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的特征

篇1

创作这些作品之所以有不同的侧重点,是因为它们属于不同的学科。具体而言,《宋史》属于史,它的本质特点为“真”,所以《宋史》写岳飞“以历史的知识为主”;《少年丛书》属于政治教育,它的本质特征为“善”,所以它写岳飞“以教训为主”;《精忠传》属于文学,它的本质特征为“美”,所以它写岳飞“以情味为主”。

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特征是“美”呢?

第一,“美”是作家创作目的的实现手段

作家的创作有一定的目的,但其创作目的是通过创作出具有美感的文学作品来实现的。有学者曾经这样指出:“文学的价值……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以唤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实现的。一些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如果以有‘诗史’之称的杜诗和《两唐书》、《资治通鉴》相比,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与《顺宗实录》里类似的记载相比,对此就不难理解了。但后者不可能代替前者,因为前者是文学,具有审美的价值,更能感染读者。”[2]

第二,“美”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阅读其它作品时往往有着不同的阅读目的。比如当读者阅读有关月亮的诗歌时,他所要获得的主要是一种审美体验而不是有关月亮的知识(后者显然通过查找天文学的资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文学作品的爱好者具有不同于常人的阅读体验,夏尊曾这样讲:“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3]

可见,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主要是怀着一种审美的而非求知或受教的阅读动机。

第三,“美”是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

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是看它的审美效果,而不是看它包含了多么渊博的知识,讲述了多么深刻的道理。中国文学史上曾经有过刻意追求后者的例子,如以苏黄为代表的宋诗曾追求过“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结果是给宋诗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宋代的严羽曾这样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4]

可见,严羽认为对于诗歌来说评价其好坏的标准并不是书(即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知识)、理(文学作品中所讲述的道理),而是别趣、兴致,而后者显然是有关文学作品的美感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美”是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让我们很明确地知道“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章培垣曾这样说:“文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则在认识上仍互有分歧。……这种分歧是在于对文学的审美特征的承认、重视程度。传统的文以载道、重道轻文的观念,固然是对文学的美感的否定或轻视,就是所谓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主张,也是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学审美特征的忽略……在理论上则将文学的审美特征降到了次要的地位。……朱先生(朱东润)把美和激情作为文学的基本;可以说这也是朱先生文学思想的根本点。……总之,在朱先生看来,‘绮纷披’与‘情灵摇荡’对文学而言实是缺一不可的。”[5]

在文学的阅读与写作中,认识到“美”是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我们把握文学的根本,更好地阅读并鉴赏文学作品,形成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对所读内容的借鉴,从而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注释:

[1]夏尊,叶圣陶:《文话七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页。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4页。

[4]严羽:《沧浪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篇2

[关键词]家庭家族文学;叙事结构;生存状态;整一性;个人化

[作者简介]吴金涛,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迄今为止,家庭家族一直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元。作为生活写照的文学,历来都把写人、写人的日常生活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学既可以通过写个体的人来对人本身进行研究,也可以通过写群体的(家庭家族的)人、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去把握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家庭家族永远依附着历史的变迁,它是缩小了的社会史、民族史、心灵史,社会的变化往往会迅速地反映在家庭家族问题上。所以,描写家庭家族也就是描写人生社会,通过家庭家族文学,可以把握时代的脉搏。

中国社会是以家庭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这种社会构成形式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文学的叙事结构“意味深长地暗示出人对生活和宇宙的观照角度,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思维模式。换言之,我们不仅应当弄清作品是怎样结构的,而且要进一步探明他为何这样结构,到此,我们才算真正理解了结构。”中国文化形态和社会结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叙事结构及视角。中国人的家国意识、中国社会的家国同构特征与明清戏剧小说的叙事模式存在着血肉般的紧密联系。

西方家庭家族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创作上,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长篇小说的繁荣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欧洲小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流浪汉小说和《堂吉诃德》才算兴起。西方小说的真正繁荣是十八世纪的事,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西方小说终于达到高峰,在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逐步完善。也正是这一时期,问世了许多世界名著,也出现了家族小说和长篇小说,小说形式逐渐成熟。小说艺术的长足发展,使个体作家写作多卷本的家族巨著作为可能,也使这种庞大题材易于为作家所掌握。因此,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家族小说的产生,可视作西方文学繁荣的必然结果。另外,西方兴起的寻根考证之风,也成为某些家族小说出现的一个因素。随着为遗产继承或遗传研究的目的考证家族史而产生了某些家庭家族文学作品,美国因《根》的走俏而带出的一批家史作品就可作为例证。

在西方,由于家族小说产生条件不同,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家族小说的类型十分丰富。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家族小说既有写家族本身的,也有纯粹以家族为故事框架的;既有写由盛至衰或由弱至强的,也有不重兴衰、只重过程或后果的,既有写封闭型家族结构的,也有写开放型参与型家族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是,无论家族小说种类有多少,它们都具有家族小说本身的共同特点,都与生活中家族的特点有关系。

