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5 17:5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篇1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队伍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研究背景

国家财政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十分重视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早在05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切实加强高校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要加强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提高经费投入使用效益。规范是为了发展,发展需要规范”。在不断发展的大学高水平建设中,必须要求财务管理达到很高的水平,只有达到高水平的财务管理,才能对学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依法治校,从而提高高校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学校科学发展得以顺利开展。从以上条件看来,高校只有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建立一支优秀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德才兼备、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朝气蓬勃的高校财会队伍。

二、四川音乐学院财务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四川音乐学院财务部门概况

计划财务处是四川音乐学院最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财务处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学院财务处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事业资金,对学院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配置;合理编制学院预算,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负责会计核算业务,为学校领导决策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指导二级财务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负责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对学院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监督;真实反映学院财务状况,并按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据以体现,从而对学院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分析依据,具有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确保财务运作安全。

(二)现状分析

(1)财会队伍人员数量结构。四川音乐学院财务处共有工作人员19人,其中持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数为18人。其中男性为5人,约占总人数的28%,女性为13人,约占比72%。现有学历结构为:研究生以上学历3人,占总人数的16%;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最多,为9人,占总人数的47%,其余37%均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财务队伍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正态分布形状;从会计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仅2人,占总人数的11%;中级职称4人,占总人数的21%,具有初级职称的人员占比68%,职称结构呈现金字塔形且近几年职称评定停滞不前,高职称占比提升缓慢。

(2)财会队伍人员年龄结构。四川音乐学院学院财务队伍中年龄结构为20-30岁4人,30-40岁4人,其余人员年龄均在40岁以上。这种人员搭配看似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20-30岁的工作人员,刚参加工作接触社会不长,虽然书本上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工作经验不足,业务不熟悉,从而工作效率不高。30-40岁的人员,是财务部门的业务骨干,做事麻利,小心仔细,但工作之外的事情较多,偶尔难免因其他事而耽误工作。年龄40岁以上的人员,业务技能很熟练,但偶尔存在不想多分担工作量的思想。

(三)四川音乐学院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财务队伍人员知识结构失衡,学历与职称不相符。学院财务部门中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要学历结构是本科。本科以上及大专以下所占比较小,较符合正态结构分布。但是从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学院全部会计从业人员中有近67%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但中高级职称的仅占33%,这与财务管理队伍中的学历结构是不相符的。有了一定的学历却没有获得与之相应的会计职业资格,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我国的系统学历教育制度有关,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使得更多的方法来提高学历,如通过电大、函授等方式获取大学学历,但学历的提高并不表示意味其能力的提高,宽进宽出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不合格的会计人才。另一方面,学院的人事体制和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学院对财会人员没有强制性要求,使得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继续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动力;其次,学院工作业务相对单一,内部面临的竞争较小,因此,学院并不迫切需要高素质财会人员,从而使得相关财会人员缺乏上进心,按部就班;再次,因为高校异常谨慎的用人机制,对高素质财会人员缺乏激励与吸引,又会导致财会人员不求上进,固步自封。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务会计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1.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管理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人员肩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能。近年来,随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我国高校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的办学资金从原来政府拨款的单一型转化为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多元型,高校办学资金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新问题层出不穷,高校财务关系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财务管理由单位收钱管钱、自己核算记账逐步向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专户核算方向发展,为了适应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会核算、懂管理的会计人才加入到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培养学校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

高职院校大多数是通过合并或升格等方式从中专发展而来的,原有规模较小,因此在学校升格并迅速扩张规模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在财务管理上仍沿用了原来高度集中的内部一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如学校在财务管理上民主决策不够、对经费支出监督不严、不能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执行预算意识差、经费挪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财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执行能力不强,能力需求意识薄弱,仍单一的停留在收钱管钱、记帐的层面上,部分会计人员认为经验就是能力,就是财富,并以此作为资本,而他们所谓的经验其实是通过长时间大量的手工作业堆积而成,而当前的高职院校均采用会计电算化管理,并正在积极地探索项目管理、预算管理以及二级管理的管理模式,这就必然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岗位基本业务知识、会计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更要掌握管理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等等。以我院为例,学生总人数达8000人,财务人员仅有9人,比例为889:1,教师与财务人员比为47:1,具有会计师职称仅一人,助理会计师四人,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缺乏。因此,搞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学校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2.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2.1加强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

