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建设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简介:周员凡(1976-),男,江西宜春人,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硕士,专业方向:管理学。
一、社区和社区文化
(一)相关涵义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社区”一词,他认为,社区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包括感情、传统和人们的共同联系。在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查尔斯·罗密斯把“社区”从德文翻译成英文“community”为“共同体”的意思。后来,把“community”译文“社区”,被广泛使用至今。
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当社区建立后,就一定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从广义上讲,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一定的地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而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社区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满足社区成员精神要求,活跃社区成员文化生活的社会性、公益性文化活动。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1.社区文化建设是传播文化知识,增强社区向心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演出、展览、讲座举办各种“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同时,通过各种表演、娱乐等共同的社区参与增强了居民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发展的有力杠杆。社区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熏染性和沟通凝聚功能、教育感化功能、协调发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特点和功能可以改善社区的人际关系,居住环境,归属感等,维系良好的生活水平,最终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3.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环节,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只有从社区这个社会基本单元入手,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从细微处入手,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改革进展缓慢。计划经济时代的条块分割体制,造成了社区文化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收益权过于分散,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够充分理想。
(二)社区文化硬件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文化设施和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虽然我国的社区设施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供给增长还是赶不上需求增长。一方面社区公益性的文化设施投入少,欠账多,导致居民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无法满足,质量不够高;而另一方面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却日益增长,况且,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资源,闲置利用,严重浪费,而且有部分文化设施是需要收费的,其昂贵的票价为一般人所难以承受,也在一起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社区文化工作者整体素质较低,队伍不够稳定,管理不规范。社区文化工作者存在着人员少、兼职多、素质低、业余化、老龄化、任务重、福利待遇较差、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差、干部流失严重等问题,而且在管理上缺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四)区域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不全面,参与意识不够强烈。
(五)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发展后劲不足。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一)理顺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组织运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协调化、网络化和高效化。在社区文化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多个单位,因此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应当明确文化行政部门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管单位,在社区内可建立由其领导的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的社区文化工作协会,负责组织协调各种社区文化活动,跨社区的文化活动可由街道办事处或文化行部门组织协调。要克服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体制的消极影响,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要求,打破条块分割格局,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在管理体制上建立从市区政府、街道,居委会乃至家庭层层有关设施,形成戏剧、音乐、影视、广播、收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各个街道社区互相贯通,点线面全面结合的文化网络。理顺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体制,调整各类组织的运作方式,培育各方共建社区文化的健康机制。
(二)扩展资金等集渠道,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软硬件的建设。充足的资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市、区政府及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等职能部门要划拔一定数量的专项基金用于社区文化建设,并逐年根据情况增加资金投入。其次,社区要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个人、群众的赞助和支持,通过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会统筹各项基础设施和活动的经费等集开支。再次,社区文化单位和人员应当利用各种时机,积极主动地到社会上筹集资金特别是社会闲散资金。同时,社区文化单位要发挥文化优势和影响,以文养文,以文补文,可以经营部分文化设施,提供有偿服务,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到外演出自筹资金。总之,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由一无化的资金运作机制向多元化的资金运作机制转化,必须要逐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千方百计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
(三)有效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实现社区文化资源的整体共享,优化配置社区文化资源,促进社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文化资源。如景德镇市可以以丰富的陶瓷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其次,要实现社区文化资源的整体共享和优化配置,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行业、地域、行政体系的分割而形成的“条块分割”局面,加强社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共建、共享、共用的方法,使社区的一切文化资源向三个社区,用实现资源共享的做法来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享受到了资源共享的好处。
(四)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培育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社区文化工作最终还是要靠社区文化工作者来完成,所以加强社区文化队伍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首先,要解决原来文化站、图书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建立起一套系统合理的人员职称评定系统。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社区文化工作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一是要使广大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形成强烈的责任感,树立优质的服务意识,切实把社区文化工作当成一项自己喜欢的崇高事业。二是有社区招聘和安排本科、大中专院校的有关专业,有志于社区文化事业的毕业生来扩充社区文化建设队伍。
参考文献
[1]马少红,都市社区发展和社区文化建设,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2月
篇2
班级文化是班级和谐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生力量、展示班级形象、提高班级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给学生装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班级的向心力。
作为一名班主任,建设好班级文化,既是我当前的必要工作,也是我们要长期肩负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具体来讲,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
一、有章可循,请君入瓮之班规一点通
俗语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班风正则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对于新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然而班规不是老套的《中学生守则》或者《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是在此基础上由老师和学生商定的、需要自守的、以君子协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班级协议书。班委会成员发动学生自我设计,精心制作后,把这些有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共同签名的协议书,悬挂在教室最醒目位置。和硬性的说教、生冷的班规、随意的惩罚方法相比,这种形式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奖励”,却不会存在对立逆反心理,执行起来更有效。
二、班级自治、合作分权之干部带头冲
由于中学的孩子还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秘密侦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也不能过分苛求、指责,要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指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三、标榜典型、树立榜样之传递正能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古到今都被应用的教育方法。雷锋、爱迪生等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如果为中学生树立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好榜样,那么他们就会去模仿,去学习,去改变。对学生而言,教师言行举止,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平时很注意在学生面前的举止文明,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刻苦学习,认真工作的态度等。
四、审美规划、错落别致之佳境育良才