而在中国,小说中的个人模式、家庭模式和集体模式等都表明叙事结构是与社会结构相联系的。就小说的家庭式结构模式来看,家庭家族为小说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构思,作者只需将家庭家族中不同人物的各自经历际遇描述出来,就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统一的结构。家庭家族模式和家庭叙事之所以得以形成,关键在于家庭具有很强的网络性,这一点已得到“家庭社会学”研究者的肯定:“家庭网是由具有亲属关系的许多家庭组成的社会网络。它通常是在几个核心家庭基础上形成扩大的婚姻家庭关系。家庭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同样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这种社会性的结构功能,在小说戏曲中转化为文学的叙事功能。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成员与外界的网络关系,亦在作品中转化为一种自然的叙事网络关系。

具体说来,中西家庭家族文学的叙事结构有以下一些类似的特征。第一,以家庭场景为中心,展现家庭人物的具体生存状态。中国元杂剧已把家庭家族和普通人在家庭中的命运作为描述的中心。到明代,叙事文学更加关注家庭家族中个体的穷通变化,关注他们的具体生存样态。与此相关联,家庭场景就成为叙事的中心。明代社会初、中、晚期和明清之际,家庭形态以及家庭中的个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作为社会生活之表现和作为作家的社会人生体验之折射的小说戏曲模式,就不能不因历史年代、文化地域、作家个性而发生历时性的变迁。明清之际以社会-家庭模式和伦理-家庭模式为主,借家庭个人的悲欢离合演绎家国命运,在泛滥之后又向伦理回归,以陆人龙的《醒世言》,李渔的《十二楼》、《平山冷燕》,李玉的《一人永占》、《清忠谱》,吴伟业的《临春阁》为代表,这一时期,家国场景和纯粹家庭化的场景都有描述。

而在西方,作家巧妙地利用了家族的特征,特别注意描写家族的内部矛盾,并把“并发症”及其后果展现给读者。但是,家族不论如何封闭,都无法脱离与社会的联系。为了加强小说中家族与时代、社会的密切联系,作家经常设计一两个代表“外界”社会或某种观念的人物,让他们进入家族。其结果则十分明显:外界因素侵入家族,引起了家族的内部动荡,动荡带来的并发症导致家族的灭亡;而外界因素的存在,则成为联系家族与社会、使家族更有社会性的一条重要纽带。[3]这就是小说家处理家族题材表现出的独特的小说艺术。

比如在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中,作家并不写福尔赛们如何赚钱等活动,而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矛盾。他也不直接书写社会,而让分别象征“美”和“艺术”的伊琳和波辛尼闯入这个家族。结果,他们二人不仅扰乱了家族内的“正常”关系,也成了福尔赛家族的掘墓人。由于他们二人代表着某种观念和理想,与以“占有意识”为特征的家族形成强烈的对照,并在表面上处于弱势,就使小说联系到现实社会中的私有观念和行为,使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家族本身批判的范围。

第二,中西家庭家族叙事文学都具有结构上的“整一性”特点,不过,中国叙事文学往往不单纯以个人作为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而是以家庭家族中的几个或多个人物作为作品的整体叙事线索。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的结构常常被西方学者所诟病,认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结构是“缀段性”结构,前后没有统一的故事和贯穿始终的人物,缺乏整一性。由于中国古代浓厚的家庭家族观念,个人往往依附于家庭家族,个人命运一般与家族家庭命运相关联。因而,中国古典叙事作品在整体结构上往往不是以个人作为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而是以家庭家族中的几个或多个人物作为作品的整体叙事线索。夏志清认为《金瓶梅》的叙事结构是凌乱的,但如果我们从西门家族的角度去审视的话,《金瓶梅》的叙事结构是完整的和严谨的。元明清叙事文学中出现的杨家将故事和岳家军故事,都是从家庭家族(或拟家族)的角度来结构的,而不是以一人一事来结构的。

西方叙事文学的整一性是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相关联的一种叙事观念,它往往突显众多人物和宏大背景中的个人命运。家庭家族文学是对社会基本细胞的解剖和研究,要达到这一目的,必然要花去大量的篇幅,耗费更多的精力。左拉写“卢贡―马卡尔”家族用了整整20部作品,耗时25年;马丁・杜加尔的《蒂博一家》长达8卷,历时20年完成;高尔斯华绥以“三部曲”为单位写作家族史,竟完成三个家族三部曲;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写满整整15部贯穿家族主线的长篇。这些小说时间跨度大,涵盖面广、人物均达数十人以上,有的多达一千个之多。小说中人物的重复出观,人物间的辈份及各种血亲姻亲关系,使每个作家的作品都自成系统,加之作家往往把对家族的描写安排在同一背景上(如左拉的普拉桑镇、高尔斯华绥的公园巷、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镇等),更增加了作品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因素也使文学中的家族成为一个个人丁兴旺、建构宏伟的独立王国。

第三,中西家庭家族文学在叙事结构上普遍使用个人家庭化或自传性的叙事视角。一些学者认为,人类的叙事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统一的“宏大叙事”和“私人叙事”。题材重大、风格宏伟的史诗以及许多类似的官方记事应该属于“宏大叙事”,而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记事无疑属于“私人叙事”。雷颐先生认为:“私人叙事是对历史叙事和记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修复、矫正和保存,是努力记忆对迅速遗忘的顽强抗争。”如果以“宏大”和“私人”这一对立的叙事范畴来考察和审视明代叙事文学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不但大量的戏曲小说可归于“私人叙事”,而且那些被认为属于所谓的“宏大叙事”,其实采用了“私人化”的叙事视角,或者说是宏大叙事采取了个人家庭化的叙事视角。以明传奇来看,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华山居士的《投笔记》、无名氏的《金丸记》、无名氏的《精忠记》都属于宏大叙事,但它们都是以个人家庭化的叙事视角反映出来的。到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特殊“家庭”和两人的广泛社交圈,反映和描写了南明上上下下的众生相,揭示了南明以至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以小说来看,熊大木的《北宋志传》、纪振伦的《杨家府演义》、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亦是宏大叙事采取了个人家庭化的叙事视角。

