆问题提供参考:
有宽泛的阐述防爆设计安全措施的研究:李清[5]阐述了在电气设计中提高防爆安全的三方面措施:规划设备选型避免成为点燃源,加强通风降低有燃烧爆炸危险气体的浓度,注意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设计和沟道封堵;徐伟光[6]等阐述了在电气设计中提高防爆安全的基本措施;丁山[7]建议抓好天然气锅炉防火、防爆工作,从根本上消除燃气设备中的不安全因素。
有主张划定锅炉房为防爆区的建议:姜庆胜[3]提出对于使用天然气为能源的锅炉房,电气专业首先应确定为防爆区域,然后各个专业才能协调一致,按照防爆要求设计,并建议北方寒冷地区天然气锅炉房采用全防爆或大空间部分防爆划定防爆区域。
还有研究认为不必采用防爆电器的结论:刘强[8]对燃气锅炉房不需要按照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进行电气设计进行了探讨;曾彦[9]等认为在燃气锅炉房电气设计中,照明选用防爆灯具,其它部分采用非防爆型;郁文红[10]等分析了燃气锅炉房和直燃机房是否采用防爆电器的两种观点,认为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在上述机房采用非防爆电器是可行的。
2 相关规范要求
2.1 锅炉房设计规范要求
《锅炉房设计规范》[11]第11.2.14条规定:燃用煤粉、油或气体的锅炉,应设置电气连锁装置,包括室内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高于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燃气供应和开启事故排气扇。
第15.1.2条规定:锅炉房的外墙、楼地面或屋面,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并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泄压方向不得朝向人员聚集的场所、房间和人行通道,泄压处也不得与这些地方相邻。
第15.2.2条规定:电动机、启动控制设备、灯具和导线形式的选择,应与锅炉房各个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环境分类相适应。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锅炉间、燃气调压间、燃油泵房、煤粉制备间、碎煤机间和运煤走廊等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的有关规定。
第15.3.8条规定:燃气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应有每小时不少于3次的换气量。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应设每小时换气不少于12次的事故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应防爆。
2.2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2]第3.2.1条规定:爆炸性气体环境应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0区、1区、2区,并在条文说明中指出:在生产中0区是极个别的,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在设计时应采取合理措施尽量减少1区。
然而,该规范在3.2.2条又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明火的设备附近,或炽热部件的表面温度超过区域内可燃物质引燃温度的设备附近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域。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明火设备如锅炉采用平衡通风,可燃性物质不能扩散至设备附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明火设备附近按照非危险区考虑,包括锅炉本体所含有的仪表等设备。
在3.2.2条的条文说明中接下来又提出了建议:与锅炉设备相连接的管线上的阀门等可能有可燃性物质存在处按照独立的释放源考虑危险区域。
2.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3]在强制条文第3.6.2条规定: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2.4 其他规范要求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14]第17.13.1条规定:发电厂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 5008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15]的有关规定。所以,虽然在《锅炉房设计规范》第15.2.2条规定中没有强调燃煤锅炉房,但在此处有了相应要求。
3 综合分析
前文所列《锅炉房设计规范》第11.2.14条、第15.1.2条规定分别是防止引起爆炸事故和减少爆炸危害的安全措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泄压设施设置也进行了要求。《锅炉房设计规范》第15.2.2条规定仅强调了燃油、燃气锅炉房划分危险场所等级划分问题,对燃煤锅炉房没有涉及,但在《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第17.13.1条对此有所要求。《锅炉房设计规范》第15.3.8条单独对燃气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规范了通风要求并强调通风装置应防爆。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3.2.1条及其条文说明可以将锅炉房及有天然气管线进出的房间划分为2区,即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根据第3.2.2条及其条文说明应仅能判定锅炉附近为非危险区,而非整个锅炉房。并应该将天然气管线上的阀门等有可能聚集泄漏天然气的位置作为独立的释放源划分防爆区域。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应将天然气点火燃煤锅炉房中可能聚集泄漏天然气的位置作为独立的释放源划分防爆区域,不包括锅炉本体及其所含仪表等设备。并在防爆区域内选择适当保护级别的电器设备,合理设置泄压设施,满足土建防爆措施要求。
参考文献
[1]何县宇,刘应山,姜云刚.310MW机组W型火焰锅炉天然气点火改造与应用[J].湖南电力,2012,32(3):57-59.
[2]刘圣勇,张百良,刘志刚等.电站锅炉天然气点火装置的设计与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2,17(2):180-182.
[3]姜庆胜.天然气锅炉房的电气防爆设计误区[J].电气防爆,2011,(3):20-22.
[4]春干.天然气的防火防爆安全[A].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贵阳: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2004.157-162.
[5]GB 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S].
[6]GB 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
[7]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8]GB 50049-201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S].