在一个完善的班级文化中,除了具有浓郁文化知识环境,还要有合理的座位排列,由于墙壁上的大量信息需要学生随时看到,教室两边要留出走道,这样既方便学生随时看记,又有利于学生视力的保护。要精心选择淡雅色调窗帘。比如:淡绿色,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和活力;淡蓝色,给人心理上清凉明。在教室不宜有色彩强烈、对比度大的布置。再加上窗明几净、植物花卉的装点,整个教室呈现出整洁、优美的环境,易于引导学生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靠近,向知识靠拢,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
总之,教室的布置要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利用墙报,我们都要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提供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五、爱动其心,情晓其理之润物爱无声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很惊奇,那是什么呢?那就是“爱”!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性(从培养民族接班人的高度出发)、高尚的无私性(如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师爱又是对学生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呵护儿童。”爱生的心,是唤起交流的激应器,是抚慰心灵的秒方。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久以来,我深深的懂得:身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教师对学生,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我的每一名学生。林崇德教授曾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
由于教育对象的众多,在教育过程中,多数的教师只注重抓两头、促中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好的学生获得了教师多数的爱,大部分学生被遗忘,他们成了阴暗的一角,给他们带来一种失落。为此,教师必须兼顾全体对象,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身心的投入,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让师爱成为教育的剂、催化剂和黏合剂。我们要?走出师爱误区,领悟师爱崇高。
著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其班级文化氛围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因为爱,人生抉择时,我们选择了三尺讲台。
因为爱,黎明破晓时,我们踏醒了沉睡的校园。
因为爱,万籁俱寂时,我们依旧埋头奋斗在办公桌前。
篇3
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对促进经济提升、构建和谐社区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既繁荣当地经济社会又改善居民物质条件
社区文化是某一区域内发达程度和文明程度的具体标志。它影响人们的沟通方式、思想意识和行动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更深层次的是对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三次产业中最高,存在较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总体来说,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部分,重视流动人口参与文化建设对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流动人口物质生活改善。具体来说,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其效益。一方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从改革开放至今,流动人口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往往产生更大消费能力。管理好、环境好的社区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增加了周围入驻企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增加自身收入提供了更多机会。譬如,流动人口即可通过政府授权、组织支持的前提,以个人性质去开展营利性文化获取一定的利润。另外,提供岗位给未就业的、有特长的流动人口在文化组织中全职就业,也可以利用闲时为文化活动中兼职服务来增加个人的收入。
(二)在参与中分享社区文化成果,感受到社区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区
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其目的也是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好的社会发展充分体现在人民的心理体会和内心幸福感。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将会真正融入现代城市新型“邻里互动模式”——彼此更加熟悉,有困难彼此帮助,有共同的事情一起承担责任,感受到“根”的温暖,增加了社区的和谐氛围。随着社区的人文关怀,流动人口行为的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习惯方面,改变了大量时间足不出户或者网络虚拟世界的习惯,促进流动人口之间、各类社区之间彼此融合,加深邻里关系。社区治安方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消除人际心理隔阂,减少社会犯罪概率,形成更为安全的、诚信的、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方面,利于减少享乐主义、物欲主义的不良风气,利于纠正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念,促进传播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正能量,促进发展人文素养、和谐温暖的新型社区。
(三)参与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承,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很大程度上,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是依靠每个社区文化建设来完成的。流动人口的参与才能真正地满足他们最急切的、最需要的、最深入的精神需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字就是“大”。这个“大”的标注有六个层面的含义:凝聚能力要“强”、发展门类要“全”、实力规模要“大”、环境氛围要“活”、覆盖范围要“广”、文化特色要“显”。凝聚建设社区文化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途径,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正好与六个层面的要求相一致。其一,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增强了社区的人文关怀,其社区氛围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其二,人口类型主要是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之分,本地居民参与社区文建设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流动人口参与完善了社区文化文建设的活动内容。其三,社区建设进程离不开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参与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实力规模。其四,流动人口的参与感受到了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和谐。其五,从不同层面开展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加快某个社区的建设,而且增强了地区与地区间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六,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激活了更多建设渠道,充分挖掘了人资潜力,整合了社会资源,增强了社区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
二、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一个案例
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平时的直观调查了解,笔者初步判断流动人口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状况差异很大,在一些地方表现不容乐观。为了深入研究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真实状况,笔者选择红光镇作为研究的样本。在网上查阅红光镇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红光镇部分领导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场参与和感受了红光镇一些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也随机采访了一些流动人口,对四川省郫县红光镇个别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进行了观摩。四川省郫县红光镇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东邻犀浦镇,南邻成都高新区,西邻郫筒镇,北接团结镇、三道堰镇。镇域土地面积31.2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18.53平方公里,耕地1.45万亩。合兴、金土、金仪、铁门、高店5个社区,下设67个居民小组,68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辖区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万人(不含6所大中专院校),城镇化率71.1%,另有流动人口4.8万人。人口出生率13.05‰,人口自然增加率4.17‰,人口密度2722人/km2。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四川省郫县红光镇取得显著的进步。例如,“三下乡”、“温暖红光”、“公园1号”杯社区优秀节目展等系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加入。但是,结合以郫县红光镇部分社区的流动人口参与现状作为个案和研究其他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就目前全国大多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而言,主要存在主观意识不强、群体覆盖面窄、缺乏经费保障、缺乏制度保障、缺乏领导力和组织力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
(一)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的主观意识不强
流动人口不清楚如何着手参与社区文化的人文关怀,自然很难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大多工作收入不太稳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只能将心思放在挣钱维持生存。因此,他们难以将社区的好坏与自身利益相联系,将自己与社区之间处于一种分离的、被动的状态,社区参与的主观意识比较消极。
(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流动人口群体覆盖面窄
倾向融入社区文化活动的流动人群中,大多是离退休人员和儿童。年轻人更愿意参与看电影、电脑游戏、网上冲浪等社交方式,参与社区文化意识远远不够。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占66.5%,其中60岁以上的占35.1%,而35岁以下的仅占4.6%,36-49岁的占25.9%。没有很好的社区活动内容,流动人口参与的热情就无法高涨。
(三)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保障
政府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大多都是参照本地居民,社会组织的赞助也不多。流动人口自身的经济收入不宽裕,没有更多能力去购买精神产品。物质条件的贫困,伴随着精神文化的贫瘠。最终,真正分配到流动人口的人均经费就少之又少了,引导流动人口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难度非同一般。
(四)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流动人口的参与没有合理的制度保障,参与权益无法保证,参与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没有相应制度保障,社区文化建设也是盲目的,社区文化的秩序混乱也难以规范,反而增加了社会管理问题。
(五)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领导力和组织力