西方的个人化叙事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自传色彩,家庭家族文学作家多出身于几代世家,这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优厚条件。我们所谓自传,是包括地点场景、家族本身、家族的成员以及作家本人的性格和经历在内的广义的自传概念。在西方文学特别是小说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与作家个人经历相关的内容。托・曼写吕贝克粮商家族,而他自己的父亲就是粮食公司的最后一代股东。他写作小说时,也大量利用了家中的卷宗、书信及家族传说,把家庭成员作为人物模特。同样的情况也见于高尔斯华绥的创作。福克纳所构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和杰弗逊镇,实际上就是他的家乡拉法艾特县,他本人也出身于一个同《沙多里斯》中沙多里斯家族一样的世家。家庭小说自传性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研究这类小说,也为研究作家本身提供了重要材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家族小说较早使用了多重叙事视角这种现代小说技巧。早在艾米莉的小说中,就已采用了“多重叙事”和“视点叙事”的写法,后来类似的方法一直保留在家族小说当中,发展到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这种艺术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家族小说人物众多,采用视点叙事自然、简练。不过,尽管家族小说采用了多种叙事方法,但全知全能的叙事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由家族小说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连福克纳这样的现代作家都没有放弃全知叙事,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总之,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是作家对社会人生进行生命体验的产物,它与作家心灵、读者心灵相契合。叙事结构以及小说戏剧的叙事艺术表面看起来是外在形式技巧问题,实际上与人的生存体验紧密相连,与叙事内容息息相关。家庭家族是人类生存的具体环境,对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七大小说的容量,也提供了家庭家族与社会发生联系的重要途径。任何优秀的叙事技巧与家庭家族文学的特定题材相结合,都必然会增添它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跃生,阎海峰.中国古典小说“缀合”结构与传统思维模式.社会科学研究.2001.(1).

[2]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0.

[3]邵旭东.步入异国的家族殿堂――西方家族小说概论.外国文学研究.1988,(3).

篇3

关键词:网络文学 审美特征 价值调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92-02

作者简介:李舒格(1992―),女,河北保定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美学。

在数字阅读日常化的今天,网络文学已形成较大的阅读市场,正在创造新的文学美学,并对文学本身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由于网络文学 “出身”、业态等特殊性,其审美特征中暴露出的价值偏离已引起业界关注,若不能做相应调适,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文学的发展及文学审美意识形态

(一)网络文学发展迅猛

数字阅读从台式电脑到移动客户端,正在成为民众的阅读习惯。2013年全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较2012年上升9.8%,网络文学活跃用户已达4.3亿人,注册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1] 从单纯售卖文字版权,到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网络文学已逐渐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大有高速发展之势。

(二)文学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

文学具有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质,是一种交织着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公益与功利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学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文学通常保持自身的审美风貌,但却无法超越现实而升入纯审美的境界,时常在直接的审美风貌中呈现间接的社会属性。现实中“生活审美”和“文学审美”存在较大差异,“生活审美”对新时期文学审美主导范式产生了很大冲击,使网络文学感染了浓厚的消费主义气息。显然,在这种所谓的个性化审美背后,隐藏着典型的物欲诉求和价值偏离,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标准可概括为:第一,作品观点是否符合法律、伦理道德规范,是否传播“正能量”;第二,“艺术源于生活”,作品内容是否真实;第三,作品思想是否深刻,深度挖掘人类情感和社会发展;第四,作品形式是否优美,包括思维逻辑的清晰严谨、语句的精彩流畅、声韵的节奏美等。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社会意图掩藏或渗透在审美意境中,并赋予审美意境以多重读解和诠释,能够带给人“悦耳悦目”的,进而达到“悦心悦意”乃至“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这才是文学审美真正的价值诉求。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呈现为真实、通俗、动态、趣味,同时也掩藏、交织着与文学审美标准不符的价值偏离。

(一)自由化的真实审美

网络文学在创作伊始并不带功利性,其匿名创作的形式不仅满足保护隐私的需要,也给予人们自由言说真实想法的平台。另外,受众在阅读中也可以发表真实的评价,读者真实的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作者对作品不断完善、创新,提升了作品的真实美。

(二)平民化的通俗审美

网络文学作者多来自平民阶层,因非文学专业、社会阅历浅、写作经验少的局限,创作题材主要为社会百态、伦理情感等,使得网络文学真正成为大众文学,进而吸引更多读者,为全民阅读、全民参与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网络文学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常文字轻浮浅薄,缺乏历史厚重感,有学者认为“工具的变化会带来文体文风的变化,书写越容易,文字也会越来越‘水’”。[2] 真正能赢得读者青睐的、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则鲜见。

(三)互动化的动态审美

网络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交互跟帖、在线阅读与即时感受等动态模式打破了传统阅读方式,作者在线解说,读者随时参与,甚至同作者一起创作,这种双向、交互式的审美特征实现了新的自由平等。