篇4
关键词:廉租房 可变性 适应性 精细化设计
前言
新疆首次开始征集廉租住房优秀设计方案,各设计单位申报的廉租住房设计方案应包括集中建设、在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小区配建两类,建筑面积均不超过50平方米(30-50平方米范围内均可),每单元2-4户不限;每户建筑面积可根据具体需求自由组合。设计方案平面布局、配套设施等应充分考虑保障对象的家庭结构、年龄构成等因素,考虑少数民族家庭生活习惯,满足少数民族多性别子女的居住需求;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规范,具有抗震安全、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便于改造等特性,体现地域特点,既要在较小的面积内实现基本使用功能,又能便于后期改造(如考虑将来可将两三套廉租住房合并为一套),实现房屋面积和使用功能的拓展。
建设经济适用住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构建设计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各级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关心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行动,是政府为弱势群体办实事,履行政府责任的客观要求。住房问题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难事之一。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住房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住房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热点,居民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由于低收入家庭难以买得起市场高价商品房,居民住房问题就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去解决。因此,建立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在内的住房保障体系,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既关系到千家万户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所在。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合理利用土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符合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本着经济适用的规划原则,以营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全舒适的现代化综合居住区为目的。
方案设计立足长远,注意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的一次性合理规划。廉租房建设要标准适度,功能齐全,质量优良,经济适用,面积不在大,在于功能全。以人为本为设计原则,规划中,对住宅尺寸详细推敲,对户型合理性,力求达到舒适、美观、实用的根本目的。
建筑设计
廉租房的最突出特点是适用、经济、美观
平面设计
本方案为六层住宅,层高为2.8米,廉租房户型设计应坚持“经济、适用、适度超前”的原则,在住宅户型上采用通风采光良好的设计方案,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居住的心理。采用凸窗、百叶使得建筑立面富于变化和趣味性,同时创造更多不同的住宅空间,符合现代居住者追求时尚与独立的需求。
住宅设计为一梯四户,均为两室一厅住宅,由于少数民族多为2-3个子女,所以设计中将客厅可以独立设立,晚上设置隔断将客厅划分为另一个起居空间
合并后住宅为三室两厅一卫,主卧室分休息和工作两个区域,互不干扰,将原来两套廉租房的卫生间合并,使现有卫生间更舒适,改造后的餐厅更为宽敞。
立面设计
本方案建筑造型以坡屋顶小体量建筑为主,凸窗使立面造型变化多端、起伏有致。本方案设计适用于所有在建居住小区,不会影响周围环境。
建筑材料选择
外墙采用防水外墙漆,一、二层局部采用仿石面砖,外窗采用四腔三密封窗。
环保及节能设计
环保设计
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对环保型住宅的环卫,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空间绿化、自然景观、噪音控制、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各方面因素,把住宅区建设成一个环保型住宅社区。建筑设计的环保上主要考虑功能的合理分区,减少厨房油烟,卫生间臭气对主要功能房的干扰。建筑主材上,尽量选用安全环保的天然材料,减少辐射,有害气体的污染,创造安全小环境,建筑设计中考虑空调外挂机的遮护措施,并考虑其噪声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室外立面环境。
节能设计
篇5
关键词:村镇、基础设施配套体系
1、引言
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主要包括给水、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燃气等设施,是为村镇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的各种设施的综合。
我国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由于经济、地理条件等原因,长期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发展。基础设施规划的滞后、不合理导致了村镇的生活用能消耗巨大、废水垃圾污染严重,影响村镇的生活品质。因此,对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类型的构建、分析以及研究有助于指导村镇基础设施规划,有助于建设低碳节能型新农村,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2、国内外先进村镇地区基础设施配套情况
(1)欧洲
欧洲乡村建设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较为重视,衡量乡村和小城镇建设的质量、水平,主要在于能否创造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现在欧洲许多国家的村庄和小城镇,不仅具有畅通的道路和电信设施,而且有完善的上、下水和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
(2)日本
住宅建筑设计方面,日本无论城市或是乡村,都十分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及高效循环利用,住宅设计多以“环境共生”为目标,采用多种节能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1)太阳能利用。设置太阳能发电;
2)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在地下设置6吨的雨水储存罐。
3)生活垃圾利用。设置埋入式积肥场。
综上,国外先进地区乡村基本上都拥有包括供水、污水处理、供电、供气、供热、电信等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3)中国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和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越来越多的村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些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多滞后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了村镇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除少数先进地区的重点村镇外,大部分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缺项比较多,配置标准也较低。
2)目前,大多数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仍以“量的增长”为主,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性、安全性、生态性重视程度不够。
3)大多数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区域统筹安排和相互协调,特别是大城市附近地区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衔接程度不够。
4)我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配套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规范。
5)部分地区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盲目照搬城市模式,进行城乡无差别化的基础设施系统建设,而不是尊重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资源。
4、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类型体系
我国在进行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所采用的系统模式、按照专业类型系统进行分类。
基础设施按各个专业分为: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通信工程、环卫工程等。
我们可将基础配套设施系统分为水系统、能源系统、生活服务系统三部分。
水系统由给水工程系统和排水工程系统组成,给水工程系统承担供给各类用水、保障居民生存和生产的职能;排水工程担负着排涝除渍、治污环保的职能;给水、排水工程共同承担生命保障。
能源系统由供电、燃气、供热工程组成,共同承担保障高能、高效、卫生、方便、可靠的能源供给职能。
生活服务系统由通信、环卫工程组成,共同承担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环卫工程担负着处理污废物、洁净环境;它们承担着满足日常生活,保证生活品质的职能。
5、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规范研究