部分政府部门认为流动人口参与属于文化组织的事,领导更多只是沟通协调,不需要直接参与管理。同时,政府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性工作要求,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任务。因此,抱着侥幸心理和走着形式主义,没有更好地管理和引导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更加举步维艰。
三、促进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就目前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善流动人口参与现状,建立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服务与参与机制、经费机制、组织机制、领导机制等,创造和共享社区文化建设文明成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引导和管理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产生高效、高质的社区文化,主要有以下五大解决措施:
(一)健全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改变社区活动形式单一的现状,加强主观参与意识
提高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需要宣传教育的方式来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加强流动人口参与意识。其一,共建公共文化宝库,塑造全民人文涵养。建立公共图书馆和文化展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有效资源。其二,利用知识讲座、广场电影等手段,让广大流动人口心灵和意识得到熏陶。其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新风。将道德模范、好人好创出相应的文艺版本或段子,通过投影播放、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营造社区高尚、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优化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与参与机制,构建和培养文化主流部队和支流部队,扩大社区文化建设的群体覆盖面
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普及程度,关键是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参与方式问题。其一,重视有资历、有能力的社区服务人才,列入编制计划,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后顾之忧,建立科学的职称认证,扩大专业型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其二,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支持并鼓励社区文化建设爱好者参与,降低参与门槛,设置多渠道、全方位的参与方式,奖励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员。创建更多的社区文化建设平台给思想健康、素质较高的团队组织,去传播社会正能量。淡化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分,让他们自觉成为文化活动带动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雅俗共赏、文明共享的和谐局面。
(三)制定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机制,让流动人口参与不再流于计划
解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问题,其具体建议:其一,政府支持方式创新。加入民生问卷调查、网络意愿投票等方式,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赞助其社区文化事业。利用“项目贴息”和“年终分红”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对其企事业单位进行推广宣传,提升其公益形象。政企合作、资本融合是解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首选途径,克服文化投资主体单一问题,释放文化产业活力。其二,抓住创业机遇,解决资金难题。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让大量的有梦想的人有了创业的良机,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经济基础。制定相应创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就业、鼓励创业是解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经费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机制,优化参与保障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参与权益
任何社会活动顺利进行都是以制度保障为前提,流动人口参与保障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其一,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提高社区生活质量。通过办理居住证,以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流动人口意识积极配合人口管理是一种利于社会和谐,提升社区生活质量,改善社区治安管理的重要途径。其二,社区组织创新。通过社区公告栏、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通知信息,建立起与社区生活居民间互动平台,让包含流动人口在内的广大居民参与决策发言或旁听。其三,自发组织创新。在国内外成熟的社区组织的学习借鉴下,建立有效的自发组织成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潜能力量。例如,日本文部省“法定”的“社会教育团体”PTA(ParentsTeachersAssocia⁃tion)(家长教师协会),是家长们按照地区组织起来的,学校教师自愿参加的组织,会长由家长担任,会员缴纳会费。
(五)加强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流动人口参与计划在政府组织管理下更加有序执行
篇4
一、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内涵的界定
在西方国家,一般意义的文化产业园区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地理区位,在这个区位内,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设施等产业以最集中的方式出现。该区位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文化与消费的结合;二是多种使用功能的结合,包括供人们工作、休闲和居住等功能;三是艺术与社区发展的结合。园区内的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等,园区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园区又称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群等。文化产业园区是指与文化关联的众产业集聚的一个特定地理区域,该区域具有鲜明的文化形象,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园区内形成了包括生产、发行和消费为一体的产供销文化产业链。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园区内文化产业多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其他各文化产业企业和学术研究等相关支撑机构共同集聚,使产业园区呈文化多样性特点;二是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形成产业组合,相互联系,密切合作,产生明显的孵化效应和强大的整体辐射力,使产业园区呈功能多样化特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将文化产业纳入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之后不久,当全国许多地方还对“文化产业”感到茫然的时候,北京市便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领先性地提出了“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北京市在《2001-2005年文化建设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设规模化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区,要用推动和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力度和措施,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不低于高科技产业园区标准的发展条件。在之后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中,北京市又明确提出要“创作文化产业孵化器扶持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在《2004-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利用多元资本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型文化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北京市对“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动议和目的,对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奠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雏形和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借鉴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旨在存进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二是在发展功能上,具有“孵化”文化产业的作用,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发展平台;三是在资本运作上,体现金融支持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目的,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快捷的发展途径和运作平台,政府为平台建设提供政策、税收、信贷等多方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准入和发展原则,进入、组合并形成有机发展产业链;社会各界按照利益原则加入,并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文化产业园区在政策支撑、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优势条件下,大力尽快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划分
围绕文化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各地根据政策、资源、生产、营运等诸多条件,组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从园区性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园区
此类园区,多为政府根据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政府经济发展设想和规划而建立,这类园区的建设主要服务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图,因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四川成都的数字娱乐软件园,得到了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山东青岛的创意100产业园,是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
2.资源依托型文化产业园区
这类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一般立足于已有的文化资源,比如以大学为区位依托,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区位依托,以旅游文化遗址为区位依托等。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技术的发生器,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相对开放的社区,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如上海市依托同济大学建成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北京市建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和广州市建成的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等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拥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批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在此聚集,科技与文化方面的智力型人才众多,因此最适宜发展文化和科技产业,是理想的文化产业园区依托资源。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和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都属于这类产业园区。