然而,这样的互动模式常是文学网站为了提高作品数量、网站流量、增加商业价值的一种手段,造成网络文学审美价值日益低下,可谓是“快时代”与“浅文化”的写照。

(四)娱乐化的趣味审美

网络文学往往追求的是瞬间愉悦、,大众娱乐性是其迅速繁荣的原因之一。网络用娱乐化的情节和语言宣泄社会竞争压力、自嘲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出网络文学的趣味审美。然而,在当今 “娱乐至死”的时代,过度娱乐则会过犹不及,一味哗众取宠、标新立异、颠倒是非,甚至恶搞经典、篡改成语诗词等做法在网络文学中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更会给青少年成长和其价值观形成带来“负能量”。

三、网络文学的价值调适

网络文学似一株幼树,在快速生长中会出现养分不足、斜生、徒长等现象。网络文学应强化文化消费的精神性,挖掘文学的美学内涵,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一)创作主体应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创作主体是否以审美态度对待创作对象、以创造审美价值为主要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创作主体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

1.坚持“真善美”导向。用心感悟生活,把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精品奉献给读者,以自己的美学理想带动美流的形成,并影响市场和社会。

2.传统文学转型介入,创造出更多坚守文学理想、具有时代文学美感的网络文学作品。

(二)读者应培养正向阅读情趣

网络文学读者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因此,着力提升读者的文化品位,培养注重审美追求的消费主体,使品鉴文化精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坚守教育阵地。将网络文学作品鉴赏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开展美文欣赏、五四诗会、名家讲座等活动,使青少年擦亮眼睛,加强文学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此,教育部门、网络文学网站、学校、社会都肩负责任,且大有可为。

2.提高审美鉴赏力。建立全民阅读服务保障体系,将优秀文学作品延伸至互联网,聘请文学评论专家在手机客户端实时更新书评,让读者与专家互动交流,提高群众审美鉴赏能力,形成自觉追求精神性享受的消费习惯和文化消费市场。

(三)网络文学应营造健康环境

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提出,“要把数字出版打造成新闻出版业的生力军,从以数量增长为主转变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发展轨道上来。” [3] 数字出版因具有主体多元、产品多样、产业链长等特点,使监管工作面临新挑战。

1.营造网络建设良好氛围,使网络作家更好地创作出具有“时代美学”特点的佳作。

2.强化网站和网络作家监管,加强网络文学网站编辑队伍建设,把好“出版关”。

总之,我们只有弘扬时代主旋律,坚守“真善美”的文学审美原则,适时调适审美偏离,提升审美价值,网络文学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服务,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作家协会.2013中国文学发展状况[N].人民日报,2014-04-22(15).

篇4

关键词:本土化;传统文学;民族性;世界性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曾表示,“同海外各国进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本国本土文化势必立足其中。创造世界文学,就是在创造民族文化;创造民族文化,也应该是创造世界文化。”日本文学受到外国文学、文化的浸润得以壮大,但依靠日本本土的、传统的文化主体,才能最终促使文学和思想发生实质的变化,形成了“融合・并存”的独具日本特色的文学发展模式。

一、日本文学中传统古典文体得以延续,多种文学形式并存

和歌、歌舞伎、川柳、俳句等仍然以固定形式得以保留,这种一贯性使得日本文学在思想、艺术性方面的多样性并存成为可能。当今日本,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方面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并存的格局。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称雄世界,日本涌现出了一批立志图强的有识之士,在思想、政治、文化、文学等各方面展开了举世瞩目的革新运动,使得日本快速成长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近现代的日本文学受西方文学影响较大,古典与传统、本土优秀文化与欧美文学高效地融合,现代的诗歌、小说等由此产生。甚而日本在假名的语言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加入大量“外来语”,扩充、丰富当代语汇,力推日本文学走向世界。

二、善于向各国优秀文学借鉴、学习

日本受岛国环境所限,再加上早期落后的社会、文化制度,想要独立发展本土文明十分不易,只有积极地向海外借鉴、学习,才能较快地摆脱落后的局面。与日本社会发展相似,日本现代文学高效地融合借鉴,从而诞生了两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

川端康成将现实主义和日本的传统文学相结合,运用传统手法抒发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调动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人文因素,展现人物细腻的柔美情感,并将现代意识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美。诺贝尔文学奖评审认为川端康成的作品以“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大江健三郎受到萨特存在主义和渡边一夫的影响,在受本土文化的沁润的基础上,运用神话的象征性和日本传统文学的想象力,以纯正的日本文体将存在主义本土化。瑞典文学院认为,大江的作品“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和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了现代的芸芸众生相。

三、日本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日本文学在诗歌、小说等方面的创作呈现出迥异于世界各国的风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最初的日本诗使用汉字,加之大和民族的吟唱诗歌,便逐渐形成了“和歌”。“和歌”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出现了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形式。短歌是五七五七七的形式结构,而长歌则是以五七五七七结尾的,最短的当属俳句,只有短短的十七个字。自江户时代始,浮世草子、读本、滑稽本、洒落本、黄表纸等都是带有民族特色的近代小说的文学作品,当然,还有极富日本传统文化特色的戏剧作品。

日本文化是多种文化的杂糅,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只是其表面,也引起了其本质变化。日本文学以大和民族的传统为主体,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养料并加以适当地调和,发挥出自己创造的本能,逐步地使日本文学走向了世界。

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人性的本质和真实,以人文精神展示日本美、文学美。从《我在美丽的日本》到《我在暧昧的日本》,阐释着他们的文学主张与理念,为日本文学创造了辉煌,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文学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日)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东京:岩波书店,1959.