基础设施配套按各个专业分为给水、排水、供热、电力和燃气等部分,所以相关的规范主要分为行业规范和相应行业设计的国家规范。在整体规划规范中,各个专业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叙述。
综上,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一般是以镇、乡、村为规划设计对象的规范标准为基础,同时参考单独各个专业技术规范。一方面,现行规范对于不同行政级别的地区在市政规划和建设上没有明确的区分,使镇、乡、村等不同规划很难体现基础设施配套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现行规范缺少基础设施配套整体上的考虑和布局分析,往往会造成基础设施整体布局上的缺失、漏项和重复建设,影响大区域的基础设施系统与村镇的基础设施的衔接。
6、结束语
村镇基础配套设施的相关规划受地理、经济等众多因素影响,在全国各个区域的设计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近几年受到能源危机和新能源利用的条件逐渐成熟的影响,村镇的基础配套设施对于资源、能源的利用由过去粗放、污染大逐渐向清洁、高效化发展。鉴于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新能源利用浪潮的兴起,建议完善针对村镇基础设施配套的相关规范,使村镇的规划建设更加适应时展。
参考文献:
[1] 张咏梅.《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与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朱建达,苏群.《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5]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7]《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
[8]《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
[9] 《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1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1]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1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14]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
[15]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053-94
[16]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293-1999
[17] 《村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1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篇6
关键词:堤防工程 防洪 生态 景观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越来越追求更加文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状态。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极端恶劣天气与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人类意识到环境问题关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成为人类的共识。堤防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建设施,具有重要的防洪减排效能,是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稳定的重要设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堤防工程的生态化建设是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逐渐成为未来堤防工程建设的重要设计思想。
1、堤防工程简述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界是一种友善共存的相依关系,人类社会谋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如果破坏自然则即使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今时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当今时期,堤防工程是人类大规模兴建的水利工程中的一类,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堤防工程应从构建生态环境的的角度加以设计施工,进而实现水利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以后,国家加强了对堤防工程的管理,通过研究并实施了相关规范用以指导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中《堤防工程施工规范》与《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作为规范中较为突出的技术标准规范,其针对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堤防工程是一种有效的挡水建筑物,主要兴建在各类水域周边。堤防工程由来已久,在近现代以前久已经是人类用以有效防范洪水侵袭的基建工程之一,至今仍在防洪排涝领域被广泛的运用,其对河流治理与防范暴雨侵袭的功能性现如今仍无可替代,因此是一种被普遍兴建的水利设施。
2、堤防工程进行生态化建设的要点
河流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地貌特征,也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流域内良好生态环境的实现,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实现河流生态健康发展是人类社会在当前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如今堤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对于传统防洪排涝的功能指标必须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兼顾好生态环境的优化与改善。
在现阶段,环境问题凸显,河流湖泊等水域对于生态环境调节与改善的作用逐渐被人类所认识到,许多触目惊心的河流污染实例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严重破坏同时也警醒了人类,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类于以下两点:一是堤防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构成,以往存在与流域两侧的植被、地貌被人工去除,而统一兴建成标准化的堤防建筑物,进而导致河流呈现出规整的状态,失去了生态的多样性,并且也导致了河流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出现非连续化,在修建堤防工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河流造成非连续化破坏的后果。因此,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对所建堤防工程是否符合生态学的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力求给出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兼顾好环保因素的方案。在另一方面,我们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构建堤防工程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可能了然于心,进而能够在设计施工时采取规避措施,改善破坏环境的情况,这是当今河流生态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现代化堤防工程简述
水利工程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革新日趋完善,业内对水利设施兴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的新要求,在水利工程施工之时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而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水利设施的建设也要求更加符合环保性,实现生态化建设,使水利设施更好的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对于堤防工程在兴建的过程中,防洪排涝功能和生态营造功能必须有机的进行融合,确保必要功能实现时,应多考虑在生态构建、景观绿化上进行营造,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处自然、风景优美的公共场所,为城市生态景观的打造添砖添瓦。
3.1 规划设计原则
3.1.1 堤防工程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进行研究与取舍,确保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构建的因素,进而形成一份堤防项目经济、环境效益研究报告,给出相应的评估。
3.1.2堤防工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察流域内生态构成情况,在设计时将全流域的生物群落安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打造全流域生态链。
3.1.3 岸坡防护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保效应,把生态的构建与人的休闲需求有机结合,充分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在确保必要功能性之时,利用生态学与景观学的相关原理创新护岸构建形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绿色岸坡。