3.租用改造型文化产业园区
在现代化城市改造进程中,城市中有一些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由于其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并且具有宽敞明亮的空间,在租金上又非常廉价,因此常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又一理想发展区。创业者租借这些园区,只需较低的入门费,便可白手起家开启事业之门。比如,我国北京大山子艺术区,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为依托;上海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为依托;上海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为依托,等等。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将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以及文化旅游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附:M50艺术产业园区(原上海春明粗纺厂)改造前后场景对照效果图】。
四、转变――以M50为典型代表的园区转型
1、老厂房功能的转变
M50艺术产业园经历了解放前的信合纱厂、解放后的十二毛纺织厂和春明粗纺厂。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将工作室安置在此的时候,M50正式掀开了老厂房的转型序言,2003年登陆了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经信委挂牌M50创意园,2011年“品牌化、产业化”的大旗标志了老厂房转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传统制造业到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老厂房的再利用成为工业史上一次最华丽的转身,机器的轰鸣声被艺术、设计、办公、展示所取代,工业厂房依然成为依托文化产业的平台,带给更多的文化产业工作者的是灵感、是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2、经营者角色的转变
1992年,上海春明粗纺厂(M50艺术产业园)拥有1200名员工,全年产值1亿,利润几乎为为零。时隔二十年后,M50园区管理人员不到50人,全年经营收入2000余万,利润可达400万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人员的大幅锐减,从原来传统制造业的经营者已经将角色投入到经营园区运营、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型服务业岗位。园区经营者不再是以前抓产量抓效益的思维模式,到了今时今日,园区的经营者更希望搭建起园区这个服务平台,为入驻的创意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打造园区的品牌效应,提升客户的业态水平。现在M50艺术产业园的经营者更多的是希望园区获得更多的荣誉、更好的口碑、更高的园区知名度,从2003年M50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起,至今已获得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高荣誉,如2006年十大时尚地标之一、2007年“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年度最具品牌价值园区、2008年优秀创意产业聚集区、2008年度摩登上海老外眼中最上海地标、2009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上海名牌、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0年度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突出贡献奖、2010上海设计展城市理念开拓奖、“2011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大奖”优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金鼎奖、M50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2012上海设计之都年度品牌等等。
五、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就文化产业高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愈加明显,同时培植了大批龙头企业,成就了一批文化产业高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文化部共命名了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命名了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省、
地市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建设和筹建中。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催生一批龙头企业,具备较强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如华强、保利、盛大、华侨城等从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脱颖而出;汉王科技、暴风影音、第一视频等北京文创骨干龙头企业在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落户;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则集聚了浙江三分之二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国内首批文化上市企业。2010年,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总收入2500亿元,总利润逾365亿元,获得166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北京市21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创收入的同比增速,高于全市文创产业收入同比增速近3个百分点;湖北省文化产业园创造年产值115.63亿元,实现利润10.67亿元。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区内企业先后推出了《集结号》、《潜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众多影视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篇5
关键词:广场舞 社区群众 文化建设 重要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下,人们的精神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基础很广泛的娱乐形式,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群众文化的内容之一。人们在参与过程中,一方面身心可以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也可以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开展广场舞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了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广场舞的简述
广场舞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十分常见,它是一种群众自发组织的舞蹈形式,也是居民精神娱乐的重要形式,它的开展地点大都是在公园、空地或广场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也表现在参与者的年龄、身份、性别等方面。[1]它的舞蹈节奏较为欢快,而且也十分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求,很容易学会。从它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来源于群众生活,并在群众参与的推动下,范围不断扩大。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雅俗相宜
广场舞的舞步没有明确要求,比较多元化,并且舞步的风格也很灵活,很容易学会,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跳法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相互之间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参与群体范围上也很广泛,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二)群众基础广泛
广场舞所采用的舞曲大都非常具有节奏感,且传唱度很高,舞曲的节奏可以分为32拍、48拍以及64拍等,这样每一首舞曲的舞步就会随着既定的节奏重复进行。与此同时,每一首舞曲的基本跳法规律还可以划分为两个朝向和四个朝向,分别交替转换。这些舞步方法难度非常小,参与者都可以学会,而这也是它能够在各个地区迅速传播开来的重要原因。
二、广场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
(一)有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
从广场舞的舞步形式来看,它的灵活性很强,每一个舞步不会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这样就可以促进参与者身体协调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事实证明,经常参与广场舞的人,身体新陈代谢速度会加快,消化吸收得到改善,并且肺活量增加,心肺功能得到提高,身体各个部位的机能都有明显改善,这种改善作用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明显。[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机能会逐渐下降,记忆力也会衰退,而在广场舞的参与中,人们的身体各个部位会得到锻炼,各种动作变换会对大脑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并且在舞曲的渲染下,人们的情绪也会得到调整,身心会处于最佳状态中。
(二)充当群众文化交流的平台
广场舞的参与性很强,属于一种开放性和服务性兼有的大众活动项目,通过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生活中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我们可以将广场舞看作是群众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以及不同背景的人们集中在一起,在娱乐的过程中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学习进步。这种平台的自由性非常高,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充分展示自己,这对于群众文化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参与过程中,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得到增强。
(三)有利于群众文化的和谐构建
广场舞是中国艺术文化体系中的特殊存在,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的参与人数特别多,而且也没有地域上的限制,舞步也非常简单,不需要专业指导,现场就可以学会,这对于基层群众来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会增加彼此间的情感交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这对于其进一步传播扩大是十分有利的。[3]此外,从服务宗旨来看,它的服务宗旨是以群众为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事情有正确的判断和标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这与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是相一致的,可以大大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三、结语
广场舞作为时展下的产物,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发展的。从参与群体来看,它面向的是基层群众,以其自身简单的舞步、广泛的参与性和较强的灵活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它的开展不仅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社会,而且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宇星.广场排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J].大众文艺,2013(11).