[2]叶渭渠,唐月梅.20世纪日本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

篇5

语文教学艺术包括五大特征:“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灵活性、魅力性。”科学性是教学艺术的首要特征。语文教学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教育理论的指导性,教师熟悉并驾驭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能量,是教学与学生的认识结构产生沟通,以便进行各种形式的有意义的学习,扩大、深化学生固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得到教养、教育和发展,否则就谈不上语文教学艺术了。

创造性是语文教学艺术重要的因子,施教中创造的主体是教师,创造的对象是教材和学生,创造的任务是传播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塑造灵魂,创造的手段是教学方法,创造的内容是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设计,创造的产品是教学质量的最佳效果,创造的本质是求异。

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即文章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教学中,只有这“三情”交融,和谐统一,才能弹奏出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

篇6

小学语文一直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字词的简单认识,到句子成分的分析,又到文章的深刻解读,每个阶段的学习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细微处着手,奠定小学语文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热情。本文以教学的细节处为基础,发现细微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征,为创新式的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细微 教学 特征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文学之旅,教师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交流。并且可以从中窥探到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细节,从而将这些细节反馈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这样无形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快乐地学习小学语文。学习细节和教学细节的吻合会让学生觉得小学语文学习并不困难,能够顺畅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所以,教师要以细节为突破口,彻底改变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观念,使他们乐学、知学、会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轻松快乐的

仔细观察小学语文课堂会发现,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会出现“自我演讲”的状态,很多学生都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或是自己神游,又或是跟不上老师思路,还有的在详细记录课堂笔记。这些都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没有生气,学生是处于一种压力下学习的。还有部分教师的课堂是异常活跃的,甚至处于一种不受掌控的状态,学生在“吵闹”的环境中同样很难学习到知识。这些教学细节都提醒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轻松但不混乱,愉快但不吵闹。只要稍稍改变几个教学细节,就可以逐渐完善。教学时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没有生气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笑话扭转局面;也要改变大量板书的习惯,将重点的知识提示出来便可,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听讲,而不是记录上;时不时和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思维进度,或放慢或加速自己的讲课速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多样变化的

深入新课改发现,众多的教学方法纷纷涌现,不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但是,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的并不多。甚至很多都是在“纸上谈兵”,对实际的教学没有有效的指导意义。也许我们并不缺少提出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只是缺少实践它的能力。透视小学语文教学细节,孩子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再好的教学方法在同样的一群人身上使用久了,也会产生“抗性”。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多样变化的,但是更加要求贴近实际,符合自己学生的学习特点,当然更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日月潭》时,空洞的文字表达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相反几张简单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却能够吸引大家的兴趣。或者还可以让去过日月潭的同学,来描述一下湖泊的平静和美丽,讲一下他们眼中的“日月潭”;在教学《丑小鸭》时,又可以采用话剧的形式,让学生们深入角色去扮演丑小鸭、白天鹅及里面形象鲜明的其他动物。让他们处于那个环境中去体会丑小鸭的坚持和勇敢,这也正是本文表达的中心思想;《纸船和风筝》的学习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让同学们自由分组,按照自己喜欢的,是风筝还是纸船,然后再在公园里和大家一起玩纸船、风筝的游戏。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快乐,学习到真正的团结精神。

三、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精彩实用的

研究近年来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小学语文教学就是文邹邹的学习,难以像数学那般可以拿来“显摆”,可以明显的表现在生活当中。觉得学习小学语文的自豪感没有算对一个数学题的自豪感强烈,这实际上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漏洞,是需要改变的小学语文教学细节之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精彩实用的,就像是它本身那样,变化多样的形式,多彩丰富的表达,充满奇幻的内容等等。小学语文学习不要将目光放在认识字词上面,更要教学生如何去使用它,如何用它让自己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因此要将小学语文的学和用结合在一起,通过使用来让学生更有自信心和兴趣,然后激发学的动力。

教授《那树》一课时,我曾让学生认真品读蚂蚁和大树道别时的片段,体会动植物界的友情,并找同学分别扮演大树和蚂蚁,当时学生们热情很高,言语表达还挺感人的。课后同组老师一致认为本环节设计效果很好。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清楚,特别是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会想起来这篇文章。此时去给他人解释,一定会获得掌声;又或者学习《清澈的湖水》时,先让学生畅谈一下从出生到现在的周围环境变化,湖泊的变化,天空的变化等。然后发动学生响应环保的号召,在社区或者是城市的护城河旁边做公益宣传,不仅自己做到环保,而且也要鼓励别人去做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四、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积累提升的