3.1.4 城市在进行水域修整的过程中,应重点利用原有江河湖泊的形态进行城市景观创建,充分考虑多种生物的宜居性,在构建时材料的选择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减少避混凝土、砌石等人工材料的使用,利于各种生物进行栖息。使城市内水利工程设施不仅仅是实现原本功能性,更应当成为城市独特景观。
4、结论
当今对于堤防工程的要求不仅仅确保实现防洪指标,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也尤为重要,而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历史原因,大部分的堤防工程尚未实现生态化。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加,我国也不再片面的追求经济上高速的发展,因此越来越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现代化堤防工程应运而生。现代化堤防工程强调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是未来堤防工程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4(07)
篇7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应用;优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96
1 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的应用
1.1 完善给排水设计体系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建筑给排水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参考国外典型的案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将建筑给排水设计做好。需要进一步完善给排水设计体系,借鉴外国技术和经验的同时,在符合我国建筑给排水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水平。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较多,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十分重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前提就是要构建科学的设计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多应用先进的技术,发挥人才自身的创造性,完善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体系。
1.2 规范设计标准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系统越来越智能化。为了节约土地,我国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大,在建筑设计中应强化防火方面的设计,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完善规范设计标准,将建筑设计的各环节做好。建筑管理与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给排水设计规范做好防火设计,使建筑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我国建筑排水设施中地漏是一个经常出现问题的位置,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应将加强建筑生活给排水设计,针对用户的使用要求,在符合地漏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前提下,做好地漏设计工作。在地漏设计时还应对管线的沉积性进行检验,避免有毒有害气体对居民健康造成威胁。目前我国建筑设计时,对地漏的设计都不够重视,地漏设计不当时,水会渗入地板,影响居民生活。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还应对管线布置进行合理设计,管线位置的确定应符合实际情况,保证管线的设计符合规范。同时选择适合的管材,防止管壁过薄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居民的日常休息。
2 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优化与应用
2.1 建筑给水设计的方案优化与应用
建筑给水系统包括给水管道和民用消防系统等。对于建筑面积较大的住宅通常设计为多个卫生间,通常的建筑设计上会将卫生间设计在远离厨房的位置,但这种设会增加给水管道的长度。管线长度的增加带来的影响就是管线末端会发出噪声,对居民的日常休息带来不利的影响,还可能使供水管道压力增加,一旦超过管道的符合,管道将丧失稳定性,出现管道震动的情况,影响居民生活。在建筑给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对居民的影响,在管道材料的选择上应选噪音较低的给水管道,并合理设计建筑的大小和比例,尽可能缩短给水管道的长度,防止出现给水压力过大产生一系列问题。
居民在使用建筑消防系统时,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在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对消防用水系统和给水管道系统进行合理设计。目前民用建筑给水系统采用的供水方式是分组供水,如发生火灾时分组供水系统可以提高灭火效率,控制火情;为了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在给水设计时可设置安全阀装置,居民住宅中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造成压力增加,如果压力超过限制可能发生爆炸;安全阀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控制管道和容器的压力,保证居民生活的安全。此外,在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降低给水压力,增加管道承压能力,提高建筑给水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管道排水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应用
建筑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和地漏等。目前排水管道所选用的管道材质主要是铸铁,但铸铁排水管道的缺点是容易生锈,因此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目前我国通常采用塑料排水管道,避免管道生锈的问题,这种新型排水管道目前应用较广泛。但这种管道的缺点是噪音较大,对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塑料管道跟其他管道相比更易产生噪音,因此设计人员应对塑料管道设置进行优化,再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排水管道设计在距离卧室较远的位置,并安装消声装置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有排水需要的房间应设置地漏,这种设施是为了防止用水量较大的厨房、浴室等发生流水故障给居民带来经济损失和不便,因此地漏的设置也应合理。建筑物设计需要优化地漏,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合理设计。对于淋浴间建筑排水设计应采用特殊型号的地漏,提高美观的同时有效的控制水封深度。排水管材选择应符合实际情况,选择隔音材料和减压阀,防止共振噪声,保障居民日常休息不受影响。
2.3 节能设计的应用
建筑设计时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并严格遵守规范标准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目前太阳能环保系统的应用增加了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利用更加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的经济效益。节能型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还极大的减少居民的经济支出。目前新建的住宅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循环泵供水对贮水箱的自来水进行加热,并储存到水箱中,并通过太阳能系统对水恒温。
3 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应在符合国家相应规范和标准的同时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有效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我们应将协调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各个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完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体系,使建筑给排水设计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君,吴亚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 2015(03).
[2]何辉.浅谈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法[J].城市建筑, 2013(24).
[3]黄玉珠,王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的应用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2(10).
[4]张力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篇8
关键词:事故水池;事故水;初期雨水;容积;设置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1事故污水组成
石油化工企业在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污水包括可能外溢的事故废水、消防废水、初期雨水及事故期间雨水。
(1)事故废水