[2]李玉红.广场舞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7).
篇6
一、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一)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是城市发展定位的新要求。
要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历史文化名城。九次党代会还确定了“新区引领”战略,要以晋阳新区的概念统筹考虑高新区、晋源区协调发展和晋祠、晋阳湖保护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把这一地区建成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商住、高新技术综合服务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四大中心”,把晋源区建成“华夏文明看”国际旅游服务中心。全市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确定的七个历史景区规划修复工程,前三个晋祠景区、蒙山大佛景区、晋阳古城景区都集中在晋源区。市委、市政府已经启动晋阳湖的开发建设。
(二)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是晋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晋源区位于古晋阳城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旖旎,是唐尧古地,三晋之源,具有丰富、集中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晋源自古为都会之地,历史上曾有15个朝代在此立都(包括诸侯国)。被誉为“汾水之神”的台骀5000多年前率领先民“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形成了今天的太原盆地。尧曾于4000多年前筑故唐城于此。这里是“桐叶封弟”的地方,是“三家分晋”中赵之初都,是孕育“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两大盛世的策源地,是天下王氏、张氏的始祖地。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人文景观独特,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现存各类文物古迹9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几乎是“山山有寺、村村有庙”。晋祠作为皇家园林,它的国宝建筑和彩塑艺术称得上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我国唯一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东魏至五代的天龙山佛教石窟群,被专家誉为世界之最。比乐山大佛早162年的蒙山大佛,景区已初具规模,得到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世佛道场明秀寺,国内保存最大的北齐童子寺燃灯塔,深埋地下的六朝古都晋阳古城遗址,充分体现了晋源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全国最大的人工湖--晋阳湖、植被良好的的更是为之锦上添花。此外,还有中西文化结合的天主教圣地七苦山、北方神武大帝的所在北极宫以及绿色庄园--康庄生态园等众多文化生态旅游景点。大量的文物景点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彰显着这座新区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从特色文化名城的载体上来看,的特色文化名城就特在晋源区,山川各半,水资源丰富,自然植被良好,是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的最佳区域。
(三)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我区在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省市关注和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区域环境质量将随着太化的搬迁,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整体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不仅为晋阳湖的开发、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探索和实践,我区在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上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和实践经验,建设特色文化生态旅游新城区的基本框架已经拉开。全区干部群众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殷切希望并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区已具备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一定的内部基础和外部条件。因此,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是我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全面实现经济大转型和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现实选择。全区各级各部门都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统筹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来认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现实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
(一)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应是一个旅游内涵丰富、文化氛围浓郁、规模效益集聚的城区。
要按照“政府引导、专家指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原则,坚持“重规划、建精品、创品牌、成产业”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区内丰富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努力培育名牌旅游企业,着力打造精品景区,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晋之源”文化旅游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以人文旅游为核心,集生态旅游、科技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
要统筹兼顾,互动共赢,逐步实施,共同发展。以历史为脉络,以晋阳文化为主题,以“晋源十六景”为核心,突出建设特色旅游精品区。开发建设以晋祠、明秀寺、台骀庙、赤桥等为主的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晋祠古建自然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以天龙山、龙山为核心的集自然山水、原始生态、宗教石窟为一体的石窟自然风光旅游区;开发建设以蒙山为主体的集佛教文化、生态休闲和商贸服务为一体的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依托太山植物园等一批西边山观赏生态旅游资源,打造以太山为主体的绿色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以古建筑遗址、古城遗址公园和明清太原县城的恢复开发以及寻根文化为特色的古晋阳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以度假休闲、水上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晋阳湖休闲旅游区;秉承“盛唐风韵、龙脉渊源、城中有景、景中有城”的风格,通过集中修建一批别具一格、形式多样的仿古建筑和雕塑,开发建设以晋源新城、康庄生态园为核心的新城特色建筑风景区,展示古晋阳文化,再现古晋阳辉煌;借助现代高新尖端技术,保护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以影视影像、文物博览及交易、民俗文化展示与推介等创意产业于一体的高新科技旅游区,让人民体验时代成果,感受历史变迁。景区连锁经营,相互促动,共同发展,形成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水上运动、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把文化旅游产业做成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把我区建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
(二)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应是一个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现代文明、富有时代特色的城区。
要收集整理各旅游景区景点的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充分挖掘古晋阳文化的积淀和内涵,全面展示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打造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化、神秘深奥的宗教文化、催人奋进的历史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景区景点的文化底蕴;大力挖掘和系统整理富有本区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充分利用当地剪纸、锣鼓、背棍、社火、秧歌等民间喜闻乐见的一些民间艺术,大力开发民间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特色旅游商品。要通过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广场的建设,有组织地将民间特色文艺产品集中起来,发扬广大,积极扶持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做大做强,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晋阳风韵的精品剧目,推出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舞台、影视和文学精品,在丰富当地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给旅游产业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按照“开发、保护、研究、包装、展示”的总要求,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手段,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和相关文化产品,扩大文化旅游宣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大力弘扬“兼容和谐、诚信卓越”的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街道、和谐单位等群众性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我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明和谐创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城乡文明和谐程度,形成全社会人人都是旅游品牌,人人都来保护旅游品牌,人人都为旅游服务的理念。当前,要抓住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性机遇,开展“赛在北京、游在”主题旅游活动,发挥好区域旅游集散地的作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应是一个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整体推进、居民收入较高的城区。