深入学生的学习习惯不难发现,他们对知识的积累能力比较差,课堂上的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体系也比较零散,有的时候甚至在做无用功。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不利于小学语文的初级学习阶段。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细节,从积累知识和反思学习开始。每节课都要仔细规划教学细节,凸显每一步的教学意义。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每次小学语文学习的知识积累,感觉到自己在成长。学习过程是一个积累过程,因为知识都是相互关联,互为基础的。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的时期,很容易受到老师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回想旧知识,然后启发学习新知识,将两者的联系凸显,让学生可以相互关联记忆。加深印象,并且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透视小学语文的教学细节,能够发现很多细小的问题,虽然不严重,但是经过教学放大会产生较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因此,我们应从细小点着手改变,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藏族;古代文学;故事

藏族的民间故事是藏族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故事从生活实际出发,但其内容奇异、精怪,却又在人们的认知范围之内,因此,十分具有特色。藏族的故事最初由人们在口头上进行传播,后来很多故事被整理成册,成为藏族古代文学的一部分。

一、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分类

(一)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是指有鬼的故事或者被神化的英雄传说。神话故事的产生反映了古代人民想要征服自然的意愿和对美好社会状态的向往。藏族古代的神话故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大自然有关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类神话故事中,人们借由神话想要阐述人类和世间万物是如何产生的。比如《女娲娘娘》讲的是女娲开世造物,捏泥造人,是万物之母;《斯巴宰牛歌》,这一神话讲的是斯巴最初形成时,天地混在一起,斯巴就将牛的各个部位割下,做成山峦、树林、河水和天地。第二类是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比如被记载在《王统记》等书中的《猕猴变人》,讲的是菩萨给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后来猕猴繁衍,逐渐变成人类。第三类是和生产有关的神话。比如,讲农耕的《青稞种子的来历》等。

(二)传说故事

藏族的传说故事的种类很多。比如赞普传说,赞普传说的特点是赞普名字就是传说本身。比如聂赤赞普,讲的是颈座王;止贡赞普将的是用刀剑杀人。而《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八思巴运宝》是关于历史人物和僧侣的传说。还有关于藏族地区自然的传说,比如《龙王潭》等。关于寺庙的传说有《修建大昭寺》等。关于动物的传说,比如《兔子的三瓣嘴》等。

(三)生活故事

藏族在封建社会时期还存在很多奴隶,因此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这一时期,藏族产生了很多关于底层人民奋起反抗的斗争故事。比如,《农夫与暴君》讲的是农夫因受到国王一再的压迫,最后将国王杀死的故事。在生活故事中,还有一类是讲述关于爱情的故事。比如,《青蛙骑手》,讲的是姑娘爱上的一位天上下凡的王子,但是这个王子披着青蛙皮,姑娘为了使王子留在自己身边,姑娘将王子的青蛙皮烧去,结果王子死了,姑娘也变成了坟前的石头。

二、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特征

(一)内容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在一个时期内流传的藏族故事的内容受特定时期的时代特点所影响,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主要矛盾会影响故事的内容。比如,在封建社会,藏族还存在很多受压迫的努力,这一时期百姓贫苦,受到来自上层社会的压迫,因此,出现了很多底层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而在和平安定的时期,藏族人民热衷于放牧、饲养牲畜以及种植业,因此,这一时期藏族故事的内容通常围绕生产和生活。其次,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内容庞杂,主要有与自然产生相关的神话,有与人类起源相关的故事,有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故事,有赞普传说,有历史人物和宗教传说,有动物传说,有斗争故事和爱情故事。

(二)修辞特征

在藏族古代文学中很多故事是与动物有关的,在经过加工之后,很多故事都把动物当做人来对待,把动物自身本不具备的特点都赋予人性化,比如让动物有人类的动作、语言、情感。这就是在故事中运用大量的拟人化修辞方法,是藏族古代文学故事的一大特征。

(三)体裁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的体裁十分丰富。最优特色的体裁有两种,一种是将故事改为诗歌,比如卜辞《雪山水晶国》《卜卦签语》等;还有将为人处世道理的谚语《猴鸟的故事》;藏族民间格言《水树格言》等;藏族最有名的史诗《格萨尔》。第二种是将故事编入藏族民歌中,载歌载舞讲述故事,比如《流奶记》《拉萨恐》等。

(四)艺术特征

藏族古代文学中故事是具有艺术性的。这些故事是藏族人民真、善、美的体现,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最初,这些故事都是藏族人民口头流传开来的,通过口口相传被大家熟知,后来经过讲述者的再次创作广泛传播,传播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的歌唱家把故事编为歌谣进行传颂。优秀的歌者或者讲述者可以记住成百甚至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审美取向和内心的向往。

三、藏族故事对藏族文学发展的影响

藏族故事是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位传播故事的人都是故事创作的一部分。由于藏族故事是藏族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藏族故事因为其丰满的故事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松散的传播形式被人们津津乐道,因此,很多藏族故事被作家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被歌唱家用编曲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藏族故事丰富了藏族文学的内容,推广了藏族文学的影响,促进了藏族其他文学形式的发展。

四、总结

藏族文学起源甚早,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藏族文学中故事的分类也不仅仅局限在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和生活故事,还有很多新的故事分类值得我们探索。而藏族文学中故事的特征也越来越鲜明,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故事也因为其内容生动丰富、体裁多样,修辞手法多样和极具艺术价值的特点会永远被我们传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外国文学;《小妇人》;写作特征

《小妇人》是外国文学的代表之一,对于我国文学创作而言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史的进步和发展。小说通过讲述几位女性的生活故事,表达了期待女性独立的愿望,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小妇人》主要内容介绍