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传统的会计观念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的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信息化知识培训。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每年都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工作,但普遍都认为学习效果一般,此类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为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学院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教育,以有效的方式提升个人的素质能力,丰富个人的知识结构,拓宽个人的视野角度。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移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服务于社会的能力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人员要创新理念,不断进行探索,树立成本管理的理念,核算教育和教学的投入和支出,加强对学院的内涵建设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合理的运用高职校的教学资源,提高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和效果,才能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才能满足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2.2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应加强对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这方面素质的培养,调整和完善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以更好地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全面深入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使会计人员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2.3加强继续教育和会计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高职院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而目前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却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现状,我们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财务会计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组织高职院校会计人员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业务信息,用这种主动式的面对面的交流,充分发挥财务的综合信息的优势,取长补短,以实现财务管理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培训和考察。高职院校应当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科学安排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把继续教育从重数量、重形式转变为重质量、重内容,让每位财务人员学有所用,真正提升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开阔会计人才的视野,努力为会计人才的脱颖而创造出良好的成才环境。

三是创新高校会计人员会计理论研究机制。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会计监管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会计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有机联系的调研制度与实施机制,积极开展实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理论研讨,充分发挥会计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省会计学会等有关部门的学术活动。

四是实行财务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会计人员如果长期在一个岗位上任职,就可能渐渐地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创新的积极性,经常对每个岗位进行轮换,不仅可以全面的了解每个岗位的特点,熟悉学院管理和会计业务的各项事务,避免缺员时束手无策,还可以通过轮岗,认识自身的问题,提升和发掘潜力,从而实现财务会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坚持实施定期轮岗,以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是高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它既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注入强健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财务工作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应通过对会计人才的引进、岗位轮换等,优化财务会计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和对外交流,努力提高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书兰.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思考与探究—基于会计毕业生的回访调查[J].财会通讯(学术版),2011(9).

[2]焦蒙蒙、万晓文.大众教育阶段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选择[J].财会通讯,2010(31).

[3]刘成立、戴吉亮.会计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社会需求的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

篇3

一、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军队财务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财务管理信息化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及企事业单位,其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而军队想要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就必须站在军队财务管理的具体立场上,从管理工作的特点及需求出发进行分析。军队财务管理工作是军队后勤保障及建设的重要构成,肩负着经费筹措及管理、物资供应及合理化分配、军队日常业务管控、资金使用检查审计等众多艰巨任务。因此,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应该加大这些方面的研究应用力度。

(二)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实现办公无纸化与数据上网,更需要强化设备、软件、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要切实规范财务管理各项工作并有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提升总体工作质量,之所以要达到这一高度,与搞好军队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分不开的。首先,只有搞好了军队财务信息化管理及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推进军队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与制度化,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的干扰,从而实现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与监管,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对军队建设的积极作用。其次,军队的存在是保卫国家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在信息化、数字化与网络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军队自己的管理工作都无法实现信息化升级,尤其是关乎根本的财务管理都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失去信息时代财务保障主动权。那么不仅无法强化自己,更加无法适应现代国家对军队建设及管理的具体要求,从而制约整个部队的综合建设与战斗力提升,让国家与人民陷入危险境地。

二、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关键点分析

军队财务管理工作与一般财务管理具有许多相同点,但更多的是不同,想要实现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就必须找准这些关键点。首先,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保障体系。军队财务管理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工作内容相当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后续的错误甚至风险。所以,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是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其次,要加快财务信息处理的速度与精确度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应对海量财会数据,及时做出分析汇总,从而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再次,要切实强化软硬件设备的保障力度与及时更新。软硬件设备是现代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辅助,离开了具体的设备及管理软件任何管理工作都将无法开展。最后,必须强化军队财会人员的总体素质以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不论什么样的制度都离不开人的具体操作与执行,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并不是去人化,反而应该强调人与设备、信息化工作的有效配合,所以加强财会人员队伍的技能与业务水平也至关重要。

三、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研究

前文就当前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及关键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而在具体工作上面就要以这些为重点,有目的有方向地设计具体建设。

(一)加强财务管理网络体系建设

现代财务管理工作已不仅仅是一项孤立的实务性工作,它已经逐渐具备了通过在各环节、领域的财会信息收集处理来为军队建设及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的重要职能。因此,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网络体系。根据军队财务管理具体要求,财务管理网络体系应该呈现出上下联通并向四周扩散的设计理念,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体系。所谓上下联通,就是以军队总后勤财务部为最高领导,自上而下涵盖各级(联勤分部、具体部队)财务处和财务科,搭建零阻碍数据传输通道。向四周扩散就是要在每一个节点上实现各部门横向联动协作,如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从而有效达成财会数据及时整合与共享。