要坚持把产业协调发展作为建设最宜居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前提和支撑,重点抓好产业发展的绿色转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积极发展加工农业、物流农业、园艺农业、设施农业等与旅游业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农业。引导扶持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有条件的村镇发展集垂钓、种植、养殖等参与性项目于一体的农家乐旅游,逐步形成极具观赏价值的观光旅游农业。对我区的一些重点或特色农产品,如晋祠大米、古寨豆腐等,进行针对性地策划包装,形成一批旅游专供农产品。建设以万亩稻田和千亩荷塘为主体的湿地公园,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为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背景。
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清洁型、环保型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对不能改造转产或经改造后仍达不到地区产业标准的要坚决予以关闭淘汰,对顺利转产的要进行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要发展高科技旅游产业,将高科技产品做成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关停取缔落后产能,全部关闭采掘业,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推进高新区晋源创意产业园的启动,借助高新区技术孵化基地的辐射作用,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使我区尽快形成与文化生态旅游相协调的新型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会展、中介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流通、餐饮酒店、房地产、市政配套、公共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尤其要把商贸业和房地产业作为近期重点扶持壮大的产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形成一个三产联动、和谐协调、互动共赢的产业新格局。
(四)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应是一个生活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优质便捷的城区。
要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晋源区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的基础,重点搞好美化绿化工作,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要从全局出发,站在发展的高度,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按照城市发展战略,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南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区域内道路建设,完善教育、卫生、交通、供热、供电、供气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按照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的要求,构筑特色城镇,以新城扩容提质为龙头,对全区的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等进行科学详实的规划,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在为文化生态旅游区提供服务的同时,展示文化生态旅游宜居区的新形象。
要全力做好省市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配合省市加快推动太化集团的搬迁和太山植物园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西边山的整体环境。按照生态园林城区的建设标准,以创造优质的生活空间为目的,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强化对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大幅度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和档次。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城乡面貌,营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要不断壮大旅行社企业的规模,多途径培养旅游产业人才,提高旅游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在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改造升级宾馆饭店档次,增加星级旅游饭店,完善各类接待服务设施,整体提高全区的旅游接待水平和层次。继续完善“华夏文明看”旅游服务中心的功能,建成一个集宣传促销、产品展示、咨询服务、旅游管理、旅行社集中办公、旅游商品、旅游美食集中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活动综合场所。继续办好“晋之源”文化旅游推介周,打响“晋之源”文化旅游品牌,逐步建设起以晋源旅游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各著名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区,成为全省名符其实的旅游服务中心。
篇7
读物;图书角;班级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1—0036—01
一、诵读经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学会图画阅读。图画阅读是人类共识的阅读,是低年级学生最早接触到的阅读方式。教师选择怎样的图画书,就意味着给学生选择了怎样的审美观。因此,我校阅览室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购进了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图画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阅览室借阅,每每享受着视觉上的盛宴。学生在看图画书时,翻阅的节奏往往不一样,有的是快速翻阅,有的是慢慢欣赏。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享受翻阅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学生翻阅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2. 感受童谣之趣。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从读图到读文字再到感受文字的乐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教师可以将学生喜欢的或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推荐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在众多题材的读物中,童谣是学生最喜欢的读物,童谣的内容有趣、简洁,接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且文字活泼,内容有趣,能够极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中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扮演好“掌舵人”的角色,扬起阅读的风帆,指引学生去寻找正确的方向。在为学生推荐读物时,应多推荐有关科学、爱国主义方面的书籍,从而达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推荐好书好报,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书报时感受到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东西,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选择阅读的书籍,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学会正确阅读。例如,学习了《酸的和甜的》一课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或其他寓言故事。
三、开辟班级读书文化墙
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有一种强烈的阅读冲动,教师要想让这种冲动长久地维持下去,就要随时随地让学生接触书籍、接触阅读。
1. 随时推荐优秀的经典书籍。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图书中精美的画面和精彩的片段张贴在墙上,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视觉上起到宣传作用。