主要为石油化工企业在事故状态下可能外溢的危险化学溶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及露天工艺管道事故排放的废水。
(2)消防废水
由于事故时消防用水均与其他泄漏的有机化学溶剂及各类污水混为一体,消防用水将被严重污染,如直接外排,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该类消防废水必须进行收集和有效处置。
(3)初期雨水
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刚下的雨水,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
(4)事故期间雨水
由于发生事故的偶然性、不可预测性,发生事故时有可能正处于降雨阶段,故该期间内关键生产装置、危险化学品罐区等地方的雨水将受到污染。这部分雨水如直接外排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必须进行收集和有效处置。
2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比
2.1《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V国标”
对一般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其事故水池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V1+V2+V雨)max为事故水最大计算量(m3);V1为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装置)或贮罐的物料贮存量(m3);V2为在装置区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及泄漏时的最大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贮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m3),可根据GB50016、GB50160等有关规定确定;V雨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当地的最大降雨量,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确定;V3为事故水收集系统的装置或罐区围堰、防火堤内净空容量(m3),与事故水管道容量(m3)之和。
2.2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规定的计算方法:简称“V石化
对现有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装置、储运设施、公用设施事故所导致水体污染的防控,可按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关于印发《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的通知”及“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推荐方法,计算其事故水池容量。
式中:(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取其中最大值(m3)。V1为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3),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V2为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V2=∑(Q消×t消),其中,Q消为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t消为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按GB50160等有关规定确定;V3为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例如,非可燃性对水体环境有危害物质的储罐应设置围堰或事故存液池、备用罐等,其有效容积均不宜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V4为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V雨为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V雨=10×q×F,q为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计算(q=qa/n,qa为当地多年平均降雨量,n为年平均降雨日数),F为必须进入事故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2.3“V国标”与“V石化”的对比和各自存在的问题
(1)适用范围不同。“V国标”属国家标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其标准原文仅“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化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就事故水池容积确定的方法而言,未明确对所有涉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必须强制执行。“V石化”属行业设计导则,为防范和控制石化企业发生事故时或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物料泄漏和污水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及危害、降低环境风险而制定,其原文规定为“本导则适用于制定和完善现有石化企业内工艺装置、储运设施、公用设施事故所导致的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其他设施可参照执行”;目前,石化企业一般按“V石化”执行,但必须注意其仅适用于现有石化企业,对新建项目应以执行“V国标”为准,并可参考“V石化”考虑全面综合因素进行事故水导排系统和事故池最大容积设计。
(2)事故水最大产生量计算方法不同。“V国标”按物料最大贮存量、消防最大用水量、最大降雨量三部分之和的最大值确定,未考虑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V石化”则按物料最大贮存量、消防最大用水量、平均降雨量、生产废水量四部分之和确定。
(3)消防最大用水量计算方案略有差异。“V国标”按装置区和罐区的灭火、喷淋用水量分别明确规定,并规定考虑邻近至少3个贮罐的喷淋水量;但未明确灭火和喷淋给水强度、灭火冷却面积、灭火冷却消防时间等的设计取值该如何执行。“V石化”则按综合消防给水量和设计消防历时给出了计算公式,也未明确灭火和喷淋水量各自的确定方案。
(4)物料转移和储存容积确定内容不同。“V国标”的“V3”包括围堰或防火堤内净空容量、事故水管道容量,但未明确物料转输而只考虑储存容积。“V石化”的“V3”则为事故时可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结合现有设施条件,事故时如能够通过转移物料达到避免事故扩大的,应首先进行物料转移”;考虑物料转输可有效避免纯物料流失,减少事故排放废水的同时也减少损失。
(5)降雨量的确定方法不同。“V国标”考虑的是最大降雨量,但这里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未明确按实际最大降雨量或按设计暴雨强度计算;二是未明确按哪一规范进行最大降雨量的确定;三是未明确事故状态下的最大降雨量确定是否能按正常运行状态的设计降雨量确定;四是未明确暴雨强度的重现期取值;五是未明确降雨历时的取值;六是若消防的同时降暴雨,则消防水量(消防、降温等)肯定相应大大减少,该因素未明确是否考虑;而现阶段应根据GB50014有关规定按不同重现期(事故状态下建议至少应取为3年)。“V石化”考虑的是平均降雨量,按当地多年平均的日降雨强度计算。
3事故水池容积确定的技术要点和原则并概括如下
由前述可见,事故水的来源可包括物料泄漏量、消防水量、初期雨水量、生产废水量等,而能够储存事故水的储存设施可包括事故水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有效容积、事故水管道有效容积等。因此,事故水池容积是事故水导排系统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为确保事故水不排入外环境,必须基于事故水最大产生量和事故排水系统储存设施最大有效容积来综合确定事故水池的容积,并应遵循以下技术要点和原则。
(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GB50483规定的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其中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等有关规定执行;最大降雨量确定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等执行。且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
(2)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计算事故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等措施。
(3)应当结合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图,给出事故及污染区分布、生产区及装置区围堰和防火堤范围、雨水汇集范围,及事故水导排系统走向等,明确废水收集导排系统服务范围,明确受污染排水和不受污染排水的去向及排水切换设施的设置。
(4)必须注意事故时进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与正常生产时初期雨水量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正常降雨时设计参数计算必须按GB50014规定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确定;而事故时降水量应根据事故消防时间(参照GB50016、GB50160规定一般为2~6h)确定。二是汇水面积不同,初期雨水的汇水面积必须考虑生产区和储存区总的汇水面积;事故时只考虑装置区或罐区单独的能进入事故排水系统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时汇水考虑,做设计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进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集面积。
(5)在非事故状态下需占用事故池时(例如,初期雨水池共用),占用容积不得超过事故池容积的1/3,并应设有在事故时可以紧急排空的技术措施,要么增加事故池容积,即可接纳初期雨水又可接纳事故水。污水处理事故池不可作为事故储存设施,不能把风险进一步转加到污水处理系统。