该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当时有位马奇先生住在新英格兰小镇上,后来赶到战场成为了随军牧师。他家中有四个女儿,还有一位妻子。当他去了战场以后,妻女都过得十分艰苦,但她们都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她们乐于助人,经常帮助邻居赫梅尔一家。虽然作为女性的她们,也有着爱美之心,渴望能够过上优渥的生活,可以天天穿美丽的服装,吃好吃的食物。在这样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她们对将来充满了幻想,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她们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面对命运的种种挑战。小说的前半部分写了马奇一家在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情况,后半部分则讲述了当马奇赶去战场之后他的妻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经历。大女儿叫做梅格,她天生爱打扮,对爱情有着浓厚的期望。二女儿叫做乔,性格独立,文笔很好。三女儿叫做贝思,是一位听话的乖乖女,十分讨人喜欢。小女儿叫艾美,非常喜欢画画。小说讲述了这四位女儿逐步成长的故事,也描写了她们追逐幸福的过程。其突出表达了人的尊严以及自强自立的个性,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喜爱。

二、《小妇人》的写作特征

1.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美国夫权统治时期,那时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低,基本都是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全部。这样的传统思想禁锢了女性的个性发展,也阻碍了女性的精神成长。作者意识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这一问题,所以决定创作这部作品,希望可以促使女性得到解放,让其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小说中塑造了几个追求梦想和独立的女性形象,并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四姐妹虽然在艰苦的生活中挣扎,但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即使在现实中碰到种种难关,但皆能坚持下去,成为新时代女性。马奇的妻子是一位颇有威望的女性,她的生活自律而活跃,最终她和自己的几位女儿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部小说看似平淡,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女性地位不受重视的当时,该小说的创作将解放女性作为目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具有独特的形式。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优秀女性的定位就是贤妻良母,这种传统思想阻碍了女性的发展。所以,作者写下这部小说,希望借此唤醒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意识,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该部小说的创作形式比较独特,为读者构建出一个有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各自的主见,不为生活的困难所屈服。这是一部以家庭日记作为基本表达形式的作品,讲述马奇夫人及四个女儿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小说将马奇一家的生活日记作为主要线索,逐步铺展开来,记载了每个人的不同经历,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得呼之欲出。这样的创作形式在当时属于文学领域的创新形式,可以说是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先河。该写作形式具有贴近生活的优点,能够更为深入地表达出文中的主题思想。3.具有现实意义。男女平等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这种矛盾就开始凸显,乃至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之后,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不少有关解放女性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现,而《小妇人》就是其中之一。该部作品较为深刻的体现了解放女性思想的需求,点醒了许多处于困惑中的传统女性。小说中的四姐妹都经受了情感的纠葛,在这之中又表现出了独立和坚强。这对于当时禁锢女性思想的社会背景而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该部小说的写作特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4.女性多于男性。小说中重点讲述的是马奇夫人及其四个女儿的故事,对于女性的描写明显多过对男性的描写。男性形象主要有马奇先生和劳伦斯等,但是出现的频率都比较低。即便有男性形象出现,也是为了对女性形象进行烘托。比如马奇先生病重时,是他的妻子对他悉心照顾,才慢慢恢复了健康。劳伦斯先生由于痛失爱女而受了严重打击,是在贝思的关心下他才逐渐走了出来。由此可见,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描写并不高大,着重突出的是女性的乐观和坚强。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们也积极乐观地面对。这也是该部作品的写作特点之一。

三、结束语

《小妇人》是一部倡导女权的作品,其通过讲述马奇夫人与四位女儿的故事,表达了女性的乐观和坚强,呼吁女性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发扬自己的个性。小说具有许多特点,比如将解放女性作为目的,具有独特的创作形式,现实意义浓厚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其能够唤醒女性的潜在思想,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语文;阅读;审美;教学

1审美:《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性的闪光

1.1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

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理解为人类对真、善、美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主要是因为“真、善、美”它代表了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这种追求既包括对知识的科学领域、道德领域、美学领域的探索,还包括人类在获取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滋生出来的科学精神、道德意识和审美体验。其中,审美体验不仅具有较为独立的价值,还是科学精神与道德意识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要走向人文关怀,就必须通过挖掘隐含在文本中的“真、善、美”来唤醒学生的求知、向善、爱美之心,运用审美教育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1.2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的审美厘定

语文课程在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还应该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审美价值教育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写字、口语交际方面的,也有写作方面的,特别是在阅读方面,更是凸显了语文教学的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的审美厘定,主要表现在其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上。在总目标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形成良好的语感,有较丰富的积累,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最后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审美是《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性的闪光,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承载的就是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审美和培养小学生对母语阅读的审美情怀的重任。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个巨大的审美场

2.1诗性:语文教育的特质

泰戈尔有说过“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卵石臻于完美。”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诗性”上。我们知道,人文性是教育活动的共性,而“诗性”则是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性。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像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那样,在如此美妙的文字阅读中,通过文字轻轻撞击心灵的共鸣,既感性而又深刻地将那种无可言喻的高尚与纯洁融入进去。诗意体现“诗性”,也体现着美感和审美。生活中诗意随处都有,要善于发现,把握好时机去体验,就会让你的生活美乐无穷。