2. 开展阅读比赛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有趣的形式,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读书量及书目,每学期评选出“阅读之星”、“最佳人气书籍”等奖项。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励学生继续阅读,又可以通过公布书目,带动其他学生一起阅读,丰富其他学生的阅读量。
四、建立班级图书角,好书大家读
笔者班里一共有44名学生,人均图书占有量只有1.3本,其中还包括一部分过时的书籍、破损的书籍及不适合学生看的书籍。笔者为了缩小学生间的阅读差距,实现资源共享,在班里设置了一个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将家里的课外书带到班级来和其他学生分享。这样做,不但能把学生手中的有益书籍凑在一起,而且能让学生在课间有书可读,起到了资源共享的作用。
五、坚持开展读书活动,推广学校读书文化
篇8
一、“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条件
国发2号对“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定位的表述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一目标的确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解读:
首先,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迅速。2011年,贵州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较2010年,贵州省在旅游收入、接待人数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3.9个百分点和19.3个百分点;总收入和接待人数在全国排名为15位和19位。而2001年贵州省旅游收入仅有81.46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也仅有2021.5万人。贵州省从旅游业弱省跨入了旅游大省,旅游业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为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贵州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贵州山川秀美,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凉爽气候、原生植被、飞瀑流泉、溪水深潭、高山峡谷、溶洞天坑等等,构成建设贵州休闲度假目的地的物质基础。贵州更为吸引人的是在自然环境多样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以稻鱼共生系统为代表的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完美地体现了山地农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利用技术体系,原著民村落中的建筑、森林、农田、民俗等文化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了贵州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村落文化景观遗产,成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资源基础。
第三,贵州旅游服务业初具规模。近十年来,贵州旅游交通条件改善显著,已基本形成联接各重点旅游区的高速公路网络,旅游公路网也基本成型,各重要旅游区已建成5个支线机场,客运高速铁路也开工建设,提高了贵州旅游的市场竞争能力。旅游接待设施不断完善,已有星级饭店344家,客房25569间,床位数46100张,接待能力明显提高。游客接待设施已基本建成,在贵阳、各地州市驻地及县城和热点旅游区建成游客信息中心,在各主要景点建成游客中心,提供导游和搬运服务、景区自然状况解说、设备租赁服务、为骑马旅游准备的马和马厩、紧急救助服务等。
二、“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任务
为实现贵州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将贵州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创新区”,必须创新思路,开拓新市场,探索新模式,整合既有资源,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首先,创新旅游业发展思路。对“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深刻解读是创新旅游发展思路的前提。“文化旅游”与一般旅游的重要差异是:创意,将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整合,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约束,创造符合市场文化消费倾向的“文化旅游”产品,引领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夏威夷蜜月度假胜地”是成功案例。“创新区”既是指将贵州省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试验区,更是指整合最具备条件旅游景区,形成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因此,贵州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路应定位在:创意、整合和重点推动三个方面。
其次,开拓新市场。由于国内观光游市场增长迅速,推动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多年来对旅游市场的研究与分析都集中在游客数量、客源地、游客行为等方面,对以消费意愿为主的旅游新市场研究长期停滞。世界休闲客的目光始终集中在“阳光、海滩、雪山”为主的自然美景,文化观光的热点也始终是“法老、玛雅、兵马俑”等世界杰出遗产的天下,贵州既有的旅游资源显然不能参与到传统休闲文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必须开拓新的休闲消费市场。从旅游消费市场看,随着物质生活改善与寿命的不断延长,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健康问题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养生文化旅游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吸引都市人寻找恢复身心健康的旅游方式。同时,大量城市家庭将休闲旅游作为重要的消费活动,市场急需要满足增进家庭情感的益智、体验性旅游产品,是体验型文化旅游市场亟待开发。
第三,探索新模式。贵州旅游发展为世界创造了旅游扶贫新模式,带动了一批传统文化保留较好村寨的经济发展,村落的少部分人因旅游改变了生活模式,增加了经济收入,基础设施条件也得到根本的改善,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但是,村落文化旅游也面临着困境,景点同质化导致“西江兴起与肇兴和巴拉河流域的衰落”并行的现象,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与结果也成为旅游部门与文化部门争论的焦点,旅游生计造成村落内部巨大的贫富差距,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新模式加以解决。此外,贵州旅游业培育市场化程度不足,主要依靠政府扶持,急需探索以市场为主导的推动模式。
第四,整合既有资源。贵州有“公园省”的美誉,自然美景与民族村落星罗棋布,全省各县、甚至各乡都能够找到“景点”,旅行社推介的景区就多达360处,以黔东南州为最,达到120个。除黄果树景区外,大多数景区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基础设施投入大、景区规模小、同质性高,急需根据消费市场特征进行整合,以不同特色吸引各类休闲游客。同时,单个景区的投资规模均较小、旅游接待设施共享度低、管理成本高、政府偏好主导景区建设等等问题也需要在新一轮资源整合中进行调整。
三、“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构想
篇9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误区;对策
校园文化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文化知识”,也不是单纯指学校娱乐和消遣方式。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分支,属于次级文化。校园文化一方面反映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又有特殊性。它体现的是在学校这个独特环境中形成的鲜明的文化形态。一般地说: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所特有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文化设施等的总和。校园文化着重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表明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在大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竞争适应能力,促使大学生尽快地成长成才。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在高校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的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高校办学规模的发展速度,校园文化有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表现为:
第一、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大学文化并不局限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学生文化活动,侧重于“第二课堂”是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为了完成治学育人的任务而营造的一种大学环境文化。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没有大学文化明确和丰富,也不具备大学文化所体现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底蕴。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缺失,校园文化得不到传承创新。在现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出现严重的建设主体缺失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为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学生团体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广大教师和学生则被排除在外,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活动。二是校园文化只是少数精英的活动舞台,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三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传承者―教师,大多被排除在外;学校的文化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开展,而教师的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主体地位的缺失,无法调动广大师生的主体意识,使之无法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思考、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由于精神文化建设短期内不大显效,而物质文化建设见效快,因而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注重体现时代特色而忽视对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的写真;在制度文化建设中严谨规范有余,人文关怀不足;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失去精神依托,形式化严重。