(6)事故水池宜采取地下式。地下式水池有利于收集各类事故排水,以防止用水到处漫流。当自流进入的事故池容积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须加压外排到其它储存设施时,用电设备的电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一级负荷供电要求。
(7)事故水池容积的确定,应结合项目的三级防控体系(污染源头、过程处理和最终排放)建设进行。将事故状态下的污水控制在厂内不排入外环境,确保环境安全。一级防控必须完善装置区围堰、罐区防火堤和备用罐及储液池等,用以防控较小事故时少量物料泄漏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级防控必须完善事故导排系统,建设事故水池,防控较大事故下事故水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三级防控必须完善在终端污水处理站建设大型事故缓冲池,防控重大事故情况下大量事故水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8)事故水池容积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事故水的处理处置措施。对排入事故水池的废水,应进行必要的监测,并视其水质情况区别对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处理消耗或白白浪费水资源,并应采取下列处置措施:能够回用的应回用;对不符合回用要求,但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可直接排放;对不符合排放标准,但符合污水处理站进水要求的废水,应限流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对不符合污水处理站进水要求的废水,应采取处理措施或外送处理,外送时必须按照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出现乱倒现象。
4结语
事故水池是事故水导排系统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其容积必须根据事故水最大产生量和事故排水系统储存设施最大有效容积计算,而最终的有效容积,应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安全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考虑技术、生产、投资、安全、风险、环保等诸多因素综合确定。
事故水池容积确定还应注意单个项目和区域储存设施的集约化。GB50483虽然仅规定了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单个项目事故水池容积的确定方法,但每个建设项目都设一套事故水收集储存系统显然会造成投资和占地的极大浪费。对化工园区或化工项目聚集区,应设置区域集中事故水收集系统,其事故池有效容积取区域内事故水量最大者;各个厂区内不再单独设事故池,仅设事故水收集导排系统管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6月。
[2]汤然,原芝泉,事故储存设施有效容积设计探讨,工业用水与废水[J],Vol.40 No.3 Jun.,2009,P88~91。
[3]陈发青,化工项目环评中事故池容积计算的原则和方法,青海环境[J],第18卷第2期(总第68期),2008年6月,P58~61。
[4]郑广秋,炼油厂区事故池容积设计探讨,广东化工[J],第36卷总第195期,2009年第7期,P258~26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11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6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5月。
篇9
关键词 住宅小区;电气设计;节能措施;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037-02
1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时的节能措施
目前的住宅小区通常都是由10kV电源进行供电;对于高层住宅小区一般采用两路10KV电源供电,两路电源同时工作,分列运行,当一路电源因故停电时,另一路电源应能满足全部的一、二级负荷。作为电气设计师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简化电压等级以及直接向负荷中心供配电电压:在线路中传输同等功率或容量电荷量时,由于存在于较高电压等级线路中的电流比较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功率损耗、电能消耗。一般而言在进行住宅小区电气设计时,在靠近负荷中心设置10KV开闭所,通常小区内的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150,因此在小区内设置若干个10/0.4kV变电所,由开闭所放射式向10kV变配电所进行10kV高压供电;
2)配电变压器的选择:配电变压器在如今的住宅小区电气系统中使用量非常巨大,尤其是10kV和35kV级变压器,在设计中不能采用高损耗的变压器,变压器应采用10型及以上节能环保型、低损耗、低噪音,接线组别为Dyn11的干式变压器。变压器应自带强迫通风装置;
3)配电线路导线、电缆的选择:任何工程项目的实施都要考虑控制成本,电气设计也不例外,在进行配电线导线、电缆的选择时首先要以安全可靠、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为基础外,其次就要考虑具体实施的经济性。一般来说是遵照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原则进行选取;
4)节能运行:节能运行即是忽略供电成本,以最小化配电网络有功损耗为目的。理论上运行电压的平方和有功损耗是反比例关系,所以在进行电气设计时要合理增大供电电压,以此来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5)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在住宅小区的电气供电系统中设计一个无功补偿装置,可以直接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然后通过自动调节控制系统电容器,从而最低限度的降低配电网络的无功功率,以此达到电压调节和降耗节能的效果;
6)照明:住宅建筑的照明应选用节能光源、节能附件,灯具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住宅建筑的门厅、前室、公共走道、楼梯间等应设人工照明及节能控制。当应急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在应急情况下,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急照明应自动点亮;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急照明可集中点亮。
2安全设计要点
2.1住宅内电气火灾的安全防范设计
火灾引起的重要原因就是线路的短路和超负荷或者是线路老化引起的线路连接问题以及设备布置不合理。虽然对于短路和超负荷现象会激起保护开关动作,迅速切断电源,但是瞬间的超大电流也引起线路外层绝缘损坏,加速老化,经常会引发接地电弧火灾,由于接地电流比较小,普通的断路器是不会有保护动作的,因此相关规范规定电源进线断路器应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功能,依据负载情况控制报警装置或跳闸,这种漏电保护有利于电气火灾的有效控制。
2.2卫生间安全设计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规定:具有洗浴功能的卫生间应做局部等电位连结,并作了强制性要求。人们在进行洗浴时,身体潮湿令自身阻抗降低,假若接触到非同等电位金属构件和管道则会导致被电击,因此要注重卫生间电气安全设计,在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师首先要明确卫生间电击危险程度区域的划分(指的是带有洗浴功能的卫生间):0区域——是指浴缸、淋浴盆的内部或无盆淋浴1区限界内距地面0.1m的区域。1区域——围绕浴盆或淋浴盆的垂直平面;或对于无盆淋浴,距离淋浴喷头1.2m的垂直平面和地面以上0.1m至2.25m的水平面。2区域——1区外界的垂直平面和与其相距0.6m的垂直平面,地面和地面以上2.25m的水平面。然后针对这些区域进行防电击措施实施;
2)防电击举措:在0区域,应采用标称电压不超过12V的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其安全电源应设于2区以外的地方;当未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及安全特低电压用电器具时,在0区内,应采用专用于浴盆的电器。在1区域,只可装设防护等级不低于IPX5的电热水器。在2区域,只可装设电热水器和II类灯具。未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卫生间内的电气设备,其配电回路应设置防电击的且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漏电断路器;带洗浴的卫生间内还应做局部等电位连结;
3)电气设备选用和安装安全举措:针对0区域要选用IPX7防水等级的电气设备,针对1区域要选用IPX5防水等级的电气设备,针对2区域要选用IPX4以上防水等级的电气设备;
4)线路铺设注意要点:首先卫生间内的线路要选用非金属保护的双重绝缘线缆进行铺设,无论是明敷线路还是埋藏于墙内的暗敷线路都应严格对照0、1、2区内的设备,不允许有无关线路存在;
5)开关和附件的安装要求:在0、1及2区内,不应装设开关设备及线路附件。
2.3住宅的过、欠电压设计
低压配电系统通常采用TN-S、TN-C-S和TT接地型式,由于中性线发生故障导致低压配电系统电位偏移,电位偏移过大,不仅会烧毁单相用电设备引起火灾,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故规范规定住宅分户配电箱的进线端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自恢复式过、欠电压保护电器。
3结论
现在的住宅小区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不仅考虑到整个小区的用电负荷和供应电压,同时还要考虑到节能以及安全因素,在如今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的氛围下,设计师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电气系统线路铺设以及相关设备的选型、线路的选取都要实事求是,以技术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把握全局,从而达到现代住宅节能安全设计的效果,进而达到现代住宅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4]《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