(二)建立高效化信息汇总处理平台

财务管理网络体系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便捷与高效,然而数据利用程度高低也对整个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起着重要影响。高效率的信息汇总处理平台建设能够提高数据处理质量,实现财会数据有效分析,从而达到军队物资、资金、装备、设备的合理化配置与供给,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与流程以及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平台建设具体工作特别应该重视人员构成问题,必须严格把关财会工作人员的资质与能力,强化考核,确保工作人员态度端正、严格自律。同时还应该邀请军事专家及专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士参与管理,确保信息处理平台运作既符合军队实际需求,同时也能适应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发展。

(三)加强软硬件设备建设工作

软硬件建设对于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来说也至关重要,首先是硬件方面必须跟上,加大预算编制对硬件设备购置、养护的保障力度,合理配置维修人员及管理费用。其次是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必须大力加强。软件开发应用的进度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具体水平。当前时期,财务管理软件的推广与应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由于军队财务管理工作及相关数据信息具有很大程度的保密性,加之对软件的功能及要求又与普通机构和企业存在很大差别,所以我们在软件选择方面应该格外重视。笔者认为,市面上的财务管理软件不仅在功能上无法有效适应军队财务管理需要,同时在数据安全性与保密性上也达不到军队的使用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把软件应用的重点放在自主研发及军队内部合作上,充分发挥军队自身优势,加强与军事院校、专业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采用联合开发、委托开发、软件设计招投标等多种形式进行具体工作开展,实现优化选择、互惠互利,打造军队自己的财务管理专门化核心软件体系。

(四)加强军队财会队伍建设

军队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升级仍然需要大量专业化财会人员作为支持,而军队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财会人员必须符合国家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严格把关持证上岗。其次,要掌握军队财务管理信息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此外,还要熟悉军队运作特点及流程,以便更好地进行财务操作与数据处理。要达到上述几点要求,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专门化人才培养达成。军队可以加强与军事院校及具备高级财会人员培养资格高校的联系合作,利用军队资源优势和学校教育教学优势,签订人才培养订单,打造管道式人才输送渠道,为军队定点输送兼具上述多方面要求的专门人才。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军队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军事院校、高等院校在专门人才培养方面的速度与质量,实现军队、高校、毕业生的三方共赢。

篇4

关键词:财会队伍建设;企业管理水平;财务工作;会计人员;企业规章制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5-021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5.106

财会队伍建设是一个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因此,一个企业财会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1 目前财会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从总体方面来说,我国财会队伍人才的建设在很多方面都有提升,但落实到各个具体的企业,还存在会计人员配备比例低、规章制度不完善、思想观念淡薄等问题。

1.1 企业管理层对财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财会人员配备比例失衡

现阶段,一些大中型企业业务繁忙,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多,但会计人员的配备却只有少数几人,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与企业产业规模极不相配,勉强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会计人员的人数、学历以及职称参差不齐,无会计证或资格证就上岗的情况屡见不鲜、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阶层对财会人员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到位,一人多用,一人多岗,单纯追求节约开支,用人唯亲,导致会计人员上岗门槛降低、高学历高才能的人才缺位,从而造成分工不明确、一人兼数职、低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等不良后果。

1.2 领导层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低

在工作中,财会人员首先要依据《会计法》作为工作的根本大法;其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等作为行业规范。但在实际中,一些领导为了考核指标或者政绩,要求会计人员伪造假信息,人为地提高利润,人为篡改某些数据,造成虚报、假报、营私舞弊。对此,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依据《会计法》,依据相关要求办事,但在实际中财务人员迫于压力,往往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立场,盲目屈从或者听从领导,弄虚作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对会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还没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自我职业判断标准模糊,职业道德操守降低,自身还没有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放松标准、放松警惕,因而容易出现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的事情。

1.3 企业自身规章制度不完善、会计工作无章可循

作为会计人员,进入的会计工作领域不同,具体的会计核算也会有行业差异。在大的方面要遵守《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会计工作,但是具体细化到行业内部环境方面,可以依据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制定详细的企业内部工作制度,这样的制度不管在具体内容上或者在规范上都要能够适应现阶段的业务,为具体的会计工作细节提供参照执行标准,但是目前大多时候,企业管理层对会计工作地位、性质、作用都认识不清、不遵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人为干扰因素很多,企业自身也没有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具体规章制度。习惯采用一言堂或者有些事情领导说了算的做法,导致会计工作有些有章可循、有些无章可循,业务工作始终不能走上合法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制约了会计队伍建设的发展。

1.4 会计队伍后续教育和培训跟不上步伐,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为决策服务

在现阶段,会计核算还停留在低端阶段,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会计后续教育认识不足,一方面,有些管理者简单地认为继续教育投入是一种消费性投资,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不愿意给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投资,包括时间的投资、资金的投资、学习教育的投资。造成财务人员总是以现有的知识、老化的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更新,难以承担遇见的新问题、新内容,从而整个会计部门专业水平仅仅停留在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层面;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自己也对于后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后续教育和培训对于晋升和加薪也没有多大帮助,参加与否无关紧要。由此造成后续教育跟不上时代步伐,会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作用便不能发挥。