2.2小学语文教材中美的蕴含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是一套与时俱进,符合教育规律、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材。在全部的12册课文中,几乎都体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和感人至深的社会美。

(1)自然美

在《海底世界》 里,有如此神奇多采的“海底世界”。《海上日出》中,那冉冉升起的红日如此绚烂。《观潮》中,那浩浩荡荡的钱江大潮让人体验了一种壮阔之美。《秋天》中,硕果累累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诸如此类的文章,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大自然的五彩斑斓,给予学生们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

(2)社会美

社会美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内容十分丰富。在《我的爸爸》中,体现出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爱,刻画了亲情美。在 《赠汪伦》中,表现出了情同手足的友情。《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刻画了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节操。《蝙蝠和雷达》一文,则说明了人类的智慧之美。

总之,“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到处都有,是较为丰富和广泛的。这些“美”的反应既能贴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又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提供了美感性的语言材料。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

我们知道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真、善、美,而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审美价值是指读物和阅读活动本身对读者产生的美感陶冶作用。阅读在满足了明真从善的功利后,还追求审美的愉悦。换句话说,阅读的原始动机和最后归宿在于在于发现读者的本质力量,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以获得社会性的。

阅读的审美价值首先是来自读物本身,包括其内容美和形式美。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普通文章,大都是作者审美认识的结晶,在其中反映了各种类型的美,几乎也都符合美的规律。阅读审美价值的实现是通过读者对读物内容美和形式美的体验、鉴赏和评价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说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事物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师生情感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学生的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有了很好地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阅读,培养了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活动中,就是体验美的过程,培养审美情趣的过程,也是一个诠释语文教学特征的过程。透过阅读教学的审美,很好地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乐记》 《声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 特征分析

人的心理是每个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的整体体现。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各种心理特征和形成的过程,以及人的本质和属性。由于人本质的二重性――自然实体和社会实体的结合体,决定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属性。我国音乐心理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代的哲学、乐论、美学著作等史书中,都有许多有关音乐心理学的内容。

一、《乐记》中的音乐心理学特征

《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一部经典著作,蕴含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心理学思想。书中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的思想,阐述了音乐与人心理的关系,揭示音乐与人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其中提到音乐的和谐性可以化育万物,音乐具有养生的功能,这一观点为音乐养生和音乐治疗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尽管春秋战国的音乐心理学具有发端早、内容丰富、实践性强的特点,但尚属哲学心理学范畴,缺乏独立的音乐品格。真正将音乐心理学引入中国的是20世纪20年代居住在德国的中国音乐学家王光祈,他将当时的德国比较音乐学、德国音乐教育等介绍到中国。

二、《声音心理学》中的音乐心理学特征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中国音乐心理学从1949年到1979年处于沉寂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活跃起来。当时,音乐心理学明确了自己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广泛吸取西方音乐心理学各流派的学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由于有中国音乐界众多学者的参与,音乐心理学拥有较大的潜力和生命力。

王光祈的论著《声音心理学》以心理学方面的观察为基础,介绍音乐心理学中的乐音感觉,并对声音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做出诠释,认为“凡是研究声音之感觉及音之辨查,均谓之为声音心理学,反之,凡讨论音乐作品结构上和演奏上所引起的美感则谓之为音乐心理学”。

王光祈的《声音心理学》写作距今已有70多年,在促进国内对国外乐音心理学的了解方面的确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并且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至今还值得继续研究。“利用西洋科学”来“整理吾国文化”作为王光祈音乐研究思想的一个根本立足点,体现他对本民族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王光祈在为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做出努力的同时,也为东方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当代音乐心理学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学界的学者相继发表数篇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刘沛、周立撰写的评价西方音乐心理学发展概况的多篇文章,都为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张前的《音乐心理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概貌、研究对象和音乐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趋向;赵砚辰、李滨荪等有关文章亦涉及到研究的方法、性质、对象等。此外,国内一些学者在借鉴西方音乐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并发展了自己的观点:王次荻砸衾执醋骷耙衾窒胂笮睦斫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黄虹在音乐诸要素的心理反应、音乐教育及音乐欣赏、作曲家心理及个性形成方面进行了研究;罗小平对音乐心理功能、音乐欣赏、音乐的传播心理及音乐才能等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考究等。中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繁花似锦的景象,音乐心理学学科构建初见成效。

结语

目前,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对音乐应用性的研究,成果较显著的是音乐教育心理、音乐治疗、音乐实践理论等方面,应用性研究已成为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自1989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5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学者也参与了世界级的音乐治疗大会。随着人们对这门学科的深入了解,音乐心理学的重要性体现得更加明显。音乐不再单单是满足人们精神慰藉和审美的需要,音乐的用途已经朝着多方位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古代音乐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都伴随着同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思想发展的轨迹。无论是道家的大音希声,还是孔子的中庸之道,无不展现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学内容。魏晋玄学至宋明理学,每个时期都在充分吸收先前的文化思想后对其进行改良,因此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思潮,并悄然的进行改变。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音乐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科研究工作的展开,更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管我国在音乐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研究力量相对其他学科较薄弱,但已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音乐心理学建设中。各界学者的研究将为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和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钱谷融.文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孙伟.音乐心理学学科内容本系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3(3).

[5]罗小平.试析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

[6]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解读与研究[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1).

[7]高天伟.20世纪下半叶音乐心理学学科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