篇10
序号 项 目 审 查 内 容
5.1 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具体条款略)
5.2 设计依据 设计采用的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正确,是否为有效版本。
5.3 基础资料
5.3.1 室外气象资料 设计采用的室外气象参数等基础资料是否正确可靠。
5.3.2 室内设计标准 设计采用的室内设计标准是否满足相应规范和使用要求。
5.3.3 建筑热工计算 居住建筑(住宅、公寓、单宿、托幼、旅馆、医院病房等)的围护结构应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及《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和各地区相关细则。
5.4 防排烟
5.4.1 高层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⑴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内走廊、无窗房间、中庭等按第8.4.1条、第8.4.2条规定设置排烟设施。⑵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按第8.4.11条规定,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5.4.2 人防地下室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第6.2.1条规定,防烟楼梯间送风余压值不应小于50pa,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风余压值不应小于25pa。防烟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25000m3/h。当防烟楼梯间与前室或合用前室分别送风时,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不应小于16000m3/h,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风量不应小于12000m3/h。注:人防工程防火规范强条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人防工程部分)》。
5.4.3 地下汽车库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⑴第8.2.1条规定,面积超过2000㎡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⑵第8.2.4条规定,风机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5.4.4 洁净厂房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第6.5.7条规定,洁净厂房疏散走廊,应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5.5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⑴第6.6.2条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净化空调系统的风管应设防火阀: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穿越变形缝的防火墙的两侧;风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的水平管段上。⑵第6.6.6条规定,风管、附件及辅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净化空调系统、排风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排除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应采用耐腐蚀的难燃材料;附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等均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5.6 环保与卫生
5.6.1 地下汽车库换气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第6.3.4条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
5.6.2 饮食建筑油烟排放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pb5-2000表2规定: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如下表所示: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5.6.3 环境噪声控制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各种区域的环境噪声不准超过下表规定:类别 适用范围 昼 间(db) 夜 间(db)
0 疗养、高级别墅高级宾馆区 50 40
1 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55 45
2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60 50
3 工业区 65 55
4 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 70 55
5.6.4 降低设备噪声的措施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⑴第8.2.3条规定,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产生的噪声,当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的噪声标准时,应设置消声器或采取其他消声措施。系统所需的消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⑵第8.3.1条规定,当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振动靠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程度时,应设置隔振器或采防其他隔振措施。
5.7 安全设施
5.7.1 釆暖通风系统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⑴第3.8.19条规定,穿过建筑物基础、变形缝的采暖管道,以及埋设在建筑结构里的立管,应采取预防由于建筑物下沉而损坏管道的措施。⑵第6.1.10条规定,闭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膨胀措施和排气、泄水装置。⑶第7.2.5条规定,空气调节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无风断电保护,设置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⑷第4.4.9条规定,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的生产厂房应设置事故排风。
5.7.2 锅炉房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⑴第13.3.2条规定,锅炉间、凝结水箱间、水泵间和油泵间等房间的余热宜采用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排除。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尚应设置机械通风。⑵第13.3.8条规定,燃油泵房和贮存闪点小于或等于45。c的易燃油品的地下油库,除采用自然通风外,燃油泵房应有每小时换气10次的机械通风装置,油库应有每小时换气6次的机械通风装置。易燃油泵房和易燃油库的通风装置应防爆。⑶第13.3.7条规定,燃气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应有每小时不小于3次的换气量。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应有每小时换气不小于8次的事故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应防爆。⑷第13.3.6条规定,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燃气锅炉间应有每小时不小于3次的换气量,换气量中不包括锅炉燃烧用风量。安装在有爆炸危险房间内的通风装置应防爆。注:锅炉房设计强制性条文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00年版。
5.7.3 人防地下室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⑴第5.1.5条规定,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和人员掩蔽所的战时通风方式,应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各类工程的战时人员新风量应按下表采用。战时人员新风量标准(m3/(p.h))工程类别 清洁通风 滤毒通风
医疗救护工程 15~20 3~5
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 10~15 3~4
二等人员掩蔽所 5~7 2~3
⑵第5.2.1条规定,防空地下室的进风系统,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通风机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⑶第5.2.2条规定,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根据不同情况应由消波设施、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⑷第5.2.11条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二等人员掩蔽所应保证每小时30~40次;其它类型的防空地下室应保证每小时40~50次。注:人防地下室强制性条文见《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人防工程部分)》。