2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2.1 增强管理层对财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优化会计人员比例

2.1.1 增强管理层对财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会计的作用不仅在于它的核算职能,还有监督职能,更重要的是还有参与经济管理的职能,为经济预测、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依据,所以日常工作中,应该给予会计部门相对的独立性、明确职责分工、权责分工,一人多岗的情形要坚决分开,保证会计工作在企业宏观管理下健康、有序地运行。

2.1.2 适当优化会计人员的工作比例。一般来说,在一个完整或者说比较完善的企业,会计人员的比例应该配置合理,小到保管员、出纳员、成本核算员,大到财务分析师、会计师、总会计师都应该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做到权责分明,分工明确,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各部门又有联系性,这样才能做到内部相互联系、相互控制、相互制约,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

2.2 强化领导法制道德观念,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2.2.1 作为领导自身要强化法制道德观念。对于会计行为必须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领导自身要做到独立于企业之外,坚决分清企业资金和个人资金的关系,不能将个人的资金和企业资金混为一谈,不能将公有和私有混为一谈,更不能面对企业的利润和利益而弱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产生一些违纪事件。

2.2.2 加强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应该经常组织学习,尤其是企业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于会计人员至关重要。通过对品德、纪律、操守等方面的培训,增强职业操守,增强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工作意识、提高会计人员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面对诱惑,可以做到依法办事。

2.3 修订完善自身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各个企业应该严格遵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并且结合自身企业、行业的特点,流通的规则制定适合自身的规章制度,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政策、外部条件、企业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变化,现行制度往往会和业务内容不配套或者产生冲突不相适应。这时候企业应根据自身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规划,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借鉴同行同业经验,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各项内部会计制度、规章条例,将工作内容划分精细、严谨,保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确实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为规范本企业财会队伍人才提供良性的执业环境。

2.4 加大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会计人员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敏锐的市场经济观察力,及时掌握信息动态,根据情况有效地实现内部各个部门、同级或者上下级之间的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信息一体化,除了具备传统的记账、编制报表等信息采集功能外,还必须具备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功能,所以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跟上变化的步伐:

2.4.1 对于国家新颁布的财经政策法规、企业修订的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举办讲座培训。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做到真正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4.2 使用新的财务软件系统时,要组织财务人员统一学习,不能只挑选一部分人扩充知识面,这样不利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整体提升。

篇5

关键词:人才管理 理念 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科学地做好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发展战略,注重人才长远发展潜力,从人才的开发、培育、配置、利用等方面提高人才管理水平,是现阶段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促进人才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按照“科学选配、优化结构、注重培养、有效激励”的总体思路,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培养企业人才为重点,突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人才能力的提升。

一、科学选配,突出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实施强力领导。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根本,抓人才就是抓生产力”的观念,坚持领导班子统揽,劳动人事部门主抓,各科室、车间合力的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二是不断完善制度措施。自觉坚持把人才建设作为创新企业的主要环节,以新职人员、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科室管理人员为重点,分别制定机制性措施,着力抓好选、配、制、用、管等主要环节,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用好的导向选拔人才。采取科室、各车间大力营造"凭能力立身、靠实绩进步"的用人导向,大胆使用优秀人才充实到车间和科室主要岗位。

二、优化结构,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科学调配,改善结构。始终突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主体地位,抓住车间管理这个重点,采取合理调整,优先使用,保持储备等措施科学调配人才。二是岗位锤炼,提高能力。围绕各项工作的开展,技术人才尽量安排参与一线生产工作,经营、财务、管理各类人才尽量与现有生产任务紧密结合,进行实战练兵,尽快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三、注重培养、培训形式多样

重视人才的培训工作,加大对其投入的力度。做好岗前培训,一方面让新职人员对企业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进行充分的学习。然而,仅有岗前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定期的针对不同类型岗位的人才进行培训,加快建设自己的兼职教师团队,支持各专业系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组织各层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站段、路局、培训机构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提升人才的技能水平。尤其要加大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要求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熟练掌握生产流程。

一是培训内容要注重新鲜实用。培训内容要注重差异化、实用化和阶段化。应坚持“干什么、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班次和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战性。二是培训方式要注重灵活多样。要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做到长期班与短训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辅导相结合,普通讲解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网上教学等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手段,努力适应不同人员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培训机制要注重科学规范。要把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筹划,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培训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培训机构,优化师资资源,通过建立健全培训的长效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科学化、经常化、规范化。