第四、校园文化内容趋同,缺少个性。各高校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培养目标,校园文化建设理应各具特色。但就其现状来看,很多高校由于对自身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历史等缺乏足够的研究,精神文化提炼不够,大多把重点放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上,缺少彰显校园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同小异,缺少包含着历史渊源办学理论的个性化校园文化。对于新建的高职院校如何培育有自己的校园精神则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体现特色,多渠道重塑大学精神。新建的地方高等专科学校与综合性大学不一样,不能搞从众,跟风现象,要体现自己的精神风貌的内涵。学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如果说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特色就是它的发展线。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情况下,要求学校要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和竞争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色体现在学校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的载体更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以独特的风貌感染身处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形成学校独特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当然、要精心制定出体现学校明确的办学方向、反映时代要求,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校训。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体现出清华人自强不息、严谨求是、奋发向上的精神;“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出求真务实的大学文化。应利用校报、广播、板报、电视、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校训,使之成为校园精神深入人心、团结全校师生,促进学校发展的强有力的重要载体。
篇10
一、误区
1.文化定位上随意化
现在,许多校长在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上不够慎重,或凭据自己一己的教育理解,简单化地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并利用行政权力予以实施,或借鉴别校成功的模式而移植他校文化,或根据领导或专家的意见不加分析地予以全盘接受,凡此等等。另外,办学特色选择也明显的带有随意化色彩。有些人提倡特色办学,要办“合格+特色”的学校,甚而至于“一校一特色”。为了这个特色,大家或挖空心思、或广泛寻觅,往往急不可待之下只好饥不择食,随便弄点所谓的特色。
2.建设着力上片面化
学校在下大力气进行的文化建设中存在片面化的现象,比如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维度上,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热衷于大兴土木,搞视觉冲击,忽视教师人的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忽视教师积极性的提高。在学与教的维度上,重教而轻学,师德建设、师能提高抓得很紧,但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健全、良好学习态度养成、学习心理研究等方面却重视不足。
3.建设主体上弱化
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但不少学校的文化建设过分借助于外力,还美其名曰“专业化”“追求品质”。学校的图标设计、板报制作,要请专业人员和专门公司制作,功能室的设备安装、办公室和教室的布置、卫生的打扫都要搞“服务外包”。
4.建设速度上匆忙化
一些学校文化建设像家庭装修,而且是一站式的装修,一切搞定后入住,入住以后轻易不再改变。搞装修就要一步到位,植小树等不及长就直接买大树,越大越好,结果许多大树死了。
5.建设程度上过度化
有些校长要求“每一面墙都要说话”,楼梯的每级台阶都贴了名人格言,每一寸土地全部利用起来,每一根柱子都挂上学生作品。一步一景,亭榭、喷泉、雕塑、字画,玲琅满目。真是满眼风光,只是乱花已经迷人眼,过度的建设导致师生思考和活动空间受到挤压。这种过度化还导致文化风格的杂乱,穿西服着布鞋的现象很多。校长们在外面考察归来似乎深受启发,于是甲校的色彩、乙校的造型,别人的形、自己的实,花花绿绿、杂七杂八,全然不顾风格的统一、形实的匹配。
6.建设成本上浪费化
现在仿佛是一个“不差钱的时代”,一些学校的文化投入惊人,凡事追求所谓的品位,讲究豪华。请专家一定请顶级专家,搞硬件建设一定要最高标准。栽树要名贵树种,花草要奇花异草,购设备要最先进的,搞装修要最豪华的。设计一个图标竟要几万元,做一面文化墙花上百万也不算多。真是只要最好的,不怕最贵的。
二、解径
1.综合考虑文化定位
学校文化不仅是学校的发展目的,也是学校发展的路径与方式,其发展理一六•二学校文化状态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学校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因此,学校文化的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严肃、慎重和综合考量。一般而言,学校文化定位主要体现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文化特色的选择两个方面。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实践归纳动态平衡的结果,它是一所学校全体成员所公认的,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成为主流的,占主导地位的最原始、最本位的价值观念,它对学校全体成员的行为具有期待、要求和规范作用,是学校办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准则。正是在它的统领下,学校的文化各种构成才能够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对于历史悠久,办学文化积淀深厚的老牌名校来说,其核心价值观早已凝练形成,要做的就是与时俱进,将其内涵与新时代的特点进行对接,将其表述的形式进行适合新时代的呈现。对于新建学校而言,必须在新建伊始就对学校核心价值观进行顶层设计,以此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规约其行为,这样才能使学校进入有序发展的快车道。学校文化特色的选择应基于学校各种具体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校本的发展,没有一所学校能超越当地、当时、当人的具体条件限制。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具体的社区环境、学校因素和行政部门定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资源,如能充分挖掘利用,则可形成独具魅力的学校文化特色。例如,南京市天正小学就根据自己的校名,提炼出“童心即天,爱心至正”的教育理念、“敬天正人”的校训、“天道酬勤,平心持正”的政风等学校文化内容,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发展。学校文化的定位是学校应然的教育理想与实然的教育条件平衡的结果。一味地考虑现实的需要会陷入极端功利的泥沼,而简单化地仰望理想星空则会在当下踏空摔跤,难以前行。
2.凸显师生建设主体
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是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全体成员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学校文化的承载者、体现者。无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还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凝练、制度文化的制定、行为文化的落实、物质文化的施工,都要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或规划制定、或建言献策、或亲自动手、或旁敲侧击、或批评指责,甚至全盘否定。参与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观点也可以是五花八门的,但绝不能剥夺大家的权力,仅由校长或少数人说了算。当然,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并不否认各个成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首先校长应站在全局的高度,负责学校文化的整体建构,重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学校精神文化的凝练、制度文化的制定负责。教师的工作重心是教育学生,具体为管好班级、上好课。课程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变革提高学业质量,这些行动具体承载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了教师的行为文化风貌,至于学校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则可以在征求学校各方意见后交由专业的校外人员去施工落实。
3.丰富文化建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