5.8 施工图的设计深度 是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5.8.1 设计说明 ⑴是否有明确的设计依据。⑵是否有室内外设计参数,设计标准的说明。⑶是否有采暖、空调、冷热源及其参数的说明;⑷是否有采暖、空调总冷热负荷的说明;⑸是否有采暖系统型式,住宅采暖分户热计量及分室温控、散热器及管材选择的说明。塑料类管材应有根据使用等级确定的管材及其壁厚。⑹是否有空调系统型式及控制要求的说明。⑺是否有消防防排烟设置的说明。⑻是否有人防工程平战用途以及平时采暖、通风、防排烟和战时清洁及过滤式通风设置及其运行转换的说明。⑼是否有关于环保和节能设计的说明。⑽有关施工安装特殊要求的说明。
5.8.2 平面图 ⑴采暖平面图是否绘出管道及其编号、散热器及其数量、阀门、伸缩器、固定支架及放气泄水等装置。管道应注明管径,无系统图或立管图时应注明标高、坡度、坡向等。⑵通风、空调平面是否绘出设备、风管平面位置及其定位尺寸,标注设备编号或设备名称,绘出消声器、阀门、风口等部件位置。风管注明风管尺寸,无系统或剖面图时注明标高。⑶采暖热力入口是否注明建筑物热负荷、系统阻力及入口作法。⑷集中供热的地板幅射采暖系统必须绘出公用立管和户内集分水器位置及连接管道,并注明每个房间的建筑热负荷。室内管道敷设图纸可后发。⑸采用电采暖的采暖平面图中,应注明每个房间的建筑热负荷。
5.8.3 通风、空调剖面图 ⑴是否注明设备、管道的标高及其与地面和土建梁柱关系尺寸。⑵是否说明通风、空调设备接管尺寸及标高。
5.8.4 系统图、立管图 ⑴简单的采暖、通风与空调系统在绘制的平面图上注明安装标高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不审查剖面图,立管图。⑵多层、高层建筑集中采暖系统的系统图或立管图是否注明立管编号、管径、标高、坡度、坡向和伸缩器、固定支架。⑶空调水系统是否注明管道及其部件的管径、标高、坡度、坡向等,是否注明制冷设备名称或编号、安装高度及其接口等。⑷通风、空调风系统图是否注明风管尺寸和标高,设备名称或编号及其安装高度,是否注明消声器,阀门风口位置、规格尺寸和安装高度。
5.8.5 设备表 审查其是否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要求注明设备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参数和数量。不得指定生产厂或供应商。不得使用淘汰产品。
六、 建筑电气专业审查要点
序号 项 目 审 查 内 容
6.1 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具体条款略)。
6.2 设计依据 所采用的设计标准是否正确,是否为现行有效版本,是否符合本工程实际。
6.3 供配电系统
6.3.1 变配电室 (1)变电所的位置选择应符合gb50053-94第2.0.1条及jgj/t16-92第4.2.1条的要求。(2)高压配电室与值班室应直通或经过通道相通,值班室应有直接通向户外或通向走道的门(gb50053-94第4.1.6条)。(3)设置于变电所内的非封闭式干式变压器,应装设高度不低于1.7m的固定遮拦,遮拦网孔不应大于40mmx40mm。变压器的外壳与遮拦的净距离不宜小于0.6m,变压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gb50053-94第4.2.5条)。(4)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外壳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高低压配电室内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应满足gb50053-94第4.2.4条、4.2.7条及4.2.9条的要求。(5)电容器装置的开关设备及导体等载流部分的长期允许电流,高压电容器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5倍,低压电容器不应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gb50053-94第5.1.2条)。(6)在配电室内裸导体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当在配电室内裸导体正上布置灯具时,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gb50053-94第6.4.3条)。
6.3.2 供配电 (1)负荷计算的内容和计算方法,是否执行jgj/t16-92第3.4.5条、3.4.6条及3.4.7条的规定。(2)所选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频率、变电所低压配电柜出线开关遮断能力是否符合gb50054-95第2.1.1条规定。(3)配电系统保护配合是否具有选择性(gb50054-95第4.1.2条)。(4)电气导体截面的选择及线路过载保护是否满足gb50054-95中第2.2.6条、2.2.7条、4.3.4条的要求;是否考虑了敷设环境、环境温度及敷设方式的修正系数。(5)保护线(pe线)最小截面,应符合gb50054-95第2.2.9条及2.2.10条的规定。(6)线路保护电器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gb50054-95第4.5.2条的规定。(7)由建筑物外引入的低压配电线路,应在室内靠近进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gb50052-95第6.0.10条)。(8)从10⑹kv总配电所以放射式向分配电所供电时,该分配电所的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隔离开关或隔离触头(gb50053-94第3.2.3条)。(9)远离配电(控制)装置的用电设备,其附近应设置隔离电器,远方控制的电动机,应有就地控制和解除远方控制的措施(gb50055-93第2.5.1条三款和2.6.4条)。
6.4 防火 (1)消防供用电设备,供电可靠性,应满足gb50054-95第4.3.5条及gb50055-93第2.4.6条的要求。(2)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gb50116-98第5.3.2条)。(3)消防联动控制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是否具有联动切断条件(gb50116-98第6.3.1.8条)。(4)疏散指示灯指示方向要正确。设置位置应能正确引导人员快速短距离撤离建筑物。(5)应急照明灯具(带蓄电池)的电源,是否满足jgj/t16-92第11.8.9条要求。(6)火灾探测器的选型、设置、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联动控制对象,应符合gb50116-98中的有关章节的规定。
6.5 防雷及接地 (1)建筑物的防直击雷、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及防雷电波侵入措施是否符合规范相关条文的要求。(2)有关防雷接地及建筑电气系统的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有关规定。(3)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应符合gb/t50314-2000第10.2.6条,gb50198-94第2.5.3条、2.5.4条、2.5.8条及gb/t50311-2000第11.0.4条、11.0.10条的要求。(4)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供电系统应采取过电压保护(gb50314-2000第10.2.7条)。(5)电气装置和用电设备,应考虑防间接触电保护(gb50054-95第4.4.2条、jgj/t16-92第14.3.1条、14.3.3条)。
6.6 不同性质的建筑工程对建筑电气的要求
6.6.1 住宅 (1)住宅建筑的供电系统设计应满足gb50096-1999第6.5.2条及6.5.3条要求。(2)公共功能的管道……电气立管等,不宜布置在住宅套内(gb50096-1999第6.6.4条)。
6.6.2 汽车库 (1)汽车库的供电设计应符合gb50067-97第9.0.1条、9.0.2条和jgj100-98第6.4.1条中“机械式汽车库内宜设双电源供电系统”的要求。(2)汽车库的消防配电线路敷设应符合gb50067-97第9.0.3条要求。
6.6.3 图书馆 图书馆应设应急照明、值班照明或警卫照明(jgj38-99第7.3.4条);书库照明宜分区分架控制,每层电源总开关应设于库外(jgj38-99第7.3.7条)。
6.6.4 档案馆 档案馆的库区电源总开关应设于库区外,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措施(jgj25-2000第7.3.1条)。
6.6.5 医院 医院建筑的重要部位的供电可靠性和关键部位的接地安全应分别符合jgj49-88第5.4.1条和jgj/t16-92第14.7.6条要求;放射科及核医学科、功能检查室等部门的医疗设备电源和总闸刀设计应符合jgj49-88第5.4.3条及5.4.4条要求。
6.6.6 剧场 (1)舞台可控硅调光装置的配出线路设计应符合jgj/t16-92第10.9.10条的要求。(2)剧场的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灯标志设计应符合jgj57-2000、j67-2001中第10.3.13条的要求。
6.6.7 浴室、游泳池 各类浴室和游泳池的电气设备安装是否符合jgj/t16-92第14.8.2.8条、14.8.2.9条和14.8.3.9条的要求。
6.6.8 锅炉房 (1)电机、起动控制设备、灯具和导线形式的选择,应与锅炉房各个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环境分类相适应。燃气调压间、燃油泵房、煤粉制备间、碎煤机间和运煤走廊等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见《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13.2.2条)。(2)燃气放散管的管顶或其附近应设置避雷针,其针尖高出管顶不应小于3 m,并使其保护范围高出管顶不应小于1 m(gb50041-92第13.2.15条)。
6.6.9 人防工程 (1)防空地下室战时的电力负荷分级,应符合gb50038-94第7.2.3条(2)防空地下室供电系统设计,应单独设置配电屏(箱)(gb50038-94第7.2.9.1条)。(3)电线、电缆材质应符合gb50098-98第8.1.4条要求。(4)从低压配电室至每个防护单元的战时配电回路,应各自独立(gb50038-94第7.3.7条)。(5)人防工程内灯具安装,应符合gb50038-94第7.4.10条的要求。(6)火灾疏散照明,应符合gb50098-98第8.2.1(8.2.1a)条的要求。
6.6.10 其它建筑 其它各类不同性质的建筑工程对电气的特殊要求,应符合相应建筑工程现行设计规范和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