四、有效激励,营造良好氛围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人才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人才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是以人为本的调动机制。在实际工作中,要调动起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采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竞争上岗机制,实现人才的最佳配置。对于出现的人岗不相适应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岗位和人才的实际需要,酌情进行处理。实行“尾数淘汰制”等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才的潜能,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满足不同需要的激励机制。激励是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人才创新意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建立有效的用人激励机制,可以发挥人才管理的最大优势。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根据人的需要不同对人的激励机制也要具有多样性,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称晋升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要,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激励机制。

三是创建企业文化的思想激励机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人才的价值观时,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用被认可的企业文化进行思想激励,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四是制定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人才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第三是在制定制度时体现科学性,做到工作细化,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人才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五是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人才放在适合的岗位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从而赋予工作更大的挑战性,培养人才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工作激励在激发人才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人才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加强人才管理理念,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选配、优化、培养、激励四个环节,加强人才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为哈局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篇6

关键词:水利基建 财务风险 对策

财务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通常是指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投资风险;对于水利基本建设单位而言,则是指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不确定的因素而给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带来的可能损失。水利基本建设财务风险是影响水利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防范和控制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风险,是建设单位在当前水利建设新形势下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应对财务风险,以确保水利事业的持久稳定和健康发展。

一、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风险

(一)国家财政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新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受其影响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在运行中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价格、时间、地点的法定内容调整,则水利基本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之间合同或协议的相关条款必然随之变化。此时,如没有及时掌握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则就可能会出现签订的合同无效或有损于自身利益而产生财务风险。

(二)项目投资决策带来的风险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要根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预算情况,逐级报经有关部门审定后, 进行立项投资。如果基础资料不准确、可行性研究不到位、设计深度不够,以及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考虑不周, 都会影响决策结果, 造成决策不当, 引发投资决策风险。

(三)承包方导致的风险

招投标是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过程就是建设单位选择承包商的过程,工程只能发包给在招投标过程中中标的承包商。首先,承包商财务状况不好,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又无能力清偿债务和赔偿损失,将给业主造成损失。其次,承包商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采取一切手段,在招投标、合同签订和工程价款结算等环节中,故意设置若干风险,目的是为了多结算工程价款。

(四)财务监管风险

部分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没有按规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与监督机制,财务监管薄弱,有章不循或执行不严,违反国家有关财经纪律,工作中的疏忽大意,以及内部某些人为了达到不正当目的而采取的故意行为等,严重危害了项目建设,造成资金流失。另外,当会计人员对经济事项核算判断发生错误时,亦可能导致多计少计成本,错误列支等财务核算风险。

二、水利基建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健全负债风险控制机制

建设单位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控制贷款额度,理性举债,并依据建设规模和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额度,努力降低基建贷款成本,确保不因还贷产生财务风险而影响发展。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投资计划、财务预算、资金支出情况等核定分段用款数,确定优化长短期贷款结构,减少利息支出,加强存量资金管理,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贷款成本,增加资金使用效益。

(二)招标投标环节风险控制

建设单位在印发招标文件时,内容除了工程综合说明、资质要求、投标书格式等内容外,还必须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时提供真实的财务状况。所谓真实,是指必须由中介机构审计认定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近期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三)完善审计监督机制

健全内部审计监督,保证建设项目审计覆盖。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及时发现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中的问题,规范和统一会计核算,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修正或改进措施;实行跟踪审计制度,监控建设过程,对施工中隐蔽工程等竣工审计时无法详查的环节实现审计覆盖,开展竣工项目决算前预审。

(四)树立投资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防范机制

首先,吃透国家精神, 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其次,掌握管理规程, 结合基本建设程序, 找准控制点、切入点, 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预警系统, 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最后,制定适合项目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 做到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馈, 切实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风险控制和管理。

(五)全面落实保障措施,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基建财务与其他财务工作相比,有着工作复杂、难度大的特点。要求财务人员既要精通财务, 又要熟悉工程。为此, 各部门、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 积极理解和全力支持基建财务管理工作, 主动为财务工作创造较好的内部工作氛围, 有计划地组织好对基建财务人员的财税、经济和工程等业务知识培训工作, 逐步培养一批既懂财务, 又熟悉工程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充分发挥广大基建财务人员的聪明才智, 为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提供法律、管理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侯建英.水利基本建设单位财务风险控制.山西水利科技,2005.2

[2]方瑛.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初探.广东水利水电,2012.3

篇7

关键词:医院管理;人才建设;激励机制

1 提高对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

医院的管理,说到底是人才的管理。各个医院经过较长时间的整合,已经拥有一批专业性较强的医护工作人员和一支行政、后勤队伍。可以讲,在这种状况下,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行也并不难。然而,形势在飞跃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竞争在日益加剧。各个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医院要通过对人才的培养,使医院的管理者成为具有较高的组织才干、较强的综合驾驭能力、精湛的医疗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医院的医护人员具有门类齐全、技术高超、重点突出、道德高尚的梯级人才结构;使医院的各个行政部门、后勤服务人员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及服务意识,并通过他们的努力使医院高速和谐运营。要做到这些,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加强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

2 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机制

医院应该实行聘用制,它能够体现事业单位与其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主体地位。选拔管理人才,医院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比较,择其优者,实行公示制,广泛吸纳各方面人才,改变医院管理落后的状况,切实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要通过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的管理运行机制,调动医院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给医院带来生机和活力。对医院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将给决策者起到直接导向的作用,客观公正科学的考核机制是筛选、调控机制的基础,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既要看医院管理者有无让群众满意和高兴的政绩,又要看是否干实事,还要看是否立足医院的长远发展。医院要健全定期考核制度,建立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推行立体型考核办法。

3 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激励机制

医院应该通过对人才、设施和流程的有效管理,达到最佳医疗服务效果。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价值导向功能、正向激励功能、组织协调功能、人才吸引培养功能以及人才退出和约束功能,是医院文化和医院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激励机制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手段。医院要发挥技术特色优势,建立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学科有带头人十分重要。医院应积极采取优惠措施,大胆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优化科室人才结构。医院引进一个高层次技术人才,会带出一批技术骨干,会带领一个科室开辟一个学术技术新生领域,开展专科、专病新技术。这对医院来说既发挥技术特色优势,又带动医院相关科室发展,增强医院综合实力,将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善用人才,激励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这是医院领导用人的精髓。要围绕医院的总体目标,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根据担负的职能任务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员,以岗定责,以劳定酬,多劳多得,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激励用人机制。医院管理者要善用政策激励人才,对确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突出业绩的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应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让他们脱颖而出。对积极开展科研和新技术工作的人才,应采取倾斜政策。

4 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各个医院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我国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如国家卫生部及省市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切实加强领导,并提供必要的进修条件。例如,卫生部可以在各地建立一些医疗卫生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也可以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管理专业,或在条件较好的省级医院设置培训点,对医院的管理人员实行轮训或分期分批的培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组织一部分医院的管理人员到国内外医院管理工作比较先进的单位参观学习,以便让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还可以请国内外医院知名管理专家前来举办医院管理专题讲座,不断更新当地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理论,丰富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医院管理界营造浓郁的学术气氛,积极鼓励医院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以便使各个医院的管理者相互在交流和切磋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院领导,要对医院各级管理干部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等进行严格考核和监督。医院要建立业绩考核档案,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以便使医院各级管理干部不断更新管理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性开展工作。

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 财务管理 薄弱之处 对策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益,更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其能否更好地将其利国利民的作用发挥出来。因而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高速公路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达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工程资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款专用,从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探讨。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之处的分析

(一)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导致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公路工程方面的投资力度在不断的加大,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从中抽调一部分,这就使得很多高速公路工程的启动资金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建设单位通常需要从银行借贷,在资金短缺的同时还有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的保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增加了一定的风险,这就给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确保工程质量,又要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这样一些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的财务管理人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水平的低下

第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多家施工企业共同施工方能完成,加上施工种类的不同,其竣工日期也不相同,因而工程的账面往往十分复杂,在核算明细账时也十分困难。因而一些投资企业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低下。而这正是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所导致。换言之,就是很多投资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没有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而积极地跟进,导致很多工程在开工之前的投资金额都难以确定,这样在工程中往往东挪西用,导致有限的资金被浪费和挤占,最终延误工程进度而不得不增加工程投资;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进一步导致了财务监督管理水平的低下。

(三)高速公路维护保养费用高

当工程竣工之后,每年投资企业还需要对其加强维护和保养,方能确保其使用寿命。这是由于其不仅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而且还会经常由于交通事故、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而被破坏,从而增加养护成本,因而对于公路工程投资企业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在这方面的重视往往不足,经常是在公路严重破损之后才不得不修复,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还导致了公路安全舒适性的降低。

二、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一)科学制定投资计划,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为了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投资效益的提升。作为投资企业,应从源头抓起,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深入调查整个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在国家投资资金的整体规划下,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确保专款专用,所用工程项目的投资都严格按照计划切实落实到位,严防资金被挪用、挤占和浪费等情况的出现。

(二)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第一,作为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到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之中,从而清楚地掌握工程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投入资金的具体走向,采取多退少补的原则,达到资金调度科学合理化;第二,在工程开工之前,对于工程投资资金必须实行资金管理集中制,并采取全面跟踪的方式,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第三,投资企业应加强对财务监督制度与体系的完善,建立具有激烈和约束职能的监督体系,尤其是应对浪费资金、挤占挪用转狂的行为必须加大惩戒力度,以最大化的确保每一分都花到刀刃上。

(三)切实做好工程开工之前的可行性分析

在公路工程在开始之初,工作人员要做好可行性分析,正确合理的分析出工程所需的预算以及工程所要面对的风险,项目负责人要慎重投资,以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流失,严格的按照事先做好的分析预算,合理的控制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整体收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速公路建设中财务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分析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工程的财务管理,以最大化地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确保工程投资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苏莹.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09,09:162-163

篇9

摘 要 财务管理工作是部队后勤建设的重点,是确保部队战斗力提升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分析当前部队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四个题目提出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部队 财务管理 规范化

一、引言

财务管理工作是部队后勤工作的重点难点内容,是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我国周边形势的日益复杂,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成为了部队迫切的问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对能够有效履行使命,保持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受到部队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水平还比较低,资金浪费、挪用,甚至是贪污问题还时有发生,给部队、给每个财务管理人员都敲响了警钟。

二、当前部队财务管理规范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日益重视,使得部队经费总量不断提升,为部队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则稍显滞后,影响了部队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的提升。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党委重视不够,对财务管理支持不得力

党委工作始终引领着部队建设方向,决定着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从现实情况看,不少部队领导往往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了军事训练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忽视了对后勤保障建设的重要性,其对财务工作更多的是确保用到了哪里,而不是保障用的效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尤其在如何加强党委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力方面还有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2.2制度建设不佳,财务管理存在较多问题

在制度建设方面,部队财务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层次,许多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虽然在形式上得以使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得不到使用。如预算管理制度,虽然部队也讲求预算编制、但这种编制往往是为了编制而编制,实际的操作性不强,这也是当前部队临时性、随意性开支问题严重的根源所在。另一方面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部队也采用了不少的财务管理软件,但这些软件过多的偏重于登统计工作,而缺乏分析、预测功能的开发。

2.3审计监督不力,财务管理效果难以保证

从审计监督的角度看,由于部队财务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因此不能引进第三方监督机制,从而对财务工作进行更为客观的监督。而在进行本系统的审计工作时,往往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审计监督工作执行难、奖惩落实难、自查自纠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2.4人员素质不强,财务管理执行效益不高

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角度来看,当前部队财务管理人员更多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梳理”、“整理”上,而不是将财务工作作为一种管理形式加以执行。这一方面是由于自身业务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对部队军事训练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后勤装备工作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不能够有效的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引导、管理的作用,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部队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质量的应对策略

部队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党委领导,才能真正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和效用。

3.1转变观念,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

部队党委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要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部队后勤保障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特别是要切实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将其作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关注。另一方面,要带头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党委一班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以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带头落实相关制度要求。

3.2完善制度,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预算管理工作。要切实按照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从预算编制开始,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不得随意改变预算计划,做到专款专用,杜绝临时性、随意性开支。二是资产管理工作。突出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特别在资产登记、交接、报废等等重要环节,加强管理,提高财务管理的针对性。三是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在物品采购使用环节,遵循保密要求,加强管理,防止出现违纪违法问题。

3.3加强监督,健全财务管理审计监督体系

在审计监督管理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监督,财务管理部门要切实对所属单位和部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财务审计、通报、奖惩等工作,发挥财务审计的功能。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上级监督、友邻部队监督等方式,用第三方监督的模式来促进财务监督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3.4增强素质,确保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展开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一是部队要利用院校、专家的优势,通过培训、比武等形式,促进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的提高。二是人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积极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三是要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辉.浅析部队的财务管理问题.财经界.2013(11).

篇10

关键词: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程项目随之不断增多,财务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其质量优劣关系重大。然而,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工程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当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财务监督控制作用的发挥,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借此,本文就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浅谈。

一、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部门未全程参与项目管理

由于企业领导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过于重视,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从而导致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未获得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工程前期阶段,财务部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未能主动参与到工程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当中,由此很容易导致预算不合理、超预算等问题的发生。二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未对财务部门的权责加以明确,致使其事中控制与监督作用未能获得有效发挥,从而导致工程成本增加,甚至还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浪费。三是竣工验收阶段,因财务部门的管理缺位,使得资产管理不到位,加之效益分析工作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投资决策考核与评价。

(二)建设资金管理不到位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资金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工程进展情况,因此对建设资金的管理是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存在,致使未能对建设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使用自筹资金或是预算外资金进行项目建设时,未严格依据资金专户存储的规定要求将这部分资金直接存在基本账户当中;二是未按合同的规定要求及工程实际进度的需要进行付款,导致质保金无法预留;三是工程进度款支付过多,造成工程无法正常结算。

(三)会计核算欠缺规范性

会计核算规范性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科目乱用,由此影响了各类成本的归集;二是没有对付款凭证进行严格审核,导致付款方式与合同规定要求不相符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还存在错付、漏付等情况;三是未对发票的审核工作进行严格把关,使得经常会出现以不合规的结算发票入账的现象,如发票上所盖的印章与合同中施工单位的印章不符等;四是对有关凭证的审核不到位,错将报销当成工程建设项目的凭证处理,引起工程建设成本虚增。

(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工程建设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与之相应的核算工作也比较复杂,且与日常核算差异较大。然而,很多工程项目的财务人员都是由日常生产财务人员兼任,虽然他们也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工程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但实际的工作经验却比较缺乏,这就造成了在一些难度较大的事务处理上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极不利于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实施全过程财务管理

1、可行性研究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结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现阶段财务状况及投资能力,对工程进行详细的测算和评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拟定最佳的投资方案;参与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估算审查,加大对投资估算的审查力度,看相关财务指标是否与规定要求相符;应加强对前期费用的管理,对前期费用支出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专款专用。

2、设计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到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概算审查当中,借此来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升设计概算质量,为后续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应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拨付管理,并参与资产处置费用的核实,看相关的资产处置费用是否与财务规定相符,这样能使工程成本管控前移。

3、招投标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做好招标文件、投标方资质的审查工作,可将审查的重点放在标书内容、标底、投标资质等方面,同时,还要做好商务条款中与财务有关内容的答疑解惑工作。此外,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评标过程,开标时,财务人员可以按照评标办法对商务条款中与财务有关的指标进行计分,并在合同会签时,及时收取履约保证金。

4、工程实施阶段

财务部门应联合其他业务部门,对工程执行概算的情况进行审核,以此来降低工程超概算风险,并加强工程资金的审核及支付管理,确保工程始终处于财务监控之中,防止投资风险的发生。此外,应对工程财务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融资计划,然后拟定多套融资方案,从中选取最佳方案,降低融资成本,这样能够减少资金的机会成本,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5、竣工验收阶段

财务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工程验收方案的编制,做好资产的清点及移交工作。若是竣工验收时,仍有未建设完成的工程,财务部门应对这部分工程量进行核对,确定其真实性,并为其预留出相关的费用支出。6、竣工结算与决算阶段在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结算,财务部门应参与竣工结算审核,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并做好结算文件的会签工作;在决算阶段,财务部门应当认真核对应收和应付款项,确认工程成本,这有助于现金预算管理准确性的提升。同时,还应编制详细的竣工决算,并办理正式转资。

(二)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了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当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首先,应依据建设单位会计办法的要求,对工程建设资金进行专户存储,并确保专款专用。所有列入计划的建设资金应当统一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拨入到建设单位账户,减少拨款环节,以免资金被挤占和挪用。其次,要对资金拨付进行严格把关,进度款的支付必须按照施工合同的规定进行,同时要预留出足够的质保金,避免工程决算前因进度款支付过多施工单位拖延结算时间的情况发生。再次,要确保充足的资金供应,应当对建设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并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加大资金管理力度,避免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为有效解决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首先应对会计科目进行规范,确保其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会计信息。其次,可将工程项目建账归入到单位账当中,并进行统一核算,使建设投资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到一起,由此能够防止企业将工程项目账务作为利润调节工具的现象发生。再次,要健全相关财务制度,为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如发票审核制度等等。最后,要做好纳税管理,可指派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此项工作,对符合规定要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规范管理,并在及时认证的基础上,完成抵扣,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税负。

(四)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让财务人员紧跟时展的步伐,多了解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确保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对于工程建设的财务人员而言,除了要掌握与财务有关的知识外,还应当结合工程特点,学习工程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结算和决算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相关的业务工作。其次,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并将培训的重点放在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内容上,提高财务人员的个人能力,为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建设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多等特点,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财务管理是工程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不但会使工程建设受阻,而且还可能导致收益降低。为此,必须发挥出财务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监督与控制作用,确保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这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炽杰.企业基础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务工作研究,2011(10):38-40

[2]李泓泽:郎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77-79

[3]李树海.在项目管理中如何协调质量、进度、成本的关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3):57-59

[4]王春峰.基于全过程管理的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6):